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人格的结构_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_孙灯勇

自恋人格的结构_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_孙灯勇
自恋人格的结构_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_孙灯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总83期)2009(5)

Journal o f Huazho ng A g ricultural U niver 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

收稿日期:2009-06-18

*湖北省教育厅思政专项基金项目(20072S 0072)。

作者简介:孙灯勇(1973-),男,讲师,博士生;研究方向:人格心理学。

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孙灯勇1),郑 佳2)

(1)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

华中师范大学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摘要 自恋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是西方人格和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西方心理学界对自恋人格特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从形成机制分析,到自恋人格结构的探讨与测量,发展到考察自恋与自我概念、攻击、宽恕、权欲和马基雅弗利主义等变量之间的关系。这些研究对于揭示自恋人格特质的内涵,以及自恋对个体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恋;结构;机制

中图分类号:G 91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456(2009)05-0032-06

The Structure ,Mechanism and Relevant Research on 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SUN Deng -y ong 1),ZH ENG Jia 2)

(1)School o f Psy chology ,H uazhong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H ubei ,430070;2)

School o f Foreign Languages ,H uaz hong Norm al University ,W uhan ,H ubei ,430079)

A bstract As a co mmo n perso nality trait ,narcissism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w estern personal and so cial psy cholog y .A g reat deal of research has been co nducted on narcissism in the w estern psy cho -logical academia ,ranging from theoretical analy sis ,to the enquiry and m easure of the structure of nar -cissism ,to the study of the relatio nship between narcissism and other relative variables ,such as self -concepts ,ag g ression ,forgiving ,entitlement and M achiavellianism .A ll the research has g reat signifi -cance fo r psy cholog ists to reveal no t only the content of narcissism ,but also the influence of narcissism on individuals .

Key words na rcissism ;structure ;m echanism 自恋(narcissism )一词源于希腊语narkisso s ,意指水仙花。这来自一个美丽的古希腊神话,美少年那喀索斯(Narcissus )因为爱上了自己在水中的倒影,每天茶饭不思,面水憔悴而死,变成了一朵水仙花。心理学界借用这个词来描述人们自恋的现象。1899年,Nacke 首次用自恋一词来描述个体像对待性对象(sexual o bject )一样地对待自体的一种态度。1914年,弗洛伊德在《论自恋》一文中对自恋的起源、本质、表现形式、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第一次做了详细的阐释[1]。自恋在精神分析领域的引入很快引发了心理学者们对自恋的理论与临床的

研究。社会评论家拉斯奇曾在《自恋主义文化》一书中指出自恋人格特质在人群中广泛存在。很多心理学者把自恋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的人格特质

[2]

。自恋

者高度地自我关注,以自我为中心,极为乐观地评价自己,需要他人持续的关注和钦羡,有着独特感和优越感,对权力、成功和名誉反复地幻想。 一、自恋人格的结构

20世纪80年代起的一系列关于自恋的实证研究,促进了自恋的自我报告测量工具的发展。借助自恋测量工具,许多学者对自恋的结构进行了探讨。

第5期孙灯勇等: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1984年,Emm ons用因素分析法提取出四个相互独立的因子:领导/权威(leadership/autho rity),优越感/自大(superiority/a rrogance),自我沉迷/自我钦羡(self-abso rption/self-admiration),剥削性/权欲(exploitativeness/entitlement),这四个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别为0.69、0.70、0.81、0.68[3]。后来,Raskin和Terry用因素分析提取七个因子:权威(autho rity)、表现欲(exhibition)、优越感(superi-o rity)、权欲(entitlem ent)、剥削性、自我满足感(self-sufficiency)、虚荣(v anity);同时他们修订了自恋人格量表(NPI),保留了其中40个项目,修改后的量表(NPI-40)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4]。

近年来,研究者对NPI的结构有了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和改进。Kubary ch等在非临床样本的研究中,对N PI进行了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发现自恋的三因素模型:权力/表现欲/特殊人物(pow-er,e xhibitionism,special perso n),并认为这一模型最为合适[5]。他们提出自恋的三因素模型可能有类似于智力的层次性结构。Ames等将40个项目的NPI量表发展为一个单一维度的16项目的NPI量表(NPI-16),它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很好的内部效度、区分效度和预测效度,并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6]。

二、自恋人格形成机制

1.早期精神分析论自恋

弗洛伊德从内驱力模式和力比多的角度描述自恋,认为自恋涉及本能性能量从客体撤回以及力比多对自我的投注。弗洛伊德把自恋比作睡觉或生病的人[34],这时候,人把全部情感从外界撤回,被迫从对象撤回的力比多无法找到返回对象的路径,于是便转向自我,结果全部能量和注意都积聚于自我之中,就产生了可以称之为自恋的态度。这种力比多对自己的身体和人格而非对对象的执着不是例外的或毫无意义的,相反,这种自恋很可能是普遍的和原始的现象,有了这种现象然后才会有对对象的爱,而自恋现象却不必因此而消失。自恋分原发自恋和继发自恋两种。儿童将力比多投向自己和养育自己的女人,是一种原发性自恋,这是每个人都有的。随着个体的发展,个体将力比多投向客体。在这个过程中,如果遭遇挫折,力比多会由客体返回并积聚于自我之中,形成继发自恋[1]。

2.客体关系论自恋

客体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克莱恩认为,儿童早期无法把“好的”和“坏的”父母形象综合起来,在他害怕坏父母对他的侵犯时,又将前来拯救他的好父母加以理想化,这种混乱的客体关系主要是由早期的人际关系造成的。如果后来的经验没有证实并把现实成分引入儿童对其父母最早形成的幻想中,他就会感到难以区分自我与自我以外的形象。一方面他会把自我与客体的好的和坏的形象加以严格区分,另一方面又把自我和客体的形象混合在一起,这是由于儿童没有能力承受矛盾心理或焦虑而产生的。他的愤怒使他不能承认对他所爱的人也有对抗情绪,当儿童感觉受到他自己的侵犯性情绪(先是投射向他人,接着又作为内心的“魔鬼”回到内心)的严重威胁,就试图通过对财富、美丽和无限权力的幻想来补偿自己所经历的愤怒与嫉妒。这些幻想连同他用以保护自己的内在化了的好父母形象,形成了“宏大的自我观念”的核心,夸大、理想化的自我形象也建立了起来[2]。如果随着个体的不断成熟,未被组织的幻想变得比较统一,婴儿就会克服“自己是万能者,能控制整个世界的错觉”[34],而形成健康的自恋。

康伯格(Ke rnbe rg)将自恋看作父母拒绝或疏忽儿童的产物,他认为父母对儿童的冷漠拒绝,会使儿童防御性地退避,并认为唯能信任、依赖或爱自己[35]。他认为自恋个体将力比多投注在一个不正常的夸大的自我上,而这个夸大的自我是基于不成熟的真实和理想自我表现,以及理想客体表现之上的。个体将积极的、理想的自我及他人的特征整合在一起,而建构出一个夸大的自我。为了维持夸大但又脆弱的自尊,病态自恋个体会防御性地避免意识到自己或他人的消极方面[36]。康伯格用力比多发展的阶段模型来解释自恋的产生,他认为力比多会依次在自体性欲(auto eroticism)、自恋、对客体的爱(o bject love)这三个阶段无差别地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如果力比多有所消退,则会导致自恋个体无法达到“对客体的爱”,而最终停留在自恋阶段[35]。

现代精神分析学家科胡特(Ko hut)更看重自恋在心理健康上所扮演的角色[35]。他认为孩子出生后除生理需要之外,还有心理的需要,并将这些心理需要称为“正常的自恋需要”(normal narcissistic)。科胡特认为正常的成人都有自恋倾向,并且终生需要由自体客体提供的对自体的反映。科胡特认为初步的自体,既有一个客体———被理想化的双亲意象,

33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83期)

也有一个主体———夸大的自体[34]。他详细分析了自体(self)正常发展所必须满足的三方面:自体-客体需要(self-object needs)、理想化需要(idealized)、以及归属感。所有个体早期都有得到“理想化父母意象”的需要,理想化需要的创伤性挫败会使孩子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无法发展出“自我抚慰”(self-soo thing)的能力,儿童便会产生自恋[37]。在健康人格中,自体的夸大性得到了修正,并被导向现实的追求,而被改造和被结合的夸大性可以为个体提供能量、雄心和自尊,因而健康的自恋表现为创造性、幽默和投情能力[34]。

