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课时 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课时  课时精练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1课时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

1.研究显示,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紧密。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个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这告诉我们() A.自然界的事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

B.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

C.自在事物的联系往往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D.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千差万别的

答案 B

解析一个物种的消失,一般可影响5个到20个物种的功能与生存,体现了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相联系,B正确;A、D材料未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在人类产物以前就存在了,C说法错误。故选B。

2.“生活在一个高朋良友的圈子里,大家互相砥砺,同心向善,久之,自己也会成为道德高尚的人。混迹于一个坏人成堆的圈子里,沾染许多恶习,久之,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最后自己也一同堕落。”上述论断体现的哲理有()

①事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②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③物质对意识具有决定作用④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朋友之间的相互影响体现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人的变化则说明了运动的绝对性,①④符合题意;联系是普遍的,但联系是有条件的,②错误;③材料没有体现。

3.下图漫画启示我们()

A.联系是无条件的

B.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承认联系的客观性,反对主观臆造联系

D.坚持实践观点,实践第一

答案 C

解析联系是有条件的,A错误;B、D观点正确但漫画中不能体现;漫画反映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故应选C。

4.实体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液,金融业在经济升级发展和民生改善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要创新推出针对性强的金融措施,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等相互配合,为稳增长、调结构提供支撑。从哲学上看,这说明()

①事物的联系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不存在②人能够改变人为事物的联系,但不能建立人为事物的新联系③事物的联系是多样的,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愿而改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D

解析联系是多样的,但不是多变的,稳定的联系能够存在,①错误;联系具有客观性,但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根据事物原有的

联系,调整和改变状态,从而建立新联系,②错误。③④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入选。故本题答案选D。

5.在美国,每年近80%的奶牛的角要被移除,以保护操作工人和其他奶牛。不过,这一做法既痛苦又昂贵,因此受到动物权益保护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今,科学或许能施以援手:科学家利用转录激活子样效应因子核酸酶DNA编辑技术,将一种同不长角存在关联的天然等位基因引入奶牛胚胎,这样的胚胎发育出的奶牛是不长角的。这一科学研究表明()

①人可以依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②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改变事物特性的前提③事物的特性随着人们的需要不同而不同④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要善于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材料描述了美国科学家通过实践,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规律,研发出不长角的奶牛,这说明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①符合题意;事物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要求我们把握事物间存在与发展的各种条件,研发出不同的奶牛体现了这一点,④符合题意;改变事物特性的前提是尊重规律,②错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因此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6.较低的储蓄率和较高的消费率、限制优势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等,决定美国在中美贸易中必然有逆差,美国政府罔顾客观事实,把责任归咎为中方,悍然发动贸易战,这种践踏规则、任性妄为的贸易霸凌主义断的是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筋骨,最终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美国贸易霸凌主义错在()

①只看到事物的眼前联系,忽视了长远联系②只看到事物的主观联系,忽视了客观联系③只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忽视了内部联系④只看到事物的偶然联系,忽视了必然联系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答案 B

解析美国贸易霸凌主义错在不尊重客观事实,只看到事物的眼前联系,忽视了长远联系,只看到事物的外部联系,忽视了内部联系,是用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看问题,①③符合题意;联系具有客观性,美国贸易霸凌主义错在企图用主观联系代替客观上不存在的联系,而不是看到事物的主观联系或偶然联系,②④说法错误。

7.骨灰钻石是一种高科技人工钻石,它是用人火化后骨灰中含有的2%的碳,在持续的高温高压下所培养出的实验室钻石,从而帮助人们实现亲人“永垂不朽”的愿望。通过材料我们可知()

①实践具有能动性,能够创造物质②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骨灰钻石具有客观性③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东西④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主观联系

A.②③B.②④C.①④D.①③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的骨灰钻石的制作体现了人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新的东西,同时作为人为事物的联系,骨灰钻石具有客观性,②③符合题意。①错误,因为实践具有能动性和直接现实性,但是只能够创造出具体的事物,而不能创造物质;④错误,人们建立的新的联系也是客观联系,而不是主观联系。故本题答案选A。

8.偏远山村,搭上电商“顺风车”,一时间变成时代弄潮儿;居民看病,借助远程医疗网,预约全国名医不是梦;穿梭城市,购物、租车、食宿,均可在线支付……这说明()

①互联网建立了新的具体联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②互联网的出现是主观与客观的完美统一③互联网使人们梦想的世界成为现实世界④互联网已经成为联系诸多事物的桥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互联网给山村带来的变化,体现了借助互联网建立的新联系,改变人们的生活,互联网成为诸多事物联系的桥梁,①④正确;题中没有涉及主观与客观的统一,②与题意无关;人们的梦想必须通过实践才能成为现实,③错误。

9.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医疗技术,是指将外源正常基因导入目标细胞,以纠正或补偿因基因缺陷和异常引起的疾病,以达到治疗目的。这表明()

①人类根据需要,就能建立新的具体联系②人类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有利的具体联系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产物④要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答案 D

解析材料表明人类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有利的具体联系,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②④符合题意;①夸大了人类的能力;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人创造条件建立的新的具体的联系,并不是自在事物的联系的产物。③错误。故本题选D。

10.“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对此理解正确的有()

①事物联系的无条件性是“互联网+”出现的依据②“互联网+”是人们建立起来的人为事物的联系③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④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是促进认识发展的动力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答案 B

解析联系是有条件的,①说法错误。“互联网+”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属于人为事物的联系,它会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②③正确。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④错误。

11.湿地生态系统快速退化的后果是,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持、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等功能大幅丧失。这对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产安全、自然灾害防护等构成严重威胁。这告诉我们()

①联系是复杂多样的,要注重事物间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②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改造自然界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前提③联系是普遍的与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④规律是客观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湿地生态系统快速退化会威胁生物多样性保护、农业生产安全等,这启示我们要注重事物间的本质的、长远的联系,①正确。湿地生态系统快速退化使湿地生态功能大幅丧失,这启示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④正确。改造自然界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②错误。③中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观点错误。

