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知识100问

高速铁路知识100问
高速铁路知识100问

高铁知识简介审批稿

高铁知识简介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了解高铁吧 一、高铁的技术优势 高速铁路与普通铁路、公路、航空相比,其主要技术优势有:1)运行速度高。 2)运输能力大。 3)安全性能好。 4)全天候运行。 5)能源消耗少。 6)占用土地省。 7) 污染环境轻。 8) 乘坐舒适。 9) 社会效益好。 二、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1、高速铁路的定义 (1)国际铁路联盟(UIC)的以速度为等级将铁路划分为: 常速铁路:100~120公里/小时 中速铁路:120~160公里/小时。常速、中速铁路均属于普速铁路。 准高速铁路:160~200公里/小时 高速铁路:200~400公里/小时

超高速铁路:400公里/小时以上 (2)中国高速列车的定义 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00公里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250公里以上的铁路系统。 时速在200km/h以上,为动车组 时速在300km/h以上,为高速动车组 2、高速铁路的发展历史 1814年,英国人斯蒂芬森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沿轨道运行的蒸汽机车。 1825年9月27日斯蒂芬森亲自驾驶首台机车(12节煤车,20多节车厢,约450名旅客),成功在英国斯托克顿Stockton 和达灵顿Darlington之间的36km距离内,以24km/h速度运行,铁路运输事业从这天开始。 1903年10月28日,德国的AEG轨道电动车创下了最高运行速度h的世界记录。 1964年10月,日本东海道新干线建成,列车以210km/h速度营运,世界上才真正出现第一条高速铁路。 1959 年 4 月 5 日破土动工,经过 5 年建设,于 1964 年 3 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 7月竣工,1964 年 10 月 1 日正式通车。东海道新干线全长公里,运营速度高达 210 公里/小时,它的建成通车标志着世界高速铁路新纪元的到来。继东海道新干线之后,

铁路基本知识

一、高速铁路定义 根据国际铁路联盟(UIC)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通过改造既有线路,使运营速度达到200km/h以上,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运营速度达到250km/h以上的铁路系统。按列车的支承和推进原理可分为轮轨式和磁悬浮式。 目前世界上有三种类型的高速铁路:一是既有线客货混运型,最高运行速度200km/h;二是新建客货混运型,最高运行速度250km/h;三是新建客运专线型,最高运行速度可达300km/h及其以上。 二、客运专线定义 客运专线是指在我国重要大城市之间或国家主要运输通道内实行客货分线运输后,仅运行客车(个别运行部分轻快货车)的快速铁路,时速为200至350km/h,曲线半径一般在2200m以上,按其运营速度属于高速铁路范畴。目前在我国,铁路等级除Ⅰ、Ⅱ、Ⅲ级外又增加了“客运专线”等级。 三、城际铁路定义 城际铁路是高速铁路的一种,指在人口稠密的都市圈或城市带内规划和修建的高速铁路客运专线系统,特点是相对短距离、客流密度大、列车开行公交化。 四、重载铁路定义 国际上重载运输的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1986年10月,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三届国际重载运输会议上,对重载铁路的标准进行了界定,即凡属重载铁路必须满足下列三

个条件中的两项:(1)列车重量至少达到5000t;(2)货车轴重21t 及以上;(3)线路年运量2000万t以上。 1994年国际重载运输协会又对该定义做了修改,即重载铁路必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的两项:(1)列车重量至少达到5000t;(2)货车轴重25t及以上;(3)在距离至少为150km的线路上年运量2000万t以上。 五、路网规划 (一)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万公里以上,其中西部地区路网总规模5万公里以上,东中部地区路网总规模7万公里以上,复线率和电化率分别达到50%和60%以上。客运专线(含城际轨道交通)达到1.8万公里。 (二)路网规划方案 1、客运专线 (1)“四纵”客运专线 ①北京~天津~济南~南京~上海高速铁路; ②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深圳(香港)客运专线; ③北京~沈阳~长春~哈尔滨(大连)客运专线; ④上海~杭州~宁波~福州~厦门~深圳客运专线。 (2)“四横”客运专线 ①青岛~济南~石家庄~太原客运专线; ②徐州~郑州~西安~兰州客运专线;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示范文 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安全措施: 1.入场大型设备必须“四证一书”齐全,生产(制造) 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装验收合格证、设备操作证及设 备履历证书。 2.桥面施工用电安全是安全控制的重点之一,必须严格 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与“三项五线”制,必须确 保线路无破损、横越桥面的电线必须穿硬质保护套筒保 护,严禁使用花线、明插座、碘钨灯,严禁线路在钢筋上 缠绕。 3.所有上桥通道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有安全护栏及休 息平台。

