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七年级数学公式

上海七年级数学公式
上海七年级数学公式

1.幂的运算法则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即: 都是整数)、n m a a a n m n m (+=

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即:都是整数)、()(。n m a a n

m n m =

积的乘方,等于把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即为整数)n b a ab n

n n ()(=

都为整数)n m a a a a n

m n m ,,0(≠=÷-

a 0=1(a ≠0)a -p

≠0,p 是正整数) 2. 即(a+b)(m+n)=am+bm+an+bn。

3.平方差公式 两个数的和与这两个数的差的积等于这两个数的平方差,即:

22))((b a b a b a -=-+

完全平方公式 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的平方和加上(或者减去)它们积的2倍,即:2222)(b ab a b a +±=±

十字相乘法:即:

)

)(()()()()()(222q x p x p x q p x x pq qx px x pq qx px x pq x q p x ++=+++=+++=+++=+++

扩展:

1).立方和公式: (a+b)(a2-ab+b2)=a3+b3; 2).立方差公式: (a-b)(a2+ab+b2)=a3-b3。 3)(a-b)(a+ab+ab2+…+a2b+ab+b)=a-b。 4)(a+b+c)2=a2+b2+c2+2ab+2bc+2ac ; 5).(a+b)3=a3+b3+3a2b+3ab2; 6)(a-b)3=a3-b3-3a2b+3ab2。 总结1: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时,先提公因式。

(2)各项没有公因式时,要看看能不能用公式法来分解。

(3)如果用上述方法不能分解因式,再看能不能运用分组分解法。 (4)分解因式,必须进行到每一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4 分式的概念:A 、B 表示两个整式,A ÷B (B ≠0)可以表示为B A

的形式,如果B 中含有字母,那么我们把式子B A

(B ≠0)叫分式,其中A 叫分子,B 叫分母。

分式的基本性质

)0(≠??=M M B M A B A )0(≠÷÷=M M B M A B A

(1)分式乘法:ac bd c d a b =? (2)分式除法:

ad bc

d c a b c d a b =?=÷ (3)分式的加减法:

同分母:m b a m

b m a ±=± 异分母:mn bm an mn bm mn an n b m a ±=

±=± 总结2:列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1)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为整式方程。 (2)列整式方程,求得整式方程的根。

(3)验根:把求得的整式方程的根代入A ,使最简公分母等于0的根是增根,否则是原方程的根。

(4)确定原分式方程解的情况,即有解或无解。

5.旋转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重合,这种图形叫做旋转对称图形,这个定点叫做旋转对称中心,旋转的角度叫做旋转角.(旋转角 00

<

α<3600

).

中心对称图形:如果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1800后,与初始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6.实数的概念:

实数的运算律

(1)加法交换律 a+b =b+a

(2)加法结合律 (a+b)+c=a+(b+c) (3)乘法交换律 ab =ba . (4)乘法结合律 (ab)c=a(bc) (5)分配律 a(b+c)=ab+ac

7.一个正数a 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1)实数ɑ的奇次方根有且只有一个,用“n a ”表示,其中被开方数ɑ是任意一个实数,根指数n 是大于1的奇数。

2)正数ɑ的偶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正n 次方根用“n a ”表示,负n 次方根用“-n a ”表示,其中被开方数ɑ>0,根指数n 是正偶数(当n=2时,在±n a 中省略n ) 根据平方根的意义,得

=

·

同理:

=

=

(ɑ>0)

= (ɑ>0) 其中m 、n 为正整数,n>1.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

0 (有限或无限循环性数) 整数

分数

8.一个实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实数a的绝对值记作∣ɑ∣.

绝对值相等,符号相反的两个数记作互为相反数;

零的相反数是零。非零实数ɑ的相反数是-ɑ。

9、两个三角形是全等形,就说它们是全等

...。

..三角形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两个三角形的三组对应边相等、三组对应角相等。

推出:(1)周长相等(2)面积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边角边公理(SAS):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角边公理 (AAS):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公理 (SSS):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②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称“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

③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①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②等角对等边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定理:

⑴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与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①角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②在一个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3.a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b.三角形的边与边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⒎三角形的角与角之间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4.相交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只有一个公共点,那么这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对顶角的定义: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邻补角的定义:有公共顶点和一条公共边,并且互补的两个角称为邻补角。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 垂线的定义:

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垂线的性质:

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性质2:垂线段最短。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同位角: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同侧,并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内错角: 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并且在截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同旁内角: 两个角都在两条被截线之间,并且在截线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15.1) 平行线的判定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具有以下基本性质:

经过直线外地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平行线的性质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 位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 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

行。(对于直线a 、b 、c ,如果c b b a //,//,那么c a //。被称为平行 的传递性)

