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最新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最新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

(一)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三)2008年厦门市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和“”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2008重庆市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9—12题。(15分)

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别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9.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 (2)谈笑有鸿儒()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 (4)无丝竹之乱耳()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1.下面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操的追求。’

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

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1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4分)

(五)(河南非课改)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16—19题。(共8分)

(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选自《论语》)

注:○1回:即颜回,孔子的弟子。○2不堪:无法忍受。

16.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1)有仙则名名:

(2)惟吾德馨德馨: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注意加点的词。(2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18.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1分)

“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

19.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六)(2010年福建省漳州市)

二.比较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5-9题。(17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①,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②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③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④,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归有光《项脊轩志》)[注释]①漉:漏下。②垣墙:筑围墙。③冥:静悄悄。④三五之夜:每月十五日夜晚。5.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有仙则名()(2)无案牍之劳形()

(3)每移案()(4)以当南日()

6.下面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小鸟时来啄食食不饱,力不足

B.可容一人居居无何

C.可以调素琴吴玠素服飞

D.室始洞然冥然兀坐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2)余稍为修茸,使不上漏。

译文:

8.根据要求填空。(3分)

内容上,甲、乙两文同样描写居室环境,甲文以“①”绘陋室幽雅,乙文用“②”写居室清静;写法上,两文都采用

③的手法。

9.对于甲、乙两文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谈谈。(3分)

(七)(2010年湖南省岳阳市)

(二)陋室铭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4)无案牍之劳形

11.下面句子朗读时,停顿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不胜受恩/感激

B、今齐地方/千里

B、朔气传/金柝D、水/不在深

12.翻译(2分)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文:

13.结合全文思考,文章写“诸葛庐、子云亭”有什么作用?(2分)

答:

(八)(2009三名)

[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陆游筑书巢》)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2)妻子不觌()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3.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答案:

(一)8.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无法忍受。9.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课余(我)考查颜回私下里的言行,(发现他)也算得上能够充分发挥(我课上讲的内容),他并不愚钝。10答案:托物言志倾听、思考、记忆11.答案: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安贫乐道。(二)答案:6.唐刘禹锡(2分)7.出名这学识渊博的人奏乐的声音(4分,每空1分)8. C(3分)9. ①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②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10、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不要自己的乌纱帽,在田间悠然自得,写下了脍炙人口的《饮酒》和《归园田居》系列。他的故事照应了“惟吾德馨”这句话,只要自己的品德高尚,生活自然就舒适快乐。

(三)14.(3分)每个解释1分。酌情给分。

①博学的人②使身体劳累③所以,因此

15.(2分) D

16.(4分)每句2分。酌情给分。

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显得简陋了。

②商喜欢和比自己贤良的人相处,赐喜欢评论不如自己的人。

17(1)(2分)各1分。出现错别字不得分。

诸葛庐(南阳诸葛庐)子云亭(西蜀子云亭)

(2)(3分)答题要求:内容上扣住“交朋友”的话题,从正、反面谈皆可,要结合文段内容;语言表达清楚流畅。内容2分,语言1分。脱离文段泛泛而谈者最多得2分。

例一:我认为对象的选择是需要慎之又慎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要选择那些可以给予我们帮助的朋友,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人格的自我完善。

例二:交朋友应交有品位、有追求的人,与这样的人相处自己便能不断受到好的影响而不断提高。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就如商一定会在贤于自己的朋友的影响下成长一样。

例三:要保持君子本色,除了自身的修养之外,朋友的影响也是很重要的,所谓“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多与“善人”、“鸿儒”交往,有助于修身养性。

(四)

答案:9.(1)名:有名(或“出名”“著名”“成了名山”)(2)鸿:大(3)调:调弄,这里指弹奏(4)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这里泛指奏乐的声音

10.(1)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或“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2)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内(或“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11. D(“陋室”不陋的原因在于屋主人品德高尚)12.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示例①:这种交友方式可取,我们就是要与那些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进步。示例②:这种交友方式不可取,他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五)答案:16.(1)出名(或:著名)(1分)

(2)品德高尚(1分)

(共2分)

1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答出句子大意1分,两个加点词语解释正确1分。共2分)

1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1分)

