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检验规范

服务器检验规范
服务器检验规范

变更履历

审核批准

1目的

为规范整机外观在设计、生产、检验一般判定方法和判据,特制定统一的外观检验判定标准。2适应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整机产品的设计、生产、外观及功能检验。

3定义

3.1抽样计划

3.1.1依据MIL-STD-105E Level II标准,AQL Major:0.25 Minor:1.0进行抽样检验

(如客户有特殊要求按客户要求检验).

3.2产品检验环境

3.2.1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mm~350mm;

3.2.2时间:每片检查时间不超过10s;

3.2.3位置:检视面与桌面成45°;上下左右转动30°;

3.2.4照明:45W冷白荧光灯.

3.3不良缺陷定义

3.3.1点缺陷:具有点形状的缺陷,测量尺寸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准;

3.3.2颗粒:在喷漆件表面上附着的细小颗粒;

3.3.3积油: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3.3.4阴影:在喷漆件或塑料件表面出现的颜色较周围暗的区域;

3.3.5桔纹:在喷漆件或电镀件表面出现大面积细小的像桔子皮形状的起伏不平;

3.3.6透底:在喷漆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层过薄而露出基体颜色的现象;

3.3.7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适而造成在喷漆件表面有凹陷或小坑;

3.3.8多喷:超出图纸上规定的喷涂区域;

3.3.9剥落:产品表面上出现涂层或镀层脱落的现象;

3.3.10 毛絮:油漆内本身带有的,或油漆未干燥时落在油漆表面而形成的纤维状毛絮;

3.3.11 色差: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的颜色的差异,称为色差;

3.3.12 光泽不良:产品表面呈现出与标准样品(客户承认样品)光泽不一致的情况;

3.3.13 手印:在产品表面或零件光亮面出现的手指印痕;

3.3.14 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的颜色异于周围的点;

3.3.15 多胶点:因模具方面的损伤而造成局部细小的塑胶凸起;

3.3.16 缩水: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

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3.3.17 亮斑:对于非光面的塑料件,由于壁厚不均匀,在壁厚突变处产生的局部发亮;

3.3.18 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

3.3.19 细划痕:没有深度的划痕;

3.3.20 飞边:由于注塑参数或模具的原因,造成在塑料件的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塑

料废边;

3.3.21 熔接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型芯等物体)时,熔体在绕过

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叫熔接线;

3.3.22 翘曲:塑料件因内应力而造成的平面变形;

3.3.23 顶白/顶凸: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所产生的白印

或凸起;

3.3.24 填充不足:因注射压力不足或模腔内排气不良等原因,使融熔树脂无法到达模腔

内的某一角落而造成的射料不足现象;

3.3.25 银条:在塑料件表面沿树脂流动方向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3.3.26 流纹:产品表面以浇口为中心而呈现出的年轮状条纹;

3.3.27 烧焦:在塑料件表面出现的局部的塑料焦化发黑;

3.3.28 边拖花:因注射压力过大或型腔不平滑,脱模时所造成边缘的擦伤;

3.3.29 破裂:因内应力或机械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3.3.30 龟裂:橡胶件由于环境老化而造成在产品表面上有裂纹;

3.3.31 浇注口:塑料成型件的浇注系统的末端部分;

3.3.32 搭桥:在导电胶的转角位置,出现上面胶是连接着,但下面胶没有连着而出现空

洞的现象;

3.3.33 补伤:对导电胶上已损坏的部位进行修补;

3.3.34 油渍:在产品表面所残留的油污;

3.3.35 气泡:由于原料在成型前未充分干燥,水分在高温的树脂中气化而形成气泡;

3.3.36 凹坑:由于模具的损坏等原因,造成在平面上出现的高低不平;

3.3.37 彩虹现象:指透明区域在反光条件下出现彩色光晕的现象;

3.3.38 透明度差:指透明区出现模糊、透明度不佳的现象;

3.3.39 拉白:成型品脱模时,由于钩料杆的拉力大于顶料杆的顶出力,而使某部位所

产生的白化;

3.3.40 折痕:在PC薄膜按键的底膜上产生的折叠痕迹;

3.3.41 侧面起皱:在PC薄膜内注入塑料时,由于薄膜受力不均匀在成品上造成皱纹;

3.3.42 漏光:由于PC薄膜上有漏印的部位,造成光线能从背面穿到正面,称为漏光;

3.3.43 混料:同一批来料中混有不同料号之料﹐或同一包装内混有不同料号之料;3.3.44 错料:来料整批料号与标示错误﹐或来料料号正确但实物错;

3.3.45 包装不良:包装破损及外包装受潮(影响产品﹑不影响产品)﹔

3.3.46 品名规格不符:品名规格与验收单上描述不符;

3.3.47 禁用料:来料为禁用厂商﹑禁用料号﹑禁用D/C﹑禁用L/N;

3.3.48 过保质期:来料标示的生产日期超过其安全贮存期;

3.3.49 标示不良:无料号﹑品名规格﹑生产日期﹑厂商;

3.3.50 刮伤:尖锐异物将材料本体刮出的痕迹(有手感﹑无手感);

3.3.51 压伤:产品由于受挤压而产生的变形;

3.3.52 沾异物:产品上沾有其他外来杂物(如油污﹑纤维丝﹑纸屑﹑毛发﹑灰尘﹑金属

碎屑等);

3.3.53 生锈:金属外壳或PIN表面有点状或块状锈迹;

3.3.54 烙印(蚀刻﹑冲压)不良:字体模糊﹑漏印字体,如I/O弹片的字体图案;

3.3.55 水纹:金属外壳﹑I/O弹片表面因处理留下来的水印;

3.3.56 五彩:金属外壳﹑I/O弹片表面因处理留下来的色彩斑斓状;

3.3.57 印刷模糊:油墨印刷字体模糊(可辨认﹑不可辨认);

3.3.58 印刷错误:油墨印刷字体或图案错误;

3.3.59 印刷毛边:油墨印刷字体有毛边;

3.3.60 印刷双影:油墨印刷字体重印;

3.3.61 字体断码:印刷字体中间印刷油墨中断;

3.3.62 弹性不良:弹片无弹性或弹性太大压不下去;

3.3.63 弹片高低不一:弹片的高度不一致;

3.3.64 变形:整体变形﹑零件某部分变形(如弹片﹑塑料﹑金属壳等);

3.3.65 铆合不良:铆合松动﹑漏铆合;

3.3.66 破损:本体有破裂﹑破洞等损伤;

3.3.67 毛边:本体边缘或合模口处有余料现象;

3.3.68 毛刺:本体边缘或拐角位有尖锐刺状毛边;

