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浅论早期依恋对未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什么是依恋?心理学对依恋问题的研究最初是从对母婴分离而造成的巨大影响的探讨开始的。它源于与爱意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的情感安全与情感温暖,我们可以从它出发,去勇敢地面对快成功生活中无可避免的风风雨雨。总之,婴儿与其照看者间的心理亲密关系居于人类生活的核心。依恋理论所探讨的就是这些关系;它们如何形成、与养育双亲的最初亲密关系中的方方面面、及其对随后成长的影响。而儿童早期是接受教育最快,可塑性最大,智力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据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的研究发现,如果一个人的智力,以17岁的水平作为100%,其发展过程是:4岁前,发展达50%,8岁时达80%,12岁,发展达92%,17岁时几乎达到100%成熟。由此可见,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在婴幼儿时期所受的熏陶和教育。在这一时期儿童能与父母建立安全依恋,对促进智力的发展至关重要。依恋问题的研究,深受精神分析理论的影响。约翰?鲍尔比就曾是佛洛伊德学派的追随者,在研究依恋问题时,才逐渐转变为注重发展的生物学基础、注重行为与特定的生态小环境紧密相关的“习性学家”。现在,依恋问题倍受心理学家的重视(习性学理论也因此研究而被发展心理学所接受),并受到心理分析、社会学习、认知等多派发展心理学家们的关注。所有这些研究的成果大大丰富了人们对依恋问题的认识,给予现代人多方面的思考。

首先,在依恋研究中,人们始终特别关注早期亲子依恋关系即时和长远的社会意义。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我们在自身第一个紧密关系中体验到的依恋(通常是母-婴关系),为随后发生的大量事件奠定了基础。我们在亲密的背景中被爱、被照料--我们形成对此体验的心理表征。在这种表象形成之前,我们必须生活在照看者身边,以保持从事游戏和独立所必须的安全感。在形成这种心理表象之后,我们为自己所享有的亲近、爱、及安全创造出了移动式提示物。因而,我们能够更经常、更长久地与照看者相分离。成人之后,我们的最早期依恋体验为我们留下了一套有关身处爱关系之中自己的信念、表象、及情感系统。在理想情况下,这些认知成分表示我们被爱并会爱人。一旦经历过理想爱,我们就会信任爱的可能性,并把它带入新的人际关系中。精神分析理论家把依恋看作是早期儿童对能够满足其生理需要、提供快乐与舒适的父母形成的一种情感联系。因为依恋本质上是一种情感关系,并且这种情感关系对儿童现在和将来的人际关系,甚至认知、人格的发展都将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其次,早期依恋对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我们可以预测他们在幼儿期乃至成人期的行为。安全依恋的婴儿到了幼儿期仍然保持积极的心理品质,乐于与人交往、乐于探索、自信、对周围环境有着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则较多的发展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对大学生而言,早期依恋安全感的学生的焦虑和敌意行为比不安全依恋的学生少得多,他们孤独感也较少,与情侣也通常形成早期依恋相似得情感联系。另外,早期依恋对认知发展具有长期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够热情主动地接近问题,解决问题时遇到挫折表现出消极情绪较少,坚持性较好,并能及时听从成人求助寻求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以便能听从成人的安排,解决问题。他们信任他人,保持积极的社会相互作用,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会恰好相反,没有形成有关他人的积极的工作模式,容易出现社会交往障碍。

总之,要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就

要建立安全依恋,培养儿童的独立自主性。因此父母对孩子的早期依恋的“爱”是旁人无法代替的!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心理治疗学基础知识-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A1型题(总题数:50,分数:50.00) 1.皮亚杰将儿童道德认知划分为先后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依次是 A.道德成规前期、道德循规期 B.道德循规期、道德自律期 C.道德自律期、道德成规期 D.他律期、自律期 E.自律期、他律期 (分数:1.00) A. B. C. D. √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容易把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和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混淆起来,皮亚杰的是两阶段论,而科尔伯格的是三期六阶段论,要把两阶段论和三期六阶段论名称记准确。 2.下列关于青少年社会性交往的描述,正确的是 A.开始建立友谊 B.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明显高于父母 C.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降低改善 D.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亲密到疏离 E.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增强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对此题的解答,特别要注意各选项的措词。有些选项与真实情形看起来差别不大,如选项B,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结交的作为知己的亲密朋友的地位,至少与父母相等,甚至显得更重要一些。有些是选项与实际情形恰好相反,如选项C,实际情形是同伴团体逐渐形成,同伴团体压力日益显著;选项D,实际情形是青春期的异性交往关系由疏离到亲密;选项E,实际情形是到了青春期,父母的榜样作用显著削弱。 3.将婴儿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种类型的是 A.托马斯 B.布雷泽尔顿 C.格维茨 D.孟昭兰 E.韩进之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4.下列对学生学习一般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认识和认知活动要越过间接经验的阶段 B.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的动力 C.学生的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认知或认识活动 D.学习过程是学生获得知识经验、形成技能技巧、发展智力能力、提高思想品质水平的过程E.学习过程是一种运用学习策略的活动 (分数:1.00) A. √ B. C. D. E. 解析: 5.青少年进入高中后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不包括 A.自我意识中独立意向的发展 B.自我意识成分的分化 C.强烈的关心自己个人的成长 D.自我评价的成熟 E.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分数:1.00) A. B. C. D. E. √ 解析: 6.心理学家鲍尔比所划分的婴儿依恋发展三阶段是指 A.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B.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C.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D.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E.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 (分数:1.00) A. B. C. √ D. E. 解析: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07 情绪发展、气质和依恋 一、情绪的发展 (一)情绪表达的发展: 2、两个月时,婴儿的社会性微笑开始出现(有人类面孔唤起的显著性笑容),其他基本情绪还有快乐、愤怒、悲伤、恐惧、惊讶。 (基本情绪:在出生或第一年的早期出现的一些情绪,一些理论家认为它们是由生物程序决定的。 3、快到两岁时,婴儿开始表现出复杂情绪(在两岁时出现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情绪,部分以来与认知发展),包括尴尬、嫉妒、内疚、骄傲、羞愧(shame)最简单的自我意识情感——尴尬。内疚是因为我们无法达到对他人的某些义务。害羞则更多的是由于对自我的关注而非对他人的关注。

