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保养与维护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保养与维护

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光源。光源的寿命有限,为了延长光源使用寿命,在不使用仪器时不要开光源灯,应尽量减少开关次数。在短时问的工作间隔内可以不关灯。刚关闭的光源灯不能立即重新开启。

仪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应超过3h。若需长时间使用,最好间歇30min。如果光源灯亮度明显减弱或不稳定,应及时更换新灯。更换后要调节好灯丝位置,不要用手直接接触窗口或灯泡,避免油污沾附。若不小心接触过,要用无水乙醇擦拭。

2、单色器。单色器是仪器的核心部分,装在密封盒内,不能拆开。选择波长应平衡地转动,不可用力过猛。为防止色散元件受潮生霉,必须定期更换单色器盒干燥剂(硅胶)。若发现干燥剂变色,应立即更换。

3、吸收池。必须正确使用吸收池,应特别注意保护吸收池的两个光学面。

4、检测器。光电转换元件不能长时间曝光,且应避免强光照射或受潮积尘。

5、当仪器停止工作时,必须切断电源。

6、为了避免仪器积灰和沾污,在停止工作时,应盖上防尘罩。

7、仪器若暂时不用要定期通电,每次不少于20~30min,以保持整机呈干燥状态,并且维持电子元器件的性能。

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722N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IATF16949-2016/ISO9001-2015) 一、使用步骤 1、连接仪器电源线,确保仪器供电电源有良好的接地性能; 2、接通电源,使仪器预热20分钟。(不包括仪器自检时间); 3、用键设置测试方式:透射比(T),吸光度(A),已知标准样品浓度值方式(C)和已知标准样品斜率方式(F); 4、用波长选择旋钮设置您所需的分析波长; 5、将参比样品溶液和被测样品溶液分别倒入比色皿中,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溶液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皿槽中,盖上样品室盖。一般情况下,参比样品放在第一个槽位中。比色皿透光部分表面不能有指印、溶液痕迹,被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会影响样品测试的精度; 6、将0%T校具(黑体)置入光路中,在T方式下按“0%T”键,此时显示器显示“000.0”; 7、将参比样品推(拉)入光路中,按“0A/100%T”键调0A/100%T,此时显示器显示的“BLA”直至显示“100.0”%T或“0.000”A为止。 8、当仪器显示器显示出“100.0”%T或“0.000”A后,将被测样品推(拉)入光路,便可从显示器上得到被测样品的透射比或吸光度值。 二、注意事项 1、每次使用后应检查样品室是否积存有溢出溶液,经常擦拭样品室,以防废液对部件或光路系统的腐蚀;

2、仪器使用完毕应盖好防尘罩。可在样品室及光源室内放置硅胶袋防潮,但开机时一定要取出; 3、长期不用仪器时,尤其要注意环境的温度、湿度,定期更换硅胶。 4、工作条件:环境温度: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5%RH; 三、期间核查 1、波长范围检查:主机正常开机并预热30分钟,模式为“透射比”档, 转动波长旋钮至波长范围两端按100%T健,应能正常调节100%T,开样品室盖时按0%T应能正常调节0%T。 2、透射比重复性检查:将主机波长设定至550nm,仪器调0%T,调100%T。 置入透射比为40%T左右并在附近平坦吸收的样品(例如:中性滤光片)连测三次检查显示值,其最大差值应在±0.3%T内。 3、定点噪声检查:设定波长在550nm,仪器调0%T,调100%T,设定标尺至“吸光度”,观察显示窗内数字跳动在0.002A范围内。 4、波长重复性检查:设置标尺为“透射比”,采用分光光度计通用的镨钕滤光片作样品。以空气为空白,仪器调0%T,调100%T,将样品置入光路,读出在520~540nm波长范围内与样品标准峰值相对应的波长值。重复三次,波长读数误差不应大于±1nm。 5、核查周期:半年一次 四、设备维护 1、为确保仪器稳定工作,电压波动较大的地方,建议用户配备220V稳压器; 2、仪器接地要良好; 3、干燥剂应保持其干燥性,发现变色立即更换或活化后再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维护保养标准操作规程 1 范围 适用于UV100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维护保养。 2 引用标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手册》 3 职责 QC使用人:负责按本规程进行操作。 4 内容 4.1 接通电源 打开仪器电源开关,仪器显示屏将进入初始化前的任务选项界面。仪器上电后,进入下图所示的界面。

等流程。仪器的设置界面如下图所示。 一般情况下,仪器上电后应首先进行仪器的基本参数设置,然后仪器按当前的设置进行自检。若测试条件不变,一般情况下可直接点击“自检”键,进入自检过程。但若用户更改了样池类型设置、语言设置,则必须在设置完成后按“C”键退出,然后切断仪器电源、重新上电启动、自检。自检过程大约需要6分钟。 若自检过程中出现“氘灯波长定位错误”,可按“C”键退出错误提示,将钬玻璃标准块插入2号样池,然后进行仪器波长校正。若样池设置为单样池,在校正过程中根据屏幕提示将钬玻璃标准块插入单样池。 自检通过后,仪器进入测试状态,主菜单如下图所示。点击菜单序列号对应的数码键,或使用键盘上的▲▼光标控制键使光标移动到相应的功能选项上,然后按ENTER键即可进入所选的功能;按C键可返回上一级目录.

