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邮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南邮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南邮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题

第一章

1. MIS的基本要素

信息、人、信息技术

其中信息是信息系统的原材料和产成品,人是管理信息系统中最关键的要素,而信息技术是工具和手段。

2. 信息的维度

时间维——信息的及时性与新颖性;

空间维——信息的便利性;

形式维——第一,以最适当的形式---声音,文本,影像等被提供;

第二,信息的准确性,即我们需要的是无差错的信息。

3.信息的流通方向---自上而下把组织分为三层:战略层,战术层,作业层。

战略层——为组织提供整体的方向和指导,如学校中的校长、名誉校长、副校长

战术层——根据企业战略制定下一级的战略和目标,如各学院的院长

作业层——由普通职工构成,每天在做接受命令指令、开发并生产成品和服务等具体工作,如学校中的授课老师

所谓知识工作者,就是信息和信息技术的使用者,作为知识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有两个:精通信息和技术,具备社会责任感。

精通技术的知识工作者和精通信息的知识工作者

信息系统的核心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网络和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

3. MIS的信息处理视角—基于信息处理,基于管理层次,基于职能领域

基于信息处理:从信息资源管理的方面来说,企业信息化的发展经历三个阶段数据管理阶段(1950s)【部分代替人们的手工劳动】代表性系统:电子数据处理系统(单项事务处理系统)

信息管理阶段(1960s)【注重管理的综合;产生辅助各级管理决策的信息】代表性系统:MIS、DSS

知识管理阶段【从数据或信息中提炼知识;人工智能、数据挖掘】代表性系统:商业智能

基于管理层次:信息系统可以分为四类:战略规划层的经理信息系统,管理控制层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知识层的知识工作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运行控制层的事务处理信息系统。

4.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获取竞争优势:

一,外部环境分析波特的五力模型:买方的议价能力,卖房的议价能力,现有竞争者的威胁,新的竞争对手的入侵,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

二,产品的定位分析,获得竞争优势的基本战略类型: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专一化战略

三,内部因素分析最常用的技术就是价值链分析,价值链是把整个组织活动看成一系列过程,每个过程都能为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增加一定的价值。

价值链由基本价值活动和支持价值活动组成。基本价值活动包括:输入物流,运作,输出物流,营销和销售,售后服务。

支持价值活动包括公司的基本结构---总体上影响公司所有基本价值活动的组织环境。

第二章

1. 客户集成系统Customer Integrated Systems(CIS)是事务处理系统的一个扩展,指的是让客户使用技术手段自己进行事务处理。

2. MIS的几类输出

进度报表——周期性生成;关键指标报表:与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关键成功因素)相关

需求报表——按管理者要求提供相应信息(时间不定)

异常报表——出现异常情况时系统自动生成

常规报表——为某一主题向管理人员提供详尽数据

3.信息孤岛(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指的是代表相互隔离的系统,在数据信息单元单独存放,不能自动实现信息共享与交换,需要靠人工与外界进行联系的一种现象。

信息孤岛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缺乏总体规划,总体上缺乏网络构思和技术,使得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很难集成与共享;(二)企业的并购与重组

解决办法:业务集成

3. 信息系统集成分为3个层次

信息集成——要从系统运行的角度,保证各部分提供正确的产出

过程集成——通过流程之间的协调,消除流程中冗余活动

企业集成——沿着产品供应链方向形成的虚拟企业的集成

4. 信息系统的集成模型

表示集成模型——即通过遗留软件的现有表示来集成新的软件。一般使用软件用户界面来实现对多种软件的集成。它的局限性:表示集成模型虽然易于实现,但可能会成为系统性能的瓶颈。

数据集成模型——指通过直接访问软件所创建、维护并储存的相应信息来实现软件集成,局限性:能提供更广泛的数据访问,对数据模型的变化非常敏感,一旦模型发生改变,那么集成就会被破坏。

功能集成模型——是在代码级上实现信息系统集成,这可能是在对象或过程级别上实现的。数据一致性集成是在程序代码上进行集成。局限性:功能集成模型提供的集成能力最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最灵活,但实现的负责度较高。

5. MRP和MRPII的差别

MRP是被设计并用于制造业库存管理信息处理的系统,它解决了如何实现制造业库存管理目标——在正确的时间按正确的数量得到所需的物料这一难题。【主要功能】:按客户订单、产品结构展开计算物料需求;减少库存MRPII是一种生产管理的计划与控制模式,因其效益显著而被当成标准管理工具在当今世界制造业普遍采用;其实现了物流与资金流的信息集成,是CIM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的核心主体,是解决企业管理问题,

提高企业运作水平的有效工具。集成了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多个子系统

第三章

1. 企业门户是指在Internet的环境下,把各种应用系统,数据资源,互联网资源统一集成到一个企业门户之下,根据每个用户使用特点和角色的不同,形成个性化的应用界面。

2. (企业门户)的发展阶段

企业网站阶段——提供浏览,注重信息的单向传送;忽略了信息互动

企业信息门户阶段——内容的集成;单一访问渠道、个性化服务,简单商务应用

企业应用门户阶段——流程的集成

企业知识门户阶段——通过单一的入口找到需要的知识和适当的人

3. 供应链管理(SCM)的关键问题

配送网络的重构,配送战略问题,供应链集成与战略伙伴,库存控制问题,产品设计,信息技术和决策支持系统,顾客价值的衡量

供应链管理复杂性产生的原因: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网络;营销实践中的供应与需求往往存在矛盾;供应链系统随实践而变化;一些新兴行业供应链系统中的新问题层出不穷。

4. 几种客户关系管理CRM类型的差别、主要用途

运营型CRM——目的:让企业从事销售,市场营销和客户服务的人员能够共享客户资源,减少信息流动断点。

分类:

?销售自动化—业务对象有效的管理,提高了销售部门的工作效率

?市场营销自动化—帮助企业建立和管理市场活动

?服务自动化—将客户服务与支持功能同销售,营销功能很好地结合

-协作型CRM——目标:能够让企业客户服务人员同客户一起完成某项活动功能:呼叫中心管理,电话银行,呼入管理,客户分类排序,交互式语音应答,呼出管理,呼出名单管理,软拨号

