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大型火电厂设计优化思路

某热电厂机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7页)

某热电厂机组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doc 37页)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执行标准、规范 1、编制依据 1.1、******热电厂建设工程2×50MW机组冷却塔建筑、安装工程招标文件 1.2、《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国家电源[2002]849号) 1.3 《厂区总平面布置图》、冷却塔等工程施工图 1.4、***省****建筑工程公司施工技术管理标准 1.5、******热电厂现场实际情况及地材资源调查; 2、执行标准 2.1、《土方及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201-83) 2.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J202-2002) 2.3、《火力发电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2.5、《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2.7、《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2.8、《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 JGJ18-2003 2.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2.11、《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2002 2.1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2.13地下防水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 2.14、《建筑机械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 2.15、《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电电源[2002]896号 2.16、《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电公司2002-01-21 2.17、《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 2.18、《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2.19、《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及相关规程》 2.20、《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及相关规程》 2.21、国家、省、市及部颁现行的与本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 以上标准若有新标准执行替代原标准。 第二章工程概述 1.工程概况: 1.1地理位置: ***省****市,为新建2×50MW高压双抽冷凝式汽轮发电机组,两台240T/H粉煤锅炉。 1.2工程内容: 本施工组织设计仅针对2#标段,包括:冷却塔(开挖地基处理除外)、循环水泵房及管沟、管道土石方、升压泵房、生活消防泵房、水池、吸水井、排气井、110kv配电装置及室外构筑物的施工。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2011年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 承诺书 我们仔细阅读了第八届苏北数学建模联赛的竞赛规则。 我们完全明白,在竞赛开始后参赛队员不能以任何方式(包括电话、电子邮件、网上咨询等)与本队以外的任何人(包括指导教师)研究、讨论与赛题有关的问题。 我们知道,抄袭别人的成果是违反竞赛规则的, 如果引用别人的成果或其他公开的资料(包括网上查到的资料),必须按照规定的参考文献的表述方式在正文引用处和参考文献中明确列出。 我们郑重承诺,严格遵守竞赛规则,以保证竞赛的公正、公平性。如有违反竞赛规则的行为,我们愿意承担由此引起的一切后果。 我们的参赛报名号为: 参赛组别(研究生或本科或专科):本科 参赛队员(签名) : 队员1: 队员2: 队员3: 获奖证书邮寄地址:

编号专用页 参赛队伍的参赛号码:(请各个参赛队提前填写好):竞赛统一编号(由竞赛组委会送至评委团前编号): 竞赛评阅编号(由竞赛评委团评阅前进行编号):

