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木桶效应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论木桶效应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论木桶效应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

论木桶效应在管理实践中的

应用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论木桶效应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管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人们的管理活动中,产生了许多有趣且运用广泛的管理命题,我们称之为效应或定律,其中,木桶效应是最为人所知的效应之一。

——引子木桶效应,又称水桶原理,短板理论或水桶短板管理理论,其英文名为Buckets effect 或Cannikin Law,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提出。木桶效应的核心内容为: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的那块。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水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水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水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水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

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木桶的盛水量不是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木板,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就是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从这个角度上看,管理者便需要在管理过程中注意协调组织,不致于出现短板。而当短板出现后,则应着力于补上这块短板,使整个组织处于均衡,才能使企业的发展不受限于此短板。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巨人集团正是由于资金这块短板,最后陷入危机。巨人企业最初在史玉柱的带领下,创造了年发展速度达500%的发展神话,其在在全国各地成立了38家全资子公司,实现销售额3百亿元,利税4600万元,成为

中国极具实力的计算机企业。在此之后,巨人在寻找新市场时瞄准了房地产这块领域,决心建造宏伟的巨人科技大厦,这在房地产行业刚刚起步的当时,绝对是个创举,但可惜的是,在大厦建造过程中,由于资金这块短板,巨人大厦没能续写传奇,最终轰然倒塌,巨人集团终因财务状况不良而陷入了破产的危机之中。可见再高再大再结实的木桶,一旦出现短板而没有好好解决短板的问题,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在企业的管理运作中,短板的出现应该是管理者极力避免的问题。但是,当短板已然出现,当出现的短板已无法补长时,作为管理者应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只能眼睁睁看着企业因一块短板而全盘崩溃呢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当木桶中的水因短板而不断流出时,试着使木桶倾斜,只要你找到一个合理的倾斜度,木桶中的水便不会再流出,便能尽量减少水的流失。同样的,作为一个管理者,在企业中出现的短板已无法弥补时,应该找到方法合理协调所有资源,或者转个方向,让短板不再显得那么短,便能尽可能地减少。

其次,既然有短板的出现,则必然有相对的长板,这长板便可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在竞争中,在企业的发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淡化自己的弱点,才能在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地位。

短板是企业发展的一大束缚,但如果能巧妙运用“短板”,同样可以推动企业的发展。苹果公司的每一代产品功能都很强大,

可以说是引领着数码界的潮流,在市场上都有很好的口碑,但是其总是有些细小却明显的不足,比如蓝牙,内存扩展等普通手机都有的功能,它却没有,这引起了许多用户的质疑,可以说是苹果产品的“短板”。但正是这些“短板”,让苹果的产品有着不断进步的空间,于是,每当新一代产品补上一个十分简单的功能时,却能让用户对其感到相当满意。尽善尽美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如果管理者能合理运用“短板”,“短板”同样可能成为企业的制胜之宝。

木桶效应在管理中的应用有许多形式,但最重要的一点,便是管理者要积极探索与发现,积极思考,才能在实际管理中运用得当。

木桶原理逆定理

当然,还有一个反木桶原理:木桶最长的一根木板决定了其特色与优势,在一个小范围内成为制高点;对组织而言,凭借其鲜明的特色,就能跳出大集团的游戏规则,独树一帜建立自己的王国。在扬长避短中,把你的业绩建立在自己的优势资源上更合理一些。按照德鲁克(Drucker)的话说,就是“Build your performance on strength, not weakness”。

木桶原理的八种演变

演变一:一个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直径大小

每个企业都是不同的一个水桶,因此,水桶的大小也不可能完全一致。直径大的水桶,其储水量自然要大于其它水桶。也就是说,一个企业在进入市场之初,他的起步也是不完全一样的,有的基础扎实,有的基础局促,有的资源面广,有的资源面窄,这都对企业的最初的发展起到关键的作用。

演变二:在每块木板都相同的情况下,水桶的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形状

学过物理的人都知道,在周长相同的条件下,圆形的面积大于方形的面积。因此圆形水桶是所有形状的水桶中储水量最大的,它强调组织结构的运作协调性和向心力,围绕一个圆心,形成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圆。

因此,从做企业来说,企业的每一块资源都要围绕一个核心,每一个部门都要围绕这个核心目标而用力,作为总经理来说,偏颇任何一个部门都会对水桶的最后储水量带来影响。

有一句话说得好,结构决定力量,结构也决定着水桶储水量。

演变三:水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的使用状态和相互配合每个水桶总会有最短的一块板,最初的水桶理论告诉我们,水桶的储水量取决于最短板的高度。不过,在特定的使用状态下,通过相互配合,可增加一定的储水量,如有意识地把水桶向长板方向倾斜,其储水量就比正立时的水桶多得多;或为了暂时的提升储水量,可以将长板截下补到短板处,从而提高储水量。

水桶的长久储水量,还取决于水桶各木板的配合紧密性,配合要有衔接,没有空隙,每一块木板都有其特定的位置和顺序,不能出错。如果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出现缝隙,最终只能导致漏水。

一个团队,如果没有良好的配合意识,不能做好互相的补位和衔接,最终储水量也不能提高。单个的木板再长也没用,这样的木板组合只能说是一堆木板,而不是一个完整的水桶、一个团队。

如果把水桶比作企业竞争力的支持元素,那么储多少水就是企业的真正竞争力,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静止的并且是理想的一种假设为前提:即所有水桶都是放在同等的取水状态,比如是下雨的天气,所有水桶都在接收落下来的雨水,并且不管接住的雨水用于何处、如何使用等等。

