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科流程

转科流程
转科流程

转科流程

1患者转科流程

1.1转出科室工作流程

1.1.1转出通知:患者转出时,护士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告知病人姓名、年龄、诊断、病情、特殊要求及转出时间等。

1.1.2转出前准备:病情评估并记录: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引流量等;根据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人工气道、吸氧等抢救治疗措施;根据病情准备转出用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等;通知电梯等候;将病人私人物品交其家属。

1.1.3转运:将病人移至平车,不易搬动者直接用病床转运;危重者由主管医生及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氧气供给,途中根据医嘱静脉用药并保持通路通畅。

1.2转入科室工作流程:值班护士或护士长接电话时问清病人的姓名、年龄、目前病情、诊断、特殊护理及护理物品准备,如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按需求做好接收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呈备用状态。

1.3共同交接流程——要求交接双方共同完成,责任共担。

1.3.1平稳搬运病人至病床上,如病情变化不易搬动者应在原转运床上共同参与抢救;根据病情安置病人体位,需要约束时与病人家属沟通。连接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测量生命体征,共同观察交接;根据病情及时进行各种抢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应用呼吸机等;交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各种引流管、导尿管、鼻饲管等;交接病人基础护理内容:肺部听诊、各种治疗、药品、静脉留置针、皮肤完整性、卫生处置、饮食状况等;交接病人姓名、年龄、病情、诊断、手术名称、治疗及抢救经过、护理措施及主要阳性检查结果等;填写患者

转入/转出交接表,交接双方认可后签字;交接病历、特殊检查资料及药品等,清点整理物品,交接完毕。

护理交接班流程

一、护办室交接班 1.每日上午800准时交班全体护士均参加集体站立于护办室中参加人员精神饱满、思想集中、严肃认真、着装整洁、挂牌上岗交班护士立于全体护士对面。2.脱稿交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报告患者的出入情况、危重抢救、手术和病情变化、特殊处置等。接班护士应认真听取交班内容不清楚时应提出质疑。3护士长应重点检查护士着装注意护士是否认真听交班内容并根据情况提问讲评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更衣室等卫生整理情况同时强调当天的工作重点等。

二、床边交接班护办室交接班结束即进行床边交接班。1进入病房的顺序为交班者、接班者、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2在病床前交班护士站患者右侧依次为接班护士、护士长站患者左侧监督和指导交接班情况。3来到患者床前接班护士、管床护士首先应问候患者体现人性化护理的人文关怀再由交班护士按要求逐个特别是危重患者对病情、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根据不同的专科特点进行交班。护士长应重点检查交接班护士的温馨礼貌服务、健康宣教到位、夜间巡视、三短六洁、皮肤压疮等情况。

三、交接班内容“四看、五查、一巡视” 1,四看:看交班本、看医嘱本、看护理物品登记本、看各项护理记录本是否完整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2五查重点查新入院、查术前准备、查危重瘫痪、查大小便失禁、查大手术后患者的各项处置是否妥善、及时、齐全。3一巡视对所有住院病人特别是危重、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

四、交接班程序交班时做到口头讲清、床头看清、记录写清杜绝交接班不规范、无交班前准备、无工作重点等现象使各项护理工作有落实、有监督、有检查和评价。明确职责凡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承担值班护士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为了规范交接班护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和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1)早班护士7:30到岗做完分管的晨间护理责任护士在交班前应了解当天病区情况、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协助其他护士共同完成晨间护理工作。(2)护士长应提前30分钟到岗巡视病房了解病区危重、卧床患者新入院患者疑难患者病情评估当天护理工作量根据当天工作重点做出计划并进行合理的分工。⑶下午18:30、21:30交接班仍按早晨交接班程序。

1、一般病人交接班(1) 交接皮肤、病情、液体、医嘱执行情况、特殊处置。接班护士应认真听取交班内容不清楚时应提出质疑。(2 )护士长应重点检查护士着装注意护士是否认真听交班内容并根据情况提问同时强调当天的工作重点等。

2、危重病人交接班⑴皮肤、口腔黏膜、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护理和特殊处置。⑵根据不同的专科特点进行交班。注重交接班工作的严谨性对特殊患者的病情不必让患者知道的应在护士站讨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给患者

带来不安和心理压力。护士长每天至少做到两次查房早晨上班后与下午下班前各一次监督和指导交接班情况。重点检查当天护理工作及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杜绝和减少护理隐患。做到每日下班前查房、交代夜间交接班特殊注意事项及工作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制度》

1.科室应设立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科室领导(科主任和护士长)担任总指挥,负责对科室在治疗用药、输血核对、执行治疗操作、标本采集、围

手术期、护理安全等重点环节的应急情况进行管理。

2.科室在护理工作中的关键环节管理中,应该有严格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抢救流程,在突发重点环节应急处理中,科室应该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责

任追究。

3科室应急领导小组应该由科室相关负责人组成,进行责任分管,组织应急梯队。科室各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相关工作。

4对于护理工作中重点环节的应急管理应当遵守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贯彻依靠科学、统一领导、反应及时、措施果断、加强合作的原则。

5.科室应建立重点环节日常监测,做好各个班次的交接班工作。科室应该加强护士抢救能力的训练,

加强对护士安全意识的教育。

做好护士的培训及演练,

采取护士考核达标上岗的管理方法,做到人人知晓科室应急上报流程及应急预案,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

6.任何个人对突发事件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7.科室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应当组织力量对报告事项进行调查核实、取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及时报告调查情况并决定是否启动突

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8.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科室人员必须及时到达规定的岗位,

服从统一指挥、调动。

9.科室应根据事件的关键环节管理出现的问题,组织相关人员分析、讨论,认真总结原因,对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修订、补充、改进工作。

高危药品管理制度

高危药品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易危害人体的药品。为促进该药品的合理使用,减少不良反应,制订如下管理制度。

一、高危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制剂、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

