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线缆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之粮库分散式温度监控系统

数字线缆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之粮库分散式温度监控系统
数字线缆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之粮库分散式温度监控系统

数字线缆式温度传感器的应用之粮库分散

式温度监控系统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粮食仓储概述 (03)

(2)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控系统应用背景 (04)

(3)粮仓粮库环境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04)

第二部分:系统组成结构

◇上位管理主机 (05)

◇数据通讯部分…………………………………………………………………06

◇现场控制监测点………………………………………………………………06

第三部分:控制模式

◇控制方式 (06)

第四部分:功能特点

(1)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 (07)

(2)O2、CO2浓度监测?…………………………………………………………8

(3)数据存储功能………………………………………………………………8

(4)设备联动控制功能…………………………………………………………8

(5)防火自动报警功能…………………………………………………………8

(6)现场报警功能………………………………………………………………8

(7)远程传输和网络管理功能…………………………………………………8

第五部分:监测软件数据平台

(1)友好的用户登陆管理界面…………………………………………………8

(2)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8

(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8

(4)远程控制……………………………………………………………………8

(5)监控终端……………………………………………………………………8

第六部分:相关产品图片、系统拓展图及软解界面……………………9-13

第一部分:概述

(1)粮食仓储概述

我国现有14亿人口,粮食储藏好坏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市场供给、国家稳定的大事。随着人口增长迅速、耕地逐年减少、人类对社会物质生活的需求愈来愈高。粮食的利用与保护得到社会的更加重视,人类必须杜绝粮食浪费与霉烂现象发生,珍惜粮食。

因此粮仓粮库环境应保持通风、干燥,内外整洁有序。粮库中应采取防鼠、防蝇、防虫、防盗等设施,杜绝有害虫类的滋生。

(2)粮仓粮库温湿度环境监控系统应用背景

建国以来,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粮食仓储技术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某些领域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就整体而言,我国粮食仓储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仍与一定的差距。目前,大部分粮仓库仍为人工监控管理,如降仓温通风是仓房日常管理中,尤其是低温储粮管理中的一项操作较为频繁、辛苦的工作,经常需要在半夜开机:由于粮食呼吸,储粮稳定性较差,保管员需不断翻动粮面,通风降温散湿,因此国家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粮情,粮仓温度靠人工监测,保管员需要频繁巡查,工作强度大,并且监测结果不精确。

(3)粮仓粮库温湿度环境监控系统

粮仓粮库环境综合监控系统可以实时全面的掌握粮库内的温湿度变化,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做出正确处理,保证粮食长期安全存储。本系统采用世界上先进的微电脑技术、PLC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带有LCD显示和键盘操作,能够自动监测粮仓粮库内的粮情、温度、湿度,并能与粮仓粮库内的加热、制冷、除湿、通风等设备进行联动,控制加热、制冷、除湿、通风等设备进行工作,也可根据人工设定的数值定时控制设备或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开启,使仓内粮温、水分、仓内气体的有效浓度与配比维持稳定状态,保证粮食仓储的安全。

第二部分:系统组成部分

盛世宏博Honsor粮仓粮库环境综合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上位管理主机、数据通讯部分、现场控制监测点、数据采集终端等。

◇上位管理主机

可选用物联网感知应用平台或者是为客户专门定制的操作监测平台。能够实现监测、查询、运算、统计、控制、存储、分析、报警等多项功能,并能与粮仓内设备联动,自动计算和控制加热、制冷、降湿、通风等设备运行工作。

◇数据通讯部分

可根据需要选择有线传输与无线传输方式,对于仓内布线不方便的粮库,可以采用无线通讯方式,利用GPRS/3G、射频或Zigbee无线通讯。

◇现场控制监测点

现场控制监测点主要由线缆式温度传感器、数字温湿度变送器、数据采集仪、通讯转换器、配电控制柜及安装附件组成。所有监测点的温湿度测量值最终转换为数字信号,被传送到上位管理主机,通过配套的数据管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存储、打印等。

第三部分: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根据设定的参数,智能控制箱按照预先编制的程序自动运行。

◇手动控制-----根据需要,可以选择现场手动控制方式,启动各种模式。

◇集中监控-----监控中心室能够实时显示并自动记录粮仓粮库内的监测数据以及外围设备的工作状态,远程设定每台控制箱的工作参数,自动报警。

◇3G互联网监控------通过安装配套的物联网监控软件,或者视频监控软件,可以通过英特网实时了粮库内的环境变化信息及设备的运行状态等。

第四部分:系统功能特点

(1)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

通过,线缆式数字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监测粮仓粮库内的环境温湿度,并能对数据进行采集、分析运算、控制、存储、发送等。

(2)O2、CO2浓度监测

--粮食是生命的有机体,具有呼吸功能。为了解储藏条件是否适宜,常需要了解粮食在储藏期间的生理状态,需要测定储粮的呼吸系数。

--在粮仓内部署二氧化碳或氧气浓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粮库中的气体含量,当浓度超过系统设定的阙值范围时,通过有线或无线传输技术将相关数据传送到用户监控终端,由相关工

作人员做出相应调整。

(3)数据存储功能

具有大容量数据存储功能,现场可显示、查询监测数据和设备工作参数。

(4)设备联动控制功能

--降温、散湿、通风是仓房日常管理中的一项操作较为频繁、辛苦的工作,经常需要在半夜开机,由于粮食呼吸,储粮稳定性较差,保管员需不断翻动粮面,通风降温散湿。实现仓窗、制冷、制热、通风等设备自动开关,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意义重大。

