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拍人像很重要一点是要突出主体,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大光圈把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用一个哥们的说法是,把人物从空间中“切割”出来。

大光圈,浅景深,这时候不太好的测光、对焦点选择和构图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出片的质量,特别是一般新手,刚上大光圈镜头,都很喜欢把光圈开到最大,体验一下超浅景深的效果(我自己也经历过这阶段),这样一旦使用不当,跑焦的机会就会非常大,其实很多脱焦的现象不是镜头问题,而是使用习惯问题引起的。

首先说说人像摄影

一般人像摄影的构图方法有,特写、半身和全身,当然还有分仰拍、俯拍等;

对焦点的选择,一般是选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眼睛上,所谓画龙点睛,这样能令人物眼睛最清晰明亮;

测光模式,一般使用点测光,测光点一般选在脸部皮肤上,这样的好处是皮肤曝光准确,但拍逆光人像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背景与脸

的光比太大,那就要适当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为脸部补光,减少光比,否则脸的曝光准确了,背景就过曝了,不过这是另话。

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摄经验,正如研版所说,要注意相机的对焦点有分十字和一字之分,十字对焦点的精度比较高,D80除了中央对焦点

外,其它都是一字的,所以理论上其它对焦点的对焦精度和速度没有中央对焦点高,过往的大部分DSLR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那么

多人习惯使用中央对焦点对焦后再构图的原因。但是不是中央对焦再构图会比较好呢,个人感觉不是,特别是在用大光圈中焦镜头拍

半身或全身人像的时候(以85mm人像镜头为例),景深实在太浅了,拍人像一般用竖构图,这时候中央对焦,再下移构图,基本有50%

的机会会有轻微走焦情况,焦距越长,光圈越大,移动距离越远,构图导致的走焦情况就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135、180

镜头拍人像经常会糊掉的原因之一。如果model在空旷的地方,可能还不太觉察(其实也会发现衣领比眼睛清晰的情况),但如果恰好

model身边有参照物,那就会出现参照物比眼睛更清晰的情形,一般人看了会认为是自己的镜头跑焦了,焦点前移了或后移了,其实不

是,实际是你重新构图的时候改变了焦点而已。所以,我的习惯是,只要光线允许,那我会用离眼睛最近的焦点进行对焦,这10个对

焦点的精度在光线不太恶劣情况下,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否则D80和D200也不用卖了(同样的对焦系统)。采用最近的对焦点对焦后

再构图,这样在重新构图时移动的距离较小,跑焦的机率,或者说程度较轻,当然,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应该对光学有点了解,在移

动构图的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跑焦,应该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有人觉得对焦后要用AF-L锁定对焦点,其实大可不必,在AF-S下,半按

快门不松开就行了,同样可以锁定,而且可以把那个按钮留给AE-L用。

说完对焦构图过程,还有就是测光,自然界的光线环境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估计自己再学一年都未必能够很好地掌握准确曝光,曝光

是否恰当完全影响了片片的成败。曝光量少了,人像的皮肤会显得暗黄,颜色会加深。曝光量多了,皮肤过曝,会导致肤色发白,缺

少细节。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说物体的固有色与曝光量的关系,过去我也从废片中留意到类似的情况,却从来没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

,所以看完那篇文章我觉得相当有意思。我们把物体的固有色看作是颜料,把光看作是水,当我们加的水少的时候,配出来颜料的颜

色深而浓(暗),如果加的水太多了,颜料就会淡而白。只有加水的量刚刚好的时候,调出来的才是物体的固有色。准确曝光,就相

当于准确地调整加水的量。当然,有些题材适合深而浓的色彩,比如要表现一种老年人沧桑的感觉或者压抑的气氛,而有些题材则可

以多加水,让色彩变淡,就好像拍PLMM的时候,用光线冲淡一些缺陷,让皮肤更白晰可人。所以欠曝和过曝都也有特殊的应用场景,

加多少“水”取决与你对效果的要求而已。不过,对于我们,我想我们应该首先学会的是“准确”,不过也不欠,这是非常难的。我

曾经请教过一位号称十佳的前辈,他的经验是,先欠1/3ev,后期再调整自己喜欢的效果,欠比过好,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再分享一下自己测光经验,拍人像片的时候,我会选择使用点测光,测光点选择在model的脸部,当然,测光点不是定的,如果你的构

图只是表现脚或胸部,那当然就把测光点对在这些地方的皮肤上,一句话,就是你想拍什么,想让那部分曝光最正确,就把测光点对

在那部分上。偶一直拍糖水片,所以model甜美的脸是第一要素,因此我会以脸作为测光点。D80选择点测光模式时,测光点是跟随对

焦点变化的,因此对焦、测光可以一次完成。先拿眼睛对焦,半按快门锁定焦距,然后移动对焦点,放在model脸上,测光完成,按

AE-L锁定曝光(用姆指按最方便),构图,再释放快门就可以了。很多朋友觉得AE-L不太好按,我过去也这样觉得,所以过去我习惯

用M档,比如在一个固定场景需要拍一段时间的时候,我就会先拿model的脸点测光了,M档调好参数,然后就可以不考虑曝光的问题,

直接构图就行了。但这种方式有个缺点,就是model会动,你也可能会从不同角度去构图,光线多少会发生一些些变化,这时候我一般

通过调整曝光补偿来解决,比如脸部光线暗了调高曝光补偿,当然,M档下可以直接调整快门速度(不想改变景深,不动光圈),其实

跟曝光补偿的作用是一样的,不过偶习惯M定好了就不动,通过曝光补偿来微调,当我发现上下超出1ev的时候,那偶就需要重新测光

调整M参数了。后来觉得这种方法很不方便,所以目前倾向于直接使用A档,点测,AE-L锁住,然后构图再拍,快捷方便,但有时候也

会发生AE-L没按牢,导致曝光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AE-L也加个锁定声音进去就好了。

上面是自己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我觉得方法没有最好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所以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大家都出来分

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成为摄影大师的五招构图技巧

成为摄影大师的五招构图技巧 让一切保持简单 很多摄影技法图书介绍一系列构图原则,其实这不是什么好办法,在实际拍摄中,90%的所谓原则毫无用武之地。长期在媒体工作的经验告诉我,让一切保持简单是最好的工作方式。我最喜欢的方式之一就是很浅的景深,人眼实际上有很强的能力聚焦于被摄主体上并用模糊的背景将其突出出来。通常,这就意味着要把主体与背景区分开来,不过时常是脱焦的背景形成一个框架构图,反而成为照片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图一是美国一位著名摄影师在幼儿园拍摄的一名4岁大的孩子,他正在跟着老师认识花园中的动物。这张照片简直就是讲解如何让背景脱焦来提高构图水平的完美例子:蜗牛在焦点内,但是由于镜头(70-200mmf2.8设定于180mm镜头)光圈全开,加上数码单反相机造成镜头焦距存在1.6倍延伸倍率,实际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配套镜头288mm,景深变得极浅,因此孩子的脸变得模糊起来。由于当时阳光很好,所以在ISO200感光度下,相机最高快门速度达到了1/4000秒。

