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涉及三个基本方面:基数概念,序数概念,数的表征方式。

基数概念涉及到数是什么的问题,基数概念可以被表述为五个原则: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尾数基本原则;抽象原则;顺序无关原则。

一一对应原则:数数的时候,数字和对象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这是数数的最基本原则,也是理解数的概念的一个方面:比如二,就是可以和两个糖果或者两个扣子一一对应起来的数字。

固定顺序原则:数与数之间存在固定不变的顺序,比如2永远在3的前面等等。这其实就是把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联系起来的原则:数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反映了对象的大小和多少。

尾数基本原则:数数的时候,最后数到的数,就是对象的总数。这个原则就是我们数数时依据的基本原理了,报数也是这个原理:最后一名所报的数,就是这列队伍的总人数。

抽象原则:意思是你可以把这些数数的原则,应用到任何可以数数的对象上去,它们带有普遍性。

顺序无关原则:这里指的是对象的顺序无关,不管你从对象的什么位置开始数数,结果都一样。数字是有顺序的,被数的对象却没有顺序。

数是什么?这是很难从原理角度给出明确定义的问题,因为数的概念太基本了。这里的基数五原则,是从操作的角度来描述数的,也可以认为这些原则是数的操作性定义,它们从操作的角度回答了数是什么这个问题,或者说,理解了这五个原则的实际含义,你就算明白数是什么了。

自然数是完全符合基数概念五原则的,在自然数基础上扩展的其他数的体系,就不一定完全符合这五个原则了。

序数概念涉及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数与数之间有六大比较关系:小于、大于、等于、不等于、不小于、不大于。

三种基本比较关系:两个数A和B之间,逻辑上只有三种可能的比较关系:A大于B、A等于B、A小于B。

三种复合比较关系:把大于和小于关系复合在一起,就只漏掉了等于关系,因此就叫做不等于;把大于和等于关系复合在一起,就只漏掉了小于关系,因此可以叫做大于等于,或者叫做不小于;把小于和等于关系复合在一起,就只漏掉了大于关系,因此叫做小于等于,或者叫做不大于。

序数概念涉及数的有序性,但不是所有的数的体系都存在有序性,比如复数就没有有序性。没有有序性的数,仍然可以定义等于关系,但大于和小于就不一定能够定义了。

数的表达方式,也属于数的概念的一部分,我们了解的一些关于数的特征,有许多都是由表达方式带来的。

我们有两套表达数的方法:阿拉伯数字和数文字。阿拉伯数字是由1、2、3……

9、0十个数字组成的,它是我们用来计算时的表达方式。中文的数文字是由一、

二、三……九、十等汉字组成的,它是在书面和口头语言中表达和记载数字用的。

我们只使用了阿拉伯数字的符号,没有引进它的读音,阿拉伯数字的读音和汉字数字一样。

当你把2431念成“二四三一”时,你用的是阿拉伯数字表达方式。当你念成“二千四百三十一”时,你用的是汉语的数文字表达方式。

两种表达方式之间有明确的“翻译规则”,弄错了是要造成误解的,这个翻译规则就是阿拉伯数字的口读规则。

为什么2004读成二千零四,只读一个零?这个就和数的基本概念没有关系,它是表达方式问题,汉语的数文字就规定要这么读,没有更多的道理。

数的表达方式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是进位制,没有进位制我们只能表达少量的数字,要表达很多数字就必须采用进位制。

我们使用的是十进制,数学中有许多计算规则的具体形式是由十进制带来的,不是数学本身内在规律决定的。如果不采用十进制,九九表就会有不一样的形式了,在十六进位制中,就不再是“二九一十八”,而是“二九一二”了,但是不会改变实质,因为十六进位制的“一二”,就是十进制的“十八”。

