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李龙王文化

文登李龙王文化
文登李龙王文化

结课报告

课程名称:非物质文化概览

题目:文登李龙王文化

姓名:林承泽

学号: 20144337

年级专业: 14级材型一班

时间:2015年11月26日

文登李龙王文化

文登是李龙王神话传说的发源地。李龙王俗称秃尾巴老李、李龙爷、李老爷等,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一个神话人物。清康熙本、雍正本、道光本、光绪本《文登县志》,以及清代文学家袁枚的《子不语》等古籍典志,对李龙王神话传说发源于文登的历史均有明确记载。

文登作为李龙文化的发源地,自汉代时即有龙文化的记载,明清之际兴起李龙王的民间传说,并迅速在山东、东北、江浙等地区传播开来,甚至走向海外,道光皇帝曾亲笔题封李龙王“溥惠佑民”四个大字。民间广为流传的“秃尾巴老李的传说”就起源于文登市西南三十里的宋村境内。

康熙本《文登县志》已记载秃尾巴李龙王的主要情节。在雍正本《文登县志》对这一传说的记载更为详细:“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孕,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免,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来,飞刃击之,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其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从此以后除专建的李龙、龙母庙数处外,境内近百处寺、观大都增建“李龙王和龙母大殿”。每年的李龙母和李龙生日,是全县民众的祭祀大典。旧时,因为胶东人“闯关东”的特别多,秃尾龙的故事早就传到东北三省,在此基础上人们又创造了李龙跟黑龙江中的白龙战斗、李龙佑护山东人的情节。

李龙后成人形,回到家中,取名李丕昭。为贴补家用,九岁到财主家扛活。主人要他浇园,他没有去浇,而在井台上睡觉。主人很生气,问他为何不浇园,李丕昭说:“今天中午有大雨。”主人说:“这样好的天气我还准备打场呢。”李丕昭说:“别打场,天一定下雨。”主人半信半疑。快到中午时,果然下了一场大雨。后来,主人经常问他天气情况,总说得百灵百准。主人见他生相神异,又能预知天气,非同一般,就让在京城为官的儿子把他介绍到张天师府上学道。一日,官至工部尚书的文登人士丛兰到张天师府上拜访,不意结识李丕昭。得知同乡思母心切,就替他向张天师请假,让他回家探母。为报答丛尚书的恩情,李丕昭送了把云伞给丛尚书,此后丛尚书每逢夏日外出,天空总有彩云相随,为他遮风挡雨。李丕昭师满道成后,受到弘治皇帝的召见。见到李丕昭龙腾云雾、呼风唤雨、雷霆万钧的道法后,弘治皇帝封其为“巡按五湖四海九江八河之总龙王”。

得到皇封后,李龙王四处巡视江河湖海。东北小兴安岭白水间有条白蛟龙在作害祸民,李龙王托梦给沿江百姓,让大家帮助他除掉白蛟龙。按李龙王的吩咐,沿江百姓带着石头、石灰和白面大饽饽,纷纷来到江边助战。见江水泛黑就向江里扔饽饽,见江水泛白就向江里撒石灰。在百姓的帮助下,李龙王大战三天三夜,终于除掉白蛟龙。自此,东北乃至京津鲁豫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感念其德,遂改称白水为“黑龙江”。

李龙王为人至孝,每年回乡祭母。传说其母死后葬于柘阳山,清康熙五十三年,又被其

迁葬昌阳山,并在此显灵,一时轰动乡里,百姓纷纷捐资,在山上修龙母坟,在山下建龙王庙。因为李龙王又回来了,昌阳山被改名为“回龙山”。此后每年农历三月二日龙母生日前后,

据县志记载:“康熙五十三年,龙见于宋村之北山,一时合邑闹阗,立庙山巅,(昌山)改名曰‘回龙山’。每岁三月初二,俗传为龙母诞辰,妆演杂剧,为龙母上寿。乡火之盛,甲于东方。”至今,柘阳山与回龙山上的“龙母坟”仍在,每年的两处庙会,三月初二到龙母坟祭奠,六月初八“李龙爷的生日”,家家蒸饽饽纪念的风俗延续至今。人们都在回龙山上举行盛大的山会,烧香许愿,乞求福泽。

“秃尾巴老李的传说”由于流传的区域广,形成了多种版本、大同小异的李龙王传说。但山东文登的记载最早、最完整、最系统。李龙王的传说塑造了直率、仗义、勇敢、孝敬的山东人的形象,也表现出中华民族独具的优秀品质。李龙王文化传承了中国的龙文化,但又有别于传统龙的形象特征,秃尾龙发源流传于民间,不同于传统意义上象征帝王的龙,秃尾龙的形象更为人性化,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观。另外李龙王文化得到封建帝王的高度关注,被列在国家的祭祀大典当中,在光绪本《文登县志》中记载: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山东巡抚徐,奏请敕加神龙封号。奉旨封“溥惠佑民”四字,神龙遂列祀典。这种荣誉在中国民间的龙文化中是独一无二的。

