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梯度法的多目标稳健设计研究

基于梯度法的多目标稳健设计研究
基于梯度法的多目标稳健设计研究

统计预测和决策(2015最全版)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①预测:根据过去和现在估计预测未来。 ②统计预测:属于预测方法研究的范畴,即如何利用科学的统计方法对事物的未来发展进行③定量推测,并计算概率置信区间。 第二章 ①定性预测:是指预测者依靠熟悉业务知识、具有丰富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员与专家,根据已掌握的历史资料和直观材料,运用个人的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对事物的未来发展做出性质和程度上的判断,然后再通过一定形式综合各方面的意见,作为预测未来的主要依据。 ②主观概率:是人们对根据几次经验结果所做的主观判断的主观判断的量度。 ③客观概率:是根据事件发展的客观性统计出来的一种概率。 ④相互影响法:是从分析各个事件之间由于相互影响而引起的变化,以及变化发生的概率,来研究各个事件在未来发生的可能性的一种预测方法。 第三章 ①残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 ②可绝系数:衡量自变量与因变量关系密切程度的指标,表示自变量解释因变量变动的百分百比。 ③相关系数:测定拟合优度的指标,相关系数平方等于可绝系数。 ④非线性回归预测法:在社会现实经济活动中,很多现象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线性的,这

时就要选配适当类型的曲线,即非线性回归预测。 ⑤拟合优度:衡量回归直线拟合效果的指标 ⑥自相关系数:是衡量同一变量不同时期的数据之间相关程度的指标。 ⑦D-W:检验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的一个有效方法,其计算公式为:D—W=∑(ui-ui-1)^2/∑ui^2,其中ui=yi-^yi.根据经验D-W统计量在1.5~2.5之间表示没有显著自相关问题。 第四章 ①不规则变动因素:又称随机变动,它是受各种偶然因素影响所形成的不规则变动。 ②趋势外推法:用时间t为自变量,时序数值y为因变量,建立合适的趋势模型,并赋予时间变量t所需要的值,从而得到相应时刻的时间序列未来值。 ③图形识别法:通过绘制以时间t为横轴,时序数据为y轴的散点图形,并将其与各种函数曲线模型比较,选择最为合适的模型。 ④差分法:利用差分把数据修匀,使非平稳的序列达到平稳序列。同时与各类模型差分特点进行比较,选择合适的模型。 ⑤标准误差:预测值与真实值的离差平方和的平均数的平方根。 ⑥ 第五章 ①一次移动平均法:收集一组观测值,计算这组观测值的均值,利用这一均值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②一次指数平滑法:利用前一期的预测值Ft代替Xt-N得到预测的通式:Ft+1=aXt+(1-a)Ft.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

如何写好教学设计 一、明确什么是教学设计 首先要明确新课改理念下,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关系。教学设计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目标,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优化地安排,形成教学方案的过程。它是一门运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它以教学效果最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 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写一份优秀教案是设计者教育思想、智慧、动机、经验、个性和教学艺术性的综合体现。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教案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所以,广大考生在写好一份优秀的教案之前,首先要明确二者之间的关系,另外,在考题中,试卷编写者也把教案编写的题目直接设计成“教学设计”题目,这里,广大考生要引起注意。 二、如何写出一篇优秀的教学设计 1、目标明确,思路清晰 广大考生,在面对具体的教学设计题目时,首先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考生需要知道什么是教学设计,以及写教学设计的作用是什么,具体来说,教学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主要有四点:一是每次教学的基本计划,明确本次教学的目标及教育资源的使用计划;二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教学活动必须按教学准备有序有效实施;三是教学研究的成果,教学设计是对教材、学生、教学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成果;四是教学实施的工具,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是参照系,可以提示教学内容、重点、难点、目标、思路,帮助教师有效完成每一次教学。2、内容齐全,要点具备 那么明确了教学设计的作用以后,这就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或者指定的章节,如何设计出优秀的教学设计,具体说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首先,要明确教学设计的所包含的主要内容,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课题、课时、课型、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反思。在这里提醒广大考生,在备考时,应对教学设计的题目,一定要在心中清楚教学设计所涵盖的这几个方面。 接下来,具体谈一下每个方面所涉及的具体内容。 (1)课题:说明所选章节的的名称,也即本课的标题。 (2)课时: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说明第几课时。 (3)课型: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任务而确定的课的类型,即为课型。例如: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实习课、检查课、测验课、综合课、活动课等。 新授课是以讲解新知识为目的的课。 复习课是以复习巩固所学知识为目的的课。 实验课、实习课是以培养学生技能、技巧为目的的课。 检查课、测验课是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程度为目的的课。 综合课、活动课是将讲授、复习巩固、检查提问、作业练习等活动交叉进行的课。 任课的教师要根据选择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实际情况,来确定课的类型。 (4)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目标:确定本堂课所要讲授的知识点。 ②过程与方法: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 写教学目标时,请广大考生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