基数概念五原则、序数概念六大关系、数学和语言两种表达方式、进位制表达方式,这些就构成了我们对“数”的最基本的了解和理解。

数字电路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数字电路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建立时间(setupTIme)是指在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以前,数据稳定不变的时间,如果建立时间不够,数据将不能在这个时钟上升沿被打入触发器;保持时间(hold TIme)是指在触发器的时钟信号上升沿到来以后,数据稳定不变的时间,如果保持时间不够,数据同样不能被打入触发器。数据稳定传输必须满足建立和保持时间的要求。 在设计中,当然希望建立时间越短越好,而保持时间呢,也越短越好。也就是说,最好信号在时钟边沿到达,而在到达后,马上被采用,这样,理论上效率是最好的。当然了,理论而已。 竞争和冒险PLD内部毛刺产生的原因 我们在使用分立元件设计数字系统时,由于PCB走线时,存在分布电感和电容,所以几纳秒的毛刺将被自然滤除,而在PLD内部决无分布电感和电容,所以在PLD/FPGA设计中,竞争和冒险问题将变的较为突出。这一点用模拟电路的观点很容易理解,例如在一个延迟链条上,加两个电容,就把这个毛刺给滤掉。 FPGA中的冒险现象 信号在FPGA器件内部通过连线和逻辑单元时,都有一定的延时。延时的大小与连线的长短和逻辑单元的数目有关,同时还受器件的制造工艺、工作电压、温度等条件的影响。信号的高低电平转换也需要一定的过渡时间。由于存在这两方面因素,多路信号的电平值发生变化时,在信号变化的瞬间,组合逻辑的输出有先后顺序,并不是同时变化,往往会出现一些不正确的尖峰信号,这些尖峰信号称为毛刺。如果一个组合逻辑电路中有毛刺出现,就说明该电路存在冒险。(与分立元件不同,由于PLD内部不存在寄生电容电感,这些毛刺将被完整的保留并向下一级传递,因此毛刺现象在PLD、FPGA设计中尤为突出)我们无法保证所有连线的长度一致,所以输入信号在输入端同时变化,但经过PLD内部的走线,到达或门的时间也是不一样的,毛刺必然产生。可以概括的讲,只要输入信号同时变化,(经过内部走线)组合逻辑必将产生毛刺。将它们的输出直接连接到时钟输入端、清

数论中的基础概念

1群、环、域概念 A1:加法的封闭性:如果a 和b 属于G ,则a+b也属于G A2:加法结合律:对G 中的任意元素a,b,c,a+(b+c)=(a +b)+c A3:加法单位元:G 中存在一个元素0,使得对于G 中的任意元素a,有a+0=0+a A4:加法逆元:对于G中的任意元素a ,G 中一定存在一个元素a,使得 ? a+(-a)=(-a)+a =0 A5:加法交换律:对于G中的任意元素a 和b ,有a+b=b+a M1:乘法的封闭性:如果a 和b 属于G,则ab也属于G M2:乘法结合律:对于G 中的任意元素a,b,c有a(bc)=(ab )c M3:乘法分配了:对于G中的任意元素a,b,c,有a(b +c)=ab+ac 和(a +b)c=ac+bc M4:乘法交换律:对于G 中的任意元素a ,b 有a b=ba M5:乘法单位元:对于G 中的任意元素a,在G中存在一个元素1,使得a1=1a =a M6:无零因子:对于G 中的元素a,b,若ab=0,则必有a=0或b=0 M7:乘法逆元:如果a 属于G ,且a 不为0,则G 中存在一个元素1-a ,使得 111==--a a aa 满足A1---A 4称为群 满足A1---A5称为可交换群 满足A1---M 3称为环 满足A1---M 4称为可交换换 满足A 1---M6称为整环 满足A1---M 7称为域 2循环群:如果群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个固定元素)(G a a ∈的幂k a (k 为整数), 则称群G 是循环群。我们认为元素a 生成了群G ,或者说a是群G 的 生成元。 循环群总是交换群 3模运算 )mod ()mod (n b n a =则称整数a和b 是模n 同余的,可以表示为:)(mod n b a ≡ 若b 整除a。则用符号:a |b 表示。其性质可表示如下: ①如果a|1,那么a=-1或1。 ②如果a|b,且b|a ,那么a=b 或a=-b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三版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 第一节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 1.组合电路的基本概念 组合电路的信号特点、电路结构特点以及逻辑功能特点。 2。组合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组合电路分析是根据已知逻辑图说明电路实现的逻辑功能。 组合电路设计是根据给定设计要求及选用的器件进行设计,画出逻辑图。如果选用小规模集成电路SSI,设计方法比较规范且容易理解,用SSI设计是读者应掌握的最基本设计方法。由于设计电路由门电路组成,所以使用门的数量较多,集成度低。 若用中规模集成电路MSI进行设计,没有固定的规则,方法较灵活。 无论是用SSI或MSI设计电路,关键是将实际的设计要求转换为一个逻辑问题,即将文字描述的要求变成一个逻辑函数表达式。 3.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应用 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有加法器、比较器、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和数据分配器等,重要的是理解外部引脚功能,能在电路设计时灵活应用. 4.竞争冒险现象 竞争冒险现象的产生原因、判断是否存在竞争冒险现象以及如何消除。 二、难点: 1.组合电路设计 无论是用SSI还是用MSI设计电路,首先碰到的是如何将设计要求转换为逻辑问题,得到明确的真值表,这一步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总结解决这一难点的方法如下: (1)分析设计问题的因果关系,分别确定输入变量、输出变量的个数及其名称. (2)定义逻辑变量0、1信号的含义。无论输入变量、输出变量均有两个状态0、1,这两个状态代表的含义由设计者自己定义。 (3)再根据设计问题的因果关系以及变量定义,列出真值表. 2。常用组合电路模块的灵活应用 同样的设计要求,用MSI设计完成后,所得的逻辑电路不仅与所选芯片有关,而且还与设计者对芯片的理解及灵活应用能力有关。读者可在下面的例题和习题中体会. 3.硬件描述语言VHDL的应用 VHDL的应用非常灵活,同一个电路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描述方法,初学者可以先仔细阅读已有的程序实例,再自行设计。 三、考核题型与考核重点 1。概念与简答 题型1为填空、判断和选择; 题型2为叙述基本概念与特点。 建议分配的分数为3~6分。 2。综合分析与设计

