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外译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中国文学外译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中国文学外译与翻译策略的选择

单原

摘要:中国文学外译是中国文明走向世界的主要窗口,承载着在中外文明对话中建构中汉文明图景的主要任务。在中国文学外译中,若何选择公道的翻译计谋,使译文尽能够契合目标语读者的言语习惯和请求,又能重视保管中国文学作品的源语文明特点,是广阔翻译任务者研究的主要课题。以张爱玲《金锁记》英译本为例,查询拜访了张爱玲在自译时对源语文明元素的英譯处理,剖析了其翻译计谋的选择。

关键词:中国文学外译;翻译计谋;张爱玲;自译;《金锁记》

中国文学外译是推动中国文明“走出去”的主要手腕,承载着在中外文明对话中建构中汉文明图景的主要任务。若何选择公道的翻译计谋,使译文可以逾越器械方文明差异等要素所惹起的意义表达鸿沟,尽能够契合目标语读者的言语习惯和请求,具有优胜的可读性,又能在译文中重视保管中国文学作品的源语文明,完成中国文明特点的跨文明再现,使中国文明被世界人平易近了解和接受,是广阔翻译任务者研究的主要课题。

1、中国文学外译的翻译计谋

文学翻译起首是语码转换活动,文本意义的跨语际再现应是文学翻译的主要义务。[1]“在过去的文学(汉英)翻译中,对中国文明要素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手段:以原语文明为认同的异化准绳和以目标语为归宿的归化准绳。”[2] “异化”与“归化”,在文学翻译中究竟哪一种翻译计谋和方法更有益于分歧言语文明配景之间的沟通和相互了解?通俗说来,在将外语译成本族语时大年夜少数译者会习惯性地采取归化,而将本族语译成外语时则常常选择异化。其实,“‘归化和‘异化各有其长,亦各有其短。”[2] “应当说,翻译中‘归化和‘异化不只是不抵触的,而且是互为弥补的。文明移植需求多种方法和形式。”[3]因此,在文学翻译中应当公道选择、灵敏应用这两种计谋。

2、张爱玲《金锁记》英译本的翻译计谋选择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名才干横溢的双语作家和翻译家,《金锁记》是其最主要的代表作之一,有名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师长教师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称其为“中国自古以来最巨大年夜的中篇小说”[4]。而其译版则命途多舛,直至1967年,其改写本 The Rouge of the North才由英国凯塞尔出版社出版。1971年她才又将《金锁记》译为The Golden Cangue 并支出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Stories,历尽曲折。因为张爱玲集译者与原作者于一身,故其自译《金锁记》时,对原作品在叙事计谋、情节编排、人物描述等方面都作了较大年夜幅度的调剂,将翻译与双语创作交织在一同,使译文文本出现出“译中有作、作中有译”的特点,公道地选择了异化为主、归化为辅的翻译计谋,依据分歧的源语内容灵敏应用了直译、音译、“直译+释意”、“直译+文外注释”、“音译+释意”、“音译+文外注释”、“中英双语杂合”等多种翻译方法。下面经过具体实例查询拜访张爱玲在自译时对源语文明元素的英译处理及其翻译计谋的选择。

(一)书名的翻译

《金锁记》的书名,笼统地标清晰明了小说中的女主人公被黄金桎梏锁住后对立、挣扎

直真心思掉常的剧烈水平,具有浓重的西方情结。张爱玲前后将其译成 The Pink Tears(粉色的眼泪)、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和 The Golden Cangue(金桎梏),特别是The Golden Cangue,采取严厉直译的方法,保管了原书名的文学特色和文明气氛。

(二)成语、习语的翻译

《金锁记》固然篇幅不长,却出现了少量的成语和习语。在《金锁记》的译文文本中,对这类成语和习语,张爱玲都尽能够地保管和宣扬了中国习语文明浓重的平易近族色彩和丰富的文明外延。

例1:七巧耸了耸眉毛笑道:“得了,你那些狼狈为奸外头,又有谁是靠得住的?” [5]

Chi-chiao lifted her eyebrows and said,smiling,“Go on! You and that Pack of foxes and dogs you run with,who is there thats half way reliable?” [6]

“狼狈为奸”是汉语中的成语,张爱玲在这里采取直译的方法,让西方读者读起来更有异国风味。然则,在中国用狗来比方人常带有褒义的色彩,而在以英语为母语的西方国家狗常常代表忠诚、忠诚,平日与好的器械联系在一同。对不了解中国文明的英美读者,此处的直译处理,能够会发生与中国读者分歧的了解。相似的状况,张爱玲都采取了异样的翻译方法。如将“兵来将挡”译为“an army comes and generals fend it off”;“龙生龙,凤生凤”译为“Dragons breed dragons, phoenixes breed phoenixes”;“长寿百岁”译为“Long life, hundred years or longevity”;“一白遮三丑”译为“Whiteness alone hides three blemishes”;“女大年夜十八变”译为“Girls change eighteen times as they grow”;“生米煮成了熟饭”译为“the rice was already cooked”;“娶了媳妇忘了娘”译为“Take a wife and the mother is forgotten”等。

例2:长白你可是年事小着呢,就是喝西寒风你也得活下去呀! [5]

You still have your life to live,even if there's nothing to eat or drink but the northwest wind![6]

“喝西寒风”是汉语中有特定含义的官方俚语,经常使用来刻画生计艰苦,缺吃少喝。张爱玲在翻译该俚语时,采取了“直译+释意”的方法,先是将该词的字面含义用“theres nothing to eat or drink”表达出来,然后再加上“but the northwest wind”停止说明,既忠诚于原文又尽可能协助本国读者更好地了解这毕生态文明。

