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中药药剂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能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中药药材的加工、炮制和制备技术;

3. 熟悉中药制剂的分类、质量标准及生产工艺;

4. 掌握适用于中药制剂的现代制药技术,并能运用于中药研发和生产中;

5. 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中药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

1.1 中药药材的分类和加工方法

1.2 中药炮制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1.3 中药药材炮制质量控制方法

2. 中药制剂学基础

2.1 中药制剂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2 中药制剂的分类和特点

2.3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3. 中药制剂工艺学

3.1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

3.2 中药制剂的成方原则和配伍禁忌

3.3 中药制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

4. 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4.1 提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4.2 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4.3 理化性质测定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知识;

2. 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研究论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 案例研究和课堂演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核:闭卷考试,考查对课程核心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3.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评分:考查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七、参考教材

1. 《中药药剂学教程》(主编:XXX)

2. 《中药制剂与质量评价》(主编:XXX)

3. 《中药制剂工艺学》(主编:XXX)

八、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中医药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教学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药学专业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

学服务和指导。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 Pharmaceutics 课程编码:27A20407 学分:5.5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计划学时:112 其中讲课:64 实验或实践:48 适用专业:药学、制药工程 推荐教材:崔福德,《药剂学(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 参考书目:1.王东凯,《药剂学学习指导与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2.平其能,《现代药剂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1年。 3.周建平,《工业药剂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 4.刘燕,Martin 物理药剂学与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药剂学课程是药学、制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药学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占据重要地位。本课程重点培养学生掌握现代药剂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对本课程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剂型与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而且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及创新意识,为从事药剂学工作,合理安全用药,以及研究探索药物新剂型和新制剂,更好地为医药卫生事业服务夯实基础,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 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药剂学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各种剂型的定义、特点和质量要求,掌握主要剂型设计 基本理论、制剂处方、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2、掌握常用药物剂型及制剂的处方设计与制备技能,熟悉主要药物剂型及其制剂的质量评价方法。 3、结合剂型熟悉重要辅料的性能、特点、用途和常用量,以及对制剂质量的影响; 4、熟悉制剂中药物释放规律和影响因素;熟悉制剂稳定性考察的基本方法和结果处理; 5、了解新型给药系统的主要类型、特点和一般制备方法。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绪论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药剂学常用术语及含义、药典和药品标准在药剂中的重要作用,GMP与GLP在生产研究中的意义。熟悉药剂学分支学科和剂型的分类方法。了解药剂学的重要性、任 务及发展概况;剂型的重要性;处方的概念与种类。了解药物传输系统概念、分类和 作用。药物传输系统在药剂学发展中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 药剂学基本概念、药剂学分支学科、药物传输系统、药剂学的任务及发展概况。 [授课方法] 以多媒体课堂讲授为主,联系实例讲授和课下自学为辅。 [授课内容] §1.1 药剂学的概念和任务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普专中药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不仅需要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作为支撑基础,而且与生产实践和临床用药紧密相联,是衔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中药药剂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继续学习能力和对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用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制剂和调剂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辨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打造中药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课程教学方法是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机结合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参观实习和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图表、实物、幻灯、录像、CAI等多种形象化教学资源。理论教学要详尽阐述中药药剂学的基本规律,技能训练要重点强调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科发展方针。采用综合手段,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0 21 22 23 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讲述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 2.中药药剂学的发展介绍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及中药药剂学的发展方向。 3.药物剂型的分类介绍中药剂型的几种分类法。 4.药品标准详述《中国药典》、《药品标准》、药品主要管理法规等的性质和作用,强调药剂工作的法制性、科学性和严肃性。 教学要求: 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性质与特点;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与有关药事法规等)及其性质、特点与使用方法。 2.熟悉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和任务;剂型的分类方法。 教学手段、方法:多媒体课件、教材;讲授式 第二章中药调剂技术(6学时) 教学内容: 1.处方介绍处方的含义、种类、内容、格式;中药处方组成的特点。 2.中药房的组织结构与管理讲述调剂工作制度、中药“斗谱”排列的原则、度量衡; 中药毒性药;配伍及妊娠禁忌药等知识。 3.中药配方的操作规程与基本知识详述中药处方的审查、调配、复核及发药的要求与方法;特殊药品的处理方法;配方注意事项;中药说明书的含义及内容;非处方药的含义、特点、遴选原则、使用注意事项;中药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4.调剂用药的供应介绍调剂用饮片和中成药的采购、贮存、调拨、供应的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求: 1.掌握中药房工作制度和调剂程序,审查处方和调配药剂的要点。 2.熟悉中药“斗谱”排列的原则;度量衡;中药毒性药品种及用量;处方禁忌药。 3.了解处方种类与格式;中药说明书的含义及内容;非处方药的含义、特点、遴选原则、使用注意事项;中药贮存与保管、不良反应、合理应用。 教学手段、方法:多媒体课件、教材;讲授式、案例式、启发式 实验实训内容:参观中药房 第三章制药卫生管理(2学时) 教学内容: 1.概述讲述药剂卫生的概念、重要性及基本要求;预防药剂污染的主要环节。

