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试题部分)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试题部分)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试题部分)

专题十二 推理与证明

探考情 悟真题

【考情探究】

考点 内容解读

5年考情

预测 热度

考题示例

考向

关联考点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①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

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②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推理;③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019课标全国Ⅱ,5,5分 合情推理 — ★★☆

2016课标全国Ⅱ,16,5分 合情推理 —

2019课标全国Ⅰ,4,5分 合情推理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与综合法,并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②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并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018江苏,20,16分 直接证明

等差、等比数列 的综合应用

★★☆

分析解读

本专题在高考中主要考查以下几个方面:1.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而演绎推理多出现在立体几何的证明中;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作为证明和推理数学命题的方法,

常以不等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函数

为载体,考查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本专题内容在高考中的分值分配:①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分值为5分左右,属于中档题;②证明问题以解答题形式出现,分值为12分左右,属于中高档题.

破考点练考向

【考点集训】

考点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9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一次素质测试,8)如图,第1个图形由正三角形扩展而成,共12个顶点.第n个图形由正(n+2)边形扩展而来,其中n∈N*,则第n个图形的顶点个数是( )

A.(2n+1)(2n+2)

B.3(2n+2)

C.2n(5n+1)

D.(n+2)(n+3)

答案D

2.(命题标准样题,14)甲、乙、丙、丁参加一比赛,赛前甲、乙、丙分别作出预测.

甲说:乙会获得奖牌;

乙说:丙会获得金牌;

丙说:丁不会获得银牌.

比赛结果有3人分别获得金牌、银牌和铜牌,另外1人没获得奖牌.如果甲、乙、丙中有一人获得了金牌,而且只有获得金牌的那个人预测正确,则获得金牌的是.

答案甲

3.(2019广东珠海期末,14)某班级的四位学生A、B、C、D参加了文科综合知识竞赛,在竞赛结果公布前,地理老师预测得冠军的是A或B;历史老师预测得冠军的是C;政治老师预测得冠军的不可能是A或D;语文老师预测得冠军的是B,而班主任老师看了竞赛结果后说以上只有两位老师都说对了,则得冠军的是.

答案C

考点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2018湖北普通高中联考,7)分析法又叫执果索因法,若使用分析法证明:设a

A.c-b>0

B.c-a>0

C.(c-b)(c-a)>0

D.(c-b)(c-a)<0

答案C

2.(2020届河南许昌质量检测,7)用反证法证明命题“已知x,y∈N*,如果xy可被7整除,那么x,y至少有一个能被7整除”时,假设的内容是( )

A.x,y都不能被7整除

B.x,y都能被7整除

C.x,y只有一个能被7整除

D.只有x不能被7整除

答案A

炼技法提能力

【方法集训】

方法 归纳推理与类比推理的应用

1.(2019江西吉安教学质量检测,9)斐波那契数列又称黄金分割数列,指的是这样一个数列:1,1,2,3,5,8,13,21,34,55,89,…,在数学上,斐波那契数列{a n }定义为a 1=1,a 2=1,a n+2=a n +a n+1,斐波那契数列有种看起来很神奇的巧合,如根据a n+2=a n +a n+1可得a n =a n+2-a n+1,所以a 1+a 2+…+a n =(a 3-a 2)+(a 4-a 3)+…+(a n+2-a n+1)=a n+2-a 2=a n+2-1,类比这一方法,可得a 12+a 22+…+a 102

=( )

A.714

B.1 870

C.4 895

D.4 896 答案 C

2.(2018广东肇庆一模,14)观察下列不等式:1+1

2

2<3

2

,1+1

2

2+1

3

2<53

,1+1

2

2+1

3

2+1

4

2<74

,……,照此规律,第五个不等式

为 . 答案 1+1

2

2+1

3

2+1

4

2+1

5

2+1

6

2<116

【五年高考】

A 组 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

1.(2019课标全国Ⅰ,4,5分)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

√5-1

2√5-1

2

≈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5-1

2

.若某人满

足上述两个黄金分割比例,且腿长为105 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则其身高可能是( )

A.165 cm

B.175 cm

C.185 cm

D.190 cm

答案 B

2.(2016课标全国Ⅱ,16,5分)有三张卡片,分别写有1和2,1和3,2和

3.甲,乙,丙三人各取走一张卡片,甲看了乙的卡片后说:“我与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2”,乙看了丙的卡片后说:“我与丙的卡片上相同的数字不是1”,丙说:“我的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不是5”,则甲的卡片上的数字是 . 答案 1和3

B 组 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一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5陕西,16,5分)观察下列等式 1-12=12

1-12+13-14=13+14

1-12+13-14+15-16=14+15+1

6

……

据此规律,第n 个等式可为 . 答案 1-12+13-14

+…+

12n -1-12n =1n+1+1n+2+ (12)

2.(2016山东,12,5分)观察下列等式: (sin π3)-2+(sin 2π3)-2=4

3

×1×2; (sin π5)-2+(sin 2π5)-2+(sin 3π5)-2+(sin 4π5)-2=4

3×2×3; (sin π7)-2+(sin 2π7)-2+(sin 3π7)-2+…+(sin 6π7)-2=4

3×3×4; (sin π9

)-2+(sin 2π9)-2+(sin 3π9)-2+…+(sin 8π9)-2=4

3

×4×5; …… 照此规律, (sin

π2n+1)-2+(sin 2π2n+1)-2+(sin 3π2n+1)-2+…+(sin 2nπ2n+1

)-2= .

答案

4n(n+1)3

3.(2017北京,14,5分)某学习小组由学生和教师组成,人员构成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i)男学生人数多于女学生人数; (ii)女学生人数多于教师人数; (iii)教师人数的两倍多于男学生人数.

①若教师人数为4,则女学生人数的最大值为 ; ②该小组人数的最小值为 . 答案 ①6 ②12

考点二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2018江苏,20,16分)设{a n }是首项为a 1,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b n }是首项为b 1,公比为q 的等比数列. (1)设a 1=0,b 1=1,q=2,若|a n -b n |≤b 1对n=1,2,3,4均成立,求d 的取值范围;

(2)若a 1=b 1>0,m ∈N *,q ∈(1,√2m

],证明:存在d ∈R ,使得|a n -b n |≤b 1对n=2,3,…,m+1均成立,并求d 的取值范围(用b 1,m,q 表示). 答案 (1)由条件知a n =(n-1)d,b n =2n-1. 因为|a n -b n |≤b 1对n=1,2,3,4均成立, 即|(n-1)d-2n-1|≤1对n=1,2,3,4均成立.

即1≤1,1≤d ≤3,3≤2d ≤5,7≤3d ≤9,得73

≤d ≤52

. 因此,d 的取值范围为[73,52

].

(2)由条件知:a n =b 1+(n-1)d,b n =b 1q n-1.

