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第1章 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 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 诸侯所设的大学,书上

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 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2) 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 礼:“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2. (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

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2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 (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 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1) 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1) 关于教育的作用和地位 1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与政治、经济、军事、行政、法律的关系;2教育对个人发展的作用。

1. 关于教育的对象

“有教无类”的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能入学,不论贫富、贵贱以及“国别”,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①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主张,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

② 孔子并不是主张人人平等地受教育。认为下等民众不必受教育,或不能受同等的教育,仍然坚持教育的等级观念“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2. 关于教育的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通过教育来培养士、君

子“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3. 关于教育内容: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一般文化知识的学习服从于

道德教育的需要。

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都向学生传授,排除了天命鬼神等迷信色彩的内容。

(2) 孔子的教学思想

1.因材施教:这项原则主要解决教学中统一要求与个别差异的矛盾。孔子本人并没有提出“因材施教”这个命题,朱熹概括孔子的教学经验时,指出:“夫子教人各因其材”,遂有“因材施教”的名言。孔子的教育实践却充分体现了这一原则,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育和教学。

2.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项原则主要解决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矛盾。

3.学思并重:阐述了学与思的辩证关系,他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而不实。

(3) 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

德育内容以礼和仁为核心,以孝为基础的社会伦理关系。

1.立志乐道:“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朝闻道,夕死可矣。”

2.克己内省:道德教育贵在培养道德自觉,自我约束,自我反省。

3.身体力行:“力行近乎仁”。身体力行也可以说要知行统

一、言行一致。首先要成于内而形于外,道德修养的高低要见诸行动。

4.改过迁善:发扬优点、长处和克服缺点、错误

5.德育内容:仁爱、孝悌、忠恕、礼义、诚信

(4) 孔子关于教师的论述

1.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全力教诲;3

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3. 孟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43)

盂子根据对教育的作用的看法,确定教育目的为“明人伦”。教育内容是以孝悌为主体的道德教育。

孟子在道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则:(1)持志养气。盂子十分重视立志,认为道德修养首先要“尚志”、“持志”,要“养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2)反求诸已。孟子从性善论出发,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养。他认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则是“反求诸巳”。(3)改过迁善。孟子强调要培养改过迁善的精神,一方面鼓励人们改过自新,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他特别赞扬“闻过则喜”,“见善则迁”,提倡“与人为善”。

(4)刻苦锻炼。孟子认为人的道德和才智都是在艰苦条件下锻炼出来的。

孟子的主要教学原则和方法:(1)自求自得。孟子强调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动精神,依靠学生自求自得。认为教师在教学中只能给学生某些“规矩”,但不能使他们达到熟练技巧。掌握熟练技巧,灵活运用知识主要靠个人的主观努力。(2)专心有恒。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心不在焉就会一无所得。不仅要专心致志,而且要持之以恒,不能“一曝十寒”。(3)启发引导。教师也并不是无所作为,而要积极引导,主要是启发学生思维,指出前进的方向和目标。(4)循序渐进。孟子认为进行教学和学习知识如同植物生长一样,而不能“揠苗助长”,急于求成。

4. 荀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0)

教育的作用:(1)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人的贵贱、智慧、贫富都决定于后天的教育和学习。(2)荀子把环境影响与教育的作用加以区别:一方面承认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影响,称为“渐”或“注错”。另一方强调人的主观努力,经过长期教育和经久学习,可以改变人的本性,称为“积”、"积靡"。

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等各种治术人材,教育内容就是诗、书、礼、乐、春秋。在教育内容方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荀子非常重视乐教。

教学方面的主张:(1)积微见著,积善成德。荀子认为知识是不断积累的,善德是逐步培养的。(2)虚壹而静,专心有恒。荀子把学习态度归结为虚壹而静,特别强调专心有恒。虚是指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不以已有的见解;专一研究某一问题,就全力以赴,不一心二用。(3)解蔽救偏,兼陈中衡。荀子认为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思想方法容

易片面,妨碍认识事物的全貌。“兼陈”就是事物的各个方面或各种情况展示出来,摆列开来。“中衡”就是通过比较权衡而确定或选择适当的、“中正的”。

5. 墨子的教育教学思想(P59)

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墨子更强调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决定作用。他以染丝为例,阐述了环境对人性形成的影响:“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就是著名的“染丝说”,在他看来,人性不是命定的,先天的人性不过如染素丝,有什么样的环境,就能造就什么样的人。

第3章 秦、汉教育

1. 秦代教育——焚书禁学、以法为教(P87)

(什么是“挟书令”?)挟书令:即挟书律,秦始皇三十四年,采纳丞相李斯的建议,下令禁止儒生以古非今,颁布民间有私藏《诗》《书》和百家书籍者族诛的法令。

2. 汉代文教政策——“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P91)

汉武帝即位后,开始重视儒家思想,且改弦更张的条件已基本成熟。

建元元年,汉武帝诏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卫绾奏言:“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这是首次在选拔贤才的标准中明确了学派方面的限制,即法家、纵横家人士不得参选,开始了罢黜百家的先声。

建元五年,汉武帝在尊儒方面又采取了一项重要措施,即“置五经博士”。这一举措,确立了经学整体在官方学术代表博士中的主导地位。

董仲舒《对贤良策》以儒家学说为理论基础,其宗旨在于“更化”。董仲舒呼吁统治者改弦更张,实现指导思想和政策的根本转变,以儒家的“德教”作为治国之道。他在对策中反复强调要“任德教”,教化必由贤才来实施。

董仲舒从理论的层面上阐发“独尊儒术”的意义,而且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因而具有强烈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并且奠定了“独尊儒术”的基本国策及模式。

3. 汉代学校教育制度——太学(P94)

(1) 太学的兴办和发展

太学本义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太学之名始于西周,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从汉武帝创立太学,置博士弟子员开始,太学成为汉代国学的定制。

太学的兴办,是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的产物。学术界一般

都将武帝置博士弟子员作为汉代创立太学的开端。

(2) 太学教育的特点

太学的教师:汉代太学的教官由博士担任。博士的地位十分优越,可

用“秩卑而位尊”来概括。

太学的学生:汉代太学的学生为博士弟子,也称太学生或“诸生”。太学除由京都直接挑选入学的“正式生”外,各郡国县邑选送的地方只是青年为“特别生”。

太学的教学特点:

太学教育的目标是为国家培养“经明行修”的官吏。“经明”就是要通晓一种经书或两种经书以上;

“行修”就是要具有“三纲五常”的德行,“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观念。

1 太学有御定统一的教材。孔子删订的儒家经典——《五经》是太学法

定的教育课程。

2 太学博士传经必须遵守“师法”和“家法”。“师法”即师承关系,

其核心在于辨明师承关系。“家法”即学术流派,侧重于传经内容。

3 汉代太学建立了定期的考试制度。太学建立之初,汉武帝规定用“设

科射策”的方法每年考试一次,成为“岁试”。所谓“射策”,即抽签口试问答,所谓“设科”是按试题的难易分甲乙两科,后来还有丙科。

汉代太学教育与汉代的政治经济相适应,对于巩固封建大一统的政权起了积极作用,它使孔子的“学而仕则优”思想逐步得到制度上的落实,儒家经学从此成为士人做官的“敲门砖”。

4. (什么是鸿都门学?)(P97)

鸿都门学:在汉灵帝光和元年,“党锢”之争达到最高峰时设立于皇宫鸿都门内的一所新型的中央官学。鸿都门学是一所专门从事辞赋、尺牍、书法、绘画创作及教学的专门机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5. 董仲舒关于文教政策的思想(P108)

三大文教政策的建议《举贤良对策》,天人三策;

(1) 兴设学校“养士”,改革选士制度:“建立太学,改革人才选拔机制”。(2)兴教化,正万民:王者的主要任务是实行德治和教化。(3)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统制思想。

6. 董仲舒的教育原则方法(P113)

(1)教师的“圣化”:要求以身作则,进而论及教学。(2)节博合宜:他认为教学要注意处理好“节”与"“博”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

知识的范围,"不能“太博”,也不能“太节”。应该是节博合宜,节博结合循序渐进。

(3)专一虚静:他认为学习必须专心一致,始终好善求义才能知“天道”。

第4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1. 《千字文》:梁武帝时周兴嗣撰写《千字文》,全文千字,每句四