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展示空间设计的一些基本原则 关键词:空间设计 1 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的空间展示形式 展示空间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在空间设计上采用动态的、序列化的、有节奏的展示形式是首先要遵从的基本原则,这是由展示空间的性质和人的因素决定的。人在展示空间中处于参观运动的状态,是在运动中体验并获得最终的空间感受的。这就要求展示空间必须以此为依据,以最合理的方法安排观众的参观流线,使观众在流动中,完整地、经济地介入展示活动,尽可能不走或少走重复的路线,尤其是不在展示的重点区域内重复,在空间处理上做到尤如音乐旋律般的流畅,抑扬顿挫分明有致.使整个设计顺理成章。在满足功能的同时,让人感受到空间变化的魅力和设计的无限趣味。 例如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是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人进人展览空间之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前进,在行进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设计师在该馆在空间处理上,采用灵巧的划分空间的手法,使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无限的空间中包含着有限,以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导向,使整个空间的展示形式流畅、有节奏,让人们在不断变换的视觉构图中 欣赏到全方位的空间。 中国的园林艺术在这点上与展示艺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我们可以从中获得一些启发。如园林在空间序列上讲究启承转合,明暗开合;在游览路线上讲究移步换景,情景交融。这些都值得在考虑空间展示形式时 采纳借鉴。 2 在空间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使空间更好的服务于人 展示空间的基本结构由场所结构、路径结构、领域结构所组成,其中场所结构属性是展示空间的基本属性。因为场所反映了人与空间这个最基本的关系。它体现了以人为主体。通过中心(亦即场所)、方向(亦即路径)、区域(亦即领域)协同作用的关系“力”,即“突出了社会心理状态中人的位置”。是人赋予了展示空间的第四维性,使它从虚幻的状态通过人在展示环境中的行动显现出实在性,同时人在对这种空间的体验过程中,获得全部的心理感受。“人”是展示空间最终服务的对象,所以人做为高级动物在精神层 面上的需求是展示设计必须满足的一个方面。 展示设计需要满足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需求,这是在进行展示空间分析时的基本依据。人类需要舒适和谐的展示环境,声色俱全的展示效果,信息丰富的展示内容,安全便捷的空间规划,考虑周到的服务设施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在精神上对展示设计提出的要求。这就需要设计师仔细地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汁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机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展示空间的形状,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

第十七章多标决策法

第十七章 多目标决策法 基本内容 一、多目标决策概述 多目标决策:统计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目标,具有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的决策即称为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有多属性效用理论、字典序数法、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优劣系数法、模糊决策法等。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1、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众多目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某一目标的完善往往会损害其他目标的实现。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的目标体系分类:单层目标体系;树形多层目标体系;非树形多层目标体系。 多目标决策遵循的原则: 1、在满足决策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个数。 2、分析各目标重要性大小,分别赋予不同权数。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 法,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最后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结构,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递进。 (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问题,搞清楚涉及的因素以及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层次化,划分为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和方案层。 2、通过对各层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由各层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权重。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 4、对各层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否则,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5、层次加权得出各方案关于总目标的权重,最大权重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三)判断矩阵 以每两个方案(或子目标)的相对重要性为元素的矩阵称为判断矩阵。判断矩阵是层次分析法的核心。 判断矩阵的元素ij a 具有三条性质: (1)1=ii a (2)ji ij a a /1= (3)kj ik ij a a a ?= 判断矩阵的元素ij a 可以利用决策者的知识和经验估计出来。由于决策者的估计并不精确,因此第三条性质不一定成立。 (四)由判断矩阵确定权重 可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对判断矩阵求最大特征值及所对应的特征向量。特征向量经

稳健设计方法

机研142 孙利文2100 一、稳健设计方法在产品设计开发中的作用。 稳健设计又称作鲁棒设计。是关于产品质量和成本的一种工程设计方法。在产品或工艺系统设计中,正确的应用稳健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以使产品在制造或使用中,或是在规定寿命内当结构或材料发生老化、变质、工作环境发生微小的变化时,都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 通过稳健设计,可以使产品的性能对各种噪声因素的不可预测的变化,拥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产品性能将更加稳定、质量更加可靠。任何一种产品〃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设计中人们可以控制的因素如设计变量、变量的容差等;另一类是所谓的噪声因素指由生产条件、使用环境及时间等的变化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如载荷、儿何尺寸、工程材料特性的变异以及制造、安装误差等,其基本特点是具有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是不可控制的因素。实际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变化有可能导致产品的性能指标有较大的波动,使其功能劣化我至失效,还有一些材料或元器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失效等。对于这些因素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尽可能消除这些因素这对可控因素是可以做到的,而对噪声因素往往很难实现。即使能够消除也需要花费很大的代价;二是尽量降低这些因素的影响。这是相对容易和低代价的方法,也就是使产品性能对这些因素的变化不敏感,为了使所设计的产品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下,其性能指标不仅能达到设计要求,而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变化不敏感,就需要用稳健设计方法來实现。稳健设计就是使产品的性能对在制造期间的变异或使用环境的变异不敏感,并使产品在其寿命周期内不管其参数、结构发生漂移或老化在一定范围内都能持续满意地工作。 二、试验设计在稳健设计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

