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 (附有标准答案)

《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 (附有标准答案)
《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 (附有标准答案)

《苏菲的世界》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其中包括材料整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大片段阅读题)

第一部分:材料整理

一.走近作者

乔斯坦·贾德(1952一),是一位挪威(国籍)世界级的作家,1952年出生于挪威,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曾多年担任高中哲学教师。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用讲故事的手法进行写作,其作品始终执着于探索与思考人生的本质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乔斯坦·贾德的主要作品有《纸牌的秘密》《苏菲的世界》《圣诞的故事》《主教的情人》《玛雅》《橙色女孩》等。

二、内容索引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勃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勃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勃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勃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三.阅读思维导图

四.人物名片

苏菲

外貌描写:“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因为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太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最糟糕的是她有一头直发,简直没办法打扮。有时她的爸爸在听完一首德彪西的曲子之后会摸摸她的头发,叫她:‘亚麻色头发的女孩。’”

人物简介:苏菲是《苏菲的世界》一书中的主要角色。她是艾勃特·纳格为让女儿席德开心而创造出来的。苏菲和艾伯特·诺克斯都是席德生日礼物的一部分。苏菲到6月15日就满15岁了,和席德生日相同。苏菲显然是被当作席德的副本而创造出来的,但她和艾伯特力图逃脱艾勃特·纳格的意志,赢得自身的存在。

本书从头到尾,苏菲都在学习如何成为一名哲学家。起初她思考艾伯特向她提出的问题,并有很多好的想法,但她确实不知道如何回答那些问题。然而随着课程的继续,苏菲的思维变得极为敏捷。她能记住艾伯特教她的一切,因为它们对她都很重要,而且她能形成自己有趣的哲学见解。尽管艾伯特在哲学上比苏菲懂得更多,但当他们作为精灵进入新生活并存在于席德的世界之中时,苏菲却更为成功。或许这是因为艾伯特训练了苏菲,所以苏菲不仅学到了他努力教给她的东西,而且还对他持批判态度。她受到了最好的教育,并加以充分利用。想到他们能干些什么的时候,苏菲设想出她和艾伯特可以对席德的生活施加影响。艾伯特不同意,但苏菲已从他那里学到一个人如果认定要干什么,那么其他人的想法就不应该影响到自己。苏菲还极为特立独行。她向艾伯特求教,但却独立思考。她对艾伯特、母亲及朋友乔安都持批判态度。苏菲行事意志坚定,事前考虑周详,因此很难给她挑毛病。毕竟她只是个15岁的女孩,而她在那个年龄办事却已极为成熟。

性格特点: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强,有主见,善于思考,敢于冒险,有开拓精神和反抗精神。

艾伯特·诺克斯

外貌描写:一两分钟后,镜头变成了对一个中年男子的特写。他个子甚为矮小,留着一脸整齐干净的黑胡子,头上戴着一顶蓝扁帽。

人物简介:艾伯特·诺克斯是苏菲的哲学老师。他是一位理想的老师,从不停止学习。艾伯特精力充沛,他愿意向苏菲请教就像苏菲愿意向他请教一样。在本书开始时,通常是他必须向苏菲解释一切,但到了结尾,他们已经不相上下,也能平等地对待彼此。艾伯特关心苏菲,并精心策划他们的逃脱计划。他也酷爱沉思,经常全面地考虑问题。很多时候,苏菲急着说出她的想法,此时艾伯特就会指出她没有停下来认真进行思考。他是个全面考虑问题的极佳典范,尽管有时要费些时日,但总比鲁莽地得出结论要强。艾伯特也很谦虚。他是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因为他不认为自己的知识很渊博,所以在他犯了错误时,很愿意从中吸取教训。该书从头到尾都很难看到他性格上有多大变化,但随着苏菲哲学思考能力的逐渐提高,他也确乎变得生动起来。那可能是因为作为一个哲学家,他珍惜一个能教他知识的人的陪伴。艾伯特也对理性持坚定的信念,他运用自己的意志去控制本不受他掌控的局面。例如,他意识到假如他们只不过是艾勃特·纳格头脑中的想法,那么他们也许可以利用他的无意识促成逃脱。即使是在无法想象的条件下,艾伯特始终坚持一件事——那就是使他成为人的思考的能力。

性格特点:冷静沉稳,博学睿智,循循善诱,善于启发。

艾勃特·纳格

外貌描写:留了一嘴“修剪整洁的黑胡子”。

人物简介:艾勃特·纳格是席德的父亲。他具有创造天分,写了一本书,而书中的人物觉察到了自己是书中的角色。另外,他和那些角色直接进行交流,尽管他们只是他虚构出来的人物。也许正是因为艾勃特·纳格对苏菲和艾伯特的杰出塑造,才让他们为自己赢得了某种生活。他几乎以自己的形象创造了艾伯特。并且最主要的是艾勃特·纳格是一位哲学家。他这本关于哲学的书是送给女儿的一份爱的礼物,因为他无法想象出有什么能比把他对这个世界的爱和疑惑全部送给女儿更好。艾勃特·纳格有很强的幽默感。这表现在他与苏菲和艾伯特的交流中。但是,他在书中也极为放纵自己。席德捉弄他就是要让他知道像苏菲和艾伯特被他控制那样受别人支配会是何种感受。艾勃特从女儿那里得知并意识到也许他在自己的故事里走得太远了,但我们可以原谅他,因为他的错误事出有因且理由充足。

性格特点:博学睿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疼爱女儿,善于启发,掌控欲强。

席德

外貌描写:她有一头金色的长发………还好她的头发天生微卷,不需要像她那些朋友一般费尽心思,只为了让头发卷起一点点。她的另一个优点是一双深绿色的眼睛。

人物简介:席德是艾勃特·纳格的女儿,她是创造苏菲和艾伯特的起因。席德和苏菲十分相似,也和苏菲一道学习用哲学方法去思考。她极富同情心,因为她同情艾伯特和苏菲,尽管他们似乎只是小说中的人物而已。席德相信苏菲在什么地方存在着,尽管她无法解释是以何种方式存在。到了15岁,她仍保持着对生命神秘本质和对我们周围那些无法解释的神秘事物的足够信念,从而对那些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事物抱有坚定的信念。但结果表明:尽管席德不知道,但她却是正确的——苏菲和艾伯特确实以一种奇怪的方式“存在”着。席德代表着这样一种人——能够思考且很有理性,但也愿意相信自己感觉正确的东西,而不去考虑其他人想些什么。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席德代表贾德著作的理想读者。《苏菲的世界》既是作为小说,又是作为哲学史而创作的,席德这样的人能够理解并思考书中提及的哲学观点,而他们也将是故事虚构内容的一部分。

性格特点:求知欲强,善于思考,能举一反三,有同情心,聪明。

三.主题思想

《苏菲的世界》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四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并把哲学和生活联系起来,表达了要成为一个哲学家就要不断地提出问题的观点和追求真善美的愿望,提倡人们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

