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L--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1.1实验仪器与试剂

色氨酸样品,甲醇,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0.03%KH2PO4溶液

1.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为0.03%KH2PO4溶液(A)-甲醇(B),线性梯度淋洗,流速1.0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76nm。

流动相时间(t/min)

5101520

A(%)80908070

B(%)20102030

1.3标准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色氨酸标准标准品50mg,置100ml容量瓶中,振摇,用流动相溶解到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色氨酸样品适量,同法操作。

1.4标准直线的制作

精密称取色氨酸标准样品适量,分别稀释制成每1ml中含色氨酸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的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色氨酸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制作回归标准直线。

1.5发酵液中样品中色氨酸含量的测定

取发酵液,稀释配制成约500μg/ml的溶液,摇匀,过滤,取25μl进样,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测量,记录峰值面积,作图。

2L-精氨酸含量的测定

2.1实验仪器与试剂

L-精氨酸标准样品,乙腈,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 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磷酸二氢铵。

PH计,磷酸,

2.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以磷酸二氢铵溶液(称取磷酸二氢铵1.15g,加水800m溶解后,用磷酸调节pH值至 2.0±0.1,加水稀释至1000ml)-乙腈为流动相,线性梯度淋洗;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06nm;进样量:25μl。

2.3标准直线的制作

精密称取精氨酸标准标准品50mg,置100ml容量瓶中,振摇,用流动相溶解到刻度,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色氨酸样品适量,同法操作。精密称取精氨酸标准样品适量,分别稀释制成每1ml中含精氨酸50.0、100.0、200.0、400.0、600.0、800.0、1000.0μg的溶液,注入液相色谱仪,以精氨酸峰面积A为纵坐标,浓度C为横坐标,制作回归标准直线。

2.4发酵液中样品中精氨酸含量的测定

取发酵液,稀释配制成约500μg/ml的溶液,摇匀,过滤,取25μl进样,在高效液相色谱仪下测量,记录峰值面积,作图。

3L-甘氨酸含量的测定

3.1实验仪器和试剂

乙酸铵溶液;乙腈;L-甘氨酸标准样品;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

3.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A为0.02%mol/L乙酸铵溶液(PH=6.5):B为乙腈,线性梯度淋洗;流速:110mL/min;柱温:30℃;进样量:20μL。

梯度洗脱表3

流动相时间(t/min)

102030405060

A(%)806040406080

B(%)204060604020

3.3标准直线的制作

方法同2.2节

3.4发酵液中样品中甘氨酸含量的测定

方法同2.5节

4L-甲硫氨酸含量的测定

4.1实验仪器和试剂

L-甲硫氨酸标准样品;甲醇;醋酸钠;STI501液相色谱仪梯度系统,UV501紫外检测器,7725I手动进样阀,N2000色谱工作站。

4.2HPLC色谱分析条件

流动相:A为甲醇,B为50mmol/L的醋酸钠缓冲溶液;流速1.0mL/min;梯度洗脱见表1,测定波长为262nm,柱温为30℃。

梯度洗脱表4

流动相时间(t/min)

102030405060

A(%)30508085100100

B(%)7050201500

4.3标准直线的制作

方法同2.2节

4.4发酵液中样品中甲硫氨酸含量的测定

方法同2.5节

5回收率实验

称取甘氨酸标准液50μg/ml分别稀释0、1、2、4、6、8、10倍,每份取1ml,按标准样品处理方法,过滤,测定标准样品中的甘氨酸的含量,计算回收率。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FSPTWPJY003 酱油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中和滴定法 F_SP _TWP_JY _003 酱油—氨基酸态氮的测定—中和滴定法 1 范围 本方法采用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本方法适用于各种类型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以g/100mL 报告其结果,测定值保留两位小数。 2 原理 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定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 3 试剂 3.1 甲醛溶液,体积百分数为37~40。 3.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0.1mol/L 3.2.1 配制 将氢氧化钠配成饱和溶液,注入塑料瓶(或桶)中,封闭放置至溶液清亮,使用前虹吸上层清液。量取5mL 氢氧化钠饱和溶液,注入100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混匀。 3.2.2 标定 称取0.6g 于105~110℃烘至恒量的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精确至0.0001g 。溶于50mL 不含二氧化碳的水中,加入2滴酚酞指示剂溶液,以新制备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为其终点。同时做空白试验。 3.2.3 计算 按下式计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 C =2042 .0)(1×?V V m 式中:C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 m —基准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 V —滴定时所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V 1 —空白试验消耗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mL ; 0.2042—与1.00m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c (NaOH)=1.000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 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 3.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c (NaOH)=0.05mol/L 将配制的0.1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准确稀释一倍。 4 仪器 4.1 分析天平,感量0.1mg 。 4.2 酸度计,附磁力搅拌器; 4.3 碱式滴定管,25mL 。 5 操作步骤 5.1 仪器校准 按仪器使用说明书校正pH 计,并注意校正温度使其与测定时保持一致。 将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事先用pH 9.22标准缓冲溶液校准。 5.2 样品的测定 吸取酱油样品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玻璃电极和甘汞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设计毕业论文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色氨酸的分子式为:C11H12N2O2分子量为214.21,含氮13.72%,仅一氨基氮6.86%。色氨酸有三种光学异构体,L-色氨酸呈绢丝光泽、六角片状自色晶体,无臭,有甜味,水中溶解度1.14 g/l(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 色氨酸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它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和新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在生物体从L-色氨酸出发可合成4 一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用它强化食品和傲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1.1 设计项目概述 (1)设计课题:年产1000t色氨酸工厂初步设计 (2)厂址:皖南地区 (3)重点车间:提取车间 (4)重点设备:发酵罐 (5)需要完成的设计图纸:全厂工艺流程图、全厂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侧视图。 1.2 设计依据 (1)学校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可行性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资料; (2)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和安装设计的规与标准; (3)其他氨基酸的发酵工艺及色氨酸的特性发酵。 1.3 设计围 (1)厂址选择及全厂概况介绍(地貌、资源、建设规模、人员); (2)产品的生产方案、生产流程、及技术条件的制定; (3)重点车间详细工艺设计、工艺论证、设备选型及计算; (4)全厂物料、能量衡算; (5)车间布置和说明; .专业.专注.