若存在d ∈R ,使得|a n -b n |≤b 1(n=2,3,…,m+1)均成立, 即|b 1+(n-1)d-b 1q n-1|≤b 1(n=2,3,…,m+1).

即当n=2,3,…,m+1时,d 满足q n -1-2n -1b 1≤d ≤q n -1

n -1

b 1. 因为q ∈(1,√2m

], 所以1

q n -1-2n -1b 1≤0,q n -1

n -1

b 1>0,对n=2,3,…,m+1均成立.

因此,取d=0时,|a n -b n |≤b 1对n=2,3,…,m+1均成立. 下面讨论数列{

q n -1-2n -1}的最大值和数列{q n -1

n -1

}的最小值(n=2,3,…,m+1). ①当2≤n ≤m 时,q n -2n -q n -1-2n -1=nq n -q n -nq n -1+2n(n -1)=n(q n -q n -1)-q n +2

n(n -1)

,

1

m 时,有

q n ≤q m ≤2,

从而n(q n -q n-1)-q n +2>0. 因此,当2≤n ≤m+1时, 数列{q n -1-2

n -1

}单调递增, 故数列{

q n -1-2n -1}的最大值为q m -2m

. ②设f(x)=2x (1-x),当x>0时,f '(x)=(ln 2-1-xln 2)2x <0. 所以f(x)单调递减, 从而f(x)

时,q n n q n -1n -1

=q(n -1)n ≤21

n (1-1n )=f (1n )<1. 因此,当2≤n ≤m+1时,数列{q n -1

n -1

}单调递减, 故数列{

q n -1n -1}的最小值为q m

m

. 因此,d 的取值范围为[b 1(q m -2)m ,b 1q m

m

].

C 组 教师专用题组

考点一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6北京,8,5分)某学校运动会的立定跳远和30秒跳绳两个单项比赛分成预赛和决赛两个阶段.下表为10名学生的预赛成绩,其中有三个数据模糊.

学生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立定跳远(单位:米) 1.96 1.92 1.82 1.80 1.78 1.76 1.74 1.72 1.68 1.60 30秒跳绳(单位:次)

63

a

75

60

63

72

70

a-1

b

65

在这10名学生中,进入立定跳远决赛的有8人,同时进入立定跳远决赛和30秒跳绳决赛的有6人,则( ) A.2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B.5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C.8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D.9号学生进入30秒跳绳决赛 答案 B

2.(2014课标Ⅰ,14,5分)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 . 答案 A

3.(2014福建,16,4分)已知集合{a,b,c}={0,1,2},且下列三个关系:①a ≠2;②b=2;③c ≠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10b+c 等于 . 答案 201

4.(2014江西,21,14分)将连续正整数1,2,…,n(n ∈N *)从小到大排列构成一个数123…n ,F(n)为这个数的位数(如n=12时,此数为123 456 789 101 112,共有15个数字,F(12)=15),现从这个数中随机取一个数字,p(n)为恰好取到0的概率. (1)求p(100);

(2)当n ≤2 014时,求F(n)的表达式;

(3)令g(n)为这个数中数字0的个数, f(n)为这个数中数字9的个数,h(n)=f(n)-g(n),S={n|h(n)=1,n ≤100,n ∈N *},求当n ∈S 时p(n)的最大值.

答案 (1)当n=100时,这个数中总共有192个数字,其中数字0的个数为11,所以恰好取到0的概率为p(100)=11192

. (2)F(n)={

n, 1≤n ≤9,2n -9,10≤n ≤99,3n -108,100≤n ≤999,4n -1 107,1 000≤n ≤2 014.

(3)当n=b(1≤b ≤9,b ∈N *)时,g(n)=0;

当n=10k+b(1≤k ≤9,0≤b ≤9,k ∈N *,b ∈N )时,g(n)=k; 当n=100时,g(n)=11,

即g(n)={0, 1≤n ≤9,

k,n =10k +b,1≤k ≤9,0≤b ≤9,k ∈N *,b ∈N,11,n =100.

同理有f(n)

={

0, 1≤n ≤8,k,n =10k +b -1,n -80,89≤n ≤98,20,n =99,100.

1≤k ≤8,0≤b ≤9,k ∈N *,b ∈N , 由h(n)=f(n)-g(n)=1,可知n=9,19,29,39,49,59,69,79,89,90. 所以当n ≤100时,S={9,19,29,39,49,59,69,79,89,90}. 当n=9时,p(9)=0; 当n=90时,p(90)=

g(90)F(90)=9171=1

19

; 当n=10k+9(1≤k ≤8,k ∈N *)时,p(n)=g(n)F(n)=k 2n -9=k

20k+9

,由于y=

k

20k+9

关于k 单调递增,故当n=10k+9(1≤k ≤8,k ∈N *)时,p(n)的最

大值为p(89)=8169

. 又

8169<1

19

,所以当n ∈S 时,p(n)的最大值为119

.

5.(2014天津,20,14分)已知q 和n 均为给定的大于1的自然数.设集合M={0,1,2,…,q-1},集合A={x|x=x 1+x 2q+…+x n q n-1,x i

∈M,i=1,2,…,n}. (1)当q=2,n=3时,用列举法表示集合A;

(2)设s,t ∈A,s=a 1+a 2q+…+a n q n-1,t=b 1+b 2q+…+b n q n-1,其中a i ,b i ∈M,i=1,2,…,n.证明:若a n

(2)证明:由s,t ∈A,s=a 1+a 2q+…+a n q n-1,t=b 1+b 2q+…+b n q n-1,a i ,b i ∈M,i=1,2,…,n 及a n

(q -1)(1-q n -1)1-q

-q n-1

=-1<0. 所以,s

考点二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2016浙江,20,15分)设函数f(x)=x 3+1

1+x

,x ∈[0,1].证明: (1)f(x)≥1-x+x 2; (2)34

< f(x)≤32

.

证明 (1)因为1-x+x 2-x 3=1-(-x)41-(-x)=1-x 4

1+x

, 由于x ∈[0,1],有1-x 41+x ≤1

x+1

, 即1-x+x 2-x 3≤

1x+1

, 所以f(x)≥1-x+x 2. (2)由0≤x ≤1得x 3≤x, 故f(x)=x 3+

1x+1≤x+1x+1=x+1x+1-32+32=(x -1)(2x+1)2(x+1)+32≤32

, 所以f(x)≤32

.

