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腈生产工艺

把烯烃、芳烃、烷烃及其衍生物与空气(或氧气)、氨气混合通过催化剂制成腈类化合物的方法称为氨氧化法,按氧化反应的分类,这类反应亦称氧化偶联。有代表性的,已工业化的反应要紧有下列几种:

研究表明,氨氧化制腈类用催化剂与烃类氧化制醛类用催化剂(如丙烯氧化制丙烯醛、间(对)二甲苯氧化制苯二甲醛等氧化催化剂)十分类似,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缘故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丙烯腈是丙烯系列的重要产品。就世界范畴而言,在丙烯系列产品中,它的产量仅次于聚丙烯,居第二位。

丙烯腈是生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单体,85%以上的丙烯腈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合成的ABS树脂,以及由丙烯腈和苯乙烯合成的SAN树脂,是重要的工程塑料。此外,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由后者聚合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由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又称电解加氢二聚)可制得己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己二胺,后者是生产尼龙-66的要紧单体。由丙烯腈还可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薰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亮液体,剧毒,味甜,微臭。沸点78.5℃,熔点-82. 0℃,相对密度0.8006。丙烯腈在室内承诺的浓度为0.002 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m)。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丙烯腈分子中含有腈基和C=C 不饱和双键,化学性质极为爽朗,能发生聚合、加成、腈基和腈乙基化等反应,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就能自行聚合,因此在成品丙烯腈中,通常要加入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甲基醚(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1. 生产简史和生产方法评述

在生产丙烯腈的历史上,曾采纳以下生产方法。

(1)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的氰乙醇法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在水和三甲胺的存在下反应得到氰乙醇,然后以碳酸镁为催化剂,于200~280℃脱水制得丙烯腈,收率约75%。

此法生产的丙烯腈纯度较高,但氢氰酸毒性大,生产成本也高。

(2)乙炔法乙炔和氢氰酸在氯化亚铜-氯化钾-氯化钠的稀盐酸溶液的催化作用下,在80~90℃反应得到丙烯腈。

此法工艺过程简单,收率良好,以氢氰酸计可达97%,但副反应多,产物精制困难,毒性大,且原料乙炔价格高于丙烯,在技术和经济上难以与丙烯氨氧化法竞争。此工艺在1960年前是世界各国生产丙烯腈的要紧工艺。

(3)乙醛-氢氰酸法

乙醛已能由乙烯大量廉价制得,生产成本比上述两法低,按理应有进展前途,但也因丙烯氨氧化法的工业化,本法在进展初期就夭折了。

(4)丙烯氨氧化法本法由美国Sohio公司第一开发成功,并于1960年建成了第一套工业化生产装置。

由于丙烯已能由石油烃热裂解大量廉价制得,反应又可一步合成,生产成本低,仅为上述3种方法的50%;不用氢氰酸,生产安全性也比上述3种方法好得多。因此,本法已成为当今世界上生产丙烯腈的要紧方法。

近十年来,开发丙烷氨氧化生产丙烯腈的生产技术已受到人们的重视。要紧缘故是丙烷价格低廉,仅为丙烯的一半,而且有人估量这一价格差距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刻里仍将得以保持。目前存在的要紧咨询题是转化率低(<50%)和选择性差(<70%),生产成本和固定资产投资均比丙烯氨氧化法大,因此难以实现工业化。现在,美国的Du Pont公司、Monsanto公司、Sohio 公司及英国的ICI公司都在进行开发研究,BP公司决定进行中间试验。相信在不久的今后经济技术方面会有所突破。

就丙烯氨氧化法而言,通过各国近40年的努力,也已进展成5种方法,美国Sohio公司技术最先进,现已成为世界上生产丙烯腈的最重要方法,丙烯腈总产量的90%是用本法生产的。中国在“七五”和“八五”期间引进的丙烯腈生产装置也几乎全部采纳Sohio技术。

2. 丙烯氨氧化的原理

(1)化学反应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丙烯氨氧化反应是一个非均相催化氧化反应:

CH3CH=CH2+NH3+3/2O2→CH2=CHCN+3H2O+519 kJ/mol(C3=)

与此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如下一系列副反应。

①生成乙腈(ACN)。

CH3CH=CH2+3/2NH3+3/2O2→3/2CH3CN+3H2O+522kJ/mol(C3=)

②生成氢氰酸(HCN)。

CH3CH=CH2+3NH3+3O2→3HCN+6H2O+941 kJ/mol(C3=)

③生成丙烯醛。

CH3CH=CH2+O2→CH2=CHCHO+H2O+351kJ/mol (C3=)

④生成乙醛。

CH3CH=CH2+3/4O2→3/2CH3CHO+268 kJ/mol(C3=)

⑤生成二氧化碳。

CH3CH=CH2+9/2O2→3CO2+3H2O+1925 kJ/mol (C3=)

⑥生成一氧化碳。

CH3CH=CH2+3O2→3CO+3H2O+1067kJ/mol(C3=)上列副反应中,生成乙腈和氢氰酸的反应是要紧的。CO2、CO和H2O 能够由丙烯直截了当氧化得到,也能够由丙烯腈、乙腈等再次氧化得到。除

上述副反应外,还有生成微量丙酮、丙腈、丙烯酸和乙酸等副反应。因此,工业条件下的丙烯氨氧化过程实际上是相当复杂的。为提升丙烯的转化率和丙烯腈的选择性,研制高性能催化剂是专门重要的。

考察丙烯氨氧化过程发生的主、副反应,发觉每个反应的平稳常数都专门大。因此,能够将它们看作不可逆反应,反应过程已不受热力学平稳的限制,考虑反应动力学条件就可。由于所有的主、副反应差不多上放热的,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及时移走反应热十分重要,用移走的反应热产生3.92MPa(绝)蒸气,用作空气压缩机和制冷机的动力,对合理利用能量,降低生产成本是专门有意义的。

(2)催化剂丙烯氨氧化所采纳的催化剂要紧有两类,即Mo系和Sb系催化剂。Mo系催化剂由Sohio公司开发,由C-A型已进展到第四代的C-49、C -89。Sb系催化剂由英国酿酒公司第一开发,在此基础上,日本化学公司又相继开发成功第三代的NS-733A和第四代的NS-733B。下面对这两类催化剂作一简单介绍。

A Mo系催化剂工业上最早使用的是P-Mo-Bi-O(C-A)催化剂,其代表组成为PBi9Mo12O52。活性组分为MoO3和Bi2O3.Bi的作用是夺取丙烯中的氢,Mo的作用是往丙烯中引入氧或氨。因而是一个双功能催化剂。P是助催化剂,起提升催化剂选择性的作用。这种催化剂要求的反应温度较高(46 0~490℃),丙烯腈收率60%左右。由于在原料气中需配入大量水蒸气,约为丙烯量的3倍(mol),在反应温度下Mo和Bi因挥发缺失严峻,催化剂容易失活,而且不易再生,寿命较短,只在工业装置上使用了不足10年就被C-21、C-41等代替。

C-41是七组分催化剂,可表示为P-Mo-Bi-Fe-Co-Ni-K-O/SiO2,它是联邦德国Knapsack公司在Mo-Bi中引入Fe后再经改良研制而成的。中国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曾对催化剂中各组分的作用作过研究,发觉Bi是催化活性的关键组分,不含Bi的催化剂,丙烯腈的收率专门低(6%~15%);Fe与Bi适当的配合不仅能增加丙烯腈的收率,而且有降低乙腈生成量的作用;Ni和Co的加入起抑制生成丙烯醛和乙醛的副反应的作用;K的加入可改变催化剂表面

的酸度,抑制深度氧化反应。按照实验结果,适宜的催化剂组成为:Fe3Co4.5N i2.5Bi1Mo12P0.5Ke(e=0~0.3)。C-49和C-89也为多组分催化剂。

B Sb 系催化剂Sb系催化剂在60年代中期用于工业生产,有Sb-U-O、Sb-Sn-O和Sb-Fe-O等。初期使用的Sb-U-O催化剂活性专门好,丙烯转化率和丙烯腈收率都较高,但由于具有放射性,废催化剂处理困难,使用几年后已不采纳。Sb-Fe-O催化剂由日本化学公司开发成功,即牌号为NB-733A和N B-733B催化剂。据文献报道,催化剂中Fe/Sb比为1∶1(mol),X光衍射测试表明,催化剂的主体是FeSbO4,还有少量的Sb2O4。工业运转结果表明,丙烯腈收率达75%左右,副产乙腈生成量甚少,价格也比较廉价,添加V、Mo、W 等可改善该催化剂的耐还原性。

表3-1-12列出了几种工业催化剂的反应活性数据。由表3-1-12可见,

中国自行开发的MB-82和MB-86催化剂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催化剂型号C-41 C-49 C-89 NS-733B MB-82 MB-86

单程收率AN

CAN

HCN

ACL

AA

CO2

CO

72.5

1.6

6.5

1.3

2.0

8.2

4.9

75.0

2.0

5.9

1.3

2.0

6.6

3.8

75.1

2.1

7.5

1.2

1.1

6.4

3.6

75.1

0.5

6.0

0.4

0.6

10.8

3.0

76-78

4.6

6.2

0.1

10.1

3.3

81.4

2.58

5.96

0.19

7.37

6.19

丙烯转化率97.0 97.0 97.9 97.7 98.5 98.7

丙烯单耗 1.25 1.15 1.15 1.18 1.18 1.08

注:ACL-丙烯醛;AA-乙醛

丙烯氨氧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本身机械强度不高,受到冲击、挤压就会碎裂,价格也比较贵。为增强催化剂的机械强度和合理使用催化剂活性组分,通常需使用载体。流化床催化剂采纳耐磨性能专门好的粗孔微球形硅胶(直径约55μm)为载体,活性组分和载体的比为1∶1(w),采纳喷雾干燥成型。固定床反应器用催化剂,因传热情形远比流化床差,一样采纳导热性能好、低比表面积、没有微孔结构的惰性物质,如刚玉、碳化硅和石英砂等做载体,用喷涂法或浸渍法制造。

(3)反应机理和动力学丙烯氨氧化生成丙烯腈的反应机理,目前要紧有两种观点。

A两步法可简单地用下式表示。

该机理认为,丙烯氨氧化的中间产物是相应的醛—丙烯醛、甲醛和乙醛,这些醛是通过烯丙基型反应中间体形成的,且这些中间体差不多上在同一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上产生的,只是由于后续反应不同,导致不同种类醛的生成;然后醛进一步与氨作用生成腈。而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从氧化产物醛连续氧化生成,也可由丙烯完全氧化直截了当生成。按照该机理,丙烯氧化成醛是合成腈的操纵步骤。