通过经常使用、改进、修正和升华,这种技术就会变得炉火纯青,如果你能驾驭这一方法就会发现它十分有用,特别是当你努力想让构图变得有趣起来的时候不妨试试减小景深的办法。 站立眼平取景最糟糕 最傻的办法是将相机举到眼前来拍摄。好照片需要我们认真去思考从什么角度拍摄以及拍摄什么。最好的照片就是在摄影者发现了最适合被摄主体的角度时产生的,很令人惊奇的是很少有被摄主体适合于在人们站立时的眼平高度(大约1.45-1.8米)来拍摄:这是一个事实,因为大多数人也都可以看到类似的景象———确实也没有人告诉他们说弯下膝盖或带上一节摄影短梯去拍摄能拍到更好的照片。 不知道你注意没有,大多数世界上最好的摄影师经常穿着粗斜纹布料缝制的工作装,而他们之中很多人都以此为傲———这可不是什么巧合,那是因为他们经常需要跪着工作,躺在地上取景构图也是常事,因为只有常人所未见的视点才有可能创作出出色的作品,以至于有的摄影师不无自嘲地说自己长了一对“女仆的膝盖”。

公选课摄影基础-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人类对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的最早记录是在哪本著作中的 墨经 2单选题】(2分) 人们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哪一年 1839 3【单选题】(2分) 是谁开创了负正摄影系统 塔尔波特 4【单选题】(2分) 湿板摄影中使用什么作为感光材料理想的粘合剂 火棉胶 5【单选题】(2分) ( )最先使用凸透镜取代小孔,从而可以观看到更加清晰的影像。 卡尔达诺 第二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普通的相机需要加装什么装置才可以用于水下拍摄 潜水外壳 2【单选题】(2分)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SLR 3【单选题】(2分) 哪种相机具有精密可靠的机械性能,能够在低温、潮湿等恶劣的环境中完成拍摄任务 全机械手动相机 4【多选题】(2分) 现代相机是一种精密仪器,它集成了哪些主要技术 电子 机械 光学 5【单选题】(2分)

( )相机在拍摄后能够立即获得一张照片 一次成像相机 第三章单元测试 1【单选题】(2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升,______也降低到摄影爱好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航拍就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摄影方法。 价格 2【单选题】(2分) 300mm的镜头安装增距镜后,实际焦距等于______。 420mm 3【单选题】(2分) 测光表是一种用来测量光线______程度的仪器。 强弱 4【单选题】(2分) 背开式摄影包除了装载相机和保护相机的功能以外,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起到______的作用。 防盗 5【单选题】(2分) 普通的相机需要加装什么装置才可以用于水下拍摄 潜水外壳 第四章单元测试 1【多选题】(2分) 常见的对焦屏有哪些 裂像式 微棱式 磨砂式 叠影式 2【单选题】(2分) 柯尼卡C35自动对焦相机诞生于哪一年 1977 3【单选题】(2分)

浅谈人物采访中用光与构图的拍摄技巧

浅谈人物采访中用光与构图的拍摄技巧 摘要:电视构图的完美,可以反映一个摄影记者基本功的扎实与不足。电视人物采访时主要是抓住人物的神态,以及被摄体与陪体、背景、光线等的合理安排,以及画面中人物景别(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恰到好处。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与技巧应用使的电视画面具有了艺术的美感。笔者探讨电视采访中人物拍摄的构图、用光方面的技巧。 关键词:人物采访;构图;用光;技巧 一、光线对被摄人物的影响 光线有冷暖、角度、明暗、顺逆的变化,人物在不同的光影中可以刻画不同的心里特征、表现被摄体的造型效果,因此,合理的利用和规避光线,对于拍摄人物会起到不同的效果。自然光中,光线的色温、角度等都是有机联系与常态变化的,熟悉了解色温与光线角度的变化常识,对于刻画人物会起到很好的作用,了解了光的规律以后我们还可以合理的加以调整与改变,以便于为我们拍摄利用。 日出与日落时分色温较低,暖色调的色彩可以反映强烈的生活气息,很多带情感类的人物拍摄可以用到此种光线。日出后两小时与日落前两小时,光比合适,非常适合被摄人物的采访。中午顶光,明暗反差强烈,容易在人物面部形成浓重的阴影,不适合人物面部的良好表现,但可以刻画一些反映人物刚毅、阳刚之气。如果采访人物中碰到类似自然光,采取的办法一是规避,寻找合适的场景或遮挡物;二是利用反光板等辅助设备调整光比。前侧光(三角光)是采访人物时

常用的光线,可以刻画人物的立体感。逆光的运用往往是为不表现人物特定形象时的表现手法,在大场景中可以表现画面的纵深。阴天散射光缺乏立体感,但女性人物的拍摄还是可以较好的利用此光线。 在室自然光的人物拍摄时,我们可以合理利用房间四周窗户射进来的光线,尽量使人物安排在有主光、辅光、轮廓光、背景光都能满足的光照位置,光比可以利用窗帘的遮挡、被摄体所处光线位置的远近来得以调节,这样拍摄的人物就富有立体感及空间感。 人物的不同表现方式可以通过构图、色彩、运动、明暗、形状、动感等来表达,总的来讲,对比、节奏、趣味中心的设置可以根据你在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人物的特点以及节目容来安排设计,这涉及到拍摄者的基本常识及艺术修养。 二、构图对被摄人物的影响 采访被摄人物之前,我们先要了解被采访人物的性格、爱好、习惯、身高、修养、社会阅历及地位、受教育程度等,了解了被采访者,才能在拍摄时根据容紧扣主题,使人物在电视画面中表现的生动、形象。 在投拍人体的情况中,必须要关注图像的水平状况。许多人在运用摄像机的情况中总是观察云台上的水平仪是否调节至水平状况,实际上在现实的运用环节里,只是观察云台上的水平仪是不行的,也需要使用寻像器进行观察镜头是否确实位于水平方位了,因为水平仪观察的是绝对水平,然而人们的图像里水平是一种相对水平。由于人们并非在投拍海平面,却是在投拍人体,所以被摄人物在镜头里一定要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及17种摄影构图技巧

