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慢性肾功能衰竭习题

(完整word版)慢性肾功能衰竭习题
(完整word版)慢性肾功能衰竭习题

单选题: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主要原因为:

A. 贫血

B. 尿毒症毒素引起骨髓抑制

C. 血浆白蛋白减少

D. 代谢性酸中毒

E. 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功能异常

2.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毒物抑制骨髓造血

B. 红细胞寿命缩短

C. 营养不足缺铁,低蛋白

D.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E. 肠道溃疡出血使血液丢失

3.下列哪项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A. 心血管疾病

B. 高钾血症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贫血

E. 感染

4.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 胃肠道表现

B.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C. 心血管系统表现

D. 呼吸系统表现

E. 代谢性酸中毒

5.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中哪一项较少见:

A.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B. 心包炎

C. 心肌病

D. 心内膜炎

E. 心力衰竭

6.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 C

A. 代谢性碱中毒

B. 高血钙

C. 高钾血症

D. 低磷血症

E. 以上都不是

7.尿毒症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输入5%碳酸氢钠

B. 静脉注射钙剂

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进行血液透析

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多选题:

1.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

A.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B. 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

C. 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D.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

E. 叶酸过多

2.慢性肾衰竭的非透析治疗包括:

A. 低蛋白饮食

B. 高钙、高磷饮食

C. 必需氨基酸治疗

D. 肠道透析

E.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尿毒症高钾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输入5%碳酸氢钠

B. 静脉注射钙剂

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进行血液透析

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4.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低血钙

C. 高钾血症

D. 高磷血症

E. 高镁血症

5.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水负荷过多所致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 大剂量利尿剂

B. 饱和量洋地黄类药物

C. 低盐和控制水的摄入

D. 血液或腹膜透析

E.扩血管药物

判断正误:

1.慢性肾衰尿毒症最理想的治疗是血液透折。

2.关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是骨痛。

正确答案:骨活检。

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肾单位高滤过、高代谢、高灌注等。

名词解释:

慢性肾脏病

填空题

慢性肾衰竭的替代治疗有、和 3种方法。

简答题

慢性肾衰竭进行分期?

答案:

单选题:1.E 2. D 3. A 4. A 5. D 6. C 7. D

多选题:1. ABCD 2. ACDE 3. ABCDE 4. ABCDE 5. ABCDE

判断正误: 1.对 2.错 3.对

名词解释:慢性肾脏病: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肾脏结构和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病史

>3个月),包括GFR正常和不正常的病理损伤、血液或尿液成分异常,及影像学检查

异常,或不明原因的GFR下降(GF R<60ml/min)超过3个月,称为慢性肾脏病。

填空题:血液透析、腹膜透析和肾移植

简答题

慢性肾衰竭进行分期?

慢性肾衰竭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①肾功能代偿期:肌酐清除率50~80 ml/min,血肌酐133~177 μmol/L;②肾功能失代偿期:肌酐清除率20~50 ml/min,血肌酐186~442 μmol/L;③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前期):肌酐清除率10~20 ml/min,血肌酐451~707μmol/L);④尿毒症期:(肌酐清除率

慢性肾功能不全 指南

慢性肾功能不全指导原则(主要内容) 1.治疗疗效标准/目标: 预防或减缓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保护慢性肾病肾功能不全的肾功能、改善肾和总生存期。 预防和延缓CKD是慢病管理中最主要的,主要有两个不同的治疗目标: 一级预防:在高风险人群中(如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等)预防慢性肾脏疾病。受试者没有明显的慢性肾脏疾病的迹象,即没有任何肾损害的迹象。 二级预防:包括减缓慢性肾脏疾病进展,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疾病的迹象。 不希望只有代表肾病理检测,如不接受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微小变化作为一个独立的指标或构成一个独立的标志的一部分。 2.评估疗效标准的方法 肾功能的评估 血清肌酐,有或没有胱抑素C,相应的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eGFR)被用于一些试验来评估肾功能和在今后的试验中也可以接受。然而,这些方法不够准确反映的全部真实的肾小球滤过率(GFR)。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足够准确地表示真实GFR的全部范围。虽然使用外源物质(碘海醇,伊马替拉或其他有效标记物)的清除来测量GFR(mGFR)可能更准确,但是在全球发展中进行关键研究的常规临床实践中正确使用的困难也得到承认。建议在预先确定的患者亚组中使用测量的GFR作为eGFR的验证性检验。由于前者更好地表征,基于肌酐的eGFR 估计目前优于基于胱抑素C的估计。不考虑用于eGFR估计的测量,需要考虑所有产生生物标志物变异性的混杂因子及其对数据解释的影响。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GFR的精确测定被认为是必不可少的,例如当GFR的预期下降非常缓慢时,导致试验研究时间非常长(多年),或由于用于估计的生物标志物的非GFR决定因素的巨大差异来估计GFR是不可靠的,因此建议将mGFR 优先于eGFR。eGFR使用验证的方程例如肾脏疾病研究组(MDRD)或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CKD-EPI)中的饮食改变也可用于补充mGFR,特别是对于纵向观察中的多次测量。 应考虑急性血液动力学对评估GFR下降的影响。研究设计应证明急性作用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延缓慢性肾衰(CRF)病程进展的基本对策: 目前,CRF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缓解CRF 症状和延缓CRF病程进展两个方面。其基本的对策主要有: 1.坚持病因治疗: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能否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定期随访,是影响这些疾病是否发展为CRF以及CRF进展速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2.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控制或减慢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的速度,保护健存肾单位。 3.避免或消除CRF恶化的某些危险因子,如血容量不足、严重高血压、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泌尿道梗阻、高粘滞状态等。 为了防止和延缓CRF的进展,不仅要积极控制某些影响渐进性进展的因素,而且要避免上述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危险因素,或在其发生时及时加以控制或消除。为了控制某些影响慢性肾

