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

1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

2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

3研究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

4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

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容。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改革阶段(20C70S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

1

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2

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在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主流是:国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从而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高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实现。

3指一种文明的理性的以人为本的体育观念。人文的思想和人权的思想是一样的不应是资产阶级专利品而是人类的公共财富;人文思想的核心是一切是为了人的“人本“思想。

4

体育人文社会科学,它的应用往往影响体育发展方向;体育生物科学;体育行为科学。科学体育观主要体现在:体育科学基础、科学体系的认知、体育决策体育实施过程的科学化。

系;体育与体育的相关运作要素间的;体育及其在要素与外在各种社会要素或系统间的;现代国际体育在系统或要素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体育的基本方法:广义体育方法是多层的,至少分三层:一是体现一定宏观指导原则或战略思想的体育方针政策重大体育举措或重要体育计划等二是实现体育目的所采用的基本途径和手段三是运动技术和体育工作中的具体操作方法,第一层反映体育的个性特征,二层体现体育共性原理。

一、古代(1古希腊的[无明确而完整的“体育概念”在文献中涉及体育容的记述随处可见,生活重要,但最基本术语不过几个。竞技产生于原始社会末,公元前10C广泛使用。体操产生在前6-前5C。古希腊的体操同今天体育在概念上是很接近的]2古中国[绚丽多姿,有别欧洲,各体育活动间缺乏在的社会联系未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有机统一体或理论与方法的体系,未出现一个可概括体育活动的概念或术语,概念更突出精神的方面。]

二、近代体育概念(1近代欧美国家[异族统治,罗马帝国中世纪的黑暗,体育远不如古希腊繁盛,文艺复兴时才重放异彩。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确立,近代体育也随近代体育的确立而发展,体育术语产生,德国社会体育先驱先生对体育术语进行系统整理。体育一词最早出现在法国。最早从教育角度提出。继教育学上的体育概念产生后欧洲出现fhysical culture一词,广义体育概念。18C中叶后欧出现多种体育概念,每一个都标志体育实践和理论向前发展,几个同类概念有长期并存和昏庸的历史。1919年美教育界展开关于体育目标的广泛讨论。体操与体育划清界限]2近代中国[西方输入后,中国使用的体育概念有:体操;体育。A关于体操一词的传入和使用:洋务运动后期传入,新式学堂最早设置体操科实际就是体育课。戊戌变法时体操普遍使用,清末近代教育制度在中国确立体操作为必修课;关于体育一词的传入和使用:直接来源日本,戊戌变法时引进的。]

现代体育概念问题:

一,关于“体育”概念的困惑与争议(几乎没人没听过体育词语,当今世界最普遍最宏大持久的社会现象之一。然而明白本质或涵又是一回事。理解仁者见仁。1982年7月“体育理论学术专题讨论会”就其概念讨论。概念不统一从事体育科研工作文件困惑。)

二“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1国际根源:体操体育运动身体练习在西欧未规。1916柏林第一次国际体育工作会议确定体育运动术语四原则是符合体育运动的本质;语言表达准确;能为一般人理解;语言要简洁。但概念术语规目标未实现。原有的体育概念不能反映丰富的实践。国际上也存在一定混乱取得了成绩但为达理想。2翻译上的根源:几个含义并不完全同的词语在近现代汉语中翻译成“体育”,不规翻译造成概念术语混乱。3认识上根源:竞技体育是否属于体育?反映了人们对体育认识的差异。从世界围看体育概念是近现代体育实践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现在不能完全反映现代体育的基本实践。)

概念之争认识根源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了解)体育的共同特征:

1从人与自然与社会之间关系看,不过是人们为适应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而自觉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

2从主体与客观动机与效果关系看,体育的主体与客体动机与效果都统一于人的自身。

3从容和形式看体育的基本容和基本形式都统一于称做身体练习的人的自身运动。

生产劳动与体育运动的相似和不同之处:

相似:1主体都是人;2都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社会行为;3都是人的实践活动;4都会使人的身心发生变化。

不同:1前者客体是大自然后者是人的自身的自然自我身心;2前者目的效果是生产产品后者改善身心;3前者维系生存的实践活动,后者优化强化自身特殊实践。

体育的本质:身体锻炼或自身自然不是不是劳动本质。有目的有计划地改变人的身心状态使之适应自然和社会是一切形式的体育运动的本质所在。

体育与艺术:艺术活动的某些形式本质“服从”艺术活动的规律—都是通过形体语言去展示或表演某种预定的情节或程式,从而表现一定的思想感情和人的指挥。是与体育根本的不同。某些体育运动也有表演功能但只能表现体育和艺术的结合。

体育整体观怎样提出的:传统中医理论体系整体观应用的典。子兵法整体思想。黑格尔《哲学全书》。系统论原理的整体观。80年代中三论研究包括体育的学术研究,提出。

体育整体观提出意义:

1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财力有限发展不平衡,处理好整体局部,有助于解决体育中的

矛盾。

2国情。管理体制是举国体制,整体观有助于发挥体制优势。

3可促进体育基本理论研究,深化认识定位,自身提高修养。

体育整体观的应用(独特的制导作用):

1体育定位的分析(旧中国体育无地位,豆芽科,危难之时鼓吹体育救国。中国成立左思想影响认识偏差。80年代后同振兴中华联系,但有的过分热衷政治功能。客观整体观分析很必要。体育在促进精神物质文明中重要,全面发挥其功能。小康社会必须重视体育。)

2体育构成的分析(是多形态多目标多功能多序列的复杂社会活动。空间维度讲体育的构成要素是体育教育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三形态又分别以体育目标手段为其要素。目的又以方针为要素。方针又以实施任务为依据。各层次要素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从时间维度分析体育是过程包括体育观念动机目标实施。前后相因循环往复螺旋上升,是有机整体。)

3体育要素协调发展的分析(体育整体观以注重体育整体利益和要素的协调发展为其特征。正常运转有赖于有效运作协调,最易产生而又关联体育全局的是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的关

