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今天气候如何

南昌今天气候如何
南昌今天气候如何

南昌今天气候如何

1、南昌气候如何?

南昌市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一

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市是“夏炎冬寒”的典型城市,夏天

炎热,有火炉之称;冬天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7℃-17.7℃,极端历史最高气温,40.9℃,极端历史最低气温-15.2℃。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

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多偏北风,夏

季多偏南风。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

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

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降雪冷害和暴雨洪涝台风等气象灾害发生

较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年降雨量1600-1700㎜,

降水日为147-157天,年平均暴雨日5.6天,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5%。

2、南昌四季天气如何?

夏季冬季较长,春秋两季不太分明。夏季很热,四大火炉之一,

冬季寒冷,风很大。

3、南昌气候如何

春天:过得特别快,基本没什么感觉都过去了,呵呵~不过今年的

还行!夏天:太阳很毒辣是特点,地面温度高得吓人。能在室内待就

别出门了!呵呵~多喝水!秋天:这个还挺好的。冬天:不怎么下雪,

不过风大,也会感觉到时很冷。而且我身边的北方人说比北方还冷!

可能是湿冷吧!

4、南昌的气候特点

南昌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温和,日照充足,四季

分明,雨水充沛。一年中夏冬季长,春秋季短,南昌是夏炎冬寒的城市。

5、江西南昌气候情况怎样?

夏天是出了名的热是中国四大火炉之一三十四五度是很正常的晚上没有空调是很难睡着觉的(不过你要是来读书的话还好一些因为最热的时候你们已经放假了)

冬天一般来说温度不会很低温度在零下的时候挺少的但是人在房间里会非常冷(这是南方特有的阴冷)晚上睡觉得盖厚点的被子春天、秋天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因为实在太短了往往感觉刚过夏天就到了冬天...(记得我小时候都不是这样的最近几年天气越来越诡异)

南昌除了天气有点怪其他都挺好的现在又在修地铁翻修道路好像月底要在南昌开中国城市运动会

物价也不高出租车起步价也就7、8块钱公交车也便宜从始发站到终点站不管多长的路程都是一元钱而且还有空调我相信这是其他是省会城市没法比的

郑州市水土流失概况

郑州市水土流失概况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偏北地区,属黄河中上游、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交接地带,郑州市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形呈阶梯状降低,地貌以中山——低山——丘陵——平原过渡,山地丘陵平原之间分界明显(山地水土流失模数在200~2000t/a.,丘陵水土流失模数2500-5000t/a.km2).全市现代地貌结构的基本轮廓是:西部多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2/3,东部平原占总面积的1/3,其中山地2377km2,占31.9%;丘陵2255km2,占30.3%;平原2815 km2,占37.8%。可见,郑州市从地质地貌分析是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地区。 郑州市水土流失现状 郑州市总面积7446.2km2,原有水土流失面积3795km2,尽管已累计治理2655km2,实际保存2200 km2,仍有1500km2需要治理,而郑州市水土资源相对匮乏,水土流失和水土资源紧缺的形势比较严重,水力侵蚀面积1108 km2,风力侵蚀面积383km2同时,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每年还有5~10km2的人为的水土流失在发展。 郑州市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1 矿产资源开发建设 郑州市现共有矿山企业1672个.其中煤矿830个(国有重点煤矿6个,地方国有煤矿33个,乡镇煤矿791个,全年生产原煤188.63Mr),有色矿山238个,建材矿山555个.化工矿山23个,其它矿山26个。就煤矿开采,郑州市目前大多为竖井。1.开采出的煤露天堆存,随风产生的煤尘造成空气污染;2.煤矸石堆存侵占耕地或依山坡堆放,易形成泥石流及滑坡灾害,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或矸石截流山谷,造成洪水灾害,并直接威胁地表水体及地下水体;3.井下开采破坏了岩体内部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使地表产生变形,变形波及和影响位于开采范围内的房屋,农田及流水冲沟,形成地表沉陷,并影响公路设施建设;4.植被减少使涵蓄水的功能下降,导致地表径流增加,洪水暴涨暴落,影响地下水和干旱地区季节性河流补给。郑州市因采矿、采石等,共破坏植被54.31Mm2,损坏地貌10.1Mm2,其中损坏梯田37.5Mm2,累计堆放排弃量40Mm3。开发建设项目集中的地区,土地生产力平均下降60%,部分土地甚至弃耕绝产。郑州新密市煤矿开采造成的地面沉陷,房屋裂缝倒塌,使数以万计的百姓有房子不能住,心惊胆颤防地震。尤其是1999年一场山洪造成百余人伤亡,数百间房屋被冲,农田淹没,损失上亿元。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南昌市市情概况介绍 ?概况介绍 南昌与武汉、长沙的相对位置 南昌市行政区划:仍在调整变化 备注:南昌市下辖南昌县、新建县、进贤县、安义县等四个县,东湖区、西湖区、青云谱区、青山湖区、湾里区等5个区,以及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昌北区)、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区)和红谷滩新区。 南昌市省外、省内交通示意图 三、2013年南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指标计划执行情况以及2014年计划完成 25152元,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23602元。四大收入来源中,人均工资收入为16137元,月