药剂学教学大纲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内容 1、药剂学的概念及其他常用术语的概念。 2、制剂的概念及其基本质量要求。 3、剂型的概念及剂型分类。 4、药剂学的发展及今后的任务。 5、药品标准及其他有关法规。 6、处方。 7、GMP及其他规范。 (二)教学要求 1、掌握药剂学的概念及其他常用术语的概念。 2、掌握制剂的概念及其基本质量要求。 3、掌握剂型的概念及剂型分类。 4、了解药剂学的发展及今后的任务。 5、掌握药品标准,熟悉其他有关法规。 6、熟悉处方。 7、掌握GMP。 8、了解其他规范。 (三)作业要求 做有关药剂学、制剂、剂型、药品标准、GMP、处方等概念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章表面活性剂 (一)教学内容 1、表面现象。 2、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种类、特性、应用。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表面现象。 2、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种类。 3、熟悉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应用。 (三)作业要求 做有关表面活性剂概念、特点、种类、性质、应用方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液体药剂 (一)教学内容 1、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

2、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3、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4、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5、溶液型液体药剂。 6、溶胶剂及高分子溶液剂。 7、混悬剂。 8、乳剂。 (二)教学要求 1、了解药物的溶解度、溶解速度及其影响因素(自学)。 2、掌握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3、掌握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分类、质量要求。 5、熟悉液体药剂的溶剂和附加剂。 6、掌握糖浆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存在问题,熟悉溶液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了解其他溶液型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制备方法。 7、掌握高分子溶液的性质及制备,了解溶胶剂的概念、特性、制备。 8、掌握混悬剂的概念、特点、物理稳定性、稳定剂,熟悉混悬剂的制备方法、质量评价。 9、掌握乳剂的概念、乳化剂,熟悉乳剂的制备、乳剂的不稳定性及质量评价,了 解乳剂的形成条件及原理。 (三)作业要求 做有关液体药剂的的概念、特点、分类、处方组成及各种不同类型液体药剂的概念、特点、制法及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四章灭菌法与空气净化技术 (一)教学内容 1、灭菌法。 2、空气净化技术。 (二)教学要求 1、掌握湿热灭菌法,熟悉F值与F0值应用与要求,了解其他灭菌方法。 2、了解空气净化技术。 (三)作业要求 做有关灭菌方法的选择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第五章注射剂与滴眼剂 (一)教学内容 1、注射剂的概念、特点、分类、给药途径、质量要求。 2、热原的概念、组成、性质、污染途径、除去方法、检查方法。 3、注射用溶媒。 4、注射剂的附加剂。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它不仅需要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作为支撑基础,而且与生产实践和临床用药紧密相联,是衔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所必需的中药药剂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职业技能;为增强学生适应职业岗位的能力、继续学习的能力和对职业变化的应变能力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课程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质量控制与合理用药等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学生解决制剂和调剂过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方式;强化学生追求崇高职业道德的意识;打造中药行业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课程教学方法是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有机结合课堂讲授、实验操作、参观实习和自学讨论等多种教学形式,充分利用图表、实物、幻灯、录像、CAI等多种形象化教学资源。理论教学要详尽阐述中药药剂学的基本规律,技能训练要重点强调操作规范化和标准化。教学过程中要始终贯彻“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学科发展方针。采用综合手段,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三、教学内容、目的要求和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含义、性质与特点;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中国药典》、部颁标准与有关药事法规等)及其性质、特点与使用方法。 2.熟悉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及药品临床试验管理规范。 3.了解中药药剂学的发展简况和任务;剂型的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概述详述《中药药剂学》的定义、性质与任务;药物剂型选择的基本原则;讲述药剂学常用术语的概念。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概述 《中药药剂学》是中医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核心课程,旨在通过系统学习中药药剂学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能力,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能力和素养: 1. 理解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中药药材的加工、炮制和制备技术; 3. 熟悉中药制剂的分类、质量标准及生产工艺; 4. 掌握适用于中药制剂的现代制药技术,并能运用于中药研发和生产中; 5. 培养学生的中药制剂研发和生产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 1. 中药药材加工和炮制技术 1.1 中药药材的分类和加工方法 1.2 中药炮制技术及其影响因素 1.3 中药药材炮制质量控制方法