四.特色艺术

1.语言通俗易懂,说理生动形象。

小说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开故事,选取生活化的场景,用通俗浅显的日常语言进行叙述和说理。讲述哲学观念时,作品多用讲故事、做实验、观察模型等方法,并运用大量巧妙而生动的比喻,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表达的哲学概念,从而更好地发挥了作品的哲学启蒙作用。

2.情节曲折离奇,故事富有趣味性。

从神秘来信和明信片开始,作者设置了一系列悬念。一个悬念解开了,更多离奇的事情接踵而至,无数个谜团环环相扣,探索真相的过程曲折而复杂。作者还将童话故事中的角色引人书中,并赋予了它们新的使命,这使得故事生动有趣,更具神秘色彩。

3.多角度叙述,结构安排别具匠心。

以哲学家的来信为线索,以上哲学课的方式对苏菲和席德进行了哲学启蒙,用苏菲破解谜团的过程勾勒出书内书外两个世界。两个时空虚虚实实,互相联系甚至时有交错,形成虚实相生的艺术效果。小说后半部分进行了视角的转换,从席德的视角叙述“苏菲的世界”,形成了前后的对比。这样的安排独特而巧妙,给读者带来了惊喜和新鲜感。

第二部分:专项练习题

一、填空题

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3.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4.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

。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5.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6.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在一起。

7.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方法取回的。

9.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位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那位使者是。

11.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因此,是他创立了

这门学科。

12.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13.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14.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15.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是。

16.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是。

1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18.提出辩证法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0. 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

21.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B.“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问题具有悬念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苏菲很想知道给自己写信的神秘人是谁,于是写信请他来家里见面,并煮了咖啡给他喝。

D.艾伯特出现在苏菲的花园宴会上,并发表了哲学演讲,乔安的父亲很生气。

22.下列对《少校的小木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独自来到少校的小木屋,发现了绿色钱夹里的一张金发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席德的名字。

B.苏菲在少校的小木屋里发现了两幅画,一幅是油画,另一幅是肖像画。

C.苏菲在小木屋客厅的五斗柜上方的镜子前对着镜子扮鬼脸,十分开心。

D.苏菲回来后,写了信给自己的哲学老师,告诉他自己星期天清晨闯进小屋的原因。

23.下列对《明信片》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着黎巴嫩的邮戳明信片是席德的父亲写的,乔安知道苏菲来过小木屋。

B.苏菲离开小木屋时,不顾乔安的阻止,带走了小屋里的铜镜。

C.苏菲也拿走了那些明信片,她把它们放在登山背包的口袋里。

D.仲夏节那天,苏菲穿上一件红洋装,晚上从电视里看到了她的哲学老师。

24.下列对《花园宴会》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在公交车上,手里拿着一本《苏菲的世界》。她妈妈不信世界上有真正的哲学家。

B.苏菲收到了一本哲学字典和一本有锁的日记,上面写着“我个人的哲学思维”。

C.在苏菲的生日宴会上,艾伯特是最后一个出场的人物。

D.苏菲和艾伯特消失在空气中后,苏菲的妈妈非常害怕,她生气地大吼。

25.下列对席德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从席德父亲的来信里知道了席德的十五岁生日比自己早一个月。

B.席德从父亲的书《苏菲的世界》里了解到了艾伯特和苏菲。

C.席德在父亲从黎巴嫩回来的途中用计操纵他。

D.苏菲来到柏客来山庄,她见到了席德,并且呼唤席德的名字,席德在现实世界中认识了苏菲。

26.《苏菲的世界》没有提到的哲学家是()

A.祁克果

B.伊壁鸠鲁

C.戴奥基尼斯

D.爱因斯坦

三、简答题

27.苏菲的哲学老师艾伯特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8.小说从苏菲收到的第一封信“你是谁”写起,有什么好处?

29.成为一个哲学家的唯一条件是什么?

30.苏菲进入少校的小木屋看到的那面镜子有什么象征意义?

31.小说结尾为什么要写艾伯特和苏菲来到柏客来山庄?

32.艾勃特少校给席德写《苏菲的世界》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3.在《苏菲的世界》一书中,主人公苏菲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信中向苏菲介绍了对欧洲哲学思想影响深远的人物之一柏拉图。请你据信介绍柏拉图的主要思想。(不少于60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1篇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 玫瑰不叫玫瑰,还是玫瑰吗?你不叫这个名字,还是你吗?如果是,你就是你吗?如果不是,那你又是谁? 看似一个无聊的问题,你一定会想:我就是我,你管我是谁,反正我又不是你,我又怎么可能是你?的确,你我属于不同的个体。我们不一样。但换个角度想想:你怎么就知道你不是我?这有概率分布的可能。也许你是假的,你只是我创造出来的,是我思想的投射罢了。 此时此刻,你是我,我不是你。这看似荒谬无厘头的自言自语让人一头雾水,但理解了就可以知道它是《苏菲的世界》的写作角度,让人极为震撼又沉醉其中,书中书像画中画一样引人入胜。正如第一章伊甸园的开头早已下了定论: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有……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 苏菲的世界为你打开大门 从“我是谁?世界是什么?”这些问题中苏菲和她的导师艾伯特带着我们走进一个浩瀚的哲学历史。神话故事美妙动人、哲学的摇篮雅典闪耀着灿烂光芒:自然派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基础,饱受诟病的黑暗中世纪、人性之光的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和浪漫主义、还有耳熟能详的笛卡尔、洛克、康德、黑格尔和弗洛伊德等大师级的哲学智慧结晶。探索哲学的路上疑雾重重,作者匠心独运地埋下很多极其怪异离奇的悬疑线索: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小狗、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苏菲沿着线索一路寻找蛛丝马迹,却发现一个惊人大秘密…… 你只是我创造出来的, 是我思想的投射。 此时此刻,你是我, 而我不是你。 这是个虚假的平行世界。 苏菲在艾伯特的提示下发现自己是假的。她只是书里的一个人物,只是席德爸爸送给女儿席德的一本书上的人物,仅仅为了讲清楚从古到今的哲学故事而创造出来的虚构人物。 多重视角下,席德收到爸爸寄来的书并开始看《苏菲的世界》,而我在现实世界看着席德品读苏菲的故事,宛如上帝般存在,这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情。 设想下:是否有人在另一个空间看着我读着苏菲和席德的故事呢?或许我和苏菲一样也是不明空间里窥探世界的一个扯线木偶,我也是假的,我该怎么办? 这真是一个令人头皮发麻的设想,只能借用《红楼梦》里太虚幻境的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也无”以释怀。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沧海一声笑,无谓我思故我在,或我在故我思,唯有静心思索,无畏前进..... Pascal说过:“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浩瀚星辰下沧海桑田,人如沧海一粟般微不足道,恐怕是竭力一生也无法逃过死亡的归宿。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六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六篇 记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电影后去找来这本书看的。 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苏菲的世界》。说是“唯一”毫不夸张,当时的网上除了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几乎找不到 书的相关情况,“苏菲的世界”是一个非常冷门的词组,所有的 中文网页搜索结果也只不过三页,而且大多是繁体。 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用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咀嚼完。期间思考 的乐趣以及原著带来的惊喜伴我度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受益匪浅。虽然电影的内容远没有原著的丰厚充实,但还是非常感谢它 带领我走进了那个“世界”。 看原著的过程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 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庸碌的生活细节,你 抬头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试着向 周围的同类呼唤,却发现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嘲讽,只 是不解,然后走开继续他们无关痛痒的蜚短流长。《苏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谓的哲学启蒙书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当时像一个意外获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样,对书上的每个 字都视如蕴藏巨大能量的咒语。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中琐碎事务 的极大厌倦感以及对大众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极度反感。 这里不想赘言书中的内容,只是觉得一场梦醒来之后,人类

