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理论与技术作业

燃烧理论与技术作业
燃烧理论与技术作业

燃烧理论与技术——作业题

第一组测试题:

1、什么是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初始浓度之间的关系如何?

答:化学反应速率表达式ω=kc A a c B b中,浓度指数之和n=a+b即为反应级数。反应级数与反应物初始浓度的关系:ω=-dc/dτ=kc n(n——反应级数)

2、什么是着火孕育时间?请图示。并解释:为何堆放在煤场上的煤在常温下也经常会发生自燃,而直吹式煤粉锅炉一次风管道中的煤粉在高于150℃的条件下也不会发生自燃?

1)答:着火孕育时间:满足临界着火条件下,可燃混合物从开始反应到出

现火焰需要的时间,其物理意义为:从环境温度T

0升高到着火温度T

C

所需要

的时间。

如右图所示:

系统的温度变化与反应放热和系

统散热量的差值有关。

①对于曲线Ⅰ、Ⅱ,热量之差越

来越接近于零,系统温度逼近渐近线

T

lj

②对于Ⅲ,系统温度不断升高,

在t时出现拐点,拐点之前的那段时间

就是着火孕育时间。

③提高初温相当于缩短着火孕育时间如曲线Ⅳ、Ⅴ。

2)答:着火、熄火是反应放热因素和散热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堆放在

煤场上的煤在常温下发生氧化作用,反应放热大于散热,故能发生自燃;而直吹式煤粉锅炉一次风管道中的煤粉尽管温度高达150℃,但其散热大于放热,故无法发生自燃。

3、为什么扩散火焰不容易脱火也不容易回火?为什么全预混火焰既容易脱火也

容易回火?结合火焰区域的图进行解释。

答:扩散燃烧时所形成的火焰即为扩散火焰;同理,预混燃烧时所形成的火焰即为预混火焰。

扩散燃烧时,燃烧缓慢,燃烧

空间热强度低。扩散火焰的稳定燃

烧范围宽,故不容易脱火也没有回

火的危险。

而预混火焰形成的火焰短,火

焰温度高,要注意防止其发生脱火

和回火。

4、试解释为什么相同煤制成的水煤浆和煤粉着火温度不同?

答:水煤浆由65%-70%不同粒度分布的煤,29-34%左右的水和约1%的化学添加剂制成的混合物。水煤浆在燃烧时。里面水分的加热蒸发需要大量的热,故即使是相同煤制成的水煤浆和煤粉着火温度也不会相同。

5、当一个反应由很多中间步骤完成时,反应速率是由步骤中哪些步骤决定的?

答:反应速率由反应速率最慢的一个步骤决定,又称限速步骤。

光电检测技术课程作业及答案(打印版)

思考题及其答案 习题01 一、填空题 1、通常把对应于真空中波长在(0.38m μ)围的电磁辐射称 μ)到(0.78m 为光辐射。 2、在光学中,用来定量地描述辐射能强度的量有两类,一类是(辐射度学量),另一类是(光度学量)。 3、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既是(电磁波),又是(光子流)。光的传播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波动性),但当光与物质之间发生能量交换时就突出地显示出光的(粒子性)。 二、概念题 1、视见函数: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根据对许多人的大量观察结果,用平均值的方法,确定了人眼对各种波长的光的平均相对灵敏度,称为“标准光度观察者”的光谱光视效率V(λ),或称视见函数。 2、辐射通量:辐射通量又称辐射功率,是辐射能的时间变化率,单位为瓦(1W=1J/s),是单位时间发射、传播或接收的辐射能。 3、辐射亮度:由辐射表面定向发射的的辐射强度,除于该面元在垂直于该方向的平面上的正投影面积。单位为(瓦每球面度平方米) 。 4、辐射强度:辐射强度定义为从一个点光源发出的,在单位时间、给定方向上单位立体角所辐射出的能量,单位为W/sr(瓦每球面度)。 三、简答题 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区别是什么? 答:辐射照度和辐射出射度的单位相同,其区别仅在于前者是描述辐射接

