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居

民的出行情况以及解决交通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北京居民出行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北京市不同年龄段、职业、居住区域的居民,共计1000人。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他们的出行习惯、交通工具选择、出行时间和原因

等信息。

一、出行习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北京居民的出行习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大部分居民每天

都需要出行,其中有61%的人每天出行次数在2-4次之间,有29%的人每天出

行次数超过4次。这表明北京市居民的出行频率较高。

此外,调查还显示,北京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公共交通、私家车和步行。

其中,公共交通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有78%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私

家车的使用率为38%,而步行则为30%。这说明北京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交通工具选择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北京居民选择交通工具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时间和便捷性。超过80%的居民认为时间是选择交通工具的最重要因素,而便捷性则被近70%的居民列为重要考虑因素。

此外,调查还发现,北京居民对环保性的关注度较高。有60%的居民表示他们

会优先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如地铁、公交车和自行车。这表明北京居民对环

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态度。

三、出行时间和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出行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段。近70%

的居民在早上7点至9点之间出行,而下午5点至7点之间的出行人数也较多。这与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密切相关。

关于出行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和学习是北京居民出行的主要原因。超

过70%的居民表示他们每天出行主要是为了上班和上学。而购物、娱乐和社交

活动也是居民出行的重要原因。

四、交通问题与改善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交通问题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便和停车难等。近80%的居民认为交通拥堵是目前北京市交通问题最突出的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调查中也收集了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提高公共交通

的覆盖范围和频次是居民最希望改善的方面,有超过90%的居民认为这是解决

交通问题的关键。此外,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鼓励绿色出行和推广共享交

通等措施也被居民广泛提及。

综上所述,北京居民的出行情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公共交通是最受欢迎的出

行方式。北京居民选择交通工具主要考虑时间和便捷性,并对环保性有着较高

的关注。出行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段,工作和学习是主要的出

行原因。交通问题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便和停车难等,居民希望通

过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频次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次调查,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北京居民的出行需求和问题,并为交通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背景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和便利性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为了了解居民出行方式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对城市交通规划和政策的参考,我们进行了一项居民出行方式的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覆盖了城市不同区域的居民。问卷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出行目的、出行方式选择的原因、出行方式的频率等方面。 三、调查结果 1. 出行方式的多样性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出行方式多样化。其中,步行是最常见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40%。其次是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铁、公交车等,占比30%。私家车和自行车分别占比20%和10%。这表明,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仍然是城市居民首选的出行方式,而私家车和自行车在一些特定情况下得到了使用。 2. 出行方式的选择原因 调查发现,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 距离:对于近距离出行,居民更倾向于选择步行或自行车,因为这样更加方便快捷,并且能够锻炼身体。 - 时间:对于远距离出行,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私家车,因为这样可以节省时间,并且更加舒适。

- 费用:公共交通工具的票价相对较低,而私家车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因此 在经济考虑下,居民会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工具。 - 环保: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工具相比私家车,对环境的影响更小,因此 一些居民出于环保意识而选择这些出行方式。 3. 出行方式的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频率与出行目的有关。在日常生活中,居民更 多地选择步行和公共交通工具,因为这些方式更加方便快捷。而在休闲娱乐或 者长途旅行时,居民更倾向于选择私家车,因为这样更加灵活自由。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了解到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原因。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加强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便利性:在城市规划中,应该注重步行和自行车道 的建设,提供更多的便利设施,如人行天桥、自行车停车场等,以鼓励居民选 择这些环保健康的出行方式。 - 提升公共交通工具的服务质量:加大对公共交通工具的投入,提高车辆数量 和频率,缩短等待时间,提升服务质量,以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 完善私家车管理和交通规划:鼓励居民合理使用私家车,避免交通拥堵和环 境污染。同时,加强交通规划,提供更多的停车场和交通导向设施,以减少私 家车出行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总之,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显示了居民出行方式的多样性和选择原因。通过 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和总结,我们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够为城市交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案例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案例 一、调查目的 本报告旨在分析居民出行的情况,了解居民的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目的等信息,为城市交通规划和出行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数据收集。问卷包括居民基本信息、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距离、出行时间、出行目的等方面的问题。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共发放问卷500份,有效回收问卷450份。 三、调查结果 1. 出行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多种多样。其中,步行是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45%;公共交通工具使用率较高,包括地铁(25%)、公交车(20%)和出租车(10%);私家车使用率为15%;自行车和摩托车的使用率分别为5%和2%。 2. 出行频率 居民的出行频率主要集中在每天出行和每周出行。约有60%的居民每天都有出行需求,而30%的居民每周有2-3次出行需求。

3. 出行距离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距离主要集中在5公里以内。约有50%的居民每次出行的距离在5公里以内,30%的居民出行距离在5-10公里之间,20%的居民出行距离超过10公里。 4. 出行时间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时间主要集中在早晚高峰时段。约有40%的居民在早上7点至9点之间出行,50%的居民在下午5点至7点之间出行。 5. 出行目的 居民的出行目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上班/上学(30%)、购物(20%)、娱乐休闲(15%)、探亲访友(10%)、医疗就诊(10%)等。 6. 出行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出行方式的满意度较高。超过80%的居民表示对步行、公共交通工具和私家车的出行方式比较满意,满意度评分达到4分以上(满分为5分)。 7. 出行痛点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出行的一些问题表示不满意。其中,交通拥堵是最大的问题,超过50%的居民认为交通拥堵对出行带来了不便;

