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奥数典型应用题汇总

小学奥数典型应用题汇总
小学奥数典型应用题汇总

典型应用题汇总

1、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这时再来数发现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你知道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各分到了多少个萝卜吗?

这道题关键也是要找到暗差,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后,小黑兔又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画图来分析,可以得出原来小白兔比小黑兔多5219?-=个萝卜.这时就可以根据和差问题问题来解决了. 方法一:小白兔:299219+÷=()(个),小黑兔:291910-=(个) 方法二:小黑兔:299210-÷=()(个),小白兔:291019-=(个).

2、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同学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一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3、爸爸和冬冬一起搬砖,原计划爸爸搬其中的一些,冬冬搬剩余的砖头.父子二人发现,如果爸爸帮冬冬搬10块,那么爸爸所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5倍;如果冬冬帮爸爸搬10块,那么爸爸所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2倍.请问:原计划爸爸搬多少块砖,冬冬搬多少块砖?

由题意,如果爸爸多搬10块,冬冬少搬10块那么爸爸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5倍;如果爸爸少搬10块,冬冬多搬10块,那么爸爸搬的砖头块数是冬冬的2倍.对于前一种情况,如果让爸爸再多搬100块,冬冬再多搬20块,那么爸爸搬的砖头块数仍然是冬冬的5倍,也就是说如果爸爸多搬110块,冬冬多搬10块,爸爸搬的砖头块数是冬冬的5倍.由以上的关系可以列式求出爸爸原计划搬的块数为: (11010)(52)21090+÷-?+=(块),

冬冬原计划搬的块数为:

(9010)51030+÷+=(块).(复杂了,应用和不变及分率的思路解)

4、幼儿园大班每人发17张画片,小班每人发13张画片,小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2倍,小班比大班多发126张画片,那么小班有多少人?

小班每2个人就会发13226?=张画片,那么,小班的2个人比大班的1个人多发了26179-=张画片,总共多发了126张,所以小班有1269228÷?=人.

5、陈辉问王老师今年有多少岁,王老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2岁了”.你能算出王老师有多少岁吗?

6、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祖父今年多少岁?

7、“2002年,甲乙的年龄和是70岁,丙丁的年龄和是14岁,四年后2006年,甲的年龄是丁的年龄的3倍,乙的年龄是丙的年龄的4倍,那么当甲的年龄是丙的年龄的2倍时,是多少年?”

8、修一条公路,原计划60人工作,80天完成。现在工作20天后,又增加了30人,这样剩下的部分再用多少天可以完成?

分析:(1)修这条公路共需要多少个劳动日(总量)?

60×80=4800(劳动日)。

(2)60人工作20天后,还剩下多少劳动日?

4800-60×20=3600(劳动日)。

(3)剩下的工程增加30人后还需多少天完成?

3600÷(60+30)=40(天)。

解:(60×80-60×20)÷(60+30)=40(天)。

答:再用40天可以完成。

9、某次数学竞赛原定一等奖10人,二等奖20人,现在将一等奖中最后4人调整为二等奖,这样,得二等奖的学生平均分提高了1分,得一等奖的学生的平均分提高了3分。那么,原来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____分。

(1994年全国小学数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

讲析:设原来一等奖每人平均是a分。二等奖每人平均是b分。则有:

10a+20b=6×(a+3)+24×(b+1)

即:a-b=10. 5。

也就是一等奖平均分比二等奖平均分多10.5分。

10、长3米的钢管,从一端开始,先30厘米锯一段,再20厘米锯一段,这样长短交替锯成小段,可锯成30厘米长的有多少段?20厘米长的有多少段?若每锯一段用8分钟,锯完一段休息2分钟,全部锯完需用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答:

先把3米换算成300厘米,先可以求出把300厘米的长的木棍锯成50厘米的一段,再把每一个50厘米锯成2段,需要6次,共锯11次,休息10次。

3米=300厘米

(厘米)

(次)(锯11次,休息10次)

(分钟)

答:锯成30厘米的共6段,锯成20厘米的6段,锯完共需108分钟。

11、小明练习打算盘,他按照自然数的顺序从1开始加,当加到某个数时,和是180,但他发现计算时少加了一个数,问:小明少加了哪个数?

12、已知一列数:2,5,8,11,14,…,80,…,求80是这列数中第几个数。

13、箱子里放着一箱梨,第一个人拿了梨总数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二个人拿了剩下梨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三个人拿了第二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四个人拿了第三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第五个人拿了第四次剩下的一半又多半只。这时箱子里的梨正好拿完,而且每人手里的梨都没有半只的,请问箱子里原来有多少只梨?

答:31个。分别拿了1、2、4、8、16个。

14、5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某班同学喝了161瓶汽水,其中有一些是用喝剩下来的空瓶换来的,那么他们至少要买汽水多少瓶?

分析:此题用还原法考虑,思路如下:

从最合理的兑换应是最后剩5个空瓶换回1瓶汽水,所以计算喝汽水的瓶数就有1(瓶)①

这瓶汽水由5个空瓶换来,那么无疑喝汽水瓶数又有1×5=5(瓶)②

这5瓶汽水又由5×5个空瓶换来,故喝汽水的瓶数又有5×5=25(瓶)③

这25瓶汽水又由25×5个空瓶换来,故喝汽水的瓶数又有25×5=125(瓶)④

至此,将以上①、②、③、④项数累加,结果为:

1+1×5+5×5+25×5=156(瓶)汽水,其中25×5=125瓶是买的,这125瓶经几次兑换后可剩一个空瓶。题目所给条件是同学喝了161瓶汽水,但156瓶比161瓶少了5瓶,要满足要求,必须再买4瓶喝了,连同原剩的1个空瓶再换回1瓶即5瓶,所以他们至少要买125+4=129(瓶)(新思路)

(法二:5空瓶=1瓶水+1空瓶,即4空瓶=1瓶水。可以理解为买4瓶水喝了,再借1空瓶凑成5个空瓶可再换1瓶水+1空瓶,之后将1空瓶还回去。这样变成了买4赠1,5瓶水为一组,其中4瓶是自己买的,1瓶是赠的。列式:赠的为(161-1)/5=32,买的为161-32=129)

15、鸡、兔共100只,鸡脚比兔脚多20只。问:鸡、兔各多少只?

分析:假设100只都是鸡,没有兔,那么就有鸡脚200只,而兔的脚数为零。这样鸡脚比兔脚多200只,而实际上只多20只,这说明假设的鸡脚比兔脚多的数比实际上多200——20=180(只)。

现在以兔换鸡,每换一只,鸡脚减少2只,兔脚增加4只,即鸡脚比兔脚多的脚数中就会减少4+2=6(只),而180÷6=30,因此有兔子30只,鸡100——30=70(只)。

解:有兔(2×100——20)÷(2+4)=30(只),

有鸡100——30=70(只)。

答:有鸡70只,兔30只。

16、某次数学测验共20题,做对一题得5分,做错一题倒扣1分,不做得0分.小华得了76分,问他做对几题?

17、甲、乙两人各买了相同数量的信封与相同数量的信纸,甲每封信用2 张信纸,乙每封信用3 张信纸,一段时间后,甲用完了所有的信封还剩下20 张信纸,乙用完所有信纸还剩下10 个信封,则他们每人各买了多少张信纸?

18、王老师给小朋友分苹果和桔子,苹果数是桔子数的2倍.桔子每人分3个,多4个;苹果每人分7个,少5个.问有多少个小朋友?多少个苹果和桔子?

19、幼儿园老师买了同样多的巧克力、奶糖和水果糖.她发给每个小朋友2块巧克力,7块奶糖和8块水果糖.发完后清点一下,水果糖还剩15块,而巧克力恰好是奶糖的3倍.那么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20、有若干个苹果和若干个梨.如果按每1个苹果配2个梨分堆,那么梨分完时还剩2个苹果;如果按每3个苹果配5个梨分堆,那么苹果分完时还剩1个梨.苹果和梨各有多少个?

21、草场有一片均匀生长的草地,可供27头牛吃6周,或供23头牛吃9周,那么它可供21头牛吃几周?(这类问题由牛顿最先提出,所以又叫“牛顿问题”.)

【分析与解】27头牛吃6周相当于27×6=162头牛吃1周时间,吃了原有的草加上6周新长的草;

23头牛吃9周相当于23×9=207头牛吃1周时间,吃了原有的草加上9周新长的草;于是,多出了207-162=45头牛,多吃了9-6=3周新长的草.所以45÷3=15头牛1周可以吃1周新长出的草.即相当于给出15头牛专门吃新长出的草.于是27-15=12头牛6周吃完原有的草,现在有21头牛,减去15头吃长出的草,于是21-15=6头牛来吃原来的草;

所以需要12×6÷6=12(周),于是2l头牛需吃12周.

