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治疗
中医对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认识和治疗

中醫對慢性腎功能衰竭的認識和治療

熊曼琪

1. 中醫如何認識慢性腎衰?

慢性腎衰是多種腎臟疾病發展到最後的共同結局。根據它常見的原發病、演變經過、臨床表現和預後情況,一般認為中醫古代文獻中關於本病的記載,散見於「水腫」、「關格」、「癃閉」、「溺毒」、「虛勞」等病証中。

「關格」是指小便不通與嘔吐並見的危急重症;「癃閉」是指小便少點滴而出,甚則閉塞不通;「溺毒」泛指尿毒素不能從小便排出,因而導致頭痛而暈、視物不清,甚則神昏痙厥、不省人事等;「虛勞」是指因勞致虛,積虛成損的一類病証,表現為虛弱疲乏、動作少力、面白無華、四肢不溫等。以上這些都和慢性腎衰病程中不同階段所出現症狀相類似。

慢性腎衰的病因,中醫認為一是臟腑虛損,二是外邪侵襲。即由其他慢性病、先天不足、後天失養、六淫侵襲、七情所傷、勞倦過度、藥物損害、房室不節及腎虛或年老腎氣自衰等各種原因的影響而削弱身體正氣,使抵抗力下降,陰陽平衡失調,加之外來風熱、濕熱等乘虛內侵臟腑所致。

2. 慢性腎衰與中醫腎虛有何關係?

腎是中醫五臟之一,爲“先天之本”,具有藏精、生髓、通腦、主骨、主水液等功能。所謂“腎虛”就是指腎的上述功能虛弱,臨床表現爲腰脊酸痛、腿酸軟或足跟痛;耳鳴或耳聾;發脫齒搖;尿後有餘瀝或失禁;性功能減退;不孕及不育等症。

中醫腎虛不等於慢性腎衰。中醫和西醫是兩個不同的醫學體系,兩者的理論、名詞術語至今尚不能完全相通。慢性腎衰患者可以在某一階段出現中醫所稱的“腎虛”證,但“腎虛”不等同於慢性腎衰。慢性腎衰也並不都適用補腎中藥來治療。

3. 中醫治療慢性腎衰有哪些方法?

慢性腎衰病情較重,表現複雜、變化多端,難以用一張處方、一味藥物、一種方法解決,必須採取一系列的綜合治療措施,包括內服藥物、灌腸療法、浴汗療法、針灸療法、飲食療法、中藥外敷等。這些療法各有針對性,相互協調,標本兼顧,根據病情需要,聯合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方法治療,往往可達到較好的

治療效果。

4. 慢性腎衰正虛諸証如何辨証論治?

慢性腎衰多表現為正虛邪實。正虛是指氣血陰陽虧損和臟腑功能障礙,尤以脾腎兩虛為主。可分為下列四型分別論治。

(1)脾腎氣虛

症狀:怠倦乏力,氣短懶言,納少腹脹,腰酸,腿軟,口淡不渴,大便不實,夜尿清長,甚則畏寒肢冷,腰部發冷,脈象沉弱,舌淡邊有齒痕。

治法:益氣健脾補腎

方藥:香砂六君湯合二仙湯加減

(2)脾腎氣陰兩虛

症狀:面色少華,氣短乏力,腰膝酸軟,皮膚乾燥,飲水不多,或有手足心熱,或手足不溫,大便稀或幹,尿少色黃,夜尿清長,脈象沈細,舌淡齒痕。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參芪地黃湯加味

(3)肝腎陰虛

症狀:頭暈頭痛,口舌咽乾,渴喜冷飲,五心煩熱,全身乏力,腰膝酸軟,大便乾結,尿少色黃,舌淡紅無苔,脈沉細或弦細。

治法:滋補肝腎

方藥:杞菊地黃丸合二至丸加味

(4)陰陽兩虛

症狀:極度乏力,畏寒肢冷,手足心熱,口乾欲飲,腰膝酸軟,大便稀溏,小便黃赤,脈象沉細,舌淡白胖有齒痕。

治法:陰陽雙補

方藥:巴鹿丸加減

5. 慢性腎衰邪實諸証如何辨証論治?

在慢性腎衰發展過程中,在正虛的基礎上出現各種病理產物,構成了邪實的一面,又可分為下列四型分別論治。

(1)寒濕阻滯

症狀:畏寒倦臥,噁心嘔吐,口中尿臭,口淡口粘,胸脘痞滿,大便秘結,舌淡體胖苔白膩,脈象沉細。

治法:溫陽降濁

方藥:溫脾湯合二陳湯加減

(2)濕熱中阻

症狀:口中穢臭,口苦口粘,胸脘痞悶,腹脹納呆,或心煩失眠,便秘,或大便穢臭,舌質紅,邊尖有齒痕,苔黃厚膩或乾燥,脈弦數或弦滑。

治法:清熱化濕

方藥:黃連溫膽湯合蘇葉黃連湯加味

(3)水氣不化

症狀:水腫腰以下尤甚,胸腹脹滿,畏寒肢冷,腰膝酸軟,大便溏薄,小便短少,舌淡苔膩,脈沉遲或沉細。

治法:溫陽化氣行水

方藥:濟生腎氣湯合實脾飲化裁

(4)瘀血內停

症狀:面色晦黯,唇色發紫,腰痛,肌膚甲錯,女子月經延期或閉經,舌質

紫黯有瘀斑或瘀點,脈沉澀。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

方藥:血府逐瘀湯加減

6. 灌腸療法

中藥保留灌腸是治療慢性腎衰的一種重要方法,特別適應於早期或中期邪實明顯,正虛較輕,伴有噁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症狀不能服藥的人。其作用是促進血液及腸管周圍組織向腸腔中分泌代謝產物,並排出體外,從而減輕了氮質瀦留,減輕了健存腎單位的負擔,緩解了臨床症狀,延緩了腎衰的進行性發展。

主方:大黃、牡蠣、蒲公英、益母草

陽虛甚者加附子

腹脹甚者加大腹皮

兼便血者加地榆,槐花,棕櫚炭

上藥煎成150-200ml,在37℃左右灌腸,保留60-90分鐘。

每日1-2次,連用7-10天。停3-4天,可再用。

7. 浴汗療法

適用於腎衰水腫、尿少用利尿劑無效,而又不能透析治療者,以及部分透析病人皮膚瘙癢者。其作用是促使周身出汗,氮質代謝產物隨汗液排出體外,在皮膚表面結晶的尿素霜消失,身痛減輕或消失。同時隨著汗量增多,尿量也自然增多,浮腫消退。

主方:麻黃、桂枝、羌活、獨活、細辛、蒼朮、白朮

或:橘子葉、生薑、柚子皮

濃煎取汁,加入浴肛溫水 (38-40℃),浸浴30分鐘。

以浴後不感疲勞為佳。同時須注意不要受涼。

中藥泡足取汗亦可取。具體方法為川椒、紅花、蒼朮、防風、羌活、獨活、麻黃、桂枝、細辛、艾葉,煮沸後適溫泡足,每次40分鐘,使患者周身出汗,可達消腫、降低BUN.SCR的目的。

8. 中藥外敷療法

用附子、仙靈脾、桃仁、紅花、川芎、沉香、冰片等,研末,用95%酒精

將桂氮酮稀釋成1.9%溶液,與中藥調和,外敷於兩側腎俞及關元穴,以後每日用溶液濕潤藥末,隔3日換藥1次,每4次1療程,共使用2-4療程。可使肌酐、尿素氮、內生肌酐清除率及臨床症狀得以改善。其機理可能是經穴位和經皮膚吸收的雙重作用,從而達到溫腎和絡,利尿泄濁的治療效果。

9. 針刺療法

本法對穩定肌酐、尿素氮、血壓以及增加尿量有一定療效。主要用於改善症狀,調整全身狀態。

消化系統症狀:選中脘、氣海、足三裏、三陰交等穴

尿少或無尿:選關元、中極、陰亷、腎俞、三焦俞等穴

增強腎血流量:選中脘、腎俞、心俞、三焦俞等穴

調整血壓:選中脘、百會、正營、玉枕、肩井等穴

10. 如何運用中醫中藥改善胃腸道症狀?

