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导论习题1

公共政策导论习题1
公共政策导论习题1

《公共政策导论》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视政治为一个强制性模型,这是()的观点。

A、权力与控制理论

B、讨价还价理论

C、博弈论

D、系统论

2.提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性分配”的是()。

A、哈罗德〃拉斯维尔

B、伍德罗〃威尔逊

C、戴维〃伊斯顿

D、托马斯〃戴伊

3.从范围上讲,基本政策要么覆盖全国,要么覆盖整个领域,其影响面是非常

大的。这体现了基本政策的()特征。

A、层次性

B、广泛性

C、稳定性

D、权威性

4.()是政策过程的关键环节。

A、政策制定

B、政策执行

C、政策评估

D、政策监控

5.()在推动政策议程建立的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A、政治领袖

B、政府体制

C、利益团体

D、大众传媒

6.一般来说,()能够决定政策评估的发展方向、基本内容和选择标准。

A、评估主体

B、评估标准

C、评估客体

D、评估目标

7.公共政策的()主要是指公众对其的认可和接受程度。

A、政治性

B、价值选择性

C、层次性

D、合法性

8.把注意力集中于政策制定过程中的能动因素的是()。

A、制度理论

B、精英理论

C、博弈理论

D、团体理论

9.()被普遍认为是政策过程的始点。

A、决策者的兴趣、爱好

B、社会问题的客观存在及其主观认定

C、政策分析专家的个人偏好

D、社会舆论的压力

10.在预测性评估的常用方法中,()是对政策方案的各种投入与产出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和对比。

A、投入——产出分析

B、德尔菲法

C、脚本写作法

D、专家会议法

二、多项选择题

1.行政决策作为公共政策出现的主要形式有()。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

C、决定和命令

D、部门规章

E、宪法

F、基本法

2.下列属于公共政策的特征的是()。

A、政治性

B、价值选择性

C、层次性

D、阶段性

E、合法性

3.公共政策的作用有()。

A、导向功能

B、管制功能

C、调控功能

D、分配功能

4.政策执行所需要的资源条件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A、权威资源

B、经费资源

C、人力资源

D、信息资源

三、判断题

1.政治系统的合法化,是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条件。()

2.政策对象除了直接政策对象外,还包括与政策执行效果有关联的间接政策对

象。()

3.一般而言,问题的有效确认比方案的精心设计更为重要。()

4.收集有关评估对象的各种信息,信息必须只能是客观事实和精确的数据。

()

5.政策模型体现了人们对公共政策的不同思考角度,有了政策模型我们就可以

解决一切问题。()

6.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和政治行为模式

的形成。()

7.传统理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乌托邦”的色彩,因此是毫无意义的。()

四、简答题

1. 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2. 公共政策具有哪些作用?

五、综合题

试述综合决策模型的主要特征。

《公共政策导论》习题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二、多项选择题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 答案:

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指标、信息、测定、分析和建议,具体是指:

(1)评估指标;即确定政策评估得以实施的标准,指标的确立是政策评估的先决条件。

(2)信息;即搜集有关评估对象的信息。

(3)测定;指根据政策评估的指标和收集到的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描述。

(4)分析;指根据测定的结果,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5)建议;是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2. 答案:

(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具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

(2)管制功能:积极性管制,政策条文的规定突出正激励原则;消极性管制:

政策条文的规定突出负奖励原则;

(3)调控功能: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还常常表现出其特有的倾斜性;

(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政策的这种利益分配功能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五、综合题

答:综合决策模型是国际著名公共政策研究学者Y.德罗尔于提出的一种政策分析模型。这一模型是对理性政策模型和渐进主义政策模型的综合,又称为规范最佳政策模型。概括地说,这一模型具有以下诸方面的特征:

(1)确认重要的政策目的、决策标准和基本的价值判断标准;

(2)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政策方案,尤其需要探讨具有创意的新方案,而创意的灵感来自比较研究、历史研究、实践经验总结和新的研究成果的学习;(3)预先审视各种政策选择方案的政策期望与代价,在充分比较的基础上再选择风险最小的、效果最佳的政策方案;

(4)政策者可以首先应用渐进主义的政策分析模型检视现行的政策.再应用多种相关的知识、理论、分析技术检视现行政策的可能的政策后果,并确定主要的政策期望,然后决定是否需要制定新的政策;

(5)判定政策是否最佳的有效方法,在于不同的分析者在整个分析过程中经由坦诚和自由的讨论后取得的协商一致的意见;

(6)决策者在决定对一项政策进行广博理性的分析之前,首先需要积极进行是否值得的求证;

(7)只要是合理的,本模型不拒绝应用有益的分析方法,譬如,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理性分析与超理性分析。至于不同的分析方法如何实现综合,取决于政策问题的特质以及方法本身的可行性和兼容性;

(8)为了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有必要切实改进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包括提高政策者的个人素质和整体素质、优化组织结构,加强实践感受力等。