分析型CRM——分析企业问题,找出问题的原因,对将来的趋势和行为进行预测,从而很好地支持人们的决策。

主要用途:分析客户特征,分析“黄金客户”,分析客户关注点,获得客户,交叉销售

主要功能:市场分析,销售分析,产品分析,客户分析,竞争分析,预测

5.企业与客户的接触点:是指企业与客户的交流途径,包括网站,电话,邮件等。

第四章

1. 决策的定义、分类、过程

定义——人们为了达到某一种目的而进行的有意识的、有选择的行动

分类——【结构化决策】: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某一决策过程的环境及规则--采用特定的方法总能得到最优决策方案

【非结构化决策】:决策过程复杂,不可能用确定的模型或语言描述其决策过程

--不能保证得出最优决策方案

【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以上二者之间的决策--可以采用适当的方法产生较优的决策方案

过程——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设计备选方案;选择方案;方案实施

2. DSS的构成Decision Support Systems(DSS)决策支持系统

决策支持系统基本结构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数据管理部件,模型管理部件,用户界面管理部件

数据管理部件——存储并维护与决策问题领域相关的信息【信息+DBMS】

模型管理部件——存储和维护DSS使用的各种模型【模型+MBMS】

用户界面管理部件——决策者与决策支持系统之间的沟通

DSS与MIS的关系:

DSS与MIS的关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狭义而言,DSS与MIS是不同的系统,DSS是鉴于MIS的不足而推出的新型系统,两者的目标,服务对象不同,解决的问题也不同。

(1)DSS是为战略层的决策服务的,主要是解决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问题,把内外的综合性信息转化为决策知识;MIS主要是为业务层服务的,主要是解决结构化的问题,把数据转换为信息。

(2)DSS是模型和用户共同驱动的,即决策过程和决策模型是动态的,决策过程需要有大量的,经常性的人机交互。而MIS则是由数据驱动的,其处理过程与规则是固定不变的,自动化程度高,人工干预少。

就广义而言,DSS是MIS的分系统,即MIS是一个总概念,DSS是MIS发展的最高级阶段。

3. 智能决策支持系统(IDSS)——是人工智能和DSS相结合,应用专家系统技术,使DSS 能够更充分地应用人类的知识,通过逻辑推理来帮助解决复杂的问题的辅助决策支持系统。

群体决策支持系统(GDSS)——是一种利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供多个决策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某种规程相互协作,来探寻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决策问题的决策支持系统。

4. 商务智能的技术体系主要由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数据挖掘三部分组成。

5. 数据仓库和数据集市的差别

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非易失的、反映时间变化的数据集合,用来支持管理人员作出决策,实现商务智能的基础。

数据集市——为某个局部范围内的管理人员提供管理决策支持,从数据仓库中独立出来的一部分数据。

两者区别:数据仓库是局部使用,数据集市是企业级适用

6.知识转化的模式:社会化,外化,整合化,内化。即SECI模型

基本前提:不管是人的学习成长,还是知识的创新,都是处在社会交往的群体与情境中来实现和完成的知识的上升:?社会化——【转化】隐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途径】通过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的过程【关键】观察、模仿和实践,而不是语言【主要挑战】如何识别和组织领域中的专家?|如何沟通协作?|如何总结和传递经验教训??外化——【转化】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工具】隐喻、类比、概念和模型【主要挑战】缺乏自动

化的流程来捕捉隐性知识|缺乏贡献隐性知识的激励环境

?整合化——【内涵】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组合;通过各种媒体产生的语言或数字符号,将各种显性概念组合化和系统化的过程?内化——【转化】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途径】通过“汇总组合”产生新的显性知识被组织内部员工吸收、消化,并升华成他们自己的隐性知识。

第五章

1. 系统开发生命周期(SDLC)的阶段划分

计划——界定要开发的系统;确定项目范围;制定项目计划

分析——收集业务需求;对需求进行排序

设计——设计技术框架;设计系统模型

开发——建立技术框架;建立数据库和编程

测试——编写测试条件;实施系统测试

实施——编写详细的用户说明书;为系统用户提供培训

维护——设立为系统用户服务的帮助办公处;提供支持决策变化的环境。

什么是关键成功因素(CSF)

关键成功因素CSF(critical success factor),是一种对组织的成功起关键作用的因素

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CSF)就是通过分析并找出组织的关键成功因素,围绕这些关键成功因素确定系统的信息需求,进行系统规划。

2. 生命周期法的优点缺点,原型法的优点缺点,外包的优点缺点

结构化生命周期法——【优点】:建立面向用户的观点;严格区分工作阶段;自顶向下进行开发;工作文件的标准化和文档化;采用图表工具描述系统;

【缺点】:所需文档资料数量大;人机交互界面表达难;用户信息反馈慢;开发周期长。

原型法——【优点】:鼓励系统用户的积极参与;有助于解决系统用户之间的差异;能给系统用户一个对最终系统的直观感受;帮助确定技术上的可行性;有助于推广目标系统的思想;

【缺点】:导致人们认为最终系统将很快产生;没有给出对系统运行环境的说明;导致项目小组忽略完整的测试和系统文档。

资源外包——【优点】:把力量集中到独特的核心能力上;利用另一个组织的智力资源;更好地预测未来成本;获得前沿技术;降低成本;改进绩效责任;【缺点】:降低了对未来技术变革的了解程度;降低了控制力;增加了战略信息的易受攻击性;增加了对其他组织的依赖性。

六章

1. 什么是信息资源规划(IRP)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IRP)信息资源规划是指针对企业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使用的全面规划,促进

2. 工期估算和进度安排方法

三种估计:乐观的,悲观的,最可能的

3. 系统维护的类型和内容

系统维护的类型——正确性维护;适应性维护;完善性维护;预防性维护

系统维护的内容——程序维护;数据文件的维护;代码维护;设备维护

4. 常用的系统质量评价方法

多因素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数据包络分析法,经济效果评价法

1. MRPII:Manufacturing Resources Planning 制造资源计划

2. 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客户关系管理

3. SCM:Supply Chain Management供应链管理

4. BOM:Bill of Material 物料清单

5. SSO:Single Sign -On,单点登录

6. B2G:Business to Government 企业对政府机构的电子商务

7.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人工智能

8. DW :Data Warehouse 数据仓库

9. SDLC: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系统开发生命周期

10. RFP :Request For Proposal,方案征询书

11. MRP:Material Resource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12. BPR: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业务流程重整