12.所谓“智慧服务”是以电子检务工程为抓手,集信息感知、网络传播、知识服务、检务应用、运行管理“五位一体”的检察信息化应用体系,通过运用云计算促进检察工作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实现

了“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看”。从而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述做法蕴含的哲理是()

①人们可以把握事物的特性,建立新的联系②人们的需要是人们建立新的联系的基础③人们可以改变事物固有的属性,建立有利于事物发展的联系④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答案 C

解析材料说明联系具有客观性,人们可以把握事物的特性,建立新的联系,①④符合题意;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②③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二、非选择题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南海岛礁地区将是中国发展的新引擎之一。南海面积广阔,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是我国的美丽疆土。景观奇特瑰丽:从海面看,有湛蓝无际的海水,星罗棋布的岛屿,优美的溻湖,壮观的海上日出日落,神奇美丽的珊瑚礁;从海岛看,有洁净平坦的海滩,宜人清新的岛上风光;从海底看,有神奇的海底动物世界;从海产看,作为我国主要渔场之一,水产丰富举世闻名。这些优质的旅游资源使不少中国民众对南海旅游充满期待。但受到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制约,中国的南海旅游还处在起步阶段。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分析如何开发南海旅游业?

答案①联系是客观的,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我们要根据南海固有的优质资源,可以从海面、海岛、海底、海产开发南海旅游。②联系是客观的,但是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要通过完善交通条

件、基础设施等旅游服务设施来发展南海旅游业。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分析如何开发南海旅游业。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开发南海旅游业的有利条件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运用联系客观性的知识,从联系是客观的,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人们在客观联系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说明应根据南海固有的优质资源,可以从海面、海岛、海底、海产开发南海旅游;要通过完善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旅游服务设施来发展南海旅游业。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以往在保护濒临失传的传统工艺时,往往是围绕着“拯救”而开展的,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紧张状况,但这种热潮过后,便难以为继。

对此,有专家建议,应注重文化保护的整体性原则,即不能只保护某项传统工艺本身,还应保护其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形成一个生态链保护体系。同时,应避免千篇一律的保护模式,要对每项传统工艺的特点和价值有正确的认识,对其生命力进行评估,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为其提供适宜的发展环境,引导其适应现代社会生活,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知识,说明专家建议的理论依据。

答案①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启示我们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保护传统工艺不仅要注重工艺本身的传承,也要注重文化空间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将传统工艺与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内涵等联系起来,形成整体性保护体系。②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启

示我们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保护传统工艺应具体分析其价值和生命力,分类制定保护策略,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适应时代要求,为传统工艺注入时代精神。(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解析解答本题要结合联系的理论知识解读专家的建议。具体来说,“形成一个生态链保护体系”体现了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这一建议体现了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避免千篇一律的保护模式”体现了联系具有多样性,“根据其特点制定相应的保护策略”体现了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第一课时四边形》教学设计

第7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 第1课时四边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79~8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2.通过找一找、说一说、画一画、剪一剪等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和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直观感知四边形,能区分和辨认四边形。 难点:能知道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美丽的校园录像,学生欣赏。 教师:这是哪儿?在这幅图中你能发现哪些图形?(课件出示定格的校园图片) 学生从中找一找图形,一边看一边汇报。 (学生很容易说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至于平行四边形、菱形、梯形、半圆形等,虽然教材中还没有正式出现,但学生并不一定就一无所知,如果学生能说出,教师要适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没说出,教师可以补充)

学生回答时,教师可以演示课件:把学生发现的图形用不同的颜色涂出,当学生全部回答完后,课件只留下图形,其他内容全部隐去。2.教师:大家真能干!在我们的校园中,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图形。看来啊,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这节课我们来认识其中的一个图形——四边形,你们愿意和它成为好朋友吗?(板书课题:四边形) 二、初步感知,发现特征 1.想一想。 教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数学王国!在这里我们就要和新朋友四边形认识了。 你想象中的四边形应该是什么样的? 指名回答,让学生能够充分发表意见。 2.找一找。 教师:四边形到底是什么样的图形呢?看,数学王国里有这么多的图形,请你挑出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并涂上颜色。 (出示例1图,让学生找出自己认为是四边形的图形) (有的学生可能会把长方体也涂色,可能有两种情形:一是把长方体的三个面涂上颜色,因为长方体的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二是涂的就是整个长方体,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混淆。教师一定要让学生说一说想法,如果是第一种,不盲目否定,要指出这个图形虽然每个面都是四边形,但整个图形不是四边形。如果是第二种,教师要给予指正,让学生认识到四边形是平面图形,长方体是立体图形。) 3.讨论四边形的特征。

初三第一学期政治第三单元第七课第三框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一、选择题 1.[2012·苏州]在现实生活中,有人崇尚购买价格昂贵的奢侈品牌,漫画中的“符号姐姐”就是这样的人。这则漫画启示我们要() A.坚持适度消费,反对奢侈浪费 B.坚持艰苦奋斗,人为抑制消费 C.提倡攀比消费,享受奢侈生活 D.提倡超前消费,崇尚高档品牌 2.“苹果手机”以其不断创新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青睐,先是iphone 1,然后iphone 2、iphone 3、iphone 4、iphone 4s等系列产品相继上市,这也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抛弃型”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浪费增加。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应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②应注重物质的消费 ③倡导适度消费,把钱花在关键的地方 ④重视精神方面的消费 A.①④B.②③ C.③④D.①③ 3.[2012·资阳]据调查,2011年,近90%的受访消费者购买过可回收包装的食品或饮料,比2007年上升了20%;超过一半的消费者表示曾经拒绝购买一些不环保的产品,而2005年这一比例还不足30%。这些消费者的行为()

