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复习题分析资料

水电站复习题分析资料
水电站复习题分析资料

第一章

一、填空题:

1.水电站生产电能的过程是有压水流通过水轮机,将转变为,水轮机又带动水轮发电机转动,

再将转变为。

2.和是构成水能的两个基本要素,是水电站动力特性的重要表征。

3.我国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kW,技术开发量为kW。

4.水轮机是将转变为的动力设备。根据水能转换的特征,可将水轮机分为和

两大类。

5.反击式水轮机根据水流流经转轮的方式不同分为、、、几种。

6.反击式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沿水流途经从进口到出口)有:,,,

,。

7.冲击式水轮机按射流冲击转轮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和三种。

8.混流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是指;轴流式水轮机的转轮直径是

指。

9.冲击式水轮机的主要过流部件有、、、。

10.水轮机的主要工作参数有、、、、等。

包括、、,其关系是。11.水轮机的总效率

12.水轮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三部分。

二、简答题

1.水力发电的特点是什么?

2.我国水能资源的特点?

3.反击式水轮机主要过流部件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4.当水头H,流量Q不同时,为什么反击式水轮机转轮的外型不相同?

5.水轮机是根据什么分类的?分成哪些类型?。

6.反击式水轮机有哪几种?根据什么来区分?

7.冲击式水轮机有哪几种?根据什么来区分?

三、名词解释

1.HL240—LJ—250:

2.2CJ30—W—150/2×10:

3.设计水头:

4.水轮机出力:

5.水轮机效率:

6.最优工况:

7.水头:

8.转轮的标称直径

第二章

一、填空题

1.水轮机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三部分。

2.根据水轮机汽蚀发生的条件和部位,汽蚀可分为:、、三种主要类型。3.气蚀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水轮机中局部压力下降到以下.

4.水轮机的总效率 包括、、,其关系是。

5.立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是指高程,卧式水轮机的安装高程是指。

6.水轮机的吸出高度是指转轮中到的垂直距离。

7.蜗壳根据材料可分为蜗壳和蜗壳两种。

8.金属蜗壳的断面形状为形,混凝土蜗壳的断面形状为形。

二、名词解释

1.汽化压力:

2.汽蚀现象:

3.水轮机安装高程:

4.吸出高度:

5.气蚀系数:

4.包角φ:

5.尾水管高度:

三、简答题

1.为什么高水头小流量电站一般采用金属蜗壳,低水头大流量电站采用混凝土蜗壳?

2.水轮机的尾水管有哪些作用?

3.蜗壳水力计算有哪些假定原则,各种计算方法的精度如何?

4.汽蚀有哪些危害?

5.防止和减轻汽蚀的措施一般有哪些?

6.水轮机安装高程确定的高低各有什么优缺点?

7.各类水轮机的安装高程如何确定?特别是要注意到哪些因素?

8.尾水管的作用、工作原理是什么?尾水管有哪几种类型?

四、计算

1.某水轮机采用金属蜗壳,最大包角为345○,水轮机设计流量Q○=10 m3/s,蜗壳进口断面平均流速v e=4m3/s,试计算蜗壳进口断面的断面半径ρe。

2.某水电站采用混流式水轮机,所在地海拔高程为450.00米,设计水头为100米时的汽蚀系数为0.22,汽蚀系数修正值为0.03,试计算设计水头下水轮机的最大吸出高度H S。

第三章

一、填空题

1.模型与原型水轮机相似,必须满足、和三个相似条件。

2.水轮机选型遵循的原则是:在满足水电站出力要求和与水电站工作参数相适应的条件下,应选用

和的水轮机。

3.水轮机的综合特性曲线有曲线和曲线两种。

4.反击式水轮机主要综合特性曲线的横坐标是,纵坐标是,该曲线中一般包括、、和出力限制线。

5.水轮机的特性曲线可分为和两类。

二、名词解释

1.同轮系水轮机:

2.水轮机的特性:

3.比转速:

4.单位流量:

5.单位转速:

6.特性曲线:

三、简答题

1.选择水轮机时,水轮机选型原则在主要综合特性曲线上如何体现?

2.混流式水轮机的主要综合特性曲线上纵横坐标分别为哪些参数?有哪些曲线组成?

3.水轮机选择的内容是什么?

4.单位参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5.原、模型水轮机之间的效率修正值是在什么前提下得出来的?

6.如何运用主要综合特性曲线确定原型水轮机的主要参数?

