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word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完整word版,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1.储能的应用-----------------------------------------------------------------------------------4

2.系统概------------------------------------------------------------------------------------5-6

2.1 系统组----------------------------------------------------------------------------------5

2.2 系统特----------------------------------------------------------------------------------5

2.3 系统运行原-----------------------------------------------------------------------------6

3.系统设------------------------------------------------------------------------------------7-14

3.1 储能变流器(PCS) ------------------------------------------------------------------7-8

3.1.1 储能变流器特点-------------------------------------------------------------7

3.1.2 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8

3.2 电池管理系统(BMS)---------------------------------------------------------------9-10

3.2.1 BMS系统架构---------------------------------------------------------------------8

3.2.2 BMS功能说明-----------------------------------------------------------------9

3.2.3 BM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10

3.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0-11

3.3.1 设备监控模块----------------------------------------------------------------10

3.3.2 能量管理模块---------------------------------------------------------------10

3.3.3告警管理模块----------------------------------------------------------------11

3.3.4 报表管理模块---------------------------------------------------------------11

3.3.5 安全管理模块--------------------------------------------------------------11

3.4 监控系统---------------------------------------------------------------------------12

3.5 消防与空调系统--------------------------------------------------------------------12

3.6 电池成套系统------------------------------------------------------------------12-16

3.6.1 电芯参数---------------------------------------------------------------------12

3.6.2 电池PACK及成簇-----------------------------------------------------------13

3.6.2 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15

3.7 集装箱系统设计要求----------------------------------------------------------------15

4. 主要设备清单---------------------------------------------------------------------------16

1. 储能的应用

图1 储能的应用

(1)微电网:储能系统独立或与其他能源配合,给负载供电,主要解决供电可靠性问题。(2)辅助新能源并网:有效解决弃风弃光,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瞬时功率变化,减少对电网冲击;跟踪计划调度,提高并网可控性;提高发电预测精度,提升并网友好性。

(3)需求侧响应:对峰谷电价差和补贴有较大依赖,欧美等发达国家已具备盈利模式,以工商业应用为主,户用储能潜力巨大。

(4)电力调频:平均来看,储能调频效果是水电机组的1.7倍,是燃气机组的2.5倍,是燃煤机组的20倍以上。

2. 系统概述

2.1系统组成

图2 储能系统拓扑图

本系统主要包含:

* 储能变流器(PCS):1台500kW 离并网型双向储能变流器,在0.4KV交流母线并网,实现能

量的双向流动。

* 磷酸铁锂电池:采用赣锋3.2V/86AH动力电池,4P3S模组成240串768V电池簇,单个集装箱4簇共约1.05MWh能量。

* EMS&BMS:根据上级调度指令完成对储能系统的充放电控制、电池SOC 信息监测等功能。

* 集装箱:1个30英尺集装箱组成一个0.5MW/1MWh的储能系统。

系统特点

(1)本系统主要用于峰谷套利,同时可作为备用电源、避免电力增容及改善电能质量。(2)储能系统具备完善的通讯、监测、管理、控制、预警和保护功能,长时间持续安全运行,可通过上位机对系统运行状态进行检测,具备丰富的数据分析功能。

(2)BMS系统即跟EMS系统通信汇报电池组信息,也跟PCS采用RS485总线直接通信,在PCS的配合下完成对电池组的各种监控、保护功能。

(3)常规0.2C充放电,可离网或并网工作。

2.3 系统运行策略

◇储能系统接入电网运行,可通过储能变流器的PQ模式或下垂模式调度有功无功,满足并网充放

电需求。

◇电价峰时段或负荷用电高峰期时段由储能系统给负荷放电,既实现了对电网的削峰填谷作用,又完成了用电高峰期的能量补充。

◇储能变流器接受上级电力调度,按照峰、谷、平时段的智能化控制,实现整个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管理。

◇储能系统检测到市电异常时控制储能变流器由并网运行模式切换到孤岛(离网)运行模式。◇储能变流器离网独立运行时,作为主电压源为集装箱本地负荷提供稳定电电压和频率,确保其不

间断供电。

3. 系统设备介绍

3.1 储能变流器(PCS)

3.1.1储能变流器功能

(1)有功功率控制功能,PCS储能装置可根据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指令控制其有功功率输出。为实现有功功率调节功能,电池储能系统能接收并实时跟踪执行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发送的有功功率控制信号,根据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控制指令等信号自动调节有功输出,输出有功功率与设置值偏差不超过3%。

(2)电压/无功调节功能,PCS储能装置可根据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控制指令等信号实时跟踪调节无功输出,其参数为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可由储能系统运行控制系统远程设定。

(3)离网V/F控制功能,PCS储能装置在离网模式下,具备电压和频率的调节功能,能够自动设定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启动和运行,也可接收外部电压给定指令和频率给定指令进行电压和频率的调节。

(4)PCS根据负载的大小进行动态调节的相应时间:≤100ms(根据客户需求可单独定制);(5)保网检测相应时间:≤40ms(根据客户需求可单独定制);