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北京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市的交通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居 民的出行情况以及解决交通问题,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北京居民出行的调查。 调查对象为北京市不同年龄段、职业、居住区域的居民,共计1000人。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了他们的出行习惯、交通工具选择、出行时间和原因 等信息。 一、出行习惯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北京居民的出行习惯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大部分居民每天 都需要出行,其中有61%的人每天出行次数在2-4次之间,有29%的人每天出 行次数超过4次。这表明北京市居民的出行频率较高。 此外,调查还显示,北京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包括公共交通、私家车和步行。 其中,公共交通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有78%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私 家车的使用率为38%,而步行则为30%。这说明北京市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依赖程度较高。 二、交通工具选择 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北京居民选择交通工具的主要考虑因素是时间和便捷性。超过80%的居民认为时间是选择交通工具的最重要因素,而便捷性则被近70%的居民列为重要考虑因素。 此外,调查还发现,北京居民对环保性的关注度较高。有60%的居民表示他们 会优先选择环保的交通方式,如地铁、公交车和自行车。这表明北京居民对环 境保护有着积极的态度。

三、出行时间和原因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居民出行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段。近70% 的居民在早上7点至9点之间出行,而下午5点至7点之间的出行人数也较多。这与北京市的交通拥堵情况密切相关。 关于出行的原因,调查结果显示,工作和学习是北京居民出行的主要原因。超 过70%的居民表示他们每天出行主要是为了上班和上学。而购物、娱乐和社交 活动也是居民出行的重要原因。 四、交通问题与改善措施 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交通问题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便和停车难等。近80%的居民认为交通拥堵是目前北京市交通问题最突出的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调查中也收集了居民的建议和意见。其中,提高公共交通 的覆盖范围和频次是居民最希望改善的方面,有超过90%的居民认为这是解决 交通问题的关键。此外,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资、鼓励绿色出行和推广共享交 通等措施也被居民广泛提及。 综上所述,北京居民的出行情况呈现多样化的特点,公共交通是最受欢迎的出 行方式。北京居民选择交通工具主要考虑时间和便捷性,并对环保性有着较高 的关注。出行的高峰期主要集中在早晚上下班时间段,工作和学习是主要的出 行原因。交通问题主要包括交通拥堵、公共交通不便和停车难等,居民希望通 过提高公共交通的覆盖范围和频次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通过这次调查,我 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北京居民的出行需求和问题,并为交通改善提供参考和建议。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背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的发展,居民出行方式逐渐多样化,交 通问题也日益突出。为了解居民出行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查旨在收集居民出 行的相关数据,为城市交通规划和改善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访问、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共 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样本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和居住地区的居民,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分析 1. 出行方式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方式主要分为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和私家车四种。其中,公共交通是最常用的出行方式,占比达到45%;步行和自行车分别 占比25%和20%;私家车占比为10%。这说明公共交通在城市居民出行中仍然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而步行和自行车的比例也较高,体现了居民对环境友好的出 行方式的倾向。 2. 出行距离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距离主要集中在5公里以内,占比达到60%。而超 过10公里的长途出行仅占比15%。这说明城市居民的出行活动主要集中在家庭 附近的日常活动,如上班、购物等,而长途出行相对较少。 3. 交通拥堵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普遍认为交通拥堵是当前城市出行的主要问题之一。超过70%的居民表示在高峰时段遇到过交通拥堵的情况,其中私家车用户受到的影响更为明显。交通拥堵不仅浪费了居民的时间,也增加了环境污染和交通事故的 风险。 4. 公共交通满意度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整体较低。超过50%的居民认为公共 交通的车次不足,等车时间过长。此外,有部分居民对公共交通的车辆拥挤、 不舒适等问题表示不满。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了居民的出行体验,也降 低了居民对公共交通的使用意愿。 5. 自行车出行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自行车出行在城市居民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然而,自行 车出行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停车难、道路不平整等。这些问题限制了自行车 的使用,也影响了居民对环保出行方式的选择。 四、改善建议 基于上述调查结果,为改善居民出行方式和交通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1. 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增加车次和线路,提高公共交通的便捷性和舒适度。 2. 完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提供更好的自行车出行环境。 3. 鼓励步行和骑行,建设更多的人行道和绿化带,提供更好的步行环境。 4. 加强交通管理,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减少交通拥堵。 5.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鼓励居民使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减少私家车使用。 五、结语 本次居民出行调查为了解城市居民出行方式和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通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倾向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近年来,中国城市居民的出行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公交、地铁)逐渐被私家车所取代。为了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于出行方式选择的倾向,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 二、调查方法 我们选择了中国大陆的5个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重庆)和5个二线城市(成都、杭州、南京、武汉、西安)作为调查样本。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计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问卷中包括了关于受访者的个人信息和对出行方式选择的倾向的问题。 三、调查结果 我们收集到了938份有效问卷,并对数据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1.出行方式选择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受访者最常选择的出行方式依次是:地铁/轻轨、公交、私家车、步行、共享单车和出租车等。其中,地铁/轻轨和公交的选择率较高,分别达到了78%和69%。 2.出行速度考虑因素 在选择出行方式时,受访者最重视的因素是出行速度,占比达到了82%。其次是出行费用(10%)、便利性(5%)和环境友好(3%)等。 3.私家车拥有情况

