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含解析)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伴性遗传课

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了解伴性遗传现象的类型与特点;理解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二.理性思维——能够运用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三.科学探究——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等遗传规律,以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四.社会责任——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和相关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课前

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有5种情况。

根据基因型和表型,进一步分析男性和女

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如果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男性红绿色

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

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亲

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

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

遗传图解,分析色盲基

因的来源,知道每种婚

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

例。

学习书写有

关遗传图解,

要求书写规

范。

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基因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

①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和一位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和表型会怎样呢?

②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位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情况又会如何?

通过对以上图解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

盲遗传病特点。分析实例,应

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学

生对遗传特

点的归纳不

一定很完整,

需教师引导,

学生互相启

发、补充。

同样的方法可以分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家系图谱并得出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四)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芦花鸡子代在早期时,根据羽毛来区分鸡的雌雄。

由此杂交实验可知,芦花的都为雄鸡。非芦花的都为雌鸡。同学们自己设计杂交实

验。

提高同学们

对伴性遗传

的实际应用

能力。

板书设计

伴性遗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二)红绿色盲症的发现

(三)分析色盲家族系谱图

(四)伴性遗传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节伴性遗传 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传递和性别相关联。1.生命观念:能初步运用结构与功能观,说明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特点。 2.科学思维:基于伴性遗传的规律,能根据双亲的表型对后代的患病概率作出预测。 3.社会责任:关注伴性遗传理论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一、伴性遗传 1.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二、人类红绿色盲 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 (1)显隐性:隐性基因。 (2)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女性男性 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1)方式一 由图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2)方式二 由图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3)方式三 由图可知:女儿患色盲,父亲一定患色盲。 (4)方式四 由图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患色盲,儿子一定患色盲。4.遗传特点 (1)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2)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三、抗维生素佝偻病及其他伴性遗传病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基因型和表型

(3)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人数多于男性。 ②男性患者与正常女性婚配的后代中,女性都是患者,男性正常。 2.伴Y染色体遗传病 请据图归纳该遗传病的遗传特点: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 四、伴性遗传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1.根据伴性遗传的规律,可以推算后代的患病概率,从而指导优生。 2.伴性遗传理论还可以指导育种工作。 (1)鸡的性别决定 性别性染色体类型性染色体组成 雌性异型ZW 雄性同型ZZ (2)根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判断对错(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 2.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 ( )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全册教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 验(一)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能够阐明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二.理性思维——基于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分析,解释假说-演绎法的基本思路,尝试在今后的学习与研究中运用假说-演绎法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科学探究——通过验证分离定律实验,掌握验证分离定律的方法,培养实验设计及结果分析的能力,认同在科学探究中正确地选用实验材料、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提出新概念以及应用符号体系表达概念的重要性,并些试运用于自己的科学探究中。 四. 社会责任——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分离定律解题方法;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基本概念的正确理解;遗传概率的计算。 课前准 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实验相关器材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作业布 置 把同步学案做完,并熟记书中勾画的知识点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2.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4.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孟德尔的豌豆杂交 实验(二)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能够阐明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及验证。 二.理性思维——通过基因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的关系解读,研究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题规律及方法,培养归纳与概括、演绎与推理及逻辑分析能力。 三.科学探究——认同孟德尔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缜密的科学思维、大胆的想象和创新,以及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探索精神。 四. 社会责任——能够运用自由组合定律解释生活中常见的遗传现象。 教学重难教学重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阐明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 教学难点:对自由组合现象的解释。

