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1 目的:

识别、提供和维护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的基础设施,保证生产设备符合生产要求,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特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备及其它辅助设备的选购、验收、使用及管理的控制。

3 定义: 无

4 参考文件:

4.1《采购管理控制程序》(FA/QEOP-14) 4.2《设备操作及安全规程》

5、权责:

5.1 总经理负责批准设备设施的采购。

5.2分管副总负责审核技术参数及设备技术改造方案,参与设备的选型及设备安装验收工作。 5.3设备部:负责提出设备采购申请,组织设备的安装调试和验证,并组织制定并实施生产设备管理的有关制度,负责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检查,维护保养及小修 5.4生产部:负责设备日常使用过程中的检查、保养及验收

5.5采购部:负责按批准的设备采购要求组织采购,组织设备厂家的商务谈判及验收资料的报批。

5.6办公室:负责设备验收后档案的管理及调阅。

6、作业程序

6.1流程图

6.2流程说明

6.2.1设备采购申请的提出

6.2.1.1 设备部依据满足生产需求和企业发展需求的原则,确定拟购置设备、设施的名称、用途、型号、规格、技术参数、数量等,填写《采购申请单》,经分管副总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

6.2.1.2对大宗型设备的采购,设备部必须召集采购、技质部、生产部的相关人员参与设备的选型工作。

6.2.1.3采购部负责依据《采购管理控制程序》实施生产设备的采购作业。

6.2.2设备的验收、安装及调试

6.2.2.1采购设备到厂后设备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开箱验收,依据采购合同逐一核对设备的外观、技术参数、数量等内容,并填写《设备验收纪录表》。

6.2.2.2经验收合格后,由设备部组织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调试,设备进行调试时生产部、技质部必须到场参与试车,达到技术要求后方可交付给生产部门使用,并填写《设备安装、调试纪录表》,由使用部门主管签字确认。

6.2.2.3设备投入正常使用后,由采购部提出验收申请,设备部组织技质部、生产部、使用部门等相关专业人员按设备采购合同条款(或设备说明书要求的指标)及技术附件要求以及是符合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进行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纪录》及验收报告,验收合格后登录设备管理台账。

6.2.2.4设备验收合格后由设备部提交设备验收相关资料交公司办公室存档。

6.2.2.5特种设备的验收由设备部负责向相关的验收机构提出验收申请。

6.2.3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

6.2.3.1设备部负责对公司的生产设备进行分类编号,建立公司的《设备管理台账》,台帐中应明确规定设备的检修周期和维护保养要求。

6.2.3.2对重要设备建立设备档案。设备档案中应包括设备使用说明书及随机附带的各种资料、检修纪录等。

6.2.3.3设备部负责组织编制《设备操作及安全规程》、《设备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设备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设备使用部门应严格按制度的规定使用、保养设备。

6.2.3.4设备部负责建立设备管理台账并监督设备使用人按规定的维护保养要求定期对设

备进行维护保养和自检,并要求设备使用人填写《设备日常保养纪录表》

6.2.3.5设备部定期对设备完好情况进行检查,填写检查纪录,确保在用设备运行质量正常、可靠。

6.2.4设备的维修管理

6.2.4.1设备部在每年第四季度开始组织编制设备年度大修计划,经主管副总批准后按计划予以实施。

6.2.4.2设备的一般维修有各车间自行组织实施,必要时由设备部组织人员进行检修。

6.2.4.3生产过程中设备突发故障时,使用人员应立即停机,报告车间主任,在本部门无法检修时,应上报设备部组织检修。

6.2.4.4所有经检修的设备检修完成后,又使用单位进行试运转验证,确认合格方可投入使用。

6.2.4.5生产设备损坏一时无法修复时,检修人员应立即挂上“禁用”标志,禁止使用有故障的生产设备。

6.2.5设备的报废

6.2.5.1对不适应生产要求的生产设备,有使用部门提出封存或报废申请,设备部负责设备封存和报废的鉴定管理。

6.2.5.2由设备部出具鉴定报告,按流程报请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封存或报废。

7.风险管理规定:

7.1经批准采购的设备由采购部负责跟踪供应商进度及协调内部资源,负责合格设备的付款工作。

7.2采购部负责未达标设备的外联工作,采取联系的方式:电话、微信、传真;时间期限是15天,在供应商没有解决及其应对措施未能实现合同约定的技术参数时,报公司主管副总组织专题会议研究。

7.3设备供应商未能实现合同约定的技术参数,必须发函至供应商处,函件包括:设备验收不合格报告及公司的告知函(盖公司公章);该函件均以中国邮政快递寄件,并由采购部建立独立的档案,以便查阅和风险预防使用。

7.4:公司设备原则上在质保期限内3个月内,其技术参数未实现合同约定指标,均报公司总经理,由总经理指定公司相关人员处置相关事项;并形成相关会议纪要。

7.5新设备在安装调试运行后其相关技术参数未实现合同约定,设备供应商到公司进行维修

或者技术沟通时,设备部、使用部门、采购部均需到到场并形成会议纪要,设备供应商相关人员需签字确认。

7.6新设备在使用75天后均需由采购部组织使用部门、设备部、技质部参与验收,验收标准是技术合同或者商务合同中涉及技术参数要求。

7.6新设备未达合同技术要求参数时,在相关信息沟通无效时,必须启动风险控制措施,即函件邮寄并盖公司公章,确保公司风险降低到最小处。

8、相关表单:

8.1《设备管理台帐》

8.2《设备日常保养记录表》

8.3《设备安装、调试记录表》

8.4《设备验收记录表》

设备验收流程16711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 为提高设备验收效率,保障设备订购、验收、使用等环节顺畅,保证所有生产设备(设施)的运行满足加工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购机械设备或经过大修、改装的机电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鉴定和试运转,以测定机械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和工作性能。 第三条设备的验收标准 设备调试和验收应当按技术协议要求,并遵循《设备检验通则》标准规范进行验收。 设备验收的流程 设备调试验收的流程就验收过程而言,设备验收可以分为两个环节: 1、在制造厂(维修厂)的预验收 预验收主要由采购人员及其他部门相关人员。其目的是为了检查、验证机床能否满足用户的加工工艺、加工质量及生产率,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资料、备件。对设备的安装、出厂精度检测、调试、加工产品试件精度检测等全过程进行监督,为设备的终验收提供准确的技术依据。其主要工作包括: (1)检验机床主要零部件是否按合同要求制造; (2)各机床参数是否达到合同要求; (3)检验机床几何精度及位置精度是否合格; (4)机床各动作是否正确; (5)对试件进行加工,检查是否达到精度要求; (6)设备几何精度的检测; (7)设备几何精度检测的主要内容包括:直线运动的平行度、垂直度;回转运动的轴向及径向跳动;主轴与工作台的位置精度等。 ( 8 ) 设备定位精度的检测 机床定位精度是数控机床各坐标轴在数控装置控制下达到的运动位置精度。机床的定位精度取决于系统和机械传动误差的大小,能够从加工零件达到的精度反映出来。 机床定位精度检测主要内容如下: 1)直线运动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 2)回转运动的定位精度及重复定位精度; 3)直线运动反向误差; 4)回转运动反向误差(失动量);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

设备验收程序及管理规定

设备、工程竣工验收程序及管理要求 一、验收依据 1、设备订货(承包)合同及技术协议书。 2、招、投标书的要求及承诺,项目的设计文件、施工图纸及设计院的变更 通知或甲方现场签证。 3、国家、行业或企业内部的规程、规范、规定、标准、要求等。 二、验收组织及程序 一)设备运行验收 1、以独立合同为验收对象 2、纯电气设备合同,包括电控柜、变压器、控制器、电机、电缆等,由电 气工程师组织验收,使用单位参加,主管副总签字。 3、纯自动化仪表设备及PLC、DCS集中和分散控制系统由计量处组织验收,使 用单位参加,主管副总签字。 4、电气及仪表自动化集成或交叉混合项目,由电气副总牵头,汇同自动化仪 表人员,使用单位参加,共同验收。 5、机械设备由设备处组织使用单位、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验收,主管副 总签字。验收合格后交由使用单位管理。 6、工程设备系统或设备总成,包含电气、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由设备处 组织电气、仪表自动化、使用单位共同验收,报主管副总签字。 二)设备安装验收 1、责任主体为设备安装承包单位。监督责任为设备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的 设备使用部门及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包括车间、设备处、计量处、电气工

程师等。 2、安装验收,强调过程管理和监督。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是在施工单位自检合 格的基础上报监理及建设单位验收。关键部位、重要节点、隐蔽工程等要 留下施工现场记录、质量控制数据、图片、影像资料等。 3、安装竣工验收按专业分别由设备、电气、自动化仪表,与使用单位共同验 收。 三)总包工程验收 1、是指承包单位负责的交钥匙工程,包括项目设计、设备制造、安装调试、 竣工交付工作。 2、总包工程验收由主管项目生产或工艺的副总主持,设备处负责组织设备使 用单位、电气人员、仪表自动化人员及承包单位负责人、监理等联合进 行验收。 3、总包项目验收包括现场的设备、生产工艺验收和工程竣工资料验收。 4、项目验收单内容由设备处组织相关人员共同填写,对验收内容有不同意见 或要求承包单位专业整改的,应在验收单中说明。否则视为同意验收。 5、总包项目工程在安装调试中提出的整改内容说明及改后是否达到工艺要 求、安全效果的附件说明,在验收前统一组织复检 四)消防(监测)设备验收 由安环处牵头,组织相关专业部门、使用单位联合验收,并签署验收报告。 三、验收不合格项的处理: 验收发现的问题明确提出整改时间,整改完成后在责任单位自检合格的后,由原验收组织单位,组织复检。整改不合格,不予验收。 四、验收原则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一、定义:设备验收是指由供方制造的新设备或交由承揽方改造 的设备,在制造或改造方交付设备后进行的设备验收活动。 二、各部门职责: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预验收的组织、实施。参加设备预验收的 全过程工作,对设备安全、环保性能负责。 技术部门:参加工艺设备的预验收全过程工作,对设备加工 产品的精度、性能负责。 质量部门:参加检验、试验、测量设备的预验收全过程工作, 对设备检测的精度、性能负责。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预验收全过程工作,对设备满足要求的 使用精度、性能(含生产节拍)负责。 三、预验收人员的组成: 由设备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商定初步人选,组成预验收小组,指定具体的负责人,报公司主管副总批准后进行整个预验收活动。若为大型设备或精密贵重设备,最好还要有主管领导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协助验收。 四、预验收的准备: 由验收负责人组织验收人员,学习消化设备订购合同(技术协