均约1345元。总体上,南昌的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消费结构更趋优化。去年南昌市民人均消费支出16450元,家庭用品、教育文化、居住等支出增长较快,而食品、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增长不大。如今,越来越多的居民通过健身、休闲娱乐和外出观光来丰富生活,带动文化娱乐消费大幅增长。调查数据显示,去年南昌市民文化娱乐人均支出1120元,同比增长两成,其中文化娱乐服务、团体旅游、健身活动的支出增幅在三成及以上。 据核算,2013年GDP超500亿元县区1个,为南昌县,完成500.06亿元;超过400亿元县区3个,为青山湖区、西湖区、东湖区,分别完成444.52亿元、406.30亿元、404.13亿元。尤其要指出的是,2013年南昌市商贸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67亿元,增长13.5%,恒茂梦时代广场、南昌华南城一期、世贸广场等综合体相继开业;旅游业持续活跃,实现旅游总收入253亿元,增长25.2%,接待国内外游客3171.4万人次,增长25%。 预计通过三年的努力,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区域性物流中心、区域性创意中心、区域性消费中心和区域性营运中心等五个区域性服务中心;商贸、物流、金融、文化和总部经济五大产业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000亿元;服务业三年累计投资达到6000亿元;服务业营业收入到2016年达到8000亿元。用活用好我市已出台的一系列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如促进总部经济发展、旅游业发展、商业特色街及老字号发展的政策等。重点实施南昌国际博览中心、九龙湖万达文化旅游产业城、江西银燕昌西南物流中心、天虹华中区总部大厦等一批大型现代服务业项目。 四、南昌商业概况 南昌市属于中部内陆城市,由于受地理位置与观念的制约,南昌的经济发展明显落后于沿海与周边城市,特别是新兴的行业如IT、金融、服务、房地产、商业等领域明显滞后。但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快实施沿长江开发战略、大京九铁路的全线贯通(南昌市是京九线上唯一的省会城市),南昌市的经济发展形成强大的动力,产业结构调整日益完善,形成新的发展机遇。 1、南昌商业宏观环境 A、近年南昌GDP 南昌宏观经济近年呈现高速发展的态势,GDP逐年增长,经济动力强劲,为商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环境。 B、南昌人口 南昌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人口持续出现净流入,常住人口稳步增长,人口密集度提高,消费潜力不断增长。 C、产业结构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 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一、广西主要气候特点 (一)热量丰富,日照适中 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大部地区在20.0℃以上。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安、灵川、

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三)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 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区和

浅谈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1) 1郑州市概况 (2) 2郑州市生态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2) 2.1水环境问题突出 (2) 2.2 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 (3) 2.3绿地、湿地相对不足 (3) 2.4农业生态有恶化趋势 (3) 2.5资源过度开发的负面影响 (4) 3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对 (4) 3.1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4) 3.2编制生态城市建设整体规划 (4) 3.3加强生态功能区的建设与管理 (4) 3.4重视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 (5) 3.5切实解决生态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5) 3.6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5) 3.7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的法规体系和工作机制 (5) 结论 (6) 致谢 (6) 参考文献 (6)

浅谈郑州市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分析了郑州市生态环境存在的水环境问题突出、土地资源缺乏以及生物多样性遭到破坏等问题,继而提出应努力提高公众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适宜开发后备资源,提高水问题的处理力度和处理深度,加大城市资源环境整治力度,以及强化绿化建设,保护生物多样性,以促进城市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力争把郑州建设成为经济生态同发展的生态城市。 关键词:生态问题;环境污染;城市资源 On the Zhengzhou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ence of Zhengzhou water ecological issues outstanding, the lack of land resources and the destruc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and other issues, and then the efforts should be made to raise public awareness of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tively develop a circular economy, promote the rational development of resources and conserve, develop appropriate back-up resources to enhance efforts to deal with water issues and deal with the depth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 efforts to increase the city,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green building, conservation of biological diversity, to promote the city as a whol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mprovement and strive to build itself into Zhengzhou with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development of eco-city. Keywords: ecological problem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urban resources 引言 郑州作为中原第一大省,在经济走在最前列的同时各方各面的种种生态环境问题也尤其突出,如果不加强对生态问题的关注,生态问题势必会成为郑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瓶颈,成为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大威胁。建设清洁、高效、健康、平等的生态城市是郑州的发展方向。郑州市生态环境条件比较脆弱、森林生态体系亟待完善、生态水系建设需要加强,应按照生态城市的建设要求做好郑州城市

