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就作为世界性难题被提了出来,在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软岩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重大难题之一。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10个能源建设基地有8个都相继出现了软岩问题,造成多对矿井的停产建设。每年有大量的隧洞在软弱围岩中开挖,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软岩问题愈趋严重,直接影响着工程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强,

软岩隧洞系指塑性大变形工程岩体有关的岩体工程,而工程软岩是指在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塑性变形的工程岩体。工程软岩的定义不仅重视软岩的强度特征,而且强调软岩所承受的工程力荷载的大小,强调从软岩的强度和工程力荷载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分析、把握软岩的相对性实质。

1.软岩大变形破坏特征

软岩隧洞的大变形破坏特征不仅受围岩的力学性质影响,而且受隧洞所处的地应力环境和工程因素控制。我国许多煤矿在采深不大的情况下,坑道的变形破坏并不强烈,常规支护即可维护隧洞稳定。加大采深后,这些煤矿坑道额稳定性降低,变形破坏趋于强烈,常规支护难以维护坑道稳定,因此,软岩隧洞的变形破坏特征受多种因素控制。一般来说,软岩隧洞的破坏具有以下特征:

(1) 变形破坏方式多

除一般隧洞中常见的变形破坏方式拱顶下沉、坍塌外,还有片帮和底鼓、底围隆破,隧洞表现出强烈的整体收敛和破坏。变形破坏表现的形式既有结构面控制,又有应力控制型,尤以应力控制型为主。

(2) 变形量大

拱顶下沉大于10cm,有的高达50cm,两帮挤入在20~80cm之间,底鼓非常强烈,在常规无仰拱支护的情况下,强烈的底鼓往往将整个隧洞封闭。

(3) 变形速度高

软岩隧洞初期收敛速度可以达到3cm/d,即使施作了常规锚喷支护以后,软岩隧洞的收敛速度依然很高,可达2cm/d,而且其变形收敛速度降低缓慢,因此,在不长的时间内其变形收敛就很大,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就将隧洞封闭。

(4) 持续时间长

由于软岩具有强烈的流变性和低强度,因此,软岩隧洞开挖以后,围岩的应力重分布持续时间很长,软岩隧洞变形破坏持续很长时间,往往长达1~2年。

(5) 因位置而异

在隧洞周边不同部位,变形破坏程度不同,这反映了软岩隧洞所处的地应力强度因方向而异和软岩具有强烈的各向异性。变形破坏在方向上的差异往往导致支护结构受力不均,支护结构中产生巨大的弯矩,这对支护结构的稳定是非常不利的。

(6) 围岩破坏范围大

由于软岩隧洞中围岩的强度与地应力的比值很小,因此,软岩隧洞围岩的破坏范围大,特别是当支护不及时或不当时,围岩破坏区的范围可达5倍的洞室半径,甚至更大。一般的锚杆由于长度不够,往往不能伸入围岩弹性区进行锚固,这是许多软岩隧洞锚喷支护失败的根本原因。

(7) 来压快

矿压随时间而增大,由于软岩隧洞变形收敛速度高,在很短时间内,围岩即与支护结构接触,产生挤压,因此,软岩隧洞的来压快。围岩与支护结构相互作用后,围岩的变形破坏并不立即停止,而是继续下去,这是因为软岩具有流变性,在围岩流变过程中,围岩的强度降低。

2.软岩隧洞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软岩隧洞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软岩隧洞的理论研究

内容软岩的概念体系、软岩的基本特征与基本力学特征;方法上主要软岩的工程分类;软岩隧洞变形力学机制及转化模拟;软岩隧洞岩体的连续性概化;软岩隧洞岩体强度的确定,软岩隧洞支护原理及支护荷载的确定;关键部位耦合支护等。

(二)软岩隧洞新技术、新设计方法

包括软岩隧洞的支护原则;软岩隧洞支护非线性力学设计方法;刚柔性(RF)和刚隙柔层支护技术、锚网耦合支护技术、锚杆-锚网耦合支护技术及立体桁架支护技术等软岩隧洞支护新设计及新技术体系的研究。

(三) 软岩隧洞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包括膨胀(S)型软岩、节理化(J)型软岩、高应力(H)型软岩以及复合型(HS、HJ、HJS)软岩等六类软岩隧洞支护技术的应用研究。

在综合分析已有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以软岩隧洞岩体力学为基础,以软岩的工程地质特征及软岩隧洞变形力学机制为切入点,从软岩隧洞支护理论研究、软岩隧洞设计研究和软岩隧洞支护技术研究三个方面,全面系统的探求和建立适合软岩隧洞支护理论体系。软岩隧洞的研究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软岩隧洞研究总体思路

3.软岩分类与分级及软岩软化程度分类

(一) 软岩分类与分级

进入软岩状态的隧洞,其软岩种类是不同的,其强度特性、泥质含量、结构面特点及其塑性变形特点差异很大。根据上述特征的差异及产生大变形的机理,软岩可分为4大类,即膨胀型软岩(也称低强度软岩)、高应力型软岩、节理化型软岩和复合型软岩,见表1。

膨胀型软岩(Swelling Soft Rock,简称S型),是指含有粘土高膨胀性矿物、在较低应力水平(<25MPa)条件下即发生显著大变形的低强度工程岩体。产生大变形的机理是片架状粘土矿物发生滑移和膨胀。在实际工程中,一般的地质特点

是泥质岩类为主体的低强度工程岩体。由于低应力软岩的显著特征是含有大量粘

土矿物而具有膨胀性,因此,根据低应力软岩的膨胀性大小可以分为强膨胀性软岩(自由膨胀变形)>15%)、中膨胀性软岩(自由膨胀变形为10%~15%)和弱膨胀性软岩(自由膨胀变形<10%)。根据其矿物组合特征和饱和吸水率两个指标可以分为3级。

表1 软岩分类 软岩分类

泥质含量 R c /MPa 大变形特点 膨胀型软岩

(称低强度软岩)

>25% <25 在工程力的作用下,沿片架状硅酸盐粘土矿物产生滑移,遇水显著膨胀等 高应力型软岩 ≤25% ≥25 遇水发生少许膨胀,在高应力状态下,沿片架状粘土矿物发生滑移

节理化型软岩 低~中等 少含 沿节理面等结构面产生滑移,扩容等塑性变形

复合型软岩 低~高

含 具有上述某种组合的复合型机理 注:R c 为岩体单轴抗压强度。

高应力软岩(High Stressed Soft Rock ,简称H 型),是指在较高应力水平(>25MPa)条件下才发生显著大变形的中高强度的工程岩体。这种软岩的强度一般高于25MPa ,其地质特征是泥质成分较少,但有一定含量,砂质成分较多,如泥质粉砂岩、泥质砂岩等。他们的工程特点是,在深度不大时,表现为硬岩的变形特征,当深度加大至一定深度以下,就表现为软岩的变形特征了。其大变形的机理是处于高应力水平时,岩石骨架中的基质(粘土矿物)发生滑移和扩容,此后再接着发生缺陷或裂纹的扩容和滑移塑性变形。

根据高应力类型不同,高应力软岩可细分为

自重高应力软岩和构造应力软岩。前者的特点是与深度有关,与方向无关;而后者的特点是与深度无关,而与方向有关。高应力软岩根据应力水平分为三级,见表2。

节理化软岩(Jointed Soft Rock ,简称J 型),是指含泥质成分很少(或几乎不含)的岩体。这种软岩发育了多组节理,其中岩块的强度颇高,呈硬岩力学特征,但整个工程岩体在隧洞工程力的作用下则发生显著的大变形,呈现出软岩的特征,其大变形的机理是在工程力的作用下,结构面发生滑移和扩容变形。例如,我国许多煤层坑道,煤块强度很高,节理发育良好,岩体强度较低,常发生显著变形,特别是发生非线性、非光滑的变形。此类软岩可根据节理化程度的不同,细分为镶嵌节理化软岩、碎裂节理化软岩和散体节理化软岩。根据结构面组数和结构面间距两个指标将其细分为3级,见表3。

复合型软岩是指上述3种软岩类型的组合,即高应力-膨胀性复合型软岩,简称HS 型软岩;高应力-节理化复合型软岩,简称HJ 型软岩;高应力-节理化-膨胀性复合型软岩,简称HJS 型软岩。

表2 高应力软岩分级

高应力软岩 应力水平/MPa

高应力软岩 25~50 超高应力软岩

50~75 极高应力软岩 >75

表3 节理化软岩的分级 节理化软岩

节理组数 单位面积节理数J s /(条/ m 2) 完整系数k v 较破碎软岩

1~3 8~15 0.55~0.35 破碎软岩

≥3 15~30 0.35~0.15 极破碎软岩 无序≥3 >30 <0.15

(二) 软岩软化程度分类

衡量软岩软化的程度是判别支护难易程度的关键。根据近期研究成果,利用软化指数的概念可以科学合理地进行软岩软化程度分类。

软化指数(f s )定义为软岩的临界荷载(cs σ)与工程中的最大应力(max σ)的比值,即:

max /s cs f σσ= (1)

软化程度分类见表4。

表4 软化程度分类

软岩类型

s f 工程力学状态 隧洞支护建议 非软岩

≥1 弹性 顶帮局部锚喷 软岩 准软岩

1~0.8 局部弹性 顶帮两角锚喷 一般软岩

0.8~0.5 全断面弹性 全断面锚网喷 超软岩

0.5~0.3 扩容、膨胀为主的塑性 全断面锚网喷+关键点锚杆 极软岩 <0.3 扩容、膨胀和高应力挤出为主的塑性 全断面锚网喷+

关键点锚杆

4.软岩的力学特征

(一) 基本力学特征

软岩有两个基本力学特征:软化临界荷载和软化临界深度。他们揭示了软岩的相对性本质。

软岩的蠕变试验表明,当所施加的荷载小于某一荷载水平时,岩石处于稳定变形状态,蠕变曲线趋于某一变形值,随时间延伸而不再变化;当所施加的荷载大于某一荷载水平时,岩石呈现明显的塑性变形加速现象,即产生不稳定变形。着一荷载称为软岩的软化临界荷载,亦即能使岩石产生明显变形的最小荷载。