议和双方相关资料),熟悉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参考厂家验收规程拟订相应的验收程序,并对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认真研究。 五、验收的实施: 5.1、根据订货合同核对商标、标志、收货单位名称、箱号、箱总件数及分号等有关的外包装标记及批次是否相符。 5.2、检查设备包装情况。设备包装情况和外观情况如果出现与合同不符或者有破损时,必须做好现场记录,记入验收报告并拍照或录像以便分清责任。拍照和录像应能表达破损的各个方向与部位。 5.3、检查设备外观情况:表面是否清洁、外壳是否光滑无划痕,各按钮旋键是否无损、新旧程度如何等。 5.4、检查与清点:以合同、合同配置要求为依据,按装箱单或使用说明书上的附属器材或零配件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逐项进行核对并作记录。注意质量与性能是否完好,如出现数量或实物与单据不符的,应当做好记录并保留好原包装,便于向厂方要求补发或索赔。包装箱内应有下列文件:使用手册及出厂鉴定证书、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的标志:生产厂商名称、产品名称和型号、检验日期、检验员代号),维修手册、维修电路图纸(或单独订购)等。 5.5、技术性能检查:通电试机,经过一段时间,各性能指标均正常稳定。经过培训操作可以使用。 5.6、填写验收报告单:验收报告应由使用部门、设备部门与厂商代表三方验收人员签字认可。在验收过程中,所有与合同要求不符的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程序

1 规范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程序,保证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使得测量数据和检测 结果具有良好的溯源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适用范围 检验科计量设备和检测仪器。 3 职责 3.1 设备责任人负责检测仪器的校准与验证或检定。 3.2 技术负责人批准仪器设备的检定或校准。 3. 3医院设备部负责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的检定。 4 工作程序 4.1 计量设备的检定 4.1.1 设备责任人收集需要检定的计量设备(如分光光度计、天平、离心机、电导仪、 酶标仪等),分类整理,报技术负责人审核。 4.1.2 医院设备部批准和联系法定计量检定所进行检定。 4.1.3 对小型计量设备(如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可以送医院设备部,然后再 送计量所;对较大设备(如分析天平、分光光度计等),一般由计量所来检验科进行检 定。 4.1.4 检验科可以制定作业指导书,对温度计、加样器、移液管等进行自校。可以 采用计量所检定合格的计量设备来校准其它相应的计量设备,用来校准其它计量设备 的校准设备的精确度不能低于被校准的计量设备。自校的计量设备也要报技术负责人

4.1.5 检验科使用的计量设备应当都是经过检定合格或校准合格的计量设备。 4.2 检测仪器的校准 4.2.1 对测量有重要影响的仪器的关键量或值,在使用前必须经过校准鉴定合格,应 制定校准计划;在使用过程中,应对其进行期间核查或质量控制,以维持其校准状态的 可信度。其它设备在使用前和使用后定期对其性能进行适当评价。 4.2.2 对曾脱离了实验室的直接控制的设备和长期不用的设备在重新投入使用前应按 规定程序进行校准或核查,确保其功能和校准状态符合检测的要求。 4.2.3 在计量所不能对专业的大型检测仪器进行检定的情况下,由仪器工程师进行校 准。 4.2.4 对检测仪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保养维护和校准。 4.2.5 对大型分析仪器(如生化分析仪、五分类血细胞仪、化学发光仪等),由设备责 任人联系仪器工程师校准。在进行校正或校准前,对仪器进行全面的、系统的保养,包 括对光路、采样针、样品轨道、各机械运动进行检查、校正,然后使用校准物对仪器进 行校准,并验证。由工程师出具仪器检修校准报告,以明确仪器运转良好。 4.2.6 在常规工作中,使用校准物对检测仪器进行的校准,可由检验科工作人员执行, 并做好记录。 4.3 检测仪器校准后的验证 检测仪器在进行校准后,应当进行验证,以确保校准的可靠性。可采用的验证方法

设备开箱验收管理程序

设备开箱验收管理程序 1. 范围 为规范物资到货验收管理工作与职责分工,保证到货物资验收满足项目管理需要,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我厂工程设备、材料包装物的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华电国际物资〔2013〕1420号《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物资管理办法》 华电国际物资〔2012〕81号《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物资采购管理办法》 华电国际物资〔2012〕122号《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建物资采购管理办法》华电国际物资〔2015〕309号《华电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基建物资现场管理办法(试行)》 3. 职责 物资采购部 负责工程建设阶段所有物资的全过程管理或监督管理。 负责督促组织设备的现场开箱验收,通知参与验收各方验收时间。 负责清点供货物资数量。 负责确认供货物资是否满足合同要求。 负责检查到货物资状态是否完好。 负责监督检查设备管理单位的仓库管理情况。 工程部 负责确认到货物资是否满足技术规范书要求,对设备、材料的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审查验收。负责对供货方提供的技术资料进行审查。 参与清点供货物资数量。 负责审查批准施工单位设备、材料的领用数量。

