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尊敬的党组织:

改革既是过去成功的法宝,也是今后克服困难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通过改革,构建起能够支撑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总论》部分讲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两句话是:总结过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也就是如何理解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我想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从比较大的历史视野上为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背景。

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文明程度方面,中国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估计,在公元182019年之前的3个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鸦*战争发生前20年的18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的份额还在1/3左右,其经济总量比整个欧洲要高出约20%。但在之后的大约160年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持续下降,辛亥革命前后降到9%左右,新中国成立前后降到4.5%,而改革开放前甚至降至不到2%。经济的落伍使得国家和人民

饱受欺凌和屈辱!赶上世界潮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鸦*战争以来全体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截至目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下一步面临什么样的任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到2019年的 34年间,GDp 年均增长9.8%,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7.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10%,人均达到5440美元,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功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

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现代化建设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再经过10—20年的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社会,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能够顺利实现这个目标吗?

有两条国际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高度重视。第一条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落后国家都曾经或正在进行着后发国家的追赶式现代化过程。结果怎么样呢?一个十分有趣但非常令人深思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进展都相当顺利,并很快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此后的发展却出现明显分化:少数国家成功地将发展进程保持下去,并最终实现了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最成功者当属日、韩;而大多数国家,典型的如拉美的阿根廷、智利等,亚洲的印尼、泰国、菲律宾等,都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徘徊,迟迟难以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国际经验叫“制度高墙”现象。在2019年的时候,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

他们选择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并用一套指标对这100多个国家的制度优劣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的结论很值得我们今天深思,他发现,当人均收入在11000美元之前的时候,收入水平的高低和制度的优劣关系不大,不太密切。但到了11000美元之后,经济增长的绩效和人均收入水平的高低与制度的好坏则密切相关,凡是高收入国家都有比较好的制度安排。换句话说,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安排,中等收入国家将难以跨越11000美元的高墙而进入高收入社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中等收入陷阱”和“制度高墙”现象?最主要的原因在于,在后发国家追赶型现代化的过程中,从低收入社会向中等收入社会的转变,与从中等收入社会向高收入社会的转变,是两个性质上不大相同的发展过程,面临的发展环境、发展条件不同,需要的发展模式和体制保障也是不同的。在前一个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主要依靠低成本、现有成熟技术等后发优势,这时对经济体制好坏的要求不高,只需要基本的政治社会稳定就能够启动工业化的进程,并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但当经济达到中等收入水平之后,不仅之前的许多比较优势会发生变化,比如低成本优势等,也会面临更加复杂的政治、社会环境,比如居民政治诉求提升等。

从各国的经验看,成功实现从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跨越的关键,是要实现两个方面的创新和转变,一是增长动力的创新,即从低成本要素投入推动的增长转变为创新驱动的增长,二是社会管理模式的创新,即从传统的国家、社会治理模式转向现代治理模式,以有效协调利益关系,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不了这两个方面的创新和转变,现代化进程就会停滞甚至逆转,大多数掉入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都是在这两个方面出了问题。

然而,实现这两个方面的创新和转变绝非易事,因为它们对体制的好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些国家之所以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就是因为过不了体制改革和发展模式创新这个关。从我们自身的情况看,过去30多年我国的发展相当成功,但是过去的成功并不能保证今后的成功。我国现行发展模式的弊端和不可持续性已经十分明显。然而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已经提出多年,为什么迟迟难以转变?最关键的还是体制模式没有转变。因此,关键是通过改革,构建起能够支撑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所以说,改革既是过去成功的法宝,也是今后克服困难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

汇报人:

2019-06-07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及重大意义之欧阳家百创编

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及重大意 义 欧阳家百(2021.03.07) 【摘要】: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改革是新形势下对我党、我全国各族人民提出的新要求。历史和时间都证明改革在推进社会进步方面的必要性,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正确指导下,现阶段,我党正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深刻而广泛的变革,在围绕“改革与实现中国梦”为主题的社会实践调研之后,值此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特以马克思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我国现阶段的改革现状作深刻分析,论证其必要性,提出整改意见。 【关键词】:改革的条件改革的机遇和挑战改革的必要性改革的历史意义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前提 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行的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场伟大斗争肩负的一个重要历史使命,就是确保用今后几年时间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到21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