题目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最佳旅游路线的设计问题。在满足相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花最少的钱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基于对此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出最佳的旅游路线。 第一问放松时间约束,要求游客游遍所有的景点,该问题也就成了典型的货郎担(TSP)问题。使用lingo编程得到最佳旅游路线为:徐州—常州—舟山—黄山—庐山—武汉黄鹤楼—龙门石窟—秦兵马俑—祁县乔家大院—八达岭长城—青岛崂山—徐州。 第二问给定时间约束,要求设计合适的旅游路线。我们建立了一个最优规划模型,在给定游览景点个数的情况下以总费用不限,时间最少为目标。再引入0—1变量表示是否游览某个景点,从而推出交通费用和景点花费的函数表达式,给出相应的约束条件,使用lingo编程对模型求解。推荐方案:徐州—恐龙园—舟山—黄山—庐山—黄鹤楼—秦兵马俑—龙门石窟—乔家大院—八达岭长城—青岛崂山—徐州。 第三问放松时间约束,要求游客在总费用低于2000元的约束下游览最多的景点。在第一问的基础上建立模型,并增加总费用低于2000元的约束。使用lingo编程得到最佳旅行路线为:徐州—常州—武汉—洛阳—西安—祁县—北京—青岛—徐州。 第四问给定时间约束,放松对总费用的约束。我们在第二问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最优化模型,以时间最少为目标。再引入0—1变量表示是否游览某个景点,从而推出交通费用和景点花费的函数表达式,给出相应的约束条件,使用lingo编程对模型求解。推荐方案:徐州-常州-九江-武汉-洛阳-西安-祁县-北京-徐州。 第五问给定时间、总费用小于2000的双重约束。我们在第三问、第四问的基础上建立模型,以在规定时间内,规定总费用内,以游览最多景点为目标。使用lingo编程对模型求解。推荐方案:徐州-常州-舟山-黄山-九江-武汉-洛阳-西安-徐州 关键词:最佳路线TCP问题景点个数最小费用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优化设计方法的发展与应用情况 贾瑞芬张翔 (福建农林大学 机电工程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2) 摘 要:本文概要地介绍了优化设计方法在国内近年的应用和发展情况,包括传统优化方法、现代优化方法,以及优化软件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关键词:优化 遗传算法 神经网络 MATLAB 优化方法是20世纪60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较早应用于机械工程等领域的设计。80年代以来,随着国内有关介绍优化设计方法的专著(如《机械优化设计》[1])的出版和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优化设计方法在国内的工程界得到了迅速的推广。本文按传统优化方法、现代优化方法、优化软件应用等三个方面,概要地介绍优化设计方法近年来在国内工程界的应用和发展情况。 1. 传统优化方法的应用与改进情况  1.1传统优化方法的应用  从近10年发表的工程优化设计的论文可以看出,罚函数法、复合形法、约束变尺度法、随机方向法、简约梯度法、可行方向法等,都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对重庆维普信息数据库中的工程技术类刊物做检索,1993年至2003年,这6种约束优化方法应用的文献检出率的比例,依次约为12:10:3:1.5:1.5。 以机械设计为例,传统优化方法主要应用于机构和机械零部件的优化设计,主要对零件或机构的性能、形状和结构进行优化。在结构方面,如对升降天线杆的结构优化设计[2],采用内点罚函数法优化,在保证天线杆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压弯组合强度的前提下所设计出的结构尺寸比按一般的常规设计方法所计算的尺寸要小,自重更轻。在形状方面,赵新海等[3]对一典型的轴对称H型锻件的毛坯形状进行了优化设计,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在性能方面,《凸轮一连杆组合机构的优化设计》[4]一文以最大压力角为最小做为优化目标、并采用坐标轮换法和黄金分割法等优化方法对书本打包机中的推书机构(凸纶—连杆组合机构)进行优化设计,从而使得机构确保运动的平衡性的前提下具有良好的传力性能,使设计结果更加合理。《弹性连杆机构结构和噪声控制一体化设计》[37]一文,利用改进的约束变尺度法,求解基于噪声控制的弹性连杆机构结构控制同步优化问题,同步优化后机构的声辐射性能指标具有明显改善。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因此,传统优化方法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将优化技术与可靠性理论相结合,形成了可靠性优化设计法。按照可靠性优化设计法设计的产品,既能定量地回答产品在运行中的可靠性,又能使产品的功能参数获得优化解,两种方法相辅相成,是一种非常具有工程实用价值的设计方法。如采用惩罚函数内点法求解齿轮传动的可靠性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5],以及运用二阶矩法和约束随机方向法对钢板弹簧进行可靠性优化设计[6]。 1.2传统优化方法的一些改进  目前,随着工程问题的日益扩大,优化要面对的问题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在逐渐增大,传统的优化方法解决这些问题时,就显露出了其局限性与缺陷。于是就出现了在分析现有算法的基础上,针对方法的不足或应用问题而作出的改进。  1.2.1对传统优化方法应用于离散变量优化的改进 工程设计问题中,经常遇到设计变量必须符合本行业的设计规范和标谁,只能取为限定的离散值或整数值的情况。若应用连续变量优化方法.得到最优解后再作简单的圆整处理,可能造成设计上的不可行解,或得到一个非最优解。为此适用于变量取离散值的优化方法发展起来。朱浩鹏等[7]提出了改进的动态圆整法、拉格朗日松弛法。 惩罚函数优化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求解约束非线性问题的方法,但它仅限于求解连续变量的优化问题。

系统优化设计模拟

系统优化设计 一.填空(30分) 1.系统工程是用于系统设计、实现、技术管理、运行使用和退役的专业学科方法论。 2.系统工程师在引导系统架构的开发、需求的定义和分配、设计方案的评价与权衡、系统间技术风险均衡、系统接口的定义与评估、验证和确认活动的全面监督,以及许多其他任务中起关键的作用。3.在NPR7123.1《NASA系统工程流程和需求》中包括三类技术流程:系统设计、产品实现及技术管理。 4.对飞行和地面保障项目,NASA寿命周期的两个阶段又分为以下7个递进阶段: ●A前阶段:概念探索(即确定确定可行备选方案)。 ●阶段A:概念研究和技术开发(即项目定义,明确和组织必要的 技术)。 ●阶段B:初步设计和技术完善(即建立初步设计方案,开发必要 的技术)。 ●阶段C:详细设计和制造(即完成系统设计,进行组件的建造/ 编码)。 ●阶段D:系统组装、集成、试验和投产(即集成组件,验证系统, 系统投入生产并准备运行使用)。 ●阶段E:运行使用与维护(即运行与维修系统)。 ●阶段F:退役处置(即处置系统,分析数据)。

