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骨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

跟骨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
跟骨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

【论文关健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复位【论文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一2002年12月收治跟骨关节压缩性骨折62例,其中切开复位33例,撬拨复位29例。结果按Marvland足部评分系统计价术后功能,切开复位组优良率明显高于撬拨复位组。结论切开复位能较好的恢复跟骨的解别结构,从血取得较好疗效。跟骨骨折占足跗骨骨折60%,大约70%-75%波及跟距关节(1-2),常使足跟变宽,跟骨内翻,距下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改变,最终导致骨关节炎。1997年6月起我们采用撬拨复位及切开复位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6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判一、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其中双跟骨骨折4例,年龄22一64岁,平均36岁。62例66足跟骨骨折,按Sander、分型:I型4足、II型23足、Ⅲ型25足、Ⅳ型14足,其中Ⅰ型4足均为双跟骨骨折。Ⅰ型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未列入本组病例。撬拨复位29例中,II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8例;切开复位33例中,II型13例、Ⅲ型14例、Ⅳ型6例。切开复位组固定材料选用重建钢板者12例,选用可塑性跟骨钦钢板21例,其中植骨13例。二、治疗力一法患者入院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及Broiler位X线片,井行跟骨水平及额状位CT扫描。II型, Ⅲ型, Ⅳ型根据患者年龄、全身、局部情况及对治疗的要求等采取撬拨复位或切开复位,一般在伤后3-7d手术,如果局部存在较严重的水肿和张力性水泡,手术延退到伤后2周。三、手术力一法 1.撬拨复位组:患者俯卧位,在跟健止点外缘自后向前倾斜。经皮插入一根斯氏针,在c:型竹透视卜将针达跟骨后关节面下方向后撬起,再用双手在跟骨部做侧力一挤压,如为粉碎型尚需第2根斯氏针,协助撬拨至侧位、轴位透视位置满意后,习等斯氏针穿入跟骨前方,用石膏将斯氏针固定于小腿石膏管型内,6周后去除石膏,平均6-8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后拔出斯氏针,跟骨逐渐负重。 2.切开复位组:切曰选择跟骨外侧自外踩上5-6cm跟健与胫骨后缘之间卜行至跟骨体中呈“L”型止于第5踌骨基底处,切开皮肤皮卜组织,直达跟骨,保护排肠神经、排骨长知肌健鞘,紧贴跟骨外侧壁自上而下显露跟距关节,用骨膜剥离器撬起向卜塌陷旋转的后关节面,同时跟骨结节处牵引,侧力一挤压增宽的跟骨,复位后,如跟骨体缺损大,采用自体骼骨植骨后,选用合适的重建钢板或可塑型跟骨肤钢板固定(图1-4)术后石膏固定3~4周,平均8~10周X线片显小骨折愈合后,跟骨逐渐负重。四、统计方法用SPSS建立资料数据库,对该数据库进行性理和MonteCarlo显著性的[!--empirenews.page--]检验。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4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按Marvland (3)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90~100分;良:75~89分;中:74~50分;差:<50分(表1)。讨论跟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多由坠落时足跟着地致伤,临床上习惯用L;ssex-Lopresti分类,主要分为波及与不波及距下关节两大类,不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大多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而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大多采用手术复位的方法。我利自1997年至今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采用撬拨复位或切开复位的力一法治疗,体会到术前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及Broiler位X线片及水平、额状面CT扫描,能准确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能帮助术者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及对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有总体的把握。穿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由L;ssex-Lopresti最早应用,对部分跟骨骨折有较好的疗效,由于该方法操作简便,取材方便、费用低,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广为使用(4~5)。但我们认为此方法虽能较好地恢复跟骨高度,跟骨结节角,从血恢复足的负重和排肠肌力,但对跟骨宽度的恢复上比较困难,常不同程度后遗跟骨外侧壁向外膨出,导致外踝下方与跟骨外侧壁撞击,排骨长肌健移位或受卡压,引起跟排撞击痛及排骨长肌健炎,即排骨肌健撞击综合征。Brudeaux(6)认为跟骨宽度增加和跟骨结节角的丧失同样重要,许多跟骨关节塌陷骨折显小,跟骨纤,节角丢失很小,{的由于跟骨宽度增加,也产生严重崎形,甚至产生排骨肌健撞击综合征。撬拨复位组中即出现3例排骨肌健撞击综合征,因此,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不应首选。[1][2]下一页跟骨骨折的理想复位要求达到恢复跟骨正常长度、宽度、高度,恢复跟距关节inn,跟般关

节inn的正常关系,恢复正常的Cissane氏角和跟骨结节角。Melcher(7)等对16例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了长达10年的随访,认为对有移位的关节内骨折宜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距下关节的重建以及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因素,从本组Ⅱ、Ⅲ、Ⅳ跟骨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的优良率比较,切开复位组明显高于撬拨复位组,经卡方检验分别为4. 96,4. 57,4. 38, 故差异有显著意义。所以我们认为:对波及跟骨距下关节的压缩性骨折宜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虽然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治疗,皮肤坏死、感染的井发症较常见,且以Ⅳ型为多,Stomsoe(6)对46例跟骨骨折进行内固定治疗,术后出现皮肤问题者12例,本组33例切开复位中,出现皮肤问题2例,分析其原因,与切口的部位及转角处偏直角,术中过分依赖电刀止血_,术后未置引流或引流置于切口转角处及内固定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等因素有关。随着对跟骨的解别及跟骨骨折的病理解别学和损伤机制等研究的不断深入,加上内固定器械的不断改进,以及CT对跟骨骨折的观察等,使手术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得到了显著提高,并发症明显减少。我们的体会是:选用外侧切曰把直角“L”型改为圆弧型,术中微创操作,锐性切剂,少用电刀,对严重骨折严格按照俞光荣(9)的三点固定原则,即跟骨前部或般骨、载距突,跟骨粗隆,选用组织相溶性较好的可塑型钦钢板,术后引流,有效抗生素保护及3周石膏固定,能提高跟骨骨折的手术优良率,避兔并发症的发生。[!--empirenews.page--] 跟骨骨折大多属关节内骨折,选择何种治疗方法,一直存在争论,其治疗结果亦不同(4-8)结合本组治疗结果,我们认为跟骨骨折的治疗应争取解别复位,恢复跟骨的长度、宽度、高度及关节面的平性,固定牢固,确保早.期功能锻炼,内固定物应具备组织相溶性好。在选择治疗方法上应充分了解骨折移位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SandersⅠ型或移位小于2mm的跟骨骨折可采取保守治疗;对Sanders Ⅱ、Ⅲ型骨折,无跟骨外侧壁突出者可选用撬拨复位;对SandersⅡ、Ⅲ、Ⅳ型骨折尤其青壮年、身体状况良好,无手术禁忌者,宜选择切开复位。