2021年高中生物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二教案: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含解析)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伴性遗传 教学设计 科目生物课题伴性遗传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一.生命观念——了解伴性遗传现象的类型与特点;理解伴性遗传与遗传规律的关系。 二.理性思维——能够运用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对位于性染色体上的显性和隐性基因的遗传特点进行分析。 三.科学探究——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等遗传规律,以此培养学生处理信息、概括和总结的能力。 四.社会责任——关注伴性遗传理论和相关技术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的影响作出科学的判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伴性遗传的特点 2.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教学难点: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伴性遗传的规律 课前 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等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有5种情况。 根据基因型和表型,进一步分析男性和女 性婚配的遗传图解。 如果色觉正常的女性纯合子和男性红绿色 盲患者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的色 觉都正常;女儿虽表现正常,但由于从父亲 那里得到了一个红绿色盲基因,因此都是 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观察不同婚配方式的 遗传图解,分析色盲基 因的来源,知道每种婚 配类型色盲患者的比 例。 学习书写有 关遗传图解, 要求书写规 范。

如果女性红绿色盲基因的携带者和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在他们的后代中,儿子有1/2正常,1/2为红绿色盲;女儿都不是色盲,但有1/2是色盲基因的携带者。 在这种情况下,儿子的色盲基因是从母亲那里遗传来的。 下面请同学们分析: ①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和一位男性红绿色盲患者结婚,所生子女的基因型和表型会怎样呢? ②如果一位女性红绿色盲患者和一位色觉正常的男性结婚,情况又会如何? 通过对以上图解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表现为代代相传,具有连续现象(3)父患女必患,子患母必患 (4)女性正常,其父亲、儿子全部正常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学生自己归纳红绿色 盲遗传病特点。分析实例,应 用所学知识 解决问题,学 生对遗传特 点的归纳不 一定很完整, 需教师引导, 学生互相启 发、补充。

2020_2021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染色体与遗传第三节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教案1浙科版必修2

伴性遗传教 学目标知识目标 ①了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现象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③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 ④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①运用分析资料的方法,总结人红绿色盲症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 传规律 ②利用伴性遗传规律解释人类遗传病概率 ③提升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性学习课题 ①献身科学、尊重科学精神的教育 ②渗透关爱生命、珍惜生命的生命教育 能力目标 情感态度 和价值观 目标 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 知识点伴性遗传的概念②特点③概率计算④遗传方式的判断 考试点析遗传系谱图②计算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发病概率 能力点根据遗传病的特点分析遗传系谱图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自主探究点调查红绿色盲的发病特点 易错易混点各种遗传方式的判断和概率计算 训练点遗传方式判断和概率计算 教法与学法启发式教学、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模式“两先两后一小结”模式 教具课件、教杆等 教学流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景:(幻灯展示)红绿色盲检查图, 抗维生素D佝偻病图。 复习回顾:在摩尔根的果蝇杂交试验中 观察两种 检查图,思考 这两种遗传病 激发学 生学习兴 趣,导入新

二、学习目标解读 三、教学过程F2代会出现白眼果蝇,而且白眼果蝇全部为 雄性,为什么? 答案:因为控制果蝇眼睛颜色的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 PPT展示:男性色盲的患病概率为7%,女 性色盲的患病概率为0.5% 设疑:为什么男性多于女性? 教师: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 病和果蝇眼色的非常相似,这种现象叫伴性遗 传。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总是与性 别相关联的现象叫伴性遗传。 PPT来展示知识目标: ①了解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 现象 ②概述伴性遗传的特点 ③理解伴性遗传的特点 ④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师同时解读相应的能力目标、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目标。同时要根据考纲的要求对各目 标给出具体的记忆层次,并指出重难点。 二、人类红绿色盲 阅读P3资料分析,回答: ①家系中患者性别有什么特点? ②红绿色盲遗传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病? 与染色体的关 系。 设置悬念,激 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 解读学习目 标,明确本节 学习重难点。 阅读资料,小 组同学合作完 成遗传系谱图 课。 概念教学是 很关键的一 环 让学生以目 标为指向进 行学习,效 率更高。 培养学生的 阅读和识图 能力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 [学习导航]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重、难点] 3.明确鸡的性别打算方式和遗传特点。 一、伴性遗传(阅读教材P33) 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把握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常见实例 (1)人类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 佝偻病和血友病等。 (2)果蝇:红眼和白眼。 二、人类的红绿色盲症(阅读教材P34~P36) 1.把握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 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点拨①XY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并非代表等位基因。 ②Y上不存在把握正常和红绿色盲的基因,但并非没有其他基因。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阅读教材P36) 1.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2.患者的基因型 (1)女性:X D X D和X D X d。 (2)男性:X D Y。 3.遗传特点 (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教材P36~P37) 1.鸡的性别打算 (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ZW。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ZZ。 2.依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 图例如下: 1.连线 2.推断 (1)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 分析: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有的生物的性别与基因、单倍体和环境有关。例如,爬行动物一般是由温度打算性别,像海龟、鳄鱼的性别就是温度打算的。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把握的性状都是与性别打算相关的。(×) 分析:如色盲等伴性遗传病,其基因也在性染色体上却与性别打算无关。 (3)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肯定患病。(×) 分析: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但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含有致病基因时才是红绿色盲患者。 (4)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分析:色盲基因也可由外祖母经她的女儿传给外孙。 (5)全部具有性染色体的生物,雄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Y型,雌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X型。(×) 分析:生物体的性别打算方式不止XY型一种,像鸡的性别打算方式就为ZW型,即雌性为ZW,雄性为ZZ。 (6)伴X显性遗传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分析:伴X显性遗传时,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主题一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 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结合下面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探究以下问题:

(完整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遗传与进化-教师教学用书

遗传与进化 目录 致教师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2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材分析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3节伴性遗传 基因在染色体上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三章基因的本质教材分析 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第2节DNA分子的结构 第3节DNA的复制 第4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第四章基因的表达教材分析 第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3节传密码的破译(选学)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教学设计与案例 第五章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教材分析 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第2节染色体变异 第3节人类遗传病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教学设计案例 第6章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教材分析 第1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第2节基因工程及其应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教学设计案例 第7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教材分析 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 第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教学设计案例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教材分析} 人类对遗传现象的科学解释,最早是孟德尔从豌豆杂交实验中总结出来的。他对遗传因子的发现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使自然科学中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遗传学.本章内容将引导学生沿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过程来探索遗传的奥秘。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分离定律。 3.阐明自由组合定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认同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能力方面 1。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遗传学原理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

2021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教案: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教案 科目生物课题第1 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课时 2 课时一.知识目标 1.阐明细胞的减数分裂的概念 2.阐述精子的形成过程 3.比较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 教学目标与 4.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DNA 的数量变化等 核心素养 5.理解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6.简述受精作用过程及其意义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比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点,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 题并认识事物实质的思维能力;通过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变化规律的认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等方面的思维能力;通过分析讨论、巩固练习,培养学生解 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变化规律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是维持亲、子代之间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的重要条件:减数分裂产生遗传物质不同的 配子,是有性生殖后代具有丰富变异的重要原因,进而明确有性生殖在生物的生殖方式上 有着更高级的进化地位。 教学重点: 1.减数分裂的概念 2.精子形成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3.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数量变化 4.受精作用的过程 教学难点: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 2.比较精子和卵细胞形成过程的异同 3.简述分离过程中染色体和DNA 的数量变化 课前准备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橡皮泥、细树枝、纸卷

第1课时 情境导入: (一)减数分裂 让学生们观看课件中的果蝇体细胞和配子的染色体图,比较果蝇体细胞与配子中染色体 组成及数目的不同,并引导学生根据此图回答下列问题: 1.配子的染色体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有什么差别 2.针对这幅图,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或猜想? 之前我们学过有丝分裂,提问学生有丝分裂的特征,提问,刚刚果蝇的配子是有丝分裂 后产生的吗? 实际上这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是由德国动物学家魏斯曼提出的,叫做减数分裂。他 从理论上预测:在精子和卵细胞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的数目 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融合,染色体数目得以恢复正常。 教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区别是什么?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并回答。(有丝分裂:细胞分裂一次,染色体复制一次,结果形成两个与亲代染色体数目相学同的细胞;减数分裂:细胞分裂两次,染色体复制一次,分裂后成熟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 过那么减数分裂是怎么进行的呢?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来进行探讨 程一、精子的形成过程 高等动物的减数分裂都是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人和其他哺乳动物的精子都是在睾丸 中形成的,让学生观察书中19页图2-1,并接着讲解,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 管,曲细精管里有大量的精原细胞,通过有丝分裂来增殖的。结合课件讲解精子的形成 过程,提问:1.精原细胞的增殖方式 2.什么叫同源染色体? 3.什么叫联会? 4.什么叫四分体?交叉互换发生在哪里?根据书20页图2-3来讲解 再利用多媒体展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特点 提问: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染色体有什么特殊的行为? 利用多媒体讲解简述第二次分裂的过程,让学生观察、理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染色体行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

