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离散信号产生和实现实验

常见离散信号产生和实现实验
常见离散信号产生和实现实验

实验1 常见离散信号产生和实现

一、实验目的

1、加深对常用离散信号的理解;

2、熟悉使用MATLAB 在时域中产生一些基本的离散时间信号。

二、实验原理

MATLAB 语言提供了一系列函数用来产生信号,如exp, sin, cos, square, sawtooth ,ones, zeros 等函数。

1.

基本信号序列 1) 单位抽样序列

?

??=01)(n δ 00≠=n n 程序:

n=-10:20; %生成一个从-10到20的序列

u=[zeros(1,10) 1 zeros(1,20)]; %生成一个前10位为0,第十一位为1,后20位为0的矩阵

stem(n,u); %画出n 为横轴,u 为纵轴的序列

xlabel('Time indexn');ylabel('Amplitude'); %添上x y 轴的标签

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 %图表的标签

axis([-10 20 0 1.2]); %规定横轴,纵轴的显示范围

图形:

如果)(n δ在时间轴上延迟了k 个单位,得到)(k n -δ即:

???=-0

1)(k n δ

0≠=n k n

程序:

n=-10:20;

u=[zeros(1,15) 1 zeros(1,15)];

stem(n,u);

xlabel('Time indexn');ylabel('Amplitude');

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

axis([-10 20 0 1.2]);

图形:

2) 单位阶跃序列

?

??01)(n u 00<≥n n 程序:

n=-10:20;

x=[zeros(1,10),ones(1,21)];

stem(n,x);

图形:

3) 实指数序列

R a n a

n x n ∈?=,)(

程序:

a1=1.1;a2=0.9;a3=-1.1;a4=-0.9;

n=[-5:15]; x1=(a1.^n);x2=(a2.^n);x3=(a3.^n);x4=(a4.^n);

subplot(2,2,1);stem(n,x1,'.k');title('a>1');axis([-5,15,-0.5,5]);

subplot(2,2,2);stem(n,x2,'.k');title('0

subplot(2,2,3);stem(n,x3,'.k');title('a<-1');axis([-5,15,-6,4]);

subplot(2,2,4);stem(n,x4,'.k');title('<-1a<0');axis([-5,15,-1,1.2]);

图形:

4) 复指数序列

n e

n x n j ?=+)()(ωσ

程序:

n=0:10;

lu=0.2;

w0=pi;

x=exp((lu+j*w0)*n);

stem(n,x);

xlabel('Time indexn');ylabel('Amplitude'); 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 axis tight

图形:

5)随机序列

程序:

x=rand(1,20);

stem(x);

xlabel('Time indexn');ylabel('Amplitude');

title('Unit Sample Sequence');

axis tight

图形:

基本周期波形

1)方波

程序:

t=0:0.1*pi:6*pi; %定义t为从0开始,间距为0.1pi,截止为6pi的序列

y=square(t); %由函数生成方波

axis([0 7*pi -1.5 1.5]); %规定尺度距离

plot(t,y); %画出横轴为t 纵轴为y 的方波函数

xlabel(‘时间 t’); % 为x 轴添加标签

ylabe l(‘幅度y’); % 为y 轴添加标签

axis([0 20 0 2])

图形:

2) 正弦波

)/2sin()(?π+=Fs fn A n x

程序:

t=0:0.1:15;

A=2;

x=A*sin(0.7*pi*t+0.5);

plot(t,x);

xlabel('Time index t');

ylabel('Amplitude x');

axis([0 2*pi -3 3])

title('正弦波')

图形:

3)锯齿波

程序:

Fs=10000;

t=0:1/Fs:2;

x=sawtooth(2*pi*40*t);

plot(t,x);

xlabel('Time index t');

ylabel('Amplitude x');

axis([0 0.2 -2 2])

title('锯齿波')

图形:

2.基本非周期波形程序:

t=0:1/1000:2;

x=chirp(t,0.1,80);

plot(t,x);

xlabel('Time index t');

ylabel('Amplitude x'); specgram(x,256,100,256,250);

title('基本非周期波形')

图形:

3.sinc信号

程序:

t=linspace(-5,5);

x=sinc(t);

plot(t,x);

xlabel('Time index t');

ylabel('Amplitude x');

title('sinc信号')

图形:

4.序列的操作

1)信号加x(n)=x1(n)+x2(n)

MATLAB实现:

x=x1+x2;

注意:x1和x2序列应该具有相同的长度,位置对应,才能相加。

2)信号乘x(n)=x1(n)*x2(n)

MATLAB实现:

x=x1.*x2; %数组乘法

程序:

w0=pi/20;a=1.05;

n1=[-20:20];n2=[-20:20];

subplot(2,2,1);stem(n1,sin(w0.*n1),'.k');title('x1(n)');axis([-20,20,-1,3]);

subplot(2,2,2);stem(n2,a.^n2,'.k');title('x2(n)');axis([-20,20,-1,3]);

n=[min(min(n1),min(n2));max(max(n1),max(n2))];

x1=zeros(1,length(n));

x2=zeros(1,length(n));

x1=sin(w0.*n1);

x2=a.^n2;

y1=x1+x2;

y2=x1.*x2;

subplot(2,2,3);stem(n1,y1,'.k');title('y1(n)');axis([-20,20,-1,3]); subplot(2,2,4);stem(n2,y2,'.k');title('y2(n)');axis([-20,20,-1,3]); 图形:

3)改变比例y(n)=k*x(n)

MATLAB实现:

y=k*x;

4)折叠y(n)=x(-n);

程序:

x1=[1,2,3,4,2,3,4,5];

y1=x1;

y2=fliplr(x1) ;

subplot(2,1,2);stem(x1,y1,'.r');title('x(-n)');

subplot(2,1,1);stem(x1,y2,'.r');title('x(n)');

图形:

5) 抽样和 ∑==2

1

)(n n n n x y

程序:

N=input('N=')

n=1;sum=0;

while n<=N

xn=[1,2,3,4;2,3,4,5];

sum=sum+xn;

n=n+1;

end

运行结果:N=20

Sum=20 40 60 80

40 60 80 100

6) 抽样积 ∏

==2

1)(n n n n x y

程序:

a=input('a=');

N=input('N=');y=1;n=0;

while n<=N-1;

xn=a.^n;

y=xn*y;

n=n+1;

end

运行结果:a=5 N=30 y=1.1271e+340

7) 信号能量 2

|

)(|∑∞-∞==n n x Ex

程序:

a=input('a=');

N=input('N=');sum=0;n=0;

while n<=N-1;

xn=a.^n ;

e=abs (xn ).^2

sum=0+e;

n=n+1;

end

E=sum

运行结果:a=6 N=20 E=3.7132e+029

8)信号功率

2

1

|)

(

|

1

∑-

=

=

N

n

n

x

N

Px

MATLAB实现:

Px=sum(abs(x).^2)/ N;

三、实验内容

绘出信号,当、时、、

时的信号实部和虚部图;当时呢?此时信号周期为多少?