3.3.69 PIN断裂:PIN因受外力而断掉;

3.3.70 PIN短:PIN的长度不够;

3.3.71 PIN松动:PIN因其塑料的保持力不够而松动;

3.3.72 PIN歪斜:PIN从本体跟部开始发生歪斜而与其他PIN不平行;

3.3.73 PIN弯:PIN弯曲变形;

3.3.74 跪PIN:也称跪脚,即PIN从本体跟部发生弯曲变形呈横向U型;

3.3.75 倒PIN:插治具后PIN(非吃锡部位,而是插治具部位,也称端子)发生偏离塑料

壁的现象;

3.3.76 PIN不齐:未插治具时即发现PIN(非吃锡部位,而是插治具部位,也称端子)发

生偏离塑料壁的现象;

3.3.77 高低PIN:PIN(非吃锡部位,而是插治具部位,也称端子)的端部高出塑料平面的

现象,以及比同一平面的PIN端部低的现象;

3.3.78 PIN跳出:PIN不在其位置内。如USB+LAN在插网线的水晶头后PIN跳出塑料槽

的现象

3.3.79 抽错PIN:抽PIN位置错误;

3.3.80 PIN插错位置:PIN的插件位置偏离插PIN中心;

3.3.81 颜色错误:本体颜色与承认书或样品颜色不同(非色差);

3.3.82 色差:本体颜色与承认书或样品颜色本色一致﹐但存在颜色深浅差异;

3.3.83 电镀不良:电镀时留下的斑块;

3.3.84 缩水:塑料成形时留下的表面凹陷(非外力作用产生);

3.3.85 起泡:塑料表面成形时因杂质而产生的表面泡状现象;或金属壳表面电镀层起

泡;

3.3.86 镀层脱落:金属镀层掉落;

3.3.87 断裂:本体部分或整体结构断裂;

3.3.88 露白:印刷品部分位置未印刷上而露底色(底色为白色),散热片电镀时部分位置

未镀上而露底色;

3.3.89 翘曲:本体部分或整体发生的上翘或下弯变形;

3.3.90 杂音:风扇电测时因磨擦而发出的异音,或蜂鸣器电测时发出的异音;

3.3.91 拉破:拉钉试打时圆头破裂现象;

3.3.92 绕线方向错:CABLE绕向或FAN的电源线接线方向错误;

3.3.93 转动不良:FAN电测时不转动;或转动时转速不均匀时快时慢;或先转动后停

止;

3.3.94 防呆不良:未防呆,防呆位置错误。包括抽错PIN﹑塑料体堵孔﹑缺角等;

3.3.95 MARKING不良:无MARKING﹑MARKING错﹑MARKING模糊;

3.3.96 试插不良:零件(治具)插不进﹑插不到位﹑难插难拔(难拔只限于治具)﹑治具插

上后易脱落,零件插上PCB后浮高超过0.3mm.零件插上PCB后与周边零件相抵

触,零件插到PCB上后高度超过同板上的连接头的高度;

3.3.97 试装不良:各组件组装后太松动影响后制程使用﹑功能及储存和运输;组装不到

位或组装不上;I/O弹片与机箱和主板组装后其弹片与主板无接触;

3.3.98 零件脚过长:零件脚长度超过承认书上SPEC,或插到PCB上后底板露出零件脚长

度超过2.5mm或未露零件脚;

3.3.99 试锡不良:吃锡面积未达零件脚表面积的95%﹑零件脚不吃锡。

3.4接口及功能定义:。

3.4.1PCMCIA接口:接笔记本专用的PCMCIA卡,传统的有网卡、USB扩展卡等;

3.4.2USB接口:USB是一种常用的PC接口,外接移动硬盘和U盘等;

3.4.3LAN接口:网卡接口;

3.4.4MODEM接口:电话线上网用的调制解调器 ;

3.4.5COM接口:一般用做工程调试,通过专用电缆连接路由器等专用设备;

3.4.6音频接口:耳机、MIC接口;

3.4.7打印头接口:接打印机;

3.4.81394接口:连接DV等支持1394的设备;

3.4.9视频输出接口:连接投影仪或外接显示器

3.4.10红外接口:连接红外设备(如手机,其他带红外的笔记本电脑);

3.4.11蓝牙接口:连接蓝牙设备(如手机);

3.4.12外接鼠标或键盘接口:接鼠标和键盘的PS2接口;

3.4.13基本功能:同类产品所应该具备的一切性能要求;

3.4.14接收输入:电脑从外面的接收资讯;

3.4.15处理资讯:电脑针对资讯进行算术或逻辑运算;

3.4.16产生输出:与外面的沟通资讯;

3.4.17储存资讯:搬移与储存记忆体中的资讯.

3.5整机测量面的定义

3.5.1I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可直接看到的主要表面,如整机的左右侧盖表

面,中框正面等;

3.5.2II级面:暴露在外,且正常使用时并不直接看到的次要表面整机配件的外表面;

3.5.3 III级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只有在拆卸整机时才能看到的零件表面。

3.6缺陷代码对照表

3.7名词定义

3.7.1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 工程变更通知

3.7.2BOM: 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

3.7.3AQL:ACCEPT QUALITY LEVEL 可接收质量标准,合格质量标准

3.7.4REJ: REJECT 拒收

3.7.5ACC: ACCEPTANCE 允收

3.7.6MIN: MINOR DEFECTS 轻微缺陷

3.7.7MAJ: MAJOR DEFECTS 严重缺陷

3.7.8CR: CRITICAL DEFECTS 致命缺陷

3.8检验使用工具

点规、菲林尺、卡尺、塞规、条码扫描仪、大理石平台、万用表、放大镜等

3.9缺点定义

3.9.1致命缺点: (CRITICAL、简为:CR)会导致使用人员或财产受到伤害;产品完全

失去应有能力;无法达到期望规格值;会严重伤害到企业的信誉。

3.9.2主要缺点:(MAJOR、简为:MA)产品失去部分应有的功能;可能降低信赖度或品

质性能。

3.9.3次要缺点:(MINOR、简为MI)不会降低产品之应有的功能;不会造成产品使用

不良;存在有与外观标准之偏差。

4职责

4.1品管部负责制订和修订此检验标准,和监督抽验;.

4.2生产部依照此检验标准进行产品全面检查;.

4.3工程依照此标准执行工艺安排.