四、计算

1.单位参数(单位流量、单位转数等)的计算,比转数的计算。

有台水轮机,其主要参数如下:设计水头Hr=89m,设计流量Qr=135m3/s,额定出力N=105,700kW,同步转

速n=150r/min,转轮直径D1=4.1m。试计算该水轮机的单位转速

'

1

n、单位流量'

1

Q、水轮机效率η、比转

速n s。

第四章

一、填空题

1.水轮机的调节是通过水轮机的设备改变的变化完成的。2.水轮机调速系统的组成一般由、、三部分组成。3.调速器选择时,中小型调速器以水轮机所需的为依据,大型调速器则是以形成标准系列的。

4.根据测速元件的不同,调速器可分为、与三大类。

二、简答题

1.简述水轮机调节的任务。

2.YT—的含义是什么? T-100是什么调速器?

第五章

一、填空题

1.坝式水电站较常采用的是和。

2.引水式水电站据引水建筑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3.水电站枢纽的组成建筑物有:、、、、、、等7类建筑物。

4.

二、问答题

1.水电站有哪些基本类型?各类水电站的组成建筑物有哪些?这些建筑物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2.水电站的输水系统包括哪些建筑物?

3.水电站枢纽由哪几类建筑物组成?各有什么作用?

4.坝式水电站的特点是什么?列举我国的三个坝式水电站。

5.河床式水电站的特点是什么?列举我国的三个河床式水电站。

第六章

一、填空题

1.水电站的进水口分为和两大类。

2.有压进水口有、、和四种形式。

3.有压进水口沿水流方向可分为、、三部分。

4.有压进水口的主要设备有、、及等。

5.拦污栅在立面上可布置成或,平面形状可以是也可以是。

6.拦污栅清污方式有和两种。

7.无压进水口可分为两种:和。

8.无压进水口的位置应选择在河道稳定河段的岸,进水闸与冲沙闸的相对位置应以的原则进行布置。

二、简答题

1.进水建筑物的作用、基本要求、各类进水口的布置特点及适用条件。

2.有压进水口的型式及其适用条件。

3.如何确定有压进水口的位置、高程及轮廓尺寸?

4.沉砂池的基本原理是什么?都有哪些排沙方式?

第七章

一、填空题

1.水电站压力前池的作用主要有 ; ; ; ;

提高机组运行稳定性。

2.水电站的引水渠道可分为 渠道和 渠道两种类型。

3.引水建筑物的功用是 和 。

4.引水建筑物可分为 和 两大类。

5.压力前池组成有 、 、 和 。

6.压力前池的布置方式有 、

和 三种型式。

7.引水隧洞分为 和 两种基本类型

二、简答题

1.动力渠道按其水力特性可分为哪些类型?各有何特点?分别适用于何种情况?

2.引水建筑物设计时,应当满足哪些要求?

3.渠道的设计流量p Q 为什么要采用电站的最大引用流量max Q ?

4.引水渠道路线选择原则?

5.日调节池适用于哪类水电站?设计时要注意哪些因素?

6.隧洞的功能是什么?其水力计算包括哪些内容?

第八章

一、填空题

1.明钢管根据其在相邻两镇墩间是否设置 ,有 和 两种敷设方式

2.水电站压力水管经济直径的选择,应从钢管 和电能 两方面考虑,通过经济技术比较后

确定。

3.压力水管按其结构布置形式可分为 、 、 、 和 几种类

型。

4.分段式明钢管进行应力计算时,应考虑以下四个基本断面: 、

、 、 。

5.压力水管上常用的阀门有 、 和 三种。

6.明钢管的支承结构有 和 。

7.镇墩可分为 和 两种。

8.常用的支墩形式有 、 和 三类。

二、简答题

1.作用于明钢管上的全部外力可分为哪几类?分别在管壁中产生何种内力?

2.明钢管的墩座有几种类型,各有何作用?

3.压力水管的布置形式及其适用条件?

4.压力水管管线的选择原则?

5.露天(明)钢管有哪些敷设形式?比较它们的优点及适用条件。

6.压力钢管的经济直径如何确定?

7.露天钢管上有哪些管件(附件)?各起什么作用?

8.露天钢管如何检验稳定性?如不满足应采取哪些措施?

