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生活与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生活与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回答(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看法,将哲学划分为两个派别,即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什么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浪,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浪、庄子、康德、休谟。

)皮浪(前365——前275)皮浪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皮浪的主要观点如下:

、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

、他认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断。”他要求人们要“放弃知识,放弃判断。

要求人们“对现实漠不关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静。”

皮浪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古希腊临近地中海,当时的航海业和商业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达。有一次,皮浪与商人一起乘船出海,船行驶在地中海上突然遇到风暴。天昏地暗,风雨飘摇,船真的要倾覆了。船上所有人都哭了,以为死神很快就会降临了,哭声震天。唯有皮浪镇定自若,他用手指着一口正在吃食物的猪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哭了,要镇定,“聪明的人应当向猪学习,对现实漠不关心!”过了一段时间,风暴停止了,风平浪静,一切恢复正常。船上的所有人都怀着尊敬的心情看着皮浪,心里说,还是皮浪具有远见!

第二个故事:古希腊的富贵人外出时都是喜欢乘坐马车。有一次皮浪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大街上散步,朋友知道他是不可知论者,于是故意出题目刁难他。朋友“皮浪!前面跑过来来一辆马车,你说说看,到底客观上有没有马车,人能否正确认识马车的存在?”皮浪立即回答:“这个问题是不能回答的,因为我们人不可能正确认识外界事物,甚至不能说事物是否真的存在。”朋友马上反驳道:

然你不承认马车的存在,你敢不敢躺在马车底下,让它从你身上轧过?”皮浪“敢!”说完,皮浪一个箭步冲到马车前,躺在地上。车夫见此情景立即拉住车闸,马车停了下来,皮浪安全无恙。但是,像这样的玩笑不能总开。在皮浪

的时候,有人又对皮浪开了这样的玩笑,结果皮浪死于马车的车轮之下。

)庄子(前360——前286)

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气功家,道家称其为南华真人。姓庄名周,宋国人。他是相对主义滑到不可知论的。他认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养生主》)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知识是无限的,以我的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那是办不到的。他还说:“

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庄子?齐物论》)意思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绝对的标准,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我怎么能够辨别得清楚呢?

庄子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在运动和变化着,但他忽视事物的相对稳定性。他认识到,人对外在事物性质的认识具有主观性,与参照系有关,但是他夸大了认识的主观性,错误地认为,一切事物没有善恶之分、是非之别,没有大小属性的差别。他认为人不能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结果滑到了不可知论的泥淖。最典型的例子是庄子施的“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争论,这个观点就是不可知论。庄子提倡无欲、无为、无知,他要求人们以养生长寿为人生的第一要义。

庄子有许多可笑的故事。

故事一:蝴蝶梦。有一天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变化成为一个蝴蝶,蝴蝶在百花丛中

舞。当他梦醒时,无法判断自己到底是在做梦还是已经醒了。他说,如果自己

经醒着,那么自己就是庄子。如果自己还在做梦,那么自己就是蝴蝶。总之,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做梦,还是醒着?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子?是庄子做了个蝴蝶梦呢还是蝴蝶做了个庄子梦。

故事二:庄子扇坟。有一天,庄子游山玩水来到一个风景十分优美的地方。见到一个美丽的少妇蹲在一个坟头前哭泣,这个少妇一边哭泣,一边用扇子煽坟头。庄子感到很奇怪。走上前问这位少妇:请问您为什么一边哭泣,一边用扇子煽坟头。

这位少妇对庄子说:“先生您有所不知,我丈夫刚刚去世,我正在给丈夫上”“我丈夫在临死之前对我说,要等到坟头上的土干松之后才允许我改嫁。我如今着急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坟头。”庄子运用法术,刮起大风,一会的工夫坟头上的土就变得干松了。少妇对庄子千恩万谢之后走了。回到家里,庄子越想越生气。于是在屋子里来回踱步,而且一边踱步,一边咳声叹气,于是吟诗一首。

是冤家不聚头,冤家相聚几时休,早知死后无情意,索把生前恩爱勾。”庄子的妻子田氏奇怪地问庄子:“夫君呀,你今天为什么回到家中不高兴?”庄子就把所见所闻的那个少妇煽坟的事情告诉了妻子。妻子田氏听后,大骂那位刚刚死去丈夫的年轻妇女:“薄情之人世上少有。”庄子半开玩笑地对妻子说:“娘子不必夸口,倘若一日我不幸去世,你说不定马上就会改嫁呢!”妻子田氏立即赌咒发誓:

若你真的去世,我一辈子不嫁!”过了一段时间,庄子真的患了重病,眼看就要死了,在弥留之际对妻子嘱咐道:“人生如梦,生死朝夕事,吾死之后你不必伤心。如果你能够念及夫妻情谊的话,希望在我死后,不要把我埋葬,要将遗体停放在棺材里,棺材盖也不要用钉子钉死,遗体放到后院的房间中供亲友祭奠。”