中国梦。 这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必须打赢的一场攻坚战。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有别于过去30多年,也与过去10年有明显不同。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这一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也更为艰巨复杂,这些矛盾和问题躲不开绕不过,解决不好就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确保到2020年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看我们在改革上能否迈出新的重大步伐,越过这道大坎。 面对这样一个重要历史关头,中国共产党有没有迈出新的改革重大步伐的信心、智慧、勇气,打开新的局面,广大干部群众充满期待,国际社会普遍关注。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从这个意义上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我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举措

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摘要 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认真回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历程,对于我们坚定改革信心,继续深化改革,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具有重大意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领域也逐步暴露出若干深层次的问题。十八大为未来中国设定了一条理想的道路:既要保持经济发展,又要维护公平正义。 要满足公民日益增长的政治需求,遏制官员的腐败和特权,就必须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实质性地推进民主法治。中共十八大报告努力在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之间寻求平衡和协调。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仅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由文化的发展特性所决定的。 关键字:改革经济民主文化 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十八大决策我国将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这是当代中国最重大的政治共识。如何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更快更好地将我国建设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并热烈讨论的焦点话题。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努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邓小平开辟的改革道路,翻开了中国历史的新篇章,也创造了世界经济史的奇迹: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年均GDP增长率超过9%,综合经济实力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中国开始进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指日可待。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领域也逐步暴露出若干深层次的问题。由收入差距拉大引发的社会不公平现象,由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引发的生态恶化。十八大政治报告正式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地位。科学发展观依然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以经济社会发展为第一要务,但它要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实践上更加突出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它强调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和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强调要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的问题。

当前深化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进入新世纪第二个10年,我国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综合国力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华民族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比近代以来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另一方面,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面对民众拆解“硬骨头”的期盼,单一的改革难以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长期固化了的藩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需要冲出改革深水区,需要更大的政治勇气、政治智慧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回顾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更不能倒退。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的几年内,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涉及党的建设制度的改革,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新时期新形势下的改革,呈现出四个方面的紧迫性: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两句话是一个整体,前一句规定了根本方向,后一句规定了实现路径,我们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方向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既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也在总目标统领下明确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等方面深化改革的具体目标和任务。强调要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 如何在发展中加强和改善民主? 1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1)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2)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 3)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4)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5)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2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1)创新社会治理体制 2)改进社会治理体制 3)加强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机制建设 4)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5)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 3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1)完善国家安全体系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a18169716.html, 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解析 作者:齐卫平 来源:《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5年第04期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两句话”作为整体的统一性表现在: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统一指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根本保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提供强大动力;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辅相成,浑然一体。做到总目标“两句话”相统一,应注重把制度科学化与治理现代化紧密相结合;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紧密相结合;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结合;把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紧密相结合。 [关键词]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统一性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599(2015)04-0017-06 [收稿日期]2015-05-16 [作者简介]齐卫平(1953—),男,浙江慈溪人,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同济大学兼职教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党制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项目编号:10JZD0001)的阶段性成果。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谋划全面深化 改革,提出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讲话中,反复强调不能把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割裂起来,必须完整地加以理解。这一精神十分重要。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紧密关系的实现,关系全面深化改革的成败。本文拟围绕这个总目标的两句话进行一些解读,以期加深理解,统一思想认识,增强行动自觉。一、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为什么要讲“两句话”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历时35年,中国社会的巨大进步将国家建设带到一个新的境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将历史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谋划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改革开放新阶段继往开来的标志性话语。这两句话之所以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认识。 第一,总目标讲“两句话”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是不断深入的推进过程,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全面”和“深化”的要求越来越凸显出来。从全面的角度看,以往的改革虽然也讲全面,但“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侧重从局部改革做起,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性和关联性的矛盾还不突出。从深化的角度看,先期改革的启动一般走的是先易后难的路径,深层次的问题往往放到后面去解决。当今中国改革已经到了一个重要关头,新的部署势在必然。习近平

