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基础理论

政治学基础理论
政治学基础理论

政治学基础理论

第一章国家、国家结构形式

1.国家

国家是指在一定地区内建立主权并通过一系列持久的制度实施权威的政治共同体。/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权力组织,是统治阶级整体利益的代表,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是统治阶级用以保护本阶级根本利益的暴力工具。这个定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国家是阶级统治的组织,是阶级社会特有的现象;

第二,国家政权始终掌握在统治阶级手中;

第三,国家是统治阶级专政的工具。

2.国家与氏族的区别:

思格斯指出,与氏族制度相比,国家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国家是按地区,而不是像氏族那样按血缘而划分它的成员;

第二,国家设立了公共权力,这种公共权力,是以特殊的暴力机关,如监狱、法庭等体现出来的;

第三,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国家,这个阶级借助于国家而在政治上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第四,在历史上的大多数国家中,公民权利是按财产状况分级规定的,经济上的不平等始终是国家中政治不平等的根源。

3.国家权力

国家权力亦称政治权力(狭义的)、公共权力,是指反映统治阶级意志,并为社会整体代表的,以强制力保障实施的,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国家权力是人类社会分裂为阶级以后,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形成的。与其他权力相比,国家权力具有以下特征:第一,国家权力具有特殊的强制性;第二,国家权力具有主权性;第三,国家权力具有普遍的约束力。

4.政治权力

政治权力是权力现象和权力行为在政治领域的体现。狭义地讲,政治权力指的是公共权力,即行为者(个人、群体或组织)在公共事务方面控制社会资源,从事社会活动,实现预期目标,影响相关行为者的能力。首先,政治权力是“权力”概念在公共事务中的应用,它表现为公共生活中的个体、群体或组织对公共事务的影响能力;其次,政治权力的主体相当广泛,它包括政府、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等;最后,政治权力与政治服从或不服从相对应,它以政治强制力为后盾,通过各种制度化和非制度化的手段得以实施,其作用和效果取决于它的对象的服从程度。政治权力的特征是支配性、强制性、扩张性和排他性。

政治权力作为一种力量,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作用。从积极角度讲,它是组织社会、维持秩序、实现公共政策目标不可缺少的手段;从消极角度讲,它也是实施专制和暴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工具。

5.国家职能

国家职能就是国家活动的总方向以及国家的基本使命和基本目的,是指全部国家机器在实行阶级统治的过程中担负的基本职责和整体功能。国家职能按地域分,有对内职能和对外职能;按社会作用分,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职能;按属性分,有统治职能和管理职能。统治职能主要包括压迫敌对阶级和敌对分子以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犯;管理职能是国家机关对社会的经济、文化和各种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不同性质的国家,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不同的。国家职能是发展变化的,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它常常随着形势的发展而变化。一般来说,国家的对内职能是主要的,但在对外战争期间,对外职能则变得相对突出起来,而对内职能的执行要服从战争的需要;在国内阶级斗争尖锐时期,国家的对内职能主要是压迫,而在和平发展时期,管理职能则相对突出。

6.国家结构形式

括两个方面:一是行政区划,二是权限划分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关系。行政区划指国家把自己的领土划分为若干部分,在此基础上按一定原则进行权限划分,建立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模式,就形成了国家的结构形式。一个国家的结构形式取决于该国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宗教等多种因素。国家结构形式一般与以上因素相适应,经过多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斗争,最终以宪法形式赋予其合法性。当代国家结构形式可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两种类型。

7.单一制

单一制是指由若干行政区域构成单一主权国家的结构形式。其特点是:<1>具有单一的宪法和国籍,有统一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2>国家主权高度统一,只能由代表国家整体的法定机关充任国际法主体,对外行使主权的只能是中央权力机关;<3>中央权力机关对内高于一切,即使个别地区享有自治权,也被限制在统一国家主权范围内。

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地方分权型(英)和中央集权型(法)两类。单一制国家容易造成公民对政府和国家政治机构的疏离感和公民的无助感,但是单一制国家在面对现代社会问题时,它的权力集中可能具有巨大的优势。它可以统一调配资源和协调计划,发展其广泛的征税能力,为社会福利立法提供财政资源,使社会福利立法这一任务更容易得以实现。在单一制国家,中央与地方、地方之间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更为密切,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8.复合制是由若干具有较大自主性的政治实体(如州、邦、省等)联合组成各种联盟的国家结构形式。复合制分为联邦制、邦联制、君合国、政合国等形式。

9.联邦制

联邦制是由若干个联邦单位联合组成统一国家的国家结构形式。联邦国家保留了相当程度的地方权威,同时也允许中央政府拥有足够的权力来管理整个国家。其特点是:<1>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是一种联盟关系,联邦政府行使国家主权,是对外交往的主体;<.2>联邦设有最高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权力,领导并约束其联邦成员;<3>联邦各成员认同统一的联邦宪法,遵守代表国家利益的统一法律;<4>联邦各成员有自己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有自己的宪法,有权管理本地区财政、税收、文化教育等公共行政事务;<5>联邦与联邦成员的权限划分由宪法规定。

联邦制有利于充分考虑联邦各成员的差异性,赋予其自主权,便于发挥各成员的积极性;但联邦制也会导致中央政府与各成员在政府机构设置上出现重叠,权限划分不清,浪费财政经费,并且在重大问题上互相牵制、推诿。而且若一国未完成民族国家建设,联邦制会阻碍国家的整合与统一,造成地方割据自立。

10.邦联制是指若干独立的主权国家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组成的一种松散的国家联合。这是一种特定形态的国家体制。其特点是:第一,邦联是根据各成员国缔结的条约而组成的,成员国除了根据条约而明确表示让矛或委托邦联机构的权力外,保留其他权力,具有完整的主权;第二,邦联不是国家主体,它既无宪法,又无统一的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也没有统一的国籍、军队和赋税;第三,邦联对成员没有强制力,各成员国既可以将让予的权力收回,也可以自由退出邦联;第四,邦联的事务由各成员国首脑会议或邦联会议决定。由此可见,邦联仅仅是一种国家联盟的形式,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国家结构形式。

11.君合国和政合国是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国家结构形式:君合国通常是两个国家由于偶然因素(如王位继承等),通过缔结条约,由一个君主进行统治的一种国家联合,两国彼此独立,各自有自己的宪法和政府,都是对外交往中的主体,如1867—1918年的奥匈帝国;政合国又称物合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共和制国家通过缔结条约而组成的国家联合,其成员国受一个国家元首的管辖,有共同的宪法,统一的国家机关,是国际关往中的主体,但成员国亦有自己的宪法、政府和议会,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如1814—1905年瑞典和挪威的国家联合。

12.资本主义国家结构形式的三种典型模式:英国模式,法国模式,美国模式。《新》p133

第二章国体、政体

1.国体与政体

国体是指国家的阶级性质,即哪个阶级占统治地位。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专政。从国家历史类型看,奴隶制国家即奴隶主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封建制国家即地主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即资产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即工人阶级占统治地位的国家;政体是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即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按照本阶级统治需要,根据一定原则设立国家权力关系,并确定这些机构工作人员的产生办法。

国体与政体是一个统一体中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两方面。国体需要政体来实现,政体又由国体来决定,并为其服务。在两者关系中,国体起主导和决定作用。但国体与政体的结合也常常呈现出错综复杂的情况:每一种社会经济形态,都有与之相适应的国家类型,而同一类型的国家,其国家形式却不一定相同。也就是说相同的国体可以表现为不同的政体,比如奴隶制国家,同时存在君主制和共和制政体;另一方面,不同的国体,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政体,如资本主义国家也曾出现过共和制。这是因为政体受到诸如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传统以及自然因素等的影响。

2.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

国家本质即国体。国家形式是国家本质的外在表现形态,是国家权力在国家机构横向和纵向上的分布,它一般包括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国家形式通常特指政体。国家本质与国家形式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指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3.君主制是指以世袭和终身任职的君主(国王、皇帝、沙皇、大公、苏丹等)为国家元首,并由君主全部或部分、实际或形式地掌握国家最高权力的政权组织形式。君主制包括前资本主义国家的专制君主制、贵族君主制和等级君主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二元君主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

专制君主制是前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封建国家和东方国家的主要政体形式。其特征是:第一,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部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他拥有超越一切法律和一切机构的最高的个人权力,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第二,君主是世袭和终身的;第三,君主通过一套对他负责的庞大的机构统治全国。

贵族君主制是欧洲封建社会早期的一种政体形式。它是中央王权十分软弱,地方割据势力相对强大的产物。这种国家在名义上可以是帝国、王国或大公国,但实际上只是许多封建领地的不稳定的联合体。君主的继承在形式上可以是世袭,也可以是推举,但一般必须得到贵族会议的确认。君权的基础实质上在于拥有武装的封建诸侯的共同拥戴。君主在名义上掌握国家最高权力,但实际上仅限于他自己的领土。全国的国家权力则君主和贵族会议共同掌握。封建主之间根据土地大小和依附关系形成封建阶梯制。君主的权力实际上被各级封建主分割,立法权和管理权大部分也都从国王手中转移到封建主手中,国家只是在名义上保持着统一。

等级君主制是欧洲封建社会后期的一种政体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建立了由不同的封建等级的代表参加的等级会议。等级会议由国王召集,其主要权力是批准或拒绝国王征税,此外在建立军队、战争与和平等问题上提供咨询意见,因而对王权有所限制,但没有立法权,其决议对国王没有约束力,君主也往往不按期召开等级会议。君主召开等级会议,是为了借等级会议削弱封建主的权力,加强、固王权。一旦王权得到巩固,君主便把等级会议对王权的限制降至最低的限度。英、法两国曾经是等级君主制的典型。

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结果,其基本特征是保留了名义的或实际的王权。君主立宪制包括二元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君主立宪制两种形式。

第一,政府与议会分掌政权,属于两个权力系统,故称为二元制;

第二,政府部长由君主任命并对君主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

第三,君主是真正的权力中心,君主的权力虽然受到宪法和议会的限制,但他拥有全部执行权。而且君主还有权解散议会,否决议会决议以及颁布非常命令;

第四,宪法是钦定的而不是议会制定的。

在二元制君主政体下,虽然君主拥有很大权力,但这种权力毕竟不同于专制君主权力。君主的权力受到宪法的限制,一般不能撇开议会制订法律。而且宪法和议会的产生,本身标志着君主权力的削弱。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一般在资本主义较为发达,资产阶级力量强大,但仍保留君主制传统的国家实行,如英国、荷兰、比利时、丹麦、瑞典、挪威、日本等。议会制君主立宪制的最大特点是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君主只是礼仪上的、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不再掌握统治国家的实权。君主的权力不仅受到宪法的限制,而且受到议会制订的法律以及议会权限的限制。作为政府的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必须集体辞职或者请求君主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4.共和制是有多种形式,其基本特征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严格的任期限制。共和制包括前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贵族共和制以及资本主义国家的总统共和制、议会共和制。

前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共和制是古希腊城邦国家实行的一种政体形式,这种政体以直接民主制为基础,城邦的主权属于公民,公民直接参与城邦的治理,而不是选举代表组成议会或代表大会来治理国家。民主共和制的基本政治精神是:全体公民是政权的最高根源、法律的主宰。古希腊的民主共和制政体不是一种真正的民主制度,因为妇女、奴隶和外邦人无权参加公民大会,同时雅典公民依财产被划分为四个等级,依据等级分配政治权利,并且某些重要职务由于没有报酬也阻止了贫困公民参加这些工作。

贵族共和制是奴隶制国家民主制的另一种形式,它与民主共和政体的最大区别是设有终身任职的、有决定权的元老院。在贵族共和制下,不存在终身任职的君主,执行官是共和国的最高官吏,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限制。

总统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一种政体形式。总统共和制一般是根据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总统、议会、法院分别行使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并互相制衡,总统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总统提名并经议会同意后任命政府高级官员。总统的某些决定要受到议会的限制,议会的立法权也要受到总统否决权的限制。若总统有违宪行为,议会可对总统提出弹劾。总统共和制首先出现在美国,后来为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国家以及非洲、亚洲的一些国家所效仿,如巴西、墨西哥、埃及等。

议会共和制最主要的特征是议会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议会共和制与君主宪制的主要区别是议会共和制的国家元首不是世袭的君主,而是由选举产生的总统。在议会共和制下,议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监督权。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如果议会通过对内阁的不信任案,内阁必须集体辞职或请求总统解散议会,重新选举。总统是虚位元首,在礼仪上象征国家,不掌握统治国家的实权。总统在执行宪法规定的职责时必须有总理的副署才有法律效力。西欧采用这种政体的国家较多,如德国、意大利等,亚洲的印度、新加坡等也实行这种政体。

