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2010/10/10 10:22:30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中,人物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如《人面鱼纹》、《舞蹈纹》等。在《人面鱼纹》中,人面为圆形,眼、鼻、口都用直线表示,口角两边各画一条鱼,表示对渔猎收获丰收的希望。而出土于青海大通县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最早的具有情节的人物画。画中五人一组,手拉着手,排成一线,人头南向左侧,发辫摆向右边,表现出舞蹈的动势,反映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欢乐。这一画面不再是那些只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或只具有一般装饰作用的动物纹样,而是直接表现了人类的现实生活。它说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质朴,但已开始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并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概括力和想象力。

当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曾画了九个君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能看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帛画,如《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无不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同时说明了线描在当时已成为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人物画在汉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更加深远。同时有系统、有规模的绘画活动被统治者广泛利用,如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然而当时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软候妻墓帛画》、《软候子墓帛画》等,无论是线描技法、想象力、还是复杂画面的构图能力,都远远超过前代。可以看出汉代人物画虽仍处于稚拙阶段,表现手法还欠精致,但它对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人物画发展,已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开始注重系统的绘画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以人物画驰誉后世的大师。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当时的画家有百人以上,而且都有一定成就,如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曹不兴作巨幅佛像,心敏手运,须臾即成;东晋画家戴逵图圣贤人物,情韵连绵,风趣巧拔;东晋画家顾恺之写《女史箴图》、《洛神

赋图》、《列女图》,杨子华的《齐校书图》,萧绎的《职贡图》等,都反映了当时绘画的不同风格以及表现手法的丰富多彩。另外由于这个时期印度佛教及相关艺术的传入,也给人物画的进一步成长输入了新的养分。而随着佛道两教的广泛流行,也对绘画主题和技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魏晋时期一些士大夫将绘画与文学、书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在理论上提出了人物审美准则,尤其肖像画家谢赫,从多年的绘画实践中提出了中国绘画理论的“六法论”,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对千余年来中国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作用,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这一时期还产生了很重要绘画理论著作,如顾恺之的《论画》、谢赫的《古画品录》、王微的《叙画》等,他提出的审美概念可以说是对这人时期人物画成就的概括,也直接影响到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辉煌的时代,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需要和统治阶级的提倡,人物画出现了空前繁荣兴盛的局面。初唐的人物画已经从过去的历史故事与文学经传转向当代重大政治事件与功臣勋将,而在画风上出现了中原风格与边区风格两种,在人物:型及气质风度的刻画上大大前进了一步。盛唐是人物画发展的高峰期,宗教画,肖像仕女画、历史画、风俗画都有大量作品产生,不同地区的画风得到进一步的融合,题始扩展到日常生活中,优秀的人物画家层出不穷,以吴道子、张萱为代表的人物画家,讲究对人物的观察,强调对人物心理刻画与细节的描写。他们以不同的风格、卓越的,艺绝当代,留名千古。

中晚唐时期人物画一方面完善着盛唐的风格,另一方面又出现新的表现方式,以周防为代表的肖像画、人物仕女画及宗教绘画,更趋圆满完备,并致力人物内心世界的表现创造具有鲜明性格的艺术形象,如周防图中的宫廷仕女,华丽的衣饰下透露出内心的空虚;孙位的《高逸图》将“竹林七贤”中山涛的稳重,刘伶的嗜酒,王戎的踌躇,阮籍的蔑视一切等等不同的个性,都表现的鲜明准确,栩栩如生。唐代人物画的另一个进步表现在勾画人物、衣纹的线条笔法十分丰富。阎立本用的是浑健坚实的铁线描;吴道子用的是圆转飘举的“莼菜条”,有“吴带当风”之誉;张萱、周纺的笔线细劲匀整,流动多姿,典雅含蓄;孙位“宗顾恺之、曹不兴行龙之笔”,却笔势凝重,略带方折,形象各具特色。唐代人物画在笔法上的创造,更加提高了中国人物画的形式美的价值。此外敦煌艺术在唐代同样达到了辉煌的高度,也是当时整个绘画艺术重要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虽然由于年代久远,唐代人物画的许多优秀之作都已流失,然而它在中国绘画史上的划时代意义却是不容低估的。

如果说唐代的人物画是“焕烂求备”,那么五代的人物画则是在“备”中求“变”,他们在传统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与其他一些画家一样,擅长描绘皇帝、臣僚和贵族仕女的题材。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是古今人物画中的杰作,图中王笔重彩技巧运用之高妙,色彩、线条运用之得当,感染力之强烈,在历代人物画作品中都是不多见的;周文矩则吸取了唐代周吩画风的特点,更加纤丽柔美。画面的构图及勾线设色都显得大气不凡,钩勒衣纹时采用“战笔”,并把李后主“金错刀”书法的笔意引入绘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这在他的传世作品《琉璃堂人物图》、《重屏会棋图》中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个时期比较有影响力的还有贯休、阮郜、王齐翰等人物画家。

宋代人物绘画因当时画院的高度发展而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北宋的“翰林图画院”集中了各