2007年4月18日(农历三月初二日),首届李龙王文化山会在回龙山举行,同时中国龙文化暨李龙文化研讨会在宋村镇召开。山会当日,来自全国各地的数万名群众会聚回龙山,献祭礼、拜龙母、祈安康。回龙山上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如潮涌,彩球高悬。肃穆凝重的祭祀仪式结束后,各具特色的大型民俗文艺表演随之展开。首届山会共有12万人次参加。2008年4月6日,“中国(文登)李龙王文化山会”拉开帷幕,共有18万人次参加此次山会。2006年11月,“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2月,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农历六月初八,是李龙爷的生日。相传,每年是日李龙爷都必回乡祭母,虔诚的乡亲们便纷纷蒸上大饽饽为李龙爷庆寿,上山烧香上供,祈求李龙爷保佑风调雨顺,渔民、船工则要求神龙保佑平安。自明清到本世纪三十年代,回龙山长年香火不断,游人不止,兴盛了几百年。1940年,日本侵略军占领文登城,庙会停止。1941年,又在回龙山上建起据点,修筑碉堡,山上庙宇全部被拆毁。但六月初八蒸饽饽,为李龙爷过生日之俗,相沿至今。

每年三月初二,“龙母宴”在回龙山下的宋村镇山东村广场准时举行。只见用红色桌布铺设的百米长餐桌两旁,分坐着80余名60岁以上的老人。餐桌上则摆放有大饽饽、鸡蛋炒野菜、豆面菜团、白菜猪肉炖粉条等文登特色菜。宴席上,老人们有说有笑,村里服务人员更是周到体贴,场面温馨和谐。“龙母宴是山会的一个重要节目,每年我们都会邀请老人们过来品尝这顿寿宴。”山东村党支部书记林乐清告诉记者,举办寿宴的目的就是借用李龙王的孝道来教育后人,祝福村里的老人们健康长寿。

宋村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流传于大江南北的李龙文化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龙山也因“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而声名远播,“秃尾巴老李”仁怀天下、孝感苍宇,一直

深受世人的崇敬和爱戴。李龙文化山会则正是源自“秃尾巴老李”的传说。

山会包括寻根龙母、祭祀祈福仪式和面艺大赛等三项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山会影响力,将丰厚的文化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等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从而更好地推广了宋村镇的当地特色绿色健康农产品和生态观光农业。

黑龙大战白龙的传说在黑龙江广为流传,黑龙江商会寻根拜母,不仅能够加深山东和黑龙江两省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能促进两地经济发展。祭祀是山会最重要最神圣的一部分。回龙山上彩旗招展,鼓乐齐鸣,来自各地的数万名观众齐聚回龙山,祈盼盛世幸福安康。同时,丰富的文化表演也展示了当地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风采。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逐渐将健康养生放在首要位置,宋村镇也打造了精品“龙母大饽饽”品牌。在山会当天,也举办了别有特色的大型面艺大赛,形成了胶东大饽饽展销的盛会。

李龙文化浸染着文登百姓“仁孝乐善”的精神底色。为把“仁孝”这一中华美德传承好、弘扬好,文登对“仁孝文登”的内涵进行了深度挖掘,提出了“五爱”活动目标:修身爱己,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孝老爱家,做一个有孝心的人;宽厚爱人,做一个有爱心的人;敬业爱岗,做一个有担当的人;赤诚爱国,做一个有追求的人。

花卉文化论文

中国花卉文化研究综述 XXX大学 XXX 指导老师XXXX 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对于人类生活的影响逐渐深入,面对世界文化逐渐趋同的趋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度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而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花卉文化是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类别。中华民族是一个崇尚自然,追求真善美的民族,对花草树木有独特的情感和审美情趣,有几千年的花卉栽培历史和丰富的花卉资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和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花卉被不断地注入人们的思想与情感、不断地与现实生活相融合,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在精神层面上,花卉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思想和富有个性的人生态度;在物质层面上,花卉文化积淀了劳动人民几千年的辛劳和智慧力量,留下了丰富的花卉栽培经验和花卉品种,记录了前人在这片领域里耕耘和探索的足迹。中国的花卉文化给每一个中华儿女都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目录 一、花卉文化的历史起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花卉文化的形态 (2) 1、花卉的物质文化形态 (2) 2、花卉的精神文化形态 (3)

三、花卉文化与花卉产业 (7) 花卉文化的历史起源 中国花卉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极其深远的影响。中国人何时开始利用、栽培花卉,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之前,花卉就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相联系了。我国花卉文化的历史大致可以氛围三个阶段,即先秦的始发期、秦汉至盛唐的渐盛期和中唐以来的繁盛期,这三个阶段分别被称为“物质实用时代”、“花色审美时代”和“文化象征时代”,三个阶段呈不断累积演进之势。早在7000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发现陶器、陶片上有植物枝叶类团。而在距今5000-6000年的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出土的彩陶多有花瓣、叶片样纹饰。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中期,我国先民们就对花卉已经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并出现了用作装饰的倾向。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首次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花卉文化在此时也达到了第一次繁荣时期,在这一时期形成的《诗经》中,就有很多以花卉草木为题材的诗歌,而这也成为了中国花卉文化的最早形式。《诗经》中描绘的“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诗歌中可以看出,那时人们已经将花卉用于社交礼仪甚至传达爱情了。秦汉时期开始多种花卉开始被用于建造帝王宫苑,而这标志着中国的花卉正式进入以观赏为目的的精神领域了。自此之后,花卉就已经与中国的人的生活密不可分,进而渗透到了各个文化领域之中。 花卉文化的形态 花卉的物质文化形态 花卉可以作为食品,我国花馔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远在战国时期,人们就有食花