色氨酸

色氨酸 现代快节奏的生活,环境污染,工作压力和精神压力不断加大,这些因素不断刺激机体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使人产生各种应激,进而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免疫系统紊乱等不良反应。当应激超过一定限度时,会导致机体功能的损伤。 应激是机体接受应激原刺激后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反应,包括行为、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等方面。研究表明,长期慢性应激会导致机体免疫系统处于抑制状态,从而使机体免疫力降低;同时HPA (下后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轴功能亢进,交感神经兴奋分泌促肾上腺髓质激素,产生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若应激持续存在则HPA轴继续亢进,机体相应会出现抑郁症状,如情绪低落、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快感缺乏、思维迟缓、运动迟滞、食欲降低、睡眠减少等。 色氨酸是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参与痛觉、睡眠、摄食和体温等生理功能的调节,具有调节基因表达、缓解应激等多种作用。正常情况下,机体对色氨酸的需要量并不大,但机体在受到应激等刺激下,由于代谢通路的改变,分解速度加快,机体需求加大。色氨酸又是一种对许多氧化剂高度敏感的色氨酸,在体内的分解途径主要有两种,即氧化脱羧生成5-羟色胺(5-HT)和经犬尿氨酸途径最终转变为二氧化碳和水。 在机体受到应激时,体内会产生大量自由基,导致机体产生氧化应激反应,造成氧化损伤。有些自由基同时又是信号分子,能影响免疫系统。在应激状态下,体内色氨酸分解代谢加快,脑中5-HT水平也随之下降。5-HT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影响大脑的神经系统,帮助机体应对不同的情况。

此外,国外已有研究发现5-HT与机体免疫调节有关,5-HT 对免疫的调节作用包括对T细胞、B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活性的激活或抑制效应。 研究表明褪黑素有助于维持机体炎症-抗炎症平衡,使机体免受炎症损伤。而褪黑素是色氨酸5-HT通路的代谢产物,由此推论,色氨酸可以通过其相关代谢产物对小鼠免疫器官发挥作用。色氨酸对机体的抗氧化功能及免疫的调节,主要通过其代谢产物5-HT和褪黑素等来实现,但其具体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摘要:本次实验用甲醛值法来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甲醛值法滴定的终点容易判断。 关键词:酱油氨基酸态氮空白实验 前言: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主要由大豆、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按照我国酿造酱油的标准,配制酱油每100ml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实验目的:1.掌握氨基酸态氮的测定原理2.了解酸碱滴定法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和学会判断有色溶液终点确定的方法 实验原理:氨基酸有氨基及羧基两种基团,具有酸碱两性,他们相互作用形成中性的内盐。加入甲醛溶液,氨基与甲醛作用,碱性消失,使羧基的酸性显现出来,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进行中和滴定,根据滴定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可计算出氨基酸态氮的含量。甲醛与氨基酸的反应如下: 实验仪器和药品:酸度计,电磁搅拌器,100ml容量瓶,5ml、20ml移液管,10ml 酸式滴定管,100ml量筒,100ml烧杯,250ml烧杯,NaOH固体(A.R.),邻苯二甲酸氢钾(A.R.),酚酞指示剂,分析天平,洗耳球,500ml橡胶或软木塞细口试剂瓶,250ml

锥形瓶(3个),50ml碱式滴定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滴定管,温度计,玻璃棒,甲醛溶液w=36%,标准缓冲溶液(pH=6.86和pH=9.18),酱油,蒸馏水 1.0.05mol/LNaOH溶液的粗配:用天平迅速称量约0.6g固体NaOH放到烧杯中,用适量的新制的蒸馏水溶解稀释至300ml,盛于带橡胶塞或软木塞的试剂瓶中。 2.NaOH溶液的标定:用直接称量法准确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1.0~1.1g(称准至0.1mg)于洁净的250ml烧杯中,加入20~30ml蒸馏水,温热使之溶解,冷却至室温,定量转移定容于100ml容量瓶中,用移液管移取20ml于250ml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2滴,用NaOH溶液滴定至溶液呈现粉红色,30s内不褪色为终点,平行滴定3次。 酸度计的准备:酸度计先开机预热30分钟,将开关拨至PH位置,按“温度”键,调到室温,30分钟后,将电极插入PH=6.86的缓冲溶液中,调“定位”,用蒸馏水清洗并用纸吸干,再将电极插入PH=9.18的溶液中,调“斜率”,用蒸馏水清洗并吸干实验操作步骤:1. 准确吸取酱油5.0ml置于100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摇匀后吸取20.0ml置于100ml烧杯中,加水60ml,插入酸度计,开动磁力搅拌器,用配好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ml)2.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甲醛溶液10.0ml,摇匀,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录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3. 试剂空白试验:取蒸馏水80ml置于另一200ml洁净烧杯中,先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再加入10.0ml甲醛溶液,继续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V0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结果与计算: (V-V0)C×0.014×V2 X= ×100 1000×V3×V1 V——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V1——样品稀释液取用量,ml