4.工地照明设备要齐全可靠,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5.桥面上施工场面狭窄,各种机具、材料要有序堆放,严禁靠桥边缘堆放,且要预留专门的过人通道。 6.两布一膜、高强挤塑板存放、运输、铺设过程中要采取防水措施,在桥上作业时,操作人员严禁抽烟。 7.施工便道要随时平整压实并设会车通道,基坑回填要密实,防止车辆会车发生倾倒。 8.底座板钢筋网片吊装、轨道板吊装、砂浆吊装等上桥作业前一定要检查吊车的钢丝绳、吊链及吊具的安全状态,吊装过程中,吊臂范围内严禁站人,桥下及桥上要设置两名安全员全程监控,分别负责桥上与桥下的安全监管工作。 9.轨道板粗铺安放时,施工人员应用专用的撬杆安放,防止发生挤伤事故。 10.精调作业小车行走时须缓慢且及时调整方向,防止

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二章高速铁路有砟、无砟轨道结构及精调 第一节概述 无砟轨道是以混凝土或沥青混合料等取代散粒道碴道床而组成的轨道结构形式。由于无碴轨道具有轨道平顺性高、刚度均匀性好、轨道几何形位能持久保持、维修工作量显著减少等特点,在各国铁路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高速铁路,一些国家已把无碴轨道作为轨道的主要结构形式进行全面推广,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下是无砟轨道的主要优势和缺点。 一、无砟轨道的优势主要有: 1、轨道结构稳定、质量均衡、变形量小,利于高速行车; 2、变形积累慢,养护维修工作量小; 3、使用寿命长—设计使用寿命60年; 二、无砟轨道的缺点主要有: 1、轨道造价高:有砟180万/km,双块式350万,1型板式450万,2型 板式500万。 2、对基础要求高因而显著提高修建成本:有砟轨道可允许15cm工后沉 降,无砟轨道允许3cm,由此引起的以桥代路及路基加固投资巨大。 3、振动噪声大:减振降噪型无砟轨道目前尚不成功,减振无砟轨道选型 存在较大困难。 4、一旦损坏整治困难:尤其是连续式无砟轨道。 第二节无砟轨道结构 一、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结构型式 国外铁路无碴轨道的发展,数量上经历了由少到多、技术上经历了由浅到深、品种上经历了由单一到多样、铺设范围上经历了由桥梁、隧道到路基、道岔的过程。无碴轨道已成为高速铁路的发展趋势。 1.日本 日本是发展无碴轨道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日本就开始了无碴轨道的研究与试验并逐步推广应用,无碴轨道比例愈来愈大,成为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的主要形式。据统计,日本高速铁路无碴轨道比例,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60%以上,而90年代则达到80%以上。

高铁基本知识

高速铁路基本常识部分 1. 高速铁路列车速度? 答:国际上目前公认的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其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列车速度为200~350 km/h。 2. 我国铁路网建设中长期主要目标? 答:运能紧张的繁忙干线修建四线或多线,实行客货分线运输。在大中城市间发展客运专线,在人口稠密地区发展城际铁路,加快形成覆盖我国主要城市的快速客运网。 扩大西部铁路网规模,完善中东部铁路网结构。加强既有线改造,发展煤炭运输网,集装箱运输网和快捷货运网,建设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高原铁路。 3. 高速铁路与常速铁路基础设施最大区别? 答:最大区别在于线路高平顺度特性方面。线路要平缓,稳固高保持性,路基、桥梁、隧道等要满足高速行车方面主要技术参数与技术规定。满足可靠度与可维修、少维修的条件。 4. 高速铁路主要技术经济优势是什么?