不几天庄子去世了。田氏按照庄子生前的嘱咐,将遗体放在棺材中,没有将棺材盖用钉子钉死。在后院设立灵棚,摆上香案,供亲友祭祀。旧社会,人死后要停灵天。第7日那天,来了一位少年秀士,自称是庄子的学生前来吊唁老师。田氏一看这少年秀士,立即春意大发。与这少年秀士眉来眼去,很快就勾搭上了。双方很快达成协议,男方入赘到田氏家中,而且立即举行结婚典礼。这一对男女刚刚进入洞房,少年秀士立即喊胸口疼痛,倒在地上不醒人事。田氏千呼万喊才把少年秀士叫醒。问他这是患的什么病?怎样才能医治?少年秀士回答:“我患的是心痛病,少年时患的病,只有吃活人的脑浆才能活命。”田氏想了想,庄子不是刚刚死去吗?他的脑浆不是正适合吗?于是提着一把斧头来到庄子的灵前,把棺材盖一斧头劈开。只见棺材中的庄子自己坐了起来,指着田氏大骂:“夫妻百年有何恩,见了新人忘旧人,甫得盖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坟?”田氏万分羞愧,无地自容,当即在房间里上吊自尽。此时庄子心灰意冷,在墙上留下一首诗:“生前人人说恩深,死后个个欲扇坟。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写罢,离家出走,不知去向。

)休谟(1711——1776)

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西欧近代不可知论的鼻祖。他是从极端经验论滑向了

可知论。

休谟认为,人的知识来自感觉、经验,感觉是主观的。什么东西引起人的感觉呢?这是一个不可知的问题。因为,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觉,感觉之外是什么?人是不可能知道的。

休谟经常处于苦恼之中,他感觉到自己的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矛盾。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唯物主义有实际的力量,唯物主义信仰在人们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他承认他的不可知论理论,把他密封在唯我论的狭窄的天地里,使他处于一种绝望的孤独的境地,因而使他“感到惊恐和惶惑”,觉得自己是一个不能融合于社会的希奇古怪的怪物,断绝了一切人世的交往,被完全遗弃,郁郁寡欢。另一方面,在理论上,他认为他的理论是正确的,合乎逻辑的。休谟就是在这样矛盾心情中度过自己一生的。

)康德(1724——1804)

康德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家第一个代表人物。他割裂了本体与现象的联系,丢掉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辩证法,不懂得实践在认识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陷入了不可知论。

康德的认识论结构如下:

、他承认在人之外有一个客观的物自体;

、在人的认识结构中,可以划分为感官和先验自我(意识);

、人的感官与客观的物自体相互作用在人的感官中形成“感性杂多”,即各种简单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触觉等的要素。

、人的先验自我意识可分为三部分:先验感性、先验知性和先验理性。

人的先验感性具有时间和空间综合能力,它们可以将各种各样的感性杂多组合成有时间和空间特性的现象或表象。现象和表象也就是我们习惯上说的——某物或物的存在过程。

、人的先验知性先天就具有形成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能力。在先验知性的作用下,人就可以把大量的没有联系的现象条理化,找出其中的共同本质和规律,于是在人的大脑中就产生了所谓的科学知识。

、人还有先验的理性。所谓先验理性是人的一种对科学知识进行反思的能力。人对已经获得的知识进行更加深入地思考,刨根问底,寻找那形而上的答案,比如,被人感知的物自体的本来面目是怎么样的?物自体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时间和空间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宇宙在时间上有没有开端?这开端是怎样的?开端之前又是怎样的?宇宙在时间上有没有终结?终结的状态是怎样的?终结后又是怎样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么在宇宙之外是怎样的?如果是无限的,那么我们现在处于宇宙的什么位置?

、康德最后说:人只能认识感官感知到的现象,而不能认识现象背后的本质,更不

认识物自体。人只能主观地设想物自体是什么样的,但是立即会陷入二律背反即得出两个完全相反的结论,这两个相反的结论都有一定的道理又都不全面。比如,在回答宇宙的本原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时候,不可能得出一定是物质的或一定是精神的结论。

所以,康德陷入不可知论。他指出,人不能认识世界的本来面目;科学只与现象打交道,只有信仰才与物自体打交道。他说:“我必须贬低知识,以便给信仰留出地”

三、可知论的几个典型学说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由于自然科学发展得不够充分,由于人们的抽象思维缺乏辩证法,由于没有找到沟通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因此,不可能真正解决世界的可知性问题。

下面,介绍几种可知论的理论,大家细细品味,看其中是否有说服力。

)素朴实在论

从古至今,一般人包括没有真正学懂哲学的哲学工作者,几乎都是素朴实在论者。他们把看到的事物景象,如蓝天白云,高楼市场,车水马龙的街道,琳琅满目的商品等都视为客观的真实的事物本身。他们认为,他们看到的就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物质实体。他们认为,我感知事物是什么样的,事物本身就是什么样比如,我看到了一个红色的苹果。通过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等感官,我发现,苹果是红色的、甜的、香的、圆的,于是我就说,这个苹果本身就是红色的,甜的,香的和圆的。

其实素朴实在论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他把客观对象的性质与我们对对象的感觉等同了。客观对象是红色的,甜的,香的,圆的,我对它们的主观感觉也是红色的,甜的,香的和圆的。红色,甜,香,圆等等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这样一来,主观等于客观,精神等于物质,滑到唯心主义那去了。这与贝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有什么区别?

