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斤顶装配图

千斤顶装配图
千斤顶装配图

装配图

一、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应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实例

例9—1:根据千斤顶的轴测图和零件图(图9—1(a),(b))绘制其装配图。

图9-1(a)千斤顶的轴测图

图9-1(b)千斤顶的零件图

解:

(1)分析

首先要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传动来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之上,将绞杠穿入螺旋杆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螺旋杆在螺套中靠螺纹做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螺套镶在底座里,用螺钉定位,磨损后便于更换。顶垫套在螺旋杆顶部,其球面形成传递承重之配合面,由螺钉锁定,使顶垫相对螺旋杆旋转而不脱落。

由工作原理可知,千斤顶的装配主干线是螺旋杆,为了清楚的表达千斤顶的内外部装配结构,应选如图9—1(c)所示全剖视的工作位置为主视图。在主视图上,千斤顶的7个零件所处的位置及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形状均已表达清楚,只有螺旋杆上与绞杠配合的孔没有表达充分,故采用拆去绞杠零件,沿螺旋杆上部孔的轴线剖开的A—A断面图表达清楚。在千斤顶装配图上,应标注螺套与底座的配合尺寸?60H8/j7和外形尺寸?150、300、230.5~278.5。

(2)画图

选定绘图比例和图幅后布置视图,先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要轴线、中心线及基准线。然后开始画底图,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沿装配轴线按装配关系依次画出底座→螺套→螺旋杆→绞杠→顶垫等零件。底图完成后,检查加深图线,还要进行尺寸标注,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等,完成全图,如图9—1(c)所示。

图9-1(c)千斤顶的装配图

机械制图零件图、装配图题库

-------------------------------------密-----------------------封-----------------------线--------------------------------- 班级___________ 考场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徐工技校2011至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 《机械制图》期终考试试题库(零件图、装配图) 一、填空题(每空1分) 第九章 零件图 1. 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该能够反映零件的 。(难度:A ) 2. 和 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难度:A ) 3. 尺寸公差带是由 和 两个要素组成。 确定公差带位置, 确定公差带大小。(难度:A ) 4. 配合有 和 两种基准制。配合分成间隙配合 、 和 三类。(难度:A ) 5. 允许尺寸变动的两个 称为极限尺寸。(难度:A ) 6. 极限与配合在零件图上的标注,其中一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二种形式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注出偏差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第三种是在孔或轴的基本尺寸后面,既注出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又同时注出上、下偏差数值,这种形式用于 的零件图上。(难度:B ) 7. 形位公差的框格用 线绘制,分成 格或多格 。(难度:A ) 8. 按作用不同,可将基准分为 基准和 基准。(难度:A ) 9. 基孔制的孔(基准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基轴制的轴(基准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 符号表示,其基本偏差值为 。(难度:A ) 10. 基本偏差是决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 。(难度:A ) 11. 外螺纹的规定画法是:大径用 表示;小径用 表示;终止线用 表示。(难度:A ) 12. 当被连接零件之一较厚,不允许被钻成通孔时,可采用 连接。(难度:A ) 13. 剖切平面通过轴和键的轴线或对称面,轴和键均按 形式画出,键的顶面和轮毂键槽的底面有间隙,应画 条线。(难度:A ) 14. Tr40×14(P7)LH-8e-L 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难度:B ) 15. 模数大,齿距 ,齿厚、齿高也随之 ,因而齿轮的承载能力 。(难度:B ) 16. 螺纹的旋向有 和 两种,工程上常用 螺纹。(难度:B ) 17. 单个圆柱齿轮的剖视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齿轮的轴线时,轮齿一律按 绘制,齿根线画成 线。(难度:B ) 18. 普通平键有 、 和 三种结构类型。(难度:B ) 19. 左旋螺纹要注写 。(难度:A ) 20. 普通平键的标记:键 GB/T1096 18×11×100表示b= mm ,h= mm ,L= mm 的A 型普通平键(A 省略不注)。(难度:B ) 第十章 装配图 1. 在装配图中,当剖切平面通过某些标准产品的组合件,或该组合件已由其他图形表达清楚时,可只画出 。(难度:A ) 2. 装配图中的明细栏画在装配图右下角标题栏的 方,栏内分格线为 线,左边外框线为 线。(难度:A ) 3. 两个零件的接触表面,只用 条共有的轮廓线表示;非接触面画 条轮廓线。(难度:A ) 4. 装配图中的 ,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装配关系和结构特点。(难度:A ) 5. 在装配图中 尺寸表示机器、部件规格或性能的尺寸。(难度:A ) 6. 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与间隔必须 。(难度:A ) 7. 装配图中的指引线应自所指引部分的可见轮廓内引出,并在指引线末端画一 。若所指部分不便于画圆点时,可在指引线末端画 ,并指向该部分的轮廓线。(难度:A ) 8. 一张完整的装配图包括以下几项基本内容: 、 、 和标题栏、零件序号、明细栏。(难度:A ) 9. 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自下而上,如标题栏上方位置不够时,可将明细栏顺序画在标题栏的