B一步法该机理也可简单地用下式表示。

一步法机理认为,由于氨的存在使丙烯氧化反应受到抑制,上式中k1/k2≈40表明,反应生成的丙烯腈90%以上不经丙烯醛中间产物而直截了当可由丙烯生成。比较详细的反应机理可表达于后,它是由BP公司的Grasselli等人提出的,适用于钼铋及锑铁系催化剂,并用氘化的中间产物做了专门的实验,证实了该机理。按照Grasselli等人的观点,丙烯氧化为丙烯醛和丙烯

氨氧化是按同样的π-烯丙基机理进行的,活性中心是钼的配位不饱和化合物:

氨加成到活性中心(Ⅰ)也生成配位不饱和化合物,此中间物种可化学吸取丙烯。随后由于与铋相连的氧夺取了氢原子,两种反应的协同作用结果生成π烯丙基络合物。这一步是反应的操纵步骤。在那个地点,Bi的作用是夺氢,而Mo的作用是往烯烃中引入氧或氨,因而钼铋催化剂应是具备两个活性中心的双功能催化剂。

下面是丙烯氨氧化机理图式。

由图式可见,氨把Mo还原并与钼生成配位不饱和物,该化合物将丙烯化学吸取,并由铋上的氧夺取氢形成π-烯丙基络合物(Ⅲ)。下一步,π-烯丙基络合物转化为σ-络合物(Ⅳ),σ-络合物脱去氨形成3-亚氨基丙烯钼络合物(Ⅴ)。(Ⅴ)氧化成(Ⅵ),脱去丙烯腈后Mo再氧化脱去水,并变回到起始状态。而Bi3+O或Sb3+O夺取吸附态丙烯的α-H是反应速度的操纵步骤。

实验证实当氨和氧的浓度达到反应方程式中的计量比例后,反应速率与氨和氧的浓度无关,即反应对丙烯是一级,对氨和氧是零级。反应速率可简单地表示为:

γ=k*pC3H6

式中: k—反应速度常数;

pC3H6—丙烯分压。

当催化剂中无磷时k=2.8×105e-67000/RT

当催化剂中含磷时k=8.0×105e-76000/RT

3. 工艺条件的选择

(1)原料纯度和配比原料丙烯由石油烃热裂解气或石油催化裂化所得裂化气经分离得到,一样纯度都专门高,但仍有C2、C30、C4等杂质存在,有时还可能存在微量硫化物。在这些杂质中,丙烷和其他烷烃(乙烷、丁烷等)对氨氧化反应没有阻碍,只是稀释了丙烯的浓度,但因含量甚少(约1%~2%),反应后又能及时排出系统,可不能在系统中积存,因此对反应器的生产能力

阻碍不大;乙烯没有丙烯爽朗,一样情形下少量乙烯的存在对氨氧化反应无

不利阻碍;丁烯及高碳烯烃化学性质比丙烯爽朗,会对氨氧化反应带来不利

阻碍,不仅消耗原料混合气中的氧和氨,而且生成的少量副产物混入丙烯腈中,给分离过程增加难度。例如:丁烯能氧化生成甲基乙烯酮(沸点79~80℃);异丁烯能氨氧化生成甲基丙烯腈(沸点92~93℃)。这两种化合物的沸点与丙烯腈的沸点接近,给丙烯腈的精制带来困难,并使丙腈和CO2等副产物增加。而硫化物的存在则会使催化剂活性下降。因此,应严格操纵原料丙烯的质量。

原料氨的纯度达到肥料级就能满足工业生产要求;原料空气一样需通过除尘、酸-碱洗涤,除去空气中的固体粉尘,酸性和碱性杂质后就可在生产中使用。

丙烯和空气的配比,除满足氨氧化反应的需要外,还应考虑:①副反应要消耗一些氧;②保证催化剂活性组分处于氧化态。为此,要求反应后尾气中有剩余氧气存在,一样操纵尾气中氧含量0.1%~0.5%。但氧的加入量也不宜太多,过量的氧(这意味着带入大量的N2)使丙烯浓度下降,阻碍反应速度,并使反应器生产能力下降;过量的氧能促使反应产物离开催化剂床层后连续发动气相深度氧化反应,使反应选择性下降。此外,过量的氧不仅增加空气净化的负荷,而且稀释了产物,给产物的回收增加难度。初期的C-A催化剂C3H 6∶空气=1∶10.5(mol)。对C-41,空气用量较低,C3H6∶空气=1∶9.8~10.5(m ol)。

图3-1-31 丙烯与氨用量比的阻碍

丙烯和氨的配比,除满足氨氧化反应外,还需考虑副反应(例如生成乙腈、丙腈及其它腈类等)的消耗及氨在催化剂上分解或氧化成N2、NO和NO2

等的消耗。另外,过量氨的存在对抑制丙烯醛的生成有明显的成效,这一点可从图3-1-31看出。当NH3/C3H6(mol)小于1,即氨的用量小于反应理论需要值时,生成的丙烯醛随氨量的减少而明显增加;当NH3/C3H6大于1后,生成的丙烯醛量专门少,而丙烯腈生成量则可达到最大值。但氨的用量也不能过量太多,这不仅增加了氨的消耗定额,而且未反应的氨要用硫酸中和,将它从反

应气中除去,也增加了硫酸的消耗。工业上氨的用量比理论值略高,一样为N H3/C3H6=1.1~1.15∶1(mol)。

丙烯和水蒸气的配比。水蒸气加入原料气中,能改善氨氧化反应的效率。第一,它作为一种稀释剂,能够调剂进料组成,躲开爆炸范畴。这种作用在开车时更为重要,用水蒸气能够防止在达到稳固状态之前短暂显现的危险情形;

水蒸气可加快催化剂的再氧化速度,有利于稳固催化剂的活性;有利于氨的

吸附,防止氨的氧化分解;有利于丙烯腈从催化剂表面的脱附,减少丙烯腈深度氧化反应的发生;水蒸气有较大的热容,可将一部分反应热带走,幸免或减少反应器过热现象的发生。但水蒸气的加入会促使P-Mo-Bi-O系催化剂中活性组分MoO3和Bi2O3的升华,催化剂因MoO3和Bi2O3的逐步流失而造成永久性的活性下降,寿命大为缩短。水蒸气的添加量与催化剂的种类有关, Mo系早期催化剂C-A、C-21等都需添加水蒸气,加入量一样为H2O∶C3H6 =1~3∶1。流化床用P-Mo-Bi-O系七组分催化剂不需添加水蒸气,因丙烯、氨和空气采取分不进料方式,可幸免形成爆炸性混合物,保证安全生产;七组分催化剂活性高,对氨吸附强,催化剂中的K可调整表面酸度,防止深度氧化反应的发生。在固定床反应器中,由于传热较差和为了幸免原料气在预热后发生爆炸,就需添加水蒸气,其用量为水蒸气∶丙烯=3~5∶1(mol)。

(2)反应温度反应温度对丙烯的转化率、生成丙烯腈的选择性和催化剂的活性都有明显阻碍,在初期的P-Mo-Bi-O催化剂上的研究表明,丙烯氨氧化反应在350℃就开始进行,但转化率甚低,随着反应温度的递增,丙烯转化率相应地增高,如图3-1-32和图3-1-33所示。由图3-1-32和图3-1-33可见。

图3-1-32 沸腾床反应器反应温度对丙烯转化率和丙烯腈收率的阻碍

图3-1-33 固定床反应器反应温度对合成产物收率的阻碍

图3-1-34 反应温度的阻碍

C3H6∶NH3∶O2∶H2O=1∶1∶1.8∶1(mol)

在460℃时,丙烯腈单程收率已达50%以上,在500~520℃时收率最高,然后随着温度的升高,丙烯腈单程收率明显下降。同时,在此温度下,催化剂表面氨的分解和氧化反应也明显加剧,生成大量的N2、NO和NO2气体。副产物乙腈和氢氰酸在320℃开始生成,到420℃这二种化合物的收率达到最大值,高于此温度后,收率逐步下降。因此,对初期的P-Mo-Bi-O系催化剂而言,最适宜的反应温度为450~550℃,一样取460~470℃,只有当催化剂长期使用而活性下降时,才提升到480℃。生产中发觉,反应温度达到500℃时,有结焦、堵塞管路现象发生,而且因丙烯深度氧化,反应尾气中CO和CO2的量也开始明显增加。因此,实际操作中应操纵反应低于500℃,若接近或超过50 0℃,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如喷水蒸气或水)降温。

应当指出,不同催化剂有不同的最佳操作温度范畴。图3-1-34所示的是C-41催化剂上显示出来的反应温度和丙烯腈、乙腈以及氢氰酸收率的关系。由图3-1-34可见,最佳反应温度为450℃左右,当反应温度高于470℃时,丙烯腈的单程收率明显下降。

(3)反应压力丙烯氨氧化的主、副反应化学反应平稳常数K的数值都专门大,故可将这些反应看作不可逆反应。现在,反应压力的变化对反应的阻碍仅表现在动力学上。由前述的动力学方程可知,反应速度与丙烯的分压成正比,故提升丙烯分压,对反应是有利的,而且还可提升反应器的生产能力。但在加快反应速度的同时,反应热也在激增,过高的丙烯分压使反应温度难以

操纵。实验又表明,增加反应压力,催化剂的选择性会降低,从而使丙烯腈的收率下降,故丙烯氨氧化反应不宜在加压下进行。对固定床反应器,为了克服管道和催化剂阻力,反应进口气体压力为0.078~0.088MPa(表压),关于流化床反应器,为0.049~0.059MPa(表压)。

(4)接触时刻和空速丙烯氨氧化反应是气-固相催化反应,反应在催化

剂表面进行,不可能瞬时完成,因此,保证反应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一定时刻是专门必要的,该时刻与反应原料气在催化剂床层中的停留时刻有关,

停留时刻愈长,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停留的时刻也愈长。因此,确定一个适宜的停留时刻是专门重要的。原料气在催化剂床层中的停留时刻常称接触时刻,它可用下式运算:

接触时刻(s)= 反应器中催化剂层的静止高度(m)/反应条件下气体流经反应器的线速度(m/s)