因此,这样一种学术平台,本身就是缺少实践的土壤。

其实,储水本身是一个动态过程,做企业、做品牌,也并不仅仅是一个储水的过程,不是储水越多越好。其实最重要的还在于如何更有效率地储水和如何使用所储之水。

演变四:水桶理论的动态演变

首先,在储水前要清楚这样一个疑问,是先有水还是先有桶先有大水桶还是先有小水桶按照水桶理论,必然是先有水桶,再有水,然后不断调整,从小水桶到大水桶,从短水桶到长水桶,没有哪只水桶一开始就非常大非常深的。然而在实践上,也许是先有水再有水桶,或者是先有不成形的水桶,甚至只有几块木板,而不是桶,然后通过这几块紧缺的垄断的木板资源,赚到第一桶金,然后才做出第一个水桶。

其次,储水量的多少是动态的,目标设定储多少水,决定于做多少长的木板,而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是浪费投资,少了是不求进取。

储水量的多少,有时并不是企业竞争的全部,市场竞争并不是所有木板都超过对手,有时为了竞争需要还故意卖个破碇给对手,而以自己的集中优势攻别人的相对弱势取得胜利。就如田忌赛马。当敌众我寡时,就需要集中一点予以击破。这就是相对竞争优势。

演变五:

水桶理论中水的使用演变

所有的储水过程,还在于都是为了让水得到最大的使用价值,是可资使用的水。

一个水桶,首先它至少要有两块最牢固的木板装成提柄,以能轻松提取。这两块长板必须能负荷起整个水桶的重量。这就是板块的明星效应:光光这水桶的板都一样长,只是说明你有这个储水潜力,如何发挥潜力及把它运用出来,必须要有一定的借力,运用提或拉的动作操作起来。所以,一个企业如果对其所有部门科室都同等对待,要想搬到一个更高的舞台也绝不可能,必须突出公司的核心部门,突出自己的锋芒点,整合一切资源尽可能的搭界在这上面。

从水桶本身来说,一个水桶至少要有两块木板比其它木板更长更牢固,才可以在上面装上借力的提柄,在装提柄位置的木块要特别经得起提拉,所谓提纲挈领就是此意。作为企业,必须要培养核心竞争优势,以这一二点核心优势能够统领整个公司的发展。否则只是作为一个光溜溜的水桶,实在困难将它提起。

同样,一只太深的水桶,却装着太浅的水,这必将将影响水桶的使用效率。这同样也不是一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标。

演变六:桶储水多少同样取决于各块板之间的配合程度。木桶储水的多少也取决于板与板之间的配合程度,即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大小。在企业里每个员工都是一块木板,而且每块木板都会有自已的长处和短处,也就是说企业的每个员工要能包容别人的缺点,发挥自已的优点,相互协助,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会缩小相互配合的缝隙,达到最佳储水量。

演变七:木桶储水多少还取决于各块木板的厚度

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木板的厚度不够。那么,水桶的直径越大,木板越长就越危险。我们可以将企业员工的技能看成是木板的长短,员工的品德看成是木板的厚度。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企业的发展不仅仅是看他拥有多少有能力的员工,更要看他拥有多少品才都较优秀的员工。如果没有品德,那么这个员工对于企业的损害程度与他的技能将成正比。

演变八:木桶储水多少还取决于木桶底面的面积

班级管理与“木桶效应”

班级管理与“木桶效应” 理学院物理091本 27号杨艳 摘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很重要,管理班级不仅是一项系统的德育工程,更是学校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和好坏。同时,班级管理的效果也关系到每位老师,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单位,管理好班级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学会自治自理。本文简要谈谈班级管理中的“木桶效应”。 关键词:班级管理;木桶效应;学生;老师 一个班级,总是由几十个学生组成的,正如一只由若干块参差不齐的木板组成木桶,组成木桶的木板有长有短,而组成班级的学生也是有“长”有“短”,因此,要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者班主任,必须要做到分清学生群体中的“长板”和“短板”,加强对“短板”优化,从而使班级这个“木桶”的“存水量”达到最大值。 在正常情况下,一只口沿不齐的木桶,其存水量的多少,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管理学中的“木桶效应”。对于“木桶效应”,初听时你会觉得怀疑,最长的怎么反而不如最短的?继而就会是理解和赞同了,确实!木桶盛水的多少,起决定性作用的不是那块最长的木板,而是那块最短的木板。因为长的板子再长也没有用,水的界面是与最短的木板平齐的。“决定木桶容量大小的竟然不是其中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其中最短的木板!”这似乎与常规思维格格不入,然而却被证明为正确的论断。根据这一核心内容,“木桶理论”还有两个推论:其一,只有桶壁上的所有木板都足够高,那木桶才能盛满水。其二,只要这个木桶里有一块不够高度,木桶里的水就不可能是满的。这一理论,对于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很有启迪作用。 此次实习中我深有体会,八年级七班有四十个学生,这是一个成绩不十分优异的班级,他们班有各种各样的学生,有的温文而优雅,爱于学习,各科成绩都很优异,属于思想进步,积极向上的好学生,但只有那么一两个;有的是上课时常捣乱,好像学习根本就与他无关,得过且过,有一次上课,时老师转过身写板书时一个男生就开始捣乱,他用打火机点燃书本,让整个教室乌烟瘴气,他还有很多不良行为。其他一部分也是,整个班级的学习风气都不好,上课总是爱讲话。而这个班的学生好些都是单亲家庭,也有许多是父母在外打工,她们的脾气十分怪异,但是这个班级很团结,校运会上看出了这个班的学生关心集体,热爱劳动。而

安全文化建设-由“木桶原理”引发的思考(新版)

Advocating a safety culture is to make human life and work safer and healthier under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condition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安全文化建设-由“木桶原理”引 发的思考(新版)