主菜单中功能选项共有六项: ◎光度测量:在此功能下,可进行吸光度或透过率的测量。 ◎定量测量:包括单标样分析法、工作曲线法。 ◎光谱扫描:可进行光谱扫描,并具备相当强的的谱图分析功能。 ◎动力学测量:可进行时间扫描,并具备一定的谱图分析功能。 ◎附加功能:包含一些常用的特殊检测流程,比如DNA的检测、水质总氮的测定。 ◎历史数据库:在此功能下,可查阅或打印仪器内部存储的以往分析数据或谱图。 ◎参数设置:在此功能下,重新设置仪器参数,包括带宽、换灯点、日期时间、样池类型、界面语言等。 若用户需要重新进行仪器参数设置、自检、校正等操作,可点击主菜单左下角的“返回”功能键,进入开始界面。 4.2 定量测量 在主菜单界面上点击1号键、或使用键盘上的▲▼光标控制键将光标移动到定量测量功能选项上,随后按ENTER键便可进入如下图所示的定量测量主菜单。

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制度与维护保养措施

榆树岭煤矿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与维护等保障措施 榆树岭煤矿 2016年 一、应急物质管理制度 (一)安全消防制度 1.门卫人员要坚守岗位,对进库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提货车辆出库时,要认真核对出门证和物资数量。 2.护场员担负着库区防火、防盗、防破坏的重任,必须在现场按时交接班登记,不准脱岗,上班不准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严格执行巡逻制度,并做好记录,库区要实行夜间值班制度. 3.库房要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有明确分工,库区各部位实行防火责任制,严禁烟火,各个防火标志要悬挂在醒目位置,库区要配齐各种消防设施、器具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库房料场禁止明火取暖,需明火取暖时要提出申请,制度防范措施经批准执行.料场、仓库间应留有消防通道,及时清理各种易燃杂物,发现火灾及时鸣笛并打119 电话报警,通知本单位负责人积极组织人员扑救。 4.库区电路电源避雷设施的各种电器要有专人负责,要按规程操作,经常检查维修,库内灯泡不得大于60瓦,风雨天要加强巡查,

防止电器事故发生. 5.运输和装卸机械要专人专机,经培训合格持证上岗,物资的装卸,搬运和堆码放,要按规程作业,要轻起轻放,严禁野蛮装卸和三违,确保人员、设备物资安全. 6.保管员离开库房时要做到人走、窗关、灯闭、门落锁。 7。库区根据季节做好防雷电、防洪、防风、防冻措施,消除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 (二)物资保管保养制度 8。物资的保管要依据物资的类别、性质和要求安排适应的存放仓库、场地,做到分类存放,定点堆码,合理布局,方便收发作业,安全整洁。 9。物资分区、分类堆码,按机型和规格型号系列化“五五化”摆放,货架上的物资要上摆轻下摆重,顶上摆放的不常用,库内副货位和棚内存放的物资要下垫,露天存放的物资要上盖下垫,并持牌标明品名、规格、数量。 10。易燃、易爆、剧毒物资和化学试剂要专库存放,专人保管,剧毒和鹭物资要装箱,加锁保管。 11.性质相抵触的物资和腐蚀性的物资应分开存放,不准混存。12.加强物资保管和保养工作,做到“六无”保存,即无损坏、无丢失、无锈蚀、无腐烂、无霉烂变质、无变形。 13.纸制油毡要竖放,直径1。5cm 以上运输带不准叠放,1.8m 长的油轴要悬挂存放。

分光光度计的检验和维护

分光光度计的检验和维护 (一)分光光度计的检验 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可靠,新制造、使用中和修理后的分光光度计都应该定期进行检定。国家技术监督局批准颁布了各类紫外、可见及近红外分光光度计的坚定规程。我们在验收仪器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及检验合同进行验收。检定规程规定,检定周期为半年,两次检定合格的仪器检定周期可延长至一年。下面简单介绍分光光度计的检验方法。 1.波长的准确度 波长准确度是指单色光最大强度的波长值与波长指示值之差。可以用汞灯较强光谱线253.65、296.73、313.16、365.02、404.66、435.83、546.07nm或氢灯(486.13)、氘灯486.00nm 的谱线来检验。 稀土玻璃如镨钕玻璃、钬玻璃在相当宽的波长范围内有特征吸收峰。由仪器生产厂作为附件提供。镨钕滤光片的吸收峰为528.7nm和807.7 nm 。 如果经检验仪器的波长准确度不合格,应按照仪器说明书进行调整。 2.稳定度 在光电管不受光的条件下,用零点调节器将仪器调至零点,观察3min,读取透射比(透过率)的变化,即为零点稳定度。 在光谱范围两端向中间靠10nm处,例如721型仪器的370nm和790nm处,调整零点后,打开光门,使光电管受光,调节透过率为95%(数显仪器调至100%)处,观察3min读取透过率的变化,即为光电流稳定度。 3.投射比正确度 投射比的校正的方法中有中性玻璃滤光片法(可见光区)和标准溶液法。 经常使用的使标准溶液法,具体操作为:配置质量分数0.06000/1000(即1000g溶液中含K2Cr2O70.06000g)的K2Cr2O7的0.001mol/LHClO4的标准溶液。以0.001mol/LHClO4为参比,以1cm的石英吸收池分别在235、257、313、350nm波长处测定透射比,与表13-4所列标准溶液的标准值比较,根据仪器级别其差值应在0.8%-2.5%之内。 溶液的透射比 表13-4质量分数0.06000/1000 K 4.杂散光 不属于单色器给定波长,由于反射或散射等射到检测器的光称为杂散光。杂散光的检验是在较短波长下,测定某透过溶液的投射比。根据仪器的级别不同,有的T>0.001%,有的到 T<0.6%。 光栅式仪器用1cm配套合格的吸收池,在380nm处,以蒸馏水为参比,测定50.0g/L的亚硝酸钠标准溶液的透射比(透射信号和入射信号之比),即为仪器在相应波长处的杂散光。 5.吸收池的配套性 在定量工作中,尤其是在紫外光波长测定时,需要对吸收池作校准及配对工作,以消除吸收池的误差。 配套性检验方法是:石英吸收池在220nm处,装蒸馏水;在350nm处,装K2Cr2O7的0.001mol/L HClO4溶液。玻璃吸收池在600nm处,装蒸馏水;在400nm处,装K2Cr2O7溶液(配法同上);以一个吸收池为参比,调节T为100.0%测定其它各池的透射比。透射比之差小于0.5%的池可配对成一套。