装配及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装配及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傅赛春 教学目标:1、严格遵守《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的技术标准规定 2、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图、绘图能力 3、养成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 教学重点:1、识读千斤顶中所有零件图;2、绘制千斤顶装配图 教学难点:装配图的合理配置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机械制图方面有过杰出成就。早在宋代李诫的《营造法式》三十六卷中,附图就占了六卷,画法有正投影、轴测投影和透视,其工程制图技术就已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如今《机械制图》已成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实践性强,其主要内容必须通过画图,识图才能掌握领会。 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机械制图》教学往往照本宣科,只强调教科书中的基本知识。如:补画三视图、剖视图、常用的标准件图等常规画图训练,对于工程实际中出现的零件测绘却几乎从来不开展。 为了检查学生《机械制图》基本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一个“教学项目”。将学生分组,给每一组学生一个千斤顶和组成该千斤顶的所有零件图。要求学生不仅能读懂千斤顶的所有零件图,而且还要能拆装千斤顶,最后根据装配好的千斤顶,结合零件图上的尺寸,画出千斤顶的装配图。 通过这样的真实零件训练,不仅考查学生的识图、绘图的基本制图技能,也增强了机械专业学生装配动手能力。这样的“项目教学”将书本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枯燥的制图教学变得形象生动。 二、教学过程 (一)千斤顶工作原理 千斤顶是用来支撑和起动重物的机构,这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机械式千斤顶。将绞杠插入螺杆的φ20孔中,以旋转螺杆。螺杆具有锯齿形螺纹B50×8;螺母套以过渡配合压装于底座中,并用两个圆柱端紧定螺钉M10×20止转、固定,这样就能达到螺杆旋转而使起生物升降。顶块以SR40内圆球面和螺杆顶部接触,并能微量摆动以适应不同情况的接触面。挡圈用一个M8×20的沉头螺钉固定在螺杆下端,以防止其旋出螺母。 (二)分析指导 1、仔细读懂各零件图 ①底座 底座是一铸件,材料是HT200牌号的铸铁。其基本形体是同轴回转体。在标注各段直径后,只需一个全剖主视图。 螺孔2--M10--7H与圆柱φ100、φ65相贯线采用简化画法,以外形线表示。

液压千斤顶设计说明

液压千斤顶设计 目录 1. 引言 (3) 1.1 选题的依据及课题的意义 (3) 1.2 国内外的研究概况 (3) 1.3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发展概况 (4) 1.4 PID控制算法的发展概况 (5) 1.5 设计要求及工作内容 (6) 1.6 目标、主要特色及工作进度 (6) 2.机械结构与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6) 2.1系统结构分析 (7) 2.2 千斤顶零部件分析 (8) 2.3 油缸与螺纹的校验 (10) 2.3.1油缸的壁厚校验 (11) 2.3.2 锁母螺纹牙剪切强度校验 (11) 2.3.3锁母螺纹牙的弯曲强度校验 (12) 2.4 液压系统分析 (12) 2.5 液压泵与电动机的选择 (13) 2.6 超高压泵站简介 (14) 3 . 单片机控制系统设计 (14) 3.1 单片机的选用及功能介绍 (15) 3.2 片外存储器功能简介 (16) 3.3 显示部分设计 (18)

3.4 键盘部分设计 (21) 3.5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系统 (23) 3.5.1 交流异步电动机变频调速原理 (23) 3.5.2主电路和逆变电路工作原理 (24) 3.5.3 变频与变压 (27) 3.6 位移检测部分的设计 (32) 3.6.1 位移检测传感器的选用 (32) 3.6.2 光栅位移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33) 3.7 位移传感器部分的设计 (37) 3.7.1 A/D转换器的选择 (37) 3.7.2 压力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设计 (40) 4.系统的PID控制算法 (41) 4.1 PID控制原理 (41) 4.2 数字PID控制算法 (43) 4.2.1 位置式PID控制算法 (43) 4.2.2 增量式PID控制算法 (44) 4.3 智能自适应PID控制器 (45) 5. 系统模拟仿真 (49) 5.1 SIMULINK概述 (50) 5.2 SIMULINK的窗口和菜单 (50) 5.3 用SIMUINK创建模型 (52) 5.4 用SIMULINK进行系统仿真与分析 (52) 5.4.1 建立控制系统模型 (53) 5.4.2 系统模块参数设置与仿真参数设置 (54) 5.4.3 系统仿真与分析 (55) 6.结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7.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参考文献 (58)

螺旋千斤顶设计参考要点

螺旋千斤顶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陈嵩专业年级10级车辆工程设计题目:设计螺旋千斤顶 设计条件: 1、最大起重量F = 40 kN; 2、最大升距H =190 mm。 设计工作量: 1、绘制出总装配图一张,标注有关尺寸,填写标题栏及零件明细表;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签名:2012年月

螺旋千斤顶 设计计算说明书 院系工程技术学院 专业年级2010级车辆工程 设计者陈嵩 指导教师李华英 成绩 2012年12月13日

目录 1.螺杆的设计与计算 (2) 1.1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2) 1.2选取螺杆材料 (2) 1.3确定螺杆直径 (2) 1.4自锁验算 (3) 1.5结构 (3) 1.6螺杆强度校核 (5) 1.7螺杆的稳定性计算 (6) 2. 螺母设计与计算 (7) 2.1选取螺母材料 (7) 2.2确定螺母高度 H 及螺纹工作圈数u (7) 2.3校核螺纹牙强度 (8) 2.4结构要求 (9) 3. 托杯的设计与计算 (9) 4. 手柄设计与计算 (11) 4.1手柄材料 (11) 4.2手柄长度 Lp (11) 4.3手柄直径 dp (12) 4.4结构 (12) 5. 底座设计 (13)