摄影入门基础知识 一、光圈 光圈,是镜头中光线通过的孔径大小,用F表示。简单理解成水管孔径大小,孔径越大,水流越过。所以光圈越大,光线越多,但F后面的数值越小,如大光圈F1.4。 光圈与景深有直接关系:光圈越大,景深越小,也就是背景虚化模糊程度越高,如拍摄人物时,使用大光圈虚化背景,人物突出;而拍摄风景时,需要背景清晰,就要用到小光圈。 二、快门速度

快门速度就是曝光时间。快门速度分为高速快门和慢门,高速快门可以抓拍运动瞬间,同时拍摄不容易产生抖动模糊;慢门也就是长曝光,增加曝光时间在弱光拍摄更有利,还可以表现主体动感,记录光点轨迹,如水流车轨光绘星轨等等。 快门的运行原理如下图: 按下快门后: (1)后幕帘开启 (2)前幕帘开启,曝光开始 (3)后幕帘关闭,曝光结束 (4)前幕帘关闭。 三、对焦

对焦,就是调节对焦机构移动焦平面位置,让主体成像清晰。对焦主要有自动对焦AF和手动对焦MF,自动对焦又分为单次自动对焦,伺服(连续)自动对焦,智能自动对焦三类。 1、单次自动对焦 单次自动对焦一般用AF-S表示,半按快门后听到“嘀”一声,表示对焦完成,按下快门拍摄即可,一般适合拍摄静物,如商品拍摄,花草拍摄,摆拍人像等。 2、伺服(连续)自动对焦 伺服对焦,也称为连续对焦,用AF-C表示。拍摄移动主体时,保持半按快门,可以持续对焦直到拍摄结束,不用重新半按快门,适合拍摄移动主体,如体育运动,野生动物等。 3、智能自动对焦 就是相机自动对焦,用AF-A表示,根据主体是否运动选择单次对焦或连续对焦,有时候会出错。

4、手动对焦 手动对焦用MF表示,是最精准的对焦方式。当自动对焦失效,如拍摄距离过近、有物体遮挡时,都需要手动对焦来调整。还有需要注意细节的拍摄题材,如微距摄影,都需要使用手动对焦。 四、焦距 焦距是镜头的光学中心到感光元件的距离,镜头上标示的50mm,代表焦距50mm的定焦镜头;标示的24-70mm代表焦距24-70mm的变焦镜头。 焦距要明白两点:视角与景深。 1、视角 焦距越小,我们称为广角,如18mm。广角的视角大,可以在有限空间内拍摄到更多的内容。 焦距越大,我们称为长焦,如300mm。长焦的视角小,可以拉近放大拍摄主体。

摄影技术的关键 饱和度 对比度和锐度

饱和度(纯度)Saturation – 彩色强度的浓度。 饱和度为零是白色,而最大饱和度可能是最深的颜色。 饱和度是指色彩的鲜艳程度,也称色彩的纯度。 饱和度取决于该色中含色成分和消色成分 ( 灰色 ) 的比例。 含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大;消色成分越大,饱和度越小。 对比度 – 一幅图像中明暗区域最亮的白和最暗的黑之间不同 亮度层级的测量, 差异范围越大代表对比越大,差异范围越小代表对比越小, 好的对比率120:1就可容易地显示生动、丰富的色彩,当对比率 高达300:1时, 便可支持各阶的颜色。但对比率遭受和亮度相同的困境,

现今尚无一套有效又公正的标准来衡量对比率, 所以最好的辨识方式还是依靠使用者眼睛。 锐度 – 用来表示图像边缘的对比度, 一种更加明确的定义是锐度是亮度对于空间的导数幅度。 由于人类视觉系统的特性,高锐度的图像看起来更加清晰, 但是实际上锐度的增加并没有提高真正的分辨率。

在这幅示例图像中,在灰色的背景上绘制两条浅灰的线段。 由于可以准确地显示出颜色的过渡,所看到的线段清晰度就是这 个分辨率下的锐度。 然后在左侧线段的外侧添加两条宽为 1 像素的颜色较深的线 段, 内侧添加两条宽为 1 像素颜色较浅的线段。 由于过度部分宽度变为 4 像素,所以实际边缘清晰度发生下降,但是由于锐度增大所以看起来更加清晰。 人为增加锐度也是有代价的,

在这幅夸张的例图中,大多数观察者会看到分离的边界, 并且感觉在线段周围有一明一暗的光晕存在。 白平衡 – White Balance。 物体颜色会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的场合下拍摄 出的照片会有不同的色温。 平衡就是无论环境光线如何,让数码相机默认“白色”,就是让 他能认出白色,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

摄影中的构图技巧 教程贴士: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中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摄影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巧妙地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同时,也是把形象结合起来并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 构图是表现作品内容的重要因素,是作品中视觉艺术语言的组织方式。摄影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巧妙地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同时,也是把形象结合起来并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 每一个摄影题材,不论是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蕴含着视觉之美。当我们在取景窗前观察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时,例如人、树、房、花等,应把它们看做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等的结合体。构图既是在构思阶段把所要拍摄的人物或者是景物典型化了以强调和突出的手段,舍弃那些表面的、次要的元素,恰当安排主次的关系,从而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完善、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把自己的思想情感通过图片的表达,完美展现发现美,这就是构图的目的。 任何一幅优秀的摄影作品都是一个复杂的思想和视觉艺术的统一体。 下面我们从十三个方面来认识构图: 黄金分割定律与主体的把握