3.社会学习观

自恋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 theory o f narcissism)由Millon提出,他认为自恋的发展不是源于父母对儿童的冷漠拒绝或贬低的看法,而是源于父母对儿童的过度赞誉。当儿童被当作特殊的人物,受到过度的关注,儿童会认为自己是惹人爱的或完美的,而这种不切实际的过度赞誉会导致儿童产生一种并不能在外界维持下去的自我幻想,这种非现实的自我认识使个体产生了自恋。现实生活中这样的自恋者通常是能得到充分关注和照顾的第一胎或独生子女[35]。

三、自恋人格相关研究

1.自恋与相关自我概念

自恋与自尊(self-esteem)是两个互不相同,但又彼此相关的自我概念的形式[7]。自恋的自我运作成分强调的就是提高夸大的自尊[8]。因此有些研究者认为自恋只是高自尊的一种极端形式,但多数研究者认为自尊是一个人总体的自我评价;而自恋与对自我的积极评价呈正相关,是对夸大的自我地位的沉迷。自尊与对自己的积极看法和社交的随和性相关,而自恋只与对自己的积极看法相关[9]。自恋者似乎总在寻求他人的钦羡,并不在意与他人的交往关系。另有研究发现自尊与自恋人格量表中的支配性维度呈高相关,控制支配性因素后,自尊与自恋人格的相关显著降低,有些甚至不再显著;在对自尊量表的项目分析中也发现,与支配性相关越大的项目与自恋也越相关,验证了支配性调节着自恋与自尊的相关关系的假设[10]。Barry等研究发现非适应性自恋与低自尊相关,而适应性自恋与高自尊相关,但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适应性自恋与自尊中度正相关,而非适应性自恋与自尊无显著相关[7]。

自恋的另一个中心特征是自我提高(self-en-hancement),这一结论具有跨文化的一致性[11]。自恋者对自我提高的偏爱表现在:自恋者不仅会暗地里贬低他人,来维持积极的自我观点;而且还会当面贬低他人。Campbell等研究发现,无论是在独立性还是协作性任务中,自恋者都采用了自我提高的策略;而非自恋者的自我提高策略显得更具灵活性[12]。非自恋者在需要与同伴相互比较(比较策略)的实验中没有进行自我提高;而在估计任务重要性(非比较策略)的实验中才有自我提高;自恋者更喜欢竞争性的任务,他们用对自己能力的幻想以及自己将来表现的夸大的期望来维持着他们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兴趣[13]。M o rf,Rhodew alt提出了自恋的自我调节动力模型,认为自恋是有目的的自我建构,自恋者通过内心的认知、情感过程和人际间自我调节策略的相互作用,来建构自我[14]。自恋者无视社会情境中特殊的约束和标准,不顾他人的观点,视他人比自己差,以此来建构和维持夸大的自我,因此他们的自我调节往往是起相反作用的,最终阻止了他们获得积极反馈,从而破坏了他们想要建构和维持的自我。高自恋者常常对能够自我提高的机遇保持警觉,并强迫自己用某种超越常规的策略进行自我提高。对其而言,外界的价值标准比内部的价值标准更有价值[15]。

当自恋者受到潜在威胁时,他们会对有关自己的积极但脆弱的自我看法进行防御[16],一种极可能采取的措施是自我妨碍[17]。自恋者通过操纵社会反馈来构建脱离实际成就的自我形象,这样的自我妨碍可以保护他们渴望但脆弱的自我形象。近来研究表明,无论反馈是否具有偶然性,高自恋者都会进行自我妨碍,而低自恋者只对非偶然性的成功反馈进行自我妨碍;同时,无论反馈的有效性如何,自恋者都会对积极的反馈进行自我夸大的解释,在非偶然的成功经历后,自恋者表现出更强的自信;自恋者自我妨碍的动机是保护自我、维护自我形象,而不是自我表现或自我提高的需要[18]。

2.自恋与马基雅弗利主义

马基雅弗利主义(Machiavellianism)是一种善于操纵他人的人格结构。研究表明无论是在实验情境下,还是真实环境中,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更易表现得冷漠,自私自利;而且更善于使用欺骗、操纵他人的人际策略。精神病、自恋、马基雅弗利主义常被称为“人格黑三角”,它们相互交叠但又互有区别,有研

34

第5期孙灯勇等: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究表明“人格黑三角”本质上是统一的结构[19]。马基雅弗利主义与自恋有一些共同的因素,比如剥削、善于操纵、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但是,马基雅弗利主义者在对自我的感觉上更加基于现实;而自恋者对自己的人格特征有很强的自我欺骗性(如:低洞察力)[20]。另有研究者使用“大五”人格进行研究表明,自恋和马基雅弗利主义均与随和性负相关,自恋者在外向性和开放性上得分较高,马基雅弗利主义者在尽责性上得分较低,二者唯一相关的是难与人相处、对人不友善的特征。在自我提高偏见的测验中发现,自恋者的自我提高能力较高,而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没有自我提高的表现;自恋者易于高估自己的智力,而马基雅弗利主义者没有这种倾向。马基雅弗利主义与自恋有可能会使人际交往不畅,但并不会成为沟通的障碍,有数据显示这二种特质在个人、人际生活、以及一些组织情境中还发挥着积极的作用[21]。

3.自恋与权欲

Raskin在其自恋模型中指出自恋者具有控制欲、表现欲、权欲、优越感、自我价值感、自我满足感等特征。自恋者强烈地需要控制感、地位、权力与成就,这正是领导者所应具有的品质[22]。另有研究也表明自恋与被认可和对权力的需要有很高的关联。由于自恋者具有权欲,他会为了个人利益而剥削他人;但其以自我为中心,有操纵和剥削下属并进行印象管理的倾向,不能长久地维持下属的自尊及对其的忠诚[23]。尽管操纵欲和印象管理被认为是自恋的一部分,但对于非临床的自恋,这并不是必要的[21]。高自尊的自恋者是适应性的、心理健康的[24],他们虽有很强的自我感,但对自我的感觉更真实,并且会以直接而非剥削性的方式与人相处,因此会领导得更好;而具有与剥削性相关的非适应性特质的自恋者,会表现得自己很重要,并有高印象管理的倾向,他们可能被认为没有领导才能[25]。另有研究者认为当今卓越的领导人都应具有积极的健康的自恋,并将这种自恋称为“产生式自恋”(pro duc-tive narcissism)。产生式自恋者有雄辩、自我中心主义、控制欲、冒险、冷漠这五种特征[26]。

4.自恋与攻击

在日常生活中,自恋者更可能经历自我受到威胁的情况,因此自恋者更可能对任何可能威胁他们夸大的自我形象和自我表现的人或事进行攻击[27]。高自恋者的情绪反应与人际关系事件显著相关,那些否定自我或威胁自我的社会信息更可能激发其敌意、愤怒和攻击的行为,因为他们有得到钦羡并让他人看到自己积极面的强烈愿望,这使他们在自我期望受到消极反馈的挑战时,更易产生消极的情绪唤醒,进而导致攻击行为的增加[28]。

近年来关于社会拒绝和攻击行为的研究也表明,自恋对个体遭遇拒绝后的攻击行为有重要的预测作用,高自恋者在消极的反馈后尤其具有攻击性[27]。这可以用自我中心被威胁说(threatened eg-o tism)来解释,即当自我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通过积极地拒绝消极的外界信息方式来维持不现实的自我赞许的形象。攻击正是防御他人对高度赞许自我的破坏的一种方法[29],自恋者用攻击行为来对付消极反馈,来重建自我形象或阻止威胁的进一步延续[30]。

另有研究发现,高自恋者在被社会拒绝时会对无辜者进行错位攻击(displaced agg ressio n)[30],在延迟反馈的情况下更可能会对无辜者攻击,这可能是由于延迟反馈的情况最令其烦恼,也更易使其处于唤醒状态而更加愤怒,进而导致对无辜者攻击行为的增加[28]。在高焦虑、唤醒、反馈不确定的状态下,自恋者尤其会进行错位攻击,以此来调整自我形象和情绪,或者获得对不确定情况的控制权[31];在遭受实际侵犯后,回避和复仇动机与自恋呈正相关,其中低宽恕性并高自恋的人具有最高报复性[32]。