--上位机控制平台可根据粮库环境的要求,对已设置的温湿度数学模型进行分析,自动计算和控制加热、制冷、降湿、通风等设备状态,也可根据人工设定的数值定时控制设备或根据需要进行人工开启。

(5)防火自动报警功能

可提供现场声光报警,监测系统报警,并通过电话语音拨号报警或发送报警短信通知相关人员。

(6)现场报警功能

用户可设定某些参数指标的上限和下限,根据温湿度实测值与人工设定的超限值进行对比分析,若实测值超过设定的范围,则通过屏幕显示报警或现场声光报警。

(7)远程传输和网络管理功能

可联网远程传输现场监测到的各种信息,上级部门可随时调用、检查粮库环境的各项数据、报表,提供集中式系统管理及数据检索功能,可与其它信息系统共享数据,支持TCP/IP协议。

第五部分:监测软件数据平台

我公司自主研发的粮仓粮库温湿度系统软件,实时采集粮仓粮库现场数据,经传感器数据模块传送至ZigBee节点或RS485节点上,然后通过光纤、GPRS/3G网络传输到数据平台,按照相关设定进行分析运算、控制、存储等功能,并进一步与粮仓内设备(如通风、制冷、制热、熏杀等)联动完成相应控制。

(1)友好的用户登陆管理界面

--规定用户使用权限,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操作权限,非用户不能登陆系统,保证系统安全,操作简单而富有人性化。

(2)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

--系统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以实时曲线的方式显示给用户,并根据需要按照日、月、季、年参数变化曲线生成历史报表。便于对粮仓粮库的运转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改进,提高粮食仓储的效率与安全。

(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适合不同场合需要

--工作人员根据粮仓粮库内的具体情况,设置温度、湿度等参数限值。在监测时,如发现有监测结果超出设定的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提醒工作人员,报警形式包括:声光报警、电话报警、短信报警、E-MAIL报警等。

(4)远程控制

--现场采集设备将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有线、无线、GPRS/3G网络传输到中控数据平台,用户从终端可以查看粮仓粮库现场的实时数据。并使用远程控制功能,通过继电器或采集输出模块对粮仓粮库内的相关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如自动通风系统、自动制冷制热系统、自动除湿系统等。

(5)监控终端

--监控终端通过可视化、多媒体的人机界面实现以下主要功能:

①粮仓内粮情、温湿度、CO2浓度全面显示,可查询,包括各种参数以及历史数据等;

②向粮仓内监控终端发出调度命令、调整设备运转状况,确保粮仓内环境维持稳定状态,保证粮食仓储安全。

相关产品图片、拓展图及软件界面:

1.多通道线缆式温度巡检采集器

(5)系统拓展图(无线)

(6)软件界面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要点

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接线方便,封装成后可应用于多种场合,如管道式,螺 纹式,磁铁吸附式,不锈钢 封装式,型号多种多样,有LTM8877,LTM8874等等。主要根据应用场合的不同而改变其外观。封装后的DS18B20可用于电缆沟测温,高炉水循环测温,锅炉测温,机房测温,农业大棚测温,洁净室测温,弹药库测温等各种非极限温度场合。耐磨耐碰,体积小,使用方便,封装形式多样,适用于各种狭小空间设备数字测温和控制领域。 1: 技术性能描述 ①、独特的单线接口方式,DS18B20在与微处理器连接时仅需要一条口线即可实现微处理器与DS18B20的双向通讯。 ②、测温范围-55℃~+125℃,固有测温误差(注意,不是分辨率,这里之前是错误的)1℃。 ③、支持多点组网功能,多个DS18B20可以并联在唯一的三线上,最多只能并联8个,实现多点测温,如果数量过多,会使供电电源电压过低,从而造成信号传输的不稳定。 ④、工作电源: 3.0~5.5V/DC (可以数据线寄生电源) ⑤、在使用中不需要任何外围元件 ⑥、测量结果以9~12位数字量方式串行传送 ⑦、不锈钢保护管直径Φ6 ⑧、适用于DN15~25, DN40~DN250各种介质工业管道和狭小空间设备测温 ⑨、标准安装螺纹 M10X1, M12X1.5, G1/2”任选 ⑩、PVC电缆直接出线或德式球型接线盒出线,便于与其它电器设备连接。[1]信息DS18B20+ 和 Maxim Integrated Manufactured by Maxim Integrated, DS18B20+ is a 温度传感器. 3应用范围编辑 2.1 该产品适用于冷冻库,粮仓,储罐,电讯机房,电力机房,电缆线槽等测温和控制领域 2.2 轴瓦,缸体,纺机,空调,等狭小空间工业设备测温和控制。 2.3 汽车空调、冰箱、冷柜、以及中低温干燥箱等。 2.4 供热/制冷管道热量计量,中央空调分户热能计量和工业领域测温和控制 4型号规格编辑 型号测温范围安装螺纹电缆长度适用管道 TS-18B20 -55~125 无 1.5 m TS-18B20A -55~125 M10X1 1.5m DN15~25 TS-18B20B -55~125 1/2”G 接线盒 DN40~ 60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取决 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 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 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A流向B时,称A为正极,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很小时,△ V与厶T成正比关系。定义△ V对厶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又称塞贝克系数。