由(1)得f(x)≥1-x+x 2=(x -12

)2+34

≥34

, 又因为f (12

)=1924>34

, 所以f(x)>34. 综上,3

4

2.(2016江苏,20,16分)记U={1,2,…,100}.对数列{a n }(n ∈N *)和U 的子集T,若T=?,定义S T =0;若T={t 1,t 2,…,t k },定义S T =a t 1+a t 2+…+a t k .例如:T={1,3,66}时,S T =a 1+a 3+a 66.现设{a n }(n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且当T={2,4}时,S T =30.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对任意正整数k(1≤k ≤100),若T ?{1,2,…,k},求证:S T

所以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为a n =3n-1,n ∈N *. (2)因为T ?{1,2,…,k},a n =3n-1>0,n ∈N *,

所以S T ≤a 1+a 2+…+a k =1+3+…+3k-1=12

(3k -1)<3k . 因此,S T

(3)下面分三种情况证明.

①若D 是C 的子集,则S C +S C ∩D =S C +S D ≥S D +S D =2S D . ②若C 是D 的子集,则S C +S C ∩D =S C +S C =2S C ≥2S D . ③若D 不是C 的子集,且C 不是D 的子集. 令E=C ∩?U D,F=D ∩?U C, 则E ≠?,F ≠?,E ∩F=?.

于是S C =S E +S C ∩D ,S D =S F +S C ∩D ,进而由S C ≥S D 得S E ≥S F . 设k 为E 中的最大数,l 为F 中的最大数,则k ≥1,l ≥1,k ≠l. 由(2)知,S E

从而S F ≤a 1+a 2+…+a l =1+3+…+3l-1=

3l -12≤3k -1-12=a k -12≤S E -1

2, 故S E ≥2S F +1,所以S C -S C ∩D ≥2(S D -S C ∩D )+1,即S C +S C ∩D ≥2S D +1. 综合①②③得,S C +S C ∩D ≥2S D .

【三年模拟】

时间:45分钟 分值: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命题标准样题,3)2013年华人数学家张益唐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孪生素数猜想是希尔伯特在1900年提出的23个问题之一,可以这样描述:存在无穷多个素数p,使得p+2是素数,素数对(p, p+2)称为孪生素数.则由不超过20的素数组成的孪生素数共有(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答案 C

2.(2018广东六校第三次联考,10)自主招生联盟成形于2009年清华大学等五校联考,主要包括“北约”联盟,“华约”联盟,“卓越”联盟和“京派”联盟.调查某高中学校学生自主招生报考的情况,得到如下结果:

①报考“北约”联盟的学生,都没报考“华约”联盟;②报考“华约”联盟的学生,也报考了“京派”联盟;③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都没报考“京派”联盟;④不报考“卓越”联盟的学生,就报考“华约”联盟. 根据上述调查结果,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没有同时报考“华约”和“卓越”联盟的学生 B.报考“华约”和“京派”联盟的考生一样 C.报考“北约”联盟的考生也报考了“卓越”联盟 D.报考“京派”联盟的考生也报考了“北约”联盟 答案 D

3.(2019河北衡水第十三中学质检(四),6)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将平面分成2部分,两条相交直线将平面分成4部分,三条两两相交且不共点的直线将平面分成7部分,……,则平面内六条两两相交且任意三条不共点的直线将平面分成的部分数为( ) A.16

B.20

C.21

D.22

答案 D

4.(2020届宁夏大武口质量检测,4)大前提: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小前提:f(x)=1x

是奇函数,结论:f(x)=1x

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推理过程( )

A.正确

B.因大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C.因小前提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D.因推理形式错误导致结论错误

答案A

5.(2020届河南南阳质量检测,8)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里出现了如图所示的表,即杨辉三角,这是数学史上的一个伟大成就.在“杨辉三角”中,已知第n行的所有数字之和为2n-1,若去除所有为1的项,依次构成数列

2,3,3,4,6,4,5,10,10,5,…,则此数列的前56项和为( )

A.2060

B.2038

C.4084

D.4108

答案C

6.(2019安徽合肥一中、马鞍山二中等六校教育研究会第二次联考,12)设△ABC的内角A,B,C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b,c,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1)若a2+b2π

2;(2)若ab>c2,则C>π

3

;

(3)若a3+b3=c3,则C<π

2;(4)若2ab>(a+b)c,则C>π

2

;

(5)若(a2+b2)c2<2a2b2,则C<π

3

.

A.(1)(2)(3)

B.(1)(2)(5)

C.(1)(3)(4)

D.(1)(3)(5)

答案D

7.(2020届河南新乡质量检测,7)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线:1号路线,2号路线,3号路线.小王想自驾从A地到B地,因担心堵车,于

是向三位司机咨询,司机甲说:“2号路线不堵车,3号路线不堵车.”司机乙说:“1号路线不堵车,2号路线不堵车.”司机丙说:“1

号路线堵车,2号路线不堵车.”如果三位司机中只有一位的说法是完全正确的,那么小王最应该选择的路线是( )

A.1号路线

B.2号路线

C.3号路线

D.2号路线或3号路线

答案B

8.(2020届江西临川质量检测,8)已知数列1,1,2,1,2,4,1,2,4,8,1,2,4,8,16,…,其中第一项是20,接下来的两项是20,21,再接下来的三

项是20,21,22,依此类推,若该数列前n项和N满足:①N>80;②N是2的整数次幂,则满足条件的最小的n为( )

A.21

B.91

C.95

D.101

答案C

9.(2020届河南安阳质量检测,6)中国古代用算筹来进行记数,算筹的摆放形式有纵、横两种形式(如图所示),表示一个多位数时,像

阿拉伯记数一样,把各个数位的数码从左到右排列,但各位数码的筹式需要纵横相间,其中个位、百位、万位、……用纵式表示,十位、千位、十万位、……用横式表示,则56846可用算筹表示为( )

答案B

二、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0.(2019广东惠州模拟,15)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术》一书中,用图①的数表列出了一些正整数在三角形中的一种几何排列,俗称“杨辉三角形”,该数表的规律是每行首尾数字均为1,从第三行开始,其余的数字是它“上方”左右两个数字之和.现将杨辉三角形中的奇数换成1,偶数换成0,得到图②所示的由数字0和1组成的三角形数表,由上往下数,记第n行各数字的和为S n,如S1=1,S2=2,S3=2,S4=4,S5=2,……,则S33= .

答案2

11.(2018河北衡水中学模拟,16)数列{a n}满足a n+1={1

2

a n,a n是正偶数,

3a n+1,a n是正奇数,

已知a7=2,{a n}的前7项和的最大值为S,把a1的所有可

能取值从小到大排成一个新数列{b n},{b n}所有项的和为T,则S-T= .