5.自恋与宽恕

与常人相比,自恋者更难宽恕他人,对侮辱和消极反馈的反应更有攻击性。自恋具有自我防卫的特征,与气质性宽恕、内疚的倾向负相关,而与情境性宽恕正相关。在气质性宽恕高的个体中,自恋与复仇不相关;在气质性宽恕低的个体中,可以用自恋区分出报复性和非报复性,高自恋且气质性宽恕低的个体最具报复性[32]。另有研究表明是权欲使自恋者认为自己不应受到伤害,因而他们更不易宽恕他人,其膨胀的自信和权欲构成了其报复倾向的基础[33]。Strelan研究发现自恋与自我宽恕正相关。自恋者之所以极易宽恕自己的行为而不感到内疚,一方面是由于他们太关注自我提高,而不愿让伤害事件影响其认知;另一方面,自恋者对自我有着积极的自我评价,对自我价值有膨胀的看法,这也使之更易宽恕自我[8]。

四、结语

自恋有一个短暂但丰富的心理学研究历史[38]。

35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总83期)

早期研究者通常将自恋作为异常人格进行研究,而社会和人格心理学家所关注的是“亚临床的”、“正常的”自恋。目前关于自恋的大量的实证研究,取得了有意义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将自恋作为一种个体差异变量纳入心理学中研究的价值。

尽管研究者已经对自恋有了深入的探讨,仍存有很多值得进一步商榷的问题。首先关于自恋的形成机制与结构,西方学者还争论不止,仍没有给出相对明确的解释。自恋究竟是因为父母贬低造成的?还是由于过高赞誉形成的?或者二者皆有可能?第二,就自恋的测量工具而言,目前主要用NPI来测量,但研究者是否应该重新考虑NPI的反应方式,改变现有的二选一的迫选形式,将其它更为有效的方法如项目反应理论等应用于自恋结构的探索,用项目反应理论对NPI进行项目增减是否能进一步提高其差异分辨能力,完成对NPI项目的进一步发展?第三,就自恋的相关研究而言,虽然研究者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相关研究,但对于自恋的机能的实际应用价值仍有很多值得进一步探讨的地方。近来不断有证据显示自恋与攻击、犯罪行为相关,那么非适应性自恋是否可以作为青少年攻击等不良行为的预测指标?如果是,那么研究者是否应在发展和检验自恋可能发展的先导模型时,确定适应性自恋和非适应性自恋发展的不同途径?这又是否能指导或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另一方面,自恋既可能引起人们很高的自尊和心理幸福感,也可能引起非适应性症状,那么研究者是否或者说如何能够指导人们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而不用表现出与自恋有关的消极行为?尽管自恋者通常被人们认为是令人不愉快的人,但在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自恋者很成功,那么人格中的自恋倾向是否真正可以帮助人们提高心理健康和对自我良好的感觉?最后,虽然从总体看自恋在西方人格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东西方文化有着显著的不同,因此,对自恋进行多元文化研究,对揭示自恋人格的结构是非常有意义的。

参 考 文 献

[1] 车文博.弗洛伊德文集[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

[2] 拉斯奇.自恋主义文化[M].陈红雯,吕明,译.上海:上海文化

出版社,1988.

[3] EM M ONS R A.Factor analysis and construct validity of th e

Narcissis tic Personal ity Inventory[J].J ou rnal of Personality

A ssessment,1984,48(3):292-300.[4] RASKIN R,TE RRY H.A 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 of

th e Narcissis t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and further evidence of

its con struct val idity[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 chology,1988,54(5):890-902.

[5] KUBARYCH T S,DEARY I J,A US TIN E J.The Narcis s is-

tic Pers onality Inven tory:factor structu re in a n on-clinical

sam ple[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

(4):857-872.

[6] AM ES D R,ROS E P,ANDERSON C P.T he NPI-16as a

short m easure of narcissism[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

s onality,2006,40(4):440-450.

[7] BA RRY C T,GRAFEM AN S J,ADLE R K K,PICKARD J

D.The relations among narcis sism,s elf-esteem,and delin-

quency in a sample of at-ris k adolescents[J].J ou rnal of Ado-

lescence,2007,30(6):933-942.

[8] ST RE LA N P.W ho forgives others,them selves,and situa-

tions.The roles of narcissism,guilt,self-esteem,and ag reea-

blenes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 ces,2007,42

(2):259-269.

[9] CAM PBE LL W K,RUDICH E A,S EDIKIDES C.Narcis-

sism,self-esteem,and the positivity of s elf-view s:Tw o por-

traits of self-love[J].Pers onality and Social Psych ology Bulle-

tin,2002,28(1):358-368.

[10]BROWN R P,ZEIG LER-HI LL V.Narcissis m and th e non-e-

quivalence of self-esteem m easures:a matter of dominance[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 ity,2004,38(6):585-592. [11]TANC HOTS RINON P,M ANEES RI K,CAM PBELL W K.

Narcissism and roman tic attraction:Evidence from a collectiv-

is tic cultu re[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41

(3):723-730.

[12]C AM PBE LL W K,REEDER G D,S EDIKIDES C,ELLIOT

A J.Narcissism and comparative s elf-enhancement s trategies

[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 on ality,2000,34(3):329-

347.

[13]M ORF C C,WEI R C,DAVIDOV M.Narcissism and in trin sic

m otivation:the role of goal congruence[J].J ou rnal of Experi-

mental S ocial Psychology,2000,36(4):424-438.

[14]M ORF C C,RH ODEW ALT F.Un raveling th e paradoxes of

narcissis m:a dynamic self-regu latory p roces sing model[J].

Psy chological Inquiry,2001,12(4):177-196.

[15]CO LLINS D R,S TUKAS A A.Narcissism and self-presenta-

tion:Th e m oderatin g effects of accountability and con tingen-

cies of self-w orth[J].J ou 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8,42(6):1629-1634.

[16]M ORF C C,RHODEW ALT F.Expanding the dy namic self-

regulatory p roces sing model of narcis sism:research directions

for the future[J].Psych ological Inquiry,2001,12(4):243-

251.

[17]RH ODEW ALT F,T RAGAKIS M.Self-handicap ping and th e

social self:The costs and rew ard s of interper sonal self-con-

s tru ction[M]//FO R GAS J P,WI LLIAM S K.T he social self:

36

第5期孙灯勇等:自恋人格的结构、形成机制及相关研究 

C ognitive,interpersonal,and intergroup perspectives.New

York:Psych ology Press,2002:121-142.

[18]RH ODEW ALT F,T RAGAKIS M W,FINNE RT Y J.Narcis-

sism an d s elf-han dicapping:l inking self-aggrandizem en t to be-

havior[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6,40(5): 573-597.

[19]JAKOBW ITZ S,EGAN V.The dark triad and normal person-

ality traits[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 eren ces,2006,

40(2):331-339.

[20]J OHN O P,ROBINS R.Accuracy and bias in self-perception:

Individual diff erences in self-en han cement and the role of nar-

cissism[J].J ournal of Pers onality andSocial Psychology,1994,

66(3):206-219.

[21]PA ULH US D L,W ILLIAM S K M.T he dark triad of person-

ality:narcis sism,machiavellianis m,and psychopathy[J].

J 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 ity,2002,36(6):556-563. [22]BASS B M.Bas s and S togdill's handbook of leadership:The-

ory,research,and managerial applications[M].New York: The F ree Press,1990.

[23]HOGAN R,RASKIN R,FAZZINI D.The dark side of cha-

risma[M]//C LARK K E,C LARK M B.M easu res of leader-

s hip.West O range,NJ:Leadership Library of Am erica,1990: 343-354.

[24]S EDIKIDES C,RUDIC H E A,GREGG A P.Are normal nar-

cissis ts p sychologically health y?Self-esteem matters[J].Jour-

nal of Pers 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4,87(3):400-

416.

[25]PA UNON EN S V,LONNQVIS T J,VERK AS ALO M.Nar-

cissism and emergent leadership in military cadets[J].Th e

Leadership Qu arterly,2006,17(5):475-486.

[26]M AC COB Y M.Narcis sistic leaders[J].Harvard Business Re-

view,2000,78(2):68-77.

[27]BUSH M AN B J,BAUM EIS TER R F.Threatened egotism,

n arcissis m,self-esteem,and direct and dis placed aggression: Does self-love or self-h ate lead to violence[M].Journal of Per-

s on ality and S ocial Psychology,1998,75(1):219-229.

[28]RH ODEW ALT F,M ORF C C.On self-aggran dizement and

anger:A temporal analysis of narcis sism and affective reac-

tions to s uccess and failure[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

cial Psych ology,1998,74(3):672-685.

[29]BAUM EIS TE R R F,BUSH M AN B J,CAM PBELL W K.

S elf-es teem,narcissis m,an d aggression:Does violence result

from low self-esteem or from threatened egotis m[J].Cu rrent

Directions in Psy chological Science,2000(9):26-29.