(6)防孤岛检测相应时间:≤20ms(根据客户需求可单独定制)。

图3 500KW型储能变流器

3.1.2储能变流器通讯方式

(1)以太网通讯方案

若单台储能变流器通讯,可直接用网线将储能变流器的RJ45端口与上位机的RJ45端口相连,通过上位机监控系统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监控。

(2)RS485通讯方案

在标准的以太网MODBUS TCP通讯的基础上,储能变流器还提供了可选的RS485通讯方案,它

采用的是MODBUS RTU协议,利用RS485/RS232转换器与上位机通讯,通过能量管理监控系统对储能变流器进行监控。

(3)与BMS通讯通讯方案

储能变流器可通过上位机监控软件与电池管理单元BMS 通讯,能够监控蓄电池的状态信息,

同时也能够根据蓄电池的状态对蓄电池进行报警及故障保护,提高电池组的安全性。

BMS系统时刻监控着电池的温度、电压、电流信息,BMS系统与EMS系统通信,也与PCS直接通过RS485总线通信实现实时的电池组保护动作。BMS系统的温度报警措施分三

级,初级热管理通过温度采样和继电器控制的直流风扇实现,当检测到电池模组内温度超过限制时集成于电池pack内部的BMS从控模块会启动风扇散热。第二级热管理信号预警后BMS系统会与PCS设备联动,限制PCS的充放电电流(具体保护协议开放,客户可以提要求更新)或者停止PCS的充放电行为。第三级热管理信号预警后BMS系统将切断该组电池的直流接触器以保护电池,该组电池对应PCS变换器停止工作。

3.2电池管理系统(BMS)

3.2.1 拓扑图

储能系统由1个30英尺加高集装箱组成,每台集装箱储能电池接入PCS的直流测,累计由4组电池组成PCS直流侧的电池单元。储能系统为每个集装箱电池配置BMS系统,BMS包括三层架构,分别是BMU、BCMU、BAMS。

图4 BMS拓扑图

3.2.2 BMS功能说明

电池管理系统是由电子电路设备构成的实时监测系统,有效地监测电池电压、电池电流、电池簇绝缘状态、电SOC、电池模组及单体状态(电压、电流、温度、SOC 等),对电池簇充、放电过程进行安全管理,对可能出现的故障进行报警和应急保护处理,对电池模块及电池簇的运行进行安全和优化控制,保证电池安全、可靠、稳定的运行。

3.2.3 BM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

电池管理系统由电池管理单元ESBMM、电池簇管理单元ESBCM、电池堆管理单元ESMU 及其电流、漏电流检测单元组成。BMS 系统具有模拟信号高精度检测及上报,故障告警、上传和存储,电池保护,参数设置,主动均衡,电池组SOC 定标和与其它设备信息交互等功能。

3.3 能量管理系统(EMS)

能量管理系统是储能系统的最上层管理系统,主要对储能系统和负荷进行监控,数据分析。基于数据分析结果生成实时调度运行曲线。根据预测调度曲线,制定合理的功率分配。

图5 能量管理EMS界面示意图

3.3.1 设备监控

设备监控是查看系统中设备实时数据的模块,以组态或列表的方式查看设备的实时数据,并可通过该界面对设备进行控制和动态配置。

3.3.2 能量管理

能量管理模块是根据负荷预测结果,结合运行控制模块实测数据和系统分析模块分析结果,确定储能/负荷的协调优化控制策略。主要包含能量管理、储能调度、负荷预测、购售计划和管理策略.

能量管理系统能在并网和离网模式下运行,能实行24小时长期预测调度、短期预测调度和实时经济调度,不仅保证用户供电可靠性,还提高了系统的经济性。

3.3.3 事件告警

系统应支持多级告警(一般告警、重要告警、紧急告警),各种告警门限值参数、阈值可设置,各级告警指示灯的颜色和声音报警频率、音量应能根据告警级别自动调整,当告警发生时均应及时自动提示告警,显示告警信息,并提供告警信息的打印功能。

告警延时处理,系统应具有告警延时和告警恢复延时设置功能,告警延时时间可由用户设定。在告警延时范围内告警消除时,将不上送告警;在告警恢复延时范围内告警再次产生时,将不产生告警恢复信息。

3.3.4 报表管理

提供查询、统计、整理和打印有关设备数据统计功能,以及实现基础报表软件的管理。监控管理系统具有将各类历史监测数据、告警数据和操作记录等(以下简称性能数据)保存在系统数据库或外置存储器的功能。

监控管理系统应能以直观的形式对性能数据进行显示,并能对收集的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检测异常状态。统计和分析结果应能以报表、曲线图、直方图和饼状图等方式显示。