13. CRP:Capacity Requirement Planning 能力需求计划

14. XML:Extensible Markup Language 可扩展标记语言

15. GDSS:Group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群体决策支持系统

16. JAD:Joint Application Development联合应用开发会议

17. JIT :Just In Time 准时生产

18. IRP: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 信息资源规划

19. 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地理信息系统

20. MPR:Material Resources Planning 物料需求计划

详细版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doc

第一章 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在那些方面能给管理提供支持? (1)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2)信息技术是现阶段对企业组织进行改革的有效的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企业组织重新设计、企业工作的重新分工和企业职权的重新划分,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企业组织结构正在向扁平式结构的非集中管理转变。 “扁平化”管理的实质是“信息技术进步大大降低了组织内部信息交流的成本,从而使纵向(金字塔)的官僚体制开始崩溃”,“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距离缩小和最终向合一回复”。 2.为什么说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发展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1)所谓人造系统,是指人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一系列的要素做出有规律的安排,使之成为一个相关联的整体,例如计算机系统,生产系统和运输系统等。实际上,大多数系统属于自然系统和人造系统相结合的复合系统,而且许多系统有人参加,是人—机系统。 (2)信息系统看起来是一个人造系统,但是它的建立运行和发展往往不以设计者的意志为转移,而有其内在规律,特别是与开发和使用信息系统的人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了解自然系统的运行规律及人与自然系统的关系是建立和发展信息系统的关键。 第二章 1.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义管理信息系统? (1)管理信息系统通过对整个供应链上组织内和多个组织间的信息流管理,实现业务的整体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控制和外部交易过程的效率。 (2)(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信息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社会技术系统。) (3)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 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2.简述应用环境对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影响。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离不开一定的环境和条件,这里,环境是有关组织内,外部各种因素的综合。 一、生产过程的特征: 由于不同的生产特征决定着企业开发应用管理系统时应当贯彻的管理思想,因而必须在系统进行总体规划之前进行认真分析,才能保证系统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管理。 二、组织规模: 组织规模是管理信息系统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他决定着系统应用的目标和规模,因而,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上,根据组织规模确定系统的规模和目标是系统分析人员的重要任务。组织规模即组织的大小。 三、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管理的规范化是管理组织、过程等的学科性与合理性的要求。管理的规范化程度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为明显。 四、组织的系统性: 一个系统性的组织,管理过程是系统化的,可以被准确地描述和量化,能够产生与决策控制过程相关的数据。这样的系统的管理和决策能够在各管理环节的支持下准确进行。 五、信息处理与人: 在信息处理中,计算机的长处: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进行筛选、分析;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中的特点: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3.在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中,如何协调人与系统的关系? 在信息处理中,要充分考虑人既是系统的使用者,又是系统的组成部分的这个特点。在系统设计中,努力保持人和计算机之间的和谐,这样才能设计出真正优秀的信息系统。人际和谐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人性化界面;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提高中端用户的计算能力。

SQL语言的应用 南京邮电大学软件工程与数据库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一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茅苏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2年9月2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 右键 新建SQL Server注册 下一步 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 下一步 选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然后点击下一步 选中“在 现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然后点击下一步 完 成 关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10001927db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点击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10001927db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要求:需为每张表建立主键,其他完整性约束可自己添加。

南邮通达--简单的工资管理系统

程序设计报告 ( 2013 / 2014 学年第 1学期) 题目:模拟工资管理系统 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日期: 2013年 12月 9日

模拟工资管理系统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工资管理系统是一个单位最基本的一项财务管理,该系统要求实现查找,修改,删除,统计,排序等。所以帐务数据都要利用文件系统保存,以备系统下次运行时使用。通过此课题,熟练掌握文件,数组,指针的各项操作,以及一些基本算法思想的应用。 基本要求: 管理员: 1)以密码系统登录 2)录入员工信息具体工资,计算相应的税金(计算规则参见最新公布的政策) 3)查询并显示所有员工具体信息 4)显示统计信息:员工数目,工资总数和税金总数 5)按照指定条件查询 6)增减具体员工记录 税金政策基本是不同收入等级的工资使用不同的比例收取税金。类似于下表: 工资税金 0~1500 0%(超出部分) 1500~2500 10%(超出部分) 2500~3500 15%(超出部分) 3500~5000 20%(超出部分) 5000~10000 30%(超出部分) 10000~ 40%(超出部分) 员工: 1)以工号为登录ID,密码自己设定; 2)可以查询本人的相关信息; 3)系统提供指定时间间隔的查询功能。