1.水击压强沿管线的分布规律是:末相水击无论是正水击或负水击均为 分布,第一相水击:正

水击为上 曲线,负水击为下 曲线。

2.水击波从0=t 至a L t 4=完成两个往返传播过程后压力管道内水流恢复到初始状态,a L t 4=称

为水击波的周期;水击波在管道中传播一个往返的时间a L t 2=称为“相”, 相为一个周期。

3.水击可分为 和 。

4.水击计算常选用比较符合实际的合理的边界条件有 、 、 、

和管径变化点、 。

5.当L T 2≤时,压力水管中的水击为 水击,其最大值将在导叶(或喷嘴)开度调节终了时首先

发生在 。 6.当

a L T S 2>时,压力水管中的水击为 ,其值 直接水击。 7.水库端与完全关闭的阀门端对水击波的反射特性分别为 和 。

二、名词解释

1.水击现象:

2.调节保证计算:

3.直接水击和间接水击:

三、简答题

1.当调节保证计算不能满足时,通常是采取措施减小水击压强。那么减小水击压强有哪些措施呢?

2.机组调节保证计算的任务?

3.简述水击一个周期的传播过程?

4.水电站水击产生的原因有哪些?水击连锁方程如何表示?水击波的传播速度如何计算?

四、计算题

1.某引水式水电站,压力水管末端阀门处静水头H 0=120m ,压力水管长L=500m ,管径D=3m ,设计引用流

量=30m3/s ,管壁厚度=25mm ,导叶有效调节时间Ts=3s ,1)已知管壁钢材的弹性模量Es=206*106 kPa ,

水的体积弹性模量Ew=2.06*106 kPa ,求压力水管中水锤波速a 值。

2)水轮机由满负荷工作丢弃全部负荷,设导叶依直线规律关闭,求压力水管末端阀门处A 点及距阀门上

游200m 处C 点的水锤压强。

2.某水电站采用单独供水,压力水管的材料、管径和壁厚沿管长不变,单机设计流量为10 m 3

/s ,压力水

管断面积为2.5 m2,水管全长L=300m ,最大静水头H 0=60m ,水击波速取α=1000 m/s ,导叶启闭时间T S =3s ,求导叶由全开到全关时导叶处的最大水击压强升高值△H 。

1.当 需设置调压室时,调压室在压力水道中的布置方式

可分为 、 、 、 四种。

2.调压室的基本类型有 、 、 、 、 和 六类。

3.水位波动计算方法一般有 、 、 几种。

4.引水道—调压室系统波动衰减的条件之一是调压室的断面积必须 临界断面

k F ,通常称为托

马断面;其二是引水道和压力管道的水头损失之和必须 静水头的1/3。

5.水流的连续方程是 、动力方程是 、等出力方程为 。

二、简答题

1.调压室的功用?

2.调压室基本要求?

3.调压室的设置条件?

4.简述调压室的工作原理?

5.研究调压室水位波动的目的?

6.简单圆筒式和阻抗式调压室的特点如何?水位波动图解计算原理及方法如何?

7.双室式、溢流式、差动式调压室各有什么特点?

8.什么是“引水道──调压室”水位波动稳定性?小波动稳定及大波动稳定有什么不同?

第十一章

一、填空题

1.厂区是完成发、变、配电的主体,主要由 、 、 和

四部分组成。

2.水电站厂房包括 和 。安装水轮发电机组的房间称为 ,是直接将水能转变为

电能的车间,是厂房的主体。

3.水电站厂房的设备组成可划分为五个系统: 、 、 、 和 。

4.副厂房按作用可分为三类: 、 、 。

二、简答题

1.水电站厂房的功用?

2.厂房按设备组成系统划分分为哪五个系统?分别包括哪些设备?

3.水电站厂房有哪些基本类型?它们的特点是什么?

4.当发电机层高程低于下游最高尾水位和低于对外交通道路时,应如何处理?

5.厂区布置包括哪些内容?变压器场布置应考虑哪些因素?地面引水式电站副厂房位置一般可能有哪些

方案?它们有什么优缺点?

第十二章

一、填空题

1.主厂房长度取决于,、和及。

2.常用的发电机机墩形式有、、、、钢机墩等。

3.大修一台水轮发电机组时,应放在安装间的四大件按照拆吊顺序分别为:、、、。

4.常用发电机的型式有、和。

5.发电机的布置方式主要有、、和三种。

6.发电机的通风方式与发电机的布置方式密切相关,主要有、、和等四种。7.水电站厂房供水系统有,,及四种。

二、简答题

1.主厂房发电机层地面高程应如何确定?

2.主厂房内吊车轨顶高程是如何确定的?

3.水电站的水系统包括哪些方面?

4.在立式机组地面厂房尺寸确定中,水轮机层地面高程如何确定?

5.在立式机组地面厂房尺寸确定中,主厂房的长度如何确定?

6.水电站的油系统中用油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7.厂房设备布置的内容和要求?

8.发电机的布置形式有几种,各适用用于什么条件?