接触时刻与主、副反应产物单程收率以及丙烯转化率的关系见表3-1-1 3。由表3-1-13可见,对主反应而言,增加接触时刻,对提升丙烯腈单程收率是有利的,对副反应而言,增加接触时刻除生成CO2的副反应外,其余的收率均没有明显增长,即接触时刻的变化对它们的阻碍不大。由此可知,适当增加接触时刻对氨氧化生成丙烯腈的主反应是有利的,随着丙烯转化率的提升,丙烯腈的单程收率也会增加,但过分延长接触时刻,丙烯深度氧化生成CO2的量会明显增加,导致丙烯腈收率降低。同时,由于氧的过分消耗,容易使催化剂由氧化态转为还原态,降低了催化剂活性,并缩短催化剂使用寿命,这是因为长期缺氧,会使M5+→Mo4+,而Mo4+转变为Mo5+则相当困难,即使通氧再生催化剂,也难复原到原有的活性。另外,接触时刻的延长,降低了反应器的生产能力,对工业生产也是不利的。

适宜的接触时刻与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以及反应温度有关,关于活性高、选择性好的催化剂,适宜的接触时刻应短一些,反之则应长一些;反应温度高时,适宜的接触时刻应短一些,反之则应长一点。一样生产上选用的接触时刻,流化床为5~8 s(以原料气通过催化剂层静止高度所需的时刻表示),固定床为2~4 s。

表3-1-13 接触时刻对丙烯氨氧化反应的阻碍

丙烯转

率率%

5.1 5.5 64.5

66.1

6.00

6.19

4.38

4.23

0.69

0.87

14.6

13.7

89.8

90.9

试验条件:丙烯∶氨∶氧∶水=1∶1∶2~2.2∶3;反应温度470℃;空塔线速0.8 m/s;催化剂P-Mo-Bi-Ce。

空塔线速简称空速,是指反应混合气在反应温度、压力下,通过空床反应器的速度,可表示为:

空塔线速(m/s)= 反应条件下单位时刻进入反应器的混合气体量

(m3/s)/反应器横截面积(m2)

接触时刻与空塔线速有关,关于一定床层的催化剂而言,空塔线速与接触时刻成反比。在接触时刻相同的情形下,增加空塔线速承诺增加催化剂用量和原料气投料量,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而且空塔线速的增加还有利于传热。因此工业生产中都倾向采纳较高的空塔线速操作。但空塔线速不宜过高。过高,尽管接触时刻仍可满足要求,但原料气在催化剂表面的停留时刻会明显减少,结果导致丙烯转化率和丙烯腈单程收率下降。对流化床反应器而言,空塔线速还受到催化剂密度、颗粒度和粒径分布、反应器高度和旋风分离器回收催化剂能力等的限制,空塔线速过高,吹出的催化剂量增加,不仅造成催化剂的缺失,而且还会阻碍反应后气体的处理,一样流化床反应器的空塔线速采纳0.4~0.6 m/s。

4. 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腈生产工艺包括:丙烯腈的合成、产品和副产品的回收、产品和副产品的精制三部分。

图3-1-35 丙烯腈合成的工艺流程

1-丙烯蒸发器;2-液氨蒸发器;3-空气压缩机;

4-流化床反应器;5,6-换热器

(1)丙烯腈的合成丙烯腈合成的工艺流程见图3-1-35。纯度为97%~9 9%的液态丙烯和99.5%~99.9%的液氨,分不用水加热蒸发(水被冷却,用作吸取塔的吸取剂)再通过热器预热到70℃左右,计量后两者混合,进入流化床反应器丙烯-氨混合气体分配管。空气通过滤器除去尘埃后压缩至0.294MP a左右,经计量后进入反应器。各原料气的管路中都装有止逆阀,以防发生事故时,反应器中的催化剂和反应气体产生倒流。反应温度(出口)399~427℃,压力稍高于常压。反应器浓相段U形冷却管内通入高压软水,用以操纵反应温度,产生的高压过热蒸气(压力为4.0MPa左右)用作空气压缩机和制冷机的动力,背压汽还可用作后续工序的热源。反应所用催化剂可由催化剂贮斗加入反应器(图中未画出),反应器内的催化剂经三级旋风分离器捕集后仍回反应段参加催化反应。反应后的气体从反应器顶部出来,在进行热交换后,冷却至200℃左右,进入后续的回收和分离工序。在开工时,反应器处于冷态,现在,让空气进入开工炉(图中未画出),将空气预热到反应温度,再利用这一热空气将反应器加热到一定温度,待流化床运行正常,氨氧化反应顺利进行后,停开工炉,让反应器进入稳固的工作状态。为防止催化剂床层发生飞温事故,在反应器浓相段和扩大段还装有直截了当蒸气(或水)接口,必要时,打开直截了当蒸气以降低反应器反应段的温度。

从反应器出来的物料组成,视采纳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表3-1-14列出了采纳C-49催化剂得到的一些设计用基础数据。

(2)回收和分离由表3-1-14能够看出,反应气组成中有易溶于水的有机物及不溶或微溶水的惰性气体,因此能够用水吸取法将它们分离。在用水吸取之前,必须先将反应气中剩余的氨除去,因为氨使吸取水呈碱性。在碱性条件下易发生以下反应:

表3-1-14 采纳C-49催化剂的一些工业生产数据

项目内容

生产能力18.1万吨/年

反应器类型原料

工艺条件

反应结果转化率选择性流化床(带U形冷却管,副产4.137MPa蒸汽)

丙烯纯度≥97%,液氨纯度99.9%

反应温度(出口)404℃,反应压力(出口)0.21MPa,接触时刻6 s,丙烯∶氨∶空气=1∶1∶10.2

丙烯94%(或氨92.8%)

丙烯腈75%,HCN4.76%,乙腈1.62%,CO 2.44%,CO2 8.56%,轻组分(要紧是丙烯醛)0.54%,重组分(聚合物和氰

醇)1.08%

①氨和丙烯腈反应生成胺类物质:

NH3+CH2=CHCN→H2NCH2CH2CN

(一胺)

H2NCH2CH2CN+CH2=CHCN→HN(CH2CH2CN)2(二胺)

HN(CH2CH2CN)2+CH2=CHCN→N(CH2CH2CN)3

(三胺)

②在碱性介质中HCN与丙烯腈反应生成丁二腈:

CH2=CHCN+HCN→NCCH2CH2CN

③在NH3存在下,粗丙烯腈溶液中的HCN容易自聚,反应气温度在30~130℃时,HCN还会发动气相聚合。聚合物会堵塞管道,使操作发生困难。

④在NH3存在下,丙烯醛也会发生聚合。

⑤溶解在水中的氨,能与反应气中的CO2反应生成碳酸氢铵,在吸取液加热解吸时,碳酸氢铵又被分解为氨和CO2而被解吸出来,再在冷凝器中重新化合成碳酸氢铵,造成冷凝器及管道堵塞。

图3-1-36 氨氧化反应后气体的酸洗和水吸取工艺流程

1-氨中和塔;2-过滤器;3-循环泵;

4-冷却器;5-水吸取塔〖TS〗〗

因此,在吸取过程之前,用稀硫酸吸取反应气中的氨是十分必要的。反应气的酸洗脱氨和水吸取工艺流程示于图3-1-36。氨中和塔除脱氨外,还有冷却反应气的作用,在有些流程中也称急冷塔。氨中和塔分作三段,上段设置多孔筛板,中段设置填料,下段是空塔,设有液体喷淋装置。反应气经初步冷却至200℃左右后,由氨中和器下部进入,与下段酸性循环水接触,把夹带的催化剂粉末,高沸物和聚合物洗下来,并中和大部分氨。反应气增湿,温度从200℃急冷至84℃左右,然后进入中段。在那个地点再次与酸性循环水接触,将反应气中剩余的催化剂粉末、高沸物、聚合物和残余氨脱除洁净,反应气由84℃进一步冷却至80℃左右。将温度操纵在80℃左右的目的是在此温度下,丙烯腈、氢氰酸、乙腈等组分在酸性溶液中的溶解度极小,可不能进入稀硫酸溶液造成丙烯腈等主、副产物的缺失。由于温度仅从84℃降至80℃,产生的冷凝液不多,也可减轻稀硫酸溶液的处理量。为保证氨吸取完全,硫酸用量过量10%左右,为减轻稀硫酸溶液对设备的腐蚀,要求溶液的pH值保持在5.5~6. 0,pH值不宜再大,否则容易引起聚合和加成反应。

反应气经氨中和塔下段和中段酸洗后进入上段,在筛板上与中性水接触,洗去夹带的硫酸溶液残沫,温度冷却至40℃左右。从氨中和塔顶部出来,进入水吸取塔下部。氨中和塔上部中性水因温度比较低,反应气中部分蒸气冷凝下来,也有一部分主、副产物溶入水中,故此水一部分循环使用,一部分进入水吸取塔下部,和水吸取塔吸取水汇合后送精制工序处理。

自回收塔(又称萃取解吸塔)底来的水,经与脱氰塔釜液,成品塔(丙烯腈精馏塔)釜液、水吸取塔釜液热交换后,再冷却至35℃左右(有的工艺流程中冷却至4℃左右,丙烯腈吸取率可达99%)进入水吸取塔上部用作吸取液。反应气中的丙烯腈、乙腈和氢氰酸等溶入水中,N2、CO2、CO以及未反应的丙烯、氧气和丙烷等以及微量的未被吸取的丙烯腈、氢氰酸和乙腈等,由塔顶出来,经焚烧后自烟囱排入大气。

在35℃下,氢氰酸和乙腈能全溶于水,由丙烯腈物化性质可知,丙烯腈在水中的溶解度约为7.70%(w),因此要求有足够多的吸取水,将丙烯腈完全吸取下来,但吸取水过多,不仅稀释了丙烯腈,给后续工序增加负荷,而且会增加含氰废水量。为此,工业生产中,水吸取液中丙烯腈的浓度一样操纵在2%~5%左右。

由丙烯腈在水中溶解度可知,用降低吸取温度的方法来增加吸取丙烯腈的量成效不明显。因此,生产上一样将吸取水温度定在35~40℃。

在某些工艺流程中,萃取解吸塔只将氢氰酸和丙烯腈从塔顶分出,塔釜含乙腈液送往乙腈解吸塔,该塔塔顶得粗乙腈,塔侧线抽出部分水用作吸取塔的吸取剂,使用这种水时,要注意下述咨询题:①必须操纵水中的聚合物含量小于1%,以防在冷却降温时从水中析出,污染和堵塞设备和管道;②为防止吸取液呈酸性,需加入碳酸钠溶液调剂pH值接近中性。这不仅可减轻或免除由中和塔带来的酸雾和反应生成的乙酸,丙烯酸等对设备造成的腐蚀,而且也有利于氢氰酸的吸取;