压缩性脊柱骨折的保守治疗

稳定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保守治疗 压缩性骨折是由于前屈或侧屈力,导致脊椎前柱高度降低,脊椎中柱不受影响;但是,当压缩超过椎体高度的50%或成角20度时,可能伴有后方韧带损伤,就可能出现不稳定骨折。 非手术治疗方法 长期卧床(3个月)直到骨折愈合,然后逐渐开始活动,这个方法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卧床可能会产生很多并发症,如肺炎、尿道感染、深静脉血栓、肺栓塞、褥疮、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因此,现在大多数医院都采用支具治疗。 病人戴上支具或护围,早期在可以耐受的范围内开始活动。胸-腰-骶支具可以给整个脊柱提供完全支撑,而有些其他支具只是有效地限制脊柱屈曲。支具必须按人取模制作,软腰围支撑作用不够。从某种程度上说,支具有分担压力的功能(象石膏一样),但主要是限制脊柱的运动。如果骨折位于下腰段(腰4到骶椎),只有将一条腿也纳入支具的限制范围内,才能将脊柱制动。 一般而言,大多数不伴有神经损伤的压缩性脊柱骨折都可以通过非手术方法进行有效治疗。支具(矫形器)一直用到病人的疼痛缓解,大约需要4-6周。如果病情比较严重,或者伴有骨质疏松,支具使用时间可能要延长。 备注:如果压缩性骨折导致椎体前部高度降低50%,或成角超过25度,就成为手术指征(后进法,关节固定术)。年轻、高能量受伤、可能有后方韧带损伤的病人也会受益于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通常采用保守治疗。 康复治疗 第1-4周: 注意事项: 1.避免脊柱屈曲和旋转;不要进行特别的脊柱肌肉练习; 2.如果配戴支具,要检查皮肤;将支具边缘适当修整,让病人舒适地坐和行走,但又保证能够限制 脊柱的活动。 关节活动训练:主动活动所有下肢和上肢的关节,但不要活动脊柱; 肌肉力量练习:腹肌等长收缩(不要做仰卧起坐、不要脊柱屈曲);臀肌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踝关节等张收缩练习; 功能性活动: 床上活动:初期用滚木样翻身;不要俯卧位; 转移:学习从侧卧位直身坐起; 离床:尽早在病人可以耐受的情况下,戴支具离床坐到椅子上;通常情况下,手术治疗的病人比保守治疗的病人离床较快,因为他们感觉更稳定。 行走:一旦能够耐受支具,疼痛就成为限制行走能力的原因;如果有直立性低血压,可以用斜板床训练;步行架也可能有用,但病人站立位可能是完全负重的。 穿衣:初期在坐位下穿,注意不能屈曲,这样,穿裤子、鞋袜时就需要帮助; 如厕:避免脊柱屈曲,可能需要高的坐厕。

2021年跟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创一病区十一月份专科理论 欧阳光明(2021.03.07) 跟骨骨折的术后护理 一、定义 以足跟部剧烈疼痛,肿胀和瘀斑明显,足跟不能着地行走,跟骨压痛为主要表现。跟骨为足的主要承重骨,是足纵弓的后侧支撑点,它与距骨协同承担足负重量的一半以上,跟骨的形态和位置对维持足的纵弓和负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跟骨可分为体部及跟结节;跟结节为跟腱附着点,有强大的蹠屈作用。跟骨体的上部有前,中、后3个关节面,与距骨相应关节面相对应,构成跟距关节。使足有内翻、外翻、内收,外展的活动。以适应往高低不平道路上行走。在跟骨的前内缘有载距突为支撑距骨体和颈的一部分,又为坚强的跟舟韧带附着部,支持距骨头承担体重,跟骨前端与骰骨构成跟骰关节。跟骨结节上缘与跟距关节面成40°左右的跟骨结节角为跟距关系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跟骨骨折时,此角常变小,甚至呈负角,如不矫正,将降低腓肠肌的收缩力,而影响足的功能。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多见者,易发生于中年男性。由于跟骨骨折可严重地破坏跟距关节,引起粘连和僵硬,以及骨刺形成和跟骨畸形愈合等,可遗留患足疼痛和运动功能障碍,故在治疗时除了明确骨折类型外,更须着重功能治疗,即早期活动患足和逐渐承重步行,以达到满意的功能恢复,而不宜过分强调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和

坚强的固定。跟骨为松质骨,血循供应比较丰富,骨不连者甚少见。但如骨折线进入关节面或复位不良,后遗创伤性关节炎及跟骨负重时疼痛者很常见。 二、常见原因 跟骨骨折多为间接暴力引起,由高处坠下足跟着地为跟骨骨折的最常见原因。由于坠地时,足常不能平衡着地,可导致不同部位的骨折。如由高坠地,身体重力沿胫骨经距骨向下传导至跟骨,则跟骨可被垂直压缩或劈裂骨折。如由高坠下足踝外翻足跟着地时,则可引起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内翻足跟着地时,可引起跟骨载距突骨折;若由高坠下足蹠屈着地时,可引起跟骨结节的横行撕脱;足的强力扭旋,可引起跟骨的前突部骨折。 三、发病原因 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部跗骨骨折的60% 。多由高处跌下,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 (1)跟骨结节纵行骨折:多为高处跌下时,足跟外翻位结节底部着地,结节的内侧隆起部受剪切外力所致。很少移位,一般不需处理。 (2)跟骨结节水平(鸟嘴形)骨折:为跟腱撕脱骨折的一种。如撕脱骨块小,不致影响跟腱功能。如骨折片超过结节的1/3 ,且有旋转及严重倾斜,或向上牵拉严重者,可手术复位,螺丝钉固定。 (3)跟骨载距突骨折:为足内翻位时,载距突受到距骨内下方冲击而引起,极少见。一般移位不多,如有移位可用拇指将其推归原位,