与提高的关系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事业发展。某情况下,特别指导思想政策偏差时相互制约出现,妨碍功能发挥。协调发展是长期动态过程没止境。建立相关机制。部要素外部环境协调。)

4大型赛事组织管理分析(最大:奥林。组织管理靠传统方法困难,按整体观层层分解落实,

又叫规则——目标结构或规则——矩阵结构。是借用数学矩阵的概念,把按照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和按照任务分配划分的横向领导两个系统结合起来组成一个纵横交叉的矩阵管理形式。优点:灵活机动性强,纵向横向联系很好结合,加强各职能部门配合,及时交流共同决策,提高效率,不同部门结合激发创造性积极性

更好完成任务。}

其在联系通过矩阵表达出来,并通过运算而进行决策。)

1体育价值观受人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主体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人生观和世界观等直接决定对体育价值评价,不同阶级阶层有区别)

2受主体的体育经历体育知识体育感受体育审美等影响

3还受社会文化状况的影响(富有一定特色和涵的社会文化观念思维模式行为方式是体育价

值观形成的文化土壤)

4受客观上体育功能发挥情况的制约(水平低,体育功能发挥不充分,感知肤浅认识程度低围受限制)

(了解)体育价值观的基本容:

1体育价值目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2体育价值实现手段:实现特定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其基本手段有:经政(基础)、政治(必要)、舆论。

3体育价值评价标准:是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它是一元和多元的统一,社会全发展人的自由发展是惟一的最高层次的价值评价标准,在我国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的需要提高身心素质。

体育价值观主要特点:

1评判性(形成过程中对体育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判定)

2自调性(体育价值观都具有在的自我调节功能)

3定向性(有一定的向度)

4驱动性(是支配人的体育行为的价值动力)。

体育理念的作用:明显的导向和规作用是一种在驱动力。

1体育理念是推动体育发展的主导意识贯穿于体事业方方面面,特别是在关乎发展目标和社会责任等大问题决策上起定向和指导作用影响体育发展始终。

2还是体育决策者们进行决策组织经营活动的主导意识。决策者都或多或少对他们的管理行为构成影响。

3也是形成和决定体育群体意识的主导意识。体育理念存在人们的头脑以主体意识出现,以指导和规现实体育活动而具有意义。竞赛增、规模大、参与性广泛、日益富的体育现象,形成许多新的富有时代精神的不同层次的体理念。体发展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

体育精神与体育价值观关系:体精是人类体育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体育价值系统精华,既是体育在品质的感性表现又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体育活动意义的理性认识。理性的体育精神重在于它可整合体育的价值观。

“奥运精神”是相互了解、友团结和公平竞争的精神。

中华体育精神具体容:为国争光无私奉贤科学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体育世界。

新世纪面对生产进一步自动化信息化,体育开始转为对人的健康发展的关怀和服务,人文体育观的复兴。现代奥运会继承发扬人文精神;工业革命时体育是提高劳动力质量不可少的条件;近现代西方体育传入中国,衰弱的中国只接受“军”思潮影响下的体育方式;新中国成立后,对曲解,文革,使体育人文精神无从谈起;现代体育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西方人文精神的产物,从本质看社会主义应比资本主义文化先进,岁体育和竞技的崛起更需要人文精神。

1竞争观念(是现代人应具备的重要价值观念,强烈竞争督促每一个参与者不断去创新和变革。竞争是现代体育灵魂。他的社会教育作用是其他无法比拟的。平均主义思想传统是恶劣生存条件的产物。体育竞赛是对这种传统心态的逆反。中国体育走向世界的优异成绩是竞赛结果。儒家思想恭谦的民族精神和淡化竞赛,社会心理不利于市场经济社会和现代社会对青少年培养的。)

2规则观念(是一种全世界共同遵守相同规则的活动,要求公正公平公开的遵守“游戏规则”特点,认同人类共同遵守的规则进行游戏接受公平竞争的观念并担当增强民族自信心的角色。本质上却是人类竞争意识的最公平最公开公正的较量)

3观念(现代体育与同在。包括目标和程序的两方面含义,理想是和平进步团结友谊,都集中表现人类愿望。大众性公开性决定是过程。)

4开放观念(是一个开发系统,若失去对外联系就会丧失生命力。融入世界潮流就充满时代感。体育运动接受开放思想是极其敏感极少障碍的。体育文化增加丰富理念传入,发挥功能。社会转型必然伴随对外开放。)

5民族观念(民族未因文化的交融与渗透而丧失各自生存能力和价值,各民族竟相施展自己才能强化个性。竞争以民族为单位开放是以民族窗口的开发。现代体育是唤醒、激越、振奋民族意识的重要文化手段。现代体育对弘扬民族精神的直观作用就是在于它树立民族形象)6协同观念(现代体育是培养人团队意识协同观念的最佳场合。有意识利用体育社团进行团队意识协同精神)

7主体精神(高度重视参加者自身的在需要高扬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体育的参与过程是人的自我完善的过程。人的主体精神经过现代体育强化会演变成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

(了解)科学体育观的多视角分析:一科学体育观的基本原则—实事,发展体育运动如同搞革命和建设都需遵循客观规律需实事。二科学体育观的目标导向—体育科学化:离开体育

科学化这目标实现,科学体育观就毫无意义,[体育科学观包括:1体育管理科学化:从根本上是要应用现代科学理论与方法遵行管理的基本规律提高体育管理效率和综合效益。2运动训练科学化: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训练效果,才有可能获优胜。(括两层面工作:采用时代可能提供的先进思想和先进科技方法手段,按运动训练的一般规律和专项运动的特殊规律进行训练;从实际出发针对运动员个体差异和影响其运动成绩提高各种因素进行课题或科技攻关研究并应用到运动训练实践中。)3全民健身科学化:基本点在科学、实效。具体要求:制定科学的全民健身计划使之目标可行,措施恰当,监测方便符合国情民意,实施计划过程中切忌雷声大雨点小后劲不足;重视科学健身知识和方法的宣传和推广普及,调动积极性入手,充分利用媒体提高观念知识;采用科学合理的健身方式方法或手段提高全民健康水平。4加强全民健身的科技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不断提高全民健身科学化水平。]