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色氨酸营养研究进展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所 崔 芹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学院 崔 山 1 色氨酸的代谢 动物体色氨酸代谢池内的色氨酸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组织蛋白质分解的内源氨基酸,约占2/3;另外一个是从日粮中消化吸收的外源性氨基酸,约占1/3。色氨酸代谢途径也有两个:一个是合成组织蛋白质,另一个则是分解代谢。色氨酸的吸收半周期为1 73h,清除半周期为0 73~ 0 74h,其生物利用率为76%。 1 1 5-羟色胺 色氨酸经氧化脱羧后可转变为5-羟色胺,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胃肠壁中,血液中含量较少。5-羟色胺的生理作用是使微血管收缩和血压升高,亦有作为神经递质、中和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等作用。当色氨酸代谢失调时,可引起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 血清尿素氮水平是衡量猪、鸡色氨酸需要量的一个敏感指标。当日粮中色氨酸水平适宜时,血清尿素氮的水平最低。色氨酸通过血脑屏障不只与血液中的色氨酸的浓度有关,还与其他支链氨基酸和芳香族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等中性氨基酸)的量有关。这些氨基酸与色氨酸发生竞争性吸收,影响色氨酸进入脑中的量及其代谢产物5-羟色胺的量(Fernstrom,1985)。尽管色氨酸进入脑中的量及其代谢产物的量变化范围很大,但是对动物的行为影响很小,皮质醇的变化也不大(Meunier等, 1991)。隔日限饲能引起肉用畜禽持续的血浆皮质酮的增长,增加日粮中的色氨酸可控制它的分泌模式。这可能是血清素激活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的相互作用的结果(Mench,1991)。Herry等(1992)研究指出,色氨酸与LNAA(大分子中性氨基酸)的比值不平衡时,下丘脑中的5-羟色胺的总浓度降低,这在母鸡身上体现最为明显。但当色氨酸与LNAA的比值减小时,去势猪的生长性能最好。这可能与血清素激活作用有关(Herry等,1995)。Angel指出,5-羟色胺是促性腺激素释放和青春期开始的重要因子。色氨酸急性或严重缺乏,对转甲状腺素和白蛋白的水平无影响,但转铁蛋白水平稍微下降(Bleiberg等, 1990)。补加色氨酸可使脑中色氨酸、5-羟色胺和5-羟基吲哚乙酸的浓度增加,后者对睡眠潜伏期有积极作用,从而影响神经行为(Sar war等, 2001)。色氨酸对肝核蛋白合成的促进作用是与L-色氨酸在体内分配后与特殊的核酸色氨酸受体的结合能力有关(Sidransky等,1996)。Corta mita 等(1991)认为,日粮色氨酸缺乏降低了肌肉和肝蛋白的合成率,这与营养素吸收率下降而使饭后胰岛素的释放减少有关。在亚硝酸盐作用下,色氨酸的吲哚环或苯环中引入一个羟基会增加其诱变功能,诱发多种疾病。 1 2 烟酸 色氨酸经氧化可转变为烟酸,它是合成NAD和NADP的前体,NAD和NADP是不需氧的脱氢酶的辅酶,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在人和动物体内,色氨酸可转化为烟酸,不同品种动物、不同生长阶段转化率有所不同。雏鸡转化率为45 1,种母鸡转化率为187 1;反刍动物可把50 mg色氨酸转化成1mg烟酸。在种蛋内烟酰胺含量为0 73mg/kg时,转化率可达18 1。在一定范围内,种蛋内较高的烟酰胺含量对色氨酸-烟酰胺转化有一定的诱导作用。日粮中烟酸水平会直接影响蛋中的烟酸量。当色氨酸向烟酸的转化量减少时,糖原的分解速度减慢,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受到抑制,但磷酸二酯酶的活性却提高了(Shi bata,1995)。当饲喂色氨酸与烟酸缺乏的日粮时,动物生长会受到抑制,补加其中任何一种都会改善动物的生长状况并可使尼克酸的缺乏症状消失。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实验九 电位滴定法测定酱油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 一、实验原理 根据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以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将酸度计的玻璃电极及甘汞电极(或复合电极)插入被测液中构成电池,用碱液滴定,根据酸度计指示的pH 值判断和控制滴定终点。 二、仪器与试剂 1、仪器 电位滴定仪 磁力搅拌器 烧杯(250mL ) 微量滴定管 2、试剂 pH=6.18标准缓冲溶液;20%中性甲醛溶液;0.05mol/L 左右的NaOH 标准溶液 三、实验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先根据实验四测出待测酱油的比重,然后吸取酱油10.00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定容。吸取定容液20.00mL 于25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放入磁力转子,开动磁力搅拌器使转速适当。用pH6.18的标准缓冲液校正好仪器,然后将电极清洗干净,再插入到上述酱油液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 (2)氨基酸的滴定 在上述滴定至pH8.2的溶液中加入10.00 mL 的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 1。 (3)空白滴定 吸取80mL 蒸馏水于250mL 的烧杯中,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然后加入10.00mL 中性甲醛溶液,再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记下加入甲醛后消耗的NaOH 溶液体积V 2。 四、实验计算 式中: V 1——酱油稀释液在加入甲醛后滴定至pH9.2所用NaOH 标准溶液的100100 20V 014.0C V V %21?÷???-=酱油)(氨基酸态氮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