粮仓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

粮仓温湿度在线监测系统 本系统主要针对多点环境和设备内温度、湿度的集中监控和管理,是一套可无人值所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记录的自动化监测系统。系统能对大面积的多点的温湿度进行监测记录,并将温湿度数据实时传输到PC机上,利用系统监测软件进行数据存储与分析,并输出打印历史数据和曲线图,在设备异常情况下还以现场多媒体音响、声光报警器、电话报警、手机短信息报警、网络客户端报警等多种形式的通知相应监管人员。克服了以前靠管理人员手工检查、测量和手工计算温度值和湿度值,提高了粮仓温度和湿度的检测速度和检测精度,节省了大量人力和物力,减轻了温湿度管理的工作强度,提高了管理效率。 系统基于传感技术、网络技术、信息管理技术、通信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主体,按照分布式原则设计,以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维护性。。通过我们(优度科技)的专用温湿度监测软件接收、显示、分析、监测,从而达到实时监控被测点位的温湿度环境变化。是一套可无人值所,能24小时不间断实时监控记录的自动化监测系统。 方案为分布式智能网络型监控系统(优度科技),采用硬件功能软件化的系统设计思想及系统硬件的模块化、通讯网络化设计,系统可根据需要升级软件功能与扩展硬件种类,增加监控点数量,监控软件的编制采用软件工程管理,开放性与可扩充性极强。 本系统(优度科技)能对现场温湿度环境进行数据检测、显示、记录、文档保存、打印、数据分析、设置上下线超限报警、分析报警点位及趋势曲线图等功能。监控电脑软件采用图形界面实时显示,界面可进行总貌显示、分区显示、显示各点位温湿度的每时刻的详细数据、历史温湿度曲线、可记录查找、打印各点位的温湿度数据。

WZPK型温度传感器使用说明书

WZPK型温度传感器 使用说明书 泰兴市热工仪表厂2015年01月10日

隔爆温度传感器 ■应用 通常和显示仪表、记录仪表、电子计算机等配套使用。直接测量生产现场存在碳氢化合物等爆炸的0~500℃范围内液体、蒸汽和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温度。 ■特点 ●压簧式感温元件,抗振性能好; ●测量范围大; ●毋须补偿导线,节省费用; ●进口薄膜电阻元件,性能可靠稳定。 ●防爆标志:Ex dⅡBT1~T5,防爆合格证号:GYB ■主要技术参数 ●产品执行标准 JB/T8622-1997 《工业铂热电阻技术条件》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设备通用要求_部分2》和《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2部分:隔爆型“d”保护的设备》,《设备保护等级(EPL)为Gb级的设备产品防爆标志为Ex d ⅡB T1~T5 Gb ■常温绝缘电阻 防爆热电阻在环境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试验电压为10~100V(直流)电极及外套管之间的绝缘电阻≥100MΩ.m。

■测温范围及允差 ●测温范围及允差 注:t为感温元件实测绝对值。 ●防爆分组形式 d Ⅱ□ T □ 温度组别:T1~T5 防爆等级:A、B、C 工厂用电气设备 d:隔爆型 ai:本质安全型 ○电气设备类别 Ⅰ类——煤矿井下用电气设备 Ⅱ类——工厂用电气设备 ○防爆等级 防爆热电偶的防爆等级按其使用于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最大安

全间隙分为A、B、C三级。 ○温度组别 防爆热电偶的温度组别按其外漏部分允许最高表面温度分为T1~T5 ●防爆等级 ●Exd Ⅱ□T□ ●Exia Ⅱ□T□ ●防护等级:IP65 ■接线盒形式

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黄河科技学院《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姓名:时鹏 院(系):工学院 专业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 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S13 级 1 班 学号1303050025 时鹏指导教师朱煜钰 题目: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设计 课程:单片机应用技术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时间2014年10月27 日至2014年11 月10 日共2 周 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

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摘要 一、课程设计题目: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数字温度计 二、课程设计要求 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与单片机结合来测量温度。利用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测量温度信号,计算后在LED数码管上显示相应的温度值。其温度测量范围为-55℃~125℃,精确到0.5℃。数字温度计所测量的温度采用数字显示,控制器使用单片机AT89C51,温度传感器使用DS18B20,用3位共阳极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三、课程设计摘要 DS18B20是一种可组网的高精度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具有单总线的独特优点,可以使用户轻松地组建起传感器网络,并可使多点温度测量电路变得简单、可靠。本文结合实际使用经验,介绍了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下的硬件连接及软件编程,并给出了软件流程图。 该系统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大部分组成。下位机实现温度的检测并提供标准RS232通信接口,芯片使用了ATMEL公司的AT89C51单片机和DALLAS公司的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上位机部分使用了通用PC。该系统可应用于仓库测温、楼宇空调控制和生产过程监控等领域。 四、关键字:单片机温度测量DS18B20 数字温度传感器AT89C51

粮仓温度控制系统

辽宁工业大学《组态软件》实训(论文)题目:粮仓温度监控系统 院(系):软件学院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11班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任国臣 教师职称:副教授 起止时间:2012-06-11至2012-06-25

课程设计(论文)任务及评语

目录 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4 1.1 概述4 1.2 系统组成总体结构5 第2章课程设计内容6 2.1 确定系统I/O点参数6 2.2 用户界面窗体层次规划7 2.3主窗口组态10 2.4其他操作窗口组态11 2.5系统脚本程序编辑12 第3章课程设计总结16 参考文献17