当岩石种类一定时,其软化临界荷载是客观存在的。当岩石所受荷载水平低于软化临界荷载时,该岩石属于硬岩范畴;当岩石所受的荷载水平高于该岩石的软化临界荷载时,则该岩石表现出软岩的大变形特性,此时的岩石被视为软岩。

与软化临界荷载相对应,存在着软化临界深度。对特定地质条件,软化临界深度也是一个客观量。当隧洞位置大于某一开挖深度时,围岩产生明显的塑性大变形、大地压和难支护现象;但当隧洞位置较浅,即小于某一深度时,大变形、大地压现象明显消失,这一临界深度称为岩石的软化临界深度。

软化临界深度的地应力水平大致相当于软化临界荷载。软化临界荷载和软化

临界深度可以相互推求,只要确定了一个,即可求出另一个,确定的方法有:①蠕变实验法;②经验公式法;③现场观测法。

(二) 工程力学特征

软岩之所以能产生显著大变形的原因,是因为特征。一般来说,软岩中的泥质成分(粘土矿物)和结构面控制了软岩的工程力学软岩具有可塑性、膨胀性、崩解性、分散性、流变性、触变性和离子交换性。

(1) 可塑性

可塑性是指软岩在工程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去掉工程力之后这种变形不能恢复的性质。低应力软岩、高应力软岩和节理化软岩的可塑性机理不同,低应力软岩的可塑性是由软岩中泥质成分的亲水性所引起的,而节理化软岩是由所含的结构面扩展、扩容引起的,高应力软岩是泥质成分的亲水性和结构面扩容共同引起的。节理化软岩的可塑性性变形是由于软岩中的缺陷和结构面扩容引起的,与粘土矿物成分吸水软化的机制没有关系。

(2) 膨胀性

软岩在力的作用下或在水的作用下体积增大的现象,成为软岩的膨胀性。根据产生膨胀的机理,膨胀性可以分为内部膨胀性、外部膨胀性和应力扩容膨胀性三种。内部膨胀性是指水分子进入晶胞层间而发生的膨胀;外部膨胀性是极化的水分子进入颗粒与颗粒之间而产生的膨胀性;扩容膨胀性是软岩受力后其中的微裂隙扩展、贯通而产生的体积膨胀现象,故亦称为应力扩容膨胀性。

如果说内部膨胀性是指层间膨胀、外部膨胀是指颗粒间膨胀的话,扩容膨胀则是集合体间隙或更大的微裂隙的受力扩容,前两者的间隙是原生的,后者主要是次生的;前两者的膨胀机理是一种与水作用的物理化学机制,而后者则属于力学机制,即应力扩容机制。

实际工程中,软岩的膨胀是综合机制。但对于低应力软岩来说,以内部膨胀和外部膨胀机制为主;对节理化软岩来说,则以扩容机制为主;对高应力软岩来说,可能诸种机制同时存在且均起重要作用。

(3) 崩解性

低应力软岩和高应力软岩、节理化软岩的崩解机理是不同的。低应力应力软岩的崩解性是软岩中的粘性矿物集合体在水作用时膨胀应力不均匀分布造成崩裂现象;高应力软岩和节理化软岩的崩解性则主要表现为在隧洞工程力的作用下,由于裂隙发育的不均匀造成局部张应力集中引起而引起的向空间崩裂、片帮的现象。当然,高应力软岩也存在着遇水崩解的现象,但不是控制因素。

(4) 流变性

软岩是一种流变材料,具有流变特性的材料的力学性状和行为是流变学的研

究范畴。流变性又称粘性,是指物体受力变形过程与时间有关的变形性质。软岩的流变性包括弹性后效、流动、结构面的闭合和滑移变形,流动又可分为粘性流动和塑性流动。弹性后效是一种延迟发生的弹性变形和弹性恢复,外力卸除后最终不留下永久变形;流动是一种随时间延续而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其中粘性流动是指在微笑外力作用下发生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塑性流动是指外力达到极限值后才开始发生的塑性变形;闭合和滑移是岩体中结构面的压缩变形和结构面间的错动,也属塑性变形。

软岩的流变性主要体现在软岩的蠕变性、松弛性和流动极限的衰减性质。

蠕变性是指在恒定荷载作用下发生的流变性质,用蠕变方程和蠕变曲线来表示。在较高的应力水平下,蠕变曲线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①衰减阶段,应变速率由大逐渐减小,蠕变曲线上凸;②等速蠕变,应变速率近似为常数或为0,蠕变曲线近似为直线;③加速蠕变,应变速率逐渐增加,蠕变曲线下凹。并不是任何材料在任何应力水平上都存在蠕变三阶段。同一材料,在不同应力水平上的蠕变阶段表现不同。

松弛性是指在恒定变形条件下,应力随时间延续而逐渐减小的性质,用松弛方程和松弛曲线表示。松弛特性划分为3种类型:①立即松弛;②完全松弛;③不完全松弛。

(5) 软岩的易扰动性

软岩的易扰动性是指由于软岩软弱、裂隙发育、吸水膨胀等特性,导致软岩抗外界环境扰动的能力极差,对卸荷松动、施工震动、临近隧洞施工扰动极为敏感,而且具有吸湿膨胀软化、暴露风化的特点。

5.软岩变形力学机制及判别

(一) 变形力学机制

软岩隧洞变形、破坏和失稳是多方面的,但其根本原因是其复杂的变形力学机制。

根据理论分析和大量的工程实践,初步将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归纳为3大类,即物化膨胀型、应力扩容型和结构变形型。各类中又依据引起变形的严重程度分为A、B、C、D四个等级,共13亚类,如图2所示。显然,Ⅰ类机制与软岩本身分子结构的化学特性有关,Ⅱ类机制与力源有关,Ⅲ类机制则与隧洞结构与岩体结构面的组合特性有关。这三类机制基本概括了软岩大变形的主要动因。

(二) 变形力学机制的确定

每种变形力学机制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型矿物、力学作用和结构特点,其软岩隧洞的破坏特征也有所不同,如表5所示。通过野外工程地质研究和室内物化力学试验分析以及理论分析,可以正确地确定软岩隧洞的变形力学机制类型。Ⅰ型

变形力学机制主要依据其特征矿物和微隙发育情况进行确定;Ⅱ型变形力学机制主要是根据受力特点及工程力的作用下隧洞的特征来确定;Ⅲ型变形力学机制主要是受结构面影响而非对称变形力学机制,要求首先鉴别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及其构造体系归属,然后再根据其产状与隧洞走向的相互交切关系来确定。

图2 软岩隧洞变形力学机制及分类

软岩隧洞的变形力学机制通常是三种以上变形力学机制的复合类型。例如,某隧洞周边软岩,经过现场调查、实验室实验和近代力学研究,确定一定范围内的拱顶和仰拱岩层含有蒙脱石和伊/蒙混层矿物;隧洞变形严重程度与深度有关而破坏方向性不明显。因此,确定该岩层的变形力学机制类型为ⅠAⅡB复合型,简称ⅠAⅡB型。在拱顶和仰拱局部页岩中,除了具备ⅠAⅡB型特点外,弱层十分发育,并且弱层处常发育光滑剪切面,又依据其弱层产状和隧洞走向关系,其变形力学机制类型为ⅠAⅡBⅢBA和ⅠAⅡBⅢBC型。

表5 软岩隧洞变形机制及破坏特点

类型亚型控制性因素特征性软岩隧洞破坏特点

Ⅰ型ⅠA型

分子吸水机制,晶胞之间可吸收

无定量水分子,吸水能力强

蒙脱石型

围岩暴露后,容易风

化、软化、裂隙化,

因而怕风、怕水、怕

震动;Ⅰ型隧洞底鼓、

挤帮、难支护,其严

重程度从ⅠA、ⅠAB、

ⅠB依次减弱;ⅠC型

则看微隙发育程度ⅠAB型ⅠA&ⅠB决定于混层比伊/蒙混层型

ⅠB型

胶体吸水机制,晶胞之间不允许

进入水分子,粘粒表面形成水的

吸附层

高岭石型

ⅠC型微隙-毛细吸水机制微隙型

Ⅱ型ⅡA型残余构造应力构造应力型

变形破坏与方向有

关,与深度无关ⅡB型自重应力重力型

与方向无关,与深度

有关

ⅡC型地下水水力型仅与地下水有挂ⅡD型工程开挖扰动工程偏应力型

与设计有关,隧洞密

集,岩柱偏小

Ⅲ型ⅢA型断层、断裂带断层型塌方、冒顶ⅢB型微弱夹层弱层型超挖、平顶ⅢC型层理层理型规则锯齿状ⅢD型优势节理节理型不规则锯齿状ⅢE型随机节理随机节理型掉块

6.软岩隧洞稳定性控制

根据对软岩的基本概念、力学属性、分类及其变形力学机制的研究,可以发现软岩隧洞之所以具有大变形、大地压、难支护的特点,是因为软岩隧洞围岩并非具有单一的变形力学机制,而是同时具有多种变形力学机制的“并发症”和“综

合症”-复合型变形机制,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是软岩变形和破坏的根本原因。要想有效地进行隧洞支护,单一地支护方法是难以奏效地,必须采取“对症下药”地复合这种“综合症”、“并发症”特点的联合支护方法。

(一) 软岩隧洞支护关键技术

要对软岩隧洞实施成功支护,须运用三个技术关键:

①正确地确定软岩变形力学机制的复合型。

②有效地将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转化为单一型。

③合理地运用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转化技术。

不同的变形力学机制类型有不同的支护技术对策要点,而且软岩隧洞类型的共性是具有“并发症”和“综合症”的复合型。因此,支护的关键技术对策是有效地把复合型转化为单一型。由于各软岩“并发症”的内在变形力学机制不同,其转化的对策有所不同,对应的转化技术也不同。因此,要做好软岩支护工作,除了正确地确定软岩隧洞变形力学机制类型、有效地转化复合型地变形力学机制之外,要十分注重并合理地运用复合型向单一型转化技术,即与软岩变形过程中每个支护力学措施的支护顺序、时间、效果密切相关,每个环节都将是十分考究,必须适应其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保证支护成功。

(二) 软岩隧洞支护结构特点

软岩隧洞的变形破坏具有自身显著的特点,支护结构只有适合软岩隧洞的变形破坏特征,才能维护软岩隧洞的稳定。许多支护结构在维护软岩隧洞中失败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强度低,而往往是因为它们的柔性太低或不够,在支护过程中不能做到边支边让等,即支护结构不适合软岩隧洞的变形破坏特征。要维护软岩隧洞的稳定,支护结构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1) 强柔性

理论分析表明,在软岩隧洞变形破坏初期,围岩压力随软岩隧洞变形收敛的增加而减小。因此,支护结构应当具有强烈的柔性。这样,在支护过程中,支护结构能允许围岩大幅度收敛以降低支护结构所受的围岩压力。提高支护结构的刚度和强度的思路是行不通的,这是因为软岩隧洞的初期围岩压力太大,在这一阶段阻止围岩进一步变形收敛必然要求支护结构具有大刚度和高强度,导致支护结构的造价太高。因此,这种支护设计思想正是被工程技术人员所摈弃。

(2) 高可缩性

软岩隧洞变形收敛量大,只有软岩隧洞变形收敛量达到一个较大值时,围岩压力才会有明显的降低,降至支护结构能够承受的范围,这就要求支护结构有很高的可缩性。只有支护结构的可缩性很大时,才能保证以较低强度的支护结构即

能维护软岩隧洞的稳定,进而达到降低支护成本的目的。

(3) 边支边让

软岩的力学试验证明,在无围压压缩状态下,软岩表现出较强的弹脆性,软岩破坏以后,强度有很大的降低,而当围压比较大时,软岩的塑性就明显增强,软岩屈服以后,强度降低不明显。这说明,一定的围压能够改善软岩变形破坏过程,使软岩在变形破坏的过程中强度不致有太大的降低。体现在支护结构的设计上,就是要求支护结构在支护过程中自始至终都能给围岩以支撑,提供一定的支撑力,使围岩在变形破坏过程中强度不致有太大的降低,减小作用于支护结构上的围岩压力。

(4) 增阻性

支护结构必须具有增阻性,即具有支护抗力随变形增大而增大的特性,特别是在软岩隧洞变形破坏后期,支护结构的增阻性应更强,支护结构的刚度能够迅速提高,以达到最终完全阻止围岩变形破坏的目的。

(5)有限的可缩性

软岩隧洞在变形过程中,围岩的破坏区不断增大,当围岩破坏区扩展到一定范围时,围岩压力不再随软岩隧洞变形破坏而减小,而是增大。因此,此时支护结构的可缩性也应达到极限,这样支护结构能够及时阻止围岩进一步变形破坏。从保证隧洞断面满足工程使用上的要求角度出发,支护结构也必须具有有限的可缩性。

(6) 合理的结构构造

由于地应力和软岩的力学性质具有因方向而异的特点,软岩隧洞的变形破坏强度也就因方向而异,这往往导致支护结构承受不均的围岩压力,不均的围岩压力在常规支护结构中会产生很大的弯矩。很多构件特别是混凝土构件的抗弯能力很低,在弯矩作用下极易造成破坏,但它们的抗压性能却很好。因此,在设计软岩隧洞支护结构时,使支护结构在不均的围岩压力作用下不会产生很大的弯矩,以充分利用构件抗压性能大大优于抗拉性能的特性。

(7) 施工方便性

软岩隧洞的尺寸一般不大,空间有限,大规模的机械设备难以展开,这就要求支护结构的尺寸、质量必须适当,施工方便,以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施工速度,降低造价。

(8) 经济性

在设计软岩隧洞支护结构时,不但要考虑技术上的可行性,而且要考虑经济上合理,只有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的支护结构才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三) 软岩隧洞支护原则

从理论上阐述软岩隧洞支护原则十分重要,软岩隧洞支护原则可以概括为四条:①“对症下药”原则;②过程原则;③塑性圈原则;④优化原则。

(1) “对症下药”原则

软岩隧洞支护要“对症下药”,没有“包治百病”的支护方法。软岩多种多样,即使宏观地质特点类似的软岩,微观上也千差万别,构成的软岩的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类型亦多种多样。不同的力学变形机制,软岩隧洞的变形和破坏情况不同,对应的支护策略也不同。只有正确地确定软岩的变形力学机制,找出造成软岩隧洞变形破坏的“病因”,才能通过“对症下药”支护措施,达到软岩隧洞支护的稳定。

(2) 过程原则

软岩隧洞支护是一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究其本质原因,软岩隧洞的变形与破坏是具有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的“综合症”和“并发症”,要对软岩隧洞稳定性实行有效控制,必须有一个从“复合型”向“单一型”的转化过程。这一过程的完成是依靠一系列“对症下药”的支护措施来实现的。

(3) 塑性区原则

和硬岩隧洞支护的指导思想不同,软岩隧洞支护必须允许出现塑性圈。硬岩隧洞支护是力求控制塑性区的产生,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地自承能力;软岩隧洞支护是力求有控制地产生一个合理厚度的塑性圈,最大限度地释放围岩应变能。这是由软岩的历史、成岩环境、成分结构及其岩石力学特性所决定的。

对软岩隧洞稳定控制来讲,塑性区的出现具有三个力学效应:

①大幅度地降低应变能;

②减少了切向应力集中程度;

③改善围岩的承载能力。应力集中区向深部便宜,而内部围岩处于三向受力状态,承载能力较强。

塑性区不能任意自由地出现,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控制:

①控制变形速率。变形速率越慢,围岩在保持原有强度的前提下,允许变形量越大,释放的应变能越大;

②控制差异性变形。如围岩地层中软弱夹层的发育有普遍性,软弱夹层等结构面具有差异性变形的特点,必须加以控制,才能出现均匀的塑性圈,使支护承受均匀荷载。

(4) 优化原则

一个优化的软岩隧洞支护,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能充分地释放围岩应变能;②能充分地保护围岩的力学强度;③使支护造价小且工程稳定性好。这个过程目前已可用计算机CAM(自动监控分析)技术来实现。

上述四个原则互为印证,相辅相成,构成了软岩隧洞工程稳定性控制原则。

7.软岩隧洞稳定性控制技术

(一) 刚柔层(RFL)支护技术

(1) 刚柔层(RFL)支护技术及其力学原理

预留刚柔层(Rigid-Flexibal-Layer)支护技术,从力学概念上讲就是利用高应力软岩的特点,在支护体内设置一种刚柔层,使其既具有足够的肉度来适应高应力软岩的大变形,以转化高应力,又在一定的时刻具有足够的刚度来限制高应力软岩的破坏变形,从而使支护既安全又经济的一种方法。

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3所示。开挖隧洞时,首先在隧洞的周边预留一定范围的变形层,并在一定刚度的支护作用下形成刚柔层,然后量测

t时刻以后变形稳定时,去掉柔性刚柔层外侧(隧洞设计尺寸轮廓)的变形,待到

s

层并完成永久支护。

图3 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

(2) 刚柔层(RFL)支护技术特点及适用范围

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是在蒙脱石软岩隧洞应用锚喷支护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于软岩隧道,应用锚喷支护存在三大难点:

①软岩具有容易风化、软化、裂隙化的特点,因而怕风、怕水、怕震动。锚喷支护迎合了这种特点,因而回弹率较高,对蒙脱石型软岩隧洞,回弹率高达50%~60%,而且喷粘困难;

②不适应软岩的大变形。喷层变形能力较小,而软岩隧洞膨胀变形速度快,最终变形量大,喷层往往不能适应而破坏;

③支护刚度不匹配。隧洞围岩的变形能必须释放,因此要求支护体的刚度要与围岩相匹配,方能奏效。支护刚度大了,围岩膨胀能量释放不出来,支护体系就被破坏;支护刚度小了,不能限制围岩产生过量变形。另一方面,岩石一般

多呈层状,喷层的材料不可能成层,因此锚喷支护与围岩刚度很难匹配,支护效果不好。

因此,要成功进行软岩隧洞支护,必须克服上述三大困难,以满足下述条件:

①利用软岩的特点,扬长避短,变短为长;

②支护体系要有足够的肉度,以适应软岩的大变形,同时在一定的时机又具有足够的刚度来限制软岩产生的过量变形;

③支护体的刚度与围岩的刚度要达到基本匹配或完全匹配,以满足释放围岩变形能的需要。

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完全满足了上述条件,在广西那龙煤矿二号井蒙脱石软岩巷道支护中取得了较好的支护效果。

预留刚柔层支护技术特别适用于ⅠA、ⅠAB型软岩或ⅠB、ⅡIC、ⅠABⅡIC型软岩隧洞,特别是对于具有大变形、大地压、难支护的蒙脱石型软岩隧洞的支护,效果尤佳。

(二) 刚隙柔层(RGFL)支护技术

(1) 刚隙柔层(RGFL)支护技术及其力学原理

预留刚隙柔层(Rigid-Gap-Flexible-Layer)支护技术的力学概念是在支护体内设置刚性层和柔性层,在刚性层和柔性层之间预留一定量的间隙,使其能够大幅度地吸收高应力软岩的大变形。这样就形成了所谓的刚隙柔层,它具有充分的柔度和间隙以适应高应力软岩的大变形,同时又在一定的时刻(间隙压密、刚柔层相接时)具有充分的刚度以限制围岩的有害变形,从而使之成为高应力转化最大、围岩强度保护最好的一种支护技术。