地的杰出画家,其中重要的人物画画家有张择端、李唐、苏汉臣、梁楷等。而宋徽宗赵佶作为宋代的一位著名画家,其传世人物画作品《听琴图》,在构图和设色上都达到了独步天下的水平。另外统治者为了彰显功德,鼓励后人,曾多次命画院画家画功臣像,正因为画院体制积蓄了大批的人物画人才,保证了帝王利用绘画来实现政治目的,同时也使人物画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宋代是人物画的发展盛期,绘画观念和功能开始产生变革。人物画面对变化的社会风尚,在保持着前代的绘画传统基础上,也作出了适应的变化调整。开始出现田家婴戏、山樵村牧、行旅渔夫等绘画题材,都是山水点景人物的放大;笔法上也借鉴山水画的基本表现手法,出现水墨画法。这种题材的扩大,表现形式的增多,为人物画的发展开阔的前景。两宋时期发达的社会经济,为人物画提供了前所未有绘画题材,也是人物肖像画创作的活跃时期,除了宫廷画院中一批写真名手外,在民间也出现了以画肖像为职业画师。故事画以及风俗画在这个时期也得到了高度发展,绘画题材开始从过去占绝对优势的释道人物、宫廷贵族,转移到了平民阶层,于是耕织、渔牧、村医、册樵、行旅、学童、婴戏以及历史故事,均成为画家常用的题材,生动记录了宋代中下层的社会生活。这种平民化的风俗画,脱离了人物画“鉴戒贤愚”的传统功能,而以记录社会生活的生动性为主要目的,从而成为人物画在发展过程中一个得要阶段。其原因是由于工商业经济的空前发展,市民阶层的作用日趋重要,绘画也作为商品进入市场,为了适应广大市民阶层的爱好和兴趣,贴近于百姓生活、富有现实意义的人物风俗画层出不穷。王居延的《纺车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李唐的《村医图》、苏汉臣的《杂技戏孩图》、刘松年的《斗茶图》、李嵩的《贷郎图》等,都是这时期的优秀作品。人物画发展到元代,因受到社会政局和审美情趣的影响而进入了衰落时期。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冲突,使画家避之不及;另一方面,文人画的兴盛以及士大夫们只寄情于山水花木的逃避思想的出现,影响了元代人物画的进一步发展,使这个时期几乎没有什么有创新意义的作品流传下来。元代画家如赵孟颊、刘贯道、张渥、王绎等人的作品,大多为历史题材或仿古之作,没有更多新意。但不容忽视的是,在元代,壁画艺术成就却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敦煌莫高窟的壁画以外,最具影响力的山西永乐宫壁画,可以说是道教绘画的最高典范,代表着民间绘画的杰出成就。在技法上或作重彩勾填,或用堆金沥粉,画面流金溢彩,丰富壮丽。既承袭了唐宋壁画的雄浑厚重的风格,以为明清壁画开辟了清逸潇洒的格局和技法,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明代画坛受“元四家”遗风的影响,人物画仍然没有很大突破。但是这个时期的画家开始将山水和人物结合起来,既表现了人在自然中的活动,又以文体的山水为背景切合了时代的审美风尚。这种以山水为主体的人物画,虽在题材界定上有着不确定性,但在画的主题上以人的活动为主线,如刘俊的《雪夜访普图》、仇英的《人物故事图》等,都是围绕着人而构思立意,因此可视为一种新形式上的人物画。在当时以各具特色的山水画而著名于世、颇有影响的“明四家”中,唐寅和仇英也都是擅长人物画的画家。唐寅曾临过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从中可以领略前人的工笔重彩、色彩对比等关系,又加入了他自己的绘画特点。而他的代表作《秋风纨扇图》则以典雅庄重的明代风格,反映了继承宋元的成就。仇英的

人物画成就在当时最为突出,《明画录》成方评他的画“其发翠豪金,丝丹缕素,精丽艳逸,无惭古人。”说明他的人物画生动传神,表现精细谨微。而明代后期最有创造性的人物画家首推陈洪绶,他对晋唐以来的各家名迹悉心研究,并把研习的心得融入自己的创作中,特别到了晚年,其人物形象夸张,用笔凝练沉厚,古拙中见清秀,变形中见俊美,设色淡雅,背景简洁,装饰味极浓,开一代人物画之新风。

总的说来同,明代的人物画沿袭了前代的风尚,题材多为历史故事,没有多少新的创意。其画法以宋代为宗,或单线白描,师李公麟;或设色浓丽,学院体;或水墨点染,法梁楷。尽管明代的人物画与表现出多种形式风格,但基本上还是反映文人画的审美特征,表现出和当时山水画、花鸟画相似的时代风尚。

到了清代,人物画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局面。人物画画家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供奉内廷的宫廷画家,他们或画肖像,或图功绩,其中重要的作品有《南巡图》十二卷及后来由十四位画家合作的《万寿图》等。这些作品都是由皇室组织人员创作的,参与创作的画家虽在当时都深具影响,但由于作品受制于皇帝的喜好,只讲究规模的宏大、刻画的细腻,在艺术创新上并无太高的造诣。但它们所烘托出的人物画的繁盛局面,却是史无前例的。另一部分是宫廷之外的大批画家,以反传统的、标新立异的画风著称于世,尤其清代中期,以“扬州八怪”为代表的画家,在人物画中更是表现出不拘成法的特点,如写人物最多的黄慎,所画渔民纤夫等下层人物和民间生活,“画到真相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罗聘笔下人物,形象奇特,构思立意与众不同;华品山以山水和人物融合一体,显示了坚实的功力;闵贞的人物,形象生动幽默,笔墨淋漓。而指画派的高其佩等人的指画风格,也为人物开创了新的表现形式。