第二章第3节伴性遗传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必修第一册中《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第二册中《遗传的基本规律》为基础,从学生感兴趣的人类遗传病引入,讨论: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这两种遗传病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为什么在遗传表现上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相同。伴性遗传有什么特点。伴性遗传规律在生产实践中的其它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分析、提出假设、设法求证的科学探究能力。(3)能够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缜密的思维能力。 2.能力目标 (1)探索伴性遗传方式的本质规律,掌握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应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生物统计的方法。 (2)通过分工推理出红绿色盲遗传的规律,提高善于与他人合作与沟通的工作能力,提高研究效率。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伴性遗传的故事激发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 (2)通过探究过程的体验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3)如何面对伴性遗传疾病,培养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融入生命教育。 (4)唤起发现人类遗传病、探索遗传病治疗方法的社会责任。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2、难点: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的主要婚配方式及其遗传的规律 四、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已学过减数分裂和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已经掌握基因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在已有知识基础上,通过红绿色盲的调查活动及结合课堂的探究活动,对伴性遗传现象进行分析和总结。 五、教学方法 采用探究、讨论模式结合、启发诱导、设问答疑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课前准备:指导学生调查人群中色盲症的发病情况和规律。指导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寻找资料与自己调查数据加以比较。让学生调查人群中的色盲患者的家庭情况。分析调查数据可能与资料不相符的原因。注重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该项准备工作可以使学生从生活中寻找与伴性遗传有关的红绿色盲问题进行调查、讨论和学习,通过调查发现问题“在人群中男女发病率不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入到观察、分析的积极心理活动状态,使教学中红绿色盲探究活动更能顺利开展。但其中难点是学生调查情况不可估计,教师要在课前先作好相应培训与准备工作。如教会学生设计记录表格,有关遗传病发病率的计算方法。七、课时安排:1课时 学习阶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段

2.3 伴性遗传 讲义【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二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伴性遗传 【素养目标】 1.了解伴遗传性的概念以及特点分析。 【必备知识】 伴性遗传 一、概念:遗传控制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而总是与性别相关联。 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 ●染色体组成(n对): 雄性:n-1对常染色体+ XY 雌性:n-1对常染色体+ XX ●性比:一般1 : 1 ●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 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 (1)伴X隐性遗传的特点: ① 男>女② 隔代遗传(交叉遗传)③ 母病子必病,女病父必病(2)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 女>男② 连续发病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3)伴Y遗传的特点: ①男病女不病②父→子→孙 附:常见遗传病类型(要记住 ...): 伴X隐:色盲、血友病 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 常隐:先天性聋哑、白化病 常显:多(并)指 四、单基因遗传病遗传方式的判断 1.第一步:排除Y连锁遗传 (1)系谱图中患者全为男性,而且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一-伴Y遗传 (2)系谱图中患者有男有女一非伴丫遗传 2.第二步:确定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1)无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患者(无中生有)一隐性遺传。 (2)有病的双亲,所生的孩子中有正常者(有中生无)一显性遣传 3.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 (1)已知显性从男患者入手 ①男病,其母其女均病伴X显性遣传 ②男病,其母或其女有不病者;双亲病有正常子女常染色体显性遣传。 (2)已知隐性从女患者入手