[30]TW ENG E J M,CAM PBE LL W K.“`I sn't it fu n to get th e

respect that w e're going to deserver”Narcis sism,social rejec-

tion,and aggression[J].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 chology

Bu lletin,2003,29(2):261-272.

[31]M ARTINEZ M A,ZEICH NER A,REIDY D E.Narcissism

and displaced agg res s ion:effects of positive,negative,and de-

layed feedback[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 al Differences,

2008,44(1):140-149.

[32]EA TON J,S T RUT HE RS C W,S ANTE LLI A G.Disposi-

tional and s tate forgiveness:th e role of self-esteem,need for

structure,and narcissism[J].Pers on 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1(2):371-380.

[33]BROWN R P.Vengeance is mine:narcis sism,vengeance,and

th e tendency to forgive[J].Jou rnal of Res earch in Personality,

2004,38(6):576-584.

[34]克莱尔.现代精神分析“圣经”[M].贾晓明,苏晓波,译.北

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35]EM M ONS R A.Narcis sism:theory and measuremen t[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 ocial Psy chology,1987,52(1):11-

17.

[36]C AIN N M,PINCUS A L,ANSE LL E B.Narcis sism at th e

cross roads:Phenotypic des cription of pathological narcissism

acros s clinical theory,s ocial/pers on ality psychology,and psy-

chiatric diagnosis[J].C 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08,28

(4):638-656.

[37]皮尔斯.人格的发展[M].唐蕴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

院出版社,2005.

[38]FOS TER J D,CAM PBELL W K,TW ENGE J M.Individual

diff erences in narcis sism:Int ated self-view s acros s the lifes-

pan and arou nd the w orld[J].J ou 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

ity,2003,37(6):469-486.

(责任编辑:侯之学)

37

自恋型人格障碍文献笔记(中文)

文献笔记 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定义vaule:4 个体符合以下9条标准的5条以上,并且在各种场合下都表现出固定的行为模式: 1.先入为主的认为自己应该获得无限制的成功、权利、才能、美貌或理想的爱情。 2.认为自己特别、独一无二,应当且只能被其他同样特别或者地位高的人理解、伴随。 3.要求过度的赞美。 4.有一种理所当然享有一切的态度。 5.人际交往中对他人持一种剥削和利用的态度。 6.缺乏同情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 7.经常嫉妒他人或认为他人嫉妒自己。 8.表现出傲慢,蔑视他人,恩赐他人的行为和态度。 9.对自我的重要性有一种宏伟堂皇的感觉。 自恋型人格障碍在精神分析中的解释(2006)vaule:8 自恋型人格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的区别,自恋型人格障碍和癔症的区别 最早由弗洛伊德提出,随后发展的客体关系理论是自恋型人格障碍最具影响力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自恋型人格理论 霍妮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解释 客体关系理论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解释 Kohut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解释 康伯格对自恋人格障碍的解释等等。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形成和防治(2000)vaule:5 案例,张先生和20岁年轻人。 剖析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表现特点、从小的父母教养方式以及自我塑造。防治包括预防和矫正两方面。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及其治疗(2005)vaule:8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本质特征是:自我夸大、需要被人羡慕和缺乏移情能力。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DSM4提出了三点质疑。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病因:与家庭的关系较大,母亲的情感缺乏安全感,强化孩子的错误行为来满足父母的需要。 影响自恋型人格障碍形成的因素:1.气质;2.出生顺序;3.性别;4.与父母生活中重要他人的相似性;5.先天才能。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1.传统疗法;2.催眠疗法;3.精神分析疗法;4.夫妻疗法 大学生自恋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2006)Value:8 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自恋人格问卷,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显性自恋者通常开朗、好交际、自信并渴望得到他人的羡慕,隐性自恋者通常比较焦虑、抑郁、缺乏满足感、容易受到生活中创伤性事件的伤害。(从非临床角度研究自恋,将自恋视为人格倾向) 大学生自恋与心理适应的关系(2011)Vaule:8 心理适应是指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人们通过自我调节系统做出能动反应,使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更加符合环境变化和自身发展的要求,使主体和环境达到新的平衡的过程。自恋可以预测个体心理健康和适应水平以及攻击水平。 工具:自恋人格问卷(NPI)迫选40项,7因素。儿童自恋人格问卷,本研究采用周晖等人编制的问卷(3因子)。心理适应问卷采用的是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测量,20项,4因子,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阶段理论 【内容提要】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以无意识为基础的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 心。弗洛伊德人格理论的内容主要包括人格结构、人格发展动力、人格适应及人格发展阶段。弗洛伊德的人格理 论是系统完整的理论体系,它包含着许多合理的成分,也包含许多谬误。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1856-1939)是奥地利著名的医生和心理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把心理学 的研究带进了人的深层精神世界,为现代心理学展现出一个全新的领域。就影响而言,弗洛伊德超过了其他任何 心理学家,他开创的精神分析学冲击了现代西方社会意识和社会生活的儿乎每一个侧面。其中以无意识为基础的 人格理论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弗洛伊德的人格学说涉及范围极广。本文拟从以下儿方面对弗洛伊德 的人格理论作以介绍,并略作评价,供读者分析研究。 按弗洛伊德的看法,人格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之内包含着彼此关联且相互作用的部分。早期,弗洛伊德 提出了“二部人格结构”说,即无意识和意识的结构说,实际上他把人的心理机制视为山意识、询意识和潜意识 三个系统所构成。 潜意识是弗洛伊德论述最多的部分,也是他的早期人格结构的核心。究竟什么是潜意识呢,弗洛伊德认为潜

意识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各种本能和出生后所形成的与本能有关的欲望。这些冲动和欲望不见容于人类的风俗习 惯、伦理道德和宗教法律,而被排斥或压抑在意识之外,但它们并没有被消灭,仍在不自觉地积极活动,追求满 足。潜意识是心理的深层基础和人类活动的内驱力,它决定着人的全部有意识的生活,人的言行无不受其影响。 前意识是指没有浮现出意识表面的心理现象,它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经验。它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担 负着“检查员”的任务,严把关口,不准潜意识的本能和欲望随便侵入意识之中。但是,当'‘检查员”丧失警惕 时,被压抑的本能或欲望也会通过伪装而迂回地渗入意识。 意识是人清醒知觉的思想和情绪等,是随时可以观察到的心理现象。它负责调节进入意识的各种印象,压抑 心理中那些先天的、兽性的本能和欲望。 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仅仅是人的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层的一个很小的部分,只代表人格的外表方面;无 意识才是人的精神主体,处于心理深层。他认为只用意识来解释人的精神活动是不完整的,只有假定人们精神过 程中有无意识领域存在,才能合理地解释人们的精神生活。弗洛伊德宣 称:“精神 分析的第一个令人不快的命题 是: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注:,奥,弗 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商务印书馆,1988年,第8页)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 740)this.width=740"border=undefined> 本我id:- 為個體與生俱來的一種人格原始基礎,是主要心裡動力的能量所在地,日後分化 出自我及超我的母體;行為動機只在追求生物性需要的滿足與避免痛苦。 本我不能忍受任何因緊張造成的能量上升,並會立即的用一切手段來降低這種緊 張的能量,恢復系統原有舒適、穩定的低能量,即稱作「唯樂原則Pleasureprinciple 」。 運作的方式有兩種:- a)一種為天生對刺激之生理反應如打噴嚏等之「反射動作」; b)另一種為處理較複雜的心理反應,當緊張的能量上升時形成一種可以消

除該緊張 之物體之影像以釋放該張力(dischargetension)稱作「初級歷程」。 Freud將本我稱作「純綷的精神現實」它對客觀現實沒有任何概念。 自我ego:- 自我的出現是來自有機體必需去面對及處理外在現實世界受現實的需要;在飢餓 沒有被滿足前,人們必需去想辦法弄到食物,這意味著他必需去分辦他憶中食物影像 與真的食物之不同,並將之轉換成可以協助他找到外在世界食物的知覺。 自我遵循「現實原則」並以「次級歷程」的方式運作;「現實原則」的目的在於 保持可滿足需求之客體被發現前之緊張狀態,「現實原則」所講求的是效果不管經驗 是否真實存在,而「享樂原則」只對經驗到快樂或痛苦感興趣。 而「次級歷程」,是一種現實的想法,控制認知及智力等高級心理歷程。主

要功 能為符合現實環境調節本我之原始需要,及抑制不能為超我所接受之衝動,與調節本 我與超我間之衝突。 自我可以說是人格的總經理(executive),因為它可以說是行動出現的管道,但 它仍無法脫離本我的獨立存在。 超我superego:- 來自社會環境中經由獎勵與懲罰的歷程而建立的是傳統道德及規範的代表,如個 人的行為與超我的自律標準不符,即會受到良心的譴責。父母的道德標準會內射成超 我的次系統叫「理想自我ego-ideal」,良心透過讓個人感到自豪或罪惡來獎勵或處 罰他。