负责督促施工过程中剩余设备、材料及时退库。 综合管理部 档案管理部参与现场验收。 档案管理部是设备资料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设备资料的收集、归档保存和下发工作。 监理公司 监理参与现场验收。 负责复查物资采购部及承建单位采购的设备、材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对设备、材料开箱检验进行监督,对现场设备材料的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并提出监理意见。物资代保管单位 物资代保管单位参与现场验收。 负责所有相关物资(设备、材料)的收货、开箱验收实施、仓储保管、发放工作和现场设备管理,负责每月底向物资采购部书面报告设备的到货和库存情况。 施工单位参与现场验收 4. 管理内容和方法 验收时间 物资验收时间可以在订货合同允许的条件下,根据项目需要进行确定; 一般情况下,安装、发货周期长的设备,可根据到货情况分期分批验收;其他辅机可在到货后,根据安装进度、货物的保管存储等诸多情况安排验收时间。 物资代保管单位书面通知设备验收各方参加验收(见附录B)。主要设备开箱前须先经监理公司批准,填写“设备开箱申请表”(附录A),批准后再发设备验收通知。 组织验收 设备开箱验收由物资采购部组织并主持,参加验收单位:物资采购部、工程部、档案管理部、监理公司、施工单位、物资代保管单位、制造厂家。进口设备由物资采购部负责联系商检部门参加。 开箱前对包装质量先进行验收。对设备、材料的包装、外观进行检查;核对名称、规格、型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全套)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固定资产管理 (1) 第一节总则 (1) 第二节管理内容与要求 (1) 第二章设备采购管理 (4) 第一节设备采购计划的提出与审定 (4) 第二节采购原则 (4) 第三节设备选型 (4) 第四节设备采购管理 (5) 第三章设备技术状况管理 (7) 第一节设备机台的划分与档案管理 (7) 第二节设备的技术状况管理 (7) 第三节设备技术指标与管理效能的计算方法 (7) 第四节设备技术状况检查 (8) 第四章设备巡回检查管理 (10) 第五章设备的日常管理 (12) 第一节设备的使用与维护 (12) 第二节设备定人定机管理 (12) 第三节设备交接班与运转记录管理 (13) 第四节设备操作要求 (13) 第五节设备润滑管理与设备定期维护 (14) 第六章重点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 (17) 第七章特种设备管理 (18) 第一节特种设备的定义及职责划分 (18) 第二节特种设备使用的主要规定 (18) 第三节锅炉、压力容器及管道管理 (19) 第四节厂内起重机械、运输机械管理 (20) 第五章安全附件管理 (21) 第八章设备检修管理 (22) 第一节设备检修规定 (22) 第二节设备检修的基本原则 (22) 第三节设备检修计划管理 (22) 第四节设备检修的准备工作 (23) 第五节设备检修的时间安排 (23) 第九章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管理 (25) 第一节设备大修规定 (25) 第二节设备大修、更新改造的立项 (25) 第三节申报程序及计划编制 (26)

第四节大修备件、材料的审批程序 (26) 第五节大修、更新改造资金的使用 (26) 第六节大修的组织准备 (27) 第七节施工准备 (27) 第八节施工管理 (28) 第九节竣工验收 (28) 第十节优质工程的评定 (29) 第十章备品备件管理 (30) 第一节备件管理的基本要求 (30) 第二节备件供应 (30) 第三节备件计划管理 (30) 第四节备件采购管理 (31) 第五节备件库房管理 (31) 第十一章设备事故管理 (33) 第一节设备事故鉴别与分类 (33) 第二节设备事故抢修 (34) 第三节设备事故的统计和上报 (35) 第四节设备事故的奖惩 (36) 第十二章电气设备管理制度 (37) 第一节基本要求 (37) 第二节运行管理 (37) 第三节电气系统检修、维护管理 (38) 第十三章能源管理制度 (40) 第一节总则 (40) 第二节水、电、汽管理的部门与职能 (40) 第三节水、电、汽计划管理 (40) 第四节供用电管理 (41) 第五节供用水、汽管理 (41) 第六节水、电、汽计量管理 (42) 附注:相关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程设备验收制度及流程

工程设备验收制度及流程 为加强工程设备到货验收管理,规范验收程序,特作如下规定: 一、到货验收程序 1、设备到货后,由设备采购部门通知相关单位负责人进入现场进行设备接收或验收准备。相关单位包括:仓储处、设备处、机修车间、设备使用单位、设备安装单位、设备供货单位等。 2、验收前,设备采购部门和设备供货厂家应提供合同和技术协议及发货清单或装箱清单等相关资料。 3、验收合格后,有关人员填写设备交接验收单,设备交给设备安装单位,仓储处办理入库手续。随机备件、专用工具等由维修单位回收入库;交接验收单和所有技术资料交设备工程师统一保管。其它单位需用时可进行复印。工程施工完毕后转交档案室存档。 4、货到现场不具备验收条件的设备,由供货厂家保管或委托甲方代管。 5、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应作详细记录,由采购部门及时与供应商协调,办理维修、退货及索赔等有关事宜,相关部门给予配合。 6、最终验收合格后,设备使用单位应根据设备到货明细及时登记建账。 二、设备验收的内容 设备验收应严格按照订货合同和技术协议及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范标准进行,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外观检查:按照合同和技术协议核对到货设备的名称、箱号、数量等是否与技术协议相符,并做好记录。