722型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编制:刘文玖 1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722型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2操作步骤 检查仪器电源接线牢固,接地良好,将仪器灵敏度钮置于“1”(放大倍数小),选择开关置于“T”。 插上电源插头,开启电源开关,指示灯亮。调节波长手轮至所需波长,调节T =100%钮至显示投射比T=(70~100)%。仪器在此状态下预热15分钟(说明书是20分钟),显示数字稳定后即可进行下一项工作。 打开样品室盖(光门自动关闭,光电管不受光),调节T=0%钮,使数字显示为“00.0”。 盖上样品室盖,将参比池推入光路,调节T=100%钮,使数字显示“100.0”,增大灵敏度档,再调整0%和100%。 重复开样品室盖调T=0%和盖上样品室盖调T=100%的操作,至仪器显示稳定。 2,6 将选择开关置于“A”,调节吸光度调零钮,使数字显示为“0.000”,将样品池推入光路,数字显示值即为吸光度值。 直接读出被测物浓度的操作方法:装一份标准溶液于吸收池中,将选择开关置于“C”,将标准溶液推入光路,调节浓度钮,使数字显为标准液浓度值,将样品推入光路,数字显示即为样品的浓度值。 读完数以后应立即打开样品室盖。 测量完毕,取出吸收池,洗净。各旋钮置于原来位置,电源开关置于“关”,切断电源。 3、注意事项 各旋钮、拉杆要按规定的方向平稳的移动,不可用力过猛。 样品室要保持干燥,如将比色液洒落其中,应及时清理干净。 不得用手接触吸收池的透光面,只能用镜头纸或脱脂棉轻轻擦拭,避免硬的物

品划伤透光面。 不同仪器的吸收池不要混用,以免引起测定误差。 为延长光源使用期限,要尽量减少开关次数,在短时间的工作间隔内可以不关灯。刚关闭的光源灯不能立即重新开启,要等其冷却到室温后再开。仪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得超过3个小时,若需长时间使用,最好间隙30分钟。更换光源时,不要用手接触灯的窗口,以免再窗口玻璃上留下痕迹。 单色器不可随意拆动。注意定期更换内装的干燥剂。 吸收池被有色物质污染时,用3mol/L的盐酸和等体积的乙醇混合液洗涤吸收池,再用自来水、蒸馏水冲洗。 检测器要保持干燥,光电元件必须避免不必要的曝光,在测定过程中要随时关闭光闸,光电池在不用时要遮断光源,整台仪器避免在阳光下照射。 十四.分光光度计维护保养规程 1.保持室内干燥。 2.保持外表洁净 3.干燥剂有一半变白时及时更换。 4.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 5.不得长时间闭合试样室盖,以延长光电管寿命。 6.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时,在调整0和100后稍待片刻,当数字稳定后重新调整0 和100后即可工作。 7.不能随意挪动位置,以保证测试的准确性。

分光光度计及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分光光度计及使用维护中的注意事项 一、分光光度计检定(测试)的主要项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 1)波长准确度 分光光度法原理要求照射在样品池上的单色光必须对应于样品吸收光谱中的某一个吸收峰的波长。由于仪器的制造和调整误差,单色光的实际波长与仪器的波长读数值间都存在一定的误差。样品中绝大部分的主要吸收峰都有一定的宽度,对波长准确度要求允许宽些。但是,当吸收峰宽度较小,而且吸收峰两侧边缘比较陡直,此时波长准确度的影响就必须引起注意。 2)透射比(吸光度)准确度 很显然,透射比或吸光度的误差越大,测试结果的可信性越差,从而影响到测试数据的准确性。 3)杂散光 杂散光是由于光学元件制造误差以及光学和机械零件表面的漫反射形成的。杂散光是分析样品的非吸收光,随着样品浓度的增加,杂散光的影响也随之增大,将给分析结果带来一定的误差。在紫外的短波区域光源强度和检测器的灵敏度均明显减弱,杂散光的影响更不能忽视。因此,杂散光的大小也是仪器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 二、与分光光度计正确使用和维护有关的几个注意事项(在使用仪器前,必须仔细阅读其使用说明书) 1)若大幅度改变测试波长,需稍等片刻,等灯热平衡后,重新校正“0”和“100%”点。然后再测量。 2)指针式仪器在未接通电源时,电表的指针必须位于零刻度上。若不是这种情况,需进行机械调零。 3)比色皿使用完毕后,请立即用蒸馏水冲洗干净,并用干净柔软的纱布将水迹擦去,以防止表面光洁度被破坏,影响比色皿的透光率。 4)操作人员不应轻易动灯泡及反光镜灯,以免影响光效率。 5)WFZ800-DA、756型等分光光度计,由于其光电接收装置为光电倍增管,它本身的特点是放大倍数大,因而可以用于检测微弱光电信号,而不能用来检测强光。否则容易产生信号漂移,灵敏度下降。针对其上述特点,在维修、使用此类仪器时应注意不让光电倍增管长时间暴露于光下,因此在预热时,应打开比色皿盖或使用挡光杆,避免长时间照射使其性能漂移而导致工作不稳。 6)放大器灵敏度换挡后,必须重新调零。 7)比色杯的配套性问题。比色杯必须配套使用,否则将使测试结果失去意义。在进行每次测试前均应进行比较。具体方法如下;分别向被测的两只杯子里注入同样的溶液,把仪器置于某一波长处,石英比色杯;220nm、700nm装蒸馏水,玻璃比色杯:700nm处装蒸馏水,将某一个池的透射比值调至100%,测量其他各池的透射比值,记录其示值之差及通光方向,如透射比之差在±0.5%的范围内则可以配套使用,若超出此范围应考虑其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服装储存与养护完整版