两条平行线中,任意一条直线上的所有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都 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叫做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16、1)平面内的每一点都对应有惟一的有序实数对。 2)各象限内点的特点:

注意:x 轴、y 轴不属于任何象限,原点O 既在x 轴上又在y 轴上。 3)点P (a ,b )到x 轴的距离为|b|,到y 轴的距离为|a|。 4)、 特殊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坐标轴上的点:

① 点P 的坐标为(a ,0)?点P 在x 轴上; ② 点P 的坐标为(0,b )?点P 在y 轴上; (2)各象限内的点:

① 点P )b ,a (在第一象限?0b ,0a >>; ② 点P (a ,b )在第二象限?0b ,0a ><; ③ 点P (a ,b )在第三象限?0b ,0a <<; ④点P (a ,b )在第四象限?0b ,0a <>; 5)、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点之间的坐标关系;

(1)关于坐标轴或原点对称的两点,根据对称的性质,如图4,有 ① 点P (a ,b )关于x 轴对称点坐标为)b ,a (P 1-; ② 点P (a ,b )关于y 轴对称点坐标为)b ,a (P 2-; ③ 点P (a ,b )关于原点对称点坐标为3P (b ,a --)。

(2)连线平行于坐标轴的两点,连线平行于x 轴的两点的纵坐标相同,连线平行于y 轴的两点的横坐标相同。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1)将点)y ,x (向右(或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y ,a x (+(或)y ,a x (-); (2)将点)y ,x (向上(或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b y ,x ()(b y ,x (-+或。其中,0b ,0a >>

上海教材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小结

七年级数学第一学期知识点小结 “”“”“”“”n n ??±?÷??????????→????≥=<≠?????????????????? 括号运算符号连接用、、、()、和()式子a.代数式 数与字母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不含、、、等)单项式整式有理式多项式b.代数式分式无理式一法:直接代数求值;c.求代数式的值二法: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再求值; 第9章第1节 整式的概念 0________()________m n a a a ?÷=?=???????÷????????÷???同底幂的除法:零指数幂: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作商的因式,对只在被除式整式的除法单单里含有的字母,连它指数作____的一个因式.多单:先把多项式的除以单 项式,再把所得的商_______ 第 6 节 第9章 2222222.__________.2______2______3.()_________4.a b a ab b a ab b x a b x ab ???-=? ??++=????-+=?????+++=?????1提取公因式法2公式法因式分解十字相乘法: 分组分解法:分组后能提取公因式或能用公式或十字相乘. 第 5 节 第9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c a b c ?????????? ??? ?+-+=????--+=????????? 同类项:2同2无关法则:把同类项的合并同类项相加的结果作合并后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不变.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整式的加减: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2节:整式的加减 第9章 22 2222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 ?+=-+? ??+=+-?????? 平方差公式:(a+b)(a-b)=_________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式: 第4节:乘法公式 第9章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m n m n p n n m n n n a a a a a a a n a n a a b ab c ?? ????=???=???? ???-=???????=??=??=????? ????????? 同底数幂相乘为偶数为奇数整式的乘法幂的乘方:(积的乘方单单:把它们的、同底数幂分别相乘的积作积的因式,其整式的乘法它字母连它的不变也作积的因式.多单:多多:? ???? ???????? 第 3 节 第9章

高考数学必考必背公式全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一、 对数运算公式。 1. log 10a = 2. log 1 a a = 3.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4. 5.log log n a a M n M = 6. 7. log a M a M = 8. 9. 10. 二、 三角函数运算公式。 1. 同角关系: 2.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x x x x x x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3. 两角和差公式:sin()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αα±=±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αβ±= 二倍角公式:sin 22sin cos ααα= 2222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4. 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θθθ++=+b a b a ,其中,2||,tan ,0π ??<=>a b a 5. 降幂公式(二倍角余弦变形): sin tan cos α αα =22sin cos 1 αα+=21cos 2cos 2 α α+=21cos 2sin 2 α α-= log log log a b a N N b =1log log b a a b =1 log log a a M n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22tan tan 21tan α αα =-