①女病,其父其子均病伴X隐性遺传。 ②女病,其父或其子有不病者;双亲正常有患病子女一常染色体隐性遣传 4第四步:若系谱圈中无上述特征,从可能性大小方面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间连续性遗传一显性遣传患者性别无差利,常染色体上患者女多于男、X染色体上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遺传一隐性遺传患者性别无差别,常染色体上患者男多于女X染色体上 五、遗传病的概率计算 1.在解概率计算题时,需要注意所求对象是在哪一个范围内所占的比例。 (1)在所有后代中求概率:不考虑性别归属,凡后代均属于求解范围。 (2)只在某一性别中求概率:需要避开另一性别,只看所求性别中的概率。 (3)连同性别一起求概率:此种情况性别本身也属于求解范围,因而应先将该性别的出生 概率(1/2)列入计算范围,再在该性别中求概率。 2.当两种遗传病之间具有“自由组合”关系时,可先分别计算出患甲病和乙病的概有(分 别为m、n),再根据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来计算相关患病概率。各种患病情况的概率如下表:

2019-2020学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节伴性遗传 基础巩固 1.某女孩患有色盲,则其下列亲属中,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的是( ) A.父亲 B.母亲 C.祖母 D.外祖母 ,其基因型可表示为X b X b,两个色盲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来自父亲的色盲基因一定来自祖母,来自母亲的色盲基因既有可能来自外祖父,也有可能来自外祖母,因此选项中可能不存在色盲基因的是外祖母。 2.下面为四个遗传系谱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和乙的遗传方式完全一样 B.丁中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8 C.乙中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遗传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D.丙中的父亲不可能携带致病基因 ,甲中双亲正常,女儿患病,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乙中双亲正常,儿子患病,遗传方式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或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可能与甲的遗传方式不同,A项错误。丁中双亲患病,有一个女儿正常,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亲为杂合子,再生一个女儿正常的概率为1/4,B项错误。若乙中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项正确。若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则丙中的父亲可能携带致病基因,D项错误。 3.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Y染色体都比X染色体短小 C.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4.下列叙述不属于人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遗传特征的是( ) A.男性与女性的患病概率相同 B.患者的双亲中至少有一人为患者 C.患者家系中会出现连续几代都有患者的情况 D.若双亲均无患者,则子代的发病率最大为3/4 ,则双亲均正常时基因型为隐性纯合子,若无基因突变其子代不会患病。 5.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已知鸡的性别由性染色体决定。如果性反转公鸡与正常母鸡交配,并产生后代,后代中母鸡与公鸡的比例是( ) A.1∶0 B.1∶1 C.2∶1 D.3∶1 ZZ,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W,性反转公鸡(ZW)与母鸡(ZW)交配后,后代中ZW∶ZZ=2∶1。 6.某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出了一个红绿色盲的儿子和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儿,该女儿与一个表现型正常的男子结婚,生出一个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的概率是( ) A.1/2 B.1/4 C.1/6 D.1/8 b控制,由于夫妇表现型正常,因后代中有色盲的儿子,所以亲本的基因型是 X B X b、X B Y,他们所生女儿的基因型是1/2X B X B、1/2X B X b,当女儿为1/2X B X b时与正常的男子(X B Y)能够生出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且概率是1/2×1/4=1/8。