5.产品交付流程:产品实施、产品集成、产品验证、产品确认、产品交付。 6.产品验证流程分为5个主要步骤:(1)验证计划(准备实施验证的计划); (2)验证准备(准备进行验证);(3)执行验证(进行产品验证);(4)分析验证结果;(5)获得验证工作产品。 7.技术管理:技术规划、需求管理、接口管理、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状态管理、技术数据管理、技术评估、决策分析。 二.(30分) A.直升机的主动防御系统 B.坦克的主动防御系统 三.简答题(20分) A.系统设计的关键 B.系统设计各流程间相互关系 C.产品实现流程图 D.产品实现的关键 四.(10分) 运用系统工程的方法简述对系统总师的认识

火电厂施工组织总设计(总承包)

.. 专业资料 招标编号:XXXXXXXXX 新建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文件 技术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6) 1.1区域概况 (6) 1.2 编制依据 (7) 1.3气象条件 (10) 1.4水文地质条件 (10) 1.5交通运输 (13) 2总平面布置 (13) 2.1总平面布置原则 (13) 2.2施工总平面布置 (14) 2.3施工总平面管理 (14) 2.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5) 2.5力能供应 (15) 3施工机械、机具、仪器 (19) 50T履带吊(输煤栈桥吊装) (22) 4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23) 4.1施工组织机构 (23) 4.2人员配备 (25) 5主要施工技术案 (27) 5.1施工案的编制与报批程序 (27) 5.2土建专业主要施工案 (33) 5.2.1测量控制网布设案 (33) 5.2.2主厂房基础开挖及地基处理案 (34) 5.2.3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案 (34) 5.2.4主厂房上部施工案 (41) 5.2.5锅炉基础施工案 (46) 5.2.6烟囱施工案 (47) 5.2.7机力通风塔施工 (60) 5.2.8输煤栈桥施工案 (61) 5.3锅炉专业施工案 (63) 5.3.1钢架安装案 (63) 5.3.2汽包安装案 (65) 5.3.3受热面施工案 (66) 5.3.4烟风道安装 (68)

5.3.7锅炉炉墙砌筑 (72) 5.3.8烘炉 (73) 5.3.9锅炉煮炉 (73) 5.3.10管道的冲洗和吹洗 (74) 5.3.11蒸汽密性试验及安全调整 (75) 5.3.12锅炉72小时负荷试运 (75) 5.3.14风机安装 (78) 5.4汽机专业施工案 (80) 5.4.1组合场地及机具布置 (80) 5.4.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81) 5.4.3汽机发电本体施工案 (81) 5.4.4电动给水泵安装 (94) 5.4.5主蒸汽和主给水管道安装 (98) 5.4.6保证汽水系统清洁的案 (99) 5.4.7疏放水管道安装 (99) 5.4.8油管道安装案 (100) 5.4.9电动给水泵试运 (101) 5.5电气专业施工案 (103) 5.5.1接地装置施工 (103) 5.5.2电缆工程施工 (103) 5.5.3高低压盘柜安装 (104) 5.5.4变压器安装案 (105) 5.5.5发电机定子及引出线安装案 (107) 5.6热控专业施工案 (108) 5.6.1DCS系统安装案 (108) 5.6.2热控取样装置安装 (112) 5.6.3就地仪表设备安装 (117) 5.6.4热工设备保护措施 (120) 5.7焊接施工案 (121) 5.8保温油漆施工案 (125) 5.8.1主要施工节点安排 (125) 5.8.2锅炉本体保温 (126) 5.8.3汽机本体保温 (127) 5.8.4全场设备管道油漆 (127) 6进度表 (128)

设计优化工作方案

设计优化工作方案 我院优化设计工作室面向地房地产开发企业和其他投资控制管理精细严谨的建设业主单位,站在专业的角度和高度,以我们的专业和技术使建筑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更经济、更安全,致力于结构优化设计,为业主单位节省项目开发的经济成本。 优化设计工作室将以专业的技术、严谨的态度、精细的工作实现房地产开发企业(业主单位)价值的最大化,建设、设计单位、顾问优化单位三方共赢之目标。 优化方式 优化设计工作室服务方式包括结果优化和过程优化两种。 结果优化是在施工图设计完成后进行的设计优化,通过对原设计图纸进行结构布置优化和施工图精细化设计并提出优化报告,说服原设计单位对原设计图纸进行设计修改的优化方式,或另行由我院出图审查。 过程优化是在设计过程中提前沟通、同步进行的优化方式,通过对设计产品进行过程控制,实现最优化的设计目标,包括方案设计、扩初设计、施工图设计三个阶段。 业务咨询 1、前期洽谈,客户需求确认; 2、根据客户提供的设计资料进行设计整体质量评估,并为客户提供设计质量评估; 3、与客户进一步沟通,讨论工作细节问题; 4、签定咨询项目合同,开展正式结构优化工作; 5、根据进度开展咨询优化工作,并按阶段完成咨询优化报告; 6、项目通过结构施工图审查,完成优化项目总结。 优化理念 结构设计包括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施工图配筋等四个方面,结构优化也是从上述四个方面进行。一个优秀的结构设计应该满足: 1、结构体系选择恰当,材料选择合适; 2、结构布置均匀、对称、简洁、合理; 3、结构计算荷载输入正确、参数设置合理、计算结果满足规范; 4、施工图配筋设计精细、构造措施周密、方便施工。 通过结构优化,在满足安全和建筑物功能、效果的前提下,将建筑物钢筋混凝土含量指标控制在最低水平,以实现项目利益最大化,并得到业主的高度认可和满意。 优化评估 优化设计工作室根据相关设计资料从地下室结构、基础、上部结构布置、计算分析及结构施工图细节设计等多方面对设计质量进行有效评估,让业主单位对设计质量心中有底。评估设计质量服务内容: 1、上部结构体系合理性评估;