监控管理系统应能定期提供被监控对象的性能数据报告,应能产生规定的各种统计资料、

图表、日志等,并能够打印。

3.3.5 安全管理

监控管理系统应具有系统操作权限的划分和配置功能,系统管理员可增删下级各级操作人员并根据需求分配适当的权限。当操作人员取得相应权限时,方可进行相应操作。

3.4 监控系统

监控系统采用市场成熟的多路视频安全监控完整覆盖集装箱内操作空间与重点设备观察间,支

持不小于15天的视频数据。监控系统要对集装箱内的电池系统进行消防、温湿度、烟雾等监

控,并根据情况进行相应的声光报警。

图6 监控拓扑

3.5 消防与空调系统

集装箱柜内分为设备舱和电池舱两部分。电池舱采用空调制冷,相应消防措施为无管网七氟丙烷自动灭火系统;设备舱为强制风冷,配备常规干粉灭火器。

七氟丙烷是无色、无味、无污染气体,且不导电、不含水,不会对用电设备造成伤害,灭火效率高、速度快。

3.6电池成套系统

3.6.1电芯主要参数

表3 86AH电芯参数表

图7 86AH电芯尺寸3.6.2 电池PACK及成簇

X40=

图8 PACK成簇

3.6.3 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

本项目采用30英尺加高型集装箱,中间通过隔热层分为配电室与电池室,其中电池室包含电池架、消防柜、BMS控制柜、空调与照明、烟感等。配电室含室1台500KW PCS、EMS 配电柜、消防控制室等。

图9 集装箱内分布图

(1)集装箱内每个舱内至少配置1盏应急照明灯,一旦系统断电,箱式储能系统内的应急照明灯立即投入使用。日常运维门上方设置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的夜间照明设备,该夜间照明设备通过配电柜内部的单组配电断路器独立供电,断路器可以手动关闭。

(2)集装箱提供焊接固定方式。焊接点与整个集装箱系统的非功能性导电导体可靠连通,同时,集装箱以铜排的形式向用户提供2个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接地点,接地点与整个箱式储能系统的非功能性导电导体形成可靠的等电位连接。

(3)集装箱箱顶配置连接可靠的高质量防雷系统,防雷系统通过接地扁钢或接地圆钢连接至集装箱系统给用户提供的2个的接地铜排上,接地系统中导体的有效截面积不小250mm2。(4)集装箱系统具备良好的防腐、防火、防水、防尘(防风沙)、防震、防紫外线等功能,保证集装箱系统20年内不会因腐蚀、防火、防水、防尘和紫外线等因素出现故障。

主要设备清单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2011-12-20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8) 3.3储能子系统 (8) 3.3.1储能电池组 (8)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10)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4)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6)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9)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光伏储能一体化充电站设计方案

光伏储能一体化充电站 设 计 方 案 :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版本: 日期: … 拟制: ^ 审阅: 批准:

目录 1 技术方案概述 (3) 1.1 项目基本情况 (3) 1.2 遵循及参考标准 (4) 1.3 系统拓扑结构 (5) 1.4 系统特点 (6) 2 系统设备介绍 (7) 2.1 250K W并离网型储能变流器 (7) 2.1.1 EAPCS250K型储能变流器特点 (7) 2.1.2 EAPCS250K型并离网逆变器技术参数 (7) 2.1.3 电路原理图 (8) 2.1.4 通讯方式 (9) 2.2 50K_DCDC变换器 (9) 2.2.1 50K_DCDC变换器特点 (9) 2.2.2 50K_DCDC变换器技术参数 (10) 2.3 光智能光伏阵列汇流箱 (11) 2.3.1汇流箱简介 (11) 2.3.2汇流箱参数 (12) 2.4 光伏组件系统 (13) 2.4.1 270Wp光伏组件 (13) 2.5 60KW双向充电桩 (15) 2.5.1 60KW充电柱概述 (15) 2.5.2 充电桩功能与特点 (15) 2.5.3 EVDC-60KW充电桩技术参数 (16) 2.6 消防系统 (17) 2.7 微网能量管理系统 (17) 2.7.1 能量管理 (18) 2.7.2 光电预测 (19) 2.7.3 负荷预测 (19) 2.7.4 储能调度 (20) 2.7.5 购售计划 (20) 2.7.6 管理策略 (20) 2.8 动环监控系统 (22) 2.9 电池系统 (23) 2.9.1 电池组 (23) 2.9.2电池模组与电池架设计 (23) 2.9.3电池系统参数表 (24) 2.10 定制集装箱 (25) 3 设备采购信息介绍 (26)

铅酸电池储能系统方案设计(有集装箱)

技术方案 2014年1月

目录 目录 (2) 1 需求分析 (3) 2 集装箱方案设计 (3) 2.1 集装箱基本介绍 (3) 2.2 集装箱的接口特性 (5) 2.3 系统详细设计方案 (6) 2.4 集装箱温控方案 (14) 3 电池组串成组方案 (15) 3.1 电池组串内部及组间连接方案 (17) 3.2 系统拓扑图 (19) 4 蓄电池管理系统(BMS) (19) 4.1 BMS系统整体构架 (19) 4.2 BMS系统主要设备介绍 (21) 4.3 BMS系统保护方式 (23) 4.4 BMS系统通信方案 (24)