9.水电站中的压缩空气系统有几种,各有什么作用、试举例说明?

10.在确定水轮机安装高程时,除根据其吸出高度外,还应考虑哪些因素?

11.水电站尾水闸门的作用是什么?尾水闸门常用的型式有哪些?

12.下部块体结构中一般布置哪些设备?其结构尺寸应如何决定?

13.对安装间的设计有哪些要求?

14.就集中落差形成水头的措施而言,水能资源的开发方式可分为、和三种基本方式,此外,还有开发利用海洋潮汐水能的。

15.坝式水电站较常采用的是和。

16.引水式水电站据引水建筑物的不同又可分为和两种类型。

17.根据水能开发方式的不同,水电站有、、、和种类型。

18.水电站枢纽的组成建筑物有:、和进水建筑物、、、厂房枢纽建筑物六种。

古今名言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声明

访问者可将本资料提供的内容用于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以及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本文档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利。谢谢合作!

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试题,有相当一部份考生能够理解了文章意思后,列出相应的表达式,但由于计算过程的相对复杂,使得不少考生因此而失分。同时,计算类题型在资料分析试题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较大,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快速计算,是最终取得好成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基于这一问题,曾老师通过实例说明了在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资料分析题中实现快速计算的技巧。 一、国家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常用计算方法与技巧 "十五"期间某厂生产经营情况

第一章资料分析综述 第一节命题核心要点 一、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 无论哪一种类型的资料,考生对于其时间表述、单位表述、特殊表述都应特别留意。因为这里往往都蕴含着考点。 常见时间表述陷阱: 1.时间点、时间段不吻合,或者涉及的时间存在包含关系; 2.月份、季度、半年等时间表述形式; 3.其他特殊的时间表述。 【例】资料: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2009年4月份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显示,在其他国家汽车销售进一步疲软的情况下,国内乘用车销量却持续上升,当月销量已达83.1万辆,比3月份增长7.59%,同比增长37.37%。 题目:与上年同期相比,2009年4月份乘用车销量约增长了多少万辆? 常见单位表述陷阱: 1.“百”“千”“百万”“十亿”“%”等特殊的单位表述;

2.资料与资料之间、资料与题目之间单位不一致的情况; 3.“双单位图”中务必留意图与单位及轴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资料:2008年,某省农产品出口贸易总额为7.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5.2%。 题目:2008年,该省的对外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亿美元? 2008年,该省的绿茶出口额约为多少万美元? 常见特殊表述形式: 1.“增长最多”指增长绝对量最大;“增长最快”指增长相对量即增长率最大; 2.凡是不能完全确定的,则“可能正确/错误”都要选,“一定正确/错误”都不能选; 3.“每……中……”“平均……当中的……”,都以“每/平均”字后面的量作分母; 4.“根据资料”只能利用资料中的信息;“根据常识”可以利用资料外的信息。 二、适当标记、巧用工具;数形结合、定性分析;组合排除、常识运用 资料分析答题的过程当中需要做“适当标记”,一切以便于自己做题为准。适当合理地运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辅助答题。 直尺使用法则: ◆在较大的表格型材料中利用直尺比对数据。 ◆柱状图、趋势图判断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时用直尺比对“柱”的长短或者“点”的高低。 ◆在像复合立体柱状图等数据不易直接得到的图形材料中,可以用尺量出长度代替实际值计算“增长率”。

资料分析精典题型附答案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 106.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 A.电 B. 钢材 C. 水泥 D. 乙烯 107.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 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 B. 下降了月7个百分点 C. 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 D. 下降了月14个百分点 108.2010年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个。 A. 4 B. 5 C. 6 D. 7

109.下列选项中,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最低的是() A. 2010年4月 B. 2010年5月 C. 2011年4月 D. 2011年5月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表中产品2011年7月产量同比增速均慢于上半年 B. 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融比上年同期增产9.8万吨 C. 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超过4万辆 D. 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是第一季度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数据分析》练习题