2、青少年早期到中期,抑郁、孤独等消极情绪增加,女孩更容易受到压力所导致的消极极情绪的困扰。 (二)情绪调控的发展 情绪调控/情绪自我调节:控制情绪或调整情绪唤起至适当强度和水平的策略(既包括对一些不良情绪的抑制和缓解,也包括一些情绪的增强) 1、0-1岁时,开始出现情绪调节策略,以自身身体为中心的调节 例如吮吸或出声,把脸转开,但此时还不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还需要照料者的主动安抚。 2、1岁末,爬行和行走使婴儿可通过接近或远离不同的情境来调节情绪 3、2岁左右,表征和语言的发展使儿童产生新的情绪调节方式,但还不能很好地用语言来安慰自己,但语言提供了一种向他人求助的方法 4、2-6岁时,:从依靠他人调节到自我调节,通过限制感觉输入、跟自己讲话等注意力转移、想象等调节自己的情绪,但还不熟练 5、儿童中期,情绪自我调节能力迅速增长,更多采用言语策略来应对不良情绪 6、青春期,对情绪控制能力的知觉(情绪的元认知)逐渐增长,并对青少年的社会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 情绪调节——某些自我意识情绪的增强 唤起孩子的内疚情绪:没有愧疚感的孩子会对自身和社会造成伤害 唤起孩子的自豪感:让孩子学会为自己喝彩 情绪的社会化和情绪的自我调节: 情绪表达规则emotion display role:文化所规定的在特定情境中哪些情感应该表达,哪些情感不应表达的规则

论儿童依恋性行为的发展

论儿童依恋性行为的发展 依恋是一种社会性情感联结,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他的照顾者(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 依恋形成的主要阶段是6个月-3岁,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是产生于母婴之间。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性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和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发声、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由于婴儿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模式不同,依恋也存在不同的类型。根据我国学者的研究,儿童早期的依恋可以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不安全依恋又可分为淡漠型依恋、缠人型依恋和混乱型依恋。 依恋的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种: 1.安全型依恋的儿童(73%)表现出舒适、安全的总体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能愉快的玩游戏,自信的探索环境,能与母亲进行近距离或远距离交往,不总是注意母亲是否在场,在紧张情境下迅速回到母亲身旁,寻求保护和安慰;在母亲鼓励下能很好与陌生人交往。 2.淡漠型依恋的儿童(11% ) 的人际关系趋于冷淡,疏远。与母亲在一起时,很少关注母亲的行为,母亲在场或不在场对他们影响不大。在自由活动和其他不同程度的压力下,与母亲的身体接触很少,也很少与母亲主动交谈,与母亲的分享行为少。对陌生的人和事物,表现得胆子大,不退缩,能进行自主探究活动。母亲离开时,不哭泣,悲伤程度小,对母亲的归来不积极的欢迎,也无明显

的喜悦。 3.缠人型依恋儿童(70% ) 表现出依赖、退缩的特征。与母亲在一起时,喜欢缠在母亲身边,和母亲的身体接触比较频繁,探索活动不积极;对陌生的人和事物拘谨、退缩;与母亲分离时表现出反抗,哭泣,悲伤的程度高;与母亲重聚时急切的寻求母亲的安慰,但是不容易平静下来。 4.混乱型依恋儿童(9% ) 对母亲有较多的身体接近或接触,与陌生人交往少、不友好。有的儿童分离时表现出混乱的不适宜的行为,有的儿童表现为既亲近又反抗母亲的矛盾行为。 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均智商提高32分,而在孤儿院中的对比组落后21分。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有三分之一进了大学,而对比组的大多数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关系的确立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儿童口语表达的质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师约翰.鲍尔比(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鲍尔比观察到,被分离的婴儿会以极端的方式(如哭喊、紧抓不放、疯狂地寻找)力图抵抗与父母的分离或靠近不见了的父母。在当时,精神分析著述者们认为婴儿的这些表达是婴儿仍不成熟的防御机制的表现,它们被调动起来,以抑制情感痛苦。但鲍尔比指出,在许多哺乳动物中这种表达是很常见的,他认为这些行为可能具有生物进化意义上的功能。 鲍尔比依据行为理论做出假定:这些依恋行为,如哭喊和搜寻,是与原有依恋对象(即提供支持、保护和照顾的人)相分离后产生的适应性反应。之所以出现这种反应,是因为人类和其它哺乳动物幼儿都不能自己获取食物和保护自己,他们都依赖于“年长而聪明”的成年个体提供照顾和保护。鲍尔比认为,在进化的历程中,能够与一个依恋对象维持亲近关系(通过看起来可爱或借助依恋行为来维持)的婴儿更有可能生存到生殖年龄。在鲍尔比看来,自然选择渐渐地“设计”出一套他称之为“依恋行为系统”的动机控制系统,用以调整与所依恋对象的亲近关系。 依恋行为系统是依恋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因为它从总体上使这两者联系起来:人类发展的行为模式、情感调节和人格的现代理论。在鲍尔比看来,依恋系统在实质上是要“询问”这样一些根本性问题:所依恋的对象在附近吗?他接受我吗?他关注我吗?如果孩子察觉这个问题的答案为“是”,则孩子会感到被爱、安全、自信,并会从事探索周围环境、与他人玩耍以及交际的行为。但是,如果孩子察觉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为“否”,则孩子会体验到焦虑,并且表现出各种依恋行为:从用眼睛搜寻到主动跟随和呼喊。这些行为会一直持续下去,直到孩子重新建立与所依恋对象的足够的身体或心理亲近水平,或者直到孩子“精疲力竭”,后者会出现在长时间的分离或失踪的情境中。鲍尔比相信,在这种无助的情境中孩子会体验到失望和抑郁。 婴儿依恋类型的个体差异 鲍尔比相信以上所述的基本动力机制概括了依恋行为系统的常模动力过程,但他也认识到,在儿童如何评价依恋对象的可亲近性、以及儿童面临威胁时如何调整自己的依恋行为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直到鲍尔比的同事 Mary Ainsworth 开始对婴儿-双亲分离进行系统的研究,才清晰地出现对这些个体差异的正式解释。Ainsworth 和她的学生创立了一种叫做陌生情境的技术——这是一种实验范式,用以研究婴儿-双亲依恋。在这种陌生情境中,对12 个月大的婴儿和它们的父母进行实验,系统地安排分离和重聚。在陌生情境中,大多数儿童(约 60%)的行为符合鲍尔比的“常模”理论。当父母离开房间时婴儿变得心烦意乱,但当父亲或母亲返回时,婴儿主动寻找父母,并很容易在父母的安慰下平静下来。表现出这种行为模式的儿童通常被称为安全型。另一些儿童(约 20% 或更少)最初会不安,在分离后会变得极为痛苦。而更重要的是,当重新与父母团聚时,这些儿童难以平静下来,并经常出现相互矛盾的行为,显示出他们既想得到安慰,又想“惩罚”擅离职守的父母。这些儿童经常被称为焦虑-抵抗型。Ainsworth 和