服装储存与养护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服装的储存与养护 摘要:任何一家外贸服装厂都不可能是交一笔货,接一笔货。服装不能被及时消耗 掉,这样必然造成一定量的库存,会增加管理的难度,造成一定的损耗。储存是物流的一 种运动状态,是服装流转中的一种作业方式,又是服装流通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服装储存 期间还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养护,以保证服装的质量和品质,减少损耗,节约费用开支, 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关键词:服装的储存管理﹑库存保管﹑库存服装的保养 Storage and maintenance of clothing Abstract: Any foreign trade garment factory could not pay a stock, then a cargo .Clothing can not be consumed, it will inevitably lead to a certain amount of inventory, will increase the difficulty of management cause certain loss. Storage logistics is the clothing in the circulation of a mode of operation, and is an indispensable link in the chain of clothing distribution . In the clothing store period also needs to carry on the necessary maintenance to ensure that the garment quality and quality, reduce consumption, save costs, create economic benefits for the enterprise. Key word: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721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方法 一、开机预热 仪器在使用前应预热30分钟。 二、波长调整 转动波长旋钮,并观察波长显示窗,调整至需要的测试波长。 注意事项:转动测试波长调100%T/0A后,以稳定5分钟后进行测试为好(符合行业标准及质监局检定规程要求)。 三、设置测试模式 按动“功能键”,便可切换测试模式。相应的测试模式循环如下:*开机默认的测试方式为吸光度方式 四、结果打印(721型无此功能) 在得到测试结果后按动“打印”键便可打印结果(需外接标准串行打印机)。 五、光源切换(适用于752、754、755B型) 因为仪器在紫外区和可见区使用不同的光源,所以需要波动光源切换杆来手动的切换光源。建议的光源切换波长为340nm,即200nm-339nm适应氘灯,340nm-1000nm使用卤素灯。 注意事项:如果光源选择不正确,或光源切换杆不到位,将直接影响仪器的稳定性。特殊测试要求除外。 六、比色皿配对性 仪器所附的比色皿是经过配对测试的,未经配对处理的比色皿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适应比色皿一套两只,供紫外光谱区使用,置入样品架时,两只石英比色皿上标记Q或箭头方向要一致。玻璃比色皿一套四只,供可见光谱区使用。 石英比色皿和玻璃比色皿不能混用,更不能和其他不经配对的比色皿混用。用手拿比色皿应握比色皿的磨砂表面,不应该接触比色皿的头光面,即透光面上不能有手印或溶液痕迹,待测溶液中不能有气泡、悬浮物,否则也将影响样品的测试精度。比色皿在使用完毕后应立即清洗干净。 七、调T零(0%T) 1.在T模式时,将遮光体置入样品架(如图七所示),合上样品室盖,并拉动样品架拉杆使其进入光路。然后按动“调0%T”键,显示器上显示“00.0”或“-00.0”,便完成调T零,完成调T零后,取出遮光体。 注意事项:1.测试模式应在透射比(T)模式; 2.如果未置入遮光体合上样品室盖,并使其进入光路便无法完成调T零;

冷库的维护与保养

冷库的维护与保养 一、冷库的维护 冷库的除霉杀菌与消毒冷库冷藏的烹饪原料和食品都有含有一定的脂肪、蛋白质和淀粉。这些营养成分的存在,会使霉菌和细菌大量繁殖生长。为做好冷厍卫生管理工作,保证食品和烹饪原料的冷藏质量,就要定期地进行冷厍卫生消毒工作。冷库的除霉杀霉与消毒,可先用酸类消毒剂。酸类消毒剂的杀菌作用,主要是凝固菌体中的蛋白。常有的消毒剂有乳酸、过氧已酸、漂白粉、福尔马林等。 二、冷库中排除异味的方法 1、冷库中产生异味的原因所谓异味,即冷库中的烹饪原料及食物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通过物理化学的变化,产生一种不正常的气味,天长日久,这种气味就粘附于冷库的墙壁、顶棚以及设备和工具上。冷库中产生异味,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冷库在未进食品前就有一种异味存在。入冷库前食品就有腐败变质现象,如变质的蛋、肉、鱼等。存放过鱼的冷库,未经清洗即存放肉、蛋、或水果蔬菜等食品,致使气味感染而变质。冷库通风不畅,温、湿度过大,致使霉菌大量繁殖,产生霉气味。冷库制冷管道的泄漏,制冷剂(氨)侵蚀到食品中导致异味产生。冷库中温度不下降,致使肉品变质腐坏产生腐败味。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鲜肉未冻结、冻透即转库贮藏。不同气味的食品存在一个冷库库房内,导致食品串味互相感染。 2、防止冷库异味产生的方法入冷库冷藏的食品,必须经过检验,没有变质的方可入库存放。冷库库房在进货前不得有异味存在。若有异味,必须经过技术处理,排除异味后方可使用。平常要加强冷藏设备的维护,严禁倒堆卸货,防止因此砸坏管路,造成制冷剂外泄。食品在冷加工过程中,必须使冷库库房保持一定的温度,不得将冻制食品进行转库或存放。若冷库库房温度降不下来,应查找原因,待排除后再行食品加工。冷库内不得混合存放互相感染的食品。 3、冷库排除异味的方法臭氧法。臭氧具有强烈的氧化作用,不但能消除冷库库房异味,还能制止微生物的生长。采用臭氧发生器,可实现对库房异味的排除。若冷库内存放含脂肪较多的食品时,则不宜采用臭氧处理,以免脂肪氧化而产生酸败现象。甲醛法。将冷库库房内的货物搬出,用2%的甲醛水溶液(即福尔马林溶液)进行消毒和排除异味。食醋法。装过鱼的冷库库房,鱼腥味很重。不宜装其它食品,非得经彻底清洗排除鱼腥味后方可装入其它食品。一般清除鱼腥味的方法是采用食醋的方法。具体方法为:鱼出冷库后,将蒸发管组上的冰霜层清除干净,并保持库房温度——50℃以下,然后按冷库库房每一立方米容积用食醋量50—100克配制,用喷雾器向库内喷射,先将库房门关闭严密,断断