收面所接收的辐射特性,而后者则为描述扩展辐射源向外发射的辐射特性。 四、计算及证明题 证明点光源照度的距离平方反比定律,两个相距10倍的相同探测器上的照度相差多少倍?答: 2 22 4444R I R I dA d E R dA d E R I I ===∴=ππφπφφπφ=的球面上的辐射照度为半径为又=的总辐射通量为在理想情况下,点光源设点光源的辐射强度为 ()1 2222222221 122 12 11001001010E E L I E L I L I L I E R I E L L L L =∴====∴= = 又的距离为第二个探测器到点光源, 源的距离为设第一个探测器到点光 习题02 一、填空题 1、物体按导电能力分(绝缘体)(半导体)(导体)。 2、价电子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使它跃迁到新的能级上的条件是(具有能向电子提供能量的外力作用)、(电子跃入的那个能级必须是空的)。 3、热平衡时半导体中自由载流子浓度与两个参数有关:一是在能带中(能态的分布),二是这些能态中(每一个能态可能被电子占据的概率)。 4、半导体对光的吸收有(本征吸收)(杂质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激子吸收)(晶格吸收)。半导体对光的吸收主要是(本征吸收)。 二、概念题 1、禁带、导带、价带: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2010.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行政法规、国家现行标准或合同对检测单位的资质有要求时,应遵守其规定;当没有要求时,可由施工单位的企业试验室试验,也可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 2 对检测试验结果有争议时,应委托共同认可的具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重新检测;

POCT检测技术与相关仪器

4.1 POCT概述 4.1.1 POCT的概念、基本原理及主要技术 POCT是指在病人旁边分析病人标本的分析技术,或者说只要测试不在主实验室做,并且它是一个可移动的系统,就可以称为POCT。“POCT”的组成包括:地点、时间(point)、保健、照料(care)、检验、试验(testing),point-of-care testing英文字面的意思是在受治疗者现场的保健检验。 POCT的基本原理是:把传统方法中的相关液体试剂浸润于滤纸和各种微孔膜的吸水材料中,成为整合的干燥试剂块,然后将其固定于硬质型基质上,成为各种形式的诊断试剂条;或把传统分析仪器微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使之成为便携式和手掌式的设备;或将上述两者整合为统一的系统。 POCT主要技术包括: (1)简单显色(干化学法测定)技术将多种反应试剂干燥、固定在纸片上,加上检验标本(全血、血清、血浆、尿液等)后产生颜色反应,用肉眼观察定性或仪器检测(半定量)。 (2)多层涂膜(干化学法测定)技术多层涂膜技术是从感光胶片制作技术移植而来的。将多种反应试剂依次涂布在片基上,制成干片,用仪器检测,可以准确定量。 (3)免疫金标记技术胶体金颗粒具有高电子密度的特性,金标蛋白结合处,在显微镜下可见黑褐色颗粒,当这些标记物在相应的标记处大量聚集时,肉眼可见红色或粉红色斑点,这一反应可以通过银颗粒的沉积被放大。该类技术主要有斑点免疫渗滤法(DIGFA)和免疫层析法(ICA)。 (4)免疫荧光技术通过检测板条上激光激发的荧光,定量检测以pg/ml为单位的检测板条上单个或多个标志物。检测系统通常由荧光读数仪和检测板组成。检测板多用层析法,分析物在移动的过程中形成免疫复合物,通过检测区域、质控区域的荧光信号值的不同与分析物的不同浓度成一定的比例,获得定标曲线,可检测未知样本中分析物的浓度。 (5)生物传感器技术利用离子选择电极,底物特异性电极,电导传感器等特定的生物检测器进行分析检测。该类技术是酶化学、免疫化学、电化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的产物。 (6)生物芯片技术生物芯片是最新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其特点是在小面积的芯片上同时测定多个项目。生物芯片可分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和细胞芯片。它们具有高灵敏度、分析时间短、能同时检测的项目多等特点。 (7)红外和远红外分光光度技术此类技术常用于经皮检测仪器,用于检测血液中血红蛋白、胆红素、葡萄糖等成分。这类床边检验仪器可连续监测病人血液中的目的成分,无需抽血,可避免抽血可能引起的交叉感染和血液标本的污染,降低每次检验的成本和缩短报告时间。 (8)其他技术 4.1.2 POCT的特点及与传统实验室检查的不同 POCT的主要特点就是,可以迅速地获得可靠的检验结果,从而提高病人的临床医疗效果。简单的说,实验仪器小型化,操作方法简单化,结果报告即时化。表19-1 临床实验室与POCT的主要不同点 比较项目临床实验室测试POCT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1

甘肃政法学院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题目:snort入侵检测系统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____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使用抓包库WinPcap,入侵探测器snort,Web服务器Apache,数据库MySQL,入侵数据分析控制台ACID构建了Windows平台下基于snort的网络入侵系统。Snort对监控网络中的数据包进行规则匹配,检测入侵行为,并将日志保存至MYSQL数据库,ACID分析数据库数据,生成网络入侵事件日志图表。 关键词:入侵检测系统;网络安全;snort