1需求分析 集装箱式铅酸蓄电池成套设备供货范围包括铅酸蓄电池、附属设备、标准40尺集装箱、备品备件、专用工具和安装附件等。 每个标准40尺集装箱含管式胶体(DOD80 1200次以上)或富液式(DOD80 1400次以上)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池架及附件、电池管理系统(含外电路)、电池直流汇流设备、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及电缆附件(包括铜鼻、螺栓、螺母、弹垫、平垫等)、动力及控制信号接口等。 根据标书要求,综合铅酸电池特性,对于储能系统进行如下设计: 每3个标准40尺集装箱承载2MWh,每个集装箱由336只2V1000Ah管式胶体铅酸电池串联而成,电压672V,电池串容量672kWh。每3个集装箱并联到一台500kWh 储能双向变流器。三个电池堆的总容量可达2MWh,故本方案中三个集装箱为一单元,每个单元配置一套BMS电池管理系统,可监控每颗单体电池工作情况。集装箱中另含烟感探头、消防灭火器、加热器、摄像头、温湿度监测等设备,以保证铅酸电池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实现远程监控。 2集装箱方案设计 2.1集装箱基本介绍 根据项目要求,同时考虑电池堆的成组方式、集装箱内辅助系统的设计、安装以及日常巡视和检修等各方面,选用40英尺标准集装箱。外部尺寸: 12192*2438*2591mm 。 本项目共需要42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集装箱设计静态承重60t,最大 起吊承重45t。 集装箱的主要任务是将铅酸电池、通讯监控等设备有机的集成到1个标准的

KW储能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及配置

K W储能系统初步设计 方案及配置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项目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2017年06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分布式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孤岛保护等特点,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没有被充分发掘。微电网是为整合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削弱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组织方式和结构,能有效改善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不能被充分发掘等分布式能源的不足。 微电网通过整合分布式发电单元与配电网之间关系,在一个局部区域内直接将分布式发电单元、电力网络和终端用户联系在一起,可以方便地进行结构和配置以及电力调度的优化,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动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分布式电源上网,降低大电网的负担,改善可靠安全性,并促进社会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微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和电力专家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建设一套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低压配电柜给部分办公楼宇负荷供电,可实现对各个设备接口采集相关信息,并通过智能配电柜对各个环节进行投切,在并网及孤岛情况下实现发电、储能及负荷的控制,保持微电网系统的平衡运行。 二、项目方案 2.1智能光伏储能并网电站 本电站系统目的在于拟建设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并离网系统示范工程,通过接入办公楼宇的日常照明等真实负载,可演示离网状态下正常供

电系统示范;分布式光伏多余电量进行储能示范;以及后台监控及能量调度等示范。 本项目拟建设的储能系统,系统由锂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构成。其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分布式电源、负载装置和储能装置的远程控制,监控系统对分布式电源实时运行信息、报警信息进行全面的监视并进行多方面的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全方面掌控,能量管理系统可控制分布式电源平滑出力与能量经济调度。系统一次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能量管理及系统监控网络结构图如下图所示: 能量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储能情况及负载情况实现并离网切换控制,以及微电网系统几种不同运行模式的切换,可以实现分布式电源离网运行控制,并网点电气参数监控,实现系统负载远程投切控制。配置一套电池管理系统实现对储能电池的充放电状态及电池电量估计,实现分布式电源能量均衡控制及系统的经济运行。根据微电网交流母线电压频率情况,实现负荷分类切除,保证重要负荷的优先供电保障。 2.2储能系统 2.2.1磷酸铁锂电池 配置容量300kWh。 2.2.2电池管理系统(BMS) BMS是用于监测、评估及保护电池运行状态的电子设备集合。主要功能:1)监测并传递锂离子电池、电池组及电池系统单元的运行状态信息,如电池电压、电流、温度以及保护量等;

MW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1.储能的应用-----------------------------------------------------------------------------------4 2.系统概------------------------------------------------------------------------------------5-6 2.1 系统组----------------------------------------------------------------------------------5 2.2 系统特----------------------------------------------------------------------------------5 2.3 系统运行原-----------------------------------------------------------------------------6 3.系统设------------------------------------------------------------------------------------7-14 3.1 储能变流器(PCS) ------------------------------------------------------------------7-8 3.1.1 储能变流器特点-------------------------------------------------------------7 3.1.2 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8 3.2 电池管理系统(BMS)---------------------------------------------------------------9-10 3.2.1 BMS系统架构---------------------------------------------------------------------8 3.2.2 BMS功能说明-----------------------------------------------------------------9 3.2.3 BMS电池管理系统构成及功能描述--------------------------------------------10 3.3 能量管理系统(EMS) ------------------------------------------------------------10-11 3.3.1 设备监控模块----------------------------------------------------------------10 3.3.2 能量管理模块---------------------------------------------------------------10 3.3.3告警管理模块----------------------------------------------------------------11 3.3.4 报表管理模块---------------------------------------------------------------11 3.3.5 安全管理模块--------------------------------------------------------------11 3.4 监控系统---------------------------------------------------------------------------12 3.5 消防与空调系统--------------------------------------------------------------------12 3.6 电池成套系统------------------------------------------------------------------12-16 3.6.1 电芯参数---------------------------------------------------------------------12 3.6.2 电池PACK及成簇-----------------------------------------------------------13 3.6.2 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15 3.7 集装箱系统设计要求----------------------------------------------------------------15 4. 主要设备清单---------------------------------------------------------------------------16

G光伏储能供电系统方案

沈阳市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太阳能节能系统 技术方案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七日