19.刘禹锡:陋室不陋颜回:不改其乐(1分)安贫乐道(意思对即可。2分)

(六)二.(17分)5.(1)出名;著名(2)使……劳累(3)桌子(4)挡、挡住

6.D7.(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我稍作修理,让它不能从上面漏土漏雨。8.①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②庭阶寂寂(或:万籁有声);③对比9.示例①:我很欣赏文中作者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生活中人们往往面临种种诱惑,只要能像作者那样保持淡泊的心境,就一定能提高自身的修养,完善自己的人格。示例②:我不赞成文中作者的人生态度。没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哪来的精神享受?何况,人生在世,就应该轰轰烈烈创造一番事业,为社会做贡献。评分意见:第5题4分,每小题1分。

(七)11 、D(2分)

12、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解释了“陋”1分,注意了句式和语气1分)

13、示例:作者采用类比的手法,以历史上两个知名人物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说明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主人品德高尚。(答出“类比”或“以名室和自己的陋室作比”1分,答出“陋室不陋的原因”或“突出陋室不陋”1分)

(八)1.(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2、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3、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信乎其似巢也(1分)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陋室铭》《王欢守志》阅读练习及答案(贵州省黔西南州2017年中考题)

(二)阅读文言文选段,然后回答12-15题(共15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也。安贫乐道,专精耽①学,不营产业,常丐食诵诗,虽家无斗 储②,意怡如③也。其妻患之,或焚毁其书而求改嫁,欢笑而谓之日:“卿不闻朱买臣妻邪?”时闻者多哂之。欢守志弥固,遂为通 儒。(节选自《王欢守志》) 【注释】①耽:极爱好。②斗储:一斗粮食的贮存。③意怡如:内心还是安适愉快的。 12. 解释加点的词。(每空1分,共4分)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不营产业 ④时闻者多哂之 1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每句2分,共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欢守志弥固,遂为通儒。 14. 【甲】文作者刘禹锡和【乙】文的王欢都安贫乐道,其具体表现有什么不同?(4分) 15. 我国历史上有很多像刘禹锡、王欢这样安贫乐道的人,请你再举出—例并概述其事迹。 (3分) 答案: 12.(1)出名,闻名(2)使,,劳累(3)经营,谋求(4)讥笑 13. ①这是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 ②王欢坚守志向更加牢固,终于成为一位饱学的大儒。 14. 甲文刘禹锡甘居陋室,情趣高雅,怡然自得。乙文王欢甘守贫困,专心治学,终有所成。 15. 陶渊明因时局动荡,看到仕途险恶以及官场政治腐败,因此辞官归田,躬耕田园,以此为乐,以求保持高尚的节操。 【参考译文】 【乙文】王欢,字君厚,乐陵人。他安于贫困的现状,以坚守自己的信念为快乐。精神专一 地沉迷于学业之中,不谋求家业,常常边乞讨食物边诵读《诗经》,虽然家中没有一斗粮食 的储蓄,内心还是安适愉快。他的妻子为这件事感到忧心,有时焚烧他的书而要求改嫁,王 欢笑着对他的妻子说:“你没有听说过朱买臣的妻子吗?”当时听到这话的人大多嘲笑他。 王欢却更加坚守他的志向,最终成为了一位博学的人。

爱莲说中考试题带答案

2 12.下列句中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D )(2分) A.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B.香远益清清荣峻茂 C.中通外直指通豫南 D.陶后鲜有闻此人一为具言所闻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 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分)人该是很多了。 14、解释“之” ①水陆草木之花之:的 ②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无丝竹之乱耳之: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何陋之有之: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爱莲说》作者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6、写出莲花的别称二个以上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17、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8、“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9、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3 参考答案 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作者周敦颐,是北宋时著名的哲学家,“元公”是他的谥号。 2、