我们说,素朴实在论是素朴的唯物主义,是可知论,但却十分地庸俗。列宁说的“在人面前是自然现象之网,本能的人,即野蛮人没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区别开”

前苏联哲学家德波林(1881——1963)说:“对于最初的原始认识说来,感觉是和感觉的对象同一的,现象是和存在、自在之物同一的。”(《哲学笔记》第537)镜象反映论

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上可以划分为两派,其一是不可知论者,其二是镜象反映论者。镜象反映论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培根、法国的拉美特利和爱尔维修、德国的费尔巴哈。他们从反映论出发,认为人的认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这种反映好比照镜子,镜子外面的实物与镜子里面的像十分相似。比如培根

“存在的真实与知觉的真实是同一的。它们的差别,没有比直接的光线和反射的光线来得更大。”

下面,我们对镜象反映论进行批判:

镜象反映论坚持了唯物论和反映论原则,这一点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对反映的理解是庸俗的和简单的,是不科学的。

这种认识论忽视了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观性。人的感官和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不是照镜子,而是在实践中主体对客体的信息的接受、选择、变换和反馈的过程。

比如放电影。它的原理是灯光通过一张张有图象的胶片,再通过一个放大镜,把图象投影到前面的银幕上。每张胶片上的图象在银幕上只停留0?04秒,前后两张图象的交换时间是0?01秒,在前后图象交换时,银幕是无光的。人的视觉暂留时间是——1秒。就是说,前一张图象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它在人的眼睛里面的印象会停0?1秒以上。这样前后两张图象就连接起来了,在人的眼睛看来,图象是运动的,活动的。其实,每一张图象在银幕上都是静止的和间断的。这告诉我们,反映结果与被反映物之间是有原则区别的,二者并不相同。

比如,银河系。它的直径是10万光年,即光线要走十万年的时间。假设我们在地球上观测银河系。银河系直径上的两点A和B 的长度是十万光年,我们眼睛C与A的距离万光年,C与B的距离为7万光年。A、B、C三点形成一个三角形。

请问,我们看到的银河系是什么?我们看到的A点是15万年前曾经存在的星的光线在我们眼睛里面的投影、反映。我们看到的B点是7万年前曾经存在的星的投影和反映。我们今天晚上观察到的银河系情景是7万到15万年的历史时间内,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的星的信息在现在的同一时刻在我们感官上的投影!是一个历史的大杂)黑格尔的可知论

黑格尔认为,人认识世界是宇宙精神自己认识自己,当然可以认识清楚。

)马克思主义的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它认为,人的意识通过实践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人们认识客观世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过实践认识——实践的无限运动过程来实现,即通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谬误到真理,从相对真理到绝对真理的无限过程来实现。认识的实质是客体的信息通过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在主体感官中被接受、变换、反馈的无限过程,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只能是无限发展着的人类社会实践。

休谟的不可知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休谟的不可知论和康德的不可知论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把哲学家们划分为两大流派,洛克、贝克莱、休谟以及后来的许多经验主义者属于一派――经验派;而柏拉图、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属于另一派――理性派。这和恩格斯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来划分完全不同。但是由罗素的划分可以看出贝克莱和休谟对洛克哲学的继承――继承了洛克哲学中的经验主义方面。 贝克莱否定洛克世界构成要素中的物质存在,休谟则走得更远,不仅怀疑物质存在、也怀疑上帝存在。不过他不是象贝克莱那样断然否定物质存在,而是说物质存在与否不可知。 休谟的不可知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物质对象和上帝是否存在不可知,另一个是关于经验之间因果关系(或普遍必然规律)是否存在不可知。关于物质的存在不可知,这是继承了贝克莱的思想,而后一个不可知是他的创见,它对康德哲学和现代科学哲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书后面所说的休谟的不可知指的就是后一个不可知。 关于后一个不可知,休谟认为:我们相信因果关系存在是非理性的,因为归纳得不出普遍必然规律; 现实中我们相信因果关系,比如火使人温暖,水使人清醒,是因为不这样就要吃苦头; 但是从理论上看,我们的理性无论如何也得不出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他写道:“关于原因与结果我们的一切推论无非是由习惯来的;信念与其说是我们天性中思考部分的行为,不如说是感觉部分的行为比较恰当。” 罗素在西方哲学史中写道,休谟和洛克一样,初衷是:明理性、重经验,什么也不轻信,追求由经验和观察能得到的不拘任何知识。但是他最终却得出了从经验和观察什么也不能知晓这个倒霉的结论。 康德自称自己被休谟从形而上学独断论中惊醒,就是因为休谟提出的第二个不可知――普遍必然因果关系不可知。康德为此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主观改造客观理论。 康德接受了古希腊原子论者德谟克利特和洛克关于感觉和外物不相似的说法,为了解释我们意识到的自然界是怎么来的,以及普遍必然规律是怎么来的,他提出主观改造客观理论:人通过感官直觉把外物(物自体)提供的材料表现成感觉对象――红绿软硬等,通过先验的时空观念由感觉对象构成事物的表象――比如一颗树的表象,通过理性――先验理性――把许多表象放在一起构成现象界。据此,我们所了解的自然界实际上就是现象界或表象构成的世界。自然界有因果关系,有普遍必然规律,它们无需归纳证明,因为自然界是先验理性按照这些法则构成的。所以我们知道的自然界都是现象界或者说表象世界中的东西,而物自体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知的。这就是著名的关于世界本原的二元论。 康德的《未来形而上学导论》第三十六节标题是:“自然界本身是怎样可能的?”其中写道:

驳不可知论

驳不可知论 不可知论者对于一切超验的事物(例如上帝)的存在性持怀疑的态度,而使他们拥有如此观点的原因是他们认为我们的一切认识均来自对客体的表象的感觉,并以由这种感觉形成的经验为基础进而形成我们现在拥有的全部知识学基础。既便在康德那里先验范畴脱离了我们所有的经验,且也不作为一种概念形式的存在仅是一种脱离了一切外部的杂多纯然地在逻辑上先于经验且使我们的感觉经验转化为观念成为可能的东西存在着,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康德的先验范畴虽然自身脱离经验而独立存在,而事实上却仍在以感觉经验作为它的目的性,它并不能脱离经验而独自对任何一个客体对象形成认识即康德所说的“一切知识都开始于经验”,这为超验的物自体世界的存在提供了空间,由此可见对于任何一个彻底或不彻底的不可知论者而言,感觉经验都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超验的事物本身难以视为任何本体的表象,也难以作为对象而被感知进而形成经验,因此对于一切超出感觉与想象之外的事物的存在性均不能肯定。诚然,不可知论有其合理之处,例如它认为我们的一切认知都不能脱离开我们的经验,这使我们摆脱了关于纯粹的神的冥思,但这并不意味着有某种事物超出认识之外。基于此我们就要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一些必要的考察。首先我要承认在认识论上不可知论确实显得无懈可击,而如果把不可知论置于本体论的考察下,那么结果就将有所不同了。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感觉是否作为一种本原而独立存在着?如果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肯定的,那么这就意味着一切事物都将是人主体感觉的受造物,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受感觉所决定,而感觉本身不再由任何其他的东西产生或决定,不存在这样一种事物即它可以脱离我们的感觉而存在,如果是这样的话,问题就在于既然一切都作为感觉的受造物而存在,那么为什么还有一个超越了感觉本身的超验事物存在呢?这就意味着该事物与作为本原的感觉之间不存在包括创造与受造在内的一切关系。如果说感觉并不作为一种本原,其自身亦是由一种更伟大的存在产生并决定的,感觉只不过是诸多受造物中的一个,如果我们秉持了这样的观点,那么也就意味着我们的感觉可以与本体发生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既然我们可以与本体发生联系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通过本体而了解其他所有的受造物呢?换言之与第一个问题相比此处只是多了一个更伟大的存在作为中介,我们仍可以凭借这个中介了解一切。而对于一些否认本原的不可知论者而言,他们也并没有逃出本体论对他们的束缚,因为如果事实真如他们所言,一切事物统一于一个无限的存在序列中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开端,那么在这个无限序列中的每一个存在都应由它之前的存在产生,因为一个非永恒性的存在要成为可能就必须凭借着那些已存在的东西(由于根据此种观点而言永恒的存在本身就是不存在的,所以此时也可以认为一切存在都应如此)。既如此我们就与其它的存在之间发生了关系,因此我们仍然可以对一切事物加以认识。至此我们已经对不可知论发出了种种诘难,但事实上二元论才是不可知论真正的根基,因此最后一个答案也是较难驳回的一个答案是感觉是否作为一种本原而存在着并不重要,关键在于超验事物与感觉并不来自同一个本原,因此不论感觉是否是一个本体,它都无法认识来自于一个独立于它的另一个本体或其受造物。这样的解释秉持了二元论的观点,康德的物自体世界即是最好的例证。但与此同时问题也接踵而来即如果说超验的事物来自或自身即是独立于感觉的另一个本体,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在感觉上丝毫不能认识它,而根据不可知论的观点,如果我们没有关于一个事物的任