二、高危药品应设置专门的存放架(柜),不得与其他药品混合存放。

三、高危药品存放应标识清楚、醒目,设置红底黒字“高危药品”提示牌

提醒医、护、药人员注意。

四、高危药品调配发放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放准确无误。

五、高危药物使用前要严格执行床边双人查对制度,输注前护理人员在注

射单及输液单上的药品名称前,用红笔标注高危药物符号“G”。

六、加强高危药品的有效期管理,保证先进先出,保持安全有效。

七、加强高危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临床科室在使用高危药品的过程应加

强观察,发现不良反应,应及时按规范要求予以处理并填表上报药学部。

高危药品目录

一、高浓度电解质制剂:

1、10%氯化钾

2、10%的氯化钠

二、肌肉松弛剂:

1、短效(5-10min):氯化琥珀胆碱(司克林);

2、中效(20 -30min):维库溴铵(仙林针)、阿曲库铵、罗库溴铵(爱可松针);

3、长效(45-100min):哌库溴铵(阿端)

三、细胞毒化药物:

1、作用于DNA化学结构的药物:阿霉素(脂质体:楷莱)、白消安、环磷酰胺、卡铂、顺铂(顺可达)、丝裂霉素、阿柔比星(阿克拉霉素)、奥沙利铂(艾恒、乐沙定)、白消安、苯丁酸氮芥(留可然)、吡柔比星、表柔比星(艾达生)、卡莫司汀(卡氮芥)、柔红霉素、异环磷酰胺(匹服平针)

2、影响核酸合成的药物:阿糖胞苷、氟尿嘧啶、甲氨蝶呤、羟基脲、氟达拉滨(福达华)、吉西他滨(键择)、卡培他滨(希罗达)、巯嘌呤、脱氧氟尿苷(艾丰、氟铁龙)

3、作用于核酸转录的药物:放线菌素D(更生霉素针)、平阳霉素(博莱)

4、作用于DNA复制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拓扑替康(金喜素)

5、作用于微管蛋白合成的药物: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依托泊苷(威克)、长春地辛(托马克注射液)、长春瑞宾(艾克宁、盖诺、诺维本)、多西他赛(艾素、泰索帝)、三尖杉酯碱、替尼泊苷(邦莱、卫萌)、依托泊苷、紫杉醇(泰素、海王、福王)

6、其他细胞毒药物:门冬酰胺酶(L-门冬酰胺酶)

易混淆药品管理制度

1.易混淆药品包括包装相似、听似、看似药品、一品多规药品、多剂型药品等。

2.易混淆药品的陈列

2.1根据剂型不同,注射剂、内服药及外用药品分区摆放,分柜陈列。

2.2药名标签放置必须与陈列药品一一对应,字迹清晰。

2.3原则上易混淆药品应分开放置,避免同一排放置。

2.4对于听似、看似、多规、多剂型的易混淆药品应放置不同的“警示标识”,

且全院统一。

3、易混淆药品的调剂

3. 1调剂易混淆药品时,药师应严格遵循“四查十对”原则,应仔细核对药品

名称、规格、剂型、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能发放。

4、易混淆药品的使用:

4. 1护士在给患者使用易混淆药品时,亦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

产地等信息,确认无误后方可给患者使用。

易混淆药品目录

(1)容易混淆的汉字药名

乙琥胺与乙酰胺前为抗癫痫药;后为解毒剂,用于有机氟杀虫农药中毒的解毒剂。

乙酰肿胺与乙酰陛胺前为抗滴虫药;后为利尿剂。

小檗胺与小檗碱前为促白细胞增生药;后为消炎杀菌剂。

心脉宁与心脉乐前为心血管用药;后为降血脂药。

可乐宁与可乐静前为降血压药;后为抗精神病药。

可卡因与辛可卡因同为麻醉药,前为表面麻醉药;后为局部麻醉药,只限于脊髓麻醉。

山茛菪碱与东茛菪碱为同类药,均为抗平滑肌痉挛药。

白血宁与白血生前为抗白血病药;后为促白细胞增生剂。

尼群地平、尼鲁地平、尼莫地平、尼索地平均为心血管用药。

右旋糖酐与右旋糖酐铁前为血容量扩充剂;后为抗贫血药。

扑尔敏与扑尔虫前为抗过敏药;后为驱虫剂,主要用于驱钩虫。

安泰乐与肝泰乐前为镇静剂;后为保肝药,用于肝炎的治疗。

他巴唑与地巴唑前为抗甲状腺药;后为降血压药。

异烟肼与异烟踪同为抗结核病药。

司莫司丁、尼莫司丁、卡莫司丁、罗莫司丁均为抗肿瘤药。

优降糖与优降宁前为降血糖药;后为抗高血压药。

尿酸酶与尿激酶前为治疗尿路结石、痛风、抗高尿酸血症用药;后为抗血栓药。

肌苷与肌醇前为治疗白细胞减少药;后为降血脂、防动脉硬化药。

克霉灵与克霉陛同为抗真菌药。

克喘素与克喘嗪前为β2受体激动剂;后为抗组胺药,但都可用于哮喘发作。

呋喃丙胺与呋喃硫胺前为抗血吸虫药;后为维生素类药。利福平与利福定同为抗结核病药。

毗斯的明与新斯的明同为拟胆碱药,但作用及用量各不尽相同。

非那明与非那根前为中枢兴奋药;后为抗组胺药。

美西林与美西律前为抗生素药;后为抗心律失常药。

益寿宁与益康宁前为降血脂药;后为维生素类药。

康力龙与康复龙同为蛋白同化激素,但用量各不相同。

舒喘灵与舒筋灵前为止喘药;后为抗炎镇痛药。

强的松与强筋松前为激素类药;后为抗炎镇痛药。

氨肽素与氨肽碘前为增加白细胞、血小板药;后为白内障用药。

消炎磺与消炎痛前为抗生素类;后为抗炎镇痛药。

脑复新与脑复康同为抗老年痴呆药。

潘托新与潘托林前为降血脂药;后为降压药。

冠心平与冠心舒前为降血脂药;后为防治冠心病用药。

(2)容易混淆的外文缩写药名

ACTD与ACTH前为更生霉素,属于抗肿瘤药;后为促皮质素,为激素类药。

A TA与ATP前为解毒剂;后为一种辅酶。

ASP与AZP前为门冬酰胺酶,抗肿瘤药;后为免疫抑制剂。

AzM与AZT前为抗癌药;后为抗病毒药。

BCG与BCM前为卡介苗;后为抗癌药。

CBS与CFS前为溃疡病用药;后为抗生素。

CEE与CEE-3同为雌激素,前为炔雌醚;后为尼尔雌醇。

CMC与S-CMC前为药物的附加剂;后为化痰剂。

CMX与CMZ同类不同种抗生素。

CPA与CPT同类不同种抗肿瘤药。

CTx与CZX前为抗癌药;后为抗生素。

DBC与DBI前为心血管用药;后为降血糖药。

DDP与DDS前为抗癌药;后为抗麻风病药。

DS-36与DS-Na前为磺胺药;后为降血脂药。

HMD与HMM前为抗帕金森氏病药;后为抗癌药。

NAC与NAD前为化痰药;后为一种辅酶。

MTU与MTX前为抗甲状腺药;后为抗肿瘤药。

PAS与PAM前为抗结核药;后为解毒剂ol

PST与PSP前为磺胺类药;后为肾功能诊断用药。

SHP与SPP前为抗肿瘤药;后为抗生素。

P.G与PG前为青霉素代号;后为代表前列腺素。

P.P与PP前为消毒剂高锰酸钾;后为烟酸的缩写。

PPA与PPC前为抗生素类药;后为解热镇痛药。

PVNO与PVPO前为治疗矽肺用药;后为血浆代用品。

PVP与PVPNO前为血浆代用品聚烯毗酮;后为防治矽肺药。

(3)容易混淆的数字药名

691与6911前为肌苷代号;后为舒血宁代号。

5-FC与5-FU前为抗霉菌药氟胞嘧啶;后为抗癌药氟尿嘧啶。

A-139与AA-344前为抗癌药癌抑散;后为抗过敏药四唑色酮。

AT-581与AT-1258同为抗癌药,前为烷化剂抗癌药抗瘤新芥;后为抗癌药消瘤芥。AT-1438与AT-1727同为抗癌药,前为抗癌药溶癌吟;后为抗癌药乙双吗啉。

B-518与B-663前为抗癌药环磷酰胺;后为抗麻风病药氯苯吩嗪。

C-3与C-6前为抗心律失常药克冠酸;后为降血压药六甲溴铵。

N-5与N-553前为抗过敏药肉桂氨茵酸;后为血管扩张药脑脉宁。

P-204与P-607前为防治矽肺药克矽平;后为降血糖药氯磺丙脲。

R2323与R14950前为避孕药18-甲三烯炔诺酮;后为血管扩张药氟脑嗪。

争光81甲与争光81前为复方秋水仙酚氨;后为复方秋水仙碱。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1]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及流程 建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送,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及登记,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并写转入记录。 关键科室之间转科(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做好交接程序与记录。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 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 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病房交接流程 急诊科患者病情稳定或确诊 ↓ 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科室 ↓ 简单介绍病情 ↓ 病房护士通知医生 并做好迎接准备,必要时备抢救物品 ↓ 急诊科护士评估患者病情 ↓ 完善护理记录 ↓ 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至病房 ↓ 严格交接记录并双方签字

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 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 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 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 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手术室,以备核查。 附: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流程 紧急手术患者 ↓ 急诊科电话通知手术室 ↓ 简单介绍病情 ↓ 同时手术室做好抢救和手术准备 ↓ 急诊护士评估患者病情 ↓ 完善术前准备和护理记录 ↓ 选派医生护士护送患者入手术室 ↓ 严格交接并记录 ↓ 进行手术

患者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工作制度及流程

患者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工作制度及流程 一、留观制度及流程 1、根据病情需要,必须留院观察的病人,可在观察室进行观察,观察时间一般不超过72小时。 2、有下例病情可选择急诊留观: (一)暂不能确诊,病情又不允许返回者。 (二)诊断明确短期内可治愈者。 (三)符合入院条件病区暂无床者。 (四)其他需要留观者。 3、凡留观病人,应由经诊医师开具留观通知单,办理收住手续后,送入急诊观察室或监护室。 4、需留观的患者,医生应向值班护士交待病情、观察项目、观察要求、注意事项,按规范下达医嘱,完成病历书 写。护士应随时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治疗、护理工作,发现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生,及时、准确完成护理记录。对危重患者,护士应做到”六掌握":姓名、病情、诊断、治疗及各种检查告指标和心理状态。 5、留观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由值班医生或护士长商定陪伴人员,人数不超过2人。 6、留观病人应遵守本院各项有关规章制度,探视人员和陪伴人员不得在观察室内喧哗和吸烟。

7、患者离开急诊观察室或急诊监护室,应有医师的医嘱,护士根据医嘱为患者办理出院、转科、转院手续,做好费用结算和健康宣教。 &急性传染病及精神病患者不属留观范畴。 二、入院制度及流程: 1、病人住院,须持有本院医师签署收住院意见的门诊病历,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 2、热情接待病人将病人带到准备好病床的病室内,并向其介绍自己和其他医护人员及同病室的病友。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安置好后,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 4 、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完成护理评估,书写护理记录。 5、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6、病人入院后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三、出院制度及流程: 1、接到病人出院医嘱后,核对所有录入医嘱记帐明细无误

最新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 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 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 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 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 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 4、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 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 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 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 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 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 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 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做好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用药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是患者对接 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对接记录 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生育史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 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出血情况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 (8)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