答:速度快,运能大,安全性高、准确性高、能耗少,占地少、工程投资低,污染环境轻,舒适度高、效益好。 5. 高速铁路的环境保护内容有哪些方面? 答:治理噪声环境,控制振动污染、防止电磁干扰、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列车垃圾。 6. 高速铁路建设中保护生态环境意义? 答:高速铁路建设规模大,占用农村和城市用地多,且需经过繁华的城市区和经济带,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城市生态环境(如水土流失、植被和农用水利的破坏、城市房屋建筑物拆迁、城市景观、日照、施工的干扰等等)都将造成很大影响。因此,研究和采取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在高速铁路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7. 施工对环境影响和防护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铁路施工规模大,周期长,临时工程占用场地多,施工人员和地域集中。基础开挖的弃土易堵塞河道,使水中的泥沙量增加;施工场地生活和生产废水、废渣及垃圾对周边产生污染;施工机械噪声等也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市区高架桥施工使部分道路改移,民用建筑,地下管道拆迁,给城市居民生

高速铁路基本知识选择题

1、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高速铁路线路的____。 A.平面 B.垂直面 C.纵断面 D.横切面 2、铁路线路,无论整体还是各个组成部分来说都应该具有一定的坚固性和____。 A.均匀性 B.稳定性 C.牢固性 D.均衡性 3、按隧道的横断面积大小来分特大断面隧道_____。 A.50~100m2 B.10~50m2 C.大于100m2 D.2~3m2 4、下面属于高速铁路平面的_____。 A.竖曲线 B.坡道 C.平道 D.缓和曲线 5、桥梁按跨越的障碍物来分,跨越江河、湖泊的是____。 A.跨河桥 B.跨线桥 C.立交桥 D.高架桥 6、下列不属于桥梁结构组成的是____。 A.桥面 B.桥台 C.地基 D.基础 7、铁路按速度来划分时快速铁路的是_____。 A.100~160km/h B.160~200km/h C.200~250km/h D.250km/h以上 8、不带动力的车厢叫_____。 A.动车 B.拖车 C.动车组 D.机车 9、不属于动车组的优点是____。 A.加速能力强 B.经济效益好 C.换向方便 D.爬坡能力强 10、CRH2动车组采用8辆编组,4动4拖,由两个动力单元组成,一个动力单元为____。 A.2个动车2个拖车 B.2个动车1个拖车 C.1个动车2个拖车 C.3个动车2个拖车 11、动车组的关键技术有___个。 A.7个 B.5个 C.6个 D.8个 12.动车既具有牵引力,又能____。 A.载客 B.加速 C.爬坡 D.带动经济发展 13、按隧道长度来来分,短隧道是____。 A.大于500m B.小于等于500m C.大于1000m D.大于3000m 14、高速铁路路基的基本形有____种。 A.5种 B.3种 C.4种 D.2种 15、下列不是高速铁路路基工程的是_____。 A.路基本体工程 B.路堤 C.路基排水工程 D.路基的加固与防护工程 16、有砟轨道的结构包括____。 A.道岔 B.轨头 C.轨底 D.轨腰 17、我国研发的动车组代码为____。 A.CHR B.CRH C.HCR D.RHC 18、高速铁路既有线路的速度为____。 A.250km/h以上 B.200km/h以上 C.160km/h以上 D.100km/h以上 19、动车组的主体结构中司机室一般有____个。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0、我国列车的检修制度主要以_____为主。 A.定期检修 B.日常维修 C.计划预防 D.状态修 1—5:ABCDA 6—10:CBBBA 11—15:CABDB 16—20ABBBC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高速铁路安全常识 铁路线上的路外安全,与社会公众密切相关。很多事实证明,发生路外伤亡事故,主要原因是行人在铁路线路上行走、坐卧、横过线路、穿越铁路站场、爬车、钻车、跳车,行人、机动车辆抢过铁路道口以及自杀等。铁路有明文规定,铁路桥梁和铁路隧道是禁止一切行人通过的。 在享受高速铁路给我们带来出行更方便、更快捷、更实惠的同时,更要关注高速铁路的安全。因为高速铁路列车速度快,因此我们在铁路周边生活或经过铁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避免给铁路运输和我们自身人身安全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个严禁: 一、严禁行走、坐卧或在铁路线上跨越 速度快是动车组列车的一大特点,动车组列车运行时,每秒达到70 米。由于惯性作用,刹车之后还要滑行1200 米。而人如果行走在铁路中间的道心上,需要离开道心到道肩这一简单的动作,从反应到完成要2-3 秒的时间;如果横穿、跨越一条单线铁路要3-4 秒的时间,况且现在高速铁路均为双线双向铁路。因此,行走、跨越铁路时即便在200-300 米人的视线范围内发现火车也难于幸免,更不用说有时会听不到火车的声音,铁路弯道、路树遮挡等原因,看不见行驶的火车。另外火车经过时,会掀起8-10 级翰旋大风,行人在铁路边2-3 米的范围内可能被风吹倒吸入车轮。