胃腸道症狀是慢性腎衰早期出現的臨床表現,並且隨著病情的進展日益突出。往往先出現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後期則腹瀉不止。中醫中藥最常用下列二法。

一、和胃降逆法

常用姜半夏、茯苓、黃連、蘇葉、陳皮、甘草水煎服。

有止吐開胃之功效。方中陳皮含鉀量較高,高血鉀症或無尿病人慎用。

二、澀腸止瀉法

常用肉豆蔻、訶子、罌粟殼、赤石脂、烏梅、禹余烺,水煎服。有收澀

止瀉之功效。

11. 如何運用中醫藥對穩定期患者進行調治?

穩定期慢性腎衰患者臨床表現以正虛為主,在邪實之中以瘀血為主,故治療以扶正為主,同時輔以活血化瘀,對延緩腎功能進行性衰竭,減輕尿毒症症狀,提高生活質量,保持這些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態十分有益。具體調治措施有以下四方面。

一、調理脾胃

慢性腎衰患者病情複雜,中醫主張在眾多的証候面前應突出調理脾胃,

使患者飲食增進,增加營養,提高抗病能力,同時保護胃氣可減輕其他

藥物對腸胃道的負擔,以及防止尿毒症所致的消化性潰瘍。主要方藥有香砂六君子湯合焦三仙,有腹瀉的用藿香正氣散合參苓白朮散。

二、益氣固表

久病必虛,虛則禦表不固,易感外邪,常出現上呼吸道、泌尿道感染等。

往往加重病情,加速腎功能惡化。因此益氣固表對於慢性腎衰患者併發感染甚為重要,常用玉屏風散。

三、補腎填精

腎為先天之本,腎主骨生髓,骨髓能生血。因此腎對血液的生成極為重要。常用的補腎中藥如冬蟲夏草、淫羊藿、何首烏、山茱萸、女貞子等,對腎性貧血效果較好,而且對提高患者的整體狀況亦有一定效果。

四、活血化瘀

慢性腎衰由多種疾病遷延日久而來,按中醫「久病多瘀」的觀點,必有血瘀存在。尤其是糖尿病腎病,血液高凝狀態十分突出,故採用活血化瘀治療,對穩定病情有一定作用,常用治法當酌情選用益氣活血、行氣活血、溫陽活血、養陰活血、解毒活血等法。常用活血化瘀藥物有丹參、川芎、澤蘭、當歸、赤芍等。

12. 如何配合使用中藥,防止慢性透析患者的透析反應,提高透析效果?

併發低血壓,用高麗參或紅參燉服。或用高麗參注射液滴注。

併發營養不良,用八珍湯加減,或冬蟲夏草燉服。

併發高粘血症,口服丹參、田七及其制劑。或用丹參注射液,川芎嗪、

血栓通滴注。

併發皮膚奇癢、脫屑、魚鱗樣改變,用四物湯加味內服。

併發骨痛,可用左歸丸加味內服。

併發肌痙攣,用芍藥甘草湯或附子理中湯內服。

併發貧血,用黃芪、黨參、丹參、淫羊藿、何首烏、杞子、白朮、大黃,煎水內服。

於透析開始時靜滴黃芪注射液20ml加入5%-10% G.S.250ml。可降低透析患者的感染率及透析過程中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並使血清白蛋白升高。

13. 哪些食療方適宜於慢性腎衰患者服用?

(1) 鯽魚湯:鮮鯽魚1條,約250 g,去鱗及內雜,將獨頭蒜一頭和松羅茶

30 g,砂仁10 g放入魚腹中,加適量水,不加鹽及調料,煮熟,食魚肉,

吃蒜,喝湯,兩天用完。本方具有健脾制水利尿之功。適用於各種腎性水腫。

(松羅茶清熱降火,下氣行水,兼有消食導滯、通便作用)

(2) 蘆根綠豆粥:將蘆根100g、紫蘇葉15g、生薑10g加水先煎,取汁去渣,入綠豆100g,煮熟成粥,即可食用。適用於濕熱蘊濁之嘔吐。

(3) 扁豆山藥粥:扁豆15g,山藥30g,粳米30g。洗淨後加水煮粥,分2次服用。本方有健脾收澀作用,適用於慢性腎衰脾虛濕盛、久瀉食少者。

(4) 參棗湯:人參(或西洋參)6g,紅棗6枚。共煮內服。本方對慢性腎衰貧血者,有提高血紅蛋白作用。

(5) 桑椹蜜膏:鮮桑椹1000g(或幹品500g)蜂蜜250g。鮮桑椹洗淨,加

水適量煎煮,每30分鐘取煎液1次,加水再煎,共取煎2次,合併煎液再小火煎熬濃縮,至較稠時,加蜂蜜,至沸停火。

(6) 地膚子湯:地膚子30g,紅棗4枚。加水煎服,分2次服完。本方具有清利濕熱止癢作用,適用於慢性腎衰有皮膚瘙癢者。

(7) 冬蟲夏草老鴨湯:老鴨一隻去內臟後,將蟲草5-10克塞入腹腔內,隔

水炖爛後,分次服用。(要注意計算鴨子中蛋白質含量)

亦可用冬蟲夏草6g,隔水炖30分鐘,連渣一起服下。本方對腎組織有保護和修復作用。

(8) 淮山粥:選用淮山加梗米或糯米等適量熬粥。亦可選用杞子、大棗、蓮

子、薏米、龍眼肉等一味或數味煮粥服。經濟方便,容易接受。長期服用,可改善貧血、虛腫、失眠等症。

14. 哪些中藥具有損害腎臟作用?

雄黃、朱砂、砒霜、斑蟊、蜂毒、魚膽、蛇毒抗栓酶、海馬、山慈菇、鑽地

風、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牽牛子、野百合、腊梅根、蒼耳子、木通以及三品一條槍,具有腎毒性,不能使用。安宮牛黃丸等中藥制劑在中毒劑量下可造成腎損害,應慎用。

15. 哪些中藥具有保護腎臟作用?

人參、黃芪、地黃、當歸、黃精、何首烏、女貞子、枸杞子、菟絲子、杜仲、三七等具有清除自由基的作用,黃芪、細辛、海金砂、白芍、降香、南星、法半夏、葛根、野菊花、牛膝、山楂、何首烏等,具有影響血管緊張素Ⅱ形成的作用,從而降低球內壓,延緩慢性腎衰的進展,以上藥物可在辨証的基礎上選用。

16. 冬蟲夏草治療慢性腎衰的機理是什麼?