心理测试-自恋型人格障碍

以来访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心理服务,共创美好心理价值 以来访者为中心,提供优质心理服务,共创美好心理价值自恋性人格障碍 自恋型人格障碍:包括自大,自我中心,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利用他人和具高度独立性。 附录: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如满足五项以上,表明有此障碍) 1、感觉自己伟大,很重要(特别是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甚至使用谎话来达到目的。就算没有足够的表现,还是坚持被肯定为比他人优越)。 2、迷恋于无止境的胜利、名声、权势、活在以为自己无比出色或是无所不能的幻想当中(这属于大脑型自恋);或是迷恋于自己身体的魅力和性能力(属于肉体型自恋);或是迷恋于完美的、无止境的、征服一切的热爱。 3、坚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因此,自己只应当与其他特殊(高档次的)人物或机构打交道,也只有特殊天分的人才能了解他。 4、需要超额的褒奖、崇拜、关注和肯定。如果得不到,他就会做得让人畏惧,使人不敢惹他。 5、认为自己应当受到优惠待遇,要求对方自动满足他所有的需求。 6、利用他人,把他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7、毫无怜悯心,无法,也不愿意对他人的需要、偏好和感觉表同情。 8、持续地嫉妒他人,有伤害使他沮丧者的欲望,并以为别人也同样嫉妒他。 9、行为上与态度上傲慢,认为自己全知全能,高过法律,所向无敌,面临挫败或对抗时会有暴怒的表现。 精神分析学者的一种说法是,每人在成长早期,都经过“自恋”过程。在婴儿期和幼儿期,他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围的一切都是在满足他的需要。而“自恋”的产生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失调,造成畸形发展。 有关NPD 的成因,并没统一说法。关于NPD 到底是遗传基因造成,还是“机能不全家庭”(dysfunctionalfamily )后天的影响,学者们至今还没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大多数NPD 的患者都成长于“机能不全家庭”之中,不论是过分被纵容还是过分被忽视、被虐待。 心理咨询电话:400-999-8486(全国免费热线)0755-8375969083796379 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2004年入驻北大科技园孵化器,专注于婚姻情感、职场压力、情绪疏导、青少年学习、儿童心理咨询,全国十佳心理学机构之一。燕园博思致力于打造专业、有效的心理咨询平台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演变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概述 在弗洛伊德的学说中,人格被视为从内部控制行为的一种心理机制,这种内部心理机制决定着一个人在一切给定情境中的行为特征或行为模式。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 所谓本我,就是本能的我,完全处于潜意识之中。本我是一个混饨的世界,它容纳一团杂乱无章、很不稳定的、本能性的被压抑的欲望,隐匿着各种为现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规范所不容的、未开发的本能冲动。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它完全不懂什么是价值,什么是善恶和什么是道德,只知道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不惜付出一切代价。自我是面对现实的我,它是通过后天的学习和环境的接触发展起来的,是意识结构的部分,自我是本我和外界环境的调节者,它奉行现实原则,它既要满足本我的需要,又要制止违反社会规范、道德准则和法律的行为。 超我,是道德化了的我,它也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它是人在儿童时代对父母道德行为的认同,对社会典范的效仿,是接受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社会理想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它由道德理想和良心构成,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是人类生活较高尚行动的动力,它遵循理想原则,它通过自我典范(即良心和自我理想)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通过良心惩罚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使人产生内疚感。 弗洛伊德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本我不顾现实,只要求满足欲望,寻求快乐;超我按照道德准则对人的欲望和行为多加限制,而自我则活动于本我和超我之间,它以现实条件实行本我的欲望,又要服从超我的强制规则,它不仅必须寻找满足本我需要的事物,而且还必须考虑到所寻找的事物不能违反超我的价值观。因此,在人格的三方面中,自我扮演着难当的角色,一方面设法满足本我对快乐的追求;另一方面必须使行为符合超我的要求。所以,自我的力量必须强大能够协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否则,人格结构就处于失衡状态,导致不健全人格的形成。 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早期,他把地形学的概念和方法运用于心理学,将人的心理活动及其构造划分为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部分,广义的潜意识可以涵括前意识,并注重描述心理的不同深度层次和研究潜意识活动的规律。在他看来,人的心理犹如大海中漂浮的冰山,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是意识,隐没在水面之下的大部分则是潜意识,潜意识是意识的基础,不仅个人的行为动机,而且整个人类的活动和文明的发展,都可以在潜意识中找到根源。在弗洛伊德思想发展的后期,通过与不同学派和观点之间的长期论争,他已经不再满足于早期运用心理地形学的观点去描述心理活动的不同层次或不同水平之间的联系;逐步修正和发展自己的学说,侧重于心理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建立一种新的人格结构模式。 弗洛伊德认为,完整的人格结构由三大系统组成,即本我、自我和超我。对一个心智健全的人而言,这三大系统是和谐统一的整体,它们的密切配合使人能够卓有成效地展开与外界环境的各种交往,以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和欲望,实现人的崇高理想与目的。反之,如果人格的三大系统难以协调、相互冲突,人就会处于失常状态,内外交困,活动效率也随之降低,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存和发展。 本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底层,靠遗传获得,是人体结构中内在的东西,并有一种精神表达的本能。本我通过冲动性行为和形成意象得以表现,它追求快乐原则。在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间的精神领域就是自我,它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分化发展起来的,是在幼儿时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和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是人格结构中的“行政管理机构”,是现实化了的本我,即一方面,它接受本我趋乐避苦的的要求,力图实现本我的意图,另一方面,它必须正视外部现实世界的条件,区分主观心理世界与客观现实世界,从而能动地支配人在现实世界的活动。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是从自我中分化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专管道德的司法部门,它是以“自我理想”和“良心”为尺度,它追求理想原则。