患者入院出院_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

患者入院、出院、转科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一、入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 (一)入院制度 1.患者住院由本院门急诊医师根据病情决定,凭医师开具住院证,门、急诊病历,医保卡,预交住院费入住,如病情需要应安排医护人员护送。 2.患者住院时应登记其联系人的姓名、地址和电话号码,进行必要的卫生处理。传染患者住院必须严格进行卫生处理。 3.病房护士接到住院处通知后,应即准备床位和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患者,须立即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病房护士应向患者介绍住院规则及病房有关制度,协助患者熟悉环境。护士须及时测量患者的体温、脉博、呼吸、血压,主动了解患者病情、心理状态和生活习惯等。由护士通知负责医师检查患者并及时执行医嘱。 5.急诊患者住院由急诊科护士,与相关的科室联系床位,病区应优先给予安排,住院手续随到随办;危重患者须住院治疗时,立即开通绿色通道,由急诊科电话通知相关病区或手术室后,直接进入病区(手术室)抢救或治疗后,再补办有关手续。在患者医疗费用暂时无法落实的情况下,先抢救后收费,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二)入院流程

(三)患者到病房流程(护理) 1、病房护士主动热情接待患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 2、建立并填写住院病历,通知医生,测量生命体征、体重等。 3、带患者或家属熟悉病区环境,并做好入院宣教,如:详细介绍 入院须知,包括病室环境、作息时间、饮食原则、探视陪护制度、医生查房时间、呼叫器的使用、物品保管、防火防盗、住院期间不能外出、病室内不准吸烟等;介绍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等。 4、告知家属所需物品,将多余物品带回,保持病室整洁。 5、评估入院患者,做好患者心理护理,认真履行告知程序,取得 患者配合。让患者或家属在宣教单上签字。 6、处理并执行医嘱,落实治疗、护理措施。 7、遵医嘱通知患者及家属饮食种类,并在床头作出饮食种类标 记。 8、按分级护理内容进行护理,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 化,落实疾病护理常规,定时填写输液观察卡。 9、做好各种护理记录。 二、出院服务管理工作制度和标准 (一)出院制度 1.患者出院由经治科室主治医师以上决定,应预先通知患者及其家属,以便做好出院准备。

病人转科交接登记制度

危重病人转交接登记制度 1. 危重病人转科时,责任护士遵医嘱通知患者转科,协助整理物品,做好宣教。 2. 按照医嘱准备相关药品、急救物品、仪器以备转运途中应用。 3. 做好相关记录,整理完善病历,护士进行微机结算、转病区,电话通知转入科室做好准备。 4.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在危重病人转运交接单上记录生命体征、皮肤、管道、使用药物等信息,由医生、护士专人护送。 5. 协助转入科室安置患者,取合适卧位,与新病区护士双人核对病人姓名和腕带,交接生命体征、皮肤、管道、用药、病情变化等,清点病历及护理记录单,由转入科室填写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中的转入时生命体征和转入时间,并进行双签字。 6. 如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应及时采取就地、就近原则,积极抢救。并将情况记录在“转科交接记录单”中,重点交接双签字。 7. 手术室接送危重病人均按照术前术后交接单中项目,与科室实行双人双核。 8.危重患者转科交接记录单不入病历,科室单独建册存放,每月汇总整理,并检查填写情况。

急诊室与病房交接登记制度 1、需要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主班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病房,以备核查。

1、需要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急诊护士或医生(病情危重者必须有医生陪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手术名称、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 5、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填写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并双签名。 6、转运患者交接记录单存在手术室,以备核查。

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

转科交接时患者身份识别的制度与流程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产妇等的患者身份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订患者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填写; 4、护士在使用腕带作为标识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须经双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急诊、病房、产房、新生儿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流程: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应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2)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认真与科室医护人员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并填写门(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核对,做好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用药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该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生育史情况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出血情况会阴及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交接记录,无误后离开。 (8)产房与新生儿室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过程情况羊水情况饮食与二便情况出生后评分情况新生儿一般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等,填写产房与新生儿室对接记录单,无误后离开。

留观、入院、出院、转科、转院规章制度及流程

留观、入院、出院、转院、转科的制度和服务流程 一、入院制度和服务流程: (一)各有关部门(医务科、护理科、住院部、门诊部、急诊科及各临床科室等)医务人员应通力合作,保证符合收治标准的患者能够尽快入院治疗。(二)各临床科室应根据各专业疾病的特点收治患者入院。在患者入院、转科或转院前,需有与病史和体格检查所提示的辅助于诊断的各类化验和影像学检查。 (三)对符合本科室收治标准的患者,具有本院执业医师执照的医师才能签发入院证明。入院证明应注明初步诊断,并告知患者及家属初步的诊治计划、治疗结果等信息,帮助患者及家属做出住院与否的决定。 (四)普通患者入院可采取直接住院、协调护理单元住院、加床住院、预约住院方式,医师并提前告知患者住院的方式。 (五)对急诊或有紧急需求的患者,优先诊治,优先入院。任何科室不得拒收此类病人。 (六)患者入院前需要交纳预交款,对病情不稳定需要抢救的患者,必须先进行抢救,后补款。 (七)医院员工应关注那些在就医过程中存在困难的患者,如年老体弱者、残疾人、语言交流障碍和听力受损的患者,提供轮椅、翻译等帮助。 (八)患者办理入院手续后,应尽快到相应病区入住;如未入住,在院外发生的一切意外,由患者及家属承担责任。患者住院期间不得请假离院。 二、转科服务制度和流程: (一)住院患者所患疾病,涉及其他专业科室范围,应当邀请有关科室会诊。被邀科室前来会诊引同意转科后,主管医师应向科主任汇报,同意后方可办理转科手续。 (二)主管医师应向转入科室联系床位及确定转出时间。 (三)主管医师要仔细检查,完善患者在本科住院阶段中的所有诊疗工作,规范书写转出记录,开具转科医嘱。 (四)主管医师应向患者、家属交待病情,将本科的诊断以及治疗情况概要地说明,并着重说明转科的原因、目的和必要。解除患者的顾虑,使其能安心地转入新的科室,接受治疗。 (五)转出病区时,由本病区工作人员陪送到转入科室病区,并向转入科室病区值班医护人员交接,保证治疗的延续性。 (六)转入科室病区医护人员应及时诊查患者、下达医嘱并书写转入记录。 三、出院服务制度和流程: (一)患者出院应由主治医师以上(包括主治医师)在评估患者健康状况、治疗情况基础上,按照本科的具体要求决定。主管医师在评估病人需求的基础上,根据病人的需要制定相应的出院计划,必要时鼓励患者及家属一起参与。(二)制定出院计划后,主管医师应提前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包括拟定出院