《数据分析》练习题 1.一个地区某月前两周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各天的最低气温依次是(单位:℃):x 1, x 2, x 3, x 4, x 5和x 1+1, x 2+2, x 3+3, x 4+4, x 5+5,若第一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7℃,则第二周这五天的平均最低气温为 。 2.有1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2,另有20个数据的平均数为15,那么所有这30个数据的平均数是( ) A .12 B. 15 C. 1 3.5 D. 14 3.一组数据8,8,x ,6的众数与平均数相同,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 A. 6 B. 8 C.7 D. 10 4.某校在一次考试中,甲乙两班学生的数学成绩统计如下: 请根据表格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班众数为 分,乙班众数为 分,从众数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2)甲班的中位数是 分,乙班的中位数是 分; (3)若成绩在80分以上为优秀,则成绩较好的是 班;、 (4)甲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乙班的平均成绩是 分,从平均分看成绩较好的是 班. 5.在方差的计算公式 ()()()222 21210120202010 s x x x ??= -+-+???+-??中, 数字10和20分别表示的意义可以是( ) A .数据的个数和方差 B .平均数和数据的个数 C .数据的个数和平均数 D .数据组的方差和平均数 6..如果将所给定的数据组中的每个数都减去一个非零常数,那么该数组的 ( ) A.平均数改变,方差不变 B.平均数改变,方差改变 C.平均输不变,方差改变 D.平均数不变,方差不变 7..已知7,4,3,,321x x x 的平均数是6,则_____________321=++x x x . 8..已知一组数据-3,-2,1,3,6,x 的中位数为1,则其方差为 . 9..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 3 1 ,那么另一组数据3x 1-2,3x 2-2,3x 3-2, 3x 4-2,3x 5-2的平均数是和方差分别是 . 10..关于一组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均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B. 中位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C.众数一定是这组数中的某个数 D.以上说法都不对 分数 50 60 70 80 90 100 人数 甲 1 6 12 11 15 5 乙 3 5 15 3 13 11

资料分析公式及例题最全

一、增长 增长量 = 现期量 — 基期量 增长率 = 增幅 = 增速 = 增长量 ÷ 基期量 =(现期量 — 基期量)÷基期量 年均增长量、年均增长率: 如果初值为A ,第n+1年增长为B ,年均增长量为M ,年均增长率为x?%,则: M= B?A n B =A(1+x ?%)n 增长量 = A 1+m%×m% , 当m >0 时,m 越大,m%1+m% 越大。 现期量高,增长率高,则增长量高。 同比增长、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上一年的同一时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环比增长:与紧紧相邻的上一期相比的增长速度。 乘除法转化法: 当0

长38.7%。 问题:2009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约为( )万亿美元。 A.1.6 B.2.2 C.2.6 D.3.0 二、比重 比重 = 分量÷总体量×100% 已知本期分量为A ,增长率为a%,总量为B ,增长率为b%,则: 基期分量占总量的比重: A ÷(1+a%) B ÷(1+b%)=A B ×1+b%1+a% 如果a%>b%,则本期A 占B 的比重( A B )相较基期( A B × 1+b%1+a% )有所上升。 如果a%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11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 比重增长率问题 比重增长率问题题型表现形式: 已知今年量A,增长率是X;今年量B,增长率是Y. 求今年A占B的比重比去年增长了()% 神算老周分析:此类题型曾在历年国考、省考中多次出现,虽然近年来出现的频率降低,但仍是一类经典题型,而且此类题有一定难度,如果不掌握方法,往往会被出题人的这个问法给绕晕或者解出来要较长时间。今天,老周在前几天给大家总结比重增长量的基础上,再来对这一类题型做一个总结。 公式总结:(a-b)/b (这里a=A对应的增长率X + 1 b= B对应的增长率Y + 1)

关于求比重增长率的题型示例 2009年国考行测真题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8.15% B.14.43% C.25.05% D.35.25% 神算老周解析: 公式应用:(a-b)/b= (1.2244-1.07) /1.07 =0.1544/1.07 比15.44%小一点,显然是AB之间,A太小,不可能是A。选B 在计算过程中,a-b中的1相互抵消,因为我们计算分子时,直接拿两个增长率一减就 行. (22.44%-7%)

(或直接用截取法把1.07变为1.00,分子0.1544变为0.1444.选B。关于截取法的应用这里不详述,我在论坛里有相关帖子,大家可找找,也可下载附件,里面我附上视频讲解地址。) 2011年江苏B类行测真题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情况 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销售面积增速 (%)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销售额增速 (%) 东部地区50822.01 4.133203.34 10.1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单位面积平均售价增速为()。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资料分析题库+解析(很全的)