字,押韵,对偶。是一本影响很大的、以识字教育为主兼有封建思想教育和常识教育的综合性的蒙学儿童课本。

2. 九品中正制(P127)

九品中正官人法的产生:汉代察举制度衰落和曹操的唯才是举;曹丕时期陈群明令修订九品中正官人法。

具体程序:(1)设置中正官:郡设小中正官,州置大中正官(2)品第人物: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藉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评定等级。(3)品评内容: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行状:言行表现、道德才能,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定品:即确定品级。(4)按品授官: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资料造成表册,定期交送供吏部选官参考,通常是官位尊卑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5)清定品级:三年一清定,依行状给予升降。

评价:(1)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向“综核名实”进了一步。(2)门阀制度影响了下层知识分子的积极性,晋代后出现“上品无寒门(庶族),下品无士族”的局面。(3)隋唐后,门阀制度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3. (什么是玄学?)玄学是中国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

潮。也可以说是道家之学以一种新的表现方式,故又有新道家之称。嵇康是玄学家中反对儒家礼法的代表人物。(P130)

4. 嵇康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P133)

(1)提倡符合自然运行规律的教育,道法自然。(2)培养“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的君子,提倡思想、个性解放。(3)音乐是顺应人性、发展人性的重要手段,具有移风易俗的功效。

5.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涉及哪些方面?(P136)

颜之推的性三品“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反对培养清谈家或寻章摘句的博士,而是培养“应世经务”的统治人才,强调“德艺同厚”主张实学。

编订《颜氏家训》:我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科书。

《颜氏家训》论及家庭教育的许多方面,主要主张有:(1)家教奠基,父母有责;(2)教儿婴孩,勿失良机;(3)偏宠有害,严教是爱;(4)注意环境的影响;(5)重视家庭的语言教育;(6)重视儿童心理观察。

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

1. 什么是“六学”、“二馆”?(P144)

中央“六学”属于直系,包括国子学(三品以上)、太学(五品以上)、四门学(七品以上)、书学、算学、律学(此三个为八品及以下子弟)。六学直隶于国子监,长官为国子祭酒。六学中的前三学属大学性质,后三学属专科性质。

“二馆”是指750年设立的崇文馆和弘文馆,属于旁系。弘文馆归门下省直辖;崇文馆归东宫直辖。

2. 隋代科举制度的创立(P151)

炀帝大业三年,诏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仪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骁壮等十科举人。十科中的“文才秀美”科就是进士科。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考试制度的正式产生。

3. 唐代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和方法(P153-154)

常设科目:秀才科、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字科、明算科

考试方法:(1)帖经:考查记诵能力。(2)口试:当场回答问题。(3)墨义:一种对经义的简单笔试问答,考察记忆力。(4)诗赋:当场写作诗赋各一篇。(5)策问:要求考生针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4. 韩愈的人才观(P163)

人才总是有的,关键在于能否加以识别和扶持。只有善于鉴别而又培养得当,人才才会大量涌现出来。问题不在于又无人才,而在于善于识别人才、发现人才、培养人才、正确对待人才。

第6章 宋元时期的教育

1.北宋的“三次兴学”(P172-177)

原因:养士与选士矛盾,轻办学重科举。地方学校数量不足。(1)庆历兴学和胡瑗“苏湖教法”

仁宗庆历四年,范仲淹担任宰相后参知政事时《上执政书》。提出“重名器”,就是要慎选举、敦教育。他认为只考试而不教育的科举制度,犹如“不务耕而求获”。

兴学内容主要有三:令州县立学。规定应科举者,需在州县学三百日方

准入试。改革科举考试内容。罢贴经墨义,着重策论和经学。改革太学。诏令下湖州取胡瑗之苏湖教法为太学改革的模式。

苏湖教法:改变当时崇尚辞赋的学风,而重经义及时务,在学中设经义斋和治学斋,教学方法也与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同,而是以明体达用,培养有实际才干的人为目标。他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讲习解经“至有要义”,能联系实际,或利用直观。他还提倡实地考察,使学生获得感性知识。

经义斋学习研究经学基本理论,属于“明体”之学;治事斋则以学习农田、水利、军事、天文、历算等实学知识为主,属于“达用”之学,在治事斋中,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创立了分科教学和学科的必修以及选修制度。

(2)王安石熙宁、元丰兴学

宋神宗熙宁、元丰期间,王安石实行教育改革:改革太学,创

立“三舍法”:创立太学“三舍法”,把太学分为外舍、内舍、上舍。整顿地方学校:设立学校,选置教官,采访有“经术行谊”者担任教授。颁定《三经新义》:王安石亲自阐释《周礼》,《诗》、《书》则由其子王雪与吕惠卿共同诠释,合谓《三经新义》。熙宁八年完成,经宋神宗批准,颁发给各类学校,作为必读教材,亦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和标准。④设置专门学校:熙宁改革中,设置了武学、律学和医学等专门学校,以培养专门人才。⑤改革科举制度:废除明经科,增加进士科名额。

(3)崇宁兴学

北宋第三次兴学是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执政时发起的。下令全国兴学,行三舍法,地方县学学生,经考试可升州学,州学学生每三个贡太学。并不断续增州县学生,扩充学校。添置算学、书学、画学。

失败原因:三次兴学的成败取决于改革者地位的稳固,没有形成相应的制度。

2. 宋初的六大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

院、嵩阳书院、茅山书院(P184)

南宋也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朱熹)、岳麓书院(张栻)丽泽书院(吕祖谦)、象山书院(陆九渊)

3. 朱熹“小学”与“大学”的教学内容(P197-198)

8~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1)教育任务是培养“圣贤坯璞”(2)教育内容是以“教事”为主,让儿童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具体事情来学习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和初步的文化知识。“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古者小学,教人以洒

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学其事而知其然,养成习惯,形成品格。(3)教育方法强调一是主张先入为主,及早施教;二是通过制订《须知》《学则》培养儿童的道德行为习惯。

15岁以后为大学教育阶段:四书为主要教材(1)教育任务是

在“坯璞”的基础上培养成对国家有用之才。

(2)教育内容是以“明其理”为主,重在探究事物的道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教育方法强调两点:重视学生的自学、提倡不同学术派别之间的交流。

第7章 明代的教育

1. 明代的文教政策——创行八股取士(P204)

明太祖与刘基首创八股取士,从“四书”和“五经”中命题,以八股制义为定式,“代圣人立言”,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

2.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心即礼”、“致良知”学说和教育作用、

目的的主张(P215)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点为基础的。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心即理”、“致良知”说。

王守仁认为,宇宙万物都靠心的认识而存在。万事万物都不在心外,而在心内之中。王守仁不承认有客观存在之理,反对朱熹“即物穷理”的思想,认为“心”与“理”是合二为一的。

王守仁从“心即理”出发,把内心修养作为教育的根本问题,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主张,即是明心、存心、收其放心、求得其心,即是去人欲、去习染,即是存天理、去人欲。

王守仁认为教育目的是“明人伦”,而他的理论基础则是“致良知”说。“致良知”也就是“存天理,去人欲”,以实现“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所谓“人伦”即是三纲五常等封建道德观念。

第8章 鸦片战争前的清代教育

1. 明末清初的进步教育思想(P230)

1 批判理学教育理论:人性论和理欲关系是教育理论上争论的重要焦

点之一。反对理学家“存天理,灭人欲”的谬论。他们把理欲统一起来,认为理欲不可分,天理寓于人欲之中。

2 主张培养经世致用的实用人才:批判理学家空谈心性、侈谈伦理

的“学为圣人”,提出要以“明道救世”为教育目的,培养具有挽救民族危亡和治理社会能力的治术人才。

3 提倡“实学”,重视自然科学和技艺的学习:进步思想家关于教育

内容的主张,共同特点是重“实”,有的重历史,有的重考据,有的

重礼乐兵农等具体事实。学习技艺、自然科学,这又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和新的市民阶级的需要。

4 提倡“主动”、“习行”的教学方法:“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

息”,强调要亲自实做,才能获得真知。

5 提出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教育主张:主张废除八股,改革学校,学官

不由政府委派而由地方公议。

第9章 鸦片战争到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

1. 最早的教会学校:1839年11月,美国基督教徒布朗,在澳门创办了

一所小学叫马礼逊学堂。

第一批学生有:容闳、黄胜、李刚、周文、唐杰、黄宽六人。

2.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外国语学堂——京师同

文馆(P262)