病人转科转院流程

龙山县人民医院病人转科、转院流程 一、转科流程: 1、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师请示上级医师同意后,请拟转入科室医师会诊。 2、确定需转科后,主管医师开出病人转科医嘱,完善本科室住院病历文 书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转科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值班护 士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 3、值班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科室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诊断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主管医生及分管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 5、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后方可离开。 二、转院流程: 1、我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经管主治医师提出,分管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由相 关部门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和家属同意后方可转院。 2 、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医保、城合、农合病人需到住院部办理相关手续。 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转送途中有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者,应暂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转院。重症病人转院,所属科室应派医护人员护送。转送 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随地进行抢救。医护人员与接转医院有 关人员做好交接手续。 4、转院时由住院医师写好详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也可按照相关规定复印带走部分病历资料,不得将原始病历带走。 5 、因各种原因主动要求转院,由其本人、家属或单位自行联系解决的病人,按自动出院处理。

转科流程 经符医工捉出巾请会诊 科1:任L 持 科内讨论 转院流程 W 1^/1 ?:捉山川请 (或病人家属捉出) 和网科室I 欠工会诊 同感转科 经能页4 转科卍录 按规宦]tiiiS 氏务科(或分管院K ) 转出科室护L 电诂 与转入科室联糸 转入科空做好接收爪备 危亚病人由转flUlSfC 人护 送 尽町能捉前口转入医院联系 占之必 M 枚途屮风险家屈同熾签幺 住院部办理出院 i 必耍时由肉护.救 护乍护送 转入和关科室 转院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与流程2014

医院接口流程管理制度 普通病房患者转科交接制度 1、病房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需由转出科室通知接收科室,接收科室做好接收准备工作。 2、转出科室护士接到患者转科医嘱后,通知患者或家属做好转科准备,同时做好患者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3、关键科室之间转科,如:急诊、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科之间转科时必须有医师、护士陪护,同时必须有完善的病情与资料交接。 4、转出科医护人员必须向转入科负责床位医师或值班医师交待病员情况及有关事项,保障患者得到连贯抢救。 5、科室之间的患者转科,必须使用“腕带”作为身份识别标示,患者病历资料、随身物品需做好交接记录。 6、交接患者病情、皮肤、管道及物品并详细填写病人交接口流程表,护士双签名。 7、患者转科时,转出科室应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转科原因、转出时间,转入科室要重新进行护理评估并在体温单上记录转入时间。 急诊科与病房交接制度 1、需到病房住院治疗的急诊患者,急诊医生开具住院证,护士协助患者家属办理住院手续。

2、急诊护士通知病房护士,准备病床及相关医疗设备。 3、急诊护士整理好患者的病历资料、药品、护送患者到相应病房。 4、急诊护士与病房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诊断、生命体征、病情、治疗情况和药物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并同病房护士双签名。 6、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存放在急诊室,以备核查。 急诊科与手术室交接制度 1、需急诊手术的患者,由急诊医生或护士联系好手术室,手术室护士准备好手术间及器械等。 2、急诊护士为患者戴好识别腕带,腕带上详细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血型、手术名称,整理好患者病历资料及药物。 3、病情危重者必须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到手术室,护送过程中需备急救设备与药品。 4、急诊护士与手术室护士交接患者:包括患者姓名、性别、神志、生命体征、诊断、术前准备内容、患者的腕带、病历资料等。 5、急诊护士详细填写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同手术室护士并双签名。 6、急诊患者交接登记本存放在急诊室,以备核查。 急诊科与ICU交接制度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制度与程序 患者转科交接时严格执行身份识别制度和流程。尤其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 一、患者转入程序 转入病房接到通知后,由主班护士通知责任护士和主管医师,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情况准备床位及仪器设备。 责任护士接患者到床旁,并协助患者安排好体位。 患者转入及转出护士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诊断、住院号、转出科室等有关信息。 主班护士交接病历,检查病历是否完整。 责任护士或治疗班护士了解患者当日治疗及用药情况。 观察病情、生命体征、输液、引流等清况,检查患者皮肤情况并详细记录。特殊问题做好交接,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二、患者转出程序 主班护士遵医嘱确认转科患者,通知责任护士联系转往科室事宜。 责任护士将转出患者病历按要求整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单。 转出前,责任护士评估患者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危重患者转运时,应根据病情,备好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及抢救用药,由医生、护士共同护送患者转出。 患者转运途中突然发生意外,以就地抢救为原则,进行心肺复苏。 护士应认真查看腕带,核对患者姓名、住院号、交接患者液体、引流、皮肤、用药等情况并将病历及用药、CT片等与转入病房护士交接无误后,认真填写《患者转运交接记录单》。 三、手术患者术前术后交接程序 (一)术前接患者: 手术室护士工作人员必须和病房的护士查对交接后才可以接走患者,交接事宜如下: 1. 核对患者的姓名、床号、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手腕带标示是否准确清楚,过敏史、血型等。 2. 术前准备是否完善(皮肤准备,是否插好胃、尿管,术中带药,有无手术标识等)。 3. 患者假牙、身上的首饰是否取下。 4. 手术室工作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带手术室的物品,核对无误之