衰渐进性进展的因素,除积极治疗病因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氧化药物、抗酸中毒药物(碳酸氢钠)、磷结合剂、降脂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措施等;并合理应用低蛋白饮食,必要时适当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及新型钙拮抗剂可能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 (一)营养治疗: 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缓解CRF症状和延缓其病程进展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1.低蛋白饮食(LPD) 高蛋白饮食可因氨基酸代谢后形成大量的尿素和其他含氮代谢产物而使血BUN升高,在合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尿毒症综合征;减少蛋白质摄入,可使BUN下降,减轻尿毒症症状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一般认为,每日摄入蛋白质0.6g/kg,可以维持病人氮平衡,其中至少60%是富含必需氨基酸

慢性肾衰竭的护理要点、措施、评估.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英文缩写为CRF) 的概念是: 各种原因致肾脏慢性进行性损害,使其不能维持基本功能,临床以代谢产物和毒素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等表现为特征的一组综合征。CRF 为各种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疾病持续进展的共同转归,终末期称为尿毒症。 CRF的病程发展分为三期: 一、肾功能不全代偿期(又称肾储备功能减退期): Ccr < 8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该阶段,病人的肾功能已下降但临床无肾衰竭的症状。 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又称氮质血症期): Ccr 25-50ml / min;Scr > 178umol / L; BUN > 9mmol / L;出现临床症状。病人处于该阶段时,肾功能进一步下降,出现消化道症状和贫血。 三、肾功能衰竭期(又称尿毒症期): Ccr < 25ml / min;Scr > 445umol / L; BUN > 20mmol / L;症状明显。此时,病人的肾功能极度下降,出现各系统症状。当病人的Ccr < 10ml / min时,为尿毒症终末期。 慢性肾衰竭的病因 引起慢性肾衰竭的病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原发性肾脏疾病: 慢性肾炎和肾盂肾炎、多囊肾等, 2.继发性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SLE性肾病。 3.梗阻性肾脏疾病: 尿路结石、前列腺肥大等。 慢性肾衰竭的临床表现 一、消化系统 消化系统症状是尿素等代谢产物对胃肠道粘膜刺激引起的。首发症状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后期口中有氨味,常有口腔粘膜溃疡、十二指肠炎、消化道出血。是最早出现和最突出的症状。二、血液系统:血液系统症状包括以下三方面 贫血(必有症状)EPO减少、铁摄入不足、失血、毒素抑制RBC生成、叶酸蛋白质缺乏。 出血倾向:血小板减少和聚集能力下降。 感染:WBC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减弱。 三、心血管系统 1.高血压: 钠水潴留(容量依赖性);肾素活性增加(肾素依赖性);肾分泌降压物质减少;外周阻力增高。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试题(含答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试题 1、根据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的程度,将慢性肾衰竭分为四期,下列哪项顺序是正确的() A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B 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尿毒症期 C 肾衰竭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 D 氮质血症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2、在肾衰的晚期,GFR减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大于()时,且临床出现显著的各系统症状,便应开始透析 A 800umol/L B 707umol/L C 650umol/L D 710umol/L 3、下列哪项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A 血液系统表现 B 周围神经病变 C 胃肠道表现D心血管病 变 4、慢肾衰早期以哪个系统症状为主() A 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 5、在慢肾衰病人的饮食护理中,当GFR小于()时,应开始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A 50ml/min B 60ml/min C 30ml/min D 80ml/min 6、下列哪项是慢肾衰病人心血管病变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A 高血压 B 心包炎 C 心力衰竭 D 左心室肥大 7、慢肾衰病人的饮食护理中,下列哪项不妥() A 高钙 B 优质低蛋白 C 高磷 D 高热量

8、我国引起慢肾衰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慢性肾盂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结核D狼疮性肾炎 9、晚期慢肾衰病人,一旦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提示病情严重() A 少尿高血钾 B 中度贫血C食欲不振乏力D呼吸有尿臭味 10、一慢性肾衰病人,入院治疗后出现抽搐,可能原因是() A 低钾血症 B 低钙血症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血氨升高 11、尿毒症病人最适宜的饮食() A富含钙、磷B高热量动物低蛋白C高热量高脂肪D 富含钠、钾 12、慢性肾衰竭时常伴有水与电解质紊乱的表现是() A、代谢性酸中毒、失水、低钠和低血钾症 B、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磷和低氯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低镁和高血钾症 D、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和低镁血症 13、纠正尿毒症贫血最有效的措施() A、输库存血 B、输新鲜血 C、输血浆 D、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14、尿毒症病人中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A、厌食与呕吐 B、呼吸有尿臭味 C、贫血 D、呼吸深而大 15、肾性骨病的发生机理() A、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酸碱平衡失调 C、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维生素D过量