设计与说明 结果 1 螺杆的设计与计算 1.1 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螺纹有矩形、梯形与锯齿形,常用的是梯形螺纹。 螺纹选用梯形螺纹。梯形螺纹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形角α=30o,梯形螺纹的内外螺纹以锥面贴紧不易松动;它的基本牙形按GB/T5796.1—2005的规定。 1.2 选取螺杆材料 螺杆材料常用Q235、Q275、40、45、55等。 选择45钢。 1.3 确定螺杆直径 根据教材式(5-42)得 ] [2p h FP d φπ≥ 对于梯形螺纹,h=0.5P ,则 ] [8 .02p F d φ≥ 对于整体螺母,由于磨损后不能调整间隙,为使受力分布比较均匀,螺纹工作圈数不宜过多,故取5.2~2.1=φ,此处取2.1=φ。 因为千斤顶的螺杆和螺母的相对滑动速度为低速,查表5-12,取[p]=18MPa 。 故 mm mm d 43.3418 2.110408.03 2=??≥ 由课程设计手册,查标准GB/T 5796.2-2005与GB/T 5796.3-2005,得 公称直径d=40mm 螺距P=7mm 内螺纹大径D=41mm 螺纹:梯形螺纹 螺杆材料:45钢 d=40mm P=7mm D=41mm

螺旋千斤顶大作业

螺旋千斤顶大作业

螺旋千斤顶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颜克庭专业年级2011级车辆工程 设计题目:设计螺旋千斤顶 设计条件: 1、最大起重量F Q = 50 kN; 2、最大升距h =210 mm。 设计工作量: 1、绘制出总装配图一张,标注有关尺寸,填写标题栏及零件明细表;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螺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 设计内容计算及说明结果 1.螺杆的设计与计算螺旋千斤顶主要零件:螺杆、螺 母、托杯、手柄和底座。 设计的原始数据:最大起重量 F=50KN、最大升起高度 H=210mm。 螺旋千斤顶的设计步骤如下: 1.螺杆的设计与计算: (1)螺纹的牙型 选用矩形螺纹,采用内径对 中,配合选H8/h8,在计算强度时 不考虑螺纹的径向间隙。 (2)螺杆的材料 选用45钢 (3)螺杆的直径 螺杆工作时,同时受压力和 原始数 据 F=50KN H=210m m 配合选 H8/h8 螺杆材 料选45 钢

转矩的作用,因此它的计算可近似按紧螺栓连接的计算公式求出螺纹内径,即 ] [3.141σπF d ?≥ 其中:螺杆许用应力 S S σ σ=][ 查阅资料得:45号钢屈服极 限 480S MPa σ= 取安全系数 4S = 于是, 480[]1204 S MPa S σσ=== 螺纹内径满足:120 10502.531???≥ πd =26.27 mm 螺 距 57.64 27.2641=== d P mm 参考梯形螺纹标准,取 P=6mm h =3mm

P=6mm 进而确定螺纹的工作高度 32 == P h mm 螺纹 大径 84 .321=+=P d d mm 圆整 后,取 d=36mm 因 此 , 30 1=-=P d d mm (4) 自锁验算: 当量摩擦角 2 cos arctan 'α μ ρ= 由于螺杆和螺母的材料分别取45钢和锡青铜,因此取 0.10(0.08~0.10)μ= 又因为矩形螺纹牙顶角 0α=o 所以, 0.10 'arctan 5.7110cos 2 ρ==o d=36mm 30 1=d mm 33 2=d mm

我的毕业设计书(液压千斤顶含原理图,结构图,装配图,零件图,弯矩图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液压千斤顶的探究与设计姓名王坤学号0905023037 专业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年级2009级院系机电工程学院指导老师贾焕丽毕业设计要求及主要数据1给定一定的参数及参考结构图要求学生完成该项目的参数计算、结构设计并针对具体的失效形式进行相应的强度计算目的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机械的设计能力熟习设计过程、设计步骤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主要失效形式并进行相关的强度计算。2具体要求要求结构合理参数计算正确相关理论选用合理最好具有新颖性、独创性尺寸标注正确、完整。1、液压千斤顶设计主要技术指标起重重量20000N 最大升程800mm 操作方式手柄控制设计主要内容设计计算书标准件以外的所有图纸目录引言第一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图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2液压千斤顶的特点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和计算说明书1 内管设计2 外管设计3 活塞杆设计4 导向套的设计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第四章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引言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的传递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冶金、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如今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液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设计质量要不断提高以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喜欢的、市场需要的千斤顶将不仅要求重量轻携带方便外形美观使用可靠还会对千斤顶的进一步自动化甚至智能化都有所要求。如何充分利用经济、情报、技术、生产等各类原理知识使千斤顶的设计工作真正优化如何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设计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和集体智慧提高产品的使用价值及企业、社会的经济效益如何在知识经济的时代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对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等等都将是我们面临着又必须解决的重要的问题。千斤顶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部门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绘制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