5流程图

6作业流程

6.1外观检查

6.1.1包装检验:

6.1.1.1 尺寸、颜色、内容、位置、斜率、图案无残缺、无模糊、无色差,是否

在允收范围;

6.1.1.2 文字大小、颜色、内容、位置、斜率、印字无残缺、无模糊、无色差,

是否在允收范围;

6.1.1.3 贴纸,防开箱贴纸等贴纸尺寸、颜色、文字和图案内容、位置、形状、

印字无残缺、无模糊、无色差,是否在允收范围;

6.1.1.4 形码尺寸、颜色、文字内容,是否在允收范围,条形码被扫描后是否能

正确读取,识别;

6.1.1.5 每片产品的条码是否与内部产品条码一致,是否存在条码上数量与实际

装箱数量有差异;

6.1.1.6 长宽高在标准范围内,坑形坑纹纸质与与BOM要求一致,无破损、脏污、

受潮、变色、混色、划花等不良;

6.1.1.7 箱胶纸图案、尺寸、箱折叠方法,瓦通箱侧面、顶部、底部,钉形,钉

的数量、外箱打包装带的数量及位置符合要求;

6.1.1.8 验箱内装机数量要正确,无少机、空箱等异常,箱外贴示毛重、总重与

实际重量相符。

6.2喷漆件外观检验

6.3塑胶壳件及电镀件外观检验

6.4按键的外观检验

6.5五金件检验

6.6印刷检验

6.7电源线及适配器检验

6.8说明书和附件:

6.9螺钉组装检验

6.10整机组装检验

6.10.1各测量面检验标准

五金结构件进料检验规范

五金结构件进料检验规范 五金结构件进料检验规范 1. 目的: 为确保供货商交货之品质,合乎本公司之规格需求,降低制程品质之不良率,特拟定本检验规范作为检验之标准依据对零件、半制程品之进料品质,予以稽核检查,以确保品质。 2. 范围: 凡本公司制造用之通讯类产品五金类零件均属之,针对所检验项目之品质,予以迅速判定允收或批退,其种类包括弹片,螺母,螺钉,屏蔽片, 转轴……….等。 3. 检验方式与基准: 准外观检验参照MIL-STD-105E 调整型计数值抽样检验计划AQL LEVELⅡCR=0, MA=0.65,MI=1.5;尺寸检验,则参照图面重要尺寸量测 3pcs 为基。 4. 使用仪器设备: a) 卡尺. b) 厚薄规. c) 样品. 5. 产品不良时的处理方法: 5.1 IQC 人员在检验或抽验时,发现之缺点应反映给主管。 5.2 IQC 人员应立即以相关文件以通知采购、材料供货商进行立即且有效地处理VQA 应对于厂商品质改善之情况做持续性追踪与确认。 5.3 检验后之处置: a) 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在允收范围内,应将不良品贴上红色不良卷标,注明料号不良原因,置于不合格区并在验收单上扣除不良数量。 b). 在检验时,如发现不良品其数量超过允收范围内时,应整批批退并贴上红色不合格卷标,并将不良品集中,并在外箱上注明不良品并送至不合格区。 6 检验前准备: 6.1确认材料料号、厂牌之图面资料,承认书及检验注意事项。 6.2 核对料号与验收单之料号是否符合。 6.3 检验记录表。 7. 测试方法与步骤: 7.1 外观尺寸检查: a). 尺寸有无超出规格之外。 b). 螺丝孔径是否正确,位置有否偏移。 c). 螺丝牙径是否正确。 d). 螺母孔径有无毛边。 e). 电镀颜色是否正确。 f). 材质是否正确。 g). 螺丝有无黏合不开。 h). 电镀有无不良。 i). 有无生锈氧化。 j). 无刮伤。 k). 转轴底座有无变形。 l) 屏蔽片之平面度是否符合规格 7.2 机构部份: a) E扣有无松脱。 b) 弹簧松弛。 7.3 包装检验: a) 包装CARTON 有无标示机种型号、厂商料号、品名、规格与数量。 b) 机种是否正确有无混料情形。

电子元件来料检验标准(doc 32页)

电子元件来料检验标准(doc 32页)

上海零线电气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Q/LSD3401.1-2010 编制: QA规范来料检验版本号: A 页码:1 本页修改序号:00

1.目的 对本公司的进货原材料按规定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的最终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原材料的入库检验。 3.职责 检验员按检验手册对原材料进行检验与判定,并对检验结果的正确性负责。 4.检验 4.1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 平Ⅱ进行。 非元器件类:按照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 水平Ⅲ进行。 盘带包装物料按每盘取3只进行测试。 替代法检验的物料其替代数量依据本公司产品用量的2~3倍进 行替代测试。 4.3合格质量水平:A类不合格 AQL=0.4 B类不合格 AQL=1.5 替代法测试的 物料必须全部满足指标要求。 4.4 定义: A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利益有严重影响不合格项目。 B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影响轻微可限度接受的不合格项目。 5.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 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期内。 6. 检验结果记录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中。 文件编号:Q/LSD3401.2-2010 上海零线电气有限公司 编制: QA规范来料检验版本号:页码:2

本页修改序号:00 目录 材料名称材料类型页数电阻器元器件类 3 电容器(无极性)元器件类 4 电容器(有极性)元器件类 5 电感器元器件类 6 集成电路元器件类7,8 线路板元器件类9 二极管元器件类10 三极管元器件类11 塑料件非元器件类12 场效应管/IGBT 元器件类13 插针、插座元器件类14 线材非元器件类15 高频变压器元器件类16 螺钉、铜螺柱、8字扣、万向转非元器件类17 三端稳压器(78L05)元器件类18 控制变压器非元器件类19 数显表元器件类20 扎带非元器件类21 说明书、包装箱等印刷品非元器件类22 海绵胶条、贴片非元器件类23 热缩套管非元器件类24 跳线非元器件类25 蜂鸣片元器件类26 蜂鸣器元器件类27 晶体、陶振、滤波器元器件类28 继电器元器件类29 自恢复保险丝元器件类30 送丝机构元器件类31 辅料非元器件类32

钣金件检验规程

1.目的:规范钣金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各过程的产品质量得以控制。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钣金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同时使用。当有冲突时,以技术规范和客户要求为准。 3.引用标准: 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以下国标IT13级执行 GB/T1800.1-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1部分:公差、偏差、和配合的基础 GB/T1800.2 -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4。原材料检验标准 4.1金属材料: 4.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4.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4.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4.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4.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4.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重要尺寸零缺陷。 4.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5、工序质量检验标准 5.1冲裁检验标准 5.1.1 对有可能造成伤害的尖角、棱边、粗糙要做去除毛刺处理。 5.1.2 图纸中未明确标明之尖角(除特别注明外)均为R1.0。 5.1.3 冲压加工所产生的毛刺,对于门板、面板等外露可见面应无明显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划伤、锈蚀等缺陷。 5.1.4毛刺:冲裁后毛刺高L≤5%t(t为板厚)。 5.1.5 划伤、刀痕:以用手触摸不刮手为合格,应≤0.1mm。 5.1.6平面度公差要求见表一。 附表一、未注平面度公差要求 5.2 折弯检验标准 5.2.1 毛刺:折弯后挤出毛刺高L≤10%t(t为板厚)。 5.2.2 压印:看得到有折痕,但用手触摸感觉不到。(有特殊表面要求和镜面除外) 5.2.3 折弯变形标准按照《表二》及《表三》。 【附表二:对角线公差要求】