答案64

12.(命题标准样题,15)两位同学在研究三角形时,分别用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刻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集中程度”,你认为这两位同学的刻画方式更合理的是;请你再给出一种刻画三角形三个顶点的“集中程度”的方式:

. 答案三角形的周长;三角形最长边的长度、三角形三条中线的长度和、三角形三个顶点到内心的距离之和(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5)

高考真题分类汇编——推理与证明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2014·北京卷] 学生的语文、数学成绩均被评定为三个等级,依次为“优秀”“合格”“不合格”.若学生甲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学生乙,且其中至少有一门成绩高于乙,则称“学生甲比学生乙成绩好”.如果一组学生中没有哪位学生比另一位学生成绩好,并且不存在语文成绩相同、数学成绩也相同的两位学生,那么这组学生最多有() A.2人B.3人C.4人D.5人 答案:B 2.[2014·北京卷] 对于数对序列P:(a1,b1),(a2,b2),…,(a n,b n),记 T1(P)=a1+b1,T k(P)=b k+max{T k-1(P),a1+a2+…+a k}(2≤k≤n), 其中max{T k-1(P),a1+a2+…+a k}表示T k-1(P)和a1+a2+…+a k两个数中最大的数. (1)对于数对序列P:(2,5),(4,1),求T1(P),T2(P)的值; (2)记m为a,b,c,d四个数中最小的数,对于由两个数对(a,b),(c,d)组成的数对序列P:(a,b),(c,d)和P′:(c,d),(a,b),试分别对m=a和m=d两种情况比较T2(P)和T2(P′)的大小; (3)在由五个数对(11,8),(5,2),(16,11),(11,11),(4,6)组成的所有数对序列中,写出一个数对序列P使T5(P)最小,并写出T5(P)的值.(只需写出结论) 解:(1)T1(P)=2+5=7, T2(P)=1+max{T1(P),2+4}=1+max{7,6}=8. (2)T2(P)=max{a+b+d,a+c+d}, T2(P′)=max{c+d+b,c+a+b}. 当m=a时,T2(P′)=max{c+d+b,c+a+b}=c+d+b. 因为a+b+d≤c+b+d,且a+c+d≤c+b+d,所以T2(P)≤T2(P′). 当m=d时,T2(P′)=max{c+d+b,c+a+b}=c+a+b. 因为a+b+d≤c+a+b,且a+c+d≤c+a+b,所以T2(P)≤T2(P′). 所以无论m=a还是m=d,T2(P)≤T2(P′)都成立. (3)数对序列P:(4,6),(11,11),(16,11),(11,8),(5,2)的T5(P)值最小, T1(P)=10,T2(P)=26,T3(P)=42,T4(P)=50,T5(P)=52. 3.[2014·福建卷] 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 ①a=1;②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 答案:6 解析:若①正确,则②③④不正确,可得b≠1不正确,即b=1,与a=1矛盾,故①不正确; 若②正确,则①③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a≠1,b≠1,c≠2,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2,c=1,d=4或a=2,b=3,c=1,d=4. 若③正确,则①②④不正确,由④不正确,得d=4;由②不正确,得b=1,则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3,b=1,c=2,d=4; 若④正确,则①②③不正确,由②不正确,得b=1,由a≠1,c≠2,d≠4,得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为a=2,b=1,c=4,d=3或a=3,b=1,c=4,d=2或a=4,b=1,c=3,d=2;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有序数组的个数为6. 3.[2014·广东卷] 设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满足S n=2na n+1-3n2-4n,n∈N*,且S3

选修2-2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好经典)

《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共50分) 1.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 A .在数列{a n }中,a 1=1,a n =12(a n -1+1 an -1 )(n ≥2),由此归纳出{a n }的通项公式 B .某校高三(1)班有55人,高三(2)班有54人,高三(3)班有52人,由此得出高三所有班人数超过50人 C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的性质 D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由此若∠A ,∠B 是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得的同旁内角,则∠A +∠B =180° 2.(2012·江西高考)观察下列事实:|x |+|y |=1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4,|x |+|y | =2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8,|x |+|y |=3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12,…,则|x |+|y |=20的不同整数解(x ,y )的个数为( ) A .76 B .80 C .86 D .92 3. 观察下列各式:72=49,73=343,74=2401,…,则72012的末两位数字为( ) A .01 B .43 C .07 D .49 4. 以下不等式(其中..0a b >>)正确的个数是( ) 1> ② ③lg 2>A .0 B .1 C .2 D .3 5.如图,椭圆的中心在坐标原点, F 为左焦点,当AB FB ⊥时,有 ()()() 2 2 2 2 2 c b b a c a +++=+ ,从而得其离心率为 ,此类椭圆称为“黄金椭圆”,类比“黄金椭圆”,可推出“黄金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 12 B .12+ C 6.如图,在一次珠宝展览会上,某商家展出一套珠宝首饰,第一件首饰是1颗珠宝, 第二件首饰 是由6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三件首饰是由15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 第四件首饰是由28颗珠宝构成的正六边形,以后每件首饰都在前一件上,按照这种规律增加一定数量的珠宝,依此推断第8件首饰上应有( )颗珠宝。 第2件 第3件 第1件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 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2?“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此推理类型属于( ) A. 演绎推理 B .类比推理 C.合情推理 D.归纳推理 3?证明不等式丄 二 ■ ■- - - " L ( a > 2)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 A .综合法B.分析法C.间接证法D.合情推理法 4.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结论的否定是( ) A .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B .有三个内角是钝角 C.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D.没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5?已知2、仁2, 22X 1X 3=3X 4, 2、1 X 3X 5=4X 5X 6,…,以此类推,第 5个等式为( ) 4 5 A . 2 X 1 X 3X 5 X 7=5X 6 X 7X 8 B . 2 X 1 X 3 X 5 X 7X 9=5X 6X 7 X 8X 9 4 5 C. 24 X 1 X 3X 5X 7X 9=6X 7X 8X 9X 10 D. 25 X 1 X 3X 5X 7X 9=6X 7X 8X 9X 10 6.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 y=cosx ( x € R )是三角函数; ② 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 y=cosx ( x € R )是周期函数.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②③① D.③②① 3 7.演绎推理“因为f '(X o ) 0时,X 。是f (x )的极值点.而对于函数f (x ) X,f'(0) 0.所以0是函 数f (x ) X’的极值点.”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A.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8.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 B.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 C.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 A 和 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 角,则 31 1,3n A .在数列3 n 中 -)(n a n 1 2) ,由此归纳数列 3n 的通项公式;