(完整word版)慢性肾衰教案

授课教师经维课程名称内科护理学教学手段黑板板书授课日期2018-01-02授课对象16护本授课类型理论教学`授课内容慢性肾衰竭的护理学时数2X40min 教学步骤及主要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和讲授提纲)时间安排 1、慢性肾衰竭疾病概述 2、慢性肾衰竭①病因和发病机制②病理变化 3、慢性肾衰竭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措施 4、小结10min 15min 50min 5min 教学目的 1.了解慢性肾衰竭的概念和分期,发生机制以及尿毒症症状的发生机制 2熟悉竭的高血压、酸中毒、高血钾、心力衰竭治疗。 3.掌握肾衰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以及发生机制,治疗要点及护理措施。 4了解替代治疗的方法和各自的优缺点 教学方法 课前、课中或课后示教典型病例,帮助学生认识本病的症状和体征特点 教学重点 [概述] 定义与分类,主要阐述慢性肾衰竭(CRF) [临床表现] 结合肾脏生理作用,阐明慢性肾衰竭造成全身多个系统的功能紊乱的临床症状。[护理] 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用药护理,抗感染护理。 教学难点 一、慢性肾衰竭概念和分期及发生机制。 二、。肾衰竭患者常见临床症状以及治疗要点。 教材及参考书 尤黎明,主编。《内科护理学》四年制教材,五版 思考题 试述慢性肾衰竭心血管系统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试述肾性贫血的产生机制? 教学后记

教学内容备注慢性肾衰竭 一.定义及分期 定义:慢性肾衰竭(CRF)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病进行性进展引起的肾小 球滤过率下降和肾功能损害,出现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 分期:一、肾功能代偿期二、肾功能失代偿期三、肾衰竭期四、尿毒症期 二. 病因及发生机制 病因: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球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梗阻性肾病遗传性肾病 发病机制:一、肾小球高滤过学说二、矫枉失衡学说三、肾小管高代谢学说二.临床表现 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二、糖、脂肪、蛋白质代谢障碍。 三、消化系统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口腔溃疡、消化道粘膜溃 疡、出血。 四、心血管系统表现:高血压左心肥大、心力衰竭、心包炎、动脉粥样硬化。 五、呼吸系统表现:气促、肺水肿(循环负荷过重,心功能不全时发生) 六、血液系统表现:贫血、出血倾向。 七、皮肤表现:皮肤瘙痒(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有关)、皮肤干燥脱屑、尿毒症面容 八、肾性骨病:纤维囊性骨炎、骨软化症、骨质疏松症、骨硬化症。 九、神经系统表现:疲乏、失眠、注意力不集中等(早期表现),性格改变、抑郁、 记忆力下降、谵妄、幻觉、昏迷(后期表现) 十、内分泌系统表现:女性闭经、不孕,男性阳痿、不育,甲状腺功能低下。 十一、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 四实验室检查 一、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计数下降,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白细胞计数异常 二、尿液检查:夜尿增多,尿渗透压下降,尿沉检查可见红细胞、白细胞颗粒管型。 三、肾功能检查:血肌酐、尿素氮水平升高,内生肌酐清除率降低。 四、血生化检查:血钙降低、血磷增高,血钾、钠离子代谢异常。 五、影像学检查:B超、CT等示双肾缩小。 五.治疗要点 一、治疗原发病纠正加重慢性肾衰竭的因素。 二、营养治疗 三、控制高血压和肾小球内高压力。 四、贫血的治疗 五、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六、控制感染 七、替代疗法:血液透析疗法、肾移植 六、护理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饮食护理:合理膳食营养,限制蛋白质摄入,摄入优质蛋白,供给足够的热量,减少体内10min 简述慢性肾衰竭的疾病概况 15min 说明本病的发病机制 15min 用具体病例说明慢性肾衰竭特征10min 10min