在摄影构图中,使用黄金分割比率进行构图拍摄,可以更好地突出主体对象,使画面效果更加协调,从而取得较好的取景效果。 在画面的中心位置放置主体通常较为呆板,画面容易失去整体的协调性。为了达到更好的构图效果,拍摄者可以使用黄金分割法进行构图,将主体稍稍偏移中心位置,放置于黄金分割的交点处。利用陪衬体衬托画面中的主体,可以起到强调的作用。通过转换黄金分割线的位置,可形成4个不同的交点。合理利用黄金分割法对相机拍摄场景进行布局,可以展示稳定美观的画面效果。但也不能一味地使用这种构图方式,拍摄时需要针对不同的拍摄场景,选择合适的构图方式。 运用黄金分割法构图拍摄照片,具有新的视觉效果突出了主体的表达,主题明确。 三分法构图 三分法则实际上是黄金分割法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主体置于画面中央,往往会造成画面呆板死沉。 三分法构图同样适用于纵向构图的画面。将主体对象放置于横向与纵向三等分线条的交点位置处,以达到突出主体对象的效果,更好地表达画面思想。如果将主体的位置放于画面中间,那么画面就会显得死板单调;如果所摄画面被整个主体所填充,就会感觉缺乏灵活性,构图也会显得很失败。 左图将树木构成的水平面先作为分割线置于画面三分之一处使画面稳定而和谐右图不属于三分法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 1/13 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13 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13 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13 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13 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13 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13 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8/13 S型构图。画面上的景物呈S形曲线的构图形式,具有延长、变化的特点,使人看上去有韵律感,产生优美、雅致、协调的感觉。当需要采用曲线形式表现被摄体时,应首先想到使用S形构图。常用于河流、溪水、曲径、小路等。 9/13 九宫格构图。将被摄主体或重要景物放在“九宫格”交叉点的位置上。“井”字的四个交叉点就是主体的最佳位置。一般认为,右上方的交叉点最为理想,其次为右下方的交叉点。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构图格式较为符合人们的视觉习惯,使主体自然成为视觉中心,具有突出主体,并使画面趋

选择拍摄焦点的十个实例详解

选择拍摄焦点的十个实例详解 无论是面对风光摄影,还是人物小品,要想拍摄出一张照片,首先要明确好焦点,焦点的选择,无论是对于图片表面的清晰明了,还是对于内容的真切表达,都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焦点不仅仅是图片中最实的区域,往往也是图片的重点所在。所以,我们在进行拍摄时,一般首先考虑应当将焦点选择在哪里?1/ 植物拍摄:选择花为焦点拍摄。 龙山烟雨·牡丹颂 花,为疑是植珠上最吸引我们,最美丽的部分,因此不难理解,花是植物摄影中最常见的焦点选择。但当我们面对花团锦簇的一丛时,应当选择哪一夺花来作为焦点呢?首先我们要考虑最有特点的一朵,比如最美丽的,或是一朵颜色区别于其他花的:而后,我们可以通过观察,选择一朵比别的花稍高一点的,或者是比较接近于镜头的花。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突出地表现这一朵花,让它成为画面的趣味中心。2/ 近距离拍摄花卉:焦点应当选择在花蕊上。近距离拍摄花卉的特写镜头,焦点应该清晰地落在花芯部位。此时放大的花的特写照片中,原来颜色鲜艳的花瓣多数情况下成为陪衬,而花芯中娇嫩的花蕊以极其规律的排列,成为引人入胜之处。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距拍摄的图片中,往往除了焦点一点是清晰的,其他地方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虚化;甚至对焦完成后,由于花或照相机稍许的移动都会造成焦点的缺失,而图片中没有任何清晰之处。因此配合拍摄的三角架与无风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3/ 拍摄山的局部时:可以选择显眼的的树木或岩石作为焦点。当用长焦距镜头,拍摄某一座山峰的局部时,通常是由于山峰的某处特征吸引了我们-------------比如秋季草坡上一棵金黄亮丽的白桦,或凸而起的岩石。选择这些明显的特征为焦点,不但可以快速地完成对焦,同时还可以对我们思考构图进行帮助。需要我们注意的是,如果我们拍摄的局部位于山的阴影一面时,由于景物的反差较弱,经常会造成照相机自动对焦的失误,此时应该选择反差较高的地方对焦,帮助照相机完成对焦。4/ 拍摄山脉全景时:要以最高峰为焦点。

(完整版)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

人物摄影构图技巧全解
篇一: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十种摄影构图方法详解 摄影的基本要素有很多,包括曝光、用光、 构图等等,当一个新手拿到自己的第一台单反,不知道从何处下手学习的时候,从构图入 手是个不错的方法。 构图是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的完整的画面。但在摄影的过程 当中,人的思想始终是最为关键的要素,无论曝光、用光、构图或是其他什么拍摄方式,无非 是以照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在拍摄前构造画面就显得很重要了。当然很多风景照拍摄时 人为不可控,需要更多的是实地发挥。 相对于曝光、用光等更复杂的摄影技巧,构图显然是最基础也是最难把握的,一方面是 由于构图不需要依托什么特殊的设备,相机、手机甚至是手指搭框都可以构图,平时练习构图 也很方便,甚至不需要什么器材都可以学习。另一方面,摄影构图的严谨性却是很难掌握的。 数码化后的相机让人们在拍摄前缺乏思考,构图也变得随意起来。所以想要拍出有点水平的照 片,构图技巧还是要学会的,下面我们介绍 12 中创意摄影构图,看一遍只需 5 分钟,把它记 住灵活运用则是一辈子的本领,是摆脱新手的最佳训练要素。 1、三分法构图 将画面分割为三等份,在拍摄风景的时候选择 1/3 放置天空或者 1/3 放置地面都是风景摄 影师常用的构图方法。1:2 的画面比例可以有重点地突出需要强化的部分。天空比较漂亮的 话可以保留大部分的天空元素。整体画面也显得更为融洽。 2、井字构图 在学习拍照的时候,很多人会告诉你用井字构图法,把主体安置在三等分线的交叉点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说是最保险的一种,井字构图法的四个交叉点可以看作是画面的黄金分割点, 如此构图可以保证拍摄画面整体的和谐性。一直以来被广泛使用,但因为其泛用性,这种构图 很难有令人惊叹的照片出现。 3、对角线构图 2 对角线构图可以获得有趣的风景画面,以往水平线为主的风景照,在对角线构图下显得更 为生动活泼,画面被对角线构图切割后呈现两部分的照片内容。而对角线拍摄人像也是常用的 手段,让死板的人像照片更具有想象空间,画面也更活泼一些。 4、两分法构图 两分法构图就是将画面分为等份的两部分,这在风景照的拍摄中经常使用。将画面分成相 等的两部分,容易营造出宽广的气势。风景照中,一半天空一半地面,两部分的内容显得沉稳 和谐。这样的照片四平八稳,容易出好片,但画面冲击力方面略欠。
1/6

