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词牌的字数

常见词牌的字数

常见词牌的字数

词依字数的多少,可以分为小令、中调、长调。58字以下的为小令,58字以上91字以下的为中调,91字以上的为长调。下面是常见词牌的字数。

小令:十六字令16字/捣练子27字/忆江南27字/忆王孙31字/调笑令32字/如梦令33字/相见欢36字/乌夜啼36字/长相思36字/生查子40字/点绛唇41字/浣溪沙42字/菩萨蛮44字/卜算子44字/采桑子44字/减字木兰花44字/谒金门45字/诉衷情45字/忆秦娥46字/清平乐46字/更漏子46字/阮郎归47字/画堂春47字/桃源忆故人48字/摊破浣溪沙48字/贺圣朝49字/太常引49字/西江月50字/南歌子52字/醉花阴52字/浪淘沙54字/鹧鸪天55字/鹊桥仙56字/虞美人56字/南乡子56字/玉楼春56字/一斛珠57字/踏莎行58字/小重山58字/ 中调:蝶恋花60字/一剪梅60字/临江仙60字/渔家傲62字/唐多令60字/河传61字/苏幕遮62字/定风波62字/锦缠道66字/谢池春66字/青玉案67字天仙子68字/江城子70字/离亭燕72字/何满子74字/一丛花78字/御街行78字/蓦山溪82字/洞仙歌83字/

长调:满江红93字/水调歌头95字/满庭芳95字/八声甘州97字/昼夜乐98字/双双燕98字/念奴娇100字/桂枝香101字/翠楼吟101字/石州慢102字/水龙吟102字/雨霖铃103字/永遇乐104字/望海潮107字/沁园春114字/贺新郎116字/摸鱼儿116字/迈陂塘116字/六洲歌头143字

56个常见词牌典故及对应千古名篇

1.虞美人 此调原为唐教坊曲,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2.苏幕遮 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幕,一作“莫”或“摩”。“苏幕遮”意“西戎胡语”。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仄韵。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3.醉花阴 又名《九日》,双调,五十二字。上阕下阕各五句,各三仄韵。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4.南乡子 唐教坊曲名。又名《好离乡》、《蕉叶怨》。原为单调,始自后蜀欧阳炯。南唐冯延巳始增为双调。双调五十六字,前后阕各四平韵,一韵到底。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5.念奴娇 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又名《大江东去》、《千秋岁》、《酹江月》、《杏花天》、《赤壁谣》、《壶中天》、《大江西上曲》、《百字令》等十多个名称。一百字。前片四十九字;后片五十一字,各十旬四仄韵。此令宜于抒写豪迈感情。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6.天仙子

词牌格式大全精编版

词牌格式大全 《十六字令16字捣练子27字忆江南27字忆王孙31字调笑令32字 如梦令33字相见欢36字乌夜啼36字长相思36字生查子40字 点绛唇41字浣溪沙42字菩萨蛮44字卜算子44字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谒金门45字诉衷情45字忆秦娥46字清平乐46字更漏子46字阮郎归47字画堂春47字桃源忆故人48字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49字太常引49字西江月50字南歌子52字醉花阴52字 浪淘沙54字鹧鸪天55字鹊桥仙56字虞美人56字南乡子56字 玉楼春56字一斛珠57字踏莎行58字小重山58字蝶恋花60字 一剪梅60字临江仙60字渔家傲62字唐多令60字河传61字 苏幕遮62字定风波62字锦缠道66字谢池春66字青玉案67字 天仙子68字江城子70字离亭燕72字何满子74字一丛花78字 御街行78字蓦山溪82字洞仙歌83字满江红93字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95字八声甘州97字昼夜乐98字双双燕98字念奴娇100字桂枝香101字翠楼吟101字石州慢102字水龙吟102字雨霖铃103字永遇乐104字望海潮107字沁园春114字贺新郎116字摸鱼儿116字迈陂塘116字六洲歌头143字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忆江南,词牌名。 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常用词牌格律·小令