慢性肾衰竭,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孙伟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对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系统研究;对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尿酸性肾病、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在血液净化技术、腹膜透析技术方面也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近年来,创立“肾虚湿瘀”理论,特别在运用补肾健脾、清化湿瘀理论治疗肾炎蛋白尿、血尿方面;运用补肾健脾、和络泄浊理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尤为擅长。探索慢性肾病的治疗及其改善慢性肾病长期预后的研究成绩显著。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孙伟王先生,2年前被诊断患有慢性肾衰竭,当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天要塌下来了一样”。他开始到处求医问药。住院、吃药、打针,寻找各种偏方,仅几个月就花了几万元钱,病情仍不见好转。那段日子,对王先生仿佛就是世界末日。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病情的患者跟他说,这个病除了治疗和精心调养有很大关系,建议他到医院找专家具体咨询。于是,王先生带着一大叠检查报告来到我们门诊。结合王先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除了坚持常规治疗外,还需做好下列日常生活调理:每日二三次出汗,二三升小便,二三次大便,不超过相当2两瘦肉的荤菜,还要每天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王先生按照这个方法调理了3个月,尿素氮和肌肝均有明显的下降。他高兴不已,没想到调理的作用这么大。慢性肾衰发展呈渐进性,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常以尿毒症、死亡为结局。因此,慢性肾衰不是以是否“治愈”、“断根”为治疗目的,也不是治疗一个阶段就能停止的。其疗程是“终生”的,治疗目的是为了延缓病情进展、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其实,终生治疗并非天天吃药,生活节制、饮食调养、适度锻炼等都是治疗之法。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语说,慢性病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肾衰当然也不例外。慢性肾衰患者若血肌酐为200~400μmol/l,则更需注重调养。因为,此阶段患者自身已不能完全排出代谢毒素,又极易因疾病自然进展进入尿毒症而需肾脏替代治疗。每日二三次出汗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下组织内含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并延伸到真皮。皮下静脉丛能容纳大量血液,收缩时可提供相当于循环血量5%~30%的血液。肢体和躯干的皮肤,当体温升高时,可使流过皮肤的血量增加2~4倍;当体温升高伴出汗时,血量可再增加3倍。汗液主要成分是水,其他成分包括各种无机盐,尿素,乳酸盐等。排毒是中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的重要环节。从医学角度看,皮肤可以当作天然的透析膜。中医学认为多出汗可以开宣肺气,使水湿之邪从皮毛排出,和解表里,疏上源而利下流,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加强体内毒素的排出。通过开腠发汗可以达到降浊排毒之功,促使体内毒素向体外排泻。因此,对于慢性肾衰没有明显水肿的患者,在饮服中药汤剂的同时,每日不但要频频多饮水,更要有二三次顿服热水250毫升上下,或热水冲澡,或中药足浴,以取得体温升高伴二三次明显汗出,从而产生通过皮肤排出更多毒素的效应。每日二三升小便人体内的毒素究竟是些什么物质?过去一直认为主要是尿素。实际上,导致尿毒症的毒素种类繁多,公认的是尿素、尿酸、肌酐、肌酸,还有胍类、酚类、吲哚类、芳香酸和脂肪酸等。这些有毒的人体代谢产物,如果大量潴留于体内,就会使肾脏的排泄、调节、内分泌等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对上述毒素即代谢产物的排泄,主要通过生成尿液的方式完成。排出代谢产物所需最少尿量,要根据饮食和肾脏功能等情况来决定。高蛋白饮食且肾浓缩功能正常时,每日尿量至少不低于500毫升;如果摄人低蛋白,则最低为400~450毫升。在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时,维持排泄代谢产物所需的最少尿量明显增加。例如,在明显肾衰竭时,即使是低蛋白饮食,每日至少也需生成1200~1500毫升尿才可将主要代谢产物排出。因此,建议慢性肾衰患者在无水肿的情况下,要多饮水多排尿,每日保持二三升小便,从而从尿液中带走更多的代谢废物。在病人有水肿的情况下,目前临床运用的各类利尿剂常会出现的副作用,包括电解质紊乱、体位性低血压、血尿酸升高、糖耐量减低、脂质代谢紊乱、氮质血症等,这些副作用对肾衰竭患者治疗不利。并且,对肾衰竭患者而言,因为肾脏结构破坏、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萎缩等,常会造成利尿剂作用靶点的丧失;此外,由于肾单位的血供下降,血液中达到靶点的药物剂量也下降,对利尿剂不敏感也随之出现。此时,我

慢性肾衰竭护理记录

慢性肾衰竭护理记录 相关知识 ?慢性肾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简称肾衰,它发生在各种慢性肾脏疾病的基础上,缓慢出现肾功能进行性减退,最终以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分期:1、肾功能代偿期 2、肾功能不全期(氮质血症期) 3、肾功能衰竭期(尿毒症期) 常见护理问题,措施及评价(PIO) P1、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I1:(1)解释疾病、营养、治疗效果的联系,使病人了解营养的重要性. (2)注意蛋白质的合理摄入,尽量少摄入植物蛋白。 (3)改善病人食欲,如适当增加活动量;提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提供整洁、舒适的进食环境;少量多餐,多食新鲜的蔬菜水;病人胃肠症状明显,口中常有尿味,应加强口腔护理;可给于硬糖,口香糖刺激食欲,减轻恶心、呕吐。 (4)定期监测病人营养状况。 O1:体重无明显下降(日期2013-5-6)