二需求分析 工资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图如图1所示。 图一(功能框架图) (1)根据工资管理系统的要求,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 (2)选择文件存储格式(文本或是二进制)和文件名。 (3)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设计系统的总体模块组成和数据结构。 (4)对于每项操作,设计一个函数(方法、子模块)进行实现,要明确定义函数类型。 (5)根据设计结果分布开发实现各模块,最后进行总体集成。 三、概要设计 1 主要结构体 class worker { public: worker()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平稳随机信号是指:概率分布不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随机信号,也就是说,平稳随机信号的统计特性与起始 时间无关,只与时间间隔有关。 判断随机信号是否广义平稳的三个条件是: (1)x(t)的均值为与时间无关的常数:C t m x =)( (C 为常数) ; (2)x(t)的自相关函数与起始时间无关,即:)(),(),(ττx i i x j i x R t t R t t R =+=; (3)信号的瞬时功率有限,即:∞<=)0(x x R D 。 高斯白噪声信号是指:噪声的概率密度函数满足正态分布统计特性,同时其功率谱密度函数是常数的一类噪 声信号。 信号的遍历性是指:从随机过程中得到的任一样本函数,好象经历了随机过程的所有可能状态,因此,用一个 样本函数的时间平均就可以代替它的集合平均 。 广义遍历信号x(n)的时间均值的定义为: ,其时间自相关函数的定义为: 。 2、连续随机信号f(t)在区间上的能量E 定义为: 其功率P 定义为: 离散随机信号f(n)在区间 上的能量E 定义为: 其功率P 定义为: 注意:(1)如果信号的能量0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第一章 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主导,利用计算机 硬件、软件、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办公设备,进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加工、储存、更新和维护,以企业战略竞优、提高效益和效率为目的,支持企业的高层决策、中层控制、基层运作的集成化的人机系统。 信息系统:一个信息系统技术上可定义为相互连 接的部件的集合,它可以进行信息的收集、处理、储存和分发,以支持一个组织的决策和控制。除了,支持决策、协调、控制,信息系统还可以帮助经理看清复杂的问题、分析问题和创造新产品。 信息系统技术不仅是技术:信息系统的企业视角:信息系统使公司能够增加收益或降低成本, 借助于信息帮助管理者作出正确的决策或 者改进企业进程,为公司创造价值。 信息系统的商业价值: 1、最明显的价值贡献在于改善现有的企业过程或创造全新的企业过程,其结果是提高公司运作的效率。 2、信息系统还可以用于改进决策、增加决策的速度和提高决策的正确性。 3、信息系统也能以增长公司战略优势的方式创造价值,系统可帮助公司实现差异化和持续优势,如加强顾客和供应商的联系,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 意识的协调行为。 信息:信息一直已转化为对人类有意义和有用形 式的数据。 系统:为实现规定功能以达到某一目标而构成的 相互关联的一个集合体。 数据:是表达发生于组织及其环境中的事件的原 始事实符号串。 信息系统的维度:信息系统是由组织、管理和技 术3个维度组成。 1)组织维。信息系统是组织整体的一部分。 2)管理维。不同层次的管理有不同的信息和信 息系统需求。 3)技术维。信息技术是管理者应对变化的众多 工具中的一个。 第二章信息系统的类型(各类型之间的异同):1、业务处 理系统:是执行和记录企业日常业务的计算机化系统,是其他系统的数据源。2、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业务 处理系统供应的数据汇总并生成公司基本运行情况报告。3、决策支持系统:支持中层管理的非程序性决策。4、高管支持系统:帮助高管做出非程序性决策。 CIO:信息主管,是一个高级管理职位,他要负责信 息系统在企业中的长远和战略应用。 CSO:首席战略官,负责挖掘问题、协调缓解问题和 解决问题的高级管理人员,职责是挖掘企业管理中的问题,分析问题的性质和可能造成的影响,搞清问题的轻重缓急,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提请总裁或董事会决策实施。 系统分析员:是对大型、复杂的信息系统建设任务中,承担分析、设计和领导实施的领军人物。要做好与客户之间的关系,同时对客户的需求要正确的理解,要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同时做好与客户间沟通交流,学会说服对方。 CIO:首席信息官:是企业的高管,他主管公司中信 息技术的应用,评审职能领域的信息技术投资和决策,发挥将信息技术集成进企业战略的作用。 CKO:首席知识官:负责公司的知识管理计划,帮助设计发现新知识源的程序和系统,或帮助组织和管理过程中现有的知识得到更好的应用。 CSO:安全主管:负责公司的信息系统安全、也负责 加强公司的安全政策。 CPO:首席隐私保密官,负责保证现存的数据符合隐 私法律。 程序员:经过严格培训的专家,编写计算机软件。 系统分析员:有信息系统团队和组织其他人员的联络 者组成,将企业的问题和要求转换为信息要求和系统要求。 系统经理:是程序员、系统分析员、项目经理、硬件 经理、通信经理和数据库专家等组成的团队领导者,是计算机运行和数据录入人员的管理者。 第三章 组织:组织是一个正式的、稳定的社会结构,它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并通过生产将这些资源转化为产品和服务。 组织的类型(按组织结构分类):1、创业型组织: 处于动态变化的环境中。结构简单,一般由最高的CEO进行管理。2、机械型组织:处于稳定的环境中,生产标准化的产品,由于集中式管理团队和集中式制 企业过程:是指组织结构和人员,遵循管理原则,运定决策而占优势。3、事业部组织:一个公司分成若 用管理信息、技术和方法来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过程。干事业部,每个事业部生产不同的产品或提供不同的服务。4、专业型组织:以知识为基础的组织,其产

电机学1复习

电机学1复习 1所有作业题和书中的例题 填空题 直流电机由 和 部分组成。其中换向极属于 部分,其作用是 。直流电枢绕组可分 为 、 。电枢绕组感应的电势是 ,通过 换向成 。交流绕组按层数分为 和 及 。从绕组的节距看分为 、 和 。单相交流绕组的磁动势为 ,通有对称三相交流 电的三相交流绕组磁动势形式为 、交流电机中,为削 弱或消除谐波的影响,绕组通常采用 、 的形式。 直流电动机的电势Ea 比端电压U ,电磁转矩Tem 与转速n (方向) , Ia 与 Ea (方向)。欲改变直流电动机的转向, 可采用的方法有 、 或 。 电机和变压器的磁路一般用 (材料)制成,变压器的铁芯导磁性 能越好,其励磁电抗 ,励磁电流就 。直流电机由 和 两大部分组成。其中 部分主要 有 、 、 ; 部分主要 有 、 、 。基波脉振磁势可以分解成两 个 、 、 的圆形旋转磁势。变压器的参数由 和 实验测得,其中由 试验可测出 然后计算出 ;由 实验可算 出 。交流电机单相绕组流过电流后产生 磁势; 三相绕组流过电流后产生 磁势。方向 。 直流电动机的电气制动方法有 、 、 调速方法有 、 、 直流电枢绕组 可分为 、 。 铁芯损耗包括2各部分,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铁芯损耗的大小与铁芯 材料特性Fe k 、磁通密度m B 、频率f 有关,写出 1.8m B T 时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知一台交流电机的极距为10槽,如果希望电枢 绕组中不包含五次谐波电动势,那么线圈的节距应当选为__________槽。铁心损 耗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和,一台并励直流电机,接到220伏的直流电网上, 作电动机运行时,电枢电势为210伏,若改为发电机运行,并保持电网电压,电 枢电流不变,则电枢电势为__________伏,电枢回路总电阻压降(包括电刷的接 触电压降)为________伏。 若外加电压随时间正弦变化,当磁路饱和时,单相变压器的激磁电流随时间 变化的波形是_____;磁路饱和时,激磁电流正弦时,主磁通波形是______。(尖 顶波、平顶波、正弦波) 三相交流电机定子绕组设计成分布及短距以后,其优点主要是_____。