《生活与哲学》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对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二方面的回答(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不同看法,将哲学划分为两个派别,即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什么是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浪,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浪、庄子、康德、休谟。 )皮浪(前365——前275)皮浪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皮浪的主要观点如下: 、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诺,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诺、庄子、康德、休谟。 (1)皮诺(前365——前275) 皮诺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的。 皮诺的主要观点如下: 1、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2、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3、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 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的。 4、他认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断。”他要求人们要“放弃知识,放弃判断。”他要求人们“对现实漠不关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静。” 皮诺的两个故事 (2)庄子(前360——前286)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观点摘录 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否对立 “可知论”既不是哲学上的基本路线,也不是一个派别。“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是根本不能成立的。不可知论是哲学上的一个派别。它是动摇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中间派,但最终属于唯心主义的基本路线,同不可知论相对立的是唯物主义的基本路线。因此,应当用“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来代替“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作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统一的“可知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只是折中主义的思维的产物。不可知论是存在的,它正好是哲学上折中主义的流派。一个折中主义的流派,与折中主义的产物能发生“根本对立”吗?“可知论”是不可知论的“假想敌”无论是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都不承认“可知论租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唯物主义是以反映论来同不可知论相对立的;唯心主义是要求把不可知论的不彻底的经验论、先验论引向彻底的经验论、先验论。离开了哲学上两条基本路线,不讲世界的本原是什么,不讲认识的泉源是什么,单纯强调可知与不可知具有“根本对立”的意义,这还是折中主义的立场。总之,在“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一命题中,不可知论是折中主义的流派,“可知论”是折中主义的虚构,.这两者之间的所谓“根本对立”,也只是对于折中主义来说才有意义,对于哲学上的两个基本派别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 -----秦淮沙《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之不能成立》, 《晋阳学刊》1985年第2期 秦文反对环绕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两个派列的斗争”和认识论中存在着“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的提法,我感到是有启发的。第一,我认为把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称作哲学的“两个派别”未必妥当,因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只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只是认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上的观点,而不是贯串于全部或大部哲学问题的最基本的原理,因此也就不能成为哲学派别的基本标志。第二,我认为在认识论中为了划清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表述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这也不十分妥当,因为这种表述同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对立是平列的,于是容易使人们把两个“根本对立”当作同等重要的问题看待,不利于正确把握认识论中两条基本路线即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因此,我主张不再采用“两个派别”和“根本对立”的提法,而表述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陈启曾《应该承认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与秦淮沙 同志商榷》,《晋阳学刊》1986年第6期 二、唯物主义和可知论的关系 总之,说唯物论者必然是可知论者,在事实上和理论上都是说不通的。事实上,许多不可知论者是从唯物主义的前提出发,即外部世界是真实地、客观地存在着的,而我们的感觉是由外部世界的现象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产生的⑧。但是,他们又否认人们可以通过这些现象认识外部世界的本质。从理论上讲,在承认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的原则的同时,否认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一—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一—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 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诺,17世 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 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诺、庄子、康德、休谟。 (1)皮诺(前365 —啲275) 皮诺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的。 皮诺的主要观点如下: 1、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2、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 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 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 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 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3、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 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 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 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 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的。 4、他认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断。”他要求人们要放弃知识,放弃判断。”他要求人们対现实漠不关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静。” 皮诺的两个故事 (2)庄子(前360 —啲286) 庄子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哲学家、思想家、气功家,道家称其为南华真人。姓庄名周,宋国人。他是相对主

论自然科学不可知论思潮的根源与化解

第22卷,第2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V ol.22 N o.2 2005年4月 Science,T 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Apr.,2005 论自然科学不可知论思潮的根源与化解 李啸虎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上海200030) 摘 要:近代以来,不可知论思潮在自然科学中不时泛起,凸现了两者存在着一定的扭曲关系。究其根源,有五大原因:怀疑论哲学的传统影响;对自然科学偶像崇拜的极限论罪过惩罚;自然科学经验基础的现象论感觉陷阱;自然科学数学化的约定论幻觉屏障;科学探索精神的虚无论绝望解读。但是,自然科学自身具有对不可知论的最强力天然解毒剂,那就是科学实践。 关键词:自然科学;不可知论;思潮根源;扭曲联系;科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5)02-0008-05 人类史是一部不断追求客观真理的历史。黑格尔说:真理诚然是一个崇高的字眼,然而更是一桩崇高的业绩,如果人的心灵与情感依然健康,则其心潮必将为之激荡不已。但事实上,人们的自负和自卑,都会封闭探索真理的道路。 在近现代认识史上,不可知论哲学继承和发展了古代怀疑论传统,对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有着经久不衰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辩证思维而误读了自然科学的内在本质、实证基础、表述形式和发展特点,也会使自然科学同不可知论发生扭曲的联系。其结果,便是自然科学和科学哲学中不可知论思潮的不时泛起。显然,对不可知论的自然科学表现进行历史审视和根源剖析,对哲学和自然科学各自健康发展与相互沟通都有重要意义。 一 自然科学开辟道路与怀疑论哲学传统 “不可知论”(agnosticism)是英国博物学家赫胥黎(T.H. Huxley,1825~1895)于1869年最先使用的哲学术语。他提出“不可知论”一词的原意,是指既对信仰上帝的苏格兰国教纲领表示怀疑,同时又拒绝无神论,对关于存在无限的客观世界及其可知性的唯物主义论断表示怀疑,从而把“上帝是否存在”这一类问题搁置起来。恩格斯称这些信奉不可知论的自然科学家为“羞羞答答的唯物主义者”。 不可知论思潮的哲学渊源,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以皮浪(Pyrrhon,约公元前365~前275)为代表的怀疑论(scepticism)哲学,并在历史进程中谱写了怀疑理性、怀疑信仰、怀疑经验 科学的蜕变三部曲。皮浪学派认为:既然人们对每一事物可以有两种相互排斥的看法,因而由感觉和理性得来的知识都不可靠;既然人们什么也不能确定,就应放弃判断;即使人们真的认识了某一事物,也无法确切地说出来,因此最好是三缄其口。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伴随科学春天到来的是皮浪怀疑论哲学的复活。法国的蒙台涅(M.E.de M ontaigne,1533~1592)等人极力宣扬皮浪哲学,视之为消解教会文化专制主义的良药、批判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利器,从怀疑理性走向怀疑信仰,为新科学的产生扫清道路。 近代以来,为冲破独断论哲学的束缚,自然科学往往借重怀疑论哲学传统。近代欧洲把怀疑论发展到极致的是休谟(D.Hume,1711~1776),他认为要回答在感觉之外是否有物质实体或精神实体(包括上帝)都是超越人的认识能力的。康德(I.K ant,1724~1804)是科学极限论的始作俑者。他说是休谟把他从莱布尼茨的“独断论迷梦”中唤醒了。他在《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一书中写道:真理王国“是由自然界本身禁锢于不变限界之内的岛屿”,“是一个被广阔的、汹涌澎湃的大洋”环绕着的王国。在那里,眼看就要消融的云和冰好像是一些新的岛屿,“经常用虚无缥缈的希望欺骗渴望有所发现的航海者”,诱使他们进行冒险,可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冒险进行到底”。[1]康德毕竟出身于自然科学家,承认“物自体”的存在,把上帝放逐到认识无法超越的“彼岸”荒岛上让信仰去膜拜,同时确立了科学理性在“此岸”经验世界的最高权威。 【收稿日期】 2004-09-08 【作者简介】 李啸虎(1948-),男,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知识经济研究所所长、科技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