晚清的人物画家以改琦和费丹旭的成就最为突出,他们都以仕女画独步画坛,有“改派”的“费派”之称,其画风对后世的仕女画和民间年画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被辟为商埠,成为东南地区经济、文化的中心,许多画家云集于此,创造出清新活泼的画风,形成“海上画派”。代表画家的“三任”、吴昌硕、蒲华等人。他们所画题材多种多样,构图具有巧趣,用笔流畅而富于变化,设色淡雅而落谷套。这使人物画在长期的低潮期后形成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近现代画坛虽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但也涌现了一批杰出画家。以齐白石、黄宾虹等为代表,他们既坚持人物画的传统产,又大胆创造出雅俗共赏的新型风格,为中国绘画史留下了重要一笔。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2010/10/10 10:22:30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中,人物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如《人面鱼纹》、《舞蹈纹》等。在《人面鱼纹》中,人面为圆形,眼、鼻、口都用直线表示,口角两边各画一条鱼,表示对渔猎收获丰收的希望。而出土于青海大通县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最早的具有情节的人物画。画中五人一组,手拉着手,排成一线,人头南向左侧,发辫摆向右边,表现出舞蹈的动势,反映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欢乐。这一画面不再是那些只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或只具有一般装饰作用的动物纹样,而是直接表现了人类的现实生活。它说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质朴,但已开始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并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概括力和想象力。 当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曾画了九个君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能看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帛画,如《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无不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同时说明了线描在当时已成为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人物画在汉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更加深远。同时有系统、有规模的绘画活动被统治者广泛利用,如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然而当时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软候妻墓帛画》、《软候子墓帛画》等,无论是线描技法、想象力、还是复杂画面的构图能力,都远远超过前代。可以看出汉代人物画虽仍处于稚拙阶段,表现手法还欠精致,但它对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人物画发展,已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开始注重系统的绘画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以人物画驰誉后世的大师。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当时的画家有百人以上,而且都有一定成就,如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曹不兴作巨幅佛像,心敏手运,须臾即成;东晋画家戴逵图圣贤人物,情韵连绵,风趣巧拔;东晋画家顾恺之写《女史箴图》、《洛神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四.电教软件 光盘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较多,应采用“以点带面”的教学形式,着重从《韩熙载夜宴图》这幅画入手,深入挖掘其主要的艺术特色、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并将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历史沿革贯穿其中。通过对典型画家的代表作品的讲授,使学生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个既较为深刻,又较为全面的认识。本节课课堂节奏应由“松”渐“紧”,再由“紧”入“松”,环环相扣。在讲授的过程中,应注意从学生兴趣入手,大胆设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赏析一些优秀作品,分析其艺术特色,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目标 1、感受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2、提高对中国画的鉴赏能力。 3、激发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 2、以点带面,着重欣赏分析《韩熙载夜宴图》讲授中国古代人物画的艺术特色,并将审美教育与思想教育融为一体。 四、教学方法 讲述法、引导法、启发法、互动探讨法相结合 五、学生情况分析 欣赏是一种能力,是欣赏者对作品内涵意义及其价值的认

识,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在较高层次上欣赏艺术作品,欣赏是需要一定的知识和修养的。同时,欣赏允许欣赏者对作品有某种主观态度,需要情感和借助想象。而这些对于一个高二学生来说,还显得较有难度。如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地去欣赏作品,读懂、理解特定历史时期作品地内涵实则也是重点。这样,也才能渐渐提高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地能力,达到启迪智慧、开阔视野,促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目的。 六、教学设计: (一)创设问题 提问:同学们对于中国画了解多少呢? 讲授:中国古代绘画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传统,传统的中国画在世界画坛上独树一帜,自成体系。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中国画的分类: 1)按表现内容可分为: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 媒体映示作品,山水画《溪山行旅图》、人物画《泼墨仙人图》、花鸟画《桃竹锦鸡图》等,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山水画,什么是人物画,什么是花鸟画。 2)按表现形式又可分为: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探讨交流

中国画—人物试题及答案

《中国画—人物》试题及答案 姓名班别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请选出下面四个答案中唯一的正确答案。每题2 分,共22分) 1、中国古代把绘画称作( A ) A、,丹青 B、丹砂 C、石青 D、砂青 2、中国画中最早成熟的一个画种是( B ) A、山水 B、人物 C、花鸟 D、静物 3、中国画中,与人的精神生活有密切关系的的人物画主要有( B )方面内容的中国画。 A、文化 B、宗教 C、艺术 D、神话 3、我国甘肃敦煌103窟的盛唐壁画《维摩诘经变》是( B )题材的人物画。 A、文化 B、佛教 C、艺术 D、神话 4、《维摩诘经变》是( C )的杰作。 A、不求形似求神似 B、以神写形 C、以形写神 D、不求神似求形似 5、梁楷的《泼墨仙人图》运用( A )的水墨写意创作方法。 A、不求形似求神似 B、以神写形 C、以形写神 D、不求神似求形似 6、与现实生活情景有关的人物画自( B )以后盛行起来。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7、描绘城乡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在( C )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8、宋代风俗画中最突出的代表性作品是( A )。 A、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B、刘松年的《耕织图》 C、燕文贵的《七夕夜市图》 D、苏汉臣的《货郎图》 9、《捣练图》的作者是( B ) A唐寅B、张萱C梁楷D、徐悲鸿 10、《嫦娥执桂图》的作者是( A )。 A唐寅B、张萱C梁楷D、徐悲鸿 11、《愚公移山》的作者是( D )。 A唐寅B、张萱C梁楷D、徐悲鸿 二、多项选择题:(下面四个答案中有二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少选 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教学教案