上海初一上数学第一章 整式

知识点: 一、整式的有关概念 1、整式:可以看成是分母不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要注意两点:一是字母不含有字母但可以是数字,二要是代数式不能含有等号等表示数量关系的符号。 2、整式:分为单项式和多项式。 3、单项式:只含有数字与字母的乘积的整式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字和单独的一个字母也可以看成是单项式。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和叫这个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4、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一个多项式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注意:单项式的系数是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不要忘记符号和分母的数字。不要把多项式的次数与单项式的次数搞混。 二、整式的有关基本计算 1、整式的加减:整式的加减实质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基本步骤为:(1)去括号;(2)合并同类项。要注意去括号法则、乘法分配律和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若要求代数式的值要先代简再代入求值。 2、同底数幂的乘法:两个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n m n m a a a +=?,计算时要注意符号和与整式加法的区别。 3、幂的乘法与积的乘方: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n m n m a a ?=)(。积的乘方,等于各个因式的乘方的积,()n n n b a ab =。计算时要注意符号以及与同底数幂乘法、去括号的区别,切记法则的条件不要把计算法则乱串。 4、同底数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n m n m a a a -=÷。负指数和零指数的意义:10 =a ,)0(≠a ;p p a a 1=-,)0(≠a 。要注意底数不能为0。 三、整式的乘法及乘法公式: 1、单项式乘单项式:单项式乘单项式,把他们的系数,相同字母的幂分别相乘,其余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不变,作为积的因式。单项式乘单项式计算的根据是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计算时要注意符号和运算法则不要把法则混淆。 2、单项式乘多项式:单项式乘多项式,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单项式乘多项式的根据是分配律,要注意符号和运算法则以及运算顺序。 3、多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积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的根据还是分配律,要注意符号和运算法则,不要混淆运算的法则。 4、平方差公式:两数和与这两数差的积,等于它们的平方差,22))((b a b a b a -=-+。计算时要注意公式的条件,符号以及相关的法则,平方差公式的根据是多项式乘多项式,还要注意公式的变形。 5、完全平方公式: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它们积的两倍,2222)(b a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的原理是多项式乘多项式,要注意看清公式的条件以及符号。 四、整式的除法 1、单项式除单项式: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因式。 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要注意符号,不要与乘法公式混淆。 填空题: 1、单项式2r π-的系数是 ,次数是 。 2、多项式2112 a a - +的最高次项是 ,最高次项的系数是 ,常数项是

2017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试卷及解析答案(五四学制)

2016-2017学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 四学制)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2分,满分8分) 1.(2分)在实数0,,3.14,π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2.(2分)如图,已知直线MN分别交△ABC的两条边AB、AC于点D和点E,那么与∠ADE成内错角关系的角是() A.∠BDM B.∠CED C.∠AED D.∠AEN 3.(2分)在直角坐标中,点P(2,﹣3)所在的象限是() 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4.(2分)下列判断中,错误的是() A.有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一定全等 B.有一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等边三角形一定全等 C.有两角及其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D.D有两角及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2分,满分32分) 5.(2分)64的平方根是. 6.(2分)把方根化成幂的形式是. 7.(2分)对于近似数8.10×10﹣3,它有个有效数字. 8.(2分)在数轴上,如果点A所对应的数为﹣,那么点A到原点的距离是. 9.(2分)已知直线AB和直线CD相交于点O,∠AOC+∠BOD=200°,那么这两条直线的夹角等于度. 10.(2分)如图,已知直线a∥b,点A在直线a上,点B、C在直线b上,点P

在线段AB上,∠1=70°,∠2=100°,那么∠PCB=度. 11.(2分)已知在△ABC中,AB=AC,∠B=40°,D是边BC的中点,那么∠CAD=度. 12.(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果AB∥y轴,点A的坐标为(﹣3,4),A、B的距离为5,那么点B的坐标为. 13.(2分)在不等边三角形ABC中,如果AB=4,BC=6,AC的长为偶数,那么AC=. 14.(2分)如图是用一张长方形纸条折成的.如果∠1=130°,那么∠2=°. 15.(2分)如果将点A(4,﹣2)向左平移5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那么所得点的坐标为. 16.(2分)如果点(m+5,2﹣4m)在x轴上,那么m的值等于.17.(2分)经过点B(7,﹣4)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可以表示为直线.18.(2分)已知点A(2,5)、B(﹣3,5)、C(﹣2,﹣3)、D(6,﹣3),那么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 19.(2分)如图,已知在△ABC中,∠A=40°,将一块直角三角板放在△ABC上使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分别经过B、C,直角顶点D落在△ABC的内部,那么∠ABD+∠ACD=度. 20.(2分)如图,已知O是等边三角形ABC内一点,D是线段BO延长线上一点,且OD=OA,∠AOB=120°,那么∠BDC=度.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总结