一工程概况 1.1 概述 沈阳市城市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光伏储能供电系统项目将在该学院公用建筑上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光伏组件总装机容量为25kW。年平均发电量约4.1万kWh,光伏系统建设期为四个月,运行期25年。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负责光伏电站的设计及施工安装,项目建成后将有效缓解该校的电力负荷压力。 该光伏发电系统由六大部分构成,包括:太阳能电池阵列、储能逆变器、光伏并网逆变器、BMS管理系统、蓄电池、交流负载。系统采用光伏于储能系统混合供电,市电正常情况下由光伏并网系统和市电为负载供电,市电断电时由储能系统和光伏并网系统联合供电。 二设计方案 设计的供电系统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功率回路和监控回路两部分。功率回路中,储能逆变器首先从电网吸收电能把蓄电池充满,然后进入待机状态。电网有电情况下,光伏组件通过逆变器向负载供电,多余电量可输送给电网或通过防逆流控制器限制发电。电网停电情况下,光伏并网系统、储能逆变系统、负载组成一个微电网。储能逆变器首先启动,建立母线电压和频率,随后并网逆变器投入,联合为负载供电。大电网的检测与系统工作状态的投切转换由智能配电柜完成。 监控回路部分集成了对分布式能源的控制技术,包括对分布式电源与储能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电力电子设备的智能控制,分布式电

源和负载组成的微网与主网之间的协调控制,基于先进通信技术的控制策略,应用新型供用电保护策略等。通过这些关键技术达到降低电力系统能耗,提高电力系统可靠性和灵活性。 图1 光伏储能供电系统结构图 储能系统用于实现电池与网间能量双向交换,可工作在蓄充模式和蓄电池能量回馈网模式。如图2所示AC/DC 模块采用三相高频SPWM 整流(逆变)电路,主功率回路由三相逆变桥、驱动电路、直流电容、电抗器、控制电路等组成。装置交流输入设置有软启动电路,装置启动前,首先通过软启动电阻对直流侧充电,当电压建立后再闭合主接触器,随后装置并网运行。 AC/DC模块可四象限运行,当电池充电时,将网侧交流电整流成直流电给蓄电池充电,当电池放电时,则将直流电逆变成交流回馈到电网。 图2 储能系统结构图 储能系统通过讯接收后台控制指令,根据功率指令符号及大小控制变流器对电池进行充电或放电,实现对电网有功功率及无功功率的调节。通过CAN 接口与电池管理系统通讯,获取电池组状态信息,可实现对电池的保护性充放电,确保电池运行安全。也可采集电网信息,参与电网的电压/无功控制,或作为备用电源使用等。 光伏系统的电池组件选用功率250Wp 的单晶硅太阳电池板,每串组件由10块电池板构成,共使用100块电池板。这10串电池板通过汇流箱汇流后接入30KW并网逆变器进行逆变。逆变器通过智能配电柜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使用独立的N线和接地线。 蓄电池使用寿命长、性能更稳定的胶体蓄电池,每块蓄电池容量

300KW储能系统初步设计方案及配置

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储能系统项目 初 步 设 计 方 案 2017年06月

目录 1 项目概述 (3) 2项目方案 (3) 2.1智能光伏储能并网电站 (3) 3.2储能系统 (5) 3.2.1磷酸铁锂电池 (5) 3.2.2电池管理系统(BMS) (5) 3.2.3储能变流器(PCS) (6) 3.2.4 隔离变压器 (8) 3.3能量管理监控系统 (9) 3.3.1微电网能量管理 (9) 3.3.2系统硬件结构 (9) 3.3.3系统软件结构 (10) 3.3.4系统应用功能 (11)

一、项目概述 分布式能源具有间歇性、波动性、孤岛保护等特点,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没有被充分发掘。微电网是为整合分布式发电的优势、削弱分布式发电对电网的冲击和负面影响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分布式能源组织方式和结构,能有效改善分布式能源电能质量差、分布式能源设备利用率不能被充分发掘等分布式能源的不足。 微电网通过整合分布式发电单元与配电网之间关系,在一个局部区域内直接将分布式发电单元、电力网络和终端用户联系在一起,可以方便地进行结构和配置以及电力调度的优化,优化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轻能源动力系统对环境的影响,推动分布式电源上网,降低大电网的负担,改善可靠安全性,并促进社会向绿色、环保、节能方向发展。微电网是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和电力专家普遍认可的解决方案。 本项目拟建设一套锂电池储能系统,通过低压配电柜给部分办公楼宇负荷供电,可实现对各个设备接口采集相关信息,并通过智能配电柜对各个环节进行投切,在并网及孤岛情况下实现发电、储能及负荷的控制,保持微电网系统的平衡运行。 二、项目方案 2.1智能光伏储能并网电站 本电站系统目的在于拟建设中山铨镁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储能并离网系统示范工程,通过接入办公楼宇的日常照明等真实负载,可演示离网状态下正常供电系统示范;分布式光伏多余电量进行储能示范;以及后台监控及能量调度等示范。 本项目拟建设的储能系统,系统由锂电池储能系统、控制系统、监控系统以及能量管理系统构成。其中控制系统可实现对分布式电源、负载装置和储能装置的远程控制,监控系统对分布式电源实时运行信息、报警信息进行全面的监视并进行多方面的统计和分析实现对分布式电源的全方面掌控,能量管理系统可控制分布式电源平滑出力与能量经济调度。系统一次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设计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2011-12-20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7) 3.3储能子系统 (7) 3.3.1储能电池组 (8)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9)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2)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4)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6)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 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384KWH集装箱微网储能技术研究方案