休谟和康德的“温和不可知论”

休谟和康德的“温和不可知论” [摘要]在西方哲学史上休谟和康德哲学的最大的相似点莫过于他们的不可知论。有些学者认为休谟哲学是彻底的不可知论,而康德哲学是不彻底的不可知论,但我们仔细考察他们的认识论著作。相对于古代彻底的不可知论而言,应该说他们两人哲学都应属于不彻底的不可知论。像休谟自己所说的“温和的怀疑论”。[关键词]认识论;不可知论;温和怀疑论 十六世纪末到十七世纪资产阶级哲学的产生、发展是西方古典哲学的一次革命。它克服文艺复兴时期自然哲学的过渡性,排除经院哲学的神学权威性,以当时科学的发展为依据,制定出新型态的世界观体系。十七、十八世纪在经验论和唯理论长时期的学术争论中所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引导下,深入讨论了认识的来源、发展阶段,认识的方法,知识的确定性、真理性等问题,并给予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休谟的认识论 休谟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为探讨认识的途径、原因等问题给予经验论和唯理论的结合作了初步的探索。休谟贯彻洛克的经验论观点,对人的认识能力以及他所谓的“知觉”进行详细的剖析,但他却背离了认识的客观实在对象来考察认识,从而制定了怀疑论的认识论学说。休谟通过对知觉的来源及其构成成分的分析认为我们所能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觉,至于感觉之外,不管是物质实体,还是像上帝那样的精神实体是否存在,经验都不能告诉我们什么,只能保持缄默。休谟从怀疑论的观点出发,根本否认我们可能有实体观念。至于许多科学家所论及的实体,认为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休谟说:“构成一个实体的一些特殊性质,通常被指定为这些性质被假设为寓存其中的一种不可认识的东西。”同时他对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性和因果必然性也同样持否定态度。他认为通过经验而得来的东西并不包含普遍性和必然性,从经验的归纳中无法得到逻辑的证明。从而他在怀疑论的理论下提出了许多哲学上有待解决的问题,并以此而引导哲学的发展。 休谟的不可知论是英国经验主义发展的逻辑结果。当洛克着手考察人的认识能力范围时,本义是要遏止怀疑主义,但当他划分可知、不可知的界限时,恰为另一种怀疑主义即不可知论提供了理论和逻辑上的根据。休谟彻底地贯彻了洛克的经验主义原则,对人的认识能力以及他所谓的“知觉”进行详细的剖析,并充分揭示了其中所包含的怀疑主义。休谟从怀疑论的观点出发,根本否认我们可能有实体观念。至于许多哲学家所论及的实体,他认为是一种不可知的东西。休谟说:“构成一个实体的一些特殊性质,通常被指定为这些性质被假设为寓存其中的一种不可认识的东西。”休谟把心灵中的一切都称之为知觉,并将其分为印象和观念。但他在进一步探讨知觉的原因时承认部分的印象来源于自然和物理的原因,因而也承认外在对象的存在。他说:“确实,心灵在发生知觉时,必须要有某处开始,而且印象既然先于其相应的观念,所以必然有某些印象是不经任何介绍而出现于灵魂中的。这些印象既然依靠于自然和物理的原因,所以要对它们进行考察,就会使我远远地离开本题,进入解剖学和自然哲学中。因为这个缘故,我在这里将只限于讨论我所称为次生的和反省的那些印象,这些印象或是发生于原始的印象,或是发生于原始的观念。”从这段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休谟并非将客观存在的外部对象视为不存在或虚无,而是承认那些原始的印象依靠于外部世界对象,只不过他不想在外界对象的存在方面多加考察而已。所以休谟说:“除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浪,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浪、庄子、康德、休谟。 (1)皮浪(前365——前275) 皮浪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的。 皮浪的主要观点如下: 1、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2、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3、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 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的。 4、他认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断。”他要求人们要“放弃知识,放弃判断。”他要求人们“对现实漠不关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静。” 皮浪的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古希腊临近地中海,当时的航海业和商业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发达。有一次,皮浪与商人一起乘船出海,船行驶在地中海上突然遇到风暴。天昏地暗,风雨飘摇,船真的要倾覆了。船上所有人都哭了,以为死神很快就会降临了,哭声震天。唯有皮浪镇定自若,他用手指着一口正在吃食物的猪对大家说:大家不要哭了,要镇定,“聪明的人应当向猪学习,对现实漠不关心!”过了一段时间,风暴停止了,风平浪静,一切恢复正常。船上的所有人都怀着尊敬的心情看着皮浪,心里说,还是皮浪具有远见!