冬蟲夏草用於慢性腎衰的作用機理主要是補充患者必須氨基酸,促使蛋白質合成;升高血壓,降低血磷,使鈣磷代謝恢復正常;補充鋅、鉻、錳等微量元素;影響蛋白質代謝;以及調節免疫功能,增強患者的抵抗力。防治繼發感染,且無任何毒副作用。由於冬蟲夏草價格昂貴,現在一般人多用人工培養的菌絲制劑代替,這些菌絲制劑有與冬蟲夏草相類似的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冬蟲夏草。菌絲制劑常用的有金水寶膠囊2-4粒,每日3次;百齡膠囊6粒,每日3次;至靈

膠囊2-4粒,每日3次。

17. 大黃治療慢性腎衰的機理及其注意事項是什麼?

大黃治療慢性腎衰的機理主要是增加糞氮排出量;緩解腎組織,特別是腎小管細胞的高代謝狀態,抑制腎小球系膜細胞的增殖,從而減慢腎衰的進展;同時還能使脂代謝紊亂得以糾正,有抗凝血、改善血液流變學、消炎、免疫調節等方面的作用,這些都對慢性腎衰的進展有抑制作用。

大黃性味苦寒,生大黃瀉下作用峻猛。故其治療慢性腎衰的劑量因人而異。一般人使用後每日解2-3次軟便為佳,入煎劑宜後下,劑量由小量漸增。老人、小兒、體弱者,應選用制大黃,使作用緩和持久。

大黃在使用過程中,亦可引起腹瀉無度,致脾胃受損,加重病情。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大黃。

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理解

一、中医对慢性肾衰竭的理解: 中医学经过历代医家几千年的不懈努力对慢性肾衰竭的研究治疗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中较为突出的要数广东省药物研究所和香港奕世堂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研究成功的纯中医六逆重生疗法疗法,对现代医学临床治疗肾衰竭、尿毒症产生颠覆性影响,解救了不计其数的肾衰竭病人,让更多的病人免除了透析、换肾的痛苦。 慢性肾衰古中医文献没有专门论述,但从文字描述的症状、表现特征及发生过程来看,可贵类以现代医学的“水肿”、“癃闭”、“关格”、“溺毒”、“虚劳”、“呃逆”的范畴。历代医家对肾衰竭的论述:《黄帝内经》:“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张景岳:“小水不通是为癃闭,此最危最急症也,水道不通,上侵脾胃而为胀,外侵肌肉而为肿,泛及中焦则为呕,再及上焦则为喘,数日不通则本破难堪,必致危殆。”……. 慢性肾衰竭的中医病因病机: 一、病因: 1、内在因素:肾虚为本,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久治不愈,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衰败失调,涉及脾、肝、心、肺四脏,久治不愈所致,是发病的先决条件; 2、外来因素:指外邪侵袭、饮食所伤、劳倦过度、情志失节、失治误治,是疾病发展恶化的诱发因素;肾元亏虚则阴阳气俱虚,卫外功能下降,易招外邪;无论劳心劳力皆可伤及五脏,令其虚损加剧;情志失节则周身气机失调,气血运行逆乱而损伤脏腑。 二、病机: 总论:慢性肾衰竭虚实错杂、本虚标实、正虚为本、邪实为标。本虚指气血阴阳俱虚,脏腑功能衰败失调;标实指本虚前提下水湿、痰浊、淤血等毒邪蕴蓄。脾肾衰败,五脏失调,正虚邪实,寒热错杂是其证候特点;结局往往是阳衰阴竭,阴阳不相维系而离决。辩证首当明辨虚实,本病无论处于何阶段,具为正虚,所以应辨别阳虚、阴虚、气虚、气阴两虚之各异;正虚多夹实邪,当辨外感、痰热、水湿、湿浊、湿热、淤血、风动之偏盛。 (一)正虚为本 正虚指气、血、阴、阳不足,其中气血双亏临床普遍存在。阳虚表现为脾肾两虚,阴虚表现为肝肾亏虚,但阴阳互根,故互相影响,阴损及阳,阳损及阴,最终表现为阴阳俱虚。 (二)邪实为标 1、湿浊内盛:正气不足,肾之亏虚、气不化精、湿浊内生、湿浊上逆、湿浊泛滥而发生临床诸症。脾肾阳虚则浊从寒化为寒湿瘀阻,肝肾阴虚则浊从热化成湿热浊毒。湿浊内蕴,郁久化热,湿热互结。湿热之邪始终贯穿本病。慢性肾衰竭湿热形成或因外感水湿,或因饮食不节,脾胃湿热内生,或因正虚复感外邪与内湿相合,郁而化热,或温补太过气化之机不行,水湿无以宣行,内蕴成湿热。在慢性肾衰竭病理中,湿热既是致病因素,又是病理产物。内蕴之湿蕴久,渐以热化,无形之邪热与有形之湿相合,湿热逗留三焦,损伤脾肾气阴,升降开合失常,精微不攝而出,水浊反而潴留,湿浊不得泄,充斥中焦,清浊相干,导致SCR\BUN升高。 2、淤血内阻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肾衰病(慢性肾衰竭)中医诊疗方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 GFR)持续<60ml/min·1.73m2 ≥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CKD-3期:GFR 30~59ml/min·1.73m2,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2.CKD-4期:GFR 15~29ml/min·1.73m2,临床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3.CKD-5期:GFR <15ml/min·1.73m2,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1.脾肾气虚证: 症候:饮食减少,脘腹胀满,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大便溏薄,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细。 2.脾肾阳虚证: 症候:形寒怕冷,纳差,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五更泻,面色萎黄,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 3.气阴两虚证: 症候: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4.阴阳两虚证: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药物治疗 一、延缓慢性肾衰(CRF)病程进展的基本对策: 目前,CRF药物治疗的目的主要包括缓解CRF 症状和延缓CRF病程进展两个方面。其基本的对策主要有: 1.坚持病因治疗:尤其是对高血压、糖尿病、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肾炎等,能否坚持长期合理的治疗,定期随访,是影响这些疾病是否发展为CRF以及CRF进展速度的十分重要的因素。 2.阻断或抑制肾单位损害渐进性发展的各种途径,控制或减慢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进展的速度,保护健存肾单位。 3.避免或消除CRF恶化的某些危险因子,如血容量不足、严重高血压、肾毒性药物、严重感染、泌尿道梗阻、高粘滞状态等。 为了防止和延缓CRF的进展,不仅要积极控制某些影响渐进性进展的因素,而且要避免上述导致病情急剧加重的危险因素,或在其发生时及时加以控制或消除。为了控制某些影响慢性肾

衰渐进性进展的因素,除积极治疗病因外,还可根据病情适当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抗氧化药物、抗酸中毒药物(碳酸氢钠)、磷结合剂、降脂药物、以及中西医结合措施等;并合理应用低蛋白饮食,必要时适当加用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制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ARB)及新型钙拮抗剂可能具有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二、CRF的非透析治疗措施 (一)营养治疗: 优质低蛋白、低磷、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缓解CRF症状和延缓其病程进展有肯定的临床意义。 1.低蛋白饮食(LPD) 高蛋白饮食可因氨基酸代谢后形成大量的尿素和其他含氮代谢产物而使血BUN升高,在合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出现尿毒症综合征;减少蛋白质摄入,可使BUN下降,减轻尿毒症症状和延缓肾功能恶化的速度。 一般认为,每日摄入蛋白质0.6g/kg,可以维持病人氮平衡,其中至少60%是富含必需氨基酸