《爱莲说》的结构,我们可以概括为:一条线索,即以爱莲为线索;两个陪衬,即以草木之花为莲的总陪衬,以菊花和牡丹作为莲的旁衬和反衬;三种类型,即以写三种花来写三种人:隐逸者、富贵者、君子。 3、《爱莲说》中用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比喻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5、比喻君子志洁行廉,庄重而又令人敬佩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6、“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文中最能概括莲的高贵品质的一句话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8、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表达自己洁身自好,不摹名利的生活态度,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9、本文赞扬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比喻君子不与恶浊世风同流合污,但并不孤高自许。但在我们生活中常听到人们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待这两种观点的呢? 答:言之成理即可。例如:同意第一种观点,只要保持清白的操守和正直的品德,即使身处恶浊的环境也能独立不移。 10、《爱莲说》在写作方法上是借助某种事物来抒发情感,我们称这种写法为: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11、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通过描写莲的形象,赋予莲以美好的品质,进而以花喻人,揭示 4 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品质。 1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态度?答:表现出他们遗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态度,同时又相对表明周敦頣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态度。 13、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高贵品质。 答:正直、通达、庄重、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清高而美名远扬。 14.①多(0.5分)②树立或立(0.5分) 12.D(2分) 13.对于莲花的爱好(0.5分),像我这样的还有什么人呢(0.5分)对于牡丹的爱好(0.5______ 分)人该是很多了(0.5分) 1⑷①的②助词,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③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可不译④助词,在这里是宾语提前的标志,无实义 15不慕名利、洁身自好16荷花、芙蕖、水芝、水芙蓉、菡萏

(完整word版)《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一、用原文回答问题: 1.本文主旨句(点题句):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全文点睛句: 孔子云:何陋之有? 3.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5.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6.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7.《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 孔子云:何陋之有? 8.作者在文中结尾把自己与古代贤士相比,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的一句话: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0.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二、本文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对居室情景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高节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三、问答题: 1.文章前四句用了怎样的手法?这样写的目的何在? 答:类比的写法;引出“斯是陋室”,而立意于“惟吾德馨”,表明“陋室”也具有“名”与“灵”的性质。 2.本文对陋室从哪几方面进行描写的?这几方面突出陋室怎样的特征? 答:从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进行描写的。陋室特征:雅。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用了怎样的修辞方法?“上”和“入”用在这里有何好处,这句写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答:对偶;“上”“入”二字生动传神,化静为动,使景物有生气,而且流露了作者对这景色的喜爱之情;环境的特点是恬静,雅致。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用了怎样的手法来写室中事?写出了室主人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类比的手法。用古名贤之室类比自己“陋室”,表明作者以古名贤自况,表明自己也有古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作者既说“可以调素琴,阅金经”又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否矛盾,为什么?

《陋室铭》中考试题

《陋室铭》中考试题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两篇选文,完成10~12题。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 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居,疾病 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10.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 (1)有仙则名( ) (2)妻子不觌( )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2)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12.用原文句子填空。(4分) 甲乙两文中的主人都热爱自己的居室。陋室的主人自评“,”,书巢主人的朋友评价“”;居室的主人都情趣高雅,与朋友谈笑风生,这个意思可以用甲文中的“,”来表达。

(一)文言文阅读(10分) 10.(2分。每题1分)(1)出名(著名)(2)妻子和儿女(子女) 11.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孔子云:“何陋之有?” 11.(4分。每题2分)(1)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2)(陆游)就自己笑自己(自我解嘲)说:“这不就是我所说的书窝吗!” 12.(4分)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分) 信乎其似巢也(1分)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2分)

陋室铭》《爱莲说》理解性默写测试题

《陋室铭》理解性默写 1.“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2.以比喻起兴,以虚衬实,引出主旨的句子是:(),()。(),()。 3.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 4.《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 5.《陋室铭》中暗示虽陋室而不陋,点明文章主旨的语句是:(),()。 6.文中与“孔子云:何陋之有”相呼应的核心句是:(),()。 7.文中()一句提挈了全篇大意。 8.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环境优美)的句子是:(),()。 9.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人物不俗)的句子是:(),()。 10.从正面描写陋室中生活的句子是:(),()。 11.文中表现主人高雅脱俗情致的句子是:(),()。 12.《陋室铭》中表现正反面虚实结合写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衬托陋室不陋的语句是:(),(),(),()。 13.文中展示陋室主人“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风貌的句子是: (),()。(),()。 14.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句子“(),()”,表现了他超然物外、心静体闲的生活。 15.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16.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 17.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 18.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 19.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 20.古时不少有志之士虽不能“兼济天下”,但常常能“独善其身”: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明“(),()”的君子追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抒写“(),()”的自我欣赏,李白在《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展现出“(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潇洒情怀,陶渊明在《归园田