健康:不但没身体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三科学体育观的理论基础—体育科学体系:科学体育观与体育科学体系是主导和基础的关系。一方面观的主导下体系得以建立,另建立和发展又丰富了科体观容。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社会科学;体育技术科学。体育科学体系特点: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开放性。四科学体育观与人文体育观的融通:体育运动出现背离原有高尚目标倾向,国际政治经济原因,也有科学与人文因素。过多注重生物潜能开发忽视人文关怀。

根据各种体育实践的基本特征和功能、人们对体育基本类型的认同及体育工作的实际状况把现代体育实践分为: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文化形态—竞技体育;综合形态-群众体育(社会体育)

学校体育要素构成: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学校体育特征:普及;基础性;科学性。

1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容。

2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水平有战略意义。

3不仅能使学生体质增强且促进智力发展。

4有助于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意志。

5对美育积极作用。

6是一项高尚娱乐休闲活动。

大学体育理论教程

体育理论复习资料 一、运动损伤 1、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身体损伤,统称为运动损伤。 2、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思想麻痹大意)、(准备活动不当)、(技术上的缺点和错误)、(运动量过大或过于剧烈)、(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态低下)、(教学组织不当)。 3、肌肉拉伤通常是由于(肌肉猛烈收缩)或(用力牵伸时超过肌肉本身承受的能力)所引起的。主要与准备活动不足,(动作不协调)有关,或者由于肌肉的(韧性)和(弹性)较差更易被拉伤。 4、肌肉拉伤表现:(压痛)、(肌肉痉挛)、严重的出现(肌肉撕裂),产生剧烈疼痛。 5、韧带有较强的抗伤能力,以保护关节的正常活动,防止关节出现异常。但如果(外力使关节活动超越韧带所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发生韧带损伤。 6、韧带损伤表现:轻度的只产生(轻微的疼痛)和(局部的水肿);严重的(韧带撕裂丧失功能),(疼痛、水肿、淤血)。 7、韧带受伤后,应(立即冷敷),(加压包扎抬高伤肢)。(24)小时后对伤部(热敷或按摩),重度损伤乃致韧带撕裂时,可(用绷带固定伤肢)后立即送医院治疗。 8、韧带扭伤易发部位是(踝关节)、(腕关节)和(膝关节)。所以平时要加强这些易伤关节(周围韧带、肌肉)的练习,对曾经发生扭伤的部位,锻炼时可采用(护踝、护膝、护腕)等保护措施。做好运动前的准备活动,防止(运动量过大和过度疲劳),注意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动作技巧),切勿操之过急。 9、(肌肉痉挛),俗称抽筋。表现:(局部肌肉坚硬或隆起,疼痛难忍且一时不宜缓解)。处置方法:(牵引、使之伸长和松弛);预防:做好准备活动,冬季室外锻炼时(要注意保暖),夏季锻炼时(要适当补充淡盐水及维生素B1),疲劳时(不要进行剧烈运动等)。 10、造成骨折的原因有两种。一种是(受直接暴力撞击所致),第二种是(间接暴力)。骨折可分为(完全性骨折)和(不完全断裂)。表现:(疼痛、肿胀、皮下淤血、功能丧失、肌肉发生痉挛,受伤部位畸形,严重时拌有出血神经损伤、发烧、口渴直至休克)。骨折后应立刻停止运动(止血包扎、切记不要移动伤肢,用夹板及代用品固定伤肢送医院,休克要点按人中穴和急救)。 11、运动损伤的急救的原则1(抓住主要矛盾进行急救)。2 (准确判断)。3 (分工明确,临危不惧)。4 (快抢、快救、快运送)。 12、急救方法(1)止血法:①(冷敷法): ②(抬高伤肢法): ③(压迫法): (2)搬运法:(扶持法、托抱法、椅抬法和3人托抱法)等。 13、运动中腹痛的处置:一般采用(减慢运动速度,进行腹式呼吸,按压疼痛部位)等方法,短时间内即可减轻疼痛,直至消失。如果疼痛仍不减轻,甚至加重,就应(停止运动)。必要时可(服十滴水或揉按内关、大肠俞等穴位)。如仍不见效,应送医院诊治。预防运动中腹痛应在运动前(避免饮食或饮水过多),并做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__重点_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总论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的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一、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特点 体育基本理论:是指体育宏观性,全局性的知识体系,关于体育整体性综合性的基础理论。 二、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体育基本理论其研究对象只能是体育的整体实践,更确切地说是体育整体实践层面。 研究领域包括:体育基本概念、体育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规律是指体育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联系;包括: 1、体育内在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2、体育及其内在要素与外在的各种社会要素或系统之间的本质必然联系。 3、体育与体育相关运作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4、现代国际体育内在系统或要素之间的本质的必然联系。 学习和研究体育基本理论的意义: 1、有助于人们从宏观上把握现代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 2、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念、崇高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

3、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国体育体制、体育运作和体育改革等 4、也有助于体育工作者进一步学习和掌握体育科学的各种知识理论体系 第一篇 体育概念论 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古代体育概念 古代达的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源。 第二节近代体育概念 “体操”一词是在洋务运动后期传人中国并开始使用的。 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 第一节“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 1916年在柏林召开的第一次国际体育工作会议上,确立了使用体育运动术语的四条原则: 第一,符合体育运动本质第二、语言表达要准确 第三,能为一般人所理解第四、语言要简洁 “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 1、国际上的根源 2、翻译上的根源 3、认识上的根源 体育概念之争的认识根源,说到底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节体育总概念及其相似概念 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基本理论、体育概论真题