管理信息系统(薛华成)复习资料全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围 一、选择 1分*15 1、信息的等级性 执行→策略→战略:①来源:→外②要求、寿命:低→高③加工方法:固定→灵活④频率、精度:高→低 2、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质 ①不一定有计算机②是个社会—技术系统③主要容为信息④管理系统队伍建 造 管理信息系统属于社会系统,也属于社会系统。 3、计算机软件分类 ①系统软件②应用软件 4、 ERP:中游企业管理系统; SCM:上游供应链系统; CRM:下游顾客关系管理系统; MIS:管理信息系统; DSS:决策支持系统;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 5、信息的属性 ①事实性②等级性③可压缩性④扩散性⑤传输性⑥分享性⑦增值性⑧ 转换性 6、决策信息系统的分类及分别支持何种问题 ①专家系统:结构化问题 ②传统决策支持系统:半结构化问题或非结构化问题 ③智能决策支持系统: 7、实体的联系 ①一对一联系(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 可以没有)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 具有一对一联系,记为1:1 ②一对多联系(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 (n≥0)与之联系,记为1:n ③多对多联系(m: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 (n≥0)与之联系,反之,对于实体集B中的每一个实体,实 体集A中也有m个实体(m≥0)与之联系,则称实体集A与实 体B具有多对多联系,记为m:n ④单实体联系: ⑤多实体联系: 8、信息产品及性质 产品:书籍,软件,报纸,通信服务,订票服务,第三方物流 性质 df

9、U/C矩阵的正确性检验、作用 ①完备性检验②一致性检验③无冗余性检验 作用:可以指出我们前段工作的不足和疏漏,或是划分不合理的地方,及时地督促我们加以改正。 10、数据资源管理的容 文件组织、数据库及数据仓库、数据规划和数据管理。 11、信息系统的切换方式及优缺点、适用性 直接切换:简单,但风险大,万一新系统运行不起来,就会给工作造成混乱。这只在系统小,且不重要或者时间要求不高的情况下采用。 并行切换:这方法无论从工作安全上,还是从心理状态上均 o是较好的。缺点是费用大, 分段切换:又叫向导切换。是为克服第二种方式缺点的混合方式,因而在较大系统使用较适合。’ 12、虚拟组织结构 虚拟组织结构又称为动态联盟,它是由多个企业组成的临时性的组织。虚拟组织有利于很快滴重组社会的资源,快出产品,出好产品,适应市场的需要。 1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①生命周期法②原型法③面向对象开发法 14、程序调试步骤 模块调试、分调、联调 15、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 系统调查、组织功能分析、业务流程分析、功能/数据分析、新系统方案提出 16、数据挖掘主要方式 A分类 b聚类 c关联规则发现 d时序模式发现 17、BPR涵 根本性的、彻底的和巨大的。 18、代码类型 ①顺序码②数字码③字符码④混合码 19、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是指各部件的构成框架,由于对部件的不同理解就构成了不同的结构方式,其中最重要的是概念结构、功能结构、软件结构和硬件结构。 20、通信协议 ①以太网和令牌环型网② FDDI ③ 802.11无线局域网 二、填空 1分*15 1、诺伊曼思想 ①存储程序:解算一个新题目时,先确定分解的算法,编制运算过程,选取能实现其操作的适当指令,组成所谓“程序”。 ②二进制:计算机指令和数据均以二进制编码的形式存储。 2、信息系统规划发展阶段 ①孤立规划阶段②顺序规划阶段③交互规划阶段④整体规划阶段 3、管理信息系统“老三论”、“新三论” 老三论:①系统论②信息论③控制论 新三论:①耗散结构论②突变论③协同论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南京邮电大学

实验报告 2013 /2014 学年第二学期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专业广播电视工程 学生学号11003829 学生姓名____林钢_____ 指导教师胥备

SQL语言的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SQL语言的应用 指导教师:胥备 实验类型:验证 实验学时:4*2 实验时间:2014年3月18日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练习使用SQL SERVER数据库产品,熟练使用查询分析器和企业管理器; 掌握SQL语言中常用的语句:用DDL创建基本表;用DML插入、修改、删除数据;用QL查询数据等。 二、实验环境(实验设备) 硬件:个人计算机; 软件:MS SQL SERVER环境。 三、实验原理及内容 1.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创建数据库 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操作步骤:1、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右键→新建SQL Server注册→下一步→在左侧的“可用的服务器”栏选中或输入CC-PC→点击中间 的添加将CC-PC添加到右侧的“添加的服务器”栏→下一步→选 中“登录时使用Windows身份认证”→点击下一步→选中“在现 有SQL Server组中添加SQL Server”→点击下一步→完成→关 闭。 2、单击左侧的SQL Server组下面可用的已注册子组里面的数据库→ 右键→新建数据库→输入数据库名称M11003829 2.用查询分析器在上一步创建的数据库中完成以下功能 1)进入查询分析器并选择操作的数据库 操作步骤:1、开始→程序→MS SQL Server→查询分析器

设置:确认SQL Server(s)为CC-PC 选择Windows身份认证 确定 2、在工具栏的下拉链表种选择名为M11003829的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学生、课程和选课,写出DDL语句 建立学生表、插入数据。 学生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S1 WANG 20 M S2 LIU 19 F S3 CHEN 22 M S4 WU 19 M S5 LI 21 F Create TABLE STUDENT ( SNO VARCHAR(7) NOT NULL, SNAME VARCHAR(10)NOT NULL, AGE INT NOT NULL, SEX VARCHAR(7), Primary Key(SNO), ); use M11003829;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1' ,'WANG', '20',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2', 'LIU','19',' F');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3', 'CHEN' ,'22',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4', 'WU', '19', 'M'); Insert Into STUDENT Values ('S5', 'LI', '21', 'F'); 建立课程表、插入数据。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要点 一、重要概念与观点 1.指挥和控制物质流动的是信息流。决定消息中含信息量大小的是消除不确定程度。信息在系 统的运动过程中可以看作是负熵,信息量愈大,则负熵愈大。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 (Bit )。投掷均匀的正六面体骰子的H(x)=2.6比特。 2.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系统是由处 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并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的集合。 3.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它是一个为管理决策服务的信息系统;它是一个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 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它是一个人机结合的系统;它是一个需要与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信息系统;它是多学科交叉形成的边缘学科。 4.诺兰模型把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归纳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等六个阶 段,其中数据处理发展最快的阶段是蔓延。诺兰阶段模型总结了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的经验和规律,其基本思想对于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具有指导意义。一般认为模型中的各阶段都是不能跳越的。无论在确定幵发管理信息系统的策略,或者在制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时候,都应首先明确组织当前处于哪一生长阶段,进而根据该阶段特征来指导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5.管理信息系统按管理任务的层次可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 控制、业务处理等四层。安东尼等人通过对欧美制造企业的长期研究,系统地描述出了企业内外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传递和接收过程,提出了反映包含 整个供应链信息管理全景的系统结构,这一结构称为安东尼金字塔模型 6.一般根据信息的产生和使用来划分子系统的,尽量把信息产生的企业过程和使