P2:潜在并发症: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 I2:(1)休息与体位:严重水肿时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肾脏负担,抬高水肿的下肢 (2)维持与监测水平衡:坚持“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记录24h 出入量,同时将出入量的记录方法、内容告诉病人,以便得到病人的配合 (3)监测并及时处理电解质、酸碱失调 O2:未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失调或失衡得到纠正(日期2013-5-6) P3: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I3:(1)评估皮肤情况:评估皮肤的颜色、弹性、温湿度及有无水肿、瘙痒;密切观察皮肤受压部位皮肤情况 (2)避免皮肤过于干燥,应以温和的肥皂和沐浴液进行皮肤清洁,洗后涂润肤霜,以避免皮肤瘙痒;指导病人修剪指甲,以防止皮肤瘙痒时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3)水肿的护理:对水肿病人,应指导他们抬高水肿部位,每2h改变体位一次。 03:皮肤完整无破溃(日期2013-5-6) P4:活动无耐力 I4:(1)评估活动的耐受情况,指导病人控制适当的活动量。

慢性肾功能衰竭习题

单选题: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主要原因为: A. 贫血 B. 尿毒症毒素引起骨髓抑制 C. 血浆白蛋白减少 D. 代谢性酸中毒 E. 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功能异常 2.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毒物抑制骨髓造血 B. 红细胞寿命缩短 C. 营养不足缺铁,低蛋白 D.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E. 肠道溃疡出血使血液丢失 3.下列哪项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A. 心血管疾病 B. 高钾血症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贫血 E. 感染 4.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 胃肠道表现 B.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C. 心血管系统表现 D. 呼吸系统表现 E. 代谢性酸中毒 5.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中哪一项较少见: A.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B. 心包炎 C. 心肌病 D. 心内膜炎 E. 心力衰竭 6.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C A. 代谢性碱中毒 B. 高血钙 C. 高钾血症 D. 低磷血症 E. 以上都不是 7.尿毒症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输入5%碳酸氢钠 B. 静脉注射钙剂 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进行血液透析 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多选题: 1.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 A.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B. 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 C. 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D.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 E. 叶酸过多 2.慢性肾衰竭的非透析治疗包括: A. 低蛋白饮食 B. 高钙、高磷饮食 C. 必需氨基酸治疗 D. 肠道透析 E.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尿毒症高钾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输入5%碳酸氢钠 B. 静脉注射钙剂 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进行血液透析 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4.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低血钙 C. 高钾血症 D. 高磷血症 E. 高镁血症 5.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水负荷过多所致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 大剂量利尿剂 B. 饱和量洋地黄类药物 C. 低盐和控制水的摄入 D. 血液或腹膜透析 E.扩血管药物 判断正误: 1.慢性肾衰尿毒症最理想的治疗是血液透折。 2.关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是骨痛。 正确答案:骨活检。 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肾单位高滤过、高代谢、高灌注等。

温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一)

温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一)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及脾肾气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和口服包醛氧淀粉;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和肾功能方面优予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医治疗组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 〔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药疗法;温肾解毒汤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局,如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是一个重大的临床课题。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正虚邪实的病证,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脾肾阳虚邪浊内聚为其主要病机特点,温肾利水、解毒法在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确实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有关现代研究进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对发病环节,攻补兼施,阻断病情进展,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观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均来源于2004年5月~2006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肾内科及老干科住院患者,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情况见表1。 表1各组基本情况(略) 各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原发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按西医诊断标准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素症期。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选取脾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 1.3入选及排除标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诊断标准前三期,血肌酐(SCr)在133~707μmol/L及中医辨证标准为脾肾气虚及脾肾阳虚证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者,对有引起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的可逆因素如水电解质紊乱、感染、酸中毒、高血压等,则先去除这些可逆因素,病情稳定后再纳入本研究。排除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影响疗效判定者。 1.4方法 1.4.1一般治疗各组病例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方案,保证能量的供给及对症治疗。并给予口服包醛氧淀粉(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408),每次1包,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肾解毒汤;组方:熟附子5~10g,黄芪30g,淮山药20g,淫羊藿10g,生大黄6~15g(后下),丹参20g,蒲公英20g,枳实10g,何首乌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20g,田山七粉(冲服)3g,麻黄6g组成,水煎约100~12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通过调整生大黄剂量,使患者大便次数控制在每日2~3次,依据患者畏寒轻重调整熟附子用量,以上各组疗程均为8周。 1.4.2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症状评分,并测定肾功能、血常规、血脂、SCr倒数与时间关系的直接回归分析等。 1.5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率的分析采用χ2检验,SCr倒数与时间(月)关系采用直线回归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9年全国肾衰保守疗法专题学术会议和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2〕。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血肌酐降低≥20%;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 导语: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而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对人的危害会在不及时治疗过程中逐渐逐渐加重的,如果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而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对人的危害会在不及时治疗过程中逐渐逐渐加重的,如果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在出现了肾衰竭的过程中还并发了高血压,这样的情况是很危机的,很多第一次得病的人不知道如何来治疗,那么下面来看看这个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纠正代谢性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NaHCO3)。中、重度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在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对有明显心功能衰竭的病人,要防止NaHCO3输入总量过多,输入速度宜慢,以免使心脏负荷加重甚至心功能衰竭加重。 (2)水钠紊乱的防治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一般NaCl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8g/d。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钠摄入量一般为2~3g/d(NaCl摄入量5~7g/d),个别严重病例可限制为1~2g/d(NaCl 2.5~5g)。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襻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病(Scr >220μmol/L)疗效甚差,不宜应用。对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肺水肿者,需及时给单纯超滤、持续性血液滤过(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对慢性肾衰病人轻、中度低钠血症,一般不必积极处理,而应分析其不同原因,只对真性缺钠者谨慎地进行补充钠盐。对严重缺钠的低钠血症者,也应有步骤地逐渐纠正低钠状态。 (3)高钾血症的防治肾衰竭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尤其是血清钾水平>5.5mmol/L时,则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入。在限制钾摄入的同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性肾衰竭诊疗方案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2005年)。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会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 ml/min/1.73 m2≥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 /min),血肌酐达186-442umol/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l/L,病人出现贫血,代性酸中毒:钙、磷代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l/L,肌酐清除率在l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l.正虚诸证: ①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大便干结,尿少色黄,舌淡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⑤阴阳两虚证: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衰竭护理常规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 了解患者有无原发病和继发性疾病。 2.评估患者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 3.评估目前病情和症状。 4.评估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心理状况,有无悲观、消极情绪等。 二、护理措施 1.卧床休息避免过度劳累,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协助其适当床上活动,能够起床活动的患者,则鼓励其适当活动,避免劳累和受凉;贫血严重者,应卧床休息。 2.少量多餐,给予优质低蛋白,根据患者 GFR 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供给患者足够的热量,每天供应的热量为126~147kJ/kg,注意供给维生素C和B族食物,尿量少于 1000ml/d不需要严格限水,但不可多饮水,尿量少于500ml/d或严重水肿时限制入水量(每天的人水量=前一天的尿量+500ml),遵医嘱监测血钾水平,据情况指导低钾饮食。 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血压,定期测量体重,注意观察有无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失调;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头晕、胸闷、气促、皮肤瘙痒、出血等症状。 4.遵医嘱用药,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