2. 中药制剂学基础 2.1 中药制剂学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2 中药制剂的分类和特点 2.3 中药制剂的质量标准及评价方法 3. 中药制剂工艺学 3.1 中药制剂的生产工艺和工艺流程 3.2 中药制剂的成方原则和配伍禁忌 3.3 中药制剂的生产设备和技术要求 4. 现代制药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4.1 提取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4.2 粉碎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4.3 理化性质测定技术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五、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应用知识; 2. 实验操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研究论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4. 案例研究和课堂演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考核方式 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2. 期中考核:闭卷考试,考查对课程核心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能力; 3. 期末考试:开卷考试,考查对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 4. 实验报告和研究论文评分:考查学生的实践和科研能力。 七、参考教材 1. 《中药药剂学教程》(主编:XXX) 2. 《中药制剂与质量评价》(主编:XXX) 3. 《中药制剂工艺学》(主编:XXX) 八、教学团队 本课程由中医药学院的教授和副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负责教学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药学专业背景,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 学服务和指导。

《药用植物学》《药理学》《药剂学》《药剂分析》实验教学大纲

药用植物学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开课单位: 适用专业: 课程名称:药用植物学 课程代码: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 学分:1 总学时:16 理论学时: 10 实验(上机)学时: 6 考核方式:考试 先修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中药学》 后续课程:《中药鉴定学、《中药药剂学》 二、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药用植物学是药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它与生药学、中药学、中药资源学、天然药物化学等学科密切相关,又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直观性很强的课程。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生药的原植物种类,确保生药来源的准确性;调查研究、合理利用药用植物资源;利用植物生物技术,生产活性成分高的五种、转基因物种和濒危物种;为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服(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药用植物六大器官的形态特征和结构特点。 掌握药用植物重点科的形态特征。 熟悉药用植物各器官类型、各科常用药用植物特点及主要化学成分。 了解药用植物研究范围、发展简史等内容。 2.能力目标 能够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各个器官特征和内部构造。 能够将待鉴定的药用植物分类到科。 能够准确识别常见药用植物200余种。 具有发现寻找中药材新资源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素质目标 具有较强求知能力热爱中药事业爱护药用植物资源。 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严格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勇于实践。 三、实验学时安排说明

根据本专业需要及教学大纲要求选做6学时的实验课。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项目:一、植物细胞的构造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目的:掌握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的方法;练习临时制片技术:徒手切片、表皮制片、粉末装片;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学习绘制植物细胞图的基本技术;了解叶的组成和形态;叶片的质地、叶脉及脉序。 实验内容:显微镜的构造,使用和保护的方法;学习临时制片法(表皮制片法、徒手切片法、粉末状片法);细胞结构的观察。 实验报告及作业:写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写出使用显微镜的注意事项。写出表皮制片法、徒手切片法、粉末状片法的步骤。绘制叶的组织构造。 实验项目:二、植物解剖学基础知识实验 实验学时:3学时 实验目的:综合运用前面所学的植物细胞、组织及根、茎、叶内部构造的知识,使用显微镜、解剖镜、放大镜等仪器观察、解剖植物,采用临时装片、徒手切片等方法,对一种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进行组织构造描述、绘图;综合利用解剖镜、放大镜等仪器观察、解剖植物,准确描述药用植物形态特征,利用各种植物工具书(如分类检索表、植物志、植物图鉴等),鉴定不认识的药用植物。 实验内容:分组进行:药用植物的鉴定;药用部位的组织构造。 实验报告及作业:对一种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进行组织构造描述、绘图;准确该药用植物形态特征。 五、主要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一)主要教材 李钦主编,《药用植物学》,第二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二)主要参考书目 王德群主编《药用植物生态学(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 万德光主编《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特色教材)》,成都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5年。 方成武、王文全等编著《中药资源学(供中药学和药学类专业用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科学出版社,2005年。