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②表明其消费观念有了一定的转变 ③体现了对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追求 ④不利于促进消费,推动我国经济发展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②③④D.①②③④ 4.晓洋穿了一双名牌运动鞋,小刚很羡慕。在晓洋的怂恿下,小刚花光自己一个月的生活费也买了一双。小刚的消费行为属于() A.精打细算B.盲目攀比 C.合理消费D.绿色消费 5.[2012·杭州]《中国青年报》报道:“去年杭州市餐饮消费达143.06亿元,但餐桌上食品浪费率超过10%,也就是说杭州一年的餐饮浪费就超过14亿多元。”对此,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提倡新消费观念,节约消费 ②让理性消费成为消费者必备的社会责任 ③钱是花的自己的,不必大惊小怪 ④消费要适度,不可奢侈浪费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6.小凤同学很想买一套珍藏版的名著,但她没有那么多钱,又不好向家里要。于是,她开始节约自己的零花钱。父母每月给她的零花钱,她除了买些经济实惠的生活和学习用品外,其余的都攒下来。经过近一年的努力,她终于买到自己心爱的四大名著。小凤的事例启示我们() A.花钱是青少年的唯一经济来源 B.四大名著是青少年的首选课外书 C.消费前,我们应该先作出预算,把钱花在最关键的地方 D.合理消费就是节约消费

《第7课 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7课 诗三首》同步练习 一、语言基础(12分,每小题3分) 1.选出对课文解说不当的一项( ) A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美丽的莲花要是送给自己的心上人该是多么美好的事,可是自己的心上人远在天涯海角!这好似一声叹息,表现出诗人的寂寞和凄凉。 B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诗经·郑风·子衿》中的诗句,原写姑娘思念情人,这里是用来比喻曹操的忧思。 C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两句,诗人直言不讳,表明了喜爱山林自然的本性。 D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诗人视官场为尘世之罗网,表达对卑污官场的厌恶之情。 答案 B 解析 B 项,这里是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华的人。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的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 A .少无适俗韵. 韵:本性、气质 兰泽.. 多芳草 兰泽:生有兰草的沼泽地 B .方. 宅十余亩 方:四面、周围 还顾. 望旧乡 顾:回顾,回头看 C .桃李罗. 堂前 罗:排列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几何:多少 D .复得返自然.. 自然: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存:问候,怀念 答案 D 解析 D 项,“自然”应为“田园生活”或“自然的本性”。 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采之.欲遗谁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B.???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何以.解忧

C.???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忍尤而. 攘诟 D.???所.思在远道此人一一为具言所. 闻 答案 D 解析 D 项,放在动词前面,组成名词性词组。A 项,代词,代“芙蓉”/助词,的。B 项,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借、依靠。C 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并列,和。 4.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韦庄是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写词的词人,其词__①__写人或写景,__②__普遍采用勾勒一法,__③__呈现“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的鲜明画面和格外清晰的时间、空间、人物、心境等。韦庄__④__善于凭借动态描写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__⑤__长于直接描述人物的心理活动。同时,韦庄作词注重立意,依据感情的发展线索款款书写,__⑥__在谋篇上显示出的突出特点是顺理成章,脉络清晰。 答案 A 解析 本题注重分析语句之间的关系。比如①②所在的句子,从“第一位大力用白描手法写词”以及“写人或写景”“普遍采用”等可知,两句话是条件关系,可以用“无论……都……”;而③后是解说前文的示例,可不填;④⑤两处,从“善于”“长于”及后文的“同时”分析可知,两空所在的句子可以是并列关系;⑥所在的句子是对上文的总结,可以用“因此”“所以”等。综合考虑,答案为A 项。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5~8题。(24分) 行行重行行 《古诗十九首》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

第三单元练习及答案(1)

会城创新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综合练习题 班别姓名学号成绩 基础知识 一、按要求默写12% 1 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 2 苏轼《浣溪沙》中,以反诘唤起,以借喻回答,以溪水西流的个别现象自我勉励的诗句是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三峡》中,写出山连绵不断的句子: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缺处。4刘禹锡的《秋词》中,抒发诗人豪迈乐观之情的诗句是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5 默写《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6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不同的两项是( B )(C )4% A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发夕至B其间千二百里/挑拨离间 C素湍绿潭/ 素不相识D沿溯阻绝/ 络绎不绝 生活就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需要我们有百折不挠的勇气。生活是一位公正的法官,他不会kuān shù( )那些蹉跎岁月的“玩者”。如果没有①做事踏实,不虚浮的bá shè( ),一切幻想都是②非常空虚不切实际的。生活中有酸甜苦辣,也有喜怒哀乐。我们要踏着青春的脚步,快快追赶,追赶属于自己的生活,做一个勇往直前的开拓者。 3 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2% kuān shù( 宽恕 ) bá shè(跋涉 ) 4文中划线的部分,如果改用成语来表述,这两个成语分别是:2% ①脚踏实地②海市蜃楼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下列7至9题 据统计,广东省有公路桥梁2万余座,不仅是我国公路桥梁最多的省份,而且自古以来广东的桥梁建设都处于全国甚至世界同期的领先水平。对于桥,你一定印象很深,请你回忆一下,拿来和我们分享,好吗? 7 请写出一句与桥有关的诗词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8 请你用简单的语言说出一个有关桥的传说故事。3% 鹊桥相会 9 广东省有许多著名的桥,请你向我们简单介绍一座你熟悉的桥。(说明、描绘皆可)3% 崖门大桥全桥长1289.22米,桥形为特大型单索面斜拉桥,双向四车道,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20公里。总投资为5.29亿元人民币的崖门大桥,是国内同类型双塔单索面结构桥梁中主跨度最大的桥梁,在亚洲排名第二。 二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7课《诗三首》教案

