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病理生理学:第十章 心肌缺血预处理

高级病理生理学:第十章 心肌缺血预处理
高级病理生理学:第十章 心肌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预处理

第一节预处理的概述

一.预处理的概念

缺血是造成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严重时可引起细胞坏死。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短暂缺血会引起心肌可逆性损伤,并使心肌难以承受再次缺血,反复多次的缺血发作可造成累积性心肌损伤甚至心肌梗死。1986年Murry等报道,短暂夹闭狗冠状动脉左旋支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4次后,持续夹闭左旋支40 min,再灌注3 h,可使心肌梗死面积比单纯夹闭左旋支40 min,再灌注3 h组减少75%,而局部血流量并无明显变化,从而首次提出了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re-C)的概念: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激发自身的适应性反应,使心肌对随后发生的持续性缺血的耐受力提高,对随后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明显保护作用的一种适应性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但更新了以往的认识,而且为缺血心肌的保护尤其是激发机体内源性抗损伤机制开辟了新思路,迅速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预处理的特点

(一)有限记忆性若预处理与长时间缺血的间隔时间从10min延长至1~2个小时,心肌细胞将不再“记忆”它曾被预处理过,故保护作用将随之消失。

(二)双时相性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在时间上呈现2个不连续的时相变化。

1.早期保护作用(early protection) 早期保护作用是短暂缺血后即刻出现的保护作用,又称经典保护反应,是延迟阶段保护作用的基础。它发生迅速,一般在预处理后2小时内发生,保护作用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消失。一般而言,首次预处理后1-5 min即可显现保护效应,其持续时问因动物种属而异,兔30-60 min,猪、大鼠约60 min,狗90-120 min。早期保护作用的意义主要在于延迟了缺血心肌发生坏死的时间。例如,正常狗心肌缺血20 min 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但经预处理后,需缺血40 min才出现坏死表现,这为挽救缺血心肌赢得了宝贵时间。

2.延迟保护作用(delayed protection) 指在预处理后24 h出现的保护作用。没有初始短暂阶段的保护作用,不可能发生延迟阶段的耐受。1992年Yamashita

等首先报道,狗经经典I-Pre-C后夹闭冠状动脉前降支90 rain,再灌注5 h,心肌保护作用在I-Pre-C后即刻出现,12 h消失,24 h重现。随后在狗、兔、鼠和猪心脏均证实I-Pre-C存在延迟保护作用,又称为第二保护窗口(second window of protection)。与早期保护作用相比,延迟保护作用的强度较弱,在狗和兔,预处理后24 h延迟保护作用降低心肌梗死范围的幅度为47%和45%,但延迟保护作用的持续时间较长,狗至少可持续48 h,10 d后完全消失,大鼠预处理后24 h 出现延迟保护作用可持续2-4 d,因而可能具有更大的实用价值。

㈢非特异性利用反复短暂的I/R激发细胞内源性自我保护机制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适用于整体及器官水平的研究,在心外科亦有潜在的应用前景。除短暂I/R外,尚有许多方法可以诱导I-Pre-C的保护现象,包括冠脉结扎,乏

氧血灌流心脏,高速率起搏心脏,增加心肌耗0

2而引起瞬时缺血,腺苷受体A

1

激动剂,急性容量超负荷造成的心肌短时间张力增强,细菌内毒素预处理等。例如,一定时间的缺氧/复氧预处理不但可以用于整体、器官水平的研究,还可在组织和细胞水平研究预处理的现象及其机制;快速起搏预处理因增加耗氧使心肌相对缺血可诱导预处理的保护作用,较多用于预处理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当然,给予亚致损伤量的药物(如内毒素减毒衍生物、去甲肾上腺素、内皮素等)造成组织损伤,以增强机体对后续长期缺血或其他有害刺激的耐受力的方法称为药物预处理,因其方法简单易行,且便于控制剂量,故有着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将动物置于42℃温热环境或用42℃液体灌流心脏进行温度预处理(热休克)亦可激发机体内应激蛋白的生成,减轻组织的损伤。此外,还有学者采用能量应激预处理、牵张预处理等方法,这表明启动预处理保护作用的因素是非特异性的。预处理的方法各不相同,但对心脏发挥的保护作用十分相似,主要表现在:心肌梗死面积的减少;心肌收缩、舒张功能的恢复;心律失常发生率的降低。

㈣普遍性预处理是生物界存在的一种普遍规律,具有种属、器官及预处理方法的普遍性。预处理可在多种不同种属动物中看到,但到达保护作用的阈值不同,例如狗、猪、家兔、大鼠、人等。目前已经发现,预处理保护现象不仅限于心脏,在肠道、肝、肾、脑、骨骼肌及相应组织的血管床均存在着预处理保护效应,这说明预处理是机体对较轻损伤性刺激产生的一种内源性自我保护反应,其保护作用具有器官普遍性,是广泛存在于人体和多种动物的不同器官组织的普

遍的生物学现象。此外,研究表明可以达到预处理效应的方法很多,它们均能发挥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且可使用于不同脏器。

㈤时间特性激发I-Pre-C保护所需的I/R时间和次数因动物的种属而有差异。一般认为,一次性缺血的时间为2-5 min。低于2 min的短暂缺血所激发的I-Pre-C保护作用十分有限,超过5 min的缺血并不能增强I-Pre-C的效果,而且超过10 min的缺血已可造成兔心肌局灶性坏死,但在较大的哺乳动物如狗,亦有1次缺血15 min可以产生I-Pre-C效应的报道。短暂缺血后再灌注持续的时间也可以影响预处理的效果。通常采用的再灌注时间是5-10 min,在这个范围内激发的I-Pre-C保护作用最明显,如再灌注时间超过30 min,I-Pre-C的保护作用减弱;超过90-120 min,I-Pre-C的保护作用几乎不再出现。反复短暂I/R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强I-Pre-C的保护作用,并避免因缺血时间过长对心肌造成不可逆的损伤。例如,2次2 min短暂缺血减少随后30 min持续缺血造成的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与1次5min缺血产生的保护作用相似,在狗最多有5 min缺血后10 rain 再灌注重复12次产生I-Pre-C保护的报道。但亦有学者认为1次适宜的激发与多次I/R产生的保护作用并无区别,盲目增加预处理次数并不一定能产生累加性保护效应,而且过多反复短暂I/R有可能因细胞膜受体的减敏(desensitization)降低或消除I-Pre-C的效果。一般而言,短暂I/R以重复2-4次较为适宜。

第二节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短暂的缺血预处理作为一种损伤性应激原能够迅速有效地调动心肌自身的适应性反应,提高心肌对后续长时间缺血的耐受性。I-Pre-C的保护作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

降低持续性缺血造成的心肌梗死范围是I-Pre-C最经典的保护作用。尽管短暂I/R的时间与次数有所不同,I-Pre-C可使狗40-60 min缺血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70%-92%;兔30 min缺血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38%-9l%;猪60 min缺血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78%;离体大鼠心脏30 min缺血后心肌梗死面积减少89%。I-Pre-C显著地延迟心肌细胞坏死的作用是目前任何药物或其他措施难以比拟的。但需注意:I-Pre-C能延迟而不是防止心肌细胞坏死的发生。

(二) 减轻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等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动物实验

表明,在体大鼠心脏经3 min I-Pre-C后,可使结扎冠状动脉30 min后再灌注的心律失常次数从对照组的(1 046士196)次减少到(76±44)次,其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发生率分别从100%与75%降低到50%与7%。I-Pre-C亦可减轻狗、猪和兔心持续I/R后的心律失常。I-Pre-C减轻心律紊乱的作用表现在使再灌注早期心律失常的绝对数量减少,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但不是使心律失常的发生时间后移。

(三) 改善心肌的收缩、舒张功能

短时间心肌缺血,血流恢复后心肌舒缩功能并不能迅速恢复,在一段时间内处于功能抑制状态,这种可逆性心肌功能低下称为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缺血可因心肌顿抑引起心肌收缩抑制,亦可因心肌坏死造成收缩成分不可逆损伤而导致心功能障碍。I-Pre-C可明显减轻I/R引起的心脏收缩功能降低,提高左心室±dp/dt max,改善左心室舒张期末压力,增强心肌收缩力。目前尚难以区分I-Pre-C改善I/R后心肌功能是通过减轻可逆性心肌顿抑或不可逆性心肌坏死,还是两者兼而有之。有学者认为心肌顿抑可能通过抑制ATP消耗参与预处理的保护作用。但是,结扎狗冠状动脉5 min能启动预处理保护机制,却不会引起心肌顿抑;I-Pre-C的早期保护作用一般持续2-3 h,心肌顿抑则需更长的时间才能恢复;5 min缺血可使兔心抗缺血坏死的时间延长30 min,但此期心肌顿抑并无明显改善。这提示I-Pre-C保护与心肌顿抑之间可能没有直接关系。I-Pre-C能显著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提示持续I/R后心功能的改善至少部分是由于减轻了心肌坏死所致。I-Pre-C还能改善缺血心肌的代谢状况,使心肌ATP含量增高,乳酸生成减少;显著减轻心肌超微结构的不可逆损伤,减少心肌细胞内酶的漏出。亦有研究表明I-Pre-C还可减轻血管内皮的损伤,改善再灌注后的心肌微循环。

(四)改善心肌的能量代谢

多次研究表明经过I-Pre-C,心肌ATP的含量明显增加;在随后的较长时间的缺皿中,其ATP的消耗也明显减少;换言之I-Pre-C化的心肌ATP储备显著增多,使心肌细胞可以承受较长时间的缺血打击而维持其活力,不致于迅速发生死亡。与此同时,研究还发现I-Pre-C可使心肌糖原储备减少,因此,在随后的持续性缺血中无氧代谢所产生的乳酸显著减少,使心肌酸中毒减轻。此外,在I-Pre-C过程中与短暂缺血伴随的再灌注可以冲洗缺血期产生的大量H+、NH、无机磷酸盐等代谢产物,有助于增加心肌代谢的稳定性。

由此可见,I-Pre-C化的心肌之所以对缺血的耐受力增大,心肌细胞存活时间延长与其ATP的保存较好,代谢产物(如乳酸)堆积较少有关;在心肌缺血的情况下ATP得到较好的保存,主要是减少了ATP的消耗,而不是产生增多。例如:用核磁共振(NIVIR)法研究I-Pre-C过程的能量代谢变化,发现短暂缺血后心肌ATP、磷酸肌酸(CP)显著减少,随后5min的再灌注引起CP浓度反跳到对照值的115%,ATP恢复至对照的84%,心肌细胞内pH值恢复至正常水平。在持续缺血5-10min时,I-Pre-C组CP含量显著高于非I-Pre-C组;在持续缺血15 -20min 时,I-Pre-C组ATP含量显著高于非I-Pre-C组,而心肌细胞内H+浓度明显低于非I-Pre-C组。

第三节预处理的保护机制

I-Pre-C保护的机制十分复杂,目前尚未阐明。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I-Pre-C的机制研究取得长足的发展,其中很多学说已得到充分的研究和肯定,如腺苷受体学说、PKC信号通道学说、K ATP通道学说、抗氧化酶及iNOS学说、NF-kB信号转导机制学说等。近年来,人们以内源性保护介质为起点,以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为中心,以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 ATP通道)为终点,经过潜心研究逐渐形成了“触发剂-调节介质-终末效应器”的理论体系,初步认定作为心肌缺血预处理的保护机制。