新时代发展: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doc

新时代发展: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我们党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 xxxx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已成为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最鲜明的品格。 一九七八年十二月,在党和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我们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从那时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以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和波澜壮阔的创新实践,不断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推动中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跨上新台阶。党和人民的事业在不断深化改革中波浪式向前推进。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问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面对的暗礁、潜流、漩涡越来越多。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后的问题、一般矛盾和深层次矛盾交织叠加、错综复杂。容易的、皆大欢喜的改革已经完成了,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改革开放中的矛盾只能用改革开放的办法来解决。中国要前进,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除了全面深化改革,别无他途。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我们党召开了xx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总部署、总动员。这次全会,深刻剖析了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和未来走向,实现了改革理论和政策的一系列新的重大突破,凝聚了全党全社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共识和行动力量,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党的xx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啃下了不少硬骨头,闯过了不少急流险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局面。 xxxx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党的xx届三中全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 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取消农业税到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兴办深圳等经济特区、沿海沿边沿江沿线和内陆中心城市对外开放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共建"一带一路"、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成功举办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从"引进来"到"走出去",从搞好国营大中小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到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从单一公有制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和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从传统的计划经济

谈谈我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谈谈我对当前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必要性的认识 hriyang 11月9日,十八届三中全会于北京召开了,全面深化改革是此次会议的主要内容。作为一名大学生,我对该内容作了初步的了解,有了一定的体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35年的不断改革,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温饱问题解决了,生活富裕起来了,知识文化水平普遍提高了,朝着小康社会发展了。但是,“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很多容易改的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留下来的大都是较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牵动全局的敏感问题和重大问题。思想观念的障碍、利益固化的藩篱、利益主体的多样,使得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前所未有。新问题与老问题相互交织、错综复杂,这项改革措施与那项改革措施相互关联、彼此制约。要解决这些难题,唯有全面深化改革。 首先,改革开放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回顾35年改革开放历程,我们深深体会到,没有改革开放,我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大好局面;没有改革开放,我国不知还要在封闭半封闭和停滞不前的状态下徘徊多久。深深体会到,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我们党最鲜明的时代旗帜,是中国人民最为自信和自豪的伟大创举。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要求进一步深化改革,经济社会发展呼唤进一步深化改革,人民群众期待进一步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决不能停顿。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并自

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反复强调必须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坚定不移把改革推向前进。这必将开启我国新一轮改革浪潮,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前景。 其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在未来7到8年的时间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在原有基础上实现新的全面提升,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实现全面提升,涉及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涉及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涉及收入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创新,涉及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的完善,涉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的构建,这些必须依靠全面深化改革才能完成。 再者,解决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继续保持发展势头,迫切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当前我国发展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问题,社会矛盾多发易发问题,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问题,等等。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痼疾,突破利

2018公需课《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题及答案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全党必须牢记,必须始终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断迈进。 A. 经济利益 B、深化改革 C、人民利益 D、公平正义 2.新时期的全面改革则要以妥善处理()关系的体制改革为核心。 A. 政府与市场 B. 政府与社会 C. 市场与社会 D. 市场与环境 3.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地区人民心理不平衡 B、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 C、各地区城市社区发展不平衡 D、社区内部组织发展不平衡 4.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基本实现共同富裕。(答案待确定) A. 2020年 B、2025年 C、2050年 D、2035年