新教材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第3节-伴性遗传-含解析

第3节伴性遗传 必备知识基础练进阶训练第一层 知识点一染色体组型和性别决定 1. A.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决定有关 B.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伴随性染色体遗传 C.生殖细胞中只表达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D.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都含Y染色体 2.经统计发现,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原因是() A.雌配子数︰雄配子数=1︰1 B.含X的配子数︰含Y的配子数=1︰1 C.含X的精子数︰含Y的精子数=1︰1 D.含X的卵细胞数︰含Y的精子数=1︰1 3.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豌豆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B.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C.人类男性的精子类型决定了孩子的性别 D.雄性生物体Y均比X短小 4.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属于ZW型,母鸡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公鸡是ZZ。现有一只纯种雌性芦花鸡与一只纯种雄性非芦花鸡交配多次,F1中雄鸡均为芦花形,雌鸡均为非芦花形。据此推测错误的是() A.控制芦花和非芦花性状的基因在Z染色体上,而不可能在W染色体上 B.雄鸡中芦花鸡所占的比例比雌鸡中的相应比例大 C.让F1中的雌雄鸡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雄鸡表现型有一种,雌鸡有两种 D.让F2 知识点二伴性遗传应用 5.的患者,从根本上说,这个孩子患红绿色盲的病因与父母中的哪一方有关?染色体组成是XYY的病因发生在什么时期() A.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B.与父亲有关、减数第二次分裂 C.与父母亲都有关、受精作用 D.与母亲有关、减数第一次分裂 6.如图所示为某一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可以做出的判断是() A.母亲肯定是纯合子,子女是杂合子 B.这种遗传病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C.该遗传病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 D.子女中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来自父亲 关键能力综合练进阶训练第二层

2020-2021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染色体与遗传 第三节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教案6 浙科版必修2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 教材分析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是浙科课标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二章第三节的内容。本教学设计为本课题的第二课时。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孟德尔定律、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以及性染色体等相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开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而本节课的内容又与后续将要学习到的《人类遗传病的主要类型》有较大的联系。因此,学好这节课非常重要。 一、教学策略 《性染色体与伴性遗传》包括“性染色体”和“伴性遗传”,共安排3学时。本教学设计为第2学时内容,即认识伴性遗传和通过分析人类红绿色盲症探究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特点。本部分的内容知识与学生生活较为贴近,学生较为感兴趣,且又有孟德尔定律、减数分裂中的染色体行为、遗传的染色体学说以及性染色体等相关内容作为学习基础,因此,本节课我采取了“三环六步高效”课堂教学法,让学生多“思”、多“说”、多“动”。课前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的导学案预习工作;课中安排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实现自学、对学、群学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设置经典例题穿插其中,巩固知识的同时能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同时,整个课堂时刻联系生活,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为了调动学生小组合作的积极性,我还会设置了组间竞赛得分评价机制,并以任务驱动和问题导向为原则。 二、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 正确认识伴性遗传,关爱伴性遗传疾病患者,树立正确生命观念。

2、科学思维 学会分析家族系谱图和遗传图解,归纳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 3、科学探究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伴性遗传的特点。 4、社会责任 关注伴性遗传相关的发展前沿,关注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课前安排学生完成导学案的相关预习内容。并由小组长收集课前预习时难以解决的问题,以待课堂上集体探究解决。 【引入设置】 1、展示色盲测试图,对学生进行色盲检测。其中有一张测试图为只有红绿色盲患者才能识别,由此引导学生认识到红绿色盲患者色觉与正常人色觉的差异,了解到红绿色盲患者生活上的不便,由此呼吁学生关爱红绿色盲患者。 2、展示红绿色盲症在男女中发病率不同的相关资料,引导学生结合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相关知识,归纳出伴性遗传的特点和种类。 (设计意图:通过色盲测试的设计,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引导学生认识红绿色盲患者生活上的不便,呼吁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关爱红绿色盲患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现象,结合旧知,得出新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探究新知】 在此部分,主要安排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师从旁指导,并邀请小组展示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实现组间竞赛评价机制。 探究一人类红绿色盲症的属性

生物人教版高中必修二(2019年新编)2-3 伴性遗传(第1课时)教案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伴性遗传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叙述伴性遗传的概念并说出其特点。(生命观念) 2、总结伴性遗传的特点。(生命观念、科学思维) 3、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科学思维、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 1、分析伴性遗传的特点。 2、举例说明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别人眼中“粉红色”的花,在道尔顿和弟弟眼中的时“变色”花。道尔顿经过分析和比较发现,原来自己和弟弟都是色盲,为此他潜心研究,写了篇论文《有关色觉的离奇事件—附观察记录》后人为纪念他,把色盲症叫道尔顿症。 一、伴性遗传的概念 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二、人类的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1)分析红绿色盲的遗传图解(课本35页) 图中“□”代表、“○”代表男女正常,■●表示男女患者。 以罗马数字(Ⅰ、Ⅱ等)代表代数