教学目标(或学习目标)是对学习者通过教学后应该表现出来的可见行为的具体的、明确的表述。一般要求用明确、具体、详细的行为术语来描述。目标不能定得太笼统、太抽象,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个人的理解可能相去甚远。此外,用以陈述教学目的的词语常常是用以说明学习者内部心理过程的词语,如“掌握”、“领会”等,而这些内部过程常常是无法观察和测量的,导致学生无法衡量和确定学习重点。 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1、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识记、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感知、适应、技能、体力等。(辛普森、哈罗) 情感学习领域目标分类:接受或注意、反应、评价、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克拉斯伍) 2、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系统: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 3、国内对教学目标的研究 认知学习领域学习水平分类:记忆、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创见。 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水平分类:模仿、对模仿动作的理解、动作组合协调、动作评价、新动作的创造。 情感学习领域学习水平分类:接受、思考、兴趣、热爱、品格形成。 教学目标的设计与编写 可以运用布鲁姆、克拉斯伍、加涅等人的学习目标分类作为框架,把教学目标分成不同的层次,通过设计双向细目表的方式完成。

马杰(Mager)在1962年出版的《程序教学目标的编写》这本经典著作中提出一个教学目标应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1)行为:说明学习者通过教学以后将能做什么,以便教师能观察学习者的行为变化,了解目标是否达到。 (2)条件:说明学习者表现学习行为是所处的环境、条件因素。 (3)标准:指出合格行为的最低标准。 ABCD模式的具体应用: 1、对象的表述:注明教学对象。 2、行为的表述: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 其中行为动词说明学习的类型,宾语则说明学习的内容。例如: “操作”、“说出”、“列举”、“比较”等都是行为动词,在它们后 面加上对象就构成了教学目标中关于行为的表述。 3、条件的表述: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 4、标准的表述:为完成质量可被接受的最低程度的衡量依据。一般 从行为的速度、准确性和质量三方面来确定。 应用ABCD模式的注意事项: 1、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必须是学习者,而不能是教师。 2、教学目标必须用教学活动的结果而不能用教学活动的过程或手 段来描述。 3、教学目标的行为动词是具体的,而不能是抽象的。 编写认知学习目标可供选用的动词表

第十七章 多目标决策法

第十七章多目标决策法 基本内容 一、多目标决策概述 多目标决策:统计决策中的目标通常不会只有一个,而是有多个目标,具有多个目标的决策问题的决策即称为多目标决策。多目标决策的方法有多属性效用理论、字典序数法、多目标规划、层次分析、优劣系数法、模糊决策法等。 多目标决策的特点: 1、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即众多目标之间没有一个统一标准。 2、目标之间的矛盾性。某一目标的完善往往会损害其他目标的实现。 常用的多目标决策的目标体系分类:单层目标体系;树形多层目标体系;非树形多层目标体系。 多目标决策遵循的原则: 1、在满足决策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目标个数。 2、分析各目标重要性大小,分别赋予不同权数。 二、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简称AHP法,是用于处理有限个方案的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层次分析的基本原理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是把复杂问题分解为若干层次,在最低层次通过两两对比得出各因素的权重,通过由低到高的层层分析计算,最后计算出各方案对总目标的权数,权数最大的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假设:层次之间存在递进结构,即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递进。 (二)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1、明确问题,搞清楚涉及的因素以及因素相互之间的关系。 2、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将决策问题层次化,划分为总目标层、分目标层和方案层。 2、通过对各层元素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 3、由各层判断矩阵确定各层权重。用特征向量法中的和积法求解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和归一化后的特征向量。 4、对各层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一致性检验通过后,按归一化处理过的特征向量作为某一层次对上一层次某因素相对重要的排序加权值。否则,对判断矩阵进行调整。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用ABCD法编写教学目标 这种方法包含了四个要素:教学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 ⑴教学对象 学习目标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而写的,所以描述学习目标时应指明特定的教学对象。有时候如果教学对象已经明确了,就可以从目标中省去这个要素。 ⑵行为 行为是学习目标中必不可少的要素,它表明学生经过学习以后能做什么和应该达到的能力水平,这样教师才能从学生的行为变化中了解到学习目标是否已经实现了。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一个动宾结构的短语来描述行为,其中动词是一个行为动词,它表明了学习的类型,而宾语则说明某一学科的具体学习内容。 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及不同层次的学习目标,有一些可供教师参考选用的动词。比如,在编写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可以选用下面的动词: ①知识:说出……名称、列举、选择、背诵、辩认、回忆、描述、指出、说明等; ②领会:分类、叙述、解释、选择、区别、归纳、举例说明、改写等; ③应用:运用、计算、改变、解释、解答、说明、证明、利用、列举等; ④分析:分类、比较、对照、区别、检查、指出、评论、猜测、举例说明、图示、计算等; ⑤综合:编写、设计、提出、排列、组合、建立、形成、重写、归纳、总