液压千斤顶设计论文

目录 1、引言 (1) 1.1 液压千斤顶的分类 (1) 2、液压千斤顶发展现状及常见故障排除 (1) 2.1 国外发展情况 (1) 2.2 国内发展情况 (2) 2.3 液压千斤顶的特点 (2) 2.4 液压千斤顶优缺点 (2) 2.5 液压千斤顶常见故障排除 (3) 3、液压千斤顶的组成结构及工作原理 (3) 3.1 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 3.2 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图 (4) 3.3 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 (4) 4、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5) 4.1 内管设计 (5) 4.2 外管设计 (6) 4.3 活塞杆设计 (6) 4.4 导向套的设计 (7) 4.5 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9) 5、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10) 6、结论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1、引言 液压千斤顶是典型的利用液压传动的设备,液压千斤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性能可靠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流动性起重作业, 是维修、汽车、拖拉机等理想工具。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千斤顶是用刚性顶举件作为工作装置,通过顶部托座或底部托爪在小行程内顶升重物的轻小起重设备。本次对液压千斤顶进行设计可以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设计使我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 1.1 液压千斤顶的分类 液压千斤顶分为通用和专用两类。 通用液压千斤顶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它由油室、油泵、储油腔、活塞、摇把、油阀等主要部分组成。 工作时,只要往复扳动摇把,使手动油泵不断向油缸内压油,由于油缸内油压的不断增高,就迫使活塞及活塞上面的重物一起向上运动。打开回油阀,油缸内的高压油便流回储油腔,于是重物与活塞也就一起下落。 专用液压千斤顶使专用的张拉机具,在制作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时,对预应力钢筋施加张力。专用液压千斤顶多为双作用式。常用的有穿心式和锥锚式两种。 2、液压千斤顶发展现状及常见故障排除 2.1 国外发展情况 早在20世纪40年代,卧式千斤顶就已经开始在国外的汽车维修部门使用,但由于当时设计和使用上的原因,其尺寸较大,承载量较低。后来随着社会需求量的增大以及千斤顶本身技术的发展,在90年代初国外绝大部分用户已以卧式千斤顶替代了立式千斤顶。在90年后期国外研制出了充气千斤顶和便携式液压千斤顶等新型千斤顶。充气千斤顶是由保加利亚一汽车运输研究所发明的,它用有弹性而又非常坚固的橡胶制成。使用时,用软管将千斤顶连在汽车的排气管上,经过15~20秒,汽车将千斤顶鼓起,成为圆柱体。这种千斤顶可以把115t重的汽车顶起70cm。Power-Riser Ⅱ型便携式液压千斤顶则可用于所有类型的铁道车辆,包括装运三层汽车的货车、联运车以及高车顶

液压千斤顶_设计

毕业设计 系部: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图 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 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2)液压千斤顶的特点 第四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1)内管设计 2)外管设计 3)活塞杆设计 4)导向套的设计 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第五章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一章引言 机电一体化又称机械电子学,英语称为Mechatronics,它是由英文机械学Mechanics的前半部分与电子学Electronics的后半部分组合而成。机电一体化最早出现在1971年日本杂志《机械设计》的副刊上,随着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的概念被我们广泛接受和普遍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现在的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和微电子技术紧密集合的一门技术,他的发展使冷冰冰的机器有了人性化,智能化。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将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接口技术、信号变换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地结合,并综合应用到实际中去的综合技术。是现代化的自动生产设备几乎可以说都是机电一体化的设备。 液压技术发展趋势液压技术是实现现代化传动与控制的关键技术之一,世界各国对液压工业的发展都给予很大重视。 液压传动是以液体作为工作介质,利用液体的压力能进行能量的传递和控制的一门技术。液压传动具有许多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冶金、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如今,随着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机、电、液技术的紧密结合,使液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又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随车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

毕业设计--液压千斤顶(1)(1)

毕业设计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姓名:李斌 学号: 7029141082001 指导教师:张巍巍

目录 引言¨¨¨¨¨¨¨¨¨¨¨¨¨¨¨¨¨¨¨¨¨¨¨¨¨¨¨¨¨¨¨¨¨¨¨¨¨¨¨¨¨¨¨¨¨¨¨1 第一章、液压千斤顶的总体设计方案¨¨¨¨¨¨¨¨¨¨¨¨¨¨¨¨¨¨¨3 1)液压千斤顶设计方案示意 图¨¨¨¨¨¨¨¨¨¨¨¨¨¨¨¨¨¨¨¨¨¨¨ ¨3 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3 3)液压千斤顶的优缺点¨¨¨¨¨¨¨¨¨¨¨¨¨¨¨¨¨¨¨¨¨¨¨ ¨¨¨¨¨¨¨4 第二章、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5 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5 2)液压千斤顶的特