检查设备内外包装是否完好。有无破损、碰伤、浸湿、受潮、变形等情况;标识是否清晰。必要时要拍照留存。 2、重量检验:对于有重量要求的设备,先安排过磅检斤,并保存好过磅单据。 3、开箱检查: 开箱验收的主要内容有:设备在装箱和运输过程中有无损坏,根据设备的装箱单,清点技术资料,核对设备、随机附件和备件、专用工具等是否与清单相符。并核对与合同技术协议要求是否一致。 随机附件和备件、专用工具、易损件型号、图纸和资料错发或不全的由甲方提要求,责成供货单位限期补齐。 4、填写验收记录:验收完成后,由参加各方共同签署设备开箱验收单(见附表) 5、设备性能验收: 设备性能验收要在设备安装完毕,单体、联动、投料试车时进行。 三、各部门职责: 仓储部:接收设备、办理入出库手续、协助卸货、协调卸货地点 采购部:设备到货通知、提供有关合同和技术协议、对验收异议与厂家沟通 设备处:负责设备到货的质量验收、随机技术资料的回收,负责协调填写设备验收单、对质量异议与厂家协调 使用单位:参加设备验收,有权提出合理的质量要求和意见 安装单位:接收设备、提出验收意见、配合甲方安排卸货地点、安排拆箱力工等 机修车间:配合验收,提供必要的人员和工具支持,提出验收意见

仪器内校管理控制程序

1.目的 对测量、检测、试验等仪器进行有效管理,以确保其测量精度满足使用要求,确保测量、检测、试验等仪器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影响产品品质的测量仪器、量具和试验设备。 3.定义: 3.1免校:不直接影响产品品质或仅供参考时用。 3.2外校:使用部门将需外校的仪器交品质部汇总后送国家认可的实验室校准。 3.3内校:公司测量室检定出尺寸报告,检验周期根据使用频率而定。 4. 职责 4.1 仪器管理员:负责校验、修理、请购、验收。 4.2 仪器清洁保养:使用部门。 5.工作程序 5.1.请购、验收之管理 5.1.1.相关部门根据需求,所需仪器设备提出申请。 5.1.2.新购仪器设备需由校准人校验并纳入校验系统,经审查合格后,统一列管。 5.2. 仪器编号 品管部编写厂内统一编号并记录制造商,型号机身编号使用单位建立《测量仪器清单》并调校合格后,再交给使用部门。 5.3 仪器管理 5.3.1各部门应保持本部门所用仪器完好及不超出校正周期。应依仪器使用说明书或规定使用并做适当保养。 5.3.2仪器设备应列台帐,内容包括:仪器名称、仪器编号、规格型号,校正方式,校正周期及保管部门等。 5.3.3仪器设备故障,在修理或更换后,必须经过校准人确认精确度,方可使用。 5.3.4如有丢失、损坏、失准应及时报告品管部。 5.3.5仪器设备停止使用或报废 5.3.5.1.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误差范围超过要求范围,应及时通知校准人并停止使用。 5.3.5.2.校准人对仪器设备进行修复、校验,如无法修复应通知使用部门做报废处理。 5.3.5.3.停止使用和报废仪器设备应注明报废原因及日期,并贴上暂停使用标签和报废标签。 5.3.5.4.报废仪器设备应及时填写报废单并重新申购。报废品应当隔离,以不误用为原则。 5.4 仪器校验 5.4.1 校准人负责保管厂内仪器并定期送往国家认可之校验单位校验,追溯国家标准;并以此工作标准件依年度计

设备和仪器管理程序

1.0.目的: 通过对设备和仪器的有效管理和控制,确保设备满足生产使用要求,并使设备

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确保产出产品的品质符合设计标准及HSF要求。 2.0.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设备和测试仪器的管理和控制。 3.0.权责: 3.1.品保课负责对所有测量设备制订管理制度,并将所有的测量设备登录成《监视和测量设备总览表》和《监视和测量设备履历表》、制造课负责对所有生产设备制定管理制度和操作保养规定,设备动态卡的登录,并做成《设备模治具管理总览表》。 3.2.各部门主管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处理违章操作事件。 3.3.各部门主管负责各项设备管理制度在辖区内的应用指导,协助调查、分析和处理设备事故。 3.4.使用单位主管负责本部门操作人员正确执行操作程序和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3.5.制造课对生产设备进行定期检修和负责外发维修,确保生产设备正常运行。 3.6.品保课对测量设备定期进行维护及保养,并负责定期测量设备校验工作的进行。 4.0.定义: 生产设备:指公司直接用于生产制程的机器设备以及配套的工艺装备。 测量设备:指公司用于技术参数检测之设备、仪器等。 5.0.作业内容: 5.1.新增加设备: 5.1.1.需增加设备时,由相关使用单位填写请购单,注明所需设备规格、型号、用途,呈报最高管理者批准。 5.1.2.请购单批准后,由采购员依《采购管理程序》进行采购工作。 5.2.设备的验收建档: 5.2.1.开箱验收: 5.2.1.1.外包装是否完好。 5.2.1.2.合格证、保修卡、说明书、图纸等资料是否齐全。 5.2.1.3.对清单查验随机器配件、附件是否齐全。 5.2.1.4如是环保设备或HSF测试仪器,需验收是否属环保的设备和仪器。5.2.2.安装调试验收:

ISO9001:2015仪器设备校准程序英文版

Procedure: [Calibration Proc. Title] 1.0SUMMARY 1.1.The purpose of this procedure is to define the requirements for calibration or verification of equipment used to determine the acceptability of product. 1.2.Typically, this is limited to inspection or test equipment used to “buy off” product prior to movement to a subsequent process or prior to final delivery. However, at the discretion of management, calibration or verification may also be applied to critical process equipment. 1.3.The [who?] is responsible for implement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is procedure. 2.0REVISION AND APPROVAL 3.0PROCEDURE: CALIBRATION 3.1.Devices subject to calibration shall be calibrated by an approved outside service provider, or by trained [Short Client Name] employees. 3.2.Third party calibration laboratories should be accredited to ISO 17025 whenever possible, as this provides the best control of calibration activities, and traceability to national standards. 3.3.When employees perform in-house calibration, this shall be performed in accordance with documented procedures for each type of calibration performed. 3.4.Traceability to the national standards will be maintained for all devices where such traceability is possible by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art. 3.5.Approved calibration service providers must maintain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calibration, and report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on any calibration test certificates or other calibration documentation. For in-house calibration, the [who?] will ensure suitable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calibration. 3.6.The Calibration Log [ rename if necessary] will be maintained by the [who?]. This document will list all devices, their serial number, date of last calibration, and next scheduled calibration date. The frequency of calibration for each device shall be adjusted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device and its impact on product quality. NOTE: third party calibration providers may not establish calibration frequencies; this must be determined by [Short Client Name]. 3.7.For tools calibrated by third party laboratories, these shall be returned with a certificate of calibration showing the status of the calibration, as well as the condition the equipment was found in (e.g., “defective,” “out of tolerance”, “in tolerance”, etc.) Such certificates must have

检测设备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使产品质量稳定,使仪器设备均有充份的管制并发挥其功用。定期的校正与 维护,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2、范围: 本公司所属之量测仪器均适用本程序。 3、定义: 校正: 对精度偏差仪器,调整至正确精度。 校验: 功能测试比对,判定符合规格否。 标准器: 俗称主规,所需维持及校正仪器之准备所使用之仪器。 4、责任: 4.1 品保单位:量测仪器之管理 4.2 使用单位:量测仪器之维护与保管 5、作业程序: 检测设备管理流程(如下表)

主管采采购单位教育训

5.1仪器请购验收 5.1.1各部门欠缺或新技术引进,汰旧换新而有需求得提出经上级同意后,开出请购单。 5.1.2购入仪器由仪校中心人员确认型式,规格精度、性能外观是否合所需合约规格,并索取出厂校验报告、操作说明书、校验方式与相关保证合约。 5.1.3入厂验收应作初校,并用计量值作成记录。 5.1.4自制或客户提供之检具,须经检验确认其有允收产品的能力。 5.2登录列管:

购入之仪器应登录编号建文件于「计量器具登记台帐」内。新 5.2.1.5.2.2编号原则:TC- XXX 5.2.3工厂中之测量标准之主规(标准器),或本厂无法调整校正之仪器列入外校计划。 5.2.4本厂合格仪校人员可利用标准器,来校验及确认所使用之量具或量规,列入内校计划。 5.3追溯体系: 5.3.1量测仪器设备校验,基本上可分自行校验及委外校验二种。自行校验须由校验组件追溯至认证合格之二级标准实验室,委外校验则经认证合格之二级标准实验室追溯至国家标准实验室或一级标准实 验室。 5.3.2量测仪器设备追溯体系如下: 国际标准国际度量衡局 一级标准国家标准实验室 二级标准校正实验室 工作级标准使用者实验室 5.4仪校计划与执行:

生产设备管理工作流程

编号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保证公司设备正常运转、合理、充分利用,根据公司设备特点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生产设备管理工作的内容包括从设备进厂验收、安装、使用、维护保养、检查修理,以及日常的登记、保管、调配、报废等一系列工作。设备管理的任务,是要保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自始至终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3、设备管理坚持以预防为主,维护保养与计划检修并重和先维修后生产的原则,正确使用,精心保养,合理润滑,安全生产。坚持责任到人,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 二、生产设备技术状况 1、评价生产设备管理的技术经济指标: A、设备完好率。表示设备技术状态的完好程度,是检查公司设备管理和维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设备完好率=完好的设备台数/设备总台数×100% 设备总台数是指公司已安装的全部生产设备,包括在用、停用、封存、停机待修和正在检查的所有设备,完好设备台数是指设备总台数中完全符合设备完好标准的台数。 B、设备故障率。是指因设备发生故障而停机的时间占设备运转时间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设备故障率=设备故障机/设备运转时间×100% C、维修费用效率。是指单位维修费用所能生产的产品产量,计算公式为: 维修费用效率=产品产量(件或吨)/维修费用 D、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计算公式为: 单位产品(或万元产值)维修费用=维修费用/产品产量(或总产值) E、平均每台设备年维修费用。计算公式为: 平均每台设备年维修费用=年维修总费用/年投入使用设备总台数 2、生产部要分别制定年、季、月度设备综合完好率指标,并层层分解落实到岗。 三、新增生产设备管理 1、生产部根据生产实际情况和技术开发部新产品设备需求,汇总、整理出公司新设备需求。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设备验收管理程序 一、定义:设备验收是指由供方制造的新设备或交由承揽方改造的设备,在制造或改 造方交付设备后进行的设备验收活动。 二、各部门职责: 设备部门:负责设备预验收的组织、实施。参加设备预验收的全过程工作,对设备安全、环保性能负责。 技术部门:参加工艺设备的预验收全过程工作,对设备加工产品的精度、性能负责。 质量部门:参加检验、试验、测量设备的预验收全过程工作,对设备检测的精度、性能负责。 生产部门:负责设备预验收全过程工作,对设备满足要求的使用精度、性能(含生产节拍)负责。 三、预验收人员的组成: 由设备部门组织相关部门(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商定初步人选,组成预验收小组,指定具体的负责人,报公司主管副总批准后进行整个预验收活动。若为大型设备或精密贵重设备,最好还要有主管领导及其他相关部门人员协助验收。 四、预验收的准备: 由验收负责人组织验收人员,学习消化设备订购合同(技术协议和双方相关资料),熟悉相关文件及技术资料,了解设备的各项技术性能。参考厂家验收规程拟订相