根据已通车的高速铁路有关数据显示,行走、跨越铁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概率高达92.3%。在通过铁路道口时,行人和车辆违反有关通行规定,撞、钻、爬、越道口栏杆(栏门),也是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的重要因素。 二、严禁在铁路上置放障碍物 众所周知火车是在两根平行的钢轨上行驶,列车的向心力是保证列车运行的速度和平稳的关键要素之一。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89979052.html,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难点分析 作者:朱本兵 来源:《中国高新科技·下半月》2018年第03期 摘要: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阐述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分析无砟轨道需要控制的因素,提出控制施工材料的质量、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精度、沉降观测点的设置、严格控制无砟轨道的刚度、严格把控混凝土的浇筑过程等技术措施,保证了施工质量和进度,达到了预期要求。 关键词:高度铁路;无砟轨道;沉降观测点;混凝土浇筑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 U213 1工程概况 二十里堡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进口至DK37+474.829段位于直线上; DK37+474.829~DK38+107.301段位于左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2800m;DK38+289.293~ DK39+196.376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R=4000m;DK39+554.387~DK40+967.233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lR=5000m;DK43+899.704至出口段段位于右偏曲线上,曲线半径 R=4000m;其余段落均位于直线上。隧道内全线为上坡,其中DK37+035~DK40+970段坡率为4.9%。;DK40+970~DK44+680段坡率为5.1%。无砟轨道起讫里程为DK37+065~ DK44+650,全长7.585km。 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1)无砟轨道的形式以扣件体系为主,所以对铁轨地基的稳定性要求特别高。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铁轨地基的稳定性受到沉降或变形等因素的影响特别大,所以铁轨地基性的稳定性是很难把握的。 (2)因为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施工技术过于先进,以往的探测技术等已不能满足该技术的施工需要。所以,为了保证无砟轨道高速铁路的质量水平,还需大力发展和应用更高水平的测量技术和测量设备。 (3)无砟轨道高速铁路在建设的过程中很难控制轨道的平顺性,因为轨道地基的变化比较大,无砟轨道在安装好后就不能随意进行变动,所以轨道的平顺性也成为了无砟轨道建设的一大难题。 (4)无砟轨道在岔路口进行施工时要注意无砟铁轨各个区域之间的无缝对接,施工技术人员和监督部门要按照施工的相关要求对整个工程的工序进行严格的监督。 3无砟轨道需要控制的因素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新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 施(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安全措施(新版) 一、安全措施: 1.入场大型设备必须“四证一书”齐全,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安装验收合格证、设备操作证及设备履历证书。 2.桥面施工用电安全是安全控制的重点之一,必须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与“三项五线”制,必须确保线路无破损、横越桥面的电线必须穿硬质保护套筒保护,严禁使用花线、明插座、碘钨灯,严禁线路在钢筋上缠绕。 3.所有上桥通道必须有安全防护装置,有安全护栏及休息平台。 4.工地照明设备要齐全可靠,确保夜间施工安全。 5.桥面上施工场面狭窄,各种机具、材料要有序堆放,严禁靠桥边缘堆放,且要预留专门的过人通道。 6.两布一膜、高强挤塑板存放、运输、铺设过程中要采取防水

措施,在桥上作业时,操作人员严禁抽烟。 7.施工便道要随时平整压实并设会车通道,基坑回填要密实,防止车辆会车发生倾倒。 8.底座板钢筋网片吊装、轨道板吊装、砂浆吊装等上桥作业前一定要检查吊车的钢丝绳、吊链及吊具的安全状态,吊装过程中,吊臂范围内严禁站人,桥下及桥上要设置两名安全员全程监控,分别负责桥上与桥下的安全监管工作。 9.轨道板粗铺安放时,施工人员应用专用的撬杆安放,防止发生挤伤事故。 10.精调作业小车行走时须缓慢且及时调整方向,防止滚轮脱落导致作业架倾覆,就位后采取拉紧固定措施,避免大风造成作业小车坠落。 11.定期对调节千斤顶进行检查,防止调板过程中意外坠板。 12.及时备份精调的数据文件,防止由于系统瘫痪而使数据丢失。 13.随时关注气候变化情况,遇雷雨天气提前采取措施或调整施