药剂学教学大纲

药剂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定位 《药剂学》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技术学科,具工艺学性质。学习药剂学是药学生产、临床、经营管理服务等药学一线岗位的需要,是从事药学专业领域实际工作基本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技能。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常用制剂的生产制备流程,熟悉常用制剂的制备工艺; 2.掌握常用制剂的基本概念、基本的理论; 3.掌握常用制剂的质量评定知识; 4. 掌握基本的调剂知识; 5.了解药剂学的分枝学科与新剂型等药剂学的发展前沿。 (二)能力目标 1.具备基本的调剂技能; 2.具备药物制剂的基本操作技能; 3.具有常用医院制剂与常规制剂的制备能力; 4.具有常用制剂的质量评定能力; 5.具有一定的处方审核与处方调配能力。 (三)态度目标 1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格的法律、规范意识;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意识。 三、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理念: 以“够用实用”为原则,以“淡化理论强化技能”为出发点,以“技能培养”为重点,以构建“岗位人、职业人、社会人”需要的经验和知识体系为准则,加强与医药行业企业进行合作,聘请行业技术骨干进校讲学。注重理论实践相结合,力求教、学、做一体化。在教学中充分体现职业型、实践性、开放性。

2.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应以“体现高职特色,强化技能操作”为要务。做到:掌握药剂学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新技术、新辅料、新工艺、新剂型,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与使用方法及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外制药学的发展。 教学内容主要有四大部分:基本操作、基础知识、综合应用项目、拓展知识。各部分之间环环相扣,互为基础,又相互独立。每一部分中包含多个教学情景,每一教学情景又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模块。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多媒体课件演示;结合实验室产品制作(教、学、做)、观看实际生产过程录像片;同时加大了企业现场观摩教学(理实一体)、生产车间参观(见习);毕业顶岗实习等多元化的模式与手段等。增强本课程的企业行业的参与度,聘请医药行业企业的技术骨干、岗位熟练工等讲解实践性强的环节。充分体现本课程的职业特色与技能培养的主线。 四、教学目标 1.专业能力: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使学生掌握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要求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调剂学的理论与方法熟悉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了解国内外药剂学进展概况及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和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 2.方法能力:要求学生能初步掌握重要剂型的制备过程与技巧,为实际工作打好基础。培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造与创新理念,更好的适应具体工作的需求。 3.社会能力:能较快较好的适应药学专业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团结协作,能解决实际中的具体问题,培养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业素质,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为医药经济的发展贡献才智。 五、教学内容 (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适用性 课程组对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恩威药业、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成都中汇制药有限公司、成都蓉生药业公司等制药企业进行了调研,针对药剂学的岗位群与企业共同分析归纳了各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完成制剂车间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主,结合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药士考试、药师考试等考试内容,兼顾学生在行业企业内的发展需求,选取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以制药企业和医院制剂岗位所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中药药剂学 课程英文名称:Pharmaceutic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课程编号:ZH21303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总学时72、理论课学时52、实验课学时20) 学分:4 适用对象:中药学本科专业 先修课程:中药学、方剂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 课程简介: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它不仅与本专业的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其他专业课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与中药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医疗密切相关,也是连接中医与中药的纽带,是实现中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门课程的课堂讲授、实验教学和教学实习,使学生能够掌握中药常用剂型的概念、特点、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等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现代药剂学的有关理论与技术;熟悉药剂常用辅料,专用设备的基本构造、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等内容;了解国内外药剂学研究新进展。为今后从事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和解决药剂生产中有关技术问题奠定较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求,要保持中医药理论体系的特点,加强中药传统理论知识与现代科学技术的有机结合,药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相结合,继承传统药剂与发展现代剂型相结合,尽量避免与其他学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在新内容上要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扩展,如超细粉碎,超临界流体提取,半仿生提取,超声提取,絮凝沉淀,大孔树脂吸附,超滤,高速离心,喷雾干燥,冷冻干燥,一步制粒,凝胶剂,巴布剂,灌肠剂,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等等。充分反映了中医药的新法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辅料。体现了本门课程的科学性、时代性和适用性。 本门课程大致分为4大部分,第一部分为“中药调剂”;第二部分以“药剂制备基础”为主,配合散剂、浸出药剂、液体药剂等剂型;第三部分为“中药剂型”,基本上按液体、半固体、固体、气体剂型顺序编排;第四部分为“药物制剂新技术、新制剂与疗效”为中药现代化研究打下初步基础。 本门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操作相结合。利用图表、实物、幻灯、录像、多媒体课件等多种形象化教学手段;技能训练中强调操作规范化、标准化。同时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树立“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观点,努力为中药事业的现代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中药药剂现代化发展,教学内容不断增加。由于本课程学时总数严重不足,为满足培养人才的需要,在完成本大纲教学基本要求和内容的前提下,讲课学时、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及教学顺序,可根据各学期情况适当调整。