《公共政策导论》试题A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试题A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从众效应 2.实验性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是( )为管理社会公共事务而制定的政策。 A.企业 B.社会组织 C.政府 D.个人 2.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 )。 A.深入 B.内化 C.反映 D.响应 3.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 )。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4.“系统分析”最早是由( )提出并加以使用的。 A.美国国防部 B.麦克纳马拉C.贝塔朗菲 D.兰德公司 5.下列关于知识经济基本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 九社会组织层级化 B.社会主体知识化C.民主参与大众化 D.政策信息公开化6.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 )措施相联系,若缺乏这种措施就将失去权威性。 A.奖励性 B.惩罚性C.温和性 D.权威性 7.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 ),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A.权威性 B.合法性C.系统性 D.倾斜性 8.在拟定公共决策方案时,要求各备选方案之间互相( )。 A.补充 B.协调C.-致 D.排斥 9.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思维者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 )。 A.创造性思维 B.直觉思维 C.灵感思维 D.豁然开朗思维 10.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理性型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标准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作者:————————————————————————————————日期:

1、什么是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 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 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4、政治行动的基本类型? (1)权力与控制。它认为,政治活动经常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武力作为依托。 (2)交易 (3)博弈。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彼此冲突与合作的行为模式。 5、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权力和专业化分工有关,而且与人们的愿望和兴趣有着密切的联系。 (3)宏观政治史指某些政策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并形成了广泛的政策争论。 6、有哪些价值标准能够影响决策者的行为? a政治价值观——决策者评价政策方案的标准受其所在政党或政治团体及其服务对象的影响; b组织价值观——各种组织机构都试图运用奖惩手段使成员接受其确定的价值观并照此行事; c个人价值观——保护个人在金钱和物质方面的利益,维护个人的社会声望和历史地位,这些考虑也可能起到决策准则的作用; d公众价值观——决策者在很多时候是从公众利益出发进行决策的; e意识形态价值观——一整套逻辑上的相联系的价值观和信念。 7、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经济自由主义的学术渊源是斯密的经济自由放任主义,现代(经济)自由主义,又称新自由主义,是以哈耶克为代表人物,这一学派认为,市场是合理配置经济资源的最重要甚至唯一的力量,因而极端崇信自由市场经济、反对任

公共政策导论

公共政策导论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导论》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精英阶层是恒定不变的,只能来自与上层代表。( F ) 2.公众议程往往出现在政府议程之前,是由一些片段的、零散的、不系统的或不完全成型的议论所组成的。( T ) 3.弱势群体往往缺乏利益诉求能力,因此制定公共政策时更应当考虑他们的利益。(T ) 4.政治动员型以公众议程为基点,以政府议程为对象,其目标在于政策方案的执行。( F ) 5.从政策评估在公共政策过程中所处的阶段来看,政策评估可以分为前评估和后评估。( T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精英理论模型 精英模型认为政策是精英们的偏好。即国家重要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政策是由“少数精英人物”决定的,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就是少数精英的活动过程。 2.德尔菲法 德尔菲法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使专家们在互不知晓、彼此隔离的情况下交换意见,最后把这些意见汇总后用数理统计方法得出一个统一的分析结果,供决策参考的分析预测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简述政策制定中的心理效应。 答:(1)光环效应(2)首因效应(3)近因效应 (4)从众效应(5)定型效应(6)反衬效应 (7)乐队效应(8)黄灯效应(9)新闻效应(10)颂歌效应(11)当局者迷(12)旁观者清

2. 简述政策议程的内外部触发机制。 答:内部触发机制:(1)自然灾害(2)经济灾难(3)技术突破(4)生态变迁(5)社会变迁外部触发机制:(1)战争行动 (2)地区与国际冲突(3)经济对抗(4)新式武器与力量失衡 3. 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指标、信息、测定、分析和建议,具体是指: (1)评估指标;即确定政策评估得以实施的标准,指标的确立是政策评估的先决条件。 (2)信息;即搜集有关评估对象的信息。 (3)测定;指根据政策评估的指标和收集到的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描述。 (4)分析;指根据测定的结果,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5)建议;是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4. 公共政策具有哪些作用, 答:(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具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 (2)管制功能:积极性管制,政策条文的规定突出正激励原则;消极性管制:政策条文的规定突出负奖励原则; (3)调控功能: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还常常表现出其特有的倾斜性; (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政策的这种利益分配功能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四、论述题(每题20分,共40分) 1.举例说明公共政策抉择的合法化的体现。