服务器测试报告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老校区 服务器测试报告 1.简介 针对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校园网建设及老校区网络接入建设工程,我逸达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经专业人员分析及研究,依据测试计划对新校区的DNS、WEB、FTP、VOD服务器做出如下测试。 1.1目的 该“测试计划”文档有助于完善网络环境,分析解决模块出现的问题: ●确定现有项目的信息和应测试。 ●列出测试方法和策略,并对这些策略加以说明。 ●确定所需的资源和测试的工作量。 ●列出测试项目的可交付元素。 一、DNS服务器测试报告: 1.1测试范围 该项目中共需测试模块包括:DNS服务器的环境测试、DNS服务器的可用性测试、DNS 服务器的地址解析测试。 2.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2.1测试参考文档 下表列出了制定测试计划时所使用的文档,并标明了各文档的可用性:

2.测试参考文 3.测试进度 4.测试资源 4.1人力资源 下表列出了在此项目的人员配备方面所作的各种假定。 4.2测试环境(用于系统集成测试)

5.测试策略 5.1DNS服务器的环境测试 5.2DNS服务器的可用性测试 5.3DNS服务器的地址解析测试

5.4 特别故障记录 二、WEB服务器测试报告: 1.2测试范围 该项目中共需测试模块包括:WEB服务器的可用性测试 2.测试参考文档和测试提交文档 2.1测试参考文档 下表列出了制定测试计划时所使用的文档,并标明了各文档的可用性:[注:可适当地删除或添加文档项。] 2.测试参考文

3.测试进度 4.测试资源 4.1人力资源 下表列出了在此项目的人员配备方面所作的各种假定。 4.2测试环境(用于系统集成测试) 下表列出了测试的系统环境 5.测试策略 5.1WBE服务器的环境测试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规范外协加工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二.引用标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4、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三.原材料检验标准 3.1金属材料 3.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3.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3.1.4 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直,出示材质单。 3.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3.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3.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加工件检验标准 4.1 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4.2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4.3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mm。 4.4方向:加工件成品方向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若出现看图错误,按残次品处理。 五. 喷涂件检验标准 5.1 外观检验(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5.1.1 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w下观测无明显 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5.1.2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a)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 绒毛现象; b)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c)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 d)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e)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 f)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 g)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 h)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i)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 j)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评价方法: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1M处观测。 判定:可见的缺陷为不可接收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为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 八.装配通用检验标准

最新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规范标准

IQC 来料检验指导书

检验说明: 一、目的: 对本公司的进货原材料按规定进行核对总和试验,确保产品的最终品质。 二、围: 1、适用于IQC 对通用产品的来料检验。 2、适用对元件检验方法和围的指导。 3、适用于IPQC、QA 对产品在制程和终检时,对元件进行覆核查证。 三、责任: 1、IQC 在检验过程中按照检验指导书所示检验专案,参照供应商器件确认书对来料进行检验。 2、检验标准参照我司制定的IQC《进料检验规》执行。 3、本检验指导书由品管部QE 负责编制和维护,品管部主管负责审核批准执行。 四、检验 4.1 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准Ⅱ进行。非元器 件类:按照GN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准Ⅲ进行。盘带包装物料 按每盘取3 只进行测试替代法检验的物料其替代数量根据本公司产品用量的2~3 倍进 行替代测试 4.3 合格品质水准:AQL 为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验收合格标准的缩写。A 类不合格AQL=0.4 B 类不合格 AQL=1.5 替代法测试的物料必须全部满足指标要求 4.4 定义: A 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利益有严重影响不合格项目 B 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影响轻微可限度接受的不合格项目 4.5 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器 4.6 检验结果记录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中

目录

检验指导书机型适用于通用产品 工序时间无 工序名称晶振检验工序编号无 测试工具/仪器:频率计、万用表检验员IQC 图示:频率计频率计PPM 值的计算:如27MHZ晶振,+/-30PPM 检验步骤及容 转化为百分比为百万分之: 1、对单、抽样: 30 =30/10 X(27X10 ) . 根据货仓开出的IQC 品检报告单或上料单,核对上料供方是否为合格供方,再查找相应订单和产品 =0.00081MHZ=810MHZ 制造标准书,核实相应机型和数量。 晶振即27MHZ+/-30PPM . 取待检物料准备检验工具/仪器,对照相应产品制造标准书,参照样板或规格承认书,以IQC 检验 晶振测试示意图=26.99919/27.00081 MHZ 标准为依据,按AQL:0.4/1.0 均匀抽样。 2、包装/外观检查: 检查包装应合理,有无按常规或指定材料包装(以不伤物料本体为原则),标示容是否与确认书 一致,本体有无破损、外壳、引脚有无氧化发黑、中振极性标识位置与样板是否相同等。 3、规格测量: 试装观察各部位大小形状与样板(或确认书)有无不同,封装形式有无不同(如:U 和S 封装)用 相应测量工具再进行测量,需要试装才能确认的应进行相应试装。 4、材质验证: 参照样板对来料材质进行相关验证是否与样板不符,如:外壳分铜质金属外壳和瓷等。注意事项 5、性能测试: 1、物料送检时要及时检验。 按正确方式连接频率计和晶振测试架(如右图所示),打开电源开关按被测晶振所配负载电容大小, 将晶振引脚插入相应的插座位置,根据测试点电压、频率围不同将频率计进行正确设置:2、测试架第一次测试前由领班或技术员校正后才能进行测试。 . 试点电压在3~42V 围将VOLTAGE 键按入。3、所照参样板必须为合格样板。 . 测试点电压在50mV~5V 围将VOLTAGE 键按出。4、晶振应根据所用机型的负载电容和等效电阻的大小对应插座孔插入进行. 测试点在80MHZ~1.3GHZ 频率围时将F UNC 设置键设置到F REQ B 位LED 灯亮.测试。 . 测试点在1HZ ~`100MHZ 频率围时将FUNC 设置键设置到FREQ A 位 LED 灯5、当引脚表面有氧化发黑时需做耐温/可焊性试验进行进一步确认。 亮.(10MHZ100MHZ 频率围时将PRESCALE 键按入, 1HZ~`10MHZ 频率围时将PRESCALE 键6、测试前应将晶振由50-70CM 高处自由跌落木版上面,在进行电性能测试。 按出. . 为了读出精确的测试频率将GATE 键按入进行倍数设置,可分别设置为XI、X10、X1000。设置正 修订记录 确后,LED 将显示频率计所测试到的正确频率(如须长时间保留测试资料,将HOLD 键按入)。 6、判定/标识将: 修改次数日期容参考文件不良品标识清楚并及时隔离,以物料检验报告单的形式交由上级处理。将 PASS 好的物料做好标 识放入指定区域,并做好相关记录。供应商器件确认书、检验规 文件编号编制:日期: 版本审核:日期: 页脚