一、触发剂

触发剂又称触发因子,是预缺血处理在局部释放的代谢物和受体激活物。其中代谢物包括腺苷、缓激肽、一氧化氮、反应性氧族(活性氧)等;受体激活物包括内皮素、血管紧张素Ⅱ、去甲肾上腺素、阿片肽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激活受体(主要是G蛋白耦联受体),通过G蛋白-磷脂酶C(D)-蛋白激酶C途径驱动一个信号瀑布,最终激活调节介质。

(一)腺苷

1.腺苷的生成腺苷(adenosine)是ATP的分解产物(图10-1)。在正常情况下,心肌细胞内腺苷主要由S-腺苷同型半胱氨酸水解生成,催化此代谢途径的酶对组织氧张力的变化不敏感。在缺血、缺氧的条件下,胞质5’-核苷酸酶活性增加,加速腺苷酸分解,AMP去磷酸生成腺苷成为重要途径。在细胞内生成的腺苷经核苷酸载体转运至组织间隙。

2.腺苷受体及其亚型的激活腺苷受体共有5种亚型,A l、A2a、A2b、A3和A4。A l受体与对百日咳毒素敏感的G蛋白相耦联。在心房,A1受体通过依赖和非依赖cAMP的方式介导负性变时和负性变力作用,减弱儿茶酚胺对心脏的刺激。A1受体还介导K+通道的激活。心脏A3受体激活可减少cAMP生成,但A3受体的作用是否是Gi蛋白介导的尚未定论。已经证实鸡和豚鼠心室肌细胞存在A2受体亚型,其与A l受体激活抑制cAMP生成的作用相反,A2受体亚型与Gs相连,刺激cAMP生成。冠脉血管平滑肌可表达高亲和力的A2a受体,其经Gs增加cAMP水平,引起血管舒张。冠脉内皮细胞可表达低亲和力的A2b受体,它通过Gs增加cAMP水平,可能参与内皮细胞间隙连接的调节。

图10-1 心肌细胞腺苷的生成途径

腺苷受体激活在预处理保护机制中起重要作用。1991年Liu等首先报道采用非特异性腺苷受体阻断剂8PT(8-sulphophenyhheophylline)和PD115 199可以消除兔心I-Pre-C的保护作用。狗心4次5 min I/R预处理,持续缺血后再灌注即刻、10 min及30 rain时,冠状静脉内腺苷含量分别比单纯I/R组升高2、2.7和2.1倍。给狗经冠状动脉输入外源性腺苷,可以明显减轻单纯I/R引起的心肌坏死。实验结果表明,短暂缺血可使腺苷水平较正常增加几倍,通过腺苷受体诱导I-Pre-C的保护作用。在狗、猪及兔心给予A1受体激动剂可以模拟I-Pre-C的保护效应。近年的研究还证明:A3受体激动剂可使兔心肌梗死面积缩小,培养的心肌细胞的坏死程度减轻,使用A3受体阻断剂可使I-Pre-C的保护作用减弱或消

失;应用A2受体激动剂则不产生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这些结果说明腺苷受体A1与A3的激活是预处理保护机制的重要环节,其中A3受体激活启动了I-Pre-C的保护,与A1受体发挥协同作用;A2受体激活抑制了ET释放,扩张了冠脉血管,改善心肌的血流供应,为I-Pre-C的保护提供保障;A1受体激活进一步强化了I-Pre-C的保护,与A3受体发挥协同作用,既参与早期保护效应,又参与了延迟保护效应。有趣的是尽管大鼠心脏也存在着明显的I-Pre-C现象,但阻断腺苷受体却不能消除I-Pre-C的保护效应,这提示虽然预处理保护是普遍的生物学现象,但其机制存在着种属差异,腺苷受体激活是其重要的但不是惟一的触发环节。

3.腺苷对心脏的保护机制激活腺苷受体对心肌保护的具体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涉及的途径有:①改善心肌能量代谢腺苷可使冠脉血管扩张,增加心肌供氧;而A1受体介导的负性变力作用又可以减少心肌氧耗,有利于维持供氧与需氧的平衡;腺苷对心肌糖代谢也有多方面的影响,例如腺苷可增加心肌对葡萄糖的摄取、刺激糖酵解及增加葡萄糖氧化等,这些均有利于I/R时ATP的补充和高能磷酸物质的保存。能量代谢的改善提高了心肌对长时间缺血和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②对抗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有学者认为腺苷对心肌的保护作用部分是由于其对抗儿茶酚胺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实现的。心肌缺血刺激大量儿茶酚胺释放,增加心肌耗氧而加重心肌损伤。腺苷可抑制儿茶酚胺的释放,减轻α1和β受体兴奋的反应,特别是腺苷能影响β受体对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可能是内源性拮抗儿茶酚胺过度反应的机制之一。例如腺苷可减少儿茶酚胺对心肌L 型钙通道的开放,抑制细胞外Ca2+内流,减轻细胞内钙超载,从而保护心肌。亦有资料显示,腺苷可抑制心肌瞬时内向电流(cardiac transient inward current),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③激活ATP敏感的K+通道(ATP sensitive K+ channel,K A TP 通道) 动物实验显示,刺激心肌细胞A1受体可激活K+通道,抑制此通道可消除腺苷减少心肌梗死范围和改善顿抑心肌功能的保护作用,说明腺苷对心肌的保护作用至少部分是由K+通道介导的。④激活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 有学者报道,应用PKC抑制剂可消除预处理的保护作用,而在心肌持续缺血前给予PKC激动剂可模拟I-Pre-C对心脏的保护作用,表明PKC活化可能是腺苷受体激活产生预处理保护的下游机制之一。图10-2显示在兔心30 min持续缺血前给予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或多黏菌素B并不能改变心肌梗死范围,提示

持续缺血可能不引起PKC活化,PKC也不是造成心肌损伤的信号转导分子。心肌持续缺血前静脉给予腺苷受体激动剂R-PIA能明显减小心肌梗死范围,其保护作用可为staurosporine或多黏菌素B完全消除,说明腺苷受体激活产生的预处理保护作用需要PKC的活化。但是,目前尚无资料证实腺苷受体激活是如何活化PKC的。曾有报道,R-PIA可增加豚鼠乳头肌IP3含量,此作用可被A1受体阻断剂消除。⑤减轻超氧阴离子对心肌的损伤超氧阴离子大量生成是造成I/R 损伤的重要机制。有学者认为,腺苷能减少再灌注时超氧阴离子的生成而减轻心肌细胞的损伤。⑥减轻心肌炎症反应研究发现,腺苷可下调心肌TNFα mRNA、ICAM-1 mRNA的表达,抑制中性粒细胞(neutrophils)的激活、粘附、聚集,减少氧自由基的生成,同时减轻心肌的炎症反应。

图10-2 蛋白激酶C抑制剂对心肌梗死范围的影响

(二) 血管内皮源性介质

血管内皮源性介质主要有缓激肽(bradykinin)、前列环素(prostaglandin I

2)和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等,它们均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PGI

2

缺血引起组织pH降低,激活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纤维的激肽释放酶原,使之转变成激肽释放酶,后者引起内皮细胞释放缓激肽。其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上的缓激肽β

受体,诱发某些蛋白激酶C同构体迅速而短暂的易位,触发内皮细胞

2

释放PGI2和NO,发挥心肌保护效应。Feng等运用家兔离体心脏模型,在冠状动脉内給予缓激肽预处理,发现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再灌注后心肌功能显著

改善。Tang等研究发现,应用缓激肽β受体拮抗剂-HOEl40或蛋白激酶C阻断剂-多粘菌素B,可取消I-Pre-C的心肌保护效应。Schulz等实验研究表明,当給予单次缺血刺激或缺血时间较短时,缓激肽是必须的I-Pre-C触发因子;而在反复多次或较长的缺血刺激下,腺苷则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另外,有研究发现前列环素可能参与预处理的抗心律失常作用,但尚无证据说明其有减少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阻断L-Arg- NO代谢途径可以消除I-Pre-C的抗心律失常作用,冠脉局部注入美蓝阻断NO的作用亦可阻断I-Pre-C对狗心律失常的影响。这些结果提和NO可能是I-Pre-C抗心律失常的重要介质。干扰血管内皮源示缓激肽、PGI

2

性介质生成可以阻断I-Pre-C抗心律失常作用,但不能减少心肌梗死的范围。这些结果也提示,I-Pre-C的抗心律失常机制和抗心肌坏死机制可能不同。

Kim等报道,清醒犬10min冠状动脉阻塞,再灌注6h冠脉血管对内皮依赖性血管扩张剂的反应开始增加,1d~2d达到高峰,心肌NO含量亦同步上升,显示了冠脉eNOS(内皮型)及iNOS(诱导型)表达上调,证实了I-Pre-C的保护机制与冠脉NOS表达上调有关。Jones等实验证实了I-Pre-C能促进NO生成增加,升高的NO又刺激了NOSmRNA转录水平的升高,使延迟相中NO水平进一步上升,发挥心肌保护作用。另外,张峰等研究表明,在早期相NO水平增高主要由eNOS活性增强所致,它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环磷酸鸟苷(cGMP)水平升高,通过cGMP信号转导通路降低心肌耗氧、提高心肌供能及减轻细胞内钙超载而早期保护心肌;延迟相中NO水平的升高主要由iNOS活性增强所致,它与超氧阴离子结合形成过氧化亚硝基阴离子,经过其降解产生OH·,通过ROS-PKC信号转导通路产生延迟心肌保护效应。

(三) 反应性氧族

反应性氧族又称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在I-Pre-C期间,短暂的缺血、缺氧可诱导产生低水平的ROS,这不仅无害反可驱动I-Pre-C的保护效

通道的开放;另一方面低水平ROS 应。一方面低水平ROS可激活PKC,导致K

ATP

诱导机体内源性抗氧化剂(EMPG)的合成,加快体内自由基的清除,从而发挥保护心肌的作用。

(四) 去甲肾上腺素

大鼠心肌短暂缺血后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释放增加;小剂量

应用外源性去甲肾上腺素可代替I-Pre-C使鼠心再灌注期心功能损伤减轻;α1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苯肾上腺素也可启动鼠心的预处理机制;肾上腺素能激动剂增强兔心抗缺血损伤的能力可被α1受体拮抗剂阻断,用利血平预先耗竭突触前神经末梢去甲肾上腺素后,兔心I-Pre-C保护效应明显减弱。这些资料均提示短暂心肌缺血后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增加和α1受体激活可能参与I-Pre-C的保护作用。已有报道α1受体激动剂对离体大鼠心脏I/R的保护作用可为PKC抑制剂所阻断;α1受体激动剂可产生与短暂缺血刺激相同的促PKC由胞质向细胞膜转位激活的作用,提示α1受体的激活可能通过肌醇磷脂信号转导通路活化PKC,产生I-Pre-C的保护作用。也有学者报道苯肾上腺素并不能对鼠心肌I/R产生保护作用,α1受体拮抗剂prozasine不能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启动的心肌保护作用。

(五) 血管紧张素Ⅱ

应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灌流离体兔心能明显减轻30 min持续缺血后2 h再灌注后心肌梗死面积;采用ATl受体拮抗剂可阻断其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心肌细胞AngⅡ受体中的ATl亚型通过G蛋白耦联磷脂酶信号转导通路,介导PKC 的激活。AngⅡ可激活脂酶C(phospholipase C,PLC),在早期快速生成二磷脂酰甘油(DAG),继而激活PKC;AngⅡ亦可激活磷脂酶D,缓慢而持久地激活DAG,再激活PKC。