跟骨骨折的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

跟骨骨折的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的撬拨复位内固定治疗方法。方法对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在本院行撬拨复位治疗的跟骨骨折的151例患者进行随访,回顾性分析。结果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手术效果:优49足,良85足,可14足,差3足,优良率为88.7%。结论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是一个较理想的治疗方法,痛苦小,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跟骨骨折是最常见跗骨骨折,占跗骨骨折的60%~65%,约占人体所有骨折的1%~2%[1-2]。多数是由直接垂直暴力导致,高能量损伤致粉碎性骨折,低能量损伤致无或轻微移位的骨折。由于跟骨解剖结构特殊,病理解剖复杂,故术后并发症较多且严重,常使患者难以恢复工作而丧失劳动能力,,因此如何治疗这类骨折长期以来一直存有争议。目前临床医生广泛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跟骨骨折,但由于跟骨的位置独特,外周软组织包绕较少,周围组织血供不充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依然居高不下[3-5]。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采用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3年5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共124例(151足),男91例(112足),女33例(39足);年龄17~67岁,平均37.9岁。受伤原因:86例高处坠落伤,17例车祸伤,21例摔伤。所有病例术前均摄足正位,跟骨侧位及轴位X线片,并行跟骨CT平扫加重建检查。 1.2 手术方法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上气囊止血带。患者侧卧位,患足跟骨外侧面朝上,另一侧下肢膝关节屈曲位,双侧采取俯卧位。消毒铺巾,先行患足跟侧方挤压,使跟骨的宽度基本恢复。然后在C型臂X线机透视下,于跟骨后侧跟腱附着处经皮用斯氏针向前下方打入,利用杠杆原理进行撬拨,同时固定并牵引前足,恢复跟骨丧失的足弓。再用另一根斯氏针穿入后关节面下方进行撬拨,复位后关节面,同时挤压跟骨体两侧,复位跟骨骨折,将第1根斯氏针继续穿入跟骨体,穿过骨折线固定跟骨骨折。然后在此针下方1 cm处再平行打入1根斯氏针,进针深度与第1根针相同。在2斯克氏针的下方沿跟骨体长轴钻孔,拧入3根可吸收螺钉。无菌包扎,石膏托固定。 1.3 术后处理术后患肢抬高,术中及术后5~7 d常规应用抗生素,给予消肿药物和促进骨折愈合类药物后即可进行足趾伸屈训练,3 d后行关节功能锻炼,3周后双拐保护下部分负重(5~15 kg)行走,3个月可逐渐下地负重。 2 结果 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项目:有无疼痛,疼痛的性质、程度等;功能;影像检查(跟骨侧、轴位片)。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6] (Maryland Foot Score)评价手术效果:优(90~100分)49足,良(75~89分)85足,可(50~74分)14足,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并发症综述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并发症原因分析及其对策综述 【摘要】:跟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且大部分为关节内骨折。跟骨为人体负重骨,手术治疗为其主要治疗方案。跟骨骨折有明显规律,本文从跟骨解剖特点、手术复位原则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评价,在跟骨骨折治疗中,严格选择手术适应症,把握手术时机,提高手术技巧。本文还全面综述了分析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出现并发症时根据情况作出相应处理。 【关键词】:跟骨;骨折;骨折内固定;并发症 跟骨骨折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占全身骨折的2%,占跗骨骨折的60%,累及距下关节的骨折占全部跟骨骨折的83%,以青壮年伤者最为多见[1]。多年来对其采用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一直有较多争议。近年来较多学者主张手术治疗,但在手术治疗后有可能发生切口感染、皮瓣坏死、骨髓炎、距下关节炎等并发症。有文献报道高达30%~50%[2]。因此,对跟骨骨折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预防和对策的探讨十分重要。 跟骨骨折的解剖学特点:跟骨为最大的附骨,呈不规则长方体,其上有3个关节面与距骨相关节,后关节面最大,为主要承重区及活动区。前方有以关节面与骰骨相关节。临床解剖观察发现,关节面下部软骨下骨质比较致密,特别是跟骨后关节及Gissane角部,跟底远端关节部;另外,跟骨结节部骨质也比较致密,因为共为负重区,生物力学也决定了它有较高的强度。梅焗等[3]对30例成人跟骨样本进行解剖学观察,发现跟骨骨小梁分布特点为跟骨内、后、上部致密,外、前、下部稀疏。同时发现载距突部骨质、内侧骨皮质均较厚且较致密,这使得跟骨结节及载距突成为跟骨骨折内固定可靠的固定点,而跟骨体部及外侧部成为跟骨骨折塌陷最为常见的区域。梅焗等[4]在另一篇研究中发现,这些结构周围有着坚强的肌腱、韧带及关节囊附着,当跟骨骨折时,这些结构限制了载距突的移位,使得它保持正常的解剖部位,这也为其外侧关节面塌陷移位的骨折块解剖复位提供可靠的参考点。 跟骨骨折多数是由距骨在跟骨上直接的垂直暴力造成的,包含有剪切力及压缩力,前者造成纵行的骨折线,由上方斜向内下方,纵贯或斜贯后关节面或嵌于跟骰关节。手术中发现最多的骨折位于后关节面下部,即跟骨突部,骨折线呈纵行走向,有1~2条骨折线甚至更多。压缩力在Gissane角产生一种“楔形挤压”作用[5],导致后关节面骨折处再次骨折,使得跟骨骨折进一步复杂化。这种情形常产生四大骨折块:跟骨前部,载距突,跟骨后关节面部(跟骨丘部)几跟骨结节;各部又可细分为细小的骨折。 1.临床观察资料: 有报道统计,校伯平等[6]对189例跟骨骨折手术记录资料进行分析:①跟骨骨折最多的部位位于跟骨后关节面下部,即跟骨突部,骨折线程纵行走向,有1~2条骨折线甚至更多。骨折面呈矢状位,内侧的载距突位置因有其坚强的韧带附着及屈趾长肌腱的固定而几乎没有移位,而其外侧的骨折块往往塌陷进入跟骨体内,关节面向前并向下翻转90°左右,外侧壁向外侧膨出,大部分病例均涉及;②其次70.8%位于Gissane角部,此部使跟骨横断或斜行骨折,使跟骨成前后两大块,Gissane角变大或变小;③再次是跟骨结节部,使跟骨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后护理常规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后护理常规 跟骨骨折多由直接暴力高处坠落,足跟着地所致,间接暴力可致跟腱撕脱骨折。临床表现 1.气滞血瘀证:血离经脉,气血不得宣通;常见骨折部剧烈疼痛,局部瘀肿明显。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治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2.肝肾不足证:骨折愈合迟缓,骨痂较少,腰膝酸软,舌淡胖,苔薄白,脉细。治宜:补益肝肾,强壮筋骨。 临证护理 应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防止或减轻患肢的水肿。局部还可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淤青。如局部出现张力性水疱,需在无菌操作下抽吸疱内液体,覆盖无菌纱布。 饮食护理 1.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营养之品,忌食肥甘、煎炸之品。 2.骨折中后期宜选择补益气血之品。 3.长期卧床患者鼓励多饮水和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以利大便通畅。 用药护理 疼痛时遵医嘱使用止痛剂或针刺止痛。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与止痛效果。 情志护理 生活上给予关心和照顾,使之安心养病。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前后护理 术前护理 1.按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完善术前的各项常规化验检查。 3.介绍手术的大致过程及配合方法,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4.做好术前功能锻炼指导。 5.指导深呼吸训练,防止发生肺部感染。吸烟者戒烟。 6.练习床上使用便器,防止术后因体位不习惯而致尿潴留及便秘。 7.充分休息,保证良好的睡眠。 8.保持皮肤清洁。手术日晨备皮。 9.手术前禁食12小时,禁水8小时。 10.遵医嘱术前给予镇静剂,排空膀胱,取出义齿,贵重物品等交家属保管。 术后护理 1.按麻醉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观察生命体征、伤口渗血渗液情况、患肢血循环、足趾活动度情况。如有异 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抬高患肢且高于心脏水平,有利减轻患肢的肿胀。 4.如有负压引流要保持引流管通畅,保持负压状态,妥善固定,准确记录引流 的色、质、量。 4.功能锻炼: (1)术后6-12小时,一般术后24h即鼓励并指导患者做患肢足趾和踝关节的伸屈活动,特别是跖屈锻炼,对恢复和维持足的纵弓有重要意义。 (2)术后第2天开始主动活动踝关节,加强踝关节的各项自主锻炼,腓长肌及股四头肌舒缩功能锻炼。 (3)术后1周,开始膝关节屈曲练习。 (4)术后2~3周后扶拐下地不负重练习。 (5)术后2—3个月后根据X线摄片情况进行负重行走。功能锻炼要循序渐进,要防止不正确的过度运动。锻炼时间以感到疲劳为度。 并发症护理 1.感染:术后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持续过高者,伤口红肿、波动感,考虑伤口有感染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2.伤口不愈:密切观察伤口周围皮肤颜色,如发现有切口皮缘坏死、感染、切口裂开、钢板外露,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创面处理,待炎症基本控制后行带血管蒂皮瓣移植。 健康指导 1.防止跌倒,鞋宜选软底避免穿高跟鞋及过滑的拖鞋,避免在凹凸不平或过滑的地面上行走。 2.生活起居有规律,居室宜通风干燥,关节部位注意保暖。 3.保持心情愉快,增加营养,以促使骨折愈合。 4、定期摄片复查 5.一旦手术部位出现红、肿、热、痛或有液体流出时,应立即来院就诊。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术