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1.中国花卉文化形态 1.1花—一种物质文化 (1)花卉食品在中国已成为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不仅在平民百姓家里时有鲜花食品摆上餐桌,寺院素菜中也常见鲜花的成分。这种美味佳肴甚至还传入皇宫御膳,成为宫廷莱肴的一个很重要类别——花卉鲜果菜。在2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许多美味的花卉食谱。例如:花卉粥、花卉甜食与点心、花卉酒、花卉饮料、花卉菜等,不胜枚举。 (2)香花疗法??香花疗法与中医药学上以花卉入药而防病治病的途径不一样,它主要是利用正在生长、开放的鲜花,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品种,或种植于庭园,或盆栽于室内,让病人密切接触,而发挥其康复作用。香花疗法是中医养生学和中医康复学上的一个重要方法。它与美国等一些发达国家兴起的”园艺疗法”颇为相近,香花疗法的处方比较齐全,适应症甚广。例如:解郁方、宁神方、益智方、散寒方、清热方、止血方、散血方、醒酒方等。1.2花—一种精神文化 (1)中国花卉文学??翻开中国文学史,从屈原佩兰示节、陶潜采菊东篱、李白醉卧花丛、杜甫对花溅泪、白居易咏莲吟柳,乃至林逋梅妻鹤子……,中国竟有无数风流文人为花卉草木所倾倒,创造了许多以花卉为题材的千古佳作。历代以花卉为题材的诗词歌赋、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更是多得不可胜数。这些花卉文学作品中,数量最大、成就最高的是咏花诗词。迄于清代,前人留下来的咏花诗词,估计不下3万首。 除诗词以外,以花为题材的小说、戏剧作品也颇多名篇佳作。例如,明代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剧中以花名作为唱词问答,多次提到了桃花、杏花、李花、杨花、石榴花、荷花、菊花、丹桂、梅花、水仙花、迎春花、牡丹花、玫瑰花等,其中《冥判》一折,就涉及花名近40种。在清代蒲松龄的著名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中,许多篇章中的主人公均是以花仙、花精的身份来塑造的文学形象。诚然,在中国古典小说中吟咏花卉最为丰富、亦最为成功的当首推曹雪芹的名著《红楼梦》。 这些精彩的花卉文学作品,使自然的花花草草呈现出特有的情趣和艺术魅力,温暖、润泽着人们的心,甚至成为民俗化的理念。这就加深了对花卉的审美层次,同时丰富了对花卉的欣赏内容。?(2)中国花卉画?,花卉,自古即是中国画上“最有力之中心题材,亦即于世界绘画之画材上,占一特殊地位”。 中国的花卉画,在中国绘画史上虽比人物画、山水画成熟较晚,但通过历代画家不断地创造和发展,使它很早就成为独立的画科。无论是错彩镂金的工笔重彩,还是讲究笔墨韵味、自然清新的水墨花卉,均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名家辈出、技法独特,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画苑中的一枝奇葩。 花卉,是中国绘画历久而不衰的主要题材之一。中国很早就有人描绘花卉,但是,直到春秋时代,花卉画还只是用于衣裳、旗帜等实用品的装饰。到魏晋南北朝,花卉画作者才稍多。唐代,中国花卉画有了极大发展,不但画史记载中名家辈出,而且,在新疆阿靳塔那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花鸟屏风壁画。这说明,当时花鸟画已摆脱了人物画的附属地位,成为宫廷和民间普遍欢迎的画种。五代十国期间,涌现出一大批各有擅长的花鸟画能手,并形成徐

2021届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高三(上)期中物理试题

2021届山东省威海市威海文登区高三(上)期中物 理试题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 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大于22吨,能一次把接近3个“天宫一号”重量的空间站舱段送入太空,能力巨大,如图所示,今年我国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飞取得圆满成功,将试验版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等载荷的组合体顺利进入预定轨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运载火箭发射竖直升空到最高点时不受重力作用 B.调整飞行姿态时不能将火箭看成质点 C.整个发射入轨过程载人飞船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D.火箭点火加速上升时喷出气体对火箭的作用力等于火箭的重力 2. 如图所示,运动员挥拍将质量为m的网球击出,如果网球被拍子击打前、后 瞬间速度的大小分别为v 1、v 2 ,v 1 与v 2 方向相反,且v 2 >v 1 .重力影响可忽略, 则此过程中拍子对网球作用力的冲量为() A.大小为m(v 2+v 1 ),方向与v 1 方向相同 B.大小为m(v 2-v 1 ),方向与v 1 方向相同 C.大小为m(v 2-v 1) ,方向与v 2 方向相同 D.大小为m(v 2+v 1 ),方向与v 2 方向相同 3. 户外野炊所用的便携式三脚架,由三根完全相同的轻杆通过铰链组合在一起,每根杆均可绕铰链自由转动。如图所示,将三脚架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吊锅通过细铁链挂在三脚架正中央,三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相等。若吊锅和细铁链的总质量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支架与铰链之间的摩擦,则

() A.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杆受到的压力大小为mg B.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时,杆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mg C.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三根杆对铰链的作用力的合力变大D.当每根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变大时,杆对地面的压力变大 4. 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在楷书笔画中,长横的写法要领如下:起笔时一顿,然后向右行笔,收笔时略向右按,再向左上回带。小花同学在水平桌面上平铺一张白纸,为防止打滑,她在白纸的左侧靠近边缘处用镇纸压住。在小花行笔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毛笔对纸的压力一定大于毛笔的重力 B.镇纸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冲量方向向右 C.白纸受到了3个摩擦力 D.桌面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冲量方向向右 5. 在生产劳动中常遇到这样的场景,四块相同木板整齐叠放在水平地面上,工 人使用、、或其中一种方式使四块木板一起水平缓慢运动,如图所示。已知地面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大于木板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花卉文化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