是多么的孤独和可笑。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我也不禁唏嘘:人类只是进化链上的一环,那么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 然产生敬畏,对上天的馈赠心存感激。哲学让我清醒,我学会了 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中平静地走在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种坦然的心境。 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细读完了它,我知道,自 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态度将会改变很多,能有这样的改变也就够了。《苏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细读过、思考过,至少要浏览过,毕竟它的讲解章节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现在才读到它 的话,相信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和形成的观念会影响阅读的质量,以那种废寝忘食的痴迷状态阅读一本厚达五百多页的哲学启蒙书,我想以后是不会再有了。所以对这本书更怀有特殊的感情。 其实《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早买了,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让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里,把它忘的找八国去了。直到这个寒假, 老师说除了必读书籍还要阅读其它任选的书目,我才在书柜里翻 箱倒柜,把这本被我遗忘了很久的《苏菲的世界》拿了出来,开始细细品读。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贾德所著。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 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 终于读完《苏菲的世界》这本书。 没有事先对它了解与认识的情况下开始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进入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大人的世界中。一个全新的世界,哲学的世界。《苏菲 的世界》不同于像《论语》这样以平时生活的素材来给人哲学领悟的书,而是以小说的 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发 展的历程。由前苏格拉底时代到萨特,以及亚里士多德、笛卡尔、黑格尔等人的思想都 通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人入胜。就像评论 家所说的,对于那些从未读过哲学课程的人而言,此书是最为合适的入门书,而对于那 些以往读过一些哲学而已忘得一干二净的人士,也可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充满智慧的奇书,首先,作者在书中创造了两对人物:少女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艾伯特;少女席德和她的父亲。然而这两对人物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让你在扑朔迷离中跟着作者一路去思考“我们是谁”、 “我们为何在这里”这些问题。你是谁?可爱的小苏菲第一次看到这个命题时仓皇失措,在镜子面前反复的追问。我想大多数人开始都会有这种感觉,因为无法给自己一个清楚 的定位。那我和他人的区别在哪里?姓名?外貌?思维?倘若我换个姓名整下容换种思 维方式,那我就不是我了吗?这是人存在的意义问题,初看似乎有些迷惑,但是我想, 作者正是将我们生活的世界当成透明的,并与一些可能存在而我们未发现的“可能性” 结合在一起才写的这本书。 翻开第一章,你会立刻被苏菲收到的匿名信“你是谁”所吸引,也正是 “你是谁”这个问题带着苏菲走进一个哲学的世界。接着你又会接触到例外一些明信片,那是一张张需要苏菲代转席德明信片,之后各种怪事在苏菲身上发生,当然苏菲的哲学 老师也跟着浮出水面。当整本书看到一半时,你会被故事角色的真实性搞得脑袋发胀, 到底苏菲和他的哲学老师是现实的还是席德和她的父亲是现实的,这是你就会不知不觉 和庄子有同样的感慨一一自己到底是梦到庄子的蝴蝶呢,还是梦到蝴蝶的庄子。我想这 也是作者要达到的目的吧。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当你看完全书,一切都会水落石出的。 其实仅仅看书的目录你就会觉得很有意思,如“伊甸园,, 在某个时刻事物必然从无到

苏菲的世界阅读笔记doc资料

《苏菲的世界》阅读笔记 用半个学期读完了《苏菲的世界》,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是借苏菲与艾伯特教授的故事为主线,通过艾伯特的书信来介绍哲学史的。黑格尔说过,哲学是哲学史。所以,在书写哲学史的过程中,哲学理论也得到充分的阐述,同时以苏菲的生活作为引例,哲学变得不会晦涩难懂。这是苏菲的世界畅销至今的原因。 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是: 是否有人天生就很害羞? 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 真正的智慧来自内心。 明辨是非者必能进退合宜。 ... 所以说,所谓哲学家就是那些领悟到自己有很多事情并不知道,并因此苦恼的人。就这一方面而言,他们还是比那些自称博学但实际上非常无知的人更聪明。我曾经说过,最聪明的是明白自己无知的人。苏格拉底也说过:“我只知道一件事情,就是我一无所知。” 这段话使我感到印象深刻的原因是,现在的网络世界如此发达,人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有机会了解到很多不同领域的知

识,然而,这却成为某些自以为是的人口中高谈阔论的“资本”,他们自恃在网络涉猎过某一方面的知识,便骄傲地侃侃而谈,不听别人的解释,无论是在现实,网络,都展现的自己学富五车。实际上呢,真正掌握知识的人,往往都有一颗谦卑的心,前有苏格拉底慨叹自己一无所知,后有爱因斯坦乔布斯对待知识的态度是保持饥渴。他们都明白对真理的探求是无止境的,所以要保持一颗谦虚求学的心,才能不让自己对世界的探索闭塞僵硬。我还联想到现在的马哲课,同学中有很多对这门课程很不上心,漫不经心,以为自己的理解已经到达可以不用了解哲学理论的境界了,殊不知,世界很大,阅历尚浅的我们假如不多积累一点理论知识,毕业后也许会摔跤。 分享另一段文字, “可是笛卡尔却设法从这个零点开始出发。他怀疑每一件事,而这正是他唯一能够确定的事情。此时他悟出一个道理:有一件事情必定是真实的,那就是他怀疑。当他怀疑时,他必然是在思考,而由于他在思考,那么他必定是个会思考的存在者。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Cogito,ergosum。” “什么意思?” “我思故我在。” “我一点都不奇怪他会悟出这点。”

《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附有标准答案)