高考公式大总结 根式 当n 为奇数时,a a n n =; 当n 为偶数时,???<-≥==0,0,a a a a a a n n . 正数的正(负)分数指数幂: 1.n m n m a a =1,,0(*>∈>n N n m a ,且) 2.n m n m a a 1 = -1,,0(*>∈>n N n m a ,且). 整数指数幂的运算性质: (1)();,,0Q s r a a a a s r s r ∈>=+ (2)() ()Q s r a a a rs s r ∈>=,,0; (3)()()Q r b a b a ab r r r ∈>>=,0,0. (4)();,,0Q s r a a a a s r s r ∈>=÷- 对数 (1)对数的性质: ① N a N a =log ; ② N a N a =log ; ③ a N N b b a log log log = (换底公式); (2)对数的运算法则: ① ();log log log N M MN a a a += ② ;log log log N M N M a a a -= ③ M n M a n a log log =; 错误! M m n M a n a m log log = ①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 数,并把log 10N 记作_lg 10; ② 自然对数:以_e_为底的对数称为自然对 数,并把loge N 记作ln N . 1.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1cos sin 22=+αα αααtan cos sin =(Z k k ∈+≠,2 ππ α) 2.诱导公式的规律: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可概括为:奇变偶不变,符号看 象限.其中“奇变偶不变”中的奇、偶分别是指π 2 的 奇数倍和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函数名称的变化.若是奇数倍,则正、余弦互变;若是偶数倍,则函数名称不变.“符号看象限”是把α当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式中的2πα?? + ??? 所在象限的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二倍角公式: αααcos sin 22sin =; ααα22sin cos 2cos -==1cos 22-α =α2sin 21-; α α α2 tan 1tan 22tan -= 三角恒等变换 ()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β αβ αβαtan tan 1tan tan tan ±= ±; 解三角形 1.正弦定理: R C c B b A a 2sin sin sin === 正弦定理的三种变式:

上海初一数学下册压轴题练习

上海初一数学下册压轴题练习 1、如图,两副直角三角板满足AB =BC ,∠ABC=∠DEF=90°,∠A=∠C=45°。将三角板DEF 的直角顶点E 放置于三角板ABC 的斜边AC 上,再将三角板....DEF ...绕点..E .旋转..,并使边DE 与边AB 交于点P ,边EF 与边BC 于点Q 。若点E 为AC 的中点,在旋转过程中,EP 与EQ 满足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有一块三角形菜地,若从顶点A 修一条笔直的小路交BC 于点D ,小路正好将菜地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1)画出D 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2)假设在菜地中有一点E (如图2所示),BC 上是否存在点F ,使折线AEF 将三角形ABC 的面积分为面 积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请画出F 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图2)(图1) A B C C B Q P D E F C B A

3、在等腰直角△ABC 中,∠C=90°,M 为AB 的中点,在AC 上任取一点P(与点A 、C 不重合),联结PM ,过M 作MQ⊥MP 交BC 于点Q,联结PQ 。 (1)画出点P 关于点M 的对称点N ,联结BN ,说明BN 与AC 所在直线的位置关系。 (2)问:以线段AP 、PQ 、QB 为边,能否构成直角三角形?请简要说明理由。 (3)设CQ=a ,BQ=b ,试用含有a 、b 的代数式表示△PMQ 的面积。 4、如图所示,△AB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CB=90°,AD 是BC 边上的中线,过C 作AD 的垂线,交AB 于点E ,交AD 于点F ,求证:∠ADC=∠BDE. 5、如图,△ABC 中,BD=DC=AC ,E 是DC 的中点,说明:AD 平分∠BAE. E D C B A A B C D E F

上海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上海市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带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一个由5个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如图所示,则从正面看到的平面图形是( ) A . B . C . D . 2.对于方程 12132 x x +-=,去分母后得到的方程是( ) A .112x x -=+ B .63(12)x x -=+ C .233(12)x x -=+ D .263(12)x x -=+ 3.某地冬季某天的天气预报显示气温为﹣1℃至8℃,则该日的最高与最低气温的温差为( ) A .﹣9℃ B .7℃ C .﹣7℃ D .9℃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 .对顶角相等 D .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5.若多项式229x mx ++是完全平方式,则常数m 的值为() A .3 B .-3 C .±3 D .+6 6.下列分式中,与2x y x y ---的值相等的是() A .2x y y x +- B .2x y x y +- C .2x y x y -- D .2x y y x -+ 7.已知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为b ,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a ,若将十位数字和个位数字对调,得到一个新的两位数,则原两位数与新两位数之差为( ) A .9a 9b - B .9b 9a - C .9a D .9a - 8.如图, OA ⊥OC ,OB ⊥OD ,①∠AOB=∠COD ;②∠BOC+∠AOD=180°;③∠AOB+∠COD=90°;④图中小于平角的角有6个;其中正确的结论有几个( )