紫外 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程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标准操作程序 1 简述 紫外-分光光度法是通过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长范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本法的在药品检验中主要用于药品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定量分析通常选择物质的最大吸收波长处测出吸光度,然后用对照品或百分吸收系数求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多用于制剂的含量测定;对已知物质定性可用吸收峰波长或吸光度比值作为鉴别方法;若化合物本身在紫外光无吸收,而杂质在紫外光区有相当强度的吸收,或杂质的吸收峰化合物无吸收,则可用本法作检查。物质对紫外辐射的吸收是由于分子中原子的外层电子跃迁所产生的。因此,紫外吸收主要决定于分子的电子结构,故紫外光谱又称电子光谱。有机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如含有共轭体系、芳香环或发色基团,均可在近紫外区(200-400nm)或可见光区(400-850nm)产生吸收。通常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工作波长范围为 190-900nm,因此又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紫外吸收光谱为物质对紫外区辐射的能量吸收图。朗伯-比尔(Lambert-beer)定律为光的吸收定律,它是紫外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其数学表达式为:A=log1/T=ECL 式中A为吸光度; T为透光率; E为吸收系数; C溶液浓度; L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收系数为百分吸收系数,以E表示。如溶液的浓度(C)为摩尔浓度(mol/L),液 层厚度为1cm时,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要由光源、单色器,样品室、检测器、记录仪、显示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等部分组成。 可见光区全波长范围的测定,仪器备有二种光源,即氘灯-为了满足紫外 和碘钨灯,前者用于紫外区,后者用于可见光区。 单色器通常由进光狭缝、出光狭缝、平行光装置、色散元件、聚焦透镜或反射镜等组成。色散元件有棱镜和光栅二种,棱镜多用天然石英或熔融硅石制成,对200~400nm波长光的色散能力很强,对600nm以上波长的光色散能力较差,棱镜色散所得的光谱为非匀排光谱。光栅系将反射或透光经衍射而达到色散作用,故常称为衍射光栅,光栅光谱是按波长作线性排列,故为匀排光谱,双光束仪器多用光栅为色散元件。 检测器有光电管和光电倍增管二种。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依据其结构和测量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单光束和双光束 分光光度计二类。单光束分光光度计有些仍为手工操作,即固定在某一波长,分别测量比较空白、样品或参比的透光率或吸收度,操作比较费时,用于绘制吸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维护保养规程

制药GMP管理文件 一、目的:明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维护保养规程,确保紫外/可见 分光光度计安全运行,延长使用寿命。 二、适用范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三、责任者:质检员 四、正文: 1 使用注意事项 1.1全部整机系统一定要有可靠的接地。 1.2全系统各部分的部件、零件、器件不允许随意拆除。 1.3不允许用酒精、汽油、乙醚等有机溶液擦洗仪器。 1.4请注意仪器防潮,特别是久置不用时,应定期通电驱潮。 1.5使用中如果用不到紫外波段,可在仪器自检结束后关闭氘灯,以 延长其寿命。 2 仪器不正常工作时应该采取的措施 当发现仪器不正常工作时,应该认真观察现象,最好记录下来,为维修人员创造条件。

2.1当仪器出现操作提示错误时,应该仔细检查操作方法是否有误, 参数设置是否匹配,样品是否正确,光源是否点亮等。确认无误 后,在操作几次,如果几次操作不对,应该怀疑故障,应通知生 产厂家解决。 2.2当仪器运行时若出现死机现象,应该查看仪器的安装环境是否违 背了仪器的“安装条件”中提到的有关条款。如果确认没有违背,应怀疑仪器出现故障,应通知生产厂家解决。 3 更换氘灯 3.1 关闭仪器电源。 3.2 先将仪器上罩卸去:用螺丝刀将仪器上四两侧下边缘紧定螺钉 (每侧两个,共四个)卸下(也可先将后盖板卸下,以方便卸上 罩),然后轻轻抬起上罩。注意不要用力扯拉与上罩相连的连接 线,放稳,卸去上 3.3 罩后露出灯室。 3.4卸去灯室上盖:用螺丝刀卸去固定灯室上盖的两个螺丝(注意不 要使螺钉掉入仪器里,以免取出困难。同时注意仪器灯罩高温。)。 拿去灯室上盖露出氘灯、钨灯。 3.5氘灯拆卸及安装:拧下氚灯的2个固定螺钉,拔下氚灯的电源插 座。取下损坏的氚灯,换上新氚灯。对准定位孔,拧紧固定螺钉,插上氚灯电源插座。 (注意安装过程中不要触摸氘灯发光孔正对的玻璃窗,以免沾上 污物,影响能量。如果发光窗口有污物,可用干净细木棍缠上脱