集装箱微网储能技术方案 2018.8.25

方案说明 本方案采用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该系统具有节约占地的优势。方案采用PCS储能系统构成充放电循环系统结构。系统配置一台100KW PCS负责系统的充放电管理工作,配备309只2V200AH蓄电池,合计储能容量132kwH。系统安装在集装箱内。

一、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1.1系统结构图 本系统主要部件包含蓄电池组和储能变流器两部分,通过储能变流器实现能量的储能与输出的调节。 1.1储能变流器 技术参数

直流侧 工作电压范围:500~800V 最大直流功率:110kW 最大直流电流:220A 交流侧 额定功率:100kW 最大交流功率:110kVA 最大交流电流:159A 最大总谐波失真:<3%(额定功率时) 额定电网电压:400V 允许电网电压范围:310~450V 额定电网频率:50Hz/60Hz 允许电网频率范围:45~55Hz/55~65Hz 额定功率因数:>0.99 隔离变压器:具备 功率因数可调范围:0.9(超前)~0.9(滞后) 独立逆变电压范围:400V±3%(三相四线) 独立逆变输出电压失真度:<3%(线性负载) 带不平衡负载能力:100% 独立逆变电压过渡变动范围:10%以内(电阻负载0?100%)效率 最大效率:97.3% 效率 最大效率:97.30% 常规数据 尺寸(宽×高×深):806×1884×636mm 重量:750kg 运行温度范围:-30~+55℃ 停机自耗电:<40W 冷却方式:温控强制风冷 防护等级:IP21 相对湿度:0~95%,无冷凝 最高海拔:6000m(>4000m需降额) 显示屏:触摸屏 调度通讯方式:RS485、Ethernet BMS通讯方式:RS485、CAN 通信协议:IEC104/Modbus TCP /Modbus RTU 证书:CGC、TüV

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介绍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TIANJIN LISHN BATTERY JOINT-STOCK CO., LTD.

目录
1
1MWh储能系统集成方案
2
电池模块设计方案
3
集装箱设计方案
4
热管理设计方案
5
测试

1MWh储能系统集成方案介绍

1MWh集装箱式储能系统特点
1MWh储能系统性能优势
优异的循环寿命: ——在DOD80每天一充一放的情况 下运行8年后,电池系统总容量不 低于初始容量的80%
高倍率充放电性能,放电倍率最高可达 2C 优异的一致性性能 友好的调度:标准对外通信协议,实现 可靠对外通信,友好调度 高集成度:
——以集装箱为载体,集1MWh电池 系统、BMS、环境监控系统于一体 高度环境适应性,可实现在高海拔、极 寒、风沙地区应用 稳定优异的安全性能
内容
参数
额定容量
1MWh
电池
LP44147272 120Ah
电池模块
12S2P
系统总串并数
192S16P
电池簇数
8簇
对外接口
M16螺栓
工作温度范围
-40℃~60℃
对外通信
RS485x2 /CANx1/Ethernet10/100Mx2 / RS232x2
电压使用范围
480V-700.8V
充放电倍率
最大2C
电流采集精度
≤±1%
温度采集精度
±1℃
电压采集周期
≤10ms
电流采集周期
≤10ms
温度采集周期
≤100ms
历史数据存储
≥30天

光伏电站储能系统配置研究

光伏电站储能系统配置研究 孙 庆,何 一 (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成都 610072) 摘要:随着电力工业发展,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输配电系统面临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预防停电的要求,而储能是最佳解决方案。该项目拟通过对储能系统的最新技术研究,提出适合微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储能系统配置及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在同类光伏电站中推广。 关键词:电力;微网;储能;配置 Energy Storage System Configuration of PV Power Plant SUN Qing, HE Yi (Hydrochina Chengdu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Chengdu 610072, China) Abstract: Nowadays, with the electric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new large-scale energy access, transmission and distribution system faces increase system reliability and stability, improve power quality, prevent power requirements, and energy storage is the best solution. The project to be adopted by the new technology for energy storage systems research, propose system for grid security and stability of micro-grid storage system configuration and energ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 electric, micro-grid, energy storage, configuration 1 光伏电站储能系统简介 随着电力工业发展,新能源大规模接入,输配电系统面临提高系统可靠性、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预防停电的要求,而储能是最佳解决方案。本项目拟通过对储能系统的最新技术研究,提出适合微网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储能系统配置及能量管理系统,实现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并将相关研究成果在同类光伏电站中推广。 微网系统中的储能系统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保证系统稳定。光伏电站系统中,光伏输出功率曲线与负荷曲线存在较大差异,而且均有不可预料的波动特性,通过储能系统的能量存储和缓冲使得系统即使在负荷迅速波动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运行在一个稳定的输出水平。 (2)能量备用。储能系统可以在光伏发电不能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起备用和过渡作用,如在夜间或者阴雨天电池方阵不能发电时,这时储能系统就起备用和过渡作用,其储能容量的多少取决于负荷的需求。 (3)提高电力品质与可靠性。储能系统还可防止负载上的电压尖峰、电压下跌和其他外界干扰所引起的电网波动对系统造成大的影响,采用足够多的储能系统可以保证电力输出的品质与可靠性。 作者简介:孙庆,男,大学本科,工程师,从事新能源项目设计工作; E-mail: sunqing0822@https://www.360docs.net/doc/5a3462912.html,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总体技术方案