评注:我们求出单位“1”面积的草需要多少头年来吃,这样就把问题化归为一般工程问题了.

一般方法:

先求出变化的草相当于多少头牛来吃:(甲牛头数×时间甲-乙牛头数×时间乙)÷(时间甲-时间乙);

再进行如下运算:(甲牛头数-变化草相当头数)×时问甲÷(丙牛头数-变化草相当头数)=时间丙.

或者:(甲牛头数-变化草相当头数)×时间甲÷时间丙+变化草相当头数丙所需的头数.

22、一个水池装一个进水管和三个同样的出水管。先打开进水管,等水池存了一些水后,再打开出水管。如果同时打开2个出水管,那么8分钟后水池空;如果同时打开3个出水管,那么5分钟后水池空。那么出水管比进水管晚开多少分钟?

分析:虽然表面上没有“牛吃草”,但因为总的水量在均匀变化,“水”相当于“草”,进水管进的水相当于新长出的草,出水管排的水相当于牛在吃草,所以也是牛吃草问题,解法自然也与例1相似。

出水管所排出的水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出水管打开之前原有的水量,另一部分是开始排水至排空这段时间内进水管放进的水。因为原有的水量是不变的,所以可以从比较两次排水所用的时间及排水量入手解决问题。

设出水管每分钟排出水池的水为1份,则2个出水管8分钟所排的水是2×8=16(份),3个出水管5分钟所排的水是3×5=15(份),这两次排出的水量都包括原有水量和从开始排水至排空这段时间内的进水量。两者相减就是在8-5=3(分)内所放进的水量,所以每分钟的进水量是

有的水,可以求出原有水的水量为

解:设出水管每分钟排出的水为1份。每分钟进水量

答:出水管比进水管晚开40分钟。

23、由于天气逐渐冷起来,牧场上的草不仅不长大,反而以固定的速度在减少。已知某块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或可供15头牛吃6天。照此计算,可供多少头牛吃10天?

分析与解:与例1不同的是,不仅没有新长出的草,而且原有的草还在减少。但是,我们同样可以利用例1的方法,求出每天减少的草量和原有的草量。

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份。20头牛5天吃100份,15头牛6天吃90份,100-90=10(份),说明寒冷使牧场1天减少青草10份,也就是说,寒冷相当于10头牛在吃草。由“草地上的草可供20头牛吃5天”,再加上“寒冷”代表的10头牛同时在吃草,所以牧场原有草

(20+10)×5=150(份)。

由150÷10=15知,牧场原有草可供15头牛吃10天,寒冷占去10头牛,所以,可供5头牛吃10天。

24、自动扶梯以均匀速度由下往上行驶着,两位性急的孩子要从扶梯上楼。已知男孩每分钟走20级梯级,女孩每分钟走15级梯级,结果男孩用了5分钟到达楼上,女孩用了6分钟到达楼上。问:该扶梯共有多少级?

分析:与例3比较,“总的草量”变成了“扶梯的梯级总数”,“草”变成了“梯级”,“牛”变成了“速度”,也可以看成牛吃草问题。

上楼的速度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男、女孩自己的速度,另一部分是自动扶梯的速度。男孩5分钟走了20×5=100(级),女孩6分钟走了15×6=90(级),女孩比男孩少走了100-90=10(级),多用了6-5=1(分),说明电梯1分钟走10级。由男孩5分钟到达楼上,他上楼的速度是自己的速度与扶梯的速度之和,所以扶梯共有

(20+10)×5=150(级)。

解:自动扶梯每分钟走

(20×5-15×6)÷(6—5)=10(级), 自动扶梯共有(20+10)×5=150(级)。 答:扶梯共有150级。

25、某车站在检票前若干分钟就开始排队,每分钟来的旅客人数一样多。从开始检票到等候检票的队伍消失,同时开4个检票口需30分钟,同时开5个检票口需20分钟。如果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那么需多少分钟? 分析与解:等候检票的旅客人数在变化,“旅客”相当于“草”,“检票口”相当于“牛”,可以用牛吃草问题的解法求解。

旅客总数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开始检票前已经在排队的原有旅客,另一部分是开始检票后新来的旅客。 设1个检票口1分钟检票的人数为1份。因为4个检票口30分钟通过(4×30)份,5个检票口20分钟通过(5×20)份,说明在(30-20)分钟内新来旅客(4×30-5×20)份,所以每分钟新来旅客 (4×30-5×20)÷(30-20)=2(份)。

假设让2个检票口专门通过新来的旅客,两相抵消,其余的检票口通过原来的旅客,可以求出原有旅客为 (4-2)×30=60(份)或(5-2)×20=60(份)。

同时打开7个检票口时,让2个检票口专门通过新来的旅客,其余的检票口通过原来的旅客,需要 60÷(7-2)=12(分)。

26、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为5,6和8公顷。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问: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多少天?

分析与解:例1是在同一块草地上,现在是三块面积不同的草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只需将三块草地的面积统一起来。

[5,6,8]=120。

因为 5公顷草地可供11头牛吃10天, 120÷5=24,所以120公顷草地可供11×24=264(头)牛吃10天。

因为6公顷草地可供12头牛吃14天,120÷6=20,所以120公顷草地可供12×20=240(头)牛吃14天。 120÷8=15,问题变为: 120公顷草地可供19×15=285(头)牛吃几天? 因为草地面积相同,可忽略具体公顷数,所以原题可变为:

“一块匀速生长的草地,可供264头牛吃10天,或供240头牛吃14天,那么可供285头牛吃几天?” 这与例1完全一样。设1头牛1天吃的草为1份。每天新长出的草有 (240×14-264×10)÷(14-10)=180(份)。草地原有草(264—180)×10=840(份)。可供285头牛吃

840÷(285—180)=8(天)。

所以,第三块草地可供19头牛吃8天。

27、某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已知:①甲、乙两校获一等奖的人数相等;②甲校获一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与乙校相应的百分数的比为5:6;③甲、乙两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总和占两校获奖人数总和的20%;④甲校获三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人数的50%;⑤甲校获二等奖的人数是乙校获二等奖人数的4.5倍.那

么,乙校获一等奖的人数占该校获奖总人数的百分数等于多少?

由①、②可知甲、乙两校获奖总人数的比为6:5,不妨设甲校有60人获奖,则乙校有50人获奖.由③知两校获二等奖的共有(6050)20%22+?=人;由⑤知甲校获二等奖的有22(4.51) 4.518÷+?=人;由④知甲校获一等奖的有606050%1812-?-=人,那么乙校获一等奖的也有12人,从而所求百分数为1250100%24%÷?=.

28、①某校毕业生共有9个班,每班人数相等.②已知一班的男生人数比二、三班两个班的女生总数多1;③四、

五、六班三个班的女生总数比七、八、九班三个班的男生总数多1.那么该校毕业生中男、女生人数比是多少? 如下表所示,由②知,一、二、三班的男生总数比二、三班总人数多1;由③知,四至九班的男生总数比四、五、

四个班的人数之和.所以,男、女生人数之比是5:4.

29、一把小刀售价3元.如果小明买了这把小刀,那么小明与小强剩余的钱数之比是2:5;如果小强买了这把小刀,那么两人剩余的钱数之比变为8:13.小明原来有多少钱?

由已知,小强的钱相当于小明、小强买刀后所剩钱数和的55257=

+,小明的钱相当于小明、小强买刀后钱数和的888+1321=,所以小明、小强的钱数的比值为85

:8:15217=,而小明买刀后小明、小强的钱数之比为2:56:15=,所以小明买刀前后的钱数之比为8:64:3=,所以小刀的售价等于小明原来钱数的

431

44-=

,所以小明的钱数为13124÷=元。也可这样看,小明买刀与未买刀的钱数比为28:3:4721=,小明的钱数为

()434312?÷-=????(元)

30、一项机械加工作业,用4台A 型机床,5天可以完成;用4台A 型机床和2台B 型机床3天可以完成;用3台B 型机床和9台C 型机床,2天可以完成,若3种机床各取一台工作5天后,剩下A 、C 型机床继续工作,还需要______ 天可以完成作业.

由于用4台A 型机床5天可以完成;用4台A 型机床和2台B 型机床3天可以完成,所以2台B 型机床3天完成的量等于4台A 型机床2天完成的量,则A 、B 两种机床每天完成的量的比为

()()23:423:4??=,即A 型机

床每天完成的量为3,B 型机床每天完成的量为4,该项作业总量为34560??=,那么C 型机床每天完成的量为

()6024392÷-?÷=,3种机床各取一台工作5天后,剩下的工作量为()60342515-++?=,A 、C 型机床还

需继续工作()15323

÷+=天.