1广广西的气候和自然条件西

广西的竹子及制浆造纸 1广西的气候和自然条件 广西地处北回归线、北纬25°以南,属南亚热带和热带北缘季风气候区,纬度低、日照时间长、气温高、热量丰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夏长冬短,年平均气温17.9~22.6℃,≥10℃的活动积温5657.7~8159.1℃,降雨量1300~2800mm。年平均无霜期在320d以上,非常适合于竹子的生长,尤其是丛生竹林。?? 竹子属单子叶禾本科多年生植物,常见自生成林于亚热带地区。长江流域至黄河流域为散生竹区。北回归线附近的云南、广西、四川、福建、广东等地区为丛生竹区。我国是世界竹类资源最为丰富、竹类栽培和加工利用最为悠久的国家,竹林面积达700万公顷,约占世界竹林面积的1/3,用材竹林总蓄积量约9700万吨。?? 竹子一旦造林成功,在几十年内可年年择伐,永续利用,青山常在;竹子形态端直挺拔,茎秆秀丽,枝叶婆娑,四季常绿;地下根系发达,相互交织,在山坡、台地、河堤、江滩、湖岸有很好的固结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广西现有竹林面积4.7万多公顷(70多万亩),竹材总蓄积量470多万吨,每年可供造纸用竹材100万吨以上。实际造纸用竹不到资源可供量的10%。 2广西用于制浆造纸的竹材品种 广西柳江造纸厂近二十几年来大量用于制浆造纸的竹材是2年生或3年生的原竹。品种多为黄竹、丹竹、苦竹、篙竹、金竹、吊丝竹、箭竹、毛竹尾、云香竹、茨竹等。?? 上述竹材大部分为野生,有一部分为人工栽培。合理的栽培管理应该是:竹林的栽植→科学管理→抚砍结合→丰产成林→连续生产。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同,每亩产量相差很大。人工种植的竹林每亩约60株,每年施化肥10~20kg,可产竹子600~2300kg。这些竹材一般高为6m以上,收割后将竹子砍成约3m长,打成捆以便搬运。这时竹子含水分大约在40%以上。容积比重一般在550~731kg/m3,自然堆积密度为214~299kg/m3。?? 竹材的砍伐和储存工作有季节性,一般从先年的10月至第2年的5月,伐龄为2~3年。不要砍伐半年以下的未成熟竹,这对于竹林的再生和防止竹材的霉烂变质都极为重要。?? 竹材的堆放期及引起蛀虫对制浆造纸工厂的影响往往容易被人们忽视。我们从实践中得知:竹子在堆放的头两个月中,损失抽提物含量约50%;在堆放12个月之后,抽提物的损失达75%。堆放第1个月后,浆的强度有所减少,裂断长下降约8%,耐破因子下降30%,撕裂因子下降23%,耐折度下降50%。从堆放的第1个月后直至第7个月,浆的强度水平几乎不变。堆放期超过7个月之后,撕裂因子和耐折度大大地下降。在堆放12个月以后,撕裂因子从176下降到110,耐折度从696次下降至67次。当竹材开始腐烂时,撕裂因子和耐折度受到严重损失,分别下降到67和11次。 ??这就提醒我们如何去控制质量系统和尽可能地减少竹子在采集、运输和堆存期间的损失。 3广西竹材的纤维特性及化学成分 竹类原料的纤维形态在各种、属之间差别不太大。竹类原料的细胞主要有6种:①纤维细胞;②薄壁细胞;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2007年06月20日 一、自然资源优势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1.山地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 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 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著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厦门气候概况

厦门气候概况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November 28, 2020

厦门气候概况 一、基本气候状况 ?地理位置: 厦门地处台湾海峡南部西侧、福建南部的九龙江入海处,是我国海湾型城市之一,盛行风向偏东风,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厦门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终年树木常青,鲜花盛开,环境优美,是一年四季都适宜观光旅游的海岛城市。 ?气温 ?厦门常年平均气温20.6℃。 ?年极端最低气温1.5℃,出现在1993年12月29日。 ?年极端最高气温38.5℃,出现在2003年7月26日和1979年8月15日。 ?1月最冷,常年月平均气温12.6℃,平均最低气温为9.9℃。 ?7月最热,常年月平均气温28.0℃,平均最高气温为32.3℃。 ?降水 ?厦门常年平均降雨量1315毫米,在多雨的华南地区属少雨地区,是淡水资源 匮乏的海湾型城市之一。 ?3~9月为春夏多雨湿润季节,每月雨量一般为100~200毫米,最多的月份可 超过700毫米(出现在1958年7月,月降水量为702毫米)。 ?10月至来年2月为秋冬少雨干燥季节,每月雨量一般为30~80毫米,最少的 月份可滴雨不下。 ?日照 ?常年日照总时数为1953小时,7月份最多(达248小时),2月份最少 (达99小时)。 ?相对湿度 常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8%,10~12月最低(69%-70%),3~8月最高(82%-86%)。 常年平均最低相对湿度为61%,10~12月最低(53%-54%),2~8月最高(63%-69%)。 多年来相对湿度极端最低值为10%,出现在1995年11月24日14时。