社会心理学+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依恋是个体与另一个个体于长期交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持久的情感联结。早期依恋的特征深刻地影响着成年之后的人际关系和精神健康。我们应当更多地关注到依恋及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使儿童在安全依恋的模式下健康成长。本文对依恋的形成和类型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建立安全依恋模式的应对策略,对于培养安全型依恋的儿童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依恋,依恋类型,影响 依恋是儿童早期生活中重要的社会关系, 它对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社会性发展有重要影响。选择给儿童正确的依恋模式,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意义。 一、依恋 (一)依恋的定义 最初对依恋进行研究的是鲍尔比,他以该术语描述我们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系。他认为,安全型依恋的个体在与陪伴者交往中往往感到愉悦,当他们感到压力或不确定时,陪伴者的出现是一种安慰。依恋是婴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结。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或不信赖的个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依恋的形成 尽管很多父母在孩子一出生就对其产生了感情,但对婴儿来说,对另一个人形成真正的情感依恋是需要一定时间的。依恋是在婴儿与成人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依恋最早产生于母婴之间,因为母亲是婴儿接触最多、最广泛的抚养者。在与母亲最亲密、最密切的感情接触与交流中,婴儿与母亲之间建立一种特殊的社会情感联结,即对母亲产生依恋。虽然婴儿最初的依恋对象是母亲,如果父亲与婴儿交往的事件增多,婴儿也会形成对父亲的依恋。依恋的形成是相互的,父母对婴儿的精心护理、关爱,婴儿对父母产生依恋,但婴儿的微笑、声音、长相可爱及满足父母希望等也吸引父母对婴儿的依恋。 多年前,施卡福和埃莫森对一组刚出生的苏格兰婴儿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研究。婴儿的母亲每个月都要接受一次访谈,访谈的目的是为了确定:(1)在7种情景中婴儿同亲密的陪伴者分离时的反应;(2)婴儿的分离反应是指向哪个个体。若一个儿童同某个人分离时总是表现出反抗行为,则认为他同这个人形成了依恋。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的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所形成的情感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的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和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和不信赖的个性特点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的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和对人交往的基本态度的形成。 2、依恋的发展 依恋行为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的基础上,养育条件的存在是依恋形成的首要前提,情绪的发展和认知机能的提高是依恋形成的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和怯生的出现是依恋形成的标志。 2.1依恋发展的阶段 (1)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的各种信号的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他人的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是一样的,缺乏辨别不同个体的能力

—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他说话,都能引起他兴奋 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的偏爱 (2)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的反应有了区别和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的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 在其他熟悉的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 (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母亲在时,则安心地玩,探索环境,将其作为安全基地 出现怯生现象,对陌生人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警惕、戒备和退缩(4)伙伴关系阶段 依恋关系成熟期 3岁以后 能理解分离的原因,容忍与母亲之间的距离逐渐加大 越来越主动进行各种接触,逐渐善于与同伴和不熟悉的人进行交往