最新《陋室铭》中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陋室铭》中考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___,字__,是__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_____的文体。这种文体有____的特点。 3.(1)水不在深,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3)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 4.《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_______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中加括号字的意思。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何陋之有? 四.下列句中“之”的用法分别是

之的用法:A、助词“的”B、代词C、动词,“往,到”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E、宾语提前的标志 A.何陋之有?() B.忘路之远近() C.渔人甚异之() D.具答之() E.牡丹,花之富贵者也() F.君之病在肌肤() G.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五.阅读文章,回答问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文中描写陋室环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主人在陋室的活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来陋室的有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找出表明中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表明了自己__________的愿望和___________的生活情趣。这这篇短文采用了_________的写

《陋室铭》2017中考复习要点

《陋室铭》中考复习要点 一、解题:铭,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来歌功颂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独立的文体。这种文体,形式短小、文字简洁,句式工整而且押韵。 本文韵脚:名ing,灵ing,馨in,青ing,丁ing,经ing,形ing,亭ing 刘禹锡写过的名诗句:1、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2、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加点字解释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出名。 2、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验,神奇。 3、斯.是陋室:此,这。 4、惟.吾德馨 ..:只是;品德高尚。 5、苔痕上.阶绿(动词,这里是长到、蔓到的意思) 6、谈笑有鸿儒 ..:大儒,博学的人。 7、往来无白丁 ..: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8、无丝竹 ..之乱.耳: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丝指弦乐器,竹指管乐器;使……扰乱。 9、无案牍 ..:案牍: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 ..之劳形 10、何.陋之有?:什么。 三、一字多义 之:①无丝竹之乱耳() ②何陋之有() ③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④策之不以其道() ⑤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四、课文重要句子翻译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理解性背诵 1、《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2、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完整版)《爱莲说》中考考点完全版

爱莲说(八上)(宋)周敦颐 一、原文及重点词.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甚:非常。)蕃.(蕃:多)。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独:只。染:沾染、污秽),濯清涟 ...而不妖.。(濯:洗涤。清涟: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益:更,更加)清,亭亭 ..净植.。(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树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而:却。亵玩:玩弄。亵:亲近而不庄重。)焉。予谓菊,花之隐 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宜:应当。)乎众矣。 二、译文及重点句翻译: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晋朝的陶渊明唯独喜欢菊花。自唐朝以来,世人很喜欢牡丹。我则惟独喜爱莲——莲从淤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内空外直,没有(缠绕的)蔓,(也)没有(旁逸的)枝;香气远播,更显得清芬;它笔直地洁净地立在水中,(只)可以从远处观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啊。我认为,菊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的爱好,像我一样的还有谁呢?对于牡丹的爱,那当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三、注音:颐(yí)蕃(fán)淤(yū)濯(zhuó)蔓(màn)亵(xiè)噫(yì)鲜(xiǎn) 四、积累 1、《爱莲说》作者周敦颐,北宋哲学家。说,是一种议论性的古代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 抒发作者的一种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活泼,跟现代杂文颇为相似。 2、《爱莲说》中体现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咏莲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 3、描写莲高洁质朴(或生长环境)的句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此句经常被后人引用表示 洁身自好。与之相反的常见的一句话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4、象征君子的特点正直,豁达大度(或描写莲的外在形象的)句子: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5、比喻君子美名远播(或描写莲的芬芳气味)的句子:香远益清。 6、描写莲的高洁风度的句子:亭亭净植。 7、文中最能概括莲花高贵品质(或本文的中心句)的句子是:莲,花之君子者也 五、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蔓:长枝蔓。枝:生枝节(或长枝节)。 2、香远益清。远:远播,远远地传送出去。清:显得清幽。 六、一词多义: 陶后鲜有闻(少)中通外直(外面、外表) 鲜外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鲜艳)遂于外人间隔(桃花源以外) 远香远益清(远播)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距离长) 水陆草木之花(的)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无实际意义) 之无丝竹之乱耳(表示舒缓语气,无实际意义) 孔子云:何陋之有(表示强烈反问,无实际意义) 渔人甚异之(它,代词,指桃花林的奇景) 七、内容分析: 1、《陋室铭》和《爱莲说》都运用了托物言志写作手法。 2、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主旨) 3、《爱莲说》以莲为写作对象,写菊、牡丹的作用是衬托莲的高洁可爱的品质。 4、指出下面水陆草木之花所比拟的对象。