《公共政策导论》模拟题

《公共政策导论》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政府组织正式讨论和认定有关公共政策问题的过程是(B) A.系统议程 B.政府议程 C.公众议程D.社会议程 2 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B ) A.学生要求学校减免学费B.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C.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D.公众要求传媒关注生态环境 3 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是( A ) A.政策问题的认定B.政策目标的认定 C.政策方案的认定D.社会问题的认定 4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的代表人物是(C) A.林德布洛姆 B.西蒙 C.德洛尔D.戴伊 5 政策主体制约、禁止政策对象的行为,这使政策对政策对象具有(B) A.沟通功能 B.管制功能 C.监督功能D.平衡功能 6 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A)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D.政策分析 7 在美国,以下选项中不属于公共政策的是(D) A.立法决策B.行政决策 C.司法决策 D.政党政策 8 把公共利益诉求转换为权威性的公共政策,这是(C) A.利益表达B.利益综合 C.政策制定D.政策执行一人一 9 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一阶段,对政策过程研究的重点是(B) A.政策评估B.政策制定 C.政策执行D.政策终结 10 对策论,作为政策分析的创造性方法之一,又被称作( C ) A.脚本写作 B.头脑风暴法 C.博弃论 D.个人判断法 11 以下组织院于强制性公共组织的是(C) A.学校B.工会 C.行政机构D.妇联 12 政策主体与客体呈现周期性更迭变化,这种政策周期应属于(C)

A.阶段性周期B.功能性周期 C.反复性周期D.结构性周期 13 在政策评估中,考察既定政策目标实现后政策结果满足人们需求、价值与机会的有效程 度,是件估(D) A.政策效率B.政策效益 C.政策效能 D.国应的充分性 14 “上政策”是政策执行偏差的一种典型表现形式,它主要表现为(D) A.象征式政策执行 B.残缺式政策执行 C.替代式政策执行 D.附加式政策执行 15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C) A.拟定政策方案B.评估政策方案 C.确定政策目标 D.择定政策方案 16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D ) A.合议制B.合议、三权分立制 C.民主集中制D.合议、民主集中制 17 公共政策问题通常由官方首先提出,再通过一定的形式提交社会讨论,这种政策议程的 构建模型是( B ) A.外在创始模型 B.动员模型 C.在创始模型 D.自发模型 18 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 A.功能取向B.过程取向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19 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 A.渐进主义模型B.理性主义模型 C.规范最佳模型 D.政治系统模型 20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有权威的分配”,提出这一命题的学者是(B) A.拉斯韦尔B.伊斯顿 C.戴伊D.安德森 21 我国企业利改税的政策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 A)。 A. 替代 B. 合并 C. 分解 D. 缩减 22 “取法乎上,仅得乎中,取法乎中,风斯下矣。”这句话体现了下列( A )的观点。 A. 传统理性模型 B. 有限理性模型 C. 渐进模型 D. 小组意识模型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政策导论(课后思考题)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2.政治行动具有哪些特征,这些特征与公共政策有何联系? 3.什么是经济自由主义,什么是国家干预主义,二者有何区别与联系? 4.西方国家三权分立体制下的公共政策具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第二章思考题: 1.美国学者安德森对政策主体是如何划分的? 2.什么是社会问题,什么是政策问题,二者有何区别? 3.理论联系实际,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思考社会问题的基本特征。 4.政策目标群体的含义,其接受和服从某项政策往往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5.试举例说明公共政策与环境的关系? 6.哪些环境因素会对公共政策构成显著影响? 第三章思考题: 1.如何理解模型的作用? 2.传统理性模型在政策实践中会遭遇哪些障碍? 3.西蒙先生提出的“有限理性”概念指的是什么? 4.林布隆先生提出的“渐进主义”具有哪些特征? 5.有哪些措施可以预防“群体狂想症”的出现? 6.试述“精英主义”的基本观点。 7.从团体理论的角度阐述政府的作用。 8.评述公共政策的“过程理论”。 第四章思考题: 1.社会问题由谁来认定,谢泼德(Jon Shepard)和沃斯(Harwin V oss)怎样认识这一问题?2.理论联系实际说明社会问题确认的基本环节。 3.哪些因素对推动政策议程建立具有重要影响作用? 4.政策议程建立的障碍表现在哪些方面? 5.运用实例说明政策规划的基本原则? 6.举例说明创新技法在政策实践中的应用。 7.试述价值因素与事实因素的区别与联系。 8.讨论群体决策中的择案规则。 9.分析不同心理效应对决策活动的影响。 10.阐述政策合法性的含义。

公共政策导论课后习题答案 (1)

1、什么是公共政策 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动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2、应从哪些方面把握公共政策的含义? 答案:1 a 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从政治概念的最一般的意义上来讲,公共政策是解决冲突性要求并为合作提供激励的一种行动模式。广义的政策概念具有两个非常显着的特点:首先,政策是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单一的或孤立的事件。其次,政策产生于两种需要的其中一种,或者是协调冲突性要求,或者是为集体活动建立激励机制。 b 从市场角度理解公共政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角度) 2 (1)美国学者伍德罗·威尔逊,他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并且由行政人员(国家公务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2)美国政治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创立政策学科时曾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 (3)加拿大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分配。 (4)美国学者托马斯·戴伊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决定不做的事都是公共政策。 综上所述,公共政策简单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为方案获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