基于windows平台的snort入侵检测系统研究与实现 引言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迅猛发展, 网络安全问题日益严重。防火墙作为主要的安全防范手段, 在很多方面存在弱点, 而入侵检测系统能够提供了对内部、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它能够自动的监控网络的数据流, 迅速发现攻击, 对可疑的事件给予检测和响应。因此, 入侵检测系统愈来愈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已经开始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充斥着大量的入侵检测系统产品。但是它们大多比较杂, 比较难以掌握, 而且比较昂贵。我们可以通过网络上的开源软件来自己构建一个入侵检测系统。 第一章入侵检测系统简介 入侵检测是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发现各种攻击企图和行为或者攻击结果,以保证系统资源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入侵检测系统( Int rusion Detect ion Sy stem, 简称IDS)根据检测数据来源分为: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从单个主机上提取数据(如审计数据等)作为入侵检测分析的数据源;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从网络上提取数据(如网络链路层的数据帧)作为入侵分析的数据源。入侵检测系统按检测方法分为:异常入侵检测根据异常行为和计算机资源情况检测入侵,并试图用定量方式描述可接受的行为特征,以区分正常的、潜在的入侵行为;误用入侵检测指用已知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弱点攻击模式来检测入侵行为。目前入侵检测技术存在:现有IDS 误报警率偏高,很难确定真正的入侵行为;事件响应与恢复机制不完善,不适当的自动响应机制存在很大的安全风险;IDS 缺乏国际统一标准,缺乏统一的入侵检测术语和概念框架;IDS 本身正在发展和变化,远未成熟,还存在对入侵检测系统自身的攻击;缺少对检测结果作进一步说明和分析的辅助工具,日益增长的网络流量导致检测分析难度加大。 第二章Snort 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 2 Snort原理 2.1 入侵检测系统简介 入侵检测系统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或计算机系统中的若干关键点收集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从中发现网络或系统中是否有违反安全策略的行为和被攻击的迹象。入侵检测被认为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安全闸门,在不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下能对网络进行监测,从而提供对内部攻击、外部攻击和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2.2 入侵检测系统的分类 入侵检测系统可分为主机型和网络型 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往往以系统日志、应用程序日志等作为数据源,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如监督系统调用)从所在的主机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主机型入侵检测系统保护的一般是所在的系统。

哈工大-测试技术与仪器-大作业一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测试技术与仪器大作业一 设计题目:信号的分析与系统特性 院系:英才学院 班级: 1036*** 姓名: ****** 学号: ********** 时间: 2013.07.01 工业大学

一、设计题目 二、求解信号的幅频谱和相频谱 )1-(cosn (-A)e 1e 1(t)e 10 2 t jn -0 t jn -0 2 t jn -0 02 02 00ππ ωωωn A j dt T dt A T dt x T C T T n T T =+ = = ?? ? -- 当???±±±=,5,3,1n 时,π n A j C n 2-= 当???±±±=6,4,2,0,n 时,0=n C 幅频谱函数为: π n A C n 2= ,???±±±=,5,3,1n πn A C A n n 42==,???=,5,3,1n 相频谱函数为: ,...5,3,12 --arctan arctan ==∞==n C C nR nI n ,)(π ? ,...5,-3,-1-2 arctan arctan ==∞+==n C C nR nI n ,)(π? 双边幅频图:

单边幅频图: 双边相频图: 单边相频图: 三、频率成分分布情况 方波由离散的频率成分组成。基频为0 02T π ω= ,其余频率为基频的奇数倍。 四、系统)(s H 的伯德图

1)一阶系统传递函数1 1 )(+= s s H τ,0.008s τ=,伯德图为: -40-30 -20 -10 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Frequency (rad/s) 二阶系统2 2240)(n n n s s s H ωζωω++= ,ζ= 0.65,n ω= 100。伯德图为: -60-40-20020 40M a g n i t u d e (d B )10 10 10 10 10 P h a s e (d e g ) Bode Diagram Gm = Inf dB (at Inf rad/s) , P m = 11.9 deg (at 634 rad/s) Frequency (rad/s)

光电检测技术作业答案

光电检测技术作业2 光电导灵敏度S g = 0.5X10 -6S/lx,1. 设某只CdS光敏电阻的最大功耗为30mW, =0 。试求当 CdS 光敏电阻上的偏置电压为 20V 时的极限照度。 暗电导 g 2. 在如图所示的照明灯控制电路中,将上题所给的CdS光敏电阻用作光电传感 器,若已知继电器绕组的电阻为 5 K ,继电器的吸合电流为2mA,电阻R 1K 。求为使继电器吸合所需要的照度。要使继电器在 3lx时吸合,问应如何调整电阻器R?