31、动物园门票大人20元,小孩10元.六一儿童节那天,儿童免票,结果与前一天相比,大人增加了60%,儿童增加了90%,共增加了2100人,但门票收入与前一天相同.六一儿童节这天共有多少人入园?

前一天大人与小孩的人数比为1:(60%2)5:6?=,六一那天增加的大人与增加的小孩人数比为

()()560%:690%5:9??=, 大人增加的人数为

5

210075014?

=人,小孩增加的人数为21007501350-=人,大

人的总数为75060%7502000÷+=人,小孩的总人数为135090%13502850÷+=人,总人数为200028504850+=人.

32、某高速公路收费站对于过往车辆收费标准是:大型车30元,中型车15元,小型车10元.一天,通过该收费站的大型车和中型车数量之比是5:6,中型车与小型车之比是4:11,小型车的通行费总数比大型车多270元.(1)这天通过收费站的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各有多少辆?(2)这天的收费总数是多少元? ⑴大型车、小型车通过的数量都是与中型车相比,如果能将5:6中的6与4:11中的4统一成

[]4,612=,就可以

得到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的连比.由5:610:12=和4:1112:33=,得到10:12:33=大型车:中型车:小型车.以10辆大型车、12辆中型车、33辆小型车为一组.因为每组中收取小型车的通行费比大型车多1033301030

?-?=(元),所以这天通过的车辆共有270309÷=(组).所以这天通过大型车有10990?=(辆),中型车有129108?=(辆),小型车有339297?=(辆).

(2)这天收取的总费用为:309015108297107290?+?+?=元.

33、某工地用3种型号的卡车运送土方.已知甲、乙、丙三种卡车载重量之比为10:7:6,速度比为6:8:9,运送土方的路程之比为15:14:14,三种车的辆数之比为10:5:7.工程开始时,乙、丙两种车全部投入运输,但甲种车只有一半投入,直到10天后,另一半甲种车才投入工作,一共干了25天完成任务.那么,甲种车完成的工作量与总工作量之比是多少?

由于甲、乙、丙三种卡车运送土方的路程之比为15

1414∶∶,速度之比为689∶∶,所以它们运送1次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514145714689249=∶∶∶∶,相同时间内它们运送的次数比为:

249

5714∶∶.在前10天,甲车只有一半投入使用,因此甲、乙、丙的数量之比为5

57∶∶.由于三种卡车载重量之比为1076∶∶,所以三种卡车的总载重量之比为503542∶∶.那么三种卡车在前10天内的工作量之比为:2495035422020275714?

????????= ? ? ???????∶∶∶

∶.在后15天,

由于甲车全部投入使用,所以在后15天里的工作量之比为40

2027∶∶.所以在这25天内,甲的工作量与总工作量之比为:2010401532

202027104020271579?+?=

++?+++?()().

34、将一堆糖果全部分给甲、乙、丙三个小朋友.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为5:4:3.实际上,甲、

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的比为7:6:5,其中有一位小朋友比原计划多得了15块糖果.那么这位小朋友是 (填“甲”、“乙”或“丙”),他实际所得的糖果数为 块.

方法一:原计划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分别占总数的512,412,3

12;实际甲、乙、丙三人所得糖果数分别占总数的718,618,518,只有丙占总数的比例是增加的,所以这位小朋友是丙.糖果总数为53155401812??÷-= ???(块),

丙实际所得的糖果数为

5

54015018?

=(块).

方法二:化通比为: 甲 乙 丙 总数为 原计分配为 5 : 4 : 3 12份 实际分配为 7 : 6 : 5 18份 化通比为 15 : 12 : 9 36份 14 : 12 : 10 36份

对比分析甲15——14,乙12——12,丙9——10,发现多得糖果的是丙 所以15÷(10—9)×10=150(块)

35、有若干堆围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且每堆中自子都占28%.小明从某一堆中拿走一半棋子,而且拿走的都是黑子,现在,在所有的棋子中,白子将占32%.那么,共有棋子多少堆? 【分析与解】 方法一:设有x 堆棋子,每堆有棋子“1”.根据拿走黑子白子总数不变.

列方程得

128

2x x ???=- ?

?

?×32%,化简得28x =32(x -12),两边同除以4, 得7x =8(x -1

2),解得x =4.

即共有棋子4堆.

方法二:注意到所有棋子中的白子个数前后不变,所以设白子数为“1”. 那么有: .

黑子变化了1817257

856-=

,对应为12堆;所以2528对应l 堆. 而开始共有棋子l+182577=,所以共有2525

4728÷=堆.

36、已知三种混合物由三种成分A 、B 、C 组成,第一种仅含成分A 和B ,重量比为3:5;第二种只含成分B 和C ,重量比为I :2;第三种只含成分A 和C ,重量之比为2:

3.以什么比例取这些混合物,才能使所得的混合物中A ,B 和C ,这三种成分的重量比为3:5:2 ?

【分析与解】注意到第一种混合物种A 、B 重量比与最终混合物的A 、B 重量比相同,均为3:5.所以,先将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A 、B 重量比调整到 3:5,再将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中A 、B 与第一种混合物中A 、B 视为单一物质.

第二种混合物不含A ,第三种混合物不含B ,所以1.5倍第三种混合物含A 为3,5倍第二种混合物含B 为5,即第二种、第三种混合物的重量比为5:1.5.

于是此时含有C 为5×2+1.5×3=14.5,在最终混合物中C 的含量为3A /5B 含量的2倍.有14.5÷2-1=6.25,所以含有第一种混合物6.25.

即第一、二、三这三种混合物的比例为6.25:5:1.5=25:20:6.(此解错误)

37、把金放在水里称,其重量减轻119,把银放在水里称,其重量减轻1

10.现有一块金银合金重770克,放在水里称共减轻了50克,问这块合金含金、银各多少克?

方法一:设合金含金x 克,则银有(770)x -克.依题意,列方程得:11

(770)501910x x +-=,

解得570x =,所以这块合金中金有570克,银有200克.

方法二:本题可以看成金1份+银1份=50(克),那么金10份+银10份=50×10=500(克),对比分析可以

看出:770—500=270(克)对应金的19—10=9(份),所以金有270÷9×19=570(人),银有770—570=200(人)。

38、光明小学有学生900人,其中女生的47与男生的2

3参加了课外活动小组,剩下的340人没有参加.这所小学有男、女生各多少人?

(用假设法)假设男生、女生都有23的人参加了课外活动小组,那么共有2

900600

3?=(人),比现在多出了()60090034040

--=(人),这多出的40人即为女生的2437??

- ???,所以女生人数为 2440420

37??

÷-= ???(人),男生人数为900420480-=(人).

39、甲乙两班的同学人数相等,各有一些同学参加课外天文小组,已知甲班参加的人数恰好是乙班未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一,乙班参加人数恰好是甲班未参加人数的四分之一,问甲班没有参加的人数是乙班没有参加的人数的几分之几?

分别用甲参、甲未、乙参、乙未表示甲、乙班参加和未参加的人数,则:甲参+甲未=乙参+乙未, 11118

34349

==+=+=

末参末末末末末末末末甲将甲乙、乙甲代入上式,得乙甲甲乙,解得乙

40、有甲、乙两桶油,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52倍,从甲桶中倒出5千克油给乙桶后,甲桶油的质量是乙桶的4

3倍,乙桶中原有油 千克.

原来甲桶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55527=+,甲桶中倒出5千克后剩下的油的质量是两桶油总质量的44437=

+,由于总质量不变,所以两桶油的总质量为545()3577÷-=千克,乙桶中原有油2

3510

7?=千克.

41、(1)某工厂二月份比元月份增产10%,三月份比二月份减产10%.问三月份比元月份增产了还是减产了?(2)一件商品先涨价15%,然后再降价15%,问现在的价格和原价格比较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1)设二月份产量是1,所以元月份产量为: ()1011+10%=

11÷,三月份产量为:110%=0.9-,因为10

11>0.9,

所以三月份比元月份减产了

(2)设商品的原价是1,涨价后为1+15%=1.15,降价15%为:()1.15115%=0.9775

?-,现价和原价比较为:

0.9775<1,所以价格比较后是价降低了。

42、小莉和小刚分别有一些玻璃球,如果小莉给小刚24个,则小莉的玻璃球比小刚少73

;如果小刚给小莉24个,则小刚的玻璃球比小莉少85

,小莉和小刚原来共有玻璃球多少个?

小莉给小刚24个时,小莉是小刚的74 (=1一73),即两人球数和的114

;小刚给小莉24个时,小莉是两人球数和的118(=5888-+),因此24+24是两人球数和的118-114=114.从而,和是(24+24) ÷114

=132(个).