2011-12-20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方案 (6) 3.1系统架构 (6)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8) 3.3储能子系统 (8) 3.3.1储能电池组 (8) 3.3.2 电池管理系统(BMS) (10)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4)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6)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8)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 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

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2.设计标准 GB 21966-2008 锂原电池和蓄电池在运输中的安全要求 GJB 4477-2002 锂离子蓄电池组通用规 QC/T 743-2006 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 GB/T 12325-2008 电能质量供电电压偏差 GB/T 12326-2008 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 GB/T 14549-1993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 GB/T 15543-2008 电能质量三相电压不平衡 GB/T 2297-1989 太伏能源系统术语 DL/T 527-2002 静态继电保护装置逆变电源技术条件

太阳能光伏逆变并网及储能电站技术方案

储能电站(系统) 技 术 方 案 2010年11月

目录 1.概述 (3) 2.设计标准 (4) 3.储能电站(配合光伏并网发电应用)详细方案 (5) 3.1系统架构 (5) 3.2光伏发电子系统 (6) 3.3储能子系统 (6) 3.4并网控制子系统 (14) 3.5储能电站联合控制调度子系统 (17) 4.储能电站(系统)整体发展前景 (19)

1.概述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 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 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 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09年英国EDF电网将600kW/200kWh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配置在东部一个11KV配电网STATCOM中,用于潮流和电压控制,有功和无功控制。 总体来说,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储电银行,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电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优化系统电源布局,改善电能质量。而储能电站的绿色优势则主要体现在:科学安全,建设周期短;绿色环保,促进环境友好;集约用地,减少资源消耗等方面。

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1.储能的应用-----------------------------------------------------------------------------------4 2.系统概------------------------------------------------------------------------------------5-6系统组----------------------------------------------------------------------------------5系统特----------------------------------------------------------------------------------5系统运行原-----------------------------------------------------------------------------6 3.系统设------------------------------------------------------------------------------------7-14储能变流器(P C S) ------------------------------------------------------------------7-8储能变流器特点-------------------------------------------------------------7储能变流器通信方式-------------------------------------------------------8电池管理系统(BMS)---------------------------------------------------------------9-10 B M S系统架构---------------------------------------------------------------------8

家用储能光伏电站方案

离网电站可行性设计报告 一、概述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类对生态环境、衣食住行的要求愈来愈高,而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速发展,能源诸如电力、石油、煤炭之类需求不断增加,能源是社会和经济发展或不可缺的重要物质基础,人类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对能源重要性的认识在不断的提高,能源问题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共同关心的首要问题。当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频频告急,并且有其引起污染愈发严重之际,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等新型清洁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丰富的太阳辐射能是重要的清洁高效的能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无污染、廉价且人类能够自由平等利用的能源。 传统燃料能源正在一天天减少,对环境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近年来世界各地遭遇了特别异常的自然灾害,这些都与全球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分不开,同时全球还有20亿人得不到正常的能源供应。当前,全世界都把目光投向了可再生能源,希望可再生能源能够改变当今的能源结构,维持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而太阳能以其独有的优势而成为人们重视的焦点。 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频频告急,能源问题日益成为制约国际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时,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实行“阳光计划”,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光伏+微电网储能项目,能起到良好的节能及智能微电网的示范作用。我们将积极推进新能源的应用,为“减排”进行不懈的努力,为世界环境的保护作出自己的贡献。

火力发电污染严重,电力工业已经成为最大的污染排放产业之一,光伏、风电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波动性,其大规模接入对电网运行调度带来了巨大挑战。新能源波动性使电力系统调频愈加困难,需要储能实现高效精准地控制电网频率。新能源易受天气等因素影响,难以预测其发电。储能能够调节发电出力和跟踪发电计划,提高新能源发电的并网稳定性和上网电量。随着电动汽车规模快速增长,电动汽车充电也需要储能调节。智慧城市和能源互联网等技术发展,也离不开储能电站。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高占比能源系统、“互联网+”智慧能源(以下简称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支撑技术;是提升传统电力系统灵活性、经济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是构建能源互联网,推动电力体制改革和促进能源新业态发展的核心基础。 二、运行模式:

0.5MW-1MWh集装箱储能系统方案

精心整理 0.5MW/1MWh 集装箱储能系统 技术方案 目录 1. 储能的应用-----------------------------------------------------------------------------------4 2. 系统概------------------------------------------------------------------------------------5-6 2.1系统组----------------------------------------------------------------------------------5 2.2系--------5 2.3系--------6 3. 系---7-14 3.1储-----7-8 3.1.1-------7 3.1.2-------8 3.2电----9-10 3.2.1B --------8 3.2.--------9 3.2.------10 3.3能--10-11 3.3.1------10 3.3.2------10 3.3.3------11 3.3.4------11 3.3.5------11 3.4监------12 3.5消------12 3.6电池成套系统------------------------------------------------------------------12-16 3.6.1电芯参数---------------------------------------------------------------------12 3.6.2电池P A C K 及成簇-----------------------------------------------------------13 3.6.2电池组在集装箱内的分布-----------------------------------------------------15 3.7集装箱系统设计要求----------------------------------------------------------------15 4.主要设备清单---------------------------------------------------------------------------16