2003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体育概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标准答题卷上) 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体育(广义的) 2健康 3体育制度 4体育手段 5身体锻炼 二、正误判断(须简要说明判断依据。每题5分,共20分): 1劳动是体育产生的唯一动因 2体育是一门科学 3体育受政治经济的制约,是政治经济的工具 4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提出体育目的任务唯一要考虑的依据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50分) 1“奥运争光”战略与“全民健身”战略,及其关系 2《全民健身一二一工程》对国民提出的“一二一”要求 3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 4我国体育的社会组织 5身体练习质量的评定 四每题30分,共60分) 1“增强体质”的主要内容 2“社会体育”的基本含义与特点

2005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体育概论》 一,名词解释 1竞技运动 2体育产业 3身体锻炼 4体能 5体育手段 二正误判断 1速度素质就是指人的身体移动快慢的能力 2人的多种需要是体育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3动作的准确性表现为符合竞赛规则要求 三简述 1动作的要素 2对动作质量和效果的综合评定的内容和基本标准 3体育健身功能的具体表现 四论述提 1分析新闻媒体对体育的促进作用和不良影响 2根据目前体育运动的现状谈谈其未来发展趋势

2006年成都体育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试题《体育概论》 (注意所有答案一律写在标准答题卷上)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体育科学观群众体育体育娱乐 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体能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身体练习的分类 2.简述运动竞赛的基本特征 3.简述动作质量和效果的评定标准 4.体育的健身功能可从哪些方面体现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试述我国体育的任务 2.试述体育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3.试述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趋势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古代的希腊是近代欧洲体育之源。 体育的基本观点 国外观点:1、体育是促进人体健康发展的教育 2、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3、是开发人类运动潜能的活动与制度的总称 国内观点:狭义:对身体的教育广义:社会文化的活动体育的基本观点 体育:指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和促进精神文明为目的的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社会活动。 简而言之:体育是人类以自身运动为主要手段改造自我身心的行为或过程。 体育:体育教育、群众体育、竞技体育 从时间维度分析,体育是一个过程包括:体育观念、体育动机、体育目标、体育实施和体育效果等。 体育价值观:是体育价值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或者说是关于体育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基本看法,是指导人们对体育问题作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基本原则。 1、体育价值目标:人在特定条件下所追求和期望实现的体育价值理想。 2、体育价值实现手段:指实现体育价值目标的方式、途径和方法,经济、政治、舆论手段。 3、体育价值评价标准:对体育价值的质和量进行评价的依据和尺度。 三、体育价值观的特点与建设体育价值观的必要性 评判性、自调性、定向性、驱动性等是体育价值观最主要的特点。 体育理念:是在体育价值观的基础上,对体育理论化、系统化、综合化的认识和观念。 体育精神:是人类体育文化创造过程中整合,抽象出来的体育价值系统精华,它是体育内在品质的感性表现,又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体育活动意义的理性认识。 中华体育精神:为国争光精神、无私奉献精神、科学求实精神、遵纪守法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和顽强拼搏精神。 1、竞争观念 2、规则观念 3、民主观念 4、开放观念 1、民族观念 6、协同观念 7、主体观念 科学体育观:就是对于体育的科学精神、科学认识、科学思维和科学态度的总称。 科学体育观的两个决定因素: 1、现代体育科学的巨大发展 2、长期体育工作经验启示 科学体育:人们对体育运动科学原理和规律性的认识,及其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就是体育科学。 1980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性的体育学术团体-中国体育科学学会 一、科学体育观的基本原则――实事求是 二、科学体育观的目标导向――体育科学化p76 体育科学化主要包括体育管理科学化、运动训练科学化、全民健身科学化等。 体育运动的科学基础主要有三个:体育生物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技术科学。 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形式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三种形态: 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 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综合形态――群众体育 三、体育专业教育 体育专业教育:是培养各类体育专门人才的一种特殊体育教育。 相对于一般学校教育而言,体育专业教育的基本特征: 一是教育目标明确化二是教育科目综合化 三是教学方法学科化 从1982年起开始设定授予硕士、博士学位单位。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和群众体育三个方面。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

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 复习资料

目录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是人类完善自我身心与开发自身潜能的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 一、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性质和学科特点 1体育基本理论属于体育科学科中的一门基础学科,同时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2特点:a是研究对象的整体性b研究视角的宏观性c研究内容的时代性d研究方法的综合性 二、体育基本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萌发阶段16~19世纪:16世纪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极盛时期 (二)初步形成阶段20世纪初~70年代 早在19世纪末夜,欧洲一些国家在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曾推行各种名目的体操的改革。标志是1927哥伦比亚大学JF威廉姆斯所著《体育原理》的出版。 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于20世纪初期的新文化运动 (三)改革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 三、体育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和领域 (一)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 (二)体育的基本观念1体育的整体观2体育的价值观3人文体育观4科学体育观 (三)体育的基本规律 (四)体育的基本方法 四、体育基本理论体系的重构 五、学习和研究基本理论的重要意义 第一篇 第一章体育概念的历史回顾 第一节古代体育概念 一、古希腊的体育概念 二、古代中国体育的体育概念 第二节近代体育概念 一、近代欧美国家的体育概念 二、近代中国的体育概念 (一)关于“体操”一词的传入和应用 (二)关于“体育”一词的传入和应用 第二章现代体育概念问题 第一节“体育”概念之争及其根源 一、有关“体育”概念的困惑与争论 二、“体育”概念混乱的根源 (一)国际上的根源1符合体育运动的本质2语言表达要准去3能为一般人所理解4语言要简洁 (二)翻译上的根源 (三)认识上的根源 体育概念之争的认识根源,说到底是对体育的属性、本质、功能等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认识。这不是一个短的时期就能解决的问题,但相信的理论研究却需要抓紧进行。