(三)中国传统习俗的翻译

很多中国传统习俗,假设不加说明,少数英语读者难以了解。

例3:这会子有这么势利的,现在何必三媒六聘地把我抬过去?[5]

If you are going to be so snobbish, why did you bother to carry me here in a sedan chair,complete with three match-makers and six wedding gifts? [6]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翻译对文化的影响 2014年06月16日第A9版:文化教育 作者:沈望舒来源:学习时报字数:3104 1 翻译,在常规认识中,它只是社会中很小一部分人的一种能力、职业、贡献;但史实表明,它始终是人类文化沟通、交流、融合的桥梁,是特定文化留存、发展、弘扬的要素,是一领域文明摆脱落后、与时俱进、更新换代的诱因。 翻译,曾经发挥延续文明的决定性作用 笔者在古埃及托勒密王国的首都亚历山大市,从当地人讲述已知世界历史上最古老而伟大图书馆的业绩中,了解到不仅埃及文明有过长时间的中断和遗失,而且当代西方文明引以自豪的古希腊文明也曾早早被湮灭。是亚历山大图书馆所藏相关希腊的经典与译作,那些被翻译成拉丁文字的公元前9世纪荷马的诗稿,欧几里得《几何原本》,公元前270年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以及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学者阿基米得、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等种种名著,让欧洲、让西方找回了自己的历史之根。不知名大师们的往返翻译,不仅有文明传播功效,而且形成对一种文明的救赎,这就是史称毁于公元3世纪的古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曾经拥有的译著,对当代西方思想文化体系的独特贡献。 从印度佛教圣地瓦那拉斯到经济中心城市孟买的8天访寻,遗憾地了解到:佛教人口在印度总人口中比重跌至2.7%以下;历史灭佛带来的无人信、无人懂状况,衍生出“社会灭佛”恶果——大量千余年前的石制精美佛像被毁,许多今日人工难以雕制的大小佛头散落民间,廉价地摆在旧货市场地上;对佛教经典的诠释者更是踪迹难觅。由此令人不禁回想以唐僧西天取经为代表的“佛学东渐”,它所导致佛教的别样光大——汉传佛教“禅宗文化”的辉煌,中国历史上首次“翻译高峰”:汉至宋中间800余年,来自印度的高僧与中国本土的大德精诚合作,大规模地进行佛经翻译,完成一场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系统化“经典转移”。它不但重塑了中国文明肌理,还赋予佛教于中国与世界的新生。这是一种由玄奘、鸠摩罗什等翻译家创造和续写的哲学文明。 翻译,让世界命运共同体内部互鉴互促 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新内涵;2012年十八大报告将其进一步提升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2013年以来中国领导人在重大外交场合频繁倡导“命运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理念适应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的根本要求,既是各国历史上共存关系的事实,又揭示各民族同处一个地球、同在一个生存环境的深刻哲理,倡导相互依存的权力观、利益观、安全观。 中国历史鼎盛时期,屡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相敬互鉴式的吉光。汉唐宋元明清各朝辉煌阶段,京师之地都有内外商贾云集、各国文化交往密切的记载。西亚、阿拉伯、印度、欧美的文化及其载体,在张骞、玄奘、马可·波罗、利马窦、汤

翻译策略

试析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 1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 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莱斯.1971 年她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建立了功能派理论的雏形.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莱斯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指出理想的译文应从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同时,在实践中她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且不该追求的,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有不同的功能时,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在与学生费米尔合作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莱斯提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此后,费米尔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翻译目的论,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他以行为学为根据提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强调因行为发生的环境置于文化背景之中且不同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翻译并非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故单靠语言学解决不了翻译问题.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其次是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准则,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译文的理解.在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建立了行为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着重分析了参与者(翻译的发起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及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行为发生的语境条件.20 世纪90 年代初,克利斯蒂安·诺德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中给翻译作了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诺德强调译文和原作的联系,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来确定.对目的论影响很大的莱斯在其翻译类型学中也指出,文本有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感染文本三种类型.信息文本包括新闻、商业信件、货物清单等等;情文本包括文学的各种文体类型;感染文本包括所有以感染为首要目的的文本广告、布告、宣传、劝诱以至讽刺等文本.应用到翻译上,根据文本的目的和性质,信息文本要求直接,完整传达原文本的内容;表情文本要求传达原文本内容概念的艺术形式;感染文本要求再造文本形式以直接达到预期的反映,其重点分别是“内容”、“形式”、“效果”.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要接受者做出反映,译文文本的处理就要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文体惯例,首要目的是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综观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最为重要,这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结构主义翻译观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把意义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把翻译活动看成是静态的简单的编码和解码操作,其“等值”翻译观认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等关系.而功能派理论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言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翻译不能被看作是语言间一一对应的转换.译文不能以是否与原文对等为准则,而应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从翻译过程的行为、参与者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7354798.html, 浅析英汉互译中的翻译策略 作者:力一轩 来源:《大观》2015年第04期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父亲节前夕,中国网民热议爸爸打孩子”译文,举例分析了归化、直译与意译策略的使用,主要着重于由于文化不同和语言差异而导致的表达不同。通过分析,指出归化、直译与意译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关键字:文化冲突;语言差异;归化;直译;意译 本文选自《华尔街时报》,题目为“父亲节前夕,中国网民热议爸爸打孩子”,译文发表于《华尔街时报》中文版。这篇文章就中西方爸爸的教育方式进行对比,然后发表评论。原文中,作者引用了一些中国博主回忆自己童年被爸爸打的评论。热议中,有网友认为中国式爸爸打孩子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也有人认为这是一种严苛的爱。 认真对比原文与译文之后,本论文将从文化层面和语言层面,举例分析译文。文化层面上,分析归化策略的使用;语言层面上,分析直译与意译的使用。强调归化、直译与意译策略在翻译中的重要性。 一、归化 所谓“归化”,通常是指译者在翻译时采用一种透明而流畅的译文,从而使得原语文本对于读者的陌生感降至最低。(杨文峰,2010)译者运用归化策略能给读者带来一种亲切感。译文中的一大优势就是运用了归化策略。 (1)原文:To beat is to care,to scold is to love. 译文:打是亲,骂是爱。 分析:译者没有直接去解释原文,而是运用了一句众所周知的中国谚语“打是亲,骂是爱”,这样能够使读者产生共鸣。 (2)原文:A girl said her father beat her only because he was worried when she returned home late.Another wrote her father would buy her delicacies to eat the day after beating her,and apply ointment to her bruises.At the time I was thinking,why not just not beat me in the first place? She says.“I don’t know where he is now,but if it were possible,I would actually like him to beat me again. 译文:一个女孩说:“小的时候有一天晚回家,爸爸刚找到我什么也没说,打了我一巴掌。就那一次。另一个女孩写道:”从小到大父亲最疼我,小时候不听话也打过我不少次,但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的关系 发表日期:2010年3月26日出处: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45卷第2期2009年4月作者:宋学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97)[摘要] 按照译者的国籍来判定译本的国籍,未能摆脱二元对立的传统观念;但承认翻译文学的国籍的双重性,虽摆脱了二元对立,却没有摆脱二元论。翻译文学具有的世界文学意义是它可以自成体系的理论依据;翻译文学本身具有的独特性也为其自成体系提供了恰当支持。翻译文学与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三者并立,符合当今学术研究的多元态势。 [关键词] 翻译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学 一 翻译文学能够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离不开谢天振对翻译文学地位的大力张扬。早在1989年,谢天振就发表了《为“弃儿”找归宿——翻译在文学史中的地位》一文,指出“文学翻译中不可避免的创造性叛逆,决定了翻译文学不可能等同于外国文学”,并提出“恢复翻译文学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的主张。[1]不久,他又发表了《翻译文学史:挑战与前景》和《翻译文学——争取承认的文学》两文,再次指