【常用词牌格律】(小令) --------------------------------- 一、本谱依词调长短分类,58字及以下为小令,59至90字为中调,91字及以上为长调。本谱收录小令110种,中调70种,长调120种,凡300调。各类各调按字数多少排序。 二、本谱注重实用,所收各调均选一体,不列变格。常用变化在词谱中作简要说明。 三、本谱为简明词谱,谱表中左列词律,右列例作,供使用者对照参考。四、为本谱谱表以“□”表示平声,“◇”表示仄声,“⊙”表示可平可仄,“■”表示平韵,“◆”表示仄韵。 五、谱中所指可平可仄,除专有名词等特殊情况外,应遵循如下规律:1、⊙◇⊙□或⊙□⊙◇,前⊙用了平声则后⊙可以不论;如果前⊙用了仄声,则后⊙须用平声,以求音调和谐。2、⊙⊙⊙⊙,表示可以□□◇◇或◇◇□□,也可以⊙◇⊙□或⊙□⊙◇,灵活掌握,但不可连平或连仄。六、本谱断句力依常例,参照多谱,尽量注明可以灵活断句之处,以供参考。一般注明平仄换韵体与平仄叶韵体,换韵应为不同韵部,叶韵必须同韵部,如词谱未注明,可参照例作用韵。 七、本谱本《钦定词谱》,同时参考《白香词谱》、王力《诗词格律》、龙榆生《唐宋词格律》、李新魁《实用诗词格律辞典》、赵仲才《诗词写作概论》、吴藕汀《词调名辞典》等资料,并广泛对照历代名家名作勘定。 ----------------------------------------------------------------- 1【十六字令】又名归字谣、苍梧谣。单调16字,四句三平韵。■。⊙◇□□⊙◇■。□□◇,⊙◇◇□■。 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宋·蔡伸 1

词牌格律大全(中)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中) 踏莎行,词牌名 亦称《踏雪行》。 双调五十八字,前后阕各三仄韵,前后阕开始两句例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张孝祥 古屋丛祠,孤舟野渡。长年与客分携处。漠漠愁阴岭上云,萧萧别意溪边树。 我已北归,君方南去。天涯客里多歧路。须君早出瘴烟来,江南山色青无数。 蝶恋花,词牌名 亦称《鹊踏枝》。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各四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或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一剪梅,词牌名 亦称《腊梅香》。 双调六十字,前后阕句句用平韵,一韵到底。八个四字句一般都用对仗。有一体只须前后阕的一、三、六句用韵。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临江仙,词牌名

常用词牌名和格律

渔家傲 上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下片: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韵),平中仄(韵),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例词 范仲淹〔北宋〕《渔家傲·秋思》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沁园春 格律对照词: 陆游《沁园春·孤鹤归飞》 中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韵)。 孤鹤归飞,再过辽天,换尽旧人。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念累累枯冢,茫茫梦境,王侯蝼蚁,毕竟成尘。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载酒园林,寻花巷陌,当日何曾轻负春?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流年改,叹围腰带剩,点鬓霜新。 平平(增韵)中仄平平(韵),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交亲零落如云,又岂料如今馀此身。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幸眼明身健,茶甘饭软,非惟我老,更有人贫。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 躲尽危机,消残壮志,短艇湖中闲采莼。 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中仄平平(韵)。 吾何恨,有渔翁共醉,溪友为邻。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对照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 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上、去或入声);中:可平可仄。逗号“,”和句号“。”:表示句;顿号“、”:表示逗。粗体字:表示平声或仄声韵脚字,或可押可不押的韵脚。另,平仄转换、平仄错叶格以不同颜色区分韵部。下划线:领格字。『』:例作对偶;〖〗:例作叠韵。)

词牌格式

词牌格式 1.《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2.《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3.忆江南,词牌名。《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4.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5.调笑令,词牌名。 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 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6.《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7.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8.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9.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10.点绛唇,词牌名。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11.浣溪沙,词牌名。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