上海所在地区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题

上海所在地区数学七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题题 一、选择题 1.﹣3的相反数是( ) A .13 - B . 13 C .3- D .3 2.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40BOD ∠=? ,若过点O 作OE AB ⊥,则 COE ∠的度数为( ) A .50? B .130? C .50?或90? D .50?或130? 3.已知关于x ,y 的方程组35225x y a x y a -=??-=-? ,则下列结论中:①当10a =时,方程组的 解是15 5 x y =??=?;②当x ,y 的值互为相反数时,20a =;③不存在一个实数a 使得 x y =;④若3533x a -=,则5a =正确的个数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有 m 辆客车及 n 个人,若每辆客车乘 40 人,则还有 25 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 45 人,则还有 5 人不能上车.有下列四个等式:① 40m +25=45m +5 ;② 2554045n n +-=;③255 4045 n n ++=;④ 40m +25 = 45m - 5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④ D .③④ 5.用代数式表示“m 的两倍与n 平方的差”,正确的是 ( ) A .22()m n - B .2(2m-n) C .22m n - D .2(2)m n - 6.已知一个多项式是三次二项式,则这个多项式可以是( ) A .221x x -+ B .321x + C .22x x - D .3221x x -+ 7.某中学进行义务劳动,去甲处劳动的有30人,去乙处劳动的有24人,从乙处调一部分人到甲处,使甲处人数是乙处人数的2倍,若设应从乙处调x 人到甲处,则所列方程是( ) A .2(30+x )=24﹣x B .2(30﹣x )=24+x C .30﹣x =2(24+x ) D .30+x =2(24﹣x ) 8.2019年3月15日,中山市统计局发布2018年统计数据,我市常住人口达3 310 000人.数据3 31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31×105 B .33.1×105 C .3.31×106 D .3.31×107 9.如图的几何体,从上向下看,看到的是( )

【新课标-精品卷】2017-2018学年最新上海市七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有答案)

2017-2018学年上海市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8分) 1.﹣27的立方根是. 2.把表示成幂的形式是. 3.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分别是﹣,﹣1,那么A、B两点间的距离是. 4.计算:×÷= . 5.比较大小:﹣3 (用“>”“=”“<”号填空). 6.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近似数29850(保留三位有效数字)是. 7.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3cm、7cm,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cm.8.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9.如图,在△ABC中,D在边AC上,如果AB=BD=DC,且∠C=40°,那么∠A= °. 10.如图,已知BE=CD,要使△ABE≌△ACD,要添加一个条件是.(只填一种情况). 11.点A的坐标为(4,﹣3),把点A向左平移5个单位到点A′,则点A′的坐标为. 12.如图,AD是△ABC的中线,E是AD的中点,如果S △ABD =12,那么S △CDE = . 13.已知点A(﹣2,﹣1),点B(a,b),直线AB∥y轴,且AB=3,则点B的坐标是.14.如图,△ABC中,AB=AC,AD是∠BAC的平分线,若△ABD的周长为12,△ABC的周长为16,则AD的长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 15.在实数、、、0.、π、2.1234567891011121314…(自然数依次排列)、中,无理数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6.点P是第二象限的点且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4,则点P的坐标是()A.(﹣4,3)B.( 4,﹣3) C.( 3,﹣4) D.(﹣3,4).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周长相等的锐角三角形都全等 B.周长相等的直角三角形都全等 C.周长相等的钝角三角形都全等 D.周长相等的等边三角形都全等 18.点A在直线m外,点B在直线m上,A、B两点的距离记作a,点A到直线m的距离记作b,则a与b的大小关系是() A.a>b B.a≤b C.a≥b D.a<b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有5题,每小题6分,满分30分) 19.计算:(8×27)﹣(π﹣1)0﹣()﹣1. 20.计算:(+)2﹣(﹣)2. 21.利用幂的性质进行计算:. 22.如图,点P在CD上,已知∠BAP+∠APD=180°,∠1=∠2,请填写AE∥PF的理由. 解:因为∠BAP+∠APD=180° ∠APC+∠APD=180° 所以∠BAP=∠APC 又∠1=∠2 所以∠BAP﹣∠1=∠APC﹣∠2 即∠EAP=∠APF

高考数学必考必背公式全集

log log m n a a n b b m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一、 对数运算公式。 1. log 10a = 2. log 1a a = 3. log log log a a a M N MN += 4. 5.log log n a a M n M = log a M a M = 8. 9. 10. 二、 三角函数运算公式。 1. 同角关系: 2. 诱导公式: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x x k x x k x x k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 x x x x x x tan )2tan(cos )2cos(sin )2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x x x x x x tan )tan(cos )cos(sin )sin(-=--=-=-πππ 3. 两角和差公式:sin()sin cos sin cos αβαβαα±=± cos()cos cos sin sin αβαβ αβ±= 二倍角公式:sin 22sin cos ααα= 2222 cos 2cos sin 2cos 112sin ααααα=-=-=- 4. 辅助角公式:)sin(cos sin 22?θθθ++=+b a b a ,其中,2 ||,tan ,0π ??<= >a b a sin tan cos α αα =22sin cos 1 αα+=log log log a b a N N b =1log log b a a b =1 log log a a M n = tan tan tan()1tan tan αβ αβαβ ±±= 22tan tan 21tan ααα = -