程序:

z=input('z=')

n=1:20;

x=exp(z*n);

stem(n,x)

z=-(1/12)+pi/6*i 图形:

z=(1/12)+pi/6*I 图形:

z

=2+ pi/6*i 图形: z=1/12, 图形:

z= pi/6*i 图形:

周期T=12

四.小结

复指数序列X(n)=e.^[(a+jw)n]=cos(nw).*[e.^(an)]+jsin(nw).*[e.^(an)]

最常用的一种形式X(n)=e.^( jwn)=cos(nw) +jsin(nw)

若用极坐标表示,则用幅度和相角

复指数序列e.^( jwn) (w=pi/15)幅度特性和相位特性的MA TLAB 实现程序:

clc

w=pi/15;

n=[-15:15];

x=exp(j.*w.*n);

subplot(2,1,1);stem(n,abs(x),'.k');

title('幅度特');axis([-15,15,-0.2,1.5]);

subplot(2,1,2);stem(n,angle(x),'.k');title('相位特性');

通过本实验的学习基本上掌握了使用MATLAB 在时域中产生一些基本的离散时间信号,使我加 对常用离散信号的理解.

(一) 离散信号的产生

离散信号的图形显示使用stem 指令。

1. 编写MATLAB 程序,产生下列典型脉冲序列。

(1) 单位脉冲序列:起点n0,终点nf ,在ns 处有一单位脉冲。

(2) 单位阶跃序列:起点n0,终点nf ,在ns 前为0,在ns 处及以后均为

1(n0<=ns<=nf)。

(3) 实指数序列:n x )75.0(3=

(4) 复指数序列:n j e

x )7.02.0(4+-=

其MATLAB 程序如下:

n0=0;nf=10;ns=3;

n1=n0:nf;x1=[(n1-ns)==0]; %单位脉冲序列

n2=n0:nf;x2=[(n2-ns)>=0]; %单位阶跃序列

n3=n0:nf;x3=(0.75).^n3; %实指数序列

n4=n0:nf;x4=exp((-0.2+0.7j)*n4); %复指数冲序列

subplot(2,2,1),stem(n1,x1);

subplot(2,2,2),stem(n2,x2);

subplot(2,2,3),stem(n3,x3);

figure

subplot(2,2,1),stem(n4,real(x4)); %注意subplot的变化

subplot(2,2,2),stem(n4,imag(x4));

subplot(2,2,3),stem(n4,abs(x4));

subplot(2,2,4),stem(n4,angle(x4));

(二)离散时间信号的卷积

在MATLAB中,利用函数conv(x,h)可以实现两个有限长度序列的卷积,要注意conv 函数是假定两个序列都从n=0开始的。

1.用MATLAB编写卷积运算函数。

function [y,ny]=conv_improve(x,nx,h,nh)

%[x,nx]为第一个信号

%[h,nh]为第二个信号

%conv(x,h)可以实现两个有限长度序列的卷积

ny1=nx(1)+nh(1);

ny2=nx(length(x))+nh(length(h));

ny=[ny1:ny2];

y=conv(x,h);

在命令窗口调用卷积函数。x=[3 4 0 -2 2 3 5]; nx=[-3:3]; h=[1 4 5 6 0 1]; nh=[N:N+5];

N是你的学号最后两位,带入后求结果。

结果为:

信号与系统实验

《信号与系统及MATLAB实现》实验指导书

前言 长期以来,《信号与系统》课程一直采用单一理论教学方式,同学们依靠做习题来巩固和理解教学内容,虽然手工演算训练了计算能力和思维方法,但是由于本课程数学公式推导较多,概念抽象,常需画各种波形,作题时难免花费很多时间,现在,我们给同学们介绍一种国际上公认的优秀科技应用软件MA TLAB,借助它我们可以在电脑上轻松地完成许多习题的演算和波形的绘制。 MA TLAB的功能非常强大,我们此处仅用到它的一部分,在后续课程中我们还会用到它,在未来地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中有可能继续用它,所以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对MA TLAB 再多了解一些。 MA TLAB究竟有那些特点呢? 1.高效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功能,使我们从繁杂的数学运算分析中解脱出来; 2.完备的图形处理功能,实现计算结果和编程的可视化; 3.友好的用户界面及接近数学表达式的自然化语言,易于学习和掌握; 4.功能丰富的应用工具箱,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方便实用的处理工具; MA TLAB的这些特点,深受大家欢迎,由于个人电脑地普及,目前许多学校已将它做为本科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软件。正是基于这些背景,我们编写了这本《信号与系统及MA TLAB实现》指导书,内容包括信号的MA TLAB表示、基本运算、系统的时域分析、频域分析、S域分析、状态变量分析等。通过这些练习,同学们在学习《信号与系统》的同时,掌握MA TLAB的基本应用,学会应用MA TLAB的数值计算和符号计算功能,摆脱烦琐的数学运算,从而更注重于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分析方法和应用的理解与思考,将课程的重点、难点及部分习题用MA TLAB进行形象、直观的可视化计算机模拟与仿真实现,加深对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的理解,为学习后续课程打好基础。另外同学们在进行实验时,最好事先预习一些MA TLAB的有关知识,以便更好地完成实验,同时实验中也可利用MA TLAB的help命令了解具体语句以及指令的使用方法。