摄影创作的基本原则及构图

五摄影创作的三项基本原则: 1.本照片的主题是什么?它表达的普遍性意义是什么? 一幅好照片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有时也称之为题材)。或是表现一个人,或是表现一件事物,甚至可以表现该题材的一个故事情节。主题必须明确,毫不含糊,使任何观赏者一眼就能看得出来。 2.作者是怎样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 一幅好照片必须能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换句话说,使观赏者的目光一下子就投向被摄主体。 3.为了简化画面,作者是如何进行取舍的? 一幅好照片必须画面简洁,只包括那些有利于把视线引向被摄主体的内容,而排除或压缩那些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内容。 六光的运用 摄影离不开光,在摄影中光分为顺光、侧光和逆光三种,顺光指的是光线从被摄者正面打过来,侧光是从被摄者侧面打过来,逆光是从被摄者后背打过来。拍摄人像一般大都采用顺光或侧面光,很少采用逆光,顺光用得最多。在摄影室中通常分为主光等和辅助灯,顾名思义主光灯是整个照明的主要效果,辅助灯光起到连接补光作用,主光照射角度一般成45度角略高被拍者,辅助光角度与被拍者持平,主光量度要超过辅助光的亮度。灯光的距离取决于等的指数,距离要求远场面要求大闪光灯指数也要大才行。为得到光滑细腻柔和效果必须采用柔光箱。 光的使用,现在的摄影用光大多采用平光,平光使用适合大多数。

1、黄金分割构图,即三分法构图(九宫格) 黄金分割的适当应用。对初学者而言,黄金分割手法的学习和应用必不可少,很多教材把黄金分割构图另称为“三三交叉法”,在交叉点(黄金分割点上)表现主体通常是实用和完美的。这是“九宫格”,相机说明书上称为拍摄准线,它是按“0.618”分割的,也称为“井字分割法”。它由上、下、左、右四条黄金分割线组成,四条黄金分割线的四个交叉点分别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黄金分割点。黄金分割点在摄影中称为“视觉冲击点、趣味中心点”,我们摄影的主体或主题必须安放在这些线和点上才能取得冲击视觉的效果。

光对于摄影的重要性

光对于摄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风景摄影中,有了光的照射,画面才会产生明暗层次、线条和色调。拍摄风光,主要是以太阳光作为光源。太阳的位置不同,照射在景物上能产生的效果也不同。接下来介绍几种不同的光所产生的不同效果。 1、顺光对景物的效果 光圈 F7.1 曝光时间 1/180s 焦距 40mm 在风景摄影中,用顺光拍摄景物,能够给人明亮、清朗的感觉。但是,顺光照射景物过于平正、明暗之分不明显,这往往会使景物主体与背景的色调融合,画面缺乏立体感。但是顺光的利用对于初学者来说比较简单,摄影者只要使用相机的评价测光模式,基本上就可以拍摄出令人满意的照片。 2、侧光对景物的效果

光圈 F11 曝光时间 1/60s 焦距 70mm 侧光在风光摄影中是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尤其是45°角的前侧光,不仅能够使景物具有一定的明暗反差,增强景物的立体感和画面影纹层次,同时,对画面色彩的还原也比较理想。而90°角的侧光,能够使景物的明暗各占一半,画面的明暗反差和立体感非常明显。尤其是在表现建筑物等表面不平整的物体时,效果更为突出。摄影者在利用侧光拍摄时,要注意尽量对画面的明亮处进行测光,避免造成画面局部曝光过度。 3、逆光对景物的效果

光圈 F6.3 曝光时间 1/160s 焦距 80mm 感光度 100 逆光是风光摄影中最有个性的光线。逆光是指阳光从相机的对面照射过来,景物被光线照射的部分都会产生光亮的轮廓,主体与背景得以明显的分开。逆光最适合表现前后层次较多的景物,在每一景物背后都勾勒出一条条精美的轮廓光,使前后景物之间产生较强烈的空间距离感和良好的透视效果。 拍摄逆光景物时,画面往往会因阳光的照射和景物的光亮轮廓而造成曝光不足。因此,摄影者在拍摄逆光景物时,最好以景物的阴暗部分来确定曝光时间,这样才能充分显示出景物的层次。如果摄影者想得到剪影的效果,那么拍摄时以亮部为准即可。 4、高光对景物的效果

不可不学的构图技巧摄影

不可不学的摄影技巧.1--构图 提到摄影,可能大多数朋友都会认为:就是选一处景色美的地方,人往镜头前一站,按下快门不就OK了吗!如果你能静下心来看完我的这篇日志,很有可能会颠覆你的这一观点。 前言: 随着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师”随处可见,我也算是其中的一个 吧。内行戏称我们这些业余“摄影师”是:一个傻瓜(一点摄影知识都 不懂),拿着傻瓜相机(全自动相机),照镜头前面的傻瓜(傻傻地站 在镜头前面),这也许是对我照相的真实写照吧。 应该说我还算“聪明”,相机到手没几天我就会摆弄了,看来照相 还蛮容易的嘛!上次去北京,我就照了几百张,近4G的照片,在电脑 上一看,满意的没多少。我不得不开始怀疑自己的水平来。近些日子, 我在网上学习了一阵子,才知道里面有很深的学问呢。 我学习的目的并不是准备当摄影师,我和我的相机也拍不出什么 “艺术”来,只是不想让人笑话我是“老外”。我写这个系列的日志更 不是想当什么“老师”,这对我没吸引力,就当成我的学习笔记,把学 习所得与朋友们分享、交流吧。如果你是“高人”,期待您的指点! 下面这张照片就是我们这些菜鸟的最爱:拍摄的主体(人物)站在

画面正中,景物不知放到哪儿好,其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体”。结果是, 过于中心的构图,只会让画面变得缺乏层次感和变化,很容易让观众产 生审美疲劳,得到的是构图呆板、毫无生气和美感。 “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 “黄金分割”是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一种现象,简单的说就是将摄影主体放在位于画面大约三分之一处,让人觉得画面和谐充满美感。“黄金分割法”又称“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就是将整个画面在横、竖方向各用两条直线分割成等份的三部分,我们将拍摄的主体放置在任意一条直线或直线的交点上这样比较符合人类的视觉习惯。拍摄时可直接调出相机的“井”字辅助线,将拍摄主体放在4个交叉点上,这样画面立刻就活了起来。

人物摄影成功的九大最关键要素

人物摄影成功的九大最关键要素 人物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其外貌和精神面貌,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凡是内容涉及人物而以人物为主体的各种题材,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诸如:人像、家庭生活、亲朋欢聚、情侣相悦、婚寿礼仪、童年纪实、校园动态、老人晚景、旅游揽胜、时装穿戴、舞台演出、体育活动、工作现场、佳节盛会、风土人情、社会新闻、人体艺术等,广泛多样,到处可选。总的来说,摄影艺术领域里,与此相应的具体门类,除人像摄影外,更有家庭、儿童、旅游、婚礼,以及体育、舞台、社会纪实乃至人体等多种摄影,各具特色,相互关联,又常兼归于人物摄影系列之内,统称为人物摄影。 自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迄今为止,人物一直就是摄影艺术中常拍常新的主要课题,而归纳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精神面貌和更是知识界千变万化。一幅人物照片,如果抓住了被摄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但外貌没有表现好,就经不起细看, 缺乏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反之,如果外貌酷似,而神态和情感未经刻划,则人物表现势必呆板,没有韵味。因此,人物摄影不能限于拍像,而是应当根据主题,对人物的外貌扬长避短,突出美感,以便通过外貌,能更好地传达和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比真实的被摄对象更美、更生动、更有精神。只有首先作到“形似”,才能传神。