陋室铭 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语文《短文两篇·陋室铭·爱莲说》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给下列汉字注音。(3分) 陋()馨()儒()牍()案()苔() 2.读拼音写汉字。(3分) 甚fán()yū泥() zhuó清涟() xiè玩() 隐yì() xiǎn有闻() 3.解释下列画线的字。(5分) ①惟吾德馨()②阅金经()③谈笑有鸿儒() ④亭亭净植()⑤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⑥斯是陋室() ⑦濯清涟而不妖()⑧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⑨陶后鲜有闻()⑩宜乎众矣() 4.指出句中“之”字的用法。(3分) 之的用法: A、助词“的” B、代词 C、动词,“往,到” D、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E、宾语提前的标志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④无丝竹之乱耳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5.填空。(10分) ①《陋室铭》作者_________,是_______朝诗人。 ②《陋室铭》中押韵的字是名、______、______、青、_____、经、_____和______。 ③《爱莲说》的作者是_______,字______,宋代________家,学者称他_______先生。 ④《爱莲说》以________和________衬托莲。 ⑤“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_______或者________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陋室的环境。 ⑦予独爱莲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通外直,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10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③无案牍之劳形。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⑤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7.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4分) ①同予者何人?()②莲,花之君子者也。() ③菊,花之隐逸者;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④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阅读题 (一)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本文作者是,代哲学家。(2分) 2.注音。①蕃②濯③亵(1分) 3.文章题目“爱莲说”的意思是()(1分) A.论说一下喜爱莲花的道理 B.谈谈爱护莲花的若干理由 C.热爱莲花的人应该说说理由 D.谈谈人们为什么不喜爱莲花的道理

陋室铭中考题精编带答案(精心整理)

《陋室铭》中考题汇编 (一)2008济宁市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子曰:“吾与回(颜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论语》)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 8.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谈笑有鸿儒鸿儒 ②人不堪其忧不堪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10 [甲〕文在写法上的特点是;〔乙)文颜回采用的学习方法是课上,课下巩固、发挥;他安心于尊师悟道,将学问做好做透。(4分)11.刘禹锡和颜回一居“陋室”,一在“陋巷”,对此,他们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品质(3分) (二)2008年泉州市惠安县初中学业质量检查 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③谈笑有鸿儒 ④无丝竹之乱耳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爱莲说》中考题汇编(2012-2013年)

(山东聊城)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题。 (一)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濯清涟而不妖②不蔓不枝 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文末为什么将前文“菊、牡丹、莲”的写作顺序改为“菊、莲、牡丹”?(2分) 5.①洗涤②生枝蔓说明:本题2分。 6.对于莲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说明:本题2分。 7.为了突出作者对当时追名逐利世风的讽刺与批判,深化文章的主旨。说明:本题2分。 7.【2013年·重庆B卷】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一12题。(15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9.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濯清涟而不妖.() (3)香远益清,亭亭 ..净植(4)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10.翻译文中划线句子。(4分) (1)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12.《爱莲说》这篇散文,在做人方面给了我们哪些启示?(4分) 【答案】 (二)(15分) 9.(4分)(1)沾染(污秽)(2)美丽而不端庄(3)耸立的样子(“高高的样子”亦可)(4)认为(每小题1分) 10.(4分)(1)水中陆地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可爱的很多。(2)(莲是茎)内空外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每小题2分) 11.(3分)示例:对世人缺少君子之德的遗憾(惋惜,慨叹),对世人追名逐利、趋炎

《陋室铭》知识点及中考试题集(含答案)