出“翻译文学在国别(民族)文学中的重要地位,并且把它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事实予以叙述,这是值得肯定的”。[2](p227)同时指出:“在20世纪这个人们公认的翻译的世纪行将结束的时机,也许该是到了我们对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作出正确的评价并从理论上给予承认的时候了。”[3]尽管在谢天振之前也有几篇关于翻译文学的文章发表①,但或许由于发表这些文章的刊物与翻译的关系不大,或许由于所谈内容的侧重问题或其他客观原因,这些文章在译界影响不大。毫无疑问,正是谢天振的几篇文章,才渐渐引发了译界和比较文学界乃至文学界对翻译文学研究和探讨的热情。 当然,谢天振旗帜鲜明的观点也遭到了其他学者的质疑。1995年的《书城杂志》曾为两种不同的观点,即认为“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的组成部分”和认为“翻译文学属于外国文学”,提供了探讨的平台,两种观点进行了两个回合的交锋。 ②由此,翻译文学的归属成为翻译文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话题。而总的看来,主张“翻译文学是中国文学(或国别文学)的组成部分”的声音处于强势。几乎同时,有论者也明确提出“翻译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组成部分”[4]。进入21世纪,谢天振继续其一以贯之的主张,在《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1年中国最佳翻译文学》之《序》中,再次指出长期以来人们“把翻译文学等同于外国文学”的“模糊认识”,认为“外国文学实际上只是存在于翻译文学之中的一个虚幻的概念,而翻译文学

回译的翻译策略

回译的翻译策略 【摘要】:本翻译项目翻译文本为FlowersintheMirror,MoonlightontheWater:ImagesofaDeludedMind。这是丹麦奥胡斯大学汉学家林恩·贝克(LeneBech)发表于2002年的一篇关于《红楼梦》的评论,收录在JSTOR中。文章旨在探究《红楼梦》中出现的年轻貌美的女子对贾宝玉心路历程的变化所起的作用,通过将这些女子和“花”与“月”的意象联系起来,来展现她们在贾宝玉心路历程各个时期中所起的象征作用。因为论文用英文撰写,无论作者阅读的《红楼梦》是汉语原文还是英译本,论文在呈现作品时,如专有名词、特殊概念以及对于作品的引用和转述,都只能以英文形式出现。因此,笔者在将论文译为中文的过程中,需要将用英文呈现出原本为汉语或中国文化的内容,再回译成汉语。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分为四章:第一章任务描述中包括文本背景、任务要求;第二章任务过程中包括译前准备、过程控制、译后总结;第三章案例分析中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回译的概念与定义,第二部分结合原文与翻译过程,具体分析了文中出现的三种情况的回译,专有名词的回译、概念术语的回译、直接引语和间接描述的回译;第四章为实践总结,通过第三章中的分析,针对不同情况的回译总结了不同的翻译策略。在对专有名词的回译中,主要遵循约定俗成和统一的翻译方法,在对概念术语的回译中,主要遵循追根溯源的翻译原则,原文中直接引语的翻译遵照作者原文中引用的《红楼梦》原著中的语句,而对于间接描述的翻译,则遵循

