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规律二

找规律二
找规律二

找规律及等差数列二

例三:

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25,3,22,3,19,3,(),()(2)

1,4,11,29,76,199,521,()

(3)1,2,4,7,11,16,(),()

(4)自然数按一定规律排成下表,问第200

行的第5个数是多少

(5)如右图,将自然是1,2,3,4,…按箭头所指方向的顺序排列,依次在2,3,5,7,10,…的位置处拐弯。如果2算第

1次的拐弯,3算第2次拐弯,那么第

65次拐弯处的数是什么

(6)已知按规律排列的算式:1+1,2+3,3+5,4+7,1+9,2+11,3+13,4+15,1+17,…,我让你…问:第几个算式的得数是1992

随堂练三:

找出数列的排列规律,并在括号内填入适当的数:

(1)15,6,13,7,11,8,(),()

(2)一个等差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的前一项与后一项的和,正好是这一项的几倍

(3)2,6,12,20,30,42,()

(4)100是上面的表的第几行第几个数

(5)上图中第23个拐弯处的数是多少

(6)找规律:2,5,8,11,10,13,16,19,18,(),()

例四:

(1)小张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25页,以后每天比前一天多看的页数相同,第25天看97页,问每天比前一天多看多少页

(2)5个连续自然数的中间一个数是45,这5个数的和是多少

(3)求出以下28个数的平均数:

12,13,13,14,15,16,16,16,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31,32,33,34,35,35

(4)8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108,写出这8个数。

(5)求和:1+2+4+5+7+8+…+46+47+49

随堂练习四:

(1)七层宝塔每层挂的灯数比上一层多的灯数相同,最上一层挂100盏灯,问每层比上一层多挂几盏灯(2)计算56+57+58+59+60+61+62+63+64

(3)求28个数

12,13,14,14,14,15,16,17,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 33,34,35,35的平均数。

(4)6个连续自然数的和是273,这6个数中的第一个是多少

(5)求:(4+2)+(5+8)+(6+14)+(7+20)+…+(12+50)+(13+56)

练习题三:

(1)1,4,5,4,9,4,(),()

(2)76,2,75,3,74,4,(),()

(3)2,3,4,5,8,7,(),()

(4)求1至100(包括100在内)的所有5的倍数的和。(4)8,1,10,2,12,3,(),()

(5)1,6,7,12,13,18,19,(),()

(6)1,4,3,8,5,12,7,(),()

(7)1000,970,200,180,40,30,(),()

(8)0,1,3,8,21,55,(),()

练习题四:

(1)求1至100内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所有数的和。

(2)影剧院共有25排座位,第一排有20个座位,以后每排比前一排多2

个座位,问:影剧院共有多少个座位

(3)时钟在每个整点时敲这钟点数,没半点钟时敲1下,问:一昼夜该

时钟总共敲了多少下

二年级奥数第七讲找规律(二)

第七讲找规律(二) 例1仔细观察下面的图形,找出变化规律,猜猜在第3组的右框空白格内填一个什么样的图? 解:仔细观察图7—1,可知: 第1组左边是个大菱形,右边是个小菱形. 第2组左边是个大三角形,右边是个小三角形. 其规律是:每组中左右两边图形的形状相同,大小不同.都是左边的图形大,右边的图形小. 猜出答案:第3组中右边空白格内应填个小长方形.(如图7—3). 仔细观察图7—2可知: 第1组左边是个圆,而且左半圆涂有阴影线.右边是左边的阴影半圆顺时针旋转后放置的. 第2组左边是个等腰三角形,而且左半部(直角三角形)涂有阴影线,右边是左边阴影直角三角形顺时针旋转后放置的. 其规律是:每组的右边格内的图形都是左边图形左边的一半,顺时针旋转放置后成为右边图形. 猜出答案:第3组中右框内应填个阴影小长方形.如图7—4示.

例2按顺序仔细观察图7—5、7—6的形状,猜一猜第3组的“?”处应填什么图? 解:图7—5的?处应填○▲.注意观察第1组和第2组,每组都是由三对小图形组成;而每对小图形都是由一个“空白”的和一个“黑色”的小图形组成;而且它俩的排列顺序都是“空白”的在左边,“黑色”的在右边. 再按着第1、第2、第3组的顺序观察下去,可发现每对小图形在各组中的位置的变化规律:它们都在向左移动,当一对小图形移动到最左边后,下一步它就回到了最右边.按这个移动规律,可知图7—5中第3组“?”处应填:○▲. 图7—6的?处应填□△0.仔细观察可发现第1组和第2组中间的部分都是由三个小图形构成的.构成的规律是:当你按照第1、第2、第3组的顺序观察时,6个小图形都在向左移动,而且移动的同时又在重新分组和组合,但排列顺序保持不变,当某一个小图形移动到了最左边时,下一步它就回到了最右边.按这个规律可知图7—6中第3组中间“?”处是:□△0. 例3观察图7—7的变化,请先回答:在方框(4)中应画出怎样的图形? 再答按(1)、(2)、(3)、……的顺序数下去,第(10)个方框中是怎样的图形? 解:先按(1)、(2)、(3)、……的顺序仔细观察,可发现:

第2讲 找规律

第2讲找规律 一、知识要点 按照一定次序排列起来的一列数,叫做数列。如自然数列:1,2,3,4,……双数列:2,4,6,8,……我们研究数列,目的就是为了发现数列中数排列的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填写空缺的数。除了从相邻两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善于发现数列的规律是填数的关键。 二、精讲精练 【例题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3,6,9,12,(),() (2)1,2,4,7,11,(),() (3)2,6,18,54,(),() 练习1: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数。 (1)2,4,6,8,10,(),() (2)1,2,5,10,17,(),() (3)2,8,32,128,(),() (4)1,5,25,125,(),() (5)12,1,10,1,8,1,(),() 【例题2】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2,12,2,9,2,(),() (2)21,4,18,5,15,6,(),() 练习2:按规律填数。 (1)2,1,4,1,6,1,(),() (2)3,2,9,2,27,2,(),() (3)18,3,15,4,12,5,(),() (4)1,15,3,13,5,11,(),() (5)1,2,5,14,(),() 【例题3】先找出规律,再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1)2,5,14,41,()(2)252,124,60,28,()(3)1,2,5,13,34,()(4)1,4,9,16,25,36,()练习3:按规律填数。 (1)2,3,5,9,17,(),()(2)2,4,10,28,82,(),()(3)94,46,22,10,(),()(4)2,3,7,18,47,(),()【例题4】根据前面图形里的数的排列规律,填入适当的数。 (1) (3 (2) 9 43

二年级下找规律

二年级下找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发现简单周期现象中的排列规律,能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体会画图、列举、计算等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方法逐步优化的过程。 3、使学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确定周期问题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这一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用计算的方法确定周期问题中,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的算理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知规律 课件出示例1的场景图,说:国庆节期间,公园、街道到处张灯结彩,彩旗招展,更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这是其中的一个美丽的场景。仔细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同桌互说),指名说:它们的排列有规律吗?有什么规律呢?谁说一说?

师说: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象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出现的规律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体会多样的解题策略 1、教学例1。 (1)提出问题。在图中,我们看到8盆花,照这样摆下去,左起第15盆是什么颜色的花?自己想办法解决。 待大多数学生形成初步的认识后,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方法。师巡视,注意小组中不同的策略,帮助学困生。 (2)全班交流,指名小组汇报结果。 ①画图的方法,○●○●○,第15盆花是蓝花,追问:你一共画了多少个圆?(板书) ②列举的方法:从左边起,第1、3、5、盆是蓝花,第2、4、 6、盆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板书) ③计算的方法:生:把每两盆花做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花是蓝花。师:你是用计算的方法。(板书) (3)结合课件,分析过程。 师:刚才有的同学用列举的方法,看出第1、3、5、盆是蓝花,第2、4、6、盆是红花,也就是说蓝花都是用奇数表示,红花都是用偶数表示,第15盆是奇数,所以是蓝花,你们同意吗? 课件演示画图的方法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拓展应用题

---------------------------------------------------------------最新资料推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拓展应用题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拓展应用题(一)求棵数: 有一条长 800 米的公路, 在公路的一侧从头到尾每隔 20 米 栽一棵杨树, 需多少棵杨树苗? 练习: 1. 在一条长 500 米的公路一侧架设电线杆, 每隔 50 米架设 一根, 若公路两端都不架设,共需电线多少根? 2、在一条长 50 米的跑道两旁, 从头到尾每隔 5 米插一面彩旗, 一共插多少面彩旗? (二)求间距: 红领巾公园内一条林荫大道全长 800 米, 在它的一侧从头到 尾等距离地放着41 个垃圾桶, 每两个垃圾桶之间相距多少米? 练习: 1. 在一条绿荫大道的一侧从头到尾坚电线杆, 共用电线杆 86 根, 这条绿荫大道全长 1700米。 每两根电线杆相隔多少米? 2. 街心公园一条甬道长 200 米, 在甬道的两旁从头到尾等距离栽种美人蕉, 共栽种美人蕉 82 棵,每两棵美人蕉相距多少米?(三)求全长: 街心公园一条直甬路的一侧有一端原栽种着一株海棠树, 现每 隔 12 米栽一棵海棠树, 共用树苗 25 棵, 这条甬路长多少米? 练习: 1. 在一条公路上两侧每隔 16 米架设一根电线杆, 共用电线 杆 52 根, 这条公路全长多少米? 2、公路的每边相隔 7 米有 1 / 3