n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 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6倍 120.从1996至2003年间,关于各种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所占的比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15个百分点 116.C 【解析】根据资料提供的数字信息,判断出答案为C。 117.C 【解析】计算出96年外商与港澳台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额度,既可得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正确答案为C。 118.B 【解析】私营企业数1999年~2003年间增长了30倍。 119.A 【解析】(683/1.49+236/1.28)/(115/1.17)=6.54(倍)。 120.B 【解析】国营企业出口额1996所占比重为30%,2003年仅10%。 二、下列是×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表,请回答表后121~125题。 ×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 产品 单位 (元) 产量(件)产值(元) 计划实际计划实际实际(扣除超计划部分)甲300 120 100 36000 30000 30 000 乙200 60 60 12 000 12 000 12 000 丙50 10 15 500 750 500 丁500 20 10 000 合计48 500 52 750 42 500 121.未完成计划的品种占()。A.1/4 B.1/3 C.1/2 D.全部 完成 122.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A.甲B.乙C.丙D.丁 123.计算产品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法是()。 A. 48500 52750 ×100%B. 42500 48500 ×100%C. 48500 42500 ×100%D. 52750 42500 ×100% 124.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甲产品完成了计划数的100%B.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60% C.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150%D.丁产品完成了计划的200% 125.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A.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B.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C.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 D.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 121.B 【解析】看图可知,计划完成的产品是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没有完成计划,占 三种产品的三分之一。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122.A 【解析】由图表可知,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甲,故答案为A。 1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与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如果基期量就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已知第二期与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就是a,B的增长率就是b,“A+B”的增长率就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就是10%,“二成”代表的就是20%,以此类推。 A就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就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就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就是原来的8倍。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她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就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与准确率就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就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就是80。 算法:100×(1-20%)=80。 例如,降低到原来的20%,即原来就是100,那么现在就就是20。 算法:100×20%=20。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资料分析题训练一(附答案)

资料分析题训练(一) 一:根据下列文字资料回答1-5题。 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5%。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 2003年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 ) A.24387.5亿元 B.5002.6亿元 C.3979.6亿元 D.816.3亿元 2. 2003年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 A.1:6.87 B.6.87:1 C.1:2.37 D.2.37:1 3.与2002年相比,2003年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最大的执行部门是( ) A.各类企业 B.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 C.高等学校 D.无法得知 4.2003年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约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 ) A.43.1% B.63.1% C.77.1% D.83.1% 5.根据文中划线部分内容,可以求出的选项为( ) [1]2002年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2]2003年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3]2002年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 A.[1] B.[1]与[2] C.[2]与[3] D.[1]、[2]与[3] 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某电视厂月生产盈亏图

文字资料分析强化试题

文字资料分析强化试题 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1] 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3478亿元,平均比上年增长11.84%;共批准外商投资43200个,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0亿美元,占全国13.2%;进出口总额达886亿美元,已占全国的18.7%。 1.2000年经济特区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多少亿元? ( ) A.11.84 B.3109 C.368 D.386 2.2000年全国实际利用外商投资为多少亿元? ( ) A.460 B.3485 C.2167 D.3269 3.假如经济特区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那么全国在2000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为多少亿元? ( ) A.13478 B.20459 C.17683 D.15496 4.2000年,全国的进出口总额为多少亿元? ( ) A.1886 B.3246 C.1903 D.4738 5.如果经济特区共吸引外商直接投资1087亿美元,那么外资的实际利用率为多少? ( ) A.81.5% B.51.9% C.42.3% D.49.7% [资料2] 2000年,亚洲总计钢产量达3.2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其中,日本钢产量达1064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新日铁的钢产量占日本钢总产量的26%;2000年韩钢产量431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5%,浦项钢产量在2600万吨。 6.1999年,亚洲总计钢产量为多少亿吨? ( ) A.2.98 B.2.85 C.2.76 D.3.12 7.新日铁的钢总产量为多少万吨? ( ) A.10644 B.2767.44 C.3214.54 D.4310 8.2000年日本钢产量占亚洲总计钢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 A.13.5% B.21.3% C. 19.8% D.32.4% 9.1999年,日本钢产量比韩国多多少万吨? ( ) A.9419 B.5109 C.4105 D.5314 10.2000年,浦项钢产量占韩国总产量的比重为多大? ( ) A.13.2% B.27.8% C.60.3% D.61.4% [资料3] 今年一季度,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相对平稳,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为19895亿元,同比增长8.1%,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0972亿元,同

资料分析精选100题 (1)