以阿拉伯数字(1、2等)代表个体 经分析可知道,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红绿色盲的致病基因为X b,人类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女性男性 基因 型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现型正常 正常(携带 者) 色盲正常色盲 (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述遗传图解并思考问题。 由图解分析: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由图解分析: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由图解分析得: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由图解分析得: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通过以上探究内容,归纳色盲的遗传特点: (1)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例如人类的红绿色盲,女性只有XbXb才表现为色盲,而X B X b表现为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就表现为色盲。所以人群中红绿色盲男性患者约7%,而女性只有0.5%。 (2)往往具有隔代遗传现象。 (3)具有交叉遗传现象: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得到,以后又只能传给自己的女儿。 (4)其他特点: ①女性患病:其父亲、儿子一定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②男性正常:其母亲、女儿一定表现为正常。 ③男性患病:其母亲、女儿至少为携带者。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必修2第3节人类遗传病课时作业含答案

第3节人类遗传病 选题测控导航表 1.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是( B ) ①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②常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③易受环境因素影响④发病率极低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多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控制的人类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不仅表现出家族聚集现象,还比较容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多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比较高。 2.如表是四种人类遗传病的亲本组合及优生指导,其中不正确的是( C )

解析: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亲本基因型为X a X a×X A Y ,子代男孩全正常,女孩全患病。红绿色盲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亲本基因型为X b X b×X B Y,则后代男孩全患病,女孩全正常。常染色体遗传的白化病和并指与性别无关,应做产前诊断。 3.如图是人类某遗传病的遗传系谱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在Y染色体上 B.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C.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D.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解析:系谱图中男性均患病,女性均不患病,可能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该系谱图中,男患者的母亲或女儿均正常,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因为不能确

定此遗传病的类型,故不能确定该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可能男女发病率相同,也可能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率。 4.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医学依据是( B ) A.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B.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C.人类的疾病都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 D.近亲婚配其后代必然有伴性遗传病 解析:从遗传学角度来说,每个正常人身上可能携带几个甚至十几个有害基因,近亲结婚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5.苯丙酮尿症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某遗传病调查小组对某女性患者的家系成员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表示患者,“-”表示正常)。则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A.该病属于伴X染色体遗传病 B.祖父和父亲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C.调查该病的发病率应在人群中随机抽样调查 D.调查时应分多个小组、对多个家庭进行调查,以获得足够大的群体调查数据 解析:由父亲和母亲均为患者,生出了正常的弟弟可知,该病为显性遗传病,如果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祖父是患者,姑姑也应是患者,这与题中所给信息矛盾,因此,该病不属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2021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有详细答案

第2章第3节伴性遗传 一、选择题 1.一对夫妇所生女儿全正常,所生儿子中有的正常,有的为色盲,则这对夫妇的基因型为() A.X B X B与X B Y B.X B X b和X B Y C.X B X b和X b Y D.X B X B和X b Y 解析:选B一对夫妇所生女儿全正常,说明父亲的基因型为X B Y;所生儿子中有的正常,有的为色盲,说明母亲的基因型为X B X b。 2.某人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的色觉都正常,但其弟弟是色盲患者,弟弟色盲基因的来源是() A.外祖父→母亲→弟弟B.外祖母→母亲→弟弟 C.祖父→父亲→弟弟D.祖母→父亲→弟弟 解析:选B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B、b表示),弟弟患病,其基因型为X b Y,其致病基因只能来自母亲,而母亲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外祖母,即相关基因的传递方式为外祖母(X B X b)→母亲(X B X b)→弟弟(X b Y)。 3.如图为人类某伴性遗传病(隐性)的遗传系谱图。若第二代中箭头标志的个体与一正常男性结婚,下列有关其所生子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一半女孩为携带者 B.所有女孩都正常 C.所有男孩都会得此遗传病 D.男孩得此遗传病的概率是1/2 解析:选C题目明确此病为伴性隐性遗传病,如果为伴Y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第二代的男性均应患病,但题图中第二代中有男性是正常的,所以此病