实验1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与运算

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实验1离散时间信号的产生与运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离散时间信号的特点。 (2)掌握在计算机中生成及绘制各种常用离散时间信号序列的方法。 (3)掌握序列的加、减、乘、除和平移、反转、尺度变换等基本运算及计算机的 实现方法。 二、实验原理 信号是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而计算机只能处理离散信号。离散信号是在某些不连续的时间上有信号值,而在其它时间点上没有定义的一类信号。离散信号一般可以由连续信号通过模数转换得到。 常用的离散信号有单位脉冲序列、单位阶跃序列、复指数序列、正弦信号序列、随机序列等。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包括信号的加、减、乘、除。离散信号的时域变换包括信号的平移、反转、尺度变换等。 三、实验内容与方法 1、编写程序,生成如下数字信号:sqrt(2*k)u(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δ(k+5)。 (1) f(k)=sqrt(2*k)u(k错误!未找到引用源。3) 代码: k=(1:10); n=3; u=[(k-n)>=0]; a=sqrt(2*k); stem(k,a.*u); title('sqrt(2*k)u(k 3)的图像'); 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 运行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2) f(k)= δ(k+5) 代码: k1=-10;k2=0;k=k1:k2; n=-5; %单位脉冲出现的位置 f=[(k-n)==0]; stem(k,f,'filled');title('δ(k+5)序列的图像') xlabel('时间(k)');ylabel('幅值f(k)'); 运行图: word文档可自由复制编辑

信号与系统实验2

实验报告 实验二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Matlab进行卷积运算的数值方法和解析方法,加深对卷积积分的理解。 2、学习利用Matlab实现LTI系统的冲激响应、阶跃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二、实验内容及步骤 实验前,必须首先阅读本实验原理,读懂所给出的全部范例程序。实验开始时,先在计算机上运行这些范例程序,观察所得到的信号的波形图。并结合范例程序应该完成的工作,进一步分析程序中各个语句的作用,从而真正理解这些程序。

1、 编写程序Q2_1,完成)(1t f 与)(2t f 两函数的卷积运算。 2、 编写程序Q2_2,完成)(1t f 与)(2t f 两函数的卷积运算。 3、编写程序Q2_3。利用程序Q2_1,验证卷积的相关性质。 (a) 验证性质:)()(*)(t x t t x =δ (b) 验证性质: )()(*)(00t t x t t t x -=-δ 4、编写程序Q2_4。某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方程为 )(8)(2)(6)(5)(t f t f t y t y t y +'=+'+'', (a)系统的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b)输入()()t f t e u t -=,求系统的零状态响应)(t y zs 。 三. 实验结果 一: dt=0.01 t1=0:dt:2 f1=0.5*t1 t2=0:dt:2 f2=0.5*t2 f=dt*conv(f1,f2) t=0:0.01:4 plot(t,f);axis([-1 5 0 0.8])

二: dt=0.01 t=-3:dt:3 t1=-6:dt:6 ft1=2*rectpuls(t,2) ft2=rectpuls(t,4) y=dt*conv(ft1,ft2) plot(t1,y) axis([-4 4 0 5]) 以上两题出现错误点:(1)最开始模仿例1的写法用function [f,k]=sconv,总提示出现 错误 (2)t0+t2 ≤ t ≤ t1+t3 不大能理解的运用个特点,在编写的时候总是被忽略。导致t和t1设置的长度总出错。 三: (a) dt=0.01 t=0:dt:2 t0=0 t1=0:dt:2t2=0:dt:2

DDS信号发生器 实验报告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 EDA技术高级应用 实验报告 姓名:禾小鬼 同组人: 学号:16S 班级:信息2班 指导教师:xxx 院系:电信学院

实验一函数信号发生器 一、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包括下面两个方面 1.熟悉quartus ii开发环境 第一次接触quartus ii开发环境,首先可以通过新建一个工程熟悉quartus ii的各种基本操作。需要学习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选器件,采用原理图方法画一个电路图实现某种功能,并对这个功能进行行为仿真以验证功能上的正确性。 2.设计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 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设计目的,我们的想要用电路图方法实现设计一个“函数信号发生器”。然后,可以先根据自己的思路想好一个电路图的设计方案,再开始实验。 二实验结果 1.第一步:建立一个新的工程 新建工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设置器件,不同的器件的设计之间并不兼容。会有一个综合的信息框,注明了我所做的设置,看看没问题就可以了。然后新建一个原理图文件schematic,作为顶层文件,将顶层文件命名为DDS在上面进行画图。 2.第二步:画电路图 本次实验采用软件自带的器件库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中的器件。自定义3个ROM,并将ROM表中存储事先准备好的三种波形的数据文件,波形数据文件由matlab产生,ROM中存储8bit-32words的数据,包括一个时钟输入,一个5位地址输入和一个7位输出;还需要一个5位计数器,用以输出读取ROM 的地址;一个时钟控制整个电路工作; 我画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其原理为:三个ROM表存储三种波形数据,整个电路通过时钟控制,时钟每翻转一次,计数器加一,产生一个地址,输入到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及运算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的表示及运算 2.1 实验目的 ● 学会运用MATLAB 表示的常用离散时间信号; ● 学会运用MATLAB 实现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 2.2 实验原理及实例分析 2.2.1 离散时间信号在MATLAB 中的表示 离散时间信号是指在离散时刻才有定义的信号,简称离散信号,或者序列。离散序列通常用)(n x 来表示,自变量必须是整数。 离散时间信号的波形绘制在MATLAB 中一般用stem 函数。stem 函数的基本用法和plot 函数一样,它绘制的波形图的每个样本点上有一个小圆圈,默认是空心的。如果要实心,需使用参数“fill”、“filled”,或者参数“.”。由于MA TLAB 中矩阵元素的个数有限,所以MA TLAB 只能表示一定时间范围内有限长度的序列;而对于无限序列,也只能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表示出来。类似于连续时间信号,离散时间信号也有一些典型的离散时间信号。 1. 单位取样序列 单位取样序列)(n δ,也称为单位冲激序列,定义为 ) 0()0(0 1)(≠=?? ?=n n n δ (12-1) 要注意,单位冲激序列不是单位冲激函数的简单离散抽样,它在n =0处是取确定的值1。在MATLAB 中,冲激序列可以通过编写以下的impDT .m 文件来实现,即 function y=impDT(n) y=(n==0); %当参数为0时冲激为1,否则为0 调用该函数时n 必须为整数或整数向量。 【实例2-1】 利用MATLAB 的impDT 函数绘出单位冲激序列的波形图。 解:MATLAB 源程序为 >>n=-3:3; >>x=impDT(n); >>stem(n,x,'fill'),xlabel('n'),grid on >>title('单位冲激序列') >>axis([-3 3 -0.1 1.1])