(六) 阿片肽

目前研究证实,阿片肽及其受体广泛参与了机体许多器官对缺血或缺氧损伤的保护。内源性阿片肽除中枢外,广泛存在于心肌细胞膜和血管壁上,对心血管功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阿片肽类物质参与I-Pre-C的机制可能是通过δ-阿片肽受体与G蛋白藕联,激活磷脂酶C或磷脂酶D,使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分解,生成二脂酰甘油(DAG)和三磷酸肌醇(IP3)。IP3可促进细胞内Ca2+释放,DAG可促进PKC活化,进而调节细胞的功能与代谢,最终产生对心肌的保护作用。Ho等研究发现,应用阿片受体激动剂-U50488H进行预处理,可以激活PKC 及增加HSP来增强心肌的保护作用。

此外,还有学者观察到用蕈毒碱M2受体激动剂处理兔心,可提高I/R时心肌ATP含量和改善心脏功能,应用阿托品可阻断此作用,提示乙酰胆碱类物质及M2受体也可能通过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了I-Pre-C的部分保护效应。

二、受体耦联G蛋白

G蛋白是由α、β、γ亚单位组成的异三聚体,对细胞膜受体与选择性效应蛋白之间的信号转导有重要的调节作用。按其亚单位的结构和功能,可分为Gs、Gi、Gq、G12 4个亚家族。腺苷受体、α1受体、AngⅡ受体等都属于G蛋白耦联受体,通过激活不同的G蛋白,产生多种生物学功能。

(一)Gi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实验表明,I-Pre-C时大鼠心肌Gs含量及其对腺苷酸环化酶的刺激作用均无明显变化,提示Gs可能不参与介导I-Pre-C的保护反应。腺苷A1和A3受体与Gi耦联,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活性,减少cAMP生成,产生I-Pre-C保护作用;亦可通过与Gi相连的K+通道,调节心肌功能。Thorton等应用百日咳毒素抑制Gi的活化,可以阻断兔心I-Pre-C的保护作用。有报道5 min短暂缺血可使狗心Gi功能抑制,随后的再灌注和再次缺血使Gi活性恢复甚至超过对照水平,间接提示Gi激活可能是I-Pre-C时受体信号转导系统的重要环节。用免疫印记法直接检测4大鼠心脏Gi蛋白的含量,表明持续30 min缺血或15 min再灌注可使Gαi2与Gαi3含量比非缺血对照组分别升高37%和42%,Gi对腺苷酸环化酶的抑制作用也增强。而经3次5min I/R预处理后,同样持续I/R组大鼠心脏Gi含量及功能与对照组相似,这提示大鼠心脏Gi蛋白的激活是I/R时介导腺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系统功能障碍和心功能异常的重要环节,而I-Pre-C的保护作用可能不是通过激活Gi实现的。但不能排除与腺苷受体相连的Gi激活也存在着种属差异性。

(二)Gq介导的细胞信号转导通路

α1受体和AngⅡ受体与Gq耦联,作用的效应蛋白是位于细胞膜上的磷脂酶C亚型。迄今已克隆出4种PLC-β亚型同工酶,称为β1、β2、β3和β4。Gαq激活,通过与PLC-β亚型C端富含赖氨酸残基和精氨酸残基的区域结合,可增加4种PLC-β亚型的活性,促进磷脂酰肌醇-4,5一二磷酸(PIP2)分解,生成二脂酰甘油(DAG)和三磷酸肌醇(IP3)。IP3可促进细胞内Ca2+释放;DAG可促进PKC活化,进而调节细胞的功能与代谢。有研究显示来自Gi的βγ亚单位可刺激PLC-β2和β3,提示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之间可能存在着交互调节。用免疫印记法检测到30 min I/R大鼠心脏Gαq/11蛋白含量与对照组无差异,提示持续缺血并未激活Gq,而5min I/R预处理使心脏Gaq/11含量升高45%,这提供了I-Pre-C是通过激活

Gq介导其保护作用的直接证据。

三、调节介质

调节介质主要包括3个部分的内容:①上游成分: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酪氨酸蛋白激酶(tyrosine protern kinases,TPKs)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②中游成分: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transcription factor-κB,NF-κB)及活化蛋白-1(activated protein-1,AP-1);③下游成分:热休克蛋白(heat-shock proteins,HSPs)、抗氧化酶(antioxidant enzyme,AE)、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及醛糖还原酶(aldose reductase,AR)等。上游成分可活化中游成分,进而促使下游成分如各种保护蛋白及NO的合成,通过终末效应器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一)蛋白激酶C

1.PKC的概念与分类PKC是一类磷脂依赖性蛋白激酶,可催化细胞内蛋白质丝/苏氨酸残基磷酸化,是肌醇磷脂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信号分子,可被许多因素激活,包括生长因子、激素、神经递质等。目前已从不同种属的器官组织分离、纯化出至少11种PKC亚型,按其生化性质及结构可以分为4类:①传统型PKC(cPKCs):有α、β1、β2:和γ 4种亚型,可被Ca2+、磷脂酰丝氨酸(PS)、DAG或佛波酯(PMA)激活,均在多种组织表达;②新型PKC(nPKCs):有δ、ε、η、θ 4种亚型,可被PS、DAG和PMA激活,但对Ca2+不敏感,其组织表达特性以δ最为广泛,ε以脑为主,η主要集中在肺、皮肤、心脏,θ在骨骼肌最多;

③不典型PKC(aPKCs):有ζ和入2种亚型,可由PS和PMA激活,对Ca2+和DAG不敏感,ζ具有广泛组织表达,而入主要存在于子宫和睾丸;④PKC-μ:由PIP2激活,对Ca2+和DAG不敏感,主要在肾、肺、心、脑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表达较低,在细胞发生恶性转化时表达明显增加。PKC在心肌细胞内的分布随生长发育的程度而有变化。在乳鼠心肌细胞含有丰富的α、δ、ε和少量ζ和η,而成年大鼠心肌PKC各亚型含量均低于乳鼠心肌。

2.PKC的变化动物实验表明,在离体灌流兔心,用DAG或PKC激动剂PMA可模拟I-Pre-C,明显减少心肌梗死范围。PKC抑制剂staurosporine或多黏菌素B可阻断5 min缺血后10 min再灌注预处理对兔心的保护作用。PKC激动

剂在大鼠心脏亦能模拟I-Pre-C的保护,其作用为PKC特异性抑制剂chelel、ythrine阻断。狗心用CaCl2预处理能模拟I-Pre-C,使细胞膜PKC活性增加,心肌梗死范围缩小,同时使用多黏菌素B则消除Ca2+预处理的心肌保护作用。在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PMA能模拟而多黏菌素B能完全消除缺氧预处理的细胞保护作用,在细胞水平证实PKC活化是I-Pre-C保护的重要机制。已有实验表明,苯肾上腺素、AngⅡ、缓激肽及腺苷预处理的缩小心肌梗死范围的作用均可被PKC抑制剂所阻断,提示在不同种属的动物,多种方式预处理所激发内源性保护机制,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转导通路汇集到PKC这一共同环节,产生心肌保护作用。

有学者报道,PMA在猪心不能产生I-Pre-C的保护作用。在I-Pre-C的狗心用组织化学方法未能检测到PKC活性升高;PKC抑制剂在猪心不能消除I-Pre-C 的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动物种属、PKC抑制剂的种类特别是PKC多种亚型的作用不同有关。另有研究表明,I-Pre-C的心肌保护作用只与PKC某些异构体的激活、转位有关,不影响PKC总活性,与PKC总活性无关。

3. PKC的转位与活化在正常心肌,80%~90%的PKC以非活化状态存在于细胞质,存在于细胞膜(颗粒)部分的约占10%。短暂心肌缺血可使胞质PKC 活性降低,而胞膜PKC活性明显增加。缺血1 min,心肌细胞膜PKC活性比对照组增加15%,缺血2.5 min及5 min时,胞膜PKC活性增加50%。曾有学者认为,短暂缺血引起内源性保护介质释放,经G蛋白耦联受体激活PLC,促进DAG生成,诱导PKC的构型改变,构型改变后的PKC与膜酸性脂质的亲和力增加,从而导致胞质PKC向胞膜转移并表现出活性,即转位和激活是同时发生的。近年来,Cohn等学者提出了二步假说(two-step hypothesis):短暂缺血引起的受体激活使得胞质PKC向胞膜移位与胞膜结合,但此时并不伴有PKC的激活或磷酸化作用。在随后的持续缺血期间,经A1等内源性保护介质受体的再占据,才使先前已转位到细胞膜的PKC活化,并促进底物蛋白质磷酸化。在预处理的短暂缺血期抑制PKC活性,不能阻断保护作用;而预先用PMA预处理使PKC 发生转位,其对持续缺血心肌的保护作用可被staurosporine阻断,这提示在长期缺血之前的PKC快速转位是I-Pre-C保护作用的基础,而持续缺血时PKC的迅速活化才能导致保护效应的产生,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对未经I-Pre-C的心脏应用PKC抑制剂不能产生保护作用。Mitchell等观察到短暂缺血引起大鼠心肌PKC-δ

和PKC-ε的移位。令人感兴趣的是,PKC-δ向心肌细胞膜转移,而PKC-ε则主要转移向细胞核。

4. PKC对心肌的保护机制由于PKC亚型种类繁多、功能复杂,PKC激活产生I-Pre-C保护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可能通过对信号转导系统及蛋白质磷酸化的调节参与早期保护反应;通过对基因表达调控参与延迟保护反应。

1)促进靶蛋白磷酸化PKC激活通过磷酸化靶蛋白产生多种生物学作用。例如,调节细胞代谢和蛋白质合成、介导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信号转导、调节核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影响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在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缺氧预处理使PKC活性增强,某些蛋白条带(66 000和31 000)的蛋白磷酸化明显增加,而H7完全消除缺氧预处理引起的PKC激活和增强蛋白磷酸化的作用。说明I-Pre-C可诱导PKC激活进而引起底物蛋白磷酸化实现其保护作用,但其磷酸化底物蛋白的性质有待进一步研究。

2)激活细胞外5’-核苷酸酶5’-核苷酸酶(ecto-5’-nucleol,idase,5’-NT) 是PKC磷酸化的底物。有学者提出在缺血心肌,不仅胞质5’-NT促进AMP 去磷酸化生成腺苷,而且由于腺苷酸从细胞内漏出到组织间隙增多,胞外5’-NT 活性增加也加速腺苷生成。I-Pre-C保护作用与胞外5’-NT活性和腺苷释放水平呈平行关系;抑制5’-NT活性,消除I-Pre-C缩小狗心肌梗死范围的保护作用;I-Pre-C增强细胞对缺血的耐受性和增加胞外5’-NT活性的作用可被多黏菌素B 消除。

3)调节基因转录,刺激应激蛋白生成短暂缺血引起某些PKC亚型向细胞核转位可能与调节基因转录、刺激应激蛋白生成有关。例如,HSPs作为一种心肌保护蛋白可能参与了I-Pre-C的延迟保护作用。在温度预处理大鼠肝细胞内PKC激活先于HSP mRNA的表达增加;PKC抑制剂可抑制温度预处理大鼠心肌HSP的转录,并阻断预处理对心肌的保护作用。亦有报道,PKC抑制剂能消除I-Pre-C的延迟保护作用。上述资料说明,PKC可能通过调控内源性应激蛋白的转录而介导心肌的延迟保护作用。