几个数学的基本概念

数学的几个基本知识: 1.函数 y=f(x),y就是可以理解为f(x), f表示映射关系,y是因变量,x是自变量。也就是说这里y或f(x)就是通过x映射关系f而得到的值。 需求函数Q=f(P),表示需求量Q是价格P的函数,Q随着价格P的变化变化,变化规则就是前面将的映射关系。 如Q= f(P)=178-8P 2.导数 当函数y=f(x)的自变量x在一点x0上产生一个增量Δx时,函数输出值的增量Δy与自变量增量Δx的比值在Δx趋于0时的极限a如果存在,a即为在x0处的导数,记作f'(x0)或df(x0)/dx。 函数在某一点的导数就是该函数所代表的曲线在这一点上的切线斜率。比如上图中P0点的导数f’(p0)就是点的斜率tan(α)。 经济学中的弹性是只应变量对自变量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与导数相关的概念,但不是导数。比如点弹性: 这里dQ/dP就是导数,也就是这点上的斜率。所以弹性其实就是斜率在乘以P/Q. 导数或斜率的概念,在今后的学习“边际”的概念中还会经常用到。 2.斜率 斜率用来量度斜坡的斜度。在数学上,直线的斜率任何一处皆相等,它是直线的倾斜程度的量度,透过代数和几何,可以计算出直线的斜率。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斜率则反映了此曲线的变量在此点处的变化的快慢程度。运用微积分可计算

出曲线中的任一点的切线斜率。直线的斜率的概念等同土木工程和地理中的坡度。 由一条直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角的正切。 k=tanα==或k=tanα==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斜截式y=kx+b当x=0时y=b 当直线L的斜率存在时,点斜式=k(), 当直线L在两坐标轴上存在非零截距时,有截距式 =1 对于任意函数上任意一点,其斜率等于其切线与x轴正方向所成的角,即k=tanα 斜率计算:ax+by+c=0中,k=. 直线斜率公式:k= 两条垂直相交直线的斜率相乘积为-1:=-1. 曲线y=f(x)在点(,f())处的斜率就是函数f(x)在点处的导数

教案1无穷级数概念与性质

高等数学教案1 第十一章 无穷级数 编写人:吴炯圻 I. 授课题目: 第一节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Ⅱ.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 2、掌握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3、会采用级数敛散的定义或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判断较简单级数的敛散性; 4、了解柯西审敛原理。 Ⅲ.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 收敛级数的基本性质。 难点:无穷个数量求和与有限个量求和的差别。 关键: 1.会把级数的问题转化为部分和序列来处理; 2.熟悉数列的收敛与发散的判别. Ⅳ.讲授内容: 第一节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一、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 1.古代人如何求圆的面积? 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已经利用无穷级数的思想来计算圆的面积. 在半径为1的圆内作内接正六边形, 其面积记 为1a , 它是圆面积A 的一个近似值. 再以这正六边 形的每一边为底边分别作一个顶点在圆周上的等腰 三角形 (图1-1) , 算出这六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 和2a . 那么21a a (即内接正十二边形的面积)也是 图1-1