江西气候

江西天气预报 天气是指一个地区的各种气象要素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表现,包括冷暖、干湿、晴雨、风霜等。气象要素是指风、压、湿、温等反映大气物理现象的要素。 天气随时间而变化,随地域而不同。天气及其地域分布随时间的演变过程称之为 天气过程。导致天气变化,形成天气过程的天气形势特征,称之为天气系统。 江西省天气总的特点是: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四季温差大,光照充足,雨 量丰沛。 各季的特点是:春季阴冷多雨,偶有桃花汛;汛期暴雨频繁,经常出现洪涝;盛夏高温多雨,间有台风影响;秋季风和日丽,秋高气爽;冬季湿冷,多偏北大风冬季的冷空气 冷空气标准 冷空气是在高纬地区聚集起来的\规模很大的\温度很低的冷高压。 冷空气过程是指高纬地区的强大冷高压向南侵袭的经过。 通常说的冷空气南下,是指冷高压中心随锋区一道南下,即将或已影响我 省并产生明显的天气变化。 强烈的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其标准为:24小时内平均气温下降10摄氏 度以上,且最低气温达5摄氏度以下。在我们江西天气预报中提到的“强冷空气’,经常就是指“寒潮”的意思。 寒潮爆发往往会形成大风、大雪、冰冻、冻雨等恶劣天气。 过程降温达6以上而未达寒潮标准,则称为中等强度冷空气。 大风 先考考你:大风有多大? A、风力≥8级 D、风力≥12级 冷空气的源地在北方,所以冷空气大风绝大多数是偏北大风。受地形的影 响,江西的冷空气大风以鄱阳湖及其周围平原地区为最多。 大风的强度和范围与冷高压强度和路径有关,高压越强,南昌气压越低, 即气压梯度越大,则北风越大,反之北风越小。大风是强冷空气的主要特征,对 航运危害最大。 一般的冷空气大风,以8级为多,仅限在鄱阳湖平原地区;特强的冷空气 女风,最大风力可达10级甚至11级,这种大风可扫遍全省,直达赣南。 答秉是A,你答对了吗? 冰冻 冰冻是近地面气温下降到0摄氏度以下的结果。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强冷 空气过境之后,特别是刚有阴雨转晴的早晨,冷空气降温与夜晚长波辐射降温结 合在一起,此时气温最低,极易出现冰冻。特强的冷空气可能会造成连续多日冰冻,会冻伤人、畜,冻裂水管,影响建筑施工。 冻雨 冻雨是雨滴落地后立即成冰的现象。当地面冷空气很强,地面温度低于0 摄氏度,而地面上方的空气温度高于0摄氏度,空中的液态水滴落到地面物体上,有了凝结核,就会立即成冰,这就是冻雨。冻雨多发生在12月—2月,而且经常 与长阴雨相伴,对交通\通信影响极大。 大雪 降雪与降雨的形成原因类似,只是因为气温不同而有雨、雪的区别。一般 来说,降雪都与强冷空气有关,降雪前往往先有降雨,随着气温的降低,雨逐渐

广西林业概况

广西林业概况 我区是南方集体林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区位重要、自然条件优越、物种资源丰富,发展林业有资源、有优势、有基础、有潜力、有后劲。 我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且雨热同季,林木生长速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4倍,十分适宜培育森林资源特别是发展速丰林和经济林。全区林地面积2.26亿亩,占国土面积的63.5%,是农业用地的近3倍,居全国第五位。集体林地面积2.1亿亩,居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内蒙古和云南。 全区有维管束植物8354种,居全国第三位;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884种,是全国野生动物较多的省区之一。全区有1000多种动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适宜栽培的珍贵树种达100多种,能开发出不少大产业。 近年来,我区林业发展势头较好,许多关键指标居全国前列,在全国林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森林面积1.95亿亩,居全国第六位,其中人工林总面积接近8000万亩、速丰林总面积3000万亩、经济林总面积3500万亩,均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57.78%,是全国森林覆盖率(20.36%)的近3倍,居全国第四位。活立木总蓄积量5.8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七位。森林生态功能年总价值8388亿元,居全国第四位。 “十一五”期间,全区每年商品材采伐限额1313万立

