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戏曲]百年越剧知识竞赛80题(二)

[戏剧戏曲]百年越剧知识竞赛80题(二)
[戏剧戏曲]百年越剧知识竞赛80题(二)

[戏剧戏曲]百年越剧知识竞赛80题(二)

31.中共中央领导人首次接触越剧的,是1946年9月15日,来沪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去明星大戏院观看雪声剧团演出的《凄凉辽宫月》。事后指示中共上海地下党要关心越剧界,引导越剧演员走向进步,并作了部署。

32.第一位上银幕演电影的越剧演员,是1947年袁雪芬在故事影片《鸡鸣早看天》中扮演大嫂一角。

33.越剧第一部拍电影的戏,是1948年2月在中电二厂摄影棚拍摄的越剧戏曲影片《祥林嫂》。演员是原雪声剧团演出时的原班人马,南薇导演,启明公司拍摄。《祥林嫂》是第一部拍摄的越剧电影。同年9月18日,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同时上映,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

34.越剧界第一位担任全国政协代表的,是1949年9月中旬,袁雪芬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另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去北京参加9月21日开幕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讨论共同纲领,商量国家大事。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35.第一个国营剧团,是1950年2月15日成立的上海越剧实验剧团(4月12日改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36.第一次形成〔男调〕的,是1949年在《相思树》的排演过程中,袁雪芬与作曲刘如曾合作,创造了新型的〔男调〕,从此越剧多了一个常用调式。

37.越剧专业剧团第一次跨过长江北上演出,是1949年11月下旬由焦月娥、谢素云、屠笑飞组成30余人的班子,应天津方面邀请,以“上海新生剧团绍兴越剧”的名义,到天津劝业场4楼天华景戏院演出。

38.第一部彩色越剧影片,是1949年冬拍摄完成并公映的16毫米彩色越剧戏曲片折子戏《越剧精华》(《双看相》、《楼台会》、《卖婆记》、《贩马记》);1950年初拍摄完成并公映的16毫米彩色越剧戏曲片《相思树》由袁雪芬等主演的;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片影片(舞台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由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主演。该片于第二年正式公演。(答对其中任何一部影片均为正确,因可从各个方面的因素作为“第一部”)。

39.首次进国家机关——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越剧剧目,是1950年8月,东山越艺社应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之邀,赴北京演出,公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祝福》。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邀请范瑞娟、傅全香、南薇、陈鹏到家作客,有田汉、许广平和孙维世姐妹俩作陪。其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进中南海怀

仁堂演出,这不仅是越剧第一次进入党和国家领导机关所在地——中南海怀仁堂演出,也是毛主席第一次观赏越剧。

40.越剧演员第一个出国访问的,是1950年10月30日袁雪芬参加中国代表团赴波兰,出席在华沙召开的第二届世界和平大会。接着又赴奥地利列席世界青年理事会。后又参加中国青年访苏团,在苏联莫斯科、列宁格勒、乌克兰顿巴斯等地的工矿、农村、文艺界参观访问了两个多月。这是越剧演员第一次出国访问。

41.第一次保家卫国义演,1951年8月10日~9月中旬,上海越剧界为响应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六一”号召捐献“越剧号”飞机,在大众剧场举行联合大义演。参演剧目有《杏花村》、《梁祝哀史》及传统剧折子戏等。捐献总数逾11亿(旧币),受到上海市文艺界抗美援朝支会致函表扬。

42.首次越剧团参军,是1952年7月25日,玉兰剧团40余人离沪赴京参加中央人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文工团,成为该文工团的越剧队。参军后首次排演的剧目为《梁山伯与祝英台》,接着排演《西厢记》参加全国戏曲汇演。

43.首次获国家颁发文化艺术类最高奖项的越剧演员,是1952年10月6日起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袁雪芬获汇演最高奖——荣誉奖(同获该奖项的还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

秋、盖叫天、王瑶卿、常香玉),这是越剧演员首次获得全国大奖。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获演员一等奖。

44.首次招待外国贵宾越剧剧目,是1952年冬,《白蛇传》在北京怀仁堂招待蒙古共和国领导人泽登巴尔,毛主席陪同观看,这是越剧第一次招待外国贵宾。

45.首次赴国外战场慰问的越剧团,是1953年4月24日下午,由徐玉兰、王文娟为主要演员的总政治部文工团越剧队,乘志愿军的卡车到达朝鲜。对志愿军战士进行慰问演出。剧团5月28日进开城,于7月1日正式命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停战谈判代表团政治部越剧队”。在开城,越剧队为当地老百姓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反映强烈。越剧队在朝期间亲历了俘虏遣返工作,于12月24日返回祖国。

46.第一个实行男女合演的越剧团,是 1953年9月正式成立的浙江越剧团,该团分为两个队,其中一队是女子越剧队,二队是男女合演越剧队,这也是新中国诞生后第一个实行男女合演的越剧

团。其前身为1949年12月成立的浙江省文工团第四队(越剧队)实行男女合演,排演了《王秀鸾》等现代剧。

47.新中国第一部在国外放映的戏曲艺术电影,是1954年5月20日,周恩来总理在参加日内瓦会议期间,指示中国代表团新闻处放映彩色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招待各国新闻记者,当晚,影片在日内瓦湖滨旅馆放映,招待200多位新闻记者。21日,影片又在圣彼得广场戏院放映,招待日内瓦瑞士官员、驻日内瓦的各国使领馆人员和当地的社会名流。