信号与系统实验四

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四: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小组成员: 黄涛13084220 胡焰焰13084219 洪燕东13084217

一、实验目的 1、分析典型的矩形脉冲信号,了解矩形脉冲信号谐波分量的构成。 2、观察矩形脉冲信号通过多个数字滤波器后,分解出各谐波分量的情况。 3、掌握用傅里叶级数进行谐波分析的方法。 4、观察矩形脉冲信号分解出的各谐波分量可以通过叠加合成出原矩形脉冲信号。 二、预习内容 1、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分解及其物理意义。 2、典型信号傅里叶级数计算方法。 三、实验原理 1. 信号的时间特性与频率特性 信号可以表示为随时间变化的物理量,比如电压)(t u 和电流)(t i 等,其特性主要表现为随时间的变化,波形幅值的大小、持续时间的长短、变化速率的快慢、波动的速度及重复周期的大小等变化,信号的这些特性称为时间特性。 信号还可以分解为一个直流分量和许多不同频率的正弦分量之和。主要表现在各频率正弦分量所占比重的大小不同;主要频率分量所占的频率范围也不同,信号的这些特性称为信号的频率特性。 无论是信号的时间特性还是频率特性都包含了信号的全部信息量。 2. 信号的频谱 信号的时间特性和频率特性是对信号的两种不同的描述方式。根据傅里叶级数原理,任意一个时域的周期信号)t (f ,只要满足狄利克莱(Dirichlet)条件,就可以将其展开成三角形式或指数形式的傅里叶级数。例如,对于一个周期为T 的时域周期信号)t (f ,可以用三角形式的傅里叶级数求出它的各次分量,在区间),(11T t t +内表示为 ()∑∞ =Ω+Ω+=10sin cos )(n n n t n b t n a a t f 即将信号分解成直流分量及许多余弦分量和正弦分量,研究其频谱分布情况。 A 0t A n 0A 0t (a)(b) Ω(c)ωΩ 5Ω3Ω Ω3Ω5 3. 信号的时间特性与频率特性关系 信号的时域特性与频域特性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图4-1来形象地表示。其中图4-1(a)是信号在幅度--时间--频率三维坐标系统中的图形;图4-1(b)是信号在幅度--时间坐标系统中的图形即波形图;把周期信号分解得到的各次谐波分量按频率的高低排列,就可以得到频谱图。反映各频率分量幅度的频谱称为振幅频谱。图4-1(c)是信号在幅度--频率坐标系统中的图形即振幅频谱图。反映各分量相位的频谱称为相位频谱。 4. 信号频谱的测量 在本实验中只研究信号振幅频谱。周期信号的振幅频谱有三个性质:离散性、谐波性、收敛

多种信号音及铃流信号发生器实验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程控交换原理》上机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电信姓名学号 实验时间 2010年 12月 2 日指导教师成绩

图4—1 本实验系统传送信号流程图 4、数字信号的产生 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直接进行交换的是PCM数字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使用户家收到信号音(如拨号音、回铃音、忙音等)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模拟信号产生的信号音是不能通过PCM交换系统的,这就要求设计一个数字信号发生器,使之能与交换网络输出这样一些PCM信息,这些数字信息经过非线性译码后能成为一个我们所需的模拟信号音。 )传统方式产生数字信号音 )由图4—2可知,这是一种常见的PCM编码方式,400HZ—500HZ的正弦信号由硬(3)数字电路产生数字音信号

图4—3 450HZ正弦波信号一个周期取样示意图 我们对正弦信号再以每隔125us取样一次,并将取样所得的正弦信号幅度按照A规律十三 图4—4 数字信号产生电流原理图 5、拨号音及控制电路 主叫用户摘机,CPU检测到该用户有摘机状态后,立即向该用户发出声音信号,表示可以拨号,当CPU中央处理单元收到第一个拨号脉冲后,立即切断该声音信号,该声音信号就叫拨号音。拨号音由上述数字信号产生,一旦一有用户摘机,交换网路把数字信号音送给该用户,经过TP3067的译码,提供给用户450hz的正弦波。

图4—5断续电路原理图 7、忙音及控制电路 忙音表示被叫用户处于忙状态,此时用户应该挂机,等一会在从新呼叫 本试验箱大于采用0、35秒断,0、35秒继续的400hz—450hz的方波信号,图4是该电路的原理图。 图4—6忙音控制电路的原理图。

离散时间信号处理-知识点总结

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的DTFT 离散时间信号及系统的z变换 DFT的表达式 连续时间信号机系统的Fourier变换 时域-系统的因果性及稳定性P21、P32、P48 z域-系统的因果性及稳定性P110 抽样时间信号的频域表示P142 抽样离散信号与原连续信号的时域关系P150 连续信号、采样时间信号与离散信号的频谱关系P157 DTFT的对称性质P56 DTFT的理论及性质P59 DTFT变换对P62 DTFT与原连续信号的频谱关系P147 离散Fourier级数DFS性质P550 DFT性质P576 线性循环卷积P576 重叠保留法、相加法P582 窗函数效应P698 时间依赖Fourier变换P714 Decimation in Time P640、P645 Decimation in Frequency P649、P651 z-Transform变换对P104 z-Transform性质P126