A 的一个近似值, 其近似程度比正六边形的好. 同样 地, 在这正十二边形的每一边上分别作一个顶点在圆周上的等腰三角形, 算出这十二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3a . 那么321a a a ++(即内接正二十四边形的面积)是A 的一个更好的近似值. 如此继续进行n 次, 当n 是较大的整数时,得到的正多边形的面积 n n a a a s +++=Λ21就很接近A 的值了. 2.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古代数学家刘徽时代,人们只懂求有限个量之和,没有极限的概念,仅能把求圆面积的步骤和准确性停留在有限的数n 上。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们认识的提高,人们自然认为,当n 无限增大时,则 n n a a a s +++=Λ21的极限就是圆的面积A ,即 )(lim lim 21n n n n a a a s A Λ++==∞ →∞ →. (1.1) 这时,上式右边括号中的项数无限增多,出现了无穷个数量累加的式子。 一般地, 给定一个数列 ΛΛ,,,,,321n u u u u , 则由这数列构成的表达式 ΛΛ+++++n u u u u 321 (1.2) 叫做(常数项)无穷级数, 简称(常数项)级数, 记为 ∑∞ =1 n n u , 即 ∑∞ =1 n n u ΛΛ+++++=n u u u u 321, 其中第n 项u n 叫做级数的一般项或通项. 上述级数的定义只是一个形式的定义,怎样理解无穷级数中无穷多个数量相加呢? 联系上面计算圆的面积的例子,即(1.1)式,用有限项的和S n 的极限来定义无穷多个数量相加的“和”,我们自然要问,对一般的级数是否也可以这样做? 这个思路是对的。 为此,我们把级数(1.2)的前n 项之和s n = u 1+u 2 +…+u n 称为级数(1.1)的部分和, n 依次取 1,2,L 时得数列 s 1, u 2 ,…, u n … 称为级数的部分和数列. 在上面求面积的例子中,部分和数列收敛(为什么?),并由此求得面积, 即求得无穷多个量之和12....n a a a A ++++=L 。 但是,能否由此推断, 所有级数的部分和数列收敛都收敛? (提问, 允许各种猜测.) 事实上, 正像一般的数列未必收敛一样,部分和数列也未必收敛。例如 1+(-1)+ 1+(-1)+ 1+(-1)+ 1+(-1)+……=1 1(1)n n -∞ =-∑. 其部分和数列是:1,0,1,0,…….,它显然不收敛。

数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一概念(一)整数 1整数的意义: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2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 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数字逻辑课程基本概念复习题

数字逻辑课程基本概念复习题: 1.数字电路是以 二进制逻辑代数 为数学基础。 2.数字电路既能进行逻辑运算又能进行 算术 运算。 3.数字电路中的常数是 时间常数 。 4.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的原理是利用相邻的两个最小项可消去 一个变量 。 5.最简逻辑函数是指在实现它的逻辑功能时,所用的 逻辑门 最少,每个门的 种类 最少。 6.存储器的逻辑芯片有一个引脚标有CS ,它的作用是 控制输入端 。 7.存储器ROM 的英文名称是: Read only Memory ;它的特点是 只能读,断电后数据不消失 。 8.数字逻辑电路中的常数是 0和1 。 9. 数字逻辑门的逻辑功能是 与 或 非 。 10.由8位信息码和1位校验码构成为110011011,它是 偶 校验码。 11.数字逻辑中基本的逻辑运算有: 与 或 非 。 12. TTL 与非门某引脚悬空,则相当于接入了逻辑 1 。 13.存储器ROM 的连接线有 地址 总线、 数据 总线和 控制 总线。 14.n 个变量函数的全体最小项之和(或)为 1 。 15.给35个字符编码,至少需要 6 位二进制数。 16.34+48和数的8421BCD 码是 。 17.AB B A F +=的对偶式是 。 18.在4选1数据选择器中,需要 16 位地址控制代码。 19.设逻辑函数BD ABC F +=,其最小项的标准表达式是 m5+m13+m14+m15 。 20.数字系统中的8421BCD 码是用 4 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位十进制数。 21.在下图所示的(a )(b )两图中,要实现“与”逻辑功能,正确的接法是 图。

在(c )(d )两图中,要实现“或”逻辑功能,正确的接法是 图。 22.现有一逻辑函数ABC BC A C AB C B A C B A F +++=),,(,根据最小项的性质,三个输入变量有8个最小项,那么函数中只出现了四个最小项,还有四个最小项没有出现的原因是 ABC 中不能同时出现2个或3个0电位 。 23.下图是共阴极七段LED 数码管显示译码器框图,若要显示字符"4",则译码器输出a ~g 的代码应为 0110011 。 24. 一个256*4的存储器有 8 根地址线和 4 根数据线。 25.触发器中的直接置0和直接置1两个输入端的逻辑功能是 与非 26. 下图是由三个JK 触发器构成的时序逻辑电路波形图,它的逻辑功能 。 提示:Q 2为最高位,即Q 2Q 1Q 0。 27.教材中各章节后面的思考题

(完整版)小数的基本概念

小数的基本概念 1 小数的意义 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 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 0.25 、 0.368 都是纯小数。 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 3.25 、 5.26 都是带小数。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例如: 41.7 、 25.3 、0.23 都是有限小数。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例如:4.33 …… 3.141 5926 …… 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 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 3.555 …… 0.0333 …… 12.109109 …… 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例如:3.99 ……的循环节是“ 9 ” ,0.5454 ……的循环节是“ 54 ” 。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例如:3.111 …… 0.5656 ……