(完整版)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1 1. 二因素理论 p10 2. 复演说 p18 - p19 + p187 3. 比率智商 p19 4. 发展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 普莱尔 ” -《儿童心理》 1. 心理发展的内涵是什么? P2 - P4 2. 什么是 “ 遗传与环境之争 ” 应如何看待遗传与环境在心理发展中作用? P9 - P11 02 年论述。 3. 如何看待心理发展的阶段论? P12 两个观点说一下, P12 - P13 4. 什么是白板说?对此应如何评价? P15 - P16 5. 什么是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对此应如何评价? P16 - P17 1. 格式 P23 2. 同化和顺应 P23 同化是 01 年名词 3. 平衡过程 P26 4. 客体永存 P30 5. 守恒 P32 02 年名词 6. 心理社会危机 P40 01 年名词 7. 同一性 P217 8. 观察学习 P43 9. 内化 P44 - P45 10. 最近发展区 P46 1. 比较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和行为主义理论关于心理发展的观点? P24 2. 在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P27 - P34 3. 为什么说儿童认知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 02 年简答 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思维发展是一个去自我中心的过程,试分析他的观点? 01 年论述 4. 在维果斯基理论中,工具意味着什么?如何理解内化过程? P44 - P45 5. 比较经典精神分析和新精神分析理论异同? P37 - P41 6. 比较几种行为主义发展理论在观点上的异同? P41 - P43 1. 髓鞘化 P70 2. 无条件定向发射 P71 3. 视崖实验 P88 4. 前语言思维 P92 02 年名 5. 依恋 P95 6. 陌生情景 P98 7. A 非 B 错误 P93 8. 抓握放射 P72 9. 双向性原则 P100 10. 婴儿的几种情绪表现?依恋、分离焦虑、陌生人焦虑 P95 1. 婴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是什么?试举例说明遗传和环境因素在言语发展中的作用? P83 - 84 P85 举例 2. 什么是依恋?儿童的依恋是怎么样发展起来的? 01 年论述 P96 - 98 儿童的依恋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什么意义? 02 年论述 pp 3. 简述婴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顺序? 01 年简 78 4. 什么是双向性原则?这在心理发展中有何意义? P100 5. 什么是气质?婴儿的气质有几种基本类型?气质对儿童心理发展有何影响? P100 - P101 6.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 P81 1. 第二信号系统 P105 2. 模仿性游戏 P108 3. 单词句 P110 4. 直觉性行动思维 P117 5. 前幼儿期儿童的三个特征 A 得独立行走的能力 B 开始正式获得本民族语言 C 自我意识开始萌芽和发展 1. 第二信号系统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什么? P105 - P106 2. 儿童游戏发展的前提条件有哪些?前幼儿期儿童游戏的特点是什么? P108 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是什么?从中反映出何种心理发展规律? 01 年简答 P132 - P133 3. 前幼儿期儿童记忆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P116 4. 前幼儿期儿童言语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 简要说明言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01 简答 P112 5. 试分析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P122 - P123 6.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怎样发展起来的?综合所有的阶段回答 1. 平行游戏 P133 2. 积极词汇 P139 3. 消极词汇 P139 4. 自我中心言语 P141 5. 内部言语 P140 01 、 02 名 6. LAD P146 7. 他律道德 02 年名词 P161

发展心理学主要概念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全程中心理发生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简言之,研究毕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观察学习:实际上就是通过观察他人(榜样)所表现的行为及其结果而进行的学习。 代群效应:由于个体出生在特定时期并成长在特定历史情境中所带来的对对个体发张研究的干扰效应。 横断研究: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同时对不同年龄的被试进行比较的方法。 纵向研究:是对同一研究对象在不同的年龄或阶段进行长期的反复观测的方法。(追踪研究设计) 聚合交叉:是将横断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融合在一起的研究方法,它通过选择不同年龄的群体为研究对象,在短时间内重复观察这些对象。 习惯化:是一种由于重复或不断受到某种能导致个体选择性定向反应的刺激,而引起个体对该刺激反应的减少的现象。习惯化方法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之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 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心理理论: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他人行为与其心理状态的关系的推理或认知。 攻击行为:是一种经常性有意伤害和挑衅他人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利他行为):指任何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及趋向,如帮助、安慰、捐助或救助他人,与他人合作、分享、谦让,甚至包括赞扬他人,使他人愉快。 自我概念: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的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的认知,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的认识,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和价值标准所组成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是指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情绪、思想、动机的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和对集团组织间关系的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与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弗洛伊德:核心思想: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决定个人和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人格理论及人格发展观:本我(原始的、本能的,是人格中最难接近的同时又是强有力的,包括人类本能的性的内驱力和被压抑的习惯倾向,遵循快乐原则),自我(沟通本我和现实世界,功能是对外适应环境要求,对内调节本我内驱力及宣泄,遵循现实原则),超我(包括良心和自我理想,是人格中的监控机构,遵循道德原则)。关系:超我和自我都是人格的控制机构。自我控制的本我的盲目的激情以保持机体免受损害,超我则有是非标准,她不仅力图使本我延迟得到满足,而且也会使本我完全不能获得满足。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0~1,第一时期是0~6个月性快感来源于吮吸和吞咽活动,第二时期是6~12个月来源于咬,咀嚼等吞咽活动);肛门期(1~3)初期快感来自粪便排出,后期来自粪便控制。前生殖器期(3~6)男孩出现恋母情节,女孩出现恋父情结;潜伏期(6~11)性欲被移至为替代性活动;青春期(11、12~)摆脱父母对自己的控制。评价: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注意到这个阶段性的基础及教育和训练的作用,五阶段的划分如暂抛开具体内容,与一般科学划分的阶段有着一致性,但其典型的本能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影响。 埃里克森理论:特点:人格发展是逐渐形成的过程,阶段性和连续性统一的观点,人格发展是终其一生的发展。婴儿期(0~2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者希望的实现);儿童早期(2~4获得自主感而克服羞怯和疑虑,体验着意志的实现);学前期或游戏期(4~7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学龄期(7~12获得勤奋感而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青年期(12~18建立同一感而防止同一感混乱,体验着忠实实现);成年早期(18~25获得亲密感以避免孤独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成年中期(25~50获得繁殖感而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老年期(50~获得完善感和避免失望,厌倦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 华生:环境决定论:否认遗传的作用(理由:行为发生的公式是刺激—反应;生理构造上的遗传作用并不导致机能上的遗传作用;华生的心理学以控制行为作为研究目的,而遗传是不能控制的,遗传作用越小控