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 3、如何从“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a公共空间----公共政策应该在公共空间发挥作用; b公共物品----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c公共职能----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上的; d公共问题----公共政策要处理的是公共问题而不是私人问题; e公共利益----有效解释国家存在的正当性,是界定公共政策必要性的主要界定,是把握公共政策目标性的主要依据; f公共权力----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利,它在保证社会稳定、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利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g公共秩序----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等共同确定。 4、政治行动的基本类型? (1)权力与控制。它认为,政治活动经常表现为一种命令形式而且通常需要武力作为依托。 (2)交易 (3)博弈。运用数学模型解释两个或更多的参与者彼此冲突与合作的行为模式。 5、怎样理解政治与政策的联系? (1)微观政治是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其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 (2)中观政治是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动模式。中观政治在各个公共政策的领域产生,不仅与政府部门的分散性

2016秋《公共政策导论》期末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导论》 满分100分 1、 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政治系统的合法化,是政策合法化的必要条件。( F ) 2、 政策对象除了直接政策对象外,还包括与政策执行效果有关联 的间接政策对象。( T ) 3、 一般而言,问题的有效确认比方案的精心设计更为重要。( T ) 4、 收集有关评估对象的各种信息,信息必须只能是客观事实和精 确的数据。( F ) 5、政策模型体现了人们对公共政策的不同思考角度,有了政策模型我们就可以解决一切问题。( F )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公共政策 答: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经由政治过程所选择和制定的为解决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以实现公共利益的方案。 2、政策终结 答:是指政策制定者经政策评估后,发现一些政策已经过时、多余、失效,或引发了重大不良后果,采取必要措施予以终止的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 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政策评估的基本内容包括指标、信息、测定、分析和建议,具体是指: (1)评估指标;即确定政策评估得以实施的标准,指标的确立是政策评估的先决条件。 (2)信息;即搜集有关评估对象的信息。 (3)测定;指根据政策评估的指标和收集到的信息,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政策执行效果进行描述。 (4)分析;指根据测定的结果,对政策效果进行分析和判断。 (5)建议;是指根据分析结论,提出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2、公共政策具有哪些作用? 答:(1)导向功能: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包括行为的引导也包括观念的引导,具有两种作用方式,一是直接引导,二是间接引导; (2)管制功能:积极性管制,政策条文的规定突出正激励原则;消极性管制:政策条文的规定突出负奖励原则; (3)调控功能:政策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调控社会各种利益关系,特别是物质利益关系;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还常常表现出其特有的倾斜性; (4)分配功能: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分配是公共政策的本质特征;政策的这种利益分配功能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稳定发展有着非常直接的影响。 3、怎样区分公共问题和私人问题? 答:公共问题是指具有广泛影响,且影响程度较大,人们必须认真对待的社会问题,公共问题是包含于社会问题之中、与私人问题相对应的特殊范畴。其特性是: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及答案(2012下半年)(1)

华师公共政策主干课考试复习提纲(2012下半年) 单选题 1.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C)。C、等级决定制 2.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B)。B、极端和绝对 3.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B )。B、组织与实施 4. 前评估是指(B)。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5.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C )。C、林布隆 6.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D)。D、目标取向 7.理性模型的理论起源是(B)。B、传统经济学 8.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D)。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9. 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C)。C、委托评估 10. 政策规划的第一步工作是(C)。C、确定政策目标 11.将旧政策的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则分解成几部分,每一部分独自形成一项新的政策,该种做法属于政策终结形式中的(B)。B、分解 12. “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进行换位思考”,这种做法典型地运用于下列哪种方法中(C)。C、对演法 13. 多数票制最普遍的形式是(A)。A、简单多数方法 14.“干部出数字,数字出干部”体现了哪种效应(C)。C、颂歌效应 15.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B)。B、政策议程的建立 多选题 16.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ABCD)A、管制功能B、引导功能C、调控功能D、分配功能 17. 当代中国的行政决策的主要形式有(ABCDE) A、行政法规 B、行政措施、决定和命令 C、部门规章 D、地方性规章 E、地方性行政措施、决议和命令 18.政策终结的主要形式有(BCDE)。B、替代C、合并D、分解E、缩减 19. (ABC)是公共政策的三大要素。A、公共问题B、公共目标C、公共利益 20.政策主体中的非官方参与者包括(ABCDE )。A、政党B、利益集团C、思想库D、大众传媒E、公民个人 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化过程包括(AB)。A、政治系统的合法化B、公共政策的合法化 22.下列哪些政策属于政治政策( BCD)B、外交政策C、国家安全政策D、政党政策 23.下列选项中不代表小组意识现象的是(ABDE)。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童话《皇帝的新衣》D、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E、指鹿为马 24.政策合法化包括下列哪些内容(ABC )A、政策内容合法化B、决策过程合法化C、有关政策的法律化 25. 政策执行中应坚持下列哪些原则( ABCD )A、计划周密B、执行准确C、灵活创新D、全局与局部兼顾 综合分析题 我国北部某县下属的各乡镇竞相开展建设街道的热潮,一些并不富裕的乡镇政府领导为了不落后于其它乡镇也不惜代价,利用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集资,居然也在乡镇各大街的两旁盖起了两层至三层的漂亮楼房,整个乡镇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D乡在这方面做得出色,速度较其它乡快了许多,D乡的党委书记还被提拔到县里任职。 尽管D乡在县里和各项评比中获得“卫生乡镇”、“现代乡镇建设之星”等奖项,但绝大部分楼房闲置在街道两旁,无所用途。该县本来就属于贫困县,D乡又是其中较为贫困的乡之一,其经济发展水平可想而知,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这些整齐漂亮的楼房只成为街道的装点。 然而更为不幸的事也发生了D乡,就在各街道建设完毕后不到两年,其中一条街道太窄,无法与国道衔接必须加宽,否则全市的交通规划就无法实施。这样,新建的长达1公里的楼房被迫拆除,甚至许多楼房到拆除的那一天也未曾被使用过。 一时间,民怨沸腾,议论不断,但事情毕竟已经过去。D乡仍旧处于贫困之中。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 (1)D乡党委书记被提拔到县里,体现了哪种效应的作用? (2)从整体情况看,D乡的政策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3)D乡之所以能够获得县里的各奖项说明该县的评估存在什么问题? 答:(1)颂歌效应。