花卉文化,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 花卉文化,一种特殊的情感表达 ★中国花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响。 ★任何一种物质现象,只有经过提炼、升华,注入精神和社会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文化。从这方面来说,中国花卉文化的源头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形形色色的花卉草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题材,而花卉在文人的笔下更具风采。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拥有花卉种类最为丰富的国度之一,亦为世界花卉栽培的发源地。中国人驯化、培育、利用花卉的历史极其悠久。而且,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花卉与中国人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也就不断地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不断地被融进文化与生活的内容,从而形成了一种与花卉相关的文化现象和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体系,这就是中国花卉文化。 中国花文化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对中国文化、尤其是儒文化的形成,以及中国人性格的形成有很深刻的影响。“百卉含蘤。”(《汉书·张

衡传》),“蘤,古花字也。经传皆以华为之。”而“华”在古文中是通“花”的。可见花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源远流长。中国花文化渗透于中国人的生命之中,对中国文学、中国绘画、宗教、民俗、医药、纺织、工艺等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中国花卉文化的起源 中国何时开始利用、栽培花卉,目前尚无确论。不过,根据考古发现,早在六七千年以前,花卉就与古代中国人的生活相联系了。花卉被中国人所利用,经历了一个从实用(药用、食用)到观赏用的过程。 和其他许多栽培植物一样,中国人栽培和应用花卉的历史是从认识到它的实用价值开始的。1975年,中国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殷墟发掘出一具精美的食器——铜鼎,其中满盛炭化了的梅核。经鉴定,距今已有3200多年,说明早在商代中期,古人已食用梅花树的果实了。屈原的《离骚》中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亦表明食花之风,古已有之。但这并不标志着中国花卉文化的形成。任何一种物质现象,只有经过提炼、升华,注入精神和社会的内容,才能称之为文化。从这方面来说,中国花卉文化的源头可远溯到春秋战国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文化首次繁荣的重要历史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我国最早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是以许多花卉草木为题材的,成为中国关于花卉文学和音乐的最早形式。从《诗经》中关于花卉的描述,如“摽有梅”,“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等

“文化建设与宣传”岗位笔试题

“文化建设与宣传”岗位招聘笔试题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每题2分,1-3为同义词替换,4-10为选词填空) 1. 科学家认为,全球气候出现了变暖的趋势。() A. 局面 B.前景 C.趋向 D.苗头 2. 大陆人民和台湾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是谁也割断不了的。() A. 切断 B.隔断 C.阻碍 D.妨碍 3. 这是马帮走后遗弃在这里的一套餐具。() A. 遗留 B.抛弃 C.放弃 D.遗失 4. 狂风暴雨过后,满目残枝败叶,断垣破壁,一片景象。() A. 荒芜 B.凄楚 C.荒凉 D.黯淡 5. 南疆铁路全线—,给西部的基础设施建设又增添了一抹新绿。() A. 铺通 B.凿通 C.开放 D.开通 6. 家庭教育不如学校教育那样正规和系统,但家庭教育是在朝夕相处的日常生活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进行的,因此家庭教育对儿童个性的

影响有时比学校教育更持久和深刻。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个观点,即家庭教育:() A. 是比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教育 B. 是一种自发的、朝夕相处的教育 C. 是不正规和不系统的教育 D. 对儿童个性发展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7. 在人体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脉搏、血压和肺活量指标的机能状况具有明显的年龄特点和性别差异。能直接支持这句话观点的是() A. 年龄和性别对脉搏血压和肺活量有影响 B. 人体的生长发育是不同的 C. 男性脉搏比女性慢 D. 血压和肺活量有关联 8. 撰写规范性文件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 A. 描写 B. 议论和说明 C. 夹叙夹议 D. 说明 9.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 —项新的研究成果显示,动物不但具有独特的性格,而且性格相当复杂,它们性格的复杂性甚至能够与人类的相媲美。

花卉价值与花文化

花卉价值与花文化 摘要:花卉是美的象征,体现着人们的精神文明。花卉既可以绿化、美化环境,又可以令人赏心悦目,有 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给人以美的享受、美的熏陶和美的启迪。特别是在森林般的硬质建筑物里的都市人们,鲜花绿草的环境能使人们感觉干净、轻松、愉悦和舒畅。花卉与人类的生活可谓息息相关,在各个方 面都有花卉的踪影 关键词:花卉价值花文化花卉节日花语 1、花卉的价值 1.1花卉的观赏价值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用花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日趋普遍。以 前,花鸟市场中以老年人为多,而现在,爱与花卉相处的不仅是年老的,许多年轻人也加入此行列。花卉已悄悄地步入都市人的生活。城市里的绿化带、马路两边,节假日等一些喜庆日子,都少不了花卉的装饰,美化城市,增添节日气氛,花卉还能花卉能给人们创造一个幽美、清新、舒适的工作、生活和休息的环境,给人以美的享受。在喧嚣的都市里无疑给人增添一种别样的的风趣。在房子里摆上几盆盆栽,既可以净化家中空气,又可以在下班后休闲时浇花修剪一番,在劳累后能如此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而在热闹喜庆的日子里,美丽鲜艳的花卉更是增添不少气氛,让人们在节日的喜庆里心情更加美好,更对美好的未 来充满希望。 1.2花卉的实用价值 人们之间通过互相赠送花卉来表达情感这一话题,这就与花的象征有关,如今,馈赠鲜花、插花已经在国内流行。虽然赠送鲜花是抒情表意之事,其中也有不少学问。国家和民族的习俗不同,送花亦有忌讳,不可生搬硬套。每一种花都有某种生活含义,蕴藏着无声的语言。在国际上有许多花卉被公认有一种特定的象征和“花语”,也就是“花的语言”,根据“花的语言”来送花,比如:祝贺友人生日,宜送石榴花、象牙花、大红月季花,这些花通常象征火红年华,前程似锦。但对长辈就应该选用长寿花、龟背竹、百合花、万年青、报春花等具有延年益寿含义的花卉;祝贺结婚的,要选用玫瑰、百合、郁金香、香雪兰、扶郎花等。至于新娘披纱时所用的捧花,还可适当加入一两枝满天星,将会更加华丽脱俗;热恋中的青年男女,一般是互送玫瑰花、蔷薇花或桂花。这些花美丽、雅洁、芳香,是爱情的信物和象征。等等,此外,花色为红、橙、黄、紫等“暖色”和花名含有吉兆的花卉大多可用于喜庆事宜。若白、黑、灰、蓝等“冷色”和花名含有贬意的花大多用于伤感事宜。 在现代社会,花卉更成为交往中的一种高雅礼品。这就是在我们交往中花卉还能体现一种礼仪,花卉在礼仪交往中的作用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加深而越来越大,并成为社会交际中的一个重要工具。花卉在礼仪交往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应用形式:花束(主要使用各类包装纸、丝带等配材,对组合好的鲜花进行各种不同风格的包装,单手可握,双手可捧。可用于迎送客人、访友、庆典仪式上的献花、馈赠礼品、结婚等场合。)、花篮(可用于馈赠礼品、舞台摆放、厅堂装饰、庆典开幕以及追悼会等场合。)、花插(可用于办公室、餐厅、接待处、饭店前台、会议室等场所)、装饰花(一般用于出席各类大型集会、重要