1862年由洋务派创立于北京,最初办学目的是培养翻译和外交方面的外语人才。初设英文馆、法文馆、俄文馆,除了外语,还开设数学、物理、化学、天文、万国公法、各国历史、地理等课程。使得同文馆由最初的外语学校发展成为一所以外语为主,兼习各门西学的综合性学校。

同文馆的教师分为总教习、教习和副教习,由外国人和中国人担任。学生分为享受津贴的额内学生和不享受津贴的额外学生。1902年京师同文馆并入京师大学堂

京师同文馆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1)它标志着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也是第一次改革中国传统教育的尝试。京师同文馆为涉外工作、政府机构、军事部门、实业部门和新式教育培养了大批人才。(2)打破孔孟之道,经史之学的垄断,将西学引入教学。(3)聘请外教,突破守旧思想。(4)注重封建道德教育和西方宗教思想的麻醉。

3. 洋务运动时期的教育——创办新式学堂——工业技术学校——福州

船政学堂(P264)

1866年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由左宗棠创办,学习西方造船技术和驾驶技术。广泛学习西方各门类的自然科学知识。

学堂分为前堂、后堂两部分,前堂学习法文,又称“法国学堂”,学习造船技术;

后堂学英文,又称“英国学堂”,学习驾驶技术,是一所培养科技人才的学校,具体的就是培养轮船驾驶和设计、制造方面的人才。

4. 洋务派办理留学教育的历史意义(P270)

在扫除旧教育向新教育转化的思想障碍,加速封建教育的解体,推动新

教育的建立起到了一定的历史作用。(1)传统教育观念再次受到冲击(2)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冲击了旧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途径(3)将西方政治学说、哲学等社会科学介绍到中国,促进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

5.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思想(P245)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简写,是洋务教育的指导思想。洋务派主要代表张之洞在1898年出版《劝学篇》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集中阐述,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

“中学”也称“旧学”,包括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和地理;“西学”也称“新学”,包括西政(即西方的文教、财政、工商、军事、法律、行政等方面的管理制度)、西艺即近代西方的科学技术、西史即西方各国的历史。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是“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中体西用”思想为西学教育的合理性进行了论证,推动了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打破了僵化的封建教育体制,改变了单一的传统教育结构。他在维新变法前夕再次强调“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目的在于强化封建君主专制,反对政治改革,因而这一主张具有明显的保守性、反动性。

第10章 维新运动到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 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创办学堂——时务学堂

(P283)

时务学堂:一八九七年十月,由熊希龄、陈宝箴、黄遵宪、梁启超、谭嗣同在湖南长沙创办。梁启超被聘为中文总教习,谭嗣同唐才常任分教习。时务学堂办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有变法思想,有广博的知识。这个学堂的功课分普通学和专门学。普通学科有诸子学、经学、理学和中外史治学及格算诸学之粗浅者,专门学分三部分:公法学、掌故学、格算学。

2. 清末教育行政机构(P294)

1905年,中央成立学部,以后将国子监并入学部。学部最高长官叫尚书,下有左右侍郎辅之,又有左右丞、左右参议、郎中、员外郎等事务官,在尚书、侍郎之下处理具体事务。学部设五司十二科,有总务司,包括机要、案牍、审定三科;专门司,包括专门政务、专门庶务二科;普通司,包括师范教育、中等教育、小学教育三科;实业司,包括实业教务、实业庶务二科;会计司,包括度支、建筑二科。

1906年,各省设提学使司,专管全省教育事务。设提学使一员。提学使司设学务公所,分六课:总务课、专门课、普通课、实业课、会计课和图书课。同年,在府、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构。劝学所设总董

一人,下分若干学区,每区设劝学员,具体管理学务。

3. (教育宗旨是什么?)教育宗旨的厘定(P293)

中国近代教育宗旨的正式颁布是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当时科举制度废除,学制已推行,中央学部已建立,为形势所需,由学部明定教育宗旨为:“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

4. 《大同书》中的教育思想(P317)

《大同书》攻击了社会不平等现象,指出它的根源是私有财产,从而主张废除私有制,废除等级制,提出去国、去家,实行男女平等的主张。

(1) 人本院:儿童为出生之前至出生后半年内,其母进入本院,接受胎教;

(2) 育婴院:婴儿在人本院到三一六个月,断乳后,进育婴院,接受学龄前的教育,至五——六岁;

(3) 小学院:儿童十一十五岁,在中学院接受中等教育;

(4) 大学院:十六岁入大学院至二十岁,接受高等教育。此阶段学生在的智、德、体几个方面都要达到基本要求。

5. 严复的论学西学(P326)

在教育上,他极力提倡学习资产阶级新学,即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主张效法西方科学家的研究方法。认为他们做学问的基本精神是“实”与“用”,就是要根据客观的事实探求真理,贯彻学以致用的精神。在自然科学研究和方法上,他还特别提倡实验的方法。

严复是维新巨子中绝无仅有的一位学贯中西的人物。严复主张全面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与社会政治学说,他认为洋务派讲西学,不过是抄袭西方资本主义的皮毛,真正的“西学”,要包括西方的“民

主”,“政体”,“科学”他不同意“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提法,认为体和用本不可分,中学与西学各不相同;未闻以牛之体而以马为用者也。但他也有“全盘西化”的倾向,过于忽视中国传统学说的作用。第11章 民国初期的教育

1. 蔡元培的“五育并举”(P349)

1912年4月,教育总长蔡元培针对清末“忠君、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发表了《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现象世界)、世界观教育和美感教育(实体世界)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提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培养健全人格。

(1)军国民教育。即军事体育训练,一方面是当时形势,需要举国强兵之制,"必须有这种教育,另一方面体育又是养成完全人格所必需。

(2)实利主义者,也就是智育,包括各种普通文化科学知识,有历史、地理、算学、化学、手工、博物学等。当今世界各国的竞争,不仅在武力,而更在财力。

(3)公民道德教育,也就是德育,他认为德育就是完足人格之本,若无德,虽体魄、智力发达,也只能助其为恶。内容是以资产阶级道德观念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来培养学生。

(4)世界观教育,是蔡元培教育思想中最独到之处,他认为,世界观教育是一种哲理的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远大的目光和高深的见解。

(5)美育,陶冶性情,使人具有高尚的情操,美好的情感。进行美育教育的课程很多。音乐、美术、游戏属于美育,文学、数学、物理、化学也都有美育的因素。

2.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和对北京大学的改革(P351)

1916年,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使北京大学的面貌涣然一新。主张学术自由,使“哲学之唯心论与唯物论,文学、美术之理想派与写实派,计学之干涉论与放纵论,伦理学之动机论与功利论,宇宙观之乐天观与厌世观”同时并存。聘请了《新青年》杂志主编陈独秀到北大任文科学长,请在学术上有突出造诣的胡适、马叙伦、李仲揆(四光)、任鸿隽、马寅初等到北大任教。以后,李大钊、鲁迅也在北大兼课。聘请保守派刘师培和辜鸿铭任教。

教育独立之思想:“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第12章 “五四”运动和大革命时期的教育

1.1922年的“新学制”(P370-374)

背景:“新文化运动”中国教育界出现了一股学习西方教育的热潮,西方教育理论、教育方法、教育制度等被大量引进中国,军国民教育、美感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平民主义教育、国家主义教育、科学教育、职业教育等各种教育思潮此起彼伏、波澜壮阔,极大地拓展了中国教育界的视野,促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实践,为学制改革准备了理论和实践基础。随着越来越多的留美学生学成归国和杜威、孟禄等教育家来华讲学、指导,直接促成了新学制的制定。各省倡导新教育的民间教育社团、教育研究会纷纷成立,在此基础上全国性教育社团相继诞生,都把学制改革纳入自己的研究议题,从而催生了1922年的新学制。

内容:

(1) “新学制”的指导思想

“新学制”提出了如下七项标准;①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②发挥平民

教育精神;③谋个性之发展;④注意国民经济力;⑤注意生活教育;⑥使教育易于普及;⑦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2) “新学制‘的学制体系与课程标准