安全文化建设-由“木桶原理”引发的思考(新 版) 导语:倡导安全文化的目的是在现有的技术和管理条件下,使人类生活、工作地更加安全和健康。而安全和健康的实现离不开人们对安全健康的珍惜与重视,并使自己的一举一动,符合安全健康的行为规范要求。 从事安全工作已经有些年头,在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中,也许是出于工作需要养成的习惯,平日的闲暇时间里,总想着多跑几趟书店,查阅一些安全方面的相关书籍和参考文献,并美其名曰:“给自己充充电”,实则害怕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出现“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发生。笔者认为,在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如果安全管理工作的好与坏,仅靠一些传统意义上的现场督查、现场口头说服教育、现场隐患排查整改来进行衡定,已不符合现代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现代安全管理工作其实是一项具有高度复杂性、动态性、综合性、理论性、针对性等特性并存的“特殊工作”。 安全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就是一种文化,在实施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中,均体现为一种文化现象,而每一种文化现象的背后,都是由某种原理引发出来的思考。 在抓安全工作中,经常听人们提到“木桶原理”,并用来比喻安

活学活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活学活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 应(最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活学活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最新版) 国家电网公司通报了陕西“9.13”、甘肃“9.14”事故,我在学习了事故通报后,心里非常震动,并进行深刻思考。我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人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已非常完善,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原因,是“违章、麻痹、不负责”的具体体现。深思这二起安全事故,这岂不正是我们安全管理中的软肋吗?由此,我想到了“木桶效应”。 说到木桶理论,可谓众所周知。它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也不是取决于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木板。要提高木桶容量的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安全工作亦是如此,前面的叹息中“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说明

我们只注意了重点工程、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忽视了细小环节安全管理,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小的安全隐患;“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则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存在薄弱环节或者是隐患,已经有了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同一个地方又摔倒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于电力安全管理来说,特殊的工作环境、战线长、设备多、工种繁,人、机、物、环境等诸要素的每一个层面不可避免的都存在薄弱环节。关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我们既要努力取长,抓基础、重装备;更要在补短上下力气,认真查找隐患,及时拾遗补缺。 首先,要克服安全“短”不可治、“短”不可避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事故可防、风险可控、灾害可治”的安全理念。安全思想态度端正,安全认识深刻到位,决不能持悲观失望和消极等待的态度。力戒不出问题粗心、出了问题灰心、工作没有恒心和上进心的现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电力安全问题,既要认真总结工作之长,又要善于发现管理之短;既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由“木桶效应”谈如何做好车间安全管理

由“木桶效应”谈如何做好车间安全管理 发表时间:2018-05-22T10:02:14.07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5期作者:徐自伟[导读] 摘要:“木桶效应”外文翻译为 Buckets effect,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 玉门油田分公司炼油化工总厂甘肃酒泉 735000 摘要:“木桶效应”外文翻译为 Buckets effect,即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而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也可称为短板效应。将该概念引申到安全管理上来,往往对一个企业来说,最短的那块“板”其实就是隐患漏洞的同义词,必须立即想办法弥补。 关键词:木桶效应;安全管理 1 安全管理与“木桶效应” 海因里希法则阐述的就是一起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一个个微不足道的低级错误积累所引发的,这些低级错误其实就是我们安全管理中的短板,安全管理实际上就是补齐短板的过程,当前各级管理人员要从关注重点工程、关键环节的思想上回归到安全细节的管理,及时发现和消除工作中存在的小隐患,这样才能削减甚至根除安全事故。大多数事故惨剧的发生往往是因为工作中重复犯同样低级错误酿成的,但仍然无法汲取教训,一些人总把别人的事故当故事看,还是有人铤而走险,这就是我们对安全管理中的薄弱环节未引起重视。总是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为此,将“木桶效应”运用到基层安全管理中来,可从细节处查找短板。首先,要让管理者从思想上充分理解并认识:“安全工作想不到就是失职,做不到就要问责”、“出现问题就是管理问题和管理者的问题”。其次,要让员工在工作中时刻保持警惕,牢固树立“一切作业皆有风险”和“一切事故皆可避免”的思想,养成全过程风险辨识的良好习惯。基层管理工作,除做好生产管理外,还应对车间的安全管理尽职尽责,重视安全工作中薄弱环节的建设,筑牢安全堤坝,强化隐患的排查与治理,多为安全办实事,少为安全练绣腿,采取的措施要接地气,把车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短板”都补齐、加长、筑牢,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这样才能推进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协调、稳健发展。 2 车间安全管理中存在的“短板” 为更好的消除车间安全管理中的“短板”,第一步,我们得找出当前管理中存在的短板,然后才能依据问题制定具体的整改措施,这样才能迅速查找短板,治理短板,达到对症下药的目的。管理中造成的短板无非由以下几方面造成的:(1)只注重生产,忽视安全管理,安全工作往往口号喊的亮,行动却不多。 (2)管理者的理念陈旧,缺乏创新的安全管理理念,不适合现有管理模式的需求,抑或是照搬别人模式,未与车间实际相结合。 (3)对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指令不严格执行,搪塞敷衍。 (4)没有制定科学系统的管理标准、事故应急预案,一旦出现问题显得束手无策,安全工作难以落实。 (5)有关工艺、设备以及安全的培训工作,未严格落实考试制度,致使部分员工未学到真本领,意识也未得到提高,仅仅是流于形式,对车间安全管理工作的提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6)缺乏足够的行之有效的违章处罚管理机制,使车间的管理工作与总厂的安全管理脱节。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没有建立一套完整而又适合本企业、本车间的具有激励和约束的安全管理机制。怎样才能将安全工作落到实处?怎样才能消除安全管理中的“短板”?这些问题需要管理者运用先进的措施、理念,再结合车间生产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实际的安全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促进车间管理工作的稳步提升。 3车间“短板”治理措施现在车间管理中最易引发安全事故的情况无外乎这么几类,一是高风险作业管理;二是个别人员问题;三是习惯性违章;四是“三违”行为;五是排查出却暂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只要找出这几类“短板”,车间安全管理工作势必得到极大提升。 3.1高风险作业在我车间目前主要有高处作业、动火作业、临时用电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管线/设备打开作业、挖掘作业以及吊装作业,这些作业专业性强、风险高,作业前安全分析一定要逐项落实,务求不漏过每一个细小的、可能引发事故的情况,并将这些辨识出的危险进行逐一消除,待属地监护人、作业单位监护人、作业人以及各专业、属地领导签字确认后,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在作业过程中,监护人一定要将自身职责切实履行到位,时刻关注作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一旦作业过程中出现大的风险,要及时终止施工作业,待风险削减后,方可重新开始作业。 3.2个别人问题是车间生产中存在的一大难题,因车间人员结构呈现老龄化,安全思想较为松懈,给车间的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阻力。面对这种情形,就需要管理者多去关注这些员工的利用和开发,如果车间将过多的精力关注“明星员工”,而忽略多数的一般员工,会打击团队士气,从而使“明星员工”的才能与团队合作两者间失去平衡。对“非明星员工”激励得好,效果可以大大胜过对“明星员工”的激励。 3.3车间存在的习惯性违章主要基于以下几点情形:一是图省事,怕麻烦,减少操作动作;二是心存侥幸,冒险蛮干;三是反违章不力;四是相关安全知识缺乏。要想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习惯性违章,车间需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安全意识,使员工认清违章对自己和他人的危害,自觉抵制习惯性违章,从而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二是强化管理,充分发挥各级管理者在工作中的作用,做到作业前提醒,作业中检查纠正,使整个作业过程在监控中按程序进行。三是以人为本,抓好管理,重点管好“重点人”。 3.4“三违”行为在车间也同样存在,按照常规的治理方式就是对“三违”人员进行警告、处罚,但是这样的方式并未取得很好的效果,有时反而会激起员工的逆反情绪,并不利于管理。在创新管理模式的今天,对于屡禁不止的“三违”行为,从思想源头来控制显然要比治标的方式更为有效。最直观的措施就是针对“三违”行为不管严重与否,一律实行积分制,一旦在一定时间内达到多少积分,即要求员工停工培训,直到达到合格要求后,方可从新返岗,并在显眼位置予以曝光。 3.5车间要借助各类安全活动,制定务实的活动方案,认真查找存在的安全“短板”。要求全员对车间范围内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细致排查,及时消除隐患。通过实在的举措,尽可能减少硬件上存在的“短板”,使全员上下真切感受到车间整治隐患的决心。 3.6时刻要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对他们要经常予以关心,了解他们近况,调整岗位或者其他要征询员工意见,避免员工思想情绪波动,在执行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出现偏差。 4结论