5.委员会制是瑞士实行的一种独特的政体形式。其基本特点是政府作为议会的执行机关实行合议制。瑞士联邦议会是最高立法机关和最高权力机关,联邦议会选举产生联邦委员会,委员会由七名委员组成,各委员地位平等,委员会主席由委员轮流担任,主持委员会,对外代表国家,充当名义上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联邦议会掌握立法权,但无倒阁权。委员会执行议会的决议,但不能否决议会通过的法律,也无权解散议会。瑞士是唯一长期实行这种制度的国家。历史上,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所建立的督政府,被认为是类似委员会制度的政体,但只在1795—1799年存在。

6.半总统制

法国政体兼有议会制和总统制的特点,被称为半总统制。

法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实际上的政府首脑,是行使国家权力的仲裁人和保证人。总统主持内阁会议,但不直接管理政府工作,也不对决议负责。总统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总理由总统任命,总理通常由国民议会中多数党领袖或政党联盟领袖担任,对议会负责而不对总统负责。总统掌握大政方针,总理负责具体事务,政府成员由总理提请总统任免。当国民议会提出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时,政府要向总统提出辞职,如果总统不同意议会对政府的弹劾,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德国历史上的魏玛共和国也属于半总统制政体。

法国共治是指法国在第五共和国时期出现的总统和政策相左、党派相异的总理共同治理的局面。法国的选举分为总统选举和议会选举,并且选举年限不同。当总统和议会多数派分属两个党派时,总统为了避免行政立法僵局,就会任命属于议会多数党的总理,并赋予总理较大的职权,作为与议会沟通的桥梁。法国出现的三次共治分别是1986年左派密特朗任命右派希拉克,1993年密特朗任命巴拉迪尔以及1997年希拉克任命若斯潘。在共治局面下,总理与总统既有合作又有竞争,这种局面导致总理与总统对立,行政效率低下,同时也可以有效地进行权力制衡,避免出现极左极右政策。

7.两院制是指立法机关由两个议院组成的制度。一般分为上院(美国的参议院、英国的上院、德国的联邦参议院)和下院(美国的众议院、英国的下议院和德国的联邦议院)。实际上,上院拥有的权力比下院少很多(除美国较为平等外)。联邦制国家的两院分别代表联邦各部分和以人口为基础的选区。联邦需要一个上院代表各州,以保持各州较高的独立性,因为广泛代表人民的下院容易产生权力集中。单一制国家上院功能尚不明确。

8.人民民主专政

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所创造的适合我国国情和革命传统的一种形式。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指出:“对人民内部的民主方面和对反动派的专政方面,互相结合起来,就是人民民主专政。”把专政同民主联系在一起,这是对人民民主专政最本质的概括。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有本质区别,与俄国十月革命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也不完全相同。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有它独具的特点和优点:

第一,人民民主专政符合我国的具体历史条件,是一种较为灵活的政治形式。它能够把我国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和社会主义革命任务连结起来。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成功地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时期。

第二,人民民主专政具有广泛的民主性质,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社会力量,结成的广泛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形式。

第三,人民民主专政反映了我国现阶段国家政权结构的变化和民主性的进一步扩大。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我国社会的阶级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享有民主权利的主体范围空前扩大,专政的对象已经不是作为整体的反动阶级,而是只占全国人口极少数的破坏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各种政对势力和敌对分子。人民专政反映了我国现阶段政权更加广泛的民主性质,它不仅包括广大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而且也包括一切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9.人民代表大会制

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指全国各族人民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定期选举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并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其他国家机关,以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一种制度。它是我国政治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基本表现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作为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是我国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和根本原则;第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其他一切国家机关都由全国人大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第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立法权,人民代表大会不搞两院制;第四,实行分工合作,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的原则;第五,实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活动原则。

10.试比较我国人大制与西方议会制

<1>政党取得领导地位的方式不同。西方政党是通过竞选在议会取得领导地位;中国共产党在人大的领导地位是法定的。

<2>代议机构的产生方式不同。我国人大由多层间接选举产生,除县、乡两级人大外,上级人大由下级人大选举产生;西方议会的下院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上院通过选举、世袭或委任等方式产生;我国人大代表是兼职的,西方议员是专职的。

<3>代议机构的权力结构不同。我国人大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和议行合一的活动原则建立起来的;西方议会是按照分权制衡原则建立起来的。我国人大集中行使国家权力,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西方国家权力分别由行政、立法、司法机关行使并且相互制衡,议会只是最高立法机关。

<4>代议机构的组织结构不同。我国人大分为代表大会和常务委员会两个层次,代表大会由数量众多的代表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会议,会期较短,主要决定国家和地区最重大的问题。常务委员会由代表大会产生,对代表大会负责,受代表大会监督,在人大闭会期间代行人大职权;西方议会分为上下两院,它们之间不是产生与被产生、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在立法方面不能单独行使权力,只能结合起来行使权力。

<5>代表与选民的关系不同。我国人大代表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罢免;西方议员独立行使职权,一般不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罢免。人大代表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罢免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特点。西方议员一经选出,选民就无权监督、罢免,代表责任制是这一制度的基础。

11.试比较议会制和总统制

<1>国家元首的产生方式不同。在议会制下,作为国家元首的总统一般由议会选举产生;在总统制下,总统一般由选民选举产生。

<2>政府的产生方式不同。在议会制下,政府由议会多数党或政党联盟组织;在总统制下,政府由选举产生的总统任命。

<3>执政党的产生方式不同。在议会制下,执政党是指在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在总统制下,执政党是指在总统竞选中获胜的政党或政党联盟。

<4>国家元首的地位不同。在议会制下,国家元首只是虚位元首,没有实权;在总统制下,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掌握实权。

<5>议会的地位不同。在议会制下,议会是最高权力机关,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拥有倒阁权;在总统制下,议会只是最高立法机关,不是国家权力中心,其权力受到总统的制约。

<6>政府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下,政府由议会产生,对议会负责,受议会监督,政府成员同时是议员。如果议会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政府必须集体辞职或请求国家元首解散议会重新选举;在总统制下,政府由选民选举产生,对选民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议会不能对政府提出不信任案,总统也无权解散议会。但如果总统有违宪行为,议会可以对总统提出弹劾。

<7>政党与议会的关系不同。在议会制下,议会以党团形式活动,议员受本党党纪、命令的严格约束,不得投票反对本党提出的议案。执政党议员与政府形成利益共同体,休戚相关,互相配合,以保持执政地位。执政党对议会控制程度较高;在总统制下,议会党派特征不明显,议员受本党党纪、命令的约束较弱。议员投票是基于具体政策和价值判断,常常出现议员投票反对本党提出的议案的情况。即使执政党同时是多数党,也并不能完全有效地控制议会。

12.当代比较流行的理论:根据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市场或计划等多项指标,可将政体分为自由民主义、极权主义、权威主义等。

权威主义/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

权威主义是指一个权力由小团体行使,很少有大众输入的政府系统,一般指军事政变产生的权威统治。权威主义并不试图控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也不并提倡个人自由。它把社会看作一个等级组织,一个在单一统治者或统治集团领导下的特殊支配链,支配、服从和秩序高于自由、同意和参与的价值。因此,公民被要求毫无异议地遵守法律和缴纳税收。权威主义主要存在于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拉美、东南亚国家。二战后,民族独立国家试图采取西方民主政体,但后来却走上了权威主义的道路。20世纪70年代后,许多国家放弃了权威主义或极权主义道路,转向民主政体。

第一,政治权力相对有限,也不具有民主政府的责任性。统治者较多地运用强制性权力和操纵性权力,权力更替往往带来动荡;

第二,政治权力集中于个人或少数精英集团,没有政党或政党政治不成熟;

第三,社会受到国家的有限控制,实行较开放的民间经济活动;

第四,在意识形态方面,往往借助民族主义,同时辅之以本土文化中的某些资源来动员社会。当民族主义号召力下降时,有时会假借西方民主或社会主义进行政治动员;

第五,经济发展常常采用非市场和超级经济手段。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资源掠夺,加之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等,使得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市场发育不全,这就使政府全面介入获得了机会,而且成为必要。然而,由于政治权力自身常常表现出的扩张性,这种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过短期的经济增长之后,却使政治权力的运作逻辑由于制度化程度低而最终被市场化,许多发展中国家政治体制出现的弥散性腐败正是这一发展模式的结果。

极权主义

极权主义是由一个政党掌握所有的政治、经济、军事和司法权力的政治体制,它试图通过对社会和个人存在的各个方面的政治化来追求“全部的权力”。因此,极权主义意味着对市民社会的根除,即对“私人领域”的取消。其特征是:官方意识形态的存在;一党制国家;恐怖的治安系统;对大众传媒的垄断;对武装力量的垄断;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全面控制。极权主义是20世纪现代技术的产物。它利用现代电子设备,控制沟通和私人行为,并由此对政治生活和思想进行管制;通过电子数据控制,国家可以调节和集中利用资源,并由此对经济生活进行管制。

第三章民族、民族国家

1.民族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国家定义以及民族国家四要素

民族必须具备四个特征:

第一,共同语言是民族存在的必要条件;

第二,共同地域是民族形成的外部条件;

第三,共同经济生活是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第四,共同心理素质是民族存在的不可或缺的特征。

3.民族国家

民族国家是一种政治组织形式和政治理想。在前者当中,它是由公民资格和民族性的重叠纽带联结起来的自治政治共同体,因此是多民族帝国和城邦的代替物;在后者当中,它是一种原则或者理想类型,反映在马志尼的目标中就是“一族一国,一国一族”。现代民族国家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公民”的概念在民族国家中复活。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都采取民族国家的形式,特别是亚非拉独立国家。民族国家在20世纪面临了许多挑战。在内部民族国家受制于族群政治高涨所产生的离心力;在外部,它们面临如下挑战:超国家机构权力的增长;经济和文化全球化的推进以及寻求解决环境危机的国际措施的需要。

4.民族国家四要素

<1>定居的人民。这是国家得以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国家组成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国家有形存在的标志和发挥国际作用的客观前提;

<2>一定界线的领土。这也是国家形成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国家有形存在的标志,以及发挥国际作用的客观前提。国家在其固定的领土上拥有全部管辖权。领土为人民繁衍生息、国家生存发展提供土地和资源;

<3>拥有一定的政府机构。政府是国家的现代组织形式,是行使国家对内、对外主权和职能的机构,是国家

<4>拥有主权。即对内的最高管辖权和对外的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这是国家的最根本属性,也是国家做为国际关系主体的重要特征。拥有主权意味着一国享有独立自主地处理对内对外事务而不受他国干涉的最高权力。主权以国家的名义行使,具有鲜明的权威性。

5.民族国家建构危机

<1>认同危机。新兴国家建立之初社会整合度低,民众对部落、村落、宗教、家族、语言团体等保持着高度认同与忠诚,这种观念往往与现代国家观念发生冲突;

<2>合法性危机。政治体系的权威与职能是否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常常受到民众尤其是传统集团的挑战;

<3>贯彻危机。发展中国家制度建设尚未完成,政府与民众严重脱离,缺乏沟通,导致政府的政策法令难以顺利贯彻实施;

<4>参与危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系缺乏正式制度化的渠道容纳民众、新兴政治集团的参与要求,从而容易导致非正常或暴力方面的政治参与;

<5>整合危机/一体化危机。整合是把民众纳入政治体系中统一起来,使民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达成共识,这既能反映民众的利益,又能顺利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系缺乏政治整合能力,无力实现政治整合过程;

<6>分配危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加剧了社会贫富化,难以协调来自平民大众的平等分配要求和特殊利益集团对分配的倾斜要求,这往往加剧了分配不平等而导致的政治危机的爆发。

第四章政府与行政

1.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解释。狭义指国家政权机构中的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机关;广义泛指行使国家权力的中央和地方的全部行政、立法和司法机关。政府机构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和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统治阶级要行使国家权力,必须通过一定的机构和程序使自己的意志变为法律,必须通过一定的机构来执行这些法律,通过一定的机构来保障这些法律的贯彻实施。

政府机构作为国家的正式组织,其性质是由国家本质决定的。随着社会形态和国家性质的变化,历史上相继出现过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机构。

政府机构的形成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政体条件的不同,政府机构的组织会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政府机构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复杂化的过程。

政府机构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政府机构具有阶级性。国家的本质主要通过政府机构的活动体现出来。政府机构掌握在统治阶级手里,实现和维护本阶级对整个社会的政治统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

第二,政府机构具有权威性。政府机构是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它以国家的名义进行活动,把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法律并以国家暴力为后盾,从而使其活动具有权威性和强制力;第三,政府机构具有整体性。政府机构由不同职能的机关按照一定的原则和程序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运转。政府机构的各组成部分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相互协调配合。