(二)酪氨酸蛋白激酶

酪氨酸蛋白激酶(TPKs)是一类能催化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的蛋白激酶,其共同结构特征是羧基端有典型的TPK结构和自身磷酸化位点。该酶可催化自身或

底物的酪氨酸磷酸化。通过蛋白质磷酸化的级联反应传递信息,导致生物效应。最近研究发现,I-Pre-C过程主要激活了TPKs亚家族中Src和Lck两个成员。Maulik等通过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研究证实,预心肌缺血前使用TPK抑制剂-genistein能有效抑制I-Pre-C所引起的NF-κB的活化和核易位尔发挥心肌保护效应。

(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动物实验证实,参与I-Pre-C过程的MAPKs主要有3个亚家族:①p44/p42 MAPKs 即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tar signal regulated kinase,ERK);②p38 MAPK;③p46/p54 MAPKs 即C-junN-末端激酶(JNK)。现已发现,MAPKs 可能是PKC的下游分子,并且依赖于PKC的活化。Maulik等通过大鼠离体工作心脏模型研究证实,抑制p38MAPK活性可以完全阻断由I-Pre-C所引起的NF-κB 的活化和核易位而介导心肌保护效应。

(四)核转录因子-κB

1. NF-κB的结构、功能和激活

NF-κB是一类由NF-κB/Rel蛋白家族成员组成的同源或异源二聚体,能与多种免疫球蛋白轻链基因启动子κB序列特异性结合并促进转录的蛋白质总称。NF-κB家族有p50、p52、p65(RelA)、RelB、c-Rel,其中包括p50同源二聚体、p65同源二聚体、p50/p65异源二聚体,几乎存在于所有细胞,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通常所说的NF-κB即p50/p65异源二聚体,是生理情况下最常见的功能形式。正常情况下,NF-κB位于细胞质中,其p65亚基与κB抑制蛋白(inhebitory kappa-B,IκB)单体结合,覆盖p50蛋白的核定位信号,使NF-κB与IκB形成三聚体以失活状态存在于细胞质中。当机体受到外界刺激时IκBα被磷酸化与NF-κB解离,暴露p50的核定位信号,NF-κB激活,迅速转移到细胞核(核异位),与靶基因启动子区κB 位点特异性结合,启动基因转录。随后细胞内IκB的合成启动,新合成的IκB使与DNA结合的NF-κB二聚体失活,NF-κB返回细胞质重新利用。

研究已证明,NF-κB可以单独或与其他转录因子如活化蛋白-1(AP-1)协同,诱导炎症因子的转录合成,参与了许多效应分子如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Toll 受体、趋化因子受体、抗凋亡蛋白、黏附分子、急性期蛋白、醛糖还原酶、环氧化酶-2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等的表达调控,在I-Pre-C的心肌保护中起重要作

用。

2. NF-κB与心肌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期间ROS大量释放,可直接作为NF-κB激活的第二信使。Shimizu等通过离体心脏动物模型研究发现,心脏缺血后NF-κB迅速被激活,再灌注期间它的活性可明显增强。Li等将大鼠冠状动脉阻断15 min后再灌注3 h发现NF-κB在缺血区10 min后升高68% ,在非缺血区15 min后升高350% ,并在再灌注期保持升高;IκB激酶β活性在缺血区升高180% ,非缺血区升高860%;磷酸化IκBα在缺血区(45%)和非缺血区(36% )都降低并在延长缺血期和再灌注期持续降低。结果提示缺血再灌注能迅速诱导IκB激酶活性,增加IκBα磷酸化和降解,促使心肌中NF-κB活化,导致炎症因子的生成,产生心肌损伤。在活体心肌梗死过程中,NF-κB活性增强有两个高峰期,即再灌注15 min 和3 h后,这提示NF-κB的最初激活与再灌注早期产生的大量氧自由基有关,而第2次激活由第1次激活产生的大量促炎症因子所致,表明促炎症因子与NF-κB之间存在正反馈效应。NF-κB是一个氧敏感转录因子,而缺血再灌注过程中产生大量氧自由基。Sukaguchi等在结扎大鼠的冠状动脉前,用包含NF-κB顺式作用元件的双链寡聚核苷酸片断,转染在冠状动脉内,来抑制NF-κB的活性,结果发现,心肌缺血再灌注后梗死面积显著减小,而且中性粒细胞浸润和白细胞介素-8的产生明显降低,认为是NF-κB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直接证据。

3. NF-κB在I-Pre-C心肌中的作用近来研究表明,I-Pre-C对心肌的保护机制与NF-κB有极为密切的关系。Valen等在研究中发现,NF-κB在I-Pre-C的早期相和延迟相中都被激活,应用NF-κB特异性阻止剂可以消除I-Pre-C的心肌保护作用。张波等在山羊心脏体外循环模型上的实验发现,缺血再灌注组主动脉阻断60 min 所致的缺血、缺氧,在明显激活NF-κB的同时,可引起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坏死;而I-Pre-C组NF-κB活性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但在心脏再缺血60 min以及再灌注90m in后,NF-κB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再灌注后心肌细胞的凋亡与坏死率也显著减小,从而产生心脏保护效应;I-Pre-C+脯氨酸二硫氨基甲酸酯(profhiocarbamates DTC,ProDTC)组在I-Pre-C前、I-Pre-C过程中应用NF-κB抑制剂ProDTC后,NF-κB的活性受到明显抑制,但在再灌注后NF-κB激活明显,I-Pre-C 的保护效应消失,心肌细胞凋亡率及坏死率明显高于I-Pre-C组。提示,在I-Pre-C 过程中,随缺血次数的增加,NF-κB被激活,反过来会抑制再灌注后的NF-κB激活

程度,从而减轻心肌细胞凋亡及坏死,为I/R心肌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而I-Pre-C 中使用ProDTC能特异性地抑制I-Pre-C后NF-κB的激活,从而阻断I-Pre-C的保护效应。

4. NF-κB对I-Pre-C心肌的保护机制NF-κB在I-Pre-C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认为与它调节许多与炎症反应相关的基因有关。目前超过150个NF-κB的靶基因已被证实,它们包括大量的炎症介质,如细胞因子TNF-a、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lL-1)、趋化因子、IL-8、黏附因子,促炎症反应酶类如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环氧化酶-2等。近来研究表明,ROS是导致NF-κB激活的最有效的刺激因素。许多实验证实,I-Pre-C减低了心肌组织中R0S的合成,应用R0S 合成的抑制剂可以阻止NF-κB的激活。Tahepold等通过对大鼠冠状动脉前降支多次短暂结扎及松开复制I-Pre-C模型,发现I-Pre-C产生的轻度氧化应激导致在随后长时间的缺血中NF-κB活性的下降,并且受NF-κB调节与炎症反应相关基因mRNA 的表达明显下降。Zhong等认为I-Pre-C导致的NF-κB轻度激活除可引起炎性细胞因子或黏附因子表达外,还可以介导自身抑制蛋白IκBa活化,IκBa与NF-κB结合,使之失活,从而减轻了NF-κB所介导的心肌损伤。唐白云等的研究认为,I-Pre-C 导致了受NF-κB介导的抗凋亡蛋白如Bcl-2、BcI-XI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I-Pre-C所激发的是轻度氧化应激,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可以使NF-κB轻度活化,降低由其介导的炎症因子、细胞因子、黏附分子等大量产生;另一方面,活化的NF-κB会引起其抑制蛋白IκBα以及一些保护性蛋白的表达,在随后的缺血再灌注过程中这些蛋白反过来抑制NF-κB的活化,减轻了由NF-κB介导的心肌损伤。

(五)热休克蛋白

HSPs按其相对分子质量又可分为HSPl00、HsP90、HSPT0、HSP60、小分子HSPs(15~28 000)和泛肽(ubiquitin)等几个亚家族。真核细胞内各细胞器和胞质内均含有HSPs。在正常细胞内,HSPs主要以ATP依赖性方式作为分子伴侣参与蛋白质的成熟、转运和降解;参与转录因子、蛋白激酶等活性的调节;并与肌动蛋白纤维、微管网等结合,参与细胞骨架及细胞形态的维持。编码HSPs的基因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在热休克及多种应激原作用下,HSPs基因可迅速启动、表达、合成HSPs,具有明显的细胞保护作用。

1. HSPs的变化

1981年Currie等首先报道缺血可引起大鼠心脏和其他组织新合成相对分子质量为7l 000的蛋白质,经证实是诱导型HSP70。实验表明,仅5 min缺血就可引起兔心缺血区诱导型HSP70 mRNA增加,4次5 min缺血或5 min再灌注则使非缺血区HSP70 mRNA表达上调,HSP70含量也增加,并在24 h达到最高峰。单次短暂缺血仅引起HSP70增加,而反复I-Pre-C还使HSP90、HSP27增加。在不同的动物种属和不同方式的I-Pre-C,还可以引起HSP60和泛肽的增加。学者们发现,HSP mRNA的表达上调不是由于其稳定性的增加,而是由于其基因转录的增加。在转基因的细胞和动物也证实,HSPs表达上调可明显增加细胞抗损伤能力。将人HSP70、HSP90、HSP60分别转染大鼠胚胎衍生心肌的H9c2细胞系,结果表示人诱导型HSP70高表达明显增强了细胞抗缺血或热应激损伤的能力;而HSP90高表达仅增强细胞抗热应激损伤的能力;HSP60高表达对2种损伤都不具有细胞保护作用。在高表达HSP70的转基因小鼠,未缺血前心功能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20 min缺血后120 min再灌注后心肌梗死范围减少40%,再灌注20 min时心脏收缩功能为对照组的2倍,肌酸激酶释放降低约50%。高表达HSP70的心脏在缺血期保存较多高能磷酸物质,并减轻了代谢性酸中毒。

2. HSPs基因转录的调节

1987年Curtie等对缺血后引起应激蛋白合成的刺激因素进行了较系统的分析。在4℃条件下,离体大鼠心脏缺血0.5~4 h对HSP合成无影响,在17 h后HSP70含量增加10倍;在20℃时l h缺血足以刺激HSP70合成;在30℃时HSP 合成更加明显。这清楚地说明不是缺血本身,而是缺血引起的温度依赖性的代谢改变引起心脏HSP合成。有学者提出缺血引起的ATP不足是HSPs基因转录的主要触发因素。动物实验表明,大鼠心脏缺血10~20 rain,可使ATP含量降低35%~50%;猪心缺血10 min,心内膜下ATP含量降低50%;狗心1次5 min 缺血,ATP含量下降约20%,4次5 min I/R,ATP含量降低40%,说明即使是非常短暂的缺血也足以引起心脏ATP含量明显降低。

HSPs基因是由热休克转录因子(ha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调节的。在非应激细胞,HSF与HSP70结合存在,不具有活性。ATP缺乏激活HSP基因转录的假说认为,I-Pre-C引起细胞ATP含量降低,ATP缺乏作为一个有效的蛋

白质损伤因素,使细胞内变性蛋白质或非折叠蛋白(unfolded)升高,其与HSP70结合增加,并抑制新生蛋白质从HSP70释放,导致游离的HSP70减少,促进HSP70将结合的HSF 释放出来,并解除其对HSP 的抑制作用。活化的HSF 进入细胞核内,与HSP 基因上的热休克元件(heat shock elements ,HSE)结合,引起HSP 基因转录(图10-3)。此外,再灌注期生成的超氧化物、花生四烯酸促进HSF 与HSE 结合。缺血细胞内蛋白激酶激活也参与对HSF 活化的调节。