应的验收程序,并对关键技术指标的检测方法认真研究。 五、验收的实施: 、根据订货合同核对商标、标志、收货单位名称、箱号、箱总件数及分号等有关的外包装标记及批次是否相符。 、检查设备包装情况。设备包装情况和外观情况如果出现与合同不符或者有破损时,必须做好现场记录,记入验收报告并拍照或录像以便分清责任。拍照和录像应能表达破损的各个方向与部位。 、检查设备外观情况:表面是否清洁、外壳是否光滑无划痕,各按钮旋键是否无损、新旧程度如何等。 、检查与清点:以合同、合同配置要求为依据,按装箱单或使用说明书上的附属器材或零配件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等逐项进行核对并作记录。注意质量与性能是否完好,如出现数量或实物与单据不符的,应当做好记录并保留好原包装,便于向厂方要求补发或索赔。包装箱内应有下列文件:使用手册及出厂鉴定证书、检验合格证(合格证应有的标志:生产厂商名称、产品名称和型号、检验日期、检验员代号),维修手册、维修电路图纸(或单独订购)等。 、技术性能检查:通电试机,经过一段时间,各性能指标均正常稳定。经过培训操作可以使用。 、填写验收报告单:验收报告应由使用部门、设备部门与厂商代表三方验收人员签字认可。在验收过程中,所有与合同要求不符的情况都应当做好记录填写到验收报告上,并拍照或录像以备索赔,所有的文件资料及检验报告、验收报告由设备部门收集并整理及时建档保存。

(完整版)设备维护保养管理程序

康祝设备控制程序---征求意见稿 1、目的 对生产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确保生产设备处于完好状态,充分发挥 设备的使用效能,确保产品的生产、加工符合规定的要求,以期做出令顾客满意的产品,提高公司的投资效益。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设备的预防性维护、管理和控制。 3、权责 3.1生产部是设备管理的归口管理部门。 ,车间主任、班长负责监督执行。 A.负责组织技术、质量部及使用车间对新购设备进行评估、验收。 B.负责设备的管理、维修及易损设备/备件的申购,对相关信息进行归档保存。 C.负责组织对生产设备的移交、编号、标识、维护、封存、报废与管理。 3.2技术部负责生产设备的选型,并参与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验收、评估。 3.3采购部负责生产设备和备件的采购。 4、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4.1预防性维护:为消除设备失效和生产意外中断原因而策划的措施。 4.2预见性维护:基于过程数据,通过预测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维护性问题的活动。 4.3关键设备:唯一性设备,在控制计划中有特殊特性要求的过程设备以及高精度、大型、 稀有设备。(高精:注塑机及模具) 4.4闲置设备:封存时间超过一年以上,以及因产品转型或工艺改进等原因退出生产过程的 设备。 4.5 设备利用率:在工作时间内,设备生产产品所用时间与工作时间的比率。

4.6日常保养:每天操作者对使用设备进行加注润滑油、维护,保持设备清洁、整齐、润滑、 安全有效的维护保养活动。 4.7定期保养:由设备管理人员依据设备要求按周期进行的保养。 4.8关键设备:指关键过程和特殊过程的生产设备。(例如特殊设备:锅炉;关键设备:空 气过滤装置) 4.9一般设备:除关键和特殊过程设备以外的设备。 4.10三级保养管理 指对设备实施日常保养、一级保养和二级保养三个等级的保养。 4.11一级保养 指在维修工辅助配合下由操作工定期进行的保养。 4.12二级保养 指按检修计划由维修工负责进行的保养。 4.13大修 对设备的全部或大部分部件,包括电气系统进行修复,调整并翻新外观,达到全面消除大修前存在的问题,恢复设备的规定精度和性能。 4.14检修 针对日常点检和定期检查发现的问题,更换或修复失效的零件,以恢复设备的正常功能。 4.15设备迁移 企业由于产品任务发生变化和工艺路线调整等原因,设备在企业内部调动或移位,称为设备迁移。 4.16设备事故 企业生产检测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或效能降低,停机时间和经济损失超过规定限额的设备故障为设备事故。 4.17设备档案 设备档案是指从规划、设计、制造、安装、调试、使用、验收、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形成的图纸、文字说明和记录等文件,通过不断收集整理、鉴定等工作归档建立的设备档案. 5流程图