方米,居全国第一位。“十二五”期间年森林采伐限额将达3681万立方米,占全国1/7强,居全国第一位,我区将继续保持全国最大的商品材生产基地地位。 全区已建成林业自然保护区6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区12处,自治区级41处,保护区总面积为141.2万公顷,保护着广西特有的白头叶猴、黑冠长臂猿等极度濒危野生动物,以及野生兰花等植物资源、生态群落。

广西农业概况

广西农业概况 一、基本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北纬2054-2623、东经10428-11204。东与广东、海南为邻,东北与湖南接壤,北与贵洲,西北与云南相连,西南与越南交界,南濒北部湾,是全国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又是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唯一有沿海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幅源广阔,南北约610公里,东西长约750公里,总面积236661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2.5%,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9位。1997年末,全自治区人口4633万人,除汉族外,聚居着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等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764万人,占总人口的38.08%其中壮族人口1518万人,占全自治区总人口的32.76%,是目前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民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1958年3月5日,经国务院准,成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97年广西行政区划为5个地区,9个地级市,10个县级市,59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26个市辖区,3个市郊区,688个镇,611个乡、62个民族乡,其中瑶族乡51个,苗族乡8个,瑶族苗族乡1个,侗族乡1个,回族乡1个。75街道办事处,1228个居委会,14822个村委会。 广西具有独特的地貌特征。从总体看,广西属于我国东南丘陵部分,其主要特征是周高中低,状若盆地。四周多为海拨1000米以上的山地、高原,中部为海拨200米以下的平原、盆地;山地占总面积的74.8%,高于全国66%的比例,平原占14.4%,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1997年末,全自治区有耕地264.86万公顷,水田151.93万公顷,旱地112.93万公顷。 地形地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四周被山地围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盆地边缘多缺口,桂东北、桂东、桂南沿江一带有大片谷地。 地貌分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平原和石山六类。中山指海拨800米以上的山地,面积约5.6万平方公里;低山指海拔400一800米的山地,面积约3.9万平方公里;丘陵指海拔200-400米的山地,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台地指海拔200米以下的地区,面积约1.5万平方公里;平原包括谷底宽5公里以上、坡度小于5度的山谷平地,面积约4.9万平方公里。另还有约4.7万平方公里的石山地区。中山、低山、丘陵和石山面积约占全自治区陆地总面积的70.8%。境内石灰岩地层分布很广,岩层厚,质地纯,褶纹断裂发育,加上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形成典型的岩溶地貌。 山系主要分盆地边缘山脉和盆地内部山脉两类。边缘山脉:在桂北以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等为骨架;桂东北有猫儿山、越城岭、

郑州市总体气候概况

郑州市草坪草生长状况分析及总体评价 摘要:本文通过对河南省郑州市地区的平均气温、最低气温、最高气温以及降 水量等气候因素的分析总结,并对对冷季型和暖季型草坪草生长有重要啊影响的气候因素进行逐月分析,最终为适合郑州市种植的草坪草提出建议。 关键词:平均温度最高温度最低温度降水量 一、郑州市总体气候概况 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地区, 东经113°14′, 北纬34°43′郑州属暖温带亚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干冷同季。随着四季更替,依次呈现春季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的基本气候特征。年平均气温14.3° C,7月最热,平均27°C;1月最冷,平均0.1°C;年平均降雨量632毫米,无霜期220天,全年日照时间约2400小时。适宜的温度条件,充足的光照和农作物生长季节较为丰沛的雨量,构成了良好的农业气象条件。春秋两季天高气爽,百花齐放,为旅游最佳季节。 二、影响草坪草生长的重要气候因素 1) 郑州市气候背景 表一

表二 2) 对冷季型草坪草生长有重要影响的气候因素 冷季型草坪草(Cool-season turfgrass)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5~24℃,广泛分布于气候冷凉的湿润、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

结合以上两个表格的内容可总结出下表 也就是说从温度方面来讲在1、2、3、12月份草坪草都能保持绿色,3月份生长良好,4、5、9、10、11月份生长状态最佳,只有在6、7、8月份会出现轻度不适,但并不影响草坪草的正常生长。 1月份全年气温最低,平均温度0.1>0,草坪草不会休眠,能基本保持绿色。平均最高温度5.7,极端最高温度21.0,草坪草在这种最高温度下会很好的生长。平均最低温度-4.4,极端最低温度-16.3,草坪草处于这种最低温度时大部分时间处于休眠状态,只有在极少时间会轻度不适。平均降水量8.8毫米,降水天数3.3天,雨量偏少,可能会出现枯黄的情况,但不会使草坪草干旱致死。因此,从总体上来说,绝大多说冷季型草坪草能安全过冬,并基本保持绿色。 2月份平均温度2.7,较一月份更适合草坪草生长。平均最高温度5.7,极端最高温度25.2,草坪草大部分时间生长良好,只有在极端最高温时会有轻度不适。平均最低温度-1.9,极端最低温度-17.9,极端温度有所下降,但整体温度还是有所回升的。平均降水量12.0毫米,江水天数4.3天,和一月份相比雨量略微增加。因此,整体上说,2月份较一月份更适合冷季型草坪草的生长。 3月份平均温度8.0,草坪草生长良好。平均最高温度14.0,极端最高温度29.2,冷季型草坪草生长状态最佳。平均最低温度2.8,极端最低温度-7.5,也就是说即使在最低温度下,草坪草也基本能保持绿色。平均降水量28.5毫米,降水天数