点¨¨¨¨¨¨¨¨¨¨¨¨¨¨¨¨¨¨¨¨¨¨¨ ¨¨¨¨¨¨¨¨¨6 第三章、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7 1)内管设 计¨¨¨¨¨¨¨¨¨¨¨¨¨¨¨¨¨¨¨¨¨¨¨ ¨¨¨¨¨¨¨¨¨¨¨¨¨¨¨¨¨7 2)外管设计¨¨¨¨¨¨¨¨¨¨¨¨¨¨¨¨¨¨¨¨¨¨¨ ¨¨¨¨¨¨¨¨¨¨¨¨¨¨¨¨¨8 3)活塞杆设计¨¨¨¨¨¨¨¨¨¨¨¨¨¨¨¨¨¨¨¨¨¨¨ ¨¨¨¨¨¨¨¨¨¨¨¨¨¨¨9 4)导向套的设计¨¨¨¨¨¨¨¨¨¨¨¨¨¨¨¨¨¨¨¨¨¨¨ ¨¨¨¨¨¨¨¨¨¨¨¨¨9 5)液压千斤顶活塞部位的密封¨¨¨¨¨¨¨¨¨¨¨¨¨¨¨¨¨¨¨¨¨¨¨ 11 6)液压千斤顶装配图¨¨¨¨¨¨¨¨¨¨¨¨¨¨¨¨¨¨¨¨¨¨¨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优秀设计

摘要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按要求对参数进行选择,按参数进行设计、教核,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手柄,顶杆,液压缸设计中,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该液压千斤顶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抗拉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手柄的灵活设计及低强度运行,更增加了千斤顶使用的普便性。 关键词:工作原理;几何尺寸;手柄设计;强度

目录 1液压技术 (1)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2) 2液压千斤顶原理分析 (3) 2.1液压千斤顶原理图 (3)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4) 3液压缸的设计 (5) 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5) 3.2液压缸的设计 (5) 3.3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6) 3.4 液压缸的功率 (7) 4液压阀 (8) 4.1方向控制阀 (8) 4.2普通单向阀 (8) 4.3截止阀 (8) 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10) 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10) 5.2求得支座反力 (10) 5.3梁的剪应力及弯矩 (10) 5.4确定危险截面 (12) 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13) 6液压油的选用 (15) 结论 (16)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8)

1液压技术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自18世纪末英国制成世界上第一台水压机算起,液压传动技术已有二三百年的历史。直到20世纪30年代它才较普遍地用于起重机、机床及工程机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需要,出现了由响应迅速、精度高的液压控制机构所装备的各种军事武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液压技术迅速转向民用工业,液压技术不断应用于各种自动机及自动生产线。 本世纪60年代以后,液压技术随着原子能、空间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因此,液压传动真正的发展也只是近三四十年的事。当前液压技术正向迅速、高压、大功率、高效、低噪声、经久耐用、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新型液压元件和液压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测试(CAT)、计算机直接控制(CDC)、机电一体化技术、可靠性技术等方面也是当前液压传动及控制技术发展和研究的方向。我国的液压技术最初应用于机床和锻压设备上,后来又用于拖拉机和工程机械。现在,我国的液压元件随着从国外引进一些液压元件、生产技术以及进行自行设计,现已形成了系列,并在各种机械设备上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液压传动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是由于它具有以下的主要优点: (1)由于液压传动是油管连接,所以借助油管的连接可以方便灵活地布置传动机构,这是比机械传动优越的地方。例如,在井下抽取石油的泵可采用液压传动来驱动,以克服长驱动轴效率低的缺点。由于液压缸的推力很大,又加之极易布置,在挖掘机等重型工程机械上,已基本取代了老式的机械传动,不仅操作方便,而且外形美观大方。 (2)液压传动装置的重量轻、结构紧凑、惯性小。例如,相同功率液压马达的体积为电动机的12%~13%。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单位功率的重量指标,目前是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十分之一,液压泵和液压马达可小至0.0025 N/W(牛/瓦),发电机和电动机则约为0.03 N/W。 (3)可在大范围内实现无级调速。借助阀或变量泵、变量马达,可以实现无级调速,调速范围可达1∶2000,并可在液压装置运行的过程中进行调速。 (4)传递运动均匀平稳,负载变化时速度较稳定。正因为此特点,金属切削机床中的磨床传动现在几乎都采用液压传动。 (5)液压装置易于实现过载保护——借助于设置溢流阀等,同时液压件能自行

液压千斤顶的系统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系别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日期

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液压千斤顶系统设计 设计要求: 1、分析研究液压千斤顶结构原理图; 2、设计一个液压千斤顶,绘制工作结构原理图; 3、写出毕业设计论文:论述方案、参数选择、计算过程等; 4、设计要求参数表: 设计进度要求: 第一周:确定题目; 第二周:资料调研,设计概况; 第三周:按要求参数选择、计算过程; 第四周:材料的整理和录入; 第五周:完成设计的摘要和前言; 第六周:完成全部设计; 第七周:交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审核,修改设计(论文); 第八周:答辩。 指导教师(签名):

摘要 本文从液压千斤顶结构与工作原理的分析,按要求对参数进行选择,按参数进行设计、教核,四个方面,层层推进,步步为营,逐步阐述液压千斤顶设计的全过程。尤其在手柄,顶杆,液压缸,焊接夹具设计中,运用已掌握的液压结构原理知识、机械设计与制造理论及计算公式、机械加工工艺,确定了整个液压系统各个零件的几何尺寸,确保了液压千斤顶的质量和强度。 该液压千斤顶额定起重量为5 T,极限为6 T,当超过5.5 T时自动泄荷,保证千斤顶不会因为超负荷而损坏。该液压千斤顶系统简单,实用性强,成本低,使用维护方便,抗拉性能强,运行稳定可靠。手柄的灵活设计及低强度运行,更增加了千斤顶使用的普便性。 关键词:工作原理,液压传动,几何尺寸,手柄设计,加工工艺,强度