LTI的典型单位冲激响应P31 LTI的特征函数及特征根P40、P46 全通系统P274 最小相位系统P280 线性相位系统P291 线性相位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的关系P308 FIR滤波器窗函数P469 FIR滤波器最佳逼近P486 降采样频谱P168、P170 升采样频谱P172、P174 随机信号理论Appendix-A 随机信号的自协方差及自相关序列的时域频域性质P65 平稳随机信号的Fourier分析P723 AD噪声分析P193 数字滤波器中的舍入误差噪声P391 有限字长效应P370 系数量化误差P377 FFT有限寄存器长效应P661 极限循环P415

用MATL新编实现常用的离散时间信号及其时域运算

用M A T L新编实现常用的离散时间信号及其 时域运算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实验四用MATLAB实现常用的离散时间信号及其时域运算 —— 摘要:在MATLAB中,只能用向量来表示离散时间信号。与连续信号不同,离散时 间信号无法用符号运算来表示。用适当的MATLAB语句表示出信号后,就可以利用MATLAB的绘图命令stem来绘出直观的信号波形图,stem是专门用于绘制离散时 间信号的。在MATLAB中离散序列的时域运算和变换不能用符号运算来实现,而必 须用向量表示的方法,即在MATLAB中离散序列的相加、相乘需表示成两个向量的 相加、相乘,因而参加运算的两序列向量必须有相同的维数。 一、实验目的:(1)学习MATLAB语言及其常用指令; (2)学习和掌握用MATLAB语言产生离散时间信号的编程方法; (3)通过编程绘制出离散时间信号的波形,加深理解信号的时域运 算。 二、实验内容:(1)运用MATLAB的绘图指令绘制离散时间信号; (2)用MATLAB语言实现离散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 三、实验原理:(1)单位阶跃序列和单位样值序列。 离散时间信号只在某些离散的瞬时给出信号的值,因此,它是时间上不连续的 序列。单位阶跃序列和单位样值序列在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分析中是两个非 常典型的序列,分别记为u(n)和δ(n)。它们的定义分别如下: 1 n≥0 1 n≥0 u(n)= δ(n)= 0 n<0 0 n≠0

若单位阶跃序列的起始点为n0,单位样值序列出现在n0时刻,则表达式分别为: 1 n≥n0 1 n=n0 u(n-n0)= δ(n-n0)= 0 n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_1(常用信号的分类与观察)

实验一:信号的时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常用信号的波形特点及产生方法 2.学会使用示波器对常用波形参数的测量 二、实验仪器 1.信号与系统试验箱一台(型号ZH5004) 2.40MHz双踪示波器一台 3.DDS信号源一台 三、实验原理 对于一个系统特性的研究,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是研究它的输入输出关系,即在一特定的输入信号下,系统对应的输出响应信号。因而对信号的研究是对系统研究的出发点,是对系统特性观察的基本手段与方法。在本实验中,将对常用信号和特性进行分析、研究。 信号可以表示为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函数,在这里仅对一维信号进行研究,自变量为时间。常用信号有:指数信号、正弦信号、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复指数信号、Sa(t)信号、钟形信号、脉冲信号等。 1、信号:指数信号可表示为f(t)=Ke at。对于不同的a取值,其波形表现为不同的形式,如下图所示: 图1―1 指数信号 2、信号:其表达式为f(t)=Ksin(ωt+θ),其信号的参数:振幅K、角频率ω、与初始相位θ。其波形如下图所示:

图1-2 正弦信号 3、指数衰减正弦信号:其表达式为其波形如下图: 图1-3 指数衰减正弦信号 4、Sa(t)信号:其表达式为:。Sa(t)是一个偶函数,t= ±π,±2π,…,±nπ时,函数值为零。该函数在很多应用场合具有独特的运用。其信号如下图所示:

图1-4 Sa(t)信号 5、钟形信号(高斯函数):其表达式为:其信号如下图所示: 图1-5 钟形信号 6、脉冲信号:其表达式为f(t)=u(t)-u(t-T),其中u(t)为单位阶跃函数。其信号如下图所示: 7、方波信号:信号为周期为T,前T/2期间信号为正电平信号,后T/2期间信号为负电平信号,其信号如下图所示 U(t)

信号发生器设计---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6V,正弦波U p-p>1V。 p-p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用仪器测量上升时间,三角波r△<2%,正弦波r <5%。(计算参数) ~ 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差模传输特性)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 应接近晶体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m 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图5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关系 在图4中,RP 1调节三角波的幅度,RP 2调整电路的对称性,并联电阻R E2用来减小差分放大器的线性区。C 1、C 2、C 3为隔直电容,C 4为滤波电容,以滤除谐波分量,改善输出波形。取Ic2上面的电流(看输出) 波形发生器的性能指标: ①输出波形种类:基本波形为正弦波、方波和三角波。 ②频率范围:输出信号的频率范围一般分为若干波段,根据需要,可设置n 个波段范围。(n>3) ③输出电压:一般指输出波形的峰-峰值U p-p 。 ④波形特性:表征正弦波和三角波特性的参数是非线性失真系数r ~和r △;表征方波特性的参数是上升时间t r 。 四、电路仿真与分析 实验仿真电路图如图

时域离散信号的产生与基本运算

实验一 时域离散信号的产生与基本运算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常用的时域离散信号及其特点。 2、掌握MATLAB 产生常用时域离散信号的方法。 3、掌握时域离散信号简单的基本运算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自己设定参数,分别表示并绘制单位抽样序列、单位阶跃序列、正弦序列、 实指数序列、随机序列。 2、自己设定参数,分别表示并绘制信号移位、信号相加、信号相乘、信号翻转、 信号和、信号积、信号能量。 3、已知信号 (1) 描绘)(n x 序列的波形。 (2) 用延迟的单位脉冲序列及其加权和表示)(n x 序列。 (3) 描绘以下序列的波形:)2()(),2(2)(),2(2)(321n x n x n x n x n x n x -=+=-= 三、实现步骤 1、自己设定参数,分别表示并绘制单位抽样序列、单位阶跃序列、正弦序列、 实指数序列、随机序列。 (1)单位抽样序列 程序: x=zeros(1,10);

x(2)=1; stem(x,'filled') axis([0,10,-0.2,1]); title('μ¥??3é?ùDòáD'); -0.20 0.2 0.4 0.6 0.8 图 1 (2)单位阶跃序列 程序: N=10; u=ones(1,N); stem(u,'filled') axis([-10,10,0,1]); title('μ¥???×??DòáD');