王亿平教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总结

王亿平教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证经验总结 王亿平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安徽省第一、第二届江淮名医,安徽省名中医,安徽省首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肾脏病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20余年,认为慢性肾衰中医病机以“正虚、水湿(湿热)、瘀血”立论,提出“扶正祛瘀化湿”为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根本大法。临证处方屡获奇效,深受患者喜爱和同道的尊敬。笔者拜师门下,甚觉荣欣,聆师教诲,获益良多,现将恩师中医治疗慢性肾衰竭临证经验总结如下: 一、精求古训,探寻病机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原发性或继发性慢性肾脏疾患导致肾功能损害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代谢紊乱组成的临床综合征。其肾脏病变呈进行性发展,多为不可逆,直至终末期肾病。古代中医虽没有慢性肾衰病名的记载,但查阅中医古医籍“水肿”、“血尿”、“虚劳”、“癃闭”“关格”等病证中关于慢性肾衰的记载较为丰富,为探寻慢性肾衰的中医病机提供宝贵资料。 1.正虚—脾肾亏虚为本虚 慢性肾衰患者临床常见腰酸膝软、神疲乏力、面色少华、水肿、纳差,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等证。吾师认为本病中医病机根本责之于脾肾亏虚。肾为先天之本,主藏精,藏先天之精气以助机体之生长化收藏;脾为后天之本,化生气血,以培育和充养先天之肾精,脾肾共同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正如章虚谷《医门棒喝》云:“脾胃之能生化者,实由肾中元阳之鼓舞,而元阳以固密为贵,其所以能固密者,又赖脾胃生化阴精以涵育耳”。若脾肾亏虚,脾失运化,肾失封藏,则见受纳不能、运化失健、水湿停留、精微不固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诸病源候论》有云“劳伤肾虚,不能藏于精,故小便而精微出也”;《灵枢·口问》亦谓“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 2.水湿—湿热浊毒为邪实 《医方考》云“下焦之病,责于湿热”。水湿(湿热)之邪在慢性肾衰病程中广泛存在,临床见恶心呕吐,口苦、口干不欲饮,肢体困重,纳呆,腹胀,舌苔黄腻,脉濡等。肾虚不能通调水道,脾虚不能制水,以致水湿泛滥,外溢肌肤可发生水肿,内至脏腑,则致胸腹腔积液。如《诸病源候论》云:“水病无不由脾肾虚所为,脾肾虚则水湿妄行,盈溢肌肤而令身体肿满”。水湿之邪不去,蕴郁积聚,即可化热,而为湿热。正所谓“积湿成热”。吾师强调,慢性肾衰常以浊毒内蕴之标证较为突出,是导致慢性肾脏病不断进展的根本原因,湿热的病理过程反映了慢性肾脏病的迁延波动特点[1]。 3. 瘀血—正虚邪实久为瘀 现代研究发现瘀血是慢性肾脏病的致病因素、病理产物和临床表现之一,是慢性肾脏病持续发展和缠绵难愈的重要因素[2]。叶天士《临症指南医案》中提到:“久病气血推行不利,血络中必有瘀凝”;朱丹溪谓:“湿热熏蒸而为瘀”。可见慢性肾衰病情迁延不愈,湿热积聚,蓄久成瘀;湿热是关键因素,瘀血是最终结果。临床上患者常出现面色黧黑或晦黯,肌肤甲错或肢体麻木,舌质紫黯或有瘀点、瘀斑,脉象细涩等。 二、辨证论治经验 慢性肾衰的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脾肾亏虚为本虚,水湿(湿热)、瘀毒为标实,本虚与标实又相互影响,脾肾亏虚,湿浊内生,有湿就有血瘀,有湿就有湿热,血瘀与湿热证的长期顽固地存在,又会进一步加重正气的耗损,使肾功能不断恶化。 吾师临证必详询病史,推究病机,根据病机特点,将“健脾益肾、化瘀泄浊”为治疗慢性肾衰的基本治则,标本同治,每获良效。 1. 健脾益肾固本虚 慢性肾衰病程漫长,脾肾亏虚为病之本,可见诸多虚损之候。吾师在治疗上重视调补脾肾二脏。选择健脾补肾药物时但求平和温润之品,补而不壅,温而不燥,正所谓“痼疾当缓不宜急”。健脾常用党参、白术、黄芪、山药、薏苡仁、茯苓、泽泻等;补肾常用杜仲、川断、怀牛膝、狗脊、桑寄生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肾衰竭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慢性肾衰竭(CRF)是指各种原发和继发性慢性肾脏病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其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综合症,简称慢性肾衰,是慢性肾脏病的中后期阶段。目前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和糖尿病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公害。 多数学者认为本病病机为脾肾衰败,正虚邪实,寒热错杂之证。脾肾衰败,湿浊潴留是本病病机的关键。由于脾肾衰败,二便失司,气化功能严重障碍,浊阴难以从下窍而出,潴留体内,浊阴不降,或上犯脾胃,或蒙蔽心窍,或惹动肝风,或入营动血,或水气上逆凌心犯肺,从而显示种种危重病象,最后阳衰阴竭,阴阳不相维系而阴阳离诀,常为本病之结局。肾络瘀阻是慢性肾衰过程中又一重要环节。感染常是诱发病情恶化的重要因素。临床多见外感风热、风寒、湿邪、热毒等,亦是邪实的重要因素。 中医治疗 基本病机是脾肾衰败、正虚邪实、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是本病病机的关键。故调补脾肾,扶正祛浊是本病的治疗大法。 1、脾肾气虚,血瘀湿浊证:面色无华晦暗,少气乏力,纳差腹胀,大便偏稀,口淡不渴或渴不欲饮,腰膝酸痛,手足不温,夜尿频多,舌质淡暗有齿痕或有瘀点瘀斑,脉象沉涩。益肾缓衰方加减。药用生黄芪15g,炒白术10g,当归15g,赤芍15g,白芍15g,川芎15g,益母草12g,太子参15g,藿梗15g,苏梗15g,焦大黄9g,等。若面色无华,少气乏力,纳差腹胀,口中秽臭,口粘口苦,胸脘痞闷,腹胀纳呆,或有发热烦燥,舌苔黄腻,脉滑而数。 2、脾肾气虚,湿热中阻证:治以益气健脾,清热化湿,和胃止呕。方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药用太子参15g,柴胡10g,黄芩15g,姜半夏9g,陈皮9g,,焦大黄9g等。 3、肝肾阴虚,湿浊内蕴证:面色萎黄,口苦不喜饮或喜冷饮,目睛干涩,大便干结,腰膝酸痛,头晕耳鸣,手足心热,舌淡红形瘦,无苔或苔薄黄,脉细或弦细。杞菊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药用枸杞15 g、菊花10 g、生熟地各12 g、山萸肉12 g、丹皮10 g、泽泻10 g、贞子10 g、旱莲草10 g、山药10 g、何首乌12 g、寄生12 g。热象明显者,加龙胆草6g、山栀子10清肝泻火;遗精盗汗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 g以潜阳固涩。肝阳上亢为主者,可用天麻钩藤汤或镇肝熄风汤化裁。 4、脾肾气阴两虚,瘀浊交阻证:面色晦暗少华,气短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干,大便不实或干,尿少色黄,夜尿清长,舌质淡暗紫有齿痕,苔白腻,脉象沉细。参芪地黄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黄芪15g,熟地15g,山萸肉12g,茯苓15g,泽泻12g,山药15g,枸杞子15g,当归15g,丹参20g,焦大黄9g。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试题(含答案)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护理试题 1、根据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的程度,将慢性肾衰竭分为四期,下列哪项顺序是正确的() A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B 氮质血症期肾衰竭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尿毒症期 C 肾衰竭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氮质血症期尿毒症期 D 氮质血症期肾储备能力下降期肾衰竭期尿毒症期 2、在肾衰的晚期,GFR减至正常的10%以下,血肌酐大于()时,且临床出现显著的各系统症状,便应开始透析 A 800umol/L B 707umol/L C 650umol/L D 710umol/L 3、下列哪项是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A 血液系统表现 B 周围神经病变 C 胃肠道表现D心血管病 变 4、慢肾衰早期以哪个系统症状为主() A 神经系统B消化系统C 呼吸系统D 循环系统 5、在慢肾衰病人的饮食护理中,当GFR小于()时,应开始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A 50ml/min B 60ml/min C 30ml/min D 80ml/min 6、下列哪项是慢肾衰病人心血管病变的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A 高血压 B 心包炎 C 心力衰竭 D 左心室肥大 7、慢肾衰病人的饮食护理中,下列哪项不妥() A 高钙 B 优质低蛋白 C 高磷 D 高热量