一棵槐树, 芳芳乘电车 3 分钟看到公路的一边有槐树 151 棵, 电 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多少米?(四)封闭一个圆形池塘, 它的周 长是 300 米, 每隔 5 米栽种一棵柳树, 需要树苗多少株? 练习:一个圆形水池周围每隔 2 米栽一棵杨树, 共栽了 40 棵, 水 池的周长是多少米? 一个圆形养鱼池全长 200 米, 现在水池周围 种上杨树 25 棵, 隔几米种一棵才能都种上? (五)、锯木头例 1、有一根木料,打算把每根锯成 3 段,每锯开一处,需要 5 分 钟,全部锯完需要多少分钟? 练习、 1.有三根木料,打算把每 根锯成 4 段,每锯开一处,需要 3 分钟,全部锯完需多少分钟? 2、一个木工锯一根长 19 米的木条。 他先把一头损坏部分锯下 1 米,然后锯了 8 次,锯成许多 一样长的短木条。 求每根短木条长多少米? 3.、一根木材,锯成 4 段用 6 分 钟,另外有同样的一根木材以同样的速度锯, 18 分可锯多少段? (六)、爬楼梯和敲钟例 1: 业务员小李爬一层楼要 18 秒,他爬到 4 楼需要几秒? 练 习、 1.业务员小李要到六楼联系工作,他从 1 楼到 4 楼用了 54 秒,照这样计算,小李走到 6 楼还需要几秒? 2.、挂钟 6 点 钟敲 6 下, 10 秒敲完,那么 9 点钟敲 9 下,几秒敲完? 反馈练习: 1、植树节到了,同学们在一条长 120 米的小路的一边栽树, 每隔 6 米栽一棵。

二年级找规律题型总结大全

第四讲找规律填数 哪吒智闯水晶宫---惊险的房子哪 吒寻宝途中觉得肚子饿得咕咕叫,想找个地方弄 点吃的,结果来到一个大房子,他敲了敲门,门 自动开了,他进入空空的大厅里什么也没有,地 面水晶砖上杂乱的写了好多数字,哪吒刚想迈步 向前走。“当心有暗器!”南海龙王从身后跑过来叫 道。 南海龙王递给哪吒一张纸条,说道:“幸好你 没有向前走,这间大厅里布满了暗器,我忘记给你通过这个房间的的密码了,你按照纸条上的数字向前走,一定能通过这个大厅。”说完,南海龙王就告辞了。 哪吒拿起纸条一看,上面写着:1、2、3、5、8……哪吒按照纸条上的数字,踏着写着同样数字的水晶砖向前走,果然平安无事,可当哪吒走到写着“8”的水晶砖时,发现前面还有许多数字,哪吒心想:南海龙王的密码不完整啊,我下面该踏哪个数字呢?哪吒认真的研究起这组特殊的数字:“1、2、3、5、8……”。 “哈哈,我知道!从第三个数字开始,每个数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哪吒紧皱的眉头舒展开了,高兴的叫了起来。接下来哪吒就踏着水晶砖上的:5+8=13、8+13=21、13+21=34、21+34=55……这些数向前走,安全的通过了这个大厅,找到了一个存储食物的仓库,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例题精讲 第一种类型:数列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许多按一定顺序排列的数 比如:一列自然数:1,2,3,4,5,6,7,8,… 年份:1998,1999,2000,2001,2002,… 某文具厂生产笔筒个数(按月份排):400,450,500,450,500…例1 仔细观察找出规律,再填数。 (1)2,5,8,();

(2)20,(),12,8,4。 (3)1,6,7,12,13,(),(); (4)1,3,6,(),(); 分析:(1)11 加3 (2)16 减4 (3)18、19 先加5再加1(4)10 、15 例2 6,7,9,12,(),21,27,34 分析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每相邻两项的差依次增加1。如:7-6=1,9-2=2,12-9=3,故可推知()-12=4,()中填16,经检验,21-16=5,27-21=6,34-27=7,均符合前面所说的规律。 例3 小静静班上的同学排队做操,第一个同学身高120厘米,第二个同学身高121厘米,第三个同学身高123厘米,第四个同学身高126厘米,那么第五个同学的身高是多少?第七个同学就是你的好朋友圆圆,圆圆的身高是多少呢? 分析:130厘米,圆圆身高141厘米 例4 一个工厂1991年生产100件产品,1992年生产115件产品,1993年生产130件产品,请问2000年这个工厂生产多少件产品? 分析每年增加15件产品,100+(15*9 ) =235(件) 第二种类型:数图阵问题 例5 智力大比拼,在空格中填上合适的数 1、 2、 分析 1、44345 55345 66345 2、19,22

一年级找规律应用题练习题集(二套)