《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TCHP1011 课程名称:中药药剂学 英文名称:Pharmac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实验室名称:药学实验室 课程学时:117实验学时:54 一、本课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 中药药剂学兼属于工艺学与药物应用学科的范畴,具有密切联系医疗和生产实践的特点。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中药药剂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典型药剂的制备,掌握常用剂型的特点、制备方法与质量控制,以验证、巩固和深化扩展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掌握中药制剂的基本操作方法与技能,熟悉制剂生产中常用设备和检测仪器的结构、性能及使用保养方法;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使学生具有实验设计的初步能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实事求是的作风、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为今后从事科研和生产工作打好基础。 二、主要仪器设备及现有台套数 单冲压片机(2台)、JBZ-300型多功能微丸包衣造粒机(1台)、崩解度测定仪(1台)、片剂四用测定仪(1台)、片剂硬度测定仪(2台)、单杯溶出度测定仪(16台)、颗粒制冰机(1台)、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2台)、电子分析天平(2台)、显微镜(2台)、磁力搅拌器(16台)、水浴锅(8台)。

四、考核方式 1、实验报告:本门课程实验对实验报告的要求(应包括对报告内容的要求) 实验报告格式: (1)实验题目 (2)实验日期(包括温度与天气状况等) (3)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4)基本概念和实验原理 (5)实验内容、步骤及现象的记录 ()6实验结果(是否制得产品并对其进行质量评价) (7)实验讨论(实验的注意事项,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所采用的解决办法,实验成败关键等进行讨论)。 2、考核方式 (1)实验课的考核方式:考查 (2)实验课考核成绩确定,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比例等。 实验课的考核成绩为平时实验成绩的平均值,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情况及课堂上对老师提出问题的回答情况;实验的完成程度;实验报告的规范性;设计性实验的准备情况。 实验课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 五、实验教材、参考书 1、教材:《中药药剂学实验与指导》,苏州大学医学部药学院药剂学教研室自编。 2、参考书: (1)《中药药剂学》,张兆旺等,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2)《中药药剂学实验与指导》,刘汉清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3)《药剂学实验与指导》,平其能等,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基本内容 《药剂学》是中央电大药学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专业课。它是研究药物剂型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与合理应用等内容的综合性技术科学。 二、课程的基本任务 使学员掌握剂型、制剂设计、制备及质量控制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从事药物制剂的调剂、制剂的生产以及新剂型的研究开发工作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用分析化学 三、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 药剂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必须注重培养学员实际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独立工作能力。 本课程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四、媒体的选择与配合 为适应远距离开放教育学习的需要,本课程采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学习,在多种媒体一体化整体设计的基础上,以文字教材为基础,以音像教材和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等为辅助媒体,构建多层次、立体式药剂学教学支持体系,为学员提供自主选择学习媒体的方便。 五、课内学时分配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其中电视课27学时,实验54学时,其它自学,开设两学期。 大纲本文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一、药剂学的定义与常用术语 二、药剂学的任务 三、药物剂型的分类

四、药剂学的分支学科 五、药剂学的发展 六、药典与处方 七、新制剂与新药审批办法 八、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教学要求 1、掌握药剂学的定义、重要性、研究内容与任务 2、掌握剂型、制剂、制剂学、调剂学等名词的意义 3、掌握原料药必须制成制剂才能应用于临床的原因 4、熟悉药剂学的主要分支科学 5、熟悉中国药典与国外药典概况、发展以及在药品生产、质量控制、管理、使用中的法律效力 6、熟悉新药制剂的研究与申报资料要求 7、了解药品的药典外标准及“国家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药品安全试验规范” 8、了解药剂学的发展 第二章液体药剂(1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液体制剂的含义、分类、特点 第二节液体制剂的溶剂: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 第三节表面活性剂:分类、基本特征、应用 第四节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 第五节液体药剂的防腐与矫味 一、防腐措施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对象] 中药学(对外交流)、中药学(知识产权保护)、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实验学时] 45 学时 一、实验教学任务和目的 《中药药剂学实验》是与《中药药剂学》理论课程密切结合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为主的、单独设课的实验课程,旨在提供中药药剂的制备与相关实验技能的培训。实验内容包括各种剂型的制备及其质量检查。 二、实验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典型药剂的制备,掌握各类剂型的特点、性质、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等,以验证、巩固和深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理论与知识,为创制新的中药药剂、剂型与工艺打下初步基础。 (2)通过实验与教学见习,了解生产药剂常用设备的结构、性能,以及使用与保养方法。 (3)训练操作技术,培养正确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以及实事求是的记录习惯和独立总结实验资料的能力。 (4)结合课堂理论教学内容,查阅并分析有关实验内容的文献资料,培养查阅和使用文献资料的能力。 三、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散剂的制备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散剂制备工艺过程: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2)掌握含特殊成分散剂、共熔成分散剂的制备方法。 (3)掌握散剂的质量检查方法。