心理健康试题

心理健康试题 心理知识: 判断题: 1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不能简单的根据一时一事下结论。一个人偶尔出现的一些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并非意味着这人就一定有心理疾病。(√ ) 2、心理不健康与心理健康并非泾渭分明的对立的两极,而是一个连续的状态。(√ ) 3、去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咨询的人,不是都有心理疾病。(√ ) 4、心理压力不总是有害。(√ ) 5、害羞经常是由不熟悉的人或情境因素引起的。(√ ) 6、人本主义的观点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己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 7、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定律认为,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 8、当刺激事件打破了有机体现有的平衡或超过了个体的能力所及,个体就会感受到压力。(√) 9、心理健康与心理障碍是相对的概念,二者相比较而存在,其中没有绝对的界线。(√) 10、气质和性格没有好坏之分。气质类型没有有好坏之分。 11、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而且更应包括心理健康(√ ) 12、“江山易改,秉性难移”说明人的气质是不可改变的。(×) 13、人的人格、智力、心理特质与态度、兴趣一样是随时变化的(×) 14、大学生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学习、就业、人际交往、情感等问题上(√ ) 15、心理咨询师不应该帮助求助者解决具体的困难,而应该帮助他们自己去面对问题。(√ ) 16、心理咨询等同于心理治疗(×) 17、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包括对自我,本我和超我的研究。(×) 18、人格障碍是指某人的人格特征严重偏离在特定文化观念、思想、情感和人际关系中人们普遍的模式。(√ ) 19.判断是否为变态心理,最终应该通过心理测量或医学鉴定来确认。(√) 20.互相之间愈接近的人人际关系就愈好。(×) 二.选择题 1、当人的愿望受到挫折后,通过想象自己达到了目的或获得了成就的方式属于心理防御机制的哪一种表现?(C) A补偿B 分离C 幻想D 升华 2、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3、下列哪一种治疗中最强调角色扮演(A) A 心理剧 B 意识训练 C 家庭治疗 D 交朋友 4、当你身边大多数人选择某种东西时,你常不自觉的做出相同的行为,这一心理现象称作(C) A 刻板印象 B 社会吸引 C 从众 D 服从 5、不是少年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是(D ) A.“成人感”出现 B.独立性增强 C.评价能力提高 D.身体发育快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三、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发展的积极意义 不同的依恋类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安全型依恋是一种高质量的依恋,最有利于儿童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一)影响儿童的探索欲和能力的发展 安全依恋的儿童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依恋关系,他会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积极而愉快地去探索未知的世界,提高智力和能力水平。一项以孤儿院的19个月的发展落后孤儿为实验对象的实验研究表明,改变他们的抚养条件,让他们有机会对温柔的充当代理母亲的阿姨形成依恋,4年后实验组平均智商提高32分,而在孤儿院中的对比组落后21分。20年后追踪调查发现,实验组中有三分之一进了大学,而对比组的大多数儿童则不超过三年级水平,可见依恋关系的确立可以提高智力水平。另一项研究也发现,父亲对自己的婴儿越是关心、照顾,婴儿以后就可能越聪明、机灵、好奇、愉快,其智商往往也高。 另外,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有利于儿童把父母作为安心学习语言的“语言基地”。婴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期。如能在这一阶段提供良好的语言教育环境和条件,不仅能促进婴幼儿语言的发展,而且能提高儿童口语表达的质量。在这一阶段,父母与儿童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对儿童语言发展至关重要。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就意味着父母与婴儿交往的时间多,与孩子说话,逗他玩的时间多,这有利于刺激婴儿调动各种感官感知父母的语言,积极地模仿父母的语言,父母自然就成为婴儿学习语言的重要基地,在敏感而热情的父母的关注和有意的教导下,儿童的语言技能会得到更加快速的发展。研究也表明:母亲亲切的拥抱,热情的对待早期婴儿的程度预示了2岁时这批婴儿在认知、语言能力上的发展程度。而在孤儿院成长的婴儿因缺少父母充满关爱的精心照顾,婴儿多有语言发展迟滞或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问题。由此可见,婴儿需要成人的精心护理和教导。 (二)影响儿童性格的发展。 儿童在2岁左右显露出性格的萌芽,对父母的爱有依恋感。4岁左右具有想独占父母并讨父母欢喜的感情,6岁左右,孩子初步形成性格的特征。性格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难改变。因此,儿童早期形成的性格往往可能成为他一生性格的雏形。早期亲子之间的良好依恋关系的建立,对儿童良好性格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首先,安全依恋的建立,使儿童在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从而形成对他人和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如果孩子在早期的关系中体验到爱和信任,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可爱的,能够毫无惧怕地离开母亲,自如地到处探索,他相信可供他依赖的人不会丢弃他,并在他需要的时候和他在一起并为他提供必要的保护。这样,婴儿就会对父母产生信任感并由此推及对他人和周围环境的信任,儿童就能很好地与他人进行交往,对环境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如果婴儿的依恋需要没有得到满足,他就会对自己形成一个不好的印象,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影响他以后对待周围的人的方式。其次,安全依恋的建立,会促进儿童自我认同感的形成,从而会帮助其逐渐建立起自信心。研究者发现,对父母或幼儿园阿姨依恋较强的儿童,其自我认同感也较好。如果儿童缺乏依恋感,他往往很少与大人进行情感上的交流,他的一些想法和行动也就难以得到大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后连他自己也会对这些想法和行为产生怀疑。缺少自我认同感的孩子,很难建立起良好的自信心,有的甚至会产生一种焦虑和恐惧心理。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行为退缩,产生自卑的性格特征。 (三)影响儿童情绪的发展。 婴儿是以情绪的方式同世界发生联系的,婴儿不是“知觉的人,认知的人,而是一个体验焦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依恋理论 第一节婴儿期的依恋弗洛伊德有句名言:婴儿和母亲之间的关系是“独一无二、无可比拟的,作为最早,也是最稳固的爱的对象,以及今后所有爱的关系的模式,母婴关系一旦建立,就一生不变”。 一、母亲──婴幼儿的“第一重要他人” 当一个小生命诞生以后,成人便开始扮演起特定的角色,人们情感生活的价值亦由此得到了提升。这个小生命不久就会变成一个合作者,他既是属于家庭的,又是属于我们的祖先的,更是人类的一分子。 婴儿诞生后,母亲给了孩子无数个“第一次”。她们第一次喂养孩子、抚摸孩子,使孩子获得了被人关爱的快感;她们第一次逗孩子,与孩子嬉戏,使孩子体验到了与人同乐的愉悦;她们第一次倾听孩子、解读孩子,使孩子感受到了被人理解的幸福……这无限的抚育与关爱构成了母婴间的天然联系且连绵不断。