结等; ⑥评价:鉴别、讨论、选择、对比、比较、评价、判断、总结、证明等。 而在编写情感学习领域的目标时,则可以选用下面这些动词: ①注意:知道、看出、注意、选择、接受等; ②反应:陈述、回答、完成、选择、列举、遵守、称赞、表现、帮助等; ③价值判断:接受、承认、参加、完成、决定、影响、区别、解释、评价等; ④组织:讨论、组织、判断、确定、选择、比较、定义、权衡、系统阐述、决定等; ⑤价值体系个性化:改变、接受、判断、拒绝、相信、解决、要求、抵制等。 编写行为的具体方法是:首先根据前面讲过的学习目标分类方法,结合学科内容分成不同类别的学习目标,然后从上面提供的动词中选择出合适的行为动词,最后再把学科内容作为动宾结构中的宾语就可以了。例如: 学习内容是“解释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要求学生能够举出一两个例子,说明人们在生活中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这是一个认知学习领域的目标,其目标层次是应用,所以应该从“应用”一行中查找动词,比如使用“列举”这个词,这样“行为”就可以被描写成“列举生活中的一至两个例子,说明人们怎样预防热胀冷缩现象带来的损害。” ⑶条件

#决策理论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第5章 多目标决策分析习题参考解答 5-1 对于单层次、多层次序列型和多层次非序列型三种目标准则体系,各举出一个社会生活或经济管理的实例,并构造目标准则体系的结构图。 参考解答: 单层次目标体系(设备采购) 系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课题立项选择) 二类服务器 价格 内存 硬盘 网卡 R A I D 电源风扇 P C I I /O 管理维护 售后服务 科研课题 成果贡献 人才培养 课题可行性 使用价值 科学意义 难易程度 研究周期 财政支持 硕士研究生 博士研究生 青年教师

非系列型多层次目标准则体系(某地区总人口) 5-2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的目标准则体系、效用并合规则和权系数如图5-36所示,用多维效用并合方法对学生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写出对学生水平满意度的计算公式。 智育体育学生水平理论实践H 3 V 2 V 1 w 2 w 政治理论 政治表现 基础知识 专业知识 动手能力 公关能力 体育成绩 体质情况 1u 2u 3u 4u 5u 6u 7u 8 u 3 /1)(3 /2+) (?) (?3 /1)(3 /2+)(?德育1 V ) (? 图5-1 学生水平评价目标准则体系 参考解答: 对学生水平满意度的计算公式为 ))](3 1 32(3132)[(87654321u u u u u u u u ++ 5-3 某个工厂有一百多个岗位,这些岗位复杂程度各不相同,工作的环境各不一样,一个合理的岗位工资分配制度对于提高员工满意度、体现人力资源的公平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该工厂所处的行业比较特殊,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必须由该工厂对自已的岗位工资水平进行合理地定义。现已知社会的平均工资水平,该公司决定比社会平均工资水平高10%做为公司总的基数,工厂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对工厂内部各个岗位的工资基数进行分配? 总人口 出生率 死亡率 生育能力 计划生育政策 传统习惯 期望寿命 保健水平 食物营养 国民收入 污染程度

多目标决策方法20页word文档

多目标决策方法 一.多目标决策方法简介 1.多目标决策问题及特点 (1) 案例 个人:购物;买房;择业...... 集体或社会:商场,医院选址;水库高度选择...... (2) 要素 行动方案集合X;目标和属性;偏好结构和决策规则 (3) 多目标决策有如下几个特点: 决策问题追求的优化目标多于一个;目标之间的不可公度性:指标量纲的不一致性; 目标之间的矛盾性; 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混合:有些指标是明确的,可以定量表示出来,如:价格、时间、产量、成本、投资等。有些指标是模糊的、定性的,如人才选拔时候选人素质考察时往往会以:思想品德、学历、能力、工作作风、市场应变能力等个性指标作为决策依据。 2.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描述 决策空间:}0)({≤=x g x X i 目标空间 })({X x x f F ∈= 两个例子: 离散型;连续型 3. 多目标决策问题的劣解与非劣解 非劣解的寻找连续型有时较难