2.政治决策

政治决策就是政党和国家机关选定国家发展的方向目标,以及按照一定方向实现目标的途径、步骤、方法和手段的活动。政治决策实质上就是调整和分配利益,是对社会利益和价值的权威性分配。其特征是:<1>阶级性;<2>政治性;<3>方向性;<4>权威性;<5>对错性。

以决策的基本内容为标准,可将政治决策分为对内决策和对外决策、战略性政治决策和策略性政治决策等类型。政治决策是政治过程的关键所在,也是影响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政治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国家生死存亡。

3.行政管理

行政管理是国家行政组织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组织管理,包括国家行政部门本身事务的组织管理。国家行政管理以国家政权为基础,以国家行政职能为内容,以国家相关法律为依据。行政管理活动主要包括维持、

4.政策网络(policy network)起源于美国的“铁三角模型”。“铁三角”由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组成的专门委员会和利益集团组成。但随着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日益复杂化、公共政策环境的迅速变化以及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越来越难以通过相关部门动员到所必须的政策资源,而必须依赖政策利益相关者的合作,动员分散的社会资源,才能在和谐的集体行动过程中解决政策问题。因此传统的“铁三角模型”无法适应现实需要,政策网络随之产生。

现代公共政策是由多方利益相关者参与制定的,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定的网络,以此影响公共政策,参与者加入网络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政策网络既不是从上到下的治理模式,也不是从下到上的影响模式,而是政府在协调多方政策参与者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综合作出的选择。政策网络理论可分为两个学派,一个是利益中介学派,一个是治理学派。利益中介学派认为政策网络是各种利益集团与国家关系形态的统称;治理学派认为政策网络是一种特定形态的治理,是政治资源广泛分布于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时的政治资源动员机制。

5.人事制度/文官制度

文官制度是为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官吏制度。资本主义发展初期两党轮流执政导致的政党分赃制,使精于行政业务的政府官员随选举结果的变化而大批更迭,严重影响了政府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更为严重的是政党分赃制导致政府工作效率低下,官吏腐败、卖官鬻爵等现象。为了克服这些弊端,英美两国先后建立起文官制度,并通过一系列改革使之逐步完善,成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个共同制度。其特点是:<1>公开竞争,择优录取;<2>文官无任期限制,长期任职;<3>文官必须保持中立,不得参加党派活动。在于各国情况不同,文官制度也具有不同的特点,例如在考试制度和对文官的管理方面,各国有不同的做法和规定。

文官制度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稳定政局和保证社会管理的连续性;<2>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3>稳定社会情绪,模糊阶级意识。文官制度在管理方面的某些做法比较科学和行之有效,在一定意义上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可资鉴的经验。

6.政务官与事务官

政务官和事务官是西方人事行政制度上对政府人员的一种分类,以此来避免政党分肥造成的政府效率低下和政府的动荡。政务官是指以政党选举和政策成败为进退标准的政府官员,主要包括政府首脑和政府各部门的行政首长,由国家的政治制度来管理;事务官是指政府中除政务官以外的,通过考试或招聘等形式进入政府的工作人员,主要由公务员法来管理。

第五章政党、利益集团

1.政党

政党本质上是特定阶级利益的集中代表者,是特定阶级政治力量中的领导力量,是各阶级的政治中坚分子为了夺取或巩固国家政治权力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政党的特征是:第一,政党是特殊的政治历史现象;第二,政党由一定阶级、阶层、集团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有政治能力的一部分人组成;第三,政党具有特定的组织和纪律;第四,政党具有特定的政治目标和政治纲领;第五,政党与国家政权密不可分。

政党的分类

第一,以政党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基础为标准,可分为无产阶级政党和资产阶级政党;

第二,以政党是否掌握政权为标准,可分为执政党、参政党、反对党和在野党;

第三,以政党的法律地位为标准,可分为合法政党和非法政党;

第四,以政党的活动范围为标准,可分为跨国政党联盟、国内政党和地区性政党;

第五,以意识形态倾向为标准,可分为极左翼、左翼、中间、右翼、极右翼政党或激进党和保守党。

第一,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选政府职位而赢得得政府权力;

第二,政党是一个拥有正式会员的较为稳定的组织机构;

第三,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一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

第四,政党以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向和意识形态为基础。

2.政党的功能

政党在现代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现代社会变迁的推动力。概括而言,政党的功能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代表作用。这是政党的首要功能,是指政党回应和表达选民意见的功能。它是一个输入系统,选民通过它让自己的需要或愿望为政府所知并影响政治决策。这项制度在开放和竞争环境中能做得最好,迫使政党对选民的偏好作出回应;

<2>制定目标政策。政党是设定集体目标并确保这些目标得以实现的工具。政党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为获得选民支持,提出代表他们利益的施政纲领。这不仅是政党政策的源头,还为选民提供了可供选择的选项。政党一旦当选就会推行其政策;

<3>实现利益聚合和表达以及社会力量整合。政党是其成员和选民意志和利益的代表者。在整个政治系统中,政党既是利益聚合的机构,也是联系政府和选民的桥梁。政党是一个双向的表达渠道,它通过综合选择和简化等方式,把社会成员的个别需求转化为易于操控的集体性建议和方案。另一方面,它通过自己的组织渠道和对大众的影响,将自己的政策和方针传导给社会。在形成集体目标的过程中,政党也凝聚社会上存在的各种不同利益,以此驾驭和平息利益集团的冲突。政党常常成为企业、劳工、宗教、族群等集团提出或捍卫它们的各种利益的工具。

<4>组织政府。政党协助形成政府,并为政府提供稳定基础。它为政府的两大机关(立法、行政)创造了合作的基础和机制。在野党监督和影响政府政策,执政党直接参与政府政策执行过程,支配和影响国家政治生活的发展方向和实际过程。

<5>社会化和政治动员。政党是形成、教育和影响民意的媒介,是政治教育和实现社会化的机构。政党以其意识形态、理论纲领和方针政策影响成员和选民,并通过政策主张和竞选纲领动员民众,从而实现社会成员广泛的社会化。但政党存在着一个问题,它被长期执政的经历社会化了,在吸引党徒方面失去了效力。

<6>形成和培养政治精英。所有类型的政党都负责向国家输入它们的政治领导人,政治人物常借党职获得官位。政党提供了训练政治人物的场所和培训、选拨国家机关各级领导人的机制。但政党对官位的控制引起了很多人的批评。

此外,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承担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功能,而且还因为政党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的政党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政治体系的结构形式和政府制度形式。

3.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是指政党执掌、参与或影响国家政权的制度性规定和运行方式,包括政党的地位、政党同政权的关系以及政党之间的关系。一个国家的政党制度是由该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现实条件决定的,与该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民族结构、政治制度、政治力量对比和分化组合情况以及选举制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政党制度有不同的分类标准:

以政党数量为依据,可分为一党制、多党制、两党制、一党优位制等;

以政党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可分为无对抗性政党和对抗性政党;

以不同倾向政党力量对比关系为依据,为依据,可分为北欧型、南欧型和日本型政党制度。

政党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1>政党制度是按统治阶级的利益要求而设立的,其最大原则是有利于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统治和利益实现;

<2>政党制度可以是成文法规定的,也可以宪法惯例形成的;

<3>政党制度深刻影响着国家政治制度、政治体制和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方式。

4.一党制

一党制是指一个政党长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独掌政权的政党制度。实行一党制的国家在法律上和事实上一般不允许其他政党存在或与之争夺政权。一党制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类是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的一党制。其特征是党魁个人独裁统治,依靠暴力手段和恐怖专政对内实施高压统治,对外进行侵略扩张;另一类是二战后新独立的民族国家实行的一党制。这类国家为了加速社会改造和发展,抵御外来侵略和干涉,长期推行一党制。尽管个别民族国家存在着个人独裁统治的情况,但就其性质和程度而言,与法西斯主义的一党制是有区别的。

5.两党制

两党制是指势均力敌的两个政党控制绝大数选票,通过竞选取得议会多数席位或总统职位,轮流上台执政的一种政党制度。其中在议会选举或总统竞选中获胜的一党执掌政权,成为执政党,失利的一党成为反对党或在野党。

实行两党制的国家一般在理论上和法律上允许多党存在,但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只有两党有足够实力取得执政地位,其他小党难以与两大政党相抗衡,不能在政治上起到决定作用。英国和美国是两党制最为典型的国家。两党制的优势在于使政党政府成为可能,具有稳定性、选择性和问责性的特征。它在两党竞争中造就了强大的政府,执政党虽能治理,但永不可懈怠和自满。但两党制也常因两党的冲突和竞选纲领的过于夸大而无法实现,也限制了选民在政策和意识形态上的选择余地,不能符合社会多样化的需求。

6.多党制

多党制是指存在多个竞争性政党的政党制度。多党制有两种类型,一类是联合执政的多党制。这种多党制的形成基于以下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没有一个政党能够长期保持在议会中的稳定多数,只有依靠党派结盟建立多党联合政府共同执政;另一种情况是一党已经成为多数党,为了争取更多的党派支持而采取联合执政的方式。另一类是单独执政的多党制。这种多党制又被称为一党优位制度或一党独大制,它介于一党制与多党制之间,是多党制的一种特殊情况,1955—1993年日本的多党制度是典型的一党独大制。

多党制的优点是在政府内部促成了制约和平衡机制。联合政府具有广泛的回应性,考虑各种竞争性观点和利益。

其缺点主要是不稳定,在没有一个政党强大到及以单独执政的情况下,选举后的谈判需要较长时间,且联合政府容易产生分裂。同时,多党制自我节制和妥协的倾向,意味着受到中间路线的主导,以至于无法提供明确的意识形态选择,也会造成中间政党和中间利益的过度代表。

多党制形成的主要原因:

<1>社会利益的多元化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是党派林立的内在原因;

<2>比例代表制是多党制形成的制度条件。

7.两大党制

许多国家除了两大政党外,还有一个或多个相关小党,这些小党在政坛上也能扮演一定角色,在国家政治生活中起到一定作用。它与两党制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其他小党存在并发挥作用。如德国在基督教民主联盟和社会民主党两大党之外还存在自由民主党和绿党,英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也存在起作用的小党,如自由民主党、苏格兰民族党、威尔士民族党。这些小党能代表少数群体的利益,可以缓解两党制造成的中间利益过度代表的现象。

8.一党独大制/一党居优制/一党优位制

一党独大制是指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中,政党与政党之间不存在政权更替,一个政党长期单独执政的政党制度,它介于一党制与多党制之间,是多党制的一种特殊情况。它与一党制的区别在于一党独大的政党是通过选举取得执政地位的。执政党与反对党之间保持对话关系,听取反对党的批评。1955—1993年的日本政党制度是典型的一党独大制。

一党独大制最突出的特点是政治焦点从政党间的竞争转向了独大政党内部的派系冲突。一党独大制很少受

其次,长期执政将造成独大政党的自满和腐败;再次,反对党势力弱小且难以发挥作用。

9.兼容性政党/聚合性政党/全方位政党(catch-all party)

兼容性政党是指二战后,由于社会日益繁荣,意识形态被抛弃,在大部分西欧国家出现的庞大的、意识形态暧昧不清的、争取各类选民的政党。德国政治学家奥托·基希海默将其称为兼容性政党。这种政党以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最为典型,它寻求代表所有德国人的利益。现在,在西方国家,一个政党要想在选举中获胜,就必须成为兼容性政党,这几乎成了一条公理。

兼容性政党的积极意义在于:

<1>在一个以意识形态划线的国家,人们总在非理性地寻求证明自己的正统性,而将持不同政见者视为“异教狂徒”。政党之间难以达成妥协。兼容性政党抛弃了意识形态的狭隘和偏执,更加灵活和务实,易于在具体政策上达成妥协,选民不会因意识形态的差异而截然对立,有利于民主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2>在党派林立的多党制国家,充满矛盾和纷争较大的少数党,为了在选举中获得席位,会倾向于放弃自己的政策纲领,走中间路线。这一方面有利于政党利益聚合功能的发挥,另一方面有利于形成两党制,进而形成责任政党政府,有利于提高政府的稳定性和效率。

兼容性政党的弊端在于:

<1>政党之间的政策纲领、意识形态界限趋于模糊,导致选民的政党认同感下降,进而导致政党政治文化的衰落;

<2>政党坚持走中间路线,避免提供有政党色彩的、清晰明确的政策,选民无法做出有意义的选择,不能符合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导致选民政治参与热情减弱,对政治生活日渐疏离。也会导致中间利益的过度代表,少数群体的利益难以体现。

<3>兼容性政党存在党内派系斗争的问题。政党之间的竞争在很多情况下让位于党内派系斗争,削弱了政党与国家之间的区别。

10.日本政党制度的特征

<1>日本的政党制度存在先天不足。日本的政党制度不是日本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是二战后美国占领当局通过推行民主改革强行建立的。民主形式的移入并不必然伴随着主流社会对民主精神的把握。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经过较长时间才能完成;