43、林林倒满一杯纯牛奶,第一次喝了13,然后加入豆浆,将杯子斟满并搅拌均匀,第二次林林又喝了1

3,继

续用豆浆将杯子斟满并搅拌均匀,重复上述过程,那么第四次后,林林共喝了一杯纯牛奶总量的 (用分数表示)。

大家要先分析清楚的是不论是否加入豆浆,每次喝到的都是杯子里剩下牛奶的1

3,要是能想清楚这一点那么这道

44、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它的1

10. 问:冰化成水后体积减少它的几分之几?

设水的体积是10份,则结成冰后体积为11份,冰化成水后比冰减少111111÷=

.

45、在下降的电梯中称重,显示的重量比实际体重减少1

7;在上升的电梯中称重,显示的重量比实际体重增加1

6.小明在下降的电梯中与小刚在上升的电梯中称得的体重相同,小明和小刚实际体重的比是 . 小明在下降的电梯中称得的体重为其实际体重的67,小刚在上升的电梯中称得的体重为其实际体重的7

6,而小明在下降的电梯中与小刚在上升的电梯中称得的体重相同,所以小明和小刚实际体重的比是:671:149:3676????

÷÷= ? ?????.

46、一件商品先涨价15,然后再降价1

5,问现在的价格和原价格比较升高、降低还是不变?

11

1(1)(1)0.961

55?+?-=<,所以现在的价格比原价降低了.

47、如图⑴,线段MN 将长方形纸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沿MN 将这张长方形纸对折后得到图⑵,将图⑵沿

对称轴对折,得到图⑶,已知图⑶所覆盖的面积占长方形纸面积的3

10,阴影部分面积为6平方厘米.长方形的

面积是多少?

如图⑶所示,阴影部分是2层,空白部分是4层,如果将阴影部分缩小一半,即变为3平方厘米,那么阴影部分

也变成4层,此时覆盖面的面积占长方形纸片面积的14,即缩小的3平方厘米相当于长方形纸片面积的31

()

104-,

(3)

M

N

N

M (2)

(1)

所以长方形纸片面积为31

3()60

104÷-=(平方厘米).

48、有两包糖,每包糖内装有奶糖、水果糖和巧克力糖.已知:①第一包糖的粒数是第二包糖的2

3;②在第一

包糖中,奶糖占25%,在第二包糖中,水果糖占50%;③巧克力糖在第一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是在第二包糖中所占的百分比的两倍.当两包糖合在一起时,巧克力糖占28%,那么水果糖所占百分比等于多少?

【分析与解】表述1:设第一包有2a 粒糖,则第二包有3a 粒糖,设第二包有3b 粒巧克力糖,则第一包有4b 粒巧克力糖.

4323b b a a +=+28%,所以5

7b a =

×28%=20%.

于是第一包中,巧克力糖占42b

a =40%,水果糖占1-40%-25%=35%. 在两包糖总粒数中,水果糖占

235350

23a a a a ?+?=

+44%.

表述2:设第一包糖总数为“2”,那么第二包糖总数为“3”,并设第一包糖含有巧克力糖2c ,第二包糖含有巧克力

糖c .

那么有2×2c+3×c=28%×(2+3),有7c=140%,所以c=20%,那么有如下所示的每种糖所占的百分数.

所以水果糖占总数的(35%×2+50%×3)÷(2+3)=44%.

49、张先生向商店订购了每件定价100元的某种商品80件。张先生对商店经理说:“如果你肯减价,那么每减价1元,我就多订购4件。”商店经理算了一下,若减价5%,则由于张先生多订购,获得的利润反而比原来多100元。问:这种商品的成本是多少元?

分析与解:设这种商品的成本是x 元。减价5%就是每件减100×5%=5(元),张先生可多买4×5=20(件)

。由

获得利润的情况,可列方程

(100-x )×80 +100=(100-5-x )×(80 + 20),

8000-80x+100=9500-100x,

20x=1400,

x=70,

这种商品的成本是70元。

50、原来将一批水果按100%的利润定价出售,由于价格过高,无人购买,不得不按38%的利润重新定价,这样出售了其中的40%,此时因害怕剩余水果会变质,不得不再次降价,售出了全部水果。结果实际获得的总利润是原来利润的30.2%,那么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百分之几?

分析:要求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定价的百分之几,则需要求出第二次是按百分之几的利润定价。

解:设第二次降价是按x%的利润定价的。

38%×40%+x%×(1-40%)=30.2%

X%=25%

(1+25%)÷(1+100%)=62.5%

答: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原来价格的62.5% (OK)

51、一批商品,按期望获得50%的利润来定价.结果只销掉70%的商品.为尽早销掉剩下的商品,商店决定按定价打折扣销售.这样所获得的全部利润,是原来的期望利润的82%,问:打了多少折扣?

解:设商品的成本是“1”.原来希望获得利润0.5.

现在出售70%商品已获得利润0.5×70%=0.35.

剩下的30%商品将要获得利润0.5×82%-0.35=0.06.

因此这剩下30%商品的售价是1×30%+0.06=0.36.

原来定价是1×30%×(1+50%)=0.45.

因此所打的折扣百分数是0.36÷0.45=80%.

答:剩下商品打8折出售.

52、有一种商品,甲店进货价(成本)比乙店进货价便宜10%.甲店按20%的利润来定价,乙店按15%的利润来定价,甲店的定价比乙店的定价便宜11.2元.问甲店的进货价是多少元?

解:设乙店的进货价是“1”,甲店的进货价就是0.9.

乙店的定价是1×(1+15%),甲店的定价就是0.9×(1+20%).

因此乙店的进货价是

11.2÷(1.15- 0.9×1.2)=160(元).

甲店的进货价是

160×0.9= 144(元).

答:甲店的进货价是144元.

设乙店进货价是1,比设甲店进货价是1,计算要方便些.

53、在浓度为40%的酒精中加入4千克水,浓度变为30%,再加入M千克纯酒精,浓度变为50%,则M为多少千克?D(2009江西)

A.8 B.12 C.4.6 D.6.4

【解答】D。

解法一:方程法。设原有溶液x千克,,解得M=6.4千克。

解法二:十字相乘法。第一次混合,相当于浓度为40%与0的溶液混合。

40 30

30

0 10

所以40%的酒精与水的比例为30:10=3:1。水4千克,40%的酒精12千克,混合后共16千克。

第二次混合,相当于浓度为30%与100%的溶液混合。

30 50

50

100 20

所以30%的酒精与纯酒精的比例为50:20=5:2,即16:M=5:2,M=6.4千克

54、有甲、乙两块含铜量不同的合金,甲块重6千克,乙块重4千克.现在从甲、乙两块合金上各切下重量相等的一部分.将甲块上切下的部分与乙块的剩余部分一起熔炼,再将乙块上切下的部分与甲块剩余部分一起熔炼,得到的两块新合金的含铜量相等.问从每一块上切下的部分的重量是多少千克?

解:这个含铜量要理解成百分比,而不能理解成重量。

解法一:

假设甲块6千克全部是铜,乙块都不是铜,那么新合金,每块的含铜量就是6÷(6+4)=60%,甲块切下部分就是乙块的60%,所以切下部分是4×60%=2.4千克。

解法二:

假设甲块6千克都不是铜,乙块全部是铜,那么新合金每块的含铜量就是4÷(6+4)=40%,乙块切下部分就是甲块的40%,所以切下部分是6×40%=2.4千克。

解法三:

不假设,新合金,甲块留下6÷(6+4)=60%,甲块剩下6×60%=3.6千克。所以,切下部分是6-3.6=2.4千克。

解法四:

也不假设,新合金,乙块留下4÷(6+4)=40%,乙块剩下4×40%=1.6千克。所以,切下部分是4-1.6=2.4千克。

55、瓶中装有浓度为15%的酒精溶液1000克.现在又分别倒入100克和400克的A,B两种酒精溶液,瓶里的浓度变成了14%.已知A种酒精溶液是B种酒精溶液浓度的2倍.那么A种酒精溶液的浓度是多少?

三种混合后溶液重1000+100+400=1500克,含酒精14%×1500=210克,原来含酒精15%×1000=150克,说明AB两种溶液共含酒精210-150=60克。

由于A的浓度是B的2倍,因此400克B溶液的酒精含量相当于400÷2=200克A溶液酒精的含量。所以A溶液的浓度是60÷(100+200)=20%。

56、甲种酒精纯酒精含量为72%,乙种酒精纯酒精含量为58%,混合后纯酒精含量为62%.如果每种酒精取的数量比原来都多取15升,混合后纯酒精含量为63.25%.问第一次混合时,甲、乙两种酒精各取多少升?

解:利用例16的方法,原来混合时甲、乙数量之比是

后一次混合,甲、乙数量之比是

这与上一讲例14是同一问题.都加15,比例变了,但两数之差却没有变.