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柔性喷层和钢架之间预留一定量的空隙,允许围岩变形释放能量,待柔性喷层与刚架接触时,再喷混凝土永久支护,故其毛断面要大于设计断面。

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4。

图4 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技术的工作原理

(2) 刚隙柔层(RGFL)支护技术的适用范围

预留刚隙柔层支护技术的适用范围:除了ⅠA、部分ⅠAB、ⅠBⅠC、ⅠABⅡIC 型软岩隧洞之外,其他类型基本都可以采用该项技术,对于可用喷上混凝土的软岩隧洞,均可以采用该技术。

(三) 超前锚杆支护技术

在节理发育、破碎岩体的隧洞施工中,超前锚杆支护时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其目的时对开挖面前方的围岩进行预先加固补强,以防止围岩在开挖后坍塌。国内外已有不少应用超前锚杆预支护结构顺利通过松散、破碎带或土砂质地层的成功例证。

超前锚杆与隧洞围岩相互作用,通过借助锚杆下方完整岩体,对锚杆上方的岩体起到向上支承的作用,从而防止上方岩体冒落,对于锚杆群,在推进方向上,由于各锚杆之间的相互作用,各锚杆之间的作用范围相互叠加,在推进方向上形成支承拱,并随隧洞向前推进而随之推进,从而使超前锚杆群形成一个整体,增加了整个超前锚杆群对隧洞围岩的支承能力。选择何种长度、直径的超前锚杆,采用多大的布设角度,要根据隧洞围岩的具体强度以及破碎程度来确定。一般来讲,对于强度比较低、破碎程度较大的岩体,应选择长度较长、直径较大的超前锚杆,同时布设角度也应相对较小,这才能充分与隧洞围岩内部完整岩体相互作用,形成较强的支承能力。

(四) 锚杆与围岩耦合支护技术

锚杆对岩体的加固作用机理比较复杂,主要表现为:①锚杆与岩体粘结在一起,提高了岩体的整体强度,增强了岩体的抗变形能力,加强了岩体的完整性;

②由于锚杆的抗拉作用,当锚杆穿越破碎岩层深入稳定岩层时,对不稳定岩层起着悬吊作用;③对于层状岩体,由于锚杆的作用,对岩层离层的产生有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并增大了岩层间的摩擦力,与锚杆本身的抗剪作用阻止岩层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整个岩层夹紧形成组合梁,提高了岩层的承载能力;④由于锚杆的 作用面,改变了边界岩体的受力状态,使其由一维应力状作用,从而形成了

3

态转化为三维受力状态,提高了岩体的承载能力。

在不同阶段,锚杆与岩体相互作用机理有所不同。在早期阶段,由于隧洞拱顶破坏范围较小,此时锚杆的主要作用是控制拱顶局部岩体的错动和离层失稳的发生;在中期阶段,岩层产生了一定的变形,由于岩石的流变效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岩层强度不断降低,当锚杆深入稳定岩层时,其悬吊作用处于主要地位,同时由于锚杆的径向和切向约束,阻止破坏区岩层扩容、离层及错动;在后期阶段,围岩变形加大,锚杆受力增大,设计合理情况下,只要锚杆不发生破坏,围岩的稳定性仍在锚杆的控制范围内,仍可起悬吊作用,若稳定层上移,使锚杆完

全处于破坏岩层内,则锚杆和破坏岩体仍可形成承载圈,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

(五) 锚网耦合支护技术

锚网和围岩的耦合作用十分重要,多强或过弱的锚网支护,都会引起局部应力集中而造成隧洞破坏。只有当锚网和围岩强度、刚度达到耦合时,变形才能相互协调。达到耦合的标志是围岩应力集中区在协调变形过程中,向低应力区转移和扩散,从而达到最佳支护效果。

(六)锚网-锚索耦合支护技术

锚网-锚索耦合支护技术就是根据位移反分析原理,确定支护系统二次耦合支护的最佳时间(段),在关键部位实施支护体和围岩的再次耦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从而使支护体的支护抗力降到最小。具体实施过程为:隧洞开挖后,首先对围岩施加锚网支护,通过隧洞底部和顶部、侧墙移近量以及锚杆托盘应力的监测,确定支护的最佳时间(段),对隧洞围岩关键部位施加高预应力的锚索,使围岩和支护体达到耦合支护力学状态。其支护的特点是:

①最大限度地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

②最大限度地发挥刚性锚杆的支护能力;

③充分转化了围岩中膨胀性塑性能;

④适时支护,主动促稳而不是被动等稳;

⑤围岩和支护体实现了优化组合,从而使支护系统达到耦合的最佳支护状态。

锚网-锚索耦合支护技术不同于新奥法的二次支护,其二次耦合支护首先在关键部位进行,而不是全断面二次支护。因此锚网-锚索耦合支护技术比新奥法更为合理。锚网-锚索耦合支护成功的关键使关键部位的确定和最佳二次支护时间。

(七) 立体桁架支护技术

针对应力高度集中的隧洞交叉部位,立体桁架支护技术能获得良好的支护效果。立体桁架支护技术的要点和钢架混凝土相互作用原理如图5~图7所示。

对于立体桁架支护技术的优点,关键在于:

①新型立体桁架具有把钢架的抗弯、抗扭的部位通过结构设计转化为抗拉、抗压或抗剪的性能(图5、图6);

②在新支护设计中,必须将骨架和混凝土的刚度设计和耦合匹配(图7);

③软岩隧洞工程设计和常规设计的重要区别,就是在注意强度设计的同时,十分重视刚度设计。

图5 立体桁架设计思路

图6 立体桁架杆件受力示意图图7 钢架混凝土相互作用机理

软岩大变形研究现状

隧道围岩大变形阶段报告 1.概述 深埋隧道通过软岩和断层带时,在高的地应力和富水条件下通常产生大变形。这种隧道围岩变形量大,而且位移速度也很大,一般可以达到数十厘米到数米,如果不支护或支护不当,收敛的最终趋势是隧道将被完全封死,如果发生在永久衬砌构筑以前,往往表现为初期支护严重破裂、扭曲,挤出面侵入限界。这种大变形危害巨大,严重影响施工工期或者线路正常运营,而且整治费用高昂。 在国内外相继出现了大量的隧道围岩大变形工程实例,并且在治理这些问题中取得了很多经验。 日本的岩手隧道,长25.8km,采用新奥法施工。地质条件为凝灰岩及泥岩互层,单轴抗压强度为2~6MPa。施工中净空位移和拱顶沉降都是很大的,上断面的净空位移100~400mm,最大到411mm;下断面的净空位移最大为200mm,拱顶下沉为10~100mm。 日本惠那山隧道,长8.635km,围岩以花岗岩为主,其中断层破碎带较多,局部为粘土,岩体节理发育、破碎,岩石的抗压强度为1.7~3.0MPa,隧道埋深为400~450m,原始地应力为10~11MPa。施工时产生了大变形,在地质最差的地段,拱顶下沉达到930mm,边墙收敛达到1120mm,有600cm2面积的喷射混凝土侵入模筑混凝土净空。最后采用9.0m和13.5m 的长锚杆,并重新喷护20cm厚的钢纤维混凝土后,结构才得以基本稳定。 陶恩隧道长6400m,开挖断面面积90-105m2,位于显著变质的岩带内,如片岩、千枚岩等,主要岩层为绢云母、千枚岩夹绿泥石,抗压强度R=0.4-1.7MPa,洞内无地下水活动,隧道埋深为600-1000m,原始地应力为16.0-27.0 MPa,侧压力系数近似为1.0,围岩强度比为0.05-0.06。陶恩隧道采用台阶法施工,在设计时,由于对在挤压性围岩隧道施工缺乏经验,采用的初期支护参数较小,导致拱顶发生1.2m的位移。而后把锚杆改为6m,并初次采用纵向伸缩缝,缝宽20cm,间隔3m,支撑也是可缩的,并在隧道底部增加了隧底锚杆,喷射混凝土厚度保持25cm不变。上述补强措施对大变形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已完成段,其洞壁已严重侵入二次衬砌净空,只能采取扩挖的办法处理,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此时的净空收敛大约是20-25cm。要再大时,要增打9m以上长度的锚杆。 奥地利阿尔贝格隧道隧道长13980m,开挖断面面积90-103m2,岩石主要为千枚岩、片麻岩,局部为含糜棱岩的片岩、绿泥岩,岩石强度为1.2~1.9 MPa,隧道的埋深平均为350m,最大埋深为740m,原始地应力为13.0 MPa,围岩强度比为0.1~0.2。隧道采用自上而下的分布开挖法,先开挖弧形导坑,施作初期支护,然后再开挖台阶(分左、右两次分别进行),最后检底。由于阿尔贝格隧道是在陶恩隧道之后施工的,该隧道设计时的初期支护就比较强,喷射混凝土厚20~25cm,锚杆长6.0m,同时安设了可缩刚架。但是由于岩层产状不利,锚杆的长度仍不够,施工中支护产生了很大变形,拱顶下沉量达到15~35cm,最大水平收敛达70cm,变形速度达11.5cm/d,后来采取将锚杆的长度增加到9.0~12.0m的办法,才是变形得到了控制,变形速度降为5.0cm/d,变形收敛时间为100~150d。 家竹箐隧道隧道全长4990m。隧道位于盘关向斜东翼,属单斜构造,岩层产状N20°~35°E/18°~30°NW。由于距向斜轴部较远,故皱褶、断层不发育,只在隧道中部煤系地层中发育有一正断层F1,其破碎带宽15~20 m。隧道横穿家竹箐煤田。隧道南段为玄武岩,北段为灰岩,北段为灰岩,中部3890 m为砂、泥岩及为钙质、泥质胶结的砂岩夹泥岩的煤系地层。隧道掘进进入分水岭之下的地层深部后,在接近最大埋深(404m)的煤系地层地段,由于高地应力的作用,锚喷支护相继发生严重变形。在一般地段,拱顶下沉为50-80cm,