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拥有私家车的比例为47%。拥有私家车的受访者中,超过一半的人表示私家车对他们出行方式的选择有较大的影响。 4.出行方式选择倾向 根据调查结果,不同城市居民对于出行方式的选择倾向略有不同。一 线城市居民更倾向于选择地铁/轻轨和公交,而二线城市居民则相对更倾 向于选择私家车。可能的原因是一线城市拥有更完善的地铁和公交网络, 出行公共交通工具更为便利。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通过这次调查 1.地铁/轻轨和公交是中国城市居民出行最常选择的方式,应进一步 提升公共交通的服务质量,提高出行的便利性和舒适度,鼓励更多人选择 公共交通。 2.出行速度是居民选择出行方式的最重要因素,政府应继续扩建地铁 和轻轨网络,提高公交车次和运力,缓解高峰拥堵问题。 3.私家车的拥有率较高,应加强私家车的管理和交通引导,推广共享 汽车和出租车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4.对于二线城市,应加强公共交通网络的建设,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质量,增加居民出行的选择。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居民出行方式选择的倾向,未来可以开展更广泛的 调查研究,结合交通规划和城市发展,提出更具体的政策建议。同时,对 于不同人群和不同区域的特点,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行方式的选择策略,推动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带动了居民出行需求的不断增长,为掌握居民出行的实际情况,研究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以此为基础提出更合理、更科学的出行规划措施,本次调查就居民出行方式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市为样本,抽取随机的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共计回收有效问卷300份。 三、调查内容 1. 居民出行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出行目的主要包括上班、购物、娱乐和旅游等,其中60%的居民以上班为主要出行目的。 2. 居民出行时间 居民出行时间以早上7点-9点和下午5点-7点为高峰期,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30%和35%。在工作日中,上午7点-9点出行数量明显高于周末,而下午5点-7点则表现相似。 3. 居民出行方式

居民出行方式主要有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等,其中公共交通和自行车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 (1) 步行 调查结果显示,约13%的居民以步行为主要出行方式。 (2) 自行车 18%的居民表示主要使用自行车出行,而在18-30岁这一 年龄段,自行车的使用率高达37%。 (3) 公共交通 公共交通是最受欢迎的出行方式之一,其中地铁和公交车的使用率最高,分别为40%和38%。 (4) 私家车 私家车是出行方式中的一种重要方式,调查结果显示,近20%的调查对象主要使用私家车出行。 4. 居民出行距离 大部分居民出行距离在5公里以内,其中步行和自行车出行距离更短。而对于使用公共交通和私家车的居民,出行距离往往更长。 四、调查分析 1. 原因分析 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与个人经济情况、就业情况、城市交通状况等因素有关。经济条件好的居民往往更青睐私家车出行,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篇一: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北京市曾于1986、XX年进行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一轮全市性调查。 调查共包括八个专项,12个分项。其中规模最大的居民出行调查一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人口超过30万。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 一、居民出行调查 1、调查背景 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大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以居民出行调

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于XX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 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工作,满足了大量的实际需求。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大力建设智能交通应用系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某一分析方面或者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角度,都无法代替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步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行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自XX年至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至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XX年的132万辆发展至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与XX年相比较,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市交通问题也日趋突出,要解决好北京市目前的交通问题,陈旧的数据已不敷使用,迫切需要组织第三次居民

地铁客流调查报告(共5篇)