图10-3 预处理引起热休克蛋白合成的调节机制

3. HSPs 对心肌的保护机制

HSPs 的心肌保护作用主要与I-Pre-C 的延迟效应有关。HSPs 激活保护细胞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经预处理的细胞表现为较低水平的蛋白聚集和较高的HSPs 含量。HSP70增加可能涉及的保护作用如下:

1)增加与非折叠蛋白的结合,防止蛋白质凝集 HSP70含有腺苷酸结合位点,具有ATP 酶活性。HSP70与非折叠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可分为3个步骤:①当HSP70的分子伴侣作用完成后,其与ATP 结合并释放预折叠(prefolded)的蛋白质,随后分解ATP ;②形成的HSP70-ADP 复合体主动与新的底物-非折叠蛋白质结合;③所结合的肽链完成预折叠后,HSP70上的ADP 为ATP 所取代,再回复步骤①,在K +存在的条件下将预折叠的蛋白质释放出来。当细胞ATP 减少时,激活HSP70合成,但相对HSP70、ADP 是过剩的,较多HSP70-ADP 复合体的存在加速与非折叠蛋白的结合,明显减少蛋白质凝集,使细胞对缺血耐受性增加。 结

合新生多肽

受损蛋白细胞骨架

2)促进蛋白质解聚和再折叠应激损伤引起蛋白质聚集,增多的HSP70作为分子伴侣有利于促进已损伤蛋白质的解聚,并加速解聚蛋白质再折叠,促进细胞修复。这个过程需要HSP40和GrpE 2个分子伴侣的参与。

3)过多的HSP70可与肌动蛋白微丝结合,稳定细胞骨架,促进应激后细胞的修复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小分子应激蛋白HSP27对细胞保护有重要作用。心肌缺血或热应激可使心肌HSP27表达增加,增多的HSP27可与肌动蛋白微丝等结合,维持细胞骨架的完整性,总之,HSPs作为分子伴侣影响细胞的形态与功能,参与蛋白质的转换,增强内源性保护作用。此外,其他内源性抗氧化物,如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升高,蛋白激酶活性增加等均增加细胞对I/R损伤的耐受性。

(六)其它

动物研究证实,短期缺血应激心肌细胞线粒体抗氧化剂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醛糖还原酶(AR)及环氧化酶-2(COX-2)等蛋白表达,在延迟相有不同程度增加,提示Mn-SOD、AR及COX-2的激活可能参与了I-Pre-C的延迟保护作用。当然,过氧化氢酶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等抗氧化酶可能也参与作用。如前所述,短期缺血应激心冠脉eNOS激活启动早期相保护作用;而iNOS活化驱动I-Pre-C延迟相心肌保护效应。有研究表明,COX-2是一种心肌保护蛋白,可能是iNOS的下游分子,有待进一步研究。

四、终末效应器

许多研究发现,ATP敏感性钾离子通道(K ATP)很可能是I-Pre-C的终末效应器。K ATP通道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多种细胞,通过调节细胞内外K+的流动,具有决定细胞静息电位、参与动作电位的复极化、控制心脏起搏、调节神经元放电以及腺体分泌等多种生理功能。已知钾离子通道有十多种亚型,K ATP通道是其中之一,目前已在哺乳动物心肌克隆到K A TP通道并获得异源表达。心房肌和心室肌细胞都含K ATP通道,心肌中K ATP通道主要存在于细胞膜和线粒体膜上。目前大多数研究认为,线粒体膜K ATP通道(mitoK ATP )是I-Pre-C 发挥心肌保护作用的重要终末效应因子。Itie等发现,离体家兔心肌应用二氮嗪(选择性K ATP通道激活剂)后可明显减少缺血再灌注后心肌梗死的面积,延迟心肌挛缩的发生,改善心功能的恢复;而給予mitoK A TP通道阻断剂(5-HD),则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和治疗

围术期心肌缺血的监测和治疗 围术期心肌缺血是手术治疗中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心肌缺血可引起心脏功能的显著变化,并诱发一系列严重事件,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肺水肿,甚至死亡。对围术期心肌缺血的评估、预防和有效的诊疗,是减少心脏意外和并发症的关键,有助于病人近期康复和远期的预后。 一、心肌缺血的代谢与生理机制 冠脉供血量不能满足心肌对能量的需要时即发生心肌缺血。因此心肌缺血既可发生在冠脉供血量明显减少时,也可发生在心肌对能量的需要明显增加时。心肌缺血时不仅有心肌组织缺氧,并且不能把具有潜在毒性的代谢产物移走,因而同时有乳酸,二氧化碳和氢离子的堆积。此外,血流恢复可能进一步加重损伤的程度(再灌注)。 正常情况下,心肌完全依赖碳于有氧代谢,其细胞内氧与ATP 量很少,脂肪酸是心肌氧化磷酸化作用的主要供能方式,其它底物包括葡萄糖、氨基酸、丙酮酸和乳酸。一旦发生心肌缺血,心肌迅速从有氧代谢转为无氧代谢,从而产生大量乳酸。 冠脉堵塞后,在不到1分钟内即有K+从缺血细胞外移,细胞外K+浓度升高。心肌细胞内K+的丢失导致心肌细胞膜极化的改变和心电图ST段的异常,并成为心肌缺血早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基础。 钙稳态是维持正常心功能的关键因素,钙稳态失调是心肌细胞损伤的重要发病因素。缺血心肌细胞内钙离子的增加是缺血心肌发生挛缩的原因。 心肌缺血时上述代谢变化导致进行性膜功能改变和离子稳态失调,早期膜功能变化的特点是离子泵和离子通道一个个相继发生障碍,最早是钾离子从缺血心肌细胞外流,此现象出现在Na+-K+-ATP酶功能障碍以前,当ATP减少到一定程度时,Na+-K+-ATP酶功能发生明显障碍,于是Cl-和水在细胞内大量积聚,K+进一步丢失,细胞丧失了调节自身容积的能力,于是发生细胞内水肿。随着缺血加重,离子泵转运失调,大量钙离子进入细胞内并激活磷脂酸和脂肪酶,而使细胞膜结构损坏及细胞解体,出现不可逆变化。 在力学方面方面,急性心肌缺血可影响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功能。舒张功能障碍往往早于收缩功能的变化。心肌缺血对心室顺应性的即刻影响与缺血的病因学有关。氧供下降开始时伴有心室顺应性增加,而氧需增加与心室顺应性即刻显著下降有关(即心室变成僵硬)。心室需要较高的充盈压(LVEDP),以维持一定的每搏量。此时病人可能表现出室壁运动异常,心律失常和传导阻滞。如果冠脉血流下降80%,则可引起心室收缩无力;冠脉血流下降95%,则出现心室动力障碍。心肌缺血严重时,LVEDP升高可引起肺水肿。缺血心肌可呈不可逆性损伤(梗死)或立即恢复,同时还有其它的生理途径,短暂性严重心肌缺血后,心肌收缩功能可逐渐恢复即心肌顿抑;而慢性严重缺血可引起心脏收缩作功下降如慢性室壁运动异常即心肌冬眠。 稳定性缺血综合征可能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斑块的基础上发生氧需增加。而一般认为,不稳定性缺血综合征是斑块破裂伴局部栓塞与局部血管反应,结果使处于临界的冠状血管氧供间断性降低。CAD或高血压病人内皮细胞功能受损,从而导致血管收缩加剧。左室肥厚病人在这

病理生理学试卷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卷(A)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A型) 1. 病理生理学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来自() A. 流行病学调查 B. 动物实验研究 C. 临床观察病人 D. 推理判断 E. 临床实验研究 2. 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 疾病的原因 B. 疾病的条件 C. 疾病的诱因 D. 疾病的内因 E. 疾病的外因 3. 按目前有关死亡概念,下列哪种情况意味着人的实质性死亡,继续治疗 已无意义?() A. 四肢冰冷,血压测不到,脉搏测不到 B. 大脑功能停止,电波消失 C. 心跳、呼吸停止 D. 脑电波消失 E. 全脑功能永久性停止

4.大量丢失小肠液首先出现的水电解质紊乱,多见的是() A. 高渗性脱水 B. 低渗性脱水 C. 等渗性脱水 D. 低钠血症 E. 高钾血症 A5. 细胞外液渗透压变化时首先通过什么调节水钠平衡?() A. ADH B. 血管内外钠交换 C. 醛固酮 D. 心钠素 E. 细胞内外钠交换 6. 最易出现休克倾向的水电解质紊乱是() A. 高血糖致低钠血症 B. 低钾血症 C. 等渗性脱水 D. 高渗性脱水 E. 低渗性脱水 7. 低钾血症最常见原因是() A. 摄入钾不足 B. 细胞外钾转移进入细胞内 C. 经肾丢失钾 D. 经胃肠道丢失钾 E. 经皮肤丢失钾 8.下列哪个不会引起脑细胞水肿?() A. ADH分泌异常增多症 B. 呼吸衰竭 C. 脑缺氧 D. 正常人一次饮水3000ml E. 肝性脑病 9. 用钙盐治疗高钾血症的作用机制是()

A. 提高心肌阈电位和动作电位2期钙内流 B. 使血钾向细胞内转移 C. 使血钠向细胞内转移 D. 改变血液pH使钾降低 E. 促进钾在肠及肾排出 10. 酮症酸中毒时,机体可出现() A. 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 B. 细胞内K+释出,肾内H+-Na+交换↑ C. 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 D. 细胞外K+内移,肾内H+-Na+交换↑ E. 细胞外K+内移,肾内K+-Na+交换↓ 11. 从动脉抽取血样后如不与大气隔绝,下列哪项指标将会受到影响() A. SB B. AB C. BE D. AG E. BB 12. 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必须处于(c )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期末模拟试题卷(第4套)

《病理与病理生理学》 期末模拟试题卷(4) 日期:科别:姓名:分数:一、选择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内生致热原: 2.代谢综合征: 3.发绀: 4.应激: 5.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发热是致热原的作用使体温调节中枢的___________而引起的___________体温升高。 2.低渗性脱水的特点是失Na+___________失水,伴有细胞外液量___________。 3.烧伤性休克的发生早期与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有关,晚期可继

发___________发展为败血症休克。 4.等渗性脱水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___________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___________性脱水。 5.右心衰主要引起___________水肿,其典型表现是___________水肿。 6.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___________,它的作用使___________上移。 7.等压点是指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相等。 8.呼吸衰竭可引起右心___________即导致___________心脏病。 9.休克Ⅰ期,液体是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_。休克Ⅱ期,液体从___________进入__________。 三、单项选择(20分,每题1分)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蛋白质 2.对高渗性脱水的描述,下列哪一项不正确? A、高热患者易于发生 B、口渴明显 C、脱水早期往往血压降低 D、尿少、尿比重高 3.某患者做消化道手术后,禁食三天,仅静脉输入大量5%葡萄糖液,此患者最容易发生的电解质紊乱是 A、低血钠 B、低血钙 C、低血磷 D、低血钾 4.下列哪项不是组织间液体积聚的发生机制?