心理学习八种人格障碍

A类型(第一类群):行为怪癖、奇异,包括偏执型、分裂样和分裂型人格障碍。 偏执型人格障碍:1、对挫折和拒绝过分敏感;2、对侮辱(无礼)和伤害不依不饶或持久的怨恨;3、多疑,且带有弥散性,甚至把中性和友好的态度歪曲为敌意或蔑视;4、好争斗,为个人权利进行不屈的斗争,明显地过分且处境不和谐;5、病态性的嫉妒;6、自视过高,过分重视自身的作用,持久的自我缓引态度;7、认为周围有人搞阴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 类分裂样人格障碍:1、不能享乐;2、情感冷淡,对人无温情、无体贴,也不发怒;3、对赞扬或批评均无反应;4、对异性不感兴趣;5、沉湎于幻想,孤独地活动;6、无知心朋友,没有亲密或信任的人际交往;7、不遵守社会传统习俗,行为怪异。 B类型(第二类群):情感强烈而不稳定,包括表演型、自恋型、反社会型和边缘型人格障碍。 反社会人格障碍:1、对人冷酷无情,缺乏同情心;2、没有责任心,不顾道德准则、社会义务和社会规章;3、不能与人维持长久的关系;4、对挫折的耐受性低,受挫后易产生攻击甚至暴力行为;5、无内疚感,不能汲取教训,处罚无效;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7、持续存在的易激怒。 冲动型人格障碍:1、常有突如其来,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2、事先无计划,也看不到的可能的未来事件或境遇; 3、心情不可预测,变化不定; 4、容易暴怒或产生与此相反的激情 5、不能控制行为的暴发; 6、与社会或他人相冲突时总是为自己辩解而责怪别人; 7、不能坚持没有报酬或奖励的行动。 戏剧型人格障碍:1、自我戏剧化,情绪表达过分;2、易受暗示,易受他人的影响;3、情感肤浅;4、自我中心,自我放纵,不考虑别人。 C类型(第三类群):紧张、退缩,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强迫型和被动攻击型人格障碍。 强迫型人格障碍:1、优柔寡断,过分谨慎,表现出深层的不安全感;完美主义,反复核对检查,过分注意细节;3、过分认真,顾虑多端,只考虑工作或学习的成效而不惜牺牲愉快和人际关系;4、拘泥迂腐,因循守旧,不善于对人表达温情;5、刻板、固执,总要求别人适应其办事方式。 焦虑回避型人格障碍:1、持续且弥散性的紧张不安感;2、习惯性地注意自我体验,或不安全感,或自卑感;3、不断地渴望被别人所接受,所欢迎;4、对批评和反对意见过分敏感。 依赖型人格障碍:1、怂恿和允许别人在人生重大事件上代负责任;2、个人需要服从于所依赖的人的需要;3、对所依赖的人不提任何即使是合理的需求;4、自认无能,并缺乏精力。 精编教学文档,在此教育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成因 作者:燕园博思心理咨询/整理 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对自我价值感的夸大和缺乏对他人的公感性。这类人无根据地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认为自己应当被视作“特殊人才”,认为自己的想法是独特的,只有特殊人物才能理解。 在实际中,他们稍不如意,就又体会到自我无价值感。他们幻想自己很有成就,自己拥有权利、聪明和美貌,遇到比他们更成功的人就产生强烈嫉妒心。他们的自尊很脆弱,过分关心别人的评价,要求别人持续的注意和赞美;对批评则感到内心的愤怒和羞辱,但外表以冷淡和无动于衷的反应来掩饰。他们不能理解别人的细微感情,缺乏将心比心的共感性,因此人际关系常出现问题。这种人常有特权感,期望自己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其友谊多是从利益出发的。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常有普遍性的人际关系;他们的抑郁情绪、人际困难或不切实际的目标可能影响工作。但另一方面,他们对功利的追逐也可能使他们获得较高的工作成就。 成因: 关于自恋性人格障碍的成因,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解释是这样的:患者无法把自己本能的心理力量投注到外界的某一客体上,该力量滞留在内部,便形成了自恋。现代客体关系理论认为,自恋性人格障碍者的特点是“以自我为客体”,通俗地说,就是“你我不分、他我不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患者在早年的经历中体验过人际关系上的创伤,如与父母长期分离、父母关系不和或者父母对其态度过于粗暴或过于溺爱等等。有这样一些经历,使得患者觉得自己爱自己才是安全的、理所应当的。 在科胡特看来,可以追溯到童年的婴儿时期,按照客体关系理论家马勒等的研究,这一障碍大约形成于一岁半到三岁之间。科胡特认为,每一个个体在其婴儿期都是有自体自大、夸大倾向的,例如婴儿稍稍不得到满足就会大哭等等,在婴儿的心理世界中,他或她是全能的上帝。当这一上帝由于被养育者(自体客体)所满足时,则获得快乐。如果不满足,则因为自己的全能感遭受挫折无法实现而暴怒。这一不被满足的情况其实是在婴儿养育中经常偶然发生的,但如果养育婴儿者是长期的如此对待婴儿的,也就是说婴儿是长期无法得到夸大的自体自恋满足的。不能与内部期待配对成功,则婴儿将失望于外在,大脑则据实际情况放弃这一正常的养育被养育的循环回路构成,而以自体幻想性循环回路来替代补偿这一自恋之需要。这样的幻想往往是阻碍了自体了解正常自恋的现实性,而超出常人所能接受的范围而形成自己独有和过分的自恋,于是就会有以上自恋性人格障碍的类似夸大性格的表现。 同时养育者如果是情绪经常有问题的,则早期也同时会把自己的自恋失败的暴怒反映出来,而在与婴儿的互动中之间内化到婴儿的心理信息处理系统中,成为婴儿今后无意识判断人际关系的某些基础感情。所以在英国客体关系学家温尼科特著名的录像实验中,一个快乐的婴儿由于和一位表现抑郁的母亲一直在一起一个多小时,这婴儿的脸也变得和母亲一样抑郁了。这就是科胡特所提及的著名观点:转变的内化作用。长期如此,则对于婴儿成人时候的人际感情能力直接产生影响。这也就是影响了婴儿今后发展中的内部期待的基础。

心理学之自恋的八个问题

心理学之自恋的八个问题 以下是关于心理学之自恋的八个问题,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自恋到底是什么? 一、自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还是说,他们天生就这样? 看情况,早在孩提时期,尤其是新生儿,他们需要持续不断的关注,对他们而言,这是一种求生的本能。渐渐地,随着成长,他们会意识到在众多的刚性需求中,他们并非唯一。这时,耐心、理解以及其他重要的社会人特质便逐渐发展起来。 如果父母是非常自恋的人,父母就不会那么在意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的需求被忽视、嘲笑、羞辱,甚至遭到攻击,从而使他们在内心深处极度渴望被爱和被关注。 因为缺乏关爱,孩子则容易导致如下两种行为—— 1、孩子为了获得认可和关注,他们变得具有表演特质。 对孩子而言,父母并没有给他们提供安全感,因为父母对孩子的内心需求和痛苦不屑一顾。父母只关注事物的外在表现。孩子的内心深受伤害,但同时,还得尝试在缺乏关爱的情形下生存。因为没有安全感的保障,导致的结果就是,孩子启动一种自我保护机制。起初,他们通过模仿作为一种尝试,但很快, ·

他们发现通过表演可以操控父母及其他人。基于这个发现,他们从此走上模仿表演的道路,带上各种各样伪装的面具,以便得到他们渴望的东西。尤其是从父母身上,以及那些同样缺乏关爱、渴望关爱的人。他们变得自私、无情,成为一个操控高手。 2、另一种极度自恋者则是因为在过分宠溺的环境下成长而产生的。 成长过程中,他们从未因自私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而引发负面的评论,从而成长为一群社交怪物,被称为“小孩”,而且是“超级小孩”。他们完全不懂得要尊重他人,他们认为自己是神,是上帝,是至高无上的,非常自我。 二、你认为,自恋会是21世纪一个日渐发展的问题吗? 答案是肯定的。婴儿潮(注:在第二次大战后大约20年期间出生的人)和嬉皮士一代人希望把最好的东西给他们的孩子。这使得他们的孩子相信自己有资格,可以获得完全的成功——而且不费吹灰之力。 三、自恋型的人都有哪些常见的特征呢? 极度自恋的人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如总在不停地谈论自己、夸大自己的成就、但对他人却缺乏同理心和关怀、在公共场合夸张地展示自己,如在网络上裸露性感、展示肌肉、或不 ·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1.本我(id)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欲望。是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永存的部分,在人一生的精神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存在于无意识的深处,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其中性本能(libido)对人格发展尤为重要。 本我遵循“唯乐原则”。追求直接的、绝对的和立即的满足,如果受阻抑,就会出现焦虑。显然这是一种儿童的思想、行为模式,新生儿的人格结构主要是本我。 2.自我(ego)是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是人格意识结构的部分。它是在与环境接触过程中通过后天的学习,由本我发展来的。自我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它的发育及功能决定着个体心理健康的水平。 一方面,自我的动力来自本我,即为了满足各种本能的冲动和欲望而行动;另一方面,它又在超我的要求下,顺应外在的现实环境,采取社会所允许的方式指导行为,保护个体的安全。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principle)。在人格结构中,“自我”在本我和超我间起着中介作用。它调节个体的行为,使之采取社会所容许的方式方法,以满足本我的需要而维持个体的生存,管制不被超我所容许的冲动,使两者保持平衡。一旦“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不能调节的程度,就会以病理的形式,如焦虑、恐惧等表现出来。自我在人格结构中代表着理性和审慎,是成人的思考模式。

3.超我(superego)是人格的最高层次,是人格中代表良心或道德力量的结构部分。 它是在长期社会化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的结果,具有通常意义上良心、良知、理性等含义。它大部分属于意识的,小部分是无意识的。它用良心和罪恶感去指导自我行为,限制本我冲动,从而对个体的动机、欲望和行为进行管制。 超我遵循“至善原则”(principleofideal)。诱导自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使个体向理想努力,达到完善的人格。凡不符合超我要求的活动都将引起良心的不安、内疚甚至罪恶感。弗洛伊德认为超我的形成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父母的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一旦超我形成以后,自我就要同时协调本我、超我和现实三方面的要求。这样,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就可以从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之间的人格动力关系中得以阐明。弗洛伊德还认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所占据的意识水平是不同的,它们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人的复杂的人格动力结构,一个人要保持正常的心理状态,就必须维持这三种力量的平衡。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2641223.html,/news.php?id=1759