在通常情况下,母亲是婴儿的主要抚养者。科捷尔丘克(Kotelchuck,1976)基于对6~12个月婴儿父母的采访,报告母亲每天平均花费9小时与婴儿接触,而父亲平均每天花3.2小时与婴儿接触。研究也发现,父亲主要是通过游戏对儿童发生影响。 母亲不仅与婴儿的相处时间最长,并且与婴儿的接触空间最广,这种时空关系决定了母亲必然承担着“第一重要他人”的角色。首先,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刺激源,母亲提供视觉的、听觉的、动作的、身体的等大量刺激,极大地满足了婴儿生长的需要,为婴儿早期认知结构的发展建构起了基本的图式。其次,母亲是婴儿最丰富的影响源,母亲对婴儿的影响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比如有关母子正常交往和母亲缺失对婴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及对婴儿语言发展的作用的比较研 究表明,母亲对婴儿语言发展影响极大,母子正常交往有助于婴儿语言正常、顺利地发展,而母亲缺失,即使父亲健在,也会使婴儿的语言发展受损。最后,母亲是婴儿最重要的情感源,母亲给予婴儿的日常照料和抚育,成为最有效的情感刺激,提供了最丰富的社会性情感反应。因此,母亲在婴儿积极情感的发展中起着发动和保障的作用,同时,母亲又是婴儿社会性行为和社会交往发展的重要基础。

依恋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20142304004 心理1403班 陈小莺 1、依恋得定义 在发展心理学中,依恋就是指婴儿与成人(父母或其她瞧护人)所形成得情感联结,也就是情感社会化得标志、 婴儿在不高兴时会趋近这个人,在陌生人引起焦虑时,婴儿喜欢得到这个人得照料,如果强迫同这个人分离,婴儿会表示不满。 依恋就是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亲密得身体联系得一种倾向。它对于激发父母与照顾者更精心地照料后代,对形成儿童最初信赖与不信赖得个性特点有着重要得影响。依恋对婴儿整个心理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婴儿就是否与母亲形成依恋及其依恋得性质如何,直接影响着婴儿情绪情感、社会行为、性格特征与对人交往得基本态度得形成。 2、依恋得发展 依恋行为就是与生俱来得。主要就是建立在婴儿安全需求得基础上,养育条件得存在就是依恋形成得首要前提,情绪得发展与认知机能得提高就是依恋形成得基础,依恋形成于婴儿6-8个月,分离焦虑与怯生得出现就是依恋形成得标志、

2、1依恋发展得阶段 (1)无差别得社会反应阶段: ?前依恋期 ?出生~2、3个月 ?以婴儿所发出得各种信号得发展为标志 —婴儿从出生起开始用哭泣信号来发动与她人得联系 —第二个月开始则用微笑来进行联系 ?对所有人得反应都就是一样得,缺乏辨别不同个体得能力—所有人与婴儿接触,如拥抱、与她说话,都能引起她兴奋?未形成对任何人(包括母亲)得偏爱 (2)有差别得社会反应阶段 ?依恋关系建立期 ?3~6个月 ?婴儿对人得反应有了区别与选择 ?在母亲面前表现出更多得微笑、咿呀学语、依偎、接近?在其她熟悉得人面前这种反应则少一些 ?对陌生人这些反应更少,但就是此时婴儿还没出现怯生(3)特殊情感联结阶段 ?依恋关系确立期 ?6个月~3岁 ?开始对母亲依恋,出现分离焦虑 —母亲离开时,开始通过哭喊表示抗议(视频)

心理治疗规范(2013版)

心理治疗规范 (2013年版) 为加强医疗机构心理治疗的规范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办法》《预防医学、全科医学、药学、护理、其他卫生技术等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医疗机构临床心理科门诊基本标准(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一章总则 一、心理治疗的定义 心理治疗是一类应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由专业人员有计划地实施的治疗疾病的技术。心理治疗人员通过与患者建立治疗关系与互动,积极影响患者,达到减轻痛苦、消除或减轻症状的目的,帮助患者健全人格、适应社会、促进康复。心理治疗要遵循科学原则,不使用超自然理论。 二、心理治疗的人员资质 以下两类在医疗机构工作的医学、心理学工作者可以成