地铁客流调查报告(共5篇) 第1篇:北京地铁四号线客流现状的调查报告 北京地铁四号线客流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在北京,每时每刻都有着外来的务工人员,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人员是与日俱增,除极个别节假日或者春节过年,大部分时间北京都处在一个相对拥挤的时候,在人员的迅速增长之下,交通方面出现了很大的改革,各种交通工具相应诞生,像公交,出租车,私家车,以及现在被大多数人们所接受的地铁,因为地铁的快捷、方便、价格的实惠,成为了大多数人们出行的交通工具,我利用一周的时间,对其做一个客流现状的调查报告,来了解一下北京的地铁。 二、调查过程 调查时间:本人于2016年8月1日至8月7日,历时一周,进行相关调查。 调查地点:北京市西城区四号线地铁站。 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个人调查形式。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调查总体概况 在调查中,我对自己比较熟悉的四号线进行了调查,因为上下班或者出行的缘故,四号线的一些客流现状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经过一周的调查以后,有以下一些现状。。。 在一周中,周一到周五是一个相对平稳的时候,在清晨,人员上班的高峰期,动物园附近会迎来一大批的人。概因动物园对面有大型的批发市场,所以其中,包含了各种各样的人,有上班售货的人员,来动物园看动物的人员,清晨来早餐的人员,还有各种店面,小公司,大企业的上班人员,其中市场的人员占人数的70%左右,这是通过我对四号线的观察以及对地铁人员的问询所得出的结果。 (二)分析 通过就业人员分析地铁日客流的波动情况,发现以下规律:地铁线路运营3年后,全线客流分布基本平稳;最大客流量出现在周五;周日的客流量成为最低;周一至周四客流大体持平。 早高峰进站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分布在轨道线路两端的站点,说明早高峰时段端点站点的客流吸引范围(强度)大。 晚高峰进站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分布在轨道线路中间站点,符合工作出勤交通流的出行始终点的相反性(出勤出行中,晚高峰出行的起点是早高峰出行的终点)。早、晚高峰进出站客流量最大的是西直门换乘站,与其综合枢纽的功能及位置相匹配。 其中、出站客流量较大的站点有中关村、动物园、西直门及北京南站,与站点周边地区承载的用地功能有关系。例如,中关村及动物园的商业客流量较大,西直门及北京南站的枢纽功能使其往返于城区与郊区的客流量或长途客流量较大。因此,大客流吸引点应该重点解决其瓶颈问题。 在周六,人员的数量会达到一个饱满的状态,周六日双休日,作为大部分除餐饮,极个别小型个人私营企业以外,北京的周六日会迎来大高峰,放假。在经过一周的奋斗后,人们的精神处在一个高度紧张的状态,周六日的休息,会给他们带来一个美好的,放松的一天,人们开始呼朋唤友,开始组队游玩,等等,同时陪着家人、孩子、老人,来动物园游玩的不在少数,其中孩子,女人居多,尤其是一家老少来的更是比比皆是。 在此时,各种饭馆,餐饮,市场,吸引这各种人员的,全因为地铁带来的便利,实惠,地铁迎来了它的大高峰期,饱满,爆满的状态,人挤人,人推人,地铁里面各种拉隔离带,人手的增加来应对到来的大批大批的旅客。 (三)发现的问题 1.地铁客流量相比平时有大幅增加,容易出现站内客流滞留拥挤现象; 2.刷卡失败:人员的拥挤,导致刷卡时站在了黄线里,刷不过去,或者机器的故障; 3.逃票:如尾随其他乘客通过门禁,使用不符合身份的优惠卡,导致发生地铁人员与旅客发生口角冲突,旅客的围观导致人员的不疏散,拥挤。 4.(4)单程票流失:一些乘客不了解地铁单程票的回收机制,或在购票时故意多购票,将车票带出站留做纪念,在地铁逗留,不了解怎么出去,导致拥挤。 (四)解决方法 1.高峰期客流量大:在客运的高峰期(如春运及节假日),地铁客流量相比平时有大幅增加,容易出现站内客流滞留拥挤现象。对此,地铁相关部门存在较完善的应对机制:宏观调度指挥,上下游车站及时反映交换客流信息,做好配合工作;在客流较集中地车站(如新街口,南京站,南京南站),增派工作人员,疏通人群,避免事故的发生;增加地铁班次,最大程度提高载运量;售卖纸票等等; 2.刷卡失败:一方面,广大乘客应按规定购票,正确刷卡,携带大量行李的乘客可从专门设置的宽闸机通过;另一方面,地铁站工作人员也会定期检查闸机,并为乘客提供帮助; 3.逃票,对此地铁部门专门成立了地铁保卫办公室,组织教育群众,安排监查人员,严查逃票现象。但公民提高自身素质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4.单程票流失,为此,有关部门加大了宣传力度,并在出站口设立了回收箱提醒群众归还车票,节假日安排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引导乘客投票出站。 四、调查小结 3.本次社会实践活动虽然在过程中遇到一些阻力,但仍较好地完成了预定的任务。在调查实践中发现了地铁运行及相关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地铁配套服务设施不够完善,如:卫生间指示不明显,候车区座位较少,缺少双向电梯,缺少部分主要银行ATM机等IC卡补流程繁复等。地铁中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主要有:上下客时没有“先下后上”,大量乘客拥挤在部分上车门口,没有人为需要帮助的乘客让座,在车站、车厢内行乞、卖报,在车厢内吃东西,不满工作人员的提醒,逃票,携带单程票出站等,并以前两者最为常见。 社会实践加深了我们与社会各阶层人的感情,拉近了我们与社会的距离,也让我们在社会实践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进一步明确了我们作为学生的成材之路与肩负的历史使命。社会才是学习和受教育的大课堂。在那片广阔的天地里。我们的人生价值得到了体现,为将来更加激烈的竞争打下更为坚实的基础。 北京市地铁已经将成为一件重要的交通工具。它具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北京市地铁的建设对于北京市的发展,交通的改善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通过这次调查活动,我们更加深刻的认识了地铁,它带给我们的诸多便利,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我们相信,只要用心的去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会看到服务更上一层楼的北京市地铁。 第2篇:地铁客流组织方法研究 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摘 要 地铁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交通工具。它能有效的解决大城市人口密度高,交通量大、道路拥堵严重,交通事故等多种问题,他的重要性和重视性也在与日俱增。随着各大城市修建地铁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拥有自己的地铁线网换乘站的数量必然随着线网的发展而上升地铁换乘的客流组织成为地铁运营的重点。通过分析客流组织的基本原则,车站分配与客流关系,一级大客流因素的影响,提出大客流组织的方法与措施以解决这个问题,并对换乘进行的详细的阐述与分析,以此来的出相应的可行性结论,保证站台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舒适性、保证了旅客的出行便捷。 关键词:客流组织;换乘;车站 I 目 录