酱油中总酸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快速测定 酱油中的氨基酸态氮是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国家标准GB18186-2000规定,高盐稀态发酵酱油(含固稀发酵酱油)的氨基酸态氮(以氮计)每100ml酱油中的含量: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分别应≧0.8g、0.7g、0.55g和0.4g。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中的含量:特级、一级和二级分别应≧0.8g、0.7g和0.6g。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在所有酱油的卫生指标中,总酸(以乳酸计)含量每100ml中应≦2.5g。 方法一: 取1.0ml样品到10 ml比色管中,加水到10.0ml刻度,盖塞后混匀,从中取1.0ml放入100ml 三角烧瓶中,加入60ml蒸馏水,加1号显色剂4滴,摇匀,用滴瓶直立式一滴一滴地滴加总酸和氨基酸态氮测定液,每滴1滴都要摇匀,待溶液初显粉红色(可做一个对照样品便于观察),按每滴测定液相当于0.45 %克的总酸计算其含量(如果测定液消耗了5.5滴还未初显粉红色,表示总酸超标,应送实验室精确定量),向溶液中加入10.0ml36%的甲醛溶液和2号显色剂4滴,摇匀后继续滴定至蓝紫色,按每滴测定液相当于0.078 %克的氨基酸态氮计算其含量,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即不加样品所消耗测定液的滴数),比如样品消耗了11滴测定液,试剂空白消耗了7滴测定液,样品实际消耗为4滴测定液,这份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为4×0.078%=0.31%克,为不合格产品。本方法测定的结果与国家标准规定量或标签标示量仅一滴(测定液)之差时,应慎重处理,可送实验室精确定量。 方法二: 取1.0ml样品到10 ml比色管中,加水到10.0ml刻度,盖塞后混匀,从中取1.0ml放入200ml 烧杯中,加入60ml蒸馏水,将校准过的便携笔式酸度计(使用前应用水浸泡3分钟)插入杯中,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毕业设计

年产1000吨色氨酸发酵工厂的毕业设计 1.1 设计项目概述 (1)设计课题:年产1000t色氨酸工厂初步设计 (2)厂址: (3)重点车间:提取车间 (4)重点设备:发酵罐 (5)需要完成的设计图纸:全厂工艺流程图、全厂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平面布置图,重点车间侧视图。 1.2 设计依据 (1)学校下达的毕业设计任务书和相关可行性报告,以及可靠的设计资料; (2)我国现行的有关设计和安装设计的规范与标准; (3)其他氨基酸的发酵工艺及色氨酸的特性发酵。 1.3 设计范围 (1)厂址选择及全厂概况介绍(地貌、资源、建设规模、人员); (2)产品的生产方案、生产流程、及技术条件的制定; (3)重点车间详细工艺设计、工艺论证、设备选型及计算; (4)全厂物料、能量衡算; (5)车间布置和说明; (6)重点设备的选型和计算; (7)对生产、环境保护提出可行方案。 1.4工厂设计原则[7] (1)设计工作要围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为这个中心服务。首先要做到精心设计,投资省,技术新,质量好,收效快,回收期短,使设计工作符合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原则。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的第一要务,是设计人员进行生物工程项目设计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设计工作必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需大量查阅文献,搜集设计的技术基础资料并

进行分析,从实际出发。 (3)要解放思想,突出创新,力求设计在技术上具有现实性和先进性,在经济上具有合理性,环境保护上有可行性。 (4)设计必须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工厂设计要体现其通用性和独特性相结合的原则。(5)设计需遵守国家的相关规定,要明确设计进度。 1.5 工厂组成 工厂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车间:糖化、发酵等车间; (2)辅助车间; (3)动力车间; (4)行政部门; (5)绿化区域; (6)道路等运输设施和各类地上、地下工程管网; (7)三废治理。 1.6 产品生产方案及建设规模 (1)生产方案:以淀粉为原料,经糖化生产可发酵性糖,然后利用色氨酸高产菌,在适宜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发酵,生产L-色氨酸。并通过后续工作,使产品达到国家规定。 (2)建设规模:年产1000吨,生产天数300天,连续生产。 1.7 生产方法及产品规格 (1)生产方法:L-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是依靠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制造。随对微生物法生产色氨酸的研究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利用微生物法发酵生产色氨酸。现已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微生物法大体可分为微生物发酵法和酶促转化法。近年来还出现了直接发酵法和化学合成法,直接发酵法和转化法相结合生产色氨酸的研究。另外,基因工程、酶的固定化和高密度培养等技术在微生物育种和酶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直接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色氨酸的工业化进程[15]。 本设计采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色氨酸,因为这种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生产。且成本较低,易实现经济最大利益化。 (2)产品规格:食品级色氨酸,纯度95%,白色或淡黄色粉末,易溶于水。水中溶解度1.l4g(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微溶于乙醇,

色氨酸的发酵代谢控制

L-色氨酸的发酵代谢控制 09生工(2)班20090806249 肖军 摘要:色氨酸化学名称为a一氨基一p-吲哚丙酸,有L和D型同分异构体,此外还有消旋体DL-色氨酸。L-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的必需氨基酸,参与机体蛋白质合成和代谢网络调节,广泛存在于自然界。D-色氨酸则主要存在于微生物和绿色植物中,动物体内含量较少。色氨酸在人体内几乎不发生作用,也无毒性。L-色氨酸是继蛋氨酸、赖氨酸之后的第三代饲料添加剂,其使用效果是赖氨酸的3~4倍,具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在医药、化妆、食品、保健品等行业也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利用微生物生产L-色氨酸的各种方法和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利用重组DNA技术选育L-色氨酸高产菌的研究现状。 关键字:色氨酸;发酵;代谢控制;生物合成;育种 目前年产量超过万吨的氨基酸还只有谷氨酸、赖氨酸和采用合成法的DL-甲硫氨酸,不言而喻,色氨酸又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工业化商品。发展色氨酸的关键在于提高产率、降低成本。色氨酸是必需氨基酸。它与赖氨酸同是生物体内不足的氨基酸, 在营养上是十分重要的。色氨酸在饲料中良好的添加效果已引起了人们极大的重视, 饲养试验表明在玉米粉中添加0.4%赖氨酸, 可使蛋白质增重效率(PER)由0.85提高到1.08, 而再添加0.07%色氨酸后,PER可进一步提高到2.55。也就是说比单独使用赖氨酸时要高一倍以上。 1.色氨酸的生产方法 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依靠化学合成法和蛋质水解法,但是随着对微生物法生产色氨酸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方法已经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微生物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发酵法、微生物转化法和酶法。近年来还出现了将直接发酵法与化学合成法相结合、直接发酵法与转化法相结合生产色氨酸的研究。另外,重组DNA技术在微生物育种和酶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直接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色氨酸的工业化进程。 1.1微生物转化法 亦称前体发酵法。这种方法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同时添加合成色氨酸所需的前体物如邻氨基苯甲酸、吲哚等,利用微生物的色氨酸合成酶系来合成色氨酸。这种方法同直接发酵法一样,需要解除生物合成途径中大部分酶所受到的反馈调节,以使色氨酸能够高浓度蓄积。另外,所添加的前体物大都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此添加量不可过高,一般采取分批少量添加的方法。同时可以筛选前体物的添加量。例如采用枯草杆菌的抗菌的5-FT抗性突变株SD-9在15L含6%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每次添加少量6%的邻氨基苯甲酸溶