图3-1-37 Bayer法除氨流程

1-反应器;2-冷却器;3-预洗涤器;4-硫酸铵饱和槽

③水吸取剂中还含有许多杂质,容易产生泡沫,阻碍吸取塔的吸取成效,因此需要加入聚丙二醇甘油醚等消泡剂排除泡沫。

为了防止催化剂粉末、聚合物、高沸点化合物等在氨中和塔中进入稀硫酸循环液,以提升硫酸铵质量。Bayer公司对上述酸洗和水吸取流程作了改进,采纳的方法是将初冷后的反应气(200℃左右),先用70~100℃的水洗涤,除去催化剂、高沸物和聚合物等杂质,然后在相同温度下在含有硫酸的硫铵饱和槽中将氨除去,如此便可把不含硫铵且容易用燃烧等方法处理的含催化剂、高沸点化合物和高聚物的水,和不含污染物的高浓度的硫铵水分离,制得的固体结晶硫铵质量好,产生的废水仍可回用,如此就可大大减轻含氰废水的处理量,Bayer的流程见图3-1-37。

氨中和塔底部稀硫酸循环液中,硫铵浓度会逐步增高(约为5%~30%),故需要抽出一部分作回收硫酸铵用。抽出的稀硫酸循环液进入结晶器,结晶

后用泥浆泵打入沉降槽,该槽上部的不含结晶的饱和液流入母液槽,底部为硫酸铵结晶,经离心机分离、干燥等工序制得硫酸铵成品。离心机分离出来的液体也进母液槽。母液槽中液体用母液泵送回结晶器;结晶器上部液体含重组分、氰化物、高沸点化合物和聚合物,用净化泵打入聚合物分离器。经分离,底部溶液用釜液泵送回结晶器,含聚合物等杂质的上部液体流入聚合物混合器,最后用聚合物溶液泵送三废治理工序处理;结晶器顶部出来的气体,经冷却冷凝、急冷水吸取后,送焚烧系统。吸取水用急冷泵一部分打回丙烯腈装置,一部分进聚合物混合器,一部分用作洗涤器的洗涤水,将干燥硫酸铵用热空气中带出的轻质含氰化合物除去。洗涤液一部分循环,一部分进母液槽。洗涤器顶装一台抽风机,将经洗涤的干燥用空气排入大气。

为将溶入稀硫酸溶液中的轻质氰化物等驱逐出来,在结晶器循环泵后装一加热器,将循环母液加热后送回结晶器上部,在那个地点进行气-液分离。经氨中和回收的硫酸铵结晶中的氰化物含量一样难以降低到使用标准,用作肥料时,肥效低,还会造成土地板结,农民不专门欢迎,现在BP公司及中国上海石化院等都在对催化剂和工艺作改进,使氨全部转化,从而免去硫铵处理的苦恼,甚至将中和塔都可除去。这种清洁工艺,已受到人们的重视。

(3)丙烯腈的精制丙烯腈精制的目的是分出副产物和水获得合格的丙烯腈产品。生产合成纤维用的丙烯腈的规格为:

W(丙烯腈)>99.5% w(丙烯醛)<10ug g-1

乙腈<100ug g-1 W(水分)0.2~0.45%

w(氢氰酸)<5ug g-1

杂质含量过高,对丙烯腈的纺丝、染色以及纤维性能都有不良阻碍。

丙烯腈与水和氢氰酸都专门容易分离,丙烯腈和水能形成共沸混合物,共沸点为71℃,共沸物中丙烯腈的含量为88%(w),而丙烯腈与水又只能部分溶解。例如,在30℃时,丙烯腈中水的溶解度仅为3.82%,因此,将共沸混合物蒸出并冷凝后,就可得到油相和水相,油相为含丙烯腈90%以上的粗丙腈,水相含水90%以上。丙烯腈和氢氰酸因沸点差较大(丙烯腈沸点77.3℃,氢氰酸沸点为25.7℃),专门容易用一般的蒸馏方法分离。

丙烯腈与乙腈的分离则要苦恼得多。乙腈的沸点81.5℃,与丙烯腈的沸点差约4℃,其相对挥发度α在此温度范畴内平均约1.15,若采纳一般的蒸馏方法分离,需100块以上的理论塔板。如果采纳萃取蒸馏,例如选用水作萃取剂,乙腈能与水互溶,由于乙腈的极性比丙烯腈强,水的加入使丙烯腈与乙腈之间的相对挥发度大为提升。据运算,当塔顶水的含量分数为0.7(m)时,它们的相对挥发度为1.76,水的含量分数达0.8(m)时,它们的相对挥发度达1.8,现在仅需40块实际塔板,就能将丙烯腈和乙腈分离。萃取剂可采纳乙二醇、丙酮和水等,工业上一样采纳水作萃取剂。缘故是它具有无毒、来源充足、价格低廉等优点,分离成效也不差,能使丙烯腈和乙腈的相对挥发度增加专

门多。水和丙烯腈相对挥发度小,但因能形成部分互溶溶液,即使水进入塔顶丙烯腈中,也能在分层器中分离开来。用作萃取剂的水最好使用软水或蒸馏水,但在工业生产上,为减少含氰废水处理量,采纳成品塔底水,或回收塔下部抽出水(有乙腈解吸塔的工艺中,还采纳该塔塔底水)。萃取水与进料中丙烯腈的质量比(S/F,简称萃取水比),是萃取解吸塔操作的操纵因素,随着萃取水用量的增大,乙腈和丙烯腈愈易分离,除能比较完全地分出氢氰酸和丙烯腈外,还可使成品中的口恶唑含量下降,唑的存在,会使聚丙烯腈纤维色泽由白变黄。除去口恶唑的方法有二种,一种是从丙烯腈成品中除去,如用无水氯化锌、氯化铜经络合而除去;另一种即是上述的方法,加大萃取液量,使口恶唑留在釜液中而除去。后一种方法可简化工艺,比前一种方法更为合理。

丙烯腈的精制工艺流程见图3-1-38。

图3-1-38 丙烯腈的精制工艺流程

1-回收塔;2-乙腈塔;3,4-分层器;5-脱氰塔;6-成品塔

回收塔(萃取解吸塔)为一复合塔,塔上部分出氢氰酸和丙烯腈,经冷却冷凝后进入分层器。油相中含丙烯腈80%以上、氢氰酸10%左右,水约8%左右,并含有微量其它杂质,如丙烯醛、丙酮和氰醇等。由于它们的沸点相差较大,可用精馏法分离。萃取解吸塔中部抽出乙腈-水溶液,其中乙腈含量较高。本工艺取消了乙腈解吸塔,故可大大节约热能(有的工艺中回收塔不是复合塔,塔釜液中乙腈含量仅为0.1%,需增设乙腈解吸塔将乙腈提浓)。萃取解吸

塔底釜液用泵送至四效蒸发系统处理。塔下段抽出一股液体,经热交换后用作吸取塔的吸取用水。

回收塔顶出来的蒸汽,经冷却冷凝,在油水分离器中分出水相和油相,油相为粗丙烯腈,流入脱氰塔。由该塔塔顶可得粗氢氰酸,经氢氰酸精馏塔(图中未画出)精制,侧线可得纯度达99.5%的氢氰酸,塔顶不凝性气体去焚烧炉。脱氰塔(采纳真空操作为好)底部的釜液用泵打入成品塔(丙烯腈精馏塔)。为减少聚合,降低精馏塔操作温度,精馏塔采纳真空操作,塔侧线得纯度为99.5%以上的成品丙烯腈。塔釜液用作回收塔的萃取剂。

由回收塔来的乙腈水溶液用泵打入乙腈塔,由塔顶分出粗乙腈。由于乙腈和水能形成共沸物,乙腈又能与水互溶,因此不能使水从共沸物中分

图3-1-39 乙腈精制流程

1-脱氢氰酸塔;2-贮槽;3-化学处理槽;

4-脱水塔;5-乙腈精馏塔

出,必须外加脱水剂,物理和化学的分离方法并用,才能制得成品乙腈。图3-1-39是乙腈的精制流程。粗乙腈的精制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①脱氢氰酸脱氢氰酸塔塔顶为氢氰酸,送回收系统,塔中侧线为含7 0%乙腈水溶液,进入化学处理槽,釜液送污水处理系统。

②化学处理进化学处理槽的乙腈水溶液中含<1%丙烯腈、氢氰酸等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乙腈中的氢氰酸和丙烯腈反应生成丁二腈,因氢氰酸含量一样比丙烯腈高些,残余的氢氰酸再与多聚甲醛(因甲醛溶液挥发性大,易污染空气,故不采纳)作用生成高沸点的氰醇而除去。化学处理法速度慢,故采纳间歇操作。

③脱水化学处理槽蒸出的乙腈,含水约15%,在脱水塔(常为填料塔)中用42%的氢氧化钠溶液连续抽提脱水,可使乙腈含水量降至3%左右。

④精馏脱水塔出来的乙腈进入乙腈精馏塔,塔顶蒸出低沸物和乙腈与水的共沸物,塔釜为高沸点化合物(丙腈和高碳腈等),送三废治理系统,塔侧线得纯度为99%以上的乙腈成品。

回收塔釜液用泵送至四效蒸发系统,将含氰水逐级提浓,蒸发凝液送氨中和塔上部,作中性洗涤水用,提浓液少部分送去焚烧,大部分进入氨中和塔中部,以提升主、副产品的得率。采纳四效蒸发系统,可提升工艺水循环回收率,减少含氰废水的处理量。

在回收和精精系统中,由于丙烯腈、丙烯醛和氢氰酸等都易自聚,聚合物会堵塞塔盘(或填料)、管路等,阻碍正常生产,故在有关设备的物料中必须加阻聚剂。丙烯腈的阻聚剂为对苯二酚、连苯三酚或其它酚类,成品中留存少量水也能起阻聚作用;氢氰酸在碱性条件下才聚合,故需加酸性阻聚剂。由于氢氰酸在气相和液相中都能聚合,因此在气相和液相中均需加阻聚剂,一样气相阻聚剂用二氧化碳、液相用乙酸等。在氢氰酸的贮槽中可加入少量磷酸作稳固剂。上面介绍的是部分解吸流程。还有一种全解吸流程,即由回收塔顶将主、副产物全部蒸出,在氰醇反应器中除去丙烯醛,在氰醇分离塔中除去氰醇,然后再逐个分离、精制而得到成品。全解吸流程高度重视氰醇对生产带来的危害性(如阻碍丙烯腈成品的质量等),为此增加了氰醇反应器和氰醇分离器两个设备。但脱除氰醇能够用其它途径,例如在上述部分解吸流程中,通过适当增大回收塔萃取剂用量的方法,将氰醇从丙烯腈中分离出来,进入回收塔釜液而被排除出去(Sohio公司还建议加入草酸以防止氰醇在蒸馏过程中分解)。因此,本流程已无突出优点。相反,本流程存在设备投资大,修理费用高、操作比较繁琐等缺点。目前,世界上广泛采纳的是部分解吸法流程。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的技术经济指标,与所采纳的催化剂及各企业生产和治理水平有关,表3-1-15列出的是中国某厂(采纳Sohio法)80年代末期的技术经济指标。