卧龙光线资料分析 一、增长率问题 资料分析最基本的,最离不开的就是增长率问题,这类问题有考察计算能力,有考察计算技巧,也会设置陷阱让你去踩,其实考察的都是基本功。也许你觉得这种题型并不难,但是千万不要忘了,简单题是给你节约时间去做复杂问题的,一分钟一题的资料分析,很多人时间不够用,就是因为没能从送分的题目中攒出时间。 增长率问题在真题中往往就通过下面四种方法来考察,一份真题中至少出现其中的两题,希望你们能踏踏实实地把这几个技巧牢记。 1、名义增速与实际增速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经济学统计都在用实际增速来统计,实际增速又称之为“扣除价格因素的增速”,而名义增速则是用两年的绝对数值计算得出。比如在13和14年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14年国民生产总值为636463亿元,增速为7.4%,而13年国民生产总值为568845亿元。其中7.4%就是实际增速,用636463除以568845计算出来的11.9%的增速就是名义增速。将这两者关联的是价格指数,公式表示为: 名义发展速度/实际发展速度=价格指数 写通俗了就是:(名义增速-1)/(实际增速-1)=价格增速-1 2、当月增速与累计增速 近年来的资料分析题考了一个全新的概念,即累计增速。如果已知某年1-5月的产值累计量为x,增速为a,1-4月的累计量为y,增速为b,我们可以得到: 今年5月产值为x-y 去年5月产值为x/(1+a) –y/(1+b) 5月产值的增速为(x-y)/( x/(1+a) –y/(1+b))-1 前三者都是需要计算的,而目前考的最多的知识点常常是比较,若5月产值的增速为c,则a一定介于b和c之间。 3、年均增长率(量)的问题 《中国统计年鉴》(2013)内所列的平均增长速度,除固定资产投资用“累计法”计算外,其余均用“水平法”计算。从某年到某年平均增长速度的年份,均不包括基期年在内。如建国四十三年以来的平均增长速度是以1949年为基期计算的,则写为1950-1992年平均增长速度,其余类推。 所以这类题目考的就是概念,比如问你2005-2009年的年均增长量,其实05年的增长量要用05-04年增长量来算,因此这个年均增长量应该是09-04年的增长量除以(9-4),切记带一个“增”字一定要用到上一年数据,带年份跨度的增长率计算同样也是这样。而这类题型通常以增长率不变,算下期数据的方式来考察考生。 题目中如果给出了2005年和2010年的数据,如保持年均增长率不变,十二五期末(2015年)的值就是2010年数据的平方除以2005年。 适用情形:这里的2010年正好是2005年和2015年的中间年份。 4、增长量计算技巧 很多资料分析第一题会给出当年数据及增长率,让你算增量。 如果我们把增长率写成1 a 的形式,增量=今年的值× 1 a+1 。

资料分析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

资料分析文字材料题阅读技巧 众所周知,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的能力。因此如何快速理解材料,抓住题干和材料的重点信息,准确定位相关数据,就成为解答资料分析的基础。由于在历年各省公务员考试中,文字型资料分析一直是必考题型。所以中公教育专家首先对文字材料进行深入分析,详细介绍文字材料的阅读技巧。 一、文字材料的构成 资料分析中有一类材料被称为文字材料,是指用陈述的方式将一系列相关信息罗列出来。中公教育专家认为,其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文字中的数据性、统计性资料进行综合分析与加工的能力。 1.文字材料的特点 (1)数据具有隐蔽性,众多的数据信息都包含在一段陈述中,需要逐一找出题干所需数据; (2)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把握文字间的关系,对考生理解能力要求较高。 2.文字材料的分类 (1)总分结构。指层次之间是总述和分述的关系,总分式里分述的各项一般都是并列关系。 (2)并列结构。其材料的特点是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 (3)结构模糊型。材料只有一段,无法直接由段落首句或者是末尾句判断材料的结构特点。 二、关键词定位法 关键词定位法主要适用于文字材料,文字材料特点是材料冗长、数据量大、数据关系复杂,快速理解文字材料的切入点是快速定位关键词。中公教育专家总结其详细步骤如下:(一)确定材料结构及关键词标注 1、总分结构 (1)分段型 观察首段的首句和其他段落的首句之间是否存在总分关系; 看首段尾句是否有“情况如下”等字眼出现。 (2)未分段型 观察首句是否跟后面几句之间存在总分关系; 观察首句是否出现“具体情况如下”等字眼。 2、并列结构 在几个并列的层次或者段落之前标有“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或“从……上看”、“从……上分析”等形式;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 2 =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5 C.众数是7 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即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A、平均数为1 50 ×(5×7+18×6+20×7+5×8)=6.46,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一共有50个数据, ∴按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6.5,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7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故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占总数的一半,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等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公式大全

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涉及很多统计术语和公式,小编已经整理好了,拿去背吧。 No.1 基期、现期、增长量、增长率 ①基期量:对比参照时期的具体数值 ②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 ③增长量: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量 ④平均增长量:一段时间内平均每期的变化量 ⑤增长率:现期量相对于基期量的变化指标 No.2 年均增长率 如果基期量是A,经过n个周期变为B(末期量),年均增长率为r,则可得出: 注意:利用上述公式算出的年均增长率略大于实际值,且当|x|>10%时,利用上述公式计算存在一定的误差。No.3 间隔增长率 已知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增长率,求第三期相对于第一期的增长率。