3.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已知R b 820 ,R e 3.3k ,U w 4V,光敏电 阻为R p ,当光照度为40lx时输出电压为6V,80lx时为9V。设该光敏电阻在30~100lx之间的 值不变。试求: (1)输出电压为8V时的照度。 (2)若R e增加到6k ,输出电压仍然为8V,求此时的照度。 (3)若光敏面上的照度为70lx,求R e 3.3k 与R e 6k 时输出的电压。(4)求该电路在输出电压为 8V时的电压灵敏度。

4. 影响光生伏特器件频率响应特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为什么PN结型硅光电二极管的最高工作频率小于等于107Hz? 5为什么在光照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硅光电池的开路电压不再随入射照度的增大而增大?硅光电池的最大开路电压为多少?为什么硅光电池的有载输出电压总小于相同照度下的开路电压? 6硅光电池的内阻与哪些因素有关?在什么条件下硅光电池的输出功率 最大? 答:(1)极电容,串接电阻,串接电阻越小越好。 (2)显然,存在着最佳负载电阻Ropt,在最佳负载电阻情况下负载可以获得最大的输出功率Pmax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培训资料

铁路工程试验检测技术 一.单选型试题 (每小题1.00 分,总共253分) 1.TB10414-2003中规定,塑料排水板施工抽检频率()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0万米为一批,不足10万米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米为一批,不足5万米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米为一批,不足20万米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米为一批,不足1万米也按一批计 答案:A 2.TB10414-2003中规定,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检验数量() A.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3万m2为一批,不足3万m2也按一批计 B.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5万m2为一批,不足5万m2也按一批计 C.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20万m2为一批,不足20万m2也按一批计 D.同一厂家、产地、品种且连续进场每1万m2为一批,不足1万m2也按一批计答案:A 3.下面那个检验指标不是混凝土拌合用水要求的检验项目()。 A.氯化物含量 B.硫酸盐含量 C.碱含量 D.甲醛含量 答案:D 4.环境()不属于冻融破坏环境。 A.微冻地区+频繁接触水 B.微冻地区+水位变动区 C.严寒和寒冷地区+水位变动区 D.严寒和寒冷地区 答案:D 5.用块石类混合料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 B.K30、n C.K30、K D.K30、相对密度Dr

6.《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中颗粒分析试验规定:筛析法适用于粒径小于或等于60mm ,大于0.075mm的土;密度计法和移液管法适用于粒径小于0.075mm 的土。筛析法中,对于含有黏土采用()试验方法 A.水筛法 B.干筛法 C.比重计法 D.蜡封法 答案:A 7.K30平板荷载是采用直径为30cm的荷载板测定下沉量为( )时的地基系数的试验方法. A.1.25m B.1.25mm C.2.5mm D.0.125m 答案:B 8.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试生产前,应进行混凝土配合比选定试验,制作各种混凝土耐久性试件,进行耐久性试验。以下各项试验中,()可以不做。 A.抗冻性 B.抗渗性 C.抗氯离子渗透性 D.耐磨性 答案:D 9.胶凝材料是指用于配制混凝土的水泥与粉煤灰、磨细矿渣粉和硅灰等活性矿物掺和料的总称。水胶比则是混凝土配制时的()总量之比。 A.用水量与胶凝材料 B.用水量与水泥和粉煤灰 C.水泥与粉煤灰 D.用水量与水泥 答案:A 10.铁路路基用细粒土填筑的普通铁路路基,其压实质量采用( )指标控制。 A.K30、K 、Evd B.K30、n C.K30、K D.K30、K 、Ev2 答案:C 11.高速铁路路基的基床表层用级配碎石填筑,其小于0.02mm的颗粒含量用以下哪个方法检测较为适宜。( ) A.筛析法

IDS入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题目:IDS入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姓名:刘荣荣 学号:0908210124 所在院系: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 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届次:2014 届 指导教师:陈茅

目录 摘要 (1) 前言 (3) 第1章入侵检测技术的介绍 (4) 1.1 入侵检测基本模式的确立 (4) 1.2 入侵检测的相关概念 (5) 第2章入侵与网络安全 (6) 2.1网络安全问题的产生 (6) 2.2入侵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入侵的步骤 (8) 2.4网络安全产品 (8) 第3章防火墙技术 (9) 3.1防火墙的概述 (9) 3.2防火墙的体系结构 (10) 第4章入侵检测的方法 (12) 4.1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技术 (12) 4.2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技术 (14) 第5章 IDS的应用与发展 (16) 5.1 SNORT--免费的IDS (16) 5.2 对提高检测技能关键技术的分析 (17) 5.3 IDS的主要发展方向 (18) 参考文献 (19) 致谢 (20)