体育课程模式的基本理论与改革趋势

体育课程模式的基本理论与改革趋势 体育课程模式的基本理论与改革趋势随着《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的出現,为当前的体育课程教学翻开了一个新的篇章。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教学方法过于枯燥,教学内容过于陈旧,另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教师,师资力量不是十分雄厚,在枯燥无味的课堂上学生很容易失去上课的乐趣,因此体育基本理论教程的出现,为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和终身体育教育的意识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体育基本理论模式的重要意义 根据《体育基本理论教程》,教师可以在较短的时间里面向学生传输许多体育理论知识,比如一些运动的常识、身体保健或者是体育的人文等实用性、科学性的理论知识。通过这些知识的传达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体育文化的素养,同时对于改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观念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每一门课程都具有自己的教学任务,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尤为重要,不仅要教会学生了解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引导学生通过锻炼和实践来强健体魄,提升自身素质。体育基本理论模式的出现为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任务提供了理论支持,对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另外,体育基本理论模式对于改变体育教师的教学方

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按照课本的内容去传达知识,学生在被动的位置上接受知识的传播,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无法真正的融入到课程中来,在新的模式之下,学生教师可以将理论知识的课程进行减少,尽量的开展课外的活动带领学生通过户外的活动和同学之间的协作了解课堂的内容。在这种体育教学模式的引导之下,教师改变教学模式,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增加学生学习体育课程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当前体育课程教学的现状 虽然受到体育课程基本理论模式的影响,许多的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发生了改变。但是受制于客观因素的影响,当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一些学校在体育课程教学上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 由于我国的体育课程教材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一些学校在体育教材的选择上往往学则普通高校教材,在运用这些教材时,缺乏自己的教学特点。由于普通体育教材不能适用于每一个学校的现状,同时也就不利于学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大多数学校的学生,尤其是一些高校的学生来源较广,有的来自于城市,有的来自于农村,受到生长环境的影响,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也就不一样,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成绩的不同,学生在进入学校时往往会因为成绩较差产生自卑心理,在学校进行体育学习时也就会产生排斥心理。这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 1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 2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 3研究内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 4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了解)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 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 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 3改革阶段(20C70S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范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 1 观”本质上是一致的。 2 主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在我国体育价值观的主流是:国家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对体育运动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满足这种需要的过程中又不断提高人的身心素质从而使人的自身价值得到提高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实现。

体育活动舞蹈基本理论

*舞程线知识 跳舞者必须按逆时针方向前进,这个行进线路就叫舞程线。舞程线中,长的两条为A线,短的两条为B线。国标舞以男伴面对舞程线方向为基准,对舞步的行进方向规定了八条线。只要舞者沿着舞程线行进,无论到哪个点上,都可以按八条线来区分方位和角度。 *条线 1、男伴面向的是舞程线 2、男伴背向的是逆舞程线 3、男伴右肩所向即右转90°所向为四壁称为壁线 4、男伴左肩所向即左转90°所向为舞池中央称为中央线 5、男伴右前方即右转45°后的方向朝壁线倾斜称为斜墙壁线 6、男伴左前方即左转45°后的方向朝中央线倾斜称为斜中央线 7、男伴右后方即右转135°后的方向朝壁线逆向倾斜称为逆斜墙壁线

8、男伴左后方即左转135°后的方向朝中央逆向倾斜称为逆斜中央线 *五个摩登与五个拉丁 体育舞蹈也称"国际标准交谊舞"。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以男女为伴的一种步行式双人舞的竞赛项目。分两个项群,十个舞种。其中标准舞(摩登舞)项群含有华尔兹、维也纳华尔兹、探戈、狐步和快步舞,拉丁舞项群包括伦巴、恰恰、桑巴、牛仔和斗牛舞。每个舞种均有各自舞曲、舞步及风格。根据各舞种的乐曲和动作要求,组编成各自的成套动作。 标准交谊舞起源于古代土风舞,经历对舞、圈舞、行列舞、集体舞等演变过程,成为流传广泛的社交舞蹈。19世纪20年代后,英国皇家舞蹈教师协会对原"舞种"、"舞步"、"舞姿"等进行规范整理,制定比赛方法,始形成国际标准交谊舞,并于1947年在德国柏林举行第一届世界标准交谊舞锦标赛。现已发展成艺术性高、技巧性强的竞技性项目。 比赛分团体赛和个人赛两种,按预赛(淘汰赛)、复赛(选拔赛)、半决赛(资格赛)、决赛(名次赛)的程序进行。团体赛由每个参赛单位的8对男女运动员组成,按顺序进行比赛。个人赛分职业组和业余组,分别进行不同要求的比赛。对比赛舞种也有不同规定。比赛场地长23米,宽16米。最小尺寸为长20米,宽15米。 比赛按音乐节奏配合、身体基本姿势、舞蹈动作、旋律的掌握以及对音乐的理解、舞步等方面评定运动员的成绩。体育舞蹈的音乐不超过4分30秒。视比赛规模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历年考研真题-体育基本理论-运动训练学

2015成都体育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真题 体育基础理论 一、简答(三选二) 1、如何理解体育的娱乐功能体育的娱乐功能的体现 2、现代体育的人文价值取向的表现 3、什么是体育精神,中华体育精神包括哪些方面 二、判断 1、某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辩论赛,“学校体育是否该为学生的体质负责”,请根据这个论点分别给正反方写论据,并解释 2、有人认为现代体育全球化就是体育西方化,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三、论述题(一必做,二三选做其一) 1、运动竞赛的社会效益的体现(45) 2、谈谈你对“现代奥运会在净化自身中发展”的理解 3、如何认识“举国体制”(35) 运动生理学 一、简答(各20) 1、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2、不同类型肌纤维的结构功能特点 3、真稳定状态和假稳定状态的相同点和不同 4、长时间的运动训练对心血管功能的影响 二、论述(各35) 1、用5种生理指标判断机能状态并说明其生理学意义 2、心肌和骨骼肌兴奋性、收缩性、传导性的特点。 运动训练学 一、论述题 1、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 2、项群训练技能主导难美类的训练特征 3、适宜负荷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4、间歇训练法的含义,特征及应用 5、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如何在训练中运用“以赛带练”和“以赛代练” 2014年成都体院研究生考试真题 体育教程基本理论 一、判断错误的改正 1、体育的产生和发展受地域···的影响所以在人脑中的体育概念不可能统一 2、体育形态的多样性和体育发展的地域性·特征,所以体育有时候出现无序性杂乱无章是正常现象 3、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4、我国著名的“乒乓外交”说明体育的本质是政治性