兽医病理生理学习题和答案

兽医病理生理学练习题 一、填空: 1、遗传性因素直接致病主要是通过的突变或发生的。 2、缺氧可分为性缺氧性缺氧性缺氧性缺氧。 3、低渗性脱水体液变动的特点是失落多于。 4、代谢性酸中毒是以细胞外液增加或丢失为主要特点的原发性生理过程。 5、肺水肿分为型和型两种。 6、血液性缺氧的常见原因有贫血、和。 7、外源性致热源热原透过血脑屏障,而内源性致热源透过血脑屏障。 8、炎症过程中激肽的作用有增高微血管通透性、对平滑肌的效应、和等方面。 9、内源性凝血系统中所需的磷脂来自,而外源性凝血系统中所需的磷脂是由所提供。 10、感染性休克根据血液动力学特点可分为型休克和型休克。 11、慢性心力衰竭时,机体通过外周小动脉收缩、和的代偿活动。使动脉血压维持于正常水平。 12、换气障碍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是低氧血症并高碳酸血症。 13、引起肝性脑病的假性神经递质主要是指和两种生物胺。 14、核黄疸又称脑病,次病仅见于患者。 15、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最常见于,其次是。 16、高渗性脱水时脱水的主要部位是,对病人的主要威胁是。 17、等渗性脱时,未经及时处理,可转变为性脱水,如只给病人补水而未补盐,则可转变为性脱水。 18、高钾血症本身可引起酸碱平衡紊乱,表现为在引起的同时,出现尿。 19、内生致热原的效应部位是,它的作用使上移。 20、右心衰主要引起水肿,其典型表现是水肿。 二、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2、缺氧 3、发热 4、应激 5.急性肾功能衰竭 6.疾病 7.凋亡: 8、血栓 9、应激性溃疡 10、萎缩 11、假性神经递质 12、变性 13、超极化阻滞状态 14、细胞中毒性脑水肿 15、远端肾小管性酸中毒 16、脂肪变性 三、简答: 1、简述缺氧类型及原因。 2、简述发热的机理。 3、简述发热的临床分期及其热代谢的特点。 4、简述DIC时出血的发生机制。 5、简述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 6、组织器官萎缩时的病理变化? 7、第一期愈合条件? 8、肿瘤的生长与扩散方式? 9、良性与恶性肿瘤的区别? 10.简述单纯型代谢性酸中毒的主要病因。 11.简述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 12.简述心力衰竭时心脏外的代偿方式 四、论述题 1、纤维素性肺炎的特点? 2、试述心肌收缩轿车下降导致心衰的发生机制。 五、选择题 1、组织间液和血浆所含溶质的主要差别是()。 A、Na+ B、K+ C、有机酸 D、

心肌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的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作者:杨淑艳钟秀宏张以忠郑中华赵丽微 【关键词】心肌;缺血预适应;保护机制 心肌遭受一次或几次反复的短暂缺血再灌注后,表达出一种对随后而来的长时间缺血损伤抵抗能力的增强,称为缺血预适应(IPC)。主要表现能缩小心肌梗死的面积,改善心肌收缩力,保护冠状动脉内皮和心肌细胞的超微结构,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更快地使心肌从再灌注中恢复心肌顿抑等。早期保护产生在预缺血后3 h内,延迟保护产生在预缺血后24~72 h之间。心肌IPC的保护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资料主要可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受体依赖型的保护机制。本文就目前IPC的保护机制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 特异性受体依赖型的保护机制 1.1 腺苷受体 腺苷受体有A1、A2、A3三种。其中A1、A3与IPC关系密切,但二者介导的保护机制及通路不尽相同。A1受体主要通过激活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kinase,PI3 K)A Kt Bcl2通路来介导

IPC,而A3受体则是通过激活cAMP反应蛋白(CREB)Bcl2和A Kt Bcl2通路来介导IPC〔1〕。用腺苷或腺苷激动剂激动腺苷受体,可增加心肌对缺血损伤的耐受性。阻滞腺苷的A1、A3受体,几乎可完全消除ICP保护作用〔2〕。腺苷受体介导IPC与蛋白激酶C(PKC)及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激活有关。 1.2 缓激肽受体 缓激肽受体有B1、B2 两种,主要B2受体参与介导IPC保护效应。缓激肽预处理的兔心与对照组相比冠状动脉血流及左室舒张末压均有明显改善,给予HDE140 (选择性B2 受体阻滞剂),可取消其触发的心肌保护作用〔3〕。缓激肽输入冠脉后,可以减轻狗缺血后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它可被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所抑制,提示缓激肽可能是通过NO释放而参与对心肌保护作用。 1.3 阿片受体 有κ、δ、μ三种。多数支持κ、δ受体参与介导IPC。δ受体分δ1与δ2,其中δ1 受体起关键作用。Peart等〔4〕用κ受体激动剂U50488H、ICI204448 、BRL53527 分别预处理大鼠,能显著减少经历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梗死面积。应用阿片受体阻滞剂纳络酮可阻断保护效应。证实阿片受体参与了IPC的心肌保护作用。阿片受体参与IPC 的机制可能与p38MAPK、PKC、热休克蛋白(HSP)、核因子κB、环氧合酶2、线粒体ATP 敏感性KATP 通道(mito KATP)的激活有关〔5〕。 1.4 α1 肾上腺素受体

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病理学》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A1型题] 以下每一考题下面,有 A、B、C、D 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一个最佳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1 ?慢性支气管炎最主要的病因是() A. 过敏因素B ?环境污染C ?气候因素D ?长期吸烟E ?真菌感染 2?肝脂肪沉积比较显著时,其变化是() A. 肝分叶增多B ?肝增大,包膜紧张C.苍白无血色D ?暗黑色、质软、光洁 E.肝脏发生固缩() 3?粘膜白斑属于癌前病变常发生在() A. 胃、十二指肠、小扬B ?骨、肌肉C ?肝脏、肺及肾D ?任何器官E ?口腔、子宫颈及外明 4. 关于结核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B .结核病是一种特殊的炎症()C. 结核病常是经呼吸道感染 D .结核病不具备炎症特征 E.结核病可分为原发性结核病和继发性结核病 5. 良性高血压病脑的病理变化为() A.小动脉和细动脉发生玻璃样变; B .脑膜发生了炎症反应 C. 脑软化D .脑组织化脓E.脑组织任何时候无变化 6. 关于恶性肿瘤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织结构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细胞无 B .组织结构和细胞都具有高度异型性 C. 细胞具有高度异型性而组织结构无 D .没浸润性,也不转移E.以上说法都不对 7. 小叶性肺炎不具有下列哪种描述的特征() A.小叶性肺炎以细文气管为中 B .小叶性肺炎属急性化脓性炎症 C. 小叶性肺炎主要由病毒引起的炎症 D .小叶性肺炎在肺内。一定范围内 E.肉眼观,实变灶散在分布在肺组织内 8. 急性炎症可分为() A.浆液性炎和出血性炎 B.纤维性炎和化脓性炎C .浆液性炎和化脓性炎 D. 浆液性炎和纤维性炎E .浆液性炎、纤维性炎、化脓性炎和出血性炎 9 .具有发热作用的炎症介质是() A. IIJ — 1 B . D4 C . IL-8 D . C5a E . IL —10 10 .癌和肉瘤最根本的区别是() A.组织来源B .外在环境C.内在因素D.形成方式E.以上都不对 11.肺粟粒性结核病肉眼观:() A.双肺充血,重量增加,切面暗红 B .双肺皱缩,体积减小 C. 肺部分坏死,形成无数空洞 D .切面光滑平整E .切面灰白,上有小凹,成斑块状 12 .食管癌多发生在() A.食管上段B .食管下段C.食管中段D.食管肌肉E.食管软骨 13 .溃疡病通常是() A.边缘糜烂,不成形B .有多个溃疡C .边缘整齐,深达肌层D .不可能达到肌层 E .只发生在胃 14 .慢性活动性肝炎镜下具有两种特征是() A.大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和大量肝细胞增生 B .碎片状坏死和桥接坏死 C. 假小叶和平酪样坏死D .纤维素性炎和化脓性炎E .以上说法都不对 15 .伤塞病常有的合并症有:() A.肠梗阻B .肠扭转、绞肠纱C .肠癌D .肠出血、肠穿孔E.肾小球肾炎 16 .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病变有() A. 一般只损伤肾脏的非常小一部分 B .内皮细胞增生,系膜细胞不增生 C.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增生 D .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都不增生

《病理生理学》作业 参考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1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 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疾病: 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3、病因: 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 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 + 浓度>150mmol /L ,血浆渗透压>310mmol /L 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 是指以血浆HCO 3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 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三、简答题: 1、举例说明因果交替规律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体内出现的一系列变化,并不都是原始病冈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由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出现的连锁反应。在原始病因作用下,机体发生某些变化,前者为因,后者为果;而这些变化又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因果不断交替、相互转化,推动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例如,车祸时机械力造成机体损伤和失血,此时机械力是原始病冈,创伤和失血是结果。但失血又可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引起心输出量的降低,心输}H 量降低又与血压下降、组织灌注量不足等变化互为凶果,不断循环交替,推动疾病不断发展。疾病就是遵循着这种因果交替的规律不断发展的。 在因果交替规律的推动下,疾病可有两个发展方向:①良性循环:即通过机体对原始病因及发病学原因的代偿反应和适当治疗,病情不断减轻,趋向好转,最后恢复健康。例如,机体通过交感肾上腺系统的兴奋引起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增强以及血管收缩,使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得到维持,加上清创、输血和输液等治疗,使病情稳定,最后恢复健康;②恶性循环:即机体的损伤不断加重,病情进行性恶化。例如,由于失血过多或长时间组织细胞缺氧。可使微循环淤血缺氧,但回心血量进一步降低,动脉血压下降,发生失血性休克,甚至导致死亡。 2、试分析低渗性脱水早期易出现循环衰竭症状的机制? 低渗性脱水时,由于细胞外液低渗,尿量不减,也不主动饮水,同时细胞外液向渗透压相对高的细胞内转移。因此,细胞内 液并末丢失,主要是细胞外液减少,血容量减少明显,易出现外周循环衰竭症状。 3、简述代谢性酸中毒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血浆H +浓度增高对心脏和血管的损伤作用主要表现在: (1)心肌收缩力降低:H + 浓度升高除使心肌代谢障碍外,还可通过减少心肌Ca 2+内流、减少肌浆网Ca 2+释放和竞争性抑制Ca 2+ 与肌钙蛋白结合使心肌收缩力减弱。 (2)心律失常: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的心律失常与血钾升高密切相关,高钾血症的发生除了细胞内K +外移,还与酸中毒时肾小管细胞泌H + 增加而排K +减少有关。重度的高钾血 症可发生心脏传导阻滞或心室纤颤,甚全造成致死性心律失常和心脏骤停。 (3)对儿茶酚胺的敏感性降低:H + 增高可抑制心肌和外周血管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使血管的紧张度有所降低,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最为明显,但单纯性酸中毒不致引起明显的血管容量扩大和血压降低,而主要表现在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反应性减弱。例如,在纠正酸中毒的基础上使用缩血管药,往往会收到较好的升压效果。 4.运用第二章所学知识分回答问题(临床案例2—1) 一位3l 岁的公司职员,工作非常努力。经常加班到深夜,有时回家后还要准备第2天要用的文件,感到很疲劳,慢慢地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在公司经营状态不好时,他非常担心自己工作的稳定性,晚上有时失眠。在公司刚刚进行过的体检中,他的各项体格检查和化验检查都是正常的。 问题:你认为这位职员是健康的吗? 这位职员身体不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该职员时常感到很疲劳,晚上有时失眠,这些都与健康的标准不符合,而是出于一个亚健康状态。亚健康是指有各种不适的自我感觉,但各种临床检查和化验结果为阴性的状态。如果亚健康状态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任其发展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该职员养成了每天抽2—3包烟,睡觉前还要喝2杯白酒的习惯,这些都是产生疾病的条件,当多个条件共同作用时,他将会出现身体上的疾病。 这仅仅是答案要点,希望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继续丰富内容。 《病理生理学》作业2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缺氧: 向组织和器官运送氧减少或细胞利用氧障碍,引起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变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绍和实验设计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介绍和实验设计 Ⅰ.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它是指缺血心肌组织恢复血流灌注时,导致再灌注区心肌细胞及局部血管网显著的病理生理变化,这些变化共同作用可促使进一步的组织损伤。那这里的关键词就是缺血心肌组织。那为什么会产生缺血的心肌组织呢?这就与临床上的疾病有关了。一些心脏疾病,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等他们会使心脏发生缺血的症状,其基本的生理过程就是心肌缺血。 Ⅱ.心肌缺血的危害: 心肌缺血:指单位时间内的冠脉血流量减少,供给组织的氧量也减少,缺血必定存在缺氧表明缺血缺氧。心肌缺血比单纯性心肌缺氧无血流障碍要严重,因为前者除了缺氧的影响之外,缺血组织也不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物质又不能及时清除各种代谢产物带来的有害影响。 一、心肌缺血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情况:1是冠脉血流量的绝对不足。这种情况是由自身疾病产生的,主要包括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痉挛。2是冠脉血流量的相对不足:包括供氧降低或耗氧增加,比如高原高空或通风不良的矿井吸入氧减少;肺通气或换气功能障碍,可致血氧含量降低红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含量减少等。 二、缺血对心肌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是心肌收缩能力降低。2是导致心肌舒张功能降低。3是心肌组织的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比如说血流的阻力增加等。4是心肌电生理的变化,比如说静息点位降低,传导速度减慢;室颤阈降低等。5是导致心肌形态学的改变。当然还有其他的危害,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由于心肌缺血存在这么多的危害,临床上针对这一疾病采取了再灌注治疗方法,但随之而来的又是另外一个临床问题:缺血再灌注损伤。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英文缩写为MIRI,最早由詹宁斯等于1960年提出,发现其临床表现为再灌注心律失常、心肌顿抑、心肌能量代谢障碍等现象。随后又有学者在临床手术中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发现在冠脉搭桥术完成后,心肌坏死进一步加重的现象。接着布朗沃尔德教