5.《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公布与我国的南海断续线发生巨大的冲突,冲突是() A. 没有把南海四大群岛划入进去 B、海洋权益跟中国南海公布断续线权益有重叠 C、不承认断续线 D、不承认中国海洋权益 6.我们在海洋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 分庭抗礼 B、先发制人 C、和平共处 D.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7.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 A. 社会主义现代化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共同富裕 D、小康社会 8. “好篱笆造就好邻居”,“修建篱笆”指的是哪种行为?() A. 断绝贸易往来 B、签订划定领土条约 C、相互学习语言 D、与相邻国家共享资源 9.党内监督的开山之作是()。 A. 《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近日出版发行,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专题]。这本书分12个专题,摘录了同志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4月1日期间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274段。这些论述涵盖广泛,思想深邃,对于我们深刻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紧迫性,系统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在规律和重点任务,贯彻落实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各项举措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其中同志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总目标和方法论的论述有许多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和新要求,事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全局和根本原则。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领会其精髓,对于我们打好全面深化改革这场攻坚战意义重大。 一、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改革开放是一场深刻革命,必须坚持正确方向,沿着正确道路推进。30多年来的改革历程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也经历过曲折,但由于方向正确、驾驭得当,有了问题能及时纠正,所以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现在,我国改革面临十分复杂的国内国际环境,各种思想观念和利益诉求相互激荡。要从纷繁复杂的事物表象中把准改革脉搏,在众说纷纭中开好改革药方,没有很强的战略

定力是不行的。因此,在方向问题上我们头脑必须十分清醒。同志强调,我们的改革开放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我们的方向就是不断推动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而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改弦易辙。我们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这个立国之本,既以四项基本原则保证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又通过改革开放赋予四项基本原则新的时代内涵,排除各种干扰,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实行改革开放死路一条,搞否定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我们要始终明确,全面深化改革,目的是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要进一步形成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进一步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进一步提高政府效率和效能,进一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进一步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就是要靠通过不断改革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比资本主义制度更有效率,更能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更能在竞争中赢得比较优势,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充分体现出来。这里面最核心的是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偏离了这一条,那就南辕北辙了。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举措 核心提示: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改革开放的重要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全面科学地回答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明确了改革方向,开启了新的改革窗口,对于实现两个100年目标、实现“中国梦”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报告人将从四个方面回答以上几个百姓们最关心的问题。 我们最关注的就是这场改革给大家带来什么?比如收入、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等,实际上关注我们在释放改革红利中个人怎么从中得到最大受益。怎么来理解这次会议做出的决定呢? 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新历史起点上理解本次会议 这次会议是站在新的经济历史起点召开的,这个起点怎么理解? 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和伟大成就 习总书记12号会议讲,我们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的治理我们应该有一套治理的办法。我给大家看一张表,我们国家的国土面积世界第四,前面有俄罗斯、有美国、有加拿大,我们排第四。我们人口在世界排第一,国内生产总值到2011年由国内生产总值总规模第十到第二位,人均国内收入

从1978年的第175位到现在我们已经排到114位。所以温家宝总理多次讲我们是一个大国,从总量上是世界第二,但是因为我们人口多,一平均成了114位。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进出口贸易总额在78年29位到去年我们是第一位。从1978年到现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这个谁都不否认。 这个表大家看,1978年整个国内生产总值是3645亿,到去年我们到50多万亿。另外我们的发展速度在世界最快,这是世界公认的一些发展速度比较快的大国。这是国际贸易基金组织对去年到今年以来经济增长速度。我们是,美国是,欧元区是负增长,日本是,俄罗斯是,印度,印度比较快。金砖四国,像巴西也没有我们快,我们不仅量大而且速度快。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我们在世界上,2013年统计的我们达到了5445美元,到去年年底我们实际上按我们国家的计算是6200美元,进入中等发达国家稍高一点的水平。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9千美元,在世界上算中等发达国家。世界的平均水平是1万美元多一点,我们是9千多美元,当然和高收入国家比较,比如和美国和日本,包括和我们国家的香港比较,我们还是比较低的。但是低有低的好处,我们的需求在这。所以需求在这,因此发展的潜力就大,这是第一点。 我们这次的改革做出决定是站在一个发展,我们国民经济和社会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有了很好改善以后,我们

全面深化改革试卷答案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解放思想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 增长速度加速期 增长速度换档期 结构调整阵痛期 前期政策消化期 权利公平

规则公平 机会公平 待遇公平 财政政策 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货币政策 产业政策 企业自主经营, 消费者自主选择,自主消费 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 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 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七届三中全会 十五届三中全会 十三届三中全会 四项 五项