48.新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奖项的戏曲艺术电影,是1954年7月,彩色越剧艺术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参加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举行的第8届国际电影节,获音乐片奖。7月18日,周恩来总理在日内瓦中国代表团驻地宴请世界著名喜剧大师、1953年度国际和平奖获得者卓别林和夫人,招待观看影片《梁山伯与祝英台》。在周总理安排下,范瑞娟由卡罗维发利抵达日内瓦,会见了卓别林。

49.越剧界第一位担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是1954年9月袁雪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9月15日,赴北京出席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

50.第一个直属文化部的越剧院团,是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成立,直属中央文化部领导,由上海市文化局代管(原红旗越剧团1960年成立于北京,系由原上海天鹅、光明、合众越剧团

的部分人员和浙江湖州两个越剧团合并组成,属冶金部文工团。1963年归文化部领导,称红旗越剧团。1975年剧团被撤消,1978年恢复重建,1985年剧团建制撤销),1957年2月22日,文化部将上海越剧院划归上海市文化局领导。

51.第一个专业戏曲团体承担对外文化交流的,是1955年6月19日~7月30日上海越剧院以“中国越剧团”的名义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和苏联演出,团长许广平,主要艺术人员有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张桂凤、吕瑞英、金采风和吴琛、刘如曾、顾振遐、苏石风、幸熙等。7月2日起,在柏林、德累斯顿等地演出《西厢记》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总理格罗提渥观看了《西厢记》的演出,并上台接见演职员。7月24日,为驻德苏军演出了《打金枝》、《拾玉镯》、《楼台会》等剧目。此为越剧第一次组团出国正式访问演出。这是解放后我国第一个专业戏曲团体出国承担对外文化交流的任务。

52.最早形成〔C调〕即〔六字调〕的,是1957年、1959年傅全香、袁雪芬分别在《情探》中的“行路”、《双烈记》中的“夸夫”中,创造了崭新的〔六字调〕。

53.最早建立的越剧演员培训和史料展览机构,是1962年在嵊县建立的“越剧之家”。1955年由马潮水、张云标、金荣水、袁雪芬、尹桂芳、姚水娟、屠杏花、竺水招、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王文娟、戚雅仙、尹树春、高剑琳、毛佩卿、张茵等63位越剧演员

组成筹建委员会。袁雪芬为主任,姚水娟、竺水招、马潮水、冯农为副主任。得到全国各地200多个越剧团的响应,义演集资8万余元。越剧之家坐落在嵊县鹿胎山麓,设有陈列室、练功房、教室、接待室等,担负着本剧种的史料搜集整理、艺术交流、培养训练青年学员、接待联络广大越剧工作者等任务。1964年,辟设越剧史展览室,以收集到的文字、图片、实物,展示越剧各个时期的历史沿革。“文化大革命”中全部资料被毁,并停止活动。1978年恢复活动,重新搜集、录制和展出了小歌班男班和女子越剧时期的名伶照片、道具、乐器、服饰、唱片、堂彩、唱腔录音以及各种流派的主要唱段等。自1964年至1982年,先后举办了12期(每期半年至一年半)艺训班,为11 个省市的43个越剧团培养了400多名男女演员及演奏人员。1990年越剧博物馆竣工开放,全部史料移交博物馆,以开办艺训班为主要任务,不断为专业、业余越剧团培训、输送了大批艺术人才。

54.第一次被外国剧种移植的越剧剧目,是1962年12月底至1963年1月中旬,文化部副部长徐平羽,率领上海越剧院徐玉兰、王文娟,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为朝鲜唱剧《红楼梦》的排练进行辅导。

55.第一部以越剧艺人为题材的电影,是1964年1月10日,由上海越剧院编剧徐进参与编写,演员曹银娣、沈凤娟等参加拍摄的,反映越剧艺人生活和斗争的彩色故事影片《舞台姐妹》,在上海电影制片厂开拍。

56.第一次形成〔降B调〕的,是1965年10月,在大型现代剧《火椰村》排演中,袁雪芬与琴师周柏龄共同创造了新腔〔降B 调〕。

57.第一次使用无线话筒的,是1974年上海越剧团(即上海越剧院)在解放剧场上演的现代小戏《半篮花生》一剧中,由男主角张国华试用了上海华侨胶木厂试制的无线话筒。1975年,由上海无线电二厂正式批量生产无线话筒,各剧团均竞相采用,并设置专职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

58.第一次在舞台上使用可控硅调节灯光的,是1974年12月,上海越剧团(即上海越剧院)舞美队灯光组,试制成功可控硅预选调光器并用于舞台灯光的调节。

59.第一次在越剧舞台上塑造领袖形象,是1977年10月南京市越剧团男女合演现代剧《报童之歌》,突破戏曲舞台上表现领袖人物的禁区,首次在越剧舞台上竖立周恩来的艺术形象,但剧中人物周恩来只念不唱。

60.领袖形象第一次在舞台上开口演唱,是1978年12月21日上海越剧团(即上海越剧院)在徐汇剧场上演《三月春潮》一剧中,刘觉扮演的周恩来,不仅念白上模仿周恩来本人的语音声调,还用越剧曲调让人物当场演唱,突破了领袖人物不宜唱的清规戒律。1979