苏教版数学高二-2.1素材 《合情推理与演绎证明》文字素材1

高考中的类比推理 大数学家波利亚说过:“类比是某种类型的相似性,是一种更确定的和更概念性的相似。”应用类比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关于对象在某些方面一致性说清楚。类比是提出新问题和作出新发现的一个重要源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信息迁移。 例1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2 )(r r S ?=π,周长r r C ?=π2)(,若将r 看作),0(+∞上的变量,则r r ?=?ππ2)'(2, ①,①式可用语言叙述为:圆的面积函数的导数等于圆的周长函数。对于半径为R 的球,若将R 看作),0(+∞上的变量,请你写出类似于①的式子:_________________,②,②式可用语言叙述为___________. 解:由提供的形式找出球的两个常用量体积、表面积公式,类似写出恰好成立, ,3 4)(3R R V π=24)(R r S π=. 答案:①)'3 4(3R π.42R π= ②球的体积函数的导数等于球的表面积函数。 点评:主要考查类比意识考查学生分散思维,注意将圆的面积与周长与球的体积与表面积进行类比 例2 在等差数列{a n }中,若a 10=0,则有等式a 1+a 2+……+a n =a 1+a 2+……+a 19-n (n <19,n ∈N *)成立。类比上述性质,相应地:在等比数列{b n }中,若b 9=1,则有等式 成立。 分析:这是由一类事物(等差数列)到与其相似的一类事物(等比数列)间的类比。在等差数列{a n }前19项中,其中间一项a 10=0,则a 1+a 19= a 2+a 18=……= a n +a 20-n = a n +1+a 19-n =2a 10=0,所以a 1+a 2+……+a n +……+a 19=0,即a 1+a 2+……+a n =-a 19-a 18-…-a n +1,又∵a 1=-a 19, a 2=-a 18,…,a 19-n =-a n +1,∴ a 1+a 2+……+a n =-a 19-a 18-…-a n +1= a 1+a 2+…+a 19-n 。相似地,在等比数列{b n }的前17项中,b 9=1为其中间项,则可得b 1b 2…b n = b 1b 2…b 17-n (n <17,n ∈N * )。 例3 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 的两边AB 、AC 互相垂直,则AB 2+AC 2= BC 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 —BCD 的三个侧面ABC 、ACD 、ADB 两两相互垂直,则 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是由低维(平面)到高维(空间)之间的类比。三角形中的许多结论都可以类比到三棱锥中(当然必须经过论证其正确性),像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类比到三侧面两两垂直的三棱锥中,则有S △ABC 2+S △ACD 2+S △ADB 2= S △BCD 2。需要指出的是,勾股定理的证明也可进行类比。如在Rt △ABC 中,过A 作AH ⊥BC 于H ,则由AB 2=BH ·BC ,AC 2=CH ·BC 相加即得AB 2+AC 2=BC 2;在三侧面两两垂直的三棱锥A —BCD 中,过A 作AH ⊥平面BCD 于H ,类似地由S △ABC 2=S △HBC ·S △BCD ,S △ACD 2=S △HCD ·S △BCD ,S △ADB 2=S △HDB ·S △BCD 相加即得S △ABC 2+S △ACD 2+S △ADB 2= S △BCD 2。

高二数学选择进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高二数学选修2-2第二章推理与证明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c c c +=+ (c ≠0) ” D.“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3、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b ?/平面α,直线a ≠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 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C)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5、在十进制中0123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 ) A.29 B. 254 C. 602 D. 2004 6、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a +a 2+…+a n +1=a a n --+112 , (a ≠1,n ∈N)”时,在验证n=1 成立时,左边应该是 ( ) (A)1 (B)1+a (C)1+a +a 2 (D)1+a +a 2+a 3 7、某个命题与正整数n 有关,如果当)(+∈=N k k n 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1+=k n 时

推理与证明(教案)

富县高级中学集体备课教案 年级:高二科目:数学授课人:授课时间:序号:第节课题第三章§1.1 归纳推理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归纳推理的技巧,并能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自主、合作与探究”实现“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3、感受数学的人文价值,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体会到数学学习的美感。 重点归纳推理及方法的总结中心 发言 人王晓君 难点归纳推理的含义及其具体应用 教具课型新授课课时 安排 1课 时 教法讲练结合学法归纳总结个人主页 教学过程 教一、原理初探 ①引入:“阿基米德曾对国王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起整个地球!” ②提问:大家认为可能吗?他为何敢夸下如此海口?理由何在? ③探究:他是怎么发现“杠杆原理”的? 正是基于这两个发现,阿基米德大胆地猜想,然后小心求证,终于发现了伟大的“杠杆原理”。 ④思考:整个过程对你有什么启发? ⑤启发: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出:“科学离不开生活,离不开观察,也离不开猜想和证明”。 二、新课学习 1、哥德巴赫猜想 哥德巴赫在教学中发现,每个不小于6的偶数都是两个素数(只能被和它本身整除的数)之和。如6=3+3,12=5+7等等。公元1742年6月7日哥德巴赫(Goldbach)写信给当时的大数学家欧拉(Euler),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 任何一个≥6之偶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奇质数之和。 (b) 任何一个≥9之奇数,都可以表示成三个奇质数之和。这就是着名的哥德巴赫猜想200年过去了,没有人证明它。哥德巴赫猜想由此成为数学皇冠上一颗可望不可及的“明珠”。到了20世纪20年代,才有人开始向它靠近。1920年、挪威数学家布爵用一种古老的筛选法观察猜想证明 归纳推理的发展过程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n S n a n =?≥,而11a =,通过计算234,,,a a a 猜想n a = ( ) A. ()22 1n + B. ()21n n + C. 221n - D. 221 n - 2.按数列的排列规律猜想数列2468,,,3579 --的第2017项是( ) A. 20172018- B. 20172018 C. 40344035 D. 40344035 -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类比推理,归纳推理,演绎推理都是合情推理 B. 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C. 合情推理得到的结论不一定正确 D. 归纳推理得到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 4.数列25112047x ,,,,,,…中的x 等于( ) A.28 B.32 C.33 D. 27 5.给出如下“三段论”的推理过程: 因为对数函数log a y x =(0a >且1a ≠)是增函数,……大前提 而12 log y x =是对数函数,……小前提 所以12 log y x =是增函数,………………结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推理形成错误 B. 大前提错误 C. 小前提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6.“ab C. a=b D. a≥b 7.证明不等式最适合的方法是(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反证法 D. 数学归纳法

8.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x a ++=≠有有理根,那么a , b , c 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 A. 假设a , b , c 都是偶数 B. 假设a , b , c 都不是偶数 C. 假设a , b , c 至少有一个是偶数 D. 假设a , b , c 至多有两个是偶数 9.甲、乙、丙、丁四位歌手参加比赛,只有其中一位获奖.有人走访了四位歌手,甲说:“是乙或丙获奖.”乙说:“甲、丙都未获奖.”丙说:“我获奖了.”丁说:“是乙获奖.”四位歌手的话只有两句是对的,则获奖的歌手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设Q 表示要证明的结论, P 表示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那么下列流程图表示的证明方法是( ) A. 综合法 B. 分析法 C. 反证法 D. 比较法 二、填空题 11..甲、乙、丙三名同学只有一人考了满分,当他们被问到谁考了满分时,回答如下. 甲说:丙没有考满分;乙说:是我考的;丙说:甲说的是真话. 事实证明:在这三名同学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那么得满分的同学是 . 12.正弦函数是奇函数,f (x )=sin(x 2+1)是正弦函数,因此f (x )=sin(x 2+1)是奇函数,以上推理中“三段论”中的__________是错误的. 13.若不等式2b a a b +>成立,则a 与b 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 14.用反证法证明“若x 2-1=0,则x =-1或x =1”时,应假设________. 三、解答题 15.在数列{}n a 中,11a =,122n n n a a a +=+,n *∈N ,试猜想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16.(1)设实数a,b,c 成等比数列,非零实数x,y 分别为a 与 b ,b 与 c 的等差中项,求证:a x +b y =2. (2)用分析法证明:当x ≥4 >