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墨菲定律与安全生产管理a I时'间H 卜/ / 1 / 4

、正确认识墨菲定律 对待这个定律,安全管理者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消极的态度,认为既然差错是不可避免的,事故迟早会发生,那么,管理者就难有作为;另一种是积极的态度,认为差错虽不可避免,事故迟早要发生的,那么安全管理者就不能有丝毫放松的思想,要时刻提高警觉,防止事故发生,保证安全。正确的思维方式是后者。根据墨菲定律可得到如下两点启示: 认识之一:不能忽视小概率危险事件 由于小概率事件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发生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就给人们一种错误的理解,即在一次活动中不会发生。与事实相反,正是由于这种错觉,麻痹了人们的安全意识,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其结果是事故可能频繁发生。譬如,中国运载火箭每个零件的可靠度均在0.9999 以上,即发生故障的可能性均在万分之一以下,可是在1996、19xx 两年中却频繁地出现发射失败,虽然原因是复杂的,但这不能不说明小概率事件也会常发生的客观事实。纵观无数的大小事故原因,可以得出结论:认为小概率事件不会发生是导致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的根本原因。墨菲定律正是从强调小概率事件的重要性的角度明确指出:虽然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很小,但在一次实验(或活动)中,仍可能发生,因此,不能忽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认识之二:墨菲定律是安全管理过程中的长鸣警钟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杜绝事故的发生,而事故是一种不经常发生和不希望有的意外事件,这些意外事件发生的概率一般比较小,就是人 们所称的小概率事件。由于这些小概率事件在大多数情况下不发生,所以,往往被人们忽视,产生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这恰恰是事故发生的主观原因。墨菲定律告诫人们,安全意识时刻不能放松。要想保证安全,必须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采取积极的预防方法、手段和措施,消除人们不希望有的和意外的事件。 二、发挥警示职能,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的警示职能是指在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有关活动之前将危及安全的危险因素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找出来,告诫有关人员注意并引起操作人员的重视,从而确保其活动处于安全状态的一种管理活动。由墨菲定律揭示的两点启示可以看出,它是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对于提高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知识讲解

安全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 一、我国安全生产管理与事故预防对策 1、我国安全生产管理的方针政策 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发展,2002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并于同年11月1日实施。《安全生产法》共七章九十七条,从立法的目的意义、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到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及法律责任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该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对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2、职业安全事故预防对策与措施 纵观各类事故案例的发生,职业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可分为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事故发生时的人、物和环境的状态常是直接原因;而间接原因则与技术、教育和管理状况密切相关。安全科学中也把引起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按“人、机、环境”分,这“人、机、环境”构成了安全管理的3个基本要素。带有缺陷的“人、机、环境”系统,是构成事故发生的潜在必然因素,系统开始动作后,当某两种缺陷一旦发生以外的耦合,则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从宏观上看,通常把事故的预防对策,成为“五E干预”措施。即教育措施、经济措施、强制措施、工程措施、紧急救护措施。