三项 六项 政府、人大、政协 党、政府、人大、政协 党、政府、人大 党、政府、政协 2030 2015 2025 2020 高收入国家历史阶段 从中等收入国家迈向高收入国家的历史阶段 从低收入国家迈向中等收入国家的历史阶段 低收入国家历史阶段 计划经济的一般规律 只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要遵循的一般规律

只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 公益性服务 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重要公用事业 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管事为主 管人和事为主 管人为主 管资本为主 1982 1992 1987 1978 主导性作用 决定性作用 基础性作用 辅助性作用

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面深化改革问题 经济体制改革问题 政治体制改革问题 文化体制改革问题 市场资源配置过度 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均不足 政府资源配置不足 政府资源配置过度 文化体制改革 经济体制改革 政治体制改革 社会体制改革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 导读:本文是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尊敬的党组织: 改革既是过去成功的法宝,也是今后克服困难进一步取得成功的必然选择。通过改革,构建起能够支撑科学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这不仅需要在经济体制方面继续创新,也要在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管理体制以及生态文明体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总论》部分讲了四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讲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其中最重要的两句话是:总结过去,“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面向未来,“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理解这两句话的含义?也就是如何理解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我想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从比较大的历史视野上为大家理解这个问题提供一个背景。 大家知道,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不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社会文明程度方面,中国都曾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估计,在公元182019年之前的3个世纪,中国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直到鸦*战争发生前20年的1820年,中国经济占全球的份额还在1/3左右,其经济总量比整个欧洲要高出约20%。但在之后的大约160年间,中国经济占世界的比重持续下降,辛亥革命前后降到9%左右,新中国成立前后降到4.5%,而改革开放前甚至降至不到2%。经济的落伍使得国家和人民

饱受欺凌和屈辱!赶上世界潮流,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鸦*战争以来全体中国人的不懈追求。 截至目前,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取得了怎样的成就,下一步面临什么样的任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从1979到2019年的 34年间,GDp 年均增长9.8%,创造了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19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7.3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已经超过10%,人均达到5440美元,进入了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成功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 站在这样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现代化建设下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再经过10—20年的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阶段,迈向高收入社会,完成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中国能够顺利实现这个目标吗? 有两条国际经验值得我们深思和高度重视。第一条是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现象。近现代以来,世界范围内,众多的落后国家都曾经或正在进行着后发国家的追赶式现代化过程。结果怎么样呢?一个十分有趣但非常令人深思的现象是,绝大多数国家在现代化的起步阶段进展都相当顺利,并很快实现了由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但此后的发展却出现明显分化:少数国家成功地将发展进程保持下去,并最终实现了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最成功者当属日、韩;而大多数国家,典型的如拉美的阿根廷、智利等,亚洲的印尼、泰国、菲律宾等,都陷入了长期的停滞、徘徊,迟迟难以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跨越。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国际经验叫“制度高墙”现象。在2019年的时候,美国哈佛大学一位教授写的一篇文章很有意思,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范文三篇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范文三篇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范文1 全面深化改革的“全面”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发展阶段发生重大跨越,改革的任务凸显“全面”。我国已从以满足人自身生存需要为主要目标的生存型阶段进入到以追求人自身发展为主要目标的发展型新阶段,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此背景下,改革的重大任务不仅集中在经济领域,而且集中在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任务更加全面。 第二,我国经济转型正处于关键时期,转型升级更加依赖于全面改革的突破。未来五年是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的工业转型升级、从规模城镇化走向人口城镇化的城镇化转型升级、从物质型消费走向服务型消费的消费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转型直接依赖于改革的突破,这形成了全面改革的现实需求。 第三,新阶段全面改革的目标进一步明确化,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比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一目标更加全面,涉及领域更多,是一场新的改革大考。考得好,我国就将走上公平可持续的发展之路。 几年来,我国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政治领域的改革不断深化,“四个全面”稳步推进。比如,在经济领域,资源要素价格改革加快推进;在社会领域,反贫困、公共