4.多目标决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化多为少法:化成只有二个或一个目标的问题; (2)直接求非劣解法:先求出一组非劣解,然后按事先确定好的评价标准从中找出一个满意的解。 (3)分层序列法:将所有目标按其重要性程度依次排序,先求出第一个最重要的目标的最优解,然后在保证前一目标最优解的前提下依次求下一目标的最优解,一直求到最后一个目标为止。( (4)目标规划法:对于每一个目标都事先给定一个期望值,然后在满足系统一定约束条件下,找出与目标期望值最近的解。 (5)重排序法:把原来的不好比较的非劣解通过其他办法使其排出优劣次序来。 (6)多属性效用法:各个目标均用表示效用程度大小的效用函数表示,通过效用函数构成多目标的综合效用函数,以此来评价各个可行方案的优劣。 (7)层次分析法:把目标体系结构予以展开,求得目标与决策方案的计量关系。 (8)多目标群决策和多目标模糊决策。 (9)字典序数法和多属性效用理论法等。 二、几种常见方法简介及应用 1.加性加权法 (1)基本假设:1.属性描述用基数定量描述,且相互独立; 2.价值函数的形式是加性的。

教学设计怎么写(1)

教学设计怎么写? 一、课前部分 (一)教材分析教材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课程标准》的要求。(2)分析每课教材内容在整个课程标准中和每个模块(每本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3)分析高中每课教材内容与初中教材相关内容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生分析学生分析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能力状况。(2)分析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3)分析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行为。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部分的写作要求:三个操作要求:(1)确定知识目标。(2)确定能力、方法培养目标及其教学实施策略。(3)确定引导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教学选点及其教学实施策略。A、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 行为主体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老师,人们判断教学有没有效益的直接依据是学生有没有获得具体的进步,而不是教师有没有完成任务。一般在写教学目标的时候行为主体可以省略,但格式必须注意如一般可以采取以下的表达:“通过……学习,能说出……”,“通过…… 学习,能分析归纳……”,而不是“使学生掌握……”“教会学生……”等表述方式 行为条件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如“通过收集资料” “通过观看影片……” “通过本课学习” 行为动词行为动词必须是具体可测量、可评价的。如知道、归纳、列举、感受、参加等等,根据课程标准中给出的行为动词进行使用。 表现程度指学生学习之后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平,用以评价学习表现或学习结果达到的程度。 比如自己以前写的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教材第三目(行为条件),能够背写出(行为动词)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表现程度),了解(行为动词)战争的经过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精神(表现程度) B 、叙述最好有不同层次根据《标准》,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差异性,按照教学内容,由低到高,由易到难,设计具有不同要求、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 C、过程与方法是什么?对于过程与方法,真的存在很大的误区,以前写过程与方法,往往写的是:讨论法、合作探究、资料收集等,其实这些只是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根本不能作为学生要获得的能力目标。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是指具体的内在的学习思维的过程,如搜集资料的过程与方 法、探究问题的过程与方法、辨析史料的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学学生应该达到的目标是“学会如何收集”“学会如何探究” 。(这是以前教学的薄弱环节,也是以后教学必须重视的内容,学生应该学会基本的历史思维的方法)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重点。(2)确定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式教学方式部分的写作要求:介绍进行课堂教学所要采取的方法与技巧。 (六)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部分的写作要求:两个操作要求:(1)教学环境的设计与准备。(2)教学用具的设计与准备。

决策分析目录(1)

精心整理 决策理论和方法(章节目录) DecisionTheoryandTechnology 引言 第一章决策的基本概念 §1-1引论 一、决策与决策分析的定义 1.Decision 的本义:(牛津词典) 2.3.<4.< 5. 6.7.1.2.3.4.5.§1-2§1-3§1-4一、问题的复杂性: 二、微观经济学和决策论关于经济人的假定: 三、决策人和决策分析人的分工 §1-5分析方法和步骤 一、 决策树与抽奖 二、分析步骤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二章主观概率和先验分布

SubjectiveProbabilityandPriorDistribution §2-1基本概念 一、概率(probability) .频率L aplace在《概率的理论分析》(1812)中的定公理化定义 二、主观概率(subjectiveprobability,likelihood) 1.为什么引入主观概率 2.主观概率定义 三、概率的数学定义 四、主客观概率的比较 §2-2先验分布(Priordistribution)及其设定 1. 2. 3. 4. 5. §2-3 §2.4 二、 习题 §3—1 四、基数效用与序数效用(Cardinal&OrdinalUtility) §3.2效用函数的构造 一、离散型的概率分布 二、连续型后果集 §3.3风险与效用 一、效用函数包含的内容 1.对风险的态度 2.对后果的偏好强度 3.效用表示时间偏好 二、可测价值函数确定性后果偏好强度的量化