反应。静脉穿刺时应有计划的使用血管,注意保护前臂、肘等部位的大静脉。 5.置有透析导管者做好导管护理,防止导管堵塞、感染、脱出;动静脉内瘘的患者每班检查内瘘血管搏动情况,观察有无出血、肿胀、内瘘血管搏动或杂音减弱或消失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配合处理。 三、健康教育 1.消除或避免加重病情的诱因,如受凉、感染、妊娠、劳累、肾毒性药物、外伤、手术等。 2.指导患者严格遵从饮食原则,强调合理饮食的重要性。 3.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面对疾病,家属关心、照料患者,使其保持稳定积极心态接受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4.指导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患者保护内痿或腹透管术后操作有关知识,避免堵塞、出血和感染。 5.置有透析导管的患者做好防止导管堵塞、感染及脱出的相关宣教;内接患者做好内瘘观察与锻炼的相关宣教。 6.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预防感染的发生。 四、出院回访 1.指导患者饮食及生活,预防感染;房间多通风、避免受凉、避免去人多聚集的公共场所。 2. 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指导患者注意避免使用肾毒性的药物。 3.指导结肠透析、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的自我护理。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常规 一、概念 慢性肾功能衰竭简称慢性肾衰,是由多种慢性疾病引起肾脏损害和进行性恶化的结果,使机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紊乱的临床综合症群。是威胁生命的重要病症之一。慢性肾衰的终末期,人们往往又称为尿毒症。 二、临床特点 贫血、高血压、恶心呕吐、头痛、食欲不振、水肿等。 三、护理评估 四、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少尿期 (1)绝对卧床休息,注意肢体功能锻炼。 (2)预防感染,做好口腔及皮肤护理,一切处置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以防感染。 (3)如行腹膜透析或血透治疗,按腹透、血透护理常规。 2.多尿期

(1)嘱患者多饮水或按医嘱及时补液和补充钾、钠等,防止脱水、低钾和低钠血症的发生。 (2)以安静卧床休息为主。 3.恢复期控制及预防感染,注意清洁及护理。 4.皮肤搔痒,可用热水擦浴,切忌用手搔伤皮肤。 5.病人思想负担重,使病人失去安全感和信心,护士应对病人加强解释工作,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7.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优质低蛋白饮食,高血压病人应限钠盐的摄入,透析治疗病人应予以优质高蛋白饮食。 (二)对症护理 1.少尿期 (1)严格限制液体进入量,以防水中毒,按医嘱准确输入液体。(2)饮食护理:既要限制入量又要适当补充营养,原则上应是低钾、低钠、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适量的蛋白质。 2.多尿期供给足够热量和维生素,蛋白质可逐日加量,以保证组织的需要,给予含钾多的食物。 3.恢复期 (1)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 (2)鼓励逐渐恢复活动,防止出现肌肉无力现象。 4.病人出现烦躁不安、抽搐时防止舌咬伤,加用床挡。 (三)病情观察

