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学导论感悟

材料学导论感悟
材料学导论感悟

读“功能陶瓷和先进陶瓷文献”感悟第一次深入的接触“陶瓷”,才认识到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陶瓷竟然有如此多的奇妙之处,同时,也从文献的描述中看到了各种陶瓷材料的快速发展。陶瓷已经不再是普通民众生活中所用的陶瓷器皿,而是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行业,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从文献中我了解到,目前国际上发展迅速的陶瓷材料主要为新型陶瓷材料,即所谓的“特种陶瓷”“现代陶瓷”,是突破了传统陶瓷以黏土为主要原料的界限,主要以氧化物、炭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等为主要原料, 有时还可以与金属进行复合形成陶瓷金属复合材料,是一种采用现代材料工艺制备的、具有独特和优异性能的陶瓷材料。

特种陶瓷又主要分为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

【1】结构陶瓷是指用于各种结构部件,以发挥其机械、热、化学相生物等功能的高性能陶瓷。之所以结构陶瓷发展迅速,是因为结构陶瓷的一些物理和化学性质能够很好地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去。比较典型的是:(1)耐高温、高强度、耐磨损陶瓷,代表陶瓷是氮化硅陶瓷和碳化硅陶瓷,前者的突出特点是极耐高温,耐化学腐蚀,而且是一种高性能电绝缘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用于制作高温轴承,发动机以及一些耐高温的元件。后者则是既能导电耐高温,还是一种很好地发热元件。正是因为碳化硅陶瓷在高温下有足够的强度,且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和抗热震性,使得他成为某些高温燃气涡轮发动机叶片的首选材料。同时碳化硅陶瓷的热传导能力仅次于氧化铍陶瓷,利用这一特性,可作为优良的热交换器材料。(2)耐高温、高强度、高韧性材料;典型代表是氧化锆增韧陶瓷,氧化锆是能够增加陶瓷材料韧性和提高强度的原因,在某些陶瓷材料中引入一定量亚

稳氧化锆微粒,并使其均匀分布都可大大提高陶瓷材料的强度和韧性。(3)耐高温耐腐蚀的透明陶瓷:使陶瓷透明的关键,是坯体中只能有一种晶型的晶体,而且对称性愈高愈好,否则会发生双折射,此外气孔要愈少愈好。目前,许多国家正在推广使用,其发展速度之快,超过了以往任何一种电光源。由此不难看出,新型透明氧化铝陶瓷的出现,引起了电光源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带来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4)纤维、晶须补强陶瓷复合材料,以陶瓷为基体、纤维或晶须补强的复合材料由于其韧性得到提高而受到重视。碳化硅晶须的加入大大提高了氧化铝陶瓷的断裂韧性,改善了切削性能。用碳纤维和锂铝硅酸盐陶瓷复合,材料的强度已接近或超过1000MPa,其断裂功高达3000J/m2,即达到了铸铁的水平,由此可见,晶须、纤维增强、均韧复合陶瓷已成为结构陶瓷发展的主流。

结构陶瓷材料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先进结构陶瓷所表现出的优异性能,是现代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和传统工业改造的物质基础,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潜在社会经济效益,先进结构陶瓷今后的重点发展方向是加强工艺- 结构- 性能的设计与研究,有效地控制工艺过程,使其达到预定的结构),重视粉体标准化、系列化的研究与开发及精密加工技术,降低制造成本,提高制品的重复性、可靠性及使用寿命。发展趋势有单相陶瓷向复合多项陶瓷发展、微米陶瓷向纳米陶瓷发展、由经验式研究向材料设计方向发展的趋势。

【2】功能陶瓷是具有电、磁、声、光、热、力、化学或生物功能等的介质材料。它是电子信息、集成电路、移动通信、能源技术和国防军工等现代高新技术领域的重要基础材料。根据陶瓷电学性质的差异可制成导电陶瓷、半导体陶瓷、介电陶瓷、绝缘陶瓷等电子材料。

(1)导电陶瓷:导电陶瓷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而且能耐高温,是磁流体发电装置中集电极的关键材料,典型代表为半导体材料,半导体陶瓷存在大量晶界,晶粒的半导体化是在烧结工艺过程中完成的,因此具有丰富的材料微结构状态和多样的工艺条件,特别适用于作为敏感材料。除此之外像PTC材料,其应用范围已渗透到航天、航空、航海、无线通讯、有线通讯、电子工业和民用电器等各个领域。(2)压电陶瓷:压电陶瓷的晶体结构上没有对称中心,因而具有压电效应具有成本低、换能效率高、加工成型方便等优点,常用于制作压电器材、滤波器、谐振器和变压器。通常的压电材料是PZT, 新型的压电陶瓷材料主要有高灵敏、高稳定压电陶瓷材料,电致伸缩陶瓷材料、热释电陶瓷材料等。压电陶瓷作为电、力、热、光敏感材料,在超声换能、传感器、无损检测和通讯技术等领域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3)纳米功能陶瓷:纳米功能陶瓷是指通过有效的分散、复合而使异质相纳米颗粒均匀、弥散地保留于陶瓷基质结构中而得到的复合材料,当其具有某种特殊功能时便称之为纳米功能陶瓷。它的性能不仅取决于纳米材料本身的特性,还取决于纳米材料的物质结构和显微结构。(4)光催化功能陶瓷:先制备钛酸溶胶和掺入Fe3+的钛酸溶胶,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将它们负载于炻器管和矩形蜂窝陶体上,再用程序升温法煅烧得到纳米TiO2光催化功能陶瓷。将

光催化蜂窝陶瓷体用于净化空气试验时,在紫外光强、循环风量一定的条件下,其净化效果也是以掺Fe3+的TiO2最好。

功能陶瓷材料的应用:电子信息技术的集成化和微型化的发展趋势, 推动电子技术产品日益向微型、轻量、薄型、多功能和高可靠的方向发展。功能陶瓷因为具有一些独特的构造,因而具有某些特殊的用途,比如一些元器件的制作与加工,比较典型的有“铁电陶瓷及其高性能片式元器件”、“压电陶瓷及其新型压电元