8、我国引起慢肾衰最常见的病因是() A 慢性肾盂肾炎B慢性肾小球肾炎C肾结核D狼疮性肾炎 9、晚期慢肾衰病人,一旦出现下列哪种情况提示病情严重() A 少尿高血钾 B 中度贫血C食欲不振乏力D呼吸有尿臭味 10、一慢性肾衰病人,入院治疗后出现抽搐,可能原因是() A 低钾血症 B 低钙血症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血氨升高 11、尿毒症病人最适宜的饮食() A富含钙、磷B高热量动物低蛋白C高热量高脂肪D 富含钠、钾 12、慢性肾衰竭时常伴有水与电解质紊乱的表现是() A、代谢性酸中毒、失水、低钠和低血钾症 B、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磷和低氯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低镁和高血钾症 D、代谢性酸中毒、低血钾和低镁血症 13、纠正尿毒症贫血最有效的措施() A、输库存血 B、输新鲜血 C、输血浆 D、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 14、尿毒症病人中最具特征性的表现是() A、厌食与呕吐 B、呼吸有尿臭味 C、贫血 D、呼吸深而大 15、肾性骨病的发生机理() A、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B、酸碱平衡失调 C、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维生素D过量

中医治疗慢性肾衰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的研究进展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于多种慢性肾脏疾病发展到晚期,肾实质损害引起的临床综合症[1]。其临床症状复杂,死亡率较高,透析和肾脏移植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手段,但治疗费用昂贵,尚未普及。CRF的非透析疗法为国内外医学专家所重视,目前尚缺少积极有效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CRF 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认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表现是脾肾亏虚为本,湿浊毒瘀为标,中医药通过补益脾肾或清利活血排毒等治疗CRF取得了较好疗效,其疗效日益受到国内外医药界同行的重视,因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延长生存期、减少并发症也有积极作用[2]。近年来临床报道使用中医药治疗CRF较多。本文就近年来中医药对CRF的治疗相关文献作一综述。 1.扶正药物 近年研究发现,高脂血症可加快CRF患者肾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使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同时脂代谢紊乱可使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至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3]。通过百令胶囊联合海昆肾喜胶囊联合应用治疗CRF,结果出现血TC、TG明显下降,脂质代谢紊乱得到纠正,BUN、Scr明显下降,贫血明显改善,同时提高血浆白蛋白,从而改善临床症状,延缓了CRF的进展[4]。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C反应蛋白(CRP)及肿瘤坏死因子一a(TNF—a)是常见的炎症标志物,有很多报道显示在糖尿病大血管病变如动脉粥样硬化、脑血管病变中有明显增高,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因子,同时也参与DN的病理生理过程[5]。陈劲松等[6]通过对补肾益气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CRP和TNF一0t的影响的研究发现补肾益气汤可以明显减少UAER,同时对于CRP及TNF—a具有一定调节作用,能延缓DN的进展。 CRF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存在密切联系,两者共同构成影响CRF预后的主要因素,并在动脉硬化的发生和进展中均独立和(或)共同发挥作用。营养不良与心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炎症因素在此起重要作用,既可直接引发蛋白质营养不良,又可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构成“营养不良一炎症一动脉粥样硬化综合症(MIAsyndrome)”的病理生理学基础[7]。以冬虫夏草为主要成分的金水宝胶囊能够改善CRF患者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相关指标。治疗后治疗组hs—CRP、SGA、和BUN、Scr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Alb 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对照组BUN、Scr较治疗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hs —CRP、SGA、Alb较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hs—CRP、Alb、SGA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炎症状态标志物hs—CRP、营养评估指标和肾功能的变化,从而为改善CRF微炎症状态和营养不良的治疗用药提供了一定的临床依据[8]。 另有研究显示,益气化湿胶囊可减轻腺嘌呤引起的肾衰大鼠红细胞脆性,降低骨髓甲状旁腺素含量、血浆中分子物质总量和血清SCr、BUN含量,对肾衰大鼠红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的含量有升高趋势。表明益气化湿胶囊对腺嘌呤引起的肾衰大鼠造血功能改变具有调控作用,可改善血虚动物的能量代谢,保护造血细胞,促进EPO的生成,改善造血系统功能[9]。 AQP是近年来发现的一个基因家族,它是生物膜水转运的分子基础。维持机体水代谢平衡最主要的器官是肾脏。研究表明:在肾脏至少存在7种水通道蛋白J,因此研究水通道蛋白在肾脏中表达的变化对于揭示各种疾病导致水代谢平衡紊乱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肾脏中AQP1分布于肾脏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细段的管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 发表时间:2017-08-02T13:29:08.8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20期作者:李翰 [导读] 探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 (成都金沙医院四川成都 610091) 【摘要】目的:探析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9例,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29例,给予其中医药治疗。对比其治疗效果。结果: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慢性肾衰竭患者实施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升其临床治疗有效性。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内服汤药;膳食干预 【中图分类号】R2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0-0343-02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近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分别给予其西医西药及中医药治疗,以观察不同治疗方式对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1月所收治的58例慢性肾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将其分为29例对照组及29例观察组。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5.5±4.5)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5±0.5)年;其中肾功能Ⅰ期患者7例,Ⅱ期患者10例,Ⅲ期患者6例,Ⅳ期患者6例。观察组:男17例,女12例;年龄17~72岁,平均年龄(46.6±4.9)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0.4)年;其中肾功能Ⅰ期患者8例,Ⅱ期患者12例,Ⅲ期患者7例,Ⅳ期患者2例。此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给予两组患者以膳食干预,为其选择高热量低蛋白类食物,减少豆类及花生等植物蛋白较多的食物摄入,尽量以动物蛋白摄入为主。为防止患者因蛋白摄入限制而发生营养不均衡的现象,可给予患者以马铃薯等食物进行营养元素补充。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需在其膳食干预的基础上补充适量维生素以及叶酸,对于血红蛋白低于90g/L的贫血患者,可为其注射50U/kg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益比奥;生产厂家: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40808),3次/周,并依据患者血红蛋白情况对注射剂量进行调整,并口服补铁药物;对于酸中毒患者,可以给予其2片大黄苏打片(生产厂家:南宁康诺生化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20141010),3次/d;对于高血压患者,可以为其提供硝苯地平缓释片(生产批号:湖北省益康制药厂;生产批号:20140922)口服治疗,25mg/次,2次/d。 1.2.2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在膳食干预的基础上增加中医内服汤药治疗,药方组成:大黄15g、丹参15g、黄芪18g、茯苓10g、当归10g、赤芍10g、白术10g、党参12g。以400ml水煎熬至200ml汁,早晚分服,连续用药两个月。 1.3 疗效判定 经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贫血情况有所改善,血红蛋白有所上升,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有明显下降,即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有所减轻,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有所改善但幅度不甚明显,即为有效; 经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未有改变,血肌酐以及血尿素氮水平未有改变或者升高,即为无效。 (有效+显效)/29×100%=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以χ2检验,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下表所示。 3.讨论 有研究指出[1],借助于中医药治疗可显著提升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性。本次研究特选择我院今年所收治患者为对象,并给予其不同治疗选择,以观察中医药在慢性肾衰竭中的应用价值。由本次研究可知,在临床治疗有效率上,对照组远不及观察组(96.55%>75.8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服中药方中党参、白术、黄芪、茯苓补气健脾以固本,脾气健运则湿浊自化;当归养血,川芎、丹参、赤芍活血祛瘀,大黄排毒泻浊[2]。全方合用,共奏扶正祛邪、排毒化浊之功,扶正而不滞邪,祛邪而不伤正[3]。现代研究表明[4],通过大黄的泻下的作用,可使一部分氮质从肠道清除出去,从而保证患者体内无过多的废物和有毒物质。大黄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川芎、丹参、赤芍等同用,可改善患者的高黏、高凝状态;大黄中含有许多人体必需氨基酸,能纠正肾衰时的脂质紊乱;大黄具有保护残存肾单位,改善肾功能和微循环,因而在治疗慢性肾衰竭上具有较为良好的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药治疗在慢性肾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极高的有效性,因此可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

