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案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案
新课标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第1课时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案

第1单元混合运算

第1课时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

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与方法:

课件、引导发现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数学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专柜,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指名回答,引导学生找到信息。(出示食品单价课件)

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

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1)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东西呢?(指名回答)

(2)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什么呢?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大多是本课的知识点,学生会对课堂兴趣浓厚,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买了什么食品?(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2)那么,小熊胖胖该付多少钱?请你帮它算一算。

教师引导学生把分步式写成综合式。

说一说既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组织学生讨论:

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1)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提问: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分布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3、想一想,议一议

(1)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出示壮壮课件)

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2)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

总结: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中,应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

二、巩固练习

(1)课件出示练一练第1题。

大家能从图中发现什么信息,你能列出什么算式呢?

老师点名学生回答。

(2)说一说,下面各题要先算什么?然后再解答。

4×6+25= 54+36-18= 42+8×4=

9×8+22= 100-75+25= 33+7×3=

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强调书写格式。

三、课堂总结

1、提问: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计算题时,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既有加法,又有减法,而且还有乘法的两步式计算题,我们把它也叫做“混

合运算”(板书:混合运算)

四、作业设计

完成练一练3--6题。

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教学反思:

注重趣味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学习素材和思考的空间。在教学中,让学生们喜欢的小动物小熊走入课堂,以学生熟悉、感兴趣的购物事件作为教学的切入点,给学生提供了可观察、可思考的材料,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了趣味色彩。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体会算法的多样化。学生提出“胖胖应付多少钱”的问题后,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习惯,体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和算法多样化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享受收获的快乐。在鼓励学生列出几个乘加、乘减算式后,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形象具体地说明了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这样既给学生提供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让学生充分地进行了自主探索、发展创造、讨论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体。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经典教案设计三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经典教案设计三篇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经典教案设计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小学二年级数学《小熊购物》经典教案设计一 教学内容:P12~13“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法: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学法:小组合作、交流研讨、师生探究。 教学重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方法。 教具准备:主题图 教学过程: (事先出示课题和主题图)

一、创设情境获取信息 师:“春天来了,小朋友们喜欢去郊游吗?小动物们呀和你们一样,也非常喜欢去郊游!今天,小熊哥俩商量好了要去大龙潭。你们瞧!它们正在超市的食品专柜前,准备购买香甜可口的食品呢。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数学信息呢?” 二、探索新知 (一)探索乘加混合算式的运算顺序,学习脱式的书写方法。 1、猜想小熊胖胖的购买方案。 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子就从图上发现了这么多的信息,那么你们能不能猜一猜小熊胖胖想买些什么东西呀?谁来猜?谁再来猜猜?恩,这些购物方案都很不错!但只有***猜中了小熊的心思,小熊胖胖呀,就是想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贴示:我要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 2、解决问题,交流算法。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根据有关的信息,帮小熊胖胖算出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一共该付多少钱呢?(板书:该付多少钱?)请小朋友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找到需要的算法,请学生板演。)算完的同学可以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算法。” 3、联系主题图理解算式的含义及运算顺序。 师:“咱们来看黑板上的同学列的算式,先看这一种分步的列式方法,谁能看出,他是怎么想的?先算出什么?再算什么?这种列式方法(口算综合)是***做的,***,请你告诉老师,你是怎么想的?先算出什么?(a.若学生先画横线则问:你画的这一横线表示什么?b.若学生没有画横线则说:老师给你画上横线表示你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3×4+6 解法二: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

小熊购物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 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今天是“正大超市”开业的好日子,一大早小熊胖胖和乐乐就到超市里购物了.一起去看看,他们要买什么?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 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饼干、面包、饮料、花生和糖果。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食品的价格分别是??师:你想买什么? 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