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术 距骨骨折伴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骨折内固定装置取出术 四肢关节损伤与脱位手术 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肩关节脱位开放复位术 陈旧性肘关节前脱位切开复位术 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手法复位石膏固定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切开复位石膏固定术 髌骨半脱位外侧切开松解术 髌骨脱位成形术 急性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破裂修补术 经关节镜急性膝关节前、后十字韧带破裂修补术膝关节陈旧性前十字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陈旧性后十字韧带重建术 经关节镜膝关节陈旧性后十字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陈旧性内、外侧副韧带重建术 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 经关节镜膝关节单纯游离体摘除术 关节滑膜切除术(大) 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大) 关节滑膜切除术(中) 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中) 关节滑膜切除术(小) 经关节镜关节滑膜切除术(小) 半月板切除术 经关节镜半月板切除术 激光半月板切除术 膝关节清理术 经关节镜膝关节清理术 踝关节稳定手术 腘窝囊肿切除术 腘窝囊肿切除术(单侧) 腘窝囊肿切除术(双侧) 骨骺固定手术 骨骺肌及软组织肿瘤切除术 四肢骨切除、刮除手术 尺骨头桡骨茎突切除术 髌股关节病变软骨切除软骨下钻孔术 髌骨切除+股四头肌修补术 移植取骨术 髂骨取骨术 取腓骨术

距骨切除术 四肢骨截骨术 肘关节截骨术 腕关节截骨术 掌骨截骨矫形术 股骨颈楔形截骨术 股骨头钻孔与植骨术 股骨下端截骨术 跟骨截骨术 关节融合术 肘关节融合术 踝关节融合术 跟骰关节融合术 近侧趾间关节融合术 四肢骨骨关节成形术 肘关节叉状成形术 网球肘松解术 尺骨延长术 尺骨短缩术 血管束移植充填植骨术 股四头肌成形术 髌韧带成形术 胫骨结节垫高术 先天性马蹄内翻足松解术 足母外翻矫形术 第二跖骨头修整成形术 截肢术 肩关节离断术 肩胛胸部间离断术 残端修整术 上肢截肢术 髋关节离断术 大腿截肢术 小腿截肢术 足踝部截肢术 截指术 手部骨折手术 手部掌指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手部关节内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本氏(Bennett)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腕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舟骨骨折不愈合切开植骨术+桡骨茎突切除术舟骨骨折不愈合植骨术