目录 摘要 .................................................................... I 1液压技术. (1) 1.1液压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1) 1.2千斤顶的分类及用途 (2) 2液压千斤顶工作原理分析 (4) 2.1液压千斤顶的作用 (5) 2.2液压千斤顶主要构件分析 (5) 3液压缸的设计 (6) 3.1 液压缸的主要形式及选材 (6) 3.2(液压缸主要参数的计算)液压缸的压力 (6) 3.3液压缸的输出力与输出力 (7) 3.4 液压缸的输出速度 (7) 3.5 液压缸的功率 (8) 3.6小液压缸的主要参数计算 (8) 4液压控制阀 (9) 4.1 方向控制阀 (9) 4.2普通单向阀 (9) 4.3背压阀 (9) 5拉压杆和弯曲杆的设计 (10) 5.1 弯曲杆(手柄)的设计 (10) 5.2求得支座反力 (10) 5.3梁的剪应力FS及弯矩M (10) 5.4确定危险截面 (11) 5.5活塞杆(拉压杆)的设计 (13) 6液压油的选用 (14) 7工艺规程设计 (15) 7.1热处理 (15) 7.2制订工艺路线 (15) 8焊接夹具设计 (17) 8.1设计理由 (17) 8.2焊接夹具的设计原理 (17) 8.3 确定夹具结构方案 (17)

工程制图复习题及答案 千斤顶装配图

工程制图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根据投射线的类型,投影法可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 2.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是否垂直,平行投影法又可分为正投影法和斜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是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图示方法。 4..点的三面投影规律是:①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②点的正面投影与点的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③点的水平投影 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轴的距离。 5. .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和_ 投 影面垂直线。 6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可分为平行、相交、交叉和垂直四种。 7. 空间两直线互相平行,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平行。 8. 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它们的同面投影也一定相交,而且各同面投影的交点就是两 直线空间交点的同面投影。 9.互相垂直的两直线中有一条平行某一投影面时,它们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也反映直角。 10.在三投影面体系中平面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一般位置平面、投影面垂直面和投 影面平行面。 11.在平面内取点和取线的关系是:欲在平面内取点,须先在平面内取线,而欲在 平面内取线,又须先在平面内取点。 12.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___。 13.直线与平面相交求交点的方法有积聚性法和辅助线法。 14.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有_平行__、相交_和_垂直。 15.平面与平面相交求交线的方法有积聚性法线面交点法和辅助平面法。 16在换面法中,新投影面的设立要符合下面两个基本条件 ①新的投影面必须与空间几何元素处于有利于解题的位置。 ②__新的投影面必须垂直于原有的一个投影面 __ 。 17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的垂直线要经过_二__ 次变换,先将一般位置直线变换为投影面平行线__,再将投影面平行线_ 变换为投影面垂直线。

千斤顶装配图

装配图 一、学习要点 本章重点应掌握:装配图的各种表达方法及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解题实例 例9—1:根据千斤顶的轴测图和零件图(图9—1(a),(b))绘制其装配图。 图9-1(a)千斤顶的轴测图

图9-1(b)千斤顶的零件图 解: (1)分析 首先要了解千斤顶的工作原理:千斤顶是利用螺旋传动来顶举重物的一种起重或顶压工具,常用于汽车修理及机械安装中。工作时,重物压于顶垫之上,将绞杠穿入螺旋杆上部的孔中,旋动绞杠,螺旋杆在螺套中靠螺纹做上、下移动,从而顶起或放下重物。螺套镶在底座里,用螺钉定位,磨损后便于更换。顶垫套在螺旋杆顶部,其球面形成传递承重之配合面,由螺钉锁定,使顶垫相对螺旋杆旋转而不脱落。 由工作原理可知,千斤顶的装配主干线是螺旋杆,为了清楚的表达千斤顶的内外部装配结构,应选如图9—1(c)所示全剖视的工作位置为主视图。在主视图上,千斤顶的7个零件所处的位置及装配关系、各零件的主要形状均已表达清楚,只有螺旋杆上与绞杠配合的孔没有表达充分,故采用拆去绞杠零件,沿螺旋杆上部孔的轴线剖开的A—A断面图表达清楚。在千斤顶装配图上,应标注螺套与底座的配合尺寸?60H8/j7和外形尺寸?150、300、230.5~278.5。 (2)画图

选定绘图比例和图幅后布置视图,先确定各视图的位置,画出主要轴线、中心线及基准线。然后开始画底图,按照“先主后次”的原则,沿装配轴线按装配关系依次画出底座→螺套→螺旋杆→绞杠→顶垫等零件。底图完成后,检查加深图线,还要进行尺寸标注,编注零件序号,填写明细栏、标题栏等,完成全图,如图9—1(c)所示。 图9-1(c)千斤顶的装配图