花卉鉴赏和花文化(学生复习用)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仅供参考,请勿外传) 第一章花卉鉴赏与花文化概述 花卉的概念:狭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广义除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外,还包括草本或木本的地被植物、花灌木、开花乔木以及盆景等;广义花卉的观赏部位不限于花,可以是花、果、茎、叶、根、种子等任何部位。 花卉文化:是在花卉发展过程中,与其他文化门类互相影响、互相补充、互相融合,形成的与花卉相互关联而又相对独立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信息的总和。 花卉文化内容:以花卉为讴歌对象的诗词、故事、传说、记事、绘画、戏剧、音乐、雕塑、电视、民俗等文学表现形式,这就是花卉文化的主要内容。 一、花卉鉴赏的基础 1、具有花卉知识:赏花首先要知花。清代张潮《幽梦影》:“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认识花卉是欣赏花卉美的前提。 2、了解文化背景: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赏花者,由于其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对花卉的审美习惯亦有所差异。在花卉观赏活动中,国人崇尚精神,关注的重点是人的精神实质以及整个世界的精神归宿;西方人崇尚科学,关注的往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联想到“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人们所欣赏的不是兰花表象的美,而是蕴涵于内的道德情操美,这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一致的。西方文化中的人花互喻,主要强调“比喻”的张力,强调独创性而追求不断的创新。 3、赏花有地有时:春、夏、秋、冬和日、月、风、雨、霜、雪、烛光等很大影响。明代袁宏道《瓶史》载:“赏花,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并认为赏花要有时有地,不得其时,而漫然招来宾客,皆为唐突。花卉欣赏与其他审美活动不一样,除了需有良好的心境、高昂的情绪和浪漫的情调外,还应选择对赏花最有利的天时良辰和赏花佳处。 二、中国花卉文化简史 1、原始社会:花草树木纹样刻在粗制的石器上,用以美化生活,这可能是中国花文化最早表现形式。 2、战国时期:花卉赋于感情色彩和象征意义。 3、秦汉时期:有了插花艺术的萌芽。 4、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步入较高层次的艺术享受和艺术创作境界。 5、隋、唐和两宋时期:中国花文化发展进入昌盛和成熟阶段。造园栽花兴起,花卉的科技书籍、花卉文学作品、花卉工艺品、花卉绘画、盆景、插花等艺术品层出不穷。 6、元、明、清时期:元代有关花卉的诗词书画,明、清时期,花卉栽培走入商业性生产并形成生产基地,大兴造园栽花之风。花卉著作内容全面。 三、中国花卉文化的特点 1、闲情文化:中国花卉文化,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东方式的闲情文化。“莳花弄草”。 2、多功能性:中国的花卉文化涉及范围广。食物、药物来源。人们心目中种种花草的形象,成了幸福、吉祥、长寿的化身,加上各种花草本身的实际功用,便很自然地与人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岁时节日、游艺娱乐等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在民间社会中积淀成为民俗。花卉与中国绘画、文学等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的结合,使得中国花文化涵括了诸多文化门类,不仅包括花卉食品等物质文化门

一体化威海新布局 文登区发展新机遇

一体化威海新布局文登区发展新机遇 顺应大势打通南北发展“主脊梁”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在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现代化的实现路径就是实现城市化。?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合理分工、功能互补、协同发展?。 ?支持只辖一区的市把近郊县(市)纳入城市行政区范围?,?要促进区域中心城市扩容升级,在提升济南、青岛城区城市发展质量的同时,其他中心城市要逐步发展成为200-300万人口的大城市?。这是全省推进城镇化的思路要求。 从威海的发展历程看,成立地级市以来,主要是以县域经济为代表的个体化发展,各市区均衡发展,中心城市与三