为心理治疗人员: (一)精神科(助理)执业医师并接受了规范化的心理治疗培训。 (二)通过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心理治疗专业),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卫生技术人员。 三、心理治疗的对象和场所 (一)心理治疗的服务对象是心理问题严重、需要系统性心理治疗的人员,以及符合精神障碍诊断标准《国际疾病分类(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的患者。 心理治疗的适应证包括以下种类: 1.神经症性、应激相关的及躯体形式障碍; 2.心境(情感)障碍; 3.伴有生理紊乱及躯体因素的行为综合征(如进食障碍、睡眠障碍、性功能障碍等); 4.通常起病于儿童与少年期的行为与情绪障碍; 5.成人人格与行为障碍; 6.使用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和行为障碍; 7.精神分裂症、分裂型障碍和妄想性障碍; 8.心理发育障碍,以及器质性精神障碍等。在针对以上各类精神障碍的治疗中,心理治疗可以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也可以作为其它治疗技术的辅助手段。 心理治疗的禁忌证主要包括:

个案分析:依恋理论(一)

; 理论简介 依照依恋理论,依恋的出现,并不只是由于需要满足各种内驱力,如弗洛伊德所说。例如,儿童并不只是因为父母提供食物,而依恋于父母;儿童的依恋行为中也包括与儿童的直接需要无关的行为。依恋理论认为,人类是社会性存在;人类不只是利用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内驱力。在这方面,依恋理论类似于客体关系理论。 幼猴对母猴的依恋 对幼猴的一系列实验(Harlow & Harlow, 1969)表明,依恋并不是对内部驱力如饥饿的简单反应。在这些实验中,幼猴在出生后不久即被与母猴分离。然后,向幼猴提供两个玩具母猴做为母猴替代物。第一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做成。第二个玩具母猴由毛巾布和泡沫橡胶做成。两个玩具母猴都可以在胸部附加奶瓶,供幼猴取食。实验的目标是要观察:什么因素决定着幼猴会依附哪个玩具母猴——毛巾布的柔软触感、或食物的获取。实验结果表明,幼猴会依附于软布做的玩具母猴,而无论它是否提供食物。并且当软布玩具母猴在附近时,幼猴有更多的探索活动。显然,玩具母猴向幼猴提供了一种安全感。不过,毫无生机的玩具不足以替代真实的母猴。在成长过程中隔绝于其它猴子的幼猴在社会情境中会表现出反常行为。当遇到其它猴子时,它们或者非常恐惧于其它猴子、或者无缘无故地攻击其它猴子。在隔离状态中长大的母猴经常会忽视或虐待自己的幼猴。这种反常行为被认为显示出:进一步的社会性成长依赖于与母亲的纽带。 儿童对照看者的依恋 依恋理论使人们不仅越来越关注做为心理过程的依恋,它还引发对儿童成长的全新理解。弗洛伊德理论认为随着力比多驱力固定在不同客体上,旧有的依恋会被打破;旧有依恋如果未能被有效打破,就会成为一种心理创伤,并会在将来导致心理疾患。而依恋理论则认为,成长中的儿童并不打破旧有的依恋,而是(1)学会在已经建立的依恋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2)增加新的依恋,而这并不一定要求与旧有依恋决裂,新依恋也不一定要替代旧依恋。陌生情境 发展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设计了一种被称为“陌生情境”的实验过程,以观察人类母亲和儿童间的依恋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儿童进行20分钟的游戏,并使照看者及陌生人进出房间,从而再现出大多数儿童在生活中会遇到的熟人、陌生人情境变换。情境中的心理压力发生变换,对儿童的反应加以观察。儿童体验到如下情境: 1.与母亲一起留在游戏室中。 2.陌生人进来,加入他们。 3.母亲离开,留下孩子与陌生人留在房间中。 4.陌生人离开,留下孩子单独呆在房间中。 5.陌生人返回房间,与孩子一起留在房间中。 6.母亲返回,与儿童重聚。 观察儿童行为的两个方面: 7.儿童从事的探索行为(即,玩新玩具)的总量。 8.儿童对母亲行为的反应。 依恋风格 基于其行为表现,可把儿童分为三类。每一类反映一种不同的与母亲的依恋关系。

发 展 心 理 学

发展心理学 第一节婴儿期的心理发展 主要研究0-3岁婴儿心理的发展 第一单元动作的发展 一、婴儿动作发展对心理发展的意义(4点) (一)动作发展是心理发展的源泉或前提 与皮亚杰的理论相一致,婴儿运用已有的动作模式和感知觉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没有动作,心理就无从发展。 (二)动作是心理发展的外部表现 通过动作的研究,可以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容和水平.幼儿智能发育检查中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是检查的重点。 (三)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空间认知的发展 抓握动作和独立行走可以促进儿童空间认知的发展,尤其是独立行走,使儿童的活动范围变大,使他的认识能力增强。 (四)动作的发展促进了社会交往能力发展 动作的发展可以诱导婴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从原来的依赖,逐渐转向主动。 二、动作发展的规律性(3点) 1、整体动作向分化动作发展 早期抓握是整个手臂,然后是拇指再四指 2、从不随意到随意 即从不能控制到能控制 3、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 (1)头尾原则:最早是头部动作,其次是躯干,最后是脚的动作。 (2)近远原则:上肢动作为例,上臂先成熟,其次是肘、手腕、手,手指动作最晚 (3)大小原则:即大肌肉到小肌肉。 三、婴儿主要的动作发展 (一)手的抓握动作 五指分化和手眼协调是动作发展的重点.他的意义在于的意义:主动探索周围事物;开始操作工具;多种感觉协调,为知觉奠定基础。通常在5、6月间出现。 (二)独立行走 意义:活动具有主动性;扩大认知范围;增加了与周围人的交往机会。 动作发展的训练 格塞尔提出“成熟—学习”理论,成熟是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成熟的基础上进行学习和训练,才能有效而成功,但是什么成熟程度最好呢?结果表明:无论成熟早期,中期,晚期对小儿进行训练都会成功,但是,成熟早期是学习和训练的最佳期和关键期,效果最好;成熟中期学习效果虽不如早期,但比晚期学习效果好;成熟晚期效果较差。 第二单元婴儿期认知的发展 一、感知觉的发展 (一)研究方法的突破:传统方法是把新生儿当作是消极被动的生物个体,后来习惯化范式和优先注视范式促进了婴儿感知能力发展的研究。其中习惯化范式包括习惯化和去习惯化。