在“新学制”的总说明中提出,学制系统分为三段;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借鉴美国学制,即单轨制。

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组织了“新学制课程起草委员会”,1923年该委员会公布《中小学课程纲要》。小学设国语、算术、卫生、公民、历史、地理(后四科初小合设称社会科)、自然园艺、工用艺术、形象艺术、体育、音乐等科。中学采用学分制和选科制。高中采用综合中学制度,分设普通科和职业科。

(3) “新学制”的特点与地位

1“新学制”采用‘六三三四“制,是明确以学龄儿童和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作为划分学校教育阶段的依据,这在中国现代学制史上是第一次,从而理顺了普通教育在整体上的衔接关系。2“新学制”缩短了初等教育年限而趋向合理。3 “新学制”加强了中等教育。4“新学制”在高等教育阶段的改革,一是根据中学修业年限的加

强,中学水平的提高,取消了大学预科,使高等教育不再担任普通教育的任务,而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从而有利于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二是大学采用选科制,适应了发展学生个性的需要。5 “新学制”兼顾了升学与就业两者之间的关系。6 “新学制”在师范教育上的改革,一是师范教育类型增多,二是程度相应提高。7女子获得了平等受教育的权利。8在课程改革上,小学国文改为国语,修身改为公民,并加强了手工、图画课,中学加强了人文科学和理科的课程。

第13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 “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与应急措施(P395)

国民政府在抗战时期确立的“战时应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既注意到了教育为抗战服务的应急需要,又考虑到了教育为民族复兴奠基的长远利益,从而使得后方各省的各级各类教育在极其困难的战争环境中得以保存下来,并在西南、西北等地有所发展。具有爱国心的教育工作者在极其艰辛的岁月里,以中华民族利益为重,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取得了相当不易的教育成就。另一方面,国民党的战时教育方针仍然强调“教育目的与政治目的一贯”,教育同样是作为国民党“以党治国”、控制思想、压制民主的工具。

2.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的定县平民教育实验(P407)

开展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四大教育,采取家庭式、学校式、社会式三大方式。

3.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P411)

主要内容:关于什么是生活教育?在陶行知看来,生活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包括三个基本观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1)“生活即教育”强调教育以生活为中心,教育是为了改造生活。

1生活具有教育的意义,具体教育的作用;2生活决定了教育,教育不能脱离生活;3教育为改造生活服务,在改造生活的的实践中发挥积极作用;4“生活即教育”是对传统教育脱离实际、脱离生活的批判。

(2) “社会即学校”——要拆除学校围墙,依据社会的需要、利用社会的力量、在社会中创建新型的学校。

1为了改革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即社会决定学校,学校为社会服务2陶行知主张社会即学校,为了改革学校教育脱离社会实际的弊端,把学校办成促进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力量;3陶行知把整个社会、整个人生都列入生活教育范畴,从而把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终身教育三者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大教育体系即社会终生教育体系;

(3)“教学做合一”:1教法依学法,学法依做法。即怎么做事便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2这一原理将“做”放在第一位,是完全符合“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认识论思想的;3陶行知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意图之一,是改变传统教育脱离实际的弊端,培养学生能运

用“活的知识”、具有“行动能力”、“生活能力”、“创造能力”的轨道上来。

4. 陈鹤琴“活教育”的课程论(P422)

陈鹤琴受陶行知的思想影响,批判传统教育是脱离实际的死教育。他说,我们的任务是要研究“怎样使教师教活书,活教书,教书

活”,“怎样使儿童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

陈鹤琴批评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认为这种教育的课程是固定的,教材是呆板的。他提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课程观,教育的任务就是要“让学生直接向大自然、大社会去学习”。他主张“向‘大自然、大社会’学习,希望大家把过去‘书本万能’的错误观念抛弃。去向活的直接的‘知识宝库’探讨研究”。

直接经验是儿童在各种活动中获得的,所以,活教育的课程本质上是活动课程。“儿童所应该学习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

第十五章 革命根据地教育

1.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各级各类教育——延安大学(P450)

1941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将陕北公学、中国女子大学、泽东青年干部学校合并组成延安大学。1943年4月,鲁迅艺术学院、延安自然科学院、民族学院、新文字干部学校也并入。1944年,行政学院再并入。

延安大学下设:(1)行政学院,分设行政、财经、教育、司法四系,学制两年;(2)鲁迅文艺学院,分设文学、戏剧、音乐、美术四系,学制两年;(3)自然科学院,分设机工、农学、化工三系,学制三年;(4)医学系,学制一至二年。(5)这是抗日民主革命根据地第一所具有工、农、文、理、医、艺等科的综合性的高等学校。

《中国教育史》孙培青版--配套习题及答案

习题集锦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的需要和人类的需要。 2.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3.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创造了文字。 4.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和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二、判断题 ()1、原始社会的教育已经有了专门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二、简答 1、如何认识教育的起源问题。 2、氏族公社时期教育活动的重要方面有哪些? 3、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2、商代的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3、西周的学校设臵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和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 4、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和。 5、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6、“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的局面。 7、“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 8、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_》、《___》、《__》、《》、《__》、《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六经) 二、单项选择题 ()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 商代 B夏代 C西周 D东周 ()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 B《史籀篇》 C《三字经》 D《急就篇》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 B、御 C、诗 D、数 ()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 B、礼 C、忠 D、仁 ()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53257

简明中国教育史复习资料 考试题型 填空题(15题/15分)、名词解释(5题/20分)、列举题(4题/12分)、简答题(4题/24分)、论述题(2题/29分) 第一章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的教育 1.西周的教育政策和学制系统——国学 天子所设大学,规模较大,分为五学,辟雍居中,又称太学,此外四周分设四学,兼用四代之制:水南曰“成均”,取五帝之学名,习乐德、乐语、乐舞者居之;水北曰“上痒”,取虞学之名,典书、诏书者居之;水东曰“东胶”,取夏学之名,学干戈羽龠(yue)者居之;水西曰“西雍”,取殷学之名,亦曰“瞽(gu)宗”,学礼者居之。《大戴礼记》也载有天子五学之说:“帝入东学,上亲而贵仁;入西学,上贤而贵德;入南学,上齿而贵信;入北学,上贵而尊爵;入太学,承师而问道。” 诸侯所设的大学,规模比较简单,仅有一学,因半环以水,故称“頖宫”,又名“泮宫”。说明西周的“国学”也具有明显的等级性。 2.西周学校的教师和教育内容——西周的教育内容 (1)大艺:诗、书、礼、乐称为“大艺”,是大学的主要课程。 (2)小艺:书、数称为“小艺”,是小学的主要课程。 (3)礼: ?“礼”类似政治伦理课,是西周大学中最重要的课程。“礼”包括了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左传·隐公十一年》:“礼者,经国家、定社稷、叙人民、礼后四者也。”

这反映了“礼”的重要性,是立国的准绳,具有国家根本大法的性质,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贵族子弟学会了“礼”,在政治活动、外交活动及道德生活中,行动才会合乎规范,站稳贵族的立场,显示贵族的尊严,有利于任官和治民。 ?大学中所教的“礼”,则是贵族生活中所常见的“五礼”: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 3.(什么是“射”,什么是“御”?)“射”和“御”是军事训练课。 ?“射”是指射箭,西周贵族子弟到了入小学年龄,就要接受正规训练,不能射箭的人,不能称男子之职。“射”在国学、乡学中都是重要的内容,都有一定的教练场所。西周对射箭的教练十分重视,射箭的训练也十分严格,国学、乡学都要为贵族青少年参与大射和乡射准备条件。每年大祭之前要举行射箭比赛,选拔武士,仪式隆重,并饰以礼乐。 ?“御”是指驾车。贵族子弟达到一定年龄就要进行驾车技术的训练,并以能御、未能御区别长幼。驾车要沉着、敏捷、熟练,并能随时配合射手,创造有利的射击机会,所以说学习驾车要经过严格的训练。 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 1.(什么是稷下学宫?)(P20)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着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作为一种教育机构,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因此,稷下学宫更像是一所私学联合体,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2.孔子的教育思想(P23-39) (一)孔子在教育基本理论上的主张