L-色氨酸

L-色氨酸的生产及其代谢控制育种 摘要本文综述了利用微生物生产L-色氨酸的各种方法和L-色氨酸的生物合成 途径及其代谢调控机制,并介绍了利用重组DNA技术选育L-色氨酸高产菌的研究现状。 L-色氨酸是含有吲哚基的中性芳香族氨基酸,为白色或略带黄色叶片状结晶或粉末,水中溶解度1.l4g(25℃),溶于稀酸或稀碱,在碱液中较稳定,强酸中分解。微溶于乙醇,不溶于氯仿、乙醚。它是人体和动物生命活动中必需的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第二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饲料等方面。在生物体内,从-色氨酸出发可合成5-羟基色胺等激素以及色素、生物碱、辅酶、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可预防和治疗糙皮病,同时具有消除精神紧张、改善睡眠效果等功效。色氨酸代谢失凋会引起糖尿病和神经错乱,因此在医学上被用作氨基酸注射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另外,由于色氨酸是一些植物蛋白中比较缺乏的氨基酸,用它强化食品和做饲料添加剂对提高植物蛋白质的利用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继蛋氨酸和赖氨酸之后的第三大饲料添加氨基酸。 1.色氨酸的生产方法 色氨酸的生产最早主要依*化学合成法和蛋白质水解法,但是随着对微生物法生产色氨酸研究的不断深入,这种方法已经走向实用并且处于主导地位。微生物法大体上可以分为直接发酵法、微生物转化法和酶法。近年来还出现了将直接发酵法与化学合成法相结合、直接发酵法与转化法相结合生产色氨酸的研究。另外,重组DNA技术在微生物育种和酶工业上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直接发酵法和酶法生产色氨酸的工业化进程。 1.1微生物转化法 亦称前体发酵法。这种方法使用葡萄糖作为碳源,同时添加合成色氨酸所需的前体物如邻氨基苯甲酸、吲哚等,利用微生物的色氨酸合成酶系来合成色氨酸。这种方法同直接发酵法一样,需要解除生物合成途径中大部分酶所受到的反馈调节,以使色氨酸能够高浓度蓄积。另外,所添加的前体物大都是抑制微生物生长的,因此添加量不可过高,一般采取分批少量添加的方法。同时可以筛选前体物的抗性突变株来提高前体物的添加量。例如采用枯草杆菌的5-FT抗性突变株SD-9在15L含6%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在培养过程中每次添加少量6%的邻氨基苯甲酸溶液共2L,经120h后可生产色氨酸9.6g/L。微生物转化法的不足在于当转化液中前体物浓度较高时,转化率有所下降。另外,前体物的价格比较昂贵,不利于降低成本。 1.2酶法

酱油中氨基酸态氮含量的测定

前言 中国的酱油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声誊。三千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会酿造酱油了。最早的酱油是用牛、羊、鹿和鱼虾肉等动物性蛋白质酿制的,后来才逐渐改用豆类和谷物的植物性蛋白质酿制酱油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是中国的传统调味品。酿造酱油又可分为生抽和老抽:生抽——以优质黄豆和面粉为原料,经发酵成熟后提取而成。“色泽淡雅,酯香、酱香浓郁,味道鲜美。老抽——是在生抽中加入焦糖,经过特别工艺制成的浓色酱油,适用于红烧肉、烧卤食品及烹调深色菜肴。色泽浓郁,具有醋香和酱香。此次试验主要测定普通酱油、生抽、老抽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氨基态氮是酱油的营养指标,是酿造酱油中大都蛋白水解率高低的特征性指标,是酱油的质量指标,是酱油中氨基酸含量的特征指标,含量越高酱油的鲜味越强,质量越好。配制酱油(SB 10336-2000)每100ml 中氨基酸态氮含量应≥0.4g 【本任务应掌握知识点及技能】 【实验目的】 ⒈学习及掌握电位滴定法测氨基酸态氮的基本原理及操作要点。 ⒉会电位滴定法的基本操作技能。 【实验原理】 氨基酸含有羧基和氨基,利用氨基酸的两性作用,加入甲醛固定氨基的碱性,使羧基显示出酸性,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后进行测量,以酸度计测定终点。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OOHRCHCNH OH NHCH RCH HCOH COOH NH RCH )()(22=+