中国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

中国城市居民绿色出行意识调查报告 一、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汽车普及率的提高,交通拥堵、环境污染 等问题日益突出。为了解中国城市居民对绿色出行的意识和态度,我 们进行了一项调查。本报告旨在总结调查结果,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以促进绿色出行的实施。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了10个重点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重庆、武汉、南京、天津和 西安。调查对象为这些城市的居民,我们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共 收集到了10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 1. 绿色出行意识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表示对绿色出行有一定的了解,77%的受访者认为绿色出行对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2. 绿色出行方式 在绿色出行方式的选择上,59%的受访者表示会选择步行或骑行,32%的受访者会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仅有9%的受访者会优先选择私家车。 3. 绿色出行障碍

虽然大部分受访者表示支持绿色出行,但调查结果也显示了一些绿 色出行的障碍。最主要的障碍有以下几点: - 缺乏便捷的绿色出行选择:34%的受访者表示绿色出行方式不够 方便,缺乏足够的绿色出行设施。 - 排放标准不一致:26%的受访者认为私家车尾气排放标准不一致,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 - 保持形象压力:15%的受访者表示追求形象和社交压力限制了他 们选择绿色出行的意愿。 4. 个人绿色出行意愿 当被问及是否愿意改变自己的出行方式,89%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尝 试绿色出行,其中52%的受访者表示能接受每天绿色出行,37%的受 访者表示愿意部分时间选择绿色出行。 五、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向相关政府部门和城市管理者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绿色出行的实施: 1. 改善绿色出行设施:加大投入,建设更多的步行和骑行道路,提 供更多的公共自行车服务,方便居民实施绿色出行。 2. 完善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共交通线路和运营频次,提高服务质 量和覆盖面,吸引更多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

调研报告北京地铁

调研报告北京地铁 近年来,北京地铁在城市交通领域发展迅猛,成为北京市民出行的主要选择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北京地铁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并整理出以下报告: 一、北京地铁线路网络 1.1 线路数量:截至目前,北京地铁共有17条线路,包括1号线至17号线,涵盖了北京市绝大部分地区。 1.2 线路长度:总长度约达700公里,其中1号线最长,为31.1公里。 1.3 线路覆盖范围:北京地铁线路覆盖了从城区到远郊的大部分区域,使得市区与周边区县的交通连接更加顺畅。 二、北京地铁交通流量 2.1 日均客流量: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在北京地铁1号线至17号线的主要站点,日均客流量平均达到200万人次。 2.2 高峰期客流量:尤其在上下班高峰期,一些主要换乘站的客流量会超过日均客流量的两倍以上。 2.3 人流热点站:根据数据统计,一些位于商业区或政府机关附近的地铁站成为人流热点站,吸引了大量的乘客。

三、北京地铁服务与设施 3.1 运营时间:地铁线路的运营时间为每天早上5点到晚上11点30分,确保了市民出行的便利性。 3.2 车辆及换乘间隔:北京地铁更新换代迅速,已经使用了最新一代的地铁车辆。虽然客流量大,但车辆间隔时间适中,乘客换乘方便。 3.3 站点设施:地铁站点内配备了电子导览、自动售票机和便民服务设施,满足了市民的基本需求。 四、北京地铁的发展前景 4.1 进一步扩建:随着北京城市发展的需要,未来还有更多的地铁线路将会扩建,以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 4.2 提升服务水平:北京地铁将继续改善车站设施,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乘客需求。 4.3 推进智能化:北京地铁将引入更多智能技术,如无人驾驶列车和智能乘车系统,以提高运营效率和乘客体验。 综上所述,北京地铁作为北京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不断发展壮大。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更加便捷、舒适、智能化的地铁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市交通拥堵状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及目的 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的交通拥堵状况,有效规划和管理交通资源,本次调查旨在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深入分析交通拥堵的原因和影响 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调查方法与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交通流量测量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 面向北京市居民,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共发放问卷5000份,有效回收 问卷3000份。交通流量测量则在北京市道路网中选择重要交通要道, 使用传感器记录交通流量情况。 三、交通拥堵状况总览 经过调查发现,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非常严重。根据交通流量 测量数据,在早晚高峰期,部分主要交通要道的交通流量超过了道路 容量的80%,导致交通拥堵现象频发,通勤时间延长,影响了市民的 生活质量。 四、交通拥堵原因分析 1. 车辆数量激增:随着北京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拥有量急剧 增加,导致道路供需失衡,交通拥堵问题日益凸显。 2. 道路狭窄不合理:部分道路的设计并不适应日益增长的车流量,导致道路狭窄,车辆通行效率低下。