(整理)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第十七章推理与证明 ★知识网络★ 第1讲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 ★知识梳理★ 1.推理 根据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假设)得出一个判断,这种思维方式叫推理. 从结构上说,推理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的事实(或假设)叫做前提,一部分是由已知推出的判断,叫结论. 2、合情推理: 根据已有的事实,经过观察、分析、比较、联想,再进行归纳、类比,然后提出的推理叫合情推理。 合情推理可分为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两类: (1)归纳推理:由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具有某些特征,推出该类事物的全部对象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或者由个别事实概括出一般结论的推理。简言之,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由两类对象具有某些类似特征和其中一类对象具有的某些已知特征,推出另一类对象也具有这些特征的推理,简言之,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3.演绎推理: 从一般性的原理出发,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叫演绎推理,简言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三段论是演绎推理的一般模式,它包括:(1)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2)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3)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特殊情况作出的判断。 ★重难点突破★ 重点:会用合情推理提出猜想,会用演绎推理进行推理论证,明确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发现两类对象的类似特征、在部分对象中寻找共同特征或规律 重难点:利用合情推理的原理提出猜想,利用演绎推理的形式进行证明 1、归纳推理关键是要在部分对象中寻找共同特征或某种规律性 问题1<;…. 对于任意正实数,a b ≤成立的一个条件可以是 ____. 点拨:前面所列式子的共同特征特征是被开方数之和为22,故22=+b a 2、类比推理关键是要寻找两类对象的类似特征 问题2:已知抛物线有性质:过抛物线的焦点作一直线与抛物线交于A 、B 两点,则当AB 与抛物线的对称轴垂直时,AB 的长度最短;试将上述命题类比到其他曲线,写出相应的一个真命题为 . 点拨:圆锥曲线有很多类似性质,“通径”最短是其中之一,答案可以填:过椭圆的焦点作一 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则当AB 与椭圆的长轴垂直时,AB 的长度最短(22 2||a b AB ≥) 3、运用演绎推理的推理形式(三段论)进行推理 问题3:定义[x]为不超过x 的最大整数,则[-2.1]= 点拨:“大前提”是在],(x -∞找最大整数,所以[-2.1]=-3 ★热点考点题型探析★ 考点1 合情推理 题型1 用归纳推理发现规律 [例1 ] 通过观察下列等式,猜想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并证明结论的真假。 2 3135sin 75sin 15sin 020202= ++;23150sin 90sin 30sin 0 20202=++; 23165sin 105sin 45sin 020202=++;23 180sin 120sin 60sin 020202=++ 【解题思路】注意观察四个式子的共同特征或规律(1)结构的一致性,(2)观察角的“共性” [解析]猜想:2 3 )60(sin sin )60(sin 0 2202= +++-ααα 证明:左边=2 00 2 2 00 )60sin cos 60cos (sin sin )60sin cos 60cos (sin ααααα+++- = 2 3 )cos (sin 2322=+αα=右边 【名师指引】(1)先猜后证是一种常见题型 (2)归纳推理的一些常见形式:一是“具有共同特征型”,二是“递推型”,三是“循环型”(周期性) [例2 ] (09深圳九校联考) 蜜蜂被认为是自然界中最杰出的建筑师,单个蜂 巢可以近似地看作是一个正六边形,如图为一组蜂 巢的截面图. 其中第一个图有1个蜂巢,第二个图

推理与证明综合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分析法是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结论成立的( )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等价条件 2.结论为:n n x y +能被x y +整除,令1234n =,,,验证结论是否正确,得到此结论成立的条件可以为( ) A.n *∈N B.n *∈N 且3n ≥ C.n 为正奇数 D.n 为正偶数 3.在ABC △中,sin sin cos cos A C A C >,则ABC △一定是( ) A.锐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不确定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0n a >,公差0d >,则有4637a a a a >··,类经上述性质,在等比数 列{}n b 中,若01n b q >>,,则4578b b b b ,,,的一个不等关系是( ) A.4857b b b b +>+ B.5748b b b b +>+ C.4758b b b b +>+ D.4578b b b b +>+ 5.(1)已知332p q +=,求证2p q +≤,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2p q +≥, (2)已知a b ∈R ,,1a b +<,求证方程20x ax b ++=的两根的绝对值都小于1.用反证法证明时可假设方程有一根1x 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1,即假设11x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1)与(2)的假设都错误 B.(1)与(2)的假设都正确 C.(1)的假设正确;(2)的假设错误 D.(1)的假设错误;(2)的假设正确 6.观察式子:213122+ <,221151233++<,222111712344+++<,L ,则可归纳出式子为( ) A.22211111(2)2321n n n + +++<-L ≥ B.22211111(2)2321n n n + +++<+L ≥ C.222111211(2)23n n n n -+ +++,,∥.若 EF AB ∥,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比为:m n ,则可推算出: ma mb EF m m +=+.试用类比的方法,推想出下述问题的结果.在上面的梯形ABCD 中,延长梯形两腰AD BC ,相交于O 点,设OAB △, OCD △的面积分别为12S S ,,EF AB ∥且EF 到CD 与AB 的距离之 比为:m n ,则OEF △的面积0S 与12S S ,的关系是( ) A.120mS nS S m n +=+ B.120nS mS S m n +=+