不可知论

一、定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二方面不同回答,哲学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二、具体定义 一种唯心主义的认识论,认为除了感觉或现象之外,世界本身是无法认识的。它否认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否认社会实践的作用。最初由英国生物学家T.H.赫胥黎于1869年提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发展规律。在现代西方哲学中,许多流派从不可知论出发来否定科学真理的客观性。否认认识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认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学理论。不可知论断言人的认识能力不能超出感觉经验或现象的范围、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 三、不可知论:正统的来讲,不可知论所讨论的问题范围是比较小的,主要和神性和宗教有关。 即是说,不可知论是相对于真理来说的,而不是知识。 Agnosticism is the view that the existence or non-existence of any deity is unknown and possibly unknowable. More specifically, agnosticism is the view that the truth values of certain claims—especially claims about the existence or non-existence of any deity, as well as other religious and metaphysical claims—are unknown and (so far as can be judged) unknowable 四、不可知论人口的分布: 在一些人口统计中,不可知论者常被认为是无神论者,或是没有宗教,事实上一些有宗教信仰的人也可以是不知论者:一些人对于他的信仰未必坚定,但是受到社会风气或自小的环境影响,他们把他们的宗教当作是常识或是信念。 五、不可知论的原因(民间) 一、 人的耳朵接受声波,眼镜接受光,鼻子接受气味,触觉感知形状(这个已经不太准确了),味觉感受味道。人类就是通过这些感官来感知这个世界的。 也就是说,如果某种东西不能通过人类的感官来感知,那么人类就无法知道它的存在,更不用说去了解它了。类似的这种东西太多了,随便点举例:电磁场。人类只有通过磁铁才定性地认识了这种物质,通过科学仪器才定量地学会了计算这种物质。 而人类如果想去认知人的感官无法体验到的事物,那么首先肯定是得将这种无法体验的属性,转化为人类可以体验到的属性,只有这样人类才会更好地认识这个未知的事物。 二、 虽然人类能通过有限的感官来部分地感知这个世界,但是,感知的结果往往是生物性的,而不是客观的,比如说,在色盲人士的严重,我们所感受到的某些颜色就是另外一种颜色。 而且,从物理上来说,可见光也只是电磁波的一种,只是这种电磁波的波长在某个范围内而已。 所以: 1、假设有另外一种生物,它能感受到的光线,是另外一种波长的电磁波,那么它看到的这