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技术问题探讨2005323111356983

12 乌鞘岭隧道软岩大变形防治技术问题探讨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卿三惠黄润秋 摘要我国正在修建中国隧道之冠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隧道中部通过祁连山断褶带内F4~F7断层“挤压构造带”长约8000m的岭脊地段,在深埋高地应力的作用下,施工中于F7活动断层泥砾带及千枚岩夹板岩等软岩地段发生了严重的围岩大变形,最大变形量达1000mm以上,致使强大的初期支护遭受破坏并严重侵入隧道衬砌净空,不得不将初期支护全部或部分折除重做。文章分析了隧道围岩发生大变形原因,指出了隧道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措施,并对乌鞘岭隧道的建设提出了建议,供有关部门决策及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深埋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变形防治措施建议 1 前言[1]~[3] 我国正在修建的乌鞘岭特长铁路隧道全长20050m,位于改建铁路兰(州)新(疆)线打柴沟车站和龙沟车站之间,隧道洞身最大埋深1100m。设计为左、右两个单线隧道,线间距40m。由于工期紧迫,设计采取“长隧短打”措施,增设了13个斜井、一个竖井共14个辅助坑道,均采用复合衬砌,钻爆法施工。该隧道地处祁连山断褶带高地应力区,其中部通过长约8000m的岭脊地段,是一个由主体走向为北北西向展布的F4~F7四条区域性压性大断层构成的“挤压构造带”。在此带中分布的地层为奥陶系安山岩、志留系千枚岩夹板岩、三叠系砂岩夹页岩及薄层煤、加里东期侵入闪长岩及各断层带中的构造碎裂岩、泥砾岩等,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见图1)。在深埋(450~1100m)高地应力(15~33MPa)作用下,围岩压力大,特别是隧道通过F7活动断层泥砾带及千枚岩夹板岩等软弱围岩地段发生了严重的大变形,最大变形量达1000mm以上(见表1),致使初期支护破坏并严重侵入隧道衬砌净空,不得不将初期支护全部或部分拆除重做,工程进度严重受阻。因此,分析隧道围岩大变形原因,探讨研究隧道大变形防治技术,对隧道设计与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2 乌鞘岭隧道工程地质纵图1 乌鞘岭隧道工程地质断面示意图

软岩工程地质特性与研究

随着地下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在城乡建设、水电、交通、矿山、港口以及国防军事等领域都涉及软岩问题,而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实施,大量的交通、能源与水利工程在西部的兴建,地下工程软弱围岩的稳定性和支护方法更已成为地下工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我国天生桥、二滩、小浪底、乌江构皮滩、瀑布沟等大型水电工程中,均存在软弱岩体的流变性及围岩的稳定性问题;许多煤矿开采时间较长,由于资源开采深度的增加,使一些生产矿井软岩巷道大变形、大地压、难支护的工程问题更加突出;在软岩地区修建的桥隧工程中,围岩的稳定性同样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重点和难点,且常常由于围岩地质条件多变,围岩、支护结构失稳事故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 1 软岩的概念及其物理力学特征 1.1 软岩的概念 关于软岩的定义,总括起来,大体上可分为描述性定义、指标化定义和工程定义3类。1984年12月在昆明召开的煤矿矿山压力名词讨论会,将软岩界定为“强度低、孔隙度大、胶结程度差、受构造面切割及风化影响显著或含有大量膨胀性粘土矿物的松、散、软、弱岩层”,并从地质岩体分类的角度指出该类岩石的常见种类多为泥岩、页岩、粉砂岩和泥质矿岩,是天然形成的复杂的地质介质。这是一种典型的描述性定义方式。而到了1990年至1993年间,国际岩石力学学会逐步将软岩明确定义为单轴抗压强度( c)在0.5~25MPa之间的一类岩石。虽然此种包含具体指标的定义方式考虑了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但这种分类仍然属于从地质角度定义软岩的范畴,未考虑施工条件和使用环境的差异,将该定义用于工程实践中会出现一些矛盾。如地下硐室所处深度足够的浅,地应力水平足够的低,则单轴抗压强度小于25MPa的岩石也不会产生软岩的特征,工程实践中,采用比较经济的一般支护技术即可奏效;相反,单轴抗压强度大于25MPa的岩石,当其工程部位所处的深度足够的深、地应力水平足够的高,也可以产生软岩的大变形、大地压和难支护的现象。因此,地质软岩的定义用于工程实践时往往产生歧义。 近些年,工程软岩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它是指在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塑性变形的工程岩体。如果说目前流行的软岩定义强调了软岩的软、弱、松、散等低强度的特点,那么工程软岩的定义不仅重视软岩的强度特性,而且强调软岩所承受的工程力荷载的大小,强调从软岩的强度和工程力荷载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分析、把握软岩的相对性实质。 工程软岩要满足的条件是:

对软岩变形问题的一些肤浅认识

对这几天对软岩变形论文的收集做了些归纳、总结,希望能提供给你们些许方向。由于时间仓促,没有做系统的深入研究,对某些论文中的观点未作验证。 一、国内外工程实例 1、南昆线家竹箐隧道[1] 隧道于1996年建成,全长约4990m,发生大变形段落全长390m,拱顶最大下沉量为160cm,周边最大位移量为240cm,隧底最大隆起量100cm。围岩为煤系地层,以煤、泥岩、砂质泥岩、和钙质细砂岩为主,最大主应力19.62Mpa,最大水平主应力16.09Mpa,最大垂直主应力8.57Mpa。采用8m长锚杆加固围岩等措施整治。 2、兰新二线乌鞘岭隧道 隧道于2005年建成,全长20050m。隧道穿越F4~F7等4条区域性大断层组成的宽大挤压构造带,线路长度为7587m,其中岭脊段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和F7断层泥砾带等软弱围岩发生大变形。岭脊段最大水平收敛达1209mm,最大拱顶下沉367mm,平均累计变形F4、F5、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F7几个区段分别为90mm~120mm、300mm~400mm、200mm~400mm、150mm~550mm。最大变形速率F4、F5、志留系板岩夹千枚岩、F7几个区段分别可达73mm/d、143mm/d、165mm/d、167mm/d。165mm/d;F7断带累计变形150~550mm、最大变形速率167mm/d。最大水平主应力约22Mpa。 3、奥地利的陶恩隧道[1] 隧道于1985年建成,全长6400m,最大位移速度20cm/d,最大变形量120cm,围岩为绿泥石、绢云母千枚岩,地应力16~27Mpa。采用6~9m长锚杆整治。 4、奥地利的阿尔贝格隧道 隧道于1979年建成,全长13980m,最大变形速度11.5 cm/d,最大变形量70cm,围岩为以千枚岩为主,地应力13Mpa。采用9~12m长锚杆整治。 5、日本的惠那山隧道 隧道于1985年建成,全长8635m,边墙最大变形56cm,拱顶最大下沉93cm,围岩为风化花岗岩组成的断层破碎带,地应力为10~11Mpa。采用9m和13.5m的长锚杆整治。 二、软岩大变形机理研究 1、关于大变形定义的讨论 隧道围岩大变形是软岩地质中常见的一种地质灾害。大变形是一种塑性破坏和塑性流动。20世纪初期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形成机制、预测方法、防治措施等诸多方面对大变形进行广泛地研究。然而,迄今为止,国内外学术界对大变形的定义、分级、形成机制、位移控制等问题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 目前工程界和学术界对软岩隧道大变形尚无统一的定义。徐则明从大变形的6个特征对大变形进行了概况描述,何满潮认为软岩的大变形是个塑性大变形,卞国忠从围岩变形量上(变形量>400mm)给大变形做了界定。 2、软岩大变形机理 软岩大变形的成因比较复杂,一般可归为两大类:一是开挖形成应力重分布超过围岩强度而发生塑性化;二是岩石中某些矿物和水反应而发生膨胀。从各个大变形的工程案例上,发生大变形的地段,岩体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如:岩体受区域性构造影响较大,普遍节理很发育,完整性差;岩石的强度和模量较高,同时岩体的强度和模量较低;高地应力环境;隧道内有少量地下水。 ①高地应力对软岩变形的贡献 研究表明,当强度应力比(Rb/σmax)小于0.3~0.5时,即能产生比正常隧道开挖大一倍以

高地应力下硬岩岩爆与软岩大变形专项方案

高地应力下硬岩岩爆与软岩大变形专项方案

八台山隧道高地应力下硬岩岩爆与 软岩大变形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2米。 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CW10合同段位于四川万源堰塘乡布袋溪村,里程为K46+000~K48+640,全长2.640km。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为八台山隧道主洞2480m/0.5座,避难通道2450m/0.5座,1-4*3m 钢筋砼盖板涵一座,路基土石方5115m3。 八台山隧道主洞起止里程K43+205~K48+480,全长5275m,避难通道起止里程YK43+206~YK48+450,全长5244m。属特长隧道。其中主洞K46+000~K46+480段、避难通道起止里程YK46+000~YK48+450,位于CW10合同段内,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2、地形地貌 八台山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干坝子河村、出口位于四川万源堰塘乡布袋溪村。 隧道穿越的八台山,受地质构造控制,山脊由东向西横亘,山脊两侧为面积较小的山湾。形成山丘、山脊与沟谷相间形态,以山丘为中心形成向四周发育的“爪”状山沟;隧道轴线地面最高点位于洞身段K44+610的山脊顶部,标高为1797.74m,一般地面标高740.0~1596.2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的溪沟底部,标高731.50m左右,相