一年级找规律应用题练习题集(二套) 目录: 一年级找规律应用题练习题集一 一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练习题二

一年级找规律应用题练习题集一 1、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阳阳大2岁. ()最大,()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1)王老师说:“我比李老师小.” (2)张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3)李老师说:“我比张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 ()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最高,()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盒子,()盒子,()盒子,()盒子. 9.张、黄、李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1)甲不姓张;(2)姓黄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听姓李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乙姓(),丙姓(). 10.张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1)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张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字(三年级奥数)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字 1、找出下面各数列的规律,并填空。 (1)1,3,5,7,9,( ),( ),15,17,19; (2)2,4,6,8,10,( ),( ),16,18,20; (3)1,4,7,10,( ),( ),19,22,25; (4)84,72,60,( ),( ),24,12; (5)11, 15, 19, 23,( ),( ); 2、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2,4,8,16,( ),( ),128,256; (2)625,125,25,( ),( ); (3)10,20,40,80,( ),( ); (4)3,6,12,24,( ),( ); (5)1,3,9,( ),81,( ); 3、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3,7,15,31,( ),( ),255,511; (2)2,6,12,20,( ),( ); (3)2,5,11,23,47,( ),( ); (4)11,12,14,18,26,( ); (5)3,5,9,17,( ); (6)18,20,24,30,( ); (7)1,4,9,16,25,( ); 4、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1,1,2,3,5,8,13,( ),( ),55,89; (2)1,3,4,7,11,( ),( ); (3)2,5,7,12,19,( ),( ); 5、找出下列各数列的规律,并按其规律在( )内填上合适的数:(1)3,5,3,10,3,15,( ),( ); (2)8,3,9,4,10,5,( ),( ); (3)15,21,18,19,21,17,( ),( )。 (4)( ),( ),10,5,12,6,14,7,16,8;

有余数的除法在找规律中的应用1

有余数的除法在找规律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通过猜想验证应用,感受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结合实际生活进一步加强有余数除法中对余数的理解。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知余数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和策略解决跟玉树有关的实际问题。 难点:问题意识和思考的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二、回顾规律,引出新问题 1. 接下去画什么?你是怎么想的?如果按照这样的规律接着 摆下去,第12个图案是什么?第17个呢?今天我们继续来研究 这样的问题。 一、学习新知 1.理解题意,自主尝试 按照下面的规律摆小旗。这样摆下去,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 么颜色? ①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 ②探究: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请你自己试一试。 提示:可以摆一摆,写一写,画一画。 第16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呢?这里有几位同学的想法, 我们一起看一看。交流: ③如果求第20面小旗的颜色,你准备怎样解决问题? 试一试。 ④第25面呢?第29面呢?你有什么想告诉大家的? 2. 按照例6的规律接着往下摆,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 色? 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第27面小旗应该是什么颜色? 自己试一试。 有的同学发现27÷3=9没有余数,该怎样判断呢?

小结:余数是几,答案就是这一组中的第几个;没有余数说明正好分完,就是每组最后一个。 四、练习 1.按照上面的规律穿一串珠子,第24 个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 读一读,说一说知道了什么。独立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做的? 2.第32盆应该摆什么颜色的花? 独立解决问题。你是怎样做的?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3.第6题 第一问独立完成。第二问指导找关键信息:30天、7天,体会商和余数与这个问题的关系。 五、作业:《课堂作业本》。

第二讲 找规律及长方形与正方形

第二讲找规律及长方形和正方形 找规律 例题1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45= 12345679×63= 提示从算式中可以看出一个因数都是12345679不变,另一个因数是9,9*2,9*5,9*7的结果,所以后面的结果分别是第一个结果的2倍,5倍,7倍.解:因为12345679×9=111111111,所以12345679×18=222222222,12345679×45=555555555,1234567963=777777777。 引申 1、先算出前三题的得数,找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答案。 4×9= 4444× 9999= 44×99= 44444× 99999= 444×999= 444444× 999999= 2、先算出前三题的得数,找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答案。 3×6= 3333×6666= 33×66= 33333×66666= 333×666= 333333×666666= 例题2先算出前三题的得数,找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答案。 1×8+1= 1234×8+4= 12×8+2= 12345×8+5= 123×8+3= 123456×8+6= 解:因为1×8+1=9,12×8+2=98,123×8+3=987,所以根据此规律可得1234×8+4=9876,12345× 8+5=98765,123456×8+6=987654 引申 1、先算出前二题的得数,找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答案。 0×9+1= 1×9+2= 12×9+3= 123×9+4= 12345678×9+9= 2、先算出前二题的得数,找找有什么规律,再直接写出后面几题的答案。 6×7+2= 66×67+22= 666×667+222= 6666×6667+2222= 66666×66667+22222= 例题3 根据算式中的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l×1=l 2×2=l+3 3×3=l+3+5 4×4=( )+( )+( )+( ) 5×5=( )+( )+( )+( )+( ) 解:因为l×1=1,2×2=1+3,3×3=1+3+5,所以4×4=1+3+5+7,5×5=1+3+5+7+9。 1、根据算式中的规律在括号里填数。 3=3+27×0