《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点

《数字电子技术》知识点 第1章数字逻辑基础 1.数字信号、模拟信号的定义 2.数字电路的分类 3.数制、编码其及转换 要求:能熟练在10进制、2进制、8进制、16进制、8421BCD之间进行相互转换。 举例1:(37.25)10= ( )2= ( )16= ( )8421BCD 解:(37.25)10= (100101.01)2= ( 25.4)16= (00110111.00100101)8421BCD 4.基本逻辑运算的特点 与运算:见零为零,全1为1; 或运算:见1为1,全零为零; 与非运算:见零为1,全1为零; 或非运算:见1为零,全零为1; 异或运算:相异为1,相同为零; 同或运算:相同为1,相异为零; 非运算:零变1,1变零; 要求:熟练应用上述逻辑运算。 5.数字电路逻辑功能的几种表示方法及相互转换。 ①真值表(组合逻辑电路)或状态转换真值表(时序逻辑电路):是由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及其对应的函数值所构成的表格。 ②逻辑表达式:是由逻辑变量和与、或、非3种运算符连接起来所构成的式子。 ③卡诺图:是由表示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的小方格所构成的图形。 ④逻辑图:是由表示逻辑运算的逻辑符号所构成的图形。 ⑤波形图或时序图:是由输入变量的所有可能取值组合的高、低电平及其对应的输出函数值的高、低电平所构成的图形。 ⑥状态图(只有时序电路才有):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关系及转换条件的图形称为状态图。 要求:掌握这五种(对组合逻辑电路)或六种(对时序逻辑电路)方法之间的相互转换。 6.逻辑代数运算的基本规则

①反演规则: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Y ,如果将表达式中的所有“·”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原变量换成反变量,反变量换成原变量,那么所得到的表达式就是函数Y 的反函数Y (或称补函数)。这个规则称为反演规则。 ②对偶规则:对于任何一个逻辑表达式Y ,如果将表达式中的所有“·”换成“+”,“+”换成“·”,“0”换成“1”,“1”换成“0”,而变量保持不变,则可得到的一个新的函数表达式Y ',Y '称为函Y 的对偶函数。这个规则称为对偶规则。要求:熟练应用反演规则和对偶规则求逻辑函数的反函数和对偶函数。 举例3:求下列逻辑函数的反函数和对偶函数:E D C B A Y += 解:反函数:))((E D C B A Y +++= 对偶函数:))((E D C B A Y D +++= 7.逻辑函数化简 (1)最小项的定义及应用; (2)二、三、四变量的卡诺图。 要求:熟练掌握逻辑函数的两种化简方法。 ①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就是运用逻辑代数的基本公式、定理和规则来化简逻辑函数。 举例4:用公式化简逻辑函数:C B BC A ABC Y ++=1 解:B C B BC C B BC A A C B BC A ABC Y =+=++=++=)(1 举例5:用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BC B C A B C A F +++?= 解:BC B B C A BC B C A B C A BC B C A B C A F ++=++=+++=)( C A BC C A BC C A +=++=+= 举例6:用公式法化简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A B A ABC A F +++= 解:)(A B A ABC B A F +++= )()(A B A ABC B A +?+= =)()(A B A ABC B A ++?+=)()(B A A ABC B A +?+ =A ABC B A ?+)(=0 ②图形化简:逻辑函数的图形化简法是将逻辑函数用卡诺图来表示,利用卡诺图来化简逻辑函数。(主要适合于3个或4个变量的化简) 举例7:用卡诺图化简逻辑函数:)6,4()7,3,2,0(),,(d m C B A Y ∑+∑= 解:画出卡诺图为 则B C Y += 举例8:已知逻辑函数C B A C B A B A Z ++=,约束条件为0=BC 。用卡诺图化简。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

小学数学基本概念及基本性质 百分数的意义: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税率: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税率。 应纳税额: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 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本金。 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利息。 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利率。 税后利息:取款时实际多支付的钱叫税后利息。 折扣:商品按原价的百分之几出售,通常称为“几折”出售。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的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向。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积等于两个内项积。 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这样两种量叫做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扩大或缩小若干倍(0除外),另一重量也随之反而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这样两种量叫做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正比例图像: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 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叫自然数。 基数: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多少时叫基数。 序数:自然数用来物体次序时叫做序数。 数位:各个不同的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位数:指一个数占有数位的个数。 准确数:表示和实际情况完全一致的准确值称准确数。 小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表示其中一份或几份的数的数可以用小数表示。 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有限小数:小数部分是有限的。 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 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的某一位起,一个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这个小数叫循环小数。 循环节: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地重复出现的数字称为该小数的循环节。 纯循环小数:循环节是从小数十分位就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十分位就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近似数:一个数与准确数相近(比准确数略多或略少),这个数称为近似数。 分数: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多数叫分数。 分母:表示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的数,叫分母。 分子: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的数,表示这样几份的数,叫分子。 分数单位: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的数,取这样几份的数,表示其中一份的叫分数单位。 真分数:分子小于分母的分数叫真分数。 假分数: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的分数叫假分数。 分数中的整数: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分数,实际上是整数。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 (一)整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零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 (3) 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零的作用:①表示位数。读写数时,某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零表示。②占位作用。③作为界限。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分界”。 2.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3.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4.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 如果数a能被数b(b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因数。倍数和因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因数。 一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因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因数是1,最大的因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例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 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整数的基本概念