最新患者入院、转科、出院、转院服务流程学习资料

三十三、患者入院、转科、出院、转院服务流程 一、入院服务流程: 1.病人住院,须持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的住院通知单,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或家属要保存好有关收据)。 2.接到住院病人通知后,病房护士应准备床位及用物,对急诊手术或危重病人,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进入病房,医护人员应做好交接工作,并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 4.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病人入院后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二、转科服务流程: 1.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生开出病人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并通知病人/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责任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诊断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药物,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 5.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病人,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三、出院服务流程: 1.患者出院,须由经治医师下出院医嘱,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方可办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可在下发医嘱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办理。 2.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主管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日常注意事项等。 3.病员出院时,应交清公物,办理医疗费用结算手续并领取出院带药后方能出院。在办理出院手续时患者要认真核对清单,发现问题及时与护士联系解决。 4.责任护士主动征求患者对医疗、护理等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并协助整理物品。 四、转院服务流程: 1.我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经管主治提出,分管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由相关部门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同意后方可转院。 2.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有关手续与出院相同。

患者转科流程

转科交接登记制度、交接程序和身份识别措施 为确保患者医疗安全,完善关键流程(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等)的患者识别措施,健全转科交接登记制度。特制定患着身份识别、转接与登记的相关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2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转科相关制度 ⑴凡住院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者,经转入科会诊同意,并在会诊申请单上签署意见,转出科持会诊单联系好床位,方可转科。 ⑵转入科对需转入病人应优先安排,及时转科。如急危重病人,

转入科应尽快解决床位;如转科过程中有导致生命危险的可能,则应待病情稳定后,由转出科医师陪送至转入科。 ⑶转科前由经治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通知住院处,按联系的时间派人陪送到转入科,向值班人员交代有关情况。 ⑷转入科应及时诊治或抢救转科病人,写好接收等记录,并通知住院处和营养科。 ⑸危重病人转科时,转出科医师应向转入科医师当面交代病情。 ⑹如病情需两科共管者,应以原所在科室为主,共同负责协商解决,定期按时查房。 8、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⑴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⑵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9、急诊、临床科室、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⑴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诊就诊的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⑵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

转科及转院制度流程

精心整理 1目的为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确保转科、转院工作顺利进行,使患者得到最佳的诊疗服务。 2 3向医班人员汇报进行协调。 3.1.4转科前,由主管医师/值班医师开出转科医嘱,并写好转科记录,按照预定时间转科,普通患者由责任护士/值班护士陪送到转人科室,危重患者按《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处理。非常规工作时间转科时,应做好病区安全,并与二线值班医师沟通,确认转运医护人员进行转运。

精心整理 3.1.5转科后,双方科室医护人员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交接,填写交接记录并签字,具体操作按照《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执行。接诊后医师、护士应立即察看患者,评估病情,修订医疗护理计划,接诊医师在患者转人后半小时内,根据《医嘱制度》开出转科医嘱。并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写好转入记录 3.1.7 写。 2天(含2 者,转出科须写副主任医师及以上级别查房记录。 “转入记录”应在患者转人科室后8小时内完成。 3.1.8转科前所写病历的质量由转出科室负责,转科后所写病案的质量由转入科负责。病历质控各科室分段负责,转入科有责任对原转出科室病历中存在的问题提醒和反馈。如转科前所写病历需质控,转入科室应及早通知转出科室,转出科室须在患者出院前完成质控。

精心整理 3.2转院制度 3.2.1转院指征: 医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者; 患者已完成主要治疗须转当地医院就近进行康复治疗者; 3.2.2 /值3.2.3 3.2.4 护送。 3.2.5转诊记录 转诊病历摘要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患者转院时的病情、治疗经过、有关诊断性检查的情况、诊断、转院理由、转院后的医疗需求。 转诊途中的病情变化及救治另页记录。 转诊患者应填写《双向转诊单》。 3.2.6未经科主任同意和医务部(总值班)批准,患者家属、单位要求转院者,按自

患者转科护理流程

患者转科护理流程 一、一般患者转科流程 1、处理医嘱。处理相关的医嘱信息,通知责任护士。 2、电话通知接收科室。责任护士:“您好,这里是 xx 科室,有一患 xx 病的患者准备转入你科,请准备好床位。”告知接收科室患者的病情、所需医疗设备及转出时间,以便做好准备。 3、通知患者及家属。责任护士:“xx,您好,根据病情需要,您现在需要转到 xx 科室治疗,请您准备一下,我们将送您到所转病房。”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 4、准备转科。根据病情准备转运途中所需用物,检查输液、引流等是否通畅,清点药物,协助患者或家属清理物品。 5、转科。通知电梯,责任护士或支助服务部人员搀扶患者或将患者转移至转运床上,妥善固定各管道,携带好患者的药物、生活用品、护理和医疗病历、转科患者交接班本,护送患者至接收科室,协助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上。 6、床旁交接班。首先进行身份核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手腕带,然后交接病情、治疗、药物、心理、皮肤、管道及其他情况,双方确认后在转科交接班本上签名。 7、反馈。了解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及改进意见,与患者、家属及值班护士道别,带回病房物品,做好终末处置。 二、重危患者转科流程 1、处理医嘱。处理相关的医嘱信息,通知责任护士。