<2>日本政党林立,政局动荡,政权频繁更迭,政党关系扭曲,界限模糊。这决定了日本政党政治中残留着封建政治时代的游戏规则;

<3>一党独大制。1955年——1993年,自民党长期独掌政权,一党独大;

<4>派阀政治源远流长。日本政党内部派阀林立,各派不仅在思想上、政治上自成体系,具有自己的组织形式,而且还设立了具体机构管理本派事物;

<5>独特的政党执政机制。在日本,国会只是国家政策的“注册”和公布机构,自民党自始至终介入议案的起草、修订和确定工作,领导议案制定的全过程;

<6>政党政治不成熟,主要表现在:国会和在野党的功能弱化;各党派竞选时不能提出自己的政策纲领,选民无法以政策纲领的区别来选择政党。

日本政党政治的变化趋势:

<1>总体上趋向保守化。这首先可以从“五五体制”崩溃后日本政权的几次重大变动可以看出。在这几次变动中始终是由保守势力占主导地位;其次,从内外政策上看,无论是细川护熙和羽田孜的非自民党各党派联合内阁还是村山富市的大联合内阁,他们成立之初均声明在内外政策上“按原有方针不变”。所以,无论从政权更迭的形式上看,还是从内容上看,冷战后日本的政党制度总体上趋向保守化。

<2>政党领导地位下降。在战后确立的“五五体制”下,自民党长期独掌政权,直接支配了战后日本的发展。但是随着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政党政治不断受到挑战,日益失去往日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党的支持率下降;二是政党的执政能力衰退。

<3>政治日益右倾化。冷战结束后,日本政坛一直动荡不安,复杂多变。然而在这些变化之后,有一种基本趋向是比较明显的,即政治日益右倾化,这主要体现在:否认并美化日本发动战争的历史;通过新日美防卫合作指针等相关法案,改变过去“专守防卫”的政策,突破防卫界限,将整个亚太地区涵盖在自己的势

<4>逐渐向两党制转变。冷战后,日本各党派经过分化组合,力量对比发生了重大变化。在野党渐成势力,自民党一党独大优势下降,且各政党政策纲领有一定区别,具备了从一党独大制向两党制转变的基础。

1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制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相结合的创造性成果,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合作的经验总结。它既不同于一党制,也不同于多党制。其主要特点是:<1>存在对个合法政党,.中国除了中共以外,还有八个民主党派,即民革、民盟、民建、民促、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

<2>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制的基本前提;

<3>协商和监督是多党合作制的主要内容;

<4>宪法和法律是各党活动的基本原则;

<5>长期共存、相互监督是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6>政治协商会议是多党合作的组织形式。

多党合作制有两个基本内容:一是共产党的领导,一是多党合作,包括中共和民主党派进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推荐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担任国家和政府的领导职务等。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具有以下几个优点:

第一,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巩固和发展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第二,有利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三,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以及民主党派的自身建设;

第四,有利于促进祖国统一大业。

12.中共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共领导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现多党合作的政治组织形式。作为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场所,人民政协具有鲜明的党派特点且具有覆盖面广的特点。政协主要是对国家大政方针和社会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协商讨论。其主题是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

13.中外政党制度比较

<1>政党与代议机构的关系

代议制是民主政治的标志。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代议机构是议会;我国的代议机构是人民代表大会。在任何政党制度下,代议机构都是政党活动的主要舞台。政党与代议机构的关系包括:政党在代议机构中的地位和确立方式以及政党在代议机构中的活动方式。在西方国家,政党与议会的关系直接而密切:一方面,议会是政党的发源地。西方国家的政党大多是随着议会政治而产生的;另一方面,政党一经产生议会政治永恒的主角。议会的运作离不开政党,政党通过影响国家政治生活。不论是议会制国家还是总统制国家,议会都具有独立地位,拥有立法权、财政权和弹劾权等。政党一旦进入议会,就拥有了影响政治生活的权力,议会多数党可以通过对国家大政方针起决策性作用。各政党能否进入议会以及在议会中的地位,完全取决于选举。选举结构分晓后,政党会在议会中设立党团,议会党团由议会中同一政党或政党联盟的议员组成,是政党在议会中的最高权力机构。政党通过议会党团把本党或联盟党的议员联合起来,贯彻本党意志,维护本党利益;不同于西方国家,我国实行人民大表大会制,采取“议行合一”的组织活动原则。中国共产党居于领导地位。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居于权力结构的顶端,二者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与西方国家主要根据竞选结果在党派间分配席位不同,人大代表通过推荐和民主协商相结合的方式提名选举产生。这种建立在协商基础上的选举是与我国的多党合作制度相适应的。与西方议会政治最大的区别是我国人大不是党派竞争的场所,不以党派形式开展活动。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在人大没有西方式的议会党团,各党议员以人大代表身份在地区代表团中参加人大的各项活动。

<2>政党与政府的关系

在西方国家,执政党是组阁的政党,在议会制国家和总统制国家,分别以在议会选举或总统竞选中获胜的政党为执政党。政府由执政党领袖人物组成或参加政党联盟的各政党的领袖人物组成;在我国,中共作为执政党,不仅领导人大的工作,而且领导国务院的工作。这种执政地位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并

领导;三是通过执政党领导干部在政府中起作用。

<3>党际关系

在西方国家,政党之间是一种竞争关系,这种竞争关系主要表现在选举上。各政党围绕议会选举和总统竞选展开激烈竞争。选举结果一经揭晓,政党之间便形成一种新的政治关系,即执政党与在野党的关系。进入议会和执掌政府后,由于政党利益不同,执政党与在野党仍会在诸多方面长期明争暗斗。虽然在多党制下,政党之间可能基于相似的利益要求而结成政党联盟,从而出现政党之间的合作现象,但这种合作是权宜性的,一旦政党之间的利益出现分化或冲突,合作关系就会破裂;在我国,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是在政局动荡、社会失序的特殊环境下诞生和成长起来的,它们有着相同的斗争目标和相近的革命追求,并通过并肩战斗结下深厚友谊,最终在一个统一的国家政权中,形成了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的政治格局。中共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是一种新型的党际关系。具体表现为:中共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它们是互相合作的亲密友党;这种合作关系是全面持久的;中国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作为参政党,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目标不是要取代中共的执政地位,而是以不同方式协助中共执政。。

<4>政党功能比较

在西方国家,政党最主要的功能就是组织、赢得选举。这种以选举为主的功能定位,意味着执政党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干预相对有限,而反对党却起着特殊作用。反对党的主要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执政党执政期间监督执政党及政府的行为;二是执政党出现重大失误,随时准备代替执政党上台执政。由于政党利益不同,这种监督往往成为政党之间互相拆台的工具;在我国,中共与各民主党派不是为选举而存在的,也不因选举改变彼此的地位、关系。作为唯一合法的执政党,中共不但履行执政功能,而且履行对社会、政治生活全方位的领导功能。各民主党派在中共领导下,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功能。这是对执政党全方位领导功能的重要补充,而且避免了政党之间互相拆台导致的资源内耗。

<5>政党产生的渊源不同

西方国家的政党是在资产阶级专政和议会制度建立后,不同利益集团为维护各自利益而建立的,是为适应议会政治和选举政治的需要产生的;中共和各民主党派是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中建立的。

<6>政党执政的合法性途径不同

在西方国家,一个政党要想成为执政党,必须通过选举取得选民的授权;在我国,党的领导权的合法性途径与选举无关,马克思主义的论证、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以及党的自觉追求,形成党的执政地位合法化的独特机制。党的执政地位的合法化,遵循的是两条互相结合的途径:首先,党的领导地位决定了党必须获得执政地位;其次,通过选举使执政地位合法化。

<7>政党的内部组织不同

在西方国家,除了民主主义政党倾向于集权外,政党组织的内部结构总体上呈现松散状。具体表现在:首先,西方政党一般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也没有非常严格的组织纪律。在议会制国家,政党通过议会党团对本党议员进行约束;其次,没有“核心性”的领袖群体;最后,政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联系不密切。在我国,中共是紧密型政党,其组织的内部结构总体上呈紧密状。具体表现在:首先,组织体系严密;其次,有较固定的“核心性”领袖群体;最后,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联系紧密,上下级组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制约关系。

14.利益集团/压力集团

利益集团又称压力集团,是指具有特定利益要求和社会政治主张的人们,为了维持自己的利益和主张而组织起来对政府政策施加压力和影响的社会政治性团体。这一概念包括三方面的核心因素:<1>集团利益是利益集团存在的基础;<2>这种利益是某一集团的特殊利益,因而具有强烈的排他性;<3>影响政府政策是利益集团实现集团利益的重要途径。

利益集团的大量涌现是现代政治系统的重要特征。它是现代化进程中社会利益分化、聚合的产物。利益集团影响政府政策的主要途径有:政治捐款、参加选举、院外游说、影响公众舆论等。

利益集团的功能:

<1>集中和表达各种利益,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

<3>制约政治权力,保障政治自由;

<4>影响政府政策;

<5>(弊端)利益集团是政治不平等的产物,也是导致不平等的因素。利益集团的活跃降低了政府权威,造成政府内部分裂。

利益集团与政党的不同:

<1>目标不同。政党的目标是通过选举或革命、政变等方式取得政权。而利益集团的目标是为实现特定利益和政治主张而对政府政策施加压力和影响;

<2>成员性质不同。政党成员具有一定程度的共同政治偏好和意识形态,正式成员较为稳定。而利益集团成员具有共同的利益要求和社会治主张,意识形态色彩较淡,正式成员也不稳定。政党通常为了获得更多支持,把利益不同的人都拉入自己的队伍,它的成员比利益集团更加丰富多彩。而利益集团的成员更富有选择性,更多地进行过滤;

<3>存在数量不同。一个国家的政党数量是有限的,即使在实行多党制的国家,政党的数量通常也不超过10个。而利益集团的数量则不同,有国家如美国还为利益集团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4>影响政策的途径不同。政党影响政策的途径是直接掌握政权。而利益集团则通过外部施压,如政治捐助、参加选举、院外游说、影响公众舆论等途径影响政策;

<5>产生的途径和责任不同。政党由选举产生,对公众负责。而利益集团是基于共同利益自发联合产生,不对公众负责;

<6>关注面不同。政党对政府政策的每个问题都给以广泛的关注,具有广泛的纲领性和意识形态特征。而利益集团只关注与本集团利益相关的政府政策和部门。

第六章政治参与、选举制度

1.政治参与

政治参与是指公民或公民团体影响政府活动的行为,主要包括个别参与和组织参与、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常态参与和非常态参与等类型。其特点是:

<1>政治参与的主体是公民或公民团体。政府公职人员、党派成员不能作为政治参与的主体。政治参与者的政治活动通常具有非职业性的特征;

<2>政治参与的客体是政府活动。政治参与只包括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活动,一般不包括对非政府领域的参与活动;

<3>政治参与是一种政治行为,它既有合作的方面,也有不合作的方面。

政治参与的功能包括教育功能、表达功能和监督功能等。

2.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

政治参与的程度是一个国家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反映。在分析政治参与程度时,通常有两个方面:广度,即参与政治活动人数的比率分布;强度,即影响政治系统整体的强度和持续性。

影响政治参与程度的因素包括:

<1>制度因素。一般情况下,公民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参与政治活动的。制度本身界定了参与政治的资格、形式、范围等方面;

<2>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政治参与受到教育、收入、职业、性别、年龄、种族、地区等因素的影响,并且这些因素之间具有较高的相关性;

<3>心理因素。政治参与者的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政治参与的水平和程度。参与者受到自己能够影响政治过程的感觉、政府或政治领袖的行为是否符合公众利益的态度、自己关注政治程度的感受等因素的影响。

3.公民创制与复决

公民创制与复决是指一定数量具有选举资格的公民提出法案和对法案进行表决或否决的活动。公民创制分为直接创制和间接创制。公民以间接创制向议会提案,议会有处理的责任和义务;公民复决分为公民表决和公民否决,其中公民表决又分为强制表决和任意表决。除公民外,议会和行政部门也有权请求复决。尽

复决的国家更少。

4.选举/政治选举

选举是指国家或其他组织依照法定的规则和程序,由全部或部分成员选择一个或少数人充当该组织某种政治职务或者公共职务的政治行为。选举活动除了投票行为以外,还包括政治捐助、组织选民、政治宣传以及其他影响选举过程或结果的活动。选举有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之分。现代国家的选举通常遵循以下原则:普遍选举原则、平等选举原则、直接选举原则和间接选举原则、秘密投票原则等。

政治选举的意义/作用:

<1>政治选举为公民选择自己信赖的代表组成国家机构进而为国家权力的转移提供了制度保障;