年2月28日,该剧赴北京参加第四轮全国戏曲调演,获文化部颁发的创作、演出二等奖。该剧以男女合演形式来反映重大的革命历史题材,树立周恩来同志的艺术形象。首都的专家和领导,均对该剧在艺术上的创新探索给予好评。张艾丁说:“《三月春潮》证明戏曲表现老一代革命家是完全可以的,总理演得很好,唱得也很好,为戏曲打破了禁区,提供了经验。”曹禺说:“过去一说越剧就想到梁祝、贾宝玉、碧玉簪,现在居然在越剧舞台上看到总理,很是那么个意思,唱得也很自然,放的也很是地方,和秦腔《西安事变》各有巧妙不同。越剧在激昂慷慨的时候唱也很好。大约从此以后,无产阶级领袖们,不论什么剧种,都可以唱,因为有这几个剧做了开拓者。”

2021年党团知识竞赛经典题库及答案(共50题)

2021年党团知识竞赛经典题库及答案(共 50题) 1.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和解决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一步解决好党的建设的历史性课题是提高( ) A. 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 B. 党的领导人的知识水平 C. 党的法律意识 D. 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2.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历史动力是( ) A. 改革开放深化推进的需求 B. 处理复杂的国内外局势的要求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考验与挑战 D. 大量社会问题的存在 3.二十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了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他们是( ) A.孙中山 B.鲁迅 C.毛泽东 D.陈独秀 E.邓小平 4.开好团的民主生活会,最重要的是坚持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和()方针。 A.团结 B.批评 C.团结 D.自我批评 E.反省 5.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的目标,关键要在()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A.调整经济结构 B.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经济的宏观调控 D.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6.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 A.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 B.加速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 C.切实保护、合理开发、节约利用资源

D.提高环境意识,加强环境保护 E.边污染边治理,发展为先,有了污染再治理。 7.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三大支柱是()。 A.思想建设 B.组织建设 C.作风建设 D.道德建设 E.法制建设 8.未满二十八周岁的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后,表述正确的是()。 A.党龄从入党时间算起 B.一年后可以申请转为正式党员 C.保留团籍 D.应当继续缴团费 E.可以参加团的活动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的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10.在当代中国,坚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根本前提和保证。 因为只有坚持党的领导() A.才能保证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B.才能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C.才能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 治局面和社会环境 D.才能正确处理各种复杂的社会矛盾 E.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政治力量,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文学常识)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 析 文学常识 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 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 B.诸宫调 C.传奇 D.杂剧 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 B.郑光祖 C.汤显祖 D.王实甫 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 C.《拜月记》D.《杀狗记》 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 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C.没有性别限制 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B.青衣 C.花衫 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 B.浙江嵊县 C.浙江嘉兴 D.浙江杭州

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 B.《宇宙锋》 C.《三岔口》 D.《四郎探母》 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 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 B.周信芳 C.孟小冬 12.昆曲起源于元朝末年的江苏昆山地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由于曲高和寡,昆曲自清乾隆年间开始逐渐走向衰落。____年,浙江昆剧团改编演出的《十五贯》在全国范围内造成很大影响,被周恩来称为“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近年来,著名作家()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赴世界各地演出,所到之处再掀一股昆曲热潮。 A.俞振飞 B.白先勇 C.王瑾 13.上世纪20年代起,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演员开始在京剧舞台上脱颖而出,并由此改变了京剧惯以“生行”为主的传统演出格局。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和()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A.欧阳予倩 B.孟小冬 C.荀慧生

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戏曲知识竞赛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 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戏剧的剧种是什么?(中国戏曲)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哪一剧种?(京剧) 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什么?(京剧、中医、国画) 7、你知道昆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400多年) 8、你知道京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200多年) 9、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点是(虚拟,程式,写意) 10、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11、梅派擅长表演(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12、程派擅长表演(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妇女。) 13、荀派擅长表演(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有柔媚娇婉的风格。) 14、尚派擅长表演(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有刚健婀娜的风格。)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18、"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 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 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24、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四郎探母》谭富英主演) 25、中国的第一部彩色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生死恨》梅兰芳主演) 26、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 27、昆曲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昆曲:江苏昆山〈苏州〉) 28、越剧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越剧:浙江嵊县〈绍兴〉) 29、黄梅戏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黄梅戏:湖北黄梅县) 30、黄梅戏发展壮大于哪(安徽安庆) 31、秦腔的别名、特点? (秦腔,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

《党章》学习知识竞赛80题

“学习党章永葆先进性”知识竞赛80题 1.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紧密联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实践,紧密联系党的建设特别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现实需要,_______,努力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不断解决好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两大历史性课题,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A.认真学习党章,树立党章意识,加强党性修养B.认真学习党章,自觉遵守党章,切实贯彻党章,坚决维护党章C.认真学习党章,维护党章权威,严明党的纪律 2.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当前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反腐倡廉教育,认真落实______的要求,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促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 A.“两个务必”B.“八个坚持、八个反对”C.《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试行)》 3.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通过学习贯彻党章推进____建设、进一步加大防治腐败的力度。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继续推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帮助广大党员、干部掌握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确保在理想信念上不犹疑、不含糊、不动摇,矢志不渝地为实现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 A.思想B.党风廉政C.组织 4.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修养,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_______,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坚决抵御各种腐朽落后思想文化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B.立场、观点、方法C.基本观点 5.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加强以党章为核心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建设,着力提高制度的科学性、系统性、权威性,_______,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A.做到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B.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考核办法C.建立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办法 6.党章总纲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_______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中国人民B.中华民族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7.党章总纲规定,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在新世纪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巩固和发展已经_____的小康水平,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建国一百年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