第1章课程设计的方案 1.1 概述 题目的意义: 粮食在存储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内的温度或湿度会发生异常,这极易造成粮食的腐烂或发生虫害。同时粮仓中的粮食储存质量还受到粮仓中气体、微生物以及虫害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粮食存储的特殊性,粮仓监控系统一般以粮仓和粮食的温度和湿度为主要检测参数,粮仓内气体成分含量为辅助参数。 系统功能介绍: 在本系统中,温湿度监测点主要为仓库内环境的温湿度值和粮食的温湿度值,分布在各个测点的温湿度控制器将采集到的温度和湿度的信息进行处理,利用RS454总线将温湿度的信息送给485转232的转换器,接到上位计算机服务器上进行显示,报警,查询。 监控中心将收到的采样数据以表格形式显示和存储,然后将其设定的报警值想比较,若实测值超出设定范围,则通过屏幕显示报警或语音报警,并打印记录。 与此同时,监控中心可向现场检测仪发出控制指令,检测仪根据指令控制风扇等设备进行降温除湿,以保证粮食存储质量。 监控中心也可以通过报警指令来启动现场检测仪上的声光报警装置,通知粮库管理人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确保粮食存储安全。系统可24小时运行,长期稳定检测温湿度的变化,实现无人职守智能化管理。

温度传感器简介

简谈温度传感器及研究进展 摘要:温度传感器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等领域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从17世纪温度传感器首次应用以来,依次诞生了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集成温度传感器。近年来在智能温度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材料技术等新技术的支持下,温度传感器发展迅速。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智能温度传感器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得温度信号的采集,记忆,存储,综合,处理与控制一体化,使温度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关键词:温度传感器;智能温度传感器;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中图分类号:TP212.1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emperature transducer is used most widely, the largest number of sensors, in daily life, such as industrial production field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Since the 17th century temperature sensor for the first time application, was born in turn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non-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 integrated temperature sensor.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in recent years in semiconductor technology, materials technology, under the support of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temperature sensor is developing rapidly.Due to the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the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reasonable matching can greatly enhance the function of the sensor, improve the precision of the sensor, and can mak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has simple and compact structure, use more convenient, thus intelligent temperature sensor is a hot spot nowadays.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icroprocessor, which makes the temperature signal collection, memory, storage, comprehensive, processing and control integration, make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o the intelligent direction. Key words:temperature transducer; Smart temperature sensor; Contact temperature sensors 前言:温度作为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之一,测量温度的传感器的各种各样,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十分重要。据统计,温度传感器是使用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传感器。简而言之,温度传感器(temperature transducer)就是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在半导体技术的支持下,本世纪相继开发了半导体热电偶传感器、PN结温度传感器和集成温度传感器。在材料技术的支持下,陶瓷,有机,纳米等新材料用于温度传感器中可以使温度的测量和控制更加科学和精确。由于智能温度传感器的软件和硬件的合理配合既可以大大增强传感器的功能、提高传感器的精度,又可以使温度传感器的结构更为简单和紧凑,使用更加方便,因此智能温度传感器是当今的一个研究热点。微处理器的引入,使得温度信号的采集,记忆,存储,综合,处理与控制一体化,使温度传感器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GFSIGNET2350温度传感器操作说明书.

? SIGNET 2820 Series Conductivity Sensor Instruction Manual ENGLISH 1. Wiring 2. Recommended Position 3. 2819/2820/2821 In-line Installation SAFETY INSTRUCTIONS FOR IN-LINE ELECTRODE INSTALLATION 1.Do not remove from pressurized lines.2.Do not exceed maximum temperature/pressure specifications.3.Wear safety goggles or face shield during installation/service.4.Do not alter product construction. Failure to follow safety instructions may result in severe personal injury! Customer supplied pipe tee/reducer Standard fitting kit Hole up Mark hole position 3/4 in. NPT Hand tighten only! Optional fitting kit Hole up Mark hole position

Customer supplied pipe tee/reducer 1/2 in. NPT Hand tighten only! O-ring O-ring Sealant Sealant +GF + SIGNET 5800CR ?Use three conductor shielded cable for cable extensions up to 30 m (100 ft max.? Shield must be maintained through cable splice RED WHITE BLACK SILVER (SHLDS h l d S i g n a l I N T e m p . I N I s o . G n d CH 2 CH 1 RED SILVER (SHLD BLACK

全面了解数字温度传感器规范

全面了解数字温度传感器规范 为了实现最佳性能并确保系统稳健性,就必须要进行系统监控测量。其中一个必需的典型测量项目就是环境温度。使用简单的数字温度传感器进行该测量将为系统设计人员提供如下保证:组件正常工作,系统处于其性能或校准限值范围内,不会使用户遇到危险。 测量结束后,通常由系统中的微控制器对环境温度进行相应调整。系统监控微控制器可以改变风扇速度、关闭非必要系统进程或使系统智能进入省电模式。系统设计人员需全面正确地了解数字温度传感器规范以设计系统,并就测量结果采取最佳措施。另外,全面了解传感器规范将确保在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器件时,可做到权衡得当。 当选择数字温度传感器(也称作串行输出温度传感器)时,应考虑的主要规范包括精度、分辨率、功耗、接口和封装。 精度 数字温度传感器精度表示传感器读数和系统实际温度 之间的误差。在产品说明书中,精度指标和温度范围相对应。通常针对不同温度范围,有数个最高精度指标。对于25~

+100℃温度范围来说,±2℃精度是很常见的。Analog Device 公司的ADT75、Maxim公司的DS75、National公司的LM75以及TI的TMP75均具有这种精度节点。但是,还有更高精度的器件。例如,TI的TMP275在120~100℃温度范围内的精度为±0.5℃。 虽然温度精度指标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对系统监控应用来说,它并非一定是最为关键的因素。这些应用更重视检测温度变化,而不是确定温度绝对值。 分辨率 数字温度传感器分辨率是描述传感器可检测温度变化细微程度的指标。集成于封装芯片的温度传感器本身就是一种模拟传感器。因此所有数字温度传感器均有一个模数转换器(ADC)。ADC分辨率将决定器件的总体分辨率,分辨率越高,可检测到的温度变化就越细微。 在产品说明书中,分辨率是采用位数和摄氏温度值来表示的。当采用位数来考虑分辨率时,必须多加注意,因为该值可能包括符号位,也可能不包括符号位。此外,该器件的内部电路可能以不同于传感器总体温度范围的值,来确定内部ADC的满量程范围。以摄氏度来表示的分辨率是一种更直接分辨率值,采用该数值可进行设计分析。