九年级阅读测试题——《苏菲的世界》 一、填空题 1.《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的小说,作者是(国籍)作家。 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人物。 (1)脚步声经过她,沿着侧廊前行。苏菲看到一个穿着棕色僧袍的身影,乍看之下仿佛是直接从中世纪走来的一个僧侣。() (2)时常有人对她说她那一双杏眼很漂亮,但这可能只是她的鼻子太小、嘴巴有点大的缘故。还有,她的耳朵也太靠近眼睛了。() (3)他肚大、眼凸,有个狮子鼻。() 3.雅典三位伟大的古典派哲学家分别是:、和。 4.苏菲第一次收到神秘信件中的问题是,苏菲收到的第二封信中的问题是 。这一封封信把苏菲不断引人思索。 5.苏菲和艾伯特第一次见面交谈是在。 6.苏菲第二次到少校的小木屋时,是和在一起。 7.在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8.索尔的铁锤被巨人偷走后,他是用方法取回的。 9.德谟克里特斯认为每一种事物都是由最小的单位组成的。 10.哲学家发现苏菲在寻找他,为了不让苏菲找到自己,他派了一位使者替自己送信,那位使者是。 11.亚里士多德是一位严谨的逻辑学家。他致力于澄清我们的概念。因此,是他创立了 这门学科。 12.对话录《理想国》《律法》《飨宴》的作者是。 13.认为“一件事物的形式乃是它的特征”的哲学家是。 14.文艺复兴时期的使得大家对人本身和人的价值重新产生了信心。 15.因为发表异端邪说而被逐出教会,第一个对《圣经》进行“历史性批判”的人是。 16.不断找寻他对哲学问题的答案,精通哲学史,但并不一定曾建立自己的哲学理论的哲学家是。 17.提出“我思故我在”的哲学家是。 18.提出辩证法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19. 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唯物史观和阶级斗争学说。 20. 在《物种起源论》一书中,提出进化论和“物竞天择”的理论。 二、选择题 21.下列对《苏菲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的世界》以对话形式为主叙述故事,讲述了哲学知识,是一本通俗读物。 B.“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两个哲学问题具有悬念感,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C.苏菲很想知道给自己写信的神秘人是谁,于是写信请他来家里见面,并煮了咖啡给他喝。 D.艾伯特出现在苏菲的花园宴会上,并发表了哲学演讲,乔安的父亲很生气。 22.下列对《少校的小木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菲独自来到少校的小木屋,发现了绿色钱夹里的一张金发女孩的照片,照片下面写着席德的名字。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 《苏菲的世界》讲述是从女孩苏菲一天放学回家接收到了一封神秘的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拉开序幕。通过一名哲学导师 向苏菲传授哲学知识,苏菲了解了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由前苏 格拉底时代到亚里士多德、笛卡儿、黑格尔等人的思想。这些都通 过作者生动的笔触跃然纸上,并配以当时的历史背景加以解释,引 人入胜,令人回味无穷。在此同时,书中又提及挪威小女孩席德的 爸爸,为了让他的宝贝女儿开始接触哲学,编出了苏菲的世界的故事。这整本书由这两个亦真亦假的故事互相穿插而成,使我看得饶 有兴趣。虽说是哲学书,但曲折的故事情节和鲜活的人物形象又使 人感受到了这本哲学书独有的魅力。虽然我对这类书籍还十分陌生,但在读《苏菲的世界》的时候,我却觉得读起来毫不费力,并没有 我想象的哲学书那样深奥干涩、枯燥乏味。 “我是谁?”“世界从哪里来?”看上去虽然普通,甚至提问的人会被别人笑称为“呆子”但是这两个问题是蕴涵着很多的哲学意 义的。我刚看到这两个问题,先是觉得简单,但后来细细一想,就 觉得这两个问题很有意思,我是谁?万一我换了一个名字,我还会 是自己吗?那我是谁呢?世界从何而来?什么是世界?它是怎么形 成的呢?世界中包含着什么呢?这似乎有些令人头疼,但也很有意思,因为没有一种文化不关心“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 的问题。这就是哲学,比较饶舌但也很有意思的一门课程。似乎在 哲学课上,提出问题要比解答这些问题简单得多。当然,哲学家不 光要提出问题,还要去解答这些问题。 苏菲的哲学导师艾伯特把宇宙比作魔术师突然从一顶原本空空如也的帽子里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寄居在兔子毛皮深处 的微生虫。而哲学家则是想看清楚整场魔术表演的奥秘而冒险死命 攀到兔毛尖儿上的人。由此看来,哲学家就是一些好奇心很重的、

苏菲的世界整理结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概论论文 《苏菲的世界》观后 感 ——论世界的存在性 学院名称: 专业名称: 成员姓名: 《苏菲的世界》的观后感 ——论世界的存在性 前言:本学期第15周至第16周,我们马基小组组织观看了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撰写的《苏菲的世界》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观看过程中长达3个多小时的电影使我们徜佯于欧洲发展史中的哲学思想。我们日复一日地生活在这个世界,而我们从未思考过“我究竟是谁?”“世界从哪儿来?”这些千百年来人类探讨不衰的永恒话题。引起了组员们的激烈讨论,而我们也各抒己见,提出了各自不同的看法。最终我们统一意见后,完成了观后感的撰写。以下便是我们组员的观点: 邓跃悦: 这个学期我观看了一部关于哲学和欧洲史的电影《苏菲的世界》,它是由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的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文章带我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徜徉了一番,同时里面所引出的故事情节也让我对这个世界的存在,以及我是从何而来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电影的主人公苏菲是一名15岁的少女苏菲以及一位她的哲学导师,一天下午,苏菲放学后发现自家的邮箱里有一个大信封,上面按只写着两句话:“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起初,苏菲以为是恶作剧,并不以为然,但是这个问题一直围绕着她,但她不知不觉就随着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思考