应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该病由基因A、a控制,则第一代男性的基因型为X a Y;因为第二代中有患病的女儿(基因型为X a X a),所以第一代中女性的基因型为X A X a。第一代(X a Y×X A X a)所生育正常女儿(箭头标示的个体)的基因型为X A X a,该个体与一正常男性(X A Y)结婚:女孩全部表现正常,但有一半携带者;男孩一半正常,一半患病。 4.在正常情况下,下列有关X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女性体细胞内有两条X染色体 B.男性体细胞内有一条X染色体 C.X染色体上的基因均与性别决定有关 D.鸡的体细胞中不含X染色体 解析:选C X染色体上的大多数基因与性别决定无关,如红绿色盲基因。鸡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 5.如图为患红绿色盲的某家族系谱图,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中7号的致病基因可能来自() A.1号B.2号 C.3号D.4号 解析:选B人类红绿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因此,7号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其母亲5号,由于1号正常,故5号的色盲基因来自2号。 6.一对夫妻都正常,他们的父母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请你预测,他们的儿子是色盲的概率是() A.1 B.1/2 C.1/4 D.1/8 解析:选C色盲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设相关基因用A、a表示,根据题中所述可推测出丈夫的基因型为X A Y,妻子的基因型为1/2X A X A、1/2X A X a,

2022届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2章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概述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传递和性别相关联的特点。2.运用伴性遗传理论分析解决实践中的相关问题。 一、伴性遗传与人类红绿色盲 1.伴性遗传 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作伴性遗传。 2.人类红绿色盲 (1)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 项目女性男性 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 表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 (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 ①方式一 由图解分析可知: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②方式二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③方式三 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 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色盲的遗传特点: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判断正误 (1)各种生物细胞内的染色体均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 (2)XY型性别决定生物的X染色体都比Y染色体短() (3)性染色体与性别决定有关,其上的基因都决定性别() (4)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一定患病() (5)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的() 答案(1)×(2)×(3)×(4)×(5)× 探讨点伴性遗传的特点 1.根据上面“教材梳理”中的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四种主要婚配方式,回答下列问题:(1)哪两种可以用于判断某种性状的遗传是否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试说出原因。 提示用方式一和方式四,因为这两种情况下,色盲和正常的个体在男女中的比值不同。 (2)根据方式二、三和四,你还能想到什么方法判断某种性状的遗传是否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提示正反交实验,如果实验结果不同,可以判断是伴性遗传。

人教新课标版生物必修二教师用书:2-3第3节 伴性遗传 Word版含答案

第3节伴性遗传 [学习目标] 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重点)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决定方式和遗传特点。 知识点1伴性遗传的概念及人类红绿色盲症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3~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 (1)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其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常见实例:人类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果蝇的眼色遗传等。 2.人类红绿色盲症 (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 ①显隐性: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基因。 ②位置: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等位基因。 (2)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与表现型 (3)红绿色盲的主要遗传方式 ①方式一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②方式二 由图解分析可知:男孩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于母亲。 ③方式三

由图解分析可知: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④方式四 由图解分析可知: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4)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具有交叉遗传现象,即男性色盲的基因来源于母亲,且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该特点在遗传系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时有应用)。 知识点2抗维生素D佝偻病和伴Y遗传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抗维生素D佝偻病 (1)致病基因及其位置 ①显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显性基因。 ②基因位置:位于X染色体上。 (2)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3)遗传特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2.伴Y遗传病 下面为人类外耳道多毛症患者的遗传系谱图,请据图归纳: 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患者后代中男性全为患者,女性全为正常。简记为“男全患病,女全正常”。 知识点3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请仔细阅读教材第36~37页,完成下面的问题。 1.伴性遗传的应用 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