No.4 混合增长率 已知部分的增长率,求整体的增长率。 如果A的增长率是a,B的增长率是b,“A+B”的增长率是r,其中r介于a、b之间,且r数值偏向于基数较大一方的增长率(若A>B,则r偏向于a;若A<B,则r偏向于b)。 No.5 同比增长和环比增长 同比增长:与历史同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环比增长:与相邻上一个统计周期相比的增长情况。 No.6 百分数、百分点 百分数:也叫百分率或者百分比,例如10%,12%。 百分点:以百分数形式表示相对指标的变化幅度,增长率之间作比较时可直接相加减。 No.7 平均数 现期平均数 基期平均数:A为现期总量,a为对应增长率;B为现期份数,b为对应增长率。

平均数的增长率 No.8 比重 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用个百分数或者“几成”表示。 “一成”代表的是10%,“二成”代表的是20%,以此类推。 No.9 倍数 A是B的多少倍,A÷B; A比B多多少倍,(A-B)÷B=A/B-1。 No.10 翻番 翻几番变为原来数值的倍。例如,如果翻一番,是原来的2倍;翻两番是原来的4倍;翻三番就是原来的8倍。 No.11 指数 描述某种事物相对变化的指标值。(假设基数为100,其他值与基期相比得到的数值) 资料分析是行测考试中非常重要的一大模块,对于这一模块而言,难度适中,但计算量偏大,许多小伙伴会花费大量的时间。 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是建立在领略题意并熟悉统计术语的基础上,因此,公考通(https://www.360docs.net/doc/5a10835727.html,)就资料分析中容易混淆且尤为重要的统计术语作简要的辨析。 百分数与百分点 1.百分数(百分比) 表示量的增加或者减少。 例如,现在比过去增长20%,若过去为100,则现在是120。 算法:100×(1+20%)=120。 例如,现在比过去降低20%,如果过去为100,那么现在就是80。

资料分析题库+分析(很全)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 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 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 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 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 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 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私营企业出口25 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 中所占比重都在30% 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 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 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 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B.62亿美元C.128亿美元D.236亿美元 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B.私营企业C.合资企业D.集体企业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 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A.6.6倍B.4.6倍C.2.6倍D.1 倍 120.从1996至2003 ()。 A.私营企业所占比重几乎没有变化B.集体企业所占比重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 C.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所占比重增加了15个百分点D 下降了15个百分点

资料分析练习题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116、“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我国总共举办了约多少万场展览会? A.3.2 B.3.9 C.4.5 D.5.0 117、2009~2015年间,有几个年份平均每个出境参展项目的参展净面积超过400平方米? A.3 B.4 C.5 D.6 118、2010~2015年间,我国展览会展出面积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展览会展出面积较上年约增加了 A.28% B.37% C.43%

D.49% 119、以下哪项的折线图可以准确表现2011~2014年间,我国会展业总产值同比增量的变化情况(单位:亿元)? 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0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数较上年增加了两成多 B.2009~2015年间,我国出境参展企业和出境参展项目数量最多的年份相同 C.2011年平均每场展览会展出面积比上年扩大了以上 D.2013~2015年,我国平均每天举办的展览会数量超过20场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35799亿元,同比增长10.8%,餐饮收入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10.8%。2016年全社会餐饮业经营单位为365.5万个,同比下降8.2%;从业人数为1846.0万人,同比增长5.7%。 121、201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为多少万亿元? A.27 B.33 C.39 D.45 122、2016年全社会餐饮业平均每个经营单位的从业人数比上年约 A.减少了2% B.减少了15%

C.增加了2% D.增加了15% 123、2011~2016年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量超过3000亿元的年份有几个? A.2 B.3 C.4 D.5 124、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约相当于“十二五”(2011~2015年)期间年平均值的多少倍? A.1.2 B.1.4 C.1.6 D.1.8 12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A.2016年平均每个餐饮业经营单位创造的餐饮收入超过100万元 B.2016年餐饮业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同比增长了200万人以上 C.2016年全国餐饮收入比2010年翻了一番以上 D.2013年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速超过10% 根据下列统计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某区限额以上第三产业单位共674家,实际收入1059.1亿元,同比增长4.5%;实现利润总额13.5亿元,同比增长11.9%;从业人员达到58631人,同比下降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