液压千斤顶设计说明书

液压千斤顶研究设计报告 一、液压千斤顶功能分析。 千斤顶是一种起重高度小(小于1m)的最简单的起重设备。它有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机械式千斤顶又有齿条式与螺旋式两种,由于起重量小,操作费力,一般只用于机械维修工作,在修桥过程中不适用。液压式千斤顶又称油压千斤顶,是一种采用柱塞或液压缸作为刚性顶举件的千斤顶,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其缺点是起重高度有限,起升速度慢。 液压千斤顶充分运用了帕斯卡原理,实现了力的传递和放大,使得用微小的力就可以顶起重量很大的物体。在液压千斤顶中,除了其自身所具有的元件外,还需要一种很重要的介质,即工作介质,又叫液压油。液压油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千斤顶能否正常地工作。因此,就需要液压油具有良好的性能。在液压千斤顶中,液压油所应该具备的功能有以下几点: 1.传动,即把千斤顶中活塞赋予的能量传递给执行元件。 2.润滑,对活塞、单向阀、回油阀杆和执行元件等运动元件进行润滑。 3.冷却,吸收并带出千斤顶液压装置所产生的热量。 4.防锈,防止对液压千斤顶内的液压元件所用的金属产生锈蚀。 除此之外,液压油还需要有以下这些工作性能的要求。 1.可压缩性。可压缩性小可以确保传动的准确性。 2.粘温特性。要有一个合适的粘度并随温度的变化小。 3.润滑性。油膜对材料表面要有牢固的吸附力,同时油膜的抗挤压强度要高。 4.安定性。油不能因热、氧化或水解而变化,使用的寿命要长。 5.相容性。对金属、密封件、橡胶软管、涂料等有良好的相容性。 液压千斤顶广泛使用在电力维护,桥梁维修,重物顶升,静力压桩,基础沉降,桥梁及船舶修造,特别在公路铁路建设当中及机械校调、设备拆卸等方面。由于液压用途广泛,所以行程范围也需要比较广。

3t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

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名称: 3t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院系名称:机电学院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

摘要 在实际生产中我们总是会遇到一些将重物如机床、笨重的箱子、井下的轨道等在没有起吊设备的情况下移动或抬起的情况,仅靠人工操作是很难实现的,这时我们就需要用到千斤顶。 千斤顶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各行各业如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部门均得到广泛的应用,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部门的正常运转和工作,而液压千斤顶又是千斤顶的一种。在液压千斤顶结构设计中,对液压元件制造精度要求高,工艺复杂,成本较高应向标准化发展,液压元件维修较复杂,且需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元件尽量符合互换性。通过研究液压千斤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使我们对千斤顶有进一步的了解,使我们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千斤顶。 关键字:广泛,工艺,互换性,工作原理

Abstract A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rketing economy, nowadays, the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 becomes the important support in the economy and the society. But as the competition becomes keen, the 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 also confronts the tough challenge. It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useful subject on how to improv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to make this kind of enterprise maintain the vigorous vitality. Keywords:Privately Owned Enterprise Shared Vision Visioning Procedure

螺旋千斤顶的设计

高职部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韩静学号:30u30079505 专业: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机电0795 题目:螺旋千斤顶的设计 指导者:冯莉讲师 2010 年 06 月

摘要 螺旋千斤顶是一种小型的起重设备,体积小方便携带,造价成本低,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被人们广泛的应用。千斤顶由螺杆、手柄、底座、螺套、挡环、托杯等零部件组装而成,千斤顶设计中对螺旋传动的计算和各零部件的选材与设计最为重要。 本文首先是对螺旋千斤顶设计进行了设计。在工艺规程设计中,运用了大量的科学理论及计算公式,对它进行了精确的计算。其次,在设计的基础上对螺旋千斤顶各个零部件及整体装配用计算机辅助软件CAD进行绘制。 最后,用三维实体造型软件UG绘制螺旋千斤顶的装配图和爆炸图。 关键词螺旋千斤顶设计CAD UG

目次 第1章绪论 (1) 第2章千斤顶的概述 (3) 2.1 千斤顶的分类 (3) 2.1.1 螺旋千斤顶 (3) 2.1.2 齿条千斤顶 (4) 2.1.3 油压千斤顶 (4) 2.2 千斤顶的结构和技术规格 (5) 2.2.1 千斤顶的结构及代号 (5) 2.2.2 千斤顶的技术规格 (5) 第3章设计的主要内容 (7) 3.1 设计的题目和总功能 (7) 3.1.1 设计的题目 (7) 3.1.2 螺旋千斤顶的总功能 (7) 3.2 设计任务与要求 (7) 3.2.1 设计的任务 (7) 3.2.2 设计的要求 (7) 第4章螺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 (8) 4.1 螺杆的设计 (8) 4.1.1 螺旋传动的应用和类型 (8) 4.1.2 螺旋传动的结构和用途 (9) 4.1.3 螺旋传动的选材和结构设计 (10) 4.1.4 螺杆强度和稳定性的计算 (13) 4.2 螺套的设计 (14) 4.2.1 螺套的材料选择 (14) 4.2.2 螺套的尺寸计算 (14) 4.3 底座的设计 (16) 4.3.1 底座的选材 (16) 4.3.2 底座的结构设计及外部尺寸 (16) 4.4 手柄的设计 (17) 4.4.1 手柄的选材 (17) 4.4.2 手柄的机构设计及外部尺寸 (18) 4.5 托杯的设计 (18)