95%的人不同程度存在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碍,你有没有

95%的人不同程度存在人格缺陷或人格障碍,你有没有? (2015-01-24 20:49:45)转载▼ 人格指人类心理特征的整合、统一体。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组织。并在不同时间、地域下影响着人的内隐和外显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人格的属性包括整体性、稳定性、个体性、动机性、适应性、自然性、社会性等。由于人格的心理属性的变异(心理疾病)所导致的人格缺陷,成为家庭暴力、社会危害的重要源头和成因之一。 人格障碍常开始于幼年,青年期定型。持续至成年期或者终生。人格障碍有时与精神疾病有相似之处或易于发生精神疾病,但其本身尚非病态。严重躯体疾病,伤残,脑器质性疾病、精神疾病或灾难性生活体验之后发生的人格特征偏离,应列入相应疾病的人格改变。儿童少年期的行为异常或成年后的人格特征篇离尚不影响其社会功能时,暂不诊断为人格障碍。关于人格障碍流行学研究较少,一般认为某些机构如监袱、福利部门中的发病率高;认为最低社会经济阶层的发生率较最高层大三倍;则认为社会秩序混乱地区的发生率较安全地区的总发生率大三倍。 主要的人格障碍类型有以下十种: 1、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2、偏执型人格障碍 3、分裂样型人格障碍 4、分裂型人格障碍 5、强迫型人格障碍 6、自恋型人格障碍 7、边缘型人格障碍 8、表演型人格障碍 9、回避型人格障碍 10、依赖型人格障碍 以上几种又可以分为三类: A类——特点:奇特或怪异包括偏执型、分裂型、精神分裂型人格障碍 B类——特点:表演性、情绪性或不稳定性包括反社会型、边缘型、表演型和自恋型人格障碍

C类——特点:焦虑或恐惧包括回避型、依赖型和强迫型人格障碍 病理 迄今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在素质基础上受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异常人格也可以由疾病造成,主要是脑额叶的疾病(如脑外伤、脑炎等),精神分裂症也可以出现人格障碍症状,也可能是额叶功能障碍所致。 一、生物学因素 1、遗传因素: 家系调查资料提示先证者亲属中人格障碍的发生率与血缘关系呈正比,血缘关系越近,发生率越高。双生子与寄养子调查结果都支持遗传因素起一定作用的观点,但家庭、社会环境及教育因素也不容忽视。 2、脑发育因素: 研究发现情绪不稳定型性格障碍的人有较多的神经系统软体征,神经心理学测验也提示轻微脑功能损害。脑电图显示与年龄不相符的不成熟型,57%具有异常脑电图,且多表现在前颞区,他认为问题可能在网状激活系统或边缘系统。 3、染色体异常 47XYY综合症和47XXY综合症患者中有人格障碍的患病率也非常高。 二、社会环境因素 1、社会因素:

自恋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我害怕与人说话,生怕一开口就说错。有空我就想呆在家里,哪里也不去,讨厌与陌生人交流,我是不是有自闭症的倾向啊? 自闭症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疾病,是一种被归类为由于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常常表现为:目光呆滞,从不注意别人表情和情绪的变化,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很少与人沟通,从不注意别人表情和情绪的变化,有时还会有冲动或者过激的行为,这种人大部分都不能正常学习,需要有亲人的保护。但是,不善于与外界沟通,并不都是自闭症,人的性格有外向型的,也有内向型的,既然你能够正常学习生活,只是不太爱说话,就可以说明你只是性格内向,并没有自闭症。 青春本应是热情奔放的,校园里那么喧嚣热闹,你能注意到自己内向的问题,表现出与外界交流的渴望,说明你其实是个对生活很有热情的孩子,这样一个热情的人怎么能舍得让自己封闭起来呢? 1.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没有人不会说一句错话,不做一件错事,我们都是在错误的洗礼中不断成长的,要勇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们可以从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开始,不管是对还是错,说出来!哪怕错9次只对1次,这仅有的1次也足够我们树立信心了。 2.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当同学们在聊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的时候,在注意礼貌的前提下,试着插上一两句自己的观点;当同学们组织聚会活动的时候,积极参加,主动帮忙等,让自己慢慢地融入到群

体当中去,让大家感受到你的存在。等到下次同学们聊天和聚会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拉着你一起了。 3.敞开心胸,不要拒绝。内向的孩子对外界的食物常常有种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会让自己潜意识里将很多事情都拒之门外,当有这种机会的时候,多想想,自己是真的不感兴趣还是自卑心理在作怪。 当我们回首青涩岁月时,不会因错过而后悔,不会因自闭儿黯淡,这种回忆才是美好而值得纪念的,不要让小小的瑕疵肆虐我们的青春啊! 应征信选登: 上期网名为“过客”的同学来信说:我一点儿都不快乐,为了摆脱这些不快乐,我总会对朋友发泄心中的不快,经常口不择言,说些难听的话。现在朋友都渐渐不理我了,我该怎么办呀?、下面是一位同学给他的回信:我们都要学会在不快乐中寻找快乐,看清自己的情况,学会给自己减压。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事情,这才是聪明人的做法。如果心里不舒服就要说出来,不是迁怒于别人,而是让大家帮你分担这些不快乐。现在闹成这样,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你,你应该主动去道歉。把自己的心里话都说出来,告诉大家你不是存心这样做的。 另附一篇“自恋型人格障碍如何改善”的文章 自恋型人格障碍如何改善 自恋是人性的基本特性之一。也正是每个人心中有那点自恋,才能够有勇气去面对种种不如意,即不管境遇如何差也一定会有比别人

自恋型人格

虽然彻头彻尾的自恋型人格较为罕见,但我们很多人几乎每天都能感受到不健康的自恋所带来的影响。当你同自恋者交往时,他们不切实际地看待现实会让你对自己和自己的感觉产生疑问。他们毫无羞耻心,傲慢自大,认为自己理应享受特权,令你愤愤不平。他们贬低你,让你感觉自己一文不值。他们脾气糟糕、自私霸道,让你提心吊胆,不知什么时候又会受到侵犯。 有时我们会被他们的自大感和优越感吸进去,自恋者通过我们身上自恋的弱点抓住我们。如果我们的自尊心稍有不坚定,如果我们人格当中缺少一点什么,自恋者就会趁机上位。假如他们的生活方式让你觉得更充实更有意思,你也许会选择付出代价实现它。可这样一来,结果往往是你牺牲了自我只换来镜花水月和满身伤痕。一旦走进自恋者的世界,你必将失去自我。 自恋者是从来没有过充实感的个体,除了对完美的幻想、对他人的嫉妒,以及害怕羞耻感以外,他们内心空空。他们的家门口挂着这样的条幅:放弃自己都可进入。自恋者只利用两种类型的人:一种是能吹捧他们的人,另一种是他们能将之比下去的人。正常的互惠关系在他们看来好像是被侵犯和利用一样,他们会用甜言蜜语诱骗你、用小恩小惠勾引你、用居高临下的姿态操纵你、用怒火冲天的架势恐吓你。唯一的目的就是抹去他人的独立性,从而继续自己融合的错觉。但没有界限一切将变成混乱一片,毫无现实意义。 对自恋者来说,选择那些高看他们、认可他们有特别之处,并让他们感到自己受重视的人是很重要的。自恋者往往偏好那些有身心缺陷或没有权力的人,因为便于操纵控制。要把奴隶当成体面的人来看待是件很难的事。 健康的人际关系不期待完美,不期待需要的彻底满足和愿望的彻底实现。好朋友让我们内心更丰富、更坚强,让我们敞开内心但不会抛弃自我。但自恋者认为自己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然而这种极端自私的付出完全不考虑别人是否需要,这其实是变相的索取,只是他们自我欺骗、自我膨胀的做法罢了。 除受虐狂外,没有人愿意和自恋者交朋友,他们贬低别人、侮辱别人,甚至把别人当做替罪羊。别人好像只是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存在,他们对那些没有利用价值的人毫不在乎。我们就像是他们世界中的二等公民,只有在他们需要服务员和嘲讽对象时才会找到我们。他们不可避免要侵犯人与人之间的界限,这一点的危害要比自负、傲慢、自我中心等自恋特征更为严重。忽视它你就要付出代价。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

学习目标: 了解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理解本我、自我、超我的概念、xx; 掌握本我、自我、超我的相互关系和启示; 重难点突破: 重点:对本我、自我、超我的理解; 难点:三者相互关系的辨析与掌握; 课程设计: 弗洛伊德的生平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发展 1)早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意识:个体觉察觉知的心理活动和过程状态,我们日常的生活状态;无意识:相对于“意识”而言的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藏在我们一般意识底下的一股神秘力量。 前意识: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的中间地带; “冰山理论”:人的意识组成就像一座冰山,露出水面的只是一小部分意 识,但隐藏在水下的绝大部分却对其余部分产生影响(无意识)。 2)后期的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在早期“意识-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将人格结构又细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不同层次:

本我:(id)