5与2相差3,5与3相差2.前者3份与后者2份是相等的.把2∶5中前、后两项都乘2,3∶5中前、后两项都乘3,就把比的份额统一了,即

现在两个比的前项之差与后项之差都是5.15是5份,每份是3.原来这

答:第一次混合时,取甲酒精12升,乙酒精30升.

57、甲容器有浓度为2%的盐水180克,乙容器中有浓度为9%的盐水若干克,从乙取出240克盐水倒入甲.再往乙倒入水,使两个容器中有一样多同样浓度的盐水.问:

(1)现在甲容器中食盐水浓度是多少?

(2)再往乙容器倒入水多少克?

解:(1)现在甲容器中盐水含盐量是

180×2%+240×9%=25.2(克).

浓度是

25.2÷(180 +240)×100%= 6%.

(2)“两个容器中有一样多同样浓度的盐水”,也就是两个容器中含盐量一样多.在乙中也含有25.2克盐.因为后来倒入的是水,所以盐只在原有的盐水中.在倒出盐水240克后,乙的浓度仍是9%,要含有25.2克盐,乙容器还剩下盐水25.2÷9%=280(克),

还要倒入水420-280=140(克).

答:(1)甲容器中盐水浓度是6%;(2)乙容器再要倒入140克水.

58、甲、乙两种含金样品熔成合金.如甲的重量是乙的一半,得到含

乙两种含金样品中含金的百分数.

解:因为甲重量增加,合金中含金百分数下降,所以甲比乙含金少.

用例17方法,画出如下示意图.

因为甲与乙的数量之比是1∶2,所以

(68%-甲百分数)∶(乙百分数-68%)

=2∶1

=6∶3.

注意:6+3=2+7=9.

那么每段是

因此乙的含金百分数是

甲的含金百分数是

答:甲含金60%,乙含金72%.

用这种方法解题,一定要先弄清楚,甲和乙分别在示意图线段上哪一端,也就是甲和乙哪个含金百分数大.

59、两个瓶子A、B各装有6升盐水溶液。他们的含盐浓度分别为5%,10%。我们将A的溶液倒一升到B中,又将B中摇匀后的一升溶液倒回A中。我们把这样的操作称为一次勾兑。显然,每经过一次勾兑之后,A瓶的含盐浓度将会增加。如果希望将A瓶的含盐浓度增加到6.5%以上,那么,我们至少需要勾兑次。

答:3次。

60、甲容器中有纯酒精11立方分米,乙容器中有水15立方分米.第一次将甲容器中的一部分纯酒精倒入乙容器,使酒精与水混合;第二次将乙容器中的一部分混合液倒人甲容器.这样甲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62.5%,乙容器中的纯酒精含量为25%.那么,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多少立方分米?

【分析与解】设最后甲容器有溶液x立方分米,那么乙容器有溶液(11+15-x)立方分米.

有62.5%×x+25%×(26-x)=11,解得x=12,即最后甲容器有溶液12立方分米,乙容器则有溶液26-12=14立方分米.

而第二次操作是将乙容器内溶液倒入甲容器中,所以乙溶液在第二次操作的前后浓度不变,那么在第二次操作前,即第一次操作后,乙容器内含有水15立方分米,则乙容器内溶液15÷(1-25%):20立方分米.

而乙容器最后只含有14立方分米的溶液,较第二次操作前减少了20-14=6立方分米,这6立方分米倒给了甲容器.

即第二次从乙容器倒入甲容器的混合液是6立方分米.

小学数学 经典应用题

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一张 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 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 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7. 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 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 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 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13. 某厂运来一堆煤,如果每天烧1500千克,比计划提前一天烧完,如果每天烧1000千克,将比计划多烧一天。这堆煤有多少千克? 14. 妈妈让小红去商店买5支铅笔和8个练习本,按价钱给小红3.8元钱。结果小红却买了8支铅笔和5本练习本,找回0.45元。求一支铅笔多少元? 15. 根据一辆客车比一辆卡车多载10人,可求6辆客车比6辆卡车多载的人数,即多用的(8-6)辆卡车所载的人数,进而可求每辆卡车载多少人和每辆大客车载多少人。 16. 某筑路队承担了修一条公路的任务。原计划每天修720米,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修80米,这样实际修的差1200米就能提前3天完成。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17. 某鞋厂生产1800双鞋,把这些鞋分别装入12个纸箱和4个木箱。如果3个纸箱加2个木箱装的鞋同样多。每个纸箱和每个木箱各装鞋多少双? 18. 某工地运进一批沙子和水泥,运进沙子袋数是水泥的2倍。每天用去30袋水泥,40袋沙子,几天以后,水泥全部用完,而沙子还剩120袋,这批沙子和水泥各多少袋? 19. 学校里买来了5个保温瓶和10个茶杯,共用了90元钱。每个保温瓶是每个茶杯价钱的4倍,每个保温瓶和每个茶杯各多少元? 20. 两个数的和是572,其中一个加数个位上是0,去掉0后,就与第二个加数相同。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

小学奥数 经典应用题 归总问题.题库版

本讲主要学习归总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了解归总问题的类型,以及解决归总问题的一般方 法,掌握归总问题的基本关系式,并会将这种方法应用到一些实际问题中. 归总问题 与归一问题类似的是归总问题,归一问题是找出“单一量”,而归总问题是找出 “总量”,再根据其它条件 求出结果.所谓“总量”是指总路程、总产量、工作总量、物品的总价等. 模块一、简单的归总问题 【例 1】 “走美比萨店”共有5名员工,2名厨师每周分别工作36小时,每小时工资10美元;3名服务生 每周工作30小时,每小时工资5美元。如果你是“走美比萨店”的老板,你每周该向员工制服的 工资一共为 美元。 【考点】简单的归总问题 【难度】1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2009年,第7届,走美杯,3年级,初赛 【解析】 2361033057204501170??+??=+=(美元) 【答案】1170美元 【例 2】 某车间需要加工3960个零件,3个工人10小时加工了1320个,其余的要求在15小时内完成,需 要增加多少个工人? 【考点】简单的归总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每个工人每小时加工:132031044÷÷=(个),现在还剩下:396013202640-=(个)零件,15小 时内完成需要工人264044154÷÷=(个),即需要增加1个工人. 【答案】1个工人 【例 3】 光明小学有50个学生帮学校搬砖,要搬2000块,4次搬了一半。照这样算,再增加50个学生, 还要几次运完? 【考点】简单的归总问题 【难度】2星 【题型】解答 【解析】 先求出每个学生每次运的砖数: 1200045052 ?÷÷=(块). 再求出现在的学生一次过运的砖数: (50+50)×5=500(块). 例题精讲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6-1-1-2.归总问题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类总结(30种)

小学数学典型应题归类总结(30种) 1、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吨钢 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 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 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30种典型应用题及例题完美版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 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 1 归一问题 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 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 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 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 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 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2 归总问题 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 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 (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 等。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 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例2 小华每天读24页书,12天读完了《红岩》一书。小明每天 读36页书,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解(1)《红岩》这本书总共多少页? 24×12=288(页) (2)小明几天可以读完《红岩》? 288÷36=8(天) 列成综合算式 24×12÷36=8(天) 答:小明8天可以读完《红岩》。 例3 食堂运来一批蔬菜,原计划每天吃50千克,30天慢慢消费 完这批蔬菜。后来根据大家的意见,每天比原计划多吃10千克, 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解(1)这批蔬菜共有多少千克? 50×30=1500(千克) (2)这批蔬菜可以吃多少天? 1500÷(50+10)=25(天) 列成综合算式 50×30÷(50+10)=1500÷60=25(天) 答:这批蔬菜可以吃25天。 3 和差问题 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 和差问题。 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 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例2 长方形的长和宽之和为18厘米,长比宽多2厘米,求长方 形的面积。 解长=(18+2)÷2=10(厘米) 宽=(18-2)÷2=8(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10×8=80(平方厘米) 答:长方形的面积为80平方厘米。 例3 有甲乙丙三袋化肥,甲乙两袋共重32千克,乙丙两袋共重 30千克,甲丙两袋共重22千克,求三袋化肥各重多少千克。 解甲乙两袋、乙丙两袋都含有乙,从中可以看出甲比丙多(32 -30)=2千克,且甲是大数,丙是小数。由此可知 甲袋化肥重量=(22+2)÷2=12(千克) 丙袋化肥重量=(22-2)÷2=10(千克) 乙袋化肥重量=32-12=20(千克) 答:甲袋化肥重12千克,乙袋化肥重20千克,丙袋化肥重10 千克。 例4 甲乙两车原来共装苹果97筐,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 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两车原来各装苹果多少筐? 解“从甲车取下14筐放到乙车上,结果甲车比乙车还多3筐”, 这说明甲车是大数,乙车是小数,甲与乙的差是(14×2+3), 甲与乙的和是97,因此甲车筐数=(97+14×2+3)÷2=64(筐) 乙车筐数=97-64=33(筐) 答:甲车原来装苹果64筐,乙车原来装苹果33筐。 4 和倍问题 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 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学奥数 经典应用题 盈亏问题(一).学生版