第二讲 找规律填数

第二讲找规律填数 像1、2、3、4、5、6、7、……这样按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叫数列。数列里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其中第1个数叫做数列的第1项,第2个数叫做数列的第2项,第N个数叫做数列的第n项,这一讲,我们就来研究数列的排列规律,并依据这个规律来解决问题。例题与方法: 例1:找出下面数列的规律,并根据规律在括号里填出适当的数。 (1)3、6、9、12、()、18、21、… (2)1、1、3、7、13、()、31、 (3)180、155、131、108、()、() (4)0、1、1、2、3、5、8、()、() 思路点拨:要迅速的填出数列中所缺的数,首先必须仔细观察数列中的每一项,寻找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如和、差等,再总结归纳出一般的规律。 小红说:第(1)题相邻两项之间的差都是3。 小明说:第(2)题中,把项链的两项求差,1-1=0,3-1=2,7-3=4,13-7=6,不难发现,这列数的排列规律是从小到大,相邻两项的差依次是0、2、4、6、8、10… 小丹说:第(3)题太简单啦,是从大到小排列的,相邻两项的差依次是25、24、23、22、21… 小婷说:如果相邻两项的差的排列没有规律,也可以从相邻两项的和考虑。像第(4)题就是这样,0+1=1、1+1=2、1+2=3、2+3=5、3+5=8.很明显,这个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后面俩个数是前面俩个数的和。 解: 例2:在下面每个数列中填上合适的数。 (1)1、3、9、27、()、243 (2)1、2、6、24、120、()、5040 (3)1、2、2、4、8、32、()、() (4)10、98、15、94、20、90、()、() 思路点拨: 寻找数列的排列关系,除了从相邻俩数的和、差考虑,有时还要从积、商考虑。(1)从小到大排列,相邻俩项之间的商是3;(2)、相邻两项之间的商依次是2、3、4、5、6、7;而第(3)题,1×2=2,、224、248、4832,这个数列的排列规律是:前俩个数的积等于后一个数。第(4)题好像不是按上面的规律排列的额,

部编版数学一年级 找规律、填空、判断、应用题汇总

数字规律题 1,2,4,(),8,(),12,(); 2,(2)3,4,(),6,(),8,(),(); 3,7,9,11,(),(),(); 4,8,7,(),5,(),(); 5,18,17,16,(),(),(); 6,1,3,(),()9(),13,(),()19 ; 7,2,4,( ),( ),(),12,( ),( ),( ),( ); 8,0,5,( ),15,( ); 9,( ),18,16,(),12,( ),( ),( ),( ),( ),( ); 10,17,15,( ),( ),( ),7,5,( ),( ); 11,( ),15,10,(); 12,0,3,( ),(),12,( ),( ); 13,0,3,( ),(),12,( )( ); 14,( ),8,12,()( ); 15,2, 4, (), 8,(),12,(), 16, 18; 16,1, 3,(),7,( ),( ),13,15; 17,20, 18,(),14,( ),( ),8,6,4; 18,7, (), 9, ( ), ( ), ( ), 13, 14; 19,4,(),() 10,(),14,(), 18, 20 20,(), 12, (), (), 15, (), 17, 18; 21,20, (), 18, (), ()15, (), 13, 12; 22,1,3,(),(),9,(),13,(),()19 ; 23,2,4,(),(),()12,()()()(); 填空题: 1,19里面有()个十和()个一。19里面有( )个一; 2,15后面连续的两个数分别是( ),( ); 3,比13多2的数是(),比10少2的数是( ); 4,一个数比8大,比13小,这个数可能是(); 5,14后面的第3个数是( ),18前面的第2个数是( ),( ); 6,18和20中间的数是( ),13和19之间的数有(); 7,18和20中间的数是( ),13和19之间的数有(); 8,比8多5的数是(),比10少2的数是(),( )数字表示没有; 9,在16,2,4,7,3,6,0,9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从小到大排列( ); 9,比12大,比16小的数有(); 10,()是17和19中间的数; 11,13比10多( ),8比10少( )。; 12,12比4多(),15比19少();

第二讲 找规律填数

第二讲你发现了吗?——找规律填数 【智慧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金钥匙】 找规律填数:一些数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起来,让我们填上空缺的数。 小窍门:仔细观察前后两个数或间隔的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找到规律,然后我们就可以依据规律找到空缺的数了! 小朋友们,快来试试吧! ◆新课讲授 例题1、按照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3,5,7,9,(),(); (2)3,6,9,12,(),(),21。 思路导航 通过观察发现相邻两个数之间有规律。(1)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因此括号里依次填11,13。(2)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3,因此括号里依次填15,18。(1)1,3,5,7,9,( 11 ),( 13 ); (2)3,6,9,12,( 15 ),( 18 ),21。