高中美术课本第十七课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四.缃倘砑?br&光盘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δ顾闳中南唐画家,善画人物,据记载,他奉南唐后主李煜之命夜至韩熙载家中,窥视其夜宴情景,凭现场目识心记,创作了此画。 δ韩熙载,南唐大臣,出身北方贵族,避难来到南唐,初有恢复中原宏图大志,但李煜对他猜忌,他为免遭不测便沉缅于声色之中,以放荡颓废的生活来表示自己的政治上的无所作为。3.再把《韩熙载夜宴图》分成五个独立画面。 听乐,观舞,歇息,清吹,散宴。每个画面放大,主要人物局部再次放大,配音乐。 (1)第一段听乐:(映示画面) 提示:局部放大镜头,看到韩熙载神情忧郁,眉宇间含着沉思与隐忧,这种出色的心理描写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教学设计 中国古代绘画赏析---山水篇 省市第二十三中学利梅 学生分析: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一方面,他们对传统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特别是通过语文和历史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古诗词知识和历史知识。这对中国画的欣赏、体悟非常有利。另一方面,他们具备了较强的分析归纳能力。在新课改后,小组协作学习已经成为大家喜爱的学习方式。这为本课的探究式学习提供了必备的基础。 教材分析:这一课容宽、知识面广,涉及到了高中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语文知识等,知识的综合性不仅学生感兴趣,我也喜欢研究,一节课讲完学生绘画知识了解得有点肤浅,于是我从中国古代绘画分类把本科整理成3节,深入浅出的从多角度给学生展示中国画的魅力。 教学目标:了解代表性作品,探究各种山水画画风格特点,加深对中国传统绘画的了解,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山水作品的时代特色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难点:山水作品时代特色的归纳及其风格演变。 教学策略:采取探究式学习的方法,让大家仔细地、反复地品读作品。通过比较、分析,共同探究不同时代作品的特色,并联系历史、语文知识,来加深对作品的艺术特色理解,引导学生从历史背景转变的角度来发现这些艺术特色的深层原因,使大家获得较为深刻的审美体验,同时,

还可以欣赏体会诗、画等传统文化贯通交融所形成的中国文化,激发起大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产生民族自豪感。另外,引导大家通过探究,看到文化的变迁与时代背景之间的联系,鼓励大家养成尝试利用自己掌握的各种知识去探索和研究艺术、了解作品,获得较深层次的了解和感悟的学习习惯。 教学准备:师:多媒体古代绘画原大挂图若干宣纸毛笔墨汁盘子笔洗。 生:美术书纸笔 教学过程:导入(周围作品)——两宋作品品鉴对比(学生活动)——诗词与两宋绘画风格之对比(学生活动)——山水画特点——老师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 导入: 师:中国古代绘画的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花鸟和山水。中国山水画的成就超过了其他许多艺术部类,成为世界艺术史上罕见的瑰宝。这些附着中国人敏感心灵和微妙哲学的千古佳沉默不语却光华万丈,荡涤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它们的魅力。 出示课题:中国古典绘画赏析 (通过幻灯片欣赏北宋作品《溪山行旅图》)

《简述中国美术人物画发展史》

简述中国美术人物画发展史 人类绘画创作历史悠久,可上溯到远古时代。在中国绘画中,人物画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画种,也是最为古老的画种。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就有人面鱼纹盆。“人面鱼纹彩陶盆通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细泥红陶质地。盆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像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人面鱼纹彩陶盆上的人与鱼题材,可能与古代半坡人的图腾拜和经济生活有关。这种鱼纹装饰正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也象征着人们期盼富足的美好愿望。人头上奇特的装饰,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时的化妆形象。而稍作变形的鱼纹很可能代表了"鱼神"的形象,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的崇拜主题。”①还有马家窑文化彩陶舞蹈纹彩陶盆,盆内画着很多手拉手跳舞的人,五人一组,一共三组十五人,是氏族成员举行狩猎舞的生活写照,舞蹈的人手拉手,双腿分开,身体向左,辫子和腰带随着翩翩起舞而摆动,人物比例比较准确。 当我国逐渐步入阶级社会,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宰相伊尹曾经画了九个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它的历史作用,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②战国时期的帛画《人物龙凤》,它画的是一位挽髻的贵妇,她穿宽袖长裙,侧身立在左边,两手向前伸,合掌敬礼,在她头顶左上方有一只展翅凤凰,欲腾空飞翔。还有《人物御龙》,画中一位高冠蓄须男子侧身直立,腰佩长剑,衣衫飘动,手拿缰绳,驾驭着一条巨龙,龙形似舟,龙尾立着一只鹭,龙身下是一条鱼。这两幅画人物刻画生动,线条富有韵律感,而且是中国绘画历史上的里程碑,它们让绘画从装饰纹样中独立出来,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画面传达出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秦汉时代,随着中央集权制度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统治者将绘画视为宣传统一功业,显示王权,纪念功臣将帅的有力工具,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 ③汉代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候妻墓帛画》,是呈“T”字形的一幅旌幡,主要描绘祈颂墓主人飞升的内容,画中心是侯夫人,身着锦袍,拄杖而立,很有贵妇气派,她前面有两男子迎跪,后有三名侍女服侍,人物线条勾画准确。此帛画竖幅划分为天上、人间、地下三个部分。还有帛画《赵氏孤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人物画发展史 2010/10/10 10:22:30 在中国传统绘画的三大画科之中,人物画扮演着一个极其重要的角色。我国最早的人物画出现在新石器时期,作为一种纹饰绘制在彩陶等生活用品上,如《人面鱼纹》、《舞蹈纹》等。在《人面鱼纹》中,人面为圆形,眼、鼻、口都用直线表示,口角两边各画一条鱼,表示对渔猎收获丰收的希望。而出土于青海大通县的舞蹈纹彩陶盆,是最早的具有情节的人物画。画中五人一组,手拉着手,排成一线,人头南向左侧,发辫摆向右边,表现出舞蹈的动势,反映了原始人类朴素的欢乐。这一画面不再是那些只有象征意义的图腾或只具有一般装饰作用的动物纹样,而是直接表现了人类的现实生活。它说明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物画造型虽然极其简单质朴,但已开始注重反映现实生活,并开始具有一定程度的形象概括力和想象力。 当我国历史进入阶级社会后,随着社会分工日趋明确,专业画工开始出现。据史书记载,商朝初年的宰相伊尹曾画了九个君王的形象来劝诫商王成汤、殷高宗武丁命人画梦中宰相,并以此像求人,这大概是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人物肖像画,说明夏商时期人物画就已经开始发挥一定的社会效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需要。进入先秦以后,随着宫殿壁画的盛行,帝王功臣之像成为主要的题材。相传孔子曾经参观周代的明堂,看到墙壁上绘有“尧舜之容,桀纣之像,”而且各有善恶之状。又看到“周公相成王,抱之,负斧庆,南面以朝诸侯图”,这可能是最早的历史故事画了。当时的人物画主要是为统治阶级政教和贵族生活服务,所以得到上层阶级的重视而迅速地兴盛起来,并在技法上得到很大的提高。现在所能看到的春秋时期的楚国帛画,如《龙凤人物图》、《人物御龙图》无不充满着现实与幻想相结合的浪漫主义的倾向,也同时说明了线描在当时已成为人物画造型的主要手段,而单线平涂法作为人物画的基本表现手法由此已经确立下来。 汉代人物画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无论是画像石、画像砖、木板画、漆画、帛画、墓室壁画,几乎都以人物为主要题材。人物画在汉代社会中的意义和影响更加深远。同时有系统、有规模的绘画活动被统治者广泛利用,如西汉甘露三年,皇帝为了表彰抗击匈奴有功的十一位大臣,“图画其人于麒麟阁,法其形貌,署其官爵姓名”。东汉永平二年明帝双命人画中兴名臣二十八人像于洛阳云台,在当时都起到了很好的、宣扬政教的作用。然而当时人物画成就最为突出的还是汉墓帛画,如《软候妻墓帛画》、《软候子墓帛画》等,无论是线描技法、想象力、还是复杂画面的构图能力,都远远超过前代。可以看出汉代人物画虽仍处于稚拙阶段,表现手法还欠精致,但它对魏晋南北朝,以至隋唐的人物画发展,已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 魏晋南北朝是人物画的发展成熟期,开始注重系统的绘画技法,脱离了前期的稚拙风格,出现了许多以人物画驰誉后世的大师。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载,当时的画家有百人以上,而且都有一定成就,如三国时期吴国画家曹不兴作巨幅佛像,心敏手运,须臾即成;东晋画家戴逵图圣贤人物,情韵连绵,风趣巧拔;东晋画家顾恺之写《女史箴图》、《洛神