1. 熟练掌握盈亏问题的本质. 2. 运用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解决一些生活实际问题. 盈亏问题的特点是问题中每一同类量都要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分配不足时,称之为“亏”,分配有余称 之为“盈”;还有些实际问题,是把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一定数量的人时,如果每人少分,则物品就有余(也就是盈),如果每人多分,则物品就不足(也就是亏),凡研究这一类算法的应用题叫做“盈亏问题”. 可以得出盈亏问题的基本关系式: (盈+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盈-盈)÷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亏-亏)÷两次分得之差=人数或单位数 物品数可由其中一种分法和人数求出.也有的问题两次都有余或两次都不足,不管哪种 情况,都是属于按两个数的差求未知数的“盈亏问题”. 注意:1.条件转换; 2.关系互换. 模块一、利用盈亏公式直接计算 (一)盈+亏型 【例 1】 三年级一班少先队员参加学校搬砖劳动.如果每人搬4块砖,还剩7块;如果每人搬5块,则少2 块砖.这个班少先队有几个人?要搬的砖共有多少块? 【巩固】 把一堆糖果分给小朋友们,如果每人2块,将剩余12块;每人3块,将缺少2块,那么小朋友共 有 人。 【巩固】 智康学校三年级精英班的一部分同学分糖果,如果每人分4粒就多9粒,如果每人分5粒则少6粒, 问:有多少位同学分多少粒糖果? 知识精讲 教学目标 6-1-7.盈亏问题(一)

【巩固】秋天到了,小白兔收获了一筐萝卜,它按照计划吃的天数算了一下,如果每天吃4个,要多出48个萝卜;如果每天吃6个,则又少8个萝卜.那么小白兔买回的萝卜有多少个?计划吃多少天? 【巩固】幼儿园的老师给小朋友们发梨。每人6个就剩12个,每人7个便少11个。共有位小朋友个梨。 【巩固】幼儿园老师给几组小朋友分苹果,每组分7个,少3个;每组分6个,则多4个,苹果有______ 个,小朋友共______ 组。 【巩固】一盘草莓约20个左右,几位小朋友分。若每人分3个,则余下2个;若每人分4个,则差3个。 这盘草莓有______个。 【巩固】把一堆糖果分给几位小朋友,若每人2块,将剩余12块;每人3块,将缺少5块,那么小朋友共_ 位。 【例2】王老师去琴行买儿童小提琴,若买7把,则所带的钱差110元;若买5把,则所带的钱还多30元,问儿童小提琴多少钱一把?王老师一共带了多少钱? 【巩固】小明的妈妈去买苹果,想买3千克,付钱时发现还少3元,结果买了2千克,又剩下7元,小明妈妈一共带了钱.

小学50道经典奥数应用题及答案精编版

小学奥数训练题 1.已知一张桌子的价钱是一把椅子的10倍,又知一张桌子比一把椅子多288元, 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各多少元? 2、3箱苹果重45千克。一箱梨比一箱苹果多5千克,3箱梨重多少千克? 3.甲乙二人从两地同时相对而行,经过4小时,在距离中点4千米处相遇。甲比乙速度快,甲每小时比乙快多少千米? 4.李军和张强付同样多的钱买了同一种铅笔,李军要了13支,张强要了7支,李军又给张强0.6元钱。每支铅笔多少钱? 5.甲乙两辆客车上午8时同时从两个车站出发,相向而行,经过一段时间,两车同时到达一条河的两岸。由于河上的桥正在维修,车辆禁止通行,两车需交换乘客,然后按原路返回各自出发的车站,到站时已是下午2点。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 45千米,两地相距多少千米?(交换乘客的时间略去不计) 6.学校组织两个课外兴趣小组去郊外活动。第一小组每小时走4.5千米,第二小组每小时行3.5千米。两组同时出发1小时后,第一小组停下来参观一个果园,用了1小时,再去追第二小组。多长时间能追上第二小组? 7.有甲乙两个仓库,每个仓库平均储存粮食32.5吨。甲仓的存粮吨数比乙仓的4倍少5吨,甲、乙两仓各储存粮食多少吨? 8.甲、乙两队共同修一条长400米的公路,甲队从东往西修4天,乙队从西往东修5天,正好修完,甲队比乙队每天多修10米。甲、乙两队每天共修多少米? 9.学校买来6张桌子和5把椅子共付455元,已知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30元,桌子和椅子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10.一列火车和一列慢车,同时分别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快车每小时行75千米,慢车每小时行65千米,相遇时快车比慢车多行了40千米,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1.某玻璃厂托运玻璃250箱,合同规定每箱运费20元,如果损坏一箱,不但不付运费还要赔偿100元。运后结算时,共付运费4400元。托运中损坏了多少箱玻璃? 12.五年级一中队和二中队要到距学校20千米的地方去春游。第一中队步行每小时行4千米,第二中队骑自行车,每小时行12千米。第一中队先出发2小时后,第二中队再出发,第二中队出发后几小时才能追上一中队?

小学一年级奥数应用题

1.妈妈从家里到工厂要走3千米,一次,她上班走了2千米,又回家取一很重要工具,再到工厂。这次妈妈上班一共走了多少千米? 2.小华有10个红气球,小花有8个黄气球。小华用4个红气球换小花3个黄气球,现在小华、小花各有几个球? 3.同学们排队做操,从前面数,小明排第4,从后面数,小明排第5,这一队一共有多少人? 4.刚刚有9本书,爸爸又给他买了5本,小明借去2本,刚刚还有几本书? 5.明明从布袋里拿出5个白皮球和5个花皮球后,白皮球剩下10个,花皮球剩下5个。布袋里原来有多少个白皮球,多少个花皮球? 6.小华和爸爸、妈妈为植树节义务植树,小华植了1棵,爸爸植了5棵,妈妈比爸爸少植2棵,妈妈植了多少棵,他们一共植了多少棵? 7.一只猫吃掉一条鱼需要1分钟。照这样,100只猫同时吃掉100条鱼需要几分钟? 8.天色已晚,妈妈叫小明打开房间电灯,可淘气的小明一连拉了9下开关。请你说说这时灯是亮还是不亮?拉20下呢?拉100下呢? 一年级奥数题:一年级奥数应用题综合练习之二 1.小花今年6岁,爸爸对小花说:“你长到10岁的时候,我正好40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2.动物园里有只长颈鹿,它的年龄数是用最大的两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大的一位数后所得的数。这只长颈鹿有多少岁? 3.6个小朋友分一袋苹果,分来分去多2个,问这袋苹果至少有几个? 4.一根60米长的绳子,做跳绳用去12米,修排球网用去30米,这根绳子少了多少米? 5.商场运回28台电视机,卖出一些后还剩15台,卖出多少台? 6.小虎学写毛笔字,第一天写6个,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写3个,四天一共写了多少个? 7.小云今年8岁,奶奶说:“你长到12岁的时候,我62岁。”奶奶今年多少岁? 8.最小的三位数减去最小的两位数,再减去最小的一位数,所得的结果是多少? 一年级奥数题:一年级奥数应用题综合练习之三 1.15个小朋友排成一队,小东的前面有9人,小东后面有几人? 2.14个同学站成一队做操,从前面数张兵是第6个,从后数他是第几个? 3.13只鸡排成一队,其中有只大公鸡,从前面数,它站在第8,它的后面有几只鸡?