7、《诗三首》教案 一、教学安排: 共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涉江采芙蓉》《短歌行》,第二课时教学《归园田居》。 教学方法:前两首以读背为主,适当讲解;后一首适当详解。 二、《涉江采芙蓉》教案 (一)文学常识介绍 《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它们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辑,并非一人所做。由于作者文化素质较高,又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吸收了汉乐府的营养,创造出一种独特的风格,艺术成就很高,被称为“五言之冠冕”。 (二)诗歌鉴赏品味 1.读完这首诗,你认为主要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游子思乡之情…… 2.“采芙蓉”赠给所思之人,对全诗营造意境有什么作用? 明确:芙蓉即荷花,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给人以清幽、高洁之感,屈原作品中也视“荷”为香草,把香草比喻成高洁的品质。这为文章奠定了高洁、清幽的意境。 3.你怎样理解以花草赠亲朋?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 唐人送别,折柳相赠,意欲“挽留”。以“柳”与“留”谐音,象征友情绵长,永志不忘。 “古渡欲牵游子棹,离亭留赠旅人鞭”(清·周志蕙)描摹折柳赠别之俗。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采花折柳赠亲朋是古人传情达意的方式,一方面是传达了对亲朋的关怀、思念等感情,另一方面又寄托了对亲朋的美好祝愿。 (三)朗读背诵 三、《短歌行》教案 (一)导入

电视剧《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奸雄的形象,历史上真实的曹操也许不像小说、戏剧当中所描写的那样奸诈、阴险、嫉妒。“文如其人”,通过一个人的作品去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才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二)学习课文 1、诵读:初读诗歌,正音正字。 2、整体感知 (1)问: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 明确:诗眼是“忧”字。全诗充满了诗人的“忧思”、“忧愁”、“忧虑”。 (2)问:全诗反复出现一个“忧”字,诗人“忧”什么? 明确:人生短暂、人才难求。(华年已逝,功业未成,人才难求。) (3)问:从诗中可看出诗人是什么样的形象? 明确:背景:“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 形象:慷慨激昂而又沉郁苍凉。 (4)主旨:诗人感叹人生短暂,抒发了他求才若渴,希望在有生之年广纳贤才,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3、具体分析诗歌 第一节 (1)理解“朝露”这个意象(本体是什么?) 作者把人生短暂比喻成“朝露”,“朝露”这个意象,在古诗文中有特定的含义,即:生命短促易逝,如“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2)“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一句使用典故,原文出自《诗经?郑风?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原是一首女子思念男子的情诗,曹操将之嫁接到这里,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求。 (3)“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四句选自《诗经?小雅?鹿鸣》。《小雅?鹿鸣》诗表现的是天子宴请群臣的盛况和宾主之间融洽的温情。选句意为“野鹿呦呦不停叫,在那野外食青苹。我有高贵佳宾客,吹笙鼓瑟悦宾朋。”诗人意思是说,只要你们来到我这里,我是一定会待以“嘉宾”之礼的,我们是能够欢快融洽地相处合作的。总之,诗人引用古诗自然妥帖,宛如己出,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心愿。 第二节

专题1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第1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A.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N4是N2的同分异构体 C.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1∶2 D.N4的摩尔质量是56 g 解析:选A。本题是对“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等基本概念的考查,以及对“摩尔质量”单位及其有关计算的考查,是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A项考查“同素异形体”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之间的互称,N4和N2都是氮元素形成的单质,故A正确;B 项中N4和N2很显然组成分子的原子的个数不同,故不可能是“同分子式”;C项中相同质量的N4和N2中所含原子个数比应是:总质量除以氮原子的摩尔质量之比,因总质量相同、摩尔质量相同,故应是1∶1;D项中摩尔质量的单位应是g·mol-1;故选A。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物质一定是同一种物质 B.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是同分异构体 C.白磷和红磷是同分异构体 D.分子式相同的不同物质一定互为同分异构体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对同分异构体概念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同分异构体必然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和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但具有相同的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却不一定具有相同的分子式。如N2和CO,A、B不正确;白磷和红磷是磷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是同素异形体,C不正确。 3.最近医学界通过放射性14C标记C60,发现一种C60的羧酸衍生物在特定条件下通过断裂DNA杀死细胞,从而抑制艾滋病,则有关14C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与C60中普通碳原子的化学性质不同 B.与16O含有的中子数相同 C.是C60的同素异形体 D.与14N互为同位素 解析:选B。某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同位素的对象是原子,而同素异形体的对象是单质。 4.下列各组物质中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A.1H2、2H2与3H2 B.冰与干冰 C.乙烯与乙炔 D. 解析:选D。同分异构体是指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D符合要求。 5.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A.白磷和红磷B.16O与18O C.O2与O3D.H2O与D2O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七课 共奏和谐乐章 第2框 节奏与旋律学案 新人教版

节奏与旋律 【学习目标】 课标要求: 1.认识到在不同集体中,我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责任。 2.学会调整自己的节奏,融入集体的旋律,排除角色冲突带来的烦恼。 3.学会分辨小群体与小团体,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目标达成: 重点:学会调整自己节奏、融入集体的旋律 难点:区分小群体与小团体 学习流程: 【课前展示】 1.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关系 2.如何面对个人意愿与集体规则之间的冲突? 3.如何让和声更美?(如何让集体更美好?) 4.如何处理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 5.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 6.在集体中如何处理与他人之间的关系? 【创境激趣】 列出你在不同集体中扮演的角色,数数有多少种。 提示:社会、家庭、学校、班级......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列举,我们发现,每个人在不同的集体中都扮演不同的角色,正如每种节奏在不同的音乐中都有应用,但是在节奏与音乐的旋律协调时,声音才是那么悦耳。同理,我们身处不同的集体中,但我们每个人又都有自己的节奏,那么怎样让个人的节奏与集体的节奏和成优美悦耳的旋律呢?通过这节课:节奏与旋律,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自学导航】 1、我们生活在多个集体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为什么会产生角色冲突? 2、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我们应怎样做? 3、什么是小群体? 4、小群体的作用是什么? 5、什么是小团体主义? 6、怎样正确认识小团体主义? 【合作探究】 1、融入情境,回答问题。 情境一:今天轮到小杨所在的小组打扫卫生,因为想着马上要去参加足球比赛,他草草地扫了地,把垃圾堆在一边就走了。