火电厂锅炉安装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火电厂锅炉安装施工组织设计

一、编制依据 1、××电厂4×300MW 燃煤机组工程施工组织总设计; 2、北京**公司、 **锅炉厂、两个厂家图纸和有关资料; 3、 **电力设计院有关图纸和资料; 4、《电力建安全管理规程》火力发电厂篇-96 版; 5、《火电工程持监站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6、《火电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 7、×××公司企业标准《质量管理手册》; 8、×××公司企业标准《质量保证手册?。 二、工程概况 2.1 工程简介 ××电厂位于××省××××镇境内, 本工程设计规模为4×300MW, #1、#2 锅炉采用北京**公司生产的B&WB-1025/17.38-M 型, #3、 #4 锅炉采用**锅炉厂生产的DG1025/18.2--Ⅱ15 型, ”W”火焰燃烧方式锅炉。采用 双进双出磨煤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在锅炉尾部竖井下设置两台三分仓容 克式空气预热器。每炉配两台双室三电场电除尘器。 2.2 主要设备介绍 2.2.1 ”W”型锅炉 本工程四台锅炉均采用”W”型火焰燃烧方式锅炉。#1、#2 锅炉采用美国B&W 公司RBC 系列”W”型火焰锅炉技术标准进行性能和结构设计的 亚临界参数锅炉。#3、#4 锅炉是**锅炉厂生产的”W”型亚临界参数锅炉。四台锅炉均为自然循环、一次中间再热、双拱形单炉膛、平衡通风、

固态排渣、露天布置的全钢架结构燃煤单汽包锅炉形式。炉膛由膜式水冷壁 构成。炉膛上部布置屏式( 全大屏) 过热器, 炉膛折焰角上方有二级( 高温) 过热器。在水平烟道处布置了垂直( 高温) 再热器。尾部竖井分成前后两个烟道。前部布置水平( 低温) 再热器, 后部布置一级( 低温) 过热器和省煤器。在分烟道底部设置了烟气调节挡板装置, 用来分流烟气量, 以保持控制负荷范围内的再热蒸汽出口温度。烟气经过调节挡板后又汇集在一起经两个尾部烟道 引入左右各一的回转式空气预热器。 2.2.1.1 主要设计参数 #1、 #2 锅炉型号: B&WB-1025/17.38-M 型 #1、 #2 锅炉容量及主要设计参数: 过热蒸汽: 最大连续蒸发量(BMCR)1025 T/H 额定蒸发量(BECR)910.2 T/H 额定蒸汽压力 17.32MPa 额定蒸汽温度 540℃ 再热蒸汽: 蒸汽流量(BMCR)829.0 T/H 蒸汽流量(BECR)747.6 T/H 额定进/出口蒸汽压力 3.526/3.387MPa 额定进/出口蒸汽温度 313.9/ 540℃ 给水温度: 272℃ 空预器出口热风温度: 一次风 381℃ 二次风 363℃ #3、#4 锅炉型号 DG1025/18.2--Ⅱ15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机械结构优化设计 ——周江琛2013301390008 摘要:机械优化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非常有发展潜力的研究方向,是解决复杂设计问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重点介绍机械优化设计方法的同时,对其原理、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优化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关键词:优化方法约束特点函数 优化设计是一门新兴学科,它建立在数学规划理论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上,通过计算机的数值计算,能从众多的设计方案中寻到尽可能完善的或最适宜的设计方案,使期望的经济指标达到最优,它可以成功地解决解析等其它方法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优化设计为工程设计提供了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因而采用这种设计方法能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质量。优化设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如何将设计问题转化为确切反映问题实质并适合于优化计算的数学模型,建立数学模型包括:选取适当的设计变量,建立优化问题的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目标函数是设计问题所要求的最优指标与设计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约束条件反映的是设计变量取得范围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求得该数学模型的最优解:可归结为在给定的条件下求目标函数的极值或最优值的问题。机械优化设计就是在给定的载荷或环境条件下,在机械产品的形态、几何尺寸关系或其它因素的限制范围内,以机械系统的功能、强度和经济性等为优化对象,选取设计变量,建立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并使目标函数获得最优值一种现代设计方法,目前机械优化设计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和国防等各部门。优化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是将最优化原理和计算机技术应用于设计领域,为工程设计提供一种重要的科学设计方法。利用这种新方法,就可以寻找出最佳设计方案,从而大大提高设计效率和质量。因此优化设计是现代设计理论和方法的一个重要领域,它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部门。优化方法的发展经历了数值法、数值分析法和非数值分析法三个阶段。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数学规划理论形成了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为优化设计奠定了理论基础。20世纪60年代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优化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使工程技术人员把主要精力转到优化方案的选择上。最优化技术成功地运用于机械设计还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近年来发展起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在引入优化设计方法后,使得在设计工程中既能够不断选择设计参数并评选出最优设计方案,又可加快设计速度,缩短设计周期。在科学技术发展要求机械产品更新日益所以今天,把优化设计方法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结合起来,使设计工程完全自动化,已成为设计方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 优化设计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1无约束优化设计法;无约束优化设计是没有约束函数的优化设计,无约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利用目标函数的一阶或二阶导数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最速下降法、共轭梯度法、牛顿法及变尺度法等。另一类是只利用目标函数值的无约束优化方法,如坐标轮换法、单形替换法及鲍威尔法等。此法具有计算