<2>政治选举为公民监督权力行使者,并在一定条件下更换权力行使者提供了重要途径;

<3>政治选举是促进民意形成、表达,并使公民民主意识得以提高的重要手段,是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

<4>政治选举还是缓和社会矛盾、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5.选举制度

单名选区制是指国会或议会议员只要获得多数选票,便被选为整个选区的代表的一种选举制度。根据迪韦尔热定律,这种制度会促使利益集团和政治团体结合成两个大的政党,形成两党制,如美国和英国。

其特征是:全国划分为规模相等的多个单一名额的选区,选民只能选一个候选人,候选人仅需获得相对多数选票就可当选。

其优点是:<1>明确了代表和选区的联系,以保证当选者履行对选区的义务;<2>选民的选择清楚明了,易于他们做出选择;<3>两党集中在政治谱系中心,有助于遏制极端主义的成长;<4>容易产生单一政党政府,政府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其缺点是:<1>没有公正或准确地反映选民的观点;<2>政府经常只拥有少数支持者,削弱了政府合法性;

<3>政党坚持走中间路线,选民的选择范围很小,政治安全但乏味;<4>单一政党控制政府与立法机关,会产生不负责任的政府,而像美国的分权制则会导致不同政党控制政府与立法机关,造成行政立法僵局。

比例代表制是指按照政党在选举时的得票比率分配席位的一种选举制度。比例代表制要求政党在议会中的议席与其得票率成正比。比例代表制通常应用于欧陆国家,更多地与政党而非单个候选人的比例相关,在分化或多元社会更为适用。比例代表制建立在多名选区的基础上,一个选区向国会输送几名代表。比例代表制有多种选票计算方法,其中最普遍的是东特制度,它以牺牲小党的代价使大党获得更多席位。为了尽量减少分裂者和极端主义者,比例代表制常要求政党必须获得一定比例的选票,方可获得席位。根据迪韦尔热定律,比例代表制容易形成多党制。

比例代表制的优点在于准确反映了公众意见的主流和政党力量,政党得以更清楚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和原则。其缺点在于会鼓励政党分裂。而且如果政党在竞选中不能获得半数以上席位,就必须与其他政党结成联盟来获得执政地位,这种联盟经常不稳定,且不能在重大问题上形成决策,影响了政府的稳定性和效率。

第七章政治发展

1.政治发展

从广义上讲,政治发展是指政治体系向更高级形态的变迁。从狭义上讲,政治发展特指现代化过程中的政治变迁,即政治体系内部结构、体制、功能和运作的科学化、合理化。政治发展既是现代化的原因,也是现代化的结果。就现代化的原因而言,政治发展推动、支持社会经济的发展;就现代化的结果而言,政治发展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现代化而变化的,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增长、识字率提高等都会带来一定的政治后果。政治发展不仅包括现代化产生的正面效应,也包括现代化产生的负面效应,它反应了现代化过程中的实际政治变化。

2.西方政治发展理论

政治发展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西方的一个新的政治学领域。“政治发展”一词最先由美国学者麦克里迪斯提出。他认为二战后新独立的国家面临政治体制的确立问题,应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进行研究。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初,这一时期研究的主题是现代化理论;

第二阶段是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其研究重点是第三世界各国政治发展道路研究;

第三阶段是70年代以后,政治发展研究逐渐走向衰落。政治发展研究的重点也从发展道路研究逐渐转向政策研究。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流派及其共性特征:

政治发展概念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基础和核心。基于对这一概念的不同理解,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发展理论,代表人物有阿尔蒙德、亨延顿、达尔、派伊等。虽然这些流派观点各异,但从总体上看,西方政治发展理论具有一些共性特征:

<1>在运用范围上,将政治发展限定于第三世界。在社会制度上,视民族独立国家为“传统社会”,其社会发展方向是西方资本主义式的“现代社会”;按西方模式。为发展中国家设计并推销其政治发展的道路模式;

<2>在评价标准上,把西方政治制度奉为理想模式,把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经济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视为人类社会文明的顶点,并以此为观察标准;

<3>在研究方法上,推崇“价值中立”的实证分析。试图通过具体的实证分析来显示自己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实质及其局限性:

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本质是把发展中国家重新纳入以美国为霸主的新殖民主义体系,成为西方发达国家的附属,是为西方的国际战略服务的。

首先,是西方政治发展理论的空想性;

其次,是西方学者忽视或故意掩盖了人类社会政治发展道路的多样化;

最后,战后大国奉行霸权主义对外政策也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动荡和矛盾冲突的主要原因。

3.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观

针对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的局限性,马克思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发展观,其主要内容包括:

<1>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政治生活中的一种客观的运动规律。治发展的根源在于经济,随经济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

<2>政治发展的实质,是围绕国家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统一,国家权力逐步还给社会,国家自行消亡,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3>政治发展的动力来自政治生活的内容。阶级斗争是推动政治发展的直接动力,人民群众是推动政治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4>政治发展的结果是积极的,朝着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方向前进,积极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政治发展的根本标志在于政治权力是否为人民所掌握,是否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4.政治发展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政治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发展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政治发展必然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只要人类社会还是政治社会,那么政治发展就必然伴随着政治社会进程的始终。在人类历史上,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均面临着政治发展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政治发展是人类社会的普遍现象;

政治发展的普遍性另一方面体现为政治发展的规律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不是偶然的、盲目的,而是同自然的发展一样,有着内在的运动规律。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决定了政治发展同样遵循一定的规律运动。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有着自身的内在规律,尽管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发展的表现形式和具体道路千差万别,但它们都不可避免地受政治发展的一般规律所支配。换言之,不同社会和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普遍性的特征,这种普遍性表现为在发展的阶段、步骤、方式、手段、路径等方面具有某种一致性和相似性,体现出发展规律的共性特征。

艾森斯塔德总结了历史上所有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政治领域所表现出来的几个共性特征:

<2>政治权力不断向更为广泛的社会群体扩展,一直扩展到所有的成年公民,从而使社会形成一个和谐的道德秩序;

<3>就某种意义而言,现代化社会就是民主的社会,至少是平民主义的社会,其特征是以外在的力量(如神、理性)来使统治者合法化的传统在衰弱,而统治者对于那些被认为具有潜在政治权力的被统治者负有某种意识形态的,通常也是制度化的责任;

<4>任何现代政体,不管其是专制独裁,极权主义还是民主制,都承认国民是收益的对象和使政策合法化的主体。

政治发展的规律性还体现为政治发展趋向的统一性。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决定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向和最终结果的统一。

诚然,西方国家作为人类早期现代化社会,其政治发展所经历的过程及其成就必然包含着人类历史发展普遍性的因素,特别是西方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成功经验可以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参考。但是,政治发展的普遍性,并不意味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政治发展模式、道路都是一样的。相反,不同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文化条件下展开的,带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每一个民族、国家的政治发展只有在适合本国情的情况下才能找到通向政治现代化的道路。因此,政治发展并不排斥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政治发展的模式是不同的。如果说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存在较多共性特征,那么,后来进入现代化运动的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则呈现出丰富多样的特性。从地域上看,拉美国家的政治发展最初受西班牙、葡萄牙宗主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在独立后,许多国家则转而效仿美国总统制,但鲜有成功地范例;亚、非国家受英、法等国政治体制和政治文化影响较大,但这些国家独立之后却选择了不同的发展道路,一些国家保留了政教合一体制或殖民地时期的民主体制,另一些国家选择了集权体制或强人政治,还有一些国家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比较顺利,而另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道路却曲折反复,命运多舛。

总之,人类社会的政治发展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统一。不同国家、不同社会均面临着政治发展的普遍任务,并且遵循着共同的发展规律。但是由于各国社会、历史、文化以及现实条件等因素的差异,各国的政治发展又以各自特殊的形式和经历进行,充分体现出特殊性。每一时期人类社会政治发展的普遍性和共性,正是由各个国家、民族政治发展的特殊性和多样性体现出来的。

5.政治发展模式

政治发展模式是指政治发展具有一定典型性和普遍性的道路,它是对具体发展道路的一种理论抽象。政治发展模式有不同的划分标准。根据政治发展的历史起点、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时序、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等方面的差异,可将政治发展划分为两种基本模式。即早期现代化国家模式和发展中国家模式(早发模式与后发模式)。

在早期现代化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在政权中心和广泛的社会阶层内部几乎同时开启。在政权中心,现代化的最初进程由强有力的专制君主开创,但现代政治结构的建立则与某种革命进程或事件相联系。在广泛的社会阶层内部,因文艺复兴、工业化运动而产生的新教团体、城市阶层和工商业者等开始向政权中心提出自己的要求,逐步寻求制度化的权利身份,并通过各种社会政治运动改变政权合法性基础。从政治制度和政治结构来看,首先,这些国家政治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且政权组织结构的变化强加于社会政治组织结构的变化;其次,在广大社会阶层、群体被广泛动员之前,就已经被纳入城市化、工业化运动之中,因而社会阶层循序渐进地通过组织利益集团和社会运动并进一步形成政党参与政治生活。同时,政治权力方面的变化也能够即时反映社会经济结构方面的变化,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

大体上,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民族国家建设,二是民主化,三是福利化,这是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总体性特征。

虽然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具有某些共同特征,但在具体的发展道路上却有着明显区别。其中,可以

第一种为渐进—妥协的发展道路,以英国为典型。英国尽管在1640年爆发过资产阶级革命,但在其后的发展中总体上是平稳的,政治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和平手段循序渐进地完成的。改良是英国国内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除英国外,丹麦、瑞典、挪威等国也是走的这条道路,而美国等原英国殖民地大体上也是走的这条道路,只不过在具体表现上略有不同;

第二种为激进一革命的发展道路,以法国为典型。法国自1789大革命后,又经历了多次起义、暴乱和革命,其政治发展是在革命和暴力中逐步向前推进的,充满了波折和血腥,政治体制缺乏连续性,政体形式变化不定,新的政体要在革命与反革命的反复较量中才能最终完成。西班牙、葡萄牙、希腊以及20世纪之前的俄国也是走的这条道路;

第三种为保守一改良的发展道路,以德国为典型。由于存在强大的诸侯国势力,德国直到19世纪仍处于严重的封建割据状态,它既没有英国式的渐进一妥协的发展道路的条件,也无法像法国那样通过革命和暴力的方式去完成政治革命,于是德国走上了依靠王朝战争和强硬统治自上而下实现国家统一的发展道路。其依靠的是保守的国家主义力量,主要通过对原有制度的逐步调整和改进去实现政治发展。由于民主化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以至后来走上了军国主义的道路。此外。意大利、日本也是走的这条路。

大体上,由于社会、历史、文化条件的不同,早期现代化国家的政治发展,大致形成了渐进一妥协,激进一革命和保守一改良的三条道路。如果说保守一改良的道路是通过自上而下的力量实现政治发展的模式,而激进—革命的道路是通过自下而上的力量实现政治发展的模式,那么渐进一妥协就是一种上下力量互动的发展模式。

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属于“后发型”,其总体特征为:一是政治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数国家是在二战后才开始的;二是政治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外部的挑战与外来文化的传入;三是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和政府,政治变迁大多是自上而下进行的;四是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往往不能同时推进,政治发展的超前与滞后都同时存在。

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的“后发性”特征既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其不利方面包括:

<1>面临着时间和问题的巨大压力。西方发达国家在数百年间经过几个历史阶段所解决的发展问题,现在同时摆在发展中国家面前,其带来的冲突与压力可想而知;

<2>面临被动型政治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政治发展由于先行一步,故而具有一种示范效应,在当代国际社会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中自觉不自觉地仿照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缺乏自主性;

<3>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国际环境对其政治发展不利。发展中国家处于整个国际依附或依存体系中,这种依附、依存关系的存在使发展中国家政治体系的结构和功能显得脆弱、不稳定,易受国家、地区性政治局势、经济局势的变动而变动,政治发展进程缓慢;

<4>发展中国家在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不利于政治发展。发展中国家的传统文化如缺乏民主、国家的非整合性、法治匮乏等也会对该国政治发展产生副作用。

发展中政国家政治发展的“后发性”也存在有利因素:

发展中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国家的主导作用很明显。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面临政治体系与整个社会体系的同时发展,因此必然是一种自上而下的,以国家为主导的干预过程。由于发展中国家的整合程度低,利益分化与利益整合不高,社会组织化程度弱,这些社会必须首先进行国家建设,建立有效的政府机构,从而大规模地动员民众,调动经济建设和政治发展所需要的资源,推动经济增长和政治发展;发展中国家最明显的后发优势,体现在其借鉴性上。在政治发展的方向、目标上,发展中国家可以参考早发国家,建立符合自己国情的政治体系。尤其能体现后发优势的是早发国家在政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机制、治理技术,成为后发国家迅速建立稳定有效的政治体系发挥应有功能的参考条件。这些制度、技术的可借鉴性使后发国家大大减少了政治发展的创新成本和统治成本,从而使有限的政治资源得到更为合理的分配与运用。