上海教育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题(附答案)23

友爱实验中学201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数学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题,每题2分,满分28分) 1.计算:6 2 105a a ÷= . 2.计算:( ) 2 3 3x y -= . 3.计算:()=-2 2y x . 4.分解因式:3 a a -= . 5.分解因式:2 2 56x xy y --= . 6.分解因式:()2 2 2a a +-= . 7.当x = 时,分式1 2 x x +-的值为0 . 8.分式 22x x +有意义,则x 满足的条件是 . 9.计算: =-+-x x x 222 . 10.分式方程 123 x x +=的解是 . 11.计算: . 12.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闭幕了,这次世博会累计参观者达7308.4万. 人次,创世博会历史新高,将7308.4万.人次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人次. 13.在几何图形:等边三角形,等腰梯形,直角三角形,正方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 心对称图形的是 . 14.如图,长为a ,宽为b (a>b>c )的长方形经过向右平移 单位,并再向 下平移 单位后,与原长方形形成了边长为c 的正方形重合部分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3分,满分12分) 【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正确解答.】 1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密○………………… ………………………封○…………………………………○线…………………………………… … ………………………………………… 第() 3 22a --=

上海教材七年级数学(下)知识点小结(16开)

初一年级第二学期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 实数 实数的概念 ???????????????????????? 正整数自然数整数零有理数实数负整数分数无理数或者:?????????????????正有理数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无理数负无理数 1.有理数:有理数就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有理数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有理数是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小数。 2.无理数:无理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数。 3.实数: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统称为实数,实数与______________是一一对应的。 数的开方 4.若2 x a =,则______叫做_____的_______; 正数a 有两个平方根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零的平方根记作____= ___ 负数_____平方根。 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a 叫做___________; 5.平方根与开平方的性质 (1)当0a > 时,2= _______, 2(=_______ (2)当0a ≥ ______=,当0a < ______= 6. 若3x a =,则______叫做_____的_______,记作:______,a 叫做________, 3叫做______. 正数的立方根是一个______,负数的立方根是__________,零的立方根是_____。即:任意一个实数都有立方根,而且只有___________。 求一个数a 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_________. 7. 立方根与开立方的性质:3=_______ _____= 8.若n x a =(1n >的整数),则______叫做_____的_______; 当n 为奇数是,x 叫a 的_____________;当n 为偶数是,x 叫a 的_____________;

上海高中高考数学所有公式汇总

上海高考高三数学所有公式汇总 集合命题不等式公式 1、C u (Ac B) = _____ C u A u C u B _____ ; C u (A u B) = _____ C u Ac C u B ________ _: 2 、 A B =A u _ A B _ ; A_. B =B := _ A B __ C u B 二 C uAu _A 二 B ___; Ac Cu B= 0 ______ AJ B _____ ; C U A Q B =U = _______ A9 B _____ 。 3、 含n 个元素的集合有:个子集,__2n -1—个真子集,_2n —1__个非 空子集,_2n -2—个 非 空 真 子集。 4、 常见结论的否定形式 5、 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原命题—与— 逆否命题—互为等价命题; _______ 否 命题 与 逆命题 互为等价命题。 6、 若 p= q ,贝U p 是q 的 充分 条件;q 是 p 的 必要 条件。 7、 基本不等式: (1) a, b ^R : _______ a 2+b 2兰2ab ______________ 且仅当a = b 时取等号。 (2) a,b ^R *: ____________ a+b A 2j ab ____________ 且仅当 a = b 时取等号。 (3) 绝对值的不等式: _________ |a| -|b|冃a 士b 冃a| + |b| ___________ 8均值不等式: a, b R ab 等且仅当a 二b 时取等号。 f(x) 一0- f (x) g(x) -0 f (x )"一 g(x) .g(x)=0 g(x ) 9、分式不等式: f ( x) g(x) 0 g(x 尸 0