IDS入侵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学生:刘荣荣(指导老师:陈茅)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系) 摘要:入侵检测技术的全称为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简称“IDS”。目前,入侵检测系统是一个全面的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组成部分,已经被企业或机构广 泛采用,然而IDS技术产品化的时间相对来说并不长,多数企业或机构缺乏在 这方面有经验的技术人员。若无法完全防止入侵,那么只能希望如果系统受到 了攻击,则能够尽快,最好实时检测出入侵,从而可以采取相应措施来对应入 侵,这就是IDS的任务所在。入侵检测是防火墙之后的第二道阀门,对安全保 护措施采取的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防御策略,在不影响性能的情况下,能够对 网络进行检测,从而提供内部攻击,外部攻击以及误操作的实时保护。 关键词:网络安全;入侵检测;防火墙 Analysis and design of IDS intrusion system Student:LiuRongrong(Faculty Adviser:ChenMao) (Huainan Normal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Abstract: Intrusion detection technology is called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referred to as "IDS". At present, the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 as part of an overall system security architecture, has been widely used by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but the IDS technology products of the time is not long, the majority of enterprises or institutions lack of technical personnel with experience in this area. If you are unable to completely prevent intrusion, so can only hope that if the system is under attack,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best real time detect intrusion, and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the corresponding intrusion, this is IDS's mission. Intrusion detection is

光电检测技术考试试卷

光电检测技术期中考试试卷 2014 一.选择题(20分) 1.对于费米能级,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平衡的系统只能有唯一一个费米能级 B 电子占据率为0.5时所对应的能级 C p 型半导体材料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 D n 型半导体材料费米能级靠近价带顶 2.负电子亲和势阴极和正电子亲和势比较有重要差别,参与发射的的电子( ) A 不是冷电子,而是热电子 B 不是热电子,而是冷电子 C 既是冷电子,又是热电子 D 既不是冷电子,也不是热电子 3.下列器件按照响应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PIN 光电二极管 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光敏电阻 B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C 光电三极管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PN 结光电二极管 D PN 结光电二极管 光电三极管 PIN 光电二极管 光敏电阻 4.下列探测器的光-电响应时间,由少数载流子的寿命决定: ( ) A 光电导探测器 B 光电二极管 C 光电倍增管 D 光电倍增管 5.对于光敏电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弱光照下,光电流与照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B 光敏面做成蛇形,有利于提高灵敏度 C 光敏电阻光谱特性的峰值波长,低温时向短波方向移动 D 光敏电阻具有前历效应 6.下列光源中哪一种光源,可作为光电探测器在可见光区的积分灵敏度测量标准光源:( ) A 氘灯 B 低压汞灯 C 色温2856K 的白炽灯 D 色温500K 的黑体辐射器 7.当黑体的温度升高时,其峰值光谱辐射出射度所对应的波长的移动方向为( ) A.向短波方向移动 B.向长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 D.均有可能 8.表中列出了几种国外硅APD 的特性参数 根据表中数据,要探测830nm 的弱光信号,最为合适的器件是 ( ) A C30817E B C30916E C C30902E D C30902S 9.已知甲、乙两厂生产的光电器件在色温2856K 标准钨丝灯下标定出的灵敏度分别为uW uA S e /5=, lm A o S v /4.=,则甲乙两厂中光电器件灵敏度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 A. 甲场灵敏度高 B. 乙场灵敏度高 C. 甲乙两场灵敏度一样高 D. 无法比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 理规范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2010备案号J973-2010 2010.01.08发布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实验教学的设计与研究 目前,关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方面的书籍和论文已有相当的数量。特别是近一、二年,国内出版了近10本有关信息安全实验教程。但是,入侵检测实验内容所占篇幅很小,而且均是关于一些常见入侵检测工具的使用。这些内容对于“网络安全”或“信息安全”等综合课程中一个章节来说,应该说基本能够满足要求,但是对于“入侵检测技术”这门独立课程来说,远不能满足其要求。从国内外的有关论文来看,大多是关于信息安全实验教学研究的,比如,信息安全专门实验室的建立并在其中分组进行攻防实验;通过入侵、入侵分析和入侵检测实验项目将信息安全的研究和教育相结合的,更好地提高学生参与热情和学习效率;在不同操作系统下设计不同级别、不同类型的信息安全课程实验,并通过不同途径评价实验教学的效果;建立远程在线实验系统,允许学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通过互联网完成信息安全的相关实验。这些内容对入侵检测的实验教学有很好的参考价值,但不能完全照搬过来。其原因如下: (1) 教学对象不同。“入侵检测技术”课程一般面向信息安全专业的大四学生。 (2) 实验条件不同。不同的学校在实验环境和实验条件方面差异很大。 (3) 教学目标不同。在设置信息安全专业时,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对信息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有各自的侧重点。 (4) 课程特点不同。“入侵检测技术”课程在技术性、综合性、专业性方面特点显著。 我校第一批信息安全专业学生的入校时间是2004年。“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在2007年作为大四学生必修课,共56学时,其中16学时是实验课。2008年作为大四的选修课,共40学时,其中8学时的实验课。“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不仅对我校,对国内其它各相关院校来说,都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在实验教学的形式、内容、资料等方面不像其它经典课程那样有较多的选择和较成熟的模式。2008年本人申请的校级入侵检测技术实验教学的教改立项获得批准,对“入侵检测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研究。本文重点讨论“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的特点、从课程本身对实验教学的需求以及学生对实验教学的需求、入侵检测实验教学的设计、实验教学效果的评价和完善机制、最后提出入侵检测实验教学应当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2对实验教学的需求 “入侵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主要涉及到的重要的知识点包括:入侵检测的基本概念、入侵方法与手段、入侵检测系统数据源、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检测引擎、告警与响应、入侵检测系统的评估、入侵检测系统的应用等。其中原理性、理论性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入侵检测的原理、检测算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参考答案