表3-1-15 中国某厂生产丙烯腈的消耗指标(以1 t产品计)

丙烯/kg 液氨/kg 硫酸/kg

循环水

/m3(30℃)

/kW·h

蒸汽

/t(0.785MPa)

1100-1500 500-520 92-100 -440 -180.0 -0.40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化工工艺复习资料 一、问答题: 1、了解尿素合成反应中的相平衡和化学平衡计算的基本方法、影响因素。 2、尿素合成反应过程的主要副反应及控制。 3、尿素生产的汽提法流程原理及特点。 4、中和法生产硝酸铵的热利用及减少氨损失措施。 5、结合相图分析湿法磷酸生产中控制硫酸钙的结晶对过程的影响。 6、简述过磷酸钙生产过程两个阶段的特点。 7、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8、以农副产品为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例子,简单地描述一下它们的生产过程。 9、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10、二氧化硫催化氧化生成三氧化硫,为什么要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分段进行? 11、焙烧和煅烧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 12、在湿法磷酸生产中,可采用哪些措施来提高磷的总收率?在诸多生产方法中,你认为哪种比较好? 13、合成氨的主要生产工序,各工序的作用和任务? 14、合成气的制取方法有哪些? 15、写出烃类蒸汽转化的主要反应。 16、简述一段转化炉的炉型结构。 17、简述常用脱硫方法及技术特点以及适用流程。 18、少量CO 、CO 、O 的脱除方法有哪些?2219、有哪些原料可生产合成气?合成气的 生产方法有哪些? 20、合成气可用来制造什么化工产品?为什么近年来合成气的生产和应用受到重视? 21、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气过程有哪些主要反应? 22、由煤制合成气有哪些生产方法?这些方法相比较各有什么优点? 23、煤的热分解过程条件的变化对煤的干馏和气化有什么影响? 24、简述常压固定床煤气炉操作循环和炉内煤气化主要区域。 25、天然气-水蒸气转化法制合成气过程有哪些步骤?为什么天然气要预先脱硫才能进行转化?用哪些脱硫方法较好? 26、为什么天然气-水蒸气转化过程需要供热?供热形式是什么?一段转化炉有哪些型式? 27、写出一氧化碳变换的反应?影响该反应的平衡和速度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该反应存在最佳反应温度?最佳反应温度与哪些参数有关? 28、为什么一氧化碳变换过程要分段进行并要用多段反应器?段数的选定依据是什么? 29、一氧化碳变换催化剂有哪些类型?各适用于什么场合?使用中注意哪些事项? 30、氨合成反应的平衡常数Kf 随温度和压力是如何变化的? 31、影响氨平衡浓度的因素有哪些? 32、论述温度和压力对氨合成反应速率的影响。 33、惰性气体对氨合成反应的平衡氨浓度及反应速率的影响? 34、简述氨合成催化剂活性组分与助剂的作用。 35、在氨合成工艺流程中,排放气为什么在循环压缩机前,而氨冷则在循环压缩机之后? 36、影响尿素合成的因素有哪些? 37、硫铁矿焙烧炉气的主要杂质有哪些危害?怎样清除?

5000吨丙烯腈设计说明书详解

化工设计说明书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5000 T/A ACRYLONITRILE SYNTHESIS SECTION OF THE COURSE DESIDN 学院(部):化学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化工13-3 学生姓名:王庆松 指导教师:丰芸 2016 年 5 月16 日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摘要 丙烯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广泛。 关键词:丙烯腈,强度,广泛,重要

目录 5000t/a丙烯腈合成工段的课程设计 (1) 摘要 (2) 1.绪论 (5) 1.1 引言 (5) 1.2设计任务 (5) 1.3丙烯腈的物理性质 (6) 1.4丙烯腈的化学性质 (6) 1.5丙烯腈的制取方法 (6) 1.6丙烯腈的发展简史及展望 (7) 1.7市场分析 (7) 2.物料衡算与热量衡算 (8) 2.1发生的主反应和副反应 (8) 2.2生产工艺流程 (8) 2.3物料衡算 (9) 3.丙烯腈合成工段生产工艺流程图和物料流程图 (12) 4.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13) 4.1 浓相段直径计算 (13) 4.2 浓相段高度 (13) 4.3 扩大段直径 (14) 4.4 扩大段高度 (14) 4.5 浓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14) 4.6 稀相段冷却装置的换热面积 (14) 5.设计结果汇总 (16) 5.1 工艺设备一览表 (16) 5.2 原料消耗综合表 (21) 5.3 能量消耗综合表 (21) 5.4 排出物综合表 (23)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编号:No.27课题: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 授课内容: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反应原理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工艺流程 知识目标: ●了解丙烯腈的主要用途 ●了解碳3烃类的主要来源及用途 ●掌握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反应原理  ●掌握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工艺流程  能力目标: ●分析丙烯腈水混合物分离模式 ●分析和判断主副反应程度对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思考与练习: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反应催化剂组成和特点 ●影响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反应过程的主要因素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工艺流程的构成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年月日

第七章 丙烯系产品的生产  丙烯的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由炼油厂裂化装置的炼厂气回收;二是在石油烃裂解制乙烯时联产所得。丙烯大部分一直来自炼油厂,近年来,由于裂解装置建设较快,丙烯产量相应提高较快。和世界市场一样,近年来我国丙烯的发展速度也逐渐超过了乙烯。2000年,我国乙烯需求量478.89万吨,而丙烯的需求量却达到498.85万吨,首次超过乙烯,之后丙烯的需求量一种保持在乙烯之上。  与乙烯相似,由于丙烯分子中含有双键和α-活泼氢,所以具有很高的化学反应活性。 在工业生产中,利用丙烯的加成反应、氧化反应,羧基化、烷基化及其聚合反应等,可得一系列有价值的衍生物,其主要产品及用途见图7—1。  由图可看出,丙烯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用于生产聚丙烯、异丙苯、羰基醇、丙烯腈、环氧丙烷、丙烯酸、异丙醇等。聚丙烯是我国丙烯最大的消费衍生物。2003年,我国聚丙烯的产量为445.5万吨,消耗丙烯约444.0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72.1%,;2004年我国聚丙烯产量为474.9万吨,消耗丙烯约480.0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8.1%;丙烯腈是我国丙烯的第二大衍生物,2003年,我国丙烯腈的产量约为56.0万吨,消费丙烯约62.7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10.2%;2004年产量约为58.0万吨,消费丙烯约为65.0 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3.7%;环氧丙烷是我国丙烯的第三大消费衍生物,2003年,全国环氧丙烷的产量约为39.8万吨,消耗丙烯约35.8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5.8%;2004年产量约为42.0万吨,消耗丙烯约37.8万吨,比2003年增长约13.1%;丁醇和辛醇也是丙烯的主要衍生物之一,2003年我国丁辛醇的产量合计约为45.35万吨,共消耗丙烯约40.7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6.6%;2004年产量合计为44.91万吨,共消耗丙烯约40.3万吨,比2003年减少约1.0%;2003年用于生产其它化工产品如苯酚、丙酮和丙烯酸等方面的丙烯消费量约为10.9万吨,约占全国丙烯总消费量的1.8%;2004年消费量约为11.5万吨。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最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分析(最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丙烯腈生产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及有害因素 分析(最新版) 【摘要】丙烯腈的生产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并且毒物危害严重,因而,采取有效的安 全措施是正常生产的保障。 【关键词】丙烯腈;氢氰酸;火灾爆炸;中毒 1前言 丙烯腈是生产腈纶的原料,近几年来销售形势良好。丙烯腈的生产采用丙烯、氨、空气(氧)化法,生产工序主要由氧化、回收和精制组成。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电气危害、毒物危害、噪声危害等危险和有害因素,其中,以主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氢氰酸的毒物危害性尤为严重。因此,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和个体防护措施,使危险源和危害源得到较好的控制,降低火灾爆炸危

险性和毒物危害性,使反应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和氢氰酸的毒物危害性达到“允许的限度”。是实现安全生产,经济运行,预防事故,保障劳动者安全与健康的保证。 2工艺流程 (1)反应 丙烯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应器,由分布器均匀分散到催化剂床层中。空气按一定比例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经分布板向上流动,与丙烯、氨混合并使催化剂床层流化。丙烯、氨,空气在440℃~450℃和催化剂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同时生成氰化氢、乙腈、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丙烯醛、丙烯酸及水等。主反应方程式为:C3H6+NH3+3/202-~C3H3N+3H20+Heat 反应生成热由高压冷却水管产生高压蒸汽移出。反应生成气体进入急冷塔。· (2)急冷 急冷塔分两段,反应气体进入急冷塔下段,在下段循环废水经一层喷咀喷淋将反应气体骤冷。骤冷后通过升气管上升至急冷塔上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本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示范 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丙烯腈安全生产要点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工艺简述 丙烯腈的工业生产方法有丙烯氨氧化法和乙炔─氢氰酸 合成法。其中丙烯氨氧化法的生产工序主要有氧化和回收 精制。 简要工艺过程:丙烯与氨按一定比例混合送入氧化反 应器,由分布器均匀分散到催化剂床层中。空气按一定比 例从反应器底部进入,经分布板向上流动,与丙烯、氨混 合并使催化剂床层流化。丙烯、氨、空气在440~450℃和 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丙烯腈。反应生成热由高压冷却水管 产生高压蒸汽移出;反应气体中的过量氨在中和塔上部与 硫酸中和生成硫酸铵被回收;反应气体中的丙烯腈和其它 有机产物在吸收塔被水全部吸收下来;吸收塔液中的乙腈

在回收塔被分离出来;回收塔液中的氢氰酸在脱氢酸塔蒸出回收;在成品塔将水和易挥发物脱除得到高纯度的丙烯腈产品。 本装置所用原料和产品及副产物均为可燃气体或易燃液体,其中氢氰酸为Ⅰ级毒物,丙烯腈等为Ⅱ级毒物。该装置属石油、化工生产中安全卫生检查的重点。 2重点部位 2.1氧化反应器氧化反应器是本装置的主要生产设备,生产中参加反应的物料丙烯、氨、空气具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基础条件,加之反应温度提供的热能源,因此具备燃烧、爆炸三要素。当工艺控制失调,参加反应气体比例达到爆炸范围,由催化剂床温即可引爆或引燃(床温450℃,丙烯自燃点410℃),此类事故在开、停工过程中更易发生。某丙烯腈装置在开工预热时,因系统的氮气置换不彻底,加热炉点火造成反应器内的可燃气体爆鸣。