中国古代绘画作品欣赏

韩熙载夜宴图 《韩熙载夜宴图》是中国画史上的名作,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它以连环长卷的方式描摹了南唐巨宦韩熙载家开宴行乐的场景。韩熙载为避免南唐后主李煜的猜疑,以声色为韬晦之所,每每夜宴宏开,与宾客纵情嬉游。此图绘写的就是一次韩府夜宴的全过程。这幅长卷线条准确流畅,工细灵动,充满表现力。设色工丽雅致,且富于层次感,神韵独出。 《韩熙载夜宴图》是五代大画家顾闳中所作,这幅画卷不仅仅是一幅描写私人生活的图画,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那个特定时代的风情。由于作者的细微观察,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把韩熙载生活的情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画面里的所有人物的音容笑貌栩栩如生。在这幅巨作中,画有四十多个神态各异的人物,蒙太奇一样地重复出现,各个性格突出,神情描绘自然。《韩熙载夜宴图》从一个生活的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的生活场面。画家用惊人的观察力,和对主人公命运与思想的深刻理解,创作出的这幅精彩作品值得我们永久回味。 泼墨仙人图 梁楷,南宋人,生卒年不详,祖籍山东,南渡后流寓钱塘( 今杭州) 。他喜好饮酒,酒后的行为不拘礼法,人称是“梁风(疯)子”。 《泼墨仙人图》是现存最早的一幅泼墨写意人物画。可以说是梁楷与画院画风决绝后,自辟蹊径,独树一帜,在绘画创作中所创“减笔”画之杰作。画面上的仙人除面目、胸部用细笔勾出神态外,其他部位皆用阔笔横涂竖扫,笔笔酣畅,墨色淋漓,豪放不羁,如入无人之境。 作者在构造人物形象时,有意夸张其头额部分,几乎占去面部的多半,而把五官挤在下部很小的面积上,垂眉细眼,扁鼻撇嘴,既显得醉态可掬,却又诙谐滑稽,令人发笑,以生动的形象表现了作者的思想境界和生命态度,极尽嬉笑怒骂之态。据画史记载:梁楷为人不拘小节,好酒,自得其乐,狂放不羁,且任性高傲,在艺术上有自己的创见,不肯随波逐流,因而有“梁疯子”之称。应该说梁楷所画的不是“仙人”,而是他自己的写照。梁楷在他艺术生涯的前期,曾受画院“格律”的严格训练,人物画继承李公麟之画风,后因作者本人的素质和历史因素,梁楷凭着这股“疯”劲,反对因循守旧,敢于标新立异,敢于创造发展,因而他在中国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秋江渔隐图 轴,绢本,墨笔,纵:37厘米,横:29厘米 此图画面单纯,一老渔翁怀抱木桨,蜷伏在船头酣睡。小舟停泊在芦苇丛中。这幅作品体现了马远人物画创作的造诣,画处于静态的人物,已达到妙化入境的地步。老渔翁头部处理很见功底,眉、发、胡须的画法用的是传统的线描法,但对脸颊、鼻尖、眉宇、下唇、眼窝的晕染,却富有体积感,这在古代传统绘画里是一个突出而少见的表现手法,即使在马远其它人物画作品里也没这幅画运用得这么成功。另外,他能娴熟地用线条表现物象的质感,如水的轻盈、布衣的皱褶和船板的木质等。几枝将枯未枯的芦苇轻轻摇摆,秋风萧索,细波粼粼,渲染出一片静谧的秋意,画面气氛烘托较为成功。