上海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上海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已知max { } 2,,x x x 表示取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当x =9时, max {}{ }2 2,,max 9,9,9x x x ==81.当max { } 21 ,,2 x x x =时,则x 的值为( ) A .14 - B .116 C . 14 D . 12 2.以下选项中比-2小的是( ) A .0 B .1 C .-1.5 D .-2.5 3.下列数或式:3 (2)-,6 1()3 -,25- ,0,21m +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一定在原点右边 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如图,C 为射线AB 上一点,AB =30,AC 比BC 的 1 4 多5,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单位/秒和1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 上沿AB 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M 为BP 的中点,N 为QM 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 =2AC ;②AB =4NQ ;③当PB = 1 2 BQ 时,t =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5.一个角是这个角的余角的2倍,则这个角的度数是( ) A .30 B .45? C .60? D .75? 6.在22 3,2,7 -四个数中,属于无理数的是( ) A .0.23 B 3 C .2- D . 227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 .连接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B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C .对顶角相等 D .线段AB 的延长线与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 8.21(2)0x y -+=,则2015()x y +等于( ) A .-1 B .1 C .20143 D .20143- 9.若(1,2)表示教室里第1列第2排的位置,则教室里第2列第3排的位置表示为( ) A .(2,1) B .(3,3) C .(2,3) D .(3,2) 10.图中是几何体的主视图与左视图, 其中正确的是( )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高考数学必背公式大全 由于高中数学公式很多,同学们复习的时候不方便查阅,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考必背数学公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1 两角和公式 sin(a+b)=sinacosb+cosasinbsin(a-b)=sinacosb-sinbcosa cos(a+b)=cosacosb-sinasinbcos(a-b)=cosacosb+sinasi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 ctg(a+b)=(ctgactgb-1)/(ctgb+ctga)ctg(a-b)=(ctgactgb+1)/(ctgb-ctga ) 倍角公式 tan2a=2tana/(1-tan2a)ctg2a=(ctg2a-1)/2ctga 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 半角公式 sin(a/2)=√((1-cosa)/2)sin(a/2)=-√((1-cosa)/2) cos(a/2)=√((1+cosa)/2)cos(a/2)=-√((1+cosa)/2) tan(a/2)=√((1-cosa)/((1+cosa))tan(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高考必背数学公式2 和差化积

1、2sinacosb=sin(a+b)+sin(a-b)2cosasinb=sin(a+b)-sin(a-b) 2、2cosacosb=cos(a+b)-sin(a-b)-2sinasinb=cos(a+b)-cos(a-b) 3、sina+sinb=2sin((a+b)/2)cos((a-b)/2cosa+cosb=2cos((a+b)/2)sin((a-b)/2) 4、tana+tanb=sin(a+b)/cosacosbtana-tanb=sin(a-b)/cosacosb 5、ctga+ctgbsin(a+b)/sinasinb-ctga+ctgbsin(a+b)/sinasinb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a1+(n-1)d(1) 2、前n项和公式为: Sn=na1+n(n-1)d/2或Sn=n(a1+an)/2(2) 从(1)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数函(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2)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 , 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 an=am+(n-m)d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3、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 a1+an=a2+an-1=a3+an-2=…=ak+an-k+1,k∈{1,2,…,n}

上海初一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静安区200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七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数学试卷 2008.1.18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32分) 1.计算:=3 2)3(a . 2.计算:2 2 4 6 y x y x ÷= . 3.肥皂泡表面厚度大约是0.0007毫米,将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毫米. 4.“比a 的 2 3 大1的数”用代数式表示是 . 5.因式分解: 2 218x -= . 6.因式分解:=+-4 1 2 a a . 7.已知3 1= x a ,那么=x a 2________________. 8.若m +n =8,mn =14,则=+2 2 n m . 9.当x 时,分式2 4 2--x x 有意义. 10.如果分式 5 22 -+x x 的值为1,那么=x .11.计算:x x x x 4 4 4122-?+-=______________.12.将1 2 )(2--+y x x 表示成只含有正整数的指数幂形式为________. 13.如图, 画出方格上的小鱼图形向右平移4格,再向上平移3格后的图形. 14.如图,一块含有30°角 (∠BAC =30°)的直角三角板 ABC ,在水平的桌面上绕A 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B ’C’的位置,点B 、A 、C ’在一直线上,那么旋转角是_______度. 第13题第14题 ’

第15题 15.如图,把图中的某两个.. 小方格涂上阴影,使整个图形是以虚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 16.下面是用棋子摆成的“上”字: 第一个“上”字需用6枚棋子,第二个“上”字需用10枚棋子,第三个“上”字需用14枚棋子,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摆下去,那么第n 个“上”字需用 枚棋子.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7. 24)(a -÷3a 的计算结果 是……………………………………………………( ) (A )-3 a ; (B )-5 a ; (C ) 5a ; (D )3a 18.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623a a a =?; (B ) 22))((b a b a b a -=-+; (C )222)(b a b a -=-; (D ) 222)2)((b ab a b a b a -+=-+. 19.下列图案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