PV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最新研究

PVP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的最新研究 发表时间:2016-05-03T10:02:45.910Z 来源:《徐州医学院学报》2015年11月第35卷总第21期作者:王加波,东成业,高超,冯海波[导读] 解放军82医院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术中操作需要密切关注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解放军82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42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及疗效,并探讨骨水泥渗漏等常见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77例88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积极预防其常见并发症。结果:88个椎体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3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均无明显临床症状,无特殊处理。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术中操作需要密切关注操作的操作方法和时机,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关键词】:经皮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症;骨水泥渗漏 2007年5月-2012年12月,我们骨科创伤中心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计77例88椎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7例88椎,男19椎,女69椎;年龄54-97岁,平均69.2岁;均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其中67例有轻度外伤,21例无明显外伤史。典型症状为伤椎区域的疼痛或远侧区域的放射性疼痛,相应棘突有叩击痛,无明显脊椎和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及体征。脊柱侧位X线片提示:椎体压缩小于1/3椎体的占73椎,在1 / 3-2 / 3者15椎。 CT检查显示:19例椎体后壁破裂骨折。 MRI检查示:单个椎体压缩性骨折68例,2个椎体同时出现压缩性骨折10例,3例椎体同时出现压缩性骨折。病程为5-19天,平均7.3天。 1.2手术方法采用俯卧位,全程进行心电及血氧饱和度监测,建立静脉通道,从腰5椎体向上,颈7椎体向下数椎体并结合C型臂X线透视机定位,以椎体棘突间隙向外中线2-3cm作为病椎椎弓根体表投影,常规消毒铺巾,给予利多卡因1:1稀释后局麻,C型臂X线透视确认针头位于椎体内,位置满意后先予地米5mg静脉注射,调制注入骨水泥,高龄患者采用骨水泥粘稠阶段牙膏期注入,低于60岁患者予较稀的骨水泥,抽丝期即开始少量推入,C型臂间断透视监控骨水泥注入过程。骨水泥注入约 2.0-6.0ml,胸椎约 3.0ml左右,腰椎6.0ml左右,以椎体成形均一次完成。术后48h佩戴腰围下床活动。 1.3疗效评价 术后常规复查X线片观察骨水泥在位情况,所有患者术前、术后3d、3个月、随访时,评价其疼痛视觉评分(VAS)和功能障碍评分(ODI),观察数据变化。VAS评分范围0-10分,0分表示没有疼痛,10表示最剧烈的疼痛,ODI评分范围0-45分。 2.结果 88个椎体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复查X射线及CT提示:椎体高度恢复不甚满意,但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32例出现骨水泥渗漏,其中4例位于椎管内,19例位于椎旁软组织,1例呈现拖尾现象,17例通过椎板漏入相邻椎间盘,1例部分渗入椎旁静脉,0例神经根孔渗透,均无明显临床症状,也无特殊处理。其中56例术后腰背部疼痛基本缓解,10例术后24h腰背痛减轻,其余11例患者在术后半月内腰背部疼痛逐渐缓解。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 VAS评分:0-3分58例, 4-6分19例,7-10分0例。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范围0-10分,0表示不疼痛,10分表示最剧烈的疼痛。 3.讨论3.1并发症讨论 (1)穿刺损伤:穿刺针因定位失误进入椎管内损伤中枢神经及穿刺损伤神经根,致疼痛,肢体症状,大小便影响等。穿刺损伤椎旁血管导致局部出血及穿刺过程中出现肺栓塞。 (2)骨水泥渗漏:骨水泥渗漏到椎体周围,如椎体的前方、侧方、椎管内、静脉丛以及椎间盘内。骨水泥渗漏导致局部疼痛及骨水泥中毒征象。 (3)毒性反应:骨水泥由聚甲丙烯酸甲酯粉剂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液态单体混合组成,因单体进入血液循环,直接扩张血管和(或)抑制心肌收缩力,可致严重的低血压,高危患者甚至造成心跳停搏,导致死亡。 3.2骨水泥渗漏的预防 (1)严格掌握适应证:椎体爆裂骨折,由于后壁存在破裂,应慎重选择。对于高龄患者,PVP治疗适用于失去活动能力和严重背部疼痛的患者。CT和MRI有助于明确椎体后壁的完整性。 (2)进针点和进针方向:建立正确的工作通道是进一步扩张复位骨折、准确注入骨水泥的前提,力争一次成功,尽量减少反复穿刺的机会,进针方向根据C型臂X线机引导结合术前X线片、CT,避免经穿刺孔渗漏,穿刺针进入椎体的方法,先通过穿刺针探寻人字嵴顶点,稍钻入皮质约2mm左右,C型臂X线机前后位透视确定穿刺针针尖位于病椎椎弓根内,在穿刺针针尖位于椎弓根内侧壁投影时取侧卧位透视确定。 (3)骨水泥的使用:骨水泥搅拌好后一般约5分钟左右进入拔丝期,在骨水泥加压推进器内不能滴出时再推注为最合适的时期。 本组病例骨水泥均采用相同配比,相同温度,在粘稠期注入椎体,本阶段骨水泥流动性低,能够较好的减少骨水泥渗漏。 (4)骨水泥的注入量:文献报道,减少骨水泥注射量既保证了临床疗效,对预防渗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研究证实,约2.0-3.0ml 量的骨水泥即可恢复椎体的原有强度[1]。 (5)穿刺针拔出时机:穿刺针注入骨水泥后,即开始旋转穿刺针,以预防骨水泥粘连、拔出困难、甚至拖尾现象的发生,待体外同时拌制的残余的骨水泥发热硬化后即可拔出。参考文献:[1]刘长迎.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变化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12:3349-3350.