年产10万吨丙烯腈生产流程概念设计

《化工过程分析和合成设计》课程设计报告 《Analysis, synthesis, and Design of Chemical Processes》Design Report 年产10万吨丙烯腈生产流程概念设计 林英光 喻冬秀 指导教师:钱 宇 教授 陆恩锡 教授 专业名称:化学工程 年 级:2004 博士 单位名称:化工学院 完成日期: 2005年3月

目 录 一、丙烯腈概述.......... ..................................... ........................................ (2) 1.1 丙烯腈性质 (2) 1.2 国内外生产现状 (3) 1.3 丙烯腈生产方法 (4) 1.4 项目设计背景 (4) 1.5 设计目标 (4) 1.6 设计任务 (4) 二、合成丙烯腈技术分析 (4) 2.1 反应过程分析 (4) 2.2 分离过程分析....................... ....................... .. (7) 三、流程叙述 (8) 3.1 原料规格 (8) 3.2 工艺流程 (8) 四、流程模拟与优化........ . (8) 4.1 工艺流程模拟 (9) 4.2 冷凝塔F-101操作条件确定 (9) 4.3 冷凝塔F-102操作条件确定 (10) 4.4 精馏塔T-101操作条件确定 (11) 4.5 精馏塔T-102操作条件确定........... .. (13) 4.6 全流程模拟结果与物料衡算 (15) 4.7 全流程模拟计算输出报告 (16) 五、丙烷与丙烯氨氧化法对比经济分析 (16) 5.1 反应过程对比经济分析 (16) 5.2 投资成本对比经济分析 (17) 六、总结 (18) 七、建议 (18) 八、参考文献 (18) 九、附录:流程模拟计算输出报告 (19)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 1.1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1.2 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送到回收塔以回收丙烯腈和其它有机物。 来自吸收塔的液体在加热之后进入回收塔,利用水作为溶剂进行萃取精馏。由于丙烯腈和水形成共沸物从塔顶蒸出,这就把丙烯腈和乙腈分开。塔顶产品被分层,含有丙烯腈、氢氰酸和水的有基层用泵送至脱氢氰酸塔,水层返回回收塔进料。乙腈在回收塔34#板作为气相抽出,送到乙腈塔。在乙腈塔中,乙腈、水和少量的氰化物及丙烯腈从塔顶出来并送到乙腈回收单元,塔釜液返回到回收塔33#板。 从回收塔分层器出来的有机相用泵送到脱氢氰酸塔,该塔可在常压或微真空下操作。该塔的上段用来脱除丙烯腈中的氢氰酸,下段用来脱水。脱氢氰酸塔从上部进料,塔顶气相产品氢氰酸被冷凝后送往其它装置回收,部分冷凝液回流到塔顶。脱氢氰酸塔釜液通过泵送到成品塔,作为成品塔进料。在成品塔中,从侧线采出丙烯腈产品,然后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 前言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设计能力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重要连接点。在教师指导下毕业设计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运用所学到的基本理论并结合生产实际的知识,综合的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毕业设计所设计的内容为年产6万吨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通过认真细听老师课堂上讲解和任务布置,我们了解到了为完成设计需要查找资料的方向,并进行了细心的查阅,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对于刚进行设计的人来说,学会收集、理解、熟悉和使用各种资料,正是设计课程需要培养的重要方面,化工设计非常强调标准规范。但是并不是限制设计的创造和发展,因此遇到与设计要求有矛盾时,经过必要的手续可以放弃标准而服从设计要求。通过设计应知道如何查取数据知道如何查找资料对丙烯腈合成工段的工艺设计有了一个全新的 认识,知道如何选取相关数据参数,建立一个工程概念,知道工程和理论的区别。对于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反应器)等都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了解,知道如何使用手册和资料,认识工程。

一、产品的性状、用途、国内外市场情况 1.1 丙烯腈简介 丙烯腈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单体,在丙烯产品系列中居第二,仅次于聚丙烯,是三大合成材料(纤维、橡胶、塑料)的重要化工原料,主要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丙烯腈- 丁二烯-苯乙烯(ABS)塑料、苯乙烯(AS)塑料、丙烯酰胺等。丙烯腈在合成纤维、合成树脂等高分子材料中占有显著地位,应用前景广阔。除此之外,丙烯腈聚合物与丙烯腈衍生物也广泛应用于建材及日用品中 1.2 丙烯腈物化性质 1.2.1 丙烯腈物理性质 无色或淡黄色液体,有特殊气味,分子量:53.06 沸点:77.3℃冰点:-83.5 ℃生成热:184.2 kJ/mol(25℃) 燃烧热:1761.5 kJ/mol 聚合热:72.4 kJ/mol 蒸汽压:11.0KPa(20℃) 闪点:0℃自燃点:481℃爆炸极限:在空气中 3.0%~17%(体积)油水分配系数: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为-0.92 毒性:剧毒,毒作用似氢氰酸溶解性:溶于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微溶于水 1.2.2 丙烯腈化学性质 丙烯腈由于分子结构带有C=C双键及-CN键,所以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可以发生加成、聚合、腈基及氢乙基化等反应。聚合反应和加成反应都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能自行聚合,所以在丙烯腈成品及丙烯腈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加少量阻聚剂,如对苯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发生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丙烯酰胺等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合成纤维、塑料、涂料和胶粘剂等。丙烯腈经电解加氢偶联反应可以制得已二腈。氰基反应包括水合反应、水解反应、醇解反应等,丙烯腈和水在铜催化剂存在下,可以水合制取丙烯酰胺。氰乙基化反应是丙烯腈与醇、硫醇、胺、氨、酰胺、醛、酮等反应;丙烯腈和醇反应可制取烷氧基丙胺,烷氧基丙胺是液体染料的分散剂、抗静电剂、纤维处理剂、表面活性剂、医药等的原料。丙烯腈与氨反应可制得1,3 丙二胺,该产物可用作纺织溶剂、聚氨酯溶剂和催化剂。 1.3 丙烯腈的用途

丙烯腈装置说明书

一、工艺流程 丙烯腈的生产方法 早在1893年就发现了丙烯酰胺脱水制造丙烯腈的方法,但此生产方法 原料来源非常困难。1930年发现了由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方法,随后又发现了由乙炔和氢氰酸合成丙烯腈的生产反法,这些方法因受各种 条件的限制,生产规模均较小。1959年发明了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使丙烯腈生产技术的发展取得了重大突破。由于这一方法的原料价廉易得, 工艺流程较为简单,产品质量较好,所以此法很快就实现了工业化生产。 到了七十年代,世界各国丙烯腈的生产几乎都采用这种方法。 装置流程简述 来自丙烯、氨罐区的液态丙烯和液态氨进入丙烯、氨蒸发器,经过气 化和过热后混合在一起,经丙烯、氨分布器进入反应器,来自空压机的工 艺空气进入反应器底部,并经过空气分布板进入流化床。当这些气体通过 流化床式反应器时,发生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用来维持反应并通过垂直 安装在反应器内的蒸汽盘管移去热量,产生4MPa蒸汽。反应气体通过旋风分离器从反应器顶部流出,热的反应气体通过反应气体冷却器,一方面加 热反应器蒸汽盘管中所用的锅炉水,一方面反应气体本身被冷却。 从反应气体冷却器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的下端被绝热冷却。未反应的氨与加到急冷塔上段循环水中的硫酸反应,从出料气中除去。四效蒸发器 底部物料被引入急冷塔的下段,这些物料部分气化,其余部分出装置,这 股物料中含有水、氰化物、少量催化剂。从急冷塔上段出来的的硫铵溶液 送往硫铵装置。 从急冷塔出来的气体在急冷塔后冷器中进一步冷却,然后进入吸收塔。 在吸收塔中,下降的水吸收逆流向上的反应气体中可溶解的产物。未被吸 收的气体含有未反应的烃、氧气、氮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及少量 的丙烯腈,经吸收塔排放烟囱放入大气。从急冷塔后冷器出来的冷凝液被

7万吨年丙烯腈精制工段工艺设计—脱氢氰酸塔工艺设计及分析开题报告

安徽建筑大学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年月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1、目的 (1)通过对丙烯腈工艺流程的设计和优化,了解丙烯腈的特性、国内外生产概况、生产工艺流程及其研究进展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和废水处理问题。 (2)对生产工艺流程进行优化,以期实现高产率、低能耗的目的。 (3)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排除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使生产更加安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2、研究意义

丙烯腈是重要的化工产品,为了从特定的原料得到所需的 产品,根据既定的工艺路线和工艺条件,采用相关的单元过程 及单元操作,设计出优化的工艺流程,并根据工艺条件选择合 适的设备,设计合理的工厂布局,以满足生产的要求,同时这 些设计又要符合有关非工艺类和工程经济的要求,做到技术上 可行、符合安全条例、经济上合理。通过年产(),确定最优 方案,以达到使其工艺产率增加,能耗降低,降低环境污染的 目的。 二、研究现状和前景展望 1、研究现状 (1)催化剂的研制 目前主要通过丙烯氨氧化制备丙烯腈,采用促进作用的的 F e-B i-M o-O或者促进作用的F e-S b-O。近年来,锡/锑/氧 催化系统在烯丙基氧化和氨氧化中作为催化剂进行了广泛研究。 然而,近年来,一些公司开始着手研究丙烷氨氧化法制备 丙烯腈。其中一个直接氨氧化烷烃的催化剂系统是锑/钒/氧。 目前最有潜力的系统为M o-V-N b-T e-氧化物催化系统, 具有62%的丙烯腈产率。 (2)工艺过程的改进 近年来,随着各国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提高, 丙烯腈生产技术的改进主要集中在节能降耗、环保等方面,焦 点是中和塔污水的处理,主要的技术进展如下:省去氢氰酸精 制塔,由脱氰塔顶直接分离出高纯度氢氰酸,提高脱氰塔的效率;萃取塔侧线出料,由萃取塔下部侧线抽出乙腈,将抽出液 送到乙腈回收塔,增大乙腈浓度,减少蒸汽消耗;增设废热锅炉 回收热量;利用萃取塔或乙腈解析塔塔釜排除的循环水热量; 降低反应器出口的氨含量,避免较难处理的硫铵废水问题;中 和塔硫酸循环使用,节约资源,且丙烯腈回收率较高,物耗低 缺点是投资大;未反应氨回收再循环使用工艺,未反应氨、磷 酸铵回收循环使用,资源利用率高;中和塔改造提高丙烯腈回