器件”、“低烧软磁铁氧体及其片式电感器”“新型微波介质陶瓷材料及元器件”等。

功能陶瓷的发展趋势:当前功能陶瓷发展的趋势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特点:复合化,多功能化,低维化,智能化和设计、材料、工艺一体化。单一材料的特性和功能往往难以满足新技术对材料综合性能的要求,材料复合化技术可以通过加和效应与耦合乘积效应开发出原材料并不存在的新的功能效应,或获得远高于单一材料的综合功能效应,功能陶瓷进入纳米技术领域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智能材料是功能陶瓷发展的更高阶段,它是人类社会的需求和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特种陶瓷材料中重要的制备技术:目前最引人注目的粉末制备技术是超高温技术。利用超高温技术可廉价地研制特种陶瓷。超高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能生产出用以往方法所不能生产的物质,能够获得纯度极高的物质,生产率会大幅度提高,可使作业程序简化、易行。干法成型包括钢模压制成型、等静压成型、超高压成型、粉末电磁成型等方法。与干法成型相比, 湿法成型可以较容易地控制坯体的团聚以及杂质的含量,减少坯体的缺陷,并可制备各种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湿法成型大致可分为塑性成型和胶态浇注成型两大类。

特种陶瓷成型技术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1)进一步开发已经提出的各种无模成形技术在制备不同陶瓷材料中的应用;(2)性能更加复杂的结构层以及在层内的穿插、交织、连接结构和成分三维变化的设计;(3)大型异形件的结构设计与制造;(4)陶瓷微结构的制造及实际应用;(5)进一步开发无污染和环境协

调的新技术。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相信特种陶瓷将会在社会的各个层面上发挥更加巨大的作用。而我们作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更应该抓紧时间学好理论

知识,掌握相关的研究理论和方法,如果有可能的话,到实验室参与一些陶瓷材料的研究与试验。及时关注国际前沿的研究动态,多向优秀的学长学姐,或者是老师求教。打下坚实的基础,以便在未来材料研究方面做出贡献。

本次感悟中一些专业术语皆摘取自文献,文中或许还有很多言语逻辑不当之处,请老师见谅。同时也感谢老师给了我一次深入接触陶瓷材料的机会。

班级:033121班张子培

学号:20121002061

智慧树知到《材料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材料学概论》章节测试答案 绪论 1、材料让我们成为人,而我们用语言赋予材料生命,这句话对吗? A:对 B:错 答案:对 2、材料与人类发展:“材料-时代”对吗? A:对 B:错 答案:对 3、“物质-有用的物品就是材料“这句话对吗? A:对 B:错 答案:对 4、材料学的基本思想是? A:尺度之上 B:应用为王 C:物质 答案:尺度之上,应用为王 5、“材料是一种物质,但并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是材料”这句话对吗? A:对 B:错

答案:对 第一章 1、珠光体的含碳量是 A:0.77% B:2.11% C:6.69% 答案:0.77% 2、亚共析钢加热成奥氏体后冷却转变成 A:珠光体+铁素体 B:珠光体 C:铁素体 答案:珠光体+铁素体 3、将铁碳合金加热成奥氏体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方式,称为 A:回火 B:退火 C:淬火 答案:退火 4、生铁、熟铁、钢的主要化学成分均为Fe,但他们之间的性能差别显著,主要原因是其中()不同 A:珠光体含量 B:硬度 C:含碳量 答案:含碳量

5、金属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A:面心立方 B:体心立方 C:秘排六方 答案:面心立方,体心立方,秘排六方 第二章 1、生产普通陶瓷的主要矿物原料是 A::石英、粘土、长石 B:高岭土、碳酸盐 C:粘土、石英、烧碱 答案::石英、粘土、长石 2、陶瓷坯料采用可塑成型的方法手工成型时,需要控制其含水量在()范围之内,以保证坯体良好的塑形效果。 A:15~25% B:28~35% C:7~15% 答案:15~25% 3、构成敏感陶瓷的主要物质属于()类。 A:导体 B:绝缘体 C:半导体 答案:半导体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 导语:当今,人类面临着许多重大的问题和挑战。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心得1 作为文科生,我在高中时所学的生物较为浅显,但一直以来对生物总是充满了好奇。怀揣着一颗兴趣盎然的心,这学期我选了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还记得 第一节课我坐在第一排听着老师讲绪论,我对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充满了敬畏:感觉生命真的好神奇,感觉生命科学真的好博大精深,感觉自己对生命竟然一无所知,好无知!这门课让我明白:21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而我,一个面向21世纪的大学生,理应有生命科学基础,而不应该成为“生物盲”!此时此刻,面对着复杂系统的许多问题,科学界将把目光转向生命科学,积极地寻求新的概念,新的观点,新的思路,面对着工业发展所带来的愈益严重的人口,粮食,环境,资源,健康等社会问题,我们将终意识到是时候从生命科学中去寻求出路了! 因为是选修课,课时有限,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我了解到了营养与健康的关系;我知晓了细胞与细胞工程的神秘;

我惊叹了基因与基因工程的作用,端正了对转基因产品的看法;我理解了遗传病的根源;我知道了信息传递是生命活动的重要内容,神经系统在信息传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理解了激素系统和细胞信息的传递;我冲破了癌症的迷雾重重,深刻的认识了癌症这种可怕的疾病;我解除了对人禽流感的种种疑惑,提高了自己的预防意识;我深化了对微生物的认识,了解到微生物是一把十分锋利的双刃剑,它们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残忍”的破坏;我接触到了纳米科学,看到了并纳米在生物及医学方面的应用与发展;我真正理解了雾霾天气的形成因素及危害,体会到了牺牲绿水青山换取金山银山后,人类自食恶果的无奈。。。。。。简单的概括涵盖不了通过生命科学导论这门课我所学到的知识;也不能充分说明我的受益匪浅;更加不能表达我对这门课的感谢之情。这门课让我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种种不良的生活习惯,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摒弃那致命不良习惯的必要性。大学的生活基本由自己支配,自由自在的我曾经经常熬夜看电影,和同学唱歌,一玩就是一整夜,平时也是很懒的那种,根本不想着去做做运动,有时间就宅在宿舍玩电脑。 那时我总认为自己还年轻,有身体资本去疯,去过不规律的生活,去忽视不良的生活习惯,根本不会意识到这慢性的致命危害。是这门课让我感到了自己曾经多么可怕,因为