《公共政策导论》最新版测试题2附答案

测试(二) 一、单选题 1.理性模型的理论前提是() A. 政治人假设 B. 社会人假设 C. 经济人假设 D. 行政人假设 答案:C 2 在决策理论中提出有限理性命题的人是() A.林德布洛姆 B.泰勒 C.卡尼曼 D.西蒙 答案:D 3.“政策是对以往政策修正与补充”,这种观点出自() A. 精英理论 B. 制度理论 C. 渐进主义 D. 理性主义 答案:C 4.提出混合扫描模型的美国学者是() A.德洛尔 B.伊斯顿 C.安德森 D.埃齐奥尼 答案:D 5. 根据制度理论的观点,政府制度赋予公共政策三个明显的特征,这三个特征不包括() A. 合法性 B.普遍性 C. 强制性 D. 针对性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文化:文化具体包括语言、文字、习俗、思想、国力等,客观的说文化就是社会价值系统的总和。

2.政治文化:政治文化是一主观价值范畴,是人们对于政治生活的政治价值取向模式,包括政治认知、感情、态度、价值观等政治心理层次诸要素,政治理想、信念、理论、评价标准等政治思想意识是其表现形式,它与客观性的政治系统是互动平衡的关系。 3.和而不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4.孟德斯鸠地理因素说:18世纪,法国人孟德斯鸠就曾提出过地理因素说。孟德斯鸠认为,法律和地球纬度、地貌、冷暖以及人种都有关系。比如热带地区法律之所以允许早婚和一夫多妻,是因为热带地区人和热带地区植物一样长得快,熟得旱。同时,热带及亚热带国家盛行严刑峻法,就是因为那里的酷热容易使入暴躁和不理智。到了温带和寒带,法律也随之宽和起来。 5.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会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此说法源自古希腊著名历史学家修昔底德,他认为,当一个崛起的大国与既有的统治霸主竞争时,双方面临的危险多数以战争告终。 三、简答题 简述实验法的分类。 答案:1.自然实验(natural experiment):自然实验研究的是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的现象,其“外生的干预”是自然发生的,一般不存在外部有效性问题,实验者根本无法参与操作,所以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将其归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验法的范畴。2.田野实验(field experiment):田野实验是在真实世界中开展的实验,可控程度较低。3.实验室实验

公共政策试题-A卷

公共政策分析 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最早提出“政策分析”概念的学者是() A.拉斯韦尔 B.德洛尔 C.林德布洛姆 D.西蒙 2.系统论的创始人是( ) A.申农 B.维纳 C.贝塔朗非 D.韦伯 3.在国家能力中,构成公共政策财力基础的能力是( ) A.社会抽取能力 B.社会控制能力 C.社会规范能力 D.社会适应能力 4.英国内阁议会制的主要决策方式是( ) A.三权分立制 B.合议制 C.民主集中制 D.合议、三权分立制 5.美国政府的政策效能主要取决于( ) A.议会 B.总统 C.法院 D.执政党 6.对各项政策方案效果进行预测性分析和比较,这项工作属于( )