课堂练习1、按照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1,5,9,13,17,21,(),(); (2)2,4,6,8,(),(),14。 例题2、找规律填空。 (1)40,37,34,31,29,(),(); (2)1,1,2,3,5,8,(),()。 思路导航 通过观察发现(1)相邻两个数之间有规律,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少3,因此括号里依次填26, 23。(2)从第三个数开始,后一个数等于前两个数的和,因此括号里依次填13,21。 (1)40,37,34,31,29,( 26 ),( 23 ); (2)1,1,2,3,5,8,( 13 ),( 21 )。 课堂练习2、找出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36,31,26,21,16,(),(); (2)2,3,5,8,13,21,(),()。 例题3、找规律填空。 (1)1,4,1,6,1,8,1,10(),(),1,14。 (2)1,3,2,5,3,7,4,9,5,11,(),()。 思路导航 通过观察发现,当相邻两个数之间没有明显的规律时,可以隔一个数看。(1)可以分成两个数列,一个数列都是1,另一个数列是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多2,因此括号里依次填1, 12。(2)可以分成两个数列,一个数列是后一个数比前

二下找规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规律》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设计》...会排队,大家请看。(投影)师:你有什么发现?生反应(有规律)师:这种排列规律是我们在一年级学习时发现的,这种排队规律是比较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一找更复杂、更漂亮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例1及做一做练习二十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 是学生通过观察、猜想、实验、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循环排列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运用数去创造美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找到图形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规律去创造美。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在升旗和上体育课的时候都是怎么去的? 生反应(排队) 师:在排队的时候有什么要求?(快、静、齐) 师:不仅同学们会排队,小动物们也会排队,大家请看。(投影) 师:你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有规律) 师:这种排列规律是我们在一年级学习时发现的,这种排队规律是比较简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找一找更复杂、更漂亮的规律,(板书:找规律)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排队,引出动物的排队,让学生能够发现规律,从而导入新课,这样设计可以比较自然的导课,从动物的排队入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 二、引导探索,寻找规律 师:请看大屏幕,你能有什么发现? 生反应。 1.师:来看看这些小动物在排队中过程中,它们的位置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1)学生自由发言说发现。 师:看来这些动物排队的变化规律有些复杂,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共同研究,看看这里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变化规律? (2)小组合作,研讨交流。 小组汇报研讨结果。 师:如果我把这幅图分开,现在你能够发现怎样的变化规律?(生反应) (3)重点引导学生能说出横着看的规律。(提示:先要看从第二次开始动物的位置都是怎样变化的?根据变化说出规律。) (4)让生上台演示动物排队的变化现象,帮助生理解掌握规律。 师:现在,规律已经掌握了,你能按照刚刚发现的规律说出它们第五次排队的情况吗? (设计意图:动物的排队比较直观,学生容易理解,让学生先找动物在排队中的变化规

第2讲 找规律

第2讲找规律(二) 【一】找规律填空。 1、2、4、8、16、、64 练习 (1)1、3、9、27、 (2)3、6、12、24、、96 【二】找规律填空。 (10,15,5)、(3、9、6)、(5、、7) 练习 (1)(6、1、2)、(18、3、6)、(、5、10) (2) 【三】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0 18 8 8 15 7 6 6 练习 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四】根据前面图形中的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处应填什么数?

根据前面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空格处应填什么数。 1、 2、 【五】 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 的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27= 12345679×36= 练习 找规律,写得数。 (1)4×4-3×3=7 5×5-4×4=9 6×6-5×5=( ) 14×14-13×13=( ) (2)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1 91911111111个个 = 【六】 找规律计算。 (1)71-17=(7-1)×9=6×9=54 (2)42-24=(4-2)×9=2×9=18 (3)63-36=( - )×9= ×9=

利用规律计算。 (1)93-39 (2)81-18 (3)72-27 (4)61-16 (5)75-57 【七】计算。 (1)27×11 (2)48×11 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 (1)33×11 (2)54×11 (3)75×11 (4)83×11 课外作业 1、200,100,50, 2、