物资的保管与保养

物资的保管与保养 一、对物资的保管与保养的解释 保管是指根据物资的外部形状与保管要求,安排适当的储存地点。 保养时指根据物资的内在性质,采取各种维护保养方法。 物资的保管与保养是指根据物资的性能、特点,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对物资采取合理的储存方法。 二、物资保管与保养的意义 对库存物资进行维护保养,是仓库管理工作的重要职能之一。维护保养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库存物资的安全,关系到仓储工作的效益,甚至关系到煤矿的安全生产。所以,做好库存物资的维护保养,是仓储工作人员的基本职责。 维护保养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保证库存物资不变质、不受损、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 三、橡胶制品保管注意事项 橡胶及其制品在储存方面有一定共性,一般要求库温为15~40℃,相对湿度为50%~80%,阴凉、忌受潮,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距离热源应在2m以上,切勿与溶剂类、油类、酸碱类物品接触。堆码不宜过高,并应定期倒垛。储存期一般可达1~2年。 四、水泥保管的注意事项 水泥在保管过程中很容易因受潮而使活性降低。保管时间越长,损失也越大。为了尽可能减少损失,保持其性能,应采取以下措施: 缩短储存期。一半水泥,储存期不能超过3个月;快硬水泥、高级水泥储存期不能超过1个月,高铝水泥的储存期不宜超过2个月。超过上述期限的水泥,不能按标号使用,需重新鉴定其质量。 为了减少损失,应按生产厂别、品种、标号、出厂和入库日期的不同,分别堆垛,严禁混存。要实行先进先出的原则。 隔绝水的侵蚀。保持库内干燥,隔绝地下水和墙壁渗水,水泥码垛要与窗口保持一定距离。袋装水泥堆垛时,垛高8~10袋为宜,堆宽5~10带为宜,每堆不要超过1000袋。 五、电焊条保管注意事项 (1) 焊条必须在干燥、通风良好的库内存放。存放焊条的仓库不允许放置有害气体和腐蚀性物质。对低氢型等用于工程重要部位的焊条,应保持5~25℃的室温和相对湿度低于60%的仓库内存放。 (2) 零散焊条应放入料架保管,料架离地20cm以上,与墙壁距离应大于30cm,料架下应放置干燥剂,严防焊条受潮。木箱包装焊条的垛高不能大于2cm,只想不得低于1cm。 (3) 为防止受潮,应该拆包装随用。 (4) 保管期不应超过6个月。超过6个月的焊条应重新鉴定质量。 (5) 轻拿轻放,避免烹调药皮。 (6)特种焊条应专库存放。 六、电工仪表保管注意事项 1)仪表应放在干燥通风的封闭式库内,温度应保持在5~30℃之间,不能有剧烈变化,相对湿度40%~80%,仓库周围不能有强磁场和人为剧烈震动,库内不得有酸、碱等化学物品和腐蚀性气体。

(完整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理及使用

应用 分光光度计已经成为现代分子生物实验室常规仪器。常用于核酸、蛋白定量以及细菌生长浓度的定量。我们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测物质的光度以求得物质的浓度或者酶活。 基本原理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它是带状光谱,反映了分子中某些基团的信息,可以用标准光谱图再结合其它手段进行定性分析。 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平行单色光通过含有吸光物质的稀溶液时,溶液的吸光度与吸光物质浓度、液层厚度乘积成正比,即 A= kcl 式中比例常数k与吸光物质的本性,入射光波长及温度等因素有关。c为吸光物质浓度,l为透光液层厚度。 组成 各种型号的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就其基本结构来说,都是由五个基本部分组成,即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及信号指示系统。 1.光源 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中,常用的光源有两类:热辐射光源和气体放电光源。热辐射光源用于可见光区,如钨灯和卤钨灯;气体放电光源用于紫外光区,如氢灯和氘灯。 2.单色器 单色器的主要组成:入射狭缝、出射狭缝、色散元件和准直镜等部分。 单色器质量的优劣,主要决定于色散元件的质量。色散元件常用棱镜和光栅。 3.吸收池 吸收池又称比色皿或比色杯,按材料可分为玻璃吸收池和石英吸收池,前者不能用于紫外区。吸收池的种类很多,其光径可在0.1~10cm之间,其中以1cm光径吸收池最为常用。 4、检测器 检测器的作用是检测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现今使用的分光光度计大多采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作为检测器。 5、信号显示系统 常用的信号显示装置有直读检流计,电位调节指零装置,以及自动记录和数字显示装置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TU1810) 1.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为规范检验人员在质量检验过程中的操作,保证检验结果的正确性。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二厂检验员对产品质量的检验。 3.职责:QC检验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程序: 4.1 简述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谱区的辐射的吸收来进行分析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它广泛用于无机和有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朗伯—比耳定律(Lambert—Beer)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俗称光吸收定律,是分光光度法定量分析的依据和基础。当入射光波长一定时,溶液的吸光度是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介质厚度(吸收光程)的函数。其常用表达式为,式中为系数: A=ε·ι·C 式中A为吸光度; ε为吸收系数; C为溶液浓度; ι为光路长度。 如溶液的浓度(C)为1%(g/ml),光路长度(L)为1cm,相应的吸光度即为吸收系数以E cm%11表示。如溶液的浓度(C)的摩尔浓度(mol/L),光路长度为1cm时,

则相应有吸收系数为摩尔吸收系数,以ε表示。 4.2 仪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是基于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原理工作的常规分析仪器。根据光路设计的不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可以分为单光束分光光度计、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和双波长分光光度计。 4.2.1 仪器测量条件选择 1.测量波长的选择 通常都是选择最强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作为测量波长,称为最大吸收原则,以获得最高的分析灵敏度。而且在λmax附近,吸光度随波长的变化一般较小,波长的稍许偏移引起吸光度的测量偏差较小,可得到较好的测定精密度。但在测量高浓度组分时,宁可选用灵敏度低一些的吸收峰波长(ε较小)作为测量波长,以保证校正曲线有足够的线性范围。如果λmax所处吸收峰太尖锐,则在满足分析灵敏度前提下,可选用灵敏度低一些的波长进行测量,以减少比耳定律的偏差。 2.适宜吸光度范围的选择 任何光度计都有一定的测量误差,这是由于测量过程中光源的不稳定、读数的不准确或实验条件的偶然变动等因素造成的。由于吸收定律中透射比T与浓度C是负对数的关系,从负对数的关系曲线可以看出,相同的透射比读数误差在不同的浓度范围中,所引起的浓度相对误差不同,当浓度较大或浓度较小时,相对误差都比较大。因此,要选择适宜的吸光度范围进行测量,以降低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 在实际工作中,可通过调节待测溶液的浓度或选用适当厚度的吸收池的方法,使测得的吸光度落在所要求的范围内。 3.仪器狭缝宽度的选择 狭缝的宽度会直接影响到测定的灵敏度和校准曲线的线性范围。狭缝宽度过大时,入射光的单色光降低,校准曲线偏离比耳定律,灵敏度降低;狭缝宽度过窄时,光强变弱,势必要提高仪器的增益,随之而来的是仪器噪声增大,于测量不利。选择狭缝宽度的方法是:测量吸光度随狭缝宽度的变化。狭缝的宽度在一个范围内,吸光度是不变的,当狭缝宽度大到某一程度时,吸光度开始减小。因此,在不减小吸光度时的最大狭缝宽度,即是所欲选取的合适的狭缝宽度。