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规范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原发于肾脏的各种疾病,如慢性肾炎、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病等;或全身性疾病累及肾脏,如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骨髓瘤等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后期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以肾功能逐渐减退,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以及某些内分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病程经过相对长,一般是数年,甚至数十年。属于“关格”,“癃闭”范畴。 1. 诊断 (一)慢性肾脏疾病的定义 慢性肾脏疾病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损害≥3个月,有或无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肾损害指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表现下列之一(1)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2)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份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或者GF R<60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损害表现。其中正常老年人、婴儿、素食者、单侧肾脏灌注下降GFR在60-90 ml/min?1.73m2时,要综合考虑,不能依据GFR一项判断为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脏病疾病诊断要完整,尽可能包括临床诊断(概括临床特征,如肾病综合症)、病因诊断、病理诊断、肾功能诊断及合并症诊断。 (二)根据GFR可以将慢性肾脏疾病进行分期诊断,一般门诊病人可根据简化MDRD公式计算GFR,住院病人待检查回报后应进一步以修正公式计算,进行肾功能评估,其中到5期需进行血液透析。因此应对病人的早期评估,早期干预。 1期为肾损害,GFR正常甚至上升(GFR≥90ml/min?1.73m2),一般此时应注意对慢性肾脏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以期延缓疾病进展。 2期为肾损害,GFR轻度下降,一般GFR在60-89ml/min?1.73m2此时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因此没有明显的症状。此时应对疾病的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进行评估。 3期GFR中度下降,即肾功能不全期.GFR在30-59ml/min?1.73m2,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早期表现.但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西医治疗方法: (1)确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 竭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包括生化测定,人体学测量,身体成分分析及饮食评价,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综 合考虑。 对于蛋白质的质量也应给予考虑,一般给予含必需氨基酸(EAA) 含量较高的食物,作为热卡主要来源的主食,则选用蛋白质量尽可 能低的食物(表3),对于透析治疗患者则无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应保持1.0~1.4g/(kg·d),补充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对慢性 肾衰患者有其独特的疗效,因为中晚期CRF患者均有明显的必需氨 基酸缺乏,而普通饮食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50%,难以满足 患者需要,而补充外源性必需氨基酸,则可使体内必需氨基酸/必需 氨基酸比例失调得到纠正,因而有利于改善蛋白合成,也可使氮代 谢产物的生成减少。 α-酮酸(α-KA)是氨基酸前体,通过转氨基或氨基化的作用,在体内可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其疗效与EAA相似,且有以下优点: ①尿素氮生成率及BUN下降更为显著,蛋白合成与分解的比率增高。 ②可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和PTH水平。 ③在动物实验中α-KA无导致GFR升高或白蛋白排泄增加现象。 ④延缓CRF进展。 市售α-KA制剂以肾灵片为主,一般每次4~8片,3次/d,长 期服用者副作用不明显,少数患者(5%)可出现高钙血症,停药或减 药后可自愈,因此对高钙血症患者慎用或禁用。

EAA的补充可由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途径进行,后者对食欲不振 患者更适合,口服常用量为4次/d,每次14.5g,静滴为200~ 250ml/d或0.2~0.3g/(kg·d),目前,临床上多主张低蛋白饮食与EAA或α-KA等合用,据报道此方案不仅适用于透析前期患者,也 适用于透析患者,而不会引起严重营养不良,热量摄入量一般应为30~35kcal/(kg·d),氮(g)热量(kcal)摄入比应为1∶300~ 1∶400,以保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理利用,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真正达到补充蛋白质,氨基酸所引起的负氮作用,其中碳水化合物 应占热卡摄入的70%左右,脂肪摄入应注意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饱和脂肪酸(SFA)比值≥1,增加PU-FA的摄入,可改善患者脂代谢,减轻动脉硬化的程度。 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和叶酸,并按病情补 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铁和锌。 (1)血液透析:应预先(血透前数周)做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透析时间每周≥12h,一般每周做3次,每次4~6h,坚持充分合理 的透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少患者能存活20年以上。 (2)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对尿毒症的疗 效与血液透析相同,CAPD尤适用于有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糖尿病 患者,老年人,小儿患者或做动-静脉内瘘困难者,CAPD是持续地 进行透析,尿毒症毒素持续地被清除,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保护残 存肾功能优于血透,对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较血透安全,使用 双联系统,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已显著降低。 预后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具有不可逆性,大多预后不良,据国外报道,当Scr>442μmol/h,进展到终末期尿毒症 的平均时间为10.8个月,Scr越高病情发展越快,生存期越短,需 要作透析和移植的时间越短。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和预后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与基础病因密切相关,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为10个月,无梗阻性肾盂肾炎为 14个月,糖尿病肾病最差,仅6个月,多囊肾为18个月,二是与