粮仓温度巡检系统

粮仓温度巡检系统 学生:欧阳梦思 指导教师:梁会军 (三峡大学电气信息学院) 1课题来源 本课题为2009年秋季学期三峡大学电气新能源学院下达的毕业设计课题,设计的是粮仓的温度监控系统,即对各个粮库的温度进行监控,以保证粮库的储存的安全。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保证粮食安全存储,解决粮仓温度方面隐患 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关系国民生计的重要物资,也是军需民食的特殊商品。中国有句老话“民以食为天”。吃饭始终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粮食问题是关系到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的大问题。粮食的储存和保管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在粮食储存和保管过程中温度对粮食有直接影响,稍有疏忽,温度过高,就会造成粮食发烧,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有13亿人口,九亿多农民,近年来在如何提高粮食产量方面,国内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我国粮食总产量将近5亿吨。保持粮仓科学存储和流通至关重要。保证国民粮食需求量,就需要对现有粮食做到用尽奇能,我们应该做好储粮保粮工作,将粮食储备损失减少到最低。所以粮食的存放问题是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现有的粮库存在很多隐患,由于粮仓的管理滞后于粮食产量,导致粮食由于得不到很好储藏而发生霉变和发芽,造成很大的损失。温度的变化人们没有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会导致粮食腐烂发霉,而从化学的角度来讲,细微颗粒在密闭的空间里,当温度过高就可能发生爆炸等等,这只是温度一个因素对粮库粮食储藏造成的影响,还有类似于湿度,粉尘等很多因素,也会对粮食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粮仓温度巡检系统的可靠性问题异常重要。 2.2解决现有粮仓温度控制方面存在的不足 粮食在储藏期间,由于环境、气候和通风条件等因素的变化,粮仓温度和湿度会发生变化,极易造成粮食的霉烂。在传统的多点温度监控系统中大多采用模拟温度传感器(AD590)一般经前端放大、A/D变换和数据修正等过程。经实践应用分析发现:传统电路设计上存在电源干扰、滤波不可靠,线路过于复杂、无屏蔽措施等不可靠因素。而现有系统一般只是提供一个监视终端,因此不易实现粮食储运的自动化管理。而采用单总线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可以克服上述种种问题,提高了精确度和稳定性。将温度直接转化为串行数字信号供微机处理,而且在点总线上可以挂多片DS18B20,微机只需要一根端口线就可以与多点DS18B20进行通行。因此因此以数字式单总线温度传感器DS18B20为核心构成的分布式多点温度监控系统改变传统的温度采样模式,施工和维护方便,成本低,具有可靠

T255温度传感器使用说明

T255温度传感器使用说明 T255温度传感器是一款用来检测功率半导体温升的理想模拟器件,主要配合运放整形或直接送入单片机A/D口采集温度信息,并作出实时显示或过温保护等动作。 T255是以其阻值变化来反映温度变化的,故选用相应电阻分压来获取对应电压值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典型:R(25℃)=5.000kΩ ,静动态特性好,灵敏度高。 阻值-温度特性表 温度℃ 阻值KΩ 温度℃ 阻值KΩ 温度℃ 阻值KΩ 温度℃ 阻值KΩ -20 37.49 11 8.801 42 2.674 73 0.980 -19 35.53 12 8.439 43 2.582 74 0.951 -18 33.76 13 8.093 44 2.493 75 0.923 -17 32.09 14 7.764 45 2.409 76 0.896 -16 30.52 15 7.451 46 2.327 77 0.870 -15 29.03 16 7.151 47 2.249 78 0.844 -14 27.62 17 6.866 48 2.174 79 0.820 -13 26.29 18 6.593 49 2.102 80 0.796 -12 25.03 19 6.333 50 2.032 81 0.773 -11 23.84 20 6.085 51 1.966 82 0.751 -10 22.72 21 5.848 52 1.902 83 0.729 -9 21.65 22 5.621 53 1.840 84 0.709 -8 20.64 23 5.405 54 1.780 85 0.689 -7 19.68 24 5.198 55 1.723 86 0.670 -6 18.77 25 5.000 56 1.668 87 0.650 -5 17.91 26 4.811 57 1.615 88 0.632 -4 17.10 27 4.630 58 1.564 89 0.614 -3 16.32 28 4.457 59 1.514 90 0.597 -2 15.59 29 4.291 60 1.467 91 0.581 -1 14.89 30 4.132 61 1.421 92 0.565 0 14.23 31 3.980 62 1.376 93 0.549 1 13.60 3 2 3.835 6 3 1.33 4 94 0.534 2 13.01 3 3 3.696 6 4 1.292 9 5 0.520 3 12.4 4 34 3.562 6 5 1.252 9 6 0.506 4 11.90 3 5 3.434 6 6 1.214 9 7 0.492 5 11.39 3 6 3.311 6 7 1.177 9 8 0.479 6 10.90 3 7 3.194 6 8 1.141 9 9 0.466 7 10.44 38 3.081 69 1.107 100 0.453 8 10.00 39 2.973 70 1.073 9 9.580 40 2.869 71 1.041 10 9.181 41 2.769 72 1.010