(精品)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法案

1MW/3MWh储能系统初步方案CL5231箱式移动储能电站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4月

目录 1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3) 2储能双向变流器介绍 (4) 2.1产品特性 (4) 2.2技术参数 (5) 2.3设备图片 (6) 3电池系统介绍 (6) 3.1主要技术参数 (7) 3.2主要设备功能 (8) 3.3系统介绍 (9) 4系统联接 (16) 4.1储能电站主接线联接及进出线 (16) 4.2中控柜配电单元进出线连接 (17) 4.3中控柜汇流单元进出线连接 (17) 4.4中控柜通讯管理单元进出线连接 (17)

1项目总体设计方案 储能基本需求如下: 1)储能系统总配置为4MW/12MWh,分4个单元来集成,分别接入4个配电室。 2)一期先安装1MW/3MWh,用于削峰填谷赚取差价收益; 根据上述需求,科陆电子提供53ft箱式储能产品解决方案,系统整体配置为: 1)1MW/3MWh储能单元,由2台500kWPCS和3MWh电池系统组成,整个系统置于53ft集装箱内; 2)2台NEPCS-500KTL,主要用于能量变换;3MWh电池系统,主要作用为能量存储; 3)储能系统PCS输出直接接入3#低压配电房,400VAC。 4)电池类型选用国能磷酸铁锂电池。 5)整个系统增加一套能量管理系统,用于储能系统充放电管理。 系统原理框图如下所示: 1MW/3MWh交流侧输出额定电压为400V AC,50Hz。输出直接接到3#配电房的低压侧。PCS为单极式双向变流器,根据“充电”“放电”要求,可分别工作在整流和逆变模式,电池类型选用磷酸铁锂,每个集装箱最大可放置3MWh,经过2个中控柜连接到PCS。电池

最新光伏储能技术解析

光伏储能技术解析 大容量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已有20多年的历史,早期主要用于孤立电网的调频、热备用、调压和备份等。电池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并网中的应用,国外也已开展了一定的研究。上世纪90年代末德国在Herne1MW的光伏电站和Bocholt 2MW的风电场分别配置了容量为1.2MWh的电池储能系统,提供削峰、不中断供电和改善电能质量功能。从2003年开始,日本在Hokkaido 30.6MW风电场安装了6MW /6MWh的全钒液流电池(VRB)储能系统,用于平抑输出功率波动。2014年8月18日,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220千伏智能变电站成功启动。作为国家电网公司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首批试点项目,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土程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并网太阳能光伏电站、国内陆上单机容量最大的风电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化学储能电站,智能化运行水平最高、运行方式最为多样的新能源示范工程。 储能电站(系统)在电网中的应用目的主要考虑“负荷调节、配合新能源接入、弥补线损、功率补偿、提高电能质量、孤网运行、削峰填谷”等几大功能应用。比如:削峰填谷,改善电网运行曲线,通俗一点解释,储能电站就像一个蓄水池,可以把用电低谷期富余的水储存起来,在用电高峰的时候再拿出来用,这样就减少了电能的浪费;此外储能电站还能减少线损,增加线路和设备使用寿命。 国内从2014年开始,大规模开始发展能源互联网和储能系统,本文主要简单介绍储能系统。 图1 二.离网储能系统 离网光伏发电系统又称为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主要由PV组件,DC/DC充电控制器、离网逆变器以及负载组成。 图2

离网系统由以下部分组成: 电池组件、光伏充放电控制器、蓄电池组、离网逆变器、交/直流负载。 光伏充放电控制器,主要作用就是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并保护蓄电池过度充、放电。离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的作用是把直流电能转化成交流电能,并提供给负载使用的装置。 我们常见的离网储能系统就是太阳能路灯。光伏组件、一个香烟盒大小的控制器、一盏几十瓦LED灯、一组或者几组蓄电池。就可以提供夜间照明了。 再大一点的离网储能系统就是“户用系统”了,作者2006年刚刚入行时,国内的光伏产业正处于萌芽阶段,国家为了解决青海、西藏西北地区的牧民用电问题,实施了几次“光明工程”,就是一家一户发一套光伏“户用系统”。 (当时150Wp多晶硅还买到20块一瓦)一套户用系统大约300W,2块电池板、一台控制逆变器一体机、12V100AH的电池2-4块。可以在晚上看液晶电池、LED灯照明、也可以用一些小的电动机(藏民搅拌酥油、奶的机器) 更大一点的离网电站,作者参与过多个。其中比较经典的是北京慧能阳光“青海玉树宗达寺”100KW 离网太阳能电站。这个寺庙有200多个喇嘛,每天用电100度,这个电站的建设解决了这些喇嘛的用电问题。 图-3 三.并网储能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