南邮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程序设计报告

程序设计报告 (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题目: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组长学号姓名 组员学号姓名 指导教师 指导单位计算机软件中心 日期 2015 年 6 月 25 日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 一、课题内容和要求 此系统是可实现最基本功能的学生管理系统。具体的管理信息应包括:两个txt文件,其中a.txt为学生基本信息文件,应该包括学号、姓名、性别、宿舍号码、电话号码;b.txt 为学生成绩基本信息文件,应包括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平实得分、实验成绩、卷面成绩、综合成绩、实得学分。 ① a.txt文件不需要编程录入数据,可用文本编辑工具直接生成 ②数据录入功能: 对b.txt进行数据录入,只录入每个学生的学号、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卷面成绩共7个数据. 综合成绩、学分由程序根据条件自动运算。 ③学生基本情况查询 1)输入一个学号或姓名(可实现选择),查出此生的基本信息并显示输出。 2)输入一个宿舍号码,可查询出本室所有的学生的基本信息并显示输出。 ④成绩查询:输入一个学号时,查询出此生的所有课程情况, ⑤删除功能:当在A.TXT中删除一个学生时,自动地在B.TXT中删除此人所有信息。 ⑥排序功能:能实现选择按综合成绩或实得学分升序或降序排序并显示数据。 二、需求分析 学生基本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框架图如图2.1所示。

图2.1 功能框架图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利用了结构体数组、结构体指针以及与文件有关的基本操作,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的思想,首先创建好各个模块的函数,然后被主函数调用。主函数通过多次调用不同的函数实现创建文件、查询、删除学生信息模块和排序得基本功能,其总体框图如图2.1。各个模块的程序编写比较容易,各个函数的接口是否处能理好,是本次课程设计能否成功的关键。通过合理处理各函数得接口,使之能结合为一个完整的具有多功能

管理信息系统复习重点

第一章管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 1、数据的定义:数据是存储在某种媒介物上的可以鉴别的符号。 三内容:符号性、客观性和依赖于媒介物。 2、信息的定义:信息是被处理成具有对接收者有意义形式的数据,它对当前或未来的行动或决策具有实际 的或感觉到的价值。 三个层次:语法性、语义性和语用性。 3、信息与数据的关系(选择/简答) 1)数据是对客观对象的记录,而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2)联系。数据经过处理仍然是数据,处理数据是为了便于更好地解释。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 义,才能成为信息。 3)区别:数据是纯客观的,是对某一事实不经解释的原始反映,单纯依靠数据我们无法判断它是否 与我们的活动有关。信息则是经过人们处理后的数据,能够传递某种意义,它取决于人们的主观要求,能对人们的决策或行动产生一定的影响。 4)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信息则是数据的意义。 信息的性质。反映性(真伪性)、可分离性(时效性)、共享性和时滞性。 4、信息的质量 1)定义:由它对人的行为的激励程度和在决策活动中的作用来决定;由它对人的行为和决策所产生 的价值来决定。信息是组织中最富价值的资源之一。 2)特征 信息的时间特征(可能为简答):及时性和新颖性。 内容特征:准确性、相关性和完整性。 形式特征:详尽性和呈现性。 5、信息的生命周期:需求、获得、服务、退出,在管理信息系统中对应6个环节:信息的收集、传输、 加工、存储、维护、使用来加以实现。 1)信息收集。 i.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可以把信息收集工作分为原始信息收集和二次信息收集两种。 ii.原始信息收集是指在信息发生的当时、当地,从信息所描述的实体上直接把信息取出,并用某种技术手段在某介质上记录下来。 二次信息收集则是指手机已经在某种介质上,与所描述的实体在时间与空间上已分离的信息。 iii.原始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是完整、准确、及时地把所需要的信息收集起来,记录 下来,做到不漏、不错、不延时。 二次信息收集的关键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有目的地选取或抽取所需要的信息;二是正确 地解释所得到的信息。 iv.在衡量一个管理信息系统的性能时,下列内容是十分重要的: A.它收集信息的手段是否完善; B.准确程度和及时性如何; C.具有哪些校验功能; D.对于工作人员的失误或其他各种破坏因素的预防及抵抗能力如何; E.录入手段是否方便易用; F.对于信息收集人员和录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如何; G.整个信息收集和录入的组织管理是否严密、完善等等 2)信息传输 i.信息传输有时间传输和空间传输两种方式

【VIP专享】南邮数据库实验报告

课内实验报告 课程名: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任课教师: 专业: 学号: 姓名: 2014/2015学年第2学期 南京邮电大学管理学院

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 题 目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学生姓名班级学号专业 评分内容评分标准总分评分 平时成绩10%认真对待课程设计,遵守实验室规定,上机不迟到早退,不 做和设计无关的事。 10数据设计是否完整、合理10流程设计是否全面、深入10 设计内容 30% 界面设计是否美观易用10 文档内容是否完整、逻辑清晰10 文档写作 20%文档格式是否符合要求10运行效果20 系统运行 40%现场问题的回答20 总评分 其他问题 成绩指导教师签名翟丹妮日期2015.6.10