2012级《材料科学概论》试卷 A

泰山学院课程考试专用 泰山学院 材料与化学工程系 2012级 材料化学专业 (本)科 2013~2014学年 第二学期 《材料科学概论》试卷 A (试卷共5页,答题时间120分钟)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 1、材料学就是研究材料的 、 、 、 之间关系的科学。 2、结构材料常见的失效形式: 、 、 、 。 3、晶体分 大晶系, 种布拉菲格子。 4 、钢号“20”表示含碳量 %的碳素钢。 5、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介质中 、 和 以改变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6、复合材料按增强体分 、 、 7 、晶体缺陷分为三种: 、 、 。 二、判断题(每小题 1分,共 10分) 1、铸铁中的合金元素Cr 属于阻碍石墨化元素。 ( ) 2、磷在钢中溶于铁素体内,产生“热脆性”。 ( )

3、键能高的材料,线膨胀系数小。() 4、石灰属于水硬性胶凝材料。() 5、水泥标号是根据水泥水化3天的抗压强度确定的。() 6、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纤维越细,材料强度越高。() 7、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石墨/铝复合材料具有最高的比强度、比模量。() 8、树脂基复合材料是目前应用最广、消耗量最大的一类复合材料。() 9、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材料的一种物理方法。() 10、奥氏体是碳溶解在γ-Fe中所形成的固溶体。() 三、简答题(每题 5分,共 30 分) 1、复合材料主要性能特点? 2、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复合强化的条件?

3、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 4、什么是退火及正火?作用是什么? 5、金属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类型及界面结合形式? 6、材料的分类?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油菜素内酯 油菜素内酯又称芸薹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由于其生理活性大大超过现有的五种激素,已被国际上誉为第六激素。属新型广谱植物生长调节剂。植物生理学家认为,它能充分激发植物内在潜能,促进作物生长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作物的耐冷性,提高作物的抗病、抗盐能力,使作物的耐逆性增强,可减轻除草剂对作物的药害。(1970年,美国学者J.W.米切尔从油菜花粉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极强生理活性的物质,定名为油菜素,当这一成果发表后曾遭到异议。后来,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用了10年时间,从225公斤油菜花粉中提取出10毫克样品。1979年格罗夫鉴定了它的分子的立体构型并定名为油菜素内酯。现在,科学家们已逐步认可它是继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之后的第六大类植物激素。) 基本资料 油菜素内酯 中文通用名称:24—表芸苔素内酯 英文通用名称:24—Epibrassinolide 化学名称:(22R,23R,24R)-2α,3α,22,23-四羟基-β-高-7-氧杂-5α-麦角甾-6-酮 其他名称:油菜素内酯 化学分子式:C28H46O6 性状:白色晶体粉末,MP,255-258℃(EtoAc)D21 +32 毒性:本剂为低毒作物生长调节剂 作用 油菜素内酯几十年来,已经对油菜素内酯的作用机理和作用效果进行了较充分地研究,焦点主要集中在促进植物的伸长生长方面。油菜素内酯促进伸长的效果非常显著,其作用浓度要比生长素低好几个数量级。 其作用机理与生长素相似,YoPP等(1 981)发现BR与生长素有正协同作用。通过促进细胞膜系统质子泵对氢离子的泵出,导致自由空间酸化,使细胞壁松弛从而促进生长。同时,油菜素内酯还能抑制生长素氧化酶的活性,提高植物内源生长素的含量,所以,当油菜素内酯与生长素同时使用时,有明显的加成效果。 另外,油菜素内酯还能调节与生长有关的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与代谢,实现对生长的控制(油菜素内酯类物质主要分布在植物伸长生长旺盛的部位)。 另外,油菜素内酯还能调节植物体内营养物质的分配,使处理部位以下的部分干重明显增加,而上部干重减少,植物的物质总量保持不变。油菜素内酯也能影响核酸类物质的代谢,还能延缓植物离体细胞的衰老。 目前,在各种作物中已经发现40多种油菜素内酯化合物,它们总称为油菜素内酯类化合物(简称BRs)。,它们广泛分布于不同科属的植物及植物的不同器官中。其中含量较高、活性较强的是一种叫油菜素甾酮。油菜素甾酮是油菜素内酯合成的前体,施用效果与油菜素内酯相同。在作物上应用的BRs,主要有油菜素内脂(BR)、表油菜素内酯(epiBR)。 八十年代初,人工合成油菜素内酯及其类似物获得成功。国际更为通行的称呼是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

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重点

《材料科学与工程》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1.根据材料的化学组成,材料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 2.生态环境材料的三要素为先进性、环境协调性、舒适性。 3.生态环境材料可分为原料无害化材料、绿色环境过程材料、可循环利用材料、高资源生产率材料。 4.按照断口颜色分,铸铁可以分为灰铸铁、白口铸铁和马口铸铁。 5.按照化学类型,贮氢合金可以分为AB5型、AB2型、AB型、A2B型。 6.减震合金的分类:孪晶型、铁磁性型、位错型、复相型、复合型。 7.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布氏硬度法、洛氏硬度法、维氏硬度法、显微维氏硬度、肖氏硬度 法。 8.按研究的尺度,材料的结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宏观组织结构、显微组织结构、原子(分子)排列结构和原子中的电子结构。 9.塑性变形方式:位错运动、孪晶、蠕变、粘滞性流动。 10.选矿的主要方法有:手工选矿法、重力选矿法、磁选法、浮选法、联合选矿法。 11.从工艺角度看,冶炼可以分为火法冶炼、湿法冶炼、电冶炼。 二、判断题:(所给的是正确表述)(每题1 分,共6 分) 1.用洛氏硬度的三种表示方法 HRC、HRB、HRA 表示出来的硬度无法比较。 2.σmax/гmax 越大,脆性越大。 3.刃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垂直,螺旋位错的位错线与滑移方向平行。 4.位错属于线缺陷。 5.防锈铝合金,不可以采用热处理强化,而是采用冷加工变形硬化。 6.冷变形温度比淬火温度高。 7.工业高纯铝,数字越大,纯度越高。 8.固溶体的晶质类型跟溶剂保持一致。 三、简答题:(每题4 分,共16 分,8 选4) 1.什么是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答:是用数学物理方法结合实验分析对某一过程、产品或事件的资料、能源消耗、废物排放、环境吸收和消耗能力等环境负担性进行评价、定量该过程、产品或事件的环境合理性及环境负荷量的大小。 2.传统陶瓷与现代陶瓷的区别? 答:

《生物科学导论》结课论文优秀范本

《生命科学导论》结课报告姓名:詹晓琴 学号:1000530234 专业:商学院10级电子商务 《生命科学导论》主要涵盖的内容,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学习《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意义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细胞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生命活动的结构基础是细胞内严密组织和高度有序且动态的结构体系,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DNA 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生物具有个体发育的经历和系统进化的历史;生物对外界刺激可产生应激反应并对环境具有适应性。生命是集合这些主要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 “生命科学导论”是生命科学的入门科学。基础生命科学涵盖的基本内容包括:生命的化学组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能量与代谢、繁殖与遗传、遗传信息的传递与控制、生物的起源进化与系统分类、生物个体的发育、结构、功能和行为、生态环境、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的前沿与新进展等。现代生命科学研究正在由宏观向微观深入发展,分子生物学正在向揭示生命的本质方向迈进。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推动了生命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也深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实事求是、团结协作是一些杰出科学家所具备的基本科学态度和精神。 作为非生物学专业的我,认真学好《生命科学导论》主旨在于培养自己对生命科学的兴趣,主动探索生命的奥秘,把握生命科学中的基本概念及其内在联系,建立进化流、信息流和能量流等知识框架,培养自己带着问题去学习,并留出想象的空间的能力,把学习到的生命科学知识与全面提高科学素质相结合,打开生命科学知识创新大门。 根据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特点,联系实际浅谈我们现代人健康合理的膳食 通过对《生命科学导论》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了生物体的元素及分子组成基本特点和他们对于生物体的重要性,深刻感觉到我们人类也应该根据各类食物构成的不同营养价值合理健康饮食,促进营养需要与饮食供给建立平衡关系,达到合适的热量、合适的蛋白质、合适的无机盐、丰富的维生素、适量的食物纤维、

罗杰-材料学概论parper(纳米陶瓷)

纳米陶瓷材料的初步了解 罗杰无机1001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特性、一些当前的应用和前景 前言 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 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属似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英国材料学家Cahn指出,纳米陶瓷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纳米耐高温陶瓷粉涂层材料是一种通过化学反应而形成耐高温陶瓷涂层的材料。作为一名无机专业的学生,我认为纳米陶瓷将会是本专业的一个极有前景的发展方向,也可能是将来我们自己所要研究的方向,因此我把自己的short parper 的主题放在了这。 纳米陶瓷的制备 纳米陶瓷的制备工艺主要包括纳米粉体的制备、成型和烧结。目前世界上对纳米陶瓷粉体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分为两类: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其中物理方法有:惰性气体冷凝法、电子蒸发法、激光剥离法等等;化学方法有:化学气相沉积法、沉淀法、溶胶一凝胶法等等。但应用较广且方法较成熟的主要有气相合成和凝聚相合成2种。 1、气相合成:主要有气相高温裂解法、喷雾转化法和化学气相合成法,这些方法较具实用性。化学气相合成法可以认为是惰性气体凝聚法的一种变型,它既可制备纳米非氧化物粉体,也可制备纳米氧化物粉体。这种合成法增强了低温下的可烧结性,并且有相对高的纯净性和高的表面及晶粒边界纯度。原料的坩埚中经加热直接蒸发成气态,以产生悬浮微粒和或烟雾状原子团。原子团的平均粒径可通过改变蒸发速率以及蒸发室内的惰性气体的压强来控制,粒径可小至3~4nm,是制备纳米陶瓷最有希望的途径之一。 2、凝聚相合成(溶胶一凝胶法):是指在水溶液中加入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通过控制PH值、反应温度等条件让其水解、聚合,经

材料科学概论复习题及答案

复习 特种陶瓷—材料的结构—.材料科学—无机非金属材料—失效—特种陶瓷— 硅酸盐水泥—热处理—纳米材料 判断题 1. 低碳钢的硬度及塑性均比高碳钢的高。错 2. 橡胶是在高弹态下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对 3. 玻璃是一种晶体材料,它具有透光性、抗压强度高、但脆性大的特点。错 4. 位错、空位、间隙原子都是实际晶体中的点缺陷。错 5. 什么是材料?如何进行分类? 材料是指人类社会可接受、能经济地制造有用器件或物品的固体物质。 6. 什么是材料的成分?什么是材料的组织?什么是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成分是指组成材料的元素种类及其含量,通常用质量分数(w),也可以用粒子数分数表示。材料的组织是指在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能反应各组成相形态、尺寸和分布的图像。材料的结构主要是指材料中原子的排列方式。 7. 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四大要素是什么? 材料成分,结构,工艺,性能。 8. 传统陶瓷坯料常见的成形方法及生产工艺? 9. 什么是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具有哪些性能特点? 高分子材料是由可称为单体的原料小分子通过聚合反应而合成的。力学性能:最大的特点是高弹性和黏弹性。电性能:绝大多数高分子材料为绝缘体。热性能:绝热性。 10. 什么叫复合材料?按基体材料分为哪几类? 复合材料指由两种或更多种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不同的物质,经人工组合而成的多相固体材料。复合材料可分为基体相和增强相。按基体分为树脂基、金属基陶瓷基。

11. 陶瓷由哪些基本相组成?它们对陶瓷的性能有什么影响? 晶体相、玻璃相、气相。 12. 简述提高陶瓷材料强度及减轻脆性的途径? 13. 按照用途可将合金钢分为哪几类?机器零部件用钢主要有哪些? 可分为结构钢,工具钢,特殊钢和许多小类。 轴,齿轮,连接件。 14. 材料典型的热处理工艺有哪些?什么叫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 钢件淬火后,为了消除内应力并获得所要求的性能,将其加热Ac1以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叫做回火。 15. 什么是特种陶瓷?阐述其与传统陶瓷的区别 特种陶瓷是以高纯化工原料和合成矿物为原料,沿用传统陶瓷的工艺流程制备的陶瓷,是一些具有各种特殊力学、物理或化学性能的陶瓷。 16 .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材料的未来发展趋势