(4)掌握粉碎、过筛、混合的基本操作。 2、实验内容 (1)冰硼散的制备 (2)苯巴比妥散剂的制备 3、实验仪器 乳钵、普通天平、药筛(120目)等。 4、实验学时 4学时 实验二液体药剂的制备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溶液性液体药剂的基本制备方法。 (2)掌握溶液剂、混悬剂和乳剂中附加剂的使用方法。 2、实验内容 (1)碘酊或复方硼酸钠溶液 (2)胃蛋白酶合剂 (3)复方硫磺洗剂 (4)松节油擦剂或液状石蜡乳 3、实验仪器 烧杯(50ml)、玻璃漏斗(6cm、10cm)、量筒(100ml)、乳钵、普通天平、玻璃棒、滤纸、电炉等。 4、实验学时 5学时 实验三常用软膏剂基质的制备 1、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不同类型软膏基质的制备方法。 (2)根据药物和基质的性质,了解药物的加入方法。 (3)了解软膏剂的质量评定方法。 2、实验内容 (1)油/水型乳剂基质 (2)水/油型乳剂基质 3、实验仪器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32,学分数: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是药学类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为学生今后从事药物制剂的生产、科学研究及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奠定基础,是药物制剂专业重要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课堂讲授及实验教学,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制剂的基本理论,各药物剂型的含义、特点,制备方法及质量标准;制剂的实验方法与技能。熟悉制剂技术,制剂的单元操作。了解制剂处方设计前工作,制剂中常用设备的种类、性能、特点等。 二、课程基本内容和要求 (一)绪论 1、掌握药剂学、剂型的概念,药典和药品标准在药剂中的重要作用,GMP与GLP在生产研究中的意义。(理解) 2、熟悉药剂学分支学科和剂型的分类方法。(掌握) 3、了解药剂学的重要性、任务及发展概况;剂型的重要性;处方的概念与种类。(理解) (二)液体制剂 1、掌握液体制剂特点、分类;溶液型液体制剂、高分子溶液剂、溶胶剂、混悬剂、乳剂的概念。(掌握) 2、熟悉液体药剂质量要求、液体制剂的溶剂和附加剂;溶液型液体制剂的制备;溶胶剂、高分子溶液剂的性质、制备;混悬剂的稳定性、制备及质量评定;乳剂形成的必要条件、制备及质量评定(掌握)。 3、了解不同给药途径用液体制剂。(掌握) (三)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 1、掌握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的定义与分类;注射剂的定义、特点、分类;注射剂的常用溶剂与附加剂;注射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要求。(掌握) 2、熟悉灭菌与无菌技术;输液、注射用无菌粉针的定义、特点、制备及质量控制。(掌握) 3、了解眼用制剂的定义、特点、制备及质量控制。(理解) (四)固体制剂 1、掌握散剂、颗粒剂、片剂的定义、特点、种类;片剂的常用辅料及制备工艺过程。(理解) 2、熟悉片剂的包衣及质量评价方法;散剂、颗粒剂制备工艺。(掌握) 3、了解片剂的常用设备;片剂成型及影响成型和片剂质量的因素;压片及包衣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掌握) 6、掌握胶囊剂、滴丸剂与膜剂的定义、特点。(掌握) 7、熟悉胶囊剂、滴丸剂与膜剂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检查。(理解) (五)半固体制剂 1、掌握软膏剂、栓剂的定义、特点、常用基质、制备方法和质量评价;掌握栓剂置换价的计算。(掌握)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中药学 (Chinese Materia Medica) 课程代码:16410014 学分:2 学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32 实验学时:0 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 0 )先修课程:中医学概论 适用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制剂专业 教材:《中药学》, 唐德才吴庆光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3版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 (一)课程性质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等知识的学科,是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学科,是祖国医药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应用理论知识及技能;是安全有效使用中药的必备知识,是开展中药药学服务和中药应用研究的前提与基础,是培养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特色理论支撑。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方面: 1.1 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1.2 掌握各类中药的含义、性能特点、功效、主治、配伍应用和使用注意。 1.3 熟悉中药学学科的发展概况。 2. 能力与素质方面: 2.1 掌握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用法、用量、典型配伍、使用注意及临床应用。 2.2 掌握中药的使用方法及配伍禁忌。 2.3 具备一定的中药学相关文献查询及研读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1、2、3 1.毕业要求1:掌握药剂学、药理学、药物化学和药物分析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 2.毕业要求 2:掌握主要药物制备、质量控制、药物与生物体相互作用、药效学和药物安 全性评价等基本方法和技术。 3.毕业要求3:具有药物制剂的初步设计能力、选择药物分析方法的能力、新药药理实验 与评价的能力、参与临床合理用药的能力。 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 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 总论 (一)课程内容 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采集、炮制、性能、配伍、禁忌、剂量与用法。 主要知识点:1.1 1.3 能力点:2.2 2.3 (二)教学要求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中药炮制、中药药性理论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中药配伍、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及用药原则、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及确定剂量大小的依据、中药的煎煮时间与特殊煎煮方法 ( 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等不同要求 )。 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 (三)重点与难点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药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 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和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并具备将来在中药教育、管理、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发展的潜能,最终形成科学基础、思想品德、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中药化学》是一门结合中医药基本理论,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运用化学及物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药化学成分的学科,是中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中药化学》是学生在学习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主要是仪器分析)等课程后进行教学。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中药中主要类型化合物(如苷类、黄酮类、生物碱类等)的基本概念、基本结构及分类、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结构鉴定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某些常见中药中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和鉴定。通过对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验操作,掌握中药中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类型、理化性质、提取、分离、检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中药所含有效成分的结构鉴定方法;了解各类型化学成分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一般方法,为中药药剂学、中药鉴定学,中药炮制学等课程及将来从事中药的研究、生产、检验工作,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化学成分方面的基础。