3、常见事故 常见事故主要是指混合气体爆炸、粉尘爆炸、混合危险物爆炸、爆炸性混合无爆炸、气体分解爆炸、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等。混合气体爆炸是指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混合物在一定的比例范围内,在点火源的作用下发生的爆炸。粉尘爆炸是指可燃固体的粉尘或可燃液体的雾状飞沫,分散在空气或助燃气体中,当达到某种浓度时,点燃货源发生的爆炸,氧化性物质和还原性物质相混合后可能马上发生爆炸或在外界能量的刺激下发生爆炸都属于混合危险物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是指起爆药、炸药、火药等物质在制造、加工、储存、运输和使用中发生的爆炸事故。气体分解爆炸是单一组分的气体由于气体分子的分解所产生的热量而引起的爆炸。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是发生于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人员伤亡、坍塌事故。建筑工程质量事故是建筑安装工程质量不符合设计要求,超出国家颁布的施工技术验收规范或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允许的偏差范围,一般需做返工或加固处理的单位工程和分享工程。 A不安全行为导致爆炸事故发生的原因 多数爆炸事故都是认为因素造成的,具体表现在:违反爆炸物品管理法规,携带爆炸物品进入公共场所;将明火带入生产场所;在生产厂房内从事其他活动;爆炸作业时信号不明;违章进入危险场所;在爆炸危险物品车间、仓库等附近试验产品;违反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运输储存规定,违章运输或储存。 B管理不当导致爆炸事故原因 缺乏安全思想和法制观念,违章违法生产,广大职工安全意识淡薄;劳动组织不合理,没有建立具体的安全操作规程;没有按照设计

安全文化与“新木桶理论”(新编版)

安全文化与“新木桶理论”(新 编版) Safety culture is to establish a safe, reliable, harmonious and coordinated environment and a safety system for matching operation.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19

安全文化与“新木桶理论”(新编版) 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蓝筹股金地集团提出了一种“新木桶理论”: 决定木桶容量的并非短板,而是板与板之间的缝隙。如果缝隙黏合得好,容量就大,如果缝隙黏合得不好,水流走了,多长的木板都没有用。缝隙的大小决定于黏合剂的质量,这就是企业文化。它用一句话概括就是“文化超前,企业超凡”,文化必须依靠实践引导企业行为,这样的企业都能取得出类拔萃的业绩。 而作为文化的一种亚类型的安全文化就应该可以理解为企业安全管理的黏合剂。 从企业管理理论上讲,安全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在向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生产资料的活动中,为维护自身免受意外伤害而创造的各类物态产品及形成的意识形态领域成果的总和;是

人类在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安全生活的精神、观念、行为与物态的总和;是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标准的总和;是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尊重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无论安全文化的定义和概念是怎样,但安全文化必须具有实际功效,只有这样它才能被人们重视并得到发展,而功效对象应该是多方面的,对社会、国家、对民众、对企业等,其中对企业的功效应该被看作最为重要的,毕竟企业是最经常涉及安全问题的,安全问题对企业的影响相较于其它部门来说也是最为显著的,因此从企业发展视角探讨安全文化也可以说是最有价值的,其价值主要可以从几方面来分析: 一、安全文化有利于减少各类安全事故,增加企业效益 安全文化的根本功效之一是能够切实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文化这一概念最早提出于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核工业领域,主要原因是核泄漏造成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损失,这种损失是人类难以承受的。尽管核泄漏这样的事故甚为少见,但其他安全事故却时刻都有可能在人们身边发生,而每次安全事故都会不同程度造成人员和财产损失。联合国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平均每年的事故经

安全管理与海因里希法则

安全管理与海因里希法则 海因里希法则又称“海因里希安全法则”或“海因里希事故法则”,是美国著名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提出的300∶29∶1法则。这个法则意思是说,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必然包含有一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海因里希法则”是美国人海因里希通过分析工伤事故的发生概率,为保险公司的经营提出的法则。这一法则完全可以用于企业的安全管理上,即在一件重大的事故背后必有29件“轻度”的事故,还有300件潜在的隐患。可怕的是对潜在性事故毫无觉察,或是麻木不仁,结果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了解“海因里希法则”的目的,是通过对事故成因的分析,让人们少走弯路,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海因里希法则的提出: 这个法则是1941年美国的海因里西从统计许多灾害开始得出的。当时,海因里希统计了55万件机械事故,其中死亡、重伤事故1666件,轻伤48334件,其余则为无伤害事故。从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即在机械事故中,死亡、重伤、轻伤和无伤害事故的比例为1:29:300,国际上把这一法则叫事故法则。这个法则说明,在机械生产过程中,每发生330起意外事件,有300件未产生人员伤害,29件造成人员轻伤,1件导致重伤或死亡。 对于不同的生产过程,不同类型的事故,上述比例关系不一

定完全相同,但这个统计规律说明了在进行同一项活动中,无数次意外事件,必然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而要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必须减少和消除无伤害事故,要重视事故的苗头和未遂事故,否则终会酿成大祸。例如,某机械师企图用手把皮带挂到正在旋的皮带轮上,因未使用拨皮带的杆,且站在摇晃的梯板上,又穿了一件宽大长袖的工作服,结果被皮带轮绞入碾死。事故调查结果表明,他这种上皮带的方法使用已有数年之久。查阅四年病志(急救上药记录),发现他有33次手臂擦伤后治疗处理记录,他手下工人均佩服他手段高明,结果还是导致死亡。这一事例说明,重伤和死亡事故虽有偶然性,但是不安全因素或动作在事故发生之前已暴露过许多次,如果在事故发生之前,抓住时机,及时消除不安全因素,许多重大伤亡事故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海因里西法则的另一个名字是“1:29:300法则”;也可以是“300:29:1法则”。连锁过程,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 海因里希把工业伤害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描述为具有一定因果关系的事件的连锁发生过程,即: (1)人员伤亡的发生是事故的结果。 (2)事故的发生是由于:①人的不安全行为;②物的不安全状态。