……系统设计与开发 一.问题描述 1.场景介绍 学生成绩管理数据库的建立 2.存在的问题 数据录入方式的问题,查询问题,sql语言的编写 3.解决方式 你的系统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来解决这些问题 使用ACCESS数据库来处理 二.系统分析 1.用户分析 教师、学生 2.流程分析 设计学生数据结构,输入信息,排版建立窗体搜索 3.数据分析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1)构建一个教学管理关系数据库如下: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籍贯,班级代号)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数,教师代号) 成绩(学号,课程号,成绩,考试时间) 教师(教师代号,姓名,性别,年龄,职称) 4.功能分析 针对各类用户,你的系统打算分别提供哪些功能 学生成绩的录入,搜索,排名等

南邮 数据库报告

/ 学年第学期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实验名称:图书管理系统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年月

实验一 一、实验题目:了解SQL Server 2005与设计数据库模型 二、实验目的:了解SQL Server 2005,熟悉如何在SQL Server 2005环境下建数据库和表,学会建数据库、表、视图的操作 三、实验内容: 1.打开SQLServer,建立一个新数据库。 2.建立基本表 首先,我们建立相关表结构。本实验表结构如下所示:Student (Sno, Sname, Sex,Sage,Sdept); SC (Sno, Cno, Grade); Course (Cno, Cname,Cpno,Credit); 以上数据库表的含义为: Student—学生:Sno(学号),Sname(学生姓名),Sex(性别),Sage(年龄),Sdept(系) Course—课程:Cno(课程号),Cname(课程名),Cpon (选课人数),credits(学分) SC—成绩:Sno(学号),Cno(课程号),Grade(成绩)(1) 创建表 鼠标右键单击所要建表的数据库,“新建”→“表…”弹出如图1所示界面,在别名里输入字段名,然后选择数据类型,确定数据长度,是否允许为空。也可以填写有关列的部分属性。

图1 (2)修改表 在相应的数据库中选定要修改的名,右键单击,或选择菜单“操作”,选择“设计表”,弹出如图2所示界面,可以对表的列进行修改,增加或删除列等操作。 图2 (3)删除表 选择要删除的表,右键单击,在弹出菜单中选择删除,踏出如图3所示的界面,选择按钮“全部除去”。 图 3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期末复习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复习思考题 变换 1. 给出DFT的定义和主要性质。 2. DTFT与DFT之间有什么关系? 3. 写出FT、DTFT、DFT的数学表达式。 离散时间系统分析 1. 说明IIR滤波器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结构的主要特点。 2. 全通数字滤波器、最小相位滤波器有何特点? 3.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h(n)应满足什么条件?其幅度特性如 何? 4. 简述FIR离散时间系统的Lattice结构的特点。 5. 简述IIR离散时间系统的Lattice结构的特点。 采样 1.抽取过程为什么要先进行滤波,此滤波器应逼近什么样的指标? 维纳滤波 1.画出Wiener滤波器结构,写出平稳信号下的滤波方程,导出Wiener-Hopf方程。 2.写出最优滤波器的均方误差表示式。 3.试说明最优滤波器满足正交性原理,即输出误差与输入信号正交。4.试说明Wiener-Hopf方程和Yule-Walker方程的主要区别。 5.试说明随机信号的自相关阵与白噪声的自相关阵的主要区别。

6.维纳滤波理论对信号和系统作了哪些假设和限制? 自适应信号处理 1.如何确定LMS算法的值,值与算法收敛的关系如何? 2.什么是失调量?它与哪些因素有关? 3.RLS算法如何实现?它与LMS算法有何区别? 4.什么是遗忘因子,它在RLS算法中有何作用,取值范围是多少?5.怎样理解参考信号d(n)在自适应信号处理处理中的作用?既然他是滤波器的期望响应,一般在滤波前是不知道的,那么在实际应用中d(n)是怎样获得的,试举两个应用例子来加以说明。 功率谱估计 1. 为什么偏差为零的估计不一定是正确的估计? 2. 什么叫一致估计?它要满足哪些条件? 3. 什么叫维拉-辛钦(Wiener-Khinteche)定理? 4. 功率谱的两种定义。 5. 功率谱有哪些重要性质? 6. 平稳随机信号通过线形系统时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关系。 7. AR模型的正则方程(Yule-Walker方程)的导出。 8. 用有限长数据估计自相关函数的估计质量如何? 9. 周期图法谱估计的缺点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这些缺点? 10. 改进的周期图法谱估计有哪些方法?它们的根据是什么? 11. 既然隐含加窗有不利作用,为什么改进周期图法谱估计是还要 引用各种窗?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答案

《管理信息系统》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处理系统和信息传输系统两个方面。 (2)作业信息系统由业务处理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和办公自动化系统三部分构成。 (3)决策过程可分为情报活动、设计活动、选择活动和实施活动四个阶段。 (4)管理、信息和系统是管理信息系统的三要素。 (5)目前常用的现代化管理方法包括企业资源规划、准时制生产、最优化生产技术和敏捷制造等方法。 (6)基于管理任务的系统层次结构分为战略管理、管理控制(战术管理)、运行控制三个层次。 (7)管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 (8)数据处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数据收集、数据转换、数据的筛选、数据的组织、数据运算、数据存储和数据输出。 (9)数据处理经历了简单应用、文件系统、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10)数据的逻辑结构分为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两类,线性表、栈、队列及串为线性结构,而树和图为非线性结构。 (11)诺兰阶段模型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初装、蔓延、控制、集成、数据管理、成熟六个不同阶段。 (12)企业系统规划法(BSP)和关键成功因素法(CSF) 是MIS战略规划的常用方法。 (13)B SP方法将过程和数据类两者作为定义企业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的基础,它利用过程/数据矩阵(也称U/C矩阵)来表达两者之间的关系。 (14)开发管理信息系统的具体方法很多。通常将它们分为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原型法、面向对象开发方法和CASE开发方法等几大类。 (15)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MIS可分为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和系统实施三个阶段。 (16)面向对象方法具有封装性、抽象性、继承性和动态链接性四个特点。 (17)可行性分析的结果包括可以立即开发、改进原系统、目前不可行,或者需推迟到某些条件具备以后再进行几种。 (18)详细调查应遵循用户参与的原则。 (19)管理业务调查包括组织结构调查、管理功能调查和管理业务流程调查等。 (20)管理业务流程调查可以用业务流程图和表格分配图来描述。 (21)数据字典的内容主要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处理逻辑、数据存储和外部实体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定义。