存储服务器性能测试报告

2005年度存储服务器公开比较测试报告 我来说两句(0) 存储服务器 搜索 【来源:计世网】 【作者:张峰】 每当我们讨论网络存储时,首先就会想到光纤通道SAN (存储区域网)与NAS (网络附加存储),然而,当我们与众多中小用户交流之后发现,仅简单地采用这两种架构还不能够完全满足他们的存储需求。 对于中小企业用户来说,希望采用的存储设备能够满足迅速增长的业务需求。 数据量越来越大是他们最关心的一个方面,因此需要 一台大容量的存储设备。比较重要的一点是,中小企 业用户一般没有专业的存储技术人员,他们寻找的是 一个易用的“盒子”。那么,这个盒子应该具备哪些 功能呢?下列三方面是用户最关心的。 一,文件服务。由于大多数需要存储数据为文件 类型,因此他们最重要的需求是一台独立的存储设备 能够透明地满足客户端文件服务,把它插入用户原有 的以太网环境中就能够为用户各类客户端提供方便 的文件服务,包括Windows 、Linux 以及Mac 等客户 端。 二,iSCSI 功能。中小用户并不是所有数据都为 文件,还有一部分的块数据。在无法承受光纤通道SAN 高昂投资之前,iSCSI 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用户原有的以太网环境中就可以轻松构建一个iSCSI SAN 。同时能够随着业务的增长而同步扩展,并且能够在用户最终采用光纤通道SAN 架构时协同工作。 三,服务器功能。许多厂商的NAS 是构建在标准服务器硬盘平台之上的,许多用户在性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就干脆把一些应用服务器安装在存储设备中,尤其是一些简单的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以及FTP 服务器等。这样做的好处是,有些时候甚至可以为用户节省一台服务器硬件的投资。 满足上述三项功能的设备主要定位在中低端,有些厂商把它称之为“存储服务器”。当然,有些传统NAS 厂商并不这样称呼它们的产品,但是iSCSI 是广泛被NAS 产品支持的,而且在NAS 产品中也越来越多的支持一些服务器功能,在实质上越来越像一台存储服务器。 数量众多的中小企业用户对存储服务器存在巨大需求,为此《网络世界》评测实验室组织了本次存储服务器公开比较测试。 由于中小用户对价格的敏感性也是最强的,他们在存储方面的投资一般都较小,希望能够少花钱多办事,所以我们还特别考察了参测产品的总价格以及每GB 有效存储容量价格。 我们本次测试邀请征集的产品要求是:此次评测的产品范围限制在总价在10万元人民币以内的产品,需要有强大的文件服务功能、有效容量至少为800GB (建议RAID 5),各厂商的存储服务器、NAS 产品均可参加。

结构件通用检验规范

结构件通用检验规范 1、目的: 为确保公司物料品质,指导品检人员正常作业,特制定本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板材类及结构件的品质检验。 3、表面等级分类 A级表面:功能面,装配后能直接正视到的外表面。透明塑胶件也属A级表面。两面有膜层保护的板材,两面均为A级面。普通板材类,质量较好的一面属A级面。 B级表面:除A级表面为外的所有表面。 4、检验条件: 4、1在自然光或光照度300-600LX的近似自然光下(约40W日光灯下,距离500mm处)相距500mm ,观10秒。且检查者位于被检查表面的正面,视线与被检表面呈45o-90o进行正常检验。要求检验者校正视力不低于⒈2。 4、2检验时所使用的仪器的工具量都必须经过正常校验,有校验合格的标示,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5、术语和定义 5、1 基材花斑:因基材腐蚀,或材料中的杂质,呀微孔等原因造成的,与周围材质表面不同光泽或粗糙度的斑状花纹外观。 5、2 镀前划痕:电镀或氧化前因操作不当,或对明显缺陷进行人为处理后造成基材上的划伤或磨擦痕迹。 5、3 浅划痕:膜层表面划伤,但未划伤至底层(即底层未暴露);无膜层表面则是: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无凹凸感,未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5、4深划痕:表面膜层划伤,且已伤至底层(即底层已暴露);好无膜层表面则是:目测明显,手指甲触摸有凹凸感,伤及材料本体的伤痕。 5、5凹坑:基材缺陷,或加工过程中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在材料表面留下的小坑状痕迹。 5、6 烧伤(焦):处理时因操作不当造成表面过热而留下的烧蚀痕迹。 5、7 水印:电镀或氧化后因清水未及时干燥不彻底所形成的斑纹、印迹。 5、8 露白:镀锌钝化膜因磨擦而被去除露出锌层,或因缝隙截留溶液导致的无钝化膜现象,呈现为区别周围的白色。 5、9 露底:无镀层或无涂层覆盖而导致露出基材底色的现象。 5、10 雾状:镀层表面模糊不清晰,不光亮的现象。 5、11 异物:因材料杂质或外来影响,而在表面形成的颜色与正常表面一致或明显不同的现象。 5、12 挂具印:在表面处理过程中,因装挂辅助工具而使其与零件相接触的部位局部无膜层的印痕。 5、13 起泡:因基材或加工工艺的原因,处理后的表面局部有明显的凸起,用手指压可以移动的凸点。 5、14 水纹:塑胶或压铸件成形时,溶液流动产生的条纹。 5、15 缩水:因材料、工艺等原顺使朔胶或压铸件表面出现凹陷的收缩现象。 5、16砂眼:塑胶或压铸件表面疏松、针孔。 5、17 披锋:压铸或塑胶件上浇口残留物取样后的毛刺。 5、18 积油:产品局部涂料喷涂过多的现象。 5、19 涂层剥落:因涂料,开油水附着力差或其它原因造成涂层用手可刮掉的现象。

服务器测试报告

服务器测试报告服务器测试报告 概述

此次测试针对新的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主要有5个方面的测试:服务器基本性能测试,InfoDB性能测试,BinaryDB性能测试,Apache性能测试,LINUX下MYSQL性能测试,此文档仅针对机器硬件基本性能和BinaryDB 的性能测试进行描述 测试结果概述:

基本硬件性能概要:(此部分数据使用互联网下载的相应测试工具测得) CPU浮点运算方面: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238% CPU多核心间带宽: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0倍 高速缓存和内存间的带宽: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300% 内存带宽方面: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87. 内存随机访问性能:服务器的内存带宽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86% 内部网络性能:服务器和232服务器几乎没有