三、相对风险态度 四、风险酬金 五、钱的效用 §3.4损失、风险和贝叶斯风险 一、损失函数L 二、风险函数 三、贝叶斯风险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四章贝叶斯分析 §4.1 §4.1 一、 三、 六、 §4.2 四、E— §4.3 二、 §4.4 三、例 §4.5非正常先验与广义贝叶斯规则 一、非正常先验(ImproperPrior) 二、广义贝叶斯规则(GeneralBayeseanRule) §4.6一种具有部分先验信息的贝叶斯分析法 一、概述 二、分析步骤 三、几何意义 §4.7序贯决策 习题 进一步阅读的文献 第五章随机优势

多目标决策方法的大作业

多指标决策理论与方法作业 关于某单位基层组织办公场所搬迁方案的决策研究 姓名:张杨 学号:1671131 班级:控制工程16-04班

关于某单位基层组织办公场所搬迁方案的 决策研究 张杨 (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对于同一栋楼内不同部门的搬迁问题,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搬迁的成本、搬迁后办公场所的利用率以及每个部门办公场所面积的公平性,更重要的是尽量将同一部门的办公场所集中。由于搬迁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多属性的复杂系统工程问题,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价法对方案进行分析和优选。 关键词:搬迁;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 1引言 同一栋楼内不同部门的搬迁是一项涉及成本、利用效率和工作便利性等多方面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部门办公场所位置的选择,是同一栋楼内不同部门的搬迁问题重要环节。影响各个部门办公场所位置选择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原办公部门的位置、同一部门办公场所的集中性、部门内办公人员的数量等等。如果从单一的因素对搬迁的方案进行评价,有失公平性和客观性。因此,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搬迁的因素确定权重值,然后通过模糊分析法对搬迁方案进行综合评价。 2建立模型 通过对同一栋楼内不同部门搬迁问题的分析,将以下四个方面作为部门搬迁方案的优选体系,同一部门办公场所的集中性、部门搬迁所需要的成本、楼内办公面积的利用率及不同部门办公面积的公平性,如表1。 1)同一部门办公场所的集中性首先,在进行搬迁之前有些部门的办公场所是分散的,有些部门的办公场所相对来说比较集中,显然办公人员都是希望同一部门的人员都在一起办公,方便大家的工作。那么在进行搬迁的时候,原来办公场所相对分散的部门会要求尽量将其办公场所聚集在一起,原来办公场所相对比较集中的部门也不愿意其被分散在楼内的各个位置,因此我们在制定不同部门搬迁方案的时候,需要尽量将同一部门的办公场所聚集在一起,而且要尽量将同一部门的办公场所放在同一楼层。

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

展示设计空间设计的重要意义 学院:机械工程 专业:工业设计 姓名:张雪瑞 学号:1008024213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店面的布置是引导人群和提高自我品位的关键店面布置的主要目的是突出商品特征,使顾客产生购买欲望,又便于他们挑选和购买。专卖商店的设计十分讲究,它需要线条简洁明快,不落俗套。在布置专卖商店店面时,要考虑多种相关因素,诸如空间的大小,种类的多少,商品的样式和功能,灯光的排列和亮度,通道的宽窄,收银台的位置和规模,电线的安装及政府有关建筑方面的规定等。 在展示设计中,空间的分割组合是展示设计的灵魂,它决定着一个展示设计的风格、形式、构造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它可以决定展示设计的结构是怎样的,展示设计的功能区怎样划分,展品怎样陈列等。 西班牙巴塞罗那博览会的德国馆是采用围中有透,透中有围,围透划分空间的处理手法,使人进入展览空间后,沿隔断布置所形成的参观路线不断前进,在行进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几个层次的空间。这种在运动中所看到的不断变化的视觉氛围会引起人们浓郁的兴趣,所以该馆在空间处理上,以变化和灵巧划分空间的手法,是有限的空间变成无限,并且不断变化着的空间导向,让空间序列产生异常丰富和流畅的效果。 贵阳的企业馆对于空间的处理也很精彩,让观者对于前方的展示内容及空间产生强烈的欲望及好奇。此展厅有科幻的效果,整个展示的空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空间的功能分区相对被弱化了。 展示设计是使参观者与展品交流的一种设计活动。空间的分割与组合使展示设计得到了不同的构成形式,分为了公众空间、信息空间、辅助空间等众多类型,而观众正是在这些空间中活动,从而获得对展品的认识、感受。因此,空间设计是展示设计的的重要环节,一个精美的展示设计离不开非一般的空间设计。