为使人物摄影符合“形神兼备”的要求,摄影者除正确掌握照相机使用技术外,还要在观摩优秀摄影作品和学习有关摄影知识的基础上,经常对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养成敏捷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便在人物摄影实践中,能别具慧眼,刻意求新,不失时机地选取题材,并抓住被摄对象典型而生动的瞬间,拍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照片来。 二、人物摄影有哪几种拍摄方式? 人物摄影的拍摄方式,不外乎摆拍、抓拍和摆\抓结合三种。各有特点和要求,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分别构成人物摄影所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法。 1、摆拍 即整个摄影过程中,始终让被摄对象完全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从而使摄影者可有较充分时间,在做好拍摄准备并对被摄对象加以摆布后,完成拍摄。因此,这种拍摄方式也称为摆布,或者可以叫做主体全知的拍摄方式,为肖像照、团体照、纪念照、广告照等所采用。但在摆布的情况下,摄影者应多方设法,使被摄者思想放松,以便配合拍摄。 2、抓拍 即整个摄影师过程中,根本不让被摄对象知道有人在为自己拍照,就由摄影者地直接摄取人物活动中的典型而生动瞬间。因此,也可以叫做主体不知的拍摄方式。采用这种方式拍摄,也许构图、用光不尽人意,而被摄影对象却处于无拘无束的活动状态,神情举止

人物摄影成功的九大最关键要素

人物摄影成功的九大最关键要素 一、什么是人物摄影?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人物摄影是以静态或动态人物为被摄对象,着重描绘其外貌和精神面貌,从而直接表现人的一种摄影。凡是内容涉及人物而以人物为主体的各种题材,都属于人物摄影的范畴。诸如:人像、家庭生活、亲朋欢聚、情侣相悦、婚寿礼仪、童年纪实、校园动态、老人晚景、旅游揽胜、时装穿戴、舞台演出、体育活动、工作现场、佳节盛会、风土人情、社会新闻、人体艺术等,广泛多样,到处可选。总的来说,摄影艺术领域里,与此相应的具体门类,除人像摄影外,更有家庭、儿童、旅游、婚礼,以及体育、舞台、社会纪实乃至人体等多种摄影,各具特色,相互关联,又常兼归于人物摄影系列之内,统称为人物摄影。 自从1839年摄影术诞生迄今为止,人物一直就是摄影艺术中常拍常新的主要课题,而归纳人物摄影成功的关键,在于“形神兼备”。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外貌和性格特征各不相同,精神面貌和更是知识界千变万化。一幅人物照片,如果抓住了被摄对象的神态和情感,但外貌没有表现好,就经不起细看, 缺乏应有的艺术表现力;反之,如果外貌酷似,而神态和情感未经刻划,则人物表现势必呆板,没有韵味。因此,人物摄影不能限于拍像,而是应当根据主题,对人物的外貌扬长避短,突出美感,以便通过外貌,能更好地传达和刻划人物的精神面貌,从而使照片中的人物看起来比真实的被摄对象更美、更生动、更有精神。只有首先作到“形似”,才能传神。 为使人物摄影符合“形神兼备”的要求,摄影者除正确掌握照相机使用技术外,还要在观摩优秀摄影作品和学习有关摄影知识的基础上,经常对生活中的各种人物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养成敏捷的思维和判断能力,以便在人物摄影实践中,能别具慧眼,刻意求新,不失时机地选取题材,并抓住被摄对象典型而生动的瞬间,拍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人物照片来。 二、人物摄影有哪几种拍摄方式? 人物摄影的拍摄方式,不外乎摆拍、抓拍和摆抓结合三种。各有特点和要求,又互相联系,互相配合,分别构成人物摄影所不可缺少的造型手法。 1、摆拍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1、画幅的形式 构图的三要素包括:画幅的形式、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和画面中的空白部分。对于初学者来说,准确把握和安排构图的三要素, 是快速入门人像摄影构图的最简单的方法。 画幅的形式是指照片是采用横幅面、竖幅面,或者是其他形式来进行构图的。在进行人像构图时,摄影者首先需要考虑,采用何种 画幅形式来框取被摄体。如果仅仅考虑使画面适合被摄体的需要, 则可以按被摄体的具体形态来确定画幅形式。比如,采用横画幅拍 摄躺着、坐着的人物;采用竖画幅拍摄站立着的人物等。如果要使画 面更有创意,则可根据表现意图的需要,使用其他形式的画幅。总之,确定画幅同被摄主体之间的关系,是构图的首要步骤。 2、画面中的主体 人像摄影画面中的主体实像部分,即摄影者想要表现的人物主体。其表达方式有两种:一是通过人像构图公式法,即采用特写公式构图、半身公式构图、七分身公式构图和全身公式构图;二是带景艺术 构图法,即通过人物和景物的完美搭配来进一步美化和表现主体。 不论是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在构图中确定主体实像的兴趣中心。 画面主体的兴趣中心,是指画面主体最引人注目的部分,它不一定占据很大的面积。比如,在人像特写画面中,眼睛往往就是兴趣 中心;在半身人像照片中,脸部就成了兴趣中心。一幅画面一般只有 一个兴趣中心,或者只能有一个主要的兴趣中心。否则,就有可能 破坏画面的完整性,造成构图上的无序和混乱。