推理与证明练习题汇编

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B.演绎推理是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C.归纳推理是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D.合情推理可以作为证明的步骤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结论正确的是 ( ) A .“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 .“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 .“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a b a b c c c +=+ (c ≠0)”; D .“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3、下面几种推理是合情推理的是( ) (1)由正三角形的性质,推测正四面体的性质; (2)由平行四边形、梯形内角和是360?,归纳出所有四边形的内角和都是360?; (3)某次考试金卫同学成绩是90分,由此推出全班同学成绩都是90分; (4)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四边形内角和是360?,五边形内角和是540?, 由此得凸多边形内角和是()2180n -? A .(1)(2) B .(1)(3) C .(1)(2)(4) D .(2)(4) 4.为确保信息安全,信息需加密传输,发送方由明文→密文(加密),接收方由密文→ 明文(解密).已知加密规则为:明文,,,a b c d 对应密文2,2,23,4a b b c c d d +++, 例如,明文1,2,3,4,对应密文5,7,18,16,当接收方收到密文14,9,23,28时,则解密 得到的明文为( ) A .4,6,1,7 B .7,6,1,4 C .6,4,1,7 D .1,6,4,7 5.观察以下各式:???=++++++=++++=++=;710987654;576543,3432;112 222, 你得到的一般性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十进制中0123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 折合成十进制为 ( ) A.29 B. 254 C. 602 D. 2004 7、黑白两种颜色的正六形地面砖块按 如图的规律拼成若干个图案,则第五 个图案中有白色地面砖( )块. A.21 B.22 C.20 D.23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绝密★启用前 高中数学-推理与证明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文】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 A.假设三个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C.假设三个内角都大于60度 D.假设三个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2.【题文】菱形的对角线相等,正方形是菱形,所以正方形的对角线相等.在以上三段论的推理中() A .大前提错误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D .结论错误 3.【题文】由“正三角形的内切圆切于三边的中点”可类比猜想:正四面体的内切球切于四个面( ) A .各正三角形内一点 B .各正三角形的某高线上的点 C .各正三角形的中心 D .各正三角形外的某点 4.71115>,只需证() A .22)511()17(->- B .22)511()17(+>+ C .22)111()57(+>+ D .22)111()57(->-

5.【题文】命题“对于任意角θ,θθθ2cos sin cos 44=-”的证 明:4cos θ-“4sin θ=θθθθθθθ2cos sin cos )sin )(cos sin (cos 222222=-=+-.”该过程应用了() A .分析法 B .综合法 C .间接证明法 D .反证法 6.【题文】观察式子:232112<+,353121122<++,47 4131211222<+++,…,可归纳出式子为() A .121 1 3121 1222-< + +++ n n B .121 1 3121 12 22 +< ++++n n C .n n n 1 21 3121 12 22 -<++++ D .1221 312 1 12 22 +< ++++n n n 7.【题文】已知圆()x y r r 222+=>0的面积为πS r 2=?,由此推理椭圆 ()x y a b a b 22 22+=1>>0的面积最有可能是() A .πa 2?B .πb 2?C .πab ? D .π()ab 2 8.【题文】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 >b >c ,且a +b +c =0<”索的因应是() A .a -b >0 B .a -c >0 C .(a -b )(a -c )>0 D .(a -b )(a -c )<0 9.【题文】对于数25,规定第1次操作为3325133+=,第2次操作为 3313+3355+=,如此反复操作,则第2017次操作后得到的数是() A.25 B.250 C.55 D.133

选修1 2推理与证明

选修1 2推理与证明 选修1 2推理与证明选修1 2推理与证明 考纲导读 (一)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 1.了解合情推理的含义,能利用归纳和类比等进行简单的推理,了解合情推理在数学发现中的作用。 2.了解演绎推理的重要性,掌握演绎推理的基本模式,并能运用它们进行一些简单推理。 3.了解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二)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三)数学归纳法 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高考导航 1.推理与证明的内容是高考的新增内容,主要以选择填空的形式出现。 2.推理与证明与数列、几何、等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的综合试题多。 1、由数列1,10,100,1000,……猜测该数列的第n项可能是( ) A.10n; B.10n-1; C.10n+1; D.11n.

2、类比平面内正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三内角相等”的性质,可推出正四面体的下列哪些性质,你认为比较恰当的是( ) ①各棱长相等,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②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相邻两个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③各个面都是全等的正三角形,同一顶点上的任两条棱的夹角都相等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③。 3、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③⑤。 4、演绎推理是以下列哪个为前提,推出某个特殊情况下的结论的推理方法( ) A.一般的原理原则; B.特定的命题; C.一般的命题; D.定理、公式。 5、实数a、b、c不全为0的条件是( ) A.a、b、c均不为0; B.a、b、c中至少有一个为0; C.a、b、c至多有一个为0; D.a、b、c至少有一个不为0。 6、设m≠n,x=m4-m3n,y=n3m-n4,则x与y的大小关系为( ) A.x>y; B.x=y; C.x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作为学习参考,请按实际情况需要自行编辑

高中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教案及章节测试

推理与证明 一、核心知识 1.合情推理 (1)归纳推理的定义:从个别事实中推演出一般性的结论,像这样的推理通常称为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由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2)类比推理的定义: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之间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推演出它们在其他方面也相似或相同,这样的推理称为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 (1)定义:演绎推理是根据已有的事实和正确的结论(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按照严格的逻辑法则得到新结论的推理过程。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2)演绎推理的主要形式:三段论 “三段论”可以表示为:①大前题:M 是P②小前提:S 是M ③结论:S 是 P。其中①是大前提,它提供了一个一般性的原理;②是小前提,它指出了一个特殊对象;③是结论,它是根据一般性原理,对特殊情况做出的判断。 3.直接证明 直接证明是从命题的条件或结论出发,根据已知的定义、公理、定理,直接推证结论的真实性。直接证明包括综合法和分析法。 (1)综合法就是“由因导果” ,从已知条件出发,不断用必要条件代替前面的条件,直至推出要证的结论。 (2)分析法就是从所要证明的结论出发,不断地用充分条件替换前面的条件或者一定成立的式子,可称为“由果索因” 。要注意叙述的形式:要证 A,只要证 B,B 应是 A 成立的充分条件. 分析法和综合法常结合使用,不要将它们割裂开。 4反证法 (1)定义:是指从否定的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证实结论的否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结论是正确的证明方法。 (2)一般步骤:(1)假设命题结论不成立,即假设结论的反面成立;②从假设出发,经过推理论证,得出矛盾;③从矛盾判定假设不正确,即所求证命题正确。 (3)反证法的思维方法:正难则反 5.数学归纳法(只能证明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的步骤 (1)证明:当 n 取第一个值 n0(n0∈N*)时命题成立;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82471.docx

第四十一中学高二数学选修2-2《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5分钟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②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③演绛推理是由一 般到特殊的推理;④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⑤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A. 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⑤. 2、 下面使用类比推理正确的是 ( )? A. “若a ?3 = b ?3,则a 二b”类推出“若a ?0 = b ?0,则。=/?” B. “若(a + b )c = ac + bc "类推出 “(a ? b)c = ac ? be ” C. “若(d + b )c = ac + bc” 类推出“( ^- = - + - (cHO )” c c c D. “(b ) n = a n b n v 类推出 n =a n +b ,lff 3、 有--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而,则平行于平而内所有直线;已知直线 b 尘平而&,立线a 〒平面a,直线b 〃平面Q ,则直线b//n 线a”的结论显然是错误 的,这是因为 (') A ?人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4、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个不人于60度”时,反设正确的是()o (A )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度; (B )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度; (O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度; (D )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度。 5、 在I ?进制中2004 = 4x10°+0x10'+0X 101 2+2X 103,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 成十进制为 ( ) A. 29 B. 254 C. 602 D. 2004 8、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5 + 1)07 + 2)…(兀 + 〃)= 2“ -1-2?(2n -1) " ( n G )时, 9、已知料为止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 一严2 6、 利用数学归纳法证明a l+a+a 2+- + a n41= -------------------- , (aHl, nGN )”时,在验证n=l \-a 成立吋,左边应该是 ( ) (A )l (B )l+a (C )l+a+a 2 (D )l+a+a 2+a 3 7、 某个命题与正整数料有关,如果当n = k 伙wN+)时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 = k + \ 时命题也成立.现(2知当n = l 时该命题不成立,那么可推得 A.当n=6时该命题不成立 B. 当n=6时该命题成立 C. 当时该命题不成立 D. 当n=8时该命题成立 从“ /1 = £到n = k + \^时,左边应增添的式子是 A. 2k +1 B. 2(2£ + 1) 2k + l ( ) D. 222