归化翻译的原则。通过对此翻译过程的研究,以期来指导笔者以后的翻译实践。【关键词】:回译翻译策略约定俗成归化翻译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9 【目录】:中文摘要6-7ABSTRACT7-9第一章任务描述9-111.1文本背景91.2任务要求9-11第二章任务过程11-142.1译前准备112.2过程控制11-122.3译后总结12-14第三章案例分析14-223.1回译的概念与定义143.2回译的三种情况14-223.2.1专有名词的回译15-183.2.2概念术语的回译18-203.2.3直接引语和间接描述的回译20-22第四章实践总结22-24附录24-81参考文献81-82致谢82-83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83-8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用1

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的选用 对一部作品的翻译,译者会经常因为译文读者的不同,而选用不同的策略,会根据所选文章的题材不同而选用不同的策略,同样,也会因为翻译的目的的不同,而采用迥然相异的翻译策略,以下我们将以儒学英译的不同例子来看这一点。 早在1594年,西方就文字出版了第一本儒家经典<四书>,这是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用拉丁文翻译著成。从此以后,儒学经典被越来越多地译成西方各种文字。近代西方出现了三位汉籍欧译大师:英国的理雅格,法国的顾塞芬,和德国的卫礼贤,而同时也出现了一批英译中国古典文学的中国作家,以理雅格和辜鸿铭为例。看翻译目的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两位大师的翻译背景。 1815年12月20日,理雅各出生于苏格兰,小时候就读于老家的教区学校,曾在一位盲妇处学习英国古典诗篇,从小就喜爱文学。他十四岁时转入阿伯丁文法学校,勤奋学习拉丁文和英语语法。1831年考入阿伯丁英王学院。在大学三年级时,他又致力于学习哲学与宗教。理雅各在大学求学期间,为当时英国的海外传教事业所吸引,志愿当传教士。投考希伯利神学院。他接受了两年的神学训练,向伦敦传教会提出申请,要求派往中国传教。伦敦会批准了他的申请。1839年7月,从英国乘船出发,1840年1月10日抵达南洋马六甲。 理雅各倾心研究中国文化,热心在华事业。理雅各十分努力在中国传教,写出了18种汉文新教布教书籍。1861年“四书”译本依序在香港出版,为《中国经典》一、二卷。之后的几十年时间里,理雅格翻译了大量的汉籍,特别是儒家典籍《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春秋》、《礼记》、《书经》、《孝经》、《易经》等。 辜鸿铭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他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创获甚巨;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辜鸿铭翻译《论语》与他传奇式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文化观念有密切的关系。他称自己: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这句颇具调侃的话是他一生经历的真实写照,也是他翻译《论语》的背景与前提。辜鸿铭注意到西方传教士在审视中国历史及文化时所持的居高临下的态度,批评其带着一种令人无法忍受的优越感来研究和认识中国。论语最初200年多来的英译史一直是由传教士书写,他们将儒家思想当成儒教,以基督教为参照来翻译及阐释《论语》。他认为理雅格等传教士们歪曲了儒教经典的原意,糟蹋了中国文化,并导致西方人对中国产生偏见。为了还原中国儒家经典的本来面目,消除理雅格等造成的偏见,他决定以自己对儒家经义的把握和对西方语言文化的精熟来翻译儒家经典,希望那些有教养有思想的英国人在耐心地读过他的翻译之后,能够反思和修正他们对中国人已有的成见,改变他们对中英两国人民与人民,国与国之间的态度。辜鸿铭翻译儒家经典的另一个原因是他儒家文化救西的思想。为了引起西方人对他翻译的论语的更多关注,他将译本名定为:《孔子言论:一本引用歌德和其他西方作家的话里解说的新的特别的翻译》。而由于其间经历、生活环境及身份的变化,理雅各的《诗经》三译本体现了其不同的思想和研究方法。他的宗教观念经历了从以基督教为中心的狭隘偏见,到宽容、自由的比较宗教观的演变,学术思想也从较多地依赖传统和服务政治,而逐渐走向强调独立意识的学术阐释。但西方主流思想总是影响着译者,又通过译者影响着译著。中国经典在理雅各看来仍是低劣的,需要基督教来予以完善。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两个大师,他们翻译的出发点完全不一样,也就是他们的翻译目的不同导致了他们采用的翻译策略也截然不同。

翻译策略

翻译目的论与翻译策略 1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是德国学者莱斯.1971 年她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批评的新模式,即从原文和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来评价译文,建立了功能派理论的雏形.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限制》一书中莱斯坚持以原作为中心的等值理论,指出理想的译文应从概念性内容,语言形式和交际功能上与原文对等.同时,在实践中她发现有些等值是不可能实现且不该追求的,翻译应该有具体的翻译要求,因特殊需要要求译文与原文有不同的功能时,译者应优先考虑译文的功能特征而不是对等原则.在与学生费米尔合作的《翻译理论基础概述》一书中,莱斯提出译者在整个翻译过程中的参照系不应是“对等”翻译理论所注重的原文及其功能,而应是译文在译语文化环境中所预期达到的一种或几种交际功能.此后,费米尔摆脱以原语为中心等值论的束缚,创立了翻译目的论,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他以行为学为根据提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行为,强调因行为发生的环境置于文化背景之中且不同文化又具有不同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翻译并非是一对一的语言转换活动,故单靠语言学解决不了翻译问题.根据目的论,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即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其次是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连贯原则指译文必须符合语内连贯的准则,即译文必须能让接受者理解,并在目的语文化以及使用译文的交际环境中有意义.忠实原则指原文和译文之间应存在语际连贯一致,即译文忠实于原文,忠实的程度和形式取决于译文的目的和译者对译文的理解.在目的论基础上,贾斯塔·赫兹·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建立了行为翻译理论,视翻译为一项为实现特定目的的复杂活动,着重分析了参与者(翻译的发起者,译者,文本的使用者及信息的接受者)各自的作用以及参与者行为发生的语境条件.20 世纪90 年代初克利斯蒂安·诺德在《目的性行为——析功能翻译理论》中给翻译作了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诺德强调译文和原作的联系,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来确定.对目的论影响很大的莱斯在其翻译类型学中也指出,文本有信息文本、表情文本和感染文本三种类型.信息文本包括新闻、商业信件、货物清单等等;情文本包括文学的各种文体类型;感染文本包括所有以感染为首要目的的文本广告、布告、宣传、劝诱以至讽刺等文本.应用到翻译上,根据文本的目的和性质,信息文本要求直接,完整传达原文本的内容;表情文本要求传达原文本内容概念的艺术形式感染文本要求再造文本形式以直接达到预期的反映,其重点分别是“内容”、“形式”、“效果”.如果原文的目的是要接受者做出反映,译文文本的处理就要迁就目标语的形式规范和文体惯例,首要目的是要达到预期的效果.综观解构主义思潮下的功能翻译理论,翻译目的最为重要,这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的突破.结构主义翻译观把语言看成是一个封闭自足的体系,把意义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把翻译活动看成是静态的简单的编码和解码操作,其“等值”翻译观认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对等关系.而功能派理论认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不同言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翻译不能被看作是语言间一一对应的转换.译文不能以是否与原文对等为准则,而应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从翻译程