差别(同处一个交换机,性能不可能有差距……) 硬盘读取性能: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6倍。 硬盘写入性能: 打开写入缓存前: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0%。(16KB数据包) 打开写入缓存后: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290%。(16KB数据包) BinaryDB性能概要:

写入效率方面(写入数据包为16KB) 文件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 23% 磁盘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 61% 打开磁盘缓存后文件模式提高了1倍的速度,但效率也仅达到232的 50% 磁盘模式并没有因为打开磁盘缓存而加快 速度,仅达到了232的67% 但是和服务器的速度稍好,读取效率方面, 硬盘读取效率的比值还是有很大差距。 文件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25%

2019钢结构件制造检验规范.doc

钢结构件制造检验规范 港机公司 质检部 二零零四年三月

钢结构件制造检验规范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钢结构件产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检验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各种牵引车、挂车、皮带运输机桁架、大漏斗、抓斗、装卸桥、起重机扒杆、灯塔以及船闸闸门等钢结构件的生产制造。 2材料 2.1结构材料 2.1.1承重结构的钢材,一般采用Q235-A、16Mn钢,其质量标准应符合现行《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规定的要求。 2.1.2钢材应有出厂合格证,如无合格证或标号不清者应进行复验,其结果应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和设计文件的要求方可采用。 2.1.3钢材表面锈蚀,、度点或划痕的深度不得大于该钢板负偏差的一半,不应有裂纹、分层等缺陷。 2.2焊条、焊丝、焊剂 2.2.1 用于焊接结构件的焊条、焊丝与焊剂应保证焊后不低于母材的机械性能。 2.2.2 焊条、焊丝与焊剂应有质量证明书,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要求合国家标准的规范。 2.2.3 严禁使用药皮脱落或生锈的焊条、焊丝,以及受潮结块或熔烧过的焊剂。 3 放样、下料

放样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焊接收缩余量及切割刨边和铣平等加工余量。 零件的切割线与号料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手工切割±2.0mm; 自动、半自动切割±1.5mm; 精密切割±1.0mm; 3.3在下料划线前,应检查钢材变形程度,如有变形应矫正,方可下料划线。 3.4切割前,应将钢材表面切割区域内的蚀锈、油污等清除干净。切割后,断口上不得有裂纹和大于1.0mm的缺棱,并应清除边缘上的熔瘤和飞溅物等。 3.5切割后切口与钢材表面不垂直度不大于钢板厚度的10%,且不大于 2.0mm。 3.6机械剪切的零件,其剪切线与号料线的允差不得大于2.0mm,并应清除毛刺。 3.7机械剪切的型钢,其端部剪切斜度不得大于2.0mm,并应清除毛刺。 3.8已炔自动切口面光洁度等级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手工切割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它们分别等于自动切割的二级、三级、四级(见表1)。切口的光洁度,自动切割不低于一级,手工切割不低于二级。普通低合金钢应尽量不采用手工切割。

最新服务器测试报告

服务器测试报告 概述 此次测试针对新的服务器进行性能测试,主要有5个方面的测试:服务器基本性能测试,InfoDB性能测试,BinaryDB性能测试,Apache性能测试,LINUX下MYSQL性能测试,此文档仅针对机器硬件基本性能和BinaryDB 的性能测试进行描述 测试结果概述: 基本硬件性能概要:(此部分数据使用互联网下载的相应测试工具测得) CPU浮点运算方面: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238% CPU多核心间带宽: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0倍 高速缓存和内存间的带宽: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300% 内存带宽方面: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87% 内存随机访问性能:服务器的内存带宽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86% 内部网络性能:服务器和232服务器几乎没有差别(同处一个交换机,性能不可能有差距……) 硬盘读取性能: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6倍。 硬盘写入性能: 打开写入缓存前: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0%。(16KB数据包) 打开写入缓存后: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290%。(16KB数据包) BinaryDB性能概要: 写入效率方面(写入数据包为16KB) 文件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23% 磁盘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61% 打开磁盘缓存后文件模式提高了1倍的速度,但效率也仅达到232的 50% 磁盘模式并没有因为打开磁盘缓存而加快速度,仅达到了232的67% 读取效率方面,服务器的速度稍好,但是和硬盘读取效率的比值还是有很大差距。 文件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25% 磁盘模式服务器约是232服务器性能的124% 详细性能测试报告请看这里服务器BinaryDb性能测试报告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规范外协加工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二.引用标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4、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三 .原材料检验标准

3.1金属材料 3.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3.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3.1.4 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直,出示材质单。 3.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3.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3.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加工件检验标准 4.1 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4.2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4.3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mm。 4.4方向:加工件成品方向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若出现看图错误,按残次品处

最新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规范

. IQC 来料检验指导书

检验说明: 一、目的: 对本公司的进货原材料按规定进行核对总和试验,确保产品的最终品质。 二、范围: 1、适用于IQC 对通用产品的来料检验。 2、适用对元件检验方法和范围的指导。 3、适用于IPQC、QA 对产品在制程和终检时,对元件进行覆核查证。 三、责任: 1、IQC 在检验过程中按照检验指导书所示检验专案,参照供应商器件确认书对来料进行检验。 2、检验标准参照我司制定的IQC《进料检验规范》执行。 3、本检验指导书由品管部QE 负责编制和维护,品管部主管负责审核批准执行。 四、检验 4.1 检验方式:抽样检验 4.2 抽样方案:元器件类:按照GB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一般检查水准Ⅱ进行。非元器 件类:按照GN 2828-87 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特殊检查水准Ⅲ进行。盘带包装物料 按每盘取3 只进行测试替代法检验的物料其替代数量根据本公司产品用量的2~3 倍进 行替代测试 4.3 合格品质水准:AQL 为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验收合格标准的缩写。A 类不合格AQL=0.4 B 类不合格 AQL=1.5 替代法测试的物料必须全部满足指标要求 4.4 定义: A 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利益有严重影响不合格项目 B 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影响轻微可限度接受的不合格项目 4.5 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器 内 4.6 检验结果记录在“IQC来料检验报告”中