人教A版选修1-2推理与证明测试题及答案

第二章 推理与证明 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 有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直线平行于平面,则平行于平面所有直线;已知直线b ?/平面 α,直线a ≠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则直线b ∥直线a ”的结论显然是错误的,这是因为 (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2.下面使用类比推理,得到正确结论的是( ) A.“若33a b ?=?,则a b =”类推出“若00a b ?=?,则a b =” B.“若()a b c ac bc +=+”类推出“()a b c ac bc ?=?” C.“若()a b c ac bc +=+” 类推出“ a b a b c c c +=+ (c ≠0) ” D.“ n n a a b =n (b )” 类推出“n n a a b +=+n (b )” 3.在十进制中0 1 2 3 2004410010010210=?+?+?+?,那么在5进制中数码2004折合成十进制为( ) A.29 B. 254 C. 602 D. 2004 4. 设 0()sin f x x =,10()()f x f x '=,21()()f x f x '=,…,1()()n n f x f x +'=,n ∈N ,则2010 ()f x =( ) A.cos x B .-cos x C .sin x D -sin x 5.有这样一段演绎推理是这样的“有些有理数是真分数,整数是有理数,则整数是真分数”结论显然是错误的,是因为( ) A.大前提错误 B.小前提错误 C.推理形式错误 D.非以上错误 6.下面几种推理是类比推理的是( ) A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角互补,如果∠A 和∠ 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角,则∠A +∠B =1800 B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边形的性质

(完整版)推理与证明知识点

第十二讲推理与证明 数学推理与证明知识点总结: 推理与证明:①推理是中学的主要内容,是重点考察的内容之一,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或解答题,难度为中、低档题。利用归纳和类比等方法进行简单的推理的选择题或填空题在近几年的中考中都有所体现。②推理论证能力是中考 考查的基本能力之一,它有机的渗透到初中课程的各个章节,对本节的学习,应先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在此 基础上通过其他章节的学习,逐步提高自己的推理论证能力。第一讲推理与证明 一、考纲解读: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等内容,其中推理中的合情推理、演 绎推理几乎涉及数学的方方面面的知识,代表研究性命题的发展趋势。新课标考试大纲将抽象概括作为一种能力提出,进一步强化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的要求,因此在复习中要重视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高考对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的 考查主要以直接证明中的综合法为主,结合不等式进行考查。 二、要点梳理: 1.归纳推理的一般步骤:(1)通过观察个别事物,发现某些相同的性质;(2)从已知的相同性质中推出一个明确表述的一 般性命题。 2.类比推理的一般步骤: (1)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一致性;(2)用一类事物的性质去推测另一类事物的性质,得出一个明确的命题(猜想)。 3.演绎推理 三段论及其一般模式:①大前提——已知的一般原理;②小前提——所研究的特殊情况;③结论——根据一般原理,对 特殊情况作出判断。 4.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①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通常叫做综合法。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结论。 ②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有时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 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通常叫做分析法。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执果索因。 ③反证法:要证明某一结论A是正确的,但不直接证明,而是先去证明A的反面(非A)是错误的,从而断定A是正确的,即为反证法。一般地,结论中出现“至多”“至少”“唯一”等词语,或结论以否定语句出现,或要讨论的情况复杂时,常考虑使用反证法。 主要三步是:否定结论→推导出矛盾→结论成立。 ?实施的具体步骤是:? 第一步,反设:作出与求证结论相反的假设;?第二步,归谬:将反设作为条件,并由此通过一系列的正确推理导出矛盾;?第三步,结论:说明反设不成立,从而肯定原命题成立。 ④数学归纳法:一般地,证明一个与自然数n有关的命题P(n),有如下步骤: (1)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时命题成立。n0对于一般数列取值为0或1,但也有特殊情况; (2)假设当n=k(k≥n0,k为自然数)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 综合(1)(2),对一切自然数n(≥n0),命题P(n)都成立。 1 / 1

推理与证明测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0分,共0 分) 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 归纳推理是由部分到整体的推理; ② 归纳推理是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③ 演绎推理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④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⑤ 类比推理是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2?“所有金属都能导电,铁是金属,所以铁能导电,”此推理类型属于( A.演绎推理 B.类比推理 C.合情推理 D.归纳推理 A.综合法 B.分析法 C.间接证法 D.合情推理法 4. 用反证法证明“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内角是钝角”的结论的否定是( A.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B.有三个内角是钝角 1 2 3 5. 已知2 X 1=2, 2 X 1X 3=3X 4, 2 X 1 X 3X 5=4X 5X 6,…,以此类推,第 5个等式为 B. 25 X 1 X 3X 5X 7X 9=5X 6X 7X 8X 9 6. 下列三句话按“三段论”模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y=cosx ( x € R )是三角函数; ②三角函数是周期函数; ③y=cosx ( x € R )是周期函数. 8. 下面几种推理过程是演绎推理的是 A.②③④ B .①③⑤ C .②④⑤ D .①⑤ 3.证明不等式 佑讦-( a > 2)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 C.至少有两个内角是钝角 D.没有一个内角是钝角 4 A. 2 X 1 X 3X 5X 7=5X 6X 7X 8 4 C. 2 X 1 X 3X5X 7X 9=6X 7X 8X 9X 10 D. 5 2 X 1 X 3X 5X 7X 9=6X 7X 8X 9X 10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 D. 7.演绎推理“因为f ' (xo ) 时, 3 xo 是f (x )的极值点.而对于函数f (X ) x ,f '(0)0 .所 以0是函数 f (X ) x'的极值点. 所得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A.大前提错误 B. 小前提错误 C. 推理形式错误 D. 大前提和小前提都错误 A. 在数列 an 1 31 1,a n -(a n 中 2 1 丄)(n a n 1 2) ,由此归纳数列 an 的通项公式; B. 由平面三角形的性质,推测空间四面体性质; C. 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如果 B 是两条平行直线的同旁内角,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