2、电话通知患者转向科室。责任护士:“您好,这里是 xx 科室,有一患xx 病的危重患者准备转入你科,请准备好床位。”告知接收科室患者的病情、所需医疗设备及转出时间,以便做好准备。 3、通知患者及家属。责任护士:“xxx,您好,根据病情需要,您需要转到 xx 科室治疗,这样有利于您的康复,我们将送您到所转病房。”耐心做好患者及家属解释工作。 4、准备转科。根据病情准备转运途中氧气枕、呼吸囊,吸尽气道内分泌物,检查输液、输血、引流等通道是否通畅,测量生命体征并记录在护理记录单上,清点药物,协助家属清理物品。 5、转科。通知电梯,责任护士和医生一起将患者转移至转运床上,妥善固定各管道,携带患者的药物、护理和医疗病历及转科患者交接班本,医生、护士一起将患者转运至接收科室,并协助将患者转移至病床上。 6、床旁交接班。首先进行身份核对,核对患者床号、姓名、住院号、手腕带,然后交接生命体征、治疗、药物、心理、皮肤、管道及其他情况,双方确认后在转科交接班本上签名。 7、反馈。了解患者及家属住院期间对护理工作的评价及改进意见,与患者、家属及值班护土道别,带回病房物品,做好终末处置。 三、接待重危转科患者服务流程 1、接到重危转科患者通知。了解病情、年龄、所需抢救药品及物品。电脑上提取转科信息,安排床位。 2、准备床单位及用物。根据病情准备床单元及用物,将备用床改为麻醉床,准备呼吸气囊、吸痰及吸氧物品、微量注射泵,将呼

转科流程

转科流程 1患者转科流程 1.1转出科室工作流程 1.1.1转出通知:患者转出时,护士应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诊准备,告知病人姓名、年龄、诊断、病情、特殊要求及转出时间等。 1.1.2转出前准备:病情评估并记录:意识状态、血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尿量、引流量等;根据病情建立静脉通道、人工气道、吸氧等抢救治疗措施;根据病情准备转出用氧气袋、简易呼吸器、心电监护仪等;通知电梯等候;将病人私人物品交其家属。 1.1.3转运:将病人移至平车,不易搬动者直接用病床转运;危重者由主管医生及护士共同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氧气供给,途中根据医嘱静脉用药并保持通路通畅。 1.2转入科室工作流程:值班护士或护士长接电话时问清病人的姓名、年龄、目前病情、诊断、特殊护理及护理物品准备,如心电监护、气管插管、呼吸机、除颤仪、微量泵等。按需求做好接收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呈备用状态。 1.3共同交接流程——要求交接双方共同完成,责任共担。 1.3.1平稳搬运病人至病床上,如病情变化不易搬动者应在原转运床上共同参与抢救;根据病情安置病人体位,需要约束时与病人家属沟通。连接心电监护仪、血氧饱和度、测量生命体征,共同观察交接;根据病情及时进行各种抢救措施,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氧、应用呼吸机等;交接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各种引流管、导尿管、鼻饲管等;交接病人基础护理内容:肺部听诊、各种治疗、药品、静脉留置针、皮肤完整性、卫生处置、饮食状况等;交接病人姓名、年龄、病情、诊断、手术名称、治疗及抢救经过、护理措施及主要阳性检查结果等;填写患者

转入/转出交接表,交接双方认可后签字;交接病历、特殊检查资料及药品等,清点整理物品,交接完毕。 护理交接班流程 一、护办室交接班 1.每日上午800准时交班全体护士均参加集体站立于护办室中参加人员精神饱满、思想集中、严肃认真、着装整洁、挂牌上岗交班护士立于全体护士对面。2.脱稿交班重点突出、简明扼要地报告患者的出入情况、危重抢救、手术和病情变化、特殊处置等。接班护士应认真听取交班内容不清楚时应提出质疑。3护士长应重点检查护士着装注意护士是否认真听交班内容并根据情况提问讲评护士站、治疗室、处置室、更衣室等卫生整理情况同时强调当天的工作重点等。 二、床边交接班护办室交接班结束即进行床边交接班。1进入病房的顺序为交班者、接班者、管床护士、责任组长、护士长。2在病床前交班护士站患者右侧依次为接班护士、护士长站患者左侧监督和指导交接班情况。3来到患者床前接班护士、管床护士首先应问候患者体现人性化护理的人文关怀再由交班护士按要求逐个特别是危重患者对病情、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出院指导根据不同的专科特点进行交班。护士长应重点检查交接班护士的温馨礼貌服务、健康宣教到位、夜间巡视、三短六洁、皮肤压疮等情况。 三、交接班内容“四看、五查、一巡视” 1,四看:看交班本、看医嘱本、看护理物品登记本、看各项护理记录本是否完整准确有无遗漏或错误。2五查重点查新入院、查术前准备、查危重瘫痪、查大小便失禁、查大手术后患者的各项处置是否妥善、及时、齐全。3一巡视对所有住院病人特别是危重、大手术后及病情有特殊变化的患者交接班人员共同巡视进行床旁交接。 四、交接班程序交班时做到口头讲清、床头看清、记录写清杜绝交接班不规范、无交班前准备、无工作重点等现象使各项护理工作有落实、有监督、有检查和评价。明确职责凡在交接班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由交班者负责接班后发现的问题由接班者承担值班护士向病人做自我介绍。为了规范交接班护理部制定交接班制度和相应的措施具体如下(1)早班护士7:30到岗做完分管的晨间护理责任护士在交班前应了解当天病区情况、患者病情、治疗及护理重点做到心中有数并协助其他护士共同完成晨间护理工作。(2)护士长应提前30分钟到岗巡视病房了解病区危重、卧床患者新入院患者疑难患者病情评估当天护理工作量根据当天工作重点做出计划并进行合理的分工。⑶下午18:30、21:30交接班仍按早晨交接班程序。 1、一般病人交接班(1) 交接皮肤、病情、液体、医嘱执行情况、特殊处置。接班护士应认真听取交班内容不清楚时应提出质疑。(2 )护士长应重点检查护士着装注意护士是否认真听交班内容并根据情况提问同时强调当天的工作重点等。 2、危重病人交接班⑴皮肤、口腔黏膜、生命体征、病情变化、治疗、护理和特殊处置。⑵根据不同的专科特点进行交班。注重交接班工作的严谨性对特殊患者的病情不必让患者知道的应在护士站讨论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给患者