慢性肾衰竭,三分治疗七分调养

孙伟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对iga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系统研究;对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尿酸性肾病、泌尿系统感染和结石等疾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在血液净化技术、腹膜透析技术方面也有较丰富的临床实践。近年来,创立“肾虚湿瘀”理论,特别在运用补肾健脾、清化湿瘀理论治疗肾炎蛋白尿、血尿方面;运用补肾健脾、和络泄浊理论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方面尤为擅长。探索慢性肾病的治疗及其改善慢性肾病长期预后的研究成绩显著。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医师孙伟王先生,2年前被诊断患有慢性肾衰竭,当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像天要塌下来了一样”。他开始到处求医问药。住院、吃药、打针,寻找各种偏方,仅几个月就花了几万元钱,病情仍不见好转。那段日子,对王先生仿佛就是世界末日。偶然的机会,一位同样病情的患者跟他说,这个病除了治疗和精心调养有很大关系,建议他到医院找专家具体咨询。于是,王先生带着一大叠检查报告来到我们门诊。结合王先生的具体情况,我们建议除了坚持常规治疗外,还需做好下列日常生活调理:每日二三次出汗,二三升小便,二三次大便,不超过相当2两瘦肉的荤菜,还要每天关注一下自己的情绪。王先生按照这个方法调理了3个月,尿素氮和肌肝均有明显的下降。他高兴不已,没想到调理的作用这么大。慢性肾衰发展呈渐进性,病程迁延,病情复杂,常以尿毒症、死亡为结局。因此,慢性肾衰不是以是否“治愈”、“断根”为治疗目的,也不是治疗一个阶段就能停止的。其疗程是“终生”的,治疗目的是为了延缓病情进展、延缓尿毒症的发生。其实,终生治疗并非天天吃药,生活节制、饮食调养、适度锻炼等都是治疗之法。树立正确的治疗理念,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语说,慢性病三分治七分养,慢性肾衰当然也不例外。慢性肾衰患者若血肌酐为200~400μmol/l,则更需注重调养。因为,此阶段患者自身已不能完全排出代谢毒素,又极易因疾病自然进展进入尿毒症而需肾脏替代治疗。每日二三次出汗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皮下组织内含有丰富的动脉和静脉,并延伸到真皮。皮下静脉丛能容纳大量血液,收缩时可提供相当于循环血量5%~30%的血液。肢体和躯干的皮肤,当体温升高时,可使流过皮肤的血量增加2~4倍;当体温升高伴出汗时,血量可再增加3倍。汗液主要成分是水,其他成分包括各种无机盐,尿素,乳酸盐等。排毒是中西医治疗慢性肾衰的重要环节。从医学角度看,皮肤可以当作天然的透析膜。中医学认为多出汗可以开宣肺气,使水湿之邪从皮毛排出,和解表里,疏上源而利下流,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可以加强体内毒素的排出。通过开腠发汗可以达到降浊排毒之功,促使体内毒素向体外排泻。因此,对于慢性肾衰没有明显水肿的患者,在饮服中药汤剂的同时,每日不但要频频多饮水,更要有二三次顿服热水250毫升上下,或热水冲澡,或中药足浴,以取得体温升高伴二三次明显汗出,从而产生通过皮肤排出更多毒素的效应。每日二三升小便人体内的毒素究竟是些什么物质?过去一直认为主要是尿素。实际上,导致尿毒症的毒素种类繁多,公认的是尿素、尿酸、肌酐、肌酸,还有胍类、酚类、吲哚类、芳香酸和脂肪酸等。这些有毒的人体代谢产物,如果大量潴留于体内,就会使肾脏的排泄、调节、内分泌等功能发生障碍,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肾脏对上述毒素即代谢产物的排泄,主要通过生成尿液的方式完成。排出代谢产物所需最少尿量,要根据饮食和肾脏功能等情况来决定。高蛋白饮食且肾浓缩功能正常时,每日尿量至少不低于500毫升;如果摄人低蛋白,则最低为400~450毫升。在肾脏浓缩功能障碍时,维持排泄代谢产物所需的最少尿量明显增加。例如,在明显肾衰竭时,即使是低蛋白饮食,每日至少也需生成1200~1500毫升尿才可将主要代谢产物排出。因此,建议慢性肾衰患者在无水肿的情况下,要多饮水多排尿,每日保持二三升小便,从而从尿液中带走更多的代谢废物。在病人有水肿的情况下,目前临床运用的各类利尿剂常会出现的副作用,包括电解质紊乱、体位性低血压、血尿酸升高、糖耐量减低、脂质代谢紊乱、氮质血症等,这些副作用对肾衰竭患者治疗不利。并且,对肾衰竭患者而言,因为肾脏结构破坏、肾小球硬化、肾小管间质萎缩等,常会造成利尿剂作用靶点的丧失;此外,由于肾单位的血供下降,血液中达到靶点的药物剂量也下降,对利尿剂不敏感也随之出现。此时,我