3、画面中的空白部分 在摄影构图中,画面的空白部分并不都是指照片中白色的,没有任何形象的部分,而是指除了主体实像以外的部分。因此,构图上 的空白并不一定是白色的。在一个摄影画面中,主体实像与空白部 分是互为依存的。空白部分既可以衬托、说明主体,同时还可以对 主体形象进行补充、强化。 4、用简洁的背景突出主体 对于人像摄影来说,人物是人像照片所要表达的主要对象,是画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画面内容的中心,而且是画面结构的 中心,其他景物都要围绕它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说,在画面中摄影 者最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突出人物。 对于初学者,突出人物的最简单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比较简单干净的背景。比如一面白墙、一片绿草地等诸如此类既干净又不复杂的 背景,这样摄影者只需把精力放在人物身上,不用担心因处理不好 人物和背景的关系而导致照片失败的问题。 另外,摄影者要注意,眼神对于人像摄影尤其是半身人像特写来说,是很重要的。所以,尝试着把人物眼睛部分放在画面显著的横 向1/3线位置,这样不仅可以突出画面主体,而且构图也比较得当、和谐。 5、用虚化的背景突出主体 如果想进一步突出人物主体,初学者还可以考虑利用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人物。这种虚化背景的方法,同样可以排除杂乱的背景 对人物主体的干扰。利用中长焦镜头不仅能够更真实地表现人物, 还可以实现完美的虚化效果。但是,摄影者在使用长焦镜头的时候,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创作目的。如果环境对于人物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可以对其进行较深度的虚化;如果需要交代一定的环境因素,但 同时又不希望其影响到人物主体,那么可以进行适度的虚化,达到 两者的统一即可。 6、仰拍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教你拍出专业照片 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这就像写文章离不开章法一样重要,不是可有可无的,实属作品成败的关键。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有其相同之处,有些是可以相互借鉴的,但有不能完全代替,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独特的规律和原理,这是不能违背的,对于从事艺术创作活动的人,只有在他对所从事的那个艺术规律掌握的娴熟的时候,才能在创作实践纵横驰骋不“逾矩”。 1.均衡式构图。给人以满足的感觉,画面结构完美无缺,安排巧妙,对应而平衡。常用于月夜、水面、夜景、新闻等题材。 2.对称式构图。具有平衡、稳定、相对的特点。缺点:呆板、缺少变化。常用于表现对称的物体、建筑、特殊风格的物体

3.变化式构图。景物故意安排在某一角或某一边,能给人以思考和想象,并留下进一步判断的余地。富于韵味和情趣。常用于山水小景、体育运动、艺术摄影、幽默照片等。 4.对角线构图。把主体安排在对角线上,能有效利用画面对角线的长度,同时也能使陪体与主体发生直接关系。富于动感,显得活泼,容易产生线条的汇聚趋势,吸引人的视线,达到突出主体的效果(例如聚光灯照射主体)。

5.X形构图。线条、影调按X形布局,透视感强,有利于把人们视线由四周引向中心,或景物具有从中心向四周逐渐放大的特点。常用于建筑、大桥、公路、田野等题材。 6.紧凑式构图。将景物主体以特写的形式加以放大,使其以局部布满画面,具有紧凑、细腻、微观等特点。常用于人物肖像、显微摄影,或者表现局部细节。对刻画人物的面部往往能达到传神的境地,令人难忘。

7.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有时是以三点成一面的几何形成安排景物的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种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倒三角。其中斜三角形较为常用,也较为灵活。三角形构图具有安定、均衡、灵活等特点。

摄影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分) 人类对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的最早记录是在哪本著作中的? A. 论语 B. 天工开物 C. 诗经 D. 墨经 2 【单选题】(2分) 人们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哪一年? A. 1837 B. 1838 C. 1839 D. 1840 3 【单选题】(2分) 是谁开创了负正摄影系统? A. 韦奇伍德 B. 塔尔波特

C. 达盖尔 D. 尼普斯 4 【单选题】(2分) 湿板摄影中使用什么作为感光材料理想的粘合剂? A. 碘化银 B. 火棉胶 C. 鸡蛋清 D. 乙醚 5 【单选题】(2分) ( )最先使用凸透镜取代小孔,从而可以观看到更加清晰的影像。 A. 阿尔哈赞 B. 罗杰·培根 C. 卡尔达诺 D. 波尔塔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分) 普通的相机需要加装什么装置才可以用于水下拍摄? A. 闪光灯 B. 潜水外壳 C. 塑料套 D. 防雨罩 2 【单选题】(2分)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 DSLR B. PLR C. SLR D. TLR 3 【单选题】(2分) 哪种相机具有精密可靠的机械性能,能够在低温、潮湿等恶劣的环境中完成拍摄任务? A. 袖珍照相机 B.

全机械手动相机 C. 自动曝光照相机 D. 自动对焦照相机 4 【多选题】(2分) 现代相机是一种精密仪器,它集成了哪些主要技术? A. 电子 B. 娱乐 C. 机械 D. 光学 5 【单选题】(2分) ( )相机在拍摄后能够立即获得一张照片? A. 微型相机 B. 胶片照相机 C. 数码照相机 D. 一次成像相机 第三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分)

构图的基本规则

摄影基础知识:几项构图基本规则 如同流行歌曲的创作者一样,摄影师也可以被看作是创作家。通过取景器摄影师能够把千变万化的素材加工成为自己的具有独创性的作品,通过变换摄影器材,他能够巧妙地处理这些素材,发挥出无限的创造潜力。 和流行歌曲作者不同的是,他不能从形体上改变题材。只有具备训练有素的锐敏的视觉他才能运用想象力进行构图。这里我们将讨论的就是这种对构图十分重要的观察力,以及能使一幅摄影作品具有独创性的一些构图基本规则。 规则也并不总是一成不变的,尽管在摄影构图中有一些应当遵循的规则,但这仅仅是为避免一些典型的弊病。 一、地平线和三分法 三分法以及“千万不要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间”,这两个规则或许你已经很熟悉了。就拿三分法来说,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这是一个可以运用或者说可能被滥用的一项规则。设想把你的画面纵横均分为三份,这样你就得到九个长方形或九个正方形。 从理论上说,在风景类的照片中,地平线应该置于两条横线之一的位置上(例如上横线),被摄体或者镜头焦点应在下横线和纵向钱之一的交叉处。当然,这一规则将适合某一些照片(例如风景照片),它可以造成一种和谐的构图。 还有另外一种处理地平线的规则,即不要把地平线放在画面中间的位置,因为这样会把画面切割为二。如果天空景致特别迷人,就给它大部分画面,如果不是这样,就把地平线移到上方,以避免平淡无味的天空占有更多的画面。 二、被摄体位置 把主要被摄体放在画面中什么位置上,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同时,你把能用来改善并增加画面趣味性的衬景放在什么位置上,也是举足轻重的。 拍摄人物时,摄影者通常总是想把他们直接放在画面中间,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弊病,这就使画面四平八稳,如果水平握持相机,看起来就会更糟。转动相机以取竖画面,把人物移到画面一侧,再配以有趣的背景,就会大大改善构图。 在这种情况下利用衬景就能得到更有趣味的构图,让人物站着或靠着一个有趣的物体,