【CN110069790A】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机器翻译系统及方法【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910387882.4 (22)申请日 2019.05.10 (71)申请人 东北大学 地址 110819 辽宁省沈阳市和平区文化路3 号巷11号 (72)发明人 杨晓春 王斌 刘石玉  (74)专利代理机构 沈阳东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21109 代理人 李运萍 (51)Int.Cl. G06F 17/28(2006.01) G06F 17/22(2006.01) (54)发明名称 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机器翻译系 统及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 机器翻译系统及方法,涉及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 翻译技术领域。本发明步骤如下:步骤1:获取需 要翻译的源语言句子数据集,所述训练集中的数 据为经过人为添加标签序列的源语言句子;步骤 2:建立译文回译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最小化损失 函数的值来调节译文回译神经网络模型参数;步 骤3:将验证集中的源语言句子E作为译文回译神 经网络模型的输入,输出句子D。该方法可以降低 损失的方式,进一步提高机器翻译的准确度,进 一步降低语言在翻译过程中信息的扭曲或丢失。权利要求书2页 说明书5页 附图4页CN 110069790 A 2019.07.30 C N 110069790 A

权 利 要 求 书1/2页CN 110069790 A 1.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机器翻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模块、直译模块、回译模块、输出模块: 所述输入模块用于让用户输入要翻译的源语言句子,并将该句子输出至直译模块; 所述直译模块包括编码器Encoder_1和解码器Decoder_1,所述编码器Encoder_1用于将用户在输入模块中输入的源语言句子用隐式向量表示,并将该隐式向量输出至解码器Decoder_1;所述解码器Decoder_1包括调节过程与翻译过程,在调节过程时用于将接收到的隐式向量生成目标语言预测句子,并计算其损失函数,将目标语言句子输出至回译模块;在翻译过程时用于将接收到的隐式向量生成翻译句子,并将翻译句子输出至输出模块; 所述回译模块包括编码器Encoder_2和解码器Decoder_2,所述编码器Encoder_2用于接收目标语言句子,将该句子用隐式向量表示,并将该隐式向量输出至解码器Decoder_2;所述解码器Decoder_2用于将隐式向量解码分析生成目标源语言句子,并计算其损失函数; 所述输出模块用于输出翻译句子。 2.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机器翻译方法,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机器翻译系统实现,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获取需要翻译的源语言句子数据集,该数据集包括训练集和测试集;所述训练集中的数据为包括源语言与目标语言的平行语料库; 步骤2:建立译文回译神经网络模型;将训练集中的源语言句子A source进行直译生成目标语言预测句子B target,计算预测句子B target与真实标签句子B label之间的损失函数Loss (B target,B label);将B target作为回译模块的输入进行回译,得到目标源语言句子C source,计算A source与C source的损失函数Loss(A source,C source),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Loss(B target,B label)和Loss(A source,C source)的值来调节译文回译神经网络模型参数; 步骤3:将测试集中的源语言句子E作为译文回译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此时为翻译过程,输出翻译句子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通过译文回译对照原文的机器翻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1:将源语言句子A source输入到编码器Encoder_1中,通过编码器Encoder_1将A source用隐式向量表示,并将隐式向量传递给解码器Decoder_1,通过解码分析隐式向量,生成目标语言句子B target,对比B target和标签序列B label,计算目标语言句子的损失函数Loss (B target,B label)=crossentropy(B target,B label),其中crossentropy(B target,B label)表示B target 和B label之间的交叉熵; 步骤2.2:将B target作为输入,传给编码器Encoder_2,将目标语言句子B target编码为隐式向量,然后将该向量传给解码器Decoder_2,将隐式向量解码分析生成目标源语言句子C source; 步骤2.3:计算出源语言句子A source与回译后的目标源语言句子C source之间的目标源语言句子损失函数,表示为: Loss(A source,C source)=crossentropy(A source,C source) 综合Loss(B target,B label)与Loss(A source,C source)得到神经网络的总损失函数Loss: Loss=Loss(B target,B label)+γLoss(A source,C source) 其中,γ代表权值系数,为人工设定的超参数,其取值范围为[0,1.0); 2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翻译策略的分类和介绍 引言 一般的翻译教材在讨论翻译问题时,都离不开讨论翻译方法与技巧。我国在八十年代初出版的统编翻译教程(即张培基等编著的教程),主要是讲述常用的翻译方法与技巧,其中包括:词义的选择、引伸和褒贬;词类转译法;增词法;重复法;省略法;正反、反正表达法,分句、合句法;被动语态的译法;名词从句的译法;定语从句的译法;状语从句的译法;长句的译法,和习语、拟声词、外来词语等特别语词的译法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也基本上沿用这些方法与技巧,或在此基础上有些改进,例如,柯平编著的《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除了提出与张培基教程大同小异的方法外,还提出了变通和补偿手段:加注、增益、视点转换、具体化、概略化、释义、归化和回译。 ( ) 性” 关于直译之争持续了几个世纪,赞同者坚定不移,反对者(也即意译的赞同者)坚持已见,互不让步。其实,英文和中文“直译”的定义都不是十分确定,既可指逐词译 ( ),也包括逐句译()。直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常见用于以下领域的翻译:()用于翻译科技资料;()用于外语教学,让学生了解两种语言结构的差异;()也用于文学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直译的高手,在他看来,“只有直译才是真正的翻译”(见)。 然而,在现代文学译者中,赞同直译的人为数不多,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所说,“因为没有哪两种语言是完全相同的,无论是符号所指的意义或语言符号的排列方式都会有差异。可以说,语际之间没有绝对的一致。因而,也就没有绝对准确的翻译”(:)。