常用词牌名

早期的词调、词牌,和所表达的内容是比较一致的,但后来词牌渐渐只是代表词调,也就是说词牌只表示词的长短节奏、音乐声韵形式,与内容关系渐远。但这并不是说,不管写什内容,都可以任意选用词调。 其实哪些词调,适合于抒发表达哪方面的情感,还是有一个较为约定俗成的规则。比如《满江红》、《沁园春》、《六州歌头》等词调,就比较适宜表达激昂慷慨的情感,像岳飞的《满江红》、刘过的《沁园春》、贺铸的《六州歌头》就是很明显的例子。 而像《满庭芳》、《一剪梅》等词调,就比较适合表现细腻伤惋的情思。所以选用词调,不要太随意,尤其不能望文生义。如有人填《贺新郎》词去恭喜别人新婚,用《千秋岁》词去祝贺老人的生日,懂词的人一看就会好笑。因《贺新郎》多用以抒写苍凉慷慨之情,《千秋岁》则多写忧郁悲伤的情绪。又如史达祖的《寿楼春》词,只看词牌名,会以为是喜庆的词,但实际是抒发悼亡情感,声情低抑,全作凄音。假如用来填贺寿词,那就大误了。 1.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激楚。 《釵头凤》声情凄紧。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 《西吴曲》苍凉激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菩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春伤别,情急调苦。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情调。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激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情调。 《忆旧游》、《高阳台》忧婉凄抑。 《阮郎归》情急凄苦,凄婉欲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情调。 《忆旧游》、《扬州慢》、《高阳台》音调缠绵,适宜表达凄抑情调。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寿楼春》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 《千秋岁》凄凉幽怨、声情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情,绝不能祝寿喜庆。 《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2.缠绵婉转类: 《洞仙歌》音节舒徐。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 《鹊桥仙》多用于男女相会。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

词牌名格式大全

词牌名格式大全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词 牌格式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词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忆 江南,词牌名。亦被称为: 《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北宋起开始有双调,实际不过是将单片重复而已。词牌格式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例词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 王孙,词牌名。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调笑令,词牌名。本调个别处有破格,但均不失吟咏和谐,可谓是有格而不 拘泥的典范。词格本身是为了吟咏上的和谐,若有利于整体和谐,稍有破格,则也未尝不可。词牌格式平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如梦令》,词牌名。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乌夜啼,词牌名。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长相思,词牌名。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生查子,词牌名。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点绛唇,词牌名。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 雨》、《寻瑶草》。 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 浣溪沙,词牌名。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 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临江仙 词牌格式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词牌格式《临江仙》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韵)。⊙平⊙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平(韵)。 《临江仙》

斗草阶前初见,穿针楼上曾逢。罗裙香露玉钗风。靓妆眉沁绿,羞脸粉生红。 流水便随春远,行云终与谁同。酒醒长恨锦屏空。相寻梦里路,飞雨落花中。 临江仙——晏几道 身外闲愁空满,眼中欢事常稀。明年应赋送君诗细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劝,深情惟有君知。东溪春近好同归。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临江仙——晏几道 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 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临江仙——晏几道 浅浅余寒春半,雪消蕙草初长。烟迷柳岸旧池塘。风吹梅芯闹,雨细杏花香。 月堕枝头欢意,从前虚梦高唐,觉来何处放思量。如今不是梦,真个到伊行。 临江仙——晏几道 长爱碧阑干影,芙蓉秋水开时。脸红凝露学娇啼。霞觞熏冷艳,云髻袅纤枝。 烟雨依前时候,霜丛如旧芳菲。与谁同醉采香归。去年花下客,今似蝶分飞。 临江仙——晏几道 旖旎仙花解语,轻盈春柳能眠。玉楼深处绮窗前。梦回芳草夜,歌罢落梅天。 沈水浓熏绣被。流霞浅酌金船。绿娇红小正堪怜。莫如云易散,须似月频圆。

《临江仙》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游,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豰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 创作者:凤呜大王*