6.政治发展的早发模式与后发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

<1>早发国家政治发展起步较早,伴随着政治现代化的起始。而后发国家政治发展起步较晚,大多是从二战

<2>早发国家政治发展的最初动力来源于社会内部。而后发国家政治发展的动力与外部文化的传播和外来挑战密切相关;

<3>早发国家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是新兴市民阶层或资产阶级,政治变迁一般自下而上。而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的主导力量来自国家和政府,政治变迁一般自上而下;

<4>早发国家的政治发展随贸易扩展和工业革命而运动,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基本同步进行。而后发国家的政治发展一般发生于工业化之前,在经济起飞之后,政治发展又往往落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与经济发展经常不能同步进行。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早发与后发的特征是就纯粹状态而言的。实际上,早发与后发只能相对而言,不少国家都处于早发与后发两种纯粹模式之间。

7.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欠发展”现象

由于种种原因,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出现了一系列严重问题,通常被称为“政治欠发展”现象,其主要表现为政局不稳、秩序混乱、两级分化、暴力冲突、军事政变、腐败泛滥等,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发展与现代化进程。

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会面临“政治欠发展”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L.派伊认为,过渡时期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问题是由一系列危机引起的。他归纳了六大危机:

<1>认同危机。新兴国家建立之初社会整合度低,民众对部落、村落、宗教、家族、语言团体等保持着高度认同与忠诚,这种观念往往与现代国家观念发生冲突;

<2>合法性危机。政治体系的权威与职能是否具有正当性、合理性,常常受到民众尤其是传统集团的挑战;

<3>贯彻危机。发展中国家制度建设尚未完成,政府与民众严重脱离,缺乏沟通,导致政府的政策法令难以顺利贯彻实施;

<4>参与危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系缺乏正式制度化的渠道容纳民众、新兴政治集团的参与要求,从而容易导致非正常或暴力方面的政治参与;

<5>整合危机/一体化危机。整合是把民众纳入政治体系中统一起来,使民众在政治参与过程中达成共识,这既能反映民众的利益,又能顺利贯彻政府的政策法令。但发展中国家的政治体系缺乏政治整合能力,无力实现政治整合过程;

<6>分配危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往往加剧了社会贫富化,难以协调来自平民大众的平等分配要求和特殊利益集团对分配的倾斜要求,这往往加剧了分配不平等而导致的政治危机的爆发。

L.阿尔蒙德认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问题产生于政治体系的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脱节。由于西方国家的示范效应,发展中国家在建立有效的中央决策执行机构之前,就受到民众要求参与政治的压力;同时,发展中国家在未具备强大的经济实力时,就面临物质分配和高消费的压力,这种双重压力使发展中国家陷入危机,引发各种社会、政治问题。

S.亨延顿把政治问题产生的原因归结于发展中国家现代化进程过快。表现为:

<1>现代化进程中中央集权、民族融合、社会动员、经济发展、政治参与、社会福利等同时向政治体系提出要求,政府机构无力解决;

<2>公民文化水平提高,大众传媒和通讯的发达使民众有了政治参与的可能和愿望,但现有的政治制度缺乏参与渠道和途径;

<3>政治制度落后,存在严重的政治腐败。如官员腐化、行政软弱、专制独裁等;

结合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可以发现,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欠发展”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局动荡。发展中国家政治发展中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政治生活极不稳定,政权频繁更迭。政治不稳的的表现形式为:非法的行为示威、暴乱、骚乱、革命、军事政变等。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动荡常常导致政治秩

政治学原理复习题(精简版)

政治学原理 一、简述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说明政治哲学和政治科学的主要区别 答:1)政治哲学研究主要运用先验的哲学思辩的方法,论证某些政治价值是值得追求的,并以这些价值为标准,对显示政治作出评价,并试图探求理想的政治生活方案。它以人类追求的政治价值为研究对象,以揭示政治的价值基础和根本原则。 2)政治科学研究主要运用经验的,科学的和实证的方法,对政治生活进行量化分析。 2.什么是政治参与?列举现代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答: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方式、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政治参与常见的方式有:1、政治投票。2、政治选举。3、政治结社。4、政治表达。5、政治接触之。6、政治冷漠。 3.说明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政治观的差异 答: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是两种不同的政治思维模式。 1、对人性的看法 理想主义:人性本善,至少可以通过修养达到善 现实主义:人性本恶,人有权欲,本性难改 2、对国家关系的看法 理想主义:国家间的利益能够调和,主张在道义和民主基础上建立公正的国际关系 现实主义:强调世界的竞争性,各国利益不可调和,国际关系只能以权力与利益为轴心 3、对国际法和国际组织的作用的看法 理想主义:极为看重国际法和国际组织,视之为维护国际秩序的唯一有效工具 现实主义:离开权力均势,国际组织就名存实亡 4、对社会和世界的看法 理想主义:强调研究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对世界报以盲目乐观态度 现实主义:信奉实证原则,强调人类应当面对争斗的现实,不可陷入和谐的空想 5、对未来的看法 理想主义:认为未来的目标是实现普遍裁军和建立民主的世界政府 现实主义:未来受到人的利己主义的支配,实现世界和平的目标路途坎坷 理想主义重要特点之一是从道德和价值判断的角度看待一切。反映在世界政治中,理想主义从道德价值和合法规则的角度出发,探讨国际政治的行为标准,在对世界事务做出道德评价的基础上,致力研究国际政治体系中各国应当如何行动的问题。它以人类必将走向大同,世界必将走向和平的信念为前提,强调全球利益和国际合作。由于它对世界政治的看法并非建立在现实经验的分析之上,所以,也将被现实主义视为空想主义理论。 现实主义是最古老的国际政治理论,强调全力政治和国家利益。它将其全部理论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之上:国家是国际和世界舞台上的主角,是一个拥有主权的自治实体。而且,民族主义的兴起和现代国家的产生,更使国家变成了一个统一的政治共同体,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4.简要概括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整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它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是社会意识继承与创新的统一,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 5.概括说明政党的主要功能 答: 1、凝聚阶级的利益要求和政治意识。2、集合和发展阶级政治力量。3、影响和领导社会政治生活。4、培养本阶级的政治骨干分子。 5、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事务。 6.什么是联邦制?说明联邦制的主要特点 答:联邦制国家又称为联盟国家,一般由两个以上的政治实体结合组成。联邦制国家的特点在于: (1)国家具有最高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行使国家最高政治权力。 (2)国家有统一的宪法和基本法律,但是,在国家统一宪法和基本法律范围内,各联邦组成单位又有自己的宪法和法律; (3)国民既有联邦国籍,又有组成联邦单位的国籍; (4)在对外关系方面,联邦是国际政治中的主权国家,中央政府拥有外交权。 7.简要说明政治文化对于政治体系的作用 答:政治文化对既有政治体系起着维护和延续的作用,同时,政治文化的变化最终又可能带来现实政治制度和政治生活的变迁。政治文化作为政治体系的“软件”部分,一般与政治制度性结构安排相匹配。跨国性比较研究和现代化研究显示,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不仅体现在制度安排方面,而且也体现在政治文化方面;民主政治制度的良好运转,需要以民主的政治文化为条件。 8.什么是政党制度?举例说明目前世界上存在的主要政党制度类型 答:政党制度是指由国家法律规定或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形成的关于政党的社会政治地位、作用,执掌政权或参与政治的方式、方法、程序的制度性规定。 类型:1、资本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两党制。(2)多党制(3)一党制。 2、社会主义国家政党制度:(1)无产阶级政党领导制。(2)无产阶级政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江苏开放大学政治学基础第一次

开放大学 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 68 姓名婷婷 课程代码 110059 课程名称政治学基础评阅教师 第一次任务 共四次任务 开放大学

平时作业一( 第一至第二章) 一、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答案,多选或者少选,均不能得分。每 小题2分,共20分) 1、( C )政治观体现了人们对政治“应然”状态的追求。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2、先生是( A )政治观的代表人物。 A 管理 B 神权 C 道德 D 权力 3、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容,概括起来认为政治主要是( ABCD )。 A 经济的集中体现 B 根本问题是政治权力 C 有规律的社会现象,是科学,也是艺术 D 一种具有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4、根据( D )的观点,人是一种政治的动物,人的本性就是要过一种社会集体生活。 A柏拉图 B 西塞罗 C哥拉底 D亚里士多德 5、我国政治学分为( ABCD )等。 A 政治学理论 B 中外政治制度 C 行政管理 D 国际政治 6、中国古代的法家强调( ABCC )为核心的政治观,主以明令显法和统治术 来驾驭人民。 A 法 B 势 C术 D 变 7、在2000多年的历史演变中,( B )学说成为与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体制最相匹 配的政治意识形态。 A 兵家 B 儒家 C 法家 D 道家 8、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中国基本上采用了( C )的自上而下的 相对分权主义的政治发展策略。 A 民粹主义 B 民族主义 C精英主义 D 民众主义 9、从学科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研究与( D )研究高度结合,因此, 一直没有形成独立的政治学科。 A 管理 B 文学 C 历史 D 社会伦理 10、在众多政治设计思路中,具有明显对比性的是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方案,二者具有

政治学原理考试重点

开篇语:政治概念在中国的特殊性 ?广义政治:在?°政治课?±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上使用的政治(意识形态、人生观)?狭义政治:国际上通用的政治学专业意义上的概念(politics / political science) ?政治术语意义上的政治:很重要(官话) ?) 5、利益政治观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的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是有欲望的,但满足人们欲望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社会必须寻求一种资源与代价分配的途径,此即政治。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在大多数社会,由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作出决定,进行分配,而政党、社团与政治人则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影响决定的作出。权威性分配的内容不仅包括资源,也包括代价。 ?(3)尽管不同时代和不同世界观导致了不同的政治观,但是政治的运转从来都无法离开权力,权力是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政治的核心仍然是国家权力问题。 三、?°非阶级关系?± ?1、阶层 ?阶层是指阶级内部的更为细小的集团(工人阶级内部可以分为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两个阶层)。 ?阶层属于阶级内部的?°同中之异?±。 ?阶层也主要是经济分析的产物,但是也要依据其它社会因素,比如劳动方式、收入水平和收入方式等。 ?一些新兴的社会集团,在未成熟起来之前,也称为阶层,比如中国的私营企业主阶层;过渡群体也可以成为阶层,比如军人、大学生。 ?2、等级 ?等级是一个政治概念,指由于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不同而形成的社会集团。 ?一个阶级可以分为不同的等级,一个等级的人也可以包括来自不同阶层的人。 ?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三等级?±。 第二节西方国家阶级构成的新变化 ?1、传统的?°二元社会结构?±在总体上已经或趋于瓦解。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笔记 第一编政治与政治学 马克思主义政治本质上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政治学就是研究政治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学科。 第一章政治 第一节政治的涵义 一、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 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受神权”、“天人感应” 托马斯.阿奎那: 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 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 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 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 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 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 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 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麦肯齐(英):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的管理的进程。 2. 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 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到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一)政治的涵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A

政治学原理阅读分析 1.在13世纪时,英国的议会…… (1)根据上文,从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 点? 答:从国家机关的关系角度来看,英国是议会内阁制。 主要特点: 1)国家元首为虚位元首,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和代表,但不掌握实际的政治权力,通常也不承担政治责任; 2)内阁与议会相结合。多数议会内阁制国家中,内阁成员本身即是议员,但也有少数国家中内阁成员不得兼任议员; 3)内阁与议会存在制衡关系。若议会反对内阁的政策,议会可以提出不信任议案,要求内宅辞职;新一届议会再次对内阁担出不信任案,那么内阁必须辞职; 4)内阁集体对议会负政治责任。若议会对内阁表示不信任,而内阁必须辞职时,内阁必须集体辞职。 (2)根据上文,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英国是什么政体?这种政体有何特点?答: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来看,英国是民主政体。 主要特点: 1)竞争性的选举制度,在这种政府形式下中,政治权力与权威主要掌握在由选举产生的民意机构和政府首脑手中; 2)立法、行政和司法各权力部门之间的互相制衡。政府内部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权力分立和制衡就成了“以权力制约权力”的主要内容; 3)公民社会的独立性。公民社会主要是指由家庭、经济领域、文化活动和政治互动等社会生活领域构成的社会自组织系统; 4)在意识形态领域倡导多元价值并存。以公民个人的自由和公民社会的独立为前提,必然要求在意识形态领域持一种开放的态度。 2.被统治阶级参加统治阶级的对外战争……