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6及其应用

数字温度传感器AD7416及其应用 AD7416 是美国模拟器件公司(ADI)出品的单片机温度监控系统集成电路。其内部包含有带隙温度传感器和10位模数转换器,可将感应温度转换为0.25℃量化间隔的数字信号,以便用来与用户设置的温度点进行比较。AD7416片内寄存器可以进行高/低温度门限的设置当温度超过设置门限时,过温漏级开路指示器(OTI)将输出有效信号。另外,可以通过I2C接口对AD7416的内部寄存器进行读/写操作,最多可允许8片AD7416挂接在同一个串行总线上。该温度传感器可广泛应用于数据采集系统中的环境温度监测、 工业过程控制、电池充电以及个为计算机等系统。 1 基本特性与引脚功能 AD AD7416具有如下基本特性: ●工作电压范围为+2.7V~+5.5V; ●测温范围为-55℃~+125℃; ●具有10位数字输出温度值,分辨率为0.25℃; ●精度为±2℃(-25℃~+100℃)和±3℃(-55℃~+125℃); ●转换时间为15~30μs,更新速率为400μs; ●带有过温漏级开路指示器(OTI); ●具有I2C兼容的串行接口和可选的串行总线地址; ●具有低功耗关闭模式(典型值为0.2μA); ●可用来升级替换LM75。 AD7416采用8脚表面贴SO和8脚小型SOIC封装形式,图1所示为AD7416的引脚排列图,各引 脚功能如表1所列。 表1 AD7416引脚功能

2 工作原理 AD7416的内部功能框图如图2所示。它的片内带隙温度传感器可按预先设置的工作方式对环境温度进行实时测量,并将结果转化为数字量存入到温度值寄存器中(地址00H),其环境温度与输出数据的关 系如表2所列。 表2 环境温度与输出数据的关系 AD7416预先设置的工作方式分两种: ●自动测温方式。在这种方式下,AD7416每隔400μs对环境温度测量一次,每次的量化转换时间为1 5~30μs,其余时间芯片则自动转入休眠状态;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各种温度传感器分类及其原理 温度传感器是检测温度的器件,其种类最多,应用最广,发展最快。众所周知,日常使用的材料及电子元件大部分特性都随温度而变化, 在此我们暂时介绍最常用的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产品。 1. 热电偶的工作原理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 A 和 B 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 T ,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 TO ,称为自由端 (也称参考端或冷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如图 2-1(a所示,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与塞贝克有关的效应有两个:其一, 当有电流流过两个不同导体的连接处时, 此处便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的方向 , 称为珀尔帖效应;其二,当有电流流过存在温度梯度的导体时,导体吸收或放出热量 (取决于电流相对于温度梯度的方向 ,称为汤姆逊效应。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 EAB(T, T0 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温差电势是指同一导体或半导体在温度不同的两端产生的电势, 此电势只与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和两端的温度有关, 而与导体的长度、截面大小、沿其长度方向的温度分布无关。无论接触电势或温差电势都是由于集中于接触处端点的电子数不同而产生的电势, 热电偶测量的热电势是二者的合成。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 a , b 之间便有一电动势差△ V ,其极性和大小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如图 2-1(b所示。并规定在冷端,当电流由 A 流向 B 时, 称 A 为正极, B 为负极。实验表明,当△ V 很小时,△ V 与△ T 成正比关系。定义△ V 对△ T 的微分热电势为热电势率, 又称塞贝克系数。塞贝克系数的符号和大小取决于组成热电偶的两种导体的热电特性和结点的温度差。 2. 热电偶的种类

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方案

粮仓粮库环境 温湿度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第一部分:概述 (1) ................................................................................................................................. 粮食仓储概述 (03) (2) ................................................................................................................................. 粮仓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控系统应用背景.. (04) (3) ................................................................................................................................. 粮仓粮库环境综合监控管理系统.............................. 04 第二部分:系统组成结构 ?上位管理主机 (05) ?数据通讯部分 (05) ?现场控制监测点 (05)

第三部分:控制模式 ?控制方式......................................... 06 第四部分:功能特点 (1)粮库环境温湿度监测 (07) (2)Q、CQ浓度监测? (07) (3)数据存储功能 (07) (4)设备联动控制功能 (08) (5)防火自动报警功能 (09) (6)现场报警功能 (09) (7)远程传输和网络管理功能 (09) 第五部分:监测软件数据平台 (1)友好的用户登陆管理界面 (10) (2)实时历史、曲线报表数据分析 (10) (3)多种形式的报警功能 (11) (4)远程控制 (11) (5)监控终端 (11) 第一部分:概述

浅析数字温度传感器

浅析数字温度传感器 在传感器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多家现代传感器企业提供的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与传统温度传感器相比,具有性价比高、性能优越、可靠性高、使用方便、体积小、灵敏度高和控制电路简单等特点。与传统产品相比,新型温度传感器呈现出微型化、高精度、低功耗等发展趋势。完全可以替代传统热敏电阻和电阻式温度检测器。具体来说,数字温度传感器的主要构成包括一个双电流源、一个Δ-ΣA/D转换器、数字逻辑和一个通向数字器件(如与一个微处理器或微控制器连接)的串行接口(如I2C总线、SMBus或SPI)。 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 数字温度传感器也叫热电偶,是将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热电偶是工业上最常用的温度检测元件之一。其优点是:(1)测量精度高;(2)测量范围广;(3)构造简单,使用方便。 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应用 当前,虽然主要的温度传感器,如热电偶、热电阻及辐射温度计等的技术已经成熟,但是只能在传统的场合应用,不能满足许多领域的要求,尤其是高科技领域。因此,各国专家都在针对性的竞争开发各种新型温度传感器及特殊的实用测量技术。 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中,而且也大量用于现代工业生产的自动化控制和生产过程检测控制系统。 当前世界范围内温度传感器正从模拟式向新型数字式、从传统集成式向现代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自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面世以来,在中国国内也迅猛发展,并迅速在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推广应用。