高速铁路CRTSII型板式无砟轨道施工经验总结

中铁三局五公司杭甬客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 施工经验总结

一、工程概况 杭甬客专HYZQ-1标段无砟轨道队承担的无砟轨道工程起迄里程为DK27+ 546.985~DK47+311.27,起点为柯桥特大桥杭州台,终点与袍江特大桥杭州台相接,沿线依次通过柯桥特大桥、凤凰山隧道,并包含2段过渡段短路基,双线约19.764Km,其中柯桥特大桥无砟轨道长度19312.9双延米,占施工总长度的97.7%;凤凰山隧道无砟轨道长度272双延米 ,占施工总长度的1.4%;路基无砟轨道长度179双延米,占施工总长度的0.9%.铺设CRTSⅡ型轨道板6081块. 二、 CRTSⅡ型无砟轨道施工工艺流程及经验总结 1、梁面验收及处理 1.1.施工目的 控制梁面高度与平整度,为防水层和底座板施工做准备. 1.2.梁面检测验收及方法 1.2.1梁面验收及处理工艺流程见图1. 1.2.2 梁面标高检测左右轨道中心线与距两端不大于2.0m和跨中截面的交点,加高平台的顶部,必要时增加梁端凹槽处的测点.测量时采用数字水准仪,点位处用红油漆进行标记,并标注编号.标高检测应做好测量记录. 1.2.3 清扫梁面,保证检测梁面平整度的范围内露出混凝土原面,不得有浮浆或找平腻子等杂物. 1.2.4 将梁面4条基准线(1线、2线、3线、4线)用墨线弹出,梁端量出凹槽长度并弹出凹槽边缘线. 1.2.5 用4m直尺配合1m直尺沿已弹出的4条线连续横向摆动量测梁面平整度,每尺重叠1m,用塞尺读取偏差值.将不合格点作出明确标识(打磨面积、深度、下凿范围、深度). 1.2.6用钢尺量测梁端凹槽深度及用1m直尺连续量测检查平整度,不合格处标记.

高速铁路常识复习考试题库

高速铁路常识复习考试题库 资料来源:《高速铁路概论》铁道出版社ISBN978-7-113-09982-4 一、填空 1. 高速铁路是技术、技术和新材料、新工艺等多种技术门类、多专业 综合的高新技术集成。答案:信息自动控制 P18 2. 高速铁路系统可以划分为工务工程系统、牵引供电系统、系统、系 统、运营调度系统、客运服务系统六个部分。答案:列车运行控制高速列车 P18 3. 高速列车不仅包含传统轨道列车车辆的车体、转向架和制动技术,还具有复杂的牵引传动和控制、控制、控制等关键技术。答案:计算机网络车 载运行 P19 4.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为高速铁路列车运行控制提供、的电能。 答案:稳定高质量 P19 5. 高速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一般由系统、变电系统、系统、SCADA系统、电 力系统等构成。答案:供电接触网 P19 6. 高速铁路的曲线包括曲线和曲线。答案:圆缓和 P23 7. 在高速双线铁路上,当两列车相遇时,最初的风压力使列车相互,到接近列车尾 部时变为相互。答案:排斥吸引 P26 8.会车压力的最大值与列车的、列车、交会车列车 侧壁间净距等因素有关。答案:最大运行速度外形及其尺寸 P26 9. 交会压力波的大小与列车外形(头部的程度、列车车宽、和车体流线型 程度)密切相关。答案:流线型长度答案:P26 10.高速铁路的轨道结构大体可分为轨道和轨道两种类型。答案:有砟无砟 P28 11.高速铁路车站按技术作业性质可分为站、站、始发终到站。答案:越行中 间 P79 12.高速铁路车站内线路根据车站性质及功能需要设置,主要有线和线。答案:正 到发 P80 13.高速铁路车站内辅助线路有线、站内渡线、线、走行线等。答案:安全联 络 P80 14.牵引供电系统主要包括和。答案:牵引变电所牵引网 P104 15.牵引变电所的主要作用是电能及。答案:变换控制 P104 16.牵引变电所完成单相牵引网与三相电力系统之间的和。答案:连接 电压变换 P104 17.电能从牵引变电所经馈线送出,由馈线、接触网、、构成牵引网向动车