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

中国古代人物画发展史 以人物活动为主要描写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曾因题材类别的不同分为许多支科:描写历史故事与现实人物者称人物;描写仙佛僧道者称道释;描 写社会风俗者称风俗;描写妇女者称仕女;肖像画称写真。又曾因画法样式上的区别分为若干类别:刻画工细勾勒着色者名工笔人物;画法洗练纵逸者名简笔人物或写意人物;画风奔放水墨淋漓者名泼墨人物;纯用线描或稍加墨 染者名白描人物;以线描为主但略施淡彩于头面手足者名吴装人物。人物画 是中国画里直接反映现实的画科。它在体现中华民族审美意识特点的同时也较全面、较充分的反映了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社会意识,在中国画 各科中最富于认识价值与教育意义。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据《孔子家语》记载,在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秦汉,以历史现实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 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其后大量出土的帛画、壁画、画像砖石,表现出这一时期人物画的兴盛发达。两汉时期的社会思潮和学术风气,同“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比,局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正是在这种局面下开始产生了人物 画的理论,可见于淮南子的“君形”论。画西施之美,美而不可悦。规孟贲之目,大而不可畏,君形者亡焉。《说山训》西施是古代的美人,孟贲是古代的 勇士,据说他能生拔牛角。这里所说的“君形”,我认为就是神似。《淮南子》的“君形”说虽然不明确,对后世影响不大,但它是开创这一理论的先声。魏 晋隋唐是中国人物画重要发展时期。魏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宗教画尤为兴盛,明 确提出神似和传神理论的是东晋的顾恺之。结合他人和自己的创作,反复的创作,反复阐发传神的得失与绘画优劣成败的关系,这样就使其理论清晰而有说 服力。顾恺之,提出传神的重要性,提出反映生活的“以形写神”论,重视人 物与环境的关系,提出体验生活的“迁想妙得”论。顾恺之的画论,除了上述 四个方面之外,还有一些前人所未涉猎的问题,比如“置阵布势”的构图,须 要“密于精思”,“临见妙裁”。把构图作为理性活动看待,强调精思,妙裁。再如根据描绘的对象而变化用笔,无论画什么都要考虑对象的性质:“若轻物 宜利其笔,重以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这些理论对于现在的创作依然有指导 意义。《魏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 物画的重要传统。唐代人物画,在传统的基础上获得较大的发展,盛唐时期尤 为兴盛。随着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社会上层统治阶级的需要和爱好,道释之外,肖像,仕女画,风靡一时。杰出的画家有阎立本、吴道子、张萱、周昉, 都是艺绝当代,名闻遐迩。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宗教画推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 画院的兴办,工笔重彩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本 被李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样式。梁楷师法李公麟,是南宋善白描的人物画家。梁楷秉性疏野,常以酒自乐,不拘小节,被称为“梁疯子”。中 年后,变细笔白描为水墨逸笔,自成一格。他的这种线描表现,属于“减笔”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 传统中国人物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民俗既是现代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和资料,也是当时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1】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2】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3】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4】 【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5】 看完了以上的中国古代著名人物画之后,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关于物画的知识吧! 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在中国传统绘画中,肖像画与人物画的创作客体都是人,都以客观存在的人物作为观察对象和创作素材。但是,在转化为艺术形象时,肖像画有着比人物画更为现实而具体的要求。首选,肖像画讲求真实性。肖像画描绘的必须是客观存在的、具体的、特定的某个人,是在现实生活中或历史上实际存在的真人。而人物画则可通过概括、综合甚至想象,创作出非特定的、类型化的甚至虚构的人物形象。中国古代肖像画人十分重视实有其人,古时称肖像画为写真、写照、写影。 许多论述肖像画的理论也把观察和刻画真实人物作为创作的出发点。如东晋顾恺之实对理论,南齐谢赫应物象形概念,宋苏轼灯下

取影,元王铎写像秘诀,清蒋骥以远取神方法。肖像画的社会功能、作用主要为真人写貌留影,再现客观现实,发挥认识功能,同时作为纪念、供奉、鉴戒的图像,达到教化目的。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以忠以孝,尽在于云台。有烈有勋,皆登于麟阁。见善足以戒恶,见恶足以思贤。留乎形容,式昭盛德之事。具其成败,以传既往之踪。肖像画要求外形酷似。猜你喜欢: 1.古代中国画人物大图大全 2.中国古代人物画大全 3.古代人物画图片大全 4.古代中国画人物欣赏 5.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教案