八十年代初,张培基等学者在当时的统编教材《英汉翻译教程》中这样下定义:“所谓直译,就是在译文语言条件许可时,在译文中既保持原文的内容,又保持原文的形式——特别指保持原文的比喻、形象和民族、地方色彩等。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应当指出,在能够确切地表达原作思想内容和不违背译文语言规范的条件下,直译法显然有其可取之处。直译法一方面有助于保存原著的格调,亦即鲁迅所说的保持‘异国情调’和‘洋气’,另一方面又有助于不断从外国引进一些新鲜、生动的词语、句法结构和表达方法,使我们的祖国语言变得日益丰富、完善、精密”(张培基等:)。 九十年代出版的翻译教程,对直译又有了不同的阐释:“直译指翻译时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形式、包括用词、句子结构、比喻手段等等,同时要求语言流畅易懂”(范仲英:)。一般说来,采用直译所产生的译文看起来肯定有翻译的痕迹,读起来也不是那么通顺。如 () ’ 原文玩了个文字游戏,很风趣,凡是了解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曾导演的读者,看到这句话时,大概都会忍俊不禁。但是这样的文字游戏却造成翻译上的极大困难,如直译成“艾尔弗雷德·希契科克使一位淑女失踪”,其意思就会与原文相悖。王先生采用意译的方法,表达了原文的一层意义,说明了一个事实,可惜其双头语的形式消失了,原文的风趣味道也完全丧失了。对此,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性,都有自己独有的声音、文学、修辞手法和社会习惯,这是无法移植的。古书说,‘橘逾淮而北为枳’。橘子好吃,枳可是酸苦的。翻译正是如此。一篇好文章,翻译过来往往读不得。你可以把大意译出,可是原文那些音乐和形象性,原作者那些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你会丢了一大半”(王宗炎:)。

国际关系文献翻译策略分析

翻译部分 又

标标原文: Hl e r ar e hy a n d C om m u ni协,a tHom e a nd A b r oad: Evi d e nee o faCom m o n S tr u e t u r e o f f 译译文: 国内与国外的阶层和团体: 美国精英中国内外政策信仰的共同结构之证据 据 题题 D o m e s t一e a nd For e ig n Pol一e、,Be l一efsi n Am e ri ean Ell t e s s 原原文译文 H H Hiera rc h y a n d C o m m u n ity a t t 国内与国外的阶层和团体:: H HHo m e a n d A b ro ad :: 美国精英国内外政策信仰的 EE E、,idenee of a C om m on Struetu re of D om estie e e 共同结构之 证据 a a n d F o r e ig n P o lie y B e lie f s in A m e r iea n E lite s s 赖布恩恩 B BB rian C . R ath b u n nn 摘要: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美国精 A A A lth o ug h th ere 15 in ere asin g ev id en ee o f a rela t io n sh iP P P 英在国内外政策的态度之间存在着联 系,, b b b e彻 een d o m e sti e an d f or eig n P o liey at t itud es a m o n g g g 但是我们对其原因仍知之甚 少。其实,深深A A A m eriean e li t es. w e h av e less o f a n id ea a b o u t w h y th ese e e 入了解我们所说的左 翼、右翼、自由主义义 se s ts o f at t itu d es eo h ere . T h e a n sw er l i e s i n a b 比 er r r 和保守主义,就可以得到答案。借助 权力力un u d ers t a n d in g o f w h at w e m ean w h en w e ta lk ab o ut “l ef t”理论、党派分歧以及意识形 态连续体的概概an a d “ri g h t、’or “l i b e r a l”an d “eo n ser vati v e .’‘D raw in g o n th e e念,笔者 认为,存在两个核心价值观: 阶 1i t1e r a ture o n rig h ts th eo r y*P ar t isan e leav ag es, an d d d 层和团体; 二者在国内政策和外交 政策层 i d i e o l o g i ea l eo n ti n u a . 1 P o si t th e ex i sten ee o f t w o co re e e 面得到了体现。笔者对表现美国精英 国内内v a v】u es. h ierareh v an d co m m u n i t \. t h 歇 sh o u 】d m an i f e st t t 外政策态度的数据的关键部 分进行了分 t h t e m se lves b o t h at h o m e an d ab ro ad . 1 P erf or m a P r i n ei P a l l 析,结果表明,两个领域存在几乎相 同的的 eo e m P o n en ts an a }y sis on d ata eaP tu rin g b oth t h e d o m estie e e 态度结构。这说明,在一般情祝下将