智能检测技术及仪表习题答案 1.1什么是测量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 被测量的测量值x与被测量的真值A0之间的代数差Δ,称为绝对误差(Δ=x- A0)。 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X百分比。有实际相对误差和公称相对误差两种表示方式。实际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被测量的约定真值(实际值)X0之比(δA=Δ/ X0×100%);公称相对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仪表公称值(示值)X之比(δx=Δ/ X×100%)。 引用误差是指绝对误差Δ与测量范围上限值、量程或表度盘满刻度B之比(δm=Δ/B×100%)。 1.2 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几种表示方法?他们通常应用在什么场合? 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与其真值之间存在的差异。测量误差有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三种表示方法。绝对误差通常用于对单一个体的单一被测量的多次测量分析,相对误差通常用于不同个体的同一被测量的比较分析,引用误差用于用具体仪表测量。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Δ=142-140=2kPa; δA=2/140=1.43%;δx=2/142=1.41%;δm=2/(50+150)=1% 1.7 什么是直接测量、间接测量和组合测量? 通常测量仪表已标定好,用它对某个未知量进行测量时,就能直接读出测量值称为直接测量;首先确定被测量的函数关系式,然后用标定好的仪器测量函数关系式中的有关量,最后代入函数式中进行计算得到被测量,称为将间接测量。在一个测量过程中既有直接测量又有间接测量称为组合测量。 1.9 什么是测量部确定度?有哪几种评定方法? 测量不确定度:表征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真值的分散性与测量结果相联系的参数。 通常评定方法有两种:A类和B类评定方法。 不确定度的A类评定:用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不确定度的B类评定:用不同于对观测列进行统计分析的方法来评定不确定度。 1.10检定一块精度为1.0级100mA的电流表,发现最大误差在50mA处为1.4mA,试判定该表是否合格?它实际的精度等级是多少? 解:δm=1.4/100=1.4%,它实际的精度为1.5,低于标称精度等级所以不合格。 1.11某节流元件(孔板)开孔直径d20尺寸进行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120.40,120.42,120,43,120.39,120.30,120.40,120.43,120.41,120.43,120.42,120.39,120.39,120.40试检查其中有无粗大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首先求出测量烈的算术平均值: X =120.40mm 根据贝塞尔公式计算出标准差 ?=(∑v i2/(15-1))1/2=0.0289 3 ?=0.0868 所以,120.30是坏值,存在粗大误差。 去除坏值后X =120.41mm,?=(∑v i2/(14-1))1/2=0.011 3 ?=0.033 再无坏值 求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偏差?x= ?/(n)1/2=0.011/3.87=0.003 写出最后结果:(Pc=0.95,Kt=2.33) 120.41±Kt?x=120.41±0.01mm 2.3 什么是热电效应?热电势有哪几部分组成的?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在两种不同金属所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当两接触的温度不同时,回路中就要产生热电势,这种物理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势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两部分组成。热电偶产生热电势的必要条件是:两种不同金属和两个端点温度不同。 2.5什么是热电偶的中间温度定律。说明该定律在热电偶实际测温中的意义。 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0时的热电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为T,Tn和Tn、T0时相应的热电势的代数和。 E AB(T、T0)= E AB(T、Tn)+ E AB(Tn、T0)。这主要用于冷端温度补偿。 2.9热电偶的补偿导线的作用是什么?选择使用补偿导线的原则是什么?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建筑工程检测试验技术管理规范 JGJ 190- 备案号J973- .01.08发布 .07.01实施 1总则 1.0.1为规范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方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的技术管理。 1.0.3 本规范规定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4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 检测试验 inspection and testing 依据国家有关标准和设计文件对建筑工程的材料和设备性能、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等进行测试,并出具检测试验报告的过程。 2.0.2 检测机构 inspection and testing organ 为建筑工程提供检测服务并具备相应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其出具的报告为检测报告。 2.0.3 企业试验室 in-house testing laboratory