人格结构最底层,由本能、欲望等所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各种生理需要和冲动;是原始的、本能的、且在人格中最难接近的部分,属于无意识层面; 是人格结构中能量的供应源,它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 基本能量单位为力比多,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 ego) 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是从本我中逐渐分化出来的,属于意识结构层面;主要作用是调节本我与超我的冲突,调节本我,受制于超我,遵循现实原则;仆三主” 与本我的关系,“骑士与马”——能量与指引,采用合理的方式满足本我的需要;“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 超我:( super ego) 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是道德化了的自我,由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内化而来;是社会化的结果,作用是抑制本我、监控自我和追求完善,遵循道德原则;三者关系示意图: “X图”和发展层次图” 本我、自我、超我三者间的关系决定个体人格的基本面貌; 三者各自代表人格的一个方面, 本我——生物本能我快乐 自我——心理社会我——现实 超我---- xx理想我---- 完善 相互交织构成人格整体,能量守恒动态系统 协调一致——健康,敌对冲突——疾病

二级心理咨询师考试知识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

对自恋型人格障碍的治疗,一般可采用以下方法: 1.解除自我中心观。自恋型人格的最主要特征是自我中心,而人生中最为自我中心的阶段是婴儿时期。由此可见,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行为实际上退化到了婴儿期。朱迪斯·维尔斯特在他的《必要的丧失》一书中说到:“一个迷恋于摇篮的人不愿丧失童年,也就不能适应成人的世界”。因此,要治疗自恋型人格,必须了解那些婴儿化的行为。你可把自己认为讨人厌嫌的人格特征和别人对你的批评罗列下来, 看看有多少婴儿期的成份。例如: ①渴望持久的关注与赞美,一旦不被注意便采用偏激的行为。 ②喜欢指使别人,把自己看成太上皇。 ③对别人的好东西垂涎欲滴,对别人的成功无比嫉妒。 通过回忆自己的童年,你可发现以上人格特点在童年便有其原型。例如:①总是渴望父母关注与赞美,每当父母忽视这一点时,便耍无赖、捣蛋或做些异想天开的动作以吸引父母的注意。 ②童年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是仆人。 ③总想占有一切,别的小朋友有的,自己也想有。 明白了自己的行为是童年幼稚行为的翻版后,你便要时常告诫自己: ①我必须努力工作,以取得成绩来吸引别人的关注与赞美。 ②我不再是儿童了,许多事都要自己动手去做。 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好东西,我要争取我应得到的,但不嫉妒别人应得的。 还可以请一位和你亲近的人作为你的监督者,一旦你出现自我中心的行

为,便给予警告和提示,督促你及时改正。通过这些努力,自我中心观是会慢慢消除的。 2.学会爱别人。对于自恋型的人来说,光抛弃自我中心观念还不够,还必须学会去爱别人,唯有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到放弃自我中心观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因为你要获得爱首先必须付出爱。弗洛姆在他的《爱的艺术》一书中阐述了这样的观点:幼儿的爱遵循“我爱因为我被爱”的原则;成熟的爱遵循“我被爱因为我爱”的原则;不成熟的爱认为“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认为“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维尔斯特认为,通过爱。我们可以超越人生。自恋型的爱就像是幼儿的爱,不成熟的爱,因此,要努力加以改正。 生活中最简单的爱的行为便是关心别人,尤其是当别人需要你帮助的时候。当别人生病后及时送上一份问候,病人会真诚地感激你;当别人在经济上有困难时,你力所能及地解囊相助,便自然会得到别人的尊敬。只要你在生活中多一份对他人的爱心,你的自恋症便会自然减轻。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构成。 本我(id) 是人格结构中最原始部分,从出生日起算即已存在。构成本我的的成分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如饥、渴、性三者均属之。本我中之需求产生时,个体要求立即满足,故而从支配人性的原则言,支配本我的是唯乐原则。例如婴儿每感饥饿时即要求立刻餵奶,决不考虑母亲有无困难。 自我(ego) 是个体出生後,在现实环境中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产生,由本我而来的各种需求,如不能在现实中立即获得满足,他就必须迁就现实的限制,并学习到如何在现实中获得需求的满足。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自我的是现实原则。此外,自我介于本我与超我之间,对本我的冲动与超我的管制具有缓冲与调节的功能。 超我(superego) 是人格结构中居於管制地位的最高部分,是由於个体在生活中,接受社会文化道德规范的教养而逐渐形成的。超我有两个重要部分:一为自我理想,是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标准;二为良心,是规定自己行为免於犯错的限制。因此,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从支配人性的原则看,支配超我的是完美原则。 人格发展 人格发展的顺序,依次分为五个时期。其中前三个时期是以身体的部位命名。原因是在六岁以前的个体,期本我中的基本需求,是靠身体上的部位获得满足的。因此这些部位即称性感带区。 佛洛伊德的性心理发展期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总离不开性的观念,所以他的发展分期解释,就被称为性心理发展期。 1口腔期(oral stage,0~1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口腔部位的吸允、咀嚼、吞嚥等活动获得满足。婴儿的快乐也多得自口腔活动。此时期的口腔活动若受限制,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2肛门期(anal stage,1~3岁) 原始欲力的满足,主要靠大小便排泄时所生的刺激快感获得满足。此时期卫生习惯的训练,对幼儿言是重要关键。如管制过严,可能会留下後遗性的不良影响。成人中有所谓的肛门性格者,在行为上表现冷酷、顽固、刚复、吝啬等,可能就是肛门性格的特征。 3性器期(phallic stage,3~6岁) 原始欲力的需求,主要靠性器官的部位获得满足。此时幼儿喜欢触摸自己的性器官,在性质上已算是「手淫」的开始。幼儿在此时期已能辨识男女性别,并以父母中之异性者为「性爱」的对象。於是出现了男童以父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母亲的现象,这现象称为恋母情结,同理女童以母亲为竞争对手而爱恋父亲的对象,则称为恋父情结。 4潜伏期(latent stage,7岁至青春期) 七岁以後的儿童,兴趣扩大,由对自己的身体和父母感情,转变到周围的事物,故而从原始的欲力来看,呈现出潜伏状态。此一时期的男女儿童之间,在情感上较前疏远,团体性

破解自恋型人格缺陷,让自己被那份真实刺痛

破解自恋型人格缺陷,让自己被那份真实刺痛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特征。“自恋”这个词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爱上自己水中倒影的少年纳西索斯,少年最终因为倒影无法满足自己而死,变成了一株水仙。 有心理学家认为,当代社会的一些特征,正在不断强化人们的自恋意识: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社交媒体强化个人的形象包装,迎合了个人的虚荣心,也使得人们更重视短时印象,因为持久的品质只在小范围的、相对稳定的人群里才会受到褒奖。《纽约客》则总结说,“不良的自我关注”已经成为新的“美国病”。 DSM-5的统计称,在被诊断为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个体中,50-75%是男性。而如果在以下9个表现中有5个以上符合,则可以被考虑为自恋型人格障碍: 1.自我重要性的夸大感; 2.幻想中,自己应该有着无限成功、权力、才华、美丽或理想爱情; 3.认为自己生来优越和独特;只能被其他特殊的或地位高的人或机 构理解和交往; 4.需要他人过度的赞美; 5.有一种权利感,即不合理地期望特殊的优待,或者他人自动顺从 自己的期望; 6.在人际关系上剥削他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利用别人)。 7.缺乏共情,难以认识到他人的需求、主观体验和感受。

8.常常嫉妒他人,或者认为他人嫉妒自己。 9.高傲、傲慢的行为或态度。 自恋型人格的表现 1、对自我的无限夸大 精神分析大师科胡特将自恋的人称为“浮夸的自体”,他们的世界观建立在对自我的夸张想象中。 对于外向型自恋的人来说,他们对世界会采取两种主要的防御方式——理想化(自己)和贬低(他人)。他们会常规地夸大自己的能力、成就和重要性,常常表现得非常自负或者狂妄;而与之相应的是,他们对其他人要求苛刻,时常贬低或者批评他人 2、相信自己生来优越和独特 自恋者会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的那个胜利者,他们生来就比别人要更优越、独特、更有天赋,即便他们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成就。他们抱持这种强大的信念,认为自己天然地对世界负有责任(这或许可以解释在领袖人物中自恋者的比例较高的现象)。尽管他们可能并不是真的想造福社会,而只是需要这种作为救世主的感觉( 3、缺乏共情 Christopher Lasch(1991)在《自恋主义文化》中说,对于自恋者来说,世界就是一面镜子,就像纳西索斯一样,他们永远只能从中看到自己,沉迷在自己的世界里。也因此,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其他人,他们不愿识别或认同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无法不带有评判眼光地接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