跟骨骨折手术治1心得

跟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跟骨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约75%的跟骨骨折为关节内骨折,对于跟骨骨折的治疗有很多方面存在学术上是争论。对跟骨骨折要选择合适的手术时间、治疗方法、手术方式和术后处理。 为了帮助提高对跟骨骨折治疗和手术的认识,对跟骨的功能解剖和力学特性作一简要的复习。跟骨的大体解剖是在复杂的皮质骨和松质骨支持结构上面具有四个小关节为特点。这独特的解剖使距下关节和跗横关节能够进行高度的偶合和精确的连动活动。足负重近50%通过跟骨。骨间韧带坚固地将距骨连接固定到跟骨上。内侧距跟韧带发育的很好和非常坚强。而外侧跟距韧带较薄和较弱。在跟骨内部骨小梁结构的差异很大,骨小梁的骨密度可有40倍的差异。骨小梁密度最高的部位在后关节面处。皮质骨最厚的部位在跟骨内侧载距突的部位。在后关节下用3.5 mm的螺钉作拔除负载试验能够达到接近200kg。这些数据接近在胫骨皮质骨研发生的强度。 一、手术时机: 跟骨骨折后选用手术时机很重要。各种手术时机各有其优缺点。 1.急诊手术张力性水泡出现前)Fermandez和Koella 优点:骨折界线清楚、复位准确性较高和住院时间短。 缺点:手术出血较多、皮肤准备较差,易发生创口感染。 注意点:伤后要尽早的手术,最好在严重的肿胀或张力性水泡出现之前手术,可以减少术后的肿胀、愈合困难和创口感染等创口并发症。这种时机的选择最好适用于跟骨严重的粉碎性骨折;骨折后就诊较早的病人。 2. 伤后3—7天: 优点: 具有急诊手术和急诊延迟手术时间的优点 缺点: 少于急诊手术和急诊延迟手术时间的缺点。 注意点:要想办法加快肿胀的消退和保持跟骨短缩后的皮肤张力 3. 急诊延迟:伤后1—2周 优点:局部的手术界线清楚、出血少、感染机会小 缺点:由于跟骨骨折发生跟骨短缩和高度的降低,在待手术期中可以 发生跟部的皮肤约定程度的挛缩,以致骨折复位后造成相对的皮肤缺损,创口皮肤缝合较为困难和易发生创口愈合困难,甚至发生创口裂开和感染。 注意点:要保持跟骨短缩后的外侧皮肤张力。 4. 晚期手术: 二、不同手术入路的切开复位内固定 (一)改良延长的跟骨外侧“L”型切口(Gould,1984): 这一切口可以将腓长肌腱炎、皮瓣血供阻断和腓肠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降低到最低程度。 1,适应证: A·伤后2一3周的陈旧性骨折。 B·载距突或粗隆骨折块的广泛粉碎。 C·舌型骨折块或关节压缩型骨折块位,在距骨下面向外脱出,位于距骨的外侧。 D·跟骰关节的移位骨折。 E·关节压缩性骨折从内侧切口不能完成复位的任何骨折。 F·尤其适应于“Blow out fractures”(5个骨折块/3个关节)和距下关节粉碎性骨折。

跟骨压缩性骨折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比较

【论文关健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撬拨复位【论文摘要】目的评价切开复位与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1997年6月一2002年12月收治跟骨关节压缩性骨折62例,其中切开复位33例,撬拨复位29例。结果按Marvland足部评分系统计价术后功能,切开复位组优良率明显高于撬拨复位组。结论切开复位能较好的恢复跟骨的解别结构,从血取得较好疗效。跟骨骨折占足跗骨骨折60%,大约70%-75%波及跟距关节(1-2),常使足跟变宽,跟骨内翻,距下关节正常解剖关系改变,最终导致骨关节炎。1997年6月起我们采用撬拨复位及切开复位治疗跟骨压缩性骨折62例,现报告如下。临床资判一、一般资料本组62例,男48例,女14例,其中双跟骨骨折4例,年龄22一64岁,平均36岁。62例66足跟骨骨折,按Sander、分型:I型4足、II型23足、Ⅲ型25足、Ⅳ型14足,其中Ⅰ型4足均为双跟骨骨折。Ⅰ型均采用手法复位石膏托固定,未列入本组病例。撬拨复位29例中,II型10例、Ⅲ型11例、Ⅳ型8例;切开复位33例中,II型13例、Ⅲ型14例、Ⅳ型6例。切开复位组固定材料选用重建钢板者12例,选用可塑性跟骨钦钢板21例,其中植骨13例。二、治疗力一法患者入院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及Broiler位X线片,井行跟骨水平及额状位CT扫描。II型, Ⅲ型, Ⅳ型根据患者年龄、全身、局部情况及对治疗的要求等采取撬拨复位或切开复位,一般在伤后3-7d手术,如果局部存在较严重的水肿和张力性水泡,手术延退到伤后2周。三、手术力一法 1.撬拨复位组:患者俯卧位,在跟健止点外缘自后向前倾斜。经皮插入一根斯氏针,在c:型竹透视卜将针达跟骨后关节面下方向后撬起,再用双手在跟骨部做侧力一挤压,如为粉碎型尚需第2根斯氏针,协助撬拨至侧位、轴位透视位置满意后,习等斯氏针穿入跟骨前方,用石膏将斯氏针固定于小腿石膏管型内,6周后去除石膏,平均6-8周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后拔出斯氏针,跟骨逐渐负重。 2.切开复位组:切曰选择跟骨外侧自外踩上5-6cm跟健与胫骨后缘之间卜行至跟骨体中呈“L”型止于第5踌骨基底处,切开皮肤皮卜组织,直达跟骨,保护排肠神经、排骨长知肌健鞘,紧贴跟骨外侧壁自上而下显露跟距关节,用骨膜剥离器撬起向卜塌陷旋转的后关节面,同时跟骨结节处牵引,侧力一挤压增宽的跟骨,复位后,如跟骨体缺损大,采用自体骼骨植骨后,选用合适的重建钢板或可塑型跟骨肤钢板固定(图1-4)术后石膏固定3~4周,平均8~10周X线片显小骨折愈合后,跟骨逐渐负重。四、统计方法用SPSS建立资料数据库,对该数据库进行性理和MonteCarlo显著性的[!--empirenews.page--]检验。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4个月~3年,平均14个月。按Marvland (3)评分标准进行评分,优:90~100分;良:75~89分;中:74~50分;差:<50分(表1)。讨论跟骨骨折是较为常见的损伤之一,多由坠落时足跟着地致伤,临床上习惯用L;ssex-Lopresti分类,主要分为波及与不波及距下关节两大类,不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大多采用手法复位的方法,而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大多采用手术复位的方法。我利自1997年至今对波及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采用撬拨复位或切开复位的力一法治疗,体会到术前常规摄跟骨侧位、轴位及Broiler位X线片及水平、额状面CT扫描,能准确地显示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能帮助术者制定正确的手术方案,选择合适的内固定方法及对治疗后的恢复情况有总体的把握。穿针撬拨复位石膏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由L;ssex-Lopresti最早应用,对部分跟骨骨折有较好的疗效,由于该方法操作简便,取材方便、费用低,在治疗跟骨骨折中广为使用(4~5)。但我们认为此方法虽能较好地恢复跟骨高度,跟骨结节角,从血恢复足的负重和排肠肌力,但对跟骨宽度的恢复上比较困难,常不同程度后遗跟骨外侧壁向外膨出,导致外踝下方与跟骨外侧壁撞击,排骨长肌健移位或受卡压,引起跟排撞击痛及排骨长肌健炎,即排骨肌健撞击综合征。Brudeaux(6)认为跟骨宽度增加和跟骨结节角的丧失同样重要,许多跟骨关节塌陷骨折显小,跟骨纤,节角丢失很小,{的由于跟骨宽度增加,也产生严重崎形,甚至产生排骨肌健撞击综合征。撬拨复位组中即出现3例排骨肌健撞击综合征,因此,撬拨复位治疗跟骨骨折不应首选。[1][2]下一页跟骨骨折的理想复位要求达到恢复跟骨正常长度、宽度、高度,恢复跟距关节inn,跟般关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方法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不同方法保守治疗的对比研究目的:探讨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进展的研究。方法:选取本院 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中20例采用持续床边牵引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使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2)。比较各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1显效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5.0%;对照组2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对照组2(P<0.05)。结论: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辅助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的主要方法,对治疗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标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中药口服治疗;保守治疗 随着社会压力的增加产生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的数量也不断上升,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易患人群主要为青壮年[1]。一半以上脊柱骨折的情况几乎都发生在胸12以及腰2水平,其中大部分又是以未波及后柱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且无明显椎管占位及神经症状的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病例为主。对于此病的治疗方法临床大多数学者还是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2]。为了研究不同种保守治疗方法的疗效,本稳选取了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法、持续床边牵引疗法和中药口服疗法的保守治疗方法进行对比,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60例,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采用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20岁,平均40岁;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12例,胸12压缩性骨折8例。对照组中20例采用持续床边牵引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1),20例使用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2)。对照组1中男11例,女9例;年龄最大58岁,最小18岁,平均36岁;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11例,胸12压缩性骨折9例。对照组2中男9例,女11例;年龄最大60岁,最小18岁,平均37岁;腰1椎体压缩性骨折13例,胸12压缩性骨折7例。病因均为从高处坠落致伤。患者均出现了腰部疼痛、下肢麻木等症状。各组年龄、病情、病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治疗组采用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治疗,对照组1采用持续床边牵引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2使用中药口服治疗。 1.2.1 治疗组采用胸腰部垫枕加功能锻炼的治疗方法,腰部垫枕法在早期腰椎复位中的作用是十分至关重要,既可以作为一种复位方法又可作为维持复位装置[3]。在患者入院后首先采用先仰卧硬板床,用棉垫或者毛毯折叠多层,形成