0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单位阶跃序列 图 2 (3)正弦序列 程序: x=-20:1:20; y=sin(0.2*pi.*x+0.5*pi); stem(x,y,'filled'); axis([-20,20,-2,2]); title('?y?òDòáD');

北京理工大学信号与系统实验实验报告

实验1 信号的时域描述与运算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信号的MATLAB表示及其可视化方法。 2. 掌握信号基本时域运算的MA TLAB实现方法。 3. 利用MA TLAB分析常用信号,加深对信号时域特性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与方法 1. 连续时间信号的MATLAB表示 连续时间信号指的是在连续时间范围内有定义的信号,即除了若干个不连续点外,在任何时刻信号都有定义。在MATLAB中连续时间信号可以用两种方法来表示,即向量表示法和符号对象表示法。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MATLAB并不能处理连续时间信号,在MATLAB中连续时间信号是用等时间间隔采样后的采样值来近似表示的,当采样间隔足够小时,这些采样值就可以很好地近似表示出连续时间信号,这种表示方法称为向量表示法。表示一个连续时间信号需要使用两个向量,其中一个向量用于表示信号的时间范围,另一个向量表示连续时间信号在该时间范围内的采样值。例如一个正弦信号可以表示如下: >> t=0:0.01:10; >> x=sin(t); 利用plot(t,x)命令可以绘制上述信号的时域波形,如图1所示。 如果连续时间信号可以用表达式来描述,则还可以采用符号表达式來表示信号。例如对于上述正弦信号,可以用符号对象表示如下: >> x=sin(t); >> ezplot(X); 利用ezplot(x)命令可以绘制上述信号的时域波形 Time(seconds) 图1 利用向量表示连续时间信号

t 图 2 利用符号对象表示连续时间信号 sin(t) 2.连续时间信号的时域运算 对连续时间信号的运算包括两信号相加、相乘、微分、积分,以及位移、反转、尺度变换(尺度伸缩)等。 1)相加和相乘 信号相加和相乘指两信号对应时刻的值相加和相乘,对于两个采用向量表示的可以直接使用算术运算的运算符“+”和“*”来计算,此时要求表示两信号的向量时间范围和采样间隔相同。采用符号对象表示的两个信号,可以直接根据符号对象的运算规则运算。 2)微分和积分 对于向量表示法表示的连续时间信号,可以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信号的微分和积分。这里微分使用差分来近似求取的,由时间向量[N t t t ,,,21?]和采样值向量[N x x x ,,,21?]表示的连续时间信号,其微分可以通过下式求得 1,,2,1,|)('1-?=?-≈ +=N k t x x t x k k t t k 其中t ?表示采样间隔。MA TLAB 中用diff 函数来计算差分 k k x x -+1。 连续时间信号的定积分可以由MATLAB 的qud 函数实现,调用格式为 quad ('function_name',a,b) 其中,function_name 为被积函数名,a 、b 为积分区间。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波形发生器实验报告)

信号发生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加深对集成运算放大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2、掌握用运算放大器构成波形发生器的设计方法。 3、掌握波形发生器电路调试和制作方法 。 二、设计任务 设计并制作一个波形发生电路,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 三、具体要求 (1)可以同时输出正弦、方波、三角波三路波形信号,波形人眼观察无失真。 (2)利用一个按钮,可以切换输出波形信号。。 (3)频率为1-2KHz 连续可调,波形幅度不作要求。 (4)可以自行设计并采用除集成运放外的其他设计方案 (5)正弦波发生器要求频率连续可调,方波输出要有限幅环节,积分电路要保证电路不出现积分饱和失真。 四、设计思路 基本功能:首先采用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产生正弦波,然后通过整形电路(比较器)将正弦波变换成方波,通过幅值控制和功率放大电路后由积分电路将方波变成三角波,最后通过切换开关可以同时输出三种信号。 五、具体电路设计方案 Ⅰ、RC 桥式正弦波振荡器 图1 图2 电路的振荡频率为:RC f π21 0= 将电阻12k ,62k 及电容100n ,22n ,4.4n 分别代入得频率调节范围为:24.7Hz~127.6Hz ,116.7Hz~603.2Hz ,583.7Hz~3015Hz 。因为低档的最高频率高于高档的最低频率,所以符合实验中频率连续可调的要求。 如左图1所示,正弦波振荡器采用RC 桥式振荡器产生频率可调的正弦信号。J 1a 、J 1b 、J 2a 、J 2b 为频率粗调,通过J 1 J 2 切换三组电容,改变频率倍率。R P1采用双联线性电位器50k ,便于频率细调,可获得所需要的输出频率。R P2 采用200k 的电位器,调整R P2可改变电路A f 大小,使得电路满足自激振荡条件,另外也可改变正弦波失真度,同时使正弦波趋于稳定。下图2为起振波形。

离散信号的产生及运算

离散信号的产生及运算

实验一离散信号的产生及运算 一.实验目的: 1.复习和巩固数字信号处理中离散信号的产生和运算 2.学习和掌握用MATLAB 产生离散信号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用MATLAB 对离散信号进行运算 二.实验原理 1.用MATLAB 函数产生离散信号 信号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最基本内容。没有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就没了工作对象。MATLAB7.0 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函数,用来产生常用的信号波形。例如,三角函数(sin,cos), 指数函数(exp),锯齿波函数(sawtooth), 随机数函数(rand)等。 ⑴产生被噪声污染的正弦信号 用随机数函数产生污染的正弦信号。 ⑵产生单位脉冲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 按定义,单位脉冲序列为 0 0 0 1, ( ) 0,n n n n n n 单位阶跃序列为 。 0 0 0 1, ( ) 0,n n u n n n n ⑶矩形脉冲信号:在MATLAB 中用rectpuls 函数来表示,其调用形式为: y=rectpuls(t,width),用以产生一个幅值为1,宽度为width,相对于t=0 点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的横坐标范围由向量t 决定,是以t=0 为中心向左右各展开width/2 的范围,width 的默认值为1。 例:以t=2T(即t-2×T=0)为对称中心的矩形脉冲信号的MATLAB 源程序如下:(取T=1) t=0:0.001:4; T=1; ft=rectpuls(t-2*T,2*T); plot(t,ft);grid on; axis([0 4 –0.5 1.5]); ⑷周期性矩形波(方波)信号在MATLAB 中用square 函数来表示,其调用形式为:y=square(t,DUTY),用以产生一个周期为2π、幅值为±1 的周期性方波信号,其中的DUTY 参数表示占空比,即在信号的一个周期中正值所占的百分比。例如频率为30Hz 的周期性方波信号的MATLAB 参考程序如下: t=-0.0625:0.0001:0.0625; y=square(2*pi*30*t,75); plot(t,y);axis([-0.0625 0.0625 –1.5 1.5]);grid on ; 2.MATLAB 中信号的运算 乘法和加法:离散信号之间的乘法和加法,是指它的同序号的序列值逐项对应相乘和相加。