安全生产理论【木桶理论】

“木桶理论” 还记得那只著名的木桶吗?它又盛了新水滋润安全管理! 一、传统“木桶理论” 管理学中有个著名的“木桶理论”——盛水的木桶是由许多块木板箍成的,盛水量也是由这些木板共同决定的。若其中一块木板很短,则此木桶的盛水量就被短板所限制。这块短板就成了这个木桶盛水量的“限制因素”(或称“短板效应”)。若要使此木桶盛水量增加,只有换掉短板或将短板加长才成。人们把这一规律总结为“木桶原理”,或“木桶定律”,又称“短板理论”。简言之,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二、“木桶理论”新解 相关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木桶理论”进行了演化,得出许多新的认识,诸如“反木桶原理”、“木桶直径原理”、“桶底原理”、“斜木桶原理”等,给企业管理带来各种有益的启发。从木桶理论的原点出发,可以提出新的演变思路,称之为新“木桶理论”。具体涵义如下:

1木桶的选材与木桶盛水。 最短的木板决定了盛水量的高度。然而,我们换一个思路思考木桶的盛水效果,如果木板的板材不够结实,即使盛再多的水,恐怕也撑不了多久,木桶能否稳定地盛足够多的水,与木桶的材质有很大的关系。 2木桶的木板之间结合程度与木桶盛水。 木桶能否经久耐用,不仅与木板的材质有关,而且还取决于木板之间能否恰当组合密切相关。要实现没有空隙的衔接,特定的位置要放置对应的木板,不能放置错误,尤其是桶底与各木板之间的衔接,更不能出现错位,假如每块木板间的配合不好,衔接不牢,出现缝隙,最终会因为漏水而无法保证容量。 3“修桶”改造还是“弃桶”重造。 随着木桶的持续使用,木桶必然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材质老化、结构松动,木桶主人就面临着一个抉择:“修桶”还是“弃桶”。当修桶成本低于木桶的价值时,主人会选择前者,使其保持原有的使用价值;当修桶的成本等于或者高于木桶的价值时,主人会选择后者,重新制作或购置一个新桶。 三、新“木桶理论”与安全生产

对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的再认识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对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的 再认识正式版

对安全因素与安全管理的再认识正式 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船舶海上运输安全因素中最关键、最难控制的是人的因素。根据国际海事界统计资料及对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分析:事故中人的因素占了75%~80%,如果再加上人与船舶、人与环境共同因素引起的事故,那么,至少90%的事故与人的因素有关。人的因素通常是指人的行为或使命对某一特定系统的正确功能或成功性能所产生的影响。尽管人们在主观上并不希望发生事故,但在某些无法预料的外界因素或不易察觉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和作用下,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事故依然可能发

生。 综观国内众多知名航运公司对船舶安全事故的评论,虽然对船舶管理现状颇有微词,但最后的结论却惊人的相似,即总是归罪于事故链终端的当事人的行为或素质所致。即使涉及到管理方面的原因也只是非常浮浅地点到为止,而没有作深刻的剖析。的确,船舶事故最直接的原因大多数是与事故当事船员的因素相关,而究其更深层的原因,都可以与公司对船舶的管理是否真正到位联系起来,这一点却往往被忽视了。 l 安全因素 每个特定的事件都是由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即“主观因素、客观因素和自然因

木桶原理与企业安全管理

木桶原理与企业安全管理 木桶原理说的是由多块木板构成的木桶,其价值在于其盛水量的多少,但决定木桶盛水量多少的关键因素不是其最长的板块,而是其最短的板块。这就是说任何一家企业,在效益与安全问题上,水的多少代表着效益大小,而安全生产管理若成为企业管理中最弱势或劣势的那个板块,那么企业将无法保证效益。 那么如何搞好企业安全管理呢?本人认为首先要重视企业的本质安全,保证企业安全设施和安全投入充分到位,其次是抓好企业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本文着重阐述作业现场安全管理的相关内容,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可以概括为对人的安全管理和对物的安全管理两个方面。 一、对人的安全管理包括: ⑴制订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让人员安全而高效的进行操作; ⑵为了使人员自觉的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作业标准,必须经常不断地对人员进行教育和训练。 二、对物的安全管理包括: ⑴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安排应该符合有关的技术规范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要求,其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应该齐全、可靠; ⑵经常进行检查和维修保养,使设备处于完好状态,防止由于磨损、老化、疲劳、腐蚀等原因降低设备的安全性; ⑶消除生产作业场所中的不安全因素,创造安全的生产作业条件。 1、作业标准化 根据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的调查,下列三种原因在不安全行为产生原因中占有相当比例⑴不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⑵虽然知道正确的操作方法,却为了快点干完而省略一些必要的步骤;⑶按自己的习惯操作,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必须认真推行标准化作业,按科学的作业标准规范人的行为。 作业标准与安全操作规程不同,安全操作规程只规定了人们应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作业标准则具体规定了应该怎样做,怎样做得更好。按照作业标准操作,就能保证安全、省力、高效、优质的完成生产任务。 制定出作业标准后,要对职工进行教育和训练,让职工认识到习惯作业不科学、不安全,自觉的按作业标准进行生产操作。 2、安全合理布置作业现场 在生产作业现场,除了机器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外,生产所用的原料、材料、半成品、产品、工具和边角废料等如果放置不当,也会造成物的不安全状态。 在考虑作业现场的安全合理布置时,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⑴设备布置与工艺流程应该一致。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搬运作业,避免在过道或地面上对方大量的原材料或把半成品; ⑵设置通道、出入口和紧急出口,并保持其畅通无阻。通道两侧应划上白线或设置围栏以示区别。通道尽量取直,避免弯角,平时要经常打扫,消除油污、灰尘; ⑶明确规定原材料、半成品堆放地点;危险物品用多少领多少,并妥善保管; ⑷放置物品时,把重物放在地上,轻物可以放在架上。 ⑸立体堆积的原材料,半成品不要堆积过高,高度不得超过底边宽度的3倍。 3、安全点检 安全点检是安全检查的一种,其检查的重点对象是作业现场中物的因素,其目的在于发现物的不安全状态,以便及早采取措施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设备、工具等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磨损、腐蚀、老化,甚至发生故障。因此,每隔一定时间要进行认真检查,及时发现异常状况、及时排除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比单纯的维持设备机能更重要的是,通过安全点检探讨设备、操作方法本身是否还有改进的余地。美国的一些安全专家认为,如果认为安全点检的目的是确认设备或操作方法的安全性的话,那么这种看法已经过时了。今后安全点