上海七年级数学(下)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梳理

七年级数学(下)有关概念和知识点梳理 第十二章实数 1、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2、平方根和开平方: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偶次方根同)0 = 0 开平方和平方互为逆运算:当a>0时( a )2= a (- a )2= a (平方根等于本身的只有0 ) 当a≥0时a2= a (-a)2= a 当a<0时a2= -a 3、立方根和开立方:任意一个数都有一个立方根,而且只有一个立方根。(奇次方根同) 3 0 =0 ( 3 a )3= a 3 a3= a 4、实数轴: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对应唯一的实数。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是 a、b,那么两点距离:AB=|a-b| 5、实数的运算性质:设a>0 , b>0 则ab = a · b a b= a b 6、分数指数幂规定: n a m=a(a≥0) 1 n a m =a(a>0)(m、n为正整数,n>1) 7、精确度:对近似程度的要求叫精确度。(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对于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往右到末位数字为止的所有数字,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第十三章相交线平行线 平行线的判定: 1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的传递性)∵a∥b b∥c ∴a∥c

第十四章三角形 1、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画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联结一个顶点及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对边的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3、三角形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Rt△、斜边、直角边)、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附: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角形三条中线、角平分线和高的交点的情况P77 4、三角形内角和性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推导) 5、三角形外角和等于360° 6、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三角形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三角形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与它不相邻的内角; 7)全等三角形判定:边、角、边(S、A、S),角、边、角(A、S、A) 角、角、边(A、A、S),边、边、边(S、S、S) 8)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等角对等边 9)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有一个内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第十五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点坐标的概念:▲在平面内取一点O,过点O画两条互相垂直的数轴,且使它们以 点O为公共原点,这样,就在平面内建立了一个直角坐标系。建立了直角坐标系的平面叫做直角坐标平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所对应的有序实数对(a,b)叫做点P的坐标,记作P(a,b),其中a叫做横坐标,b叫做纵坐标。原点O的坐标是(0,0) 2) 点坐标的含义:直角坐标平面内的每个点对应唯一的有序实数对 3) 点坐标的几何意义:P(a,b)到x轴的距离PE=|b|,点P到y轴的距离PF=|a|。 4) 象限和符号: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 第四象限(+,-),x轴、y轴不属于任何象限。 x轴上的点纵坐标为0记作(x,0);y轴上的点横坐标为0记作(0,y) 5)经过点A(a,b)且垂直于x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x= a, 经过点A(a,b)且垂直于y轴的直线表示为直线y=b. 6)平行于x轴的直线上两点A(x1,y)、B(x2, y)的距离:AB=| x1-x2 | 平行于y轴的直线上两点A(x,y1)、B(x, y2)的距离:AB=| y1-y2 | 7) 点坐标的平移:(简称右加左减,上加下减) 一般地,如果M(x,y)沿着与x轴或y轴平行的方向平移m(m>0)个单位,那么向右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m,y);向左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m,y); 向上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y+m);向下平移后得到点的坐标(x,y-m)。 8)点坐标的对称: 与点M(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x,-y)(x轴对称,x不变,y相反)与点M(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x, y)(y轴对称,y不变,x相反)与点M(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x,-y)(原点对称,x、y全相反)

沪科版七年级数学试卷含答案

2017-2018 学年度第一学期 七年级数学试题(命题人:颍上六十铺中学教师) (沪科版1-3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0分) 1、-2的绝对值的相反数是( ) 2、2015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发布,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2806亿元,“32806亿”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3、)等于(,则若a a a 530+< A 、a 8 B 、a 8- C 、a 2- D 、a 2 4、)的值是(可以合并成一项,则与若n m b a b a n m n m +++22452- A 、2 B 、0 C 、-1 D 、1 5、)的值分别为(是二元一次方程,则)若方程(n m y x n m ,433-m 12+=+- A 、2,-1 B 、-3,0 C 、3,0 D 、0,3± 6、已知关于x 的方程092=-+a x 的解是)的值为(则a x ,2= 7、)(0285342==--???=-=+a y x a y x a y x 的一个解,则的解是如果方程组 8、关于多项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42332---y y x x A 、它是三次四项式 B 、它的最高次项是y x 32- C 、它的常数项是1 D 、它的一次项系数是4 9、某品牌自行车1月销售量为100辆,每辆车售价相同。2月份的销售量比1月份增加10%,每辆车的售价比1月份降低了80元,2月份与1月份的销售总额相同,则1月份的售价为( ) 10、某书店把一本新书按标价的9折出售,仍可获得20%的利润,若该书的进价为21元,则标价为(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1、已知点P 表示数轴上的一点-4,把P 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后再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那么P 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