高速铁路动车乘务实务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项目一动车组列车车设备设施 任务1 CRH1 型动车组设备设施 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CRH1 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2.熟练使用CRH1 型动车组服务设备 知识目标 1.认知CRH1 型动车组车门 2.认知CRH1 型动车组车窗 3.认知CRH1 型动车组座椅 4.认知CRH1 型动车组乘务室 5.认知CRH1 型动车组照明 6.认知CRH1 型动车组卫生系统 7.认知CRH1 型动车组乘客信息系统和影音系统 任务2 CRH2 型动车组设备设施 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CRH2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2.熟练使用CRH2型动车组服务设备 3..熟练使用CRH2型长编组卧车动车组车设备设施 知识目标 1.认知CRH2型动车组车门 2.认知CRH2型动车组车窗 3.认知CRH2型动车组座椅 4.认知CRH2型动车组卫生间、盥洗室、多功能室 5.认知CRH2型动车组备品室、大件行存放处、垃圾箱 6.认知CRH2型动车组旅客信息系统 7.认知CRH2型长编组卧车动车组车主要设备及其布置情况任务3 CRH3 型动车组设备设施 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CRH3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2.熟练使用CRH3型动车组服务设备 知识目标 1.认知CRH3型动车组车门 2.认知CRH3型动车组车窗 3.认知CRH3型动车组座椅 4.认知CRH3型动车组卫生间、电茶炉、乘务员室 5.认知CRH3型动车组PIS广播通信装置 6.认知CRH3型动车组残疾人服务设施、婴儿护理台 任务4 CRH380 型动车组设备设施 能力目标 1.熟练使用CRH380A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2.熟练使用CRH380A型动车组服务设备 3.熟练使用CRH380B型动车组基础设备 4.熟练使用CRH380型动车组服务设备 知识目标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技术要点探析 摘要: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我国的陆上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我国铁路通过提速与兴建高速铁路来实现人员与物资的快速流通。在高速铁路的建设中使用专用的无砟轨道以取代传统的铁路路基,从而确保铁路运行的安全。做好无砟轨道的施工确保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对于高速铁路的安全运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无砟轨道施工关键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控制无砟轨道的施工质量进行分析阐述。 关键词:无砟轨道;施工要点;高速铁路;质量 高速铁路由于行驶速度较高传统的有砟轨道已经无法满足建设需求,因此在高速铁路的建设过程中需要使用无砟轨道进行建设。做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设计与建设质量对于提高高速铁路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的舒适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建设质量与安装精度要求极高,需要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以及施工管理等多个环节入手共同做好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与质量控制。 1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 1.1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为确保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顺利施工,需要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1)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施工前需要确保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底座板建设质量。 (2)完成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线下工程的变形与沉降的评估,确保其各项指标都满足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设计要求。 (3)完成对于高速铁路轨道的CPⅢ的建设并确保其完成两次相应的施工质量的评估。 1.2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板的施工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底座板采用的是低塑性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对于配合比的确定需要通过试验确定,完成了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板的浇筑后需要对其进行良好的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1.3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的铺设 在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进行铺设时首先需要进行轨道板的粗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和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需要高于15MPa,而后再对轨道板进行粗铺,粗铺前需要对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底座板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在即将进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精调的位置上进行模板安装,将发泡材质的模板安装到位后将其进行相应的固定,通过试验在固定方式的选择上最好使用硅胶对其进行固定。完成上述步骤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后即可开始对于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的粗调,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的粗调过程中需要对精测网与设标网进行实时复测以确保轨道板的安装质量。 在完成粗调后需要对其进行精调,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的精调过程中首先需要对CPⅢ网进行相应的安装精度的复测,只有当复测数据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进行轨道板的精调工作。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轨道板的精调开始后首先需要对精调装置进行安装,为了确保安装的精调装置具有足够的调节量,需要在安装精调装置的前后调节装置时确保其处于轴杆的横向位置中心处,从而确保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精调装置能够具有最大10mm左右的调节量,在完成了对于轨道板