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

722可见分光光度计 使 用 说 明 书 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目录 第一章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2 第二章仪器的工作环境 2 第三章仪器的安装 3 第四章主要技术指标及规格 3 第五章仪器视图与构件名称 3 第六章仪器使用操作说明 4 第七章仪器的应用问题解决方案11 附录A 仪器验收13

第一章 设计原理与主要用途 一、原理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原理是:物质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对光吸收的效 应,而且物质对光的吸收是具有选择性的。各种不同物质都具有其 各自的吸收光谱。因此不同波长的单色光通过溶液时其光的能量就 会被不同程度的吸收,光能量被吸收的程度和物质的浓度有一定的 比例关系,即符合比耳定律。 0I I T = abc T I I A ===1lg lg 0 其中:T —透射比 A —吸光度 I 0—入射光强度 a —吸收系数 I —透射光强度 b —溶液的光程长度 c —溶液的浓度 由上式可以看出当吸收系数a 与光程长度b 不变时,吸光度与溶液 浓度成正比。本仪器正是依据这一原理而设计的。 二、用途 本仪器可供物理、化学、医学、生物学等学科进行科研或供化学工 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冶金工业、临床生化、环境保护部门进 行各种物质的定性定量分析。 第二章 仪器的工作环境 一、仪器的运输和存储 本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防雨淋、曝晒及剧烈冲击。 本仪器存储时应包装完好的存储于有遮蔽的仓库内,周围无酸性气 体、碱及其它有害物质。仓库的环境温度在-25℃~40℃之间,相对 湿度不大于85%。 二、仪器的使用环境 避开阳光直射的场所和有较大气流流动的场所。 请不要安放在有腐蚀性气体及灰尘多的场所。 应避开有强烈振动和持续振动的场所。 应远离发出磁场、电场和高频电磁波的电气装置。 仪器应放在可载重的稳定水平台面上,仪器背部距墙壁至少15cm 以 上,以保持有效的通风散热。 避开高温高湿环境 使用温度: 室温 5℃~40℃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设备管理,正确使用、维护设备,防止设备事故发生,确保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TU-1810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操作。 3、基本要求 3.1准备工作 3.1.1确认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是否满足要求(要求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3.1.2开机前打开仪器样品室盖,观察确认样品室无挡光物后再打开电源。 3.2启动 3.2.1打开电源,仪器显示初始化工作界面,仪器将进行自检并初始化,若初始化正常结束,系统将进入仪器操作主界面; 3.2.2仪器需进行预热使光源达到稳定后开始测量,预热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3.3运行 3.3.1选择数字键“3”→按“F1”→按“1”键选择工作模式为“标样法”→按“2”键用数字键将波长值输入,输入完成按“ENTER”键→按“3”键选择需要的浓度单位。 3.3.2继续按“F1”键进入标样法工作曲线参数设置界面→按“1”键输入标样数,输入完成按“ENTER”键→按“2”键,按照系统提示用数字键输入标样浓度,输入完成按“ENTER”键→再按“2”键,在一号池位置放置空白溶液,按“A/Z”键进行自动校零,校零结束将要测量的标样放入对应的比色池位置,按“START/STOP”键对当前测试的标样进行测量→测量结束系统提示输入下一号标样的浓度值,重复以上操作,直至标准曲线测试完成。

3.3.3按“3”键可看到标准曲线、曲线方程及相关系数,将线性方程及相关系数记录在原始记录本上,按“RETURN”键返回定量测量参数设置界面。 3.3.4按“F3”键进入试样池设置→再按“1”键选择试样池为5联池→按“2”键可利用数字键对样品池数进行设置,输入完成后按“ENTER”键→继续按“3”键选择一号池空白校正为“否”→按“4”键对移动试样池数进行设置,按“RETURN”键返回到定量测量画面→在一号池位置放入空白溶液,按“A/Z”键对当前工作波长进行零吸光度校正,将测量的样品依次放入设定的使用样品池中,按“START/STOP”键测量样品的浓度值。 3.4结束 测量结束将比色皿用去离子水冲洗干净倒置晾干,清理台面,关闭电源开关,并及时填写相关记录。 4、维护方法 4.1每次使用后应检查样品室是否积存有溢出溶液,经常擦拭样品室,以防废液对部件或光路系统腐蚀。 4.2仪器使用完毕应盖好防尘罩,可在样品室及光源室内放置硅胶袋防潮,但开机时必须取出。 4.3仪器液晶显示器及键盘日常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划伤,并注意防水、防尘、防腐蚀等。 4.4定期进行性能指标检测,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4.5长期不使用仪器时,应定期更换硅胶,每隔两星期开机运行一小时,确保仪器的正常使用。 5、安全操作注意事项 5.1操作设备时应确保环境的温度及相对湿度满足要求(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不大于80%)。 5.2操作时不允许碰伤光学镜面,且不可以擦拭其镜面。 5.3仪器周围无有害气体及强腐蚀性气体,且不应该有强震动源。 5.4设备使用电源为220±10%,开机前应确认电源是否符合设备要求。 6、紧急应对措施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及日常维护(3月份)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方法及日常维护 一,使用方法概述 1.分光光度法定义与应用 1.1定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所特有的吸收光谱来鉴别物质或测定其含量的分析检测技术. 1.2特点:灵敏,精确,快速和简便,在复杂组分系统中,不需要分离,即能检测出其中所含的极少量物质. 1.3应用:生物,化学研究中广泛使用的方法之一,广泛用于糖,蛋白质,核酸,酶等的快速定量检测. 。 2.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2.1分光光度计的分类 红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范围为大于760 nm的红外光区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范围为400~760 nm的可见光区 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波长范围为200~400 nm的紫外光区 2.2分光光度计工作原理 人眼可见的光只占电磁波谱的很小—部分(400~760nm) 它是一种频率较大的电磁波.电磁波按频率大小,从频率最小的无线电波到频率最大的γ-射线排成一列,即组成电磁波的波谱。 2.2.1分光光度计的光谱范围 包括波长范围为400~760 nm的可见光区和波长范围为200~400 nm的紫外光区.不同的光源都有其特有的发射光谱,因此可采用不同的发光体作为仪器的光源. 钨灯的发射光谱:钨灯光源所发出的400~760nm波长的光谱,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可得到由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的连续色谱;该色谱可作为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的光源. 氘灯的发射光谱:氢灯能发出185~400 nm波长的光谱,可作为紫外光光度计的光源. 2.2.2物质的吸收光谱(1) 如果在光源和棱镜之间放上某种物质的溶液,此时在屏上所显示的