摄影入门的几个关键词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几个关键词 Digital 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常简称为DSLR ISO与图片质量: ISO是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我们在超市买饼干的时候就可能会看见包装袋上写:本公司已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这个ISO是国际标准组织的缩写,International Standards Organization。国际标准组织制定饼干管理标准,也制订胶卷的生产标准,所以货架上的胶卷有ISO100,200和400的几种,这就是感光速度不同的胶卷。ISO感光度是CCD(或胶卷)对光线的敏感程度。如果用ISO100的胶卷,相机2秒可以正确曝光的话,同样光线条件下用ISO200的胶卷只需要1秒即可,用ISO400则只要0.5秒。在数码时代,数码相机的主菜单里都有ISO选择,100,200,400或者800,这和胶卷上的一样。看机型不同,低的到ISO50,最高有到25600的,数字越大越敏感(感光度越高)。 午餐和爱情都流行快餐,什么事都要快点搞,按道理我们应该喜欢高感光度。但世界上没有免费午餐,高ISO虽然速度快但图像颗粒粗,经不起精细放大出图。所以风光摄影要用相机的最低感光度才可得到精细的画面。高ISO一般在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万不得已的时候很多,所以高ISO图片质量是数码相机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在弱光场合比如昏暗的室内,午夜的街头,ISO100时即使光圈开到最大,快门速度也需1/4秒甚至更慢才能正确曝光,这时不用三脚架是无法把相机端稳的,手一晃照片就糊;就算用三脚架,被摄者一转头照片同样会糊。闪光灯可以救急,但闪灯会破坏现场气氛,人会脸色不自然,而且相机内的小闪光灯有效距离不会超过四米,稍远的人物和景物就无法照亮了。更何况有些地方是不准使用闪光灯的,如博物馆剧院。我们没有办法只有提高数码相机感光度到ISO800甚至1600。 同样是1000万像素的小数码DC和数码单反DSLR,如果都设置在最低感光度来拍摄(例如ISO100或80),假设镜头的素质相同,它们所拍的图片分辨率和图片质量差距不是太大。但如果ISO提高到400来拍摄,图片质量的差别就明显了,DSLR拍出来的图像依然干净,和ISO100时所拍差别不大,而DC的图片质量则下降明显,噪点很大,颜色失真,细节丢失。如果继续提高到ISO800,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就只能用惨不忍睹四个字来形容了,而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虽有下降但依然可以接受。如果进一步提高到ISO1600,大部分数码单反的图片质量也下降得厉害,但依然能满足10寸照片的放大需求,而此时小数码DC的图片质量之差,您需要一颗勇敢的心才敢看。 在像素相等的情况下,CCD面积越大,高ISO的成像质量越好。也就是说:在CCD面积一定的情况下,里面增加更多的像素反而会造成图像质量的下降。所以现在的数码相机不应该在1000万像素以上再简单增加几百万像素,而应该在提高CCD质量上下功夫。降低高感光度(高ISO)噪音水平以及增大曝光宽容度才是当务之急。 800万像素已经足够旅游摄影之需,我们在选择数码相机时就不该只看像素高低,而应该注意相机CCD 的大小。现在是2008年,解像度已经足够,该是重点关心图像质量的时候了。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摄影中的对焦点选择、构图及测光经验 拍人像很重要一点是要突出主体,而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大光圈把主体从环境中分离出来,用一个哥们的说法是,把人物从空间中“切割”出来。 大光圈,浅景深,这时候不太好的测光、对焦点选择和构图习惯就会严重影响出片的质量,特别是一般新手,刚上大光圈镜头,都很喜欢把光圈开到最大,体验一下超浅景深的效果(我自己也经历过这阶段),这样一旦使用不当,跑焦的机会就会非常大,其实很多脱焦的现象不是镜头问题,而是使用习惯问题引起的。 首先说说人像摄影 一般人像摄影的构图方法有,特写、半身和全身,当然还有分仰拍、俯拍等; 对焦点的选择,一般是选在离自己最近的一只眼睛上,所谓画龙点睛,这样能令人物眼睛最清晰明亮; 测光模式,一般使用点测光,测光点一般选在脸部皮肤上,这样的好处是皮肤曝光准确,但拍逆光人像的时候,要注意如果背景与脸 的光比太大,那就要适当使用反光板或者闪光灯为脸部补光,减少光比,否则脸的曝光准确了,背景就过曝了,不过这是另话。 分享一下自己的拍摄经验,正如研版所说,要注意相机的对焦点有分十字和一字之分,十字对焦点的精度比较高,D80除了中央对焦点 外,其它都是一字的,所以理论上其它对焦点的对焦精度和速度没有中央对焦点高,过往的大部分DSLR都是如此,这也是为什么那么 多人习惯使用中央对焦点对焦后再构图的原因。但是不是中央对焦再构图会比较好呢,个人感觉不是,特别是在用大光圈中焦镜头拍

半身或全身人像的时候(以85mm人像镜头为例),景深实在太浅了,拍人像一般用竖构图,这时候中央对焦,再下移构图,基本有50% 的机会会有轻微走焦情况,焦距越长,光圈越大,移动距离越远,构图导致的走焦情况就越严重,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感觉135、180 镜头拍人像经常会糊掉的原因之一。如果model在空旷的地方,可能还不太觉察(其实也会发现衣领比眼睛清晰的情况),但如果恰好 model身边有参照物,那就会出现参照物比眼睛更清晰的情形,一般人看了会认为是自己的镜头跑焦了,焦点前移了或后移了,其实不 是,实际是你重新构图的时候改变了焦点而已。所以,我的习惯是,只要光线允许,那我会用离眼睛最近的焦点进行对焦,这10个对 焦点的精度在光线不太恶劣情况下,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否则D80和D200也不用卖了(同样的对焦系统)。采用最近的对焦点对焦后 再构图,这样在重新构图时移动的距离较小,跑焦的机率,或者说程度较轻,当然,学过中学物理的人都应该对光学有点了解,在移 动构图的过程中如何尽量避免跑焦,应该也会有一定的了解。有人觉得对焦后要用AF-L锁定对焦点,其实大可不必,在AF-S下,半按 快门不松开就行了,同样可以锁定,而且可以把那个按钮留给AE-L用。 说完对焦构图过程,还有就是测光,自然界的光线环境实在是太复杂了,我估计自己再学一年都未必能够很好地掌握准确曝光,曝光 是否恰当完全影响了片片的成败。曝光量少了,人像的皮肤会显得暗黄,颜色会加深。曝光量多了,皮肤过曝,会导致肤色发白,缺 少细节。我看过一篇文章,是说物体的固有色与曝光量的关系,过去我也从废片中留意到类似的情况,却从来没从理论的角度去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