戏曲专题

综合性学习——《戏曲大舞台》 要求:会背戏曲种类,代表作,特色,能写出戏曲名段大意等。 同学们,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是人们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全国许多地方都有自己的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每个地方的戏曲,都具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可以说一方水土造就一方戏曲。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民族文化的瑰宝戏曲天地之中,去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吧。 一、几种较常见的戏曲种类(京剧、越剧、豫剧、黄梅戏等); ①昆剧 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剧种是——昆剧(昆曲),因受吴中民歌的影响而具有的“流丽悠远”的特色,使昆腔音乐以“婉丽妩媚、一唱三叹”著称。 代表作:《牡丹亭》 ②京剧(行当、脸谱、唱腔) 京剧,它形成于北京,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 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四种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五种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传统京剧:多表现历史题材,如《铡美案》《玉堂春》等。 《铡美案》----陈世美家境贫寒与妻子秦香莲恩爱和谐,中状元后被招为驸马。秦香莲携子上京寻夫,但陈世美不肯与其相认,并派韩琪半夜追杀。韩琪不忍下手只好自尽以求义,秦香莲反被误为凶手入狱。包拯找得人证物证,欲定驸马之罪,公主与太后皆赶至阻挡,但包拯终不让步将陈世美送上龙头铡。 《玉堂春》----明朝时,名妓女苏三和吏部尚书子王景隆结识,改名玉堂春、誓偕白首。王在妓院钱财用尽,被鸨儿轰出,苏私赠银两使回南京。王走后,鸨儿把苏骗卖给山西商人沈燕林作妾。沈妻毒死沈,反诬告苏。县官受贿,判苏死罪。提解去太原复审的途中苏三诉说自身的遭遇。 现代京剧:多反映现实题材,如革命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沙家浜》等。 《沙家浜----故事发生在1939年秋。新四军某部转移后在阳澄湖畔的沙家浜留下郭建光等18名伤病员。组织上将掩护伤病员的任务,交给了地下联络员“春来茶馆”的老板娘阿庆嫂。“忠义救国军”司令胡传奎和参谋长刁德一暗中与日本侵略军勾结,进驻沙家浜,搜捕新四军伤病员,阿庆嫂将新四军伤病员藏在芦苇荡中,并利用与胡传奎和刁德一的矛盾与之周旋。 ③黄梅戏 安徽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通俗易懂,委婉流畅。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民歌风味。 代表作:《天仙配》《打猪草》 ④越剧 流行于浙江一带的地方剧种,声腔清悠婉丽,优美动听,表演真切动人,极具江南地方色彩。越剧多以“才子佳人”题材的戏为主。 代表作:《红楼梦》 ⑤豫剧 旧称河南梆子。因河南简称“豫”,故称豫剧。富有激情奔放的阳刚之气,善于表演大气磅礴的大场面戏。质朴通俗、本色自然。

(完整版)常见文学常识整理

我国第一部现实主义的诗歌总集是《诗经》;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的诗歌总集是《楚辞》 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是《孔雀东南飞》;我国古代第一部文学评论专著是《文心雕龙》 我国古代诗人中流传下来的诗作数量第一的诗人是陆游 语文常识(一) 1. 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 2. 第一位女词人是:李清照 3. 第一部词典是:尔雅 4. 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 5. 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 6. 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 7. 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 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 9. 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 10. 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 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12.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 第一部断代史:汉书 14. 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 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16. 乐府双璧:<<木兰词>> <<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17. 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9. 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20. 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 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 22. 三代:夏商周23.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24.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26. 三教:儒释道27. 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29.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 岁寒三友:松竹梅32. 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 33.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34.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36.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37. 儒家经典三礼:周礼仪礼礼记 38.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39.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40. 郭沫若“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果棠棣之花 41. 茅盾“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 42. 巴金“爱情“三部曲:雷电雨;“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43. 第一部国别史:国语44.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 45.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 46.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47.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 48.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 49. 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50. 第一部文学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刘勰的<<文心雕龙>> 51. 第一部诗歌理论和评论专著:南北朝梁人钟嵘的<<诗品>> 52. 第一部科普作品,以笔记体写成的综合性学术著作:北宋的沈括的梦溪笔谈 53.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明代的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54. 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 语文常识(二) 1. 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 2. 我国第一部介绍进化论的译作:严复译的赫胥黎的<<天演论>>,他是一个由不懂外,却成了翻译家的人。 3. 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本文是关于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感谢您的阅读! 戏曲知识竞赛试题及详细答案与解析 第一关:梨园长廊通关战 1.元曲在元代被称作()。 A.新诗 B.新词 C.新曲 D.新乐府 2.《墙头马上》的作者是()。 A.马致远 B.郑光祖 C.石君宝 D.白朴 3.李翠莲这个人物出自()。 A.话本 B.诸宫调 C.传奇 D.杂剧 4.“临川四梦”指的是()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部写有梦境的戏剧作品。 A.马致远 B.郑光祖 C.汤显祖 D.王实甫 5.被后人称为“南曲之宗”的作品是()。 A.《荆钗记》B.《琵琶记》 C.《拜月记》D.《杀狗记》 第二关:梨园百花争艳战 6.“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