螺旋千斤顶计算说明书

螺旋千斤顶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王辉专业年级2007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题目:设计螺旋千斤顶 设计条件: 1、最大起重量F = 55 kN; 2、最大升距H =220 mm。 设计工作量: 1、绘制出总装配图一张,标注有关尺寸,填写标题栏及零件明细表; 2、编写设计计算说明书一份。 指导教师签名:2009年月日

一、作业目的 1. 熟悉螺旋千斤顶的工作原理,设计与计算的方法; 2. 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设计中所遇到的具体实际问题,培养独立工作能力,以及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材料的选择,强度计算和刚度计算,制造工艺与装配工艺等方面的问题; 3. 熟悉有关设计资料,学会查阅手册和运用国家标准。 二、螺旋千斤顶的设计 千斤顶一般由底座1,螺杆4、螺母5、托杯10,手柄7等零件所组成(见图1―1)。螺杆在固定螺母中旋转,并上下升降,把托杯上的重物举起或放落。

设计时某些零件的主要尺寸是通过理论计算确定的,其它结构尺寸则是根据经验公式或制造工艺决定的,必要时才进行强度验算。 设计的原始数据是:最大起重量F(kN)和最大提升高度H(mm)。 螺旋千斤顶的设计步骤如下: 计算及说明结果1. 螺杆的设计与计算 1.1 螺杆螺纹类型的选择 螺纹有矩形、梯形与锯齿形,常用的是梯形螺纹。 梯形螺纹牙型为等腰梯形,牙形角α=30o,梯形螺纹的内外螺纹 以锥面贴紧不易松动,工艺性好,牙根强度高,对中性好,所以选择 梯形螺纹,基本牙形按GB/T5796.1—2005的规定。 1.2 选取螺杆材料 螺杆材料选择45号钢,σs = 355MPa,根据主教材表2.8,选计算得: mm d64 . 30 2 查表得:

液压千斤顶

专业综合实践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设计任务题目:液压千斤顶 专题千斤顶的设计校核绘制 指导教师: 2013 年12 月26 日

目录 1概述 (1) 1.1设计任务的背景 1.2设计对象的功能、用途、应用范围 1.3性能特点 1.4应用推广价值 1.5任务说明 2.液压千斤顶总体设计 (2) 2.1液压千斤顶的结构图 2.2液压千斤顶的组成 2.3液压千斤顶的原理 3.液压千斤顶部件设计 (4) 3.1大液压缸设计 (1)液压缸工作负载的计算 (2)液压缸工作压力的选定 (3)活赛式液压缸内径及活赛杆直径的确定 (4)液压缸的推力和流量计算 (5)活塞杆直径的验算 (6)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7)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计算 (8)液压缸外径的计算 (9)液压缸进出油口尺寸的确定 (10)大液压缸结构设计 (11)液压缸主要零件的材料和技术要求 3.2小液压缸的设计

(1)活赛式液压缸内径及活赛杆直径的确定 (2)小液压缸的推力计算 (3)小液压缸的流量计算 (4)活塞杆直径的验算 (5)小液压缸壁厚的确定 (6)液压缸缸底和缸盖的计算 (7)小液压缸外径的计算 (8)小液压缸进出油口的方法 (9) 小液压缸结构设计 4. 典型零件详细设计 (12) 4.1千斤顶底坐 4.2千斤顶活动杆 4.3千斤顶连接 4.4千斤顶上盖 4.5千斤顶大缸外管 4.6千斤顶小缸外管 4.7千斤顶摇动套 4.8千斤顶中钢管 4.9压油杆 4.10装配体 4.11工程图 5.液压千斤顶常见的故障与维修 (17) 6.体会和总结 (19)

1概述 1.1设计背景 随着我国建筑、铁路、汽车维修等工业的快速发展,对千斤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随场竞争的加剧,用户要求的不断变化,将迫使千斤顶的设计质量要不断提高,以适应用户的需求。用户喜欢的、市场需要的千斤顶将不仅要求重量轻、携带方便、外形美观、使用可靠,还会对千斤顶的进一步自动化、甚至智能化都有所要求。因此千斤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些行业正常运转和工作。我们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对液压传动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想通过此次对液压千斤顶各种部件的设计,来检验自己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1.2功能、用途及应用范围 液压千斤顶适用于起重高度不大的各种起重作业,主要用于厂矿、交通运输等部门作为车辆修理及其它起重、支撑等工作。其结构轻巧坚固、灵活可靠,一人即可携带和操作。 1.3性能特点 液压千斤顶是一种将密封在油缸中的液体作为介质,把液压能转换为机械能从而将重物向上顶起的千斤顶。它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举升力大,易于维修,但同时制造精度要求较高,若出现泄漏现象将引起举升汽车的下降,保险系数降低,使用其举升时易受部位和地方的限制。它利用了密闭容器中静止滚体的压力以同样大小向各个方向传递的特性。优点:输出推力大;缺点:效率低。 1.4应用推广价值 液压千斤顶结构紧凑、工作平稳、有自锁作用,故使用广泛。 1.5任务说明 本次对车用液压千斤顶进行三维建模以及运动仿真旨在了解液压千斤顶的内部结构,油液流动方式,密封方式,并且通过对液压千斤顶的分析了解液压传动的原理以及应用。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对千斤顶各部件进行绘制建模不但熟悉了千斤顶内液压传动原理还使得我对一些绘图软件的操作更加熟练。同时也在以前书本学习的基础上对液压传动加深了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