着我是谁,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也就是人类文明从何而来?那么世界又是怎么出现的呢? 随后,她跟着她的哲学老师进行了一番哲学和历史的旅行,经历从古希腊时期到康德黑格尔时期的思想的发展,深入浅出地将一段哲学的发展史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整部电影的是以主人公苏菲收到的“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而展开的。在整部电影中,虽然有众多人物角色,但在我眼中却只有苏菲和艾伯特,他们二人仿佛出尘的仙人在从一个全新的高度去俯瞰众生。主人公对于哲学的认识是从雅典开始,在这里他看到了苏格拉底的批判性思想,正如其所说“问题比答案更重要”,和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正如电影里的一句台词,“所有事物本质上都只是一个想法而已”,又如“在石头里有一个苏菲,只要他们愿意看到就可以看到”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柏拉图的思想。他认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 当我看完柏拉图思想的时候,我完全迷茫了。这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电影开始所讲到的关于“我是谁”的问题。我到底是谁?我真的就是我自己认识的那样吗?还是我自己看到的只是一个影子而已。那我本质到底是什么呢?抑或是和电影中的主人公苏菲一样是活在一部小说中呢?但是我是能够思考,本身是有意识存在的,那么我所感知的世界是不是我的意识所构想出来的一个思维呢? 种种抑或向我涌来,我迷茫了,但也让我对“我是谁?”这个问题产生了莫大的兴趣。 在这之前,我完全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表面上是如此的平淡、普通,但是却又是如此的耐人寻味,也唯有哲学家能够发出这平凡但又饱含深意的疑问。平时,当我们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或许会不屑地笑道“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我”,但是,到底什么才是我呢? 查阅字典,我找不到答案。从古至今,众多哲学家对于“我”的概念各有千秋,众说纷纭。笛卡尔曾经说过“我思故我在”,我的理解是我在思考、在别的东西甚至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感知和意识,怀疑别的东西存在的时候,我本身就已经存在了。若是否认自己的存在,那就是否认自己的怀疑,甚至是思想。这句话从唯心主义的方面确认了自我的存在,但在我看来却或许有点偏激。或许我对于哲学的认识尚浅,但我认为,既然有一句话叫“我思故我在”,那我是不是还可以说一句“他思故他在”。在我们眼中存在的事物以及世界,在别人的眼中或许就会遭到质疑。诚然,笛卡尔从某些方面阐释了“我是谁”,但是却有所不足。 在电影当中,主人公苏菲对于现实世界中希尔德的探索,在我看来就是对于自我的一种探索,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的思考。当苏菲来到现实中,发现他所有的一切都是上校所创造的,而自己也只是生活在意识当中,难免会有些失落。但是当他再次回到原来世界,也就是原来的书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自己成了永恒的存在:思想。故事情节发展到这里基本上已经接近了尾声,而主人公苏菲对于自我意识的探索也终于完成。 我们不禁就想问这样的问题,世界从何而来,我们是谁?我们存在吗?上帝存在吗?然后就有了那些哲学史,有了从自然观到人本主义的思考,哲学研究了这些问题,但并没能给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最新】《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最新】[读后感]《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2000字 都说>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一本写给大众的哲学史.这个假期,我有幸读完了这本书,感受颇多. 作家总是要尽力让自己的笔下的人物鲜活真实,然而>的作者乔斯坦却没有刻意如此,他只是让我们读到了一个真实如你我的苏菲,经历了许多谜一般的事情,随着哲学家艾伯特的出现进入了哲学的世界.在作品的中途作者又突然提示,这无数谜一样的原因不是苏菲,而是席德父亲假想出的人物.残忍的是,作者还要苏菲自己知道这个事实,知道自己是一个虚幻.更别出心裁的是,乔斯坦竟让苏菲与艾伯特去反抗那个主宰他们命运的席德父亲,而且最终逃脱,来到了永恒之地,甚至影响了席德父亲的那个世界. 是的,>不仅是一本普及的哲学读物,还是一位普通的哲学教师对哲学终极问题的思索.>原着副标题虽是一本关于哲学的小说 ,我却认为它真正的主题乃是存在与虚无 . 这是一个绝妙的影射.人类本是平凡如苏菲一样的生活着,并没必要思索存在或是虚无.然而不同于其他动物的本能爱智慧,让人转向哲学,思索自身的存在,沿着这条路越走越远,直到惊惶地发现竟毫无办法证明自身的存在,发现这一切都是虚无. 这正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映射. 你是谁? 世界从何而来? 苏菲接到的这两个问题,是早在三千年前,就被希腊先哲固执地提出,他们不甘心仅仅只活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偏要去认知,思索这世界的本原,证明真实的存在.从泰勒斯到普罗泰格拉,从苏格拉到亚里士多德,他们为他们提出的问题奋斗终生,甚至不惜生命的代价.他们将他们的事业命名为爱智慧 ,不是智慧而是爱智慧 ,便是意味着也许他们的问题永远无法真正解决.但对于智慧的热爱让人成其为人,让哲学家成其为哲学家.千百年来,关于存在的思索在一代代哲学家中延续,即使未找到答案,却也从未断绝.面对这些对于人类太过于沉重的问题,我们曾求助于上帝.如是,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 挪威作家乔斯坦的《苏菲的世界》被公认为上世纪末西方社会最优秀的哲学通俗读物之一,《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4篇。以下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一暑假在家闲来无事就把以前在大学买的书整理一下发现有好多书自己竟然没有好好的读完都是听老师说要看什么书自己去买来了结果随便翻几页就扔在那里。心里实在有点过意不去就决定在这个假期里好好弥补一下。《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哲学启蒙书她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想我们每个读者展示了哲学从古到今的发展历程。从苏菲在信箱中取出的一封写着:“你是谁?”的信开始在艾伯特的指点下苏菲从哲学的摇篮雅典出发对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哲学有了初步了解。她对文艺复兴时期的认识包括达芬奇的绘画、莎士比亚的戏剧、古登堡的印刷机……涉及艺术、科学、建筑、数学等许多方面。至于近现代艾伯特的“哲学函授课”包含了康德、黑格尔、弗洛伊德乃至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看这样一部作品让我看到了全人类的文明。在苏菲的所到之处到处都凝结着文明的精华。看过之后我已经不仅仅是学到了一些东西更重要的是心灵的震撼。 “我思故我在”可读完全书的我却很茫然我存在吗?不过是在这个时段、在这个特定的空间的相对存在罢了。试问多年以后一切都归于湮灭之中我会存在?渺小的我会存在过或曾经存在过?真不敢相信“恐惧”竟是我读完书后的第一感觉。我不知道他人读此书的过程中是否会有这荒谬的感觉。这是我真实而自觉荒谬的心灵体验。讫今为止《苏菲的世界》是让我感觉最奇特的书真的在以往没有任何一本书会这样让我沉迷其间而深感“恐惧”读后对这“恐惧”深感荒谬。要解决这种恐惧这中荒谬就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通过思考来更加清楚的认识这个世界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最终目的吧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门不切实际的学问但当我读完全书后才发现哲学其实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哲学是“关于天底下每个人都关心的一些问题的学科”。哲学所要解决的都是还没有科学方法可以证明的问题——诸如善与恶、美与丑、生与死、秩序与自由等。我认为哲学不是科学因为它没有什么精确的公式来计算、