目录

检验指导书机型适用于通用产品 工序时间无 工序名称晶振检验工序编号无 测试工具/仪器:频率计、万用表检验员IQC 图示:频率计频率计PPM 值的计算:如27MHZ晶振,+/-30PPM 检验步骤及内容 转化为百分比为百万分之: 1、对单、抽样: 30 =30/10 X(27X10 ) . 根据货仓开出的IQC 品检报告单或上料单,核对上料供方是否为合格供方,再查找相应订单和产品 =0.00081MHZ=810MHZ 制造标准书,核实相应机型和数量。 晶振即27MHZ+/-30PPM . 取待检物料准备检验工具/仪器,对照相应产品制造标准书,参照样板或规格承认书,以IQC 检验 晶振测试示意图=26.99919/27.00081 MHZ 标准为依据,按AQL:0.4/1.0 均匀抽样。 2、包装/外观检查: 检查包装应合理,有无按常规或指定材料包装(以不伤物料本体为原则),标示内容是否与确认书 一致,本体有无破损、外壳、引脚有无氧化发黑、中振极性标识位置与样板是否相同等。 3、规格测量: 试装观察各部位大小形状与样板(或确认书)有无不同,封装形式有无不同(如:U 和S 封装)用 相应测量工具再进行测量,需要试装才能确认的应进行相应试装。 4、材质验证: 参照样板对来料材质进行相关验证是否与样板不符,如:外壳分铜质金属外壳和陶瓷等。注意事项 5、性能测试: 1、物料送检时要及时检验。 按正确方式连接频率计和晶振测试架(如右图所示),打开电源开关按被测晶振所配负载电容大小, 将晶振引脚插入相应的插座位置,根据测试点电压、频率范围不同将频率计进行正确设置:2、测试架第一次测试前由领班或技术员校正后才能进行测试。 . 试点电压在3~42V 范围将VOLTAGE 键按入。3、所照参样板必须为合格样板。 . 测试点电压在50mV~5V 范围将VOLTAGE 键按出。4、晶振应根据所用机型的负载电容和等效电阻的大小对应插座孔插入进行. 测试点在80MHZ~1.3GHZ 频率范围时将F UNC 设置键设置到F REQ B 位LED 灯亮.测试。 . 测试点在1HZ ~`100MHZ 频率范围时将FUNC 设置键设置到FREQ A 位LED 灯5、当引脚表面有氧化发黑时需做耐温/可焊性试验进行进一步确认。 亮.(10MHZ100MHZ 频率范围时将PRESCALE 键按入, 1HZ~`10MHZ 频率范围时将PRESCALE 键6、测试前应将晶振由50-70CM 高处自由跌落木版上面,在进行电性能测试。 按出. . 为了读出精确的测试频率将GATE 键按入进行倍数设置,可分别设置为XI、X10、X1000。设置正修订记录 确后,LED 将显示频率计所测试到的正确频率(如须长时间保留测试资料,将HOLD 键按入)。 6、判定/标识将: 修改次数日期内容参考文件不良品标识清楚并及时隔离,以物料检验报告单的形式交由上级处理。将PASS 好的物料做好标 识放入指定区域,并做好相关记录。供应商器件确认书、检验规范 .

结构件入厂检验规范

1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泰克新能有限公司所有钣金件入厂检验。 2引用文件 供应商提供的技术文件以及客户要求。 3检验设备 直尺、游标卡尺等 4抽样方法 按GB/T 2828.1-2003,采用一次正常抽样方案抽检,检查水平采用一般检查水平Ⅱ。 A类故障CRI: AQL=? B类故障MAJ: AQL=? C类故障MIN: AQL=? 5检验项目 5.1 外观检验 5.2 尺寸检验 5.3 装配检验 5.4 喷涂检验 5.5 丝印检验 5.6 包装检验 6 外观检验方法、标准与区域划分 6.1 检验光线:在40W的日光灯下距离产品40cm~60cm目视

6.2 视力:以1.2的视力为标准视力;检验时任何一位检验员的视力均可以用于检验,当缺陷判定有争议时以1.2视力为标准; 6.3 观测角度:视线与被检测表面呈45°~ 90°进行正常检验;6.4 外观检验标准: 6.4.1 表面平直,无弯曲、凹陷、毛刺等不良缺陷。 6.4.2 倒角均匀,焊接牢固可靠,无锈蚀松动等不良缺陷。 6.4.3 表面喷粉均匀,颜色一致,无基材露底、剥离、划伤等缺陷;不能有刷痕、颗粒、起光、起皱、气泡、针孔等。在眼睛距离等级面的标准处,以3m/min速度扫描。检查是否有明显的缺陷。 注:压铆螺母、螺钉、螺纹孔经喷涂后的允收条件,能保证螺钉 或螺母能正常装配为合格。 6.4.4 光泽:使用目测,根据图面及客户要求,对比标准色板,光泽不能有过大的差别,必要时可进行封样。 6.4.5 色泽:一般肉眼判定,颜色须符合设计图纸或与封样品比较在色差范围内。 6.4.6 厚度测量:先使用卡尺测量出喷涂件板厚,再减去图纸标注尺寸就可得出膜厚度。客户、图纸未明确要求的,重要外观面(A面)和次重要外观面(B面)单面膜厚一般≤0.15mm。 6.5 区域划分: A面:使用者在正常状态下直接可视部分(正面); B面:使用者有时会看见的面(两侧);

电子元器件的来料检验标准指导书(新版)

电子元器件来料检验标准指导书 目的:对IQC品检人员的作业方法及流程进行规范,提高IQC检验作业水平,控制来料不良,提高品质。 1、实用范围:来料进料检验 2、质检步骤 (1)来料暂收 (2)来料检查 (3)物料入库 3、质检要点及规范 (1)来料暂收:仓管收到供应商的送货单后根据送货单核对来料:数量,种类及标签内容等无误后送交IQC 检验,予以暂收,并签回货单给来料厂商。 (2)来料检查:IQC品检人员收到进料验收单后,依验收单和采购单核对来料与标签内容是否相符,来料规格,种类;是否相符,如不符拒检验,并通知仓管、采购及生管,如符合,则进行下一步检验。一般先抽查来料的一定比例(以仓库来料质检标准),查看品质情况,再决定入库全检,还是退料。 (3)检查内容: (1)外观: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离样品30CM目视; (2)尺寸规格:用卡尺/钢尺测量,厚度用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 (3)粘性分别按:GB/T4852-2002、GB/T4851-1998、GB/T2792-1998中方法执行,结果记录于《可靠度测试报告》中; (4)包装完好、标识正确、完整、清晰,环保材料查看是否贴有相应的环保标签,第一批进料时要附SGS报告及物质安全表及客户要求的其它有害物质检测报告; (5)检验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填写《物料检验表》并通知仓库入库,仓库要按材料类型(环保与实用型)及种类分开放置标示清楚,成品料由IQC人员包装放于待出货区。以仓库物料质检标准。 (6)物料入库:检查完毕,要提交《原材料进库验货》交上级处理,并对合格暂收物料进行入库登记。异常物料特《原材料进库验货》批示后,按批示处理。 4、注意事项 (1)要保持物料的整洁。

机械结构件检验规范(含表格)