5、····· 二、名词解释 1.体育手段 2.体育精神 3.体育形态 三、简答(四选三) 1、 2、简述竞技体育的特征 3、简述群众体育的发展趋势 4、简述国际体育的发展趋势 四、论述(1为必选,2题中选做一题) 1.南非去世的总理**曾说过:“体育拥有改变世界的力量”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看法 2A.谈谈你对人们提出的“教体结合”“体教结合”两种说法的看法(记不清了题意就是这个) 2B.谈谈我国“举国体制”所取得成就和历史局限性 运动训练学 (全是简答) 1.运动成绩的影响因素 2.状态诊断与建立目标模型的意义 3.有效控制原则的训练学要点 4.重复训练法训练时的安排特点 5.战术训练方案的内容 2013年成体考研试题(体育基础综合) (一)体育基本理论 一.简述题(以下三题选做2题,每题30分,共60分。) 1、如何认识和评价体育的社会地位。 2、如何认识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3、如何认识教育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论述(第一题为必答题,2、3题选做一题共90分。) 1、2012年11月以来,陆续有马拉松赛及学生1500米测试中猝死现象发生,同时又发生一些院校在校运动会上取消长跑等现象。对此你有俺看法,使用所学理论剖析这些现象。(50分)

最权威的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成都体育学院《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复习提纲 体育基本理论,体育分支学科理论和体育专项技术理论构成现代体育科学的基石。 体育基本理论:指体育宏观性全局性的知识体系或是关于体育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基本理论;是整个体育事业的基本理论。属于体育学科的一门基础学科是人文社会学科的分支学科。 体育基本理论的学科特点:研究对象的整体性(离不开体育的整体实践);研究视角的宏观性(体育实践在时空两个维度的宏观现象);研究内容的时代性(在时间空间跨度极大);研究方法(有哲学的逻辑学社会学历史学预测学等)。 体育基本理论发展阶段:1萌芽时期(16C-19C)体育的行业化教育化学科化是基本特征,德国J.C.F古茨穆斯《青年的体操》、德“学校体育之父”施皮斯《体操论》、瑞典P.H.的一般原理》。凝结了可贵的近现代体育思想和综合性的体育理论知识,包括体育基本理论的萌芽。2初步形成(20C初-70S)卢梭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影响下促进学校体育制度化,为新鲜活泼自然的体育活动方式,逐步成为学校体育的主要手段和内容。以户外运动游戏为主的“自然体育”在学校兴盛。中国的体育基本理论研究始于20C初的新文化运动。1917毛以“二十八画生”的笔名发表《新青年》的《体育之研究》。60S我国通用《体育原理》教材,虽初步形成,书籍多但大多偏重于较为成熟的体育教育方面。3改革阶段(20C70S后期来)高度综合又急剧分化的趋势,体育新兴学科边缘学科陆续产生,一些国开始进行体育理论方面改革尝试。 体育基论研究对象和领域:体育的基本概念(术语);体育的基本观念;体育的基本规律;体育的基本方法。 体育的基本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体育基本理论概念的准确与规范程序直接反映体育基本理论成熟程度发展水准。体育基本概念分:一是体育的本体概念二是体育的相关概念。在此领域中,中外历来都存在许多争议。 体育的基本观念:是人们对体育的总体认识和看法。历史文化习俗价值观或意识形式等因素制约和影响,形形色色。体育基本观念的内容很多比较重要的有体育整体观体育价值观人文体育观和科学体育观。1育的整体观:即体育的系统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重要体育观念,体育整体观与“大体育观”本质上是一致的。2体育的价值观:是体育价值在人头脑中的反映。国内理论界认为价值是“客体符合或满足主体需要的某中效应或属性”,所以可理解为体育满足或符合人的需要的效应和属性是由客体方面体育的功能与主体方面自身的价值观决定的。在我国

体育基本理论名词解释

体育基本理论名解 1.体育手段:人们为了强身健体、防病祛病、愉悦身心以及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而采用的各项活动的内容和方法的总称。(特点:历史性、国际性和民族性、地域性;分类:健身类手段、健美类、娱乐类、竞技类、冒险类;传统体育手段、竞技运动项目和时尚体育手段――极限运动) 2.游戏:指有一定情节,遵循特定规则和组织形式的智力与体力相结合的身体 活动。(游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定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不仅是人类有关劳动、军事、文化、科技和生活等方面活动的反映,也是人们进行体育锻炼和文化娱乐的手段之一) 3.体操:通过徒手、持轻器械或在器械上完成各种不同难度动作的身体练习。 (“体操”一词来源于古希腊,意即裸体、赤膊。最广义的体操与体育是同义词。包括基本体操、竞技体操、艺术体操、团体操和实用辅助性体操)4.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和艺术加工的有节奏的人体动作和造型为主要手段来表 现人的生活和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一种艺术活动,既属于艺术的范畴,也属于体育的手段。它源于劳动,通常与歌唱和音乐相结合,以动作姿态、节奏和表情为基本要素。舞蹈一般可分为娱人性和自娱性舞蹈两种。种类:民间舞、现代舞、拉丁舞和集体舞) 5.武术:以攻防技击为主要技术内容、以套路和搏斗对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 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分为套路运动和散打运动两大类。(特点:讲究形神兼备、注意动静结合、追求内外合一;作用:有效地增强体质;可以作为医疗手段;培养勇敢、机智和敏捷等优良性格;分类:现代一般按其内容分为拳术、器械练习、对练、集体表演、攻防技术五类) 6.身体练习:是构成体育手段的各种具体动作。(它是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娱 乐身心或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而专门采用的身体活动。它可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静态的动作。只有那些为了实现体育的目的任务而采用的体育手段中的动作才能称为身体练习。) 7.身体练习的技术(亦称运动技术):是指那些能充分发挥人体机能潜力的和 合理有效地完成动作的方法。(运动技术是不断发展的,其合理性和有效性都是相对的,尤其是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 8. 体质:人体的质量,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人体结构形态、生 理机能和心理素质的综合的、相对稳定的特征。(体质包括: 体格→人体的基本“规格”,人体的生长发育水平、体型、身体姿态。 体能→人体在身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机能→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 适应能力→人体在适应内、外环境改变时所表现出来的机能能力,内外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精神状态→人的身体状态和心理状态综合的外部表现。) 9. 体育的功能:体育系统在与社会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下于人、于社会所具有的作用。(体育是人类社会建构的社会人文系统,体育的功能不仅决定于体育的本质特征,而且还决定于一定的社会对它产生的需要。体育的本质特征确立了体育功能的基本范畴,而社会需要则拓展了体育运动对于社会其他领域产生的直接或间接的作用)