南邮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设计I报告 题目:课程设计 班级:44 姓名:范海霞 指导教师:黄双颖 职称: 成绩: 通达学院 2015 年 1 月 4 日

一:SPSS的安装和使用 在PC机上安装SPSS软件,打开软件: 基本统计分析功能包括描述统计和行列计算,还包括在基本分析中最受欢迎的常见统计功能,如汇总、计数、交叉分析、分类比较、描述性统计、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等等。具体如下: 1.数据访问、数据准备、数据管理与输出管理; 2.描述统计和探索分析:频数、描述、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分析、分布分析与查看、正态性检验与正态转换、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 3.交叉表:计数;行、列和总计百分比;独立性检验;定类变量和定序变量的相关性测度; 4.二元统计:均值比较、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 5.相关分析:双变量相关分析、偏相关分析、距离分析; 6.线性回归分析:自动线性建模、线性回归、Ordinal回归—PLUM、曲线估计; 7.非参数检验:单一样本检验、双重相关样本检验、K重相关样本检验、双重独立样本检验、K重独立样本检验; 8.多重响应分析:交叉表、频数表; 9.预测数值结果和区分群体:K-means聚类分析、分级聚类分析、两步聚类分析、快速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最近邻元素分析; 10. 判别分析; 11.尺度分析; 12. 报告:各种报告、记录摘要、图表功能(分类图表、条型图、线型图、面积图、高低图、箱线图、散点图、质量控制图、诊断和探测图等); 13.数据管理、数据转换与文件管理; 二.数据文件的处理 SPSS数据文件是一种结构性数据文件,由数据的结构和数据的内容两部分构成,也可以说由变量和观测两部分构成。定义一个变量至少要定义它的两个属性,即变量名和变量类型其他属性可以暂时采用系统默认值,待以后分析过程中如果有需要再对其进行设置。在spss数据编辑窗口中单击“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窗界面,即可对变量的各个属性进行设置。 1.创建一个数据文件数据 (1)选择菜单【文件】→【新建】→【数据】新建一个数据文件,进入数据编辑窗口。窗口顶部标题为“PASW Statistics数据编辑器”。 (2)单击左下角【变量视窗】标签进入变量视图界面,根据试验的设计定义每个变量类型。

南邮现代管理科学基础复习提纲整理

选择10分单选 判断十分 连线题 简答题20 计算题24分3题 案例分析战略管理,市场分析 第一章 企业:企业是那些根据市场反映的社会需要来组织和安排某种商品或提供某种服务的生产和交换的基本组织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 企业属性:经济性组织、社会性单位、自主经营系统 企业的法律形式:个体企业、合伙制企业、合作制企业、无限责任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的组织结构:直线型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矩阵型组织结构、多维立体型组织结构、网络型组织结构(各自的特点也要看) 管理:在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运用一定的职能和手段来协调本组织成员的活动,保证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两重性:一方面是制造产品的社会劳动过程,另一方面是资本的价值增值过程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管理的经典理论: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梅奥的人际关系理论、巴纳德的社会系统理论。 第二章 战略管理:对企业战略进行分析制定、评价选择以及实施控制,使企业能够达到其战略目标的动态管理过程 战略的层次:公司战略、竞争战略、职能战略 战略的特点: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纲领性、协同性 竞争五力模型:潜在的加入者、替代品的生产者、讨价还价的供应者、讨价还价的购买者、行业内现有竞争对手 企业内部的战略要素:企业内部最能反映企业的基本能力、约束条件以及有别于其它企业特征的那些内容,主要体现为企业资源和企业能力。 价值链分析法:将企业在向顾客提供产品过程中的一系列活动分为在战略上相互关联的活动类,从而理解企业的成本变化以及引起变化原因的方法 公司战略:稳定发展战略、增长战略、紧缩战略、国际化战略 竞争战略: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集中战略 第三章 生产组织: 构成要素:硬件要素(生产技术、生产设施、生产规模、生产一体化程度)、软件要素(生产计划、生产环境、生产质量、生产

现代数字信号处理习题

1.设()u n 是离散时间平稳随机过程,证明其功率谱()w 0S ≥。 证明:将()u n 通过冲激响应为()h n 的LTI 离散时间系统,设其频率响应()w H 为 ()001,w -w w 0, w -w w H w ???? 输出随机过程()y n 的功率谱为()()()2y S w H w S w = 输出随机过程()y n 的平均功率为()()()00201 1r 022w w y y w w S w dw S w dw π π π+?-?= =?? 当频率宽度w 0???→时,上式可表示为()()()01 r 00y S w w π =?≥ 由于频率0w 是任意的,所以有()w 0 S ≥ 3、已知:状态方程 )()1,()1()1,()(1n n n n x n n F n x ν-Γ+--=观测方程 )()()()(2n n x n C n z ν+= )()]()([111n Q n n E H =νν )()]()([222n Q n n E H =νν 滤波初值 )]0([)|0(0x E x =ξ } )]]0([)0()]][0([)0({[)0(H x E x x E x E P --= 请简述在此已知条件下卡尔曼滤波算法的递推步骤。 解:步骤1 状态一步预测,即 1 *11)|1(?)1,()|(N n n C n x n n F n x ∈--=--∧ ξξ 步骤2 由观测信号z(n)计算新息过程,即 1*11)|(?)()()|(?)()(M n n C n x n C n z n z n z n ∈-=-=--ξξα 步骤3 一步预测误差自相关矩阵 N N H H C n n n Q n n n n F n P n n F n n P *1)1,()1()1,() 1,()1()1,()1,(∈-Γ--Γ+---=- 步骤4 新息过程自相关矩阵M M H C n Q n C n n P n C n A *2)()()1,()()(∈+-= 步骤5 卡尔曼增益M N H C n A n C n n P n K *1)()()1,()(∈-=- 或 )()()()(1 2n Q n C n P n K H -= 步骤6 状态估计 1*1)()()|(?)|(?N n n C n n K n x n x ∈+=-αξξ 步骤7 状态估计自相关矩阵 N N C n n P n C n K I n P *)1,()]()([)(∈--= 或 )()()()]()()[1,()]()([)(2n K n Q n K n C n K I n n P n C n K I n P H H +---= 步骤8 重复步骤1-7,进行递推滤波计算 4、经典谱估计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