(1)小杨的正确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杨应该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情境二:小成组织了一个“五人帮”,他是其中的小头领。这个“五人帮”经常到网吧玩游戏,见到谁的学习成绩好,就冷嘲热讽;班集体的事情,他们从不参加,还经常捣乱。对他们,同学们都感到头疼。 (3)面对这样的小团体主义,我们应该怎样做? (1)小杨应该认真把地扫好,把垃圾倒掉,把小组的任务完成好。 (2)①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能够保证集体的和声更动听。小杨的打球意愿与打扫好卫生发生冲突,他应该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②要让集体的和声更美,需要每个人保持单音准确、饱满,在与其他单音组成和声时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以保持和声的和谐之美。③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我们需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展示提升】 典例分析知识迁移 1、七年级某班有一个出了名的“小帮派”。周昼为“大哥”,其他几个人都听周昼的指挥。他们“重义气”,不爱学习,不遵守班级纪律,对班干部看不顺眼,跟老师对着干,甚至逼着同学给他们零花钱…… 周昼:谁也别想管我,我就是“老大”。 李蔷:有周昼保护,谁也不敢欺负我,他让我干啥我就干啥。 肖栗:周昼他们让我很为难,班级集体活动,合他们意,他们就参加;不合他们意,他们就捣乱。 老师:这几个同学这么小就沾染上不良习惯,如此下去可真让人担心。 请你运用所学知识,联系材料中师生言行,谈谈对材料中以周昼为“大哥”的“小帮派”的认识。 ①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以周昼为“大哥”的“小帮派”沾染上江湖义气,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这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严重损害了集体利益,也不利于自身的健康成长。②面对这样的矛盾和冲突,我们要“心怀一把尺子”,不为成见所“扰”,不为人言所“惑”,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让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参与集体建设,促进集体与自己的和谐发展、健康成长。 【强化训练】 1.小明参加了班级的篮球队并担任队长;参加了学校的乐团,是个二胡演奏员;是区共青团先锋志愿队的队员,是个志愿者……小明的身份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 C )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6(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诗三首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 1.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准确的一项是() A.还顾.望旧乡眷顾。 B.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拾取、采取。 C.越陌度阡,枉用相存.礼遇。 D.少无适俗韵.情趣,韵致。 解析A项,回头看;C项,问候,怀念;D项,本性,气质。 答案B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乐也 B.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 C.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D.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会当凌绝.顶 解析A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B项,分别为动词,离开;动词,距离。C项,分别为动词,归附;动词,回,返回。D项,分别为动词,断绝;副词,极。 答案A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同心 ..而离居 B.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 C.忧伤 ..以终老 D.依依 ..墟里烟 解析A项,这里指“感情深厚”;B项,这里指“多少”;D项,这里指“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答案C

4.请根据《涉江采芙蓉》的诗句“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写一个场景。 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③不超过50字。 答: 解析这种类型一般指对古诗名句的扩写,要求考生根据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对题目中所给句子进行扩写。简单地说,就是把诗句改成散文,当然原诗句的格调、主旨、意境不能改变,要有合理丰富的联想、想象。解答本题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围绕“还顾”“望”“长路”三个关键词展开描述;②使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多用修辞性语言,力求语言生动形象,能够营造出盼归焦灼的意境;③字数要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示例)艰难跋涉的旅人,停伫沉重的双足,回首遥望故乡,烟云渺渺,长路漫漫,迷茫的眼里写满焦灼。 5.请根据北宋词人周邦彦的《苏幕遮》中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写一个场景。要求:①想象合理;②语言生动、形象,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③90个字左右。 答: 答案清晨的阳光投射到荷花的叶子上,昨夜花叶上积的雨珠很快就溜掉了。清澈的水面上,粉红的荷花在春风中轻轻颤动,一一举起了晶莹剔透的绿盖。远远望去,仿佛一群身着红裳绿裙踏歌起舞的江南女子! 二、文化传承与理解 6.下列各句中,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B.《短歌行》是曹操的作品,他的诗歌受乐府民歌的影响很深,但富有创造性,气魄雄伟,情调苍凉悲壮。 C.《归园田居(其一)》的作者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东晋时期著名诗人,是我国诗歌史上“山水诗”的开创者。 D.建安时代的诗文内容充实,感情充沛,被后人尊为典范,称“建安风骨”。 解析“山水”应该为“田园”。

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二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教学设计

《诗三首》教学设计 李达梅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的发展流变,了解“古诗”与五言诗的关系。 2.把握三首诗歌中的基本意象,能够正确理解诗歌的主题意义。 3.运用翻译的方法描摹诗歌所反映的内容,能够掌握鉴赏诗歌的方法。 4.掌握作者的有关文学知识,正确体会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目标3、4。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什么样的情感是让人黯然销魂的呢?当远方的游子采摘这些花草想借 以表达对亲人以及朋友的思念和祝福,但这芙蓉并没有送出去,心情由欢欣转为失落,这样的叹息让人遗憾而悲切。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这个真实的心情记录——《涉江采芙蓉》。 (二)古代著名文学理论家钟嵘《诗品》说:“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大家知道这句话评价的是什么吗? 它指的是《古诗十九首》的语言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了。今天,我们将要学习其中的一首——《涉江采芙蓉》,让我们一起来体味这“一字千金”的语言魅力。 二、知识积累 1.《古诗十九首》是梁代萧统《文选》“杂诗”类的一个标题,包括汉代无名氏所作的19首五言诗。清代沈德潜说:“古诗十九首,不必一人之辞,一时之作。大率逐臣弃妻,朋友阔绝,游子他乡,死生新故之感。或寓言,或显言,