常见词牌有

常见词牌有: 沁园春:沁园春:词牌名,相传为东汉明帝女儿沁水公主园,后来被外戚窦宪仗势夺取,有人作诗咏其事,此词牌由此得名。 1.十六字令。 2.忆江南。 亦被称为:《江南好》《望江南》《梦江南》《望江南》《梦江口》《谢秋娘》《春去也》《归塞北》 3.调笑令。 4.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5.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6.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7.生查子。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8.点绛唇。

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 9.浣溪沙。 双调四十二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平韵,一韵到底。后阕开始两句一般要求对仗。 10.菩萨蛮。 四十四字,共享四个韵。前阕后二句与后阕后二句字数平仄相同。前后阕末句都可改用律句平平仄仄平。 11.卜算子。 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各两仄韵,上去通押。也有一体单押入声韵。

【宋】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词牌大全

十六字令 16字捣练子 27字忆江南 27字忆王孙 31字调笑令32字 如梦令 33字相见欢 36字乌夜啼 36字长相思 36字生查子40字 点绛唇 41字浣溪沙 42字菩萨蛮 44字卜算子 44字采桑子44字 减字木兰花44字谒金门 45字诉衷情 45字忆秦娥 46字清平乐46字 更漏子 46字阮郎归 47字画堂春 47字桃源忆故人48字摊破浣溪沙48字 贺圣朝 49字太常引 49字西江月 50字南歌子 52字醉花阴52字 浪淘沙 54字鹧鸪天 55字鹊桥仙 56字虞美人 56字南乡子56字 玉楼春 56字一斛珠 57字踏莎行 58字小重山 58字蝶恋花60字 一剪梅 60字临江仙 60字渔家傲 62字唐多令 60字河传61字 苏幕遮 62字定风波 62字锦缠道 66字谢池春 66字青玉案67字 天仙子 68字江城子 70字离亭燕 72字何满子 74字一丛花78字 御街行 78字蓦山溪 82字洞仙歌 83字满江红 93字水调歌头95字 满庭芳 95字昼夜乐 98字双双燕 98字念奴娇 100字八声甘州97字 桂枝香 101字翠楼吟 101字石州慢 102字水龙吟 102字雨霖铃103字 永遇乐 104字望海潮 107字沁园春 114字贺新郎 116字摸鱼儿116字 迈陂塘 116字六洲歌头143字 《十六字令》,词牌名。又被称作《苍梧谣》、《归字谣》,单调,十六字,三平韵。词牌格式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 《捣练子》,词牌名。又被称作《捣练子令》,单调,廿七字,三平韵。 词牌格式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例词 李煜 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

常见词牌格式

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简介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词的格式和律诗的格式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一千多个格式(这些格式称为词谱)。人们不好把它们称为第一式、第二式等等,所以给它们起了一些名字。这些名字就是词牌。有时候,几个格式合用一个词牌,因为它们是同一个格式的若干变体;有时候,同一个格式而有几个名称,那只因为各家叫名不同罢了。词牌的来源一、本来是乐曲的名称。例如《菩萨蛮》,据说是由于唐代大中初年,女蛮国进贡,她们梳着高髻,戴着金冠,满身璎珞(璎珞是身上佩挂的珠宝),象菩萨。当时教坊因此谱成《菩萨蛮曲》。据说唐宜宗爱唱《菩萨蛮》词,可见是当时风行一时的曲子。《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都是属于这一类的。这些都是来自民间的曲调。二、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初一首词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就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谢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词牌又叫《忆江南》。《如梦令》原名《忆仙姿》,改名《如梦令》,这是因为后唐庄宗所写的《忆仙姿》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等句。《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是由于苏轼有一首《念奴娇》,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三、本来就是词的题目。《踏歌词》咏的是舞蹈,《舞马词》咏的是舞马,《唉乃曲》咏的是泛舟,《渔歌子》咏的是打鱼,《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抛球乐》咏的是抛绣球,《更漏子》咏的是夜。这种情况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也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是在词牌下面用较小的字注出词题。在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不发生任何关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讲到浪,也不讲到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讲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何罢了。一、【忆王孙】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李重元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二、【如梦令】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三、【乌夜啼】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四、【长相思】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词牌格式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五、【生查子】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欧阳修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六、【点绛唇】亦称《点樱桃》、《十八香》、《南浦月》、《沙头雨》、《寻瑶草》。双调,上片四句,押三仄韵,二十字,下片五句,押四仄韵,二十一字,用仙吕调,共四十一字。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