体育基本理论整理资料

第二篇体育主体实施论 一、体育的基本形态 1、体育形态是指体育实践的相对稳定形势或状态,又称体育形式。 2、现代体育实践划分为3种形式: 体育的教育形态——体育教育, 体育的文化形态——竞技体育, 体育的文化、教育及产业的综合形态——群众体育(社会体育)。 3、体育教育:即狭义的“体育”,它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通过身体活动和其他一些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 相对于其他体育形态而言,体育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其突出的教育性和教学性。 4、体育教育中最普遍、规模最大的活动是学校体育和体育专业教育。 5、学校体育——学校体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培养道德和意志品质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活动过程。 由5个部分(要素)构成: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运动代表队训练和各种形式的体育比赛、早操和课间操、科学的作息和保健措施。 学校体育的特点(3个): 普及性——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无论何时何处,他们都是各年龄阶段人口中最大的群体; 基础性——其对象主要是儿童和青少年,其体育实施情况往往影响人的一生,包括对身心素质的影响,对形成锻炼习惯的影响,对掌握终身受用的的一定体育技能与健身方法的影响; 学科性——欧洲工业革命以后,学校体育就逐渐步入学科化进程。到上个世纪中叶以前,世界各国几乎所有公立学校都把体育列入了必修科目。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历经10余年之久,体育作为一门学科,其教学时间之长,是任何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且在不同阶段又有不同的特点。

6、学校体育的地位和意义。

7、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和能力,丰富精神生活,促进学习和身心全面发展。

体育理论

实践课理论教程(一) 主题:体能的概念与分类 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体能的概念与分类。 2.知晓与健康有关的5个体能。 3.能够说出与动作技能有关的6个体能。 一、概念与分类: 体能也叫体适能,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而获得。保持良好的体能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精力更旺盛、生活更美好、寿命能延长、生命更有价值。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是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 二、与健康有关的体能 1.心肺耐力 心肺耐力指一个人持续身体活动的能力。心肺和血管的功能对于氧和营养物的分配、清除体内垃圾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进行有一定强度的活动时,良好的心肺功能则显得更加重要。心肺功能越强,走、跑、学习和工作就会越轻松,进行各种活动保持的时间也会越长。 2.柔韧性 柔韧性是指身体各个关节的活动幅度以及跨过关节的肌肉、肌腱、韧带、皮肤和其他组织的弹性和伸展能力,可以通过经常性的身体练习而得到提高。柔韧性是绝大多数的锻炼项目所必需的体能成分之一,对于提高身体活动水平、预防肌肉紧张以及保持良好的体态等具有重要作用。 3.肌肉力量 肌肉力量是一块肌肉或肌肉群一次竭尽全力从事抵抗阻力的活动能力,所有的身体活动均需要使用力量。肌肉强壮有助于预防关节的扭伤、肌肉的疼痛和身体的疲劳。如果腹肌力量较差,往往会导致驼背现象。需注意的是,不应在强调某一肌肉群发展的同时而忽视另一肌肉群的发展,否则会影响身体的结构和形态。 4.肌肉耐力 肌肉耐力指一块肌肉或肌肉群在一段时间内重复进行肌肉收缩的能力,与肌肉力量密切相关。一个肌肉强壮和耐力好的人更容易抵御疲劳的发生,因为这样的人只需要花很少的力气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体育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体育概论》是我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一门必修课程。《体育概论》课程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的整体,它是一门从宏观上、总体上概括的研究和揭示体育基本特征和一般规律的专业理论课程。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使学生从宏观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规律,可使我们正确认识体育的本质,并按照体育的客观规律,科学的指导和实施体育实践,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概论》的研究内容大多涉及社会领域的各个方面,因此它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的理论课程。 本课程无须先修课程。它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先修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时间安排是:每周2学时,计划教学周数8周,总课时数16学时。 本课程总学分数:1学分。 二、学时分配表 教学内容时数分配授课形式 第一章体育的概念 2 讲授与讨论 1 第二章体育的功能 2 讲授 第三章体育目的 1 讲授与讨论 2 第四章体育手段 1 讲授与讨论 3 第五章体育科学 1 讲授 第六章体育过程 1 讲授 第七章体育文化 2 讲授 第八章体育体制 2 讲授 第九章体育发展趋势 2 讲授与讨论4 机动 2 合计16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的:通过学习《体育概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体育观,使学生学习掌握体育的本质、特点、作用、体育的基本手段等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明确我国社会主义体育的性质、目的任务和制度,