《中药化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教学内容要突出为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服务的指导思想,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既要与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情况相适应,又要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时代感,充分反映本学科的新进展、新成就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和技术进步在本学科中的应用。在实验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运用各种提取分离手段,对常用中药中有效成分设计出合理的提取、分离、检识和鉴定方法。 为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加强学科之间的交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将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模块进行介绍: (1)总论部分主要对中药化学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中的作用,对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进行全面而系统的介绍。 (2)各论部分主要对中药中各类化学成分类型包括苯丙素类、醌类、黄酮类、萜类及挥发油、三萜及其苷类、甾体及其苷类。生物碱等化合物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提取分离及检识和鉴定方法进行介绍。 (3)为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对中药复方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意义、必要性、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及新方法和新技术进行介绍。 本课程总学时162学时,其中课堂讲授54学时,实验教学108学时。 二、教学目标 中药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具备中医药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及相关的药学、中医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中药生产、检验、流通、使用、研究与开发等领域从事标准化中药材生产和鉴定、中药炮制与制剂、中药质量与分析、中药药理与安全性评价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工作,并具备将来在中药教育、管理、国际交流及文化传播等行业发展的潜能,最终形成科学基础、思想品德、实践能力、人文素质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2020药剂学全套教学大纲

2020 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药学专业、药学专业(药物分析方向、医院药学方向、药物化学方向、临床药学方向)药物制剂专业使用) 《药剂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药剂学是药学专业课程之一,是研究药物剂型的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药物剂型及制剂的设计、制备和生产、质量控制及合理用药的理论知识及基本技能,为学生今后从事药物制剂的研、开发、生产及合理用药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有关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 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药物制剂的剂型概念,各药物剂型的特征;制剂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熟悉各种剂型所需的辅料,各种剂型的基本制备方法、制备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了解各个剂型制备的单元操作。为从事药物制剂的理论研究、生产及管理等打下基础。