3. 交通信号控制不合理:部分交通信号的设置时间不合理,造成交通拥堵的同时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风险。 4. 停车管理不科学:停车位不足、停车场难以找到等问题,使得私家车较多的区域出现了停车难的情况,进一步加剧了拥堵。 五、交通拥堵影响 1. 经济发展受阻:交通拥堵使得货物运输效率降低,影响了北京市的物流行业的发展,也制约了其他行业的正常运作。 2. 生活成本增加:长时间的堵车给市民的通勤带来诸多不便,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还增加了油耗和交通费用。 3. 环境污染加剧:交通拥堵导致车辆怠速增多,进一步加剧了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六、应对策略 1.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提升公共交通的覆盖率和便捷程度,鼓励市民使用地铁、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 2. 改善道路规划与建设: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增加道路容量,优化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推广共享出行模式:鼓励市民使用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4. 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优化停车位的规划和管理,增加停车场的建设数量,缓解停车难问题。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居民出行调查报告 一、引言 居民出行是一个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出行方式和习惯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为了更好地了解居民的出行情况和需求,本调查报告将对居民出行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总结。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随机抽取的500个居民进行面对面访问,提问有关出行方式、出行频率、出行目的和出行满意度等方面的问题,来获取相关数据。 三、居民出行方式 根据调查结果,居民出行方式主要可分为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和私家车四种。 1.步行:调查显示,有40%的居民选择步行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步行不仅能够促进身体健康,而且对距离较短的出行需求十分适合。 2.自行车:约有30%的居民选择自行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自行车的优势在于省时省力,且对环境友好。 3.公共交通:约占25%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公共交通包括地铁、公交车等,其优势在于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并减少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4.私家车:调查显示,约有5%的居民选择私家车作为主要的出行方式。相较于其他出行方式,私家车的优势在于灵活性和私密性,但同时也 增加了交通拥堵和环境压力。 四、居民出行频率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居民每天都需要出行,约占65%。其次是每周 至少3次出行的居民,约占25%,少数居民每周出行频率在1-2次,约占10%。这一数据反映了居民对出行的日常需求,也说明了城市交通运输的 重要性。 五、居民出行目的 调查结果显示,居民的出行目的多种多样,其中主要包括工作/上学、购物、休闲娱乐和医疗就诊等。 1.工作/上学:约占4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前往工作或上学。这一 结果与城市经济和教育发展有关,因为人们需要在不同地点间进行工作和 学习。 2.购物:约占3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购物。购物是城市生活不可或 缺的一部分,人们在购物时需要前往商场、超市等地点。 3.休闲娱乐:约占2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休闲娱乐。休闲娱乐活动 包括电影、演出、健身、旅游等,人们为了放松身心和寻找娱乐选择出行。 4.医疗就诊:约占10%的居民的出行目的是医疗就诊。这说明了居民 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同时也反映了城市医疗资源的分布情况。 六、居民对不同出行方式的满意度分析

北京交通调查报告

北京交通调查报告 北京交通调查报告 一、引言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北京市的交通状况,本次调查报告将对北京市的交通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以期为改善交通状况提供有益的建议。 二、交通拥堵状况 1. 高峰时段交通拥堵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交通拥堵问题在高峰时段尤为严重。早晚高峰时段,主要道路上车辆密度大、速度慢,造成了大量的交通拥堵。这不仅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不便,也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2. 公共交通不足 尽管北京市的公共交通系统较为完善,但仍然存在公共交通不足的问题。地铁线路虽然多,但在高峰时段仍然挤得水泄不通。公交车线路繁多,但车辆频率不够高,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这导致很多市民只能选择私家车出行,进一步加剧了交通拥堵。 三、非机动车和步行出行 1. 自行车数量减少 过去,北京市是自行车王国,但随着汽车数量的增加和道路扩建,自行车数量逐渐减少。这导致了非机动车道的利用率降低,同时也降低了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出行的意愿。 2. 步行环境改善

尽管非机动车出行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步行仍然是许多市民的出行方式。为了改善步行环境,北京市政府加大了步行街建设的力度,提供更多的人行道和过街设施,使市民能够更安全、便捷地步行。 四、解决方案 1.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为了缓解交通拥堵问题,北京市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公共交通建设。增加地铁线路和公交车数量,提高运营频率,确保市民能够更方便地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同时,应加大对公共交通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的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减少私家车的使用。 2. 优化道路规划 北京市政府应加强对道路规划的科学研究,合理规划道路布局和交通流动。通过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加强交通管理,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交通拥堵。 3. 鼓励非机动车出行 为了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北京市政府应鼓励市民选择非机动车出行。通过建设更多的自行车道和停车设施,提供更便利的非机动车出行环境。同时,加强对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的管理,提高市民对非机动车出行的安全感。 五、结论 北京市的交通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市民和各界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公共交通建设、优化道路规划和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希望本次调查报告能够为北京市交通问题的解决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北京地铁调查报告