王炳照《简明中国教育史》(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10~12章【圣才出品】

第10章维新运动和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 10.1 复习笔记 一、维新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 甲午战争失败以后,早期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开始转变为救亡爱国运动,即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领导的维新变法运动。从1898年6月11日进入高潮,至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结束,共103天,史称“百日维新”。 1.维新派与顽固派、洋务派在教育问题上的论争 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实行君主立宪,兴办新式工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改变取士制度,学习西方文化等。这一切都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抵制,双方展开尖锐的论战。这场争论反映在文化教育上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不要反对三纲五常为中心的封建伦理道德; (2)要不要提倡西学,批判中学; (3)要不要废八股,变科举,改革封建主义的教育制度。 2.维新派在变法运动中的教育活动 自1888年,康有为上第一奏折开始,维新派屡用上书请愿的办法,希望能说服光绪皇帝接受变法主张。另外,他们还在社会上广泛地制造舆论,通过组织学会、兴办学校、设立报馆、著书、翻译等办法,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培养变法人才。 (1)兴办学堂 维新性质的学堂包括以下两类:

①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物为培养维新骨干、传播维新思想而设立的学堂,著名的有万木草堂(1890)、湖南时务学堂(1897)。万木草堂、时务学堂等资产阶级维新派办的学校,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在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上都有别于封建主义的旧教育。从这些学校里,培养出一批变法人才。但这些学堂,也还存在一些封建主义因素,在课程上还有不少封建主义的内容,在道德训练的方法上,不少是出自宋明理学家的教育主张。 ②是在办学类型与模式、招生对象、教学内容等某个或某些方面对洋务办学观念有所突破,领风气之先。著名的有北洋西学堂(1895)与南洋公学(1896)、经正女学(1898)。 其他具有维新性质的学堂如严复协助张元济在北京创办的通艺学堂(1897)、徐树兰捐资创办的绍兴中西学堂(1897)、谭嗣同发起创办的浏阳算学馆(1897)等也都较为著名。 (2)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维新派还通过创办各种学会和发行报刊来宣传维新思想。著名的有1895年8月康有为与陈炽在北京发起并筹资创办的《万国公报》(后更名为《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梁启超在上海创办《时务报》,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等等。 总之,维新派以学会为阵地,以报刊为传媒,讲西学,论国事,宣传变法主张,抨击封建势力,进行维新思想的启蒙,与维新学堂相互补充,起到了扩大教育面,开民智、新民德的作用。使不少人逐渐认识到维新变法的意义,参加和支持变法,扩大了维新变法运动的社会基础。 3.“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1)“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措施 ①废除八股,改革科举制度; ②设立京师大学堂;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哲学史期末复习资料 一、名词、概念解释 忠恕:忠者,心无二心,意无二意之谓,恕者,了己了人,明始明终之意。“忠”,尽力为人谋,中人之心,故为忠;“恕”,推己及人,如人之心,故为恕。即自己不想要的东西绝不强加给人。 浩然之气:刚正之气,就是人间正气,是大义大德造就一身正气。即浩大刚正的精神。 良知良能:人的天赋的首选观念和本能。孟子把良心称为本心,本心是性善的基础或根据。 道法自然:道法自然,是岀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岀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岀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心斋:心斋,谓摒除杂念,使心境虚静纯一,而明大道。意为打扫屋子里的杂物才可以放更多的东西,放下只为更好的拿起。心斋就是虚空的心境,即超越功利的审美心境、审美态度。 坐忘:“坐忘”,静坐的姿态,“忘”的状态,是一种用身心求正道的实有的生命状态,不是一种自我陶醉或麻醉。然而不是他忘完了,而是已经融入到血液里,成为自己的一部分。忘记并不见得是坏事,记得也不见得就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坐忘者,因存想而得、因存想而忘也。行道而不见其行,“心不动故。”“形都泯故。”以实现心灵之清净;以超越自我、回归生命为寄托来实践身心的超越境界、完美境界。 化性起伪:化性起伪指用礼义法度等去引导人的自然本性,即改造人的本性,使之树立道德观念。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制名以指实:区分贵贱尊卑,使人各安其位,并揭露诡辩和欺瞒。 三表:第一表,“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第二表,“原察百姓耳目之实”;第三表,“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 谶纬:谶书和纬书的合称。谶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纬是汉代迷信附会儒家经义的 一类书。 黄老之学:黄老,黄帝和老子的并称。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 始人,故名。黄老之术始于战国盛于西汉。黄老学派假托黄帝的名义,弓I进法家学说,改造老子的道家思想,并兼采阴阳、儒、墨等诸家观点,形成自己的一家之言,这就是黄老思想。黄老思想的特点是“无 为而治”。 今文经学:经学中研究今文经籍的学派。今文经,指西汉学者用当时通行的隶书传授的儒家经典。 古文经学:经学中研究古文经籍的学术流派。古文经是指汉初发现的先秦时期的古文经籍三纲领八条目:朱熹在

《中国教育简史》习题及答案简答

三、简答题: 0.“百日维新”期间在教育改革上有哪些主要举措?答:(1)下令各地建立新式大、中、小学堂,学堂中增加了近代学科内容;(2)创办了京师大学堂,作为全国学堂的表率,这是变法失败之后得以保留的唯一变法成果;(3)下令各地设立农务学堂、蚕桑学堂、茶务学堂,决定兴办矿务、铁路、医学等专业学堂。(4)改革科举,改试策论,并增设近代科学类。 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的作用加以分析。答:(1)1898年,张之洞发表了《劝学篇》,它分内、外两篇,内篇主要谈“中学为体”,宗旨是“正人心”;外篇主要谈“西学为用”,宗旨是“开风气”。从而系统论述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2)张之洞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从而为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制度措施的系统引进开辟了道路,但中学与西学的地位仍是不平等的。中学是本体,是基础,西学只能在不触犯中学所代表的封建专制及伦理纲常的前提下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张之洞所主张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其本质就是如此。(3)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外忧内患的原则措施,因而得到清统治当局及社会政界和思想界多数人士的认同,成为近代新教育制度建立的政策基础。 2.《大同书》中是如何构建理想教育体系的?答:《大同书》是康有为构思理想社会的著作,完成于1884年,但直到变法失败后经过修改才发表。《大同书》中包括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想教育体制的蓝图,体现大同世界人人平等、教育普及、施教合理、使人健康发展的远景。(1)人本院和育婴院,属于学前教育;(2)小学教育,6岁儿童入学;(3)中学院,11岁入学;(4)大学院,16岁以上中学毕业生。《大同书》中的教育体制是儒家教育思想与借鉴西方学制结合的产物。 3.20-30年代进行的教学改革实验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杜威的一些教育观点,如“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等,几乎成为教育界的口头禅。教改内容:(1)赫尔巴特的五段教学法通过日本传入中国;(2)设计教学法;(3)道尔顿制;(4)文纳斯特卡制也开始介绍到中国;(5)智力测验和教育测验的做法也被引进中国。 4.革命根据地和解放区在教学改革方面有哪些重要举措?答:(1)缩短学制,迅速为革命斗争输送人才和教育、发动群众;(2)教学紧密联系实际,删节陈旧或不实用的内容;(3)注重实效的教学方法,以自学为主,重在启发、研究、讨论和实际考察、实习训练,推广“小先生制”。 5.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或称教育体制)有什么特点?答:革命根据地教育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结构:分为干部教育、群众教育和儿童教育三个组成部分。干部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和培训革命领导干部和各类专门人才,群众教育的任务是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素质和政治觉悟,儿童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三类教育还有明确的主次之分,即整个教育中成人教育重于儿童教育,成人教育中干部教育重于一般群众教育,干部教育中对在职干部的培训又重于对后继干部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结构和重心所在,正是当时革命斗争的需要所决定的,其出发点是速见成效,立竿见影。 6.何谓“九品中正”选士制度?它对教育有何影响?答:“九品中正”选士制度,是一种由“中正”官评定士人品级,朝廷按品授官的选士制度。中正官根据标准评定士人,将其分为九个品级: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即所谓“九品”,朝廷择“上品”任官。这种制度,具体实施始自魏文帝曹丕执政时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士制度。这种选士制度,在开始实行时,确实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到后来,则蜕变为门阀世族