高速铁路工作实务

山西省铁路工程学校 教案 课程名称:高铁动车乘务实务 教材名称:高速铁路乘务工作实务 授课学期:2015-2016年第一学期 授课教师:陈美艳 授课班级:特教2班、5班、6班 教务科制

教案编写说明 任课教师应遵循专业教学计划制订的培养目标,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在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前编写设计好每门课程每个章节的全部教学活动。教案按每次2课时设计编写。教案编写要求如下: 一、教师上课前必须写出所授课程的教案,不能无教案或借他人教案进行授课;授课教案应根据专业技术发展、教学要求变化、学生实际水平,以及教师以往教学小结等进行补充、修改或重写,以保持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不得使用未经任何补充、修改的陈旧教案进行授课。 二、实践教学的教案与理论教学的教案分开编写;对于公共课,难课、新课,提倡由各教研室组织进行集体备课;公共课教案主体(教学目的、教学进度、重点难点内容、教学内容及过程等)应相同。 三、教案编写要求内容简明、条理清楚、教学目的明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重点难点清晰。 四、教案应采用统一格式书写或打印(建议使用A4纸)。每次授课教案必须含首页,与各章节教案形成一个整体。 五、提倡教师利用计算机进行教案编写,与教学过程中的手写批注相结合,形成不同时期,不同版本(注意分别存盘和存档)的教案。 六、请妥善保存各阶段的教案,配合好学校的教学检查和归档等工作。

首页序号:

一、接待旅客的基本常识 (一)问候是一种交际手段 问候即打招呼。 1问候的次序 乘务员先于旅客问候:笼统问候:大家好;各位好;逐一问候:由尊而卑,有女士而男士,由近而远 2问候的态度 主动热情自然专注 3问候的方式 语言和动作相结合 问候的语言:“您好,先生/女士”、“早上/上午/中午/下午/晚上好”、“欢迎乘坐本次列车”…… 问候的动作:鞠躬。 (二)面部表情是一种交际手段 面部表情的基本要求是热情、友好、诚实、稳重、和蔼 1 眼神 眼神是对眼睛总体活动的一种统称。通过借助于眼睛传递信息——眼语 (1)注视的时间

xxx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施工应急预案

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应急救援预案 一、编制目的: 确定工程潜在的机械、设备伤害及触电事故,并作出应急准备和响应,预防和减少可能产生的机械、设备伤害及触电。一旦发生机械、设备伤害及触电事故,能够得到及时抢修、救护,减少损失。 二、适应范围: 本方案仅适用于中铁x局联合体合肥枢纽X标X分部双块式无砟轨道在建工程在施工期间可能发生的机械、设备伤害及触电事故应急情况。 三、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4、《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四、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 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机械、设备伤害及触电安全事故,发生的地点为项目部所属各作业面所涉及的施工作业场所。 2、可能影响范围:机械、设备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员:现场施工和管理人员。

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机械、设备损坏,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 五、可能发生的情况(位置、地点、环境): 1、临近既有线施工,桥上物体下落到既有铁路线或桥下时发生的事故; 2、XX线双块式无砟轨道施工时,机械设备运行碰到合蚌线的接触网时发生的机械、设备损坏及触电事故; 3、电动力设备运行时发生的触电事故;线路、配电箱设置不当或安全防护不到位等发生的触电事故。 4、在机械设备运行期间从事机械设备的保养、检查中发生事故; 5、在机械设备运行期间因设备故障或其他原因进行检查、消缺中发生事故; 6、需进入转动的机械设备进行消缺工作而未办理工作票,误进入尚在运转的机械设备时发生事故; 7、试运场所(机械设备区域)照明不足、地面有水渍油污,引起拌倒、滑倒致使被机械伤害; 8、机械设备的操作位置高出2米及以上,但未配置操作台、栏杆、扶手、围板等而导致机械伤害。 六、应急预案