最新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介绍

D S18B20数字温度传 感器介绍

目前常用的微机与外设之间进行的数据通信的串行总线主要有 I 2C 总线,SPI 总线等。其中 I 2C 总线以同步串行 2 线方式进行通信(一条时钟线,一条数据线), SPI 总线则以同步串行 3 线方式进行通信(一条时钟线,一条数据输入线,一条数据输出线)。这些总线至少需要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号线。而单总线( 1-wire bus ),采用单根信号线,既可传输数据,而且数据传输是双向的, CPU 只需一根端口线就能与诸多单总线器件通信,占用微处理器的端口较少,可节省大量的引线和逻辑电路。因而,这种单总线技术具有线路简单,硬件开销少,成本低廉,软件设计简单,便于总线扩展和维护。同时,基于单总线技术能较好地解决传统识别器普遍存在的携带不便,易损坏,易受腐馈,易受电磁干扰等不足,因此,单总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发展领域。 单总线即只有一根数据线,系统中的数据交换,控制都由这根线完成。主机或从机通过一个漏极开路或三态端口连至数据线,以允许设备在不发送数据时能够释放总线,而让其它设备使用总线。单总线通常要求外接一个约为 4.7K 的上拉电阻,这样,当总线闲置时其状态为高电平。 DS18B20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与传统的热敏电阻有所不同的是,使用集成芯片,采用单总线技术,其能够有效的减小外界的干扰,提高测量的精度,同时,它可以直接将被测温度转化成串行数字信号供微机处理,接口简单,使数据传输和处理简单化。部分功能电路的集成,使总体硬件设计更简洁,能有效地降低成本,搭建电路和焊接电路时更快,调试也更方便简单化,这也就缩短了开发的周期。

粮仓温湿度监测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粮仓温湿度监测系统项目设计方案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都充分说明粮食对国家的重要性⑴。从理论上讲国家掌握的粮食越多越好,但从现代经济学的角度看,国家只要能控制住一定数量的可以灵活支配、质量良好的粮食,既可达到“备战备荒”、宏 观调控的目的,又可节省资金用于发展经济。 一般来说:粮食存放在粮仓中,大型的粮仓可存放数以万计的粮食。而且这些粮食存放的时间有长有短。为了保证存放在粮仓中的粮食不致腐烂变质,就必须使粮仓内的温湿度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以内。为了达到以上的要求,必不可少的就是既稳定又精确的粮情监测系统。 粮情监测系统是通过计算机检测粮食储备库中粮食的基本温湿度情况,并结合其他 粮情信息(如入仓时间、品种、仓型、天气状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微机技术对粮仓进行监测,用户可方便地构造自己需要的数据采集系统。 在综合研究国内粮库管理现状和发展的前提下,吸收了国内多种粮库粮情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成功经验后,我们设计了自己的仓库温湿度监测系统。该系统具有可靠性和高性价比,而且操作维修简便,具有检测、数显等诸多功能。 1.2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储粮是粮食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若管理不当,粮食发霉或生虫会造成极大浪费。粮库管理中最重要的问题是监测粮堆中的温湿度变化。粮库一般由几十个甚至上百 个由水泥或钢板构成的圆型仓组成,仓高20~30 m。现在,我国在粮仓建设上己实现规范化,但是监测手段一直未能实现同步现代化[2]。我国许多储备粮库每年都因测控设备的不完善而导致部分粮食霉变,许多大型储备粮库的测控设备仍需高价进口,因此国家准备在未来的几年内对全国所有的粮库进行翻新和改造工作,要求规范粮库管理,实现 粮库管理现代化。 影响储粮安全的最主要因素是粮堆内的温度和湿度,这就要求能有一种有效的、低 成本的仪表来实现监测控制功能,使得管理人员能够方便有效地进行监测操作。如果用单片机作为前沿机对现场进行数据采集,通过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温度设定,实时温度显示,报警电路)然后通过

使用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制作数字式温度计

《微机原理》课外设计制作 总结报告 题目(B):使用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制作数字式温度计组号:29 任课教师:王向阳 组长:11122412 侯景业20% 成员:11122445 白波20% 成员:11122510 吕锦涛20% 成员:11123633 柴金磊20% 成员:11123722 沈璘熙20% 联系方式:0 二零一三年五月十五日

一、课程设计目的与要求 利用学习过的《单片机与接口技术》课程的内容和其他相关课程的内容,设计数字式温度计。 使用单片机和温度传感器制作数字式温度计 (1)实时温度采集 (2)数字显示 (3)显示精度:0.1℃ (4)其它与温度有关的扩展 二、课程设计内容 2.1数字温度计设计方案 考虑到用温度传感器,在单片机电路设计中,大多都是使用传感器,所以可以采用一只温度传感器DS18B20,该传感器可以很容易直接读取被测温度值,进行转换,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 2.2方案的总体框图 温度计电路设计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1所示,控制器采用单片机8051,温度传感器采用DS18B20,用3位LED数码管以串口传送数据实现温度显示。