A.政策方案择优 B.政策方案评估 C.政策方案规划 D.政策合法化 7.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西方政策研究者建立了许多政策执行模型,其中"过程模型"的建立者是( ) A.史密斯 B.麦克拉夫林 C.雷恩 D.巴德克 8.公共政策评估总结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是( ) A.确定评估对象 B.作出评估结论 C.制定评估方案 D.准备评估条件 9.最初提出阶段性政策周期理论的学者是( ) A.琼斯 B.布鲁尔 C.德龙 D.林德布洛姆 10."头脑风暴法"应归类于( ) A.现代定性方法 B.定量方法 C.系统分析方法 D.趋势外推法 11.在公共政策学发展的第二阶段,以德洛尔为代表的学者对拉斯韦尔等学者倡导的如下方法论作了全面批评( ) A.渐进主义 B.行为主义 C.系统分析 D.统计分析 12.提出有限理性论的学者是( ) A.德洛尔 B.西蒙 C.拉斯韦尔 D.韦伯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导论》2011 年4 月考试考前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两种同样不利的结果必须进行选择时所产生的心理矛盾属于( )。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前后冲突 2.基于某种成见对人作出判断的心理过程是( )。 A.反衬效应 B.乐队效应 C.从众效应 D.定型效应3.前评估是指( )。A.对政策目标的评估 B.对政策方案的评估 C.对政策效果的评估 D.对政策价值的评估 4.根据政治学的团体理论,公共政策是( )。A.某一利益团体的一厢情愿 B.某一利益团体的专制 C.团体冲突的平衡产物 D.有产阶级的意志 5.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政策终结对象的是( )。 A.权力 B.政策功能 C.政府 D.责任 6.否定表决法又被称为( )。 A.正负表决法 B.孔多塞标准 C.淘汰投票制 D.赞成投票制7.政策的过程模型又称为( )。 A.政策循环理论 B.政策生命周期理论C.政策生命成长理论D.政策生命循环理论8.政策的目标群体是指( )。A.农民 B.利益集团 C.政策影响和制约的对象D.知识分子9.公平方程式"个人:结果/投入=他人:结果/投入"的提出者是( )。A.罗尔斯B.亚当斯C.诺齐克D.克朗10.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社会问题就是政策问题 B.社会问题须经过一定程序才能成为政策问题 C.社会问题转变为政策问题必须经过公众议程 D.公众议程对政府议程没有任何影响11.外部评估最主要的形式是( )。 A.正式评估 B.非正式评估 C.委托评估 D.后评估12.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

问题的关键环节是( )。 A.公众议程的建立 B.政府议程的建立 C.政策方案的选择 D.政策议程的建立13.在政策的标准表达方式中,需要有"在××范围之内,××主体,从事××活动,适用本政策"的字样,这主要体现了政策执行中( )。 A.执行的灵活性 B.执行的有序性 C.执行的协调性 D.对象的适用性14.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军队失败的例子说明政策执行需要注意( )。A.明确既定目标 B.在探索中前进 C.政策整合 D.实施反馈控制15.认为"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决定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持这一观点的学者是( )。A.威尔逊 B.伊斯顿 C.戴伊 D.内格尔16.孔多塞标准又可以被称作( )。 A.两两对比法 B.博尔达计数 C.正负表决法 D.同意表决法 17.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 1 是( )。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18.下列选项中属于政策的外在引发机制的是( )。 A.生态变迁 B.自然灾害 C.国际冲突 D.科技变革19.当代中国各级法院和检察院在政策过程中的基本功能是( )。A.政策执行 B.政策研究 C.政策制定 D.政策分析20.博弈论的实质是一种( )模型。 A.渐进B.理性C.团体D.过程21.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 法性是指( )。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22."群体狂想症"是( )的后果。A.理性模型B.渐进模型C.

华师公共政策导论作业及答案100分

1.第5题 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 A.政策断裂 B.政策僵化 C.政策均衡 D.政策失效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2.第6题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 A.多数原则 B.赞成投票制 C.等级决定制 D.末位淘汰制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3.第7题 英雄史观最为近似于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团体模型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4.第8题 非政府公共部门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可以被称为() A.志愿失灵 B.政府失灵 C.公共的悲剧 D.公正的遗憾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5.第9题 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6.第10题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确定政策目标 B.评估政策方案 C.拟定政策方案 D.择定政策方案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7.第11题 下列行为中,属于公共政策诉求的是()。 A.职员要求公司老板发放交通费 B.工人要求工厂增加工资 C.群众强烈要求电视台报道生态环境的恶化现象 D.农民要求政府减轻负担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8.第12题 渐进模型的提出者是()。 A.西蒙 B.詹尼斯 C.林布隆 D.戴伊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9.第13题 ()是通过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缩小政策实施范围,放松对政策执行的控制等措施,来达到最终完全终止政策的目的。 A.政策缩减 B.政策分解 C.政策合并 D.政策替代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0.第14题 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 A.渐进性的 B.补充性的 C.删减性的 D.修正性的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1.第15题 政策评估阶段的最终产品是()。 A.信息资料 B.评估标准 C.评估方法 D.评估报告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 此题得分:2.0 12.第16题 从广义角度而言,公共政策的合法性是指()。 A.公共政策符合宪法 B.公共政策符合法律 C.公共政策符合行政规章 D.公众对公共政策的认可与接受