中国教育史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京师同文馆 1862 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第一所官办新式学校,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接管理。初 创时仿俄罗斯馆,专修外国语。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培养外语、外交和翻译人才,并兼及 其他新式的行政等人才。在课程方面,外语居于首位;也有算学等科目;汉文经学,贯穿始 终,特别重视对学生封建道德习惯的培养。在教师方面,有外国人也有中国人。在经费方面,从海关税务司办公经费项下提成。 京师同文馆的历史地位: 第一,京师同文馆是洋务学堂的开端,也是中国近代新教育的开端,近代以来向西方学 习由观念变为现实。 第二,它身处帝都北京,乃至全国政治和文化中心,又为洋务中枢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直 接统领,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的一些重要举措以及由此引起的争执往往能反映出各派关于 教育改革的观点。 2.洋务学堂 洋务学堂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培养洋务活动所需要的翻译、外 交、工程技术、水陆军事等多方面的人才,其教学内容以所谓“西文”与“西艺”为主。洋 务学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外国语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实业学堂。洋务学堂数量少、规模 小;地区集中;学堂各自独立,附属洋务机构。 洋务学堂的特点(评价洋务学堂): 具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以京师同文馆为例,招生始限于八旗贵胄子弟,后 扩大为正途科甲人员,始终有严格的等级界限;传统道德的灌输和儒家经典的研习仍是学习 的内容。 近代资产阶级学校的萌芽,是近代新教育的开端:以造就各类专门人才为目标,与传 统学校养成科举入仕人才不同;开设外语、自然科学等一些新式课程,这是区别于传统学校 的重要标志;改革教学制度和方法,采用西方班级授课制和分年授课计划。 3.中体西用 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对其进行了全面论述。“中学为体” 就是把《四书》《五经》等旧有的中国文化作为最根本的主体内容,是学习的主要内容。“西学为用”就是用西政(指西方有关文教制度、工商财政等管理层面的文化)、西艺(近代西方科技)、西史等来观察、分析和处理当时世界上出现的各种事务,为洋务事业服务。这一 思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它是中国近代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思潮和文化思潮,起于洋务运动,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伦理等观念意识,是中国近代政治斗争和文化斗争的 产物。 4.张之洞(顺便整理劝学篇) 他是清末大官僚,近代中国政治、工业、教育、学术重要而复杂的人物之一。他的一生 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基本上反映了中国近代新学与旧学、中学与西学之争的文化和教育发展 史,因此张之洞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主要著作为《劝学篇》,全面论述了“中体西用” ,即主张在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纲常名教的原则下,谨慎地接受西 方资本主义的技艺,以维护封建制度blabla (讲一讲中体西用的含义)。张之洞是兼具新、旧两面性格的人,他是那个过渡时代典型的过渡性人物的代表。 5.京师大学堂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内容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中国教育史》 试卷(A B C)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 1、美国教育家克伯屈1918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____,该教学方法于次年输入我国。 2、1862年6月11日,_________________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的开端。 3、明朝自嘉靖后,连续发生过四次大规模的________________事件。 4、______________作为西方列强文化侵略政策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上,具有两重性 5、_______________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士的主要制度。 6、汉代名师大儒办的私学,通常包括两种学生,即及门弟子和________________。 二、名词解释题(每题5分,共35分) 六艺教育22 两周国学、乡学、小学还是大学,都是以“六艺”为基本学科,只是在要求上有所不同。西周的教育内容总称为六艺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标志。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它包括多方面的教育因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既重视使用技能。包括德智体美多方面的教育,形成了一种教育传统,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有教无类32 孔丘提倡“有教无类”作为办学方阵,指导他的实践活动,是孔丘思想的组成部分。有教无类本来的意思是:不分贵贱贫穷和种族,人人都可以入学受教育。孔丘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广泛地吸收学生。实行有教无类的方针,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的需要,将受教育范围扩大化,有利于中华文化的发展。 性恶论73 荀况批评性善论,未得到实际验证,是一种无实用价值的理论。他认为,性恶论更能说明问题。荀子认为,人的本能中不存在道德和理智,如听任本能发展而不加节制,必将产生暴力,所以说人性恶。因此在谈论人性的时候,应该把人的先天素质与后天获得的品质区分开来。荀况的性恶论是其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基础理论。 稷下学宫55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齐国一所著名的学府,因齐国君主在稷下设立学宫,稷下学宫因此得名。它既是战国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也是当时教育上的重要创造,其性质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同时是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学府。具有学术自由、待遇优厚,与齐国政治息息相关。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教育产生过重大的历史影响。 三纲领八条目91 《大学》的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三纲领”是一个要求由低到高、

中国教育史练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原始时期的教育1、原始社会的教育有哪些特点? 答:原始社会教育表现出与阶级社会教育迥然不同的一些特点: (1)教育的社会性和无阶级性。原始社会的集体生产与集体生活,决定了其教育也是集体的、公共的、社会性的活动,没有阶级的界限。 (2)教育不是专门的社会活动。原始社会的教育尚未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它的主要途径是通过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来进行。 (3)教育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要手段,因为原始社会文字尚未出现,也没有专门的教学场所和教师,当时教育手段极为简陋,主要是口耳相传、观察模仿。 第二章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 1、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5、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一、填空题 1、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2、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4、《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5、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二、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中国金融史复习资料(1)

第一章先秦的货币和信用 前言:金融的实质是货币信用。 一、思考题 1.中国古代货币产生于何时?货币产生的条件是什么? 2.最早的金属铸币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有那几类金属铸币? 3.什么是信用?它包括哪些形式?信用产生于何时?信用产生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说信用比货币的历史还悠久? 4.先秦时期中国的信用有哪些形式?这个时期的信用有何发展? 5.先秦时期中国有哪些信用机构和信用工具? 二、本章需要识记的基本概念 贝币;青铜铸贝;朋;信用;泉府;傅别;质剂;质人 三、考点 第一节先秦时期的货币 (一)夏代产生最早的货币:贝币 夏代已经出现了私有制、贫富差距和社会分工,具备了商品交换的条件,物物交换的矛盾也必然存在,贝币等实物货币产生的条件也已经具备。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属于内生货币。货币经济理论认为,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材料必须具有以下五个特征之一或全部:价值较高而且稳定;易于分割;便于携带;易于保存;供给充足。 一是有花纹和光泽,产自境外,来之不易,是名贵装饰品,价值高;二是有天然的单位,便于计数;三是坚固耐用,不易磨损,价值稳定且易于保存;四是体积小,质地均匀,便于携带。贝币有计算单位,其计算单位是“朋”,一般认为每“朋”有10贝。 (二)货币种类的演变 商代的货币:金属铸币产生。西周货币继续变迁,币制形成。春秋战国:铜铸币—刀币、布币、圜钱、楚铜钱(蚁鼻钱)。先秦时期我国已出现了具有一定形状和部分货币职能的白银铸币,黄金货币。 (三)货币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有了较完善的货币制度。因为秦国建立的货币制度已经涉及了货币本位(币材)、货币种类、货币质量、货币法偿能力、货币铸造权、货币比价和兑换等货币制度的基本要素。 (四)此时的货币特征 1.货币单位已经分成等级; 2.各诸侯国政府没有统一铸币权,货币铸造具有地方区域性; 3.多种货币,铸币、称量货币及实物货币并存,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上共同发挥货币的职能与作用。 第二节先秦时期的信用 (一)什么是信用? 一是伦理道德上的“信用”,即信而用之,指诚信,讲信誉,信守诺言等。二是经济意义上的“信用”,指借贷行为或债权债务关系,包括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信用的特征是以收回为条件的贷出,以偿还为义务的取得。信用产生的两个条件:私有制与贫富差距分化。信用均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