图1 总体设计方框图主控制器 单片机8051具有低电压供电和体积小等特点,四个端口只需要两个口就能满足电路系统的设计需要,很适合便携手持式产品的设计使用系统可用二节电池供电。 温度传感器 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它不仅能直接输出串行数字信号,而且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性能、易于微处理器连接和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DS18B20数字温度传感器对于实测的温度提供了9-12位的数据和报警温度寄存器,它的测温范围为-55℃~+125℃,其中在-10℃~+85℃的范围内的测量精度为±0.5℃。由于每个DS18B20有唯一的一个连续64位的产品号,所以允许在一根电缆上连接多个传感器,以构成大型温度测控网络。 DS18B20特性 DS18B20 可以程序设定9~12 位的分辨率,精度为±0.5°C。可选更小的封装方式,更宽的电压适用范围。分辨率设

Pt100温度传感器接线说明

Pt100温度传感器接线说明 Pt100就是说它的阻值在 0度时为100 欧姆,PT100 温度传感器。是一种以铂(Pt)作成的电阻式温度传感器,属于正电阻系数,其电阻和温度变化的关系式如下:R=Ro(1+αT) Pt100温度传感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测量范围:-200℃~+850℃;允许偏差值△℃:A 级±(0.15+0.002│t│),B 级±(0.30+0.005│t│);热响应时间<30s;最小置入深度:热电阻的最小置入深度≥200mm;允通电流≤5mA。另外,Pt100 温度传感器还具有抗振动、稳定性好、准确度高、耐高压等优点。 PT100 温度传感器三根芯线的接法: PT100铂电阻传感器有三条引线,可用 A、B、C(或黑、红、黄)来代表三根线,三根线之间有如下规律:A 与 B 或 C之间的阻值常温下在 110 欧左右,B 与 C 之间为 0欧,B 与 C 在内部是直通的,原则上 B 与 C 没什么区别。 仪表上接传感器的固定端子有三个: A 线接在仪表上接传感器的一个固定的端子. B 和 C 接在仪表上的另外两个固定端子,B 和 C 线的位置可以互换,但都得接上。如果中间接有加长线,三条导线的规格和长度要相同。 热电阻的 3 线和 4 线接法:是采用 2 线、3 线、4 线,主要由使(选)用的二次仪表来决定。 一般显示仪表提供三线接法,PT100 一端出一颗线,另一端出两颗线,都接仪表,仪表内部通过桥抵消导线电阻。一般 PLC 为四线,每端出两颗线,两颗接 PLC 输出恒流源,PLC 通过另两颗测量 PT100上的电压,也是为了抵消导线电阻,四线精确度最高,三线也可以,两线最低,具体用法要考虑精度要求和成本。 PT100温度传感器 产品特征: 1、不锈钢套管封装,经久耐用; 2、活动螺丝固定,使用方便; 3、按照国际IEC751 国际标准制造,即插即用; 4、多种探头尺寸可选、适应面广; 5、高精度、高稳定、高灵敏; 6、外形小巧,经济实用。

智能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智能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电气信息学院 一、热电阻 热电阻是中低温区最常用的一种温度检测器。它的主要特点是测量精度高,性能稳定。其中铂热是阻的测量精确度是最高的,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工业测温,而且被制成标准的基准仪。与热电偶的测温原理不同的是,热电阻是基于电阻的热效应进行温度测量的,即电阻体的阻值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因此,只要测量出感温热电阻的阻值变化,就可以测量出温度。目前主要有金属热电阻和半导体热敏电阻两类。金属热电阻的电阻值和温度一般可以用以下的近似关系式表示,即 Rt=Rt0[1+α(t-t0)] 式中,Rt为温度t时的阻值;Rt0为温度t0(通常t0=0℃)时对应电阻值;α为温度系数。半导体热敏电阻的阻值和温度关系为 Rt=AeB/t 式中Rt为温度为t时的阻值;A、B取决于半导体材料的结构的常数。 相比较而言,热敏电阻的温度系数更大,常温下的电阻值更高(通常在数千欧以上),但互换性较差,非线性严重,测温范围只有-50~300℃左右,大量用于家电和汽车用温度检测和控制。金属热电阻一般适用于-200~50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其特点是测量准确、稳定性好、性能可靠,在程控制中的应用极其广泛。 目前应用最广泛的热电阻材料是铂和铜:铂电阻精度高,适用于中性和氧化性介质,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非线性,温度越高电阻变化率越小;铜电阻在测温范围内电阻值和温度呈线性关系,温度线数大,适用于无腐蚀介质,超过150易被氧化。中国最常用的有R0=10Ω、R0=100Ω和R0=1000Ω等几种,它们的分度号分别为Pt10、Pt100、Pt1000;铜电阻有R0=50Ω和R0=100Ω两种,它们的分度号为Cu50和Cu100。其中Pt100和Cu50的应用最为广泛。 热电阻的信号连接方式热电阻是把温度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一次元件,通常需要把电阻信号通过引线传递到计算机控制装置或者其它一次仪表上。工业用热电阻安装在生产现场,与控制室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因此热电阻的引线对测量结果会有较大的影响。 目前热电阻的引线主要有三种方式 ○1二线制:在热电阻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来引出电阻信号的方式叫二线制:这种引线方法很简单,但由于连接导线必然存在引线电阻r,r大小与导线的材质和长度的因素有关,因此这种引线方式只适用于测量精度较低的场合 ○2三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的一端连接一根引线,另一端连接两根引线的方式称为三线制,这种方式通常与电桥配套使用,可以较好的消除引线电阻的影响,是工业过程控制中的最常用的引线电阻。 ○3四线制:在热电阻的根部两端各连接两根导线的方式称为四线制,其中两根引线为热电阻提供恒定电流I,把R转换成电压信号U,再通过另两根引线把U引至二次仪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