工程控制网模拟计算分析与优化设计

一、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践环节,培养运用本课程基本理论知识的能力,学会分析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加深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提高工程测量现场服务的技能。 2.掌握工程测量地面控制网模拟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对附合导线进行设计、模拟计算、统计分析和假设检验,对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附合导线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得对策,通过与边角网模拟计算结果的比较,加深对地面控制网的精度和可靠性这两个重要质量指标的理解。 3.掌握基于观测值可靠性理论的控制网优化设计方法,能根据工程要求独立布设地面控制网并进行网的模拟优化设计计算。 4.掌握COSA系列软件的CODAPS(测量控制网数据处理通用软件包)的安装、使用及具体应用。 二、内容与步骤 2.1附合导线模拟计算 2.1.1模拟网的基本信息 网类型和点数:附合导线、全边角网,9个控制点。 网的基准:附合导线为4个已知点、全边角网取1个已知点和1个已知方向。 已知点坐标:自定 待定点近似坐标:自定 边长:全边角网1000 ~ 1500m 左右,附合导线 400~ 500m 2.2计算步骤 1.人工生成模拟观测方案设计文件“导线数据.FA2”在主菜单“新建”下输入等边直伸导线的模拟观测数据,格式按照 COSA2 的规定输入,另存为“导线数据.FA2”。文件如下: 1.8,3,2 D1,0,1261.778,671.640

D2,0,997.212,1086.813 D3,1,1242.007,1542.800 D4,1,1027.823,2001.479 D5,1,1258.483,2496.456 D6,1,1071.641,2921.460 D7,1,1226.964,3367.157 D8,0,1031.118,3795.525 D9,0,1114.036,4306.353 D2 L:D1,D3 S:D3 ………… 2.主菜单“设计”栏的下拉菜单,有三项子菜单项,单击“生成正态标准随机数”,将弹出一对话框,要求输入生成随机数的相关参数。第一个参数用于控制生成不相同的随机数序列,其取值可取1-10的任意整数;第二个参数即“随机数个数”只能选200,400或500,即最多可生成500个服从(0,1)分布的正态随机数。系统对所生成的随机数按组进行检验,检验通过就存放在RANDOM.DAT文件中。该文件中的随机数用于网的模拟计算时生成在给定精度下的模拟观测值。 3.生成平面网初始观测值文件“导线数据.IN2”单击“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选择“平面网”,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文件“导线数据.FA2”,则自动生成初始观测值文件“导线数据.IN2”。如下: 1.800,3.000, 2.000,1 D1, 1261.778000, 671.640000 D2, 997.212000, 1086.813000 D8, 1031.118000, 3795.525000 D9, 1114.036000, 4306.353000 D2 D1,L,0.0000 D3,L, 119.155092 D3,S, 517.543047 D3 D2,L,0.0000 D4,L, 233.153520 D2,S, 517.537413 D4,S, 506.224731

火电厂工程电气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火電廠電氣專業施工組織設計 XX電建公司 XX 電廠項目工程管理部 發佈時間:年月日實施時間:年月日

目錄 一、簡介及編寫根據 (1) 二、施工範圍 (2) 三、施工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 (3) 四、力能設施 (4) 五、重大及特殊方案與措施 (5) 六、施工方案、作業指導書目錄 (6) 七、品質控制(專業品質策劃) (7) 八、安全控制 (8) 九、文檔、資訊管理 (9) 十、QC計畫 (10) 十一、專業網路 (11)