整数的基本概念 (一)整数 1 整数的意义 自然数和0都是整数。 2 自然数 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3计数单位 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 数位 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 整数a除以整数b(b ≠ 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如果数a能被数b(b ≠ 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

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 ,没有最大的倍数。 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数学书中的基本概念

一、关于相似对应点的分类讨论 △ABC与△DEF的意思和△ABC∽△DEF的意思相同吗? 当然是不一样的,前者并没有对应点对应书写A点可以对应D点,当然也可以对应E和F点;而后者必须是对应点对应书写,A点只能对应D点,那么前者必然会带来分类讨论。一般题目都是先找到一对对应点,也就是角度相等的点,让后只要讨论两次就可以了 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二次函数y=a x2﹢b x﹢c(a≠0)的图象与x 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其顶点横坐标为1,且过点(2,3)和(-3,-12) ⑴求此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⑵若直线L:y=kx(k≠0)与线段BC交于点D(不与点B,C重合),则是否存在这样的直线L,使得以B,O,D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AC相似?若存在,求出该直线的函数表达式及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若点P是位于该二次函数对称轴右边图象上不与顶点重合的任意一点,试比较锐角∠PCO与∠ACO的大小(不必证明),并写出此时点P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二、关于等腰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ABC是一个等腰三角形共有几种情况? AB=AC;BA=BC;CB=CA共有三种,这类题目的解法相对也是比较固定的。 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CA⊥x轴于点A(1.0),DB ⊥x轴于点B(3.0),直线CD于x轴,y轴分别交与F,E,且解析式为y=kx+3,S四边形ABCD=4 (1)求直线CD的解析式 (2)试探索在X轴正半轴上存在几个点P,使得△EFP为等腰三角形,并求出这些点的坐标。 三、直角三角形的分类讨论 直角三角形的分类主要根据边或角来分,一般已知边可作为斜边、长直角边、短直角边三种情况,(或分别讨论三个角为直角)。 例:如图,在直角梯形ABCD中,A D∥BC,∠B=90度,AB=12cm,BC=9cm,DC=13cm,点P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设BP为xcm,三角形PCD的面积为ycm .

数字电路基本知识

《电子线路》教学导学案 课题名称:数字电路基础知识—数字电路概述及二 进制数 实施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 1、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 2、掌握二进制数的表示方法以及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 3、掌握关于数字电路的几个规定。 教学重点数字电路的特点 教学难点十进制数和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关于高低电平的规定教学资源无 教学实施过程: 教学内容: A、复习:二极管及三极管的工作状态 1、二极管导通时相当于什么,截止时相当于什么? 2、三极管共有几种工作状态,饱和时相当于什么,截止时相当于什么? B、引入 由电子线路中电信号的分类引入数字电路知识 C、新授 一、数字电路及其特点 1、概念 (1)数字信号: (2)数字电路: (3)模拟信号: (4)模拟电路: 2、数字电路的特点: (1) (2) 3、二进制数教师活动: 提问1、二极管导通时 相当于什么,截止时相 当于什么? 2、三极管共有几种工作 状态,饱和时相当于什 么,截止时相当于什 么? 讲述:电子线路中的电 信号分为两大类:即数 字信号和模拟信号 要求学生看书找到这些 概念并完成知识点一, 同时板书。 要求学生看书完成知识 点二 学生活动: 回答教师提问 看书找答案并完 成知识点一 看书并完成知识 点二