ISO22000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德信诚培训网 更多免费资料下载请进:https://www.360docs.net/doc/5715962506.html, 好好学习社区 ISO22000生产设备管理程序 1. 目的 明确生产设备的采购、使用、维护、更新和改造等过程的控制和管理,确保生产的顺利进行.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设备的管理. 3. 职责 3.1总经理有宣传执行国家和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政策和规定的责任,审核、批准重大设备的使用、维护和保养制度; 3.2生产厂长负责审核、总经理批准生产设备的维修、更新和淘汰计划; 3.3生产主管负责生产设备的使用、检修和调拨的管理,预防和处理设备事故; 3.4技术部负责建立健全生产设备的操作规程,制定重大设备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制度; 3.5车间主任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的技术业务培训及设备操作和培训,执行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 3.6设备管理员 3.6.1负责公司生产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保养的管理; 3.6.2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协同作好固定资产的盘查、折旧工作; 3.6.3制定设备维修、更新和淘汰计划及对计划执行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3.6.4按有关程序办理设备调拨、移装、保管、封存、报废、销毁等; 4. 工作程序 4.1 设备选型、采购、开箱验收 4.1.1各使用部门根据使用需要提交设备新增申请,由生产部核实,经技术部会签定,纳入当年设备更新、改造和添平补齐计划. 4.1.2 供应部根据采购计划的要求,广泛收集信息,并按《采购控制程序》,实施采购; 4.1.3 设备到厂后,设备管理员组织相关部门,现场开箱,根据装箱单,逐一清点. 4.2 设备安装、调试 4.2.1 一般设备由使用部门和机修班负责安装、调试; 4.2.2 重大设备由产部联系生产厂家或专业安装人员安装、调试;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设备验收管理制度 为使进入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安全技术指标达到规定要求,确保施工使用过程中设备运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设施必须由机材管理员按照设备、设施的安全技术指标进行验收,认真检查特种机械的性能是否完好,有检查记录,产品合格证或法定检验检测合格证,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2、机材部门组织人员对设备、设施的外观和性能进行检查、验收。 3、各种机械设备的使用必须符合上级部门、公司和项目部有关规章制度的要求。未经过验收或未完成验收程序的设备不得投入使用。 4、需要分拆的机械按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定位,并由持证上岗的安装人员按规定进行安装,安装调试完毕,须组织材料员、安全员、监理对其进行验收。使用承租设备的,由承租、出租和安装单位共同验收,报监理核准,合格后方能使用。 5、特种机械须由持证上岗人员专职操作,实行“定人、定机、定岗”制,无证人员不得擅自启动、操作。 6、机材部对所有进场施工机械进行评审和验证工作,定期对施工机械进行技术检验和性能试验。 7、与外租设备签订租赁合同,签订租赁合同必须有安全责任条款。

8、机材部们采购的劳保用品、防护器具须向经销商索要经销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检部门的安检报告或安检证,并将其与发票复印件一同交给安全生产领导组保管,做到采购安全劳保用品、防护器具样样有记录。 9、设备、设施验收合格后,参加验收的人员必须填写验收记录,并签字确认,同时将一份验收资料交安保部门进行存档备案。 验收程序:验收小组验收设备相关资料是否齐全 ↓ 外观检查、数量验收 ↓ 各项安全性能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 填写验收记录、签字 ↓ 投入使用 鑫实路桥建设有限公司第三分公司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检测检验仪器设备控制 程序 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一、目的 为保证所有仪器设备均能满足使用要求,满足量值溯源。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保证检验检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开展检测工作用仪器设备的购置、验收、使用、校准,维护、修理、报废等管理工作。 三、职责 3.1质检中心:负责对检验检测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校准,和保养、定期维护和期间核查,使用记录,负责仪器设备的购置申请、仪器检定、维修和申请报废工作。 3.3财务资产部:负责检验检测仪器设备采购,和登记建档。 四、工作程序 4.1仪器设备的购置 4.1.1各部门根据的检测需要,提出合理有效的仪器设备配置方案,汇总给质检中心。 4.1.2质检中心提出仪器设备购置申请,填写《仪器设备购置申请表》,明确仪器设备名称、型号 规格、精度、用途、参考价格等;经技术负责人审核,总经理批准后交综合部汇总。 各申购部门有义务为质检中心提供技术上的支持,采购过程应满足《采购及委外加工控制程序》的要求。 4.2仪器设备的验收 4.2.1所购仪器设备到货后,应在合同规定期内进行验收,无验收期限规定的应在一个月内验收完 毕。 4.2.2仪器设备由质检中心组织验收,验收时应填写《仪器设备验收报告》,收集与验收工作有关 的证明材料(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必要时与供应方签订仪器设备应用技术培训协议。验收工作的有关资料及仪器调试报告汇总,交财务资产部存档。 4.3仪器设备档案管理 4.3.1质检中心负责建立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仪器设备的名称、购置日期、启用日期、使用 状态、制造商名称、标识、系列号、验收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维修记录、使用说明书原件、操作规程(复印件交仪器使用者使用)、购置资料(如保修卡、售后服务保证等)、仪器设备报废单、仪器设备使用记录等。 4.3.2设备使用和维护的最新版说明书(包括设备制造商提供的有关手册)要方便相关操作人员取 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