广西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南临北部湾,毗邻经济发达的珠江三角洲和港澳地区,西连大西南,是中国与东盟之间唯一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是中国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是华南通向西南的枢纽,是全国唯一的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广西,美丽的八桂之地。十万大山的壮美,蕴藏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千百条河流的秀美,形成了无尽的海洋资源;亚热带雨林气候,孕育了大量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尤其盛产水果,被誉为“水果之乡”更具特色的是,奇特的喀斯特地貌,灿烂的文物古迹,浓郁的民族风情,使广西的旅游资源独具魅力!广西现有人口四千九百多万人,壮族人口占三分之一,是一个多民族的地方,又是全国重要侨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我国大陆最南部,南临南海北部湾,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从考古发现的百色古人类遗址可知,早在70万年前广西就有原始人类生息了。距今5万年左右的“柳江人”,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1万年前的“麒麟山人”已学会和使用钻孔与磨尖的石器。桂林甑皮岩人遗址则说明距今约1万至6000年前,广西古人类已开始从事原始的农业、畜牧业和制陶业。 秦始皇统一岭南后,今广西地域主要分属于桂林郡和象郡,这是广西最早纳入统一的中央王朝版图。为了解决秦军的粮饷运输,在今兴安县境内开凿了人工运河?D?D灵渠;灵渠沟通了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对岭南地区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汉初,代行南海尉赵佗击并桂林郡、象郡,建立南越国,今岭南地区包括广西大部分隶属于南越国。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汉武帝平定南越,苍梧广信(今梧州)成为交趾刺史部9郡的行政中心。西汉时,合浦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瓯骆越人从战国时开始绘制的左江崖壁画约完成于此时。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广西先属吴,其后归于晋及不断更替的南朝宋、齐、梁、陈各政权。唐咸通三年(862),分岭南道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升邕管经略使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这是广西最早成为一级独立政区。唐代广西经济、文化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桂布”名闻遐迩;桂、邕、柳、容等重要市镇兴起;修筑了沟通桂江和柳江的著名水利工程相思埭;广西出现了第一个状元赵观文和颇负盛名的诗人曹邺、曹唐。五代十国时期,楚与南汉长期争夺广西,社会经济遭受破坏。宋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广南西路简称为广西,广西之名始于此;宋代,先后发生了区希范起义、侬智高起兵反宋、李接起义等反抗宋王朝的事件;而交趾上层统治者则于熙宁八年(1075)大规模入侵广西,仅邕州(在今南宁)屠城被害人数就达5万多人;宋代邕州横山寨(今田东县平马镇)、永平寨(在今宁明县)及钦州3大博易场成为西南民族集市或与交趾等地贸易的国际市镇;有色金属锡、铅的产量居于全国前列;梧州元丰监成为江南六大铸钱监之一;纺织品尤其是苎麻织品质量上乘,左右江出产的?g布色彩丰富,是最早的壮锦及当时的上品衣料。元朝统治广西基本上着重于军事控制,在各主要隘口附近派驻屯兵,实行军

一、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

一、气候概况与主要气候特点 6月份,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东北西部及内蒙古东部发生严重干旱,下半月,东北地区出现几次降水过程,部分地区旱情缓和或缓解;湖南、湖北等局地出现暴雨洪涝,灾情较重。全国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月内,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出现了高温天气。河北、浙江、广东等省局地遭受风雹或雷暴袭击。 1.全国大部地区降水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 月降水量,除西藏西部外,南方地区普遍在100毫米以上,其中长江中下游大部及广西北部、云南南部等地一般有200~300毫米,局部地区达480毫米;北方地区除华北东部及山东北部有100~200毫米外,其余大部地区在100毫米以下,其中东北北部、西北 大部及内蒙古中东部为 10~50毫米,内蒙古西部、甘肃西部、青海西北部、新疆东部等地不足10毫米(见图1)。 与常年同期相比,河北南部、山东西北部、西藏西部及内蒙古中西部的部分地区偏多5成至1倍,局部地区偏多1倍以上;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少,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吉林东北部、新疆东部、浙江大部、福建大部及广东沿海地区等地一般偏少5~9成(见图2)。 图 1 2004 年6月全国降水量图(毫米) 图2 2004年6月全国降水量距平百分率图(%)