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 09-09-20 14:28:00 ] 作者:袁引芳编辑:studa20 【关键词】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护理 随着人口老龄化时代到来,老年人骨折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临床逐渐增多[1]。本院骨科自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共收住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7例,采用卧床垫枕、功能锻炼、药物治疗和饮食调节相结合方法,取得满意效果,现就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47例病人中男14例,女33例;年龄53~87岁,平均71.5岁,致伤原因:跌伤18例、搬运重物11例、坐车颠簸9例、锄地、拔草等4例、自主弯腰过程中3例、不明原因2例。住院时间7~35d,平均19d。 1.2 临床特点病人均有腰背疼痛,脊柱活动障碍和局部压痛,绝大多数伴有腹部坠胀感。X线、CT表现为椎体骨质疏松和退行性变,骨折部位为T7~L5,单个椎体骨折35例、多个椎体骨折12例,均为单纯压缩骨折,压缩程度为1/4~2/3椎体厚度。 1.3 疗效评定根据病人主诉疼痛程度,腰部坠胀感,脊柱活动及X线、CT复查椎体压缩度变化情况分级计分。出院时及随访6个月~1年分别评定疗效。出院时脊柱活动一项不参与评分,总分7~8分为优,5~6分为良,<5分为差;6个月~1年总分9~10分为优,7~8分为良,<7分为差。 表1 分级计分表 临床表现评分2分1分0分腰背疼痛无轻度明显腰部坠胀无轻度明显※脊柱活动不受限轻度受限明显受限局部压痛无轻度明显椎体压缩改善无改变加重 ※出院时此项不参与评定,评分及总分标准均扣除2分。 出院时47例病人疗效评定,优2例、良27例、差18例。随访6个月~1年31例,其中优13例、良15例、差3例。从两次疗效评定来看,6个月~1年后疗效明显高于出院时。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本组病人大部分来自农村,由于突发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加之知识缺乏,易出现焦虑、忧郁、悲观、消极情绪,丧失治疗