市相对独立,各自发展,中心城市首位度偏低,表现出?自下而上?的发展模式,没有形成市域一体的大格局。 顺应全国的城市化浪潮,威海与其他城市一样,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最佳路径。第十四次党代会就明确提出,?坚持市域一体、统一规划、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加快中心崛起,强化两轴支撑,推进环海发展,完善一体化布局,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推进城市现代化?。 凝结着威海人智慧和心声的?全域城市化?,恰似一只破茧而出的彩蝶,引领着威海向?大威海?的目标奔去,开启了关乎城市框架、经济布局、城乡统筹的重大调整战略的大幕。 文登区成立后,将进一步拓展中心城市发展空间,增强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能力,真正使‘中心城区—临港区—文登城区—南海新区’无缝对接、融合发展,为优化城镇功能布局提供了新空间。

突破瓶颈增强中心城市首位度 可以说,每一次区划调整都发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客观要求。文登区的成立也是如此。 威海位于山东半岛发展轴末端,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城市腹地狭小、发展空间不足的制约,影响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功能的辐射。不仅如此,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作为山东半岛城市群中唯一下辖一区的地级市,一市带一区发展后劲不足、竞争力不强、支撑保障能力不够等问题日益显现,而且已经成为制约威海实现转型跨越、一体发展的重大瓶颈。 从整个威海版图上看,文登是地处区域空间几何中心的城市,在地理位置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把威海的城市腹地由北部沿海延伸到南部沿海,不仅在空间上有了极大的扩展,

人类共同的花卉文化概述

人类共同的花卉文化概述 花卉美是人类共同的自然观,花卉文化是人类传统文化的一脉。许多国家的人们都从遗迹中发现了花卉园艺植物。例如苏美尔人在公元前3000年就在土器上留下了菊花花纹;在公元前1500年克利特岛上出土的壶上留有番红花纹样;公元前1300年古埃及的坟墓中就发现了兰色、白色的睡莲花瓣及壁画。中国在出土的文物上发现新石器时代陶器上就有葫芦果造型的器物;中国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荷花花粉化石,证明了我国古人利用荷花已有7000多年的历史。中国民间很早就利用观赏花卉馈赠、佩带和装饰。《周礼》中有“诸侯执薰,大夫执兰”的记载;《诗经》中就有三月三在芍药盛开时节,男女青年聚会,赠送芍药等习俗。隋唐《南史》中记载:“有献莲华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渍其茎,欲华不萎”。唐宋时代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周师厚《洛阳花木记》、范成大《范村梅谱》、王贵学《兰谱》、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陈淏子《花镜》等书中记载了丰富的花卉园艺栽培技术,赏花情趣装饰形式布置艺术等。花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在赏花的观念、情趣运用、设计手法品种的选育等方面都会出现新的浪潮。回归自然生态园林已经成为现代人向往的主题;紧张、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在拥挤的人群中奔波,离绿地越来越远,在大自然隔绝的高层建筑物中工作与生活,每天面对冷漠而呆板的室内空间界面、家具和设备,使人身心疲惫,得不到良好放松与休息。人们此时更加向往大自然,所以人们要在自己的居所引进

那些源于自然与生活的物质到生活中来。而花卉的装饰范围逐步扩大,设计的形式力求达到多层次多方位的空间装饰。从城市到家庭使花卉植物最大限度的接近人,丰富人们的生活这是每个人的理想。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给人类带来了丰富的物质生活条件。尤其是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高层、超高层居住建筑的耸起,城市人口数量的增加,汽车社会的出现,使城市的空间变小、空气污染、交通阻塞、居住拥挤。人们长期生活在高度花木是大自然最具有活力姿态的缩影,这样,通过身边的花木就可以身处闹市斗室之中,领略自然风光;加上室内外合适的布置,可以使人犹如置身于自然山水中,让人胸怀激荡、心驰神往。同时这些漂亮的花木本身就可以美化居室环境,陶冶人们的情操,丰富精神生活。 当今社会,随着家庭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愈来愈高。花木已进入了寻常的百姓家中,及日常生活之中,花木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主人自己动手整饬花木,既能陶冶情操,表达自己的艺术内涵、文化素质,更能从中享受到自然的和谐和花团锦簇的快乐。

威海文登 李龙王

文登市宋村镇秃尾巴李龙王传说。 据雍正本《文登县志》载:“县南柘阳山有龙母庙。相传山下郭姓妻汲水河崖,感而有孕,三年不产,忽一夜雷雨大作,电光绕室,孕虽娩,无儿胞之形。后每夜有物就乳,状如巨蛇,攀梁上,有鳞角,怪之,以告郭。郭候其来,飞刃击之,(物)腾跃而去,似中其尾。后妻死,葬山下。一日,云雾四塞,乡人遥望,一龙旋绕山顶。及晴,见冢移山上,土高数尺,人以为神龙迁葬云。后,秃尾龙见,年即丰。每见云雾集,土人习而知之,因构祠祀之。"除专设李龙王、龙母庙数处外,境内近百处寺观大都增建“李龙王庙"或“龙母大殿"。每年三月初二龙母生日和六月初八李龙王生日,是全县民众的祭祀大典。道光《文登县志》所记情节同上,唯改郭姓妻为“李姓妻郭氏"。因“自明祀神龙于柘阳山,山之后多郭氏,山之前多李姓也。"(光绪《文登县志》)。乾隆年间袁枚著《子不语.秃尾龙》记为“文登县毕氏妇,三月间沤衣,见树上有李,大如鸡卵,采而食焉,十四月产一小龙。"其余情节同上。旧时,文登人闯关东的特别多,秃尾巴李龙王的故事传到东三省后,人们又创造了李龙王跟黑龙江的白龙战斗,李龙佑护山东人的故事情节。“康熙五十三年,龙现于宋村之北山",说李龙从柘阳山回到这里,于是在此建李龙王庙和龙母坟,山名改为回龙山。 据《宋村镇志》记载:明弘治年间,文登宋村镇山东村来了一对讨饭的夫妻,他们是侯家柘阳山后郭家人,姓李。村民怀着怜悯之心,将他俩留在村里住下来,将村西北角3间草房让给他们居住。李家夫妻膝下无儿无女,李老汉55岁那年,妻子一天去河边洗衣,见水中有条红鲤鱼,回家不久便怀了孕,过了一年零三个月,在农历六月初八日生了个男孩,取名李丕昭。这孩子与众不同,长了条尾巴,孩子长得很快,不长时间就能走路,独自外出,天不黑不回来,每天晚上回家吃奶,母亲便昏过去。这天晚上,李老汉用瓢把灯扣住,手拿镰刀在一旁等着,一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3年数据分析报告2019版