词牌格律大全(下)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下) 忆秦娥,词牌名 亦称《秦楼月》、《碧云深》、《双荷叶》。 双调四十六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叠韵,均须押入声字,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叠三字],(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白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清平乐,词牌名 亦称《清平乐令》、《醉东风》。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四仄韵,后阕三平韵,平仄换韵。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晏殊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更漏子,词牌名 双调四十六字,前阕两仄韵、两平韵,后阕三仄韵,两平韵,换韵方式“甲乙丙丁”。前后阕一二句、四五句要用对仗。 词牌格式 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 温庭筠 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南歌子,词牌名 亦称《春宵曲》、《水晶帘》、《碧窗梦》、《十爱词》、《南柯子》、《望秦川》、《风蝶令》。

本调五十二字,前后阕相同。两阕末句均九字,句法上二下七,与《相见欢》末句相同。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秦观 香墨弯弯画,燕脂淡淡匀。揉蓝衫子杏黄裙,独倚玉阑无语点檀唇。人去空流水,花飞半掩门。乱山何处觅行云?又是一钩新月照黄昏。 醉花阴,词牌名 双调五十二字,前后阕各三仄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常见词牌基调

一、压抑凄凉类: 《河傅》悲切。 《金人捧露盘》苍凉楚。 《釵凤》声凄紧。 《祝英台近》宛转凄抑。 《剑器近》低徊掩抑。 《西吴曲》苍凉楚。 《雨霖铃》缠绵哀怨。 《摸鱼儿》苍凉郁勃。 《普萨蛮》紧促转低沉。 《天仙子》伤伤别,急调苦。 《曲玉管》抒写羁旅中的怀旧伤离绪。 《蝶恋花》、《青玉案》是达幽咽调,描写感。 《卜算子》婉曲哀怨而略带几分切。 《南乡子》适宜抒写缠绵低抑调。 《阮郎归》急凄苦,凄婉绝。 《生查子》比较谐婉、怨抑。 《莺啼序》凄凉悲苍,宜写伤伤别之。 《一斛珠》婉转凄抑,不宜表达壮烈豪迈之志。 《风入松》轻柔婉转、掩抑低徊,适宜表达和婉调。 《忆旧游》、《扬州慢》、《高台》音调缠绵,忧婉凄抑,适宜表达凄抑调。 《何满子》哀歌愤懑,悲凉凄怨的哀曲,“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寿楼》凄音哀乐,抑郁悲哀,原是悼亡之作,宜寄托哀思。不可顾名思义用来祝寿。 《千秋岁》凄凉幽怨、声幽咽,宜表达悲伤感抑之,绝不能祝寿喜庆。《凄凉犯》、《惜分飞》不宜用于祝贺之词。这种词牌与内容相符合的只是少数。 二、缠绵婉转类: 《仙歌》音节舒徐。 《调笑令》多演唱故事。 《最高楼》轻松流美。 《鹊桥仙》、《点绛唇》多用于女相会,描写感。