施工企业内部设置的为控制施工质量而开展试验工作的部门,其出具的报告为试验报告。 2.0.4 现场试验站 testing station at construction site 施工单位根据工程需要在施工现场设置的主要从事试样制取、养护、送检以及对部分检测试验项目进行试验的部门。 3基本规定 3.0.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试验技术管理应按以下程序进行: 1 制定检验试验计划; 2 制取试样; 3 登记台账; 4 送检; 5 检测试验; 6 检测试验报告管理。 3.0.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应配备满足检测试验需要的试验人员、仪器设备、设施及相关标准。 3.0.3 建筑工程施工场检测试验的组织管理和实施应由施工单位负责。当建筑工程实行施工总承包时,可由总承包单位负责整体组织管理和实施,分包单位按合同确定的施工范围各负其责。 3.0.4 施工单位及其取样、送检人员必须确保提供的检测试样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 3.0.5 承担建筑工程施工检测试验任务的检测单位应符合下列规定:

入侵检测课程设计

计算机科学学院 入侵检测技术期末课程设计题目snort入侵检测系统 学号xxx 班级xxx 姓名xxx 指导教师xxx 成绩 完成时间2012 年 6 月

snort 入侵检测系统 一、课程设计目的 (1)通过实验深入理解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方式。 (2)熟悉入侵检测工具snort 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中的安装和配置方法 二、课程设计的原理 1 引言 snort 是一个免费的基于libpcap 的轻量级网络入侵检测系统。它能够跨系统平台操作,自带轻量级的入侵检测工具可以用于监视小型的TCP/IP 网络,在进行网络监视时snort 能够把网络数据和规则进行模式匹配,从而检测出可能的入侵企图,同时它也可以使用SPADE 插件,使用统计学方法对网络数据进行异常检测,这些强大的检测功能为网络管理员对于入侵行为做出适当的反击提供了足够的信息。 snort 使用一种易于扩展的模块化体系结构,开发人员可以加入自己编写的模块来扩展snort 的功能。这些模块包括:HTTP 解码插件、TCP 数据流重组插件、端口扫描检测插件、FLEXRESP 插件以及各种日志输入插件等。 同时snort 还是一个自由、简洁、快速、易于扩展的入侵检测系统,已经被移植到了各种UNIX 平台和Win98,Win2000上。它也是目前安全领域中,最活跃的开放源码工程之一。在https://www.360docs.net/doc/58526432.html, 上几乎每天都提供了最新的规则库以供下载,由于snort 本身是自由的源码开放工程所以在使用snort 时除了必要的硬件外软件上基本上不需要有任何额外的开销。这相对于少则上千多则上万的商业入侵检测系统来说,无疑是最好的替代产品之一。 本文主要论述了snort 的背景知识以及它的基于规则的入侵检测机制,同时对于如何使用也作了概括说明。 2 入侵检测技术简介 入侵检测就是一个监视计算机系统或者网络上发生的事件,然后对其进行安全分析的过程。它可以用来发现外部攻击与合法用户滥用特权,根据用户的历史行为,基于用户的当前操作,完成对入侵的检测,记录入侵证据,为数据恢复和事故处理提供依据。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如图A 所示: 入侵检测监测 作出响应攻击? 用户的历史操 作数据用户当前操 作的数据 否是 图A 入侵检测的原理图 大多数的入侵检测系统都可以被归入到基于主机、基于网络以及分布式三类。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系统是一种早期的IDS 设计模型,它主要设计用来监视