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探讨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2006年10月—2008年4月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4 例(27足),术中C型臂机透视下用克氏针撬拨复位加手法复位跟骨骨折,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跟骨高度和宽度,纠正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角);复位满意后,导针定位经皮中空螺钉内固定。结果:本组病例术后(12±8)个月获随访,Sanders Ⅱ、Ⅲ型跟骨骨折,按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优20足,良5足,可2足,优良率92.6%。结论: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关键词】跟骨;骨折;螺钉;骨折复位内固定 跟骨在人体负重和行走中起重要的作用。跟骨骨折为跗骨骨折中最常见者,约占全身骨折的2%,全部跗骨骨折的60%[1],多由高处坠落,足部着地,足跟遭受垂直撞击所致,SandersⅠ型骨折多采用保守治疗;而对Sanders Ⅱ、Ⅲ、Ⅳ型骨折多主张手术治疗[2]。自2006年10月—2008年4月采用克氏针撬拨复位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24 例跟骨骨折,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跟骨骨折病例24 例(27足),其中男21 例,女3 例;双足3 例,单足21 例;年龄17~63 岁;住院天数6~15 d;受伤后至手术时间10 h~7 d;手术时间:1 h~1 h50 min;术前拍摄跟骨侧、轴位X线片:按Sanders分型[3],Ⅰ型3足(双足者),Ⅱ型15足,Ⅲ型12足。SandersⅠ型3足属无移位骨折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Sanders Ⅱ、Ⅲ型27足采用手术治疗。 1.2 手术方法 采用硬膜外麻醉或腰麻,取俯卧位,常规消毒铺无菌单,C型臂机透视下定位,从跟骨结节由内向外打入直径3.5 mm克氏针,然后于跟骨后结节跟骨止点内外侧各打入直径3.5 mm克氏针至骨折处,调整进针方向和角度,使针尖穿入塌陷的关节面下方的骨块。此时以无菌绷带向后上方牵拉克氏针两端,松解压缩的骨折块。术者一手握紧足背前端跖屈踝关节,一手向下按压克氏针尾部,使针尖向上撬拨断端关节面,恢复关节面平整及跟骨高度,纠正跟骨结节关节角(Bohler 角);同时一助手在跟骨内外侧向中央挤压,恢复跟骨宽度。C型臂机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后,维持复位。C型臂机透视下将2~3枚直径2 mm导针从跟骨结节处由后向前钻入固定骨折块,经C型臂机透视测导针深度,沿导针钻开跟骨骨皮质,顺导针拧入相应长度且直径4.5 mm之中空螺钉[3],退导针,拔克氏针。然后缝合并消毒导针和螺钉眼,无菌纱布包扎,辅以石膏固定于功能位。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胸腰椎压缩骨折是脊柱科常见疾病[1],因骨折多不波及椎管,临床表现较单纯,如果疏忽大意容易失去治疗机会,遗留下后遗症,如腰部疼痛、畸形及椎体滑脱等。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从2005年成立脊柱科以来,对单纯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总结制定了一套护理方案及后期康复锻炼方法,经临床应用95例,效果较好,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5例,男61例,女34例,男性年龄最大85岁,最小18岁,平均43岁;女性年龄最大76岁,最小20岁,平均40岁。骨折原因:工地上施工受伤43例,车祸伤39例,行走滑倒10例,从床上或椅子上跌伤3例。骨折类型为单纯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5例中其他系统合并症24例,占25.3%,其中心血管病中冠心病4例,高血压15例;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3例,老年肺气肿1例;糖尿病1例。伤者身前情况:能下床行走,生活自理95例,能下地劳动64例。 2 心理护理 由于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的病情来得突然,在精神上所受打击较严重,加之病程较长,担心疾病的预后等;同时腰部疼痛较重,需绝对卧床休息,严重影响各种生理功能(如腹胀、褥疮、尿潴留等);导致患者自理生活能力下降,会产生忧虑等不良情绪,这样会影响患者的内脏功能和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点,向患者解释不良情绪对身体的影响,请同类病症的患者现身说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转变过程,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者心情愉快,促进气血流通。脊柱科要求入院后护士即应与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要求护士首先把患者看成社会的人,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同情患者、导患者、关心患者,使患者产生亲切感,护理人员应经常巡视病房,与患者耐心交流,解除其紧张情绪,减轻焦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从思想上引起重视,能够用心配合治疗。 3 垫枕护理 胸腰椎单纯压缩性骨折患者要求卧硬板床,在伤椎后凸处垫软枕,利用杠杆原理及自身的重力原理使脊柱受到牵引,以便恢复压缩椎体的高度,避免并发症,受伤当天即可垫软枕,高度逐渐增高,可达10~15 cm,垫枕应保持光滑,衣服应拉平,防皱褶,应定时巡视防止产生褥疮。

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的应用分析

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03T14:04:25.6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8年8月第24期作者:张松[导读] 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贵州省骨科医院骨外科贵州贵阳 550000) 【摘要】目的:研究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34例)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研究组(34例)选用微创内固定术。结果: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优良率更高,研究组治疗后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更优(P<0.05)。结论: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应用 【中图分类号】R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4-0026-01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Zhang Song.Department of Orthopaedics, Osteological Hospital, Guizhou Guiyang 55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Methods The control group (34 cases) was treated with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nd the study group (34 cases) was treated with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good rat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higher after treatment. The blood loss, incision length and operatio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better after th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 and open redu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calcaneal fractures is significant 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Calcaneus Fracture; Open reduction; Application 跟骨骨折作为一种骨科病症,发生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患者日常行动能力与身心健康,因此应重视科学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2017年5月入院68例跟骨骨折患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一组对照组男女比例为23:11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38.14±5.82)岁;骨折原因:3例摔伤,7例交通事故伤,24例高空坠落伤。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2:12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38.23±5.91)岁;骨折原因:4例摔伤,9例交通事故伤,21例高空坠落伤。两组患者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选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即给予硬膜外麻醉与健侧卧位,抬高患足,跟骨外侧作一个“L”形切口,充分暴露跟骨外侧,于外踝处临床固定2根克氏针,通过钢板予以内固定处理,将引流片置入之后将切口缝合。 1.2.2研究组研究组选用微创内固定术,选用经皮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术,使用克氏针,直径4.5~5.0mm,于跟骨结节后外侧以15°进入皮肤,通过X线检查对跟骨关节下方位置予以观察,通过克氏针予以撬拨,尽量对脱离原位的骨块予以复位,骨折远端刺入克氏针,撬拨骨位予以石膏外固定处理。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与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手术治疗优良率选取美国AOFAS评分系统[2]予以评估。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由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均数±标准(x-±s)代表计量资料,%代表计数资料,成组t检验,χ2检验对比,有差异(P<0.05)。 2.结果 2.1 两组手术优良率比较 对比对照组,研究组治疗后优良率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由于跟骨的解剖形态复杂,所处位置具有特殊性,因此跟骨骨折治疗难度大。现阶段,临床治疗跟骨骨折通常选用手术方式,如微创闭合复位内固定术、跟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等;其中,跟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可于直视下完成复位,固定牢靠,可对塌陷关节骨块予以复位,促使跟骨大体外形恢复,具有良好疗效,但是这一术式的创伤面较大,跟骨钢板放置会导致伤口张力增大,极易造成不良状况发生[3]。 本研究中,研究组34例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97.06%,对照组34例跟骨骨折患者治疗后优良率为76.47%,且研究组治疗后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及手术时间更优(P<0.05)。由此可知,跟骨骨折治疗中微创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中失血量与手术切口长度,还可缩短手术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