A.男角 B.女角 C.没有性别限制 7.《浣纱记》唱词中表达了范蠡、西施归隐之念的是()。 A.山深地僻,花飞鸟啼,伤心过处,双双蹙着翠眉。 B.君恰妇,妾又行,做浮花浪蕊。 C.谁知道戈挽斜晖,龙起春雷,风卷潮回,地转天随。 D.伴浮欧溪头沙嘴,学冥鸿寻双逐对。 8.《霸王别姬》是京剧中的名段,“虞姬”这一角色在京剧中属于()。 A.花旦 B.青衣 C.花衫 9.越剧前身是流行于()一带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 A.浙江绍兴 B.浙江嵊县 C.浙江嘉兴 D.浙江杭州 10.下面京剧作品中故事背景不属于宋代的是()。 A.《挑滑车》 B.《宇宙锋》 C.《三岔口》 D.《四郎探母》 第三关:梨园教主争夺战 11.京剧艺术在上海的发展,形成了海派京剧,海派京剧更符合都市人的欣赏口味,()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A.梅兰芳 B.周信芳 C.孟小冬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导读:戏剧的种类很多。根据表演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戏曲等。话剧以对话为主,如《雷电领》;歌剧以歌唱为主,如《白毛女》、《图兰朵》;舞剧以舞蹈为主,如《丝路花雨》;戏曲是我国传统的戏剧形式,包括昆曲、京剧和各种地方戏,以歌唱、舞蹈为主要表演手段。根据剧情的繁简和结构的不同,戏剧又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根据题材所反映的时代的不同,戏剧可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另外,根据矛盾冲突性质和表现手法的不同,戏剧还可以分为喜剧、悲剧和正剧。正剧兼有悲剧和喜剧的因素,在古今中外的戏剧作品中占的比重最大。 剧本是舞台演出的依据和基础,是戏剧的主要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戏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 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戏剧冲突展现人物性格特点,推动剧情的发展,揭示作品的主题。戏剧冲突的'发展变化过程就构成了剧本的情节结构。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人物语言、动作高度个性化,符合各自身份和性格特点。 (3)适合舞台演出。人物、事件、时间、地点高度集中,人物不能太多,事件不能纷繁,场景不能过多地变换。

(4)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写在每一幕(或场)的开端、结尾和对话中间,内容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中考文学常识:戏剧】 1.初中戏剧单元文学常识 2.2015关于戏剧影视文学常识知识 3.语文文学常识之戏剧基础 4.2015年戏剧文学常识题目大全 5.2015关于戏剧的文学常识大全 6.戏剧文学专业艺考:文艺的文学常识 7.中考文学常识汇总 8.中考语文易错文学常识 上文是关于中考文学常识:戏剧,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戏曲知识

小学生戏曲脸谱的色彩文学常识 脸谱是汉族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看看戏曲脸谱的色彩文学常识。 小学生戏曲脸谱的色彩文学常识 红色:一般象征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 紫色:表现骁勇、刚毅、正直、坚强、胆大。 黑色:表现公正、无私,如包公;表现暴躁、鲁莽、耿直,如张飞、李逵、项羽。 白色:大多现阴险、狡诈、居心叵测。如曹操、赵高。也有脸谱中保留一定肉色的部分,表现不像大白脸那么坏。 蓝色:表示勇猛、粗犷,较黑色更有强烈性格。 黄色:一般表现性格猛烈。 赭色和粉红色:表现比较正直的老人。 金色与银色:用于佛祖和神仙一类人物。 精品小编为大家提供的戏曲脸谱的色彩文学常识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大家生活愉快。

戏曲文化知识竞赛题 1.京剧四大名旦是哪四位?(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由民间发起评选,选出了这四位当时在旦行中杰出的艺术家。 2.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 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 3.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还有一种说法为“生、旦、净、末、丑”末行现已并入生行和净行。 4.京剧中的“四功”是哪“四功”?(唱,念,做,打) 5.京剧中的“五法”是哪“五法”?(手,眼,身,法,步) 6.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7.中国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什么?由谁主演?(京剧《四郎探母》谭富英主演) 9.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彩色电影是由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主演的什么?(《梁祝》) 10.你能说出越剧十姐妹中的三位吗?(袁雪芬、尹桂芳、竺水招、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筱丹桂、徐天红、张桂凤、吴小楼) 当时为了振兴越剧艺术,十位艺术家联合义演《山河恋》,被观众称为“越剧十姐妹” 11.请问昆曲,越剧,黄梅戏分别发源于哪一省哪一地区?(昆曲:江苏昆山〈苏州〉;越剧:浙江嵊县〈绍兴〉;黄梅戏:湖北黄梅县) 12.你能说出戏曲演员场上所戴的胡子的专业名称吗?(髯口) 13.你知道昆曲有多少年的历史吗?(600多年) 14.你知道京剧有多少年的历史吗?(200多年) 15.你知道京剧中最主要的两大音乐体系是什么?(西皮,二黄) 16.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除了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外,还有

党团知识竞赛初赛试题

党团知识竞赛初赛单选题(65) 1、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 历史舞台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二七罢工 答案:B 2、我们党历史上的第一部党章在党的()上诞生。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答案:B 3.我国第一部团的章程是()。 A.《中国共产青年团章程》 B.《中国社会主义青年章程》 C.《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章程》 答案:C 4.中国第一个青年团早期组织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在() 于1920年8月诞生的。 A.上海 B.北京 C.广州 答案:A 5.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奋斗目标是()。 A.全面解放和发展先进生产力 B.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C 6.团歌的名字为()。 A.光荣阿!中国共青团 B.五月的花海 C.义勇军进行曲 答案:A 7、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 A.全面建设 B.全面建成 C.全面建立 答案:B 8、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 A."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答案:B