说,再指名说一说。)师:呀!小熊胖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钱?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4=12(元),12+6=18(元); 生2:3×4=12(元),6+12=18(元); 生3:3×4+6=18(元); 生4:6+3×4=18(元);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4+6 是把3× 4=12(元)与12+6=18(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去理解其合理性和必要性应该是很有帮助的) 2. 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4+6,你们是怎么算的?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学生尝试,并说明理由,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引入1/2)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以肯定。并结合课件演示,介绍分数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板书课题:认识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长方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使学生初步理解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会运用公式正确的进行计算。 2、通过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引导学生推导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3、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交给学习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知识,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巧设问题,激发兴趣 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大约是多少呢?学生可能进行猜测,用面积单位来测量,教师指出:这么大的地面用面积单位来测量太麻烦,所以,我们就要研究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课题) 2、动手操作,研究方法 (教师准备三种不同的长方形,每组只选择一种进行研究。 一种:一个长3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 二种: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三种: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 (1)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研究,想办法求出各自图形的面积。 (2)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交流,说出自己的方法。(可能出现的情况:用1平方厘米来测量或只测量长和宽,相乘即是面积。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适时地进行点拨、指导,后一种方法比较简单。 (3)师生交流,提炼方法。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什么有关系呢?独立思考后交流。(教师指导:长方形的长摆了5排,说明是5厘米;宽摆了3排,说明是3厘米,那么,面积15平方厘米等于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4)学生思考:求长方形的面积事实上是求什么呢? 3、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教室地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例题)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 三、知识的迁移 1、教师借此机会教学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我们知道正方形是一个特殊的长方形,有长方形的特点,所以正方形的面积计算也可以和长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相同。 2、出示例题 学生试做,汇报答案 四、联系生活,解决问题 我们用的数学书的面积大约有多少?先请你估计一下,再算一算。 学生独立完成,汇报 五、小结。 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最新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小熊购物教案

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板书设计教案 教材分析: 创设情节,体会混合运算的意义和先乘法后加法的运算顺序。 内容1.通过画图或分布运算,可用不同方法解答 理解有乘法和加法或减法的混合运算,每一步的实际意义。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二年级已经学了混合运算,但是只要求写结果,不要求脱式计算。能解决数学问题,但没有从数学角度有意识的进行有关数学思考,不清楚为什么“先乘法后加法”。 教学目标: 一.结合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图和价值,体验“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解决两步运算的合理性。 二.理解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三.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理解“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流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2、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3、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小熊遇到了什么数学问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 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 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4)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5)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 (板书)解法一:3×4+6 解法二:6+3×4 (PS: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最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教案 一、教学内容:P2~P26 二、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的 密切联系,并能结合实际操作,体会应用. 2、使学生体验除式与竖式的计算过程,能正确掌握商是一位数的除 法的竖式书写格式. 3、探索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的计算办 法,体会到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三、教学重难点: 1、使学生体会除法的意义及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2、引导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有余数,体会余 数,要比除数小. 3、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 四、教学时数: 5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1~2周

除法(一)认识竖式 一、教学内容:P2~P3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 切联系. 2、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 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三、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四、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20 ÷ 5 =4 4 ——商 除数ˉˉˉˉˉˉ被除数 2 0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5)练习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1单元秒的理解 第1课时 课题秒的理解 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借助交流、合作,自主理解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 2、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点。 3、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准确的时间观点。 教学难点 体会1分、1秒的长短。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实行倒计时 2、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理解这个新朋友。 (板书课题) 二、新授 (一)理解钟面上的秒 1、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仔细观察钟表,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反馈: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电子表,能够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取方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 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 ②学生跟着时钟的“滴答声”,做拍手练习,每一秒拍一下手。 ③小结 5、秒针从数字12走到数字6,这表示经过几秒?从数字6走到8呢? 6、你还知道秒针从哪儿走到哪儿也是10秒? (二)探索分与秒之间的关系 1秒针从数字12起走一圈又回到12,经过多长时间?分针有没有变化。 2、让学生小组合作,仔细观察钟面,自主探索。 3、小结:秒针走1圈是60秒,这时分针走1小格就是1分钟,1分=60秒。(三)体验1分钟 1、让学生看钟表,通过读秒来体验1分钟的长短。 2、1分钟能做什么呢?分组写字、做口算等,体验1分钟实际的长短。 三、 巩固练习 1、做练习十四:1 2、补充: 3、活动:

(完整word)《小熊购物》教案设计新北师大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单元混合运算 1 小熊购物 上课解决方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表内乘法和百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单纯地呈现乘加、乘减综合算式,机械地记忆运算顺序,教学效果肯定不理想,为了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扎实地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本节课教学设计突出了以下几点: 1.充分发挥图示的作用,鼓励学生通过直观图来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而解决问题。 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解决问题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来,或者用直观图来说明所列算式的意思,因为画图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分析、理解的过程,所以用这种方法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直观地呈现题目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很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2.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在教学中,先让学生结合问题情境说一说所列乘加综合算式的意思,再让学生根据算式的意思尝试计算,这样的安排,不必刻意强调运算顺序,学生就会根据题意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1课时小熊购物(一) 教材内容: 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2~3页的内容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加法”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乘加算式。 2.会运用“先算乘法,再算减法”的运算顺序正确计算乘减算式。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表示乘加、乘减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发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分步解决小熊购物问题的探索过程,感受画图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体会混合运算中“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 2.通过自主探索、讨论、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能有意识地从数学的角度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算理。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 课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小熊胖胖的零食吃完了,它要到超市去买一些,你们想知道它买了哪些好吃的吗?不过小熊胖胖有个条件,就是它买完以后,你们要帮助它算一算应付多少钱。可以吗?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1.看图读题,理解题意。 (1)课件出示教材2页情境图。 师: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 (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胖胖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应付多少元) (2)筛选有用的数学信息。 师:要求胖胖应付多少元,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呢?(学生汇报) 胖胖应付多少元????蛋糕每个6元 面包每个3元胖胖买了1个蛋糕和4个面包 请学生把有用的数学信息和问题完整地说一说。

《小熊购物》教学案例与反思

《小熊购物》教学案例与反思 府谷县第一小学王忠月 教学目标: 1、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能列简单的综合算式; 2、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了解其书写格式; 3、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列综合算式解答问题,并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一天,熊妈妈对小熊胖胖和小熊乐乐说:“孩子,你们能帮妈妈去商店买点东西吗?”他们听见了,都非常高兴,很乐意地去了。来到商店,他们遇到了一些难题,想请同学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创设情境,通过童话故事引入新课,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忙购物,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亲切。请求帮忙解决难题,挑起了学生的好胜心。) 二、自主探索 1、师:请同学猜一猜他们可能遇到什么数学问题? (让学生猜一猜可能遇到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开放性地思考问题,学生想到的问题多种多样,不受局限,思维非常活跃。) 2、出示小熊胖胖的问题:“我要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元?” (1)学生独立试做: (自己独立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小组交流。) (2)小组交流方法,并说一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让学生把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楚,并通过语言叙述出来,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把口、脑结合起来,让学生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3)集体汇报; (4)引导学生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5)列出两道综合算式以后,教学生读法,并读给同桌听一听; (6)集体讨论“3×4+6”应该先算3×4还是先算4+6,得出3×4是表示4个面包的价钱,所以要先算3×4;同理“6+3×4”也是应该先算3×4; (对于比较难掌握的地方,让学生进行讨论、争论,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

2018年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任教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 任教学期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一、教学内容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 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第一课时 认识东、南、西、北 教学内容 例1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 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2 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例3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例4 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 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例5 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教材P2—3页例1,P6页练习一1、2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过程与方法: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教具准备 东、南、西、北卡片、指南针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目标导学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升旗仪式吗?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位置升起的吗? 2、揭示课题:东南西北 (二)展示目标(见教学目标1) 二、自主学习 (一)出示自学提纲 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2—3页内容)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二)学生自学(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自学教材P3页例1并完成自学 提纲问题,将不会的问题做标注) (三)自学检测 1、图书馆在校园的东面,体育馆在校园的面。教学楼在校园的面,大门在校园的面。(参看课本第3页)

1.小熊购物教学反思(附教案)