温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温肾解毒汤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早中期的疗效。方法慢性肾功能衰竭、脾肾阳虚及脾肾气虚证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低蛋白饮食,控制高血压及对症治疗和口服包醛氧淀粉;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观察治疗8周后两组临床疗效、中医症状积分、肾功能变化等。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状和肾功能方面优予对照组(P<0.01),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中医治疗组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功能衰竭进展。[关键词]肾功能衰竭,慢性;中医药疗法;温肾解毒汤慢性肾功能衰竭是各种慢性肾脏疾病持续发展的最终结局,如何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进展是一个重大的临床课题。祖国医学认为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正虚邪实的病证,许多临床研究表明,慢性肾功能衰竭以脾肾阳虚邪浊内聚为其主要病机特点,温肾利水、解毒法在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症状,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病情进展,确实有明显的治疗效果[1]。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结合有关现代研究进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对发病环节,攻补兼施,阻断病情进展,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观察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均来源于2004年5月~2006年3月湖南中医药大学肾内科及老干科住院患者,将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各组情况见表1。表1 各组基本情况(略)各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原发病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按西医诊断标准分为:肾功能不全代偿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功能衰竭期;尿素症期。按中医证候诊断标准选取脾肾气虚证及脾肾阳虚证。1.3 入选及排除标准符合慢性肾功能衰竭西医诊断标准前三期,血肌酐(SCr)在133~707μmol/L及中医辨证标准为脾肾气虚及脾肾阳虚证患者,年龄在18岁以上者,对有引起肾功能衰竭急性加重的可逆因素如水电解质紊乱、感染、酸中毒、高血压等,则先去除这些可逆因素,病情稳定后再纳入本研究。排除合并有心、脑、肝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过敏体质或对多种药物过敏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无法合作者,如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影响疗效判定者。 1.4 方法 1.4.1 一般治疗各组病例均采用优质低蛋白、低磷饮食方案,保证能量的供给及对症治疗。并给予口服包醛氧淀粉(天津太平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408),每次1包,每日3次,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温肾解毒汤;组方:熟附子5~10g,黄芪30g,淮山药20g,淫羊藿10g,生大黄6~15g(后下),丹参20g,蒲公英20g,枳实10g,何首乌15g,茯苓15g,白花蛇舌草20g,田山七粉(冲服)3g,麻黄6g组成,水煎约100~120ml,每日1剂,分2次口服。通过调整生大黄剂量,使患者大便次数控制在每日2~3次,依据患者畏寒轻重调整熟附子用量,以上各组疗程均为8周。[!--empirenews.page--] 1.4.2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分别对临床症状评分,并测定肾功能、血常规、血脂、SCr倒数与时间关系的直接回归分析等。 1.5 统计学方法实验数据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组之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q检验率的分析采用χ2检验,SCr倒数与时间(月)关系采用直线回归分析,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参照1989年全国肾衰保守疗法专题学术会议和中药新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判定[2]。显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60%;血肌酐降低≥20%;有效: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血肌酐降低≥10%;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肌酐增加。 2.2 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3%,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见表1。表2 两组治疗后疗效比较(略)注: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 2.3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治疗组用药后临床症状均有明显改善(P<0.01),且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表3 治疗前后症状积分比较(略)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P<0.01 2.4 两组治疗后BUN、SCr、CO2-CP、Hb变

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及治疗

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認識和治療 熊曼琪 1. 中醫如何認識慢性腎衰? 慢性腎衰是多種腎臟疾病發展到最後的共同結局。根據它常見的原發病、演變經過、臨床表現和預後情況,一般認為中醫古代文獻中關於本病的記載,散見於「水腫」、「關格」、「癃閉」、「溺毒」、「虛勞」等病証中。 「關格」是指小便不通與嘔吐並見的危急重症;「癃閉」是指小便少點滴而出,甚則閉塞不通;「溺毒」泛指尿毒素不能從小便排出,因而導致頭痛而暈、視物不清,甚則神昏痙厥、不省人事等;「虛勞」是指因勞致虛,積虛成損的一類病証,表現為虛弱疲乏、動作少力、面白無華、四肢不溫等。以上這些都和慢性腎衰病程中不同階段所出現症狀相類似。 慢性腎衰的病因,中醫認為一是臟腑虛損,二是外邪侵襲。即由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六淫侵襲、七情所傷、勞倦過度、藥物損害、房室不節及腎虛或年老腎氣自衰等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削弱身體正氣,使抵抗力下降,陰陽平衡失調,加之外來風熱、濕熱等乘虛內侵臟腑所致。

2. 慢性腎衰與中醫腎虛有何關係? 腎是中醫五臟之一,爲“先天之本”,具有藏精、生髓、通腦、主骨、主水液等功能。所謂“腎虛”就是指腎的上述功能虛弱,臨床表現爲腰脊酸痛、腿酸軟或足跟痛;耳鳴或耳聾;發脫齒搖;尿後有餘瀝或失禁;性功能減退;不孕及不育等症。 中醫腎虛不等於慢性腎衰。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兩者的理論、名詞術語至今尚不能完全相通。慢性腎衰患者可以在某一階段出現中醫所稱的“腎虛”證,但“腎虛”不等同於慢性腎衰。慢性腎衰也並不都適用補腎中藥來治療。 3. 中醫治療慢性腎衰有哪些方法? 慢性腎衰病情較重,表現複雜、變化多端,難以用一張處方、一味藥物、一種方法解決,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綜合治療措施,包括內服藥物、灌腸療法、浴汗療法、針灸療法、飲食療法、中藥外敷等。這些療法各有針對性,相互協調,標本兼顧,根據病情需要,聯合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治療,往往可達到較好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