(1)该段资料说明了政治学的哪个基本原理?这段资料 答:这个例子说明了国家具有相对自主性。 (2)请对该原理进行全面阐述。 答:国家的相对自主性,即国家在形式上脱离阶级冲突而作为整个社会利益的代表的属性。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主要分析了产生国家相对自主性的两种情况:1)国家处于某种危机状态时会表现出很强的自主性。阶级的统治是以这种国家形式的存在为前提的。这种努力的最根本目的还是维护统治阶级的政治和利益;2)国内各阶级的斗争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时,国家也会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掌权的阶级独立于各阶级或各派别之外,使阶级或派别的冲突得到缓和。国家相对自主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1)国家是代表整个统治阶级来实行阶级统治的。任何一个政权要实现稳定的政治,都必须代表一定阶级的整体利益; 2)在形式上,国家是以第三种力量的面目出现来实施阶级统治的。国家表面上是以第三种力量的面目出现的;3)国家利益不仅在形式上,而且一定程度上在实质上也具有社会公共利益的性质。国家利益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质与国家的阶级统治本质并不矛盾。 3.二战之后…… (1)从该段资料中分析韩国是那种政体? 答:威权政体 (2)该种政体有何特点? 答:主要特点:威权政体的关键特征在于它否定民众对统治者的有效控制,统治者要求的是政治上的消极与服从,而非热情参与和动员。这种政体既非民主又非极权,是中间形式。 (3)该种政体有哪些亚类型? 答:一般可进一步划分为五种亚类型:君主统治型。个人统治型。支配政党型。宗教控制型。军人政权型。 (4)请评价该种政体? 答:按照民主政治的标准,威权政体显然是一种糟糕的政治形式,但是八十年代以来,为了应对现代化的巨大压力而又同时维持社会秩序,亚非拉国家多数都选择了威权政体,这一选择看来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在众多采取了威权政体的发展中国家中,成功的实现追赶式的经济发展的只有东亚地区屈指可数的几个国家和地区。 4.当代世界各国都面临改革问题…… (1)这段资料说明了政治发展的什么特性?

《现代政治学原理》复习要点要点

政治经济学复习大纲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政治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1)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两个代表人物及其著作。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奠基者:英国学者亚当斯密代表作《国富论》 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的完成者:英国学者大卫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其赋税原理》(2)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及其评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继承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因素但有根本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历史上的其他学说。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商品为始点范畴,以剩余价值为基本范畴,全面分析了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从理论上再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的历史。 马克思通过资本主义社会中物物关系,深入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人人关系,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的不合理性,阐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必将为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取代 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过程分析的同时也研究和揭示了商品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对未来公有制社会的经济制度和资源配置提出了原则性的构想。 列宁的经济学说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实践和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A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石。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在深刻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的基础上,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认识和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而提出来的。理论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配置资源的手段和调节经济的方式,市场经济可以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在社会主义经济中,市场不是发挥一般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应该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C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 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的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的新格局。 D现代企业制度理论 主要形式是公司制,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E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理论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 在分配政策上,提出必须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F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G经济体制改革及转型理论 第二节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方法 (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政治学原理知识点复习考点归纳总结

政治学原理考试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_______指的是公共行为主体对公共性为客体的制约能力和力量。公共权力 _______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马基雅维利 _______的内在矛盾特性决定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的特性,形成了公共权力和公民权利存在的基础。利益 _______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理想主义 _______是我国最高工会组织。中华全国总工会 _______理论被视为民主研究的现代学派。现代“精英民主” _______制度将选举制度、代议制度和权力制约结合起来,体现了当代人们心目中的政治正义观念。宪政 “政治”概念的提出,始于人类文明史上的_________社会时期。奴隶 1949年至1978年,中国基本上实施________的自下而上的集权式的政治发展策略。民众主义 A 阿尔蒙德和维巴于1963年出版了《公民文化》,该书为研究_______提供了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政治文化 C 传统的中国被认为是一个高度的社会。政治化 传统自由主义者认为为个人和社会提供服务是国家和政府____________的唯一来源。合法性 从政治参与的主体来看,政治参与是_________的政治行为。普通公民 D 道德政治观或伦理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__________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社会价值 第一波民主化起源于__________和法国革命。美国革命 G 根据马克思的理解,意识形态指的是_________的思想观念。统治阶级 根据系统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政治生活被分解为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____________ 三个方面。公共政策 公共权力具有____________和至高无上性,公民权利具有神圣不可侵犯性。权威性 公民行使政治表达的手段主要包括政治集会、政治请愿、_______。政治言论 古代社会的治理的核心理念是_________。统治 国家的产生以____________的形成为组织标志。政府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____________和复合制。单一制 J 具有现代化和________的政治领导人及执政党的存在,对于民主的和平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民主意识 K 卡尔?波普和汉娜?阿兰特等人基于对____________的分析,认为意识形态是一种“封闭的思想体系”,要求垄断真理,拒绝宽容反对意见。法西斯主义 L 理想主义途径是民主的_______研究的基本思路。政治哲学 M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分工和的产物。私有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对于________的参与。政治事务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是一种具有公共性的____________。社会关系

政治学基础期末考试重点

一、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分析 (一)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的道德。----道德政治观 1.孔子:“政者,正也。”-仁义礼智信。柏拉图: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亚里士多德:国家等同“最高的善”,是人们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2.道德政治观的根本弱点: (1)从哲学思辨出发,具有浓厚的“神秘和思辨的色彩”; (2)掩盖了社会阶级对立和利益冲突。 (二)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神权政治观 1.“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托马斯.阿奎那:黑格尔:绝对精神 2.有客观唯心主义性质 (三)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 1.法家-韩非:政治就是用权 马基雅佛利(意大利):政治是夺取权力、掌握权力的必要方法的总和。马克斯.韦伯(德国):政治意指力求分享权利或力求影响力的分配。哈罗德.拉斯韦尔(美):权力的形成和分配。 2.权力政治观: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恩格斯)。 (四)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1.孙中山:“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吴恩裕:政治乃是用用公共的强制力对于众人之事的治理。G.庞顿和P.吉尔(美):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地集体活动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 2.众人管理政治观的特点:政治的公共性;政治的管理性 (五)其他观点: 政治是制定政策和执行政策的过程; 政治是人们从事社会活动的方式、方法和途径。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马克思主义政治观的基本内容是: 1.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 2.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3.在阶级社会中,国家政权关系是政治的主要的和根本的问题,实际上是指社会中的公共权力问题。 4.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5.马克思主义政治观是阶级性、实践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三、政治的定义 确定政治的内涵应满足三个必要条件:一是政治这一范畴的周延性:二是政治这一范畴的确定性;三是政治这一范畴的本质性。 政治的含义: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的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四、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主要由利益关系的状态和政治权力关系的状态、性质双方力量强弱等因素决定的) 1.指令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借助于某种宣传媒介,以指示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志,要求政治权力客体照此行事。 2.压力方式-指政治权力主体运用政治权力对政治权力客体形成一定的强制形势,以此使权力客体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志作出行为选择。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详解版背诵笔记(第一章、第二章)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详解版背诵笔记 (第一章)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理性,因此,它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这一政治观既忽视了并非所有众人之事都有具有政治性,又忽视了政治除了管理性之外,还有统治性的一面,这些都影响了它对于政治含义把握的全面性。 4.政治是对于社会价值进行权威性分配的决策活动。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注意:填空与选择题,大家主要复习黄色小册子为主,这里整理的内容较少,不全。 《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指导》期末复习指导的综合练习题基本涵盖了考试的全部内容,大家一定要全面复习! 一、填空题 、中国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正确答案:儒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正确答案:国家政权 、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正确答案:政治权力 、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正确答案:理想主义 、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正确答案:马基雅维利 、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问题。 正确答案:价值中立 、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正确答案:伦理 . 对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正确答案:国家政治 .公共利益具有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正确答案:公共性 .经验事实表明,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正确答案:权力 、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正确答案:人民 、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 正确答案:分权原则 、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 正确答案:议行合一原则 、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 正确答案:政府权力 、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正确答案:一元主义 、制度是近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它强调政治权力的获得以及政治权力的运作必须遵从人们的政治正义观念。 正确答案:宪政 、政治秩序最关键的核心是或者说政治共识的存在。 正确答案:政治合法性 、古代社会治理的核心理念是。

政治学基础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简答题

一、名词解释 政治:上层建筑领域中各种权力主体维护自身利益的特定行为以及由此结成的特定关系。 政治学: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 利益:在一定的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共同利益:处于同一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中的人们的各自利益的相同部分。 政治权利:又称参政权或政治参加的权利、民主权利,是人们参与政治活动的一切权利和自由的总称。 政治权力:人们选择以力量对比和力量制约方式作为实现和维护自己利益要求的过程中,聚集形成的一种力量,它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拥有的对其他社会和政治力量及其他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力量。 政治统治:在阶级社会中,掌握了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在政治领域对被统治阶级进行的统治,以保障其在经济上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政治管理:国家权力按照某种特定的秩序和目标对政治生活进行自觉地、有计划地约束或制约的一定方式。 政治参与:普通的公民通过一定的方式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的决定与政府活动相关的公共政治生活的政治行为。 国家:国家是阶级社会中的,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 政党:政党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它是在阶级社会中,一定的阶级或阶层的政治上最积极的代表,为了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政治目的,特别是为了取得政权和保持政权,而在阶级斗争中形成的政治组织。 政治社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按照特定的利益集合在一起,有组织地参与、影响政府政策制定、变动和执行过程的社会团体。 政治社会化: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活动中逐步获取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立场的过程。 政治革命:在社会利益矛盾对抗的基础上,社会政治力量为变更政权和社会利益关系而反抗既有政治权力和政治统治的激烈活动。 政治改革:政治关系的调整和完善。 政治斗争:各阶级、阶层、政党、民族、国家和政治力量之间围绕着政治权力所进行的斗争。 政治制度:在特定社会中,统治阶级通过组织政权以实现其政治统治的原则和方式的总和。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笔记

王浦劬——《政治学基础》(第二版) 第一章政治与政治分析方法 第一节政治的含义 一、若干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分析 具有代表性的政治观主要有: 1.道德政治观分析 这种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是一种规范性道德,因此,它被称为道德政治观或者伦理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在中西方文明史上有长久的影响。中国儒家学说关于政治即“公正”的阐释,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就是最大的“善”的看法,都是其典型体现。 道德或者伦理政治观是从人们对于政治的期望和社会价值判断的角度对于政治进行的解释,因此,被认为是一种“应然”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揭示了社会政治社会生活中人们对于政治的的期望和价值要求,体现了特定历史时期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生活和活动的衡量标准。 但是,这一政治观有其弱点:它仅仅从“应然”的角度出发把握政治,因此,不能现实地反映社会政治生活;同时,它以抽象的伦理价值掩盖了社会利益冲突和权力过程,因而没有深刻揭示社会政治的本质。 2.权力政治观分析 认为政治是围绕着权力展开的活动,这些活动包括对于权力的追求、运用和维护,对于政治含义的这种理解,被称之为权力政治观。 在中国历史上,权力政治观典型代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在西方,16世纪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利在西方思想史率先把道德和政治权力分离出来,认为政治本质上就是获取并保持权力。现在西方诸多思想家,如马克斯。韦伯,哈罗得。拉斯韦尔等也从权力角度定义政治。 权力政治观主张从政治的现实状况和内容,其认识和把握政治的角度强调“实然”性,因此,又被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政治观。 这种政治观触及了政治的现实内容,尤其是指出了权力这一政治的重要内容。 但是,它忽视了社会政治生活中确实存在着特定的价值取向和道德,也没有指明权力背后的实际动因,没有看到“政治权力不过是用来实现经济利益的手段”。因此,对于政治本质的把握是不深刻和不全面的。 3.管理政治观分析 在中国,革命先驱孙中山就是管理政治观的代表人物。他曾从管理的角度来简明地界定政治,他说“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之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有管理众人之事的力量,便是政权”。 当代西方政治学家从管理公共事务来探讨政治涵义的,也不在少数,如美国政治学家G.庞顿和P.吉尔认为:“政治活动可以被认为是与对人的集体生活的管理联系在一起的。”英国政治学家也指出:“政治是‘参加一个社会的全面管理’的进程。” 认为政治是对众人之事的管理,把握了政治的两个特性,一是政治的公共性,二是政治的管