2020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精选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哲学方面的故事,所以读起来难免有些枯燥,但是,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这样坚持读了下来,让我懂得了许多人生的道理。 打开邮箱,拿出那封神秘的信:“你是谁?”在苏菲问自己的同时,同样的问题在她心中响起:“我是谁?”或许,是这个世界的常识在作怪,可是仔细想想,又不像。“我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带着与苏菲相同的问题,我试着从她的角度重新认识世界。看世界从无到有,看生命的意义。 苏菲思索着,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笛卡尔,康德,马克思,达尔文……这是一群思想先行者:中世纪、文艺复兴、巴洛克时期……那是许多满载智慧的年代。 我原本以为,哲学是一本枯燥乏味,甚至有些不切实际的学问,但是当我读完这本书时,我就明白了,哲学到底是什么。哲学也可以证明许多:美与丑,善与恶,生与死……科学能给予我们知识,然而,只有哲学才能给予我们智慧。 我还有许多想问,但却不知道怎样来表达,或许只有你和我一样读了本书之后,才能感受到《苏菲的世界》带给我们的震撼! 马儿为什么叫马,何为马,在没读着本书前,我从来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可能是某一时间,爸爸妈妈拿着一张图片或是我偶然间从电视上见到这种东西,爸妈对我说,那是马儿,我从此就认识那是马了吧,每天总会见到许多人,许多事,我却从未提出一句:为什么?不只是我,每个人都把这个世界想得太过理所当然,世界的多姿多彩,仿佛与我们无关。对此,作者用了一个很生动的比喻,宇宙就好想魔术师从帽子中拉出的一只兔子,而我们人类则是兔子毛皮深处的寄生虫。我们都在兔子的毛皮深处舒服的躺着,对魔术师的秘密毫无兴趣。只有哲人,不停的顺着兔子的细毛向上攀爬着,想探究魔术师的秘密。我们比哲人们缺少的只是一颗好奇心,一颗智慧的头脑。 哲学家们不停的爬着,同时也不停的呼唤着沉睡的人们,他的呼唤只能唤醒少数有头脑的人,而赢得大多数人的厌恶,苏格拉底最总最终将生命献于哲学服毒自尽,耶稣亦如此。我佩服他们的勇气于精神。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德谟特里克斯在没有任何先进设备的情况下,仅靠好奇与思索提出原子理论,柏拉图的两个世界论,亚里士多德的黄金中庸。我思故我在。一千年,两千年,中世纪,浪漫主义。慢慢我陷入整个欧洲哲学史,开始时很茫然有很多的不了解,越来越发现,其实哲学离生活并不远,我可能不了解一些地域,一些风土人情,但思想是没有限制的。人面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互通的。苏菲最终只是希德书中的一个虚拟人物,我们又是谁呢,苏菲又是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是智慧的世界,梦的世界,也唤醒我们生活的智慧。十三岁第一次读苏菲,懵懵懂懂。第二次,第三次,我会收获更多。 要成为一个优秀的哲学家,只有一个条件:要有好奇心 ——题记 我们对于时间变迁,空间更移心存的诸多疑惑,就像我们总是疑虑魔术师从“空空如也”的礼帽中拉出来的用丝巾做成的小白兔。

4.《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梳理( 一 ) 自然派哲学家 分期哲学家地点、时间哲学观点备注泰利斯希腊小亚细亚米认为水是万物之源。所有的生命在消融后也仍旧都相信宇宙 雷特斯变成水间有一种基安纳克希腊小亚细亚米认为我们的世界只是所谓的“无限定者”。形成 本物质是所西曼德雷特斯万物的物质是某种无以名之的物质。 有事物的源 头。 自然派 安那西希腊小亚细亚米哲学家 梅尼斯雷特斯(公元前(关切570- 前 526)的主题帕梅尼意大利伊利亚(公是大自德斯(巴元前 540- 前 然与它门尼德)480 ) 的循环 赫拉克公元前 540-前与变 里德斯480 化) 恩培窦西西里 可里斯 安纳萨公元前 500-前 哥拉斯428 德谟克阿布德镇(公元前 里特斯460- 前 370)认为万物之源必定是“空气”或“气体”。 现有的万物是一直都存在的,认为世上根本没有两人的观点真正的变化。在依赖感官和依赖理智之间他选择正好相反。了理智。是理性主义者。 所有事物都是流动的。世间的事物都是相对的, 都会变。 大自然由四种元素(根)组成:土、气、火与水。综合了上述 两人的观点 大自然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所组成, 而所有事物都可以被分割成更小的部分。 相信每一种事物都是由微小的积木所组成,而每一 块积木都是永恒不变的。只相信物质的东西,我们称 他为唯物论者。原子理论 《苏菲的世界》梳理 苏公元前 格 470- 前 拉 399 底 柏公元前古典 拉427- 前派哲 图347 学家 亚公元前 理 348- 前 士 322 多 德( 二 )古典派哲学家 认为他的工作就是帮助人们“生出”正确的思想,因为真正的知识理性主义者。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重视他的良心——与真理— —更甚于生命。认为人类必须为自己的知识奠定巩固的基础,他相 信这个基础就是人的理性。他是一个理性主义者。 关心的是永恒不变的事物与“流动”事物之间的关系。永恒不变的理型的世 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界”。 抽象模式。(理型)。认为在物质世界的背后,必定有一个实在存 在,他称这个实在为“ 理型的世界”。 我们所拥有有每一种想法与意念都是透过我们看到、听到的事物而重视感官的进入我们的意识。重视感官的作用。认为实在界乃是由各种本身的作用 形式与质料和谐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质料” 是事物组成的材料, “形式”则是每一件事物的个别特征。相信自然界的第一件事物都 有其目的。(目的因)倡导“黄金中庸”。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1500字)

《苏菲的世界》 以前一直觉得哲学很遥远,现在看来其实哲学一直在我们身边。 康德说过:“存在即为合理。”每件事的存在都有它的原因。但是对于已经习惯身边发生的一件件事情的我们来说,一切都变得理所当然,对生活我们麻木了,对哲学我们遗忘了。我们“知道”的这一切就一定存在吗?也许你会说这是唯心主义,但我要问了为什么唯心主义就是片面的呢?在这里我不想争论唯心论和唯物论,我想说的是每件事物的背后都有它的原因,而已经对身边发生的事习以为常的我们却忘记了去思考。 《苏菲的世界》中有这样一个比喻:我们都是生活在兔子身上的一群寄生虫,并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但大部分的人都想往兔毛的深处爬去,因为那里更加温暖舒适,然而确有一小部分人希望更多的了解我们的世界,他们就是那些哲学家。为了做到这个,他们不断地向上爬,因为只有越靠近兔毛的顶端才越能看清周围的一切。也许向上爬的过程是艰苦的,比起那些兔毛深处的人他们要经受更多的考验甚至是讥讽和嘲笑,但是为了真理一切都是值得的!然而在不知不觉中,我们都成了那些兔毛深处的人,一步步沉迷在自己的舒适生活中。对身边的一切逐渐麻木,大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了股票的涨跌、时尚变化这些无聊的事情上,这真是一种罪过! 没有人生来就是麻木的,每个人都有成为哲学家的潜质,婴儿时的我们没有什么不同,或者说婴儿时的我们都是哲学家。那时,我们好奇,我们疑问,我们思考。有时候我反思自己,就是在此时此刻我也正在反思自己,是的,我承认现在的我就是那种寄生虫,不断地向兔毛更深处爬去,不断寻找自己的舒适,但我又不得不说,我不希望成为那样,尤其是在看了《苏菲的世界》之后,尤其是在马列课上接触了这些哲学问题之后,我希望自己也可以亲眼看清这个世界,回归那婴儿的心,去好奇,去疑问,去思考。 苏格拉底曾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是的,如果这样一个伟大的智者都对世界一无所知,那么几乎未曾思考过世界的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思考呢? 其实问题无处不在,只要我们肯去思考! 哲学一词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爱知识”。学习哲学不是为了研究什么高