一混合运算 小熊购物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 教学课时:2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课件) 有一天,小熊胖胖和小熊壮壮一起去超市购物,瞧,他俩来到了食品货架前,看样子他们打算买些零食回去。 二、新授 1、说一说。 (1)请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食品货架,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 生:面包每个3元饼干每包4元 蛋糕每个6元花生每包7元糖果每袋5元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不用计算结果),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1)现在小熊也想买零食,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胖胖买了什么食品? (学生独立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2)那么,小熊胖胖该付多少钱?请你帮它算一算。 (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把分步式写成综合式。 (3)组织学生讨论:3×4+6或6+3×4各表示什么意思? (4)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的算式中,要先算什么?引导学生使用脱式计算。(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5)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使他们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讨论:含有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的分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强调脱式计算的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黑板上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吗?任选一题,做一做。 第二课时 想一想,议一议 (1)小熊壮壮有20元钱,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钱?(出示课件) 同桌互相探究,并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2)结合小熊购物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课题:小熊购物 课型:新授课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发现法、交流法、互动法、练习法、开探究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目标学习法、合作学习法、问题学习法、思考学习法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小熊胖胖和乐乐去超市购物,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呀!他们来到了超市的食品区。 (二)对话平台,学习新知 乐中学 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的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的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的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设计意图:此问题的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的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的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 (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学生的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的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的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的是什么。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的,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的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3)说一说有加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得出运算的规律,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4)教师介绍脱式计算的格式及方法。 〖设计意图:脱式计算的格式及运算顺序是本课难点,教师在此处要多加强调,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毫米、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P2-5例1、2及相应的"做一做"中的练习一的第1、2题。 三维目标: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通过直观演示和学生自己操作,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让学生知道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会用毫米、分米做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 3.初步渗透辨证思维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十进制关系。 2.难点: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具准备: 师:一把米尺、直尺和一根带子。 生:一把小尺子、一根带子、一枚一分硬币。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米、厘米 (1)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1米、1厘米大约有多长? 2、复习量法: (1)量物体的长度一定要注意把物体的一端对着尺 子的什么刻度线? (2)认整厘 米 A.判断:这种量铅笔的方法对不对? B.错在哪 里? C.订正: 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先把铅笔的一端对着尺子的"0"刻度线。 D.认整厘米,再看铅笔的另一端,你能看出铅笔是几厘米?8厘米是整厘米数吗? E.小结:象8厘米这样的结果是整厘米。 二、引入新课: 这张纸条还是整厘米吗?不是整厘米量出来的数精确吗?如果要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该怎么办? 小结: 这个比厘米更小的单位就是毫米。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毫米的认识 1、出示米尺放大图 提问:米尺放大图上有一些什么样的格子?每一大格表示多少?每一大格里又有多少小格? 2、认识1毫米 (1)从观察中你知道一毫米是怎么得到的? (2)这个放大图上的每一毫米都是放大的。 (3)实际的1毫米有多长?请拿出尺子来随便找1小格看看。 3、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1)用1分硬币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拿出1分硬币,说出厚度在哪里。并和一小格比一比--1分硬币的厚度是1毫米。 师:我们看见食指和拇指之间留下了一条缝,这条小缝的宽大约是多少? 举例:你还见过什么东西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用厘米作对比出示1厘米长的纸条,量出长度。 4、毫米和厘米的关系 (1)出示米尺放大图:看看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你是怎样看出来的? (2)师领着学生数毫米 (3)1大格有几毫米?1大格还可以说是几厘米? 小结:所以1厘米等于几毫米? 5、用毫米量。 师:用毫米做单位量物体的长度,与用米、厘米量物体的长度量法相同。 (二)分米的认识。 1量纸条。 量教师发的10厘米长的纸条。 师:10厘米就是1分米。 2、用手势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用食指和拇指在纸条上比量出1分米的长度,移出手势说:"1分米大约这么长。 3、厘米、分米的关系。 师:这么长是几厘米?这么长还可以说是几分米? 所以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 (板书:1分米=10厘米) 4、分米和米的关系。 画出1米长的线段。 提问:1米等于多少厘米?100厘米里有几个10厘米? 1个10厘米是几分米?2个呢?10个呢? 这条线段的长是几分米?还可以说是几米? 小结:10分米和1米怎么样?(板书:1米=10分米) 三、巩固练习: 1、P3、4"做一做"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2.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 3.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后算加减”的道理,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式题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平时都有到商店买东西吗?生活中处处皆数学,那其实在大家购物的过程中也隐藏着许多的数学学问,今天我们一起去把它们找出来。河马大叔新开了家动物商店,里面的商品可多了,小朋友们想去看一看吗? 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说一说 师:哇,商店里的东西可真不少,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什么? 学生回答 师:现在把你想买的东西变成一个问题?

如:买2包花生要花多少钱?谁来算一算。(点名让学生来说)师:谁能向xx同学这样用问题来告诉大家你想买什么?(评价) 2.算一算 小熊贝贝今天饿坏了,它买了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它该付多少钱? 请大家拿出课堂练习本,列出算式帮贝贝算一算。 预设 生(板演):4×3=12(元)12+6=18(元) 3×4=12(元)6+12=18(元) 4×3+6=18(元)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位同学列的算式,你能告诉我们你列的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1:4×3可以求出4个面包的价钱,12+6表示4个面包和一瓶饮料的价钱。 生2:4×3+6:4个面包的价钱再加上一瓶饮料的价钱。 师:(1点名学生说,2同桌互相说) 师小结:(指着算式说)像这样的算式叫做分步算式,(指着另一个算式说)像这样又有乘法又有加法的算式,我们把它叫做综合算式。 计算综合算式 师:我们的新朋友综合算式该怎么计算呢?(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归纳计算过程)其计算过程可以归纳为5个步骤:一看:有加法又有乘法,二想: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三画:把先算的'用尺子画出来,四