或反复言。初无奇辟之思,惊险之句,而西京古诗,皆在其下。” 2.“古诗”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诗。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形成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专类名称。并且发展为泛指后来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初唐以后,产生了近体诗,其中有五言律诗、五言绝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诗体便通称为“五言古诗”或“五古”。 3.萧统,南朝梁代兰陵人,文学家,梁武帝(萧衍)的长子。武帝天兼元年立为太子,年三十,未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文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各类文学作品的选集,收集秦汉以来的文学作品,共三十卷,也称《昭明文选》。 三、信息筛选 汉代五言诗的兴起与发展介绍(让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集体交流)。 明确:1.五言诗,古代诗歌体裁。全篇由五字句构成的诗。汉代以前,偶有五言的诗句,但没有完整的五言诗。五言诗是在两汉民谣和乐府民歌中首先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据《汉书·五行志》和《尹赏传》所引西汉成帝时歌谣,已为完整的五言形式;东汉时的《陌上桑》《江南可采莲》等,已是比较成熟的五言作品。东汉末年无名氏《古诗十九首》的出现,标志着五言诗已经达到成熟阶段。至建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五言诗已“居文词之要”(钟嵘《诗品》),成为最盛行的诗体,出现了大批名作。 2.西汉至东汉400年间的诗歌创作,包括文人创作和民间歌谣。汉代诗歌是在《诗经》《楚辞》和秦、汉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致经历了从民间歌谣到文人创作、从乐府歌辞到文人赋诗即“古诗”、从四言体到五言体、从骚体到七言体,从叙事诗到抒情诗的发展过程。其中以两汉乐府民歌和东汉后期无名氏文人五言古诗的成就最高,影响最大。《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它是五言诗达到成熟的标志,在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誉它为“五言之冠冕”,钟嵘在《诗品》中称它为“一字千金”。 3.中国历代文学理论研究者对《古诗十九首》评价很高,而后世也多有仿者。西汉陆机曾逐首逐句地摹仿了其中的12首,而东晋的陶渊明,南朝宋代的鲍照等,也都有学习“古诗”手法、风格的《拟古诗》。 四、合作探究

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七课 第3框 让家更美好练习 新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第三框让家更美好 基础过关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广州番禺质检)中学生小天原先与父母、弟弟一起生活,上了初二,父母把老家的爷爷奶奶接出来一起住了。那么,小天的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是( ) A.核心家庭到主干家庭 B.主干家庭到核心家庭 C.核心家庭到联合家庭 D.联合家庭到核心家庭 2.(2016.驻马店遂平模拟)2016年春节期间,有一件事“火”了——抢红包。从央视春晚抢红包到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商家给消费者发红包,发展到家庭成员、亲朋好友间玩起“红包接龙”,即使抢到的红包金额并不多,也玩得不亦乐乎。有关“抢红包”的议论也随之产生,以下观点你最认同哪一个( ) A.远方亲友来串门,就说我在抢红包 B.红包礼钱谁不抢?留取小钱奔小康 C.红包礼金万人抢,稍微迟疑轮不上 D.红包虽小情也真,不及父母养我恩 3.妈妈是我的好朋友,有时候,我在外面受了气,她就安慰我,逗我开心,我有不会做的作业,她总是耐心给我讲解,直到我昕懂了她才放心;爸爸是我的好伙伴,他常常陪我下棋、打羽毛球、做游戏。我有一个幸福的家!这段初中生的话说明了 ( ) A.现代家庭的氛围越来越平等、民主 B.关心世界和国家大事,探讨社会和人生问题,已成为现代家庭生活的重要内容 C.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创建学习型家庭,参与社区活动,是现代家庭的重要内容 D.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和朋友 4.家庭是组成社会的细胞,有了家庭的稳定才有整个社会的和谐安定,下列做法有利于家庭稳定的是( ) ①爸爸努力工作,我认真学习 ②妈妈病了,小琪给妈妈买药 ③周末,一家人去看望姥姥

④妈妈怕我打电话影响学习,经常偷听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5.(2016.东营广饶模拟)“上网”“报班”“玩伴少、学习压力大”……“00后”的孩子,呈现出与“70后”“80后”不一样的新“成长的烦恼”。与此同时,不少家长则抱怨如今的孩子“不好管”“不懂感恩”“不理解父母”等。针对上述情形,孩子和家长之间应( ) ①相互理解,积极沟通②各执己见,互不相让 ③顺其自然,各行其是④换位思考,平等交流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简答题 6.我叫王磊,今年13岁,是一个八年级学生,生活在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爸爸是建筑工程设计师、妈妈是老师。爷爷奶奶虽然没跟我们一起住,但活得也很充实,最近还像年轻人一样玩起了微信,把我们都加了微信好友,发起了朋友圈,还时不时跟我们视频聊天。今年放寒假的时候,我除了学习,还陪着爸妈一起锻炼身体,陪着他们和爷爷奶奶去了趟三亚旅游,在那里吃了年夜饭、看了央视猴年春晚,感受了亲情和家庭的美好。 从王磊的叙述中,归纳现代家庭发生的变化。 能力提升 (2016.广州番禺质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智能手机风靡街头巷尾的今天,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已不是年轻人的专属。越来越多的父母开始学习使用这些沟通软件,加入孩子的朋友圈,不想再错过孩子任何动态和消息。为此,不少同学吐槽自己被“监控”,大呼“没隐私”。有的孩子甚至在微信朋友圈将父母屏蔽了。 材料二大学生张明为了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学会微信,专门手绘了一本微信使用说明!手绘的岂止是一本说明书,它更体现出无数游子心中最深沉的牵挂,承载了晚辈对长辈的孝心、耐心和成全之心。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问题?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7课诗三首课时作业4(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7课 诗三首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以”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以. 解忧 B.慨当以.慷 C.不用,则以. 纸帖之 D.今以.蒋氏观之,犹信 答案 B 解析 B 项无实际意义。A 、C 、D 三项均为介词,靠、用、凭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何以能鼓. 乐也 B.????? 一去.三十年日始出时去.人近 C.?????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D.?????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会当凌绝.顶 答案 A 解析 A 项均为动词,弹奏,敲击。B 项动词,离开/动词,距离。C 项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动词,回,返回。D 项动词,断绝/副词,极。 3.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乌鹊南. 飞 B.榆柳荫.后檐 C.鼓. 瑟吹笙 D.天下归. 心 答案 D 解析 D 项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A 、B 、C 三项都是名词的活用。A 项是名词作状语,向南。B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遮蔽。C 项是名词用作动词,弹奏。 4.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何以解忧? B.误落尘网中。 C.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D.开荒南野际。