《陋室铭》练习题 一、佳句默写 1.山不在高,____________。2.斯是陋室,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二、给下列加线的字注音。 德馨_____ 调素琴______ 鸿儒_______ 案牍_____ 西蜀_______苔痕()三、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名:)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惟:德馨:)⑷无丝竹之乱耳(丝竹:)⑸无案牍之劳形(劳:形:)⑹谈笑有鸿儒(鸿:)⑺往来无白丁(白丁:)⑻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素:金经:)⑼南阳诸葛庐(庐:) 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下列各句不属于骈(pián)句(多用字数相同、意思相连的对句或排比句)的一项是()A、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译句:⑴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译: ⑵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译: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译: ⑷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译: ⑸孔子云:何陋之有? 译: 七、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为何要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答: 2.写出本文的中心句(主旨句)。和起画龙点睛作用的句子。 答: 3.写山水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4.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陋室的特点。②说说本文表过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你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道德情操? 答:① ② 5.作者描写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对写陋室有何作用? 答: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与“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都是写室中事,写作角度有何不同? 答: 7.体会下列加点词在表情达意上的好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答: 8、作者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请你对这种交友之道进行辩证的分析。 答: 9、①本文引用孔子的话的目是什么?②这话与题目是否矛盾?为什么? 答:

《爱莲说》中考真题及答案汇编

一、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 李唐来,世人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 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 而不可来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 者也。噫l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爱莲说》) 【乙】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为分宁主簿。有 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惊曰:“老更不如也。”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 深治之。逵,酷悍吏也,众莫非争,敦颐独与之筏不听乃委 手版①归,将弃官去,日:“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逵悟,囚得免。 (节选自《宋史》) 【注】①手版古代君臣在朝廷上相见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 子。 1.解释下面加点的字。(4分) (1)亭亭净植. (2)宜.乎众矣 (3)有狱.久不决 (4)尚可仕.乎 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标两处。(2分) 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3.翻译下面句子(4分)

(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2)敦颐至,一讯立辨。 4.甲文主要写的是“莲”,为何还要写“菊”“牡丹”?(2分) 5.根据两文内容,说说周敦颐是个什么样的人。(不少于两点)(4分) 1.(4分)(1)树立(2)当然(3)案件(4)做官 2.(2分)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归 3.(4分)(1)从污泥里生长出来,却不受污泥的沾染;在 清水里洗涤过,但不显得妖媚。 (2)周敦颐到任后,只审讯一次就立即弄清楚了。 4.(2分)以“菊”“牡丹”衬托“莲”,突出莲的高洁, 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高尚情操。 5.(4分)从甲文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句 可以看出周敦颐洁身自好、不慕荣利;从乙文“敦颐至,一 讯立辨”可以看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处理案件,快速准确;从乙文“如此尚可仕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可以看出 他刚正不阿,敢于据理力争。(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二、(2015?荷泽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爱莲说

《陋室铭》阅读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阅读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刘禹锡,字(梦徳),是(唐)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有(用韵) 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方法。 二.解释句子黑体字的意思。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在:在于)(名:著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灵异(的水))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这)(惟:只)(馨: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上:长上)(入:进入) 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鸿:大。鸿儒:博学的人。)(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5、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不加修饰的琴)(金经:佛经) 6、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无丝:奏乐的声音)(案牍:官府的公文;劳:使……劳累) 三、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由于)室主人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山不在于高不高,有了仙人居住就著名了。)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痕碧绿,长到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我谈笑的都是博学的人,来往的没有不懂学问的人) 3.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心劳累。) 4.何陋之有?(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划分无误的一项是( D ) A.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不在)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对偶) C.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丝竹之乱耳主谓词组不能断开)D.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五、用课文原句回答问题 1、本文的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描写陋室环境幽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写室主人与人交往的高品位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写室主人日常生活高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六、这段文字从哪几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操? (从幽雅的室外环境、高品位的与人交往和高雅的日常生活三方面表现陋室不陋的,表达了作者高洁伟岸、安贫乐道的情操。) 七、“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是作者的交友方式,你认为可取不可取? (可取,与有知识、有学问的人交往,这样才能不断地进步。不可取,作者自命清高,看不起平民百姓。)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与答案 《陋室铭》中考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谈笑有鸿儒()②无案牍之劳形()③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④有仙则名()⑤斯是陋室()⑥无丝竹之乱耳() 答案①博学的人。鸿,大。儒,旧指读书人。②使身体劳累 ③调弄,这里指弹琴④出名⑤这⑥奏乐的声音 二翻译下列句子。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②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③孔子云:“何陋之有?④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答案①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 好(就不感到简陋了)。②苔痕 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③孔子说:“有什么简陋呢?” ④没有嘈 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三回答问题:1选文的作者是代。2本文在写法上的