丙烯腈厂丙烯腈高效阻聚剂技术规格书

丙烯腈厂丙烯腈高效阻聚剂技术规格书

附录 A 外观的测定 取50mL~60mL试样,置于清洁、干燥的100mL具塞比色管中,在日光或日光灯透射下观察。

附录 B 凝固点的测定 B.1 方法原理 将已知浓度的溶液逐渐冷却成冷溶液,然后保持溶液结晶,当晶体生成时放出凝固热体系温度回升,当放热与散热成平衡温度不再改变,此固液两相达成的平衡温度即为溶液的凝固点。 B.2 仪器设备 仪器型号:自动凝点/倾点测定仪 NQ-3Z型 B.3 测定步骤 B.3.1 检查冷浴箱内酒精是否满足做样需要,否则先加酒精,保证酒精高度比试管刻度线高。 B.3.2 将5滴酒精倒入试管外套,保证外套倾斜45度不与试管接触为准。 B.3.3 将样品倒入试管内套刻度线处。 B.3.4 开机(保持5分钟)。 B.3.5 点击设置→确定→选择方法→确定→选择实验标准→设定预设点(比指标温度提高3℃)→终点判断(选择自动判断)→点击菜单,回到首页面→点激活方法→启动A,开始做样。 B.3.6 样品测定完后点击菜单回到首页面后关机。 B.3.7 做完样品后,将传感器拿出用酒精擦试干净,保存好。 B.4 分析结果表示 记录仪器显示温度值。

附录 C 红外图谱匹配率的测定 C.1 方法提要 样品用红外光谱扫描后得到红外光谱图,将此图特征及强度与标准红外光谱图比较,得到匹配率。将样品的特征波数范围内的特征峰的强度与标准谱图相比较,计算得到红外图谱偏差。 C.2 分析步骤 按仪器操作说明开启红外仪主机开关,待仪器通过自检后,开启电脑,启动红外分析程序。测定时,先采集完毕后,用滴管小心将液体样品涂抹在样品窗口上,扫描样品图谱,待图谱扫描完毕后,将图谱加到新的窗口,得到红外图谱偏差,再将所需查的标准谱库加入搜索的谱库中,与谱库中的标准图谱相匹配,即可得到红外图谱匹配率。 图C.1 红外谱图

丙烯腈生产工艺

丙烯氨氧化(氧化偶联)制丙烯腈生产工艺把烯烃、芳烃、烷烃及其衍生物与空气(或氧气)、氨气混合通过催化剂制成腈类化合物的方法称为氨氧化法,按氧化反应的分类,这类反应亦称氧化偶联。有代表性的,已工业化的反应主要有下列几种: 研究表明,氨氧化制腈类用催化剂与烃类氧化制醛类用催化剂(如丙烯氧化制丙烯醛、间(对)二甲苯氧化制苯二甲醛等氧化催化剂)十分类似,氨氧化催化剂往往亦可用作醛类氧化催化剂,其原因是由于这两类反应通过类似的历程,形成相同的氧化中间物之故。上列反应中以丙烯氨氧化合成丙烯腈最为重要,下面即以此反应为例进行讨论。 丙烯腈是丙烯系列的重要产品。就世界范围而言,在丙烯系列产品中,它的产量仅次于聚丙烯,居第二位。 丙烯腈是生产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重要单体,85%以上的丙烯腈 用来生产聚丙烯腈,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合成的ABS树脂,以及由丙烯腈和苯乙烯合成的SAN树脂,是重要的工程塑料。此外,丙烯腈也是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由丙烯腈经催化水合可制得丙烯酰胺,由后者聚合制得的聚丙烯酰胺是三次采油的重要助剂。由丙烯腈经电解

加氢偶联(又称电解加氢二聚)可制得己二腈,再加氢可制得己二胺, 后者是生产尼龙-66的主要单体。由丙烯腈还可制得一系列精细化工产品,如谷氨酸钠、医药、农药薰蒸剂、高分子絮凝剂、化学灌浆剂、纤维改性剂、纸张增强剂、固化剂、密封胶、涂料和橡胶硫化促进剂等。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剧毒,味甜,微臭。沸点78.5℃,熔点-82.0℃,相对密度0.8006。丙烯腈在室内允许的浓度为0.002 mg/l,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m)。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丙烯腈分子中含有腈基和 C=C 不饱和双键,化学性质极为活泼,能发生聚合、加成、腈基和腈乙基化等反应,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就能自行聚合,所以在成品丙烯腈中,通常要加入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甲基醚(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 1. 生产简史和生产方法评述 在生产丙烯腈的历史上,曾采用以下生产方法。 (1)以环氧乙烷为原料的氰乙醇法 环氧乙烷和氢氰酸在水和三甲胺的存在下反应得到氰乙醇,然后以碳酸镁为催化剂,于200~280℃脱水制得丙烯腈,收率约75%。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概述

一、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概述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是由丙烯腈、丁二烯和苯乙烯组成的三元共聚物。英文名称为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copolymer,简称ABS(以下统称为ABS)。ABS通常为浅黄色或乳白色的粒料非结晶性树脂。ABS为使用最广泛的通用塑料之一。 ABS的生产方法很多,可分为掺合法、接技法、联用法和接技-掺合法四大类,约十一种制备工艺。目前大多采用的是乳液法,当前最有广阔发展前途的是乳液接技掺合法。ABS通过改变三种单体的比例和采用的不同聚合方法,可制得各种规格的产品,其结构有以弹性体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和以树脂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一般三种单体的比例范围大致为丙烯腈25%~35%、丁二烯25%~30%和苯乙烯40%~50%。 ABS树脂的结构,有以弹性体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和以坚硬的AS树脂为主链的接技共聚物;或以橡胶弹性体和坚硬的AS树脂为混合物。这样,不同的结构就显示不同的性能,弹性体显示出橡胶的韧性,坚硬的AS树脂显示出刚性,可得到高冲击型、中冲击型、通用型和特殊型等几个品种。具体讲,随橡胶成分B的含量(一般为5~30%)增加,树脂的弹性和抗冲击性就增加;但抗拉强度、流动性、耐候性等则下降。树脂组分AS的分量(一般为70~95%)含量增大,则可提高表面光泽、机械强度、耐候性、耐热性、耐腐蚀性、电性能、加工性能等好些,而冲击强度等则要下降。树脂组分中A与B的比例分别为30~35%/80~65%。 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特性与应用 1、ABS的特性 由于具有三种组分,而赋予了其很好的性能:丙烯腈赋予ABS树脂的化学稳定性、耐油性、一定的刚性和硬度;丁二烯使其韧性、冲击性和耐寒性有所提高;苯乙烯使其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光泽,并呈现良好的加工特性。 大部分ABS树脂是无毒的,不透水,但略透水蒸汽,吸水率低,试样在室温浸水一年吸水率不超过1%,而物理性能不起变化。ABS树脂制品的表面可以抛光,能得到高度光泽的制品。 ABS具有优良的综合物理和机械性能,极好的低温抗冲击性能、尺寸稳定性、电性能、耐磨性、抗化学药品性、染色性,成型加工和机械加工较好。ABS树脂耐水、无机盐、碱和酸类,不溶于大部分醇类和烃类溶剂,而容易溶于醛、酮、酯和某些氯代烃中。ABS树脂热变形温度较低,可燃,耐候性较差。熔融温度在217~237℃,热分解温度在250℃以上。 2、ABS的应用 ABS树脂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所以其应用相当的之泛。 ABS树脂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电器仪表工业和机械工业中,常作齿轮、汽车配件、挡泥板、扶手、冰箱内衬、叶片、轴承、把手、管道、接头、仪表壳、仪表板、盘、安全帽等;在家用电器和家用电子设备的应用前景更广阔,如电视机、收录机、冰箱、冷柜、洗机衣、空调机、吸尘器和各种小家电器材日用品有鞋、包、各种旅行箱、办公设备、玩具及各种容器等;低发泡的ABS能代替木材,适合作建材、家具和家庭用品。电镀制品常作为金属代用品,如栅条、散热器、车轮罩等配件以及铭牌、装饰件等。 三、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的成型加工 ABS树脂是无定形非结晶性聚合物,具有聚苯乙烯那样良好的成型加工性。 ABS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可采用注塑、挤塑、压延、吹塑、发泡和真空成型的一般的工艺加工,还可用冷成型法加工。一般常用的是注塑成型。 由于ABS在空气中的吸湿性较强,在注塑成型前必须先进行预备干燥,需将树脂在70~80℃预干燥4h上,注塑温度200~230℃(尽可能不超过250℃,以免树脂降解),压力为70~90MPa,

丙烯腈

第七章 丙烯腈生产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一、丙烯腈的性质、产品规格及用途 丙烯腈英文简写为AN 。在室温和常压下为无色液体,易燃,易爆,有刺激性臭味,剧毒,与水部分互溶,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 互溶。工作场所丙烯腈最高允许浓度为20 ppm 。丙烯腈分子具有双键和氰基,性质活泼。 二、生产方法简介 生产丙烯腈有多种方法。环氧乙烷法制AN ,这种方法生产技术容易掌握,生产的丙烯腈纯度较高,但原料不易得,价格昂贵,在乙炔氢氰酸法工业化后逐渐被淘汰;乙炔法是利用乙炔与氢氰酸合成丙烯腈,这种方法工艺简单,成本比环氧乙烷法低,但丙烯腈与副产物分离较困难,在石油资源短缺的国家仍沿用这种方法,规模一般较小。 到20世纪60年代,随着石油工业的发展,流化床丙烯氨氧化法成为世界各国生产AN 的主要方法。丙烯氨氧化法原料便宜易得,工艺流程简单,对丙烯纯度要求不高,炼油厂含丙烯50%以上的尾气即可使用,生产成本大约是环氧乙烷法的40%~50%,是乙炔法的50%~55%左右,产物分离相对容易,产品纯度高,是目前最先进最经济的合成路线。本章主要介绍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腈的生产技术。 第二节 丙烯腈生产的工艺原理 一、丙烯氨氧化法合成丙烯腈的反应原理 丙烯氨氧化法生产丙烯腈,过程中变化较为复杂,可用下述反应方程式描述: 主反应: 2332223CH CH CH NH O CH CH CN +3H O 512.1kJ/mol 2 m r H θ --=++ =?=-?→ 知识目标 ● 了解丙烯腈产品规格、性质、用途和工业生产方法; ● 了解丙烯腈生产中主要设备的结构、控制方法及三废治理、安全卫生防护; ● 理解丙烯腈生产过程的原理及工艺参数条件分析方法; ● 掌握丙烯腈生产工艺过程分析及工艺流程图的阅读分析。 能力目标 ● 能进行丙烯腈生产工艺条件的分析、判断和选择; ● 能读懂丙烯腈生产设备布臵图和主要设备装配图; ● 能读懂并绘制丙烯腈生产工艺流程图; ● 能进行丙烯腈生产过程中有关物料、热量衡算及原材料消耗、生产能力等工艺计算。