最新经典小学五年级奥数应用题100题培训资料

1.甲、乙、丙三人在A、B两块地植树,A地要植900棵,B地要植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别能植树24,30,32棵,甲在A地植树,丙在B地植树,乙先在A地植树,然后转到B地植树。两块地同时开始同时结束,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甲乙丙共要植树 900+1250=2150(棵) 合作完成时间是 2150÷(24+30+32)=25(天) 甲25天植树 24×25=600(棵) 乙帮甲植树 900-600=300(棵) 乙帮甲植树 300÷30=10(天) 乙应在开始后第几天从A地转到B地 10+1=11(天) 2.有三块草地,面积分别是5,15,24亩。草地上的草一样厚,而且长得一样快。第一块草地可供10头牛吃30天,第二块草地可供28头牛吃45天,问第三块地可供多少头牛吃80天? 分析:设1头牛吃一天的草量为一份.10头牛30天吃5亩的牧草,相当于一亩原有牧草加上30天新长的草量,可供10×30÷5=60头牛吃一天,即每亩原有牧草加上30天新长的草量为60份.同样,由28头牛45天吃15亩的草量,知每亩原有牧草加上45天新长的草量为28×45÷15=84份.这两者的差正好对应了每亩45-30=15天新长的草量,于是求得每亩每天新长的草量,从而求出每亩原有草量,这样问题便能得... 第二块面积是第一块的15÷5=3倍,由第一块知,第二块也可以供30头牛吃30天,所以 (28×45-30×30)÷(45-30)=24(第二块每天生长的草) 24÷15=1.6(每亩每天生长的草)

第二块:45天生长的草是24×45=1080那么,原有的草是28×45-1080=180 则,每亩原有的草是180÷15=12 第三块:原有的草是12×24=288 且,80天生长的草是1.6×24×80=3072而共有的草是288+3072=3360 所以第三块可供牛吃80天的头数是3360÷80=42头 3.某工程,由甲、乙两队承包,2.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800元;由乙、丙两队承包,3+3/4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500元;由甲、丙两队承包,2+6/7天可以完成,需支付1600元。在保证一星期内完成的前提下,选择哪个队单独承包费用最少? 要先算出甲乙丙的工效和每天工资 (1).甲、乙两队承包,2又5分之2天=2.4天可以完成,甲乙合作1天完成1/2.4=5/12 乙、丙两队承包,3又4分之3天=3.75天可以完成,乙丙合作1天完成1/3.75=4/15 甲、丙两队承包,2又7分之6天=20/7天可以完成,甲丙合作1天完成7/20 甲工作效率是(5/12+7/20-4/15)÷2=1/4 乙工作效率是5/12-1/4=1/6 丙工作效率是7/20-1/4=1/10 单独干这项工程,甲需4天,乙需6天,丙需10天 工程需要在一个星期内完成,可以排除丙 (2).甲乙合作1天需付款1800÷2.4=750元 乙丙合作1天需付款1500÷3.75=400元 甲丙合作1天需付款1600÷20/7=560元 甲单独干1天得到(750+560-400)÷2=455元 乙单独干1天得到750-455=295元 丙单独干1天得到560-455=105元 所以,1个工程队单独完成这项工程需付款 甲:4*455=1820元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小学五年级经典奥数题:列方程解应用 题 1、有10分和20分的邮票共18张,总面值为元,问10分和20分邮票各有多少张 2、小兔妈妈采蘑菇,晴天每天可采16只,雨天每天只能采11只,它一共采了195只,平均每天采13只,这几天中有几天下雨几天晴天 3、五年一班有52人做手工,男生每人做3件,女生每人做2件,已知男生比女生多做36件,求五年一班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4、学校组织暑假旅游,一共用了10辆车,大客车每辆坐100人,小客车每辆坐60人,大客车比小客车一共多坐了520人,问大小客车各几辆 5、一架飞机飞行于两城之间顺风需要6小时30分,逆风时需要7小时,已知风速是每小时26千米,求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6、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如果两人同向而行,经过13分钟,甲赶上乙。如两人相向而行,经过3分钟两人相遇。已知乙每分钟行25千米,问AB两地相距多少米 7、有大、中、小卡车共42辆,每次共运货315箱,已知每辆大卡车每次能运10箱,中卡车每辆每次运8箱,小卡车每辆每次可运5箱,又知中卡车的辆数和小卡车同样多,求大卡车有多少辆 、 8、蜘蛛有8只脚,晴蜓有6只脚和2双翅膀,蝉有6只脚和一对翅膀,现在有这三种小虫共16只,共有110条腿,14对翅膀,问每只小虫各有多少只 9、学校组织新年联欢会,用于奖品的铅笔、圆珠笔、钢笔共232支,价值100元,其中铅笔的数量是圆珠笔的4倍,已知每支铅笔元,每支圆珠笔元,每支钢笔元。三种笔各值多少元 10、一个两位数,个位数是十位上的数的3倍,若把这个十位上的数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来的大54,求原两位数。 11、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与十位上的数字和为10,如果把十位的数字与个位上数字对调,新数就比原数少36,求原来的两位数 12、有一个三位数,其各位数字之和是16,十位数字是个位数字与百位数字之和,若把百位数字与个位数字对调,那么新数比原数在594,求原数

小学奥数典型应用题汇总

典型应用题汇总 1、兔妈妈拔了29个萝卜分给了小白兔和小黑兔,因为分的萝卜不一样多,兔妈妈让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这时再来数发现小黑兔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你知道原来小白兔和小黑兔各分到了多少个萝卜吗? 这道题关键也是要找到暗差,小白兔给了小黑兔5个后,小黑兔又比小白兔多出1个萝卜,画图来分析,可以得出原来小白兔比小黑兔多5219?-=个萝卜.这时就可以根据和差问题问题来解决了. 方法一:小白兔:299219+÷=()(个),小黑兔:291910-=(个) 方法二:小黑兔:299210-÷=()(个),小白兔:291019-=(个). 2、有50名学生参加联欢会,第一个到会的女同学同全部男生握过手,第二个到会的女生只差一个男生没握过手,第三个到会的女生只差2个男生没握过手,依此类推,最后一个到会的女生同7个男生握过手。问这些学生中有多少名男生? 3、爸爸和冬冬一起搬砖,原计划爸爸搬其中的一些,冬冬搬剩余的砖头.父子二人发现,如果爸爸帮冬冬搬10块,那么爸爸所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5倍;如果冬冬帮爸爸搬10块,那么爸爸所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2倍.请问:原计划爸爸搬多少块砖,冬冬搬多少块砖? 由题意,如果爸爸多搬10块,冬冬少搬10块那么爸爸搬的砖头数是冬冬的5倍;如果爸爸少搬10块,冬冬多搬10块,那么爸爸搬的砖头块数是冬冬的2倍.对于前一种情况,如果让爸爸再多搬100块,冬冬再多搬20块,那么爸爸搬的砖头块数仍然是冬冬的5倍,也就是说如果爸爸多搬110块,冬冬多搬10块,爸爸搬的砖头块数是冬冬的5倍.由以上的关系可以列式求出爸爸原计划搬的块数为: (11010)(52)21090+÷-?+=(块), 冬冬原计划搬的块数为: (9010)51030+÷+=(块).(复杂了,应用和不变及分率的思路解) 4、幼儿园大班每人发17张画片,小班每人发13张画片,小班人数是大班人数的2倍,小班比大班多发126张画片,那么小班有多少人? 小班每2个人就会发13226?=张画片,那么,小班的2个人比大班的1个人多发了26179-=张画片,总共多发了126张,所以小班有1269228÷?=人. 5、陈辉问王老师今年有多少岁,王老师说:“当我像你这么大时,你才3岁;当你像我这么大时,我已经42岁了”.你能算出王老师有多少岁吗? 6、今年祖父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6倍。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5倍。又过几年后,祖父年龄是小明年龄的4倍。问:祖父今年多少岁? 7、“2002年,甲乙的年龄和是70岁,丙丁的年龄和是14岁,四年后2006年,甲的年龄是丁的年龄的3倍,乙的年龄是丙的年龄的4倍,那么当甲的年龄是丙的年龄的2倍时,是多少年?” 8、修一条公路,原计划60人工作,80天完成。现在工作20天后,又增加了30人,这样剩下的部分再用多少天可以完成?

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集锦

人教版小学数学经典应用题集锦 应用题(共40小题) 1.修路队修一条2850米的公路,前3天,每天修150米,剩下的需要12天完成,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2.一工厂买来大米608千克,已经吃了4天,每天吃了52千克,剩下的吃了8天才吃完,剩下的平均每天吃多少千克? 3.张强家养的猪,7天吃饲料105千克.照这样计算,五月份他家的猪一共要吃饲料多少千克? 4.10千克油菜籽共榨出菜籽油3.2千克.照这样计算,一袋油菜籽重50千克,可以榨出菜籽油多少千克?要榨出菜籽油1.6吨,需要油菜籽多少吨? 5.王师傅加工一批零件,原计划每小时做45个,18小时完成,而实际只用了15小时就完成了,问:王师傅实际每小时比计划多做几个零件? 6.王明做口算题,每分钟做18道,6分钟做完.如果每分钟做27道,那么几分钟可以做完? 7.学校添置大小黑板共用去300元,大黑板每块22.5元,比2块小黑板的价钱还贵2.5元,大黑板买了8块,小黑板买了多少块?