北京地铁调查报告 北京地铁调查报告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交通问题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议题。而 北京作为中国首都,其交通状况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地铁作为北京市重要的 交通工具之一,对于城市居民的出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了解 北京地铁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并将结果整理成以下报告。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北京地铁的使用情况、乘客对地铁服务的满意度以及存 在的问题。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涵盖了北京地铁不同线路的不同车站。问卷内容包括乘客的基本信息、地铁出行频率、乘坐 体验、服务满意度以及对地铁未来发展的期望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乘客基本信息 调查结果显示,乘客中男性占比52%,女性占比48%。年龄方面,18-30岁的年轻人占比最高,达到58%。另外,调查还发现,大部分乘客每天都会使用地铁,其中43%的人每天乘坐地铁超过两次。 2. 乘坐体验 在乘坐体验方面,调查显示,大部分乘客对地铁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较为满意。 然而,对于拥挤程度和空气质量等问题,乘客的满意度较低。尤其是在高峰期,地铁车厢内的拥挤情况严重影响了乘客的出行体验。 3. 服务满意度 在服务满意度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乘客对地铁的服务态度和车站设施

较为满意。然而,对于车站的导向标识和信息公告等方面,乘客普遍感到不够 清晰和及时。此外,一些老年乘客反映,地铁对于残疾人和行动不便的乘客的 服务还有待改善。 4. 问题与建议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总结了一些乘客普遍反映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应加强高峰期的运力调配,减少车厢内的拥挤程度。其次,应提高车站的 导向标识的清晰度和信息公告的及时性,方便乘客出行。此外,地铁公司还应 加大对残疾人和行动不便乘客的关注和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条件。 三、地铁未来发展展望 在调查中,我们还了解到乘客对地铁未来发展的期望。大部分乘客希望地铁能 够继续扩大线网覆盖范围,提高线路的密度和频率。同时,乘客也希望地铁能 够引入更多的智能化设备,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体验。此外,一些乘客还希望 地铁能够加大对环保和节能的投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结论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全面了解了北京地铁的现状和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虽然 地铁在提供出行便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我们相信,通过持续改进和创新,北京地铁将能够更好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为城市交通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同时,我们也呼吁乘客在使用地铁时要遵守 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出行环境。

北京市民对公共交通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北京市民对公共交通满意度的调查报告 概述: 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居民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之一,对提高交通效率、缓解道路拥堵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了解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和 改善需求,将有助于城市交通发展和政策制定。 一、调查目的和方法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北京市民对公共交通的满意度水平,并探究导致 市民满意度不高的原因。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共发放了1500份 问卷,覆盖不同区域和年龄段的人群。通过回收问卷数据,并对其进 行统计分析,以得出结论。 二、调查结果分析 1. 公共交通满意度水平 根据问卷调查所得结果显示,有高达80%的受访市民对北京市的公 共交通系统表示满意或者较满意。他们认为公共交通系统运行相对稳定,线路较为密集,票价也相对合理。 2. 不满意因素的分析 尽管多数市民对公共交通表示满意,但仍存在一部分市民对公共交 通系统存在不满意的问题。主要原因包括: - 公交车辆拥挤:大部分市民反映公共交通高峰期车辆拥挤现象严重,难以保证乘坐舒适度。

- 地铁出入口配套设施不完善:一些受访市民认为地铁出入口周边配套设施滞后,缺乏便利性。 - 线路覆盖不全:少数市民对某些区域或交通节点覆盖的线路不满意。 3. 改善需求和建议 调查中,部分市民提出了改善公共交通系统的建议: - 加大投入,增加公交车辆:加大对公交系统投入,增加公交车辆以减轻拥挤状况,提高市民乘坐的舒适度。 - 完善配套设施:在地铁出入口周边建设更多便利设施,如非机动车停放点、电动车充电站等。 - 完善线网规划:在规划新线路时,需考虑到不同区域和交通节点的需求,确保线路覆盖全面。 4. 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为了提高公共交通满意度,有必要采取以下措施: - 提升驾驶员服务意识:加强对公交和地铁驾驶员素质培养,提高其服务质量。 - 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活动,提升市民对倡导文明乘车和维护公共秩序的认知度。 - 加强投诉渠道建设:建立健全公共交通的投诉渠道,及时解决市民的问题和意见反馈。

北京交通调研报告

北京交通调研报告 北京交通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背景: 在城市交通日益拥堵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北京市交通系统的运输能力并改善交通状况,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北京市的交通状况、问题和挑战,并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 1. 网络调查:通过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布调查问卷,了解居民对北京市交通现状的看法和建议。 2. 实地观察:走访北京市的主要交通枢纽、道路和公共交通车站,观察交通拥堵程度和交通管理情况。 3. 专家访谈:与交通专家进行面对面访谈,听取他们对北京市交通问题及解决方案的意见。 三、调研结果: 1. 道路拥堵:由于私家车数量激增,道路拥堵成为北京市最大的交通问题之一,特别是在上下班高峰期间,车流量剧增,道路容量无法满足需求。 2. 公共交通不便:尽管北京市公共交通系统相对完善,但某些地区仍存在公交车线路不足、车辆拥挤等问题,导致居民出行不便。 3. 交通事故多发:由于道路拥堵、违章停车等违规行为,北京市的交通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交通安全和居民出行。 四、解决方案和建议:

1. 加强公共交通设施建设:增加公交车辆数量,完善线路布局,提高公交运营效率,鼓励居民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2. 推广绿色出行方式:鼓励居民使用非机动车、步行或共享单车,减少私家车使用量。 3. 优化道路交通管理:提高道路承载能力,设立禁停区,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交通秩序。 4. 鼓励错峰出行:通过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弹性工作制,引导企事业单位错峰上下班,减少高峰期的车流量。 5. 建设智慧交通系统: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智慧交通系统,提升交通信息共享和交通管理效率。 五、总结: 北京市交通问题的解决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配合。通过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和优化道路交通管理,可以提高交通运输能力和交通效率,缓解道路拥堵。此外,推广绿色出行方式和建设智慧交通系统也是解决北京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为北京市创造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的交通环境。

最新居民出行方式调查报告

日常出行大多在3-8公里 报告显示,居民日常出行距离大多集中于3-8公里,其中3-5公里和5-8 公里合计占比超过半数,达到52.9%,仅有6.2%的居民出行距离在1公里以内。 调查表明,居民日常出行目的主要集中于通勤(包括上班、上学),占比高达68.7%,其次是休闲或走亲访友(21.2%),仅有9.3%的居民将购买生活用品作为日常出行主要目的。 北京、成都等大城市中,居民日常出行距离较远,其中北京日常出行8公里及以上人群占比高达47.8%;每日出行距离1公里以内的人群中,昆明相较其他城市比例较高,达到12.2%。有车族的出行距离大于无车族,其中有车且未来两年有换车打算的人群出行距离最远,8公里以上占比39.6%。 调查显示,居民日常出行时间主要集中于15-30分钟和30-60分钟两个时间段,占比分别为37.4%和33.9%;“2个小时以上”的占比很低,仅有1.6%。北京、上海、天津、广州等城市居民日常出行时间主要集中于30-60分钟,尤其在北京日出行1个半小时的居民占比达15.9%,远高于其他城市。 拥堵是城市交通最大问题 报告显示,七成以上居民认为交通拥堵是城市交通最大的问题。 调查表明,71.9%的居民认为现在城市交通拥堵;排在第二位的交通问题是私家车的过快增长,占56.1%;有36.2%的居民认为乘坐公交不方便;其他还有停车难等问题。 调查显示,北京、广州和天津的居民认为自己城市交通拥堵的比例都高达80%以上,分别为86.7%、84.1%、80.4%;上海、武汉、深圳、宁波、西安等5个城市居民认为自己城市交通拥堵的比例均高于平均水平。 超半数居民选公交出行 报告显示,在现有出行方式中,居民选用公共交通出行的比例超过半数,高达56.1%,远远高于其他方式。 此项调查显示,有32.5%的居民选用私家轿车出行,步行排在第三位,占20.1%,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占16.5%,出租车占14.7%。相比较其他城市,北京与广州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比例较高,分别为71.5%和72.5%。 调查表明,有73.9%的居民愿意改变现有出行方式,其中超过60%的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代替现有出行方式,而购车原因是由于公交车过于拥挤,速度慢。经济发达城市居民较其他城市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意愿要高。

北京交通调查报告

北京交通调查报告 篇一:北京市居民出行调查工作及主要结论 北京市第三次全市交通综合调查简介北京市曾于1986、2000年进行了两次全市性交通综合调查,为北京城市交通各项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此后5年,北京市交通状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涌现。同时据新完成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北京交通发展纲要》所确定的城市和交通发展新思路,急需在现阶段开展新一轮全市性调查。调查共包括八个专项,12个分项。其中规模最大的居民出行调查一项涉及了18个区县,150条街道,共858个居委会,家庭户数近10万户,被调查人口超过30万。调查组织实施机构由三级调查办公室组成,成员包括相关21个委办局及18个区县的主要领导和工作人员。 一、居民出行调查 1、调查背景 社会经济现代化建设、机动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北京市城市发展日新月异的同时也出现了规划目标提前实现、城市发展空间饱和、大城市病逐渐突出、城乡发展不均衡等问题。其中,交通拥堵问题极其严重,影响了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北京市于1986年开展了第一次以居民出行调查为重点的全市性综合交通调查。于2000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市城市交通综合调查,居民出行调查也是其重点内容。这两次调查成果都为各阶段北京市城市交通规

划、建设、管理和运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数据基础,促进了定量分析工作,满足了大量的实际需求。此外,虽然市公安交通管理局大力建设智能交通应用系统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交通流检测数据,北京交通发展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坚持开展了一系列交通调查专项等,但这些调查成果都仅仅针对交通系统的某一子系统、某一分析方面或者城市区域的某一部分,因此从全市交通系统研究的角度,都无法代替居民出行调查的重要地位。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北京市步入家庭轿车普及期,居民出行特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道路交通状况也显现出新的特征。自2000年至今的五年中,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至20XX年底,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已由2000年的132万辆发展至230余万辆,市区范围内保有量也已达150余万辆,车辆在居民出行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与2000年相比较,城市交通拥堵日趋严重,城市交通问题也日趋突出,要解决好北京市目前的交通问题,陈旧的数据已不敷使用,迫切需要组织第三次居民出行调查。 2、调查目的和意义 本次调查作为20XX年北京市综合交通调查的内容,用以完善北京市的交通模型,为交通战略研究、交通规划、交通管理提供定量分析平台,为缓解北京市当前紧张的交通状况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调查分析北京市近年来随着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城市居民出行源强度、分布、交通结构、出行目的等基本出行特征的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