2006本病理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

2006本病理生理学期终考试试卷 一、A型选择题(每题1分,共40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 A.鉴定疾病的类型B.描述疾病的表现C.揭示疾病的机制与规律D.研究疾病时的代偿功能E.诊断与治疗疾病 2.有关因果交替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原因和结果可以相互交替和相互转化B.因果交替的发展常可形成恶性循环 C.因果交替链中有主导环节D.在同一疾病的不同阶段因果交替的内容相同 E.治疗时可采取措施打断因果交替 3.有关损伤与抗损伤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是推动疾病发展的基本动力B.对不同的损伤所发生的抗损伤反应是相同的 C.二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D.二者力量的对比常影响疾病的发展方向 E.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 4.死亡的概念是指 A.有机体的解体过程B.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C.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反射消失D.所有器官、组织和细胞代谢全部停止 E.以上都是 5.影响血浆胶体渗透压最重要的蛋白是 A.白蛋白B.球蛋白C.纤维蛋白原D.凝血酶原E.珠蛋白 6.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最大的危险是 A.循环功能障碍B.肾功能衰竭C.血液稀释D.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E.凹陷性水肿7.等渗性脱水如不加任何处理可转变为 A.等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C.低渗性脱水D.水中毒E.以上都是 8.某患者术后禁食3天,仅从静脉输入大量的5%葡萄糖液维持机体需要,此患者最容易发生 A.高血钾B.低血钾C.高血钠D.低血钠E.低血钙 9.下列说法中哪点不正确 A.高渗性脱水主要是细胞内液减少B.脱水热多见于高渗性脱水 C.高渗性脱水一般无血液循环障碍D.等渗性脱水不会转化为高渗性脱水 E.低渗性脱水易出现低血压和休克 10.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发生缓冲和代偿调节作用最有效的是 A.血液缓冲B.肺的代偿C.细胞内缓冲D.肾脏代偿E.骨骼缓冲 11.所谓“阴离子间隙”是指 A.血清中阳离子减去阴离子B.血清中未测定的阴离子C.血清中阴离子减去阳离子 D.血清中未测定的阳离子E.血清中未测定的阴离子减去未测定的阳离子 12.碱中毒患者尿液呈酸性,往往提示有严重的 A.缺钠B.缺钙C.缺镁D.缺氯E.缺钾 13.低张性低氧血症引起组织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一般须低于 A. 90mmHg B. 80mmHg C.70mmHg D.60mmHg E.50mmHg 14.血液性缺氧时,血氧指标变化特征是 A.动脉血氧分压正常B.动脉血氧含量下降C.动脉血氧饱和度正常 D.血氧容量降低E.动-静脉氧含量差下降 15.发热的高温持续期,下列哪一项描述是错误的 A.血液温度高于调定点水平B.血液温度和调定点水平一致 C.产热和散热在高水平上处于平衡D.临床表现皮肤潮红 E.病人有酷热感 16.肿瘤的发生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

病理生理学模拟试卷

一、名词解释(3分/题,共15分) 1.基本病理过程 2.心肌衰竭 3.等张性缺氧 4.尿毒症 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二.选择题(1分/题共25分) 1.在疾病发生中必不可少的因素是 A.疾病的诱因 B.疾病的原因 C.疾病的条件 D.社会环境因素 E.精神心理因素 2.脑死亡是指 A.大脑皮层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B.大脑皮层及脑干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C.大脑皮层及小脑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D.延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E.全脑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3.下述哪种水与电解质平衡紊乱类型最容易发生休克 A.高渗性脱水 B.低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中毒 E.水肿 4.下述哪项与急性低钾血症的描述不相符 A.血清钾浓度低于3.5mmol/L B.可由胃肠道消化液大量丢失引起 C.神经肌肉应激性降低 D.心肌自律性降低 E.心肌传导性降低 5.下述哪项原因不易引起AG增大型代谢性酸中毒 A.服用水杨酸过量 B.严重缺氧 C.糖尿病 D.腹泻 E.尿毒症 6.急性呼吸性酸中毒时,机体的主要代谢措施是 A.增加肺泡通气量 B.细胞内外离子交换和细胞内缓冲 C.肾小管泌H+、泌NH3增加D.血浆碳酸氢盐缓冲系统进行缓冲 E.肾重吸收HCO3-减少 7. 原发性SB>AB可见于 A.代谢性酸中毒 B.呼吸性酸中毒 C.代谢性碱中毒 D.呼吸性碱中毒 E.混合性碱中毒 8.内生致热源作用的部位是 A.中性粒细胞 B.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C.骨骼肌 D.皮肤血管 E.肝 9.下述哪项不属于发热激活物

A.细菌 B.病毒 C.cAMP D.致炎物 E.抗原-抗体复合物 10.下述哪项不是肝功能障碍诱发DIC的机制 A.肝清除活化的凝血因子的作用减弱 B.肝清除内毒素的解毒功能降低 C.肝生成血小板减少 D.肝释放组织凝血因子增多 E.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 11.组织损伤易引起DIC,这主要是通过 A.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 B.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 C.激活网状内皮系统 D.激活补体系统 E.激活纤溶系统 12.乏氧性缺氧时最主要的血氧变化特征是 A. PaO2增高 B.PaO2降低 C.血氧容量降低 D.动脉血氧含量不变 E.动脉血氧饱和度升高 13.组织中毒性缺氧的血氧变化特征是 A.动脉血氧分压降低 B.血氧容量降低 C.动脉血氧含量降低 D.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 E.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降低 14.休克期微循环血液灌流的特点是 A.少灌少流、灌少于流 B.多灌少流、灌多于流 C.不灌不流、灌等于流 D.多灌多流、灌多于流 E.少灌多流、灌少于流 15.下述哪项不是导致休克时心功能障碍的发病因素 A.冠脉血液灌流量减少 B.心肌耗氧量增加 C.肥大心肌向衰竭转化 D.毒性物质抑制心肌收缩力 E.高血钾减少Ca2+内流 16.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主要改变是 A.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 B.肺循环阻力升高 C.急性呼吸性酸中毒 D.支气管平滑肌强烈痉挛 E.回心血量增多使前负荷过度 17.当左心衰竭合并右心衰竭时病人 A.肺淤血水肿加重 B.肺淤血水肿减轻 C.肺淤血水肿程度不变 D.肺淤血加重合并全身水肿 E.肺淤血程度不变但合并全身水肿 18.下述哪项不是左心衰竭的代偿方式 A.心脏肌张源性扩张 B.心率加快 C.心肌肥大 D.血液重新分配 E.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19.下述哪项不是左心衰竭病人发生呼吸困难的原因 A. 肺顺应性降低 B. 经肺血管旁感受器兴奋中枢 C. 呼吸道阻力增高 D. 肺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E. PaO2降低反射性兴奋呼吸中枢 20.导致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最主要原因是

高级病理生理学:第十章 心肌缺血预处理

心肌缺血预处理 第一节预处理的概述 一.预处理的概念 缺血是造成心肌细胞代谢障碍和功能异常的重要原因,严重时可引起细胞坏死。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短暂缺血会引起心肌可逆性损伤,并使心肌难以承受再次缺血,反复多次的缺血发作可造成累积性心肌损伤甚至心肌梗死。1986年Murry等报道,短暂夹闭狗冠状动脉左旋支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4次后,持续夹闭左旋支40 min,再灌注3 h,可使心肌梗死面积比单纯夹闭左旋支40 min,再灌注3 h组减少75%,而局部血流量并无明显变化,从而首次提出了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re-C)的概念:反复短暂缺血-再灌注可以激发自身的适应性反应,使心肌对随后发生的持续性缺血的耐受力提高,对随后长时间的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明显保护作用的一种适应性机制。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但更新了以往的认识,而且为缺血心肌的保护尤其是激发机体内源性抗损伤机制开辟了新思路,迅速成为心血管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二.预处理的特点 (一)有限记忆性若预处理与长时间缺血的间隔时间从10min延长至1~2个小时,心肌细胞将不再“记忆”它曾被预处理过,故保护作用将随之消失。 (二)双时相性预处理的保护作用在时间上呈现2个不连续的时相变化。 1.早期保护作用(early protection) 早期保护作用是短暂缺血后即刻出现的保护作用,又称经典保护反应,是延迟阶段保护作用的基础。它发生迅速,一般在预处理后2小时内发生,保护作用明显但持续时间较短,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消失。一般而言,首次预处理后1-5 min即可显现保护效应,其持续时问因动物种属而异,兔30-60 min,猪、大鼠约60 min,狗90-120 min。早期保护作用的意义主要在于延迟了缺血心肌发生坏死的时间。例如,正常狗心肌缺血20 min 即可发生不可逆损伤,但经预处理后,需缺血40 min才出现坏死表现,这为挽救缺血心肌赢得了宝贵时间。 2.延迟保护作用(delayed protection) 指在预处理后24 h出现的保护作用。没有初始短暂阶段的保护作用,不可能发生延迟阶段的耐受。1992年Yamashita

病理生理学作业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作业 1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病因: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3.疾病: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以血浆HCO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由肺部疾病、胸廓运动障碍和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以右心肥厚扩张、衰竭为特征的心脏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 D.疾病的诱因 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 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3.死亡的概念是指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 4.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 C.脑死亡 5.体液是指 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 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 分泌 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 A.低渗性脱水 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 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 C.水中毒 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 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 B.代谢性酸中毒 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 A.T波低平 13.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 D.急性肾衰少尿期