《一剪梅》等细腻轻杨的词调。 《浣溪沙》半阕急,下半阕缓和。 《鹧鸪天》宜哀怨思慕、柔婉风丽之。 《暗香》、《疏影》音节和婉,古人多以咏梅。 《木兰花慢》和谐婉转,宜于写缠绵悱恻之。 《桃园忆故人》一般抒发感,表现友。 《踏莎行》描写雅。 《长相思》多怀旧,写女,以声助得其双美。 《满庭芳》、《凤凰台忆吹箫》和谐婉约,轻柔婉转,宜表达缠绵绪。《小重山》、《定风》、《临江仙》感细腻,宜表现细腻婉约之调。《忆江南》、《浣溪沙》、《淘沙》、《少年游》音节流丽谐婉,用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 三、豪放壮类: 《永遇乐》感越。 《好事近》表达越不平的调。 《兰陵王》表达拗怒越声,为军旅曲,后越调。 《龙》越,表达凄壮郁勃感。 《清平乐》,片感拗怒,下片转为和婉。 《南浦》高昂欢乐,不宜表达凄凉悲伤送别之。 《破阵子》为军乐,适合抒发昂雄壮绪。 《渔家傲》拗怒,表达兀傲凄壮、爽朗襟怀的调。 《沁园》、《风流子》壮阔豪迈,显示宽宏器宇和雍容度。 《念奴娇》多表达雄壮豪迈感,不宜形容女娇弱婉曲心态。 《六州歌》音调苍凉悲壮,适于表达慷慨悲壮的声,多言古兴亡之事。 《贺新郎》调高昂,宜表达慷慨昂、豪迈雄壮的英雄感。不宜作催妆喜庆的祝贺曲词。 《釵凤》、《更漏子》、《调笑令》、《憾庭秋》、《盐角儿》适宜表达昂慷慨壮烈感。 《调歌》、《满江红》,调子较高,感烈,声俱壮,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的词。一般不宜写委婉柔的思想感。 四、其他: 《六么》欢快爽利。

各种词牌的由来

各种词牌的由来 1:望江南。本名《谢秋娘》,李德裕为亡妓谢秋娘作,因白居易词中有“能不忆江南”,而改名《忆江南》,又名《梦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2: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 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 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 5: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 6:丑奴儿。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 7:捣练子。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 8: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 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 9: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 10: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 11:八声甘州。依唐边塞曲《甘州》改制而成,因上下片八韵,故名八声。

1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些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 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 14:渔歌子。又名《渔父》。唐教坊曲名,词调由张志和创制。 15:六丑。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 16: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17: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 18:卖花声。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 19: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 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 20: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

十个惊艳了岁月的词牌名

十个惊艳了岁月的词牌名 如梦令如梦令,词牌名。又名《忆仙姿》、《宴桃源》。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创作。《清真集》入“中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 后唐庄宗自度曲,词云:“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乐府遂曲“如梦”二字名曲。或云:“庄宗修内苑,掘土有绣花碧色,中得断碑,载此词。”此调复加一迭者,名《如意令》,盖唐武氏有《如意曲》词名两袭之。(见毛氏《词学全书》)考后唐庄宗制此词时,本名《忆仙姿》,或谓苏轼以其词中有“如梦如梦”叠句,而改为《如梦令》,是此调始于五代,已无可疑,惟调名《如梦令》,或创于宋,未可知耳。此外本调复名《晏桃源》,更名《比梅》。《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李存勗 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剪梅一剪梅,词牌名。双调小令,六十字,上、下片各六句,句句平收,叶韵则有上、下片各三平韵、四平韵、五平韵、六平韵数种,声情低抑,亦有句句叶韵者。 《诗经·周南》写有“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说的意思是梅子都落地纷纷了,树上还留有七成,有心追求我的小伙子啊,请不要耽误良辰。这是一首委婉而大胆

的求爱诗。以梅来抒情,这是关于梅最早的抒情句子了。此调因周邦彦词起句有“一剪梅花万样娇”,乃取前三字为调名。又韩淲词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腊梅香》,李清照词有“红藕香残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李清照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蝶恋花蝶恋花,词牌名,出自唐教坊曲,本采用于梁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为名。分上下两阕,共六十个字。 蝶恋花唐教坊曲。本名《鹊踏枝》,宋晏殊词改今名。《乐章集》注“小石调”,赵令畤词注“商调”,《太平乐府》注“双调”。晏殊词有“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句,名《黄金缕》。赵令畤词有“不卷珠帘,人在深深院”句,名《卷珠帘》。司马槱词有“夜凉明月生南浦”句,名《明月生南浦》。韩淲词有“细雨吹池沼”句,名《细雨吹池沼》。贺铸词名《凤栖梧》,李石词名《一箩金》,衷元吉词名《鱼水同欢》,沈会宗词名《转调蝶恋花》。 《蝶恋花》此词牌作者一般以抒写多愁善感和缠绵悱恻或心中愁的情感为多。虽有部分山水,但还是寄情于物的表现。自宋代以来,产生了不少以《蝶恋花》为词牌的优美词章,