2. 全国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 月平均气温与常年同期相比,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新疆东部、广东东部沿海等地偏高,其中内蒙古东部和吉林、黑龙江大部偏高2~4℃;河北南部以及四川盆地、云南北部的部分地区偏低1~2℃;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见图3)。 3.大部地区日照时数接 近常年同期 月日照时数,东北、西北、华北大部、华南南部及西藏西部在200小时以上,其中新疆北部、内蒙古西部和东北部及黑龙江大部超过300小时;四川盆地大部、重庆西部、贵州东北部为70~100小时;全国其余地区为100~200小时。与 常年同期相比,内蒙古中部、华北大部、山东西北部 及西藏、四川的局部地区偏少50~100小时;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大部、华南中南部等地偏多50~100小时;全国其余大部地区接近常年同期(见图4)。 二、气候影响评价 本月出现的主要气候事件有:上半月东北等地发生严重干旱,下半月部分地区旱情缓和或缓解;湖南、湖北等地局地遭受暴雨洪涝或滑坡、泥石流等灾害;我国东部大部地区出现高温天气;河北、浙江 图3 2004年6月全国平均气温距平图(摄氏度) 图4 2004年6月全国日照时数距平图(小时)

南昌气候概况精编资料

南昌气候概况

精品资料 南昌气候概况 一、地理位置 南昌,位于江西中北部,东径约115°27’~116°35’北纬约28°10’~29°11’之间;其中,市区位于北纬28°35’~28°55’,东径115°38’~116°03’之间。处赣江、抚河下游,濒临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西南岸;地势平坦,湖泊星罗密布,全市平原面积2651.79平均公里,占总面积的35.8%;水系面积2146.04平方公里,占29.0%;全市西北以岗地丘陵为主,山地面积87.21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2%,丘陵面积879.62平方公里,占11.9%;岗地面积1637.7平方公里,占22.1%。 在全市总面积中,除水域面积外,占总面积70%的陆地,绝大部分已得到开发。其中:耕地面积402万亩,占总面积的36.24%;园地6.9万亩,占0.62%;林地160万亩,占14.41%;城乡居民及用工工矿用地66.7万亩,占6.01%;交通用地45万亩,占4.07%。五项合计,共占全市总面积的61.35%。 二、气候概况 1、南昌气候特点 南昌市地处北半球亚热带内,受东亚季风影响,形成了亚热带季风气候。市内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且作物生长旺季雨热匹配较好,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气象条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但是,由于每年季风强弱和进退迟早不同,气温变化较大,降水分布不均,高温干旱,低温冷害和暴雨洪涝等气象灾害发生较频繁,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气温南昌地区(下同)气候温和,历年平均气温在17.1~17.8℃之间,≥0℃积温6256~6530℃。气温变幅大,盛夏极端最高气温达40℃以上,隆冬极端最低气温低于-10℃。 降水南昌雨水充沛,历年平均降雨量1567.7~1654.7毫米。降水分布不均匀,汛期4~6月雨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一半;年际间降水量差异较大,最大的可达1倍以上,雨量最多的是1954年达2356毫米,最少的1963年仅1046毫米。 日照南昌光照充足,历年平均日照时数1772~1845小时,7、8月最多,2、3月最少。光照分布与农作物生长旺季基本同步,对农业生产有利。 太阳辐射南昌为太阳辐射观测二级站,进行总辐射和净辐射观测。1986~2003年平均总辐射量为4279.02兆焦耳/平方米,1992~2003年平均净辐射量为2078.67兆焦耳/平方米。 风南昌市地处季风气候区,濒临鄱阳湖,风能资源较丰富。由于风力受地形和地理位置影响较大,南昌、新建、进贤均有部分地区临鄱阳湖,风力较大,属风能可利用区;安义不临鄱阳湖,除特殊地形外,风力较小,无利用价值。 2、季节特征根据气候学划分季节标准和历史气候资料统计分析,南昌地区有春、秋季短,夏、冬季长的特点。虽然四季长短不同,但季节特征明显:春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多雨,秋季凉爽干燥,冬季寒冷少雨。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说课讲解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简介

广西气候概况及气象灾害特点 广西地处中、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冬少夏多,灾害频繁、旱涝突出,沿海、山地风能资源丰富的气候特点。 一、广西主要气候特点 (一)热量丰富,日照适中 广西各地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大部地区在20.0℃以上。气温由南向北递减,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广西各地≥10℃积温在5000~8300℃之间,是全国积温最高的省区之一。丰富多样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和多种多样的经济作物提供了有利的气候条件。 广西各地年日照时数1169~2219小时,比湘、黔、川等省偏多,比云南大部地区偏少,与广东相当。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 (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 广西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省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为1080~ 2760mm,大部分地区在1300~2000mm之间。其地理分布具有东部多,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夏季迎风坡多,背风坡少等特点。广西有三个多雨区:(1)十万大山南侧的东兴至钦州一带,年降水量达2100~2760mm;(2)大瑶山东侧以昭平为中心的金秀、蒙山一带,年降水量达1700~2000mm;(3)越城岭至元宝山东南侧以永福为中心的兴