二年级下册找规律

第一课时:找规律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5—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 识。 教学萱、难点: 通过操作、观察、猜测等活动去发现规律,找出有新意的排列规律。 教学准备: 给每对同桌学生提供3组图片学具。 教学过程: 一、观察引入: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而图) 师:小东家厨房装饰得真漂亮,你能发现瓷砖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 (先让学生自己观察,如果学生只看到斜行的规律,则教师酌情启发学生注意横行、竖行的规律,要是还有困难,教师可进一步启发) a、每行有几种瓷砖? b、这几种瓷砖排列的顺序是怎样的? (1)学生交流 (2)揭示课题:找规律 二、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让学生小组合作找出墙而和地面装饰的瓷砖的图形排列规律,并用规范的语言来描述 规律,帮助总结: (1)从看的方向不同来寻找规律 (2)从图形的不同来寻找规律 (3)从图形的排列来寻找规律 2、把同学们发现的规律进行分析,像这样几个图形按一立的规律不断重复地排列,我们 叫这种排列为循环排列规律。 3、每个同学在学习小组内把自己的想法,或别人好的想法说一说。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引发学生自觉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使知识的发现过程融于丰冨、有趣的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 三、动手实践,创造规律: 1、如果你是小小建筑设计师,你能设计岀什么样的美丽图案?老师和同学拿出%种各样 的图形卡片,请大家设计一些有循环规律的图案。 2、展示:□€>★△、O★△口 3、让学生按要求去思考,下面的图形应当怎样摆。 生:这图形是后面的向前循环移动一个位宜,所以应该是口0*厶,与第一个图一样。 4、出示练习题:a、一只鸭子头像和两只鸟的头像循环排的 b、看书第115页,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巩固了新知伺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掌握了什么规律? 五、提髙练习: 出示小黑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爱数学、学我爱数、数学我爱、。 2、上下、下右、右左、左右、上左、下上、 _________ o 3、123 4、4123、3412、_____ 。

一年级找规律应用题练习题集

小学一年级数学趣味题 1、黑兔、灰兔和白兔三只兔子在赛跑。黑免说:“我跑得不是最快的,但比白兔快。”请你说说,谁跑得最快?谁跑得最慢? ()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三个小朋友比大小。根据下面两句话,请你猜一猜,谁最大?谁最小?(1)芳芳比阳阳大3岁;(2)燕燕比阳阳大2岁。 ()最大,()最小。 3、根据下面三句话,猜一猜三位老师年纪的大小。(1)王老师说:“我比老师小。”(2)老师说:“我比王老师大。”(3)老师说:“我比老师小。” 年纪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4、光明幼儿园有三个班。根据下面三句括,请你猜一措,哪一班人数最少?哪一班人数最多?(1)中班比小班少;(2)中班比大班少;(3)大班比小班多。 ()人数最少,()人数最多。 5、三个同学比身高。甲说:我比乙高;乙说:我比丙矮;丙:说我比甲高。 ()最高,()最矮。 6、四个小朋友比体重。甲比乙重,乙比丙轻,丙比甲重,丁最重。 这四个小朋友的体重顺序是:()>()>()>()。 7、小清、小红、小琳、小强四个人比高矮。小清说我比小红高;小琳说小强比小红矮;小强说:小琳比我还矮。 按从高到矮的顺序把名字写出来:()、()、()、()。 8、有四个木盒子。蓝盒子比黄盒子大;蓝盒子比黑盒子小;黑盒子比红盒子小。请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度,把盒子排队。 ()盒子,()盒子,()盒子,()盒子。 9.、黄、分别是三位小朋友的姓。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三位小朋友各姓什么?(1)甲不姓;(2)姓黄的不是丙;(3)甲和乙正在听姓的小朋友唱歌。 甲姓(),乙姓(),丙姓()。 10.老师把红、白、蓝各一个气球分别送给三位小朋友。根据下面三句话,请你猜一猜,他们分到的各是什么颜色的气球? (1)小春说:“我分到的不是蓝气球。” (2)小宇说:“我分到的不是白气球。” (3)小华说:“我看见老师把蓝气球和红气球分给上面两位小朋友了。” 小春分到()气球。小宇分到()气球。小华分到()气球。 11.甲、乙、丙三个小朋友赛跑。得第一名的不是甲,得第二名的不是丙,乙看见甲和丙都在自己的前面到达了终点。 甲得了第()名,乙得了第()名,丙得了第()名。

四年级上册奥数第2讲 寻找规律(二)

第2讲:寻找规律(二) 专题简析:对于较复杂的按规律填数的问题,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对于几列数组成的一组数的变化规律的分析,需要我们灵活思考。没有一成不变的方法,优势需要综合运用其他知识,如果一种方法不行,就要及时调整思路,换另一种方法再分析。 2、对于那些分布在某些图中的数,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往往与这些数在图形中的特殊位置有关,这是我们解这类题的突破口。 3、对于找到的规律,应该适合这组数中的所有数或这组算式中的所有算式。 【例题1】根据下表中的排列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当的数。 【习题一】找规律,在空格里填上适合的数。 【例题2】根据前面两个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习题二】根据前面两个图形中数之间的关系,想一想第三个图形的括号里应填什么数? 12 18 6 8 15 7 4 8 9 16 7 16 21 5 4 9 8 17 5 10 11 9 12 16 4 11 9 6 24 7 35 30