活学活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03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活学活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通用 范本

活学活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通用范 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国家电网公司通报了陕西“9.13”、甘肃“9.14”事故,我在学习了事故通报后,心里非常震动,并进行深刻思考。我在想这些事故为什么会发生呢?是人的原因还是制度的原因?公司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可以说各项制度及操作规程已非常完善,发生事故的原因主要是人的原因,是“违章、麻痹、不负责”的具体体现。深思这二起安全事故,这岂不正是我们安全管理中的软肋吗?由此,我想到了“木桶效应”。 说到木桶理论,可谓众所周知。它是指用

安全管理与木桶效应

安全管理与木桶效应 “我们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我们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这是煤矿伤亡事故发生后,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或者说是一句无奈的反思与叹息。深思这“低级错误”与叹息,岂不正是我们安全管理中的软肋吗?由此,我想到了“木桶效应”。 说到木桶理论,可谓众所周知。它是指用一个木桶来装水,如果组成木桶的木板参差不齐,那么它能盛下的水的容量不是取决于这个木桶中最长的木板,也不是取决于全部木板长度的平均值,而是取决于木桶中最短的木板。要提高木桶容量的整体效应,不是增加最长的那块木板的长度,而是要下功夫补齐最短的那块木板的长度。安全工作亦是如此,前面的叹息中“犯了一个低级错误”,说明我们只注意了重点工程、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忽视了细小环节安全管理,没有及时发现和排除小的安全隐患;“又犯了一个低级错误”,则说明我们已经知道存在薄若环节或者是隐患,已经有了教训,甚至是血的教训,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同一个地方又摔倒了”,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于煤矿安全管理来说,特殊的工作环境、多变的地质条件、战线长、设备多、工种繁,人、机、物、环境等诸要素的每一个层面不可避免的都存在薄若环节。关注安全管理中的木桶效应,我们既要努力取长,抓基础、重装备;更要在补短上下力气,认真查找隐患,及时拾遗补缺。 首先,要克服安全“短”不可治、“短”不可避的错误观念,牢固树立“事

故可防、风险可控、灾害可治”的安全理念。安全思想态度端正,安全认识深刻到位,决不能持悲观失望和消极等待的态度。力戒不出问题粗心、出了问题灰心、工作没有恒心和上进心的现象。要一分为二的看待煤矿安全问题,既要认真总结工作之长,又要善于发现管理之短;既要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长期性,又要增强搞好安全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其次,要提高对“桶”的本质管理,真正认识到安全工作是一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在管理层面上,要认识到安全管理无小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细小环节问题都有可能是大隐患、大问题;它是大管理,更是细小管理;只有抓好细小环节管理,才能保证大管理、大安全。要有深严细实的工作作风,深度认识、深入现场,严格制度、严细过程,细心查找、细小环节,抓落实、提实效。在职工层面上,要扭转只要抓好自身安全就能保证安全的不正确观念,时刻把住安全工作的三个环节,即上一环节、中间环节和下一环节。看深看透三个环节的关系,统筹思考、换位思考三个环节的过程安全,认识到我们所从事的每一道工序都始终处于中间环节。首要考虑上一环节是否留有安全问题,再要思考本环节作业安全,还要考虑作业后是否留有安全隐患。超前思考,想前顾后,做实中间环节。只有如此,才能保证安全之“桶”少有或杜绝“短板”,实现同步协调发展,求得安全效益的最大化。 第三,要强化“短板”排查治理,突出抓好薄若地点、薄弱人员的安全管理。安全管理类似与“木桶”,但又不同与木桶,木桶装水有量可计,而

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知识与管理能力考试题

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0分) 1.因不可抗力无法在规定限期内完成整改的,于限期届满前()提出书面 延期申请。天天天天 2.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实施行政处罚,应当遵循公平、公开、公正的原 则。() A.正确 B.错误 3.职业危害申报工作实行按照发生时间的管理方式管理。() A.正 确 B.错误 4.对《安全生产法》确立的各项法律制度,要抓紧制定配套法规规章。 () A.正确 B.错误 5.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医学观察期间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 A.正确 B.错误 6.在《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中,生产经营单位被责令限期整 改后,逾期未改正的,应责令生产经营单位停产停业整顿。 () A.正确 B.错误 7.安全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初次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学时。 8.国务院2010年()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 通知。月月月月 9.生产经营单位是职业危害防治的责任主体。() A.正确 B.错误 10.《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事故发生后,单位负责人 应当于2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A.正确 B.错误

11.煤矿、非煤矿山要有矿领导带班并与工人同时()。 A.下 井 B.作业 C.学习 D.生活 12.每一年至少组织一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 A.正确 B.错误 13.发现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当 ()。 A.向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申报 B.提出应急预案 C.采 取措施进行整改和治理 D.向公安部门进行举报 14.生产经营单位使用未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特种作业人员上岗工作的, 责令限期改正。() A.正确 B.错误 15.建立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是加强()四级重大危险源监控工 作。 A.省、市、县、镇 B.国家、省、市、县 C.国家、 省、市、镇 D.国家、市、县、镇 16.生产经营单位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应急预案的宣传教育,不包括普及 生产事故的()知识。 A.灭火 B.预防 C.自救 D.互救 17.生产经营单位可与从业人员签订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 产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A.正确 B.错误 18.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每年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32学时。() A.正确 B.错误 19.作业场所职业而危害每半年申报一次。() A.正确 B.错误 20.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每月进行两次安全 生产风险分析。() A.正确 B.错误