洛克哲学体系中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矛盾

洛克哲学体系中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矛盾 摘要:洛克的哲学观点是近代经验论的典型之一,洛克创立的庞大复杂的哲学体系充满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矛盾:他承认各类实体的客观存在,肯定我们能够认识事物的名义本质,断言我们有关于物质事物、心灵和上帝存在的三类知识。但是,人们无法认识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不能认识事物的实在本质和内在组织,不可能取得关于实体的确定普遍性知识和真理,从而否认人类有认识事物本质的可能性。 关键字:不可知性名义本质和实在本质概然性 洛克是经验派哲学家当中把研究人的认识能力、确定知识的范围当作哲学中心任务的第一人,这使得他既反对独断论,又反对彻底的怀疑论,结果使其哲学理论动摇游移于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之间。下面将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洛克哲学中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矛盾的具体表现。 一、实体在本体论上具有实在性,在认识论上具有不可知性 在洛克看来,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虽然在本体论上具有实在性,但在认识论上具有不可知性。首先,洛克认为无论作为感觉观念支托的物质实体,还是作为反省观念支托的精神实体,都是建立在我们假设的基础之上的超验的支撑物,它们或者分别单独存在于一个观念之中,或者共同存在于一个观念之中。洛克沿袭了旧实体学说的传统,区分了实体和性质,认为性质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假定一个存在的基础或寓存的实体——概括的实体。虽然概括的实体在本体论上的实在性并不象我们普通所能观察到的特殊实体的客观实在性那样可以通过感觉或反省得到,物质实体的观念和精神实体的观念也同样是含糊不清的,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任何精神实体的观念,就断言精神不存在,亦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没有物质实体的观念,就断言物质不存在一样。如果我们因为自己没有明白清晰的精神实体的观念,就断言说,没有精神,那正如同自己因为没有明白清晰的物质实体观念,就断言说,没有物体似的”。其次,我们既没有关于物质实体清楚明白的观念,也没有关于精神实体的清楚明白的观念,“任何人如果一考察自己的概括的纯粹实体观念,他就会看到,他的观念只是一个假设,因为他只是假设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来支撑能给我们产生简单观念的那些性质”。根据经验论的原则,如果一种东西不能被感觉和反省,那么人们非但不能认识其存在,而且还不能具有与之相应的观念。在洛克看来,无论靠感觉还是反省,我们都无法在心中形成关于两种实体的清楚明白的观念,我们只能推断并肯定这两种实体的存在,“我们不知道前一种是什么,我们只是假设它是外界简单观念的基层;我们亦一样不知道后一种是什么,我们只假设它是我们自身所经验到的那些活动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一、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就是可知论。 不可知论——凡是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即认为人的意识不能或不能彻底认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哲学学说,叫不可知论。 二、不可知论的几个典型代表人物简介 在哲学史上,不可知论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德谟克里特、古希腊怀疑论者皮诺,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霍布斯,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家霍尔巴赫,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英国近代唯心主义哲学家休谟,中国古代思想家庄子等。 下面着重介绍四位不可知论者:皮诺、庄子、康德、休谟。 (1)皮诺(前365——前275) 皮诺是古希腊怀疑论者,他是从怀疑论陷入不可知论的。 皮诺的主要观点如下: 1、感觉因人而异。即不同人对同样的外在事物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的反映结果是不同的。 2、所以,感觉是不可靠的。 我们要问,什么叫感觉的可靠我们通过感觉来认识外界事物,虽然不同的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认识不同,但是只要习惯了,每个人的生活就都会很正常,所以人对外界的反映结果虽然不相同,然而却是相对有效的。这是由于外界事物的“客观”信息与人对这些信息主观反映的结果之间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信息变换程式。不同人的感官与外界事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的信息变换程式,这种信息变换程式是通过长期实践形成的,而且是稳定的,所以才会形成不同人对同样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结果虽然不同,但是却在实践中相对有效。 3、人是通过感觉认识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 这里存在着一种深奥的哲学问题,即:a,什么是客观对象的真实状况客观对象有没有真实状况b,什么叫人认识了客观对象如果人通过实践,得到了客观对象的某种认识,并且按照认识的结果改造了对象,并且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认识了对象 我们认为,客观存在是物质的,我们的认识是主观的和精神的,二者永远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认识与客观对象完全等同,才叫认识了对象的话,那我们说,人类不可能彻底认识客观事物。 如果我们把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指导我们的实践,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我们就应当承认我们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正确的。 4、他认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断。”他要求人们要“放弃知识,放弃判断。”他要求人们“对现实漠不关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静。” 皮诺的两个故事 (2)庄子(前360——前286)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

关于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研究 1. 王勇《不可知论辨正》,《西藏民族学院学报》2006年第1期 2. 张都爱《重思不可知论》,《齐鲁学刊》2006年第4期 3. 李本先《并非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都是可知论者》,《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84年第 3期 4.唐述宗《是不可译论还是不可知论》,《中国翻译》2002年第1期 5. 钟山晓《“可知论”是个超党性概念》,《学习与探索》1985年第3期 6. 张华荣《不可知论和人类认识的发展》,《福建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7. 南普照《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江苏社会科学》1997年第4期 8. 金延《略论不可知论的历史评价问题》,《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 9. 包大明《浅谈不可知论的历史作用》,《丹东师专学报》1996年第2期 10.秦淮沙《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之不能成立》,《晋阳学刊》1985年第2 期 11. 严高鸿倪军《评“不可知论”为“中间派”之说的三个论据》,《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5年第6期 12. 王金福《究竟什么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从“世界能否彻底认识”谈起》,《江苏社 会科学》1994年第1期 13.王金福《论可知论范畴成立之依据》,《晋阳学刊》1986年第3期 14.丛大川郝宁湘《主客体的无限性与可知不可知论新探》,《云南社会科学》1994年第1 期 15. 荆学民石恒元《对不可知论的几点重新认识》,《运城学院学报》1991年第2期 16.刘学智《中国古代哲学没有不可知论传统》,《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1期 17.许玉乾《怀疑论不等于不可知论》,《人文杂志》1988年第5期 18. 袁学文《也论不可知论的性质——与吴大益、颜志林同志商榷》,《徐州师范大学学报》 1988年第1期 19.陈建远《不可知论与人类认识》,《复旦学报》1985年第5期 20.刘跃进《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社会科学战线》1987年第2期 21.韩振峰《也谈不可知论的哲学性质──兼与刘彦生同志商榷》,《求是学刊》1986年第 2期 22. 韩振峰《对不可知论的哲学探讨》,《河北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 23. 韩振峰王亚民《不可知论实质上就是唯心主义吗》,《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84年第3 期 24. 陈启曾《应该承认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与秦淮沙同志商榷》,《晋阳学刊》1986 年第6期 25.刘井山《试析不可知论的认识论根源及其历史作用》,《杭州大学学报》1986年第2期 26. 刘彦生《不可知论的唯物主义性质──从不可知论的演变和特征看它的属性》,《求是 学刊》1985年第4期 27.韩震《唯物主义同不可知论并非绝缘》,《河北学刊》1986年第2期 28. 韩震《唯物论者必然是可知论者吗》,《人文杂志》1986年第1期 29. 韩震袁贵仁《不可知论属性刍议》,《社会科学辑刊》1987年第1期 30.吴大益颜志林《论不可知论的性质》,《徐州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