O H OH NHCH RCH NaOH COOH OH NHCH RCH 222)()(+=+ PH=7.0是溶液中游离氢离子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有效酸度 PH=8.2是溶液中除有效酸度以外的物质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即总酸 PH=9.2是溶液中氨基态氮中的羧基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完全反应后的PH 值 本实验用的是PH 为8.2和9.2数据。由于酱油还含有总酸度,即使不测定总酸度,也有将总酸中和。用PH=8.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与PH=9.2时氢氧化钠消耗的体积 的差计算出样品中氨基态氮含量。 【仪器和试剂】 1.仪器 酸度计PHS-3C 型、磁力搅拌器JB-1A 、碱式滴定管(50ml )、容量瓶(250ml ) 2.试剂 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1+1)甲醛溶液 【实验步骤】 氢氧化钠溶液的配制:称取0.5014g 氢氧化钠试剂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 氢氧化钠溶液的标定:称取邻苯二甲酸氢钾2.5530g ,溶解,稀释后定容于250ml 容量瓶中。首先用25ml 移液管移取氢氧化钠溶液放入锥形瓶中,加入三滴酚酞指示剂,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滴定氢氧化钠溶液,溶液由红变为无色为滴定终点,计录用去邻苯二甲酸氢钾的体积,重复三次。 准确吸取酱油5.0ml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混匀后吸取20.0ml ,置于200ml 烧杯中,加水60ml ,插入酸度计复合电极,开动磁力搅拌器,用0.04515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8.2,记录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按总酸计算公式,可以算出酱油的总酸含量)。 向上述溶液中,准确加入(1+1)甲醛溶液20ml ,混匀。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9.2,计入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供计算氨基酸态氮含量用。 试剂空白试验:取水80 ml ,先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PH=8.2(记录用去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此为测总酸的试剂空白试验)。再加入20ml 甲醛溶液,继续用0.04514mol/L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酸度计指示PH=9.2。第二次所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为测定氨基酸态氮的试剂空白试验。 2.结果计算 ()100100 50141.03 21????-=V C V V ρ 式中 ρ—样品中氨基酸态氮的含量,g/100 ml; V 1—测定用的样品稀释液加入甲醛后消耗氢氧化钠 标准溶液的体积,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

发酵法生产色氨酸的研究 刘辉 047111230 摘要:色氨酸是人和动物生命活动中8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对人和动物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提高色氨酸生产能力成为全球热点。本文综述了色氨酸应用及生产技术包括发酵生产色氨酸的菌种选育、发酵培养基原料和发酵工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发酵法色氨酸 1、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过程中的菌种选育 生产菌种选育是发酵工业中最为关键的工作,受到普遍的重视。过去发酵法生产色氨酸采用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吲哚或邻氨基苯甲酸的方法,此法因必须采用高价的吲哚或邻氨基苯甲酸做前体物质,使色氨酸的生产存在着成本高的缺点。而且由于这些前体物质对微生物的生长有毒害作用,故不能大量使用[1]。目前,利用糖质原料直接发酵生产色氨酸的国内外报道不多[2-3],主要是因为色氨酸在微生物体内代途径较长且存在着多种严格的调节机制,致-色氨酸的生产菌种产酸较低,达不到工业化生产的要求。色氨酸的生产菌种有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nicum)、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flavum)、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朊假丝酵母(Candida utilis)等,其中绝大多数为细菌[1]。 2、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过程中的发酵条件的选择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菌种的质粒稳定性对发酵水平高低有严重影响,维持发酵高产酸就要保证发酵过程菌种质粒稳定。在培养过程可以通过调节适当罐压、培养温度、溶氧控制水平、底料中酵母抽提物添加量等方面进行控制,保证发酵过程中不发生质粒丢失现象。 色氨酸发酵液中乙酸浓度高时对色氨酸生产菌的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发酵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溶氧控制水平、初始葡萄糖浓度、发酵葡萄糖浓度及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等方面进行控制,减少发酵液中乙酸的生成。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产大量的热,为了维持发酵温度的稳定,必须采取适当的降温措施,在发酵罐外部加上冷却盘管,采用冰水降温,控制发酵温度33℃左右。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由于无机盐的消耗及产酸引起PH 变化,所以发酵过程中适当流加氨水或液氨调节PH,控制最佳PH 值在 6.9 左右。 色氨酸发酵为耗氧发酵,并且产酸过程中用氧量比较大,溶氧的多少直接影响着代谢的方向,进而影响产酸和转化率,溶氧低于20%容易发生菌体自溶、乙酸产量增加,所以在主发酵过程中必须控制溶氧大于20%,这要求我们采用先进的通风搅拌装置,设计合理的发酵罐径高比,增加通气量提高溶解氧。 色氨酸发酵过程中,采用高糖流加技术,使发酵糖浓度始终处于低浓度,从而有效减少残糖对发酵产生的抑制作用,避免发酵后期产生乙酸上升的现象,保证高产酸及转化率。此外,色氨酸发酵生产可采用先进的培养基连消技术,高精度空气膜滤技术,使发酵污染程度控制最低水平,确保发酵产酸水平;对发酵车间的环境定期进行消毒,提高环境清洁度,对排污要控制,对排污口要用漂白粉处理,对空气过滤系统要定期清理,减少染菌机率。[4]3、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过程代谢控制 芳香族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存在着特定的代谢调节机制,因此不可能从自然界中找到大量积累色氨酸的菌株,但是可以黄色短杆菌、谷氨酸棒杆菌等为出发菌株,设法得到从遗传角度解除了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正常代谢调节机制的突变菌株,用微生物直接发酵法生产色氨酸"这些方法包括:解除菌体自身反馈调节、切断支路代谢、增加前体物的合成等。[5] 4、发酵法生产色氨酸产物提取工艺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甲醛法测定铵盐的方法。 2.掌握铵盐含量的计算。 二、实验原理 常见的铵盐如硫酸铵、氯化铵、硝酸铵、是强酸弱碱盐,虽然NH 4+ 具有酸性,但由于K a ﹤10 –8 所以,不能直接滴定。生产和实验室中常采用甲醛法测定铵盐的含量。首先,甲醛 与铵盐反应,生成(CH 2)6N 4H + 和H + ,然后,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 标准溶液滴定。其反应式为: 4NH 4+ + 6HCHO =(CH 2)6N 4H + + 3H + + 6H 2O (CH 2)6N 4H + + 3H + + 4OH – =(CH 2)6N 4 + 4H 2O 三、试剂 1.NaOH 标准滴定溶液c(NaOH)=L 。 2.酚酞指示液(10g/L )。 3.中性甲醛溶液(1︰1):取市售40%甲醛的上层清液于烧杯中,用水稀释一倍,加入1~2滴酚酞指示液,用LNaOH 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再用未中和的甲醛滴至刚好无色。 四、实验内容 准确称取硝酸铵样品~3.0g(若是硫酸铵,称样量应先估算),放入100mL 烧杯中,加30mL 水溶解。将溶液定量转移至25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移液管吸取上述试液至锥形瓶中, 加5mL 中性甲醛溶液,摇匀,放置一分钟。在溶液中加2滴酚酞指示液,用c (NaOH )=LNaOH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呈浅粉色30s 不褪即为终点,平行测定三次,同时作空白。 五、计算公式 34343c(NaOH)[V(NaOH)-V()]10M(NH NO ) ω(NH NO )100%25m 250 -??=?? 空白 式中 ω(NH 4NO 3)——NH 4NO 3的质量分数,%;