服务等力度不断加大;在行政领域,简政放权取得重要进展。这些改革都为公平可持续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将改革进行到底心得体会范文2 如何在全省深化改革的前行征程中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队和主力军作用?笔者认为,作为党员干部理应走在全省改革的最前列,牢固树立进取、机遇、责任“三种”意识,凝聚一切可以凝聚的力量,激发一切可以激发的活力,始终勇立改革潮头,与改革同行,与发展同步,为四川改革事业添砖加瓦,献智出力。 要树立敢为人先的进取意识。当前,全省的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制约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益凸现,改革好似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作为党员干部应牢固树立敢为天下先的进取意识,带头解放思想,以思想的解放推动工作的创新,始终围绕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敢下深水、敢涉险滩的闯劲,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勇于尝试改革模式,敢于啃下改革中的“硬骨头”,着力破除利益藩篱,推进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 要树立时不我待的机遇意识。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作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四川作为西部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在全国改革发展格局中占据重要位置。可以说,四川正面临着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机遇只会垂青有准备的人。面对发展良机,党员干部要带头树立时不我待的机

2016 继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文明发展) 试题及答案 第四套

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 A、市场为主、计划为辅的经济体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D、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 您的答案:B得分:1.5 2、新科技革命则是在机器工作系统中加入了人工智能的操纵控制体系,即用电子计算机自动控制生产过程,电子计算机不仅代替了人的体力劳动,而且是人的 脑力劳动的扩展和联想,形成( )和机器人生产要素。 A、电子操作 B、新科技 C、人工智能 D、自动装置 您的答案:C得分:1.5 3、必须批判“人不为己,天殊地灭”的极端个人主义观念。讲市场经济中,人 都是自利的,( )说市场经济是以金钱度量、评判和作用一切。 A、意味着 B、也就是 C、主要是 D、并不等于 您的答案:D得分:1.5 4、韦伯认为:“商人之所以在市场上能够取得比其他阶层更多的财富,原因在于他们一是(),知道什么财富可取,什么可得,什么地点可有;二是他们有技术,特别是他们懂得会计、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 A、有知识 B、有资本 C、有理性 D、有欲望 您的答案:C得分:1.5 5、十八届三中全会《深化改革决议》指出:“改革开放的()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A、指导思想 B、成功实践 C、理论学说 D、方针政策 您的答案:B得分:1.5 6、法治建设在国家层面得到明确是在()。 A、十八大 B、十八届一中全会 C、十八届三中全会 D、十七届三中全会 您的答案:C得分:1.5 7、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是()。

A、健全宏观调控体系 B、深化行政体制改革 C、建设法制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D、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您的答案:D得分:1.5 8、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政府定价范围主要限定在( )。 A、公益性服务 B、重要公用事业 C、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D、重要公用事业、公益性服务、网络型自然垄断环节 您的答案:D得分:1.5 9、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 )。 A、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B、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D、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次要组成部分 您的答案:B得分:0.0 10、经济体制不完善的核心问题是( )。 A、市场资源配置过度 B、政府资源配置不足 C、政府资源配置过度 D、政府和市场资源配置均不足 您的答案:C得分:1.5 11、由于()时代的到来,中国信访工作越来越多,情况越来越复杂。 A、风险 B、法治 C、改革开放 D、网络化和信息化 您的答案:D得分:1.5 12、司法改革最核心的要求是()。 A、加快改革步伐 B、让司法更加权威 C、让司法更加高效 D、让司法更加公平 您的答案:D得分:1.5 13、依法执政的主体是()。 A、党 B、国家 C、政府 D、社会 您的答案:C得分:0.0 14、法官、检察官的自由裁量权要合理行使,以确保()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纵观我国现代化进程,未来的十年具有关键意义。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航船破浪前行的动力引擎。以什么样的勇气啃硬骨头、涉险滩,以什么样的智慧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什么样的方法破解改革难题,决定未来这十年能不能向历史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要提高改革决策部署的执行力。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既高瞻远瞩、深谋远虑,具有战略意义,又全面具体,具有可操作性。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两个全面”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贯彻十八大精神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自觉顺应人民愿望和时代要求、坚定不移推进改革的鲜明立场,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勇于改革创新、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坚定信念和巨大勇气。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其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计划经济已经不能满足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计划经济体制暴露出许多弊端,总结起来,主要有三点,第一,对微观经济活动与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难以发挥有效的调节作用,容易产生生产与需求之间的相互脱节;第二,不能合理地调节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容易造成动力不足、效率低下、缺乏活力等现象;第三,计划容易脱离实际,造成不必要地巨大浪费等等缺陷。199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至今,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创新,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时至今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取得了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国民经济飞速发展,GDP稳步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国力进一步增强,科技文化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已初步建成了小康社会。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快速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暴露出很多问题,比如,贫富差距增大、就业难、工资低、生产方式落后、国家主要经济来源集中在第一产业等。 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不能满足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是中国未来发展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不是摒弃当前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是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坚持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这个重大战略判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相适应,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全面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大局。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可以释放出巨大的改革红利。我国党政机构的公职人员,是公权力的主要行使者,特别是担任各级领导职务的人员,更是其中的核心。如果他们都能够正确地对待权力、金钱、美色,言行具有良好的道德约束,那么,我国政府的清廉就有了基础。离开公职人员的清正,就不可能有政府的清廉。同样,没有公职人员的清正和政府的清廉,政治清明也就只能是空话。当然,政治