最新《苏菲的世界》章节知识结构整理

《苏菲的世界》被誉为20世纪百部经典著作之一。《苏菲的世界》于1991年首次以挪威文在挪威出版,1996年中国作家出版社推出中译本。 作者简介 乔斯坦·贾德(Jostein Gaarder),是一位世界级的挪威作家。1952年8月8日出生于挪威首都奥斯陆,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并于奥斯陆大学获得斯堪的那维亚文学系挪威文组的学位,曾担任文学与哲学教师。自1986年出版第一本创作以来,已成为当代最重要的北欧作家。其后10年他在芬兰教授哲学,于1991年成为一位全职作家。1991年《苏菲的世界》出版后,成为挪威、丹麦、瑞典和德国的畅销书,销量达到300万册。已有30多个国家购买了该书的版权,被翻译为90多种语言,全球销售量超过三亿册。 乔斯坦·贾德擅长以对话形式述说故事,能将高深的哲理以简洁、明快的笔调融入小说情境,他的作品动人心弦,启发无数读者对个人生命、对历史中的定位以及浩瀚宇宙的探讨。 乔斯坦·贾德除致力于文学创作,启发读者对于生命的省思外,对于公益事业亦不遗余力。他于1997年创立“苏菲基金会”,每年颁发十万美金的“苏菲奖”,以鼓励能以创新方式对环境发展提出另类方案或将之付诸实行的个人或机构。 内容简介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张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的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伯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中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伯特·诺克斯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伯特·诺克斯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参考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参考书名:苏菲的世界 出版年月:XX年8月 【故事大意】 一个名叫苏菲的女孩,接连不断的收到来自神秘哲学家艾伯特的信,所有信件内容皆为各种哲学理念、思想,而苏菲也逐渐成为神秘哲学家的笔友。在此时,她也开始思索世界各地哲学所探讨的问题,并且从日常生活中学会如何开始运用自己所学的哲学知识。 不过,后来陆续有更多不知名的信出现于自己的世界里,内容主要是写给一位名叫“席坦”的信件。她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只是另个世界的艾勃特少校想象出来的一个角色,目的只是为了要让席坦从故事中学习哲学。苏菲便决定逃离他们所处的书中世界,到了席坦的生日派对,影响了艾勃特的“真实世界”。 【心得感想】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思索什么才是“真实的自己”。有时担心自己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梦,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呢?也许自己就像苏菲一样,像爱丽丝般去梦游仙境?或者我单单只是一个思想体,只有精神,没有实体,并非真实存在?然而,这似乎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

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己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己是谁?”,反倒希望自己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己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赖“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象自己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己人生的老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也许,只要抱着好奇心,就可以成为一位哲学家吧?以往,人们认为哲学家只是把自己从世上万物所得到认知,经过思考的历程,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而我认为,哲学也可以是一种人生,因为里面包含着你对世界的观感,随着人生的成长与际遇,人的想法也会因而改变。人生,就应该尽可能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跟着他一起体验他看这个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人生,就应该了解自己是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解自己是独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才能开始活出全新的自己,让自己有个精彩无憾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好词好句整理

苏菲的世界好词好句整理 导读:苏菲的世界好词好句整理 好词: 1) 嫩绿:像刚长出的嫩叶的浅绿色。 2) 邮戳:在邮件上的正式邮政标记;特指表示送出邮局名称和邮件送发日期(有时还带时间)的戳记。 3) 周遭:周围;四周。 4) 敏感: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5) 思索:反复思考探索。 6) 奥秘:深奥莫测的秘密;奥妙;隐秘。 7) 偶然:突然的,不是经常的;意想不到的。 8) 红彤彤:亦作“红通通”。形容很红。 9) 感官:感受外界事物刺激的器官,有眼、耳、鼻、舌、身等。 10) 断简残篇:残缺的。 11) 神秘莫测:不可理解的。 12) 复杂难解:很复杂,没法解答。 13) 千千万万:形容为数极多。 14) 不可或缺:非常重要,无法替代或缺少的,稍微缺少一点点都不可以。比喻一点也不能缺少。 15) 亘古长存:从古到今一直存在。 好句:

1) 生与死正是一枚钱币的正反两面。 2) 据我们所知,没有一种文化不关心“人是谁”、“世界从何而来”这样的问题。 3) 如果你没有意识到人终将死去,就不能体会活着的滋味。然而,同样的,如果你不认为活着是多么奇妙而不可思议的事时,你也无法体认你必须要死去的事实。” 4) 正是五月初的时节。有些人家的园子里,水仙花已经一丛丛开满了果树的四周,赤杨树也已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 5) 这正是哲学家们之所以与众不同的地方。哲学家从来不会过分习惯这个世界。对于他或她而言,这个世界一直都有一些不合理,甚至有些复杂难解、神秘莫测。这是哲学家与小孩子共同具有的一种重要能力。 6) 这些自然派哲学家的论述,至今只留下断简残篇。我们所知的一小部分乃是根据两百多年后亚理斯多德的著作。其中只提到这些哲学家所做的若干结论,因此我们无法确切了解他们是经由何种方式达成这些结论。 7) 这些都是世间最重要,也可以说是最自然的问题。但为何一心想着这些问题会如此累人苏菲打开信箱时,感觉自己心跳加快。起先她只看到一封银行寄来的信以及几个写着妈妈名字的棕色大信封。该死!她居然开始疯狂地期待那个不知名的人再度来信。 8) 在花园的一角,那些术莓树丛后面有一片花草果树不生的浓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四篇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四篇 记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电影后去找来这本书看的。 在图书馆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苏菲的世界》。说是“唯一”毫不夸张,当时的网上除了对电影的简单介绍,几乎找不到书的相关情况,“苏菲的世界”是一个 非常冷门的词组,所有的中文网页搜索结果也只不过三页,而且大多是繁体。 翻着泛黄的书页,我用了整个暑假的时间咀嚼完。期间思考的乐趣以及原著带来 的惊喜伴我度过了几十个不眠之夜,受益匪浅。虽然电影的内容远没有原著的丰厚充实,但还是非常感谢它带领我走进了那个“世界”。 看原著的过程像是登山,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发现自己仿佛已经远 离了芸芸众生,远离了庸碌的生活细节,你抬头望着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 敬畏,然后,你试着向周围的同类呼唤,却发现他们总是不屑一顾。他们没有嘲讽, 只是不解,然后走开继续他们无关痛痒的蜚短流长。《苏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谓的哲学启蒙书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可笑的是,我当时像一个意外获得宇宙最大秘密 的小孩一样,对书上的每个字都视如蕴藏巨大能量的咒语。随之而来的是对生活中琐 碎事务的极大厌倦感以及对大众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极度反感。 这里不想赘言书中的内容,只是觉得一场梦醒来之后,人类是多么的孤独和可笑。在感叹宇宙和生命的同时,我也不禁唏嘘:人类只是进化链上的一环,那么的渺小! 于是不得不对生命和自然产生敬畏,对上天的馈赠心存感激。哲学让我清醒,我学会 了在不容乐观的现实中平静地走在路上,没有悲观,也没有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 一些事情之后,一种坦然的心境。 很庆幸当时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细读完了它,我知道,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态 度将会改变很多,能有这样的改变也就够了。《苏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细读过、思考过,