翻译新中国_中国文学_英译中国文学考察_1951_1966_

翻译新中国:《中国文学》英译中国文学考察(1951-1966) 倪秀华 (广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摘?要:?1951年创刊的《中国文学》是中国国内迄今为止唯一一份向英语世界译介中国文学的综合性刊物,但至今学界关注不足。通过分析《中国文学》的创办动机、翻译选材、翻译策略及其与同时期文学思潮和国家外交政策之间的互动,探讨《中国文学》与冷战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新中国民族国家建构之间的密切关系,揭示这一刊物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发挥的重要作用。关键词:?《中国文学》;翻译选材;翻译策略;文学思潮 Abstract: Chinese Literature launched in 1951 is the only journal in China aiming at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o the English world.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urpose, the choices of translation materials, translation strategies of this magazine, a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literary poetics and foreign policies during 1951 to 1966, in an attempt to reveal the close relation between the magazine and the nation-building project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the magazine at the time. Key words: Chinese Literature ; the choice of translation material; translation strategy; literary poetics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65X (2013)04-0035-06 一、引言 中国的汉籍外译自古有之。据马祖毅和任容珍(1997:698-704)考察,中国历史上有史料记载的最早的国人从事的对外翻译活动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此后的中国文学外译活动一直延续并发展至今,尤其是自新中国建立以来,政府有计划地对外译介中国文学。然而,对于近代以来中国主动把自身文学“送出”(季羡林,2004:1)的种种努力,目前翻译研究的关注度明显不足,尤其是建国17年这一时期的中国文学翻译几乎是研究的盲点。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研究的缺失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对这一时期文学的否定倾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界在 西方启蒙话语的影响下普遍认为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有文学价值,同时期出现的中国文学外译随之也一并被否定,而被视为无研究价值;其次,翻译研究,尤其是描写翻译研究大多关注于目标语社会主动发起和/或生成的翻译现象或活动,而对源语社会出现的翻译现象或活动则关注不足;再次,史料等材料的匮乏也进一步阻碍了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探讨。 建国17年的中国文学外译活动具有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新生的民族国家主动对外翻译介绍本国文学作品,以响应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的诉求和召唤,意图在国际社会中实现自我合法形象的塑造。 收稿日期:?2013-03-10作者简介:?倪秀华,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中国文学对外翻译、中国翻译史 2013年9月Sep.?2013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Journal?of?Tianjin?Foreign?Studies?University 第20卷第5期Vol.?20?No.?5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语言与文化对翻译的影响 在长期的语言教学工作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与其他使用英语的国家在文化习俗和语言使用习惯上有很大差异,这直接造成交流,尤其是翻译式交流中的很多障碍。下面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日常用语和习语等方面就英汉语言和文化对翻译的影响进行比较和探讨。 一、语言差异与文化差异 1.翻译是人类语言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使用不同语言的民族、国家之间互相交流、互相沟通、互相学习不可缺少的手段。翻译过程中,要准确将语言意思表达出来,就需要理解和认识该语句所产生的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习俗。所谓译事之难,难就难在处理一些涉及文化意蕴、民族习俗、语言惯用法等的语言差异。例如:汉语中的炕、旗袍、中山装、麻将、二胡等在英语中都属词汇空缺。而英语中的tank、jacket、bus、nicotine等在汉语中都没有准确的对应词,只好按读音将其分别译为坦克、夹克衫、巴士、尼古丁。 2.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最富有弹性的成分,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成分。词之所以能表名表义,是因为它由词位(外部形式)和义位(内容、意义)两个部分组成。义位又由数个义素组成,其中概念义素构成事物或现象的概念,非

概念义素构成词汇的背景,亦称背景义素。例如:英语的“yellow”和汉语的“黄”同指一种颜色,它们的概念义素完全相同,但背景义素中的民族文化义素却大不一样,在汉语中,黄色在历史上是皇帝的颜色,象征帝王和权力,在当代,黄山、黄河、黄土地、黄皮肤中的“黄”则是中国的国色,寄托着中国人的民族感情。而在英语中,黄色的一个象征意义是“背叛”。因此,男士给女士送花或其他礼物时忌讳黄色。我国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从中国英语教学实践出发,划分了三种不同的意义环境和三种词义对应情况:(1)外语文化涵义大于汉语文化涵义的词汇。例如,英语中“modern”这个词,当指历史时代时,区别于“ancient”(古代)“mediaeval”(中古)。它本是包含了中世纪的反叛人文主义精神,非禁欲主义,执著于此生此世幸福的追求,不考虑来生报应;尊重科学,不受缚于中世纪教条等等。这些文化内涵在汉语的“近代”和“现代”中都无法找到对应。 (2)汉语文化涵义大于外语文化涵义。例如:人们常常将英语的“metaphysics”等同于汉语的“形而上学”。然而英语文化环境中“metaphysics”是一门研究物质和自然世界之外的东西的学问,是对于万物起源的猜想,也是一种思维和研究方式,这个概念是中性的。在中国文化环境中,它用来特指同辩证法相对应的思想方法,由于历年政治文化环境的影响,“形而上学”带上了一层贬义,意味着脱离实际的玄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研究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研究 【摘要】影视翻译者们几乎把“整个世界”搬到中国观众眼前,将世界范围内的优秀影片引进中国。中国广大的电影观众对新鲜事物有着饱满的热情,与此同时,培养一种健康向上的审美心态、获取一种愉悦的审美感受是十分重要的。随着电影业的繁荣发展,电影字幕翻译也被提升到一个较高的位置。 【关键词】英语电影字幕翻译策略 一、前言 我国着名学者钱绍昌曾明确地指出:“译制片受众(观众)的数量远远超过翻译文学作品受众的数量,但与之相反,翻译界对影视翻译的重视却远不如文学翻译”。总的来说,我国的影视翻译研究起步较晚,还没有形成相应的理论体系。 二、“信、达、雅”翻译标准新用 严复在《天演论》卷首的《译例言》中首次提出对中国乃至世界翻译产生重大贡献的“信、达、雅”翻译标准。很多人认为严复所提出的“雅”破坏了“信”和“达”,从字面上来看,的确如此,因为仅仅为追求译文本身的古雅而脱离原文,这样的做法本身极具挑战和危险性,但是从积极乐观的一面来讲,严复的翻译标准极其重视润饰,这是值得我们肯定和关注的,这为后来的翻译美学研究奠定了理论