对高差856.2m.隧道区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单元区。 3、工程地质 八台山隧道地质复杂,裂隙倾角大,多为陡倾裂隙,节理面较平直,呈微张~张开状,宽1-50㎜不等,裂隙面附褐色铁质膜,局部为泥质充填。由洞口向洞身地质条件依次为: (1)出口段位于一斜坡上,地表覆盖有第四系崩坡积块石土,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的盐溶角砾岩。角砾状结构、岩溶发育。 (2)本隧道洞身段主要为III~V级围岩,构成III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呈中厚层状。跨度5米,跨度5~10米,可稳定数月,可发生局部块状位移及小~中塌方;构成IV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大冶组、栖霞组灰岩为主,呈薄~中厚层状。一般无自稳能力,数日~数月内可发生松动变形及小塌方,进而发展为中~大塌方,有明显的塑性流动变形和挤压破坏;构成V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页岩、炭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呈薄~中厚层状。岩体受地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较重,裂隙较发育,呈碎、裂状,松散结构,易坍塌,围岩无自稳能力,跨度5米或更小时,可稳定数日。 (3)不良地质: ①岩溶 八台山隧道主洞K46+560~K47+990段、避难通道K46+560~ K47+990段为富水地段且岩溶特别发育,极易发生突水、突泥情况。 ②煤层、煤线与瓦斯 隧道穿越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含煤地层,该区域煤层厚0.3~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 软岩大变形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就作为世界性难题被提了出来,在地下工程的建设过程中,软岩问题一直是困扰工程建设和运营的重大难题之一。特别是“九五”期间,我国10个能源建设基地有8个都相继出现了软岩问题,造成多对矿井的停产建设。每年有大量的隧洞在软弱围岩中开挖,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软岩问题愈趋严重,直接影响着工程安全以及人身安全。随着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强, 软岩隧洞系指塑性大变形工程岩体有关的岩体工程,而工程软岩是指在工程力作用下能产生显著塑性变形的工程岩体。工程软岩的定义不仅重视软岩的强度特征,而且强调软岩所承受的工程力荷载的大小,强调从软岩的强度和工程力荷载的对立统一关系中分析、把握软岩的相对性实质。 1.软岩大变形破坏特征 软岩隧洞的大变形破坏特征不仅受围岩的力学性质影响,而且受隧洞所处的地应力环境和工程因素控制。我国许多煤矿在采深不大的情况下,坑道的变形破坏并不强烈,常规支护即可维护隧洞稳定。加大采深后,这些煤矿坑道额稳定性降低,变形破坏趋于强烈,常规支护难以维护坑道稳定,因此,软岩隧洞的变形破坏特征受多种因素控制。一般来说,软岩隧洞的破坏具有以下特征: (1) 变形破坏方式多 除一般隧洞中常见的变形破坏方式拱顶下沉、坍塌外,还有片帮和底鼓、底围隆破,隧洞表现出强烈的整体收敛和破坏。变形破坏表现的形式既有结构面控制,又有应力控制型,尤以应力控制型为主。 (2) 变形量大 拱顶下沉大于10cm,有的高达50cm,两帮挤入在20~80cm之间,底鼓非常强烈,在常规无仰拱支护的情况下,强烈的底鼓往往将整个隧洞封闭。 (3) 变形速度高 软岩隧洞初期收敛速度可以达到3cm/d,即使施作了常规锚喷支护以后,软岩隧洞的收敛速度依然很高,可达2cm/d,而且其变形收敛速度降低缓慢,因此,在不长的时间内其变形收敛就很大,多则一年,少则几个月就将隧洞封闭。 (4) 持续时间长 由于软岩具有强烈的流变性和低强度,因此,软岩隧洞开挖以后,围岩的应力重分布持续时间很长,软岩隧洞变形破坏持续很长时间,往往长达1~2年。 (5) 因位置而异

高地应力下硬岩岩爆与软岩大变形专项方案

八台山隧道高地应力下硬岩岩爆与 软岩大变形专项方案 一、工程概况 1、概况 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工程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为12米。 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CW10合同段位于四川万源堰塘乡布袋溪村,里程为K46+000~K48+640,全长2.640km。本合同段主要工程内容为八台山隧道主洞2480m/0.5座,避难通道2450m/0.5座,1-4*3m 钢筋砼盖板涵一座,路基土石方5115m3。 八台山隧道主洞起止里程K43+205~K48+480,全长5275m,避难通道起止里程YK43+206~YK48+450,全长5244m。属特长隧道。其中主洞K46+000~K46+480段、避难通道起止里程YK46+000~YK48+450,位于CW10合同段内,是本合同段的控制性工程。 2、地形地貌 八台山隧道进口位于重庆市城口县双河乡干坝子河村、出口位于四川万源堰塘乡布袋溪村。 隧道穿越的八台山,受地质构造控制,山脊由东向西横亘,山脊两侧为面积较小的山湾。形成山丘、山脊与沟谷相间形态,以山丘为中心形成向四周发育的“爪”状山沟;隧道轴线地面最高点位于洞身段K44+610的山脊顶部,标高为1797.74m,一般地面标高740.0~1596.2m,最低点位于隧道进口的溪沟底部,标高731.50m左右,相

对高差856.2m.隧道区地貌形态为构造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单元区。 3、工程地质 八台山隧道地质复杂,裂隙倾角大,多为陡倾裂隙,节理面较平直,呈微张~张开状,宽1-50㎜不等,裂隙面附褐色铁质膜,局部为泥质充填。由洞口向洞身地质条件依次为: (1)出口段位于一斜坡上,地表覆盖有第四系崩坡积块石土,基岩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的盐溶角砾岩。角砾状结构、岩溶发育。 (2)本隧道洞身段主要为III~V级围岩,构成III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灰岩为主,呈中厚层状。跨度5米,跨度5~10米,可稳定数月,可发生局部块状位移及小~中塌方;构成IV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大冶组、栖霞组灰岩为主,呈薄~中厚层状。一般无自稳能力,数日~数月内可发生松动变形及小塌方,进而发展为中~大塌方,有明显的塑性流动变形和挤压破坏;构成V级围岩的地层岩性以页岩、炭质页岩、泥质粉砂岩为主,呈薄~中厚层状。岩体受地质构造及风化作用影响较重,裂隙较发育,呈碎、裂状,松散结构,易坍塌,围岩无自稳能力,跨度5米或更小时,可稳定数日。 (3)不良地质: ①岩溶 八台山隧道主洞K46+560~K47+990段、避难通道K46+560~ K47+990段为富水地段且岩溶特别发育,极易发生突水、突泥情况。 ②煤层、煤线与瓦斯 隧道穿越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含煤地层,该区域煤层厚0.3~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

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隧道施工技术 中铁十四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石贞峰 摘要:堡镇隧道为宜万铁路第二长隧、七大控制工程之一,也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堡镇隧道围岩属于高地应力软岩,在施工中发生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结合 软岩的岩性分析情况,采用科研引导、稳扎稳打的方针,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在施工过程中探索、研究出了控制软岩大变形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堡镇隧道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施工技术 1 工程概况 堡镇隧道左线全长11565m,右线全长11599m,线间距30m, 右线初期设计为平导,作为左线辅助施工通道,后期再将平导扩挖形成右线隧道。是宜万铁路第二长隧、七大控制工程之一,也是全线唯一的高地应力软岩长隧。十四局承担左线进口段5641m、右线进口段5622m的施工任务。 隧道穿越岩层主要为粉砂质页岩、泥质页岩,呈灰黑色,多软弱泥质夹层带,白色云母夹层,强度极低。大部分页岩呈薄层状,层厚3~10cm,分层清晰,产状扭曲,挤压现象明显,岩体破碎,强度很低,手捏呈粉末状,遇水膨胀;顺层发育,有光滑顺层面,层间多夹软泥质夹层,节理、层理发育、切割严重,围岩整体性很差,隧道左边拱存在顺层软弱面,右侧边墙有楔形掉块,爆破后滑坍、掉块严重。根据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该区属高应力区,产生大的位移和变形。洞内初期支护局部开裂,顺层坍塌,节理发育,软岩变形等,凡专家预测的复杂地质均已出现。在施工中发生多次高地应力作用下较大变形中,仅8#横通道处拱顶沉降最大就达15cm,收敛32.5cm,超过预留变形量,并侵入二次衬砌。 2 施工方案 针对高地应力软岩大变形的特点,我们制定了“超前支护、初支加强、合理变形、先放后抗、先柔后刚、刚柔并济、及时封闭、底部加强、改善结构、地质预报”的整治原则和总体方案,配合平导超前等辅助方案较好的解决了此项难题。 2.1 总体方案介绍 (1)采用超前小导管支护,开挖后及时封闭围岩;加强初期支护的刚度,采用型钢拱架封闭成环;为达到稳固围岩的目的,系统锚杆采用中空注浆锚杆加固地层,锚杆长度应稍大于塑性区的厚度。 (2)加大预留变形量。为了防止喷层变形后侵入二次衬砌的净空,开挖时即加大预留变形量,另外采取了不均衡预留变形量技术。 (3)施工支护采用“先柔后刚,先放后抗、刚柔并济”原则,使初期支护能适应大变形的特点。 (4)及时封闭仰拱、特别是仰拱初支,是减小变形、提高围岩稳定性的措施之一;另外加大仰拱厚度,增大仰拱曲率,也有利于改善受力状况。 (5)改善隧道结构形状,加大边墙曲率,根据围岩实际和监控量测数据,采用受力结构最为合理的“鸭蛋”型断面;改善结构另一措施是提高二次衬砌的刚度,即加大二次衬砌厚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摘要:本文对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软岩地区常见的支护 设计和软岩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解决当前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以期 为软岩区隧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处置措施 0 引言 由隧道大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屡见不鲜,困扰着软岩区隧道的建设。首例出 现软岩大变形的隧道是1906年建成的新普伦隧道(全长19.8Km),比较有代表 性的是奥地利陶恩隧道,施工期间产生50~120cm的变形,日最大变形量达到 20cm。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乌鞘岭隧道,拱顶沉降达到105cm,周边收敛达到103cm,而凉风垭隧道的周边收敛值达到197.25cm,此类的地质问题还有许多, 软岩隧道不仅延长建设的周期,而且还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软岩隧道的支护理 论有多种,20世纪初由Haim、Rankine等提出的古典压力理论,以及在之后提出 的塌落拱理论,这也是新奥法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隧道围岩具有自稳能力, L.V.Rabcewicz提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即新奥法),其后还有应变控制理论、能量支护理论、轴变论、软岩工程力学支护理论等。近年来结合数值模拟技术, 可以对隧道变形进行初步的了解,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在施工技术、监测手段上 也取得较大的发展,复合式衬砌、超前支护等应用于隧道工程中,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用于隧道变形和应力监测[1]。 1 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 1.1 软岩大变形的工程定义 目前对于围岩大变形尚未有明确的定性和定量判断依据,只是根据地质条件,以某一角度进行判断,而在实际的工程中,软岩大变形并未列入规范中。软岩区 隧道产生大变形与地质条件、时间、隧道的尺寸规模、埋深等有着密切关系,根 据以上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软岩大变形给出如下定义:软弱围岩在水(包括地下 水和地表渗水)的作用下,采取常规的支护设计,围岩产生塑性变形,且无法有 效控制,其变形量已经超过预留变形量或者规范的允许值,或者具有这种趋势, 当二衬施工工后一段时间内,变形仍不稳定,且导致衬砌结构开裂的现象称为软 岩大变形。 1.2软岩大变形机理 围岩产生大变形破坏取决于岩性,即岩体的性质、构造与结构,其次是围岩 的地质环境,即地应力、地下水分布等,与支护参数也有较大的联系。围岩大变 形发展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⑴软岩流塑 隧道的开挖会改变围岩的应力状态,围岩的应力状态随开挖而调整,在此过 程中岩体中闭合的结构面会不断的张开,产生滑移,岩体进一步破碎,此时地下 水进入张开的结构面,进一步弱化岩体的强度,导致岩体呈流塑状态而产生较大 的周边收敛。 ⑵板梁弯曲 对于呈薄层状的围岩,在开挖后,其顶板变形呈弯曲状态,这一现象在高地 应力地区更为明显。隧道的法向应力降低而切向应力增加,层状的岩体发生横向 或者纵向挠曲,引起顶板和地板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引起顶板下沉和底板的隆起, 侧墙在侧向应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收敛。