木桶效应与安全理念

编号:SY-AQ-01050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木桶效应与安全理念 Barrel effect and safety concept

木桶效应与安全理念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组成木桶所有木板中最短的一块决定木桶装水量,这是“木桶效应”。安全生产长治久安,不在于干了多少工作,在于哪样工作没有干好,这是“安全理念”。 当下安全生产任务重,沙害、风灾、防洪、反恐各项工作接踵而来,人员紧缺,安全责任大,全段干部职工着实辛苦,但辛苦不代表安全管理的好,因为安全管理工作只讲结果,不讲苦劳! 刚成立155天的企业,仍旧处于创业阶段,资金链紧张,人员较少,时刻需要部门管理者事必躬亲;时刻需要干部职工具备“多面手”的能力;时刻需要建设默契配合团结稳定的团队。每一名干部职工、劳务工都至关重要。在新成立的各单位中,随着接触加深,因为人人性格各异、业务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必要出现各类摩擦,对一项工作的管理,每个成员都具备自己的观点。作为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经验积累上、业务水平提升上必定具备了优异能力,经过反复

讨论思考形成了的管理方式方法,制定出了切合实际的基本制度。此时,被管理者再一味按照“自创管理理念”管理设备,与成熟的管理方式背道而驰,出现安全问题成为必然,待出现问题再“拍大腿、悔当初”已于事无补。 作为工务人,安全是“碗”,设备质量是“饭”,“碗”端得牢,“饭”做得香,才使得“饭”吃得饱,也只有落实好基本制度,才能确保“效益多、收入高”。那没有干到位的工作项点,就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短板。让“安全管理木桶”每块木板一样高,让安全生产没有短板,让效益攀升,这才是辛苦应得的回报。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木桶定律(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2993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 木桶定律(正式版)

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与木桶定律(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最长的木板, 而是取决最短的那块木板。劣势决定优势,劣势决定 生死,这是金科玉律。电力企业整个生产过程都是紧 紧围绕着安全这一主题来开展的,即安全决定电力企 业的优势和生死,也就是说安全是电力生产中的短 板。 随着电力市场的不断增长,电力系统发供电经营 模式也不断增容,我们如何均衡发展,抓短木板这个 主题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找出安全工作的短板呢?首 先要敢于自我揭短,安全工作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

或多或少地存在着某些短处,不论是我们人的行为还是设备都会在长时间的工作出现“短板”。有很多时候对于这些“短板”,我们往往不屑一顾,甚至将其捂在内部,藏起来、冷处理,如此下去,“短板”势必会掩盖位长板,成为危及安全工作的炸弹。通过揭短行为能激发鞭策我们自觉地从自身做起,增加责任感,再辅之有力的整改措施,使“短板”和“长板”的差距愈变愈小甚至消失,方能使安全工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借助外脑,许多事情往往是当局者迷,我们往往很难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安全工作中的“短板”往往是很隐蔽,而又让人习以为常,这时候借助外脑是个很好的办法,正所谓“旁观者清”,而且是客观公正的,诸如每年的专业性很强安全检查,总是能够从我们看不到的角度对安全工作提出很多问题和

安全管理第三章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第三章不安全行为的分析与控制 第一节不安全行为的生理因素 一、视觉 人通过视觉接受的信息占80%以上,其余大部分是靠听觉来获得的。 1、几种常见的视觉现象 暗适应(大约需20-30min) 明适应(1min) 眩光:当人的视野中有极强的亮度对比时,由光源直射或反射出的刺激或耀眼的强烈光线,称为眩光。 眩光造成的有害影响:使暗适应破坏,产生视觉后像;降低视网膜上的照度;减弱观察目标物与背景的对比度;观察物体时产生模糊感觉等。 视错觉: 线段长短错觉平行线错觉 2、视觉损伤及视觉疲劳

(1)视觉损伤在生产过程中,除切削颗粒、火花、飞沫、热气流、烟雾、化学物质等有形物质会造成对眼的伤害之外,强光或有害光也会造成对眼的伤害。 研究表明,眼睛能承受的可见光的最大亮度值约为106cd/m2(亮度单位:坎德拉每平方米)。如越过此值,人眼视网膜就会受到损伤。300mm以下的短波紫外线可引起紫外线眼炎。紫外线照射4-5小时后眼睛便会充血,10-12小时后会使眼睛剧痛而不能睁眼;常受红外线照射可引起白内障。直视高亮度光源(如激光、日光),会引起黄斑烧伤,有可能引起无法恢复的视力减退;低照度或低质量的光环境,会引起各种眼的折光缺陷或提早形成老花;眩光或照度剧烈而频繁变化的光可引起视觉机能的降低。 (2)视觉疲劳长期从事近距离工作和精细作业的工作者,由于长时间看近物或细小物体,睫状肌必须持续地收缩,这将引起视觉疲劳,甚至引起睫状肌萎缩,使其调节能力降低。 长期在劣质光照环境下工作,会引起眼睛局部疲劳和全身性疲劳。全身性疲劳表现为疲倦、食欲下降、肩上肌肉僵硬发麻等自律神经失调症状;眼部疲劳表现为眼病、头痛、视力下降等症状。此外,作为眼睛调节筋的睫状肌的疲劳,还可能引起近视。 3、视觉的运动规律 ①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 到垂直方向的东西。所以,一般机器的外形常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②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顺时针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