答案 A 解析A项是宾语前置句,B、C、D三项都是省略句。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同心 ..而离居 B.人生几何 .. C.忧伤 ..墟里烟 ..以终老 D.依依 答案 C 解析A项古义:感情深厚。今义:齐心。B项古义:多少。今义:几何学。D项古义:轻柔而缓慢地飘升。今义:形容留恋,不忍分离。 6.下列对《涉江采芙蓉》和《短歌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首句“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写自己在一个幽静清美的环境中采摘芙蓉(即荷花),以引起下文贻赠远人之念。 B.“同心而离居”五字,说出了社会中长期存在的人生遗憾,也表现了主人公思乡怀友的真挚之情。 C.根据当时的时代背景,《短歌行》中诗人“忧从中来”的“忧”来自壮志未酬却已年过半百的忧虑,来自社会动荡、国家统一前途未卜的担忧等等。 D.“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两联借乌鹊绕树表达“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之意,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 答案 D 解析“希望自己能找到明君良主”错,应该是“希望天下贤士归服自己”。 7.《归园田居(其一)》描绘出清新自然、安谧美好而令人神往的农村生活图景,使人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高洁心理。下列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讲归园田居的原因;第二层讲田园之美;第三层间接抒情,讲归园田居的好处。 B.诗人悔恨自己“误落尘网”,成了“羁鸟”“池鱼”。“恋旧林”“思故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渴求摆脱束缚、向往回归自然的急迫心境。 C.诗人黯然辞官回归故乡,归隐是为了保持自己的自然质性,是对污浊官场生活的否定和唾弃。 D.东晋时,门阀世族把持特权,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性本爱丘山”“质性自然”的诗人显然是与其格格不入的。 答案 A 解析不是“间接抒情”,而是“直抒胸臆”。 8.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涉江采芙蓉》选自《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的艺术成就是十分突出的,独特的抒情艺术风格,使这些作品成为我国文学史上早期抒情诗的典范。

专题2高中化学第三单元第2课时知能优化训练

1.(2011年福州高一检测)据报道,氢氧燃料电池公交汽车已经驶上北京街头。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水制取氢气是理想而经济的制氢方法 B .发展氢氧燃料电池汽车不需要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 C .氢氧燃料电池汽车的使用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空气污染 D .氢氧燃料电池把氢气和氧气燃烧放出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解析:选C 。电解水制备氢气需要大量的电能,所以A 不正确;氢气属于易燃气体,容易发生危险,所以需要考虑安全高效的储氢技术;氢氧燃料电池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产物为水,对环境没有污染,C 项正确,D 项错误。 2.锂电池是新一代高能电池,目前已研究出多种锂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式为Li +MnO 2===LiMn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Li 是正极,MnO 2是负极 B .放电时负极的反应:Li -e -===Li + C .放电时正极的反应:MnO -2+e -===MnO 2 D .电池放电时,产生高锰酸根离子 解析:选B 。Li 为负极,发生反应Li -e -===Li +;MnO 2为正极,发生反应MnO 2+e -===MnO -2。 3.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6H 12O 6+6H 2O -24e -===6CO 2↑+24H + C .放电过程中,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 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6 L 解析:选B 。微生物主要成分是蛋白质,高温条件下蛋白质变性,失去活性,A 不正确。 通入燃料C 6H 12O 6的极为负极,负极反应为:C 6H 12O 6+6H 2O -24e -===6CO 2↑+24H +(能放 出CO 2应该是酸性,所以右边写H +。不能在左边加OH -、右边写H 2O),B 项正确。正极 反应为:6O 2+24H ++24e -===12H 2O ,从两极反应可知:负极生成H +,正极消耗H +,即 通过质子交换膜从负极到正极传导H +,选项C 不正确。从总反应C 6H 12O 6+6O 2===6CO 2+ 6H 2O 可知,每消耗1 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状况下CO 2气体22.4 L ,D 项错。 4.(2011年厦门高一检测)一种新型燃料电池,它以多孔镍板为电极插入KOH 溶液中, 然后分别向两极上通入乙烷和氧气,其电极反应式为C 2H 6+18OH --14e -===2CO 2-3+ 12H 2O,7H 2O +7/2O 2+14e -===14OH -,有关此电池的推断正确的是( ) A .通氧气的电极为负极 B .参加反应的氧气与 C 2H 6的物质的量之比为7∶2 C .放电一段时间后,KOH 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D .电解质溶液中,CO 2-3向正极移动

专题4 第三单元 第1课时

第1课时醛的性质和应用 [明确学习目标] 1.能够通过对乙醛的学习,明确醛类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学会根据醛基的性质来检验醛类的存在。 3.知道甲醛、乙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一、醛的结构 1.醛是由烃基和□01醛基(—CHO)相连构成的化合物。 2.醛类的官能团为醛基。醛基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03—CHO。 3.一元醛通式:R—CHO,—R代表烃基。饱和一元醛的通式为:C n H2n O。 4.乙醛的分子结构 (1)分子式:□04C2H4O。 (2)结构式:。 (3)结构简式:□06CH3CHO。 5.醛基中包含羰基,羰基中的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通过双键连接起来,羰基 以及与羰基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07同一平面上。如分子中四个原子在□08同一平面上。