9、团的最基层组织是()。 A.团的基层委员 B.团总支 C.团支部 答案:C 10、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十七大报告中正式纳入“和平协议”的提法 B.十七大报告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内容 C.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代替过去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D. 十七大首次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 答案:D 1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共出席了多少名代表? A、2237名 B、2438名 C、3158名 D、2437名 答案:A 12、党的十八大的全名是。 A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 B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C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八届三中全会 答案:A 13、党的十七大关于党章(修正案)决议,将写入党章。 A 、科学发展观B、两个务必 C、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答案:A 14.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旗旗面为红色,象征着()。 A.革命胜利 B.青春理想 C.蓬勃生命 答案:A 15.共青团开展的创建“五四红旗团委”活动的基本标准是:班子建设好、主题活动好、支部建设好和()。 A.活动阵地好 B.活动效益好 C.措施落实好 答案:A 16.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团的各级组织要努力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A.宣传者、组织者、实践者 B.宣传者、推动者、组织者 C.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 答案:C 17.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中国人民 B.中华民族 C.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答案:C 18.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阶级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答案:C 19.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戏曲知识竞赛及答案

欢迎阅读 戏曲知识竞赛题目 1、中国戏曲起源于哪些形式?(民间歌舞、说唱、滑稽戏、参军戏) 2、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多少种?(360种) 3、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哪一个剧种?(昆曲,即昆剧,被称为"百戏之祖"。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 4 曲)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京剧中的梅派、尚派、荀派、程派、各擅长表演什么样的女性? (梅派擅演"仙女",程派擅演烈女,荀派擅演少女,尚派擅演侠女。) 16、目前京剧的四大行当是什么?(生,旦,净,丑。) 17、“生”分为哪几类?(老生也叫须生、小生、武生、娃娃生) 18、 "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也叫摇旦)

19、“净”俗称(花脸),分为哪几类?(大花脸、二花脸) 20、“丑”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 21、戏曲中的"四功"是指哪些艺术手段?(唱,念,做,打) 22、戏曲中的"五法"是哪些技术方法?(手,眼,身,法,步) 23、中国首部电影是由哪一位京剧大师演出的《定军山》?(谭鑫培) 24 25 26 么?( 27 28 29 30 31 32 33 34、花鼓戏流行于(湖南)。 35、你能说出戏曲演员场上所戴的胡子的专业名称吗?(髯口) 36、你知道京剧中最主要的两大音乐体系是什么?(西皮,二黄) 37、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除了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外,还有一个是什么戏剧表演体系?(梅兰芳表演体系)

38、京剧《智取威虎山》中有一句暗号"天王盖地虎",你知道下句是什么吗?(宝塔镇河妖) 39、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关汉卿《窦娥冤》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郑光祖《倩女离魂》) 40、戏曲的角色分为四大行当,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是哪一行当 41 42 (" 43 (" 44 45 46 47 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50、请说出十种比较着名的剧种。 (中国戏曲历史悠久,剧种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着名的剧种有:京剧、昆剧、越

党知识竞赛题库(最新)

一、单选题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A)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A.中国人民 B.全国人民 C.全国农民 D.无产阶级 2.中国共产党是(C)的领导核心。 A.中国工人阶级 B.中国各族人民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D.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 3.下列不属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的是:(D)。 A.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B.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代表中国未来的发展方向 4.(B)是共产党人追求的最高理想。 A.共同富裕 B.共产主义 C.全面小康 D.民族复兴 5.(D)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A.共同富裕 B.全面小康 C.民族复兴 D.共产主义 6. 在中国大地上举起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旗帜的第一人是( B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7.党的根本宗旨是(C)。 A.以人为本 B.依法治国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D.实现共产主义事业 8.党的根本工作路线是(A)。 A.群众路线 B.全面深化改革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坚持以人文本 9.检验党一切政治活动的最高标准是(B)。 A.立党为公,依法治国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D.以人文本,依法治国 10.下列不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的一项是:(C)。 A.马克思列宁主义 B.“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中国梦 D.科学发展观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在内的(B),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A.核心理论体系 B.科学理论体系 C.正确理论体系 D.客观理论体系 12.马克思列宁主义揭示了(A)发展的规律,它的基本原理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A.人类社会历史 B.共产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3.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B)的具体实践的结合,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A.当代现状 B.中国革命 C.中国国情 D.中国民情 14.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B)相结合的产物,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A.社会主义理论实践 B.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 C.中国当代国情 D.中国革命 1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D),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A.怎样巩固社会主义 B.怎样发展社会主义 C.怎样完善社会主义 D.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B),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A.公正法治 B.以人为本 C.依法治国 D.立党为公 17.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C)阶段。 A.全面小康 B.总体小康 C.社会主义初级 D.改革发展 18.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些都是我们党在(A)必须坚持的基本理论。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B.总体小康阶段 C.全面小康阶段 D.改革发展阶段 19.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