软岩隧道工程问题分析

软岩隧道工程问题分析 1概述 随着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隧道工程将会在地形、地貌及地质背景复杂的西部山区修建。隧道在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软弱围岩、高地应力围岩、断层破碎带等复杂的地质状况。通常意义上,穿越这些地区的隧道统称为软岩隧道。软岩隧道开挖易造成围岩大变形,控制围岩变形也是软岩隧道开挖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穿越软弱地层的大跨度隧道而言,如果支护不强或支护不及时,将会发生塌方冒顶或二次衬砌严重开裂现象,将会给工程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威胁。通常来说,隧道围岩大变形指在高地应力软弱围岩条件下,围岩发生沉降破坏并最终导致隧道围岩失稳的现象。其实质是围岩产生剪应力使得岩体彼此错动、断裂破坏,也就是说使围岩的自稳能力丧失,产生塑性变形,进而迫使围岩向开挖洞室方向挤压,产生大变形的现象。对于大变形的界定,铁二院考虑了预留变形量的影响,认为单线隧道适当的预留变形量一般不大于150mm,双线隧道一般则不大于300mm,正常的变形量上限取上述值的0.8倍,在支护位移上,若单线隧道大于130mm,双线隧道大于250mm,就认定为发生了大变形。近年来,随着深埋特长隧道建设的日益增多,国内外对软弱围岩隧道大变形

的变形机理、变形特征、控制措施、施工工法及支护时机等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大跨软岩隧道存在的问题 由于地层地质的复杂性,大跨软岩隧道工程仍然面临着以下几个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1)对围岩变形的判断与控制。对于软岩隧道围岩变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a.从理论方面对变形机理进行研究;b.选择合理的施工工法对围岩变形进行控制;c.运用有限元或其他数值模拟的手段对围岩的变形量和变形趋势进行预测。从众多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中不难发现,对于围岩变形的机理多是采用连续性介质理论进行分析,而实际工程中的围岩是非连续的,它是岩块和结构面在三维空间的一种非定向关系。尤其是对于地质状况比较复杂的软弱围岩,都是由多种物理成分组成的,且各物理成分的大小、多少及分布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但是,在实际的研究和应用中,例如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软岩隧道围岩变形进行分析时,又必须运用岩体的本构关系,这本身就是存在问题的,更不要说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了。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数值模拟都没有办法对围岩的变形量进行准确的判断。这将引起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采取控制变形措施时,通常采用的是依据相似工程经验制定施工方案,并没有针对不同的变形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因此变形控制措施也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另外,隧道施工中变形可以达到1.0m甚至更大,软弱围岩变形本质上属于大变形问题,然而岩体力学中使用的弹塑性变形理论虽然对材料的非线性进行了考虑,但

软岩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第一章软岩的地质特征及其研究现状与发展方向 软岩,虽然这个名词在工程界已为人们所熟知,但实际上人们对软岩的概念还是模糊的,怎样才算软?软岩的定义又是什么?在本章中将尽可能给出明确的说明。 软岩在世界上分布非常广泛,泥岩与页岩就占地球表面所有岩石的50%左右。它与工程建设息息相关,特别是对大坝、遂洞、边坡的稳定性起控制作用,如丹江口、葛洲坝、铜街子、小浪底、恒仁、、上犹江、朱庄等大型水电工程坝基都存在软岩类的软弱夹层,其中葛洲坝工程是一个典型,坝基下埋藏产状近水平的软弱夹层有50多层,为探明软弱夹层成因类型和分布规律,采用小口径钻孔、大口径钻孔、平洞、探井、钻孔彩色电视与地球物理勘探以及现场地应力测量等方法;达开水库输水隧道软岩引起的坍方占坍方量的70%;四川中江县马鞍山遂洞粘土岩膨胀导致变形与垮坍;贵州各地区边坡滑动灾害中由软弱层引起约占60%。在世界沙上有关水工建筑物事故的统计中,由于软岩的存在而引发的,可以举出如下一些较突出的实例:美国圣佛兰西斯坝,因粘土胶结的沙砾岩被水浸润软化而引起滑动;美国俄亥河26号坝,沿坝基下5cm厚的页岩层发生滑动;美国奥斯丁重力圬工坝,沿石灰岩内的页岩夹层而滑动;法国布泽坝,沿坝基龟裂的红色砂岩上的粘土层发生滑动;印度的堤格拉坝,在砂页岩互层中发生滑动等等。因此,探讨软岩的成因类型与空间展布规律、物质成分与结构特征、软岩与围岩的接触形态、地质时代与强度的关系都是研究软岩特殊工程性质和优化工程治理的致关重要问题。 软岩的分类及特征是作为工程环境和对象的软岩发挥工程功能的物理基础,为此,本章将对其作较详细的叙述。 一、软岩分类 软岩的分类是当前国际力学与基础工程界、岩石力学与工程地质界所关注的问题;许多研究者认为,软岩是介于松散介质和坚硬岩石之间的岩类。它可以来源于松散介质沉积作用,成岩作用向坚硬岩石过渡的岩类,也可以来源于坚硬岩经构造作用或风化作用向松散介质转化的岩类。例如蓄厚增提出图1-1的软岩形成基本模式。因此,广义的软岩应该包括原生软岩、风化软岩、断层破碎软岩,而膨胀是作为软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岩按强度分类 从力学方面考虑,软岩是具有变形大、强度低,赋予环境效应和时间效应强烈的岩体。目前,岩体分类按照建筑物的不同种类,如大坝、遂洞、边坡工程等有各种方法。岩体分类需要考虑岩体的强度、变形特征、透水性、稳定性等,但工程种类不同,考虑的因素是有区别的。这里将岩石按强度标准划分列于表1-1。此外,为了与国外的分类标准对比,在表1-2和1-3中给出了日本两个坝址软岩分级的实例。 2.软岩的成因类型 软岩从成因方面考虑可分为原生类型和次生类型,后者还可划分为风化软岩与断裂破碎软岩。 (1)岩,主要是指沉积岩。它是由松散堆积物在温度不高和压力不大的条件下形成的,是地壳表面分布最广的一种层状岩石,粘土基质含量高,