8.5辆汽车3次可以运货120吨,照这样计算,减少2辆车,8次可以运货多少吨? 9.从山顶到山底的路长72千米,一辆汽车上山,需要4小时到达山顶,下山沿原路返回,只用2小时到达山脚,求这辆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10.小胖和小巧每天坚持到学校进行晨跑,在环形跑道上,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沿着相反方向跑步,小明每秒跑2米,小王每秒跑3米,经过1分钟20秒两人相遇,学校跑道多少米? 11.电视机厂要生产一批电视机,实际每天生产475台,比计划每天多生产95台,计划每天生产电视机多少台?(列方程解答) 12.希望小学图书室新进了一批儿童国学经典图书,其中《弟子规》和《千字文》一共85本,《弟子规》的本数是《千字文》的2.4倍.《弟子规》和《千字文》各有多少本?(用方程解答) 13.甲乙两地相距280千米,两车分别从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行4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列方程解)

小学奥数经典应用题训练

小学奥数经典应用题训练 【篇一】 解答加法应用题: a求总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是多少,求甲乙两数的和是多少。 b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和乙数比甲数多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解答减法应用题: a求剩余的应用题:从已知数中去掉一部分,求剩下的部分。 b求两个数相差的多少的应用题:已知甲乙两数各是多少,求甲数比乙数多多少,或乙数比甲数少多少。 c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已知甲数是多少,,乙数比甲数少多少,求乙数是多少。 解答乘法应用题: a求相同加数和的应用题:已知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求总数。 b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是多少,另一个数是它的几倍,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解答除法应用题: a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把这个数平均分成几份的,求每一份是多少。 b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已知一个数和每份是

多少,求可以分成几份。 C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的几倍的应用题:已知甲数乙数各是多少,求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几倍。 d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常见的数量关系: 总价=单价×数量路程=速度×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效总产量=单产量×数量 【篇二】 复合应用题 (1)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数量关系组成的,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运算解答的应用题,通常叫做复合应用题。 (2)含有三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求比两个数的和多(少)几个数的应用题。比较两数差与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3)含有两个已知条件的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已知两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的和(或差)。 已知两数之和与其中一个数,求两个数相差多少(或倍数关系)。 (4)解答连乘连除应用题。 (5)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6)解答小数计算的应用题:小数计算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应用题,他们的数量关系、结构、和解题方式都与正式应用题基

小学奥数应用题类型归纳整理(30类典型应用题分析)

小学数学30类典型应用题分析 小学数学中把含有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用语言或文字叙述出来,这样所形成的题目叫做应用题。任何一道应用题都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已知条件(简称条件),第二部分是所求问题(简称问题)。应用题的条件和问题,组成了应用题的结构。 应用题可分为一般应用题与典型应用题。没有特定的解答规律的两步以上运算的应用题,叫做一般应用题。 题目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可以用特定的步骤和方法来解答的应用题,叫做典型应用题。小学数学主要有以下30类典型应用题: 一、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 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90÷3÷3=10(公顷) (2)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 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105吨钢材,需要运几次? 解(1)1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100÷5÷4=5(吨) (2)7辆汽车1次能运多少吨钢材?5×7=35(吨) (3)105吨钢材7辆汽车需要运几次?105÷35=3(次) 列成综合算式105÷(100÷5÷4×7)=3(次) 答:需要运3次。

小学数学经典30道运用题详解

小学数学经典30道运用题详解+例题解答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 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例2. 3台拖拉机3天耕地90公顷,照这样计算,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解:1台拖拉机1天耕地多少公顷? 90÷3÷3=10(公顷) 5台拖拉机6天耕地多少公顷? 10×5×6=300(公顷) 列成综合算式 90÷3÷3×5×6=10×30=300(公顷) 答:5台拖拉机6天耕地300公顷。

例3. 5辆汽车4次可以运送100吨钢材,如果用同样的7辆汽车运送 题,叫归总问题。 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总量÷1份数量=份数;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 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 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 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 【数量关系】大数=(和+差)÷ 2 小数=(和-差)÷ 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情况30种题型26680

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归纳汇总30种题型 1 归一问题 【含义】在解题时,先求出一份是多少(即单一量),然后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这类应用题叫做归一问题。 【数量关系】总量÷份数=1份数量 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单一量,以单一量为标准,求出所要求的数量。 例1 买5支铅笔要0.6元钱,买同样的铅笔16支,需要多少钱? 解(1)买1支铅笔多少钱?0.6÷5=0.12(元) (2)买16支铅笔需要多少钱?0.12×16=1.92(元) 列成综合算式0.6÷5×16=0.12×16=1.92(元) 答:需要1.92元。 2 归总问题 【含义】解题时,常常先找出“总数量”,然后再根据其它条件算出所求的问题,叫归总问题。所谓“总数量”是指货物的总价、几小时(几天)的总工作量、几公亩地上的总产量、几小时行的总路程等。 【数量关系】1份数量×份数=总量 总量÷1份数量=份数 总量÷另一份数=另一每份数量 【解题思路和方法】先求出总数量,再根据题意得出所求的数量。 例1 服装厂原来做一套衣服用布3.2米,改进裁剪方法后,每套衣服用布2.8米。原

来做791套衣服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 解(1)这批布总共有多少米? 3.2×791=2531.2(米) (2)现在可以做多少套?2531.2÷2.8=904(套) 列成综合算式 3.2×791÷2.8=904(套) 答:现在可以做904套。。 3 和差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量的和与差,求这两个数量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和差问题。【数量关系】大数=(和+差)÷2 小数=(和-差)÷2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可以直接套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再用公式。 例1 甲乙两班共有学生98人,甲班比乙班多6人,求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甲班人数=(98+6)÷2=52(人) 乙班人数=(98-6)÷2=46(人) 答:甲班有52人,乙班有46人。 4 和倍问题 【含义】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大数是小数的几倍(或小数是大数的几分之几),要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这类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数量关系】总和÷(几倍+1)=较小的数 总和-较小的数=较大的数 较小的数×几倍=较大的数 【解题思路和方法】简单的题目直接利用公式,复杂的题目变通后利用公式。 例1 果园里有杏树和桃树共248棵,桃树的棵数是杏树的3倍,求杏树、桃树各多

小学奥数 分数应用题(一).学生版

1. 分析题目确定单位“1” 2. 准确找到量所对应的率,利用量÷对应率=单位“1”解题 3. 抓住不变量,统一单位“1” 一、知识点概述: 分数应用题是研究数量之间份数关系的典型应用题,一方面它是在整数应用题上的延续和深化,另一方面,它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解题规律.在解这类问题时,分析中数量之间的关系,准确找出“量”与“率”之间的对应是解题的关键. 关键:分数应用题经常要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量,我们往往把其中的一个量看作是标准量.也称为:单位“1”,进行对比分析。在几个量中,关键也是要找准单位“1”和对应的百分率,以及对应量三者的关系 例如:(1)a 是b 的几分之几,就把数b 看作单位“1”. (2)甲比乙多18 ,乙比甲少几分之几? 方法一:可设乙为单位“1”,则甲为19188+=,因此乙比甲少191889 ÷=. 方法二:可设乙为8份,则甲为9份,因此乙比甲少1199 ÷=. 二、怎样找准分数应用题中单位“1” (一)、部分数和总数 在同一整体中,部分数和总数作比较关系时,部分数通常作为比较量,而总数则作为标准量,那么总数就是单位“1”。 例如: 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几分之几?——世界人口是总数,我国人 口是部分数,世界人口就是单位“1”。 解答题关键:只要找准总数和部分数,确定单位“1”就很容易了。 (二)、两种数量比较 分数应用题中,两种数量相比的关键句非常多。有的是“比”字句, 知识点拨 教学目标 分数应用题(一)

于”。在含有“比”字的关键句中,比后面的那个数量通常就作为标准量,也就是单位“1”。 例如:六(2)班男生比女生多——就是以女生人数为标准(单位“1”), 解题关键:在另外一种没有比字的两种量相比的时候,我们通常找 到分率,看“占”谁的,“相当于”谁的,“是”谁的几分之几。这个“占”,“相当于”,“是”后面的数量——谁就是单位“!”。(三)、原数量与现数量 有的关键句中不是很明显地带有一些指向性特征的词语,也不是 部分数和总数的关系。这类分数应用题的单位“1”比较难找。需要将 题目文字完善成我们熟悉的类似带“比”的文字,然后在分析。 例如: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 完善后: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加了→ “水结成冰后体积比原来增加 了” →原来的水是单位“1”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减少了→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比原来减少了” →原来的冰是单位“1” 解题关键:要结合语文知识将题目简化的文字丰富后在分析 例题精讲 模块一、单位“1”不变 抓住量率对应进行计算 【例 1】村里种了新瓜,男女老少品尝它.小伙每人吃一个,姑娘两人分一瓜;老人一瓜三人吃,四个小孩吃一瓜.男女老少四个组,一共吃 了五十瓜,各组人数都相等,每组多少人品尝瓜? 【例 2】五年级男生有50人,女生有40人.⑴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⑵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几分之几?⑶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 少几分之几?⑷女生比男生少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