二进制数:只有0 和1 两个数码,其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 4、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 (1)、加法运算 [例13.1.1](1001)2 +(11)2 = ? (2)、减法运算 [例13.1.2](11001)2 -(110)2 = ? (3)、乘法运算 [例13.1.3](1001)2 *(101)2 = ? (4)、除法运算 [例13.1.4 ] (10111010)2 /(1101)2 = ? 5、二进制—十进制的互换规则 (1)、二进制化为十进制 方法:为“乘权相加法” [例13.1.5]把二进制数11101 转换为十进制数。 (2)、十进制化为二进制 方法:为“除2 取余倒记法” [例13.1.6]把十进制数37 转换为二进制数。 6、关于逻辑电路的几个规定 (1)、逻辑状态表示方法的规定 用数字符号0 和 1 表示相互对立的逻辑状态,称为逻辑0 和逻辑1。 常见的对立逻辑状态示例 (2)高、低电平规定讲解二进制数的进位规 则: 要求学生根据二进制数 的进位规则先试着练习 讲解例题 师:自然界中存在着大 量相互对立的逻辑状 态,比如电位的高低, 脉冲的有无等,这些对 的逻辑状态可用我们熟 知的数字符号0和1表 示,但是这里0和1 与 数学中不同,只是一种 符号称为逻辑0和逻辑 1. 要求学生看书完成知识 讨论并完成知识 三 看书并完成相关 知识点

数项级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8.1数项级数的概念与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理解级数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 级数的基本性质,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 教学难点 有穷项相加与无穷项相加的差异 教学过程 1.导入 以前我们学习的加法是将有限个数相加,这种加法易于计算但无法满足应用的需要.在许多技术问题中常要求我们将无穷多个数相加,这种加法叫做无穷级数.无穷级数是表示函数、研究函数性质以及进行数值计算的一种工具.无穷级数分为常数项级数和函数项级数,常数项级数是函数项级数的特殊情况,是函数项级数的基础. 2.讲授新课 2.1常数项级数的概念 定义8.1 设给定数列}{n a ,我们把形如 ∑∞ == ++++1 21n n n a a a a (8.1.1) 的式子称为一个无穷级数,简称级数.其中第n 项n a 称为级数 ∑∞ =1 n n a 的通项(或一般项). 如果级数中的每一项都是常数,我们称此级数为数项级数. 例如, 等差数列各项的和 +-+++++++])1([)2()(1111d n a d a d a a 称为算术级数. 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1 12 111n q a q a q a a 称为等比级数,也称为几何级数. 级数 1 1n n ∞ =∑ =111123n +++++ 称为调和级数. 级数(8.1.1)的前n 项和为: 121 n n k k k S a a a a ===+++∑ ,

称n S 为级数 ∑∞ =1 n n a 的前n 项部分和,简称部分和. 2.2常数项级数收敛与发散 定义8.2 若级数(8.1.1)的部分和数列}{n S 的极限存在, 即 S S n n =∞ →lim (常数) 则称极限S 为无穷级数 ∑∞ =1n n a 的和.记作 ++++==∑∞ =n n n a a a a S 211 此时称级数 ∑∞ =1 n n a 收敛;如果数列}{n S 没有极限,则称级数 ∑∞ =1 n n a 发散,这时级数没有和. 显然,当级数收敛时,其部分和n S 是级数和S 的近似值,它们之间的差 ++=-=++21n n n n a a S S r 叫做级数的余项.用近似值n S 代替S 所产生的误差是这个余项的绝对值,即误差为||n r . 例1 讨论几何级数 +++++=∑∞ =-n n n aq aq aq a aq 21 1 的敛散性,其中0≠a ,q 是公比. 结论:几何级数 ∑∞ =-1 1 n n aq ,当1||

数的概念

数的概念,涉及三个基本方面:基数概念,序数概念,数的表征方式。 基数概念涉及到数是什么的问题,基数概念可以被表述为五个原则:一一对应原则;固定顺序原则;尾数基本原则;抽象原则;顺序无关原则。 一一对应原则:数数的时候,数字和对象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不能遗漏也不能重复,这是数数的最基本原则,也是理解数的概念的一个方面:比如二,就是可以和两个糖果或者两个扣子一一对应起来的数字。 固定顺序原则:数与数之间存在固定不变的顺序,比如2永远在3的前面等等。这其实就是把基数概念和序数概念联系起来的原则:数是有顺序的,这个顺序反映了对象的大小和多少。 尾数基本原则:数数的时候,最后数到的数,就是对象的总数。这个原则就是我们数数时依据的基本原理了,报数也是这个原理:最后一名所报的数,就是这列队伍的总人数。 抽象原则:意思是你可以把这些数数的原则,应用到任何可以数数的对象上去,它们带有普遍性。 顺序无关原则:这里指的是对象的顺序无关,不管你从对象的什么位置开始数数,结果都一样。数字是有顺序的,被数的对象却没有顺序。 数是什么?这是很难从原理角度给出明确定义的问题,因为数的概念太基本了。这里的基数五原则,是从操作的角度来描述数的,也可以认为这些原则是数的操作性定义,它们从操作的角度回答了数是什么这个问题,或者说,理解了这五个原则的实际含义,你就算明白数是什么了。 自然数是完全符合基数概念五原则的,在自然数基础上扩展的其他数的体系,就不一定完全符合这五个原则了。