基于让压原理的支护技术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让压原理的支护技术在软岩大变形隧道中的应用探讨 摘要:随着隧道工程向长、大、深埋方向发展及向西部高烈度震区的穿越,高地应力及震区环境下的软岩大变形灾害问题日益凸显,如何有效应对上述灾害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难题之一。文章通过对当前软岩隧道变形特征及处治措施的分析入手,剖析了当前当前软岩支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让压原理的软岩大变形支护设计理论与方法,并据此建立了新型的让压支护体系。从让压支护体系中让压锚杆的基本作用机理出发,对让压支护系统的各组成构件、关键技术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让压支护技术的下一步研究方向。 关键词:软岩隧道,让压;大变形;支护体系 Discussion on Application of Yielding Supporting Technology for Large-Deformation in Soft Rock Tunnel WANG B2,WU Dexing3 XUJinqiang1 (1. Pumped storage engineering center of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14; https://www.360docs.net/doc/5818076666.html,boratory of Transportation Tunne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610031;3. Zhejiang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ommunications Planning, Design & Research,Hangzhou, 310006) Abstract: As the tunnel to be longer and deeper , crossed the high intensity earthquake zone in the west, the large deformation of soft rock in high geostress and earthquake zone is increasingly prominent. How to effectively cope with these disasters is one of the problems urgently to be solved . Analysis on the deform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ing measures of soft rock tunnel, point out the current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oft rock supporting system, then proposed the design theory and method of large deformation in soft rock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yielding support, and established a new type of yielding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he yielding bolt’s mechanism in yielding support system, deeply discussions about the various components and key technologies of the yielding support system, and so on, then put forward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 of yielding support technology . Key words:soft rock tunnel ;yielding support ; large deformation; supporting system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西部山区,分布有大范围的软岩地层,其中千枚岩的分布极为广泛,如兰新铁路线上的乌鞘岭隧道[1]、在建兰渝铁路线上的木寨岭隧道[2]、纸坊隧道;四川省境内318线上的鹧鸪山隧道[3]及5.12强震区内在建的广(元)甘(肃)、汶(川)马(尔康)等多条高速公路隧道等[4]。 该类岩体具有强度低、性状差、遇水易软化等特点,加之近年来随着隧道向长、大、深埋方向的发展,穿越高地应力、高烈度区软岩隧道建设过程中大变形灾害问题凸显,严重危及了隧道施工及运营安全。 根据对已有大量软岩隧道的现场监测资料分析表明[5]:该类隧道施工过程中,因围岩自承载能力弱,自稳时间短,导致开挖后应力调整阶段围岩变形速度快、变形量大,且应力调整阶段完成后,在应力相对稳定状态下围岩蠕变变形量较大,故积累的总变形量也较大,一般均大于200mm,有的可达500mm,甚至在1000mm以上;而处于高烈度区的软岩隧道除受隧道开挖后应力的调整影响外,施工中的爆破振动及地震或后期余震的动力影响也将可能进一步加大围岩-支护的变形量进而诱发风险,典型的案例如穿越5.12核心断裂带的广甘路杜家山隧道[6],在余震作用下软岩变形突然增大进而诱发了新的塌方(图1)。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及处置措施 发表时间:2019-06-19T11:03:32.70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作者:朱科[导读] 摘要:本文对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软岩地区常见的支护设计和软岩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解决当前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以期为软岩区隧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 610041摘要:本文对软岩隧道大变形机理进行分析,详细介绍了软岩地区常见的支护设计和软岩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措施,以解决当前施工阶段出现的问题,以期为软岩区隧道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关键词:软岩隧道;大变形;成因分析;处置措施 0 引言 由隧道大变形引起的地质灾害屡见不鲜,困扰着软岩区隧道的建设。首例出现软岩大变形的隧道是1906年建成的新普伦隧道(全长19.8Km),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奥地利陶恩隧道,施工期间产生50~120cm的变形,日最大变形量达到20cm。国内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乌鞘岭隧道,拱顶沉降达到105cm,周边收敛达到103cm,而凉风垭隧道的周边收敛值达到197.25cm,此类的地质问题还有许多,软岩隧道不仅延长建设的周期,而且还会大幅增加工程造价。软岩隧道的支护理论有多种,20世纪初由Haim、Rankine等提出的古典压力理论,以及在之后提 出的塌落拱理论,这也是新奥法的理论基础,其核心是隧道围岩具有自稳能力,L.V.Rabcewicz提出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即新奥法),其后还有应变控制理论、能量支护理论、轴变论、软岩工程力学支护理论等。近年来结合数值模拟技术,可以对隧道变形进行初步的了解,提高设计的准确性,在施工技术、监测手段上也取得较大的发展,复合式衬砌、超前支护等应用于隧道工程中,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监测设备用于隧道变形和应力监测[1]。 1 隧道围岩大变形机理 1.1 软岩大变形的工程定义目前对于围岩大变形尚未有明确的定性和定量判断依据,只是根据地质条件,以某一角度进行判断,而在实际的工程中,软岩大变形并未列入规范中。软岩区隧道产生大变形与地质条件、时间、隧道的尺寸规模、埋深等有着密切关系,根据以上的影响因素,本文对软岩大变形给出如下定义:软弱围岩在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渗水)的作用下,采取常规的支护设计,围岩产生塑性变形,且无法有效控制,其变形量已经超过预留变形量或者规范的允许值,或者具有这种趋势,当二衬施工工后一段时间内,变形仍不稳定,且导致衬砌结构开裂的现象称为软岩大变形。 1.2软岩大变形机理围岩产生大变形破坏取决于岩性,即岩体的性质、构造与结构,其次是围岩的地质环境,即地应力、地下水分布等,与支护参数也有较大的联系。围岩大变形发展机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⑴软岩流塑 隧道的开挖会改变围岩的应力状态,围岩的应力状态随开挖而调整,在此过程中岩体中闭合的结构面会不断的张开,产生滑移,岩体进一步破碎,此时地下水进入张开的结构面,进一步弱化岩体的强度,导致岩体呈流塑状态而产生较大的周边收敛。 ⑵板梁弯曲 对于呈薄层状的围岩,在开挖后,其顶板变形呈弯曲状态,这一现象在高地应力地区更为明显。隧道的法向应力降低而切向应力增加,层状的岩体发生横向或者纵向挠曲,引起顶板和地板在垂直应力作用下引起顶板下沉和底板的隆起,侧墙在侧向应力作用下产生较大的收敛。 ⑶结构性流变结构性流变典型的例子就是金川矿地下巷道大变形,这一问题在高地应力地区较为明显,隧道开挖后的数月乃至数年内,围岩的变形随着时间的增长而增长,呈现出显著的时间效应,这就是结构性流变。 ⑷松脱 松脱分为差异性松脱和累进松脱扩展,差异性松脱的代表性工程是位于四川的扯羊隧道,特点是地应力已经释放,围岩呈松散破碎状,变形发展较快,延伸至地表,累进松脱的代表隧道是木寨岭隧道,围岩经过浅表生改造作用,岩体破碎,但是地应力尚未完全释放,呈现松动圈累进扩展的特点。 2 软岩隧道支护设计 2.1软岩变形特点软岩的结构较为疏松、重度小、大孔隙率,弱胶结,节理裂隙发育、易膨胀等特点,软岩隧道开挖后的形变压力与支护设计是软岩工程的重要研究内容,根据对软岩隧道的监测结果,发现隧道在开挖后,围岩呈现出以下规律:围岩的变形与压力呈现出显著的阶段性、空间性;隧道的开挖面的压力分布规律与埋深有关,埋深越大压力越均匀;且易形成松动圈[2]。 2.2 支护结构作用机理软岩隧道的支护设计可以分为锚杆支护、挂网支护、喷混支护、注浆支护、钢架支护、混凝土二次衬砌支护等。 ⑴锚杆支护作用机理软岩区,锚杆结构是利用围岩自身的强度来完成支护,其主要的作用有:悬吊作用,即锚杆将松散即将掉落的岩块通过锚杆穿过塑性变形区悬吊在深层稳定而完整的岩体上;组合梁作用,对于层状岩体,锚杆可以将多层岩体连接,通过约束变形提高层间的摩阻力,形成组合梁结构;而加固作用则是将松散的岩体在浆液的作用下,连接挤压在一起,以提高围岩的强度。锚杆的长度应根据塑性区宽度确定,最短长度为1.5倍塑性区宽度[3][4]。 ⑵喷混作用机理喷混支护与围岩紧贴,可以一定程度上恢复围岩三维受力的状态,阻止其自由变形;混凝土填充节理裂隙,充填表面凹坑,增强围岩的咬合作用,提高围岩的强度;混凝土覆盖在围岩表面,可以起到防风化和止水的作用。 ⑶注浆作用机理

围岩大变形定义

关于软岩大变形,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和明确的定义。Karl Terzaghi(1946)最早对隧道围岩大变形进行描述和定义,他指出:“挤压变形岩石是指含有相当数量黏土矿物的岩石”,变形行为会以“不容易察觉的体积增加缓慢地侵入隧道净空,挤压变形的先决条件是岩石中高含量的具有膨胀性细微或亚微云母矿物和黏土矿物”。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于1995 年成立了专业委员会研究岩石挤压变形问题,提出挤压变形的定义“挤压变形是一种与时间相关的变形行为,通常发生在地下空间开挖面周边,一般由于极限剪切应力失稳而导致的蠕变所造成,这种变形可能会在开挖期间停止,也有可能持续非常长的时间”。 仔细分析这两种经典定义,太沙基实际上讨论了地质软岩的概念,定义强调岩石成分的特殊性,对力学机制没有涉及。而国际岩石力学学会的定义则强调大变形是与时间有关的变形行为,产生原因是由于极限剪切应力失稳。实际上,上述定义只强调了一个现象的两个方面,均有一定缺陷。陈宗基等(1983)认为,围岩收敛变形机制应包括塑性楔体、流动变形、围岩膨胀、扩容、挠曲五个方面,与前述定义有重叠之处;翁汉民等(1999)认为不能从变形量的大小定义大变形,具有显著变形是大变形问题的外在表现,其本质是由剪应力产生的岩体剪切变形发生错动、断裂分离破坏,岩体向地下空间方向产生挤压变形来定义大变形;何满潮等(2002)基于地下空间大变形现象将软岩分为膨胀型软岩、高应力软岩、节理化软岩、复合型软岩四类;李天斌等(2005)基于产生围岩大变形的地质环境及力学机制,将其定义为:隧道及地下工程中,由软弱岩体构成的围岩,在高或相对高地应力、地下水或自身膨胀性的作用下,其自承能力丧失或部分丧失,产生具有累进性和明显时间效应的塑性变形且变形得不到有效约束的现象,它既区别于岩爆运动脆性破坏,又区别于围岩松动圈中受限于一定结构面控制的坍塌、滑动等破坏;赵旭峰(2007)提出挤压现象是一种在隧道开挖中与时间有关的大变形,与岩体的时效力学行为紧密相关,表现为在工程扰动力作用下,当岩体所承受的剪应力超过某极限值时,所发生的随时间发展的显著粘弹塑性变形;上述对大变形的定义均较好地概况了前述两种经典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