各种词牌格式

忆王孙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如梦令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生查子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

常用词牌精选

常用词牌精选 卜算子·别意 苏轼 水是眼波横,◎仄仄平平 山是眉峰聚。◎仄平平仄[韵] 欲问行人去那边,◎仄平平仄仄平 眉眼盈盈处。◎仄平平仄[韵] 才始送春归,◎仄仄平平 又送君归去。◎仄平平仄[韵] 若到江南赶上春,◎仄平平仄仄平 千万和春住。◎仄平平仄[韵] 【解题】 《词律》引毛氏云:“骆义乌诗,用数名,人谓为卜算子,故牌名取之。”又云:“按山谷词‘似扶着卖卜算’,盖取义以今卖卜算命之人也。”又因秦观词有:“极目烟中百尺楼”之句,故《图谱》删<卜算子>而名<百尺楼>;然<卜算子>之名,得知较早也。 【填词法】 本调四十四字,前后两阕,均四句而两韵;通体,各句第一字均平仄不拘。第一二句句法,俱为上一下三,中加一衬字。第三句与<捣炼子>第三句同。末句五字,仄仄平平仄,与上首<雨淋铃>末句同。后半阕依此类推。 捣练子·秋闺 李煜 深院静,平仄仄 小庭空,仄平平[韵] 断续寒砧断续风。◎仄平平◎仄平[韵] 无奈夜长人不寐,◎仄◎平平仄仄 数声和月到帘栊。仄平◎仄仄平平[韵] 【解题】 《词苑丛谈》:“李重光<深院静>小令一阕。升庵曰:‘词名<捣练子>,即咏捣练也;复有<云鬓乱>一篇,其词亦同。”尝见一旧本,则俱系<鹧鸪天>,二词之前,各有半阕,其‘云鬓乱’一阅云:‘节候虽佳景渐阑……。’其‘深院静’一阕云:‘塘水初澄似玉容……。’”是本调因李后主咏捣练,而从<鹧鸪天>中所分出,自后遂独成专调,即以<捣练子>为名。又以词中句有“深院”及“月”等字样,因又名<深院月>。【填词法】 本调二十七字,起为三字对句,句法均上二下一。第三、四、五句,与平起七绝诗之二、三、四句无异,故一、三、五字平仄,俱可不论。 调笑令·宫词 王建 团扇,平仄[韵] 团扇,平仄[韵] (叠句) 美人并来遮面。仄◎◎平平仄[韵] 玉颜憔悴三年,◎平◎仄平平[韵] (换平韵) 谁复商量管弦。◎仄平平仄平[韵] 弦管,平仄[韵] (上句末二字颠倒,换仄韵) 弦管,平仄[韵] (叠句) 春草昭阳路断。◎仄◎平◎仄[韵]

词牌韵律大全

词牌韵律大全 平仄有声词牌韵律大全(上)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忆王孙,词牌名 单调三十一字,五平韵,句句用韵,亦有将单片重复做双调者。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韵柳外楼高空断魂。杜宇声声不忍闻。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如梦令,词牌名 又被称作《忆仙姿》、《宴桃园》、《无梦令》,其调为单调三十三字,五仄韵,一叠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平仄(叠句),(仄)仄(仄)平平仄。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乌夜啼,词牌名

亦称《相见欢》、《秋夜月》、《上西楼》,双调三十六字,前阕三平韵,后阕两仄韵、两平韵。 词牌格式 [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词牌名 亦称《长相思令》《相思令》《吴山青》。 双调三十六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三平韵,一叠韵,一韵到底。 词牌格式 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叠后二字),(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明月人倚楼。 生查子,词牌名 亦称《楚云深》,双调四十字,前后阕格式相同,各两仄韵,上去通押。 词牌格式 (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欧阳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