慢性肾功能衰竭习题

单选题: 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易并发感染,主要原因为: A. 贫血 B. 尿毒症毒素引起骨髓抑制 C. 血浆白蛋白减少 D. 代谢性酸中毒 E. 免疫功能降低,白细胞功能异常 2.尿毒症患者贫血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毒物抑制骨髓造血 B. 红细胞寿命缩短 C. 营养不足缺铁,低蛋白 D.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E. 肠道溃疡出血使血液丢失 3.下列哪项是慢性肾衰最常见的死因: A. 心血管疾病 B. 高钾血症 C. 代谢性酸中毒 D. 贫血 E. 感染 4.下列哪项是慢肾衰最早和最突出的临床表现: A. 胃肠道表现 B. 精神神经系统表现 C. 心血管系统表现 D. 呼吸系统表现 E. 代谢性酸中毒 5.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中哪一项较少见: A.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 B. 心包炎 C. 心肌病 D. 心内膜炎 E. 心力衰竭 6.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C A. 代谢性碱中毒 B. 高血钙 C. 高钾血症 D. 低磷血症 E. 以上都不是 7.尿毒症高钾血症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输入5%碳酸氢钠 B. 静脉注射钙剂 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进行血液透析 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多选题: 1.肾性贫血的主要原因包括: A. 红细胞生成素减少 B. 血液透析过程失血或频繁的抽血化验 C. 肾衰时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 D.尿毒症毒素对骨髓的抑制 E. 叶酸过多 2.慢性肾衰竭的非透析治疗包括: A. 低蛋白饮食 B. 高钙、高磷饮食 C. 必需氨基酸治疗 D. 肠道透析 E.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尿毒症高钾血症有效的治疗方法是: A. 输入5%碳酸氢钠 B. 静脉注射钙剂 C. 输入50%葡萄糖加胰岛素 D. 进行血液透析 E. 口服钠型阳离子交换树脂 4.慢性肾衰竭尿毒症期常有以下改变: A. 代谢性酸中毒 B. 低血钙 C. 高钾血症 D. 高磷血症 E. 高镁血症 5.关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水负荷过多所致心力衰竭,有效的治疗措施是: A. 大剂量利尿剂 B. 饱和量洋地黄类药物 C. 低盐和控制水的摄入 D. 血液或腹膜透析 E.扩血管药物 判断正误: 1.慢性肾衰尿毒症最理想的治疗是血液透折。 2.关于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早期诊断,最有价值是骨痛。 正确答案:骨活检。 3.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有:肾单位高滤过、高代谢、高灌注等。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的治疗 导语: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而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对人的危害会在不及时治疗过程中逐渐逐渐加重的,如果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 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是属于一种慢性疾病,而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对人的危害会在不及时治疗过程中逐渐逐渐加重的,如果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在出现了肾衰竭的过程中还并发了高血压,这样的情况是很危机的,很多第一次得病的人不知道如何来治疗,那么下面来看看这个慢性肾衰竭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1)纠正代谢性中毒代谢性酸中毒的处理,主要为口服碳酸氢钠(NaHCO3)。中、重度病人必要时可静脉输入,在72小时或更长时间后基本纠正酸中毒。对有明显心功能衰竭的病人,要防止NaHCO3输入总量过多,输入速度宜慢,以免使心脏负荷加重甚至心功能衰竭加重。 (2)水钠紊乱的防治适当限制钠摄入量,一般NaCl的摄入量应不超过6~8g/d。有明显水肿、高血压者,钠摄入量一般为2~3g/d(NaCl摄入量5~7g/d),个别严重病例可限制为1~2g/d(NaCl 2.5~5g)。也可根据需要应用襻利尿剂(呋塞米、布美他尼等),噻嗪类利尿剂及贮钾利尿剂对CRF病(Scr >220μmol/L)疗效甚差,不宜应用。对急性心功能衰竭严重肺水肿者,需及时给单纯超滤、持续性血液滤过(如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 对慢性肾衰病人轻、中度低钠血症,一般不必积极处理,而应分析其不同原因,只对真性缺钠者谨慎地进行补充钠盐。对严重缺钠的低钠血症者,也应有步骤地逐渐纠正低钠状态。 (3)高钾血症的防治肾衰竭病人易发生高钾血症,尤其是血清钾水平>5.5mmol/L时,则应更严格地限制钾摄入。在限制钾摄入的同时,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

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 肾脏病是一种常见病,各种类型的肾炎、糖尿病、高血压等引起的肾脏病经过积极治疗大部分可以康复或控制,但也有一部分发展为肾功能不全。临床实践证明,恰当的饮食营养治疗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延缓肾功能损害发展的速度。今天,长沙普济肾病医院肾病专家会有针对性的回答、指导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在饮食营养治疗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什么是慢性肾功能不全? 肾脏出现损害、功能发生异常3个月以上,肾小球滤过率进行性下降,肾组织大量破坏,新陈代谢产生的垃圾如肌酐、尿素氮等蓄积在血液中,引起人体内环境紊乱,从而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肌酐、尿素氮升高、恶心、呕吐、皮肤瘙痒、骨痛等。 二、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目的是: 1、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展速度; 2、减少汗氮代谢产物在人体的潴留; 3、纠正人体内各种氨基酸比例失调现象,达到正氮平衡; 4、纠正水和电解质的紊乱; 5、改善身体营养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三、慢性肾功能不全饮食治疗的原则是: 1、高热量饮食:每天摄入热量35千卡每千克体重;因为人体热量70%靠主食提供,所以要提高主食的利用率。 2、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总量限制;在限量范围内提高优质蛋白的比例,优质蛋白总量的50-70%。

3、充足的矿物质、维生素供给:如钙、镁、锌、铁;VB、VC、VA等。 (1)含VB丰富的食物有:大麦、燕麦、豆类、猪肉、牛奶、山楂、枸杞、白菜;(2)含VC丰富的食物有:大枣、甜椒、桔子、菜花、苋菜、胡萝卜缨、甘蓝、西兰花、油菜、苦瓜、枸杞、猕猴桃;(3)含VA丰富的食物有:西兰花、冬苋菜、芒果、枸杞、胡萝卜、菠菜、荠菜、甘蓝、黄花菜、豆制品。 四、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何低蛋白饮食? 蛋白质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素,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由于蛋白质代谢产物的排泄障碍,引起含氮代谢产物在体内的潴留,危害机体健康,所以必须严格限制饮食中蛋白质的摄入量,即给予低蛋白饮食。研究表明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给予低蛋白饮食可以延缓肾脏病情的进展,同时,由于每克蛋白质含磷15毫克,所以蛋白质摄入的减少,也降低了磷的摄入,而磷被认为是促进肾功能衰竭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优质低蛋白饮食应采取哪些措施? 麦淀粉饮食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是在限量范围内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减少植物蛋白的摄入。我院自行研制的全息营养粉就是根据患者的营养需求将利用价值低的植物蛋白抽取,并按比例添加优质蛋白,配伍后的全息营养粉比单纯麦淀粉营养更加全面,更加适合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食用,长期坚持以全息营养粉为主食,肌酐、尿素氮的生成将会减少。 六、哪些食物含优质蛋白? 1、瘦肉(猪肉、鸡肉、鸭肉等); 2、鱼肉(淡水鱼类如:鲫鱼、草鱼等); 3、奶类(酸奶、纯牛奶等); 4、禽蛋类(蛋清);5豆类(豆腐、豆浆等)。 七、常见食物的优质蛋白含量换算? 100克瘦肉=20克蛋白质,100克鱼肉=18克蛋白质。 1个鸡蛋清=6克蛋白质,100克豆腐(北)=12克蛋白质。

优势病种慢性肾衰竭精深中医诊疗方案设计2018

慢性肾衰(慢性肾功能衰竭)诊疗方案(2018版) 一、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GB/T16751.1——1997)。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肾脏病学》(王海燕主编,第2版,人民卫生,1996)及美国肾脏基金会2002年制订的K/DOQI“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王海燕,王梅,译.慢性肾脏病及透析的临床实践指南Ⅱ,人民卫生,2005年)。 症状:有慢性肾脏病史,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痛、倦怠、乏力、嗜睡等; 体征:当病人某一系统损害时,就可有该系统的体征。如:浮肿、贫血貌、心动过速、心包摩擦音等。不明原因的高血压、贫血等,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经过肾活检或检测损伤标记物证实的肾脏损伤或肾小球滤过率(910merularfiltration rate,GFR)持续<60m1/min/1.73 m2≥3个月。肾脏损伤的标志物包括蛋白尿、尿试纸条或尿沉渣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 (二)病期诊断 1.代偿期:肾单位受损超过50%(GFR50—80ml/min),血肌酐维持在133一177umol/L,临床上无症状。