(完整版)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考试重点总结

1.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 论基础。(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二)马克思关于“现实的个人”的理论(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四)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需要理论(五)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活”的理论(六)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的理论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知识借鉴: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社会 学等。 3.思想是指制约人们行为的各种精神因素的总和。既包括理性认识,也包括感 性认识,还包括情感和意志等成分。 4.思想政治教育领域所说的思想:一是教育者所传播的思想。它通常是一个社 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包括一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主导价值观、思想道德规范等。二是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 5.思想的特征(1)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辩证统一(2)自然性与社会性的辩证统 一(3)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统一(4)差异性与共同性的辩证统一 6.思想的表现形式有工具性形式和内容性形式。 7.行为是在思想支配下所产生的言论、行动等外在表现。 8.行为的特征有起因性、自主性、目的性、可塑性。 9.思想与行为的关系:思想与行为的一般关系是:a思想支配行为。人的绝大 多数行为都是由思想所支配的,思想是行为的先导;b行为反映思想。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人的思想。因此往往通过分析行为而了解产生该行为的思想动机;c行为对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反作用。 思想与行为之间复杂关系:第一,思想正确,行为正确;第二,思想正确,行为不正确;(好心办坏事)第三,思想不正确,行为正确;(歪打正着、虚假行为)第四,思想不正确,导致行为错误。思想与行为之间的这些复杂关系,要求我们必须对人们行为的思想动机与思想指导下的行为效果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 10.思想向行为转化的条件(影响思想向行为转化的因素):(一)外部条件(外 因)如社会风气、社会舆论、先前行为的效果(二)内部条件(内因)思想观念的内化程度、非理性因素(需要、动机、情感等)

精选-《政治学原理》期末复习资料整理

1.政治的定义(理解)——第一章第一节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的经济基础上,围绕着特定的利益,借助于社会公共权力来规定和实现特定权利的一种社会关系。 2.政治学的学习意义(理解)——第一章第二节 1.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和制度环境。 2.政治学提供了行政管理的政治哲学基础。 3.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价值取向及其发生和发展的根源。 4.政治学指明了行政管理的基本依据及其发展规律。 3.利益的含义(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利益,就是基于一定生产基础上获得了社会内容和特性的需要。 4.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是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因为这一基本矛盾决定和影响着利益内含的其他矛盾的产生和发展;它使社会利益关系的形成和发展成为必要和可能,而人们在利益关系中形成的共同利益和利益矛盾,则是人类社会政治关系和政治生活的基础。此外,它还铸造了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的基本特性,所以,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的矛盾是利益内含的第一个也是最为基本的矛盾。 5.利益的内在矛盾(理解)——第二章第一节 1.利益实现要求的主体性与实现途径的社会性矛盾。 2.利益形式的主观性和利益内容的客观性的矛盾。 3.利益的目标性与手段性的矛盾。 4.利益的具体有限性与利益发展的无限性的矛盾。 6.利益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运用)——第二章第三节 1.利益是人们结成政治关系的出发点。 2.利益关系是政治权力和政治权利形成的基础和条件。 3.利益关系规定了社会政治活动的范围、内容和职能。 4.利益是社会政治组织及其制度的基础。 5.利益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源泉。 6.利益矛盾是政治发展的根本动力。 7.政治权力的含义、本质及特性(理解)——第三章第一节 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现和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利。 1.政治权力形成的基础在于利益。 2.政治权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在于利益关系。 3.政治权力形成的必要前提,是在力量对比关系中产生了制约其他力量的力量。 特性:1、制约性;2、能动性;3、动态拓展性;4、垄断性。 8.政治权力的作用(理解)——第三章第三节 1、政治权力在政治关系中的作用:(1)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借。(2)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2、政治权力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1)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而展开的;(2)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3)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4)社会政治权力的发展是社会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 3、政治权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1)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分配共同利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2)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3)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具有巨大影响力;(4)政治权力还能够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等社会生活其他方面。 政治权力的本质是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其形式是特定的社会公共权力。 9.政治权利的定义(理解)——第四章第一节 政治权利,就是社会成员在政治生活中实现利益分配的政治资格。 10.政治权利的特性(理解)——第四章第一节 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成员的政治活动具有规范性。 2.政治权利意味着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具有自主性。 3.政治权利是不断发展的。 4.政治权利是社会成员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11.政治权利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作用(运用)——第四章第二节 1.有利于维护和实现政治权力主体的利益。政治权利是由社会公共权力确定的,它体现着这种权力主体的意志和要求,对于政治权力主体的每个成员来说,政治权利又是他们作为个体参与政治生活,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资格。 2.有利于政治生活的正常进行。政治权利具有规范性的特征,它以法定的形式规定着社会政治成员政治活动准则,因而有利于保障政治生活按照政治权力主体的意愿有序地进行。在社会主义社会,它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按照人民的利益要求而正常进行。 3.有利于发挥政治权力主体成员的政治积极性。政治权利是其享有者的法定政治自由,为谋取自己的利益,政治权利的享有者必然要在权利的法定范围之内进行积极的政治活动,因此,政治权利的确定,会为政治权力主体成员进行政治活动提供有效的空间和积极条件。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权利是人民发挥政治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实现当家作主的政治地位的必要前提。 4.有利于社会政治的建设和发展。政治权利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意味着社会政治权利和政治义务的明确规定和有效实现,从而有助于推动社会政治向着规范化、法制化、责任化的方向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政治权利则使得广大人民有可能通过政治生活实现自己的利益要求,从而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向前发展。 12.政党的作用(理解)——第六章第一节 1.凝聚和集中阶级的利益和意志。 2.动员和发展政治力量。 3.领导和影响社会政治生活。 13.政治统治的特征(理解)——第八章第一节 1.阶级性。 2.强制性。 3.秩序性。 4.最高性。 14.政治参与的含义、特征及作用(运用)——第十章第一节、第四节

政治学基础笔记_王浦劬_第二版

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人们在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及其所表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社会成员通过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其权利并实现其利益的一种社会关系。 西方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的政治学说。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为西方政治学开了先河,其理论以古希腊的城邦国家为分析对象。这一时期的政治学也被称为古典时期的政治学。 2.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欧洲封建社会完全处于神权的统治与支配下,政治学成了神学的分支,神权政治学的代表人物是A.奥古斯汀和托马斯.阿奎那。他们的学说是蒙昧主义、禁锢主义的政治学说。 3.自由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时期的政治学。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代表着资产阶级思想革命的先声。马基雅维利和博丹最早创立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主权理论。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中期,功利主义、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和社会实证主义学说的出现,标志着资产阶级由革命转向保守,标志着西方政治学逐步转向庸俗。代表无产阶级利益和政治要求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成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社会学说的重要思想来源。 4.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政治学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研究院创立,标志着西方政治学进入现代时期。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特点 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 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奴隶社会的政治思想。夏、商、西周是中国的奴隶社会时期。在商代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是神权政治和王权专制的思想。到西周,则加入了明德慎罚的思想。这表明当时的政治思想主要围绕统治的合法性和统治手段展开的,它们反映了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矛盾。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思想。春秋国时期社会政治的大变动,为政治学说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这一时期出现了政治学说“百家争鸣”的局面,政治学说主要有儒家、法家、道家、墨家、阴阳家等学派。不仅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后世统治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把中国政治学说从论证政治统治的合法性为主要内容推进到以阐述如何进行统治为主要内容。 3.封建社会的政治学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儒家政治学说占据中国封建社会的思想统治地位,同时也大大禁锢了其他政治学说的发展。儒家政治学说在其长期发展中,逐渐达于精巧和成熟。 4.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政治学。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除了传统的儒家政治学说,先后传入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政治主张、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三大政治学说相激相争,斗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取得了胜利。 5. 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学。社会主义时期,政治学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历程。1979年后,政治学在中国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未来它必将获得更大的发展与进步。 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方法 1.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哲学原则。唯物辩论法,构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根本方法。 2.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基本途径。历史研究方法、经济研究方法、阶级分析方法和利益分析方法。 3.注重客观事实,强调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研究的重要方法。科学的调查研究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三个基本程序。 政治权力的本质 政治权力实际上是在特定的力量对比关系中,政治权力主体为了实际维护自身的利益而拥有的对政治权力客体的制约能力。政治权力本质上是特定的力量制约关系,形式上是特定的公共权力。 政治权力作用方式。 政治权力作用的方式有指令方式、压力方式、规约方式、说服方式、奖酬方式、处罚方式、暴力方式等。政治权力的作用从政治关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是实现其主体成员利益要求的特定方式和凭籍;其次政治权力是人们获得和实现政治权利的必要条件和力量后盾。 从社会政治生活来看,政治权力是社会政治生活的核心。首先,人们的政治行为和政治活动都是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展开的;其次,社会政治体系是以政治权力为核心力量的;再次,社会政治文化以政治权力为中心内容和价值取向。 从社会生活来看,首先,政治权力以合法强制方式,实现并且分配共同利益,规定着社会成员的利益边界和实现规则,从而与每个社会成员有着切身联系,并接在利益意义和层次上深刻影响着社会成员的行为和生活。其次,政治权力对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巨大反作用,它能够极大的推动、阻碍乃至破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政治权利的定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体现的利益关系基础上,有社会公共权力确认和保障的社会成员和特定社会力量主

政治学原理复习资料

1.政治的核心问题:权力合法性基础与权利的制约结构。 2.政治学发展的主要阶段:制度研究,对分正式制度的经验描述,行为主义革命,后行为主义。 3.政治学的研究范式:新制度主义,精英理论,多元主义,政治系统理论和公共选择理论。 4.民主国家形成的历史演变过程。(1)城邦国家,(城邦是最早的国家形式。)(2)封建国家及城市的兴起,(3)绝对君主制国家,(4)现代民族国家。 5.国家政体形式:(1)君主制【在专制君主国家,最高权力完全属于君主】(2)共和制 6.国家结构形式:单一制,联邦制,帮联制,不同国家结构的趋中和融合。 7.公民社会理论的经历的发展阶段。古典公民社会理论,进代公民社会理论,现代公民社会理论,当代公民社会理论。 8.中国属于哪种社会关系模式?——发展型国家 9.最小国家是古典自由主义者主张的国家模式。 10.代议民主制度的基本类型:议会制【英国是最早从等级会议制度中确立了近代的议会制度,被称为“议会之母”】,总统制,半总统制。 11.当代各国议会的结构,从其内部行使立法权的实体数量上可分为:一院制,两院制【两院制议会源于英国的一个“历史的偶然”】。 12.议会党团:议会中同一政党的议员或政治倾向相近的政党的议员通常组成一个团体,统称为议会党团,作为党在议会内的基本组织。 13.行政监督权:质询,不信任投票【如何行使倒阁权:明示和暗示】,调查, 14.现代国家行政体制的类型。(1)总统制的行政体制,总统一人同时兼任国家元首与政府首脑,是一种单头制或一元行政体制。特征:1)行政权完全独立于立法权之外;2)实行行政首长个人负责制。(2)议会制的行政体制,国家元首与行政首脑分立,是一种双头制或二元行政体制。特征:1)元首“虚位”;2)议会主权;3)责任内阁。(3)半总统制的行政体制,特点:1)总统由议会制政体中的“虚位”元首变成了一个大权在握、凌驾于其他国家权力机构之上的“仲裁者”。2)与议会制政体相比较,议会的权力被大大削弱。3)政府不从议会中产生,但须向议会负责。 15.议会共和制的政治活动中心:议会 16.行政领导机关: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府与内阁。 17.官僚制的特征。(1)以法律或行政法规明确规定的权力范围;(2)牢固而有秩序的上下级制度;(3)非人格性;(4)延续性;(5)专业化。 18.居中而断:即由中立的第三方对发生纠纷的双方进行公正的裁决。基本政治作用帮助社会控制冲突。 19.司法权的特点:1)普遍性。审判权的管辖范围应及于国家领土内的一切人和处于世界任何地方的本国公民。2)独立性。以法官为主体的“审判独立”原则。3)被动性。司法活动的惯常机制是“不告不理”。4)多方参与。刑事诉讼中需要控辩双方,民事诉讼中需要原被告双方。 20.当代世界存在的两大法系:大陆法系【大陆法系的历史渊源——罗马法】和英美法系。 21.法院的种类:普通法院,行政法院,专门法院,宪法法院和特别中央司法机构。 22.代表国家追究刑事责任、刑事公诉权的机构就是检察机关。【检察院:是一些国家和地区中设立的司法机构。指审查批准逮捕、审查决定起诉、出席法庭支持公诉的国家机关。在我国,人民检察院有时亦简称检察院。】 23.陪审制度是一种非常古老的审判方式,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雅典。 24.违宪审查制度的类型:普通法院进行的违宪审查制度和由专门机关进行的违宪审查制度。 25.最初的武装力量在什么社会?——原始社会氏族时期 26.意识形态的功能:(导向功能,辩护功能,凝聚功能,动员功能,约束功能。)认识框架,政治认同和整合,提供合法性,政治动员,经济功能。 27.主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1)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自由和有限政府、理性和进步、多样性和政教分离。2)保守主义:有机社会论、悲观主义、等级与权威、宗教情怀。3)民族主义:民族、民族认同、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