南方医科大学高级病理生理学中期考核历年试题

1.试述内毒素休克过程中MAPK通路和NF-κB通路的激活在内毒素休克过程中的作用 (1)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MAPK通路):MAPKs是一个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的蛋白激酶家族。该信号通路的活化可以激活多种 转录因子,也可以在胞质内活化某些转录因子,进而调控TNF-α、IL-1β、IL-8、IL-10、IL-12、iNOS、MCP-1、ICAM-1等炎症介质的 表达。脂多糖(LPS)被先天性模式识别受体所识别,TLR4主要识别革兰阴性菌,TLR2主要识别革兰阳性菌,由此将LPS等信号从细胞膜 转导人细胞内,激活酪氨酸激酶(TK)、蛋白阳性酶C以及P42、P44、P38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通路,进一步使核因子 (NF-KB)、NF—IL一6等转录因子激活和核易位,从而使效应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的炎症介质。 (2)核因子-kappaB信号通路(NF-κB通路):休克病因可以激活细胞内的抑制蛋白家族I-kB(inhibitor-kappaB)激酶,从而使I-kB 的丝氨酸残基发生磷酸化并从NF-kB的复合物中解离出来而被蛋白酶降解,而NF-kB迅速从胞质向胞核移位,结合至多种促炎细胞因子 基因启动子区的kappaB位点而激活这些基因的转录活性,导致炎症介质泛滥。NF-kB信号通路的激活是急性炎症反应的中枢环节。 2.什么是蛋白质组学?举例说明蛋白组学对于认识疾病的研究有哪些帮助。 蛋白质组学是对蛋白质特别是其结构和功能的大规模研究,包括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翻译后修饰,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是以蛋白质组为研究对象,分析细胞内动态变化的蛋白质组成成分、表达水平与修饰状态,了解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联系,在整体水平上研究蛋白质的组成与调控的活动规律。 举例: (1)比较蛋白质组学揭示肿瘤发病机制、寻找肿瘤诊断和治疗的靶标:如对膀胱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的蛋白质组进行了比较研究,在膀胱癌病人的尿液中找到包含银屑素在内的四种与膀胱癌相关的蛋白质,其中银屑素只存在于膀胱鳞状细胞癌病人的组织及尿液中,在移行细胞癌中难以检测其表达,因而认为银屑素是膀胱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和病情监控的指标。 (2)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肿瘤相关抗原:例如突变的抑瘤蛋白P53可在20%-40%的肿瘤患者诱发自身抗体,高表达的癌蛋白L-Myc,C-Myc亦可在某些肿瘤患者诱导自身抗体的产生。 (3)肿瘤药物蛋白质组学研究:可用于发现肿瘤药物作用的靶点,可用于肿瘤药物作用机制研究和新药刷选。 (4)揭示心衰的发生机制:心衰是多种心脏疾病发展的结果,应用蛋白质组学有助于了解心衰时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及代偿发生的分子机制。已知临床上治疗心衰的主要手段——血管紧张素2受体阻断剂能够降低胞内蛋白激酶C(PKC)信号传导,因而,研究PKC在心衰中所起的作用将可能会揭示心衰的发生机制。最新有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心衰与未心衰细胞蛋白质的变化,利用该技术,首次明确了心肌细胞膜蛋白成分和心衰细胞膜蛋白的变化,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他们在疾病中的作用。 3.简述血管通透性变化对休克的影响及其机制 (1)血管通透性变化对休克的影响:微循环淤血加重,大量血浆外渗,血液浓缩,血细胞比容升高,红细胞聚集,白细胞嵌塞,血小板粘附,导致血流阻力增加,血流缓慢,甚至瘀滞,使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 (2)机制:休克所导致的组织缺氧、内毒素激活补体系统所形成的C3a和C5a以及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变应原等可以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使得微循环前阻力血管强烈舒张和毛细血管通透升高;细菌内毒素可以激活补体系统的激肽释放酶等也具有扩张小血管和使血管通透升高的作用;缺氧组织内的代谢产物对微血管有扩张作用;缺氧时内啡肽可以使心肌收缩力下降,血管扩张。 感染性休克——LPS(脂多糖)增加血管通透性的细胞信号机制:内毒素休克的发生过程中,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和微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内毒素,或称脂多糖(LPS)作用于炎性细胞和内皮细胞,引起一系列的炎症反应,包括出血、白细胞浸润、血管扩张和血浆蛋白渗出、水肿等,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减少,是最终引起中毒性休克,组织损伤和器官功能损害的关键原因。 烧伤性休克与血管通透性的变化:烧伤早期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是引起烧伤病人体液外渗,血容量下降,导致烧伤性休克的主要因素。 过敏性休克:机体受到变应原致敏以后,产生抗体IgE,IgE与靶细胞(肥大细胞、嗜碱粒细胞和血小板)结合,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变应原再度进入机体后,与IgE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起细胞的脱颗粒反应并释放补体、组胺、5—羟色胺、缓激肽、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活化因子、前列腺素类和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等,使微血管广泛扩张,外周阻力下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容量增加,血压迅速而明显地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形成过敏性休克特殊的血流动力学特点。 4.钙信号通过何种机制实现其对机体多种功能调节的? (1)Ca2+作为细胞信使的基础,是胞浆Ca2+与胞内钙库或胞外Ca2+之间存在浓度梯度。当某种刺激使胞内Ca2+浓度大幅度增加时,就起到传递信号的作用。 Ca2+本身的特性更有利于和靶蛋白结合,从而传递信息。 (2)Ca2+在细胞内外保持动态平衡,依赖四个主要系统维持:1、电压依赖性钙通道;2、受体或神经递质操控的钙通道;3、钙泵;4、细胞内第二信使(1、4、5三磷酸肌酸IP3)内在机制。细胞的许多功能都依赖于细胞内外极高的Ca2+浓度差存在。 (3)钙离子作为第二信使,在细胞信息传递和损伤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刺激使胞外的钙离子进入胞内或钙库释放稍增加时,可导致胞浆内钙离子浓度大幅度增加,继而发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反应,如细胞结构损伤、凋亡、死亡和细胞的退行性变等作用,因此调节细胞内

肠远程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_再灌注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DOI :10.3877/cma.j.issn.1674-0793.2010.04.022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资助(30872446) 作者单位:510080n 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近年来,利用机体自身抗损伤机制和耐受性从而提高机体自身保护能力的观点日益受到人们关注。自1986年Murry 等[1]提出心肌缺血预处理(ischemic]preconditioning ,IPC )的概念后,后续研究表明缺血预处理是机体的一种内源性保护机制。Przyklenk 等[2]首次在犬心脏缺血模型中发现,当局部冠状动脉接受缺血预处理后,可使远离该区域的心肌组织产生缺血耐受,从而产生保护作用。据此学者们提出了缺血预处理有脏器交叉保护效应的假设,后续的研究结果支持了此假设。如Gho 等[3]证实小肠或肾脏缺血预处理可诱导心脏缺血耐受;Oxman 等[4]发现给予大鼠下肢10nmin 的短暂缺血,可对随后的心肌缺血产生保护作用。据此,学者们 提出远程缺血预处理( remotenischemicnpreconditioning ,RIPC )或器官间预处理(inter-organnpreconditioning )的概念:对远离缺血部位的器官或组织行短暂缺血预处理,可对缺血部位产生保护作用。随后发现肢体、胃肠道、肠系膜或肾脏的短暂性缺血预处理可以减轻长时间心肌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 )所致的心肌损伤、心律失常和代谢紊乱等。本文就肠远程缺血预处理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一、肠远程缺血预处理的研究 自RIPC 的概念提出后,近年来以大鼠为研究对象的实验证明肠RIPC 能从组织水平减少心肌I/R 所致 心肌梗死的面积,见表1。有研究[3,5-9]表明单次循环肠系膜上动脉夹闭 (mesentericnarterynocclusion ,MAO )15nmin 介导的RIPC 以及随后预处理小肠的再灌注减少了心肌梗死面积。有研究表明,由多次循环MAO 介导的RIPC 同样减少心肌梗死面积[10,11];Pateln 等[9]发现单次循环RIPC 比多次循环RIPC 更为有效。Wang 等[12]还证实即使在诱导心肌缺血24nh 后其仍有延迟相心肌保护作用。这些研究共同为MAO 介导的RIPC 效应提供了证据。研究者通常把组织学作为观察终点,而并未对髓过氧化物酶(MPO )活性或心肌肌酸激酶水平等其 ·讲座与综述· 肠远程缺血预处理在心肌缺血/再灌注 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温仕宏姚溪刘克玄 研究者 缺血预处理的位置诱导缺血位置模型终末点器官保护作用可能机制Gho 等[3] 肠系膜和肾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神经、体液因素Schoemaker 等[5]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缓激肽介导和神经通路Liem 等[8]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增加间质的腺苷水平;神经刺激;心肌腺苷受体的激活Patel 等[9]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内源性阿片类物质Wolfrum 等[6]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通过体液缓激肽途径和神经通路激活心肌PKC Wolfrum 等[7]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降钙素基因相关肽Tangn 等[10]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Xiao 等[11]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辣椒素敏感性感觉神经和NOS Wang 等[12]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iNOS 的作用Petrishcev 等[13] 心肌和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非NO 机制Vlasov 等[14] nn nn 肠系膜心脏和肠大鼠梗死面积没有心肌保护作用,只产生小肠特殊适应不是远程预处理而是直接预处理产生的NO nn nn Liem 等[15] 肠系膜心肌缺血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肠系膜缺血腺苷依赖性途径Huda 等[16]肠系膜心肌缺血 大鼠梗死面积减少梗死面积基因表达的改变表1 短暂性肠系膜缺血介导RIPC 的相关研究

病理生理学作业及答案88702

病理生理学作业1 一、名词解释 1.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多种疾病过程中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病理变化。 2.病因:凡是能引起致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都称为致病因素,简称为病因。 3.疾病:是指在一定病凶的损害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4.低容量性高钠血症(高渗性脱水):是指失水多于失钠,血Na+浓度>150mmol /L,血浆渗透压>310mmol/L的脱水。 5.代谢性碱中毒:是指以血浆HCO 浓度原发性升高和pH呈上升趋势为特征的酸碱平衡紊乱。 2.肺心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简称,由肺部疾病、胸廓运动障碍和肺血管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导致以右心肥厚扩张、衰竭为特征的心脏疾病。 二、单项选择题 1.能够促进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D.疾病的诱因 2.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D.损伤与抗损伤力量的对比 3.死亡的概念是指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的停止 4.全脑功能的永久性停止称为C.脑死亡 5.体液是指B.体内的水与溶解在其中的物质 6.高渗性脱水患者尿量减少的主要机制是B.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ADH 分泌 7.下列哪一类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早期易发生休克A.低渗性脱水 8.判断不同类型脱水的分型依据是C.细胞外液渗透压的变化 9.给严重低渗性脱水患者输入大量水分而未补钠盐可引起C.水中毒 10.水肿时造成全身钠、水潴留的基本机制是C.肾小球-肾小管失平衡 11.下列哪一项不是低钾血症的原因B.代谢性酸中毒 12.低钾血症时,心电图表现为A.T波低平 13.下列何种情况最易引起高钾血症D.急性肾衰少尿期 14.高钾血症和低钾血症均可引起D.心律失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