生命科学导论论文

解读生命 摘要:学习了生命科学导论,本就对生物充满好奇的我更加的对生命充满好奇,生命科学导论中,我认识到了更多关于生命的秘密,生命中有许多难以相信的巧合,生命是复杂的的,到现在我们仍不能制造一个新的大自然从未有过的生命,生命是那么的精巧,充满神奇!我在本片论文中将探讨生命的含义及生命的结构,有我对生命的理解,和什么是生命的一点见解。 关键词:生命、生命的定义、DNA 生命是什么?这个问题历史悠久,从人类思考我是谁的时候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了,历史上有许多答案,但大多都是带有情感色彩的哲学答案,到了近代,生物科学有了初步的发展,对生命的理解才有了一个笼统的定义,定义分为五个点: 第一、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组成单位。 第二、新陈代谢、生长和运动是生命的本能。 第三、生命通过繁殖而延续,DNA是生物遗传的基本物质。 第四、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进化的历史。 第五、生物对环境具有适应性。 生命的定义就是:具有以上共同特征的物质存在形式是生命。 生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的更新,在当今,生命不再有所谓的绝对定义,变成了一个泛泛的概念,如有这样的概念:生命泛指有机物和水构成的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的一类具有稳定的物质和能量代谢现象(能够稳定地从外界获取物质和能量并将体内产生的废物和多余的热量排放到外界)、能回应刺激、能进行自我复制(繁殖)的半开放物质系统。生命个体通常都要经历出生、成长和死亡。生命种群则在一代代经过自然选择发生进化以适应环境。病毒在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会表现出生命现象;但在没有寄主可寄生的时候不会表现生命现象,所以病毒是介于生命与无生命之间的一种奇妙的生物。 总得来说生命就是物质系统。目前主要分为二大类:一是无机生命如一粒光子、一台电脑、一颗星;二是有机生命如细胞、动物、植物。有机生命是地球这样的星体环境中所特有的,以水为载体组成的具有自行吐故纳新、精度复制、温和分裂等能力,不可逆转但总是持续不停地重复着或延续着这些能力的物质系统。根据人类的约定俗成,有机生命简称为生命。 从生命物质微观构成的共性来概括生命定义。根据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人们对构成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有了比较详细的了解。生命体的形状、大小和结构可以千差万别,但他们都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核糖核酸(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为骨架构成的 DNA是由四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苷酸的小分子(单体)按一定排列次序组成的一条非常长的分子链。列如大肠杆菌的 DNA就是有约两万个脱氧核苷酸分子组成的长链。在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体中,DNA相当于同样的字母写出的长短不同、排列次序不同、因而意义也不同的书。RNA也是有四种不同的叫做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单体连接而成的分子链。其情况与DNA相似,

材料科学导论(A)卷答案

材料科学导论(A)卷答案 一、选择填空 1、(d) 2、(a) 3、(b) 4、(c) 5、(d) 6、(a,d) 7、(d) 8、(a,b) 9、(d) 10、(b) 二、判断对错题 1、(R) 2、(R) 3、(F) 4、(F) 5、(R) 6、(R) 7、(F) 8、(F) 9、(R) 10、(R) 三、填空题 1、(立体变化的) 2、(复合化功能化智能化低维化) 3、(94),(72) 4、(材料本身的结构) 5、(3000),(200),(100) 6、(螺杆或柱塞) 7、(重金属、轻金属、贵金属和稀有金属) 8、(便于成型或组装) 9、(绝缘材料) 10、(温度) 四、简答及名词解释 1、简述包装材料及其分类。 现代包装种类很多,根据包装分类的角度不同,可形成多样化的分类方法。如按内外层次分有内包装和外包装;按包装功能分有防水包装、防潮包装、防霉包装、防辐射包装、防盔包装、防伪包装等;按流通中的作用分有工业包装、商业包装和消费包装等。这里以包装

所用材料不同来叙述材料在包装工业中的作用。 包装材料是指用于制造包装容器和包装运输、包装装潢、包装印刷等有关材料和包装辅助材料的总称。根据包装所用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纸质包装,如纸板包装、瓦楞纸包装;木质包装,如木箱包装、木桶包装;玻璃包装;陶瓷包装:金属包装;塑料包装,如塑料薄膜包装、塑料容器包装,以及复合材料包装等。 2、复合材料的结构物特征与类别 复合材料中至少包括基体相和增强相两大类。基体相起粘结、保护增强相并把外加载荷造成的应力传递到增强相上去的作用。基体相可以由金属、树脂、陶瓷等构成,在承载中,基体相承受应力作用的比例不大;增强相是主要承载相,并起着提高强度(或韧性)的作用,增强相的形态各异,有纤维状、细粒状、片状等。工程上开发应用较多的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复合材料通常有如下几种分类方法。按基体材料类型可分为:树脂基、无机非金属材料基和金属基复合材料三大类;按增强体类型可分为:颗粒增强型、纤维增强型和板状复合材料三大类。 按用途可分为:结构复合材料与功能复合材料两大类。结构复合材料指以承受载荷为主要目的,作为承力结构使用的复合材料。功能复合材料指具有除力学性能以外其他物理性能的复合材料,即具有各种电学性能、磁学性能、光学性能、热学性能、声学性能、摩擦性能、阻尼性能以及化学分离性能等的复合材料。以增强纤维类型分:碳纤维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有机纤维复合材料、复合纤维复合材料。 3、简述智能材料原理与种类 智能材料系指对环境可感知响应,并且有功能发现能力的新材料。它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进行材料控制、在不同层次上赋予自检测(传感功能)、自判断、自结论(处理功能)和自指令、自执行(执行功能)所设计出的新材料。它是受集成电路启迪并且仿照生物体所具有的功能而设计的三维组件模式的融合型材料,使无生命的材料变得似乎有了“感知”和“知觉”。众所周知,生命实际上是蛋白质的存在形式,细胞为生体材料的基础,而细胞本身就有传感、处理和执行三种功能,故它可以作为智能材料的蓝本。从这一角度出发,智能材料也可叫仿生智能材料。 仿生智能材料主要有金属系、无机非金属系和高分子系智能材料。 4、、简述包装用塑料材料与种类 包装用塑料材料受到众多限制,目前用于包装的塑料主要有聚乙烯(PE)、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聚酰胺(PA,俗称尼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俗