机械结构件检验规范 (IATF16949/ISO9001-2015) 1.0目的 本文件目的是确保公司产品质量,有效的提高供应商的合格率,及减少不合格品流入生产、终检的作业过程。 2.0适用范围 本文件适用于机械原材料、钣金件、机械加工件、标准件的进货检验工作。3.0定义 无 4.0职责 质量管理部负责本文件的执行。 5.0作业内容 5.1检验准备工作。 5.1.1根据送检通知单,备好所须图纸。 5.1.2熟悉并掌握待检产品的纸图型号、尺寸要求、技术要求、工艺要求。5.1.3备好检验工具如:卷尺、游标卡尺、高度尺、直角尺、万能角度尺、平台等。 5.2检验过程 5.2.1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工艺、国标进行检验。 5.2.1.1检查钣金件、机械加工件的物料编号与送检单上的物料编号是否统一。 5.2.1.2外观检验如下表:

5.2.1.3材料检验:依据图纸、材质报告检验各零部件的材料是否正确,如下表: 5.2.1.4根据设计图纸、国标检验零部件各加工的正确性与完整性,如下表: 5.2.1.5经检验完的零部件须在送检单上填上合格数。并且须有一个程序如下表:

5.3关于放行:进货检验人员在按照相应图纸、国标、工艺规定等标准检验发现不合格的产品或零部件,在订单紧急,生产急须装配的情况下,经质量部经理及总工签字后可放行使用。 5.4关于机械结构件进货检验抽检数的规定如下表: 5.5不合格品的分析与统计:对于不合格品,进货检验人员须每月定期作不合格品统计与分析,分门别类地分析原因,制定相应对策,定期把相应问题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发给总工、质量分部经理、计划采购部,从而有效的加强对供应商质量管理,循序渐进的提高其供货质量。 6.0记录表格 《不合格品分析表》 不合格品分析报告 表.xls 《机械加工过程检验记录》 机械加工过程检验 记录表.doc 《机械结构件进货检验记录》 《供应商审查记录表》

电容类来料检验规范

标题:电容类来料检验规范版本/修改次数A/0 生效日期 ﹡﹡﹡修订记录﹡﹡﹡ 发布日期版本修订内容备注A/0 新版发行

标题:电容类来料检验规范版本/修改次数A/0 生效日期 1. 目的 根据《元器件规格书》规格要求检验供应商来料,为IQC来料检验,提供检验项目、标准及方法指导。通过检验保证生产使用的物料满足公司的品质要求。 2.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我公司所有电容类物料来料检验。 3.检验方式 3.1 常规来料检验: 常规来料检验即针对每批次来料检验; 依据GB2828-2003 II级一次抽样,致命缺陷(CR)AQL=0.1;重缺陷(MA)AQL=0.15;轻缺陷(MI)AQL=0.65。 3.2 特殊检验: 特殊检验即由于检测条件或检测必要性决定,检测频度参见备注说明,抽样等级、缺陷等级参照常规来料检验。 4.试验项目 4.1 产品包装检查; 4.2 产品外观及完整性检查; 4.3 产品尺寸检查; 4.4 产品性能检查; 4.5 产品环保要求检查; 4.6 实物装配性/可焊性检查。 5. 检验依据 《元器件规格书》、承认书(规格书)、产品BOM。 6.备注 若客户对物料有特殊要求时,以客户要求为准,其他未规定的项目按国家通用标准执行;来料规格型号与BOM或封样不符时,缺陷类别为重缺陷(MA)。

标题:电容类来料检验规范版本/修改次数A/0 生效日期 7.检验项目与标准 类别检验 项目 检验标准检验方法工具 缺 陷 等 级 来 料 检 验 特 殊 检 验 备 注 (一)产品外观/完整性检查外观/ 完整 性检 查 1、编带包装:要求物 料整齐,无反向、 无散落,无引脚变 形,包装规格与元 器件规格书要求 一致 2、散包包装:要求物 料引脚无变形 3、物料本体无破损, 丝印清晰,标识负 极与引脚对应 4、引脚无氧化、脏 污、断裂 目测判断是否通 过 目测 MA ★ 标签 内容 检查 1、有供应商名称及代 码 2、标识物料型号与实 物对应 3、条码信息与编码对 应 4、标识数量与订单及 实物数量对应 5、有RoHS环保标识 6、有出货检验报告 7、实物和标签一致 8、来料实物数量正确 9、没有混料 目测判断是否通 过 MA ★ (二) 产品尺寸检查尺寸 1、本体尺寸:高度、 长度 2、引脚尺寸:脚距、 脚长、引脚线径 3、贴片封装:参照元 器件规格书标识 尺寸测试 依照《元器件规 格书》检验封装 尺寸是否在公差 范围以内 游标 卡尺 MA ★★ 库存 超期 检验

结构件形位公差检验规范

一.直线度“—” 1.1平面类零部件的直线 1.1.1平面类零部件的直线度介绍 如图所示,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直线之间的区域 1.1.2平面类零部件直线度检测: 检测工具:平台、塞尺、刀口尺 检测方法: 1、将零件表面清理干净,去除尖角毛刺。 2、将刀口尺或直尺与被测面直接接触并靠紧,此时平尺与被测面之间的最大间隙即为该检测面的直线度误差。 3、用塞尺检测,移动刀口尺,按此方法检测若干条素线,取其中最大误差值作为该件的直线度误差。

1.2轴线类零部件的直线度 1.2.1轴线类零部件的直线度介绍 公差带是直径为公差值t的圆柱面的区域 1.2 轴类零部件直线度检测方法 检测工具:平台、杠杆表、方箱、塞尺 检测方法: 1、将零件表面清理干净,去除尖角毛刺; 2、将被测轴放在平台上,并固定靠紧在方箱底侧;用杠杆表在被测素线的全长范围内测量,同时记录检测数值,最大数值与最小数值之差即为该条素线直线度误差。(或用塞尺直接测量轴与平台之间的最大间隙即可); 3、将轴旋转几个角度,按上述方法测量。若干条素线,并计算,取其中最大的误差值,作为被测零部件的直线度误差。

二.平面度“” 2.1平面度介绍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标注方法 2.2平面度检测方法 检测工具:平台、塞尺、刀口尺、杠杆百分表、表座 检测方法: 1.将被测件用可调顶尖支撑在平台上; 2.调整顶尖,使被测表面最远的三点A,B,C,与平台平行(利用杠杆表或高度尺使A、B、C 三个点的高度相同); 3.用杠杆表在整个实际表面上进行测量,同时记录读数,其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被测件平面度误差; (1)“米”字型检测法: 用刀口尺或直板尺在整个被测平面上采用“米”字型方法进行检测,用塞尺进行检验,取其测得的最大数值,作为该被测零件的平面度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