二、醛的性质 1.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无色而有□01刺激性气味的□02液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03大。 2.乙醛的化学性质 乙醛的化学性质主要由醛基(—CHO)来决定。如乙醛的加成反应和氧化反应都发生在醛基上。 (1)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醛基中的C===O 键可与H 2、HX 、HCN 等加成,但不与Br 2加成,如CH 3CHO 与H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04CH 3CHO +H 2――→Ni 加热、加压 CH 3CH 2OH 。 (2)氧化反应: ①易燃烧:2CH 3CHO +5O 2――→点燃 4CO 2+4H 2O 。 ②催化氧化:2CH 3CHO +O 2――→催化剂△ □ 052CH 3COOH 。 ③被银氨溶液、新制的Cu(OH)2等弱氧化剂氧化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06 CH 3CHO +2Ag(NH 3)2OH ――→水浴加热 CH 3COONH 4+2Ag ↓+3NH 3+H 2O 、CH 3CHO +2Cu(OH)2+NaOH ――→水浴加热CH 3COONa +Cu 2O ↓+3H 2O 。 ④乙醛□ 07能(填“能”或“不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 3.甲醛的特性 (1)甲醛是无色而有□ 08刺激性气味的□09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10大,35%~40%的甲醛水溶液叫福尔马林。 (2)甲醛是醛类中不含烃基的醛,其结构相当于含有两个醛基 ,故1 mol HCHO 与足量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 114

人教部编版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七单元22《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22课《我们奇妙的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和同学。 (2)读准每一个字的字音,圈出生字词; (3)读通每个句子,读不通顺的多读几遍; (4)给每个自然段写上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 chéng huàn làzhúyòu rùn chéng 呈幻蜡烛诱润乘 máng jiàn pǔ tōng mó xíng 芒剑普通模型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课件出示生字组词。 (2)开展读字游戏。 开火车读,再读。 小老师领读,齐读。 (3)古文识字 呈,甲骨文(口,诉说,陈述)(王,首领),表示向首领或上级禀报。造字本义:动词,向首领或上级禀报。 乘,甲骨文(大,人)(木,树杈),像一个人爬上大树,站在树杈上远眺侦察。造字本义:动词,爬上大树、车辆或其他高处。 通,甲骨文(辵,行进)(用,借代物用),表示物用来往,交流有无。造字本义:动词,彼此来往,交换物用。 (4)出示认读生字(课件出示) chéng diāo huàn là zhú huī máng xíng 呈雕幻蜡烛辉芒型 (5)多音字 乘chéng乘凉模mó模型指名读要求 指名认读 开火车读 齐读 生了解古文 认读生字 学生记忆多音 字解词方法,结 合古文识字加深 学生对于生字的 记忆;第二个环 节初读课文、整 体感知,通过对 课文主要内容的 整体把握,体会 作者的思想感 情,借助填空的 形式便于学生理 解课文的主要内 容;第三个环节 生字书写,通过 找一找、换一换 等多种形式了解 字的结构,借助 动画感受字的行 笔顺序;第四个 环节课堂练习, 主要对本课的生 字词的掌握情况 进行考察。

七年级上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pants? The first period(1a-2c) Ma Yuan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⑴学习并掌握以下词汇: howmuch,pant,sock,shirt,T-shirt,shorts,sweater,shoe,skirt,sale,dollar,color,black,white,red,green,blue,yellow,big,small,short,long ⑵掌握谈论价格的交际用语: -How much is this T-shirt? -It’s seven dollars.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 –They’re two dollars. ⑶掌握“颜色”: color,black,white,red,green,blue,yellow 2.能力目标:Ask about prices. 3.情感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学会有礼貌地谈论物品的颜色和价格,进行合 理消费,理解父母工作的艰辛,增进对父母的尊重和理解。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本课重点单词和短语: howmuch,pant,sock,shirt,shorts,sweater,shoe,skirt,sale,dollar,color,black,white,red, green,blue,yellow,big,small,short,long 2. 难点:⑴灵活运用所学交际用语询问价格。⑵Grammar Focus. 三、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 四、教学流程: I.复习热身 1.检查生词预习⑴正音P103-104 让个别学生朗读生词,教师及时正音,然后领读、齐读。 ⑵听写生词。四人一组爬黑板,其余的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听 写,然后互批互改,小组长汇报检查情况。对优者提出表扬, 表现差者要帮助学生识记生词。 2.复习导入,自由交谈。 What’s this? It’s a hat. What color is it? It’s black. How much is it? It’s ¥5. II.感知体验 Step 1热身:Color Song 学唱英文歌是一种有趣又有效的学习英语的方法,他可以改进学生的语音和语调,还有助于记忆新学的语句。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关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习新知。 Step2感知用学生手中实物backpack来操练:What’s this? It’s a backpack。

高中语文 第7课 诗三首课后强化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2(1)

【成才之路】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第7课诗三首课后强化 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一、课内双基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忧伤终老辟如朝露慨当以慷 B.攸攸我心兰泽芳草周公吐哺 C.山不厌高越陌度阡乌鹊南飞 D.绕树三匝同心离居误落陈网 【答案】C(A.辟—譬,B.攸—悠,D.陈—尘。)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少无适俗韵.(气质,性格) 忧思 ..难忘(功业未就而老将至的焦虑之情) B.食野之苹.(苹果) 越陌.度阡.(田间小路,南北为阡,东西为陌) C.桃李罗.堂前(排列) 枉.用相存(枉驾,屈就) D.羁.鸟恋旧林(束缚) 乌鹊 ..南飞(乌鸦) 【答案】B(苹:艾蒿。) 3. 下列句子中没有用“互文”手法的一句是( ) A.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B.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答案】 D 4.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 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 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 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现曹操求贤若渴。 【答案】D(“赋”的手法,直陈其事,不对,应为比的手法。) 5.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 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 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 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