中国人大作业--公共政策导论 1

中国人民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课程作业答题纸 课程名称:公共政策导论 要求: 1.个人信息填写完整准确。 2.请使用宋体五号字录入答案,行距为单倍行距,卷面清晰、整洁。 3.参照试题顺序,对应所给题号将答案依次书写在横线下方。 如何提高城管执法人员的形象 一边是“暴力、野蛮、无理执法、滥用联合执法”的职责,一边又是“执法难”的委屈;一边是“无证经营,随便摆摊,影响城市环境”,一边是“做好城市管理工作,保障多数民众利益,保护城市环境”。为什么明明是违法经营,却的到人们的同情,而作为城市环境的维护者,去遭到民众的不满。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城管的形象在大众心中如此恶劣? 导致城管形象如此之差,除了城管自身的问题外,其实也和城管的执法制度不合理、不完善有关。 首先,部分城管执法者工作意识淡薄,素质不够高,执法手段简单粗暴。在调查中,许多民众反映,部分城管在执法时对群众态度偏差,作风不够扎实,尤其手段简单粗暴,它不仅降低了群众对城管的信任。直接引发了城管与民众之间的利益冲突,成为了当前矛盾激化的主导诱因。 其次,多数小商小贩文化素质低,法律意识淡薄,面对城管执法时,只会考虑自身利益。在很多城市都存在为了生计而占道摆摊的小商贩,他们大多数受教育水平不高,法律意识淡薄,在面对城管执法时,只会考虑自身的利益,对城管存在着仇视心理。 最后,就是城管在执法时,没有一个相应的执法标准,执法程序不够严格,处罚标准也不够细化。城管在执法时,由于没有严格的执法程序标准,导致他们在执法过程中,为了达到目的,简单而粗暴。严重激起了商贩的不满。同时城管在对商贩处罚是,也没有严格的细化标准,导致小贩们认为罚款就是城管们公报私囊收取的。 面对城管和商贩的矛盾愈演愈烈,政府部门是否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来消除缓解矛盾。对此,我我针对上面的论述提出几点建议。 首先,从执法层面讲,城管执法队员自身的言行举止是影响到城管整体形象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在城管任用方面,应该注意城管自身的文化素质,,尽量选择一些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人员。同时应督促城管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在工作中要学会耐心和宽容。要牢固树立“严格管理,规范执法,热情服务”的执法理念,公平对待每一个相对人,把热情服务的理念贯彻执法全过程,切实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关爱弱势群体,赢得大众的认可。 其次,在我们提高城管的素质之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多做宣传,提高商贩们的法律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可以提供相应的场所,让商贩们可以摆摊,维持生计,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对商贩进行过管理。 最后,就是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来督促和保障城管在执法时,所做出的每项处理,都能又发可依,让民众心服口服。同时在面对难以解决的问题,相关部门也应协助解决,避免商贩和城关之间的冲突。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

华师网院《公共政策导论》期末考试复习提纲(2014下半年) A 一、单选题 第1题(2) 分 政策持续是一把双刃剑,它的一个消极后果就是可能导致() A、政策断裂 B、政策僵化 C、政策均衡 D、政策失效 答案:B 第2题(2) 分 我国的行政首长负责制体现了()。 A、多数原则 B、赞成投票制 C、等级决定制 D、末位淘汰制 答案:C 第3题(2) 分 英雄史观最为近似于下列哪种模型的观点()。 A、理性模型 B、渐进模型 C、精英模型 D、团体模型 答案:C 第4题(2) 分 采用匿名通信和反复征求意见的形式,让专家们在彼此隔离情况下交换意见的预测方法是()。 A、专家会议法 B、正负表决法 C、德尔菲法 D、同意表决法 答案:C 第5题(2) 分

政策评估活动中最重要的环节是()。 A、计划与准备 B、组织与实施 C、总结与报告 D、搜集信息 答案:B 第6题(2) 分 光环效应最突出的特征是()。 A、客观和中肯 B、极端和绝对 C、相对和主观 D、以上都不对 答案:B 第7题(2) 分 保持政策稳定性的最根本途径是()。 A、政策法律化 B、延长政策期限 C、打击反对力量 D、增加政策的权威性 答案:A 第8题(2) 分 检验政策效果的基本途径是()。 A、政策监控 B、政策检查 C、政策评估 D、政策执行 答案:C 第9题(2) 分

平民百姓的街谈巷议属于政策评估的() A、非正式评估 B、正式评估 C、内部评估 D、委托评估 答案:C 第10题(2) 分 公共政策问题认定后,政策制定者首当其冲要考虑的是()。 A、确定政策目标 B、评估政策方案 C、拟定政策方案 D、择定政策方案 答案:A 第11题(2) 分 公共政策的核心取向是()。 A、功能取向 B、过程取向 C、结构取向 D、目标取向 答案:D 第12题(2) 分 政策调整的本质特征() A、渐进性的 B、补充性的 C、删减性的 D、修正性的 答案:A