病人转科转院流程

病人转科转院流程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龙山县人民医院病人转科、转院流程 一、转科流程: 1、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师请示上级医师同意后,请拟转入科室医师会诊。 2、确定需转科后,主管医师开出病人转科医嘱,完善本科室住院病历文书。向病人或家属说明转科治疗的目的和意义,取得病人和家属的同意。值班护士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 3、值班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科室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诊断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主管医生及分管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携带病历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 5、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后方可离开。 二、转院流程: 1、我院因限于技术和设备条件,无法诊治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由经管主治医师提出,分管上级医师和科主任同意,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由相关部门与转入医院联系或请会诊,征得对方和家属同意后方可转院。 2、转院时须同时办好费用结算,医保、城合、农合病人需到住院部办理相关手续。 3、转院必须严格掌握指征,转送途中有加重病情导致生命危险者,应暂留院处理,待病情稳定后转院。重症病人转院,所属科室应派医护人员护送。转送过程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随时随地进行抢救。医护人员与接转医院有关人员做好交接手续。 4、转院时由住院医师写好详细病历摘要随病员转去,也可按照相关规定复印带走部分病历资料,不得将原始病历带走。

转科制度与流程(医生的医疗管理制度有)

转科制度与流程(医生的医 疗管理制度有)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转科制度与流程 一、转科应遵循的原则转科是在院病人因病情变化或治疗需要,或限于本专科室技术力量和学科限制,由科主任或医疗组组长决定,并做好后续转科工作。院内各临床科室应充分发挥各专科特长,相互配合,优势互补,取长补短,以最大限度的满足病人的利益为基本原则。 二、转科标准病人住院后因为病情诊断或治疗方案需要转入其他科室。 1、病人住院期间出现他科病情或确诊为他科疾病; 2、病人他科疾病比本科疾病更为紧急; 3、病人及家属坚持要求转入其他科室。 三、转科流程及要求 1、转科判断。本科病人在经管医师的安排下进行详细的检查,并综合所有检查化验结果进行分析,遵循转科原则及转科标准对病人现况做出转科判断。 2、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并同意接收。凡病情需要转科的住院病人须经转入科室医师会诊后同意接收,并落实好床位。 3、转出科室经治医师应向病人或家属告知转科的理由、注意事项及存在的风险,并征得其同意。 4、转出科室经管医师在转出前须开出转科医嘱,完成转科记录,并由上级医师签名确认,通知科室护士联系转科时间。

5、病人转运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一般由经管医师会同会诊医师协同进行病情以及转运途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评估,并对转科途中可能遇到情况的处理有预案和具体防范措施,如危重病人、高危孕产妇、高危新生儿等病人在转运途中应携带必要的抢救设备和药物,保证病人安全。 6、向病人及其家属或委托人的告知。经管医师应将病人的病情以及转科指征、转入科室医师会诊意见等详细向病人及家属做出解释,征得病人的理解和同意。如确因病情危重不能立即转运的,要向家属详细解释、告知转科途中可能发生的危险:如家属或病人坚持要求立即转科,并愿意承担一切后果,应向上级医师或主任报告,并在病历中予以及时记录,请病人或家属签字后方可转出。 7、转出科室应做好相关账目的结转工作。 8、转科时,转出科室应提前电话通知转入科室,转出科室需派医务人员陪送病人到转入科室。转科时应携带病人的全部病历资料,并与转入科室医务人员做好交接工作。 9、转入科室接收转入病人后,经管医师应及时开出医嘱,完成转入记录,停止转科前的全部医嘱。 10、危重病人转科时护士需填写危重病人交接单,交接时经现场核对后签字确认。 11、转科时双方科室评估有争议时应先由双方科室科主任或医疗组组长协调解决。如仍不能取得一致意见,应报医务科或分管院长协调处理。确须转科时转入科室不得

入院、出院、转科、转院、留观制度与流程规范

住院、转诊、转科服务流程管理 一、入院、出院、转科、转院制度与流程规范 1.入院: (1)病人住院,须持有本院门诊或急诊医师签发收住院意见的门诊病历、住院卡,持有效证件、住院押金及生活必需品到入院收费处办理入院手续(患者或家属要保存好有关收据)。 (2)接诊新入院病人的病房护士将病人带到准备好的病床及用物的病房内。对急诊或危重病人,病房医护人员须立即做好抢救的一切准备工作。 (3)病人安置好后,医护人员应主动热情接待病人,向病人介绍住院规则和有关事项,并签字。同时协助病人熟悉环境,主动了解病情和病人的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及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体重等。 (4)护送危重病人入院时应保证安全、注意保暖、输液病人或用氧者要防止途中中断,对外伤骨折病人注意保持体位,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 (5)病人入院后护士应及时通知负责医师检查病人,及时执行医嘱,制定整体护理计划。 2.转科:(附院内病人转科交接记录单) (1)病人因病情需要转科,须经主管医生向相关科室发出会诊申请,会诊后决定转入后,原主管医师开出病人转科医嘱。 (2)责任护士根据医嘱与转入科室联系,完成本病区应实施的诊疗护理措施及护理文件书写,并通知病人/家属做好转科准备。 (3)护士核对长期、临时医嘱,结算病人在本病区所用的药物及治疗费用,注销各种诊疗卡(床头卡、治疗卡、给药卡等)。 (4)责任护士征求病人对本科室的工作意见,并协助病人整理物品,清点被服,与转入科室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后,携带病历、药物护送病人至转入病区。 (5)责任护士与转入科室的护士交接病历及药物,待转入科室接收病历并安置好病人,双方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后方可离开。 3.出院: (1)患者出院,须由经治医师下出院医嘱,经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同意,方可办出院手续。办理出院手续可在下发医嘱的当天下午或第二天办理。 (2)患者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及经治医师告知出院后注意事项,包括:目前的病情;药物的剂量、作用、副作用;饮食;活动;复诊时间;预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