教学目标应如何编写

1.教学目标应如何编写? 新课改实施后,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纲要(试行)》的规定,并结合实际教学,教学目标主要从三个方面编写:即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因此三维目标的编写对教育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程要实现学生全面、终身的发展;倡导给个性充分、自由发展创造条件;给学生主体生动、活泼的发展空间。新课程在价值观上,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伦理观上高度尊重学生;行为观上,全面依靠学生。 (1)教学目标编写要有整体性。按照系统论的观点,教学目标是一个系统,它由教学目的决定,包括课程目标、单元目标和课时目标三个层次。通过逐层具体化,教学目标系统构成一个上下贯通、有机联系的完整体。 (2)教学目标编写要联系实际,切实可行。知识与技能是体现三维教学目标的根本。三维教学目标把知识与技能放在首位,其实也体现了“双基”教学的重要性,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对物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3)教学目标编写是要注重挖掘知识中隐含的思想和方法,展现知识的形成和发展的思维过程。要在知识的发生过程中渗透物理思想,在思维活动过程中揭示物理方法,在问题解决过程以及方法的探索中激活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在归纳和总结知识过程中概括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 (4)教学目标编写要具有一定的伸缩性。 2.对物理教学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你是如何理解的?举例说明。 传统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学过程主要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人们将长期以来生产生活中积累的知识通过教材来进行记录,而学生通过学习教材来间接地获得这些知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而学生的任务就是尽快的吸收这些知识,并在考试中再把它正确而又有条理地再现出来。表面上看来,我们已经教会了学生,但是应试教育弊端恰恰在这里,学生成了知识的存储器,缺乏创造力、想象力和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正是建立在这样一种理论基础之上的,它承认学习过程和科学方法的价值,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四大要素,也是我们在达成“过程与方法”目标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例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这节,在教学设计过程中采用了创设情境的策略,首先在前一节教学中以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划时代的发现》的内容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呈现,为下节做铺垫。先将学生带入法拉第的时代,将前人研究的成果与矛盾交给学生:奥斯特发现“电生磁”,之后科学家们认为“磁生电”也是存在的,而安培、和科拉顿等人的验证却失败了,逐步将学生引入角色,引发他们的思考“如果我是法拉第,我要怎样进行我的研究?”充分的铺垫过后,在第二节《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我采取分组实验探究的策略,把实验器材交给学生并告诉他们“你们现在就是法拉第,请

第17章 层次分析法详解

第17章 层次分析法 本章主要针对一些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的决策问题,介绍了一种比较有效的决策方法,即层次分析法。它可以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从而将一些定性决策问题定量化。书中介绍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及具体的实现步骤,并结合实例利用MATLAB 软件给予实现。 17.1 引例 旅游方案的决策问题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碰到许多事情需要做出决策:例如某人计划去旅游,可供选择的目的地有:(1)苏州;(2)北京;(3)桂林。在选择旅游目的地时,须考虑到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条件、旅途费用等因素,在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后,选择一种对此人最为合理的决策方案。 在上述决策问题中,可供选择的方案有三种,即:(1)苏州;(2)北京;(3)桂林。要选择一种最为合理的方案,须对这三种方案的优劣性进行综合评价,排队后,才能做出决策。 对这类复杂的决策问题,一般可按如下步骤进行处理: (1)先对问题所涉及的因素进行分类,然后构造一个各因素之间相互联结的层次结构模型。因素分类包括:(一)为目标类,即选择合适的旅游景点;(二)为准则类,这是衡量目标能否实现的标准,即景色、费用、居住条件、饮食条件、旅途费用等因素;(三)为措施类,是指实现目标的方案、方法、手段等,即指苏州、北京、桂林三个旅游目的地。 (2)按目标到措施自上而下地将各类因素之间的直接影响关系排列于不同层次,并构成一层次结构图,如图17-1所示。 (3)依据上面的层次结构图,由决策者的经验给出每一层的各因素的相对 图17-1 选择旅游地的层次结构 目标层A 准则层C 方案层P

重要性的权数,从而得到一些判断矩阵,然后将其不断修正,直至其通过一致性检验。 (4)进行组合权重计算,计算出措施层各方案的相对权数。从而确定出各方案的优劣次序,以便供决策者决策。 上面便是层次分析法的一般步骤,它可以较为有效地处理一些决策问题。 17.2 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人们在处理上述决策问题的时候,要考虑的因素有多有少,有大有小,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它们通常都涉及到经济、社会、人文等方面的因素,在作比较、判断、评价、决策时,这些因素的重要性、影响力或优先程度往往难以量化。人的主观选择会起着相当主要的作用,这就给用一般的数学方法解决问题带来本质上的困难。 T .L .Saaty 等人在七十年代提出了一种能有效地处理这样一类问题的实用方法,称为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AHP 法),这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它可以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能将一些半定性、半定量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从而可以使人们的思维过程层次化,逐层比较多种关联因素,为分析、决策、预测或控制事物的发展提供定量的依据,这对于处理一些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的决策问题尤为实用。下面结合一些实际问题对其基本原理给予介绍。 设有n 件物体n A A A ,...,,21;它们的重量分别为n w w w ,...,,21。若将它们两两地比较重量,其比值可构成n n ?矩阵A 。 ??? ? ?????? ??=n n n n n n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w A ... ......... ... 2 1 2221 212111 将重量向量 T n w w w W ),...,,(21= 右乘矩阵A ,可得