安、灵川、桂林、临桂、融安等地,年降水量达1800~2000mm。另有三个少雨区:(1)以田阳为中心的右江河谷及其上游的田林、隆林、西林一带,年降水量仅有1080~1200mm;(2)以宁明为中心的明江河谷和左江河谷至邕宁一带,年降水量为1200~1300mm;(3)以武宣为中心的黔江河谷,年降水量1200~1300mm。 由于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广西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4~9月为雨季,总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70%~85%,强降水天气过程较频繁,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3月是干季,总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15%~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 (三)灾害频繁,旱涝突出 广西气象灾害相当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霜冻、大风、冰雹、雷暴和热带气旋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 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广西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危害广西的旱灾主要是春旱和秋旱。干旱发生频率的地域差异较大,春旱以桂西地区居多,而秋旱多出现在桂东地区。全广西大范围的春旱大约4~5年一遇,但百色、崇左两市、防城港市北部、北海和南宁两市南部、河池市西部等地发生春旱的频率达70~90%。全广西大范围的秋旱大约2~3年一遇,但桂东北大部、桂中盆地及其邻近地区等地发生秋旱的频率达70~90%。 广西暴雨洪涝灾害频繁。每当汛期,强降水天气常造成山洪暴发、河水上涨,冲毁、淹没农作物、道路、街道、房屋,冲毁水库、桥梁、电站等设施,引发山体滑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广西洪涝发生频率大的地区有两类:一是降水量多、暴雨多的地区,例如柳州市北部、桂林市中部、沿海地

哈尔滨市气候概况

哈尔滨市气候概况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1)气候概况 哈尔滨市属于半湿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受蒙古西北气流控制,同时也受东部鄂霍次克寒流影响,因此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多受太平洋西伸北跃西南气流的影响,炎热多雨。春秋两季短促,多风且干燥。一年中寒暑温差较大。年平均气温4.2℃,极端最高温度为36.7℃,极端最低温度为-37.7℃;年平均风速为3.6m/s,年最大风速为26.0m/s,出现风向为西南西(SSW)风,年主导风向为S-SSW-SW的风向范围;最大冻土深度为1.99m;结冰期150天左右,采暖期180天;年平均降水量为524.5mm;年平均蒸发量1586.8mm;年平均气压996.9Pa;最大积雪深度41cm;年日照时长2571.1h;年平均相对湿度约66%。 (2)温度 哈尔滨市2014年平均气温为4.5℃,一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17.0℃,七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3.3℃。各月及全年气温见表3-2-1及图3-2-1。 表3-2-1哈尔滨市2014年各月及全年平均气温(℃) 图3-2-1哈尔滨市2014年月平均温度变化图(3)风速 哈尔滨市2014年统计年平均风速为2.07m/s,最大风速出现在4月,月平均风速为2.64m/s;最小风速出现在8月,月平均风速均为 1.84m/s。2014年各月及全年平均风速见表3-2-2及图3-2-2。 表3-2-2哈尔滨市2014年各月平均风速(m/s)

图3-2-2哈尔滨市2014年月平均温度变化情况哈尔滨市2014年春季日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14时,平均风速为3.51m/s;最小风速出现在4时,平均风速均为1.60m/s;夏季日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13时,平均风速为2.83m/s;最小风速出现在21时,平均风速均为1.18m/s;秋季日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14时,平均风速为2.91m/s;最小风速出现在1时,平均风速均为 1.52m/s;冬季日平均风速最大值出现在14时,平均风速为 2.82m/s;最小风速出现在4时,平均风速均为1.49m/s。牡丹江市2014年季小时平均风速日变化情况见表3-2-3和图3-2-3。 表3-2-3哈尔滨市季小时平均风速的日变化情况(2014年) 图3-2-3哈尔滨市2014年各季平均风速日变化情况(4)风向、风频 哈尔滨市2014年盛行风向为南-南南西-西南-(S-SSW-SW)风,风向频率之和为36.11%,静风频率为4.27%;春季盛行南西-西南西-西-(SW-WSW-W)风,风向频率之和为31.43%,静风频率为3.49%;夏季盛行南-南南西-西南-(S-SSW-SW)风,风向频率之和为37.73%,静风频率为4.98%;秋季盛行WSW-W-WNW的风向范围,占风频之和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