一、簡介及編寫根據 1、簡介 1.1 XX縣位於XX省西南部,XX地區中部,XX河支流白甫河南。廠址位於XX縣縣城西南側約10km的XX鎮XX村附近。新鋪廠址北面為XX坡、X寨;東面為大路邊、三家寨;西面約1.0km與對江河相鄰;南面為XX寨。XX高等級公路從廠址東側1.0km左右的地方通過。XX縣至XX鄉村公路從廠址通過。取水口擬建在廠址西南約 2.5km的白甫河段上。廠址東南側緊鄰近期灰場三家寨灰場,廠址東南約 3.0km處為遠期岩腳灰場。 1.2 本工程建設規模本期為4×300MW機組,考慮擴建2×600MW機組。本工程電氣安裝工作由本公司電氣工程處完成。電氣廠用部分的調試工作由本公司電氣工程處完成,電氣廠用部分以外的發電機、主變壓器、啟動/備用變壓器、高壓廠用變壓器、500kV升壓站等系統的調試由XX電力試驗研究院完成。 2、編寫根據 2.1 XX電力設計院的XX電廠4×300MW機組新建工程設計施工圖。 2.2 中國電力出版社《電力建設施工、驗收及品質驗評彙編標準》。 2.3 水電部《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 2.4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安裝工程施工組織設計實例應用手冊》。 2.5 XX電建公司XX專案部《XX電廠4×300MW機組新建工程施工組織總設計》。 2.6 XX電建公司XX專案部《XX電廠4×300MW機組工程施工進度控制網路圖》 2.7 電力工業出版社《電力建設工程施工技術管理制度》

火电厂施工组织总设计(总承包)

.. w 招标编号:XXXXXXXXX 新建工程EPC总承包投标文件 技术部分 施工组织设计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二零一一年四月十六日

目录 1工程概况 (6) 1.1区域概况 (6) 1.2 编制依据 (7) 1.3气象条件 (10) 1.4水文地质条件 (10) 1.5交通运输 (13) 2总平面布置 (13) 2.1总平面布置原则 (13) 2.2施工总平面布置 (14) 2.3施工总平面管理 (14) 2.4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15) 2.5力能供应 (15) 3施工机械、机具、仪器 (19) 50T履带吊(输煤栈桥吊装) (22) 4施工组织机构与人员配备 (23) 4.1施工组织机构 (23) 4.2人员配备 (25) 5主要施工技术案 (27) 5.1施工案的编制与报批程序 (27) 5.2土建专业主要施工案 (33) 5.2.1测量控制网布设案 (33) 5.2.2主厂房基础开挖及地基处理案 (34) 5.2.3汽轮发电机基础施工案 (34) 5.2.4主厂房上部施工案 (41) 5.2.5锅炉基础施工案 (46) 5.2.6烟囱施工案 (47) 5.2.7机力通风塔施工 (60) 5.2.8输煤栈桥施工案 (61) 5.3锅炉专业施工案 (63) 5.3.1钢架安装案 (63) 5.3.2汽包安装案 (65) 5.3.3受热面施工案 (66) 5.3.4烟风道安装 (68)

5.3.7锅炉炉墙砌筑 (72) 5.3.8烘炉 (73) 5.3.9锅炉煮炉 (73) 5.3.10管道的冲洗和吹洗 (74) 5.3.11蒸汽密性试验及安全调整 (75) 5.3.12锅炉72小时负荷试运 (75) 5.3.14风机安装 (78) 5.4汽机专业施工案 (80) 5.4.1组合场地及机具布置 (80) 5.4.2施工工序总体安排 (81) 5.4.3汽机发电本体施工案 (81) 5.4.4电动给水泵安装 (94) 5.4.5主蒸汽和主给水管道安装 (98) 5.4.6保证汽水系统清洁的案 (99) 5.4.7疏放水管道安装 (99) 5.4.8油管道安装案 (100) 5.4.9电动给水泵试运 (101) 5.5电气专业施工案 (103) 5.5.1接地装置施工 (103) 5.5.2电缆工程施工 (103) 5.5.3高低压盘柜安装 (104) 5.5.4变压器安装案 (105) 5.5.5发电机定子及引出线安装案 (107) 5.6热控专业施工案 (108) 5.6.1DCS系统安装案 (108) 5.6.2热控取样装置安装 (112) 5.6.3就地仪表设备安装 (117) 5.6.4热工设备保护措施 (120) 5.7焊接施工案 (121) 5.8保温油漆施工案 (125) 5.8.1主要施工节点安排 (125) 5.8.2锅炉本体保温 (126) 5.8.3汽机本体保温 (127) 5.8.4全场设备管道油漆 (127) 6进度表 (128)