光谱已不再是光源的光谱,它出现了几条暗线,即光源发射光谱中某些波长的光因溶液吸收而消失,这种被溶液吸收后的光谱称为该溶液的吸收光谱. 不同物质的吸收光谱是不同的.因此根据吸收光谱,可以鉴别溶液中所含的物质. 2.2.2物质的吸收光谱(2) 当光线通过某种物质的溶液时,透过的光的强度减弱.因为有一部分光在溶液的表面反射或分散,一部分光被组成此溶液的物质所吸收,只有一部分光可透过溶液. 入射光=反射光+分散光+吸收光+透过光 如果我们用蒸馏水(或组成此溶液的溶剂)作为"空白"去校正反射,分散等因素造成的入射光的损失,则: 入射光=吸收光十透过光 2.2.3物质吸光度(A)与透射比(T)的关系 物质的吸光度与吸收物质的浓度和液层的厚度成正比,这就是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朗伯-比耳定律. 2.3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结构 无论哪一类分光光度计都包括:光源,单色器,吸收池,检测器和测量仪表.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1):光源:分光光度计上常用的光源有两种:钨丝灯或氢灯,在可见光区,近紫外光区和近红外光区常用钨丝灯作为光源;在紫外光区多使用氢弧灯. 单色器:把混合光波分解为单—波长光的装置.在分光光度计中多用作为色散元件. 吸收池比色杯,比色皿,比色池)一般由玻璃,石英或熔凝石英制成,用来盛被测的溶液.在低于350 nm的紫外光区工作时,必须采用石英池或熔凝石英池. 分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清洁和维护操作规程

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清洁和维护操作规程

1.目的 为规范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清洁和维护的操作,特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 适用于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清洁和维护。 3.引用文件 3.1 《TU-1901型双光束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使用说明书》 3.2 《UVWIM5 使用指南》 4.责任者 4.1 质量控制部 5.工作原理 5.1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中的某些基团吸收了紫外可见辐射光后,发生了电子能级跃迁而产生的吸收光谱。由于各种物质具有各自不同的分子、原子和不同的分子空间结构,其吸收光能量的情况也就不会相同,因此,每种物质就有其特有的、固定的吸收光谱曲线,可根据吸收光谱上的某些特征波长处的吸光度的高低判别或测定该物质的含量,这就是分光光度计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 5.2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工作原理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即当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通过某一均匀非散射的吸光物质时, 其吸光度与吸光物质的浓度及吸收层厚度成正比。

6.具体内容 6.1 操作步骤 6.1.1 测量前的准备 6.1.1.1 打开计算机的电源开关及显示屏开关,进入Windows操作环境。 6.1.1.2 确认样品室中无挡光物,打开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主机电源开关。 6.1.1.3 双击联机计算机桌面的“UVWin5 紫外软件”快捷方式图标,进入紫外控制程序,出现初始化工作界面,计算机将对仪器进行自检并初始化,每项测试后,在相应的项后显示“OK”,整个程序需要4分钟左右,自检结束。 6.1.1.4 仪器经过预热30分钟后再开始测定。 6.1.2 仪器操作 6.1.2.1 光度测量 6.1.2.1.1 激活光度测量窗口,选择【测量】菜单下的【参数设置】子菜单,打开光度测量参数设置窗口。 6.1.2.1.2 在测量选项卡中,在【波长】编辑框中输入要测量的波长点,然后点击【添加】按钮,即可在下面的波长点列表中添加一个测量波长点,测量波长最多可设置26个,最少需要设置一个。如果需要删除波长点或清除波长列表,可点击【删除】按钮和【清除】按钮。若在波长列表中选择了一个波长后,波长编辑框中同样显示此波长,这时可以修改波长,然后点击【修改】按钮,即可修改列表中相应的内容。 6.1.2.1.3 光度测量允许重复测量,如果不希望重复测量,选择【重复测量】中的【无】。如果需要手动重复测量,可选择【手动】,然后在【重复测量】编辑框中输入需要重复的次数。【自动重复】功能与手动重复类似,都是进行重复测量,但自动重复测量可自动完成多次重复测量,无须每次都去按重复测量键,但自动测量需要指定一个测量【时间间隔】。还可以选择【计算平均值】,这样每次重复测量结束后,系统会自动计算平均值并显示在测量表格中。 6.1.2.1.4 依据测量需要选择光度模式,可供选择的光度模式有:Abs(吸光度模式)、T%(透过率模式)、Es(能量模式-样品光)、Er(能量模式-参比光)、R%(参比透过率-积分球附件专用)。 6.1.2.1.5 光度测量参数设定完毕后,单击【确定】保存。 6.1.2.1.6 将空白溶液分别倒入两个比色皿中,再放入样品池和参比池中并关好样品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