引言 本报告针对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以数据为基础,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提供重要参考及指引。 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年末总人口,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精细、精确,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相关行业协会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相信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 第一节威海文登区主要经济指标现状 (1) 第二节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指标分析 (3) 一、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现状统计 (3) 三、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比重统计 (3) 四、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同全省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威海文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指标分析 (7) 一、威海文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威海文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统计分析 (7) 四、威海文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威海文登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服装上的应用及意义

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服装上的应用及意义 一、花卉文化与服装概述 由于花卉自身优美的形象及人们赋予的文化意蕴,长期以来在服装设计中被普遍应用。花卉文化与服装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花卉图案上,花卉图案在服饰设计中被广泛应用,服装设计中经常对其他艺术领域的素材进行一定程度的利用设计,对花卉图案利用主要指在服装设计中充分利用面料自身的图案或者将花卉图案结合特定的装饰工艺进行装饰性设计。 花卉图案造型的装饰特点,在女装设计中应用广泛,在童装上运用也较为普遍,甚至在现代男装设计中也会偶尔出现其身影。服饰图案设计中花卉图案最大特点在于其应用的灵活性和较广泛的适应性。随着时代的变化,服饰图案的发展表现形式趋于多样化,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中也越来越发挥起独有的装饰性价值,这种价值在服饰设计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服饰图案要充分把握艺术规律,发挥服饰艺术的特点,将平面的纹样立体化,将静态的图案动态化、装饰化。 二、中国传统花卉文化在服装上的应用 中国花文化以一种较特殊的形式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品格。对于中国人来讲,欣赏花不仅要欣赏它外在形象中丰富的色彩、妖烧的姿态,更要欣赏中国文化赋予各种花卉的人格寓意和精神力量。图案是一种具有装饰和实用性的美术形式,而以花卉为表现内容的图案是一种在传统工艺美术中深受欢迎的设计题材,花卉通过转喻、谐音等比附的手法再结合其他题材,构成具有吉祥意味的装饰纹样,更是深受普通民众的喜爱。花卉图案以其特有的装饰性、文化性、民族性,在传统服装中被广为采用,中国传统花卉图案拥有多样的造型、丰富的吉祥寓意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再加上我国古老而精湛的服饰制作工艺,如织、染、绣、缝等,使我国传统服装如同一朵瑰丽的奇葩在服装历史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2017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五四制)

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中试题 一、选择题 1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0≥ B.1x 2≠ C.x 0≥且1 x 2 ≠ D.一切实数 2.下列二次根式中,最简二次根式是( ) B. D. 3.下列方程中,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 )个 7)1(2-=x (22x -(3) 212 30x x +-=(4)330x x -= (5)230x xy +-= A .0 B .1 C .2 D .3 4.已知35555--+-=x x y ,则5xy 的值是( ) A .15- B .15 C .215- D .15 2 5.一元二次方程01322=++x x 用配方法解方程,配方结果是( ) A.081)43(22 =- -x B.081)43(22=-+x C.081)43(2=--x D.(x+43)2-16 1=0 6.若x 、y 为非零线段的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若=,则 = B .若2x ﹣5y=0,则 2 1 2=-y y x C .若线段a :b=c :d,,则 D .若线段a :b=c :d,则 7.已知m 、n 是方程x 2 +3x ﹣2=0的两个实数根,则m 2 +4m+n+2mn 的值为( ) A .1 B .﹣5 C .3 D .﹣9 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a ﹣1)x 2 ﹣2x+1= 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2 B . a <2 且a ≠ l C .a <2 D .a <﹣2

9.如图;∠B =90°,AB =BC =CD =DE ,那么下列结论正确是( ) A. ? =∠+∠+∠135321 B.△ABD ∽△EB A C.△ACD∽△ECA D.以上结论都不对 10.如图,已知∠1=∠2,则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无法判定△ABC∽△ADE 的是( ) A . B . C .∠B=∠ADE D .∠C=∠E 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上一点,连接CE 并延长交BA 的延长线于点F ,则下列结 论中错误的是( ) A .∠AEF =∠DEC B .B C :DE =CF :CE C .FA :AB =FE :EC D .FA :CD =AD :DE 12.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O ,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OA : OC=OB :OD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 .①④相似 B .①④相似且②③也相似 C .②③相似 D .都不相似 二、填空题 13.若b a ,是方程0192 =++x x 的两根,则a b b a += 14.若 = 15.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 (3)0x k x k +++=的一个根是2-,则另一个根是______ 16.两个相似多边形的最长边分别是10和30,其中一多边形的最短边为6,则另一多边形的最短边为