信号与系统实验(新)

信号与系统实验 实验1 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 一、实验目的 1、观察和测量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波形和有关参数,并 研究其电路元件参数变化对响应状态的影响; 2、掌握有关信号时域的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说明 实验如图1-1所示RLC串联电路的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电路连接图,图1

用周期方波通过微分电路后得到的尖顶脉冲代替冲激信号。 三、实验内容 1、阶跃响应波形观察与参数测量 设激励信号为方波,其幅度为1.5V 峰峰值,频率为500Hz 。 实验电路连接图如图1-1(a )所示。 ① 连接如图1-1所示 ② 调整激励源信号为方波,调节频率旋钮,使f=500Hz ,调节幅度旋钮, 使信号幅度为1.5V 。(注意:实验中,在调整信号源的输出信号的参数时,需连接上负载后调节) ③ 示波器CH1接于TP909,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路分别工作于欠阻尼、 临界和过阻尼三种状态,并将实验数据填入表格1-1中。 ④ TP908为输入信号波形的测量点,可把示波器的CH ·接于TP908上,便 于波形比较。 表1-1 注:描绘波形要使三状态的X 轴坐标(扫描时间)一致。 2、冲激响应的波形观察 冲激信号是由阶跃信号经过微分电路而得到。 实验电路如图1—1(b )所示。 参数测量 波形观察 欠阻尼状态 临界状态 过阻尼状态 状态 参数测量 R< Tr= Ts= δ= R= Tr= R>

①将信号输入接于P905。(频率与幅度不变); ②将示波器的CH1接于TP906,观察经微分后响应波形(等效为冲激激 励信号); ③连接如图1-1(b)所示 ④将示波器的CH2接于TP909,调整滑动变阻器,使电路分别工作于欠 阻尼、临界和过阻尼三种状态 ④观察TP909端三种状态波形,并填于表1-2中。 表1-2 表中的激励波形为在测量点TP906观察到的波形(冲激激励信号)。 四、实验报告要求 1、描绘同样时间轴阶跃响应与冲激响应的输入、输出电压波形时, 要标明信号幅度A、周期T、方波脉宽T1以及微分电路的τ值。 2、分析实验结果,说明电路参数变化对状态的影响。 五、实验设备 双踪示波器 1 台 信号系统实验箱 1台 上升时间t r :y(t)从0.1到第一次达到0.9所需时间。 峰值时间t p :y(t)从0上升y max 所需的时间。 调节时间t s :y(t)的振荡包络线进入到稳态值的% 5 误差范围所需的时间。 激励波形 响应波形 欠阻尼状态临界状态过阻尼状态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终)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王晟尧学号:6102215054专业班级:通信152班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实验成绩: 信号发生器设计 一、设计任务 设计一信号发生器,能产生方波、三角波和正弦波并进行仿真。 二、设计要求 基本性能指标:(1)频率范围100Hz~1kHz;(2)输出电压:方波U p-p≤24V,三角波U p-p=6V,正弦波U p-p>1V。 扩展性能指标:频率范围分段设置10Hz~100Hz, 100Hz~1kHz,1kHz~10kHz;波形特性方波t r<30u s(1kHz,最大输出时),三角波r△<2%,正弦波r~<5%。三、设计方案 信号发生器设计方案有多种,图1是先产生方波、三角波,再将三角波转换为正弦波的组成框图。 图1 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 主要原理是:由迟滞比较器和积分器构成方波——三角波产生电路,三角波在经过差分放大器变换为正弦波。方波——三角波产生基本电路和差分放大器电路分别如图2和图4所示。 图2所示,是由滞回比较器和积分器首尾相接形成的正反馈闭环系统,则比较器A1输出的方波经积分器A2积分可得到三角波,三角波又触发比较器自动翻转形成方波,这样即可构成三角波、方波发生器。其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

图2 方波和三角波产生电路 图3 比较器传输特性和波形 利用差分放大器的特点和传输特性,可以将频率较低的三角波变换为正弦波。其基本工作原理如图5所示。为了使输出波形更接近正弦波,设计时需注意:差分放大器的传输特性曲线越对称、线性区越窄越好;三角波的幅值V 应接近晶 m 体管的截止电压值。 图4 三角波→正弦波变换电路

DSP实验报告――离散信号的产生及运算 精

离散信号的产生及运算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复习和巩固数字信号处理中离散信号的产生和运算 2、学习和掌握用MATLAB产生离散信号的方法 3、学习和掌握用MATLAB对离散信号进行运算 二、实验原理: 1.用MATLAB函数产生离散信号 信号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最基本内容。没有信号,数字信号处理就没了工作对象。MATLAB7.0内部提供了大量的函数,用来产生常用的信号波形。例如,三角函数(sin,cos),指数函数(exp),锯齿波函数(sawtooth), 随机数函数(rand)等。 1 产生被噪声污染的正弦信号 用随机数函数产生污染的正弦信号。 2 产生单位脉冲序列和单位阶跃序列 按定义,单位脉冲序列为