材料科学概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原子间的键合可分为化学键和物理键两大类。其中化学键包括离子键、金属键和共价键。 2.铁碳合金可按含碳量来分类,含碳量低于2.11%的为碳钢(含碳量低于0.0218&的为工业纯铁),含碳量大于2.11%的为铸铁。 3.以锌为唯一的或主要的合金元素的铜合金称为黄铜。 4.传统上,陶瓷的概念是指所有以黏土为主要原料与其他天然矿物质原料经过粉碎加工、成型、煅烧等过程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5.按照陶瓷坯体结构不同和坯体致密度不同,把陶瓷制品分为两大类陶器和瓷器。 6.陶瓷的微观结构是指晶体结构类型、对称性、晶格常数、原子排列情况及晶格缺陷等,分析京都可达数挨。 7.陶瓷的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如金相显微镜、体式显微镜等)或是电子显微镜(SEM/TEM)下观察到的陶瓷内部的组织结构,也就是陶瓷的各种组成(晶相、玻璃相、气相)的形状、大小、种类、数量、分布及晶界状态、宽度等,观察范围为微米数量级。 8.高聚物的静态粘弹性行为表现有蠕变、应力松弛。 9.聚合物在溶液中通常呈无规线团构象,在晶体中呈锯齿形或螺旋形。 10.制作碳纤维的五个阶段分别是拉丝、牵伸、稳定、碳化和石墨化。 11.复合材料通常有三种分类法,分别是增强材料、基体材料、纤维材料。 12.所谓纳米材料,从狭义上说,是有关原子团簇、纳米颗粒、纳米线、纳米薄膜、纳米碳管和纳米固体材料的总称。从广义上说,纳米材料是指晶粒或晶界等显微构造等达到纳米尺寸(<100nm)的材料。 13.信息材料是指与信息技术相关,用于信息收集、储存、处理、传输和显示的各类功能材料。 二、名称解释: 1.加工硬化:金属随变形程度的增大,强度和硬度上升而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 2.热处理:p67 3.白口铸铁:p81 4.玻璃相:p127 5.晶体相:p126 6.气相:p128 7.结构陶瓷:p117 8.功能陶瓷:p118 9.球晶:p164 10.取向:高分子链在特定的情况下,沿特定方向的择优平行排列,聚合物呈各向异性特征。 11.液晶态:p165 12.复合材料:p175 13.碳纤维:p181 14.拉挤成型:在牵引设备下,将浸渍树脂的连续显微或其织物通过成型模加热使树脂固化、生产复合材料型材的工艺方法。 15.干法缠绕:是采用经过预浸胶处理的预浸沙或带在缠绕上,经加热软化至粘液态后缠绕到芯模上。16.智能材料:p221 17.超导现象:p228 三、简答题 1.固态金属具有什么特征?P5 2.简述含碳量对碳钢力学性能的影响。答:钢中含碳量增加,屈服点和抗拉强度升高,但塑性和冲击性降低,当碳量超过0.23%时,钢的焊接性能变坏,因此用于焊接的低合金结构钢,含碳量一般不超过0.20%。碳量高还会降低钢的耐大气腐蚀能力,在露天料场的高碳钢就易锈蚀;此外,碳能增加钢的冷脆性和时效敏感性。 3.钢的普通热处理工艺有哪些?分别有什么作用?P76 4.简述铝及铝合金的特点及应用。P97 5.特种陶瓷材料与传统陶瓷材料的区别是什么?P116 6.玻璃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p127气相的形成原因是什么?P128 7.反应烧结和热压烧结的主要优缺点是什么?P135 8.简述陶瓷材料烧结前干燥的目的?P132 8.成型对坯料提出哪些方面的要求?烧结应满足哪些要求?P132~133 9.简述增强材料(增强体、功能体)在复合材料中所起的作用,并举例说明。填充:廉价、颗粒状填料,降低成本。例:PVC中添加碳酸钙粉末。增强:纤维状或片状增强体,提高复

最新整理生命科学导论题库教学内容

第一章、生物与生命科学 四、简答题 1. 病毒是不是生命? 为什么? 2. 当今人类社会面刷最重大的问题和挑战有哪些? 请举出至少4个。 3. 一个假设需要有其逻辑性和可验证性,在生命科学中经常通过提出假设进行研究,应用科学的方法可以对假设进行否定,但不 一定能证明假设是正确的,因为常常不可能对假设进行完全验证,请举例说明。 4. 你将如何验证“SARS”疫苗对人体的有效性? 5. 科技论文包括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五、思考与讨论 1. 生物同非生物相比,具有哪些独有的特征? 由于不可能对生命进行确切定义,但是我们可以将生命的基本特征总结如下: (1) 生命的基本组成单位是细胞。 (2) 新陈代谢:生命体无时无刻都在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代谢,新陈代谢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 (3) 繁殖:生物体有繁殖的能力。 (4) 生长:生物体具有通过同化环境中的物质来增加自身物质重量的能力。 (5) 应激性:生物体有对刺激物一一内部或外部环境的改变做出应答的能力。 (6) 适应性:生物体可以通过其结构、功能或行为的变化来适应特定环境以生存下去。 (7) 运动:包括生物体内的运动(生命运动或新陈代谢)或生物体从一处移至别处。 (8) 进化:生物具有个体发育和系统进化的历史。 2. 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对生物学课程并不十分感兴趣,请分析原因。对如何学好大学基础生命科学课程提出你的建议。 生命是一个未知的谜,学好生命科学最重要的是要有兴趣,对生命奥秘的探索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但一旦有所理解或有所启示,兴趣便会油然而生。学习生命科学不但要继承前人总结的宝贵经验和理论,更需要创新。问题的提出必须基于观察和实验,而答案必须能被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所证实。努力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将会使学习逐渐深入。生命科学是实验科学,实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实验使我们很好的理解这些基本概念与原理。科学实验和观察是假设成为理论的桥梁。生命科学的学习离不开实验,生物学实验可以提高我们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一位正准备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问:生命科学类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如何? 请您对这一问题作出分析和回答。 21世纪生命科学的发展前景比任何其他的学科都要广阔。生物已经进入了分子生物学时代,可以从基因的角度进行研究开发。学习课程包括一般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胚胎学和基因学。而化学、物理、数学方面的课程是其不可缺少的基础科学,为理解生物学提供必需的适当背景和方法理论。 生物科学专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知识背景,其中包括许多其他专业的知识,进而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机会。根据调查显示,除了科研院所的专业人员外,生物以及相关专业就业机会还有以下相关产业: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生物摄影、生物统计学、消费品研究、动物营养、兽医、环境教育、水产业、基因顾问、工业卫生学、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医学插图、核能医药、公众健康、科学图书管理员、科普作家、科技插图画家、科技信息专家、科技代表、销售、科技写作、保险索赔、教育节目制作、职业杂志编辑等等。 随着国内生物产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专业或交叉学科的人才。由于生物学正在高速发展,还有很多未知领域等待人们去探索。只要有决心,就有可能在学术上取得成绩。 4. 什么是双盲设计,科学研究中的假象和误差是如何产生的? 双盲设计是指被试和研究实施者(主试)都不清楚研究的某些重要方面。双盲的实验设计有助于预防偏见,消除观察者偏差和期望偏差,加强了实验的标准化。 科学研究中的误差包括:随机误差(因不确定因素引起误差)和系统误差(由方法、仪器和人为因素而引起误差)两类。 5. 科学研究一般遵循哪些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和步骤?请用本书第六章图6-8和图6-9所介绍的实验研究实例,总结出科学研究的一 般步骤。 科学研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式包括: (1)归纳和演绎; (2)分析和综合; (3)抽象和具体; (4)逻辑的和历史的; 每一个人都应该学会科学的思维,这就需要遵循逻辑思维的要求,把握辨证思维的方法,培养创新思维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科学研究遵循的一般步骤:

半导体导论翻译(精)

半导体导论翻译(精)

半导体导论 P124-125 CHAPTER 3 The Semiconductor in Equilibrium (d) T = 400 K, N d = 0, N a = 1014 cm-3 (e) T = 500 K, N d = 1014 cm-3, Na = 0 3.37 Repeat problem 3.36 for GaAs. 3.38 Assume that silicon, germanium, and gallium arsenide each have dopant concentrations of Nd = 1X1013 cm-3 and Na = 2.5 x 1014 cm-3 at T=300K.For each of the three materials(a) Is this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b) Calculate n0 and p0. 3.39 A sample of silicon at T =450K is doped with boron at a concentration 0f 1.5x1015cm-3and with arsenic at a concentration of 8 X 1014cm-3 .(a) Is the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 (b) Determine the electron and hole concentrations .(c) Calculate the total ionized impurity concentration. 3.40 The thermal equilibrium hole concentration in silicon at T = 300 K is p0=2x1015 cm-3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electron concentration .Is the material n type or p type? 3.41 In a sample of GaAs at T = 200 K, we hav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that n0 = 5 p0 and that Na = 0. Calculate n0, p0, and N d. 3.42 Consider a sample of silicon doped at N d = 1014 cm-3 and Na = 0 Calcu1ate the maj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at (a) T = 300 K, (b) T = 350 K,(C ) T = 400 K (d) T = 450 K, and (e) T = 500 K. 3.43 Consider a sample of silicon doped at N d = 0 and Na = 1014 cm-3 .Plot the maj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versus temperature over the range 200≤T≤500K. 3.44 The temperature of a sample of silicon is T = 300 K and the acceptor doping concentration is Na = 0. Plot the min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 (on a log-log plot) versus Nd over the range 1015≤N d≤1018 cm-3. 3.45 Repeat problem 3.44 for GaAs. 3.46 A particular semiconductor material is doped at N d = 2 x 1013 cm-3, Na = 0, and the intrinsic carrier concentration is ni = 2 x 1013cm-3. Assume complete ionization.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majority-and minority-carrier concentrations. 3.47 (a) Silicon at T = 300 K is uniformly doped with arsenic atoms at a concentration of 2 x 1016cm-3and boron atoms at a concentration of 1 x1013 cm-3. Determine the thermal-equilibrium concentrations of majority and

材料学导论陶瓷材料

材料学导论陶瓷材料 《材料科学导论》课程学习报告 —关于陶瓷材料学习的体会 1. 陶瓷材料概论 说到陶瓷,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是一种坚硬易碎的物体,缺乏韧性,缺乏塑性。许多陶瓷学家把陶瓷看成是用无机非金属化合物粉体,经高温烧结而成,以多晶聚集体为主的固态物。这一定义虽然同时指出了材料的制备特征和结构特征,但却把玻璃、搪瓷、金属陶瓷等摒除在外。所以,陶瓷材料是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经过成形和高温烧结制成的一类无机非金属材料。它具有高熔点、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优点。可用作结构材料、刀具材料,由于陶瓷还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为功能材料。 2. 陶瓷材料的发展 陶瓷是人类最早利用自然界提供的原料制造而成的材料。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发现经火煅烧过的粘土,其硬度和强度都大大提高,而且不再被水瓦解。于是,就有了利用粘土的可塑性,将其加工成所需的形状,然后用火烧制成的陶器。随着金属冶炼术的发展,人类掌握了通过鼓风机提高燃烧温度的技术,并且发现,有一些经高温烧制的陶器,由于局部熔化变得更加致密坚硬,完全改变了陶器多孔,透水的缺点。经过长期的摸索和经验积累,以粘土,石英,长石等矿物原料配制而成的瓷器出现了。 从陶器发展到瓷器,是陶瓷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飞跃。这种传统的瓷器,从结构上来看,是由玻璃相结合在一起的、由许多微小的晶 粒构成的物体。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大量强度很高,绝缘性能良好的陶瓷材料。此时,人们发现,尽管陶瓷中的玻璃相使陶瓷变得坚硬、致密,然而它却妨碍了