风电工程“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中国**集团公司风电工程 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2012年,集团公司集中组织开展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降低造价专项活动。在活动中突出造价管理,完善制度标准和措施,建立完善的造价指标对标体系,工程造价得到有效控制,降低造价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13年集团公司将继续集中组织深入开展优化设计专项活动,并在活动中突出提高效率管理工作。 提高效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设计、设备采购、加工制造、安装调试、建设管理、生产运营等各方面。为进一步加强工程优化管理,建立完成统一的优化设计管理体系,推动优化设计制度化、标准化、程序化、常态化,提升工程管理的整体水平,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依据国家、行业和集团公司的有关规定,结合风电项目管理实际,提出了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若干措施。 1、基本要求和原则 1. 风电项目管理工作应坚持价值思维和效益导向,强化前期、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调试、总结等各个阶段的策划和过程控制,重视设计优化,突出提高效率,建设造价低、工期短、质量优、效益好的精品工程。 2. 优化设计应遵循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资源、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全生命周期效益最大化原则。 3.各风电建设项目,应结合工程建设实际、针对工程特点,制定明确的优化设计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争取达到国内同时期、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 4.优化设计、提高效率,要做到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全员参与的四全管理,把集团公司优化设计、提高效率的各项技术措施、管理措施落实在工程建设的各阶段、各系统、各岗位工作中。 5.保证设备选型、系统布置的先进性,突出厂用电率、风功率曲线考核值等影响项目效益的技术经济指标。新建机组无缺陷移交生产,实现机组即投产、即稳定、即盈利、即达设计值的四即目标。

发电厂新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目录 第一章主要施工方案 (2) 第1节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及本工程执行标准 (2) 第2节工程概况 (4) 第3节施工总平面布置 (8) 第4节项目部施工组织机构 (12) 第5节主要施工机械和检测设备配备计划 (13) 第6节主要施工技术方案 (19) 第7节机组单体调试和分系统试运方案 (67) 第8节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地应以 (87) 第9节环境保护措施 (87) 第10节施工以电.以水.以汽全厂统一管理办法 (88) 第11节主要设备供应计划 (89) 第二章本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 (107) 第1节施工综合进度计划安排部署 (107) 第2节本工程计划开.竣工日期 (108) 第3节本工程施工综合进度计划表及关键工期控制点 (108) 第三章安全体系 (109) 第1节安全施工目标 (109) 第2节安全文明施工管理依据 (110) 第3节确保本工程施工地安全措施 (110) 第4节文明施工措施 (114) 第5节防火.防爆措施 (117) 第四章质保体系和措施 (117) 第1节质保体系 (118) 第2节本工程质量目标及具体实施措施 (120)

主要施工方案 第一节编制说明.编制依据及本工程执行标准 1.1.1 编制说明 本施工组织设计是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导则和××电厂2×300MW 发电机组新建工程初设地具体要求和工程特点编制,参编单位主要有××××电建公司.××××电建公司本施工组织设计为确保工程质量创优.工程进度如期实现.现场施工安全文明提供科学合理地方案与措施. 1.1.2 编制依据 ××××发电厂新建工程初设文件 ××发电厂新建工程相关技术资料和答疑文件 原电力工业部《火力发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导则》 国家及原电力部颁发地相关现行有效版本地技术规范.规程 《电力建设起重机械性能手册》 1.1.3 本工程执行标准 国家及原电力部颁发地与本标段工程有关地各种现行有效版本地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适以於本工程. 本工程施工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发地《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十一篇验评标准及原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颁发地其它有关规定执行. 本工程执行下列规范.规程,但否限於已下规范.规程. 1.1.3.1 土建部分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SDJ69—87.SDJ280—90(建筑工程篇.水工结构篇);《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土建工程篇);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焊接工程篇);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2—83; 《砖石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3—8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5—95;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J207—9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8—8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9—95; 《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96; 《建筑防腐工程质量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12—9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建筑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0—88;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预制混凝土构件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21—90; 《采暖与卫升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2—8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43—82; 《建筑采暖卫升与煤气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2—88; 《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4—88;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98649350.html, 旅游线路的优化设计 作者:陈鑫刘汗青徐常恒 来源:《科教导刊》2011年第28期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最佳旅游路线的设计问题,在满足相关约束条件的情况下,在规定的 时间内花最少的钱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是本设计的理想目标。基于对此的研究,建立数学模型,设计出最佳的旅游路线。 关键词最佳线路 TSP Hamilton圈综合评判 0-1变量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识码:A Optimization of Tourism Route CHEN Xin, LIU Hanqing, XU Changheng (College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1756)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oblem of optimal design of tourist routes, to meet the constraints related to the case, within the prescribed time to spend the least money to visit as many attractions is the ideal goal of this design. Based on this study, a mathematical model, to design the best tourist routes. Key wordsbest route; TSP Hamilton;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0-1 variable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日常生活中一项重要活动。江苏徐州的一位旅游爱好者打算今年的五月一日早上8点之后出发,到全国十个著名景点旅游,最后再回到徐州。他考虑到跟团旅游受限太大,打算自己作为背包客出游。为了让他能有一个快乐顺利的旅程,我们针对如下的几种情况,为他设计出详细的行程表,该行程表包括具体的交通信息(车次、航班号、起止时间、票价等)、宾馆地点和名称,门票费用,在景点的停留时间等信息。 针对选取在规定时间内花最少钱游览尽可能多的景点,我们分成五个步骤来研究,先研究在时间不限的情况下或者旅游费用不限的情况下,游客将十个景点全游览完,分别至少需要多少旅游费用;再研究游客准备2000元旅游费用或者旅客只有5天的时间,想尽可能多游览景点,分别设计旅游行程表;最后综合以上的研究结果,游客在只有5天的时间和2000元的旅游费用下,想尽可能多游览景点,建立数学模型并设计旅游行程表。