单位阶跃序列为 。 3 矩形脉冲信号:在MATLAB 中用rectpuls 函数来表示,其调用形式为: y=rectpuls(t,width,用以产生一个幅值为1,宽度为width,相对于t=0 点左右对称的矩形波信号,该函数的横坐标范围由向量t 决定,是以t=0 为中心向左右各展开width/2 的范围,width 的默认值为1。 例:以t=2T(即t-2×T=0为对称中心的矩形脉冲信号的MATLAB 源程序如下:(取T=1) t=0:0.001:4; T=1; ft=rectpuls(t-2*T,2*T; plot(t,ft;grid on; axis([0 4 –0.5 1.5]; 4 周期性矩形波(方波)信号在MATLAB 中用square 函数来表示,其调用形 式为:y=square(t,DUTY,用以产生一个周期为2π、幅值为±1 的周期性方

信号与系统实验

序列号:__ 信号与系统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信号与系统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班别电子信息工程1班 学号 3116002166 学生姓名陈俊杰 指导教师黄国宏 2018年6月15日

目录 实验二LTI系统的响应 (1) 一、实验目的 (1) 二、实验原理 (1) 三、实验内容 (3) 四、程序清单及实验结果 (4) 五、实验总结 (13) 实验三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14) 二、实验原理 (14) 三、实验内容 (17) 四、程序清单及实验结果 (17) 五、实验总结 (25) 实验五连续信号与系统的S域分析 一、实验目的 (26) 二、实验原理 (26) 三、实验内容 (27) 四、程序清单及实验结果 (28) 五、实验总结 (36)

实验二 LTI 系统的响应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连续时间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阶跃响应的意义及求解方法 2. 熟悉连续(离散)时间系统在任意信号激励下响应的求解方法 3. 熟悉应用MATLAB 实现求解系统响应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连续时间系统 对于连续的LTI 系统,当系统输入为f (t ),输出为y (t ),则输入与输出之间满足如下的线性常系数微分方程:() ()00()()n m i j i j i j a y t b f t ===∑∑,当系统输入为单位冲激信号δ(t )时产生的零状态响应称为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用h(t)表示。若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ε(t )时,系统产生的零状态响应则称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记为g(t),如下图所示。 系统的单位冲激响应h (t )包含了系统的固有特性,它是由系统本身的结构及参数所决定的,与系统的输入无关。我们只要知道了系统的冲激响应,即可求得系统在不同激励下产生的响应。因此,求解系统的冲激响应h(t )对我们进行连续系统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MATLAB 中有专门用于求解连续系统冲激响应和阶跃响应, 并绘制其时域波形的函数impulse( ) 和step( )。如果系统输入为f (t ),冲激响应为h(t),系统的零状态响应为y (t ),则有:()()()y t h t f t =*。 若已知系统的输入信号及初始状态,我们便可以用微分方程的经典时域求解方法,求出系统的响应。但是对于高阶系统,手工计算这一问题的过程非常困难和繁琐。 在MATLAB 中,应用lsim( )函数很容易就能对上述微分方程所描述的系统的响应进行仿真,求出系统在任意激励信号作用下的响应。lsim( )函数不仅能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报告之实验数据表)

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 【实验目的】 1. 了解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波形及正确设置参数的方法。 3. 学习用示波器观察测量信号波形的电压参数和时间参数。 4. 通过李萨如图形学习用示波器观察两个信号之间的关系。 【实验仪器】 1. 示波器DS5042型,1台。 2. 函数信号发生器DG1022型,1台。 3. 电缆线(BNC 型插头),2条。 【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利用示波器观测信号的电压和频率 (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1所示的正余弦波形,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1 函数信号发生器生成的正、余弦信号的波形 学生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上课时间 第 周 节

(2)用示波器对图1-1中所示的正余弦波形进行测量并填写下表 表1-1 正余弦信号的电压和时间参数的测量 电压参数(V)时间参数 峰峰值最大值最小值频率(Hz)周期(ms)正弦信号 3sin(200πt) 余弦信号 3cos(200πt) 2. 用示波器观测函数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正余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 (1)参照“实验1 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原理及使用(实验指导书)”相关内容,产生如图1-2所示的正余弦波形的李萨如图形,调节并正确显示在示波屏上。 图1-2 正弦信号3sin(200πt)和余弦信号3cos(200πt)的李萨如图形 3. 观测相同幅值、相同频率、不同相位差条件下的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 (1)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45o),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2)在函数信号发生器CH1通道产生的正弦信号3sin(200πt)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CH2通道产生正弦信号3sin(200πt+135o),观测并记录两正弦信号的李萨如图形于图1-3中。

信号发生器实验报告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 信 号 发 生 器 实 验 报 告

一、 产品分析及市场调查 信号发生器广泛应用于电子工程、通信工程、自动控制、遥测控制、测量仪器、仪表和计算机等技术领域。采用集成运放和分立元件相结合的方式,利用迟滞比较器电路产生方波信号,以及充分利用差分电路进行电路转换,从而设计出一个能变换出三角波、正弦波、方波的简易信号发生器。通过对电路分析,确定了元器件的参数,并利用protuse 软件仿真电路的理想输出结果,克服了设计低频信号发生器电路方面存在的技术难题,使得设计的低频信号发生器结构简单,实现方便。该设计可产生低于10 Hz 的各波形输出,并已应用于实验操作。 信号发生器一般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电压波形的电路或者仪器。电路形式可以采用由运放及分离元件构成;也可以采用单片集成函数发生器。这里,采用分立元件设计出能够产生3种常用实验波形的信号发生器,并确定了各元件的参数,通过调整和模拟输出,该电路可产生频率低于10 Hz 的3种信号输出,具有原理简单、结构清晰、费用低廉的优点。该电路已经用于实际电路的实验操作。 原理框架图: 二、电源硬件电路图的设计 (1)单片机的选择 根据初步设计方案的分析,设计这样的一个简单的应用系统,可以选择带有EPROM 的单片机,应用程序直接存贮在片内,不用在外部扩展程序存储器,电路可以简化。ATMEL 公司生产的AT89C 系列单片机,AT89C 系列与C51系列的单片机相比有两大优势:第一,片内程序存储器采用闪存存储器,使程序的写入更加方便;第 “+”“-”键 单片机控制部分 DAC 输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