KC311教育学笔记中国教育史-18清朝的教育

清朝的教育(清初--鸦片战争) 一、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1.崇尚儒学,提倡程朱理学 2.广兴学校,严订学规 3.软硬兼施,加强控制 二、中央官学 1.国子监 (1)监生历事+积分法+分斋教学 (2)管理监事大臣 (3)分校:南学 (4)讲学:辟雍(最早,西周,天子的大学;宋朝,三次兴学的太学的外舍;清国子学讲学场所)2.宗学,觉罗学:贵胄学校 3.算学、俄罗斯文官 三、地方官学 1.府州县卫学(六等黜陟法) (1)六等黜陟法简介:清朝的地方官学,生员定级考试制度 (2)内容: ①考试成绩分为六个等级,不同等级对应不同奖惩 ②动态管理 (3)意义:积极性,质量,创新 2.社学,义学(少数民族优异者),井学(云南北疆地区) 四、官学特点 1.重八旗子弟教育 2.六等黜陟法 3.俄罗斯文官 五、清朝的私学(书院) 1.总体:沉寂-复苏,总体官学化倾向 2.类型: (1)理学 (2)制艺 (3)博习经史辞章(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4)经世致用(漳南书院) 3.诂经精舍和学海堂 (1)简介:清朝时期,阮元,宗旨:追求汉代的考据学说 (2)特点: ①以励品学非以弋功名,只做学问,不问科举 ②各用所长(教师聘用),因材施教(学生) ③教学与研究相结合:刊刻师生的研究成果 (3)意义: ①优良传统 ②改变书院官学化 ③促进学校文化发展 4.漳南书院(颜元) (1)教育实践1:创办了漳南书院,清,经世致用 (2)简介:颜元创办,经世致用 (3)教育实践2:对传统教育的批判 ①批判传统教育严重脱离实际 ②批判义利对立观:利需符合义 ③抨击八股取士

(4)教育目的:培养实德实才之人(品德高尚+有真才实学的经世致用人才) ①通才:什么都会 ②专才:某一方面 (5)教育内容:真学,实学。六艺教育:托古改制 六斋:文事斋:礼乐书数天地 武备:兵法,战法 经史:十三经 艺能:水、工、火 理学:程朱理学 帖括:八股 最后二者目的:应时制,招生 评价:自然科学+军事+经史礼乐;分科设教:近代课程设置萌芽 (6)教育方法:习行 ①联系实际,反对静坐 ②目的:反对程朱,不利于人才,不利于健康 ③意义:重大革新 六、选士制度:科举制 1.科举成为国家抡才大典(311,翻译科) 2.舞弊丛生,积重难返 3.学校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七、教育思想 1.黄宗羲 (1)天下为主,君为客 (2)学校职能:公其非是于学校,学校议政 ①简介:黄宗羲关于学校职能的说法 ②内涵: 1)学校:培养人才+议论国家政事 2)目的:学校议政,逐步天下人普遍议政,之后改变君主一人决断 ③实践:讲学+议政;寺观,庵堂变成书院、小学 ④评价:体现了国家决策民主化的愿望,近代议会思想的萌芽 (3)教育内容:广泛使用 (4)教学思想:力学致知、学贵实用、学贵独创 (5)论教师:提升教师地位与宰相平等;教师议政 2.王夫之(超纲) (1)教育的作用 ①治国之本:教育发展受制于政治、经济 ②教育作用:性日生日成--继善成性 (2)教学思想 ①因人而进 ②施之有序 ③学思相资以为功 (3)德育 ①人与不可灭---节欲 ②立志,自得(自觉),力行 (4)教师:主导作用 ①教师必恒其教事 ②明人者必自明 ③正言、正行、正教 3.颜元(同上)

中国法制史期末复习重点

第一章中国法律的起源和夏商法律制度 早期五刑:墨、劓、膑、宫、大辟。 刑起于兵,兵刑同制。 夏商的神权法思想是法律的思想基础。 王命包括誓(约束)、诰(告诫)、命(君主的命令)等多种形式。 夏有乱政、而作禹刑(禹刑可能是夏朝法律规范的总称)、五刑是其主要内容。 汤刑一般指商朝法律的总称。 夏商五刑:墨、劓、髌、宫、大辟。 大辟即死刑,宫刑即男子去其势、女子幽闭的刑罚,髌是断足或者砍去膝盖骨,劓即割掉鼻子,墨刑在面部或额上刺刻特殊标注之后,再染以墨的刑罚。 刑罚原则:刑不株连、疑罪从轻、不杀无辜、过失从轻 中央司法官,商称司寇。 神判和天罚是夏商司法审判的特点。 夏朝监狱为圜土、夏朝末年称之为夏台、商朝监狱有羑里。 简述原始氏族战争对我国法律起源造成的影响:阶级分化,原来的氏族社会行为规范,后来便成为了法律。氏族首领的职权演变为统治者,建立了权力机关和法律机构。原始社会末期也确立了不少刑罚罪名及处置方法。有法官和审判的存在。频繁的氏族部落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早就了法律。部落军事首领掌握着军事权利,这就必然对原有的氏族部落首领的继承制造成破坏。 简述中国法律起源的特点:①刑起于兵,兵刑同制。中国法律起源于氏族部落同族之间以及同外族的战争。②原始风俗转变为法律。③血缘纽带关系影响之深。④维护部落首领的政治权利的集中和强化。 简述夏商立法思想以及立法活动的情况:夏商以“恭行天罚”、“天讨”的神拳发思想作为法律的思想基础。立法活动:①王命(誓、诰、命)②禹刑③汤刑④官刑 简述夏商法律制度的基本情况:法律内容出于秘密法状态。已经出现比较完备的刑事法律体系。产生了我国早期的经济法规,反应国家管理和调节社会生产各方面的程度。军权至上,神权法思想渗透至深。 第二章西周法律制度 西周的立法指导思想有:天罚思想、明德慎罚(缓和阶级矛盾,对周初的社会发展进步提供了有益的环境)、礼治思想(维护等级猪肚、预防犯罪、防民) 《吕刑》西周中期的重要刑书,主要内容是规定刑罚的种类及适用刑罚的原则。适用刑罚的总原则为明德慎罚。赎刑是其核心内容,可以用钱财代替或抵消其刑罚。 西周礼制的基本原则是亲亲和尊尊。 西周刑罚区分故意过过失、惯犯与偶犯的原则。(眚、非眚,非终、惟终) 西周刑罚遵循世轻世重的原则。用刑灵活,因时而异。 我国西周时期的法律制度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礼与刑的关系:奴隶主阶级专政的两种手段:①出礼入刑,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西周礼的本质特征) 西周契约制度:大宗买卖用长劵,称为质;小宗买卖用断券,称为剂。“傅别”也是一种书面契约,在借贷活动中使用。

中国教育史试题库

1、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师夷之长技以制。 2、原始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人类参与社会生活的需要和人类自身身心发展的需要。 3.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师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4.传说是黄帝命令他的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 5.据文献记载,五帝时期已有叫“成均” 和“庠” 的教育场所,它们被看 成是萌芽状态的学校。 6、夏代在王都设立的最典型的教育场所为“__序__”,堪称是一种武备学校。 7、商代的甲骨文被看成是我国有系统文字的开始,和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一脉相承。 8、西周的学校设置可分为两类:设在天子王城和诸侯国都的称国学 _,按年龄层次上可分为大学和小学两级;设于郊、野范围内的学校称乡学。 9、西周天子和诸侯国所设大学分别称辟雍和泮宫。 10、在先秦教育家中,荀子提倡“虚壹而静”的学习态度。 11、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 数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12、“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是春秋时期的历史现实,其结果是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 13、“不分贵贱种族,人人都可以受教育”,这个意思在孔丘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概括为“有教无类”。 14、孔丘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编纂和核定的《__诗__》、《_书___》、《_礼___》、《_乐》、《_易__》、《_春秋__》,成为儒学的基本经典和封建社会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 15、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16、颜之推的家庭教育著作是《颜氏家训》。 17、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18、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19、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20、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21、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2、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3、《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