本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一章到八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剂型概论;第二部分从九章到十五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从十六章到十九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的新技术与新剂型。 考试内容中“掌握”的内容约占70%,“熟悉、了解”的内容约占25%,有5%左右的大纲外内容。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学校“十五”规划教材《药剂学》第五版(崔福德主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 第一篇药物剂型概论(43学时) 第一章绪论(3学时) 一、课程内容 掌握: 1药剂学的概念 2、药剂学的相关术语(制剂、剂型、制剂学和调剂学) 3、药物剂型的重要性 4、药剂剂型的分类 5、中国药典的概况、特点、沿革及其他药品标准 6、GMP、GLP与GCP的概念 熟悉: 1药剂学的任务 2、药剂学的分支学科(工业药剂学、物理药剂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学和生物药剂学) 3、熟悉生物药剂学剂学、药物动力学、临床药剂学的概念、研究范围及与药剂学之间的关系。 4、药物的传递系统(DDS)的概念 5、DDS的研究进展 6、处方的概念及分类 1药物辅料的应用及制剂中的作用 2、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3、国外药剂学的发展 4、国内药剂学的发展 6、国外药典的概况及发展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中药药剂学》教学大纲 (供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本科使用)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中药药剂学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药剂的处方设计、配制理论、生产技术、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该课程以中药学专业的各门前期课程的知识为基础,具有内容多、综合 性强、实践性强、创新性强等特点,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为学生从事中药制剂的生产、研究、开发、经营等奠定基础。 二、课程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种层次要求。“掌握”的内容要求理解透彻,能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学习工作中熟练、灵活运用其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熟悉”的内容要求能熟知其相关内容的概念及理论,并能适当应用;“了解”的内容要求对其中的概念和相关内容有所了解。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药物剂型的定义、特点、分类、应用,了解其发展概况;熟悉中药调剂的基础知识;结合剂型掌握常用药用辅料的性能、特点及选用原则;能正确分析制剂处方;掌握制剂的制备工艺及理论,结合剂型了解常用制药机械设备的性能及应用;掌握制剂的质量要求及质量评价;掌握药物及其制剂稳定性的概念和意义、影响药物降解的因素及稳定化方法、稳定性试验方法;结合剂型熟悉主要的单元操作(粉碎、筛析、混合、制粒、浸提、分离、浓缩、干燥、空气净化、灭菌等);熟悉制剂新技术,包括微囊、固体分散体、包合物、脂质体制备技术、膜剂等;掌握缓释控释制剂、靶向制剂的特点、分类与应用;熟悉其他传统剂型的种类与特点(丹药、锭剂、线剂、条剂、灸剂、熨剂等);掌握中药新药的概念、研究开发的指导思想;熟悉中药新药的系统研究方法。 本大纲的配套使用教材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中药药剂学》第二版(张兆旺主编,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年)。 三、课程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2章,主要内容为中药药剂学的基本概念、中药药剂学的特点与性质、研究内容、中药药剂工作的依据、中药药剂学的发展及中药调剂学基础知识等;第二部分为第3、4、6 7章,主要内容为制药卫生与药物的前处理,其中药物的前处理包括粉碎、筛析、提取、分离、精制、浓缩、干燥等内容;第三部分为第5章、第8〜19章,主要内容为各种剂型的制备知识,包括各类固体、半固体、固体以及气体剂型;第四部分为第20〜24章,主要内容为药物制剂新技术、中药制剂的稳定性、生物药剂学与药物动力学、药物制剂的配伍变化、中药新药的研制等。

中药制药工程教学大纲

中药制药工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0051670 课程名称:中药制药工程/ Pharmaceutical engineer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制药工程开课学期:6 开课部门: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 先修课程:化工原理、药剂学、药物化学、制药设备与工程设计等。 考核要求:考查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王沛主编,《中药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年 曹光明主编,《中药制药工程学》,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5年 陈平主编,《中药制药工艺与设计》,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张素萍主编,《中药制药生产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年 邓修主编,《中药制药工程与技术》,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8年 徐莲英主编,《中药制药工艺技术解析》,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中药制药工程是研究中药生产全过程的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课程。中药制药工程是中药制药专业为数不多的几门工程学课程之一, 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使学生通过中药制药工程的学习, 得到基本的系统工程训练;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将生产实践中的工程问题引入课堂;加强工程教育,力求从工程角度分析问题;突出中药工程的特点;将基本知识和能力的考查结合起来,着重培养学生的工程思想和解决中药制药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集中药炮制、中药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中药制药设备、工程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为一体,以中药现代化为核心,是结合中药生产的特点,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及装备,研究中药生产工艺的综合性应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中药生产过程的基本原理;掌握制药设备的工作原理、选型与应用;熟悉设计设备的主要参数,了解中药中药制药工艺设计原则;初步掌握中药制药制药工艺过程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具有一定经济效益的技术方案,为服务地方中药制药企业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老师应注意衣着整齐、仪表端庄;讲课用标准普通话,缓慢,清晰、明了;课前预习,准备充分,并维持好课堂持续;需要多媒体的教学,准备要齐全等。 五、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1.基本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