陶瓷强度的提高。同时,玻璃相也是陶瓷绝缘性能,特别是高频绝缘性能不好的根源。于是,玻璃相含量比传统陶瓷低的一些强度高,性能好的材料不断涌现。现在,许多科学与技术方面使用的高性能陶瓷(High performance Ceramics)都是几乎不含有玻璃相的结晶态陶瓷。为了有别于传统陶瓷,称之为先进陶瓷(Advanced Ceramics)或高技术陶瓷(High Tech Ceramics);有时也称为精细陶瓷(Fine Ceramics)或工程陶瓷(Engineering Ceramics)。 3. 陶瓷材料的定义 陶瓷的传统定义:陶器和瓷器的总称,包括玻璃,搪瓷,耐火材料,砖瓦,水泥,石膏等。 陶瓷的狭义定义:以粘土为主要原料,经高温烧制而成的制品。 陶瓷的广义定义:经高温烧制而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总称。 陶瓷的精确定义:用天然原料或人工合成的粉状化合物,经过成型和高温烧结制成的,由无机化合物构成的多相固体材料。 4. 陶瓷材料的分类陶瓷材料按照性能可大致分为普通陶瓷和特种陶瓷。 1. 普通陶瓷:原料: 粘土、石英和长石。 特点:坚硬而脆性较大、绝缘性和耐腐蚀性极好;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各种陶瓷中用量极大。 分类:普通陶瓷又分为普通日用陶瓷和普通工业陶瓷。 (1) 普通日用陶瓷:特点:作日用器皿和瓷器,具有良好的光泽度、透明度,热稳定性和机械强度较高。分类:长石质瓷(国内外常用的日用瓷,作一般工业瓷制品)、绢云母质瓷(我国的传统日用瓷)、骨质瓷(近些年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作为高级日用瓷制品)和滑石质瓷(我国发展的综合性能好的新型高质瓷)。 (2) 普通工业陶瓷:特点:普通工业陶瓷有炻器和精陶。炻器是陶器和瓷器之间的一种瓷。分类:工业陶瓷按用途分为:建筑卫生瓷(用于装饰板,卫生间装置和器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摘要: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生命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生命科学与我们的生活的连系越来越紧密,悄悄地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关键词:技术进步改变未来 正文: 你瞧,那鸥鸟鸣集和鱼翔浅底;你瞧,那林木葱茏和绿草茵茵;你再瞧虎豹的威猛雄烈和猿猴的捷敏灵性;而最具奥妙的则是智慧、勇敢、富于创造、形体美丽的“人”。但是透过这些千变万化的表象,生命是什么?掌握生命的密码又是什么?又是什么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问号以一直追溯到生命的起源。现在,问题有了答案:基因。回答这个问题的正是生命科学这一学科,它自诞生以来就一直致力于回答生活中的种种问题。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生命科学是系统地阐述与生命特性有关的重大课题的科学。支配着无生命世界的物理和化学定律同样也适用于生命世界,无须赋于生活物质一种神秘的活力。对于生命科学的深入了解,无疑也能促进物理、化学等人类其它知识领域的发展。比如生命科学中一个世纪性的难题是“智力从何而来?”我们对单一神经元的活动了如指掌,但对数以百亿计的神经元组合成大脑后如何产生出智力却一无所知。可以说对人类智力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解释智力本身。对这一问题的逐步深入破解也将会相应地改变人类的知识结构。生命科学研究不但依赖物理、化学知识,也依靠后者提供的仪器,如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蛋白质电泳仪、超速离机、X-射线仪、核磁共振分光计、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等等,举不胜举。生命科学学家也是由各个学科汇聚而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造成了许多前景无限的生长点与新兴学科。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是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起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怎样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1840 年,英国的虎克首次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胞,此后,荷兰的列文胡克清晰地观察了活动的细胞,证实了细胞是所有生命的的结构基础;1865 年奥地利的传教士孟德尔通过豌豆实验阐明了生物遗传最基本最经典的规律,开创了遗传学研究的新纪元。1953 年,Watson 和Crick 共同发现了DNA 的双螺旋结构,并因此获得了诺贝尔奖,DNA 双螺旋结构的阐明标志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二十世纪四十至五十年代前后,生物学家们吸收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技术,开始了深入分子层面的研究。与其他学科的交融使得生物这一古老的学科重新焕发了青春。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生命科学更使势不可挡,雄居影响当代人生活的四大科学之首,目前,生命科学已经成为21 世纪当之无愧的带头学科。国际核心期刊论文发表生物学占着越来越多的比例,世界优秀科技成果评选总不会离开生物学的最新成果,无论从这些还是从对人类生活及思想的影响来看,生命科学都是当今世界科学研究的核心,最为炙手可热的领域 但生命科学到底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科学家的解释也许太过复杂。那么请听听以下的新闻吧!

陶瓷材料学教学大纲

《陶瓷材料学》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Science of Ceramic Material 课程编码:0933043 课程性质:限选课 学时:30 周学时:2 学分:1.5 适用专业:材料物理学专业 授课学期: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通过考试考查学生对《陶瓷材料学》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的掌握程度,促使学生系统掌握关于陶瓷材料合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工艺方法,掌握有关工艺设计和科研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了解陶瓷材料的性质和特点,对陶瓷材料的应用尤其是现代陶瓷材料在各方面的应用深入了解,使学生在学完课程之后,能够胜任陶瓷材料生产技术工作,并且能从事开发、研究和设计工作。 主要依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和要求考核。通过闭卷考试方式考查学生对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牢固程度,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着重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少量内容考查学生对参考书、文献等了解情况。 【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 绪论(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了解陶瓷材料的发展史,掌握陶瓷材料的概念及其内涵,了解陶瓷材料的分类方特,对不同种类陶瓷材料的性质特点熟悉掌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陶瓷材料概念 2、陶瓷材料分类 3、陶瓷材料特点 第一节陶瓷材料发展历史及其概念的内涵 第二节陶瓷材料的分类 第三节陶瓷材料的特点 思考题: 1、陶瓷材料的分类? 2、陶瓷材料具有哪些特点? 第一章陶瓷的晶体结构(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化学键的形成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了解陶瓷材料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掌握代表性晶体结构的特点,熟练掌握硅酸盐结构特性,区分离子型晶体和共价型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陶瓷的晶体结构 2、代表性晶体结构 3、硅酸盐结构 4、离子型晶体与共价型晶体的区别 第一节原子间的结合力 第二节陶瓷的晶体结构 第三节代表性晶体结构 第四节硅酸盐晶体结构 第五节离子型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六节共价型晶体的结构与性质 思考题: 1、陶瓷的晶体结构有哪些? 2、离子型晶体与共价型晶体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区别? 第二章非晶态与玻璃结构(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晶体的形态,认识晶体与非晶态的区别,掌握玻璃结构的特点,了解非晶的晶化过程,对无机玻璃的种类有一定的认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非晶态的形成 2、玻璃结构的特点 3、非晶的晶化过程 第一节非晶态 第二节玻璃结构 第三节非晶的晶化 第四节无机玻璃的种类 思考题: 1、玻璃结构的特点? 2、非晶的晶化过程? 第三章晶体缺陷(2课时) 教学目的:了解陶瓷材料中晶体的缺陷有哪些,对点缺陷、线缺陷和位错的概念深入了解,掌握不定比化合物的特点,掌握晶界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点缺陷和位错概念理解 2、不定比化合物 第一节点缺陷 第二节不定比化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