《中国教育史》复习题 授课地点——院内 一、选择题 1.古代教育起源于 B 。 A.与人类同步产生 B.生产劳动 C.生产关系 2.墨子的教育思想中,最有特色的是 A 。 A.科学技术教育 B.政治道德教育 C.生产劳动教育 3.“六艺”中除了《诗》、《书》、《礼》、《乐》和《春秋》外,还有 B 。A.《中庸》 B.《易》 C.《论语》 4.《学记》中提出了“预、时、孙、摩”的施教原则,其中,“孙”指的是 A 。A.循序渐进 B.及时施教 C.因材施教 5.韩愈关于人性的看法是 A 。 A.“性三品” B.“性本恶” C.“性本善” 6.洋务派在创办企业的同时,招聘外国教习,兴办外语学堂,当时也叫“方言教育”。在1862年创设了 B 。 A.上海广方言馆 B.京师同文馆 C.天津水师学堂 7.张之洞的教育代表作是 A 。 A.《劝学篇》 B.《大同书》C.《师说》 8.癸卯学制于 B 公布实行。 A.1903年 B.1904年 C.1905年 9.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家杨贤江的代表作是 B 。 A.《颜氏家训》 B.《新教育大纲》 C.《家庭教育》 10.“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是 C 改革北京大学时提出的办学方针。 A.陶行知 B.黄炎培 C.蔡元培 11.在教育对象的问题上, B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主张。 A.墨子 B.孔子 C.荀子 12.《学记》中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指的是 B 原则。 A.长善救失 B.教学相长 C.启发诱导 13.唐代采取了 A 的文教政策。 A.重振儒术兼重佛道 B.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中体西用 14.韩愈的主要教育著作是 A 。 A.《师说》 B.《春秋繁露》 C.《劝学篇》 15.教会学校的联合组织是 B 。 A.中国教育会 B.中华教育会 C.全国教育联合会 16.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最早的洋学堂,是 B 在北京创办的,隶属于总理衙门。 A.1861年 B.1862年 C.1864年 17.时务学堂的主持人是 C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18.《大同书》的作者是 A 。 A.康有为 B.张之洞 C.梁启超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教育。这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中国教育史的读书笔记应该怎么写?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篇一:在中国近几千年的教育史上,涌现了许许多多优秀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者。这本书对中国历代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教育家也给出了简单的介绍,其中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有三个教育家:孔子、王守仁、陶行知。 孔子在中国史乃至世界史上都是名气很大的教育家,他的思想也流传了数年,经久不衰。他的教学思想是非常丰富的,包含了很多有价值的教育主张,而且还包含了深刻的教学理论和教学经验。即使从他的思想提出直到现在,中国社会已经发展了两千多年,但是他的一些思想对于当代的教育研究和教学原则仍有深远的意义。 几千年前,他就提出了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教的过程,还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要有三个环节,即:学,思,行。还提到了一些教学原则,比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等等。记得初中时就学过《论语》,上面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就是说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乏不实。因此在学习

过程中要学思结合,不偏不重,才能达到很好的学习效果,这对我们的学习是很有启迪作用的。思考在学习过程中是很重要的,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将学到的只是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只有通过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印象。这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是极为需要的。 至于王守仁,他比孔子的名气小了很多,但是经历过考研的人至少都会熟悉一些。他在哲学史上是有名的主观唯心主义者,因此他的教育思想是以他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观为基础的。学哲学的时候一直就有一种印象在头脑中存在着,就是觉得王守仁是个“坏人”,当考试时出现在选择题中的时候,一见到这个名字,就会想到主观唯心等等。但是现在这些想法已经得到改观了。 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并且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其实这样做对于我们的素质教育是有一定启迪和帮助的,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素质。 他还多次提到了循序渐进,并且还强调了因材施教,要根据学生的资质、个性、长处、短处给以不同的教育。他的

《中国教育史》2015年春期末A卷及答案

湖北科技学院教育学院2015年春季学期 2013级小学教育本科 《中国教育史》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2小题,前7题每题1分,后5题每题2分,共17分) 1.从教育意义上说,原始宗教活动中的巫又是原始文化知识的保存者和传播者,是知识分子的前身。 2.西周的学校教育内容主要表现为“六艺”,它们分别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六方面知识和技能。 3.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 《颜氏家训》被认为是我国封建社会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指导书,它的作者是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 5.颜元在教育内容上强调实学,在教学方法上强调习行 6.魏源在其著作《海国图志》中提出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是鸦片战争时期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代表。 7.抗日战争初期,国民党政府将部分大学迁往内地,迁往云南的称西南联合大学。 8.孟子明人伦的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四书》包括《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它是由朱熹编定的。 11.蔡元培主张五育并举,这五育是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2.晏阳初针对当时我国农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问题提出的“四大教育”是指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1. 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2.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 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 D、“化性起伪” 3.“太学”这一官办教育机构是在哪个朝代出现的? A、唐代 B、汉代 C、秦代 D、周代 4.《白鹿洞书院揭示》是谁制定的?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读书笔记 《中国教育史》是由孙培青主编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出版的一部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历程的学习教材。本书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附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以揭示其内在联系。阅读本书有助于对中国教育发展史宏观把握,将各个朝代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形成一定的系统,详细的掌握有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脉络。 一、语文独立设科的简要过程 人类历史在不断的进步和发展,自从语言和文字的产生之初,以“语言文字”为内容的“教”和“学”活动就从未停止过。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语文教育。“语言”和“文字”除了有传授统治者所需的政治文化方面上层建筑的理论的作用之外,人民大众也有借助语言文字传授生产知识和劳动经验的需求。于是语文教育从最初只有官府贵族才能接受逐渐文化下移到民间,使普通民众也有机会接受到关于基本语言文字的知识和技能的教育。从孔夫子到汉代董仲舒,宋代的朱熹,明代的王阳明,清代的颜元等等,语文教育经过无数教育家的继承和发展变革,逐渐变成中国教育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部分。但是人们把“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来看待和研究的历史却是十分短暂的。 近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压迫的水深火热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世界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了“语言文字”分科教学这种教学方法。 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产生了中国历史上的新系统教学。八门必修课中首次出现关于语文教学的“读经讲经”和“中国文学”课程。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呈报并咨行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及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到大学都开设国文课。语文教学就不仅形成独立一门学科,而且形成了独立的系统。 1919年“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教育部从法令上规定了白话文在语文教学中的合法地位。至此,语文学科的体系基本固定,在此基础上不断改革和发展,形成了今日所见语文学科之规模。 二、陈鹤琴“活教育”思想对语文学科教学的影响 纵观中国教育思想史,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即融合了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精华,又克服了实用主义教育的不足,对现代语文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活教育”的目的论 “活教育”的目的有三方面,即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活教育”理论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社会性,人难以离开社会而独自存活。教育的第一个重要目的使社会化,融入社会环境,参与社会生活成为“社会人”。不仅做“社会人”,还要做特定历史社会环境的人,即做中国人。教育要使人传承中国文明、了解中国历史、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团结同胞、以自己

中国教育史期末知识复习

教育史绪论 教育史的研究有两个方面:一是教育观念和思想的演变;二是教育机构和制度的演变。 二者是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以思想史为主线,将制度史融合于其中。 古希腊教育制度和思想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柏拉图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及其特点;亚里士多德的和谐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古希腊三哲的主要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基本概念:产婆术(问答法),三艺,四艺,自由教育,《理想国》 (一)古代斯巴达的教育制度 1教育目的:培养军人 2教育过程 出生至7岁:家庭教育、“母之子” 7岁-18岁:国家教育机构、“国之子”、五项竞技、窃物欺敌 18岁-30岁:埃弗比(Ephebia)军事教育、秘密服役 3教育特点 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 崇尚军事教育 注重培养儿童勇敢、坚韧、爱国等品质 重视女子教育 (二)古代雅典的教育制度 1.教育过程 初等教育:文法学校和弦琴学校(7-14岁):教仆、四艺:Arithmetic (算术) Geometry (几何) Astronomy(天文) Music(音乐) 中等教育:体操学校(The Palaestra)(13-15岁):五项竞技/体育馆(Gymmnasium)(16-18岁)(富家子弟)三艺:grammar(文法) rhetoric(修辞) logic(辩证法) 高等教育:青年军事训练团: 埃弗比(Ephebia)(18-20岁) 2. 教育特点 教育事业是国家事业 重视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教育 教育出现制度化现象 (三)苏格拉底与问答法 1.哲学思想: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人间”。 2.美德的化身:智慧、公正、节制、勇敢、谦虚等; 3.“认识你自己”“自知其无知” 4.教育方式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批判智者、诡辩家为“智慧的出卖者”。 教育目的:培养美德,使人达到至善。 教育方法:因材施教“认识你自己”,格老孔 教育内容:“美德即知识”,主张学习广博实用的知识。 5. 产婆术步骤:Socratic Irony 讥讽Definition 定义the Maieutic 助产 苏格拉底的“知识产婆术”,实际上是一种归纳法,即通过归纳形成普遍概念的方法。 6.评价:西方启发式教学的鼻祖 苏格拉底创立的这种通过师生谈话、论辩、揭露对方思维中的矛盾,并克服这种矛盾,从特殊以求一般的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通过自我判断获取知识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