特点是。 3锡居“陋室”,对此,他的态度如何?体现了他怎样的 精神品质? 4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本文中的“陋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 和“” 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5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 6“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涉及的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课文内容自 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 7对选文内容和写法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托物言志,以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对高洁情 操的追求。B.选文在描写“陋室”时,重点突出了“陋室”环境之清幽宁静和室内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C.文中的“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表明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鄙弃。D.作者在结尾处引用孔子的话,意在表明只要环境清幽宁静,生 活闲适,“陋室”就不陋。 8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种交友方式, 你有什么看法? 9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

陋室铭爱莲说中考题

一、阅读(58分) (一)阅读《陋室铭》,完成6-10题。(15分)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6.选文的作者是代 。(2分) 7.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有仙则名.()②斯.是陋室() ③谈笑有鸿儒 ..之乱耳..()④无丝竹 () (5)可以调.素琴(6)何陋之.有 8.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斯是.陋室天将降大任于是.人 B. 无案牍之.劳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 有龙则.灵学而不思则.罔 D.可以.调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9.翻译句子。(4分)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孔子云:“何陋之有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4)谈笑有鸿儒 10.请你引述典型例子,谈谈你对“唯吾德馨”一句的理解和感悟。(2分) 1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对于作者这样的交友方式,你有什么看法 2013年山东省德州市

(二)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3.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②陶后鲜有 闻(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 文: 15.文章题目为“爱莲说”,为何还写了“菊”和“牡丹”(3分) 答: 2013年湖北省荆门市 三、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每题3分,共9分) 爱莲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0.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可爱者甚蕃(多)B.牡丹之爱,宜乎众矣(应当) C.不蔓不枝(长枝)D.亭亭净植(种植)1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且焉置土石 B.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芳草鲜美 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D.濯清涟而不妖水落而石出者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同名4137)

陋室铭练习题及答案 一、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有《刘宾客集》。被白居易称为“诗豪” 。早年与柳宗元齐名,世称为“刘柳” ,晚年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为“刘白” 。 二、本文体裁是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称述功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来发展成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本文主要的写作手法是托物言志,借助陋室说理,突出主人品德高尚。本文的韵脚是:名、灵、馨、琴、经、形、亭韵母是:ing 四、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惟吾德馨(xīn)苔(tái)痕鸿儒(rú)案牍(dú) 五、解释下列加点字 有仙则名(出名)有龙则灵(灵异)斯是陋室(这)惟吾德馨(只)(香气,这里指品德高尚)草色入帘青(映入)谈笑有鸿儒(大)(读书人)往来无白丁(没有学问的人)可以调素琴(调弄)(未加装饰的)阅金经(阅览)(佛经)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等弦乐和萧管等管乐,此处指奏乐的声音)无案牍之劳形(公文、文书)(使身心劳累)南阳诸葛庐(草庐) 六、成语和名句①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现在常用来赞美客观条件并不优越而主观因素好的一些事物。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现在常用来形容居住环境的幽雅,生活安适。 七、对联: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居有仙之山德馨,临有龙之水志远 八、填空: ①文章主旨:作者通过描写自己的“陋室” ,表明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②《陋室铭》开头二十四字,实写的是山和水;虚写的是仙和龙。虚写是为了引出实写中的“德馨” 二字点题,这里写山写水,是为了与陋室进行类比,写仙写龙,是为了与作者进行类比,以表现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中提及两个历史人物,一是三国著名政治家蜀国的诸葛亮,一是西汉时的文学家扬雄。运用类比,表明“陋室”的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④刘禹锡以因仙、龙成名的山、水来比自己德馨而不陋的陋室,用陋室内外的情景,衬托自己的德馨,而自比古贤,表现出自己安贫乐道的崇高情怀。 ⑤文中以“陋室”二字扣题,以“德馨”二字统领全篇。 九、全文分三层。 ①开头到“惟吾德馨” ,点明全文主旨,说明“陋室”值得铭颂,不在其陋,而在居“陋室” 的人品德高尚。 ②从“苔痕上阶绿”到“无案牍之劳形” ,写居室环境、交往人物和日常生活,表达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③从“南阳诸葛庐”到最后,总结全文,点明“陋室不陋” 。 十、用原文语句回答: 1)、能体现陋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3)、表明陋室主人品行高尚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4)、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5)、与“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相呼应的句子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6)、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7)、描写陋室主人情趣之雅的句子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8)、表明陋室主人以古代名贤自况的句子是: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9)、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爱莲说》中考题