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五加一”,其中的“一”指的是()。 A. 党的建设制度 B. 社会体制改革 C. 经济体制改革 D. 政治体制改革 2.改革开放后监督体制改革力度较大,直接表现为()。 A. 监督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增多 B、监督机构减少,人员编制减少 C、监督机构减少,人员编制增多 D、监督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减少 3.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 A. 社会主义现代化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C、共同富裕 D、小康社会 4.下列不属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同步富裕 5.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地区人民心理不平衡 B、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 C、各地区城市社区发展不平衡 D、社区内部组织发展不平衡 6.“对印度来说,我们拥有强大的地理优势”的原因是() A. 切断西里古里走廊 B、喜马拉雅山地理位置优越 C、亚东的重要性 D、方便右侧进入印度河平原 7.要确保到()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 A. 2025年 B、2035年 C、2050年 D、2020年 8.监察委员会除了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责之外,尚应有()职责。 A. 预防 B、制定相关法律 C、制定规章制度 D、司法审判 9.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A. 2020年 B、2025年

C、2050年 D、2035年 10.我们在海洋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原则是()。 A. 分庭抗礼 B、先发制人 C、和平共处 D. 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11.()意味着最高权力. A. 公权 B、私权 C、人权 D、主权 12.( )归于地方事权。 A. 区域性公共服务 B. 统一市场管理 C. 国家安全 D. 外交 13. “好篱笆造就好邻居”,“修建篱笆”指的是哪种行为?() A. 断绝贸易往来 B、签订划定领土条约 C、相互学习语言 D、与相邻国家共享资源

2018继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题及答案

时间限制:9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 1小时 17分 24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缺陷的是()。 A.盲目性 B.多元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2.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A. 2020年 B、2025年 C、2050年 D、2035年 3.下列不属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同步富裕 4.关于党委和纪委的关系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不确定) A. 强调系统垂直领导为主,容易达到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目的

B、强调党委领导,会出现对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C、强调党委领导,很难达到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目的 D、强调系统垂直领导为主,会出现对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5.南沙群岛上的主要岛屿,从数量上来看,霸占最多的国家是()。 A. 中国 B、越南 C、泰国 D、菲律宾 6.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 A. 上移 B、向基层下移 C、向社会组织迁移 D、分散化

7.党内监督的开山之作是()。 A. 《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B、《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D、《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 8.“对印度来说,我们拥有强大的地理优势”的原因是()(答案不确定) A. 切断西里古里走廊 B、喜马拉雅山地理位置优越 C、亚东的重要性 D、方便右侧进入印度河平原 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第()条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A. 五 B、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