《现代检测技术与仪表》习题解答

严正声明:孙传友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第1版和第2版教材及其习题解答的唯一著作权人。该教材的习题解答仅供读者和网友下载阅读。任何其他人将该习题解答的内容冠以其他文档名称以自的己名义在任何网站发布,都侵犯了作者的著作权,如不自行删除,必将承担侵权的后果和法律责任。 《现代检测技术及仪表》第2版习题解答 孙传友编 第1章 1-1答: 钱学森院士对新技术革命的论述中说:“新技术革命的关键技术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由测量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三部分组成。测量技术则是关键和基础”。如果没有仪器仪表作为测量的工具,就不能获取生产、科学、环境、社会等领域中全方位的信息,进入信息时代将是不可能的。因此可以说,仪器技术是信息的源头技术。仪器工业是信息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1-2答: 同非电的方法相比,电测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便于采用电子技术,用放大和衰减的办法灵活地改变测量仪器的灵敏度,从而大大扩展仪器的测量幅值范围(量程)。 2、电子测量仪器具有极小的惯性,既能测量缓慢变化的量,也可测量快速变化的量,因此采用电测技术将具有很宽的测量频率范围(频带)。 3、把非电量变成电信号后,便于远距离传送和控制,这样就可实现远距离的自动测量。 4、把非电量转换为数字电信号,不仅能实现测量结果的数字显示,而且更重要的是能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便于用计算机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实现测量的微机化和智能化。 1-3答: 各类仪器仪表都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和工具。尽管各种仪器仪表的型号、原理和用途不同,但都由三大必要的部分组成:信息获取部分、信息处理部分、信息显示部分。从“硬件”方面来看,如果把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化整为零”地解剖开来,我们会发现它们内部组成模块大多是相同的。从“软件”方面来看,如果把各个模块“化零为整”地组装起来,我们会发现它们的整机原理、总体设计思想、主要的软件算法也是大体相近的。这就是说,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尽管用途、名称型号、性能各不相同,但它们有很多的共性,而且共性和个性相比,共性是主要的,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和技术基础实质就是“检测技术”。常见的各类仪器仪表只不过是作为其“共同基础”的“检测技术”与各个具体应用领域的“特殊要求”相结合的产物。 1-4答: “能把外界非电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的器件或装置”或“能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的器件或装置”叫做传感器。能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传感器能够接受和转换的非电量(即可用非电量)的装置或器件,叫做敏感器。如果把传感器称为变换器,那么敏感器则可称作预变换器。敏感器与传感器虽然都是对被测非电量进行转换,但敏感器是把被测非电量转换为可用非电量,而不是象传感器那样把非电量转换成电量。 1-5答: 目前,国内常规(常用)的检测仪表与系统按照终端部分的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普通模拟式检测仪表 基本上由模拟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和模拟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如题1-5图1所示。 题1-5图1 2、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 基本上由模拟传感器、模拟测量电路、和数字显示器三部分组成,如题1-5图2所示。 按照显示数字产生的方式,普通数字式检测仪表又可分为模数转换式和脉冲计数式两种类型。 题1-5图2 3、微机化检测仪表 其简化框图题1-5图3所示。微机化检测仪表通常为多路数据采集系统,能巡回检测多个测量点或多种被测参数的静态量或动态量。每个测量对象都通过一路传感器和测量通道与微机相连,测量通道由模拟测量

光电检测技术期末试卷试题大全

1、光电器件的基本参数特性有哪些? (响应特性噪声特性量子效率线性度工作温度) 响应特性分为电压响应度电流响应度光谱响应度积分响应度响应时间频率响应 噪声分类:热噪声散粒噪声产生-复合噪声1/f噪声信噪比S/N 噪声等效功率NEP 2、光电信息技术是以什么为基础,以什么为主体,研究和发展光电信息的 形成、传输、接收、变换、处理和应用。 (光电子学光电子器件) 3、光电检测系统通常由哪三部分组成 (光学变换光电变换电路处理) 4、光电效应包括哪些 外光电效应和内光电效应) 外光电效应:物体受光照后向外发射电子——多发生于金属和金属氧化物。 内光电效应:物体受到光照后所产生的光电子只在物质内部而不会逸出物体外部——多发生在半导体。 内光电效应又分为光电导效应和光生伏特效应。 光电导效应:半导体受光照后,内部产生光生载流子,使半导体中载流子数显著增加而电阻减少的现象。 光生伏特效应:光照在半导体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面上时,会在PN结或金属—半导体接触的两侧产生光生电动势。 5、光电池是根据什么效应制成的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的器件,按用途可分为 哪几种? (光生伏特效应太阳能光电池和测量光电池) 6、激光的定义,产生激光的必要条件有什么? (定义:激光是受激辐射的光放大粒子数反转光泵谐振腔) 7、热释电器件必须在什么样的信号的作用下才会有电信号输出? (交变辐射) 8、CCD是一种电荷耦合器件,CCD的突出特点是以什么作为信号,CCD的 基本功能是什么? (电荷CCD的基本功能是电荷的存储和电荷的转移。) 9根据检查原理,光电检测的方法有哪四种。 (直接作用法差动测量法补偿测量法脉冲测量法) 10、光热效应应包括哪三种。 (热释电效应辐射热计效应温差电效应) 11、一般PSD分为两类,一维PSD和二维PSD,他们各自用途是什么? (一维PSD主要用来测量光点在一维方向的位置;二维PSD用来测定光点在平面上的坐标。) 12、真空光电器件是基于什么效应的光电探测器,它的结构特点是有一个真空管,其他元件都在真空管中,真空光电器件包括哪两类。 (外光电效应光电管光电倍增管) 二、名词解释 1、响应度 (响应度(或称灵敏度):是光电检测器输出信号与输入光功率之间关系的度量。)2、信噪比 (是负载电阻上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