搅拌式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搅拌式反应器的模拟与优化设计 摘要 在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搅拌式反应器中的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搅拌式反应器中流场的模拟方法, 包括“黑箱”模型法、内外迭代法、多重参考系法和滑移网格法, 并指出了CFD技术的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 对反应器内流场的数学模型进行了介绍与评价。最后提出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与遗传算法, 优化生物反应的工艺操作条件, 并结合CFD技术, 实现生物反应器的结构优化, 从而达到对生物反应系统整体优化的目的, 以指导实验与工业生产。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搅拌式反应器,数值模拟,人工神经网络,优化设计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of Stirred reactor Abstract: Base on the overview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echnology in the stirred reactor research,we focused on the mixing reactor simulation of the flow field, including "black box" model of law, internal and external iteration, multiple reference frame method and the sliding mesh method, 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of CFD technology. On these basis,we described and evaluated the reactor flow mathematical model.We concludes with the application of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and genetic algorithm to optimize the process operating conditions, biological response, and results combined CFD technology to achieve optimiz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the bioreactor, so as to achieve overall optimization of the bioreactor system aims to guide experiments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word: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stirred reactor, numerical simulatio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 optimization 第1章前言 搅拌式反应器( Stirred Tank Reactor, STR)因其结构灵活、操作方式多样

660MW火电机组施工组织设计

1 工程概述 9.1工程概况 新建的华能九台电厂位于吉林省九台市,由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以下简称华能公司)投资建设,规划建设4×660MW,一期工程建设2×660MW 超临界机组。 九台市位于吉林省中部,境内交通方便,项目于2007年2月26日通过国家发改委核准。 工程规模: 2×66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 工程设计单位:东北电力设计院 工程监理单位:吉林省吉能电力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建设依据: 《华能九台电厂2×660MW 新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审查意见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文件,电顾规划[2007]19 号《关于印发华能九台电厂新建工程初步设计预审查会议纪要的通知》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文件,环审[2006]540号《关于华能九台新建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文件,发改能源[2007]417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吉林华能九台电厂新建工程项目核准的批复》 厂址条件: 九台电厂位于九台市区东南约7.0km,营城镇南偏东4.0km 处,距长图线营城火车站约2.5km,距九台火车站约8.0km,西南距石头口门水库约21km。电厂西南约22km 为龙嘉机场,厂址南约0.5km 为吉长公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9.2工程范围 本标工程范围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9.2.1建筑部分 输煤系统建构筑物:汽车衡室、门式堆取料机基础、翻车机室、卸车附属设施、储煤场土建设施、转运站、碎煤机室、输煤栈桥、拉紧小间、采光室、输煤综合楼等;燃油泵房、油区建筑;除灰系统建构筑物:气力除灰系统、除灰管道支架等;水处理系统:化学水处理室、室外构筑物(除盐水箱基础、次氯酸钠储罐基础、润滑油储存油箱)、反应沉淀池间;500kV屋外配电装置:开关场构架、电缆沟、500KVGIS基础;网控继电器室;循环水管道建筑。 9.2.2安装部分 循环水管道安装(投标方只报安装费,主材及其加工配制由甲方负责);厂区主接地网;上述工程包括上下水、采暖、通风、空调、除尘、照明、常规消防、防雷接地、室外地坪等。 详见工程量清单及相关图纸。 9.3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投标法》 (2)《火力发电工程施工招标程序及招标文件范本》 (3)《施工组织设计大纲》 (4)《电业生产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电力部电建〔1995〕671号文 (5)《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定》DL5009.1-92 (6)《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408-91 (7)《电力生产工作规定》〔1995〕687号文 (8)SDJ69-87、SDJ280-90《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水工结构篇) (9)GB50300-200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