《爱莲说》中考题集锦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8—22题。(12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周元公集》) [乙]自荷钱①出水之日,便为点缀绿波;及其劲叶②既生,则又日高一日,日上日妍,有风既作飘飖之态,无风呈袅娜之姿;迨至菡萏③成花,娇姿欲滴,后先相继;及花之既谢,乃复蒂下生蓬,蓬中结实,亭亭独立,犹似未开之花,与翠叶并擎,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此皆言其可目者也。可鼻则有荷叶之清香,荷花之异馥④,避暑而暑为之退,纳凉而凉逐之生。至其可人之口者,则莲实与藉,皆并列盘餐,而王芬齿颊者也。只有霜中败叶,零落难堪,似成废物矣,乃简而藏之,又备经年裹物之用。是芙蕖也者,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无一物一丝,不备家常之用者也。(选自李渔《闲情偶寄?芙蕖》,有删节) 注:①荷钱:措初生的小荷叶。②劲叶:指长大了的荷叶。③菡萏(hàn dàn):未开的荷花。④异馥(fù):异香。 18.将甲文中横线处空缺内容补充完整。(2分) 予独爱莲之,。 19.下列句中加点的“而”与“摘而藏之”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面山而居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乃记之而去D.溪深而鱼肥 2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2分) (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2)不至白露为霜,而能事不已。已:()21.翻译下列句子。(2分) (1)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译文: (2)无一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译文: 22.甲乙两个文段,都是写荷花,都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赞美与喜爱之情,但赞美与喜爱的原因有所不同,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4分) 答: 20XX年福建省泉州市(非省级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题 (一)阅读《爱莲说》,完成7—11题(16分) 7.下列各组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陶渊明独爱菊无独有偶 B.香远益清精益求精 C.陶后鲜有闻屡见不鲜 D.宜乎众矣因地制宜 8.解释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水陆草木之花( )②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 ③可爱者甚蕃( )④濯清涟而不妖( ) 9.翻译句子。(4分)

《陋室铭》和《爱莲说》测试题

《陋室铭》和《爱莲说》测试题 《陋室铭》刘禹锡(唐)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文学知识填空: 1.《陋室铭》的作者是,字,是朝人。 2.铭是一种文体,最初是古代刻在器物、碑碣上的文字,后来发展为一种的文体,用来记述事实、功德的文字,述公记行、有时也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体,这种文体有的特点。 3.《陋室铭》大量使用“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样的句子,句式整齐,音韵和谐,使用的是的修辞方法。全文运用了的写法。 二、课文默写填空: ①《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②文章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③《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用比喻赞美"陋室"的句子,。 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④《陋室铭》一文中为突出主旨而引用孔子的一句话是 ⑤《陋室铭》一文中,作者在结尾提到古代贤士,并且引孔子的话,表现出了他的高尚情趣。提到古代贤士的一句话是:⑥《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⑦“空山无人,水流花开”二句,极琴心(寄托心意的琴声)之妙境;“胜固欣然,败亦可喜”二句,极手谈(下围棋)之妙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句,极交友之妙境。(用《陋室铭》中的句子填空) ⑧文中的“诸葛”是指“子云”是指西汉文学家 ⑨文章结尾说“何陋之有”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三、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有仙则名.有龙则灵.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 可以调素.琴无丝竹 ..之乱.耳无案牍 ..之劳形 .. 四、翻译句子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4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孔子云:“何陋之有” 五、选择题。 1.下面的句子不是骈句的一项是() A、谈笑有鸿儒,往来无。 B、调素琴,阅金经。 C、孔子云:何陋之有 D、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下列各组加点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