心理篇试卷及答案

苏州大学第一届全能医才联赛初赛试题 姓名同组人员专业得分组长: 心理篇 一 . 选择题(15分,共15题,每题1分,请把答案写到下面的方框里) 1、心理学是( D )。 A 自然科学 B 社会科学 C 既不是自然科学也不是社会科学 D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中间科学或边缘科学 2、精神分析是由(C)所创立,是探索神经症、焦虑个体内心的无意识动机和冲突的深层的、长期的治 疗方法。 A.华生 B.班杜拉 C.弗洛伊德 D.罗杰斯 3、某人失恋时用写诗来抒发心中的苦闷,最后却因此成为一名优秀的诗人,这是( C )作用。 A.反向作用 B.合理化作用 C.升华作用 D.潜抑作用 4. 有的同学遭遇失败后,便会认为自己“没用,什么也干不成,是个废物,窝囊废”,这种想法属于 哪种不良认知(C)。 A、绝对化 B、糟糕至极 C、过分概括化 D、乱贴标签 5.在人际距离中,(C)属于社交区。 A.0.5米以内 B.0.5—1.2米 C.1.2--3.7米 D.3.7米以上 6. 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 作用的适应过程,称为(B)。 A、适应 B、应激 C、刺激 D、同化 7. 《水浒》说“林冲听说自己的内人被人欺辱,本想狠狠地打那人,但是调戏他内人的是当今高太 尉之子,便不敢下手,于是将一肚子气统统发往家具什物,打碎家具,掀翻桌椅。这种行为属于(D)。 A、逃避 B、固着 C、退化 D、转向攻击 8、在下列影响人际关系相似性的因素中,对人际关系影响最大的是( C ) A.兴趣 B.性格 C.知识水准 D.价值观念 9、在心理治疗中,病人对心理医生产生的情绪依恋被称为( D ) A 自由联想 B 显相联想 C 阻抗 D 移情 10. “悲哀的行为是正常的、暂时的,并且可以通过短期的危机干预(平衡-失衡模式)进行治疗” 属于(B)理论。 A、扩展危机理论 B、基本危机理论 C、应用危机理论 D、人际关系理论 11.观察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被观察对象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这是以哪种判断观察对象为心理异常 ( C ) A.医学标准 B.统计学标准 C.内省经验标准 D.社会适应标准 12.吴明认为自己在班级中属于"尖子生",这种对自己在群体中地位的意识成为( B ) A 胜利自我 B 社会自我 C 心理自我 D 理想自我 13.几个人一起骑车会比一个人骑车快,这种现象称为( A )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幼儿依恋的类型、行为特点及安全型依恋培养 一、幼儿依恋的意义 依恋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个体的长久持续的情感联系。 它不仅是个体归属感、安全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发展的基础,而且也是道德人格发展形成最重要的基础。同情心、自制力、自主感、乐观、信任、积极甚至责任心都是由依恋感的衍生、发展而迁移创生的。为此,我们应从小培养幼儿健康的依恋感,让婴幼儿在依恋感发展的最关键时期,建立温馨的亲子关系和美好的人际关系,为他们今后高层次情感发展奠定基础。 二、幼儿依恋的类型及行为特点 Ainsworth与同事(1978)通过陌生情境测验和对多个样本的分析,将婴儿的依恋关系分为三类:①安全依恋,这类儿童与母亲在一起时能舒心玩玩具,并不总是依附母亲,当母亲离开时明显地表现出苦恼,当母亲回来时会立即寻求与母亲的接触,很快平静下来并继续玩游戏;②不安全依恋,回避型,这类儿童在母亲离去时并无紧张或忧虑,母亲回来,他们亦不予理会或短暂接近一下又走开,表现出忽视及躲避行为,这类儿童接受陌生人的安慰与母亲的安慰没有差别;③不安全依恋,矛盾型,此类儿童对母亲的离去表示强烈反抗,母亲回来,寻求与母亲的接触但同时又显示出反抗,甚至发怒,不能再去玩游戏。 安全型依恋的幼儿喜欢和母亲在一起,对母亲有较强的信任感,但并不总是靠在母亲身边,而是把母亲作为“安全基地”,积极地探索周围环境,在遇到危险或挫折时会主动寻求母亲的帮助,会有“怕生”现象,但在母亲的鼓励下,能很好地与陌生人交往。回避型依恋与矛盾型依恋则易对他人、对周围环境产生不信任感,害怕分离或回避母亲,难以适应陌生环境,害怕与他人接触交往,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形成多疑、孤僻、冷漠的性格特征。 三、幼儿安全型依恋的培养 传统心理学家认为气质是影响幼儿行为动力特征的关键因素,制约着幼儿的反应方式与活动水平,因而主张“气质决定论”。随着实验方法与现代技术的运用,人们逐渐认识到父母对孩子需要的敏感程度、教养态度、家庭氛围及教师的引导等同样影响着幼儿依恋的形成,这就对幼儿进行安全型依恋的培养提供了可行性。 (一)遵循儿童的自身特点是必要前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