《苏菲的世界》最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系统材料整理 (附有标准答案)

《苏菲的世界》材料整理和专项练习题(附有标准答案)(其中包括材料整理、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大片段阅读题) 第一部分:材料整理 一.走近作者 乔斯坦·贾德(1952一),是一位挪威(国籍)世界级的作家,1952年出生于挪威,大学时主修哲学、神学以及文学,曾多年担任高中哲学教师。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善于用讲故事的手法进行写作,其作品始终执着于探索与思考人生的本质和人生的终极意义。乔斯坦·贾德的主要作品有《纸牌的秘密》《苏菲的世界》《圣诞的故事》《主教的情人》《玛雅》《橙色女孩》等。 二、内容索引 14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收到了神秘的一封信——“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与此同时,她收到一封古怪的明信片,上面的收件人是“请苏菲转交给席德(Hilde)”,邮戳来自黎巴嫩。 从这一天开始,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她运用少女天生的悟性与后天知识,企图解开这些谜团。然而,魔镜、少校的小屋、黎巴嫩寄来给席德明信片、会说话的汉密士、叫她席德的艾勃特、写着生日祝福的香蕉皮、现实出现的梦中的金十字架、捡到的10元硬币……接踵而至的奇闻怪事让苏菲一步步走下去。事实真相远比她所想的更怪异、更离奇…… 在一位神秘导师艾勃特的指引下,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 莫名其妙的函授课程持续进行着,联络方式也一变再变,痛苦愤怒的艾勃特(Alberto Knox)终于出现在她的面前,并开始教她哲学史。他用浅显易懂的笔触带着苏菲回顾从先苏期的希腊直到尚-保罗·沙特时代的哲学发展。同时,“席德”的名字不断在她身边以不可思议的方式频繁出现。而后,席德出现了,原来苏菲这个人物,只是在黎巴嫩联合国部队工作的挪威少校艾勃特为庆祝女儿席德生日而虚构出来的人物,把她的故事编写成一个富有哲学趣味的故事当作女儿的生日礼物。 不可思议的是,在艾勃特的提示下,苏菲渐渐意识到自己只是书中的一个角色,是艾勃特少校意识的一部分,在忠实的完成自己主角的任务之余,他们开始了向上帝(艾勃特少校)的抗争。在他们的努力下,书中世界渐渐扭曲了,变得古怪而难以驾驭。最终,这本书以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告终,艾勃特和苏菲莫名的逃出了书中世界,来到了席德所在的世界。三.阅读思维导图

苏菲的世界读书笔记(最新)

苏菲(Sophie)在古希腊语中(Sophia)有智慧的意思,《苏菲的世界》讲的,是一个关于智慧的童话故事。以一位哲学老师给一个名叫苏菲的小女孩教授哲学课为线索,贯穿了西方哲学的源起、演变和发展。 最开始,阅读体验很平淡,就是一个叫苏菲的14岁小女孩马上就要过她的15岁生日,而她的父亲远在海外,突然她收到了匿名的函授哲学课程,开始教她从希腊-雅典的哲学萌芽开始学起哲学。读者马上就会觉得,这不就是一个爸爸想以哲学课作为女儿的生日礼物嘛,不管是德谟克利特斯的古典唯物主义原子论,还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理性主义,或是亚里士多德的自然分类法的看法都透着一股“朴素”的感觉,并没有什么不好理解的。但是通过这一段阅读,你会开始问自己,“我是谁?”,“这个世界是什么?”,“我们存在的目的是什么?”。通俗的说,开始稍微严肃地考虑关于“三观”的问题了。 就在你觉得这剧情不过如此的时候,事情变得没那么简单了。苏菲发现有个叫席德的女孩也在跟他在同一天过生日,而席德的爸爸总是寄给她各种明信片,并坚持说她一定可以转交到席德的手上。而苏菲也开始遭遇各种超自然事件,例如在镜子里看到自己在朝自己同时眨两只眼睛,抑或是在梦中拿到的席德的黄金十字架醒来后还握在自己的手上。这一段的哲学课也进入中世纪阶段,神学家背景的哲学家希望通过哲学方法印证上帝的存在。整个故事被盖上了一层神秘主义的面纱,时不时还透出一丝诡异的色彩。 接着,苏菲的哲学课进入了文艺复兴时期,这时的哲学可以大致分成两个部分。一个相信理性,被称为理性主义,代表者是笛卡尔,他认为我们认识世界的关键在于怀疑一切我们已得到的经验,我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我们是具有理性的,要通过理性来检验我们所取得的经验,强调我思故我在。一个相信经验,代表人物是洛克、休谟等人,认为人的心灵是空白的,而思维是心灵对我们所经历的事物的反映,强调所见即所得,超出经验范畴的东西是无法通过理性来解释的,因而是无意义的。与此同时,席德的父亲开始展现各种“神迹”,通过各种匪夷所思的方法祝席德生日快乐,比如一夜之内将明信片从黎巴嫩寄到挪威,或是通过狗向席德说生日快乐等等。就在周围的事物愈发向着非理性反经验的方向发展的时候,苏菲和她的哲学老师终于意识到他们原来是席德爸爸的“作品”,他们是作为生日礼物被席德爸爸“创造”出来的文学人物。这时场景切换,一个叫做席德的小女孩收到了她爸爸给她的15岁生日礼物——一个讲义册,里面讲的是一个叫苏菲的小女孩学习哲学的故事。 在“文学作品”这个真相大白之后,故事分成了两条线。苏菲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开始通过各种魔幻主义的方法学习现代哲学,而席德则开始通过读苏菲的故事学习哲学。后续的内容依然很精彩,但是在这个记录人类思考世界的发展史的文学作品中,文学人物发现自己是被“写”出来的创意才是本书的精髓。从我们的角度来看,读着苏菲的故事的席德其实也是个文学人物。可是,读着苏菲和席德的故事的我们,又是什么呢? 1、你太习惯这个世界了,才会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到惊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