《公共政策导论》

期末作业考核 《公共政策导论》 满分100分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博弈论中的特定情况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参与者,他们彼此存在利害关系,其中每个人的选择都会对他人的决定产生影响,最终的结果依赖于所有参与者的选择。(对) 2.渐进模型认为政策制定的过程并不完全是一个理性过程,而是对以往政策行为不断补充和修正的过程。(对) 3.马尔柯夫链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长远概率只与一阶段移变概率有关,而与目前状态无关。(对) 4.政策目标群体的成员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彼此间的信息沟通对政策执行过程做出具有针 对性的评价。(错) 5.评估是否准确取决于过程的有效性。(错)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有限理性模型:有限理性模型是指20世纪50年代之后,人们认识到建立在“经济人”假说之上的完全理性决策理论只是一种理想模式,不可能指导实际中的决策。 2.过失性社会问题:是指产生于部分人群偏离社会正常生活和规范的一些过失行为。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简述政策模型有效性的条件(如何衡量模型的有效性)? 答:(1)排列并简化现实。政策模型的有效性首先依赖于它对现实政治生活进行序化和简化的能力。 (2)认定重要层面。好的模型应该能够抓住主要矛盾,把人们的注意力从那些不相干的因素转移到真正重要的因素上,使人们更多的关注公共政策的真实起因和重要结果。 (3)符合社会现实。政策模型应该与客观现实具有一定的联系。(4)提供有意义的沟通。概念在沟通过程中应该具有实质性含义并形成较为一致的看法。 (5)指导调查与研究。一个概念或一系列概念所解释的内容应该能够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检验和证实。 (6)提出一定的解释。对公共政策的原因和结果提出一定的假设,而不是仅仅盯住客观存在的经验数据。 2.简述有限理性模型的具体步骤。 答:(1)确定有限的决策目标(2)提出尽量多的备选方案(3)搜索方案、分析方案(4)选择满 意方案(顺序、效益)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公共政策导论重点笔记

公共政策导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绪论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政策被定义为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其作用是规范和指导有关机构、团体或个人的行动,其表达形式包括法律法规、行政规定或命令、国家领导人口头或书面的指示、政府大型规划、具体行动计划及相关策略等。(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3、透视“公共”概念、理解公共政策 (1)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在这个空间中活动,于是你的权利只是与他人分享空间,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产品 所谓公共物品(public goods)是指那些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或服务。 纯粹的公共物品毕竟是少数,更多的则是“准公共物品”或不纯粹的公共物品。 (3)公共职能 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公共活动是复杂多样的,公共职能并不是必须得由公共部门独家行使,现实生

公共政策导论复习题-汇总 - 拼音排序

一、单项选择题 ()的“地理因素说”对我们理解地理环境与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相互作用提供了启示。A达尔文B马克思C源D孟德斯鸠 ()是指作用和影响公共政策的外部条件的总和。A政策环境B政策主体C政策条件 D 政策客体 “好就一切都好,坏就一切都坏”,这是()A光环效应B首因效应C近因效应D从众效应 “意见完全一致时不轻易做出选择”,这属于()A效益原则B谨慎原则C客观原则D兼听原则 20世纪初,新古典经济学派继续鼓吹“市场万能”的神话,其代表人物是()A亚当·斯密B凯恩斯C马克思D马歇尔 公共政策集中体现的是()的利益。A全体社会成员B一部分社会成员C极少数人D统治阶级 公共政策是由政治性组织制定的,是国家、政府、政党为实现其政治目的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因此,公共政策具有鲜明的()A阶断性B政治性C普遍性 D 权威性 互补指的是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是一种系统的优化,通过群体间的有机协调,提高群体的整体效能,形象说法是()A团体理论B知识理论C木桶理论D近因效应 结构性社会问题涉及生活的许多方面,最为突出的就是()A人口爆炸B老龄化现象C 各种不平等现象D种族歧视 美国公共政策的基本形式()A总统决策B国会立法C执政党政策D司法命令 人的头脑中存在两个相互矛盾或者互不相容的认识,从而引起心的苦恼和烦闷,这叫()A阿伦森效应B心理挫折C认知失谐D定型效应 认为政策也有生命周期的观点属于()A过程模型B系统理论C选择理论D批判理论 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它往往是整个社会问题中的一个有机部分。这个论断说明了社会问题的()A系统性B渐进性C客观性D重要性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实际状态与下面哪种情形之间的差距()A社会期望B其它地区、其他人C社会需要D社会供求 提出“政治就是管理众人之事”的是()A马克思B达尔文C D韦伯 通过类比发现两类事物之间的共同机械性,从而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方法用于另一类问题上,这是()A经验联想B经验迁移C逻辑思维D直觉思维 西蒙荣获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是由于他提出了()A经济人假设B理性人假设C有限理性模型 D 国家干预论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和策略的大型计划。()A威尔逊B托马斯·戴伊C拉斯维尔D理查德·罗斯 下列哪位学者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制定的并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