实验七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最新资料推荐------------------------------------------------------ 实验七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 实验七硫酸铵中含氮量的测定一、摘要通过二、目的要求 1. 学会用酸碱滴定法间接测定氮肥中氮的含量; 2. 进一步掌握天平、移液管的使用。 三、实验原理氨态氮的测定可选用甲醛法或蒸馏法测定。 氨水及碳酸氢铵则可用酸碱滴定法直接测定。 甲醛法操作简单、迅速,但必须严格控制操作条件,否则结果易偏低。 蒸馏法操作简单,但该法准确可靠,是经典方法。 硫酸铵与甲醛作用, 可生成等量的酸, 其反应为: 2(NH4)2SO4 + 6HCHO = (CH2)6 N4 + 2H2SO4 + 6H2O 反应中生成的酸可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 达化学计量点时, 溶液 pH 约为 8.8, 故可用酚酞作指示剂。 根据 H+ 与 NH+4 等化学量关系, 可间接求 (NH4)2SO4中的含 N 量。 四、实验用品 1. 仪器分析天平,20ml 移液管,量筒,锥形瓶,碱式滴定管 2. 试剂固体(NH4)2SO4, NaOH (分析纯),20% 甲醛溶液,2%酚酞指示剂四、实验步骤 1、NaOH 标准溶液的配制: 2、NaOH 标准溶液的标定:用差减法称取固体(NH4)2SO4 0.55-0.60 g 于烧杯中,加约30 ml 蒸馏水溶解,转移至 100mL 容量瓶中并定容至刻度,摇匀。 1/ 7

用移液管吸取 20ml 该溶液于三角瓶中,加入18%中性甲醛溶液5ml ,放置反应 5 min 后,加1-2 滴酚酞,用 NaOH 滴定至终点(微红),记下所耗 NaOH 标准溶液的体积 VNaOH, 平行做2-3次。 计算试样中的含 N 量。 N%==(CV)NaOH*(14.1/100)*(100/20)/W(NH4)2SO4*100% 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实验七铵盐中氮含量的测定(甲醛法)实验日期:实验日期:实验目的:实验目的:1、掌握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氮的原理和方法;2、熟练滴定操作和滴定终点的判断。 一、方法原理铵盐是常见的无机化肥,是强酸弱碱盐,可用酸碱滴定法测定其含量,但由于 NH4+的酸性太弱(Ka=5.6×10-10),直接用 NaOH 标准溶液滴定有困难,生产和实验室中广泛采用甲醛法测定铵盐中的含氮量。 甲醛法是基于甲醛与一定量铵盐作用,生成相当量的酸(H+)和六次甲基四铵-6 盐(Ka=7.1×10 )反应如下:

色氨酸操纵子

色氨酸操纵子 色氨酸是构成蛋白质的组分,一般的环境难以给细菌提供足够的色氨酸,细菌要生存繁殖通常需要自己经过许多步骤合成色氨酸,但是一旦环境能够提供色氨酸时,细菌就会充分利用外界的色氨酸、减少或停止合成色氨酸,以减轻自己的负担。细菌这种对色氨酸利用的调节是通过色氨酸操纵子(trp operon)来实现的。 一、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阻遏蛋白的负性调控 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与乳糖操纵子相似,结构基因由合成色氨酸所需要酶类的基因E、D、C、B、A等头尾相接串连排列组成,结构基因上游为启动子P trp 和操纵序列O,不过其调控基因trpR的位置远离P-O-结构基因群,在其自身的启动子作用下,以组成性方式低水平表达其编码分子量为47KD的调控蛋白R。 点击后看大图色氨酸操纵子是属于一种负性调控的、可阻遏的操纵子。以组成性方式低水平表达的阻遏蛋白R并不具有与O结合的活性,只有当环境能提供足够浓度的色氨酸时,R与色氨酸结合后构象变化,才能够与操纵序列O特异性亲和结合,阻遏结构基因的转录。因此这类操纵子通常是开放转录的,有效应物(色氨酸为阻遏剂)作用时则关闭转录。细菌不少生物合成系统的操纵子都属于这种类型,其调控可使细菌处在生存繁殖最经济最节省的状态。 二、衰减子及其作用 实验观察表明:当色氨酸达到一定浓度、但还没有高到能够活化R使其起阻遏作用的程度时,产生色氨酸合成酶类的量已经明显降低,而且产生的酶量与色氨酸浓度呈负相关。仔细研究发现这种调控现象受转录衰减(attenuation)机制的调节。 在色氨酸操纵子P trp-O与第一个结构基因trpE之间有一段162bp的前导序列构成衰减子区域(attenuator region),研究证明当色氨酸有一定浓度时,RNA 聚合酶的转录会终止在这里。这段序列能够编码14个氨基酸的短肽,其中有2个色氨酸相连,在此编码区前有核糖体识别结合位点(RBS)序列,提示这段短序列在转录后是能被翻译的。在衰减子区域的后半段有4个反向重复序列1、2、3、4,在被转录生成mRNA后它们两两能够形成3个发夹式结构(hairpin structure)(1-2、2-3、3-4),但由于序列2、3的重复使用,所以同时最多只能够形成两个发夹式结构;如果序列1、2形成发夹结构,那么序列2、3就不能形成发夹结构,有利于序列3、4生成发夹结构;由于序列4后面紧跟一串A(转录成RNA 就是一串U),所以由3、4形成的发夹结构实际上是一个终止结构,如果转录成mRNA时这个发夹结构形成,就能使RNA聚合酶停止转录而从mRNA上脱离下来。三种不同情况下形成的发夹结构见图。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1概述 2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一、概述 蛋白质可以被酶、酸或碱水解,其水解的最终产物为氨基酸。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最基本物质,虽然从各种天然源中分离得到的氨基酸已达175种以上,但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主要是其中的20种,而在构成的氨基酸中,亮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苯丙氨算、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缬氨酸等8种氨基酸在人体中不能合成,必须依靠食品供给,故被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对人体有着极其重要的生理功能,常会因其在体内缺乏而导致患病或通过补充而增强了新陈代谢作用。 随着食品科学的发展和营养知识的普及,食物蛋白质中必需氨基酸含量的高低及氨基酸的构成,愈来愈得到人们的重视。为提高蛋白质的生理效价而进行食品氨基酸互补和强化的理论,对食品加工工艺的改革,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及合理配膳等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因此,食品及其原料中氨基酸的分离、鉴定和定量也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氨基酸态氮的测定 (1)双指示剂甲醛滴定法:原理、试剂、测定方法、结果计算 (2)电位滴定法:原理、试剂、仪器、测定方法、结果计算 1、双指示甲醛滴定法 (1)原理 氨基酸具有酸性的-COOH基和碱性的-NH2基。它们相互租用而使氨基酸成为中性的内盐。当加入甲醛溶液时,-NH2基与甲醛结合,从而使其碱性消失。这样就可以用强碱标准溶液来滴定-COOH基,并用间接的方法测定氨基酸的总量。 (2)方法特点及应用 此法简单易行、快速方便,与亚硝酸氮气容量法分析结果相近。在发酵工业中常用此法测定发酵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以了解可被微生物利用的氮源的量及利用情况,并以此作为控制发酵生产的指标之一。普氨酸与甲醛作用时产生不稳定的化合物,使结果偏高;溶液中若有存在也可与甲醛反应,往往使结果高。 (3)试剂 ①40%中性甲醛溶液:以百里酚酞作指示剂, 用氢氧化钠将40%甲醛中和至淡蓝色。 ②0.1%百里酚酞乙醇溶液 ③0.1%中性红50%乙醇溶液 ④0.1%mol/L氢氧化钠标准溶液 (4)操作步骤 1)含氨基酸溶液20-30mg→250ml锥形瓶中→中性红指示剂2-3滴,滴0.01mol/lNAOH 滴定终点(红→琥珀色) 2)含氨基酸溶液20-30mg→250ml锥形瓶中→百里红酚酞3滴/中性甲醛20ml→摇匀,滴0.01mol/lNAOH滴定终点(淡蓝色) 3)分别记录两次消耗碱液的用量 (5)结果计算

谷氨酸、色氨酸、丝氨酸发酵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谷氨酸、色氨酸、丝氨酸发酵进展 作者:刘贤雪, 雷建湘, 郭跃平, 汪钊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生环学院,杭州,310014 刊名: 发酵科技通讯 英文刊名:FAJIAO KEJI TONGXUN 年,卷(期):2009,38(3) 参考文献(16条) 1.JP9-285293 2.JPll-9296 3.JP9-285294 4.KocabasP,CalikP,OzdamarTH 5.刘晓婷;黄耀辉黄色短杆菌L-色氨酸产生菌的选育 1989(06) 6.张素珍产L2色氨酸菌株的诱变选育 1984(03) 7.张克旭氨基酸发酵工艺学 1991 8.张炳荣氨基酸工业大全(技术与市场) 1991 9.Serpil Takae Metabolic flux distribution for the optiminzed production of L-Glutamate[外文期刊] 1998(01) 10.I Sunitha Optimmization of medimm constituents and formentation condition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Glutamlc acid by the co immobilized whole cells of mierococcus Glutamicns and Pseudomonns reptilivora 1998(05) 11.I Sunitha Coimmobilized whole cells of Pseudomonas reptil-ivom and Micrococcus Glutamicus in caleium alginate gel for the production of L-Glutamic acid 1998(01) 12.NampoothiriM K;Pandey A Immobilization Of Brevibacterium cells for the production of L-Glutamie acid[外文期刊] 1998(01) 13.NampoothiriM K;PondeyA Genetie of cory noform bacteria for the overproduction of aminoacids[外文期刊] 1998(02) 14.WO 99/O2692 15.WO 99/02692 16.王宏龄;富春江近年来国内外主要发酵类氨基酸产品发展状况[期刊论文]-发酵科技通讯 2008(0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5a17260184.html,/Periodical_fxkjtx200903014.asp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