第二版《化工工艺学》期末复习题

《化工工艺学》复习题 1 绪论 1. 掌握以下概念 化学工业、化学工艺学、化学工程学。 2.现代化学工业特点是什么? 3.化学工业发展方向? 4.化学工业的原料资源和主要产品有那些? 2 化学工艺的共性知识 1. 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2. 天然气是如何分类与加工利用的? 3. 生物质和再生资源的利用前景如何? 4. 何谓化工生产工艺流程,举例说明工艺流程是如何组织的。 5. 何谓循环式工艺流程? 它有什么优缺点? 6. 何谓转化率? 何谓选择性? 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 7. 催化剂有哪三个基本些特征,它在化工生产中起到什么作用? 在生产中如何正确使用催化剂? 8.计算:见教材 15. 将纯乙烷进行裂解制取乙烯,已知乙烷的单程转化率为60%,每100kg 进裂解器的乙烷可获得46.4kg 乙烯,裂解气经分离后,未反应的乙烷大部分循环回裂解器(设循环气只是乙烷),在产物中除乙烯及其他气体外,尚含有4kg 乙烷。求生成乙烯的选择性、乙烷的全程转化率、乙烯的单程收率、乙烯全程收率和全程质量收率。 3 烃类热裂解 1. 什么叫烃类的热裂解? 2. 烃类裂解过程中可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一次反应与二次反应有何区别?大致可得到哪些产物? 3. 试从化学热力学的方法来分析比较在1000K 时苯发生如下两反应时哪个反应占优势?并说明含苯较高的原料在1000K 时进行裂解的过程,主要趋向是增 产乙烯还是增大结焦趋向。 4. 各族烃类热裂解反应规律是什么? 5. 试分析为什么烷烃是裂解制氢的理想原料? 6. 以己烷为例说明丁烷在裂解中可能进行的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它的裂解产

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课程设计

目录 第一部分分生产方法 (3) 第二部分设计技术参数 (4) 第三部分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4) 3.1 丙烯腈工艺流程示意图 (4) 3.2 小时生产能力 (5) 3.3 反应器的物料衡算和热量街算 (5) 3.4 空气饱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8) 3.5 氨中和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0) 3.6 换热器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5) 3.7 水吸收塔物料衡算和热量衡算 (17) 3.8 空气水饱和塔釜液槽 (21) 3.9 丙烯蒸发器热量衡算 (23) 3.10 丙烯过热器热量衡算 (23) 3.11 氨蒸发器热量衡算 (24) 3.12 氨气过热器 (24) 3.13 混合器 (24) 3.14 空气加热器的热量衡算 (25)

第四部分主要设备的工艺计算 (26) 4.1 空气饱和塔 (26) 4.2 水吸收塔 (28) 4.3 丙烯蒸发器 (30) 4.4 循环冷却器 (32) 4.5 氨蒸发器 (34) 4.6 氨气过热器 (35) 4.7 丙烯过热器 (35) 4.8 空气加热器 (36) 4.9 循环液泵 (37) 4.10 空气压缩机 (38) 4.11中和液贮槽 (38) 第五部分附录 (39) 5.1附表 (39) 5.2 参考文献 (41)

丙烯腈车间工艺设计 摘要:设计丙烯腈的生产工艺流程,通过对原料,产品的要求和物性参数的确定及对主 要尺寸的计算,工艺设计和附属设备结果选型设计,完成对丙 烯腈的工艺设计任务。 第一部分 生产方法 丙烯腈,别名,氰基乙烯;为无色易燃液体,剧毒、有刺激味,微溶于水,易溶于一般有机溶剂;遇火种、高温、氧化剂有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汽与空气混合物能成为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极限为 3.1%-17% (体积百分比);沸点为 77.3℃ ,闪点 -5℃ ,自燃点为 481℃ 。丙烯腈是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产品,用来生产聚丙烯纤维(即合成纤维腈纶)、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苯乙烯塑料和丙烯酰胺(丙烯腈水解产物)。另外,丙烯腈醇解可制得丙烯酸酯等。丙烯腈在引发剂(过氧甲酰)作用下可聚合成一线型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腈。聚丙烯腈制成的腈纶质地柔软,类似羊毛,俗称“人造羊毛”,它强度高,比重轻,保温性好,耐日光、耐酸和耐大多数溶剂。丙烯腈与丁二烯共聚生产的丁腈橡胶具有良好的耐油、耐寒、耐溶剂等性能,是现代工业最重要的橡胶,应用十分广泛。丙烯氨氧化法的优点如下 (1)丙烯是目前大量生产的石油化学工业的产品,氨是合成氨工业的产品,这两种原料均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 (2)工艺流程比较简单.经一步反应便可得到丙烯腈产物。 (3)反应的副产物较少,副产物主要是氢氰酸和乙腈,都可以回收利用.而且丙烯腈成品纯度较高。 (4)丙烯氨氧化过程系放热反应,在热平衡上很有利。 (5)反应在常压或低压下进行,对设备无加压要求。 (6)与其他生产方法如乙炔与氢氰酸合成法,环氧乙烷与氢氰酸合成法等比较,可以减少原料的配套设备(如乙炔发生装置和氰化氢合成装茸)的建设投资。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AN )生产过程的主反应为 3632223 =32 C H NH O CH CHCN H O ++→+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298()512.5r H kJ mol -= AN 主要的副反应和相应的反应热数据如下: (1) 生成氰化氢(HCN ) 363223336C H NH O HCN H O ++→+ 298()315.1r H kJ mol -= HCN

化工工艺学考试卷

《化工工艺学》试题一 一、填空题(本题共20分,共10小题,每题各2分) 1、在合成氨烃类蒸汽转化的过程中,从热力学角度分析有三个副反应存在析炭 的可能性,这三个副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从动力学角度分析只有___________________才可能析炭。 2、按照用途的不同可将工业煤气分为四类,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和__________。 3、煤中的水分主要分为三类,其中包括:游离水、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在合成氨CO变换工序阶段低温变换催化剂主要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两种类型。 5、在合成氨原料气的净化过程中脱硫的方法主要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 _两种类型。 6、氨合成塔的内件主要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电加热器三个部分组成。 7、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两步进行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方程式)。 8、在以硫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过程中,硫铁矿在进入沸腾焙烧炉前需要达到的 组成指标为:S>2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H2O<8%。 ? 9、在沸腾炉焙烧硫铁矿时要稳定沸腾炉的炉温需要做到的三个稳定分别为:① 稳定的空气量、②__________和③_________________。 10、电解法生产烧碱的电解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 应方程式)。 二、简答题(本题共50分,共5小题,每题各10分) 1、简述烃类蒸汽转化过程中析炭的危害及防止析炭应采取的措施。 2、简述铁-铬系高温变换催化剂的组成(含量)及各组分的作用。 3、简述硫酸生产两转两吸工艺的优、缺点。

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新工艺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 目录 丙烯氨氧化法制丙烯腈 (1) 一、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 (1) 二、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生产工艺原理 (2) 三、工艺条件 (2) 四、生产工艺 (6) 五、催化剂研究 (9) 一、丙烯腈的性质和用途 丙烯腈在常温下是无色透明液体,味甜,微臭,沸点77.5℃,凝固点-83.3℃,闪点0℃,自燃点481℃。可溶于有机溶剂如丙酮、苯、四氯化碳、乙醚和乙醇中,与水部分互溶。丙烯腈剧毒,能灼伤皮肤,低浓度时刺激粘膜,长时间吸入其蒸气能引起恶心,呕吐、头晕、疲倦等。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3.05%~17.5%(体积)。因此在生产、贮存和运输中,应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工作场所内丙烯腈允许浓度为0.002mg/L。 丙烯腈能发生聚合反应,发生在丙烯腈的C=C 双键上,纯丙烯腈在光的作用下就能自行聚合,所以在成品丙烯腈中,通常要加入少量阻聚剂,如对苯二酚甲基醚(阻聚剂MEHQ)、对苯二酚、氯化亚铜和胺类化合物等。除自聚外,丙烯腈还能与苯乙烯、丁二烯、乙酸乙烯、氯乙烯、丙烯酰胺等中的一种或几种发生共聚反应,由此可制得各种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涂料和粘合剂等。 丙烯腈是三大合成的重要单体,目前主要用它生产聚丙烯腈纤维(商品名叫“腈纶”)。其次用于生产ABS 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共聚物),和合成橡胶(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丙烯腈水解所得的丙烯酸是合成丙烯酸树脂的单体。丙烯腈电解加氢,偶联制得的己二腈,是生产尼龙—66 的原料。其主要用途如图1所示。

图1丙烯腈的主要用途 二、丙烯氨氧化制丙烯腈生产工艺原理 化学反应 主反应生成丙烯腈,是一个非均相反应;与此同时,在催化剂表面还发生一系列副反应。主反应:C3H6 + NH3 +1.5 O2 → CH2 =CHCN + 3 H2O △H = -512.5KJ/mol 副反应:①生成乙腈:C3H6 + 1.5NH3 + 1.5O2 → 1.5CH3CN + 3H2O △H = -522KJ/mol ②生成氢氰酸:C3H6 + 3NH3 + 3O2 → 3HCN + 6H2O △H = -941KJ/mol ③生成二氧化碳:C3H6 + 4.5O2 → 3CO2 +3 H2O △H = -1925KJ/mol ④生成一氧化碳:C3H6 + 3O2 → 3CO + 3H2O △H = -1925KJ/mol 上述副反应中,生成乙腈和氢氰酸是主要的,CO2、CO和H2O可以由丙烯直接氧化得到,也可以由丙烯腈、乙腈等再次氧化得到。反应过程也副产少量的丙烯醛、丙烯酸、乙醛、丙腈以及高聚物等,因此,工业生产条件下的丙烯氨氧过程十分复杂。为提高丙烯的转化率和丙烯腈的选择性,研究高性能催化剂是非常重要的。 三、工艺条件 1、催化剂 工业上用于丙烯氨氧化反应的催化剂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复合酸的盐类(Mo系),如磷钼酸铋、磷钨酸铋等;另一类是重金属的氧化物或是几种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Sb系),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