文化建设宣传口号

文化体系建设宣传标语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3、中国共产党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 4、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5、实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7、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8、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9、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10、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 11、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12、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4、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1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16、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17、我们要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 18、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协调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19、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20、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21、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 22、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24、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25、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6、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统一,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27、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 28、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29、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30、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3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32、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33、遵循文化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加强文化法制建设。

中国十大名花与花文化

中国十大名花与花文化 --桂花 课程:插花艺术 学号:101305118 姓名:王志 指导老师:耿兴敏

桂花别名很多:因其叶脉如圭而称“桂”;它纹理如犀,又叫木犀;以其清雅高洁,香飘四溢,被称为“仙友”;桂花又被称为“仙树”、“花中月老”。桂花通常生长在岩岭上,也叫“岩桂”;桂花开花时浓香致远,其香气具有清浓两兼的特点,清可荡涤,浓可致远,因此有“九里香”的美称;黄花细如粟,故又有“金粟”之名;桂花为“仙客”;花开于秋,旧说秋之神主西方,所以也称“西香”或“秋香”;桂花的花朵很小,但香气浓郁,被人称为“金秋骄子”;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桂花的花朵是管状的,由五个小瓣瓣联合组成,叫“花冠管”;汉晋后,人们开始把桂花与月亮联系在一起,编织了月宫吴刚伐桂等许多美丽的传说,故亦称“月桂”,因此,月亮也称“桂宫”、“桂魄”。 桂花树是崇高、贞洁、荣誉、友好和吉祥的象征,凡仕途得志,飞黄腾达者谓之“折桂”。“月宫仙桂”的神话给世人以无穷的遐想。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桂花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桂花农历八月,古称桂月,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中国的桂花,中秋的明月,自古就和中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许多诗人吟诗填词来描绘它、颂扬它,甚至把它加以神化,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等月宫系列神话,月中的宫殿,宫中的仙境,已成为历代脍炙人口的美谈,也正是桂花把它们联系在一起。桂树竟成了“仙树”。宋代韩子苍诗:“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李清照称桂花树“自是花中第一流”。近代,经群众性评选,桂树一跃登上10大名花的宝座。 据文字记载,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500年以上。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提到的招摇之山多桂。《山海经?西山经》提到皋涂之山多桂木。屈原的《九歌》有“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招摇之桂”。东汉袁康等辑录的《越绝书》中载有计倪答越王之话语:“桂实生桂,桐实生桐”。由此可见,自古以来,桂就受人喜爱。 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桂花成为名贵的花卉与贡品,并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西京杂记》中记载,汉武帝初修上林苑,群臣皆献名果异树奇花两千余种,其中有桂十株。公元前111年,武帝破南越,接着在上林苑中兴建扶荔宫,广植奇花异木,其中有桂一百株。当时栽种的植物,如甘蕉、密香、指甲花、龙眼、荔枝、橄榄、柑橘等,大多枯死,而桂花有幸活了下来,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中也提到桂花,看来桂花引种宫苑初获成功,并具一定规模。 周《客座新闻》中记载:“衡神词其径,绵亘四十余里,夹道皆合抱松桂相间,连云遮日,人行空翠中,而秋来香闻十里,其数竟达17000株,真神幻佳景”。可见当时已有松桂相配作行道树。在现代园林中,因循古例,充分利用桂花枝叶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山东省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年数据解读报告2019版

序言 本报告剖析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重要指标即年末总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把握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发展规律,前瞻未来发展态势。 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解读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经过专业统计分析及清洗处理。无数据不客观,借助严谨的数据分析给与大众更深入的洞察及更精准的分析,体现完整、真实的客观事实,为公众了解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供有价值的指引,为需求者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解读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我方报告均需注明出处。

目录 第一节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 (1) 第二节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指标分析 (3) 一、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现状统计 (3) 二、全省年末总人口现状统计 (3) 三、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占全省年末总人口比重统计 (3) 四、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4) 五、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4) 六、全省年末总人口(2016-2018)统计分析 (5) 七、全省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分析 (5) 八、威海文登区年末总人口同全省年末总人口(2017-2018)变动对比分析 (6) 第三节威海文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标分析 (7) 一、威海文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 (7) 二、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现状统计分析 (7) 三、威海文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重统计分析.7 四、威海文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8) 五、威海文登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7-2018)变动分析 (8) 六、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6-2018)统计分析 (9)

公益广告的传播与社会道德文化建设

试论公益广告对社会道德文化的体现与作用 钟园园 西南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种社会问题便相继暴露出来,为了唤起人们的意识.更加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广告事业的支持,特别是公益广告。本文主要阐述了公益广告与社会道德文化之间的相结交织,影响的关系。本文首先对公益广告的内涵,特点做了介绍,然后详尽论述了社会道德文化在公益广告中的体现与作用以及创作有效的公益广告形成良好的道德影响的对策。 关键词:公益广告;道德文化;对策 the embodiment of social ethic culture in the public service ads and the function of public service ads social ethic culture ZhongYuanyuan Southwest University &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many kinds of social problems revealed successively. In o rder to arouse people’s awareness and solve these problems more effectively, we need the support of advertisements, especially the public service ads. In this thesis, it mainly tells the intertwined and influenc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blic service ads and social ethic culture. It firstly introduce the public service ads’ content and features, and then, it expatiates on the embodiment and the function of the social ethic culture to the public service ads and create effective public service ads to form good countermeasure of moral influence. Key word: Public Service Ads;Ethical culture;Countermeasur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