基础,启发大家在越来越重视美感的时代用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追求译文美感。严复的“信、达、雅”翻译标准之所以多年来没有被翻译界抛弃,是因为这简明扼要的三个字把翻译的精髓总结得淋漓尽致,尽管时代赋予了翻译新的意义,但是对严复翻译标准的运用仍然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电影字幕翻译中的运用,由于受到电影故事背景、情节、文化内涵以及观影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翻译标准必须被赋予全新的内容和要求。 三、“意境说”在字幕翻译中的运用 翻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着名的翻译大家严复、鲁迅、瞿秋白等前辈将翻译提升到了文学艺术的高度。而中国文学艺术着意追求超越客观形象的神韵意味,将自然形象当做表现内在神情气韵的媒介,因而形象刻画并不是中国文学艺术所追求的终极目标(第29页,《中西比较诗学》)。在这样的背景下,“意境说”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就会有很大的运用空间,就可以从形式文采美的角度对字幕译文进行深度润饰,使观众通过颇具美感的字幕译文领略电影本身的魅力,进入精彩纷呈的电影世界。 1.偏重于主观的主客观统一。任何文学艺术都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而我们所谓意境,就是意与境浑,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第31页,《中西比较诗学》)而非仅仅局限于主观论断。在英语电影字幕翻译中,要注意主观的意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_复译_转译_之争

2005年3月 第21卷 第2期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ichuan I nternati onal Studies University M ar.,2005 Vol.21 No.2 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中的 “复译”、“转译”之争 陈 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北京 100101) 提 要:20世纪中国文学翻译的实践和理论证明,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复译和转译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值得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给予公正的评价。在复译与转译过程中,一直存在“抢译”、“胡译”、“乱译”、“滥译”甚至是抄袭现象,应把它们与复译、转译区别开来,以促进外国文学翻译质量的不断提高,规范翻译市场。 关键词:文学翻译;复译;转译 中图分类号:H315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31(2005)02-0100-05 D eba te on Retran sl a ti on and Tran sl a ti on not fro m the O r i g i n a l Text i n20th Cen tury’s L iterary Tran sl a ti on i n Ch i n a CHEN Yan Abstract:A s cultural phenomena,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are inevitable and necessary fr om the devel opment of literary translati on in China,which deserves comp licated and syste matic study and objective evaluati on. Retranslati on and 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differed fr om random translati on t o i m p r ove the translati on of f oreign literature. Key words:literary translati on;retranslati on;translati on not fr om the original text 复译与转译之争是针对文学翻译的不同方式类型而展开的论争。由同一原本的不同译本出现的时间先后的不同,形成了首译与复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由译本所据原本的不同,形成了直接翻译和转译两种不同的译本类型。因已有的译本不能满足读者的期望和需要,复译是翻译家常有的选择;因翻译家所掌握的语种等因素的限制,转译也常常是译介外国文学的必要途径和方式。在中国翻译史上,复译和转译是相当普遍的译本类型,其中不乏成功的、受到读者欢迎和肯定的译作,也有不少过多背离原文的转译本和重复平庸、乃至滥竽充数的复译本,对于复译和转译的是非功过,翻译界有着见智见仁的不同看法,并进行了长期的讨论和争鸣。 一、复译之争 在中国翻译文学史上,复译普遍存在,数量较多。尤其是1930年以降,复译越来越常见。在已出版的各种译本中,复译本的数量占一多半。许多著名翻译家如鲁迅、郭沫若、茅盾、郑振铎、梁实秋、周扬等都参与了名作复译。复译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必要性。首先,复译的出现是不同历史阶段不同的翻译方法不断更替的一种表现。晚清时期,翻译家普遍采用豪杰译的翻译方法,对原作多有增删、改动。五四以后,主张尊重原文的翻译家,使用逐字译和直译的方法重新翻译就成为必然。其次,复译的出现也是现代汉语不断发展、演变和完善的体现。由于现代汉语经历了晚清时期的文白夹杂、五四时期的中外杂糅阶段,直到30年代后才逐渐趋于定型,所以30年代以前的译本普遍显得译文老化,不合现代读者阅读习惯,也就需要复译。这就是30年代前后在我国文学翻译史上形成第一个复译高峰的原因之一。这股潮流对翻译文学的普及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出现一些弊端,如抄译、乱译等不良现象,引起人们对复译的反感、认识上的分歧及学术上的论争。 邹韬奋指出,复译不太经济,应该翻译那些有价值的未曾译过的书。(邹韬奋,1920)茅盾不同意这样的看法,他认为: 我们以为如果真要为读者的“经济”打算,则不但批评劣译是必要的手段,而且主张复译是必要的救济。如果劣译出世,一方加以批评,而一方又能以尚有第二译本行将问世的消息告知读者,这倒真正能够免得读者“浪费”了时间精神和金钱的。(茅 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