高速铁路有砟轨道设计

目录 第1章绪论 .............................................................................................................................. - 1 - 1.1 高速铁路发展史.................................................................................................................. - 1 - 1.1.1 高速铁路三次发展高潮........................................................................................... - 1 - 1.1.1.1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一次高潮........................................................................ - 1 - 1.1.1.2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二次高潮........................................................................ - 2 - 1.1.1.3 高速铁路建设的第三次高潮........................................................................ - 2 - 1.1.2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概况........................................................................................... - 3 - 1.2 铁路高速化的技术基础...................................................................................................... - 4 -第2章高速铁路轨道结构类型选择............................................................................................... - 5 - 2.1 轨道结构类型...................................................................................................................... - 5 - 2.2 有砟轨道结构...................................................................................................................... - 5 - 2.1.1 钢轨 .......................................................................................................................... - 5 - 2.1.2 轨枕 .......................................................................................................................... - 6 - 2.1.3 扣件 .......................................................................................................................... - 7 - 2.1.4 道床 .......................................................................................................................... - 7 - 2.3 曲线轨道外轨超高.............................................................................................................. - 9 - 2.4 无缝线路概况...................................................................................................................... - 9 -第3章轨道各部分强度检算..........................................................................................................- 11 - 3.1 按中速韶山9电力机车检算轨道各部件强度.................................................................- 11 - 3.1.1 钢轨强度检算..........................................................................................................- 11 - 3.1.1.1 检算所需公式及说明...................................................................................- 11 - 3.1.1.2 检算过程...................................................................................................... - 12 - 3.1.2 轨枕弯矩检算......................................................................................................... - 14 - 3.1.3 道床顶面应力检算................................................................................................. - 17 - 3.1.4 路基道床压应力检算............................................................................................. - 17 - 3.2 按中国高速列车ZGS检算轨道各部件强度 .................................................................. - 18 - 3.2.1 钢轨强度检算......................................................................................................... - 18 - 3.2.2 轨枕弯矩检算......................................................................................................... - 20 - 3.2.3 道床顶面应力计算................................................................................................. - 22 -

铁路基本常识百题

铁路基本常识百题 1. 现代化交通运输主要包括铁路、水路、公路、航空和管道五种运输 方式。 2. 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计量单位分别是人公里和吨公里;统计周转量时,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3. 铁路线路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4. 我国铁路线路分为三个等级:1级铁路、H级铁路和皿级铁路。 5. 车站线路的种类:正线,站线(到发线、牵出线、调车线、货物线、机走线和机待线等),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安全线和避 难线)。 6. 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7. 线路纵断面是由平道和坡道所组成。 8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接近铁路建筑限界两种。 9. 最常见的两种路基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10. 桥隧建筑物主要包括桥梁、涵洞、明渠和隧道。 11. 轨道的组成包括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 六个主要部分。 12. 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 13. 钢轨的类型或强度以每米长度的大致质量(公斤数)表示的。我国现行 的标准钢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 kg/m。 14. 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5m和25m两种。 15. 轨枕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主要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16. 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长度为2.5m,岔枕及桥枕长度为2.6?4.85m

多种规格。 17. 每公里线路铺设轨枕的数量一般在1520?1840根之间。 18.道岔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双开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 19 .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部顶踏面向下16mn范围内两股钢轨工作用边之 间的最小距离。 20. 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采用1435mm勺标准轨距。与标准轨距相对应的还有宽轨距(如1520nn)和窄轨距(如1000nn)。 21. 铁路线路上的分界点有三种:车站、线路所和自动闭塞区段通过 色灯信号机,其中车站是有配线的分界点。 22. 车站和线路所把铁路线路划分成若干个长度不等的段落,这些段落就叫做区间。其中,车站与车站之间的区间叫做站间区间,车站与线路所之间的区间叫做所间区间;自动闭塞区段通过色灯信号机之 间的段落叫做把区间分成若干个闭塞分区。 23. 车站按业务性质分为货运站、客运站和客货运站(为数最多);按技术作业性质分为中间站(为数最多)、区段站和编组站;按客货 运量和技术作业量的大小分为特等站和一、二、三、四、五等站。 24. 由于区段站和编组站拥有较多的技术设备,并主要办理货物列车和车辆的技术作业,故又统称为技术站铁路线以技术站划分为区段。 两相邻技术站间的铁路线段,称为区段。 25. 客运站的跨线设备包括天桥、地道和平过道。 26. 客运站按其布置图形式分为通过式、尽头式和混合式客运站。 27. 货运站按其办理的货物种类分为综合性货运站和专业性货运站。 28. 车站的生产活动包括客运作业、货运作业和行车技术作业。 29. 客运站的作业包括办理客票的发售,旅客的乘降,旅客的文化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