【例题3】先计算下面一组算式的第一题,然后找出其中的规律,并根据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道题的得数。 12345679×9= 12345679×18= 12345679×54= 12345679×81= 【习题3】找规律,写得数。 (1)1+0×9= 2+1×9= 3+12×9= 4+123×9= 9+12345678×9=(2)1×1= 11×11= 111×111= 111…1×111…1= 9个1 9个1 (3) 19+9×9= 118+98×9= 1117+987×9= 11116+9876×9= 111115+98765×9= 【例题4】找规律,并计算。 (1)81-18=(8-1)×9=7×9=63 (2)72-27=(7-2)×9=5×9=45 (3)63-36=(□-□)×9=□×9=□ 【习题4】 1、找规律,并计算。 (1)53-35=(2)82-28=(3)92-29= (4)61-16=(5)95-59= 2、找规律,并计算。 62+26=(6+2)×11=8×11=88 87+78=(8+7)×11=15×11=165 54+45=(□+□)×11=□×11=□ 【例题5】试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18×11= 38×11= 432×11= 【习题5】计算下面各题。 (1)27×11= (2)32×11= (3)39×11= (2)46×11= (4)92×11= (6)98×11= 课后练习

一年级下册《找规律的应用》(例题5)的说课稿

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 《找规律的应用》说课稿 会理二小罗永祯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教科书88页例5(找规律) 2、说学情分析首先是学生对于规律已有初步的感知基础。他们在生活中、学习中已经多多少少接触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现象,只是没有把它作为专项知识进行学习和研究,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在课堂中,只要老师稍加规范和引导,就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清晰。也就是说《找规律》内容是孩子初次正式接触,怎样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探索、领悟、创造规律,将是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再者是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精力容易焕散但其又很活泼,思维很灵活。如何根据学生的年龄、个性、心理特点扬长避短地进行教学,是我教学设计的重点。 3:教材分析: “找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实验教材新增设的内容之一,在新教材中是一个独立的单元,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符号感,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数学推理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4: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学生能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2)、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自主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并能根 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3)、在经历寻找规律过程中,体验规律的美和创造的快乐。 能力方面: (1)、通过涂颜色、摆学具等活动,增强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3)、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及推理能力。 情感价值观: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体会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感 受数学,发现美的情趣,体会数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学习数学 的兴趣。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画,认识规律同时掌握寻找规律的方法,通过涂色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数学之美。 5: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通过图形或物体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 列规律,能知道下一个图形或物体是什么。 教学难点: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创新意识。在活动中 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会根据规律指出下一个物体。 二、说教法 在教学手段上,采用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通过观 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初步认识稍复杂的图形的变化规律,并能根 据规律做出一定的猜想。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过程,了解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观 察、分析、推理能力。在教法上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学习的 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让学生始终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并采用游 戏、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引导探究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游戏中,总结

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找规律教案

找规律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15页-11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发现图形和数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生活中事物有规律的排列隐含着数学知识。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有规律的排列”,引导学生发现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图形的简单排列规律。 教学设计思路: 1.“看规律”,从教材情景图导入,充分观察,充分交流,充分评价。 2.“识规律”,感悟图形排列特征。 3.“做规律”,用规律知识创造生活美。 4.“赏规律”,感受有规律图形的审美价值。 教学准备: 课件;贴纸;红、蓝彩色笔;水果图、正方形、星形、圆形若干。 教学过程: 课前引入: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数学课,我们用星星来对自己做一个评价“积极发言、认真动脑筋、快乐学习”,看谁能获得三星,加油。 一、创设情境、欣赏规律: 师:小朋友们,老师知道你们非常喜欢做游戏,我们一起来玩拍手游戏,请随老师的口令做动作: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拍手、跺脚。接下来该做什么动作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 师:是的,刚才我们是按一定的规律来做的游戏。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找规律。(板书课题) 1、观察(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地面图) 师:小东家买了一套新房,装修得很漂亮,小东请同学们去玩。来到厨房,同学们被厨房的墙面和地面上的图形排列吸引住了。小东神秘地说:“这些图形的排列可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能找出它们的规律吗?” 2、(出示教科书第115页墙面图)我们先找找墙面的规律,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看看哪个小组火眼金睛,发现的方法得最多、最快? (1)学生先思考,再讨论,小组内交流想法。 (2)学生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找出的规律? ①竖着看——每行都有那4 个图形,缺少哪个图形就填哪个图形。 ②斜着看——每一斜行的图形都相同,所以根据斜行来填。 ③横着看——第一个图形移到了最后一个,其他的图形都往前移动一格。 (3)师:你说的可真好,我们一块来仔细研究研究他发现的规律!哪个小组也发现了横着看的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