2.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单位低于正常之50%(GFR50—20ml/min),血肌酐达186—442umoi/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症状。 3.衰竭期:血肌酐升至451-707umoi/L,病人出现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紊乱等。 4.尿毒症期:血肌酐达707umoi/L,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三)证候诊断 本病可分为正虚证及邪实证,临床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 1.正虚诸证: ①脾肾气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脘腹胀满,大便烂,口淡不渴,舌淡有齿痕,脉沉细。 ②脾肾阳虚证: 主症:畏寒肢冷,倦怠乏力,气短懒言,食少纳呆,腰酸膝软。 次症:腰部冷痛,脘腹胀满,大便烂,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弱。 ③气阴两虚证: 主症:倦怠乏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次症:夜尿清长,舌淡有齿痕,脉沉。 ④肝肾阴虚证: 主症:头晕,头痛,腰酸膝软,口干咽燥,五心烦热。

老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1.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危险因子影响慢性肾衰病程进展的因素很多,凡可引起慢性肾衰进展加快的因素,均可看作“危险因子”,包括下述诸方面: (1)原发病:糖尿病肾病、膜增生性肾炎等常可很快发展为慢性肾衰、尿毒症。原发性或继发性急进性肾炎,一般可发生急性肾衰,其中有的病程较长,表现为慢性肾衰,成人紫癜性肾炎患者,其病程进展常比IgA肾病患者迅速;一部分IgA肾病患者肾衰进展速度也较迅速,这方面尚需进一步观察,重度高血压及“恶性”高血压如未及时控制,其肾衰病程进展也相当迅速。 (2)诱因:急性感染、败血症、大出血、大手术、血容量不足或脱水、高凝,高黏滞状态、低钾血症、高钙血症、肾毒性药物或化学物质中毒、结石、泌尿道梗阻等,均可致慢性肾衰急性加重。这类诱因引起的肾衰加重,往往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只要发现及时,处理得当,常可使肾功能得到较好恢复,甚至完全恢复到急性损害前的水平。 (3)饮食:高蛋白、高磷饮食常可使慢性肾衰进展速度加快。此外,高尿酸或高草酸饮食也可能加重小管-间质损害。 2.慢性肾衰早期预防和延缓发展的基本对策 (1)早期预防:随着肾脏病流行病学和治疗的进展,慢性肾衰的早期预防已引起学者们的重视,所谓早期预防,又称“一级预防”,是指在慢性肾衰发生前即开始预防,包括对肾脏病及早普查,对肾脏病或可能累及肾脏的疾病(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等)积极控制,纠正脂质代谢紊乱,避免某些诱因等。显然,对早期预防予以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采取相应措施,将会使慢性肾衰的发生和发展得到进一步控制。 (2)延缓慢性肾衰发展的对策即二级预防:主要包括:加强随诊,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子;合理的饮食方案;控制全身性或肾小球内高血压;控制肾单位高代谢;消除脂质紊乱或高黏滞状态;坚持对原发病的治疗等。以下分别加以阐述。 ①加强随诊,避免或消除某些危险因子:有人曾报道临床随诊的频度与慢性肾衰进展密切相关,强调了对病人有计划地进行治疗指导(如饮食、血压等)的重要性,实际上,经常性的、高质量的随诊,也可以帮助病人减少或避免某些急性诱因(如血容量不足,脱水、肾毒性药物、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或低钾血症、结石、感染、出血等)发生,或者及早发现并加以纠正。就诊的频度应按病情决定,如有否高血压、心力衰竭及残余肾功能恶化的速度等。所有的患者至少需每3个月就诊1次,就诊时必须询问病史,体检,同时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血尿素氮、肌酐浓度以及电解质情况检测。内生肌酐清除率可监测肾功能减退的进展速度肾病患者交流群:275700124。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西医治疗方法: (1)确定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营养不良的指标:对慢性肾功能衰 竭患者进行营养状况监测和评估的方法包括生化测定,人体学测量,身体成分分析及饮食评价,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必须综 合考虑。 对于蛋白质的质量也应给予考虑,一般给予含必需氨基酸(EAA) 含量较高的食物,作为热卡主要来源的主食,则选用蛋白质量尽可 能低的食物(表3),对于透析治疗患者则无需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一般应保持1.0~1.4g/(kg·d),补充必需氨基酸或α-酮酸对慢性 肾衰患者有其独特的疗效,因为中晚期CRF患者均有明显的必需氨 基酸缺乏,而普通饮食蛋白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低于50%,难以满足 患者需要,而补充外源性必需氨基酸,则可使体内必需氨基酸/必需 氨基酸比例失调得到纠正,因而有利于改善蛋白合成,也可使氮代 谢产物的生成减少。 α-酮酸(α-KA)是氨基酸前体,通过转氨基或氨基化的作用,在体内可转变为相应的氨基酸,其疗效与EAA相似,且有以下优点: ①尿素氮生成率及BUN下降更为显著,蛋白合成与分解的比率增高。 ②可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和PTH水平。 ③在动物实验中α-KA无导致GFR升高或白蛋白排泄增加现象。 ④延缓CRF进展。 市售α-KA制剂以肾灵片为主,一般每次4~8片,3次/d,长 期服用者副作用不明显,少数患者(5%)可出现高钙血症,停药或减 药后可自愈,因此对高钙血症患者慎用或禁用。

EAA的补充可由口服和静脉滴注两种途径进行,后者对食欲不振 患者更适合,口服常用量为4次/d,每次14.5g,静滴为200~ 250ml/d或0.2~0.3g/(kg·d),目前,临床上多主张低蛋白饮食与EAA或α-KA等合用,据报道此方案不仅适用于透析前期患者,也 适用于透析患者,而不会引起严重营养不良,热量摄入量一般应为30~35kcal/(kg·d),氮(g)热量(kcal)摄入比应为1∶300~ 1∶400,以保证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理利用,减少组织蛋白的分解,真正达到补充蛋白质,氨基酸所引起的负氮作用,其中碳水化合物 应占热卡摄入的70%左右,脂肪摄入应注意多价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饱和脂肪酸(SFA)比值≥1,增加PU-FA的摄入,可改善患者脂代谢,减轻动脉硬化的程度。 注意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6和叶酸,并按病情补 充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如铁和锌。 (1)血液透析:应预先(血透前数周)做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透析时间每周≥12h,一般每周做3次,每次4~6h,坚持充分合理 的透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少患者能存活20年以上。 (2)腹膜透析:持续性不卧床腹膜透析疗法(CAPD)对尿毒症的疗 效与血液透析相同,CAPD尤适用于有心脑血管合并症患者,糖尿病 患者,老年人,小儿患者或做动-静脉内瘘困难者,CAPD是持续地 进行透析,尿毒症毒素持续地被清除,血流动力学变化小,保护残 存肾功能优于血透,对存在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较血透安全,使用 双联系统,腹膜炎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已显著降低。 预后 慢性肾功能衰竭是一个进行性发展的疾病,具有不可逆性,大多预后不良,据国外报道,当Scr>442μmol/h,进展到终末期尿毒症 的平均时间为10.8个月,Scr越高病情发展越快,生存期越短,需 要作透析和移植的时间越短。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病程和预后与两种因素有关,一是与基础病因密切相关,如在慢性肾小球肾炎为10个月,无梗阻性肾盂肾炎为 14个月,糖尿病肾病最差,仅6个月,多囊肾为18个月,二是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