课题:中国古代人物画欣赏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授课对象:7年级 教材分析:综合型 教学目标: 1.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高学生欣赏能力。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 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教学重点: 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教学难点: 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教学方法: 1.教法:欣赏、讲解演示和绘画相结合 2.学法:对中国古代人物画有一定的了解和欣赏能力 教具准备: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课件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2.选用部分中国古代大师人物画慢放一遍。再根据相对独立的画面详细讲解作者及创作背景,加深理解。 学具准备:准备笔记对古代人物画及画家做相对详细的记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了 二:引入新课 同学们都知道哪些古代绘画大师,大家还知道哪些古代著名人物画,通过回答问题引入今天要欣赏的人物画。 三:讲授新课: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二)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特点: (1)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仅是满足外形的肖似,而是更着重人物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的传神。 (2)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善于运用长卷的形式,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真实而细致地描绘现实生活的场景及其人物活动。如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3)中国古代人物画的独特传统,还表现在高度的笔墨技巧与技法的多样性。如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曾鲸的《张卿子像》。应当指出的是,中国古代人物画既有如上述的刻画工细的工笔画,还有画法洗练纵逸的简笔人物或写意画。后者的代表作以梁楷的《李白行吟图》最为典型。寥寥数笔就把大诗人李白那种才华横溢的风度神韵,刻画得十分传神,真可谓笔简意赅。 四:课堂小结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传神写照──中国人物画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2.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3.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4.小结 四.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 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风格和流派以及独特的绘画理论和造型体系。以下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人物画简介中国人物画,是以人为研究和描绘对象的造型艺术。中国人物画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中国画坛,可谓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国人物画的起源问题,至今虽然还在历史研究中有待继续探索,但至少近千百年来,不论什么时期,对其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都是我国历代艺术家的自觉与不自觉的使命和追求。由于历代绘画艺人的不懈努力,在不失中国人物画固有传统特征的同时,通过不断创新,使中国人物画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当今改革开放,国门向世界敞开之时,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国际间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增多,在这种形势下,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科学地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使之得到了更好更快地发展,这种改革与创新,代表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摆脱了工具性束缚,逐渐认识到中国人物画的人文特征以及感性和创造性的本质,使得中国人物画更具有民族性、传统性、时代性。成为我国乃至世界画坛绘画艺术中的一朵艳丽的奇葩,为世人所瞩目,为世界画坛艺术宝库添辉。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史纵观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出中国人物

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从古至今,中国人物画既讲究传统的继承,又注重创新与发展,这可从千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绘画工具、材料,如画笔、纸帛质地、颜料质地;绘画诸多的表现技巧,如画面的布局结构、线条的虚实、粗细、设色的轻重渲染以及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演变中得到证明。例如,过去中国人物画作品唯美,尤其是唯美女者居多,往往留步于外美,这种美是没有灵魂、没有个性的躯壳。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物画力求从外美到内美,从人物的形似到人物的神似,最终达到神形兼备的完美结合。这可从中国人物画的历史演变中清晰地看出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的演变,内外环境的相互变化影响,使中国人物画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表现内容更加多样,表现出与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动乱、大灾难的时代,也是一个民族大融合,文化大融合的时代。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封建礼教的束缚被松弛,文人开始有了较多的思想自由,艺术要表现主观情趣的要求被突现出来。画家们已不满足于描绘事物的外形,而把更多的注意力投放到刻画人物性格方面来,这一时期的著名画家顾恺之,明确提出了以形写神的主张,使人物画向着神形兼备的道路发展。 隋唐时代的绘画以人物画和道释人物画为主流,成绩卓著。首先是初唐的阎立本,他的《步辇图》生动地刻画了不同人物的身份和精神气质,是一幅成功地描写古代吐蕃民族地区与中原地区友好交往的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教案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学教案 人民美术出版社教材 高中美术课本第十七课 中国古代人物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 《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5.小结 四.电教软件 光盘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中国人物画传承发展

中国人物画的传承与发展 人物画是绘画的一种。以人物形象为主体的绘画之通称。中国的人物画,简称“人物”,是中国画中的一大画科,出现较山水画、花鸟画等为早;大体分为道释画、仕女画、肖像画、风俗画、历史故事画等。人物画力求人物个性刻画得逼真传神,气韵生动、形神兼备。其传神之法,常把对人物性格的表现,寓于环境、气氛、身段和动态的渲染之中。故中国画论上又称人物画为“传神”。历代著名人物画有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五代南唐顾闳中的《熙载夜宴图》,北宋公麟的《维摩诘像》,南宋唐的《采薇图》,明代宏的《游戏杂技 图》、《击缶图》等。 人物画的产生早于其他中国画科。在周代即有劝善戒恶的历史人物壁画。至战国汉,以历史现实或神话中人物故事和人物活动为题材的作品大量涌现。战国楚墓出土的《人物龙凤》与《人物驭龙》帛画是已知最早的独幅人物画作品。晋时期,思想的解放,佛教的传入,玄学的风行,专业画家队伍的确立,促成人物画由略而精,画尤为兴盛,出现了以顾恺之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大师,也出现了以《晋胜流画赞》、《论画》为代表的第一批人物画论,奠立了中国人物画的重要传统。盛唐时期吴道子则把人物画推进到更富于表现力、也更生动感人的新境地。五代两宋是中国人物画深入发展的时期。随着宫廷画院的兴办,工笔重着色人物画更趋精美,又随着文人画的兴起,民间稿本被公麟提高为一种被称为白描的绘画样式。宋代城乡经济的发展,宋与金的斗争,社会风俗画和具有现实意义的历史故事画亦蓬勃发展。择端的杰作《清明上河图》便产生于这一时期。自南宋受禅宗思想影响,梁楷的泼墨、简笔写意人物画,标志着写意人物画肇兴,中国人物画开始朝另一方向发展。仕女画、高士画大量出现。之后,明末的洪绶、清末的任颐都创作了不少人物画的优秀作品。现代的中国人物画,深入研究传统,广泛吸收外来技巧,表现新的时代生活,作出了前无古人的贡献。 中国人物画家主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紧紧抓住有利于传神的眼神、手势、身姿与重要细节,强调分别主次,有详有略,详于传情的面部手势而略于衣冠,详于人物活动及其顾盼呼应而略于环境描写。在人物活动与环境景物的关系上,抒情性的作品往往借创造意境氛围烘托人物情态,叙事性的作品在采取横幅或长卷构图中,尤善于以环境景物或室设划分空间,采用主体人物重复出现的方法,把发生在时间过程中的事件一一铺叙,突破了统一时空的局限。人物画中使用的笔墨技巧与技法,在工笔设色、白描和小写意作品中,更重视笔法的基干作用,为此创造了十八描。笔法或描法一方面服从于形象的结构质感、量感与神情,另方面也要传达作者的感情,同时还用以体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在写意人物画中,笔墨相互为用,笔中有墨,墨中有笔,一笔落纸,既要状物传神,又要抒情达意,还要显现个人风格,其难易程度远胜于山水花鸟画。被称为行乐图的人物肖像画,一律把人物置于最易展现其气质品格的特定景物中,具有不同于一般肖像画的特点。在色彩使用与诗书画印的结合上,人物画具有一般中国画的特色。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中国古代人物画》 一、教学目标 1.借助现代教育媒体,从“审美教育”、“理论知识掌握”、“欣赏能力提高”几方面制定教学目标,制作教学课件,努力使视、听、练有机地组成一个既能传授知识提高美术欣赏水平,又能获取审美感受得到情感陶冶的动态功能系统。 2.引导学生体会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内涵,分析欣赏中国古代人物画在表现人物动态、人物表情、色彩、线条等诸多绘画因素的同时是如何处理好形与情这一矛盾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突出人物内心世界是中国古代人物画的主要特点,也是重点。 2.以点带面,通过本章中国古代人物画某一点切入课题,全面认识中国古代绘画。 三、电教设计 1.所需文件,范围输入计算机进行处理,做成光盘课件,运用ADOBE PHOTOSHOP等软件。 2.映示文字介绍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简略介绍山水画,花鸟画种的表现技法。 3.选用《韩熙载夜宴图》长卷慢放一遍。再分成五个既有联系,又相对独立的画面,配乐详细讲解,每段根据需要进行人物局部处理放大,最后全卷配乐以录像形式再次放映一遍,加深理解。