戏曲知识竞赛

戏曲知识竞赛 一、填空: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戏曲剧是______________ 2、中国戏曲源远流长。起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稽戏、参军戏等形式;萌芽期在先秦,形成期在唐代,发展期在宋金,成熟期_________,繁荣期在_________;我国最早的表演艺术是______。 3、我国的戏曲剧种大约有______种,享有“中国戏曲之母”“百戏之祖”雅称的是______,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______。 4、我国戏曲的“四功”(表现人物的艺术手段)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行当”(角色)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法”(戏曲表演艺术的技术手法)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中国戏曲的总体特点一言以蔽之:“______________”(清末学者王国维语)。 5、皮影戏中的皮影人一般是用_______(材料)制成的. 6、中国的三大国粹是______、______、______。 7、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批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是我国的______(剧种),它发源于江苏______,其代表作是被誉为传唱400年的“浪漫爱情神话”《牡丹亭》,最著名的一折戏叫“___________”。1994年,前国民党高级将领白崇禧之子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曾组织两岸三地的艺术家们携手打造了"青春版”的《牡丹亭》在世界巡演,引起轰动,被赞誉为:“这是我有生见过的最美的艺术,这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演员”。 8、代表我国戏剧创作最高水准的奖项是:“______________”,代表我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是“______________”。 9、流行于云贵川一带的剧种是______,它与其他剧种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______,它最有名的绝活是______;发源于浙江嵊县〈绍兴〉的剧种是___________,它最著名的剧目有《_________》《_________》;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并成名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_________,它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著名剧目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陕西省地方戏,也叫"陕西梆子",是最早的梆子腔,约形成于明代中期,其表演粗犷质朴,唱腔高亢激越,其声如吼,善于表现悲剧情节;“_________”又称“河南梆子”,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等;山西梆子又称“_________”;花鼓戏流行于_________省,著名歌唱家李谷一就曾经是花鼓戏演员;“_________”是苏州评话和弹词两种表演形式的统称…… 10、京剧“四大名旦”是“梅尚程荀”,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梅派擅长表演______________的仙女形象,如《______________》《霸王别姬》等,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他在抗日战争时期“蓄须明志”的壮举;程派擅长表演______________的烈女形象;荀派擅长表演______________的少女形象;尚派擅长表演______________的侠女形象。 11、世界三大戏剧表演体系除了布莱希特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外,还有一个戏剧表演体系是______________;京剧的前身是_________,它的形成源于_________进京,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京剧中最主要的两大音乐体系是______、______;京剧用英语说是_________。 12、京剧脸谱是戏曲脸谱中用色最多的剧种,它着重在形、神、意等方面,表现多种人物忠、奸、善、恶寓意褒贬、爱憎分明,而且着色变化有致,勾绘精巧,富有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对戏中人物肤色夸张的描绘,是对戏中人物性格的夸张。一般来说,红脸含褒义,代表______,如______;黑脸为中性,代表______,如______;蓝脸为中性,代表______,如______;白脸含贬义,代表______,如______;紫脸则代表_________,如《鱼肠剑》中的_________;黄色代表_________,如______;金色和银色代表_________,如______;

中国京剧基本文学常识

中国京剧 一、京剧的发展史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簧”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京剧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京剧是综合性表演艺术。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为一体、通过程式的表演手段叙演故事,刻划人物,表达'喜、怒、哀、乐、惊、恐、悲'的思想感情。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剧”之称。京剧剧目之丰富、表演艺术家之多、剧团之多、观众之多、影响之深均为全国之冠。现在它仍是具有全国影响的大剧种。它的行当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是中国最大戏曲剧种,是近代中国戏曲的代表。京剧角色可分为:生(男人)、旦(女人)、净(威猛的男人,别称花脸)、丑(男、女人皆有,别称“小花脸”)四大行当。人物有忠奸之分、美丑之分、善恶之分。各个形象鲜明、栩栩如生。中国京剧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的“国粹”。京剧之名始见于清光绪二年(1876)的《申报》,历史上曾有皮黄、二黄、黄腔、京调、京戏、平剧、国剧等称谓。 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昆曲、汉剧、剧种经过五、六十年的融汇,衍变成为京剧,。 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汉剧)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北京剧坛的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弋阳腔、乱弹等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其音乐基本上属于板腔体,唱腔以徽调的二黄和汉调的西皮为主,所以旧时称之为“皮黄”。另有西皮反调(即“反西皮”)、二簧反调(即“反二黄”)以及南梆子、四平调、吹腔、高拨子、南锣等唱腔。伴奏乐器以京胡为主,二胡、月琴、三弦为辅。有的唱腔及乐曲以唢呐、笛等伴奏。打击乐器有单皮鼓、檀板、大锣、小锣、铙钹、堂鼓、星子等。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京剧自产生以来,曾有过许多名称,如“乱弹”、“簧调”、“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黄)”、“大戏”、“平剧”(北京曾称为北平)、京戏等。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镯》、《打渔杀》等。 这类剧目据估计大约有200 余出,例如《宇宙锋》、《玉堂春》、《长坂坡》、《群英会》、《打渔杀家》、《五人义》、《挑华(滑)车》、《打金枝》、《拾玉镯》、《三击掌》、《六月雪》、《四进士》、《搜孤救孤》、《秦香莲》、《打严嵩》、《挡马》、《金玉奴》、《樊江关》、《野猪林》、《八大锤》、《空城计》、《霸王别姬》等,其题材和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文戏、武戏、唱功戏、做功戏、对儿戏、群戏、折子戏、本戏等。各种形式的剧目,统称为传统戏。 京剧流播全国,影响甚广,有“国剧”之称。以梅兰芳命名的京剧表演体系被视为东方戏剧表演体系的代表,为世界三大表演体系之一。京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中的多种艺术元素被用作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符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发展了京剧现代戏。 2006年5月,京剧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京剧的唱腔 京剧的唱腔分为“二黄”和“西皮”两种声腔。“二黄”是一种节奏舒缓、旋律平稳、唱腔较为凝重、浑厚、稳健的声腔,适合表现沉郁、肃穆、悲愤、激昂的情绪。 “西皮”是一种节奏紧凑,旋律起伏变化较大,唱腔流畅、轻快、明朗、活泼的声腔,适合表现欢快、坚毅、愤懑的情绪。 三、京剧的场面 京剧的乐队称做“场面”或“文武场”,管弦乐部分叫做“文场”,打击乐部分叫做“武场” 四、京剧的行当(角色)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分为生、旦、净、丑四行。“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鮮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每种角色又有表明身份的脸谱、扮相等。 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2020年国库基础知识知识竞赛精选题库80题及答案(精华版)