序数概念涉及到两个数之间的关系问题,数与数之间有六大比较关系:小于、大于、等于、不等于、不小于、不大于。 三种基本比较关系:两个数A和B之间,逻辑上只有三种可能的比较关系:A大于B、A等于B、A小于B。 三种复合比较关系:把大于和小于关系复合在一起,就只漏掉了等于关系,因此就叫做不等于;把大于和等于关系复合在一起,就只漏掉了小于关系,因此可以叫做大于等于,或者叫做不小于;把小于和等于关系复合在一起,就只漏掉了大于关系,因此叫做小于等于,或者叫做不大于。 序数概念涉及数的有序性,但不是所有的数的体系都存在有序性,比如复数就没有有序性。没有有序性的数,仍然可以定义等于关系,但大于和小于就不一定能够定义了。 数的表达方式,也属于数的概念的一部分,我们了解的一些关于数的特征,有许多都是由表达方式带来的。 我们有两套表达数的方法:阿拉伯数字和数文字。阿拉伯数字是由1、2、3…… 9、0十个数字组成的,它是我们用来计算时的表达方式。中文的数文字是由一、 二、三……九、十等汉字组成的,它是在书面和口头语言中表达和记载数字用的。 我们只使用了阿拉伯数字的符号,没有引进它的读音,阿拉伯数字的读音和汉字数字一样。 当你把2431念成“二四三一”时,你用的是阿拉伯数字表达方式。当你念成“二千四百三十一”时,你用的是汉语的数文字表达方式。 两种表达方式之间有明确的“翻译规则”,弄错了是要造成误解的,这个翻译规则就是阿拉伯数字的口读规则。

7.1 常数项级数的概念和性质

1.写出下列级数的一般项: ⑴ 1357 2468 ++++ ; 【解】分析级数各项的表达规律: 分子为奇数数列21n -,分母为偶数数列2n , 于是得级数的一般项为21 2n n u n -= ,1,2,3,....n =。 ⑵ 1111112349827 ++++++ ; 【解法一】分析级数各项的表达规律: 分子不变恒为1, 分母的变化中,奇数项为2的乘幂,幂指数为项数+1的一半,即12 2 n +,偶数项为3 的乘幂,幂指数为项数的一半,即2 3n , 于是有12 22, 21 3, 2n n n n k u n k +?=-?=??=? ,k J ∈,1,2,3,....n =。 也可为1 221(1)1(1)2322 n n n n n u +--+-=?+?,1,2,3,....n =。 【解法二】分析级数各项的表达规律: 分子不变恒为1,但分母的变化按奇数项和偶数项有不同的变化规律,可以视为两个 级数的和,也可以视为级数的一个项由两个分数的和构成, 若将级数的一个项看成由两个分数的和构成,则有 111 23 u = +, 21149u =+221123=+, 311827u =+ 3311 23 =+, ...... 于是得11 23 n n n u = +,1,2,3,....n =。 ⑶3456 22345 -+-+- 。 【解】分析数列各项的表达规律:

各项顺次正负相间,有符号函数,注意到第一项是正的,应为1 (1)n +-, 从第二项起,各项分式都是分子比分母大1,而分母恰为序数n 于是得1 1 (1) n n n u n ++=-,2,3,....n =, 检验当1n =时,11111(1)21 u ++=-=,说明第一项也符合上面一般项的规律, 从而得 11(1)n n n u n ++=-,1,2,3,....n =。 2.根据级数收敛与发散的定义判断下列级数的敛散性: ⑴ 1 1 (21)(21)n n n ∞ =-+∑; 【解】级数前n 项和为 11(21)(21)n n i S i i ==-+∑1111()221 21n n i i ==--+∑1111 ()22121n n i i ==--+∑ 11[(1)()(1152)]22113113n n =-+-+-+-+ 11 (1)221 n =-+, 由于lim n n S →∞11lim (1)221n n →∞=-+12 =,知级数收敛,收敛于1 2。 ⑵ 1 1 1n n n ∞ =++∑ ; 【解】级数前n 项和为 1 1 1n n i S i i ==++∑ 2211(1)()n i i i i i =+-=+-∑1 (1)n i i i ==+-∑ (1)()(123)2n n =-+-+++- 11n =+-, 由于lim n n S →∞ lim(11)n n →∞ =+-=∞,知级数发散。 ⑶ 1 1 ln n n n ∞ =+∑; 【解】级数前n 项和为 11ln n n i i S i =+=∑1 [ln(1)ln ]n i i i ==+-∑ ln 2ln 2ln3ln (ln1)()[ln(1)]n n =-+-+++- ln(1)ln1n =+-ln(1)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