培养运用基础理论知识辨证分析体育有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正确的观点观察和解释体育现象和体育问题,热爱体育事业,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紧跟我国体育改革的形势,不断充实和运用体育科学新的研究成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运用适当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掌握体育科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本课程各章的教学要求和知识考核点如下: 引论 本章介绍体育概论的发展概况以及学习的目的与意义。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1)体育概论的发展概况;(2)体育概论的研究对象、范畴与学科定位;(3)体育概论学习的目的与意义;(4)体育概论的教学的方法与要求。 难点:理解记忆体育概论的概念 第一章体育的概念 本章介绍体育及其相关的概念,通过了解制订体育的概念方法,对体育的本质有正确的认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1)体育概念的演变;(2)体育的基本概念。 难点:体育的本质 第二章体育功能 本章介绍体育功能所具有的层次性、综合性和相互联系性等,对体育的作用有正确的认识。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1)体育功能概述;(2)体育的自然质功能;(3)体育的结构质功能。 难点:体育的系统质功能 第三章体育目的 本章介绍我国体育的目的、任务。实现我国体育目的任务的基本途径与基本要求。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1)确定体育目的的依据;(2)我国体育目的与目标及其关系。 难点:实现我国体育目的、目标的基本途径和要求 第四章体育手段 本章介绍体育手段的概念、分类和运用的前提;了解体育手段的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基础;知道身体练习的基本内容和掌握身体练习的基本规律。 本章的主要知识点是:(1)体育手段的概述;(2)体育基本手段与体育运动项目。 难点:身体运动与体育运动技术 第五章体育科学

体育基本理论教程应考最全归纳记忆

一、目的任务: 1、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P91 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的体育能力、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所需人才。 体格和良好的姿势;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增强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和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②使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锻炼和卫生习惯,学会科学地锻炼身体方法,以适应终身体育的需要。 ③发展学生的竞技能力,特别是对体育基础较好且有一定运动才能的学生,应进行科学的训练,提高其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和输送竞技体育人才。 ④通过学校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意志品质、现代意识和美育教育。学校体育不仅要育体,而且要育心。 2、竞技体育的目的任务P98 目的: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在竞赛中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挖掘和表现人类身体、精神的巨大潜力,为国家和民族争取荣誉。 任务:①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②完善训练体制和竞赛体制;③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 ④完善竞技体育场馆、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改善体育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竞技体育的发展提供充分的 物质基础和良好的环境保障。 3、我国体育的目的和任务P118 a 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 b 提高竞技水平,攀登世界高峰; c 丰富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 d 参与市场运作,创造社会财富;4444、体育体制改革的根本任务:P283 ⑴构建新时期体育组织机构;⑵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 ⑶构建利于“奥运争光”的竞技体育体系;⑷构建规范发展的体育产业体系——————————————————————————————————————— 二、地位和意义、地位和作用、意义 ⑴地位和意义: A1P89 答:⑴学校体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重要内容。 体育和教育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随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同时,它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⑵学校体育是国民体育的基础,对增强民族体质和提高竞技体育水平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个民族的素质,主要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品德素质。民族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力强弱和民族兴衰。学生时期是长身体时期,加强体育锻炼,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为一生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 ⑶学校体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体质得到增强,而且可以促进智力的发展。 科学实验证明,坚持经常的锻炼,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细胞活动的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通过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敏锐的感知能力,灵活的思维和想象能力,良好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⑷学校体育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坚强的意志品质。 严格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可以加强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教学和训练的对抗性,可以促进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基础理论试题+答案解析

体育理论课试题+答案 1、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是以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为基本特征的教育过程和______ 活动。 A、生产 B、劳动 C、社会文化 2、现代体育的范畴包括竞技体育、______ A、中学体育 B、大学体育 C、学校体育 3、学校体育是指通过体育课教学、_____和训练以及运动竞赛等形式来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与智 力发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性特征的教育过程。 A、早操 B、课间操 C、课外体育锻炼 4、群众体育是指广大国民以锻炼身体来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调节精神和丰富社会文化生活为目的的 ______活动。 A、经济 B、体育 C、商业 5、体育的功能包括______、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A、健身功能 B、健美功能 C、健康功能 6、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就是以运动和为基本手段,对大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养,在提高人的生 物潜能和心理潜能及社会适应潜能的过程中,进得、益智、促美,达到全面发展的教育总目的。 A、合理营养 B、身体练习 C、体育竞赛 7、高等学校体育的目的是通过增强学生体质,促进身心健康,掌握体育三基,培养审美和创造 美的能力及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来具体实现的。 A、培养道德品质 B、提高运动水平 C、提高身体机能 8、高等学校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有、课余体育活动。 A、体育训练 B、体育竞赛 C、体育课程 9、竞技体育是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个人或集体的运动能力去争取优异成绩而进行的和竞赛。 A、运动训练 B、理论教学 C、基础练习 10、公元前300年,古希腊伟大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名言。 A、运动是一切生命的源泉 B、生命在于运动 C、活动是生活的基础 1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具有提高心理素质宣泄情绪、调节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作用。 A、增强社交能力 B、解除疲劳和精神紧张 C、完美人格个性 12、心理健康是指人在、认知意志、平衡人际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处于良好状态。 A、智力 B、兴趣 C、情绪 13、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道德健康。 A、自我实现 B、意识健康 C、社会适应良好 14、人的信仰、品德、情操、人格等处于积极向上、高尚和完善的状态就是。 A、身心健康 B、心理健康 C、体质健康 15、体育作为一种健身养生、的手段是最好的,并且可以伴随终身。 A、延年益寿 B、增长知识 C、形体锻炼 16、现代健康观的内涵包括、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 A、遗传因素 B、生物因素 C、体育因素 17、体育运动在改善心血管系统的形态结构和机能方面具有提高心肌用氧能力、、降低血脂的作 用。 A、防止脑动脉硬化 B、提高心力储备 C、促进胃肠蠕动 18、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包括神经官能症、、精神分裂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