第十四章 控 制.doc

第十四章控制 一、单项选择题 1 、高层管理者在行使控制职能时,主要从事的控制活动是()。 A . 程序性控制 B . 非程序性控制 C . 事前控制 D. 事后控制 2 、有关部门要求所有的公共活动场所都安装消防设施,这一举措属于()。 A. 预先控制 B . 现场控制 C . 事后控制 D . 以上都不是 3 、企业管理者通过强化考勤制度来改善劳动纪律,这是一种()手段。 A. 自我控制 B . 非正式组织控制 C . 正式组织控制 D . 业务控制 4 、中低层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中,主要从事的控制工作是()。 A . 程序性控制 B . 非程序性控制 C . 自我控制 D . 事后控制 5 、控制的根本目的是()。 A . 提高组织的工作效率 B . 提升组织的目标 C . 保证实际活动和计划要求的一致 D . 节省计划完成的时间 6 、控制作为一种管理职能,可以理解为这种职能()。 A . 只与高层管理者有关 B . 与中、低层管理者无关 C . 与组织全体成员有关 D . 与一般操作者无关 7 、预算是关于()的活动 A . 生产 B . 经营 C . 销售 D . 财务 8 、所谓质量,一般指()

A . 产品质量 B . 工作质量 C . A+B D . 产品使用价值 9 、质量管理发展的三个阶段是() A . 统计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B . 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C . 质量检验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D . 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管理阶段 10 、成本控制的关键是管理中的() A . 成本标准 B . 成本控制方法 C . 成本控制者 D . 成本统计资料 二、多项选择题 1 、控制的标准一般有()。 A . 定量标准 B . 定性标准 C . 固有标准 D . 派生标准 2 、要纠正偏差,一般的手段是()。 A . 改进实际工作 B . 修改标准 C . 加强管理工作 D . 总结工作经验 3 、在衡量工作绩效的过程中,常见的方法有()。 A . 个人观察 B . 统计报告 C . 口头汇报 D . 书面汇报 4 、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偏差,正确的认识是()。 A .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B. 正偏差是正常的,负偏差是不正常的 C .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要引起重视 D. 正偏差和负偏差都意味实际工作和标准之间存在差距

展示空间设计理念

对展示设计中空间问题的初探 对展示设计中空间问题的初探——展示设计是一项强调空间环境和道具形式的独立设计职业,它是一种空间形态的构成。展示环境分为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室内空间是以展品本位为出发点,在展示道具形式作用下的空间形态。本文就针对展示环境中的室内空间设计所涉及的一些问题做相关的探讨。 1.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概念 展示艺术与空间是密不可分的,甚至可以说展示艺术就是对空间的组织利用的艺术。无论从展示空间设计的概念,展示设计的本质与特征,展示设计的范畴以及展示设计的程序,我们都可以发现,“空间”这个概念是贯穿始终的。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空间规划就成为展示艺术中的核心要素。所以,在对空间设计进行探讨之前首先明确空间的概念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每一个设计师需要把它当做“理念的基石”铭记在心的。 1.1 空间的两重性 空间这个概念有着相对和绝对的两重性,这个空间的大小、形状被其围护物和其自身应具有的功能形式所决定,同时该空间也决定着围护物的形式。“有形”的围物使“无形”的空间成为有形,离开了围护物,空间就成为概念中的“空间”,不可被感知;“无形”的空间赋予“有形”的围护物以实际的意义,没有空间的存在,那围护物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于空间及其围护物之间这种辩证关系,中国两千年前的老子曾作过精辟的论述:“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1.2 空间的时间性 在展示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在此给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这一概念。时间意味着运动,抛开时间研究空间将是乏味的,没有意义的。自爱因斯坦“相对论”提出以后,人们对空间的认识有了深化,知道了空间和时间是一个东西的不同表达方式。空间是可见实体要素限定下所形成的不可见的虚体与感觉它的人之间所产生的视觉的“场”,是源于生命的主观感觉。而这种感受是和时间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人们在展示环境中对展品的观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人在展示空间中,就必然体验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从而构成完整的感观体验。空间的时间性在展示设计中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因素,充分运用时间这“第四维”是创造动态空间形式的根本,也是创造“流动之美”的必经之路。1.3 空间的流动性 在展示环境中,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示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它使观众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刻中,用陈列手法的动态表现,规划上有意识的引导,使观众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