4.为启迪学生思维,布置练习,欣赏几幅唐代人物画,电脑媒体映示。《虢国夫人游春图》《捣练图》《簮花仕女图》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观察法 六、教学时间: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媒体映示课题,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悠久历史,独特的艺术传统,发展过程和正式形成的时期。 提示:由于以描写人物活动为主的人物画成熟的最早所以先上古代人物画,而山水画,花鸟画是后来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今天的独立画科。 Δ按画科分:人物、山水、花鸟 按技法分:工笔、写意 2、媒体映示作品,工笔画《张卿子像》,写意画《李白行吟图》,配以文字解释什么是工笔画,什么是写意画。 (二)中国画的特点 1.映示标题文字说明:中国古代人物画对于人物的描绘不仅满足于外形的肖似,而更重要的是人物的性格与内心世界的揭示,即所谓传神。 2.映示图片投影:五代画家顾闳中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慢速播放长卷,并配文字介绍作品中作者和主人公。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趋势

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趋势 中国画是我国自古以来的绘画方式是我国文化艺术之瑰宝,而中国人物画则是中国画种中的一股重要的分支,虽然没有具体时间来确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中国人物画可以说是中国画种中最早的一支。这次研究的目的就是能够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探讨中国人物画的发展进程。 中国人物画,是以人为研究和描绘对象的造型艺术。中国人物画以其独特的传统艺术表现手法,存在于中国画坛,可以说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近千百年来我国历代的艺术家通过对其传统的继承、创新与发展、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体系画风创新的画法。纵观古今,人物画经历过各种风风雨雨然而对于这个画种的发展历程趋势古今中外并没有太多的研究和记录,本文意义就是通过这次研究去较为深入的了解中国画发展的历程和趋势以及历代中国艺术家是如何创新如何改变绘画的方式风格的创新。 纵观中国绘画史,可以看出中国人物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而发展起来的,并形成了自已的语言体系和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观念。从古至今,中国人物画既讲究传統的继承,又注重创新与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千百年来中国人物画的绘画工具、材料:如画笔、纸帛质地、颜料质地;绘画也具有很多的表现技巧,如画面的布局结构、线条的虚实、粗细、设色的轻重谊染以及作品内容的表现手法等,各方面的传统的继承与创新的通过艺术家之手得到发展。比如说,过去中国人物画作品唯美,尤其是唯美女者居多,往往留步于外美,这种美是没有抓住人之神韵。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人物画开始追求从外美到内美的转变也就是神韵的出现,从人物的形似到人物的神似,最终达到“神形兼备”的完美结合。这可从《洛神赋图》(东晋顾恺之)中的人物情刻画精细,设色古雅,清秀儒雅的线条细劲曲折,略带起伏顿挫。 宋代人物两大师则首推李公麟,他在绘画上最大的贡献是在人物故事画中注人了文人的意趣,对作品主题进行了深人挖掘,表现出了深刻见解。 人物画在元代就开始衰落了,这种衰落甚至影响到以后的明清时代。纵观元、明、清三代,在历史上很有成就的人物画家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人物画从明末清初标新立异,虽较多的文人画家转而致力于山水画与花鸟画,但接触民生、关心国事、接受了具有萌芽状态反封建意识的文人或职业画家仍不乏人物画的优秀创作。 画家们开始从文人画到世俗画的转变。 近代画派也有所变革,浙派画风色彩明亮注重意笔的表现,漓江画派主要是广西桂林的,直改革开放以来两派画风博众家之长色彩表现鲜明但在造型上都选择了追崇一些古意重“神”。笔者总结两个画派在中国可以定为一个大画派属于南派,注重的是神似表现手法气氛活跃,而相反之北派吸收西方之风格,对于结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