2020年国库基础知识知识竞赛精选题库80题及 答案(精华版) 1.什么是国库? 国库是国家金库的简称,是办理预算收入收纳、划分、留解 和库款支拨的专门机构。国库分为中央国库和地方国库。国家全部预算收入必须按规定期限全部缴入国库;国家一切预算支出必须按规定通过国库拨付。 2.什么是国库经收处?国库经收处的职责是什么? 国库经收处是指经收预算收入的银行和信用社。国库经收处必须准确、及时地办理各项预算收入的收纳,完整地将预算收入划转到指定收款国库。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哪一年颁布实施?其重要意义是什么? 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金库条例》颁布实施。《条例》明确了人民银行作为我国的中央银行,担负着经理国库职责,正式形成了人民银行垂直领导下的经理国库体系,赋予国库配合财政发挥管理国家资金、服务于政府预算管理和国家经济建设的职能。 4.人民银行国库的基本职责有哪些? ①办理国家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和留解;②审查办理国家

预算支出的拨付;③对各级财政库款和预算收支进行会计账务核算;④协助财政、税务机关组织预算收入的及时缴库,监督财政 预算收入退库,督促企业和其他经济收入主体及时向国家缴纳应 缴款项;⑤组织管理和检查指导下级国库和国库经收处工作;⑥办理国债业务,监测国债发行情况,做好国债收款单、无记名国 债的保管、兑付、销毁工作;⑦办理国家交办的与国库有关的其 他工作。 5.人民银行国库的权限主要有哪些? ①督促检查各经收处和收入机关所收款项是否按规定全部 缴入国库,发现违规不缴的,及时查究处理;②对擅自变更各级 财政之间收入划分范围、分成留解比例,以及随意调整库款账户之间存款余额的情况,有权拒绝执行;③对不符合国家规定要求办理退库的有权拒绝办理;④监督财政存款开户和财政库款支拨; ⑤对不符合规定的凭证有权拒绝受理;⑥对任何单位和个人强令办理违反规定的事项,有权拒绝执行,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6.在收纳预算收入时,国库经收处应对缴款书的哪些内容进 行审核? (1)预算级次、预算科目、征收机关和指定收款国库等要素 是否填写清楚; (2)大小写金额是否相符,字迹有无涂改; (3)纳税人(包括缴款单位或个人)名称、账号、开户银行填写

[戏剧戏曲]百年越剧知识竞赛80题(二)

[戏剧戏曲]百年越剧知识竞赛80题(二) 31.中共中央领导人首次接触越剧的,是1946年9月15日,来沪参加国共和谈的中共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去明星大戏院观看雪声剧团演出的《凄凉辽宫月》。事后指示中共上海地下党要关心越剧界,引导越剧演员走向进步,并作了部署。 32.第一位上银幕演电影的越剧演员,是1947年袁雪芬在故事影片《鸡鸣早看天》中扮演大嫂一角。 33.越剧第一部拍电影的戏,是1948年2月在中电二厂摄影棚拍摄的越剧戏曲影片《祥林嫂》。演员是原雪声剧团演出时的原班人马,南薇导演,启明公司拍摄。《祥林嫂》是第一部拍摄的越剧电影。同年9月18日,在国际、大上海等5家影院同时上映,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 34.越剧界第一位担任全国政协代表的,是1949年9月中旬,袁雪芬作为戏曲界特邀代表(另有梅兰芳、周信芳、程砚秋),去北京参加9月21日开幕的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参加讨论共同纲领,商量国家大事。10月1日在天安门城楼出席开国大典。 35.第一个国营剧团,是1950年2月15日成立的上海越剧实验剧团(4月12日改为华东越剧实验剧团)。

36.第一次形成〔男调〕的,是1949年在《相思树》的排演过程中,袁雪芬与作曲刘如曾合作,创造了新型的〔男调〕,从此越剧多了一个常用调式。 37.越剧专业剧团第一次跨过长江北上演出,是1949年11月下旬由焦月娥、谢素云、屠笑飞组成30余人的班子,应天津方面邀请,以“上海新生剧团绍兴越剧”的名义,到天津劝业场4楼天华景戏院演出。 38.第一部彩色越剧影片,是1949年冬拍摄完成并公映的16毫米彩色越剧戏曲片折子戏《越剧精华》(《双看相》、《楼台会》、《卖婆记》、《贩马记》);1950年初拍摄完成并公映的16毫米彩色越剧戏曲片《相思树》由袁雪芬等主演的;195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了新中国第一部35毫米彩色片影片(舞台戏曲片)《梁山伯与祝英台》,由袁雪芬、范瑞娟、张桂凤主演。该片于第二年正式公演。(答对其中任何一部影片均为正确,因可从各个方面的因素作为“第一部”)。 39.首次进国家机关——中南海怀仁堂演出的越剧剧目,是1950年8月,东山越艺社应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之邀,赴北京演出,公演剧目有《梁山伯与祝英台》、《祝福》。周恩来总理观看演出后,邀请范瑞娟、傅全香、南薇、陈鹏到家作客,有田汉、许广平和孙维世姐妹俩作陪。其后,《梁山伯与祝英台》一剧,进中南海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