小学数学小学三年级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教学设计方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数学广角》教学设计方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秒”,熟记1分=60秒,初步建立秒的时间观念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3、进一步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从一分一秒做起重难点1、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感知时间单位“秒”,体验秒是比时和分小的时间单位2、帮助学生建立“1秒”和“几秒”的时间概念准备录像、课件、练习纸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初步感知时间单位“秒”1、情境激趣:同学们,知道今天有这么多老师和咱一块上课,高兴吗?同学们还记得2010年12月31日晚上12点59分)嫦娥1号发射的情景吗?在这个场景中还藏着一些数学知识呢,想再次来回顾一下这激动人心的时刻吗?好,让我们跟着指挥长一起来为它倒计时加油吧!(播放发射倒计时时刻)师生一起倒计时:10、9、8、7、6、5、4、3、2、1!谁找到了藏着的数学知识了?生自由回答师小结:刚才我们每数一个数的时间就是一秒,“秒”也是一种时间单位2、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呢?生举例师小结:刘翔在奥运会上用12秒91的成绩夺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这是我们过马路时,常常看到的红绿灯,显示屏上跳动的数字也是用秒来计时的师小结:在生活中用到“秒”这个时间单位的地方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秒”板书课题:秒的认识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直观感受

1秒和几秒观察钟面模型,复习旧知师:还认识它吗?请学生来介绍一下时钟多种感官参与,建立1秒概念1、认识秒针和1秒师:在钟面上还有一个新朋友,叫出它的名字来(秒针)谁来描述哪颗针是秒针呢?师:那秒针是怎样计时的呢?现在,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看,钟面上的秒针是怎么走的?生自由回答师:秒针走1小格是多少时间呢?生:秒针走一小格的时间就是一秒板书: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2、体验感受,建立1秒的概念过渡:秒针走一小格就是1秒,1秒有多长呢?我们静静的来感受一下1秒有多长,你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感受一下,这一次要想一个办法在心里记一记1秒有多长说一说,你是怎么记的?你感觉1秒怎么样?师小结:1秒的确很短,秒是比时和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互动体验,感受几秒,加深对1秒的认识1、体验10秒师:我们来做个游戏,请你闭上眼睛,来感受一下10秒有多长当你觉得到10秒了就睁开眼睛,悄悄的举起你的小手,记住你看到的是几秒钟学生活动,然后反馈2、感受15秒师:还想做这个游戏吗?提高一下难度,感受一下15秒行不行?那秒针要从12走到几呢?学生活动师:看来同学们的感觉是越来越准了3、游戏活动师:这个游戏有意思吗?现在同桌两人,自己定时间来感受,一个同学看钟面,另一个同学感受,交换进行互相帮助,调整好节奏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体验探索,发现1分=60秒师: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鼓励一下自己吧,下面老师要送一个礼物给大家,送一段美妙的音乐来轻松一下,我们一边听音乐,一边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小熊购物》说课稿

《小熊购物》说课稿 一、说教材: 《小熊购物》是新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的第一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教材分四个层次呈现: 1.是在用画图和分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2.是理解乘加混合运算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实际意义,体会“先算乘除,后算加法”的合理性; 3.是通过解决“试一试”中第一个问题,把乘加混合运算的经验加以迁移,体会乘减混合运算“先算乘法,后算减法”的合理性。 4.是借助找生活中的原型,沟通混合运算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 二、说学情: 对学生来说,虽然是首次把加减和乘除混合在一起去解决问题,但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都遇到或经历过这些混合运算的原型,只是没有从数学的角度有意识地进行相关数学思考。不清楚为什么先乘除后加减。 三、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两步式题的计算。

3、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能初步学会借助直观图等方式,分析、表示数量关系,会用分步列式或者综合列式解决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有条理地叙述自己的思考过程,逐步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五、说教学难点:理解先算乘除再算加减的算理。 六、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生动具体的生活情境,使学生通过购物这一生活情境来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并通过合作交流,同伴互助,师生对话交流等手段,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接受知识,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成功地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七、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核心。为了实现这种教育理念,这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面包